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泰国佛教文化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泰国佛教文化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佛教是泰国的国教,佛教文化影响着泰国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要真正了解泰国社会,就先要了解它的佛教文化。文章以一个中国人的角度介绍分析介绍泰国佛教在政治、经济和教育方面的功能。 一、泰国佛教的起源及简要介绍 佛教最早是起源于印度,泰国佛教也是由印度传入泰国的,传入的时间大约是在4到5世纪。泰国佛教从传入到兴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2世纪至3世纪,以今天柬埔寨为中心的扶南王国盛行的是婆罗门教。5世纪左右,佛教在扶南王国盛行,随着扶南王国的版图扩展到现在泰国的大部分地区,婆罗门教和大乘佛教都在泰国地区得到流传发展。后来真腊国独立并灭掉了扶南王国,一直到12世纪,大乘佛教都在这块版图上盛行。13世纪,小乘佛教从缅甸传入,素可泰王朝三世王请来了锡兰小乘佛教,并大力推广。此后历代王朝也都推行和保护小乘佛教,确立了小乘佛教的统治地位。小乘佛教在泰国的发展融合了婆罗门,大乘佛教以及当地的民族习俗,形成了世界独特的泰国佛教。 泰国佛教徒主要分为大众派和法宗派。法宗派的戒律比较严,大众派的戒律相对较松。大众派和法宗派的衣服都是黄色的,但在出门和在寺庙各种活动中的穿法不一样,有的是披在身体右边,有的是披在左边。在佛学方面,法宗派会使用现代文明成果用于佛学研究。但两派的佛教习俗是差不多的,都有念经诵佛,助人剃度的习俗,两派相处融洽。

中国佛教论文的参考文献

佛学问答类编(密宗第十一) 李炳南老居士解答 十一、密宗 问:金刚上师的解释如何?(永康) 答:详释甚繁,兹从略:金刚者,坚固不坏决定成就之意。佛如是,法亦如是,上师者,即至高无上之尊师也。 问:现在有几位金刚上师?(永康) 答:藏密有红黄两大派,尚有其他派,在台出家众,有黄教甘珠尔瓦呼图克图等,在家众,有红教屈文六上师等。 问:诺那上师是生于何时?圆寂于何时?是哪地方出生的?(永康) 答:诺那呼图克图,籍是西藏,生时不详,圆寂于一九三六年之时。 问:持哪一种咒最得益?(翁慧欣) 答:诸法平等,无不得益,但须契机,尤须论所修目标何在,始能检修何法。佛为医王,法为灵药,药须对症,法须切其愿也。 问:我国在何时方有使用陀罗尼经被?是否从我国西藏传入?(永康) 答:陀罗尼经被,皆系梵文,或由藏地传入。但知前清时代,王公大臣死后,奉旨赏给,而普通官民不得擅用,今则无禁矣。再往上追,无书可稽,则不可知。 问:往生咒之功用,为助往生极乐,未悉大悲咒及其他各种咒语功用为何?(蔡世芳) 答:大悲咒所用甚广,世间息灾增益,出世断惑证真,持之均得助力。他咒各有其名,顾其名可思得其义矣。若解圆义,则法法一如,可以互得其用。 问:往生咒或名“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如何解释?(永康) 答:此二名乃系一事,不过一详一略耳。兹释其繁者,“拔”是拔除,“一切业障”谓种种之罪业,生出种种之障碍,使所修难成,“根本”喻业障之深固,如树之有根,盘结坚牢。“得生净土”谓是如愿获得,生指神识托生之处,净土指极乐世界之清净国土。“陀罗尼”译为总持,乃不失成就之义,其类有四,此处单指咒陀罗尼。合讲即是此咒有二种大用,一、所有一切罪业,一切魔障,虽则如树有根,发生碍道之力,而咒力能尽拔除之,不使有余。二、且能承此咒之威力,决定得生极乐净土。 问:念往生咒是助自己往生为目的,抑是助外生多劫所结来的众怨仇超生为目的?(吕慧良) 答:一体万用,第看心及回向如何耳。 问:心经“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请为详解!(张鸣声) 答:此系咒语,按五不翻例,属于秘密不翻,区区遵之,亦不强作解释。 问:准提咒开首“稽首皈依苏悉帝”等之四句,是否持诵十遍百遍千遍,须要连续持诵,抑或开始诵一遍可亦,与及以方言白话诵之可否?(黄涵) 答:首四句为偈,下方为咒,偈诵一遍,咒或为千,亦称如仪。设欲每遍皆诵偈,亦无不可。惟以方言白话诵法下问,颇感不明来意,因偈文简单,且有梵语,如翻成白话,不善文者,不但语意未周,且必络索冗长,更感不便。 问:唵嘛呢叭咪吽六字大明咒是何意义,请详解之?(张维明) 答:此属秘密,古人有不许翻译之例(近代有解释)。盖咒忌心分别,不解其义,不起分别,易于成就。 问:大悲咒及其他咒内很多字不认识,字典内又查不出,佛学辞典又无注音符号,请朋友教,又担心发音不准,将来转教与人,更成问题,请解决!(蒋俊义) 答:密咒重师承口传,当地若无金刚上师,可向比丘僧而常持是咒者求授。若求音确,必须梵音。汉音久多讹误,如二合三合四合等音,往往读为二字三字四字,此其最著者,即单字音,亦多汉藏各省之不同,演变如是,不必拘泥矣。但得比丘传授,心存诚敬,自有灵验。 问:大悲咒之第二句,南无阿唎耶的“阿”字读什么是为准确?(唐桂兰) 答:阿字音从喉咙发,即能得其准音。 问:变食真言诵咒施食,既能使金翅鸟及饿鬼获得饱满,何以不能回向社会饥人,个个得食?(李孟泉) 答:金翅鸟性食龙,佛为救龙,故施食与鸟,此有一段公案,免赘不叙。饿鬼道本无食品,故咒变之,人道本多食品,故不须咒变。前两道皆有食品矣,其两众得食与否,尚视其有无障碍为断!鬼道目连尊者之母,食方近口,即变为火,即一例也。人不能遍得食,又何足怪。且佛家印经及拜忏等,常有刀兵饥馑,悉皆灭除,种种咒愿,又何尝不为饥人回向哉。 问:“活佛”,这个很宝贵的称呼,是否密宗的修行人,统统可以使用的,抑或要经过一种的过程,具有特别资格的密宗大德才能使用?(李永茂) 答:对于传法之金刚上师,方以此号尊之,非学密者一概可称也。 问:白衣大士咒:初称佛号三遍,后从南无佛起至波罗密止为一咒,若要连诵几十遍时,可从南无佛念起,或是遍遍都要三称佛号念起?不在佛前,在任何地方或行、立、坐、卧都可能持诵?(尤彩华) 答:只初诵三称即可。行住坐可称,卧只许心转,不宜出声,恐涉不敬也。 问:佛法是依法不依人,何以密宗要依金刚上师口传音,不依原译音。(暂梁) 答:字在纸上,会自动发音乎?不有师父,音何能准,原译之音,究属何音,能诵出乎?凡属学问,必有师承,岂独密宗。若传法者未离经义,学者依之,正是依法也。 问:密宗专门持咒效验最灵,有现身成佛的,有求功名得功名的,有求富贵得富贵的,求聪明得聪明的……现在有人依此专门持咒去买爱国奖券是可以中奖否?(潘玉泉) 答:佛法之大用,在了生脱死,次则灭罪消愆,拔苦与乐。罪愆消,苦尽拔,乐却生矣,然亦有一定之限度,非许其逞贪纵欲也。有《可许则许》一书,解说甚详,倘漫无限度,则非分之事甚多,一律许之,不独害世,恐亦不利于己。 问:持咒与念经功德,有何不同?诚如您在莲社说法“放下万缘,一句洪名”自然深信不疑,但因持咒成习,一时改不过来,尤以自认这是一种好习惯,不改可否?(张文炳) 答:上手功夫,不宜抛掉。但持咒以外,再加佛号可矣。 问:听说有学密宗的居士功夫很好,但是不吃素,请问这种行为当生能不能成就?(慧心) 答:学密吃素者甚多,并非一律吃肉,若吃肉之密宗居士果然功夫很好,自有他的成就办法,非他人所知。 问:密宗礼佛,合掌先安在顶上,又向口前一安,是什么意思?(三三) 答:密宗礼佛,同时持“嗡阿轰”三字,观想色光,即将此三字安于顶喉心三处,然后方拜,合掌安三处者,即此意也。 问:密宗供佛,有将其皈依之喇嘛,安在释加佛上者,是不是错误?(三三) 答:这是密宗的仪规,显宗是三皈依,密宗是四皈依,第一先皈依金刚师,因无师先导,而自不知三宝,故对金刚上师,恭敬第一。 问:请问真言宗(密宗)的归宿点,是否也是西方极乐世界?(维宝) 答:密宗法门甚多,其中破瓦法等即是往生极乐者,其余各有各之归宿,并不一致。 问:国人持咒是否以国语发音方为正确,若以方言发音其功用有否失效?(蔡世芳) 答:咒属密部,按规应依密宗仪式传授,必经金刚上师灌顶口授。金刚上师,皆系师承梵音,依此方为准确。但梵音并非如汉字一字一音,每多二合乃至四合,吾人念者,竟将二合念成二字,四合念成四字,甚将二合念一音,如多咒开首之“唵”,本为“乌唵”合音,读“嗡”,普遍唯读一“唵”字,学密宗者,则二合“嗡”音。据上所述,能经金刚上师口授,应读所受之音,否则但存恭敬随顺方音,不必再改国音,缘国音与梵亦不符也。 问:凡咒保持梵音不翻,神鬼听懂就能达到目的,人听不懂没有关系,可是本来咒是人作成的,听不懂念来究竟意义又不解,希望要理解重要诸咒的大意,有什么方法可求?(吕慧良) 答:能研梵文,即解其意,例普传之大悲往生药师般若等咒,亦有加注释者,不过其义不周。惟持咒之法,在于三密相应,自有不可思议力量,对方纵不懂,亦蒙其益,如乘飞机。虽不解其机构,乘之者,定能被载远游耳。 问:禅宗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于结集法藏后,曾宣示“佛所制者,我等应行;佛未制者,我等莫制”。密宗乃禅宗第十四祖龙树大士所创。除托佛演述之大日及金刚顶等经外,所有一切法规仪规,均其制定。未审是否迦叶尊者所示,有无抵触?虽然凡已见性者,均可称之为佛,龙树大士亦是见性者,当然称佛。但迦叶尊者所称之佛,乃尊释尊而言,幸赐教。(赵超) 答:迦叶尊者,虽有此语,而佛所制者,亦未能一次集尽,故继续有多次之结集。至于法轨一事,师其原意,不妨随地随宜,少加权变。如中国之三衣,已与印土不同;单腿胡跪,今多不行;密宗之红色甘露,中国多以茶水代之;凡此均不可以抵触论。至云佛之一字,自有藏通别圆之区别,最显者,缘觉亦称佛,岂可与三只圆满者同日语哉! 问:请详细指示持诵大悲咒的仪式!(尤彩华) 答:持咒之规矩,必须经过金刚上师灌顶,方得传授。惟十小咒及大悲咒等,后定为丛林日课,即多不经上师传授,自己习诵。是以观想,结印诸法,已不讲究矣。但能诚敬诵持,亦有灵应!所询大悲咒之持法有三:一、为拜忏行法,此有忏本可参。二、须依金刚上师之传授,手结印、意观想、口诵咒,此之谓三密相应(一、非平时所作;二、无金刚上师不能习)。三、但存诚敬,一直念去即可,不必求仪式也。(附大悲咒普通结印法)诵时两手合掌,右大指扣在左二指之根间,再以左大指加在右大指之上,诵到“婆夜摩那娑婆诃”句,即将两小指展开;“悉陀夜娑婆诃”句,展两四指;“摩诃悉陀夜娑婆诃”句,展两中指;“悉陀喻艺室皤啰夜娑婆诃”句,展开二指;诵到最后“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句,两中指左上右下一交插;“南无阿唎耶”句,再以两中指右上左下一交插,“婆罗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句,合掌如故。此印不须上师传授,乃公开者也。 问:“密”之修习法,与印度瑜伽术部分似乎相同,如持咒,结印,坐式,修气脉,明点等何故?(李明扬) 答:佛法中之密宗,即称瑜伽宗,法相亦称瑜伽,瑜伽中文为相应之义。至于印度之瑜伽术为何,区区未闻,同异难论。至云持咒结印,坐式,气脉,明点何故,可参考前一答。各有各之含义,各有各之表显,若笼统答覆,无非取其瑜伽而已。 问:藏密之“破瓦”与“大手印”,两者在修习法上有何区别?修气脉,提明点,醒拙火是否为两者之原则共有法?(李明扬) 答:未学密者,不必问此,一法有一法之仪式,结印观想持咒,各法各别,简单说之则不解,详细说之,等于著述,亦非本栏范围。中脉与明点,虽属两事,然有联带关系。密宗注重受金刚上师之灌顶,亲依传授,不许随便谈论,以涉盗法卖法之嫌。区区于密,固有一知半解,然不作上师,故不传法。桃园大溪有传红密者,台北有传黄密者,居士有志,可往求之。 问:《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卷下四四面,变食真言,念时有否手印?(郭无垢) 答:凡属密法,皆以观想结印持咒三者并行为原则,观与印必经上师亲授,方无错谬,惟书既不载,后人故只以持咒一端,但心诚作之,亦能感格也。 问:《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四六面之济饿鬼谓于晨朝及一切时,白日非鬼境界济之是否得益,究应于何时为宜?(学人于晨暮各施一次)(郭无垢) 答:一切时,是不限于某时也。居士朝暮通行,有何不可。 问:济鬼施食,是否须要观想。如金刚经云“不住相布施等”施食时无杂念亦不观想可否? 答:观想与金刚经所示之“不住相布施”,意义不同,切勿误解,施食不会观想,自不必强作。但应不断持咒以除杂想,若杂想起,其所施食,即随其想而变所想之事矣。 问:贵刊有写大悲咒之感应,请录出大悲咒之念法,不知同意否?(邱福慧) 答:学咒有二法,一:依密宗仪式,受金刚上师之灌顶,然后亲口传授,学者依其音而修持,此为正规。二:传密之金刚上师,不能处处皆有,或求曾诵修之人学习,不问其读音如何,只存恭敬修持,此为方便。前者有观想,结印,拼音,可谓有“念法”,后者求长诵之人依书传音,为方便“念法”。笔答者,只能于纸上写字,不能于纸上发音。 问:据说印度有无上瑜伽经典,依法修行能即生解脱,不待来生,当今印度雪山,圣熙福难陀尊者,便是依此无上瑜伽勤修十年而获亲证圆满、光明、清净自性的。彼获证后,以慈悲度生大愿,遍设神圣生命学会于香港,南洋新加坡等地,并常以“神足通”——法身,指示各地弟子之修持法,或在诸弟子入定时显示,或在梦中显示。此事实否?又彼尊者所证何果位?(李明扬) 答:佛法多门,总括为显密二宗,瑜伽经典,即密教法也,显密各法,传授须契根器,成就皆赖修功,契机功纯者成就速,反之则成就迟,不过各法,有重自力与重二力之不同。至于心专功纯,密有感而显亦有感,密即生成就,而禅净皆是即生成就也。彼尊者区区未曾参谒,何敢妄测高深。 问: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何唤作着魔?学佛浅说内中云:每日要诵楞严咒大悲咒,即能消灭魔障。莲友中每每遇着不顺时就退转,望详细开示 除魔之法!(林宽修) 答:道乃我心,魔亦我心,起妄即魔,显真即道。是理即道,昧理即魔,为顺逆所动即魔,不为顺逆所动即道。精进即道,退转即魔,是道魔皆在于心,不关外来。楞严咒与大悲咒,固可却魔,六字洪名岂能不却魔耶?果念到一心不乱,道尚不可名,安得尚有魔在,居士问却魔之法,即一心不乱是。 问:藏密中有中阴救度密法,其功效如何,未习密宗之人,依法行之有效否?(洁园) 答:显密功效无二理,功夫成熟,则行法有效,功夫不熟,则行法无效,效与不效,在乎行法之人,而不在法。 问:闻说:密宗的光明咒,持念的人,往生很有把握,我们修净土的学念,有益吗?是否盗法?(白张文适) 答:大灌顶光明真言,依法咒沙咒米,专为加持亡者,然持法者当亦有益。往生把握,是指被加持者,加持人不修净功,自亦不能往生。密宗规矩,经人传授,乃系正受,不名盗法。 问:修密宗“破瓦”是什么?有何妙处请指教。(陈冠仁) 答:“破瓦”,乃是开顶之法,使神识从顶而出,亲近阿弥陀佛。平素如此,临终如此,密宗中之往生净土法也。(“破瓦”有多种之法,但必须经金刚上师传授,方能修。) 问:或有持咒诵经而能梦见圣境及佛菩萨圣相,或有任持任诵均不能见到,不知其差何在?两者何属究竟?(吴明安) 答:修行人以无梦为佳,若有梦而能现圣境,亦是瑞相。但不可执着,思常得梦,初学人不解心性之理,执着恐招魔境。次问见不到者,亦有分别,如任何梦皆无自佳,倘有乱梦而无此境者,自是功夫欠专耳。 问:陀罗尼经被,用以盖死者之尸体,因值咒力,得生净土,是否要大德加持过方生效力?(李福民) 答:密宗仪式,一切皆须经过加持,方为相应。至云效力与否,是又在诚敬如何耳。 问:密宗“红密”与“黄密”此二法有何分别,学密者应学何法。(吕净安) 答:红密始自莲花生大士,多讲顿修,学者衣红,故以红教呼之。黄密始自宗喀巴大师,多主次第,学者衣黄,故以黄教呼之。应学何法,各有所长,各随其机。 问:“白衣神咒”学人疑为“外道”伪造,其实此咒是否“外道”伪造?(吕净安) 答:此咒普遍流行,然藏中未载,故说为伪。且此咒语之组织,梵汉混杂,更令人生疑。细味之,开首为诵皈依,结尾乃是回向,惟中间是咒。究其竟语为何,须求通晓梵音者证之,方能定其是外非外也。 问:学密者应受“金刚上师”传授密法。“金刚上师”是否指“活佛”。(吕净安) 答:金刚上师,有活佛为者,非活佛亦能为之。 问:密咒如军中秘密号令,不可讲解,为何“某”法师,还著有“大悲咒讲解”其中七十四句,还有七十三位神相,此实否?(吕净安) 答:秘密不翻,乃晋唐各译经大师所定,自宜顺从。某版之大悲咒增加图解,是否深解梵音,(咒不尽为梵语)有无错译,尚在其次,已显与持咒之密意不契。区区学浅,言恐无当,按依法不依人之训,莫如从古不从今也。 问:“楞严神咒”甚长难受持,如受持最后之八句“正楞严心咒”可否?受持此八句与受持全咒是否有差别?(吕净安) 答:若解圆意,八句未尝不可,闻尚有专持六字咒心者,惟须至心诚敬,而不起分别,自然感应无差。 问:三藏十二部经典是否包括“密乘”?(李明扬) 答:包括有密部。 问:“密宗”法门是否为释尊亲口所宣,若是则据何经典?(李明扬) 答:密部法门甚多,有佛说者,有祖说者,有载藏经中,有未经翻译而为西来之上师口传者。 问:蒙山施食经文中所念的“佛子所造诸恶业”是什么意思?(江宽玉) 答:此为华严经中之一偈,后人取作忏悔之用。蒙山施食,原为救济饿鬼,彼等罪业所障,故咽细喷火,不闻水名。念此偈者,意为先与求忏消罪去障,然后与食,方能入咽也。 问:蒙山施食如果没有法师领导,在家二众可如法举行否?(翟孟秋) 答:蒙山施食,系密宗之法,有观想结印,本重师传,如得其法,行时不限缁素。但作佛事,要在至诚,徒尚表面,且恐有慢法之咎。 问:暮课所念的蒙山施食,请大德劳心慈悲说明蒙山施食的原因及其意义吧?(弘宗师) 答:蒙山乃四川之山,宋时有不动法师,驻锡修道,师以诵持功德,常回向六道,而鬼狱两道饥渴最苦,特依密宗诸法,咒施水食,以济其苦,此原因之大意也。 问:持大悲咒时应作如何观想?(翟孟秋) 答:凡咒皆有观想,专修密者作之,各有其师父,不受金刚上师灌顶者,不得而知,但一心诚敬,即有感应。大悲咒十小咒等,久成秘密公开,只要恭诵便佳,不必观想。 问:佛前供养之茶水表布施,涂香表持戒,花表忍辱,香表精进,烛表智慧,饼果表禅定。此理何在?(何美枝) 答:水性长流普润,滋生万物,故表布施。涂香去垢,身心清凉,故表持戒。花开如笑,如无瞋容,故表忍辱,香遭焚烧,其馨愈远,故表精进。烛灯光明,照除黑暗,故表智慧。饼果食品,道者禅作资粮,故表禅定。 问:夫子曾修密有年,敢问是否有解宿怨冤咒语,若有未拜金刚上师,可否持念?后学怨憎会苦实大重。(李定超) 答:法法平等,一体万用,各经各咒,皆能解冤。密咒亦多公开者,但能诚心,可不经上师灌顶。若不诚心,虽灌顶而无益,心存结冤,虽诵密咒,冤亦不解。 问:密宗不戒口,仍可吃荤,其理何在?(吴任辉) 答:台端既未学密,言之亦恐难解。而密宗亦非全不素食,各言各事为佳。 问:昔日释迦如来运用佛顶神咒力消摩登伽女的爱欲心,令她成精进林,今日之下,何以没有高僧大德也用神咒力来消众生的爱欲心,使一般众生精进道力坚固呢?(周慧德) 答:爱憎二心,乃生相无明之我,非有大精进之功,恐不易断。密咒加持而消,实须具种种因缘,而后得以成就,非只一咒即消也,应仔细研经,当知其然。以咒力论,亦是佛之咒力,今虽有持密之高僧大德,而其成就尚未证佛,其咒力自然不能比佛。居士尚是自己精进为是,不必侥幸希望他力。 问:咒语,凡人不知其真义,常读何益?再此咒语,译此字音不一致,何取?何从?对于读咒得益,有无妨碍?(郝传森) 答:咒语乃密宗之法,其语不专属梵文,闻六道之语皆有之,故不主翻译。法重于口授其音,不起分别,此外再结印观想,三者和合,主诚主一,诚则能感,一则能应也。世界语系复杂,翻译音不尽同,并不为怪,即今日之中英翻译,亦是大同小异。必求不至大错,须通梵文,否则诚心诵之可耳。 问:佛教密宗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及“唵哑吽”外道为什么利用此咒作为符,为人安宅治病等用。(吕理由) 答:若言密宗,虽佛教徒,而未入坛灌顶受法者,亦多不解所以,况乎外道。大凡习外道者,多系不学昧理之人,彼之举动,亦不能以理推度。 问:六字大明神咒如受持者,应念何音,念诵时与“末法中一字心咒”合念可否?念时有否手印?(吕理由) 答:第一字原为乌唵之二合,读如嗡音,今取半音,显然不对。余须凭金刚上师之口传,长短高低转变,大同小异,学者但依上师口音为对,不依则否。但此六字虽密,等于显传。只诚心诵去即妥,凡咒皆结印,未学者则不必。再云一字心咒,应知一字者数种,未曾说名,无从依答,惟一种咒诵毕,再接诵一种,并无不可。 问:瑜伽一术,性命双修,即生能得许多成就,颇能迎合时下一般智识份子“科学求证”的心理,祈社长尽量设法大力提倡之。(李明扬) 答:佛法即是佛法,本有独立之精神,不必依傍他学而存在,何必牵扯科学。宇宙问学,凡体系不紊者,皆曰科学,不过于头上冠以附号以别之而已,岂必物质研究,方名科学。佛法体系尤精,亦是科学,居士但知瑜珈合科学,殊不知禅净唯识,都不在科学外也。至于台嘱提倡瑜珈一节,惜敝社同人,于此仅知皮毛,故觉难以为言也,祈谅。网址请参见

凡夫到成佛的经典“菩提道次第”一书“掌中解脱”

佛教“无明”观念探析

通过分析《大乘起信论》中的两个比喻,即“水风之喻”和“香熏之喻”,文章探析了无明与众生心的关系,指出了无明的具体内涵;通过分析无明与真如之间的相互“熏习”,揭示了无明与真如的关系实质。《大乘起信论》中无明与真如关系的建构模式,在后来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深化和拓展,也显示出其重要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 无明; 真如; 熏习

《大乘起信论》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尽管该著作在作者、译者和源流性质等方面都曾引起过激烈的争论,但毫无疑问的是,它对中国佛教的各个宗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乘起信论》,简称《起信论》,相传是印度的马鸣菩萨所造,南朝梁代的真谛和唐代的实叉难陀曾分别对它进行了翻译,其中真谛的译本流行较广。

通常认为,《大乘起信论》是反映中国佛教思想的一部重要典籍,它以“一心开二门”的思想为核心,建构起了一套独特的佛教理论体系。《起信论》主要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众生心,也即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可同时开出“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并通过此二门生起一切法。这可以看作是一种“真如缘起”的理论。[1]而众生心作为原本自性清净的真如,如何能够开出二门,并缘起世间诸法呢?其中的关键在于“无明”的作用。《起信论》对“无明”这一观念进行了具体的阐释,我们也可以通过分析“无明”观念,增强对“一心开二门”理论的理解。佛教经典向来善用比喻,并且经常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来揭示佛理的意蕴,因此本文就从分析《起信论》的两个比喻入手,来探析“无明”这一观念的具体内涵。我们选取的两个比喻分别是“水风之喻”和“香熏之喻”。

一、水风之喻:众生心与无明

《起信论》认为,依众生心亦即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有二种门,一为心真如门,二为心生灭门。一心同时兼有此二门,二者是相即不离的关系。所谓心真如者,呈现的是心性不生不灭的本然状态,是一切净法之源,它离于妄念,不可言说:“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2]而心生灭者,则展现了众生心由于起念所呈现出的一种背离真如状态的有生有灭之态势。心真如与心生灭是众生心同时呈现的两种状态,二者非一非异,并且相互和合而为阿黎耶识。阿黎耶识含摄一切染净诸法,并能生起一切染净法,之所以如此,是在于众生心有觉与不觉两种状态。当心体处于觉的状态时,则真如呈现,生起一切净法;反之,当心体处于不觉的状态时,就生起一切染法。而觉与不觉,则取决于心体是否离念,即能否远离一切妄念。众生心原本自性清净,妄念又从何而起呢?《起信论》认为,一切妄念来自于众生的“无明”,所谓“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3]下面我们就从“水风之喻”着手,来分析《起信论》中“无明”观念的具体内涵。

无明与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之间的关系在《起信论》中通过这样一个比喻揭示出来:“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4] 这就是“水风之喻”,水用来比喻众生的自性清净心,风则比喻无明。由于无明之风吹动大海之水,从而呈现出水的波动之相,在此波动之相中,水相与风相是相与一体、不相舍离的,与此同时水自身所具备的湿性则并不因为波动而有所改变。这一比喻的目的在于说明众生心与无明的关系,强调了当众生心由于无明而呈现出生灭相时,二者是相即不离的,并且众生心原本所具有的清净智性也没有改变或丧失。无明使众生心生起种种妄念,从而有世间诸法的生灭之相。无明也由此打通了众生心的“真如门”和“生灭门”。同时也可以看出,当无明之风止灭了,众生心的生灭相也随之消失,重新恢复到心体的清净状态。

众生心由于无明风动而有了生灭相,从而生起世间一切染法,那么这无明之风又从何而起呢?《起信论》认为无明是从本以来就存在的,它没有开端,所谓“无始无明”。这“无始无明”与众生心的清净自性一样从来就有,并且染污这一清净自性使众生心成为染心:“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5]所以从起始先后上说,无明与清净自性一样,都是众生心从来就具有的,二者没有先后之别。由此,无明成为一切众生与生俱有的伴随者,并成为世间一切染法和人生诸多烦恼的根源。无明不仅是“无始”的,而且往往“忽然而起”,就像风一样忽然而至。《起信论》中有这样的表述:“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6]由于众生心不能完全与真如一法界相应,所以妄念会忽然而起,这也就是无明。无明这种忽然而起的特性,使它成为一种难以被外界力量预防和控制的存在,从而成为一种与众生心的真如之体相抗衡的力量,生起世间一切染法。

《起信论》用“水风之喻”揭示了众生心与无明的关系,(历史论文 )既指明了众生心的清净自性与无明是相与一体、不相舍离的关系,也告诉我们无明在起源与发生上的特性。可以看出,众生心既具有自性清净的真如之体,也呈现出由于无明而生起的生灭之相状。真如是一切净法的生成之源,无明则是无边染法的生起之因。无明无始无边,忽然而起,成为与真如相对待的一种力量,使众生心生起无数妄念和烦恼,并进而制造出虚伪三界。

二、香熏之喻:真如与无明

真如与无明在众生心那里是两种不同的力量,有着不同的功用,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从而不断地生起一切净法和染法。真如与无明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在《起信论》中通过一个比喻表达出来,这个比喻就是“香熏之喻”,具体而言就是:“熏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此亦如是。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无明染法,实无净业,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7]这个比喻是说,世间的衣服本来是没有香气的,但是如果拿有香气的东西对它进行熏习,那么久而久之衣服上就会有香气了。《起信论》借这个比喻想要说明的是,真如和无明之间也存在着这样的相互“熏习”。真如原本清净,没有任何染污,但由于无明的不断熏习,就会出现“染心”的相状。同样,无明原本是染污之法,没有清净之善业,但因为受到了真如的不断熏习,也会有清净无染的作用出现。

真如与无明本来就不相舍离,它们又不断地相互熏习,结果就是一切染法和净法也不断地产生出来。真如受到无明的熏习,就导致不断生起染法:“云何熏习起染法不断?所谓以依真如法故,有于无明。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缘故,即熏习妄心,令其念著,造种种业,受于一切身心等苦。”[8]无明熏习真如,就造起世间种种业,生起世间无尽烦恼和痛苦。同时,无明也受到真如的不断熏习,从而有净法不断生起:“云何熏习起净法不断?所谓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以熏习因缘力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以此妄心有厌求因缘故,即熏习真如,自信己性,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成自然业。”[9]真如熏习无明的结果,就是使众生的妄心厌离生死轮回之苦,而欣然追求涅槃之乐,从而断灭无明,消除众生心的生灭之相状,最终证得涅槃境界,成就任运自然的不可思议之业用。

可以看出,在真如与无明相互熏习的过程中,二者的力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真如的熏习作用可以最终断灭无明,但无明的熏习却不能灭尽真如。那么《起信论》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它的解释是:“染法从无始已来,熏习不断,乃至得佛后则有断。净法熏习,则无有断,尽于未来。此义云何?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妄心则灭,法身显现,起用熏习,故无有断。”[10]也就是说,无明的染法熏习虽然从本以来就存在,但证得佛果之后就会完全断灭,而真如的净法熏习则恒常存在,以至于未来而永不断绝。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真如的恒常熏习能够不断地起智断惑、返染还净,并能够断灭无明妄心,无明断灭之后,真如法身就显现出来,继续地起熏习作用,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力量可以使它断灭。

由于真如与无明相互熏习的结果是无明断灭而真如不断,所以决定了一切法中染法终将灭绝,而净法必然呈现。这样,众生心同时开出的“真如门”和“生灭门”,最后也以从“生灭门”进入“真如门”为结果,从而也保证了芸芸众生能够摆脱烦恼得以成佛,进而实现佛教的终极追求。

三、余论

《起信论》中对无明观念的阐释,让我们看到在佛教的理论体系中,无明作为与真如相对待的一种力量,成为染法之因,从而解释了世间诸法的生灭现象和人生的百般烦恼。但在与真如的相互熏习过程中,无明最终断灭,真如得以呈现,从而一切法离染还净,生灭门进入真如门。这一理论的建构主旨符合中国人对宇宙人生终极理想的追求,既能够较合理地解释世间的恶,也能够乐观地化恶为善,从而为人们建立起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在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解释宇宙人生的诸多现象,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理论建构模式被不断地运用和深化。这里仅以宋明理学中朱熹的理气观为例,来简单说明这一问题。

在朱熹的理论体系中,理与气是他解释宇宙人生诸多现象的核心范畴。理是天地万物得以存在的终极根据,而气是天地万物得以生成的不可或缺之物。二者是相即不离的关系,正如他所说:“有是理便有是气”,“理未尝离乎气”,“理与气本无先后之可言。”[11]虽然如此,但他还是将理气做了区别对待,认为理相对于气而言具有优先性,他指出:“然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自形而上下言,岂无先后!”[12]在朱熹这里,理处在形而上的位置,气则属于形而下的存在,由此理取得了优先于气的地位。在人生领域,性是理在人身上的体现,理的至善性决定了人性的本然之善,而气则在成为构成人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下,也成为人性中恶的重要原因。他指出:“天地间只是一个道理。性便是理。人之所以有善有不善,只缘气质之禀各有清浊。”[13]如此,便将现实人性的善恶归于气的清浊。既然如此,人就需要做修养工夫,所做的工夫就是变化气质,使气质由浊变清,从而使至善之理在人身上得以完全呈现,这就达到天理流行的圣人境界了。当然,在朱熹的理气关系中,有着更为具体和完备的论述,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出这一理论在建构模式上与《起信论》的相似之处。理与气的关系,遵循了真如与无明的关系模式,并且朱熹对世间善恶的解释也与《起信论》中对“染净”问题的说明有相似之处,最后二者也都在理论上说明了恶何以能最终转化为善,染法何以能最终转化为净法。由此可以认识到,中国佛教与中国儒家虽然各有追求,但在对世间万象的理解与判定上,在核心理论的创建上还是具有相通之处的。可以这样认为,朱熹的“理气”论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和拓展了《起信论》中真如与无明的理论建构模式。

通过《起信论》中的“水风之喻”和“香熏之喻”,我们分析了无明这一观念,认识到它在“一心开二门”这一理论建构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无明与真如的关系,以及后来中国哲学在理论创建中对这一关系模式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我们也认识到《起信论》为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对无明观念的探析,也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中国佛学的特质和中国佛教对宇宙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根本追求。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梁]真谛译,高振农校释:《大乘起信论校释》,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0(《序言》)、17、33、36、61、61——62、75——76、78、83、100页。

[11][12][13][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3、68页。

佛教文化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这个问题很大,只好简单讲一讲。秦汉以后,中国文化的主流基本是儒、释、道三家。佛教虽是外来宗教,但和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织。就像体内输入的外来血液,虽然是外来的,但已和我们自身血液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一、对思想界的影响

从中国哲学史来看,自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始终贯穿着佛教的哲学思想;而宋明理学,基本骨架也都是佛教思想;一直到近代,维新代表人物梁启超、康有为、谭词同也还是秉承了佛教的思想理念来推广社会改良。

中国哲学思想,萌芽于周,而盛于战国。战国时代,诸子争鸣,各倡其说,使中国哲学思想,极盛一时。汉朝,则唯有孔老,后因武帝斥百家而定儒为一尊,故道教日衰,及魏晋六朝,佛教盛行于世,而道教亦渐复兴,遂起冲突,因冲突而排斥,因排斥之接触而融和,后讲老庄者,多取义于佛经,而讲佛学者,亦多引用老庄。

唐末宋初,唯有禅宗独盛,且操纵当时思想界。当时学术界受禅宗影响的,如周濂溪、程明道等…。

至于宋周程朱子等之理学,及陆象山、王阳明等之心学,无一不受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 在晚清时期,中国知识界研究佛学成为一时普遍的风气。一些民主思想启蒙运动者,如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学术名流,都采取了佛教中一部分教理来作他们的思想武器。

佛教的慈悲、平等、无常、无我的思想,在当时的知识界中起了启发和鼓舞的作用。佛教道德观也对国人产生了很大影响,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说,就是沿用至今的生活准则。

二、对文学界的影响

佛教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变文、俗讲和禅师的语录体都和中国俗文学有着很深的关系。

佛教对中国语言方面的影响,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所以语言的变化会影响到文化。佛教对于中国的语言有极大的影响,大家可能不知道,如果没有佛教传入的话,大概也不会有我们现在的拼音。因为我们的拼音是根据我们过去所谓的反切来的,而反切又是根据把梵文佛经翻译成汉文时的启示来的。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对文体的影响。现在大家公认,中国的通俗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佛教。我们从敦煌遗书里面可以看到有不少的唱经文,或者讲经文,它们其实都是对于佛经的一种通俗的宣讲。

佛教对于中国的文学理论的影响也是极其巨大的。佛教讲空,讲境界,讲空灵,这些都深深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和艺术。包括诗歌、绘画、书法,等等,只要去看看我们历代流传下来的文学理论著作,从《文心雕龙》开始,到后来的诗话、词话、书论、画论,都能够看到佛教思想的影响。

三、对艺术界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艺术之影飨,可分四点说明:

1、建筑的弘伟

我国古代建筑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现存的河南嵩山嵩岳寺砖塔,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的唐代木构建筑,应县大木塔,福建泉州开元寺的石造东西塔等,都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的宝贵实物。许多佛教建筑已成为我国各地风景轮廓线突出的标志。在一片郁郁葱葱之中,掩映着红墙青瓦、宝殿琼阁。精巧的佛教建筑为万里锦绣江山平添了无限春色。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则作为古代雕刻美术的宝库举世闻名,它吸收了犍陀罗和印度的特点而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造象艺术,是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

2、雕刻的逼真

中国古代虽有雕刻,而塑像及铸像,却始于佛教之输入,唐朝名工之塑像,以及用木或石所雕刻之佛像,实是划时代之艺术创作。如洛阳龙门与大同云岗之石佛、炖煌石窟之佛像与壁画,其形态之逼真,人物之,岂止栩栩如生,简直是飘飘然欲飞之势,诚属中国艺术界之无价珍品。

3、绘画画像的肖妙

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曹不兴、顾恺之、张僧繇、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历代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而传世。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由此可见佛教对绘画艺术所起的作用。

由于隋唐佛教之繁盛,而使中国国画获得极大的启示,因为当时名工绘画佛像,力求维妙维肖,且将佛经中故事人物绘于壁上,以作庄严之点缀。如炖煌壁画,云岗石佛,均名播遐迩,为中国艺术放一异彩,吾等虽未能亲睹大陆佛寺之艺术创作,仅从书本及画片略窥一二,虽然,亦心向往焉。

4、音乐梵呗的感人

公元三世纪,中国已有梵呗的流行。唐代音乐又吸收了天竺乐、龟兹乐、安国乐等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唐代音乐至今还有少部分保存在某些佛教寺庙中。

中国古乐甚佳,但佛教来华,更有新调加入,使旧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有特别的发展,如‘鱼山梵呗’‘寺院钟声’等乐曲,皆摹佛经中极好之梵音,至于佛寺中档磬钟鼓等,皆僧众起居与共之礼乐,使人闻之,俗念顿消。中国诗人多喜闻佛寺之暮鼓晨钟,而歌咏出绝妙诗词歌赋,即使是现代乐府,亦多取韵于佛教唱诵,可见佛教音乐之感人。

伴随佛教俱来的还有天文、医药等科学技术的传习。唐代高僧一行创《大衍历》和测定子午线,对天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隋唐史书上记载由印度翻译过来的医书和药方就有十余种,藏语系佛教中并且有医方明之学。佛教的刻经促进了我国印刷术的发展,至今被保存下来的世界上最古的版刻印本,几乎都是佛教经书图像。

比如说从治国的理念、制定政治制度这个角度来看,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主体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世俗领域里面,生活习俗里面,特别是民间习俗里面,只提到儒家,显然是不行的。道家、佛教可能在某些方面还大大地超过了儒家。

我们从汉族的角度来看,儒家的影响更深一些,所以会说它是主要的。但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到西南地区、云南地区可以看到很多少数民族,他们的核心文化也是佛教文化。

所以,儒释道确实是中国文化里面鼎足而立的三个支柱,一个鼎至少有三个脚才能站得住,缺一个脚都不行。这个鼎就是中国文化,这个鼎就是儒释道这三个脚给它支撑起来的。我之所以将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道家思想和中国文化、佛教思想和中国文化分成三讲,就是希望大家既要看到它们的不同,也要看到它们相互贯通,相互影响的一面。

总之,中国的儒释道这三种思想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地来支撑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的。

参考文献:赵朴初,要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除了发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资源潜力之外, 还可以考虑在没有或缺乏佛教文化内涵的生态旅游景点增设有关的内容。当然,不管遗留的或新增的,都要有所规划,不能盲目滥建,而且要有宗教部门和佛教僧侣参与,如理如法施行,切忌胡搞乱来,弄得不伦不类。寺院一定要有正信正行的僧人住持,按释迦圣教律仪严谨,道风纯正,开展规范的宗教活动。一方面必须剔除附佛外道的迷信成分, 坚决抵制腐朽落后的东西和商业化风气的影响和侵蚀。佛教文化不能变质串味,否则佛教文化生态旅游也就失去了其特定的文化依托, 不成其为佛教文化生态旅游了。另一方面,又要按“利乐有情”的菩萨精神的太虚大师、赵朴初大居士等倡导的“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的佛教革新思路,善于吸收现代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内容,贴近广大民众的现实生活, 为发展旅游事业, 繁荣社会主义经济,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1] 孙丰念,. 论佛教文化的旅游开发.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5, (04) [2] 高春梅. 我国铁路客运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探讨. 铁道工程学报 , 1997, (03) [3] 毛秉仁. 论资产经营责任制下的调度指挥. 铁道经济研究 , 1999, (04) [4] 胡玉乾,杨海岩. 出租汽车经营企业发展刍议. 江苏交通 , 2002, (09) [5] 张超广. 探视网上旅游.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4, (01) [6] 李智,谭永朝. 信息化社会中道路交通的现状及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 2000, (01) [7] 杨建兴. 浅析“网运分离”改革中必须解决的若干问题. 铁道经济研究 , 2000, (04) [8] 冷秀华. 关于假日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北方经贸 , 2001, (11) [9] 吴慧. 浅谈中国旅游立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 , 2002, (03) [10] 周宇. 内蒙古生态旅游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 2004, (01) 善哉善哉,切勿诽谤。。

论沈从文的宗教情怀 现代意义上的宗教精神是指深入探究人类命运问题,渴望减轻人类苦难,并且恳切希望将来会实现人类美好前景的一种终极关怀态度。沈从文正是这样一位具有深沉宗教情怀的文学家。在他的文学世界中饱含着博爱的基督教精神,天人合一的道家精神和追求心性自由的佛教精神。 一、沈从文的基督教情怀 基督教虽然在16世纪末就传入了中国,但基督教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在留学欧美的作家身上表现更为普遍。而自诩为“乡下人“的沈从文既没留过学,甚至没受过正规的现代教育,基督教文化却对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沈从文接触基督教是从读《圣经》开始的。1922年夏,二十岁的沈从文只身来到北京,虽满怀文学救国的崇高理想,却连基本的标点符号的使用都不熟悉,更何谈文学创作!当时身边唯一的师傅是一部《史记》,随后不久从燕京大学朋友处偶然得到一本破旧的《圣经》,他立即喜欢上了《圣经》“那接近口语的译文”和“部分充满抒情诗的篇章”,并从“反复阅读中”,“得到极多有益启发,学会了叙事抒情的基本知识”。可以说,沈从文作品自然、流畅、平白的风格,与《圣 经》有一定的传承渊源关系。而《圣经》所蕴涵的仁爱、善良、怜悯也成为他精神的寄托与支柱之一,他从中找到了不属于任何宗教派别的精神安慰,支撑他战胜一切困难与挫折。后来,沈从文认识了著名的教会学校燕京大学的一帮学生,如董秋斯、张采真、司徒乔、韦丛芜等。沈从文在与他们的交往中也间接地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这使他对教会生活、基督教知识有一定了解。1925年7月至1926年间,沈从文在其亲戚———曾任民国总理的熊希龄办的北京香山慈幼院里做事。慈幼院是一个慈善和救助机构,具体由中国基督教非圣职人员经办,沈从文在做事中也与不少基督教信仰者有往来,耳濡目染,受到一定影响。他因此写了一系列有基督教影响的作品,如《蒙恩的孩子》、《第二个狒狒》、《用A字记下来的事》等。 基督教“最根本的精神永远是爱———一种完全无私的精神,一种尊重他人并为他人寻求最高的善的行为”沈从文接受的主要就是基督教的博爱精神,他在1933年回答有人提出的问题“你为什么要写作”时说:“因为我活到这世界里有所爱。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幻影,皆永远觉得是一种德性,也因此永远使我对它崇拜和倾心。这点情绪同宗教情绪完全一样。”沈从文爱美丽,也爱永恒;爱世界,也爱人类。这种爱完全是一种宗教行为,闪烁着关爱人类未来的宗教情怀。 沈从文之所以接受基督教的博爱精神,是因为他一直生活在一个充满仇恨和冷酷的世界里。在湘西,沈从文难以忘记的是军队中那些血淋淋的杀人场面,无数无辜百姓被军队长官以“土匪”的名义杀掉;在北京,沈从文体验最深刻的是都市中人与人之间的虚伪和冷漠。从湘西到北京,生活空间的位移并未改变现实的严酷。人们之间缺少温情,找不到爱繁衍的土壤。既然现实中已经不存在爱,那么,爱又在何方呢?沈从文想到了《圣经》———一本充满爱意的圣书。他非常欣赏耶稣的“博爱”精神,并从中找到了永恒的精神慰籍。 在以后的生活中,这种爱逐渐内化为作家的一种心理内趋力,形成沈从文特有的“爱人类”“爱有生”“爱善”“爱美”的“爱的哲学”,伴随着沈从文漫长的一生。 二、沈从文的道家情怀 作为一种文化哲学体系,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富有个性的一派。崇尚自然,强调以自然为本体的天人合一是道家哲学的一个重要观点。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应当效法自然并且顺应生命的自然,这样才能保持人的纯正本性,保持人性的健全和恒久。强调“天道自然无为”,推重自然人性观是庄子和老子哲学的共通之处。道家的人生观为生命的存在方式和存在质量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范式,对后世作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京派作家身上或多或少都闪现出道家文化的影子,尤以沈从文为代表。 湘西古朴原始、神秘奇丽、浪漫洒脱的苗族文化氛围喂养滋润了沈从文的心灵和感情。这种地域性文化呈现出某些和道家文化相同的价值取向,如对自然的顺应,对与自然相契的人性的凸现等。沈从文拥有浓烈厚重的乡土情结,在他笔下的湘西世界里,人们终日与古朴、宁静、和谐、美妙如画而又充满灵性的大自然为伴,拥有原始、野性、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他们的人性、人情、道德与孕养他们的大自然保持着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完全是自然孕育造化的精灵。他们性情所至,率力而为,不受任何陈规陋俗羁绊,也不为任何世俗礼法约束。四狗和阿姐在山雨洗净了的大自然中“撒野”(《雨后》),儿子特意筑路以方便母亲去庙里与和尚相会(《沅陵的人》)。湘西民间的道德处于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这种道德是纯审美的,它体现了人们的习惯、乐趣和愿望,反映了生命的需求和生命的趋向,完全符合人的生理自然和心理自然,彰示出生命的自由,生存的洒脱。 对人性的歌颂是庄子哲学的要义所在,沈从文的生命观、价值观明显受到道家文化的影响。其对健康的人性有着天然的倾心,他在《从文小说习作选集代序》中明确了自己的立场:“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4]在他笔下,农民、兵士、水手、娼妓、童养媳等等,都具有一种生命本性的美。他还在《水云》一文中宣称:“我是一个对一切无信仰的人,却只信仰‘生命’。”[5]他笔下的画面与庄子“以自然为宗”的思想很相似,庄子思想中宣扬清淡无为、反对约束、恢复本性等特点在沈从文的小说中均有体现。沈从文笔下的主人公大都是“风日里长养着”的自然之子,这里的女子心地善良、温柔却刚强,体现着自然人性中和静柔美的一面;这里的男子诚实勇敢、,带有自然原始发力量与生命的冲动。这就是沈从文所认可的自然的人性和生命的本真状态,自然健康的人、人性是沈从文写作的起点,也是他的终点。 三、沈从文的佛教情怀 佛教虽然产生于印度,传入中国后却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并形成了中国本土特点的禅宗。从文化学的角度看,禅宗是一种摆脱烦恼、追求生命自觉和精神自由境界的文化理想。沈从文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佛教的“心性论”为他思考“人”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使他掌握了人类自身的独特思维方式-———反视内心,从而体现出他对人类生命本质 认识的深刻性。沈从文最早接触到佛教,是他还在陈渠珍部下当兵的时候,当时他正处在精神上极度苦闷和困惑之中,内心有股难言的苦恼和寂寞需要向人倾诉,并希望有人能对他精神上紊乱的思绪进行疏导和启发。这时候,他饱读诗书的姨父聂仁德适时地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为沈从文带来了儒家理学、佛学、西方近代哲学等以前他闻所未闻的人类文化精华。他在《从文自传》写道:“(聂仁德)为人知识极博,而且非常有趣味,我便常常过河去听他谈‘宋元哲学’,谈‘大乘’,谈‘因明’,谈‘进化论’谈一切我所不知道却愿意知道的问题。”这种谈话显然也使他十分快乐,因此每次所谈的时间总很长很久。但这么一来,“我的幻想更宽,寂寞也就更大了。”这里提到的谈话内容,根据沈从文后来思想的发展轨迹来看,其中佛学对他的影响最大,后来他读了大量的有关佛教经典。他在一本抗战时期出版的盗印本《月下小景》上的题字中写道:“(在武汉大学教书时)教书时间既不多,因此有四分之一时读书,有机会把碛砂藏内诸故事经卷大致看过一次或二次。”他很多作品如小说集《月下小景》中的小说、散文《七色魇》等都是直接以佛经故事为题材。 追求心灵自由是沈从文对佛教精神最深的感悟。个体生命是有限的,要摆脱个体生命的束缚,达到永恒的自在状态,必须扩张个体的心灵,追求心灵的无限自由。沈从文所感悟到的心灵自由是有“神性”的生命,也只有这样的生命才可以与日月同辉。他在追求心灵自由时主要凭借文学创作的方式,因为“凡知道用各种感觉文字去捕捉住此美丽神奇光影的,此光影在生命即终生不灭。”也就是说,文学创作是 心灵自由遨游的一种方式,而且感悟心灵自由时必须在一个清静的地方,同外物完全隔绝,“心有所悟,若有所契,无渣滓,少凝滞,”从而进入心灵自由的境界。正因为沈从文执着于生命的“神性”,才使他在现实的“人”的生活中感到精神上有无穷的困惑,不时发出“人生可悯”的慨叹! 综观沈从文的“神性”思想的全部内涵,其最核心部分就是要摆脱日益使人性异化的虚伪、堕落的社会生活,葆有一颗真心,恢复人之为人的神性生命。佛教心性论的明心见性思想为他提供了直指内心的思维方式,而大乘佛教的入世精 神又使他不逃避现实社会,呈现出一种天真、勇敢的进取精神。佛教对他毕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晚年还说过:“七四年六月过苏州重买《法苑珠林》一部,作为纪念。四十年人事变迁极大,童心未失,和所读诸佛经有相当关系。”童心未失,生命的“神性”常在,这是沈从文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是他的作品永恒的艺术魅力所在。参考文献:1、(英)詹姆士.里德.基督教的人生观[M].上海:三联书店, 19892、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9卷)[M].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3、郭国昌.论沈从文的宗教精神.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5月4、袁启君,论沈从文的宗教情怀,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1期

藏传佛教文化在藏地十分兴盛,也得到了其他民族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受佛教影响以来,藏族寺院的宗教信仰、信仰仪轨 不断发展变迁。佛教与民间信仰的关系,是藏族宗教文化史上日益引起兴趣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藏族自古以来浓郁的宗教气氛一直是区域文化突出的特点。 不论岁月的变幻还是时代的兴替,民间信仰与佛教两大宗教文化,都以其炽热的温度,反映着社会变迁的轨迹。 藏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信巫好鬼”的民族,这是培植民间信仰最好的土壤。对古代的闽越人而言,世界万物都是具有神秘力量的,人生存在的一个重要主题,即是 协调自己与大自然精灵之间的关系。古老的藏族有着内容十分丰富的民间信仰崇拜。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近现代藏族民俗得以了解;另一方面,藏族民间信仰的许多 内容被后起的本教乃至本土化的佛教所吸收,已经融入到本教、佛教中去了。因此,藏族本教、佛教中的一些内容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其源头同样可以一直找到民间 信仰中去。在藏区,尤其是安多牧区有着与众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此地区佛教影响下的民间信仰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对此情况,寺院宗 教文化历来备受学者关注,但对民间宗教文化研究甚少,因此,研究佛教与民间信仰的关系,安多牧区是较为典型的代表。据笔者调查和搜集资料发现,安多地区唐 克人文的研究历来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本文以唐克地区的宗教习俗为出发点,论述了深受藏传佛教文化影响的民间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社会活动等与宗教有 密切相关的民俗文化。 本论文包括导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导言涉及了有关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民俗文化研究的最新动态。迄今为止,关于唐克牧区的历史著作仅仅只有两 本,一本是贡秋尊主的《安多唐克部落史志明镜》和罗让曲平的《神奇的黄河一弯》,两本著作都叙述了近现代的唐克历史以及寺院历史,虽然现在学术界藏学是热 门的课题,尤其有关藏传佛教教义、教理及寺院宗教文化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对在佛教思想影响下的民间信仰及民俗文化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少见,尤其是在笔者 论文中的主题案例唐克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学者进行考察和研究。 论文的第一部首先概述了唐克地区的民情风俗、自然环境及特点以及牧民的生活状况等,同时通过阐述唐克人的渊源也对该地斯何仓寺院的历史也做了简要的介绍。 唐克地区为纯游牧地区,这种独特的自然和生活环境是唐克地区民风民俗的大背景,了解唐克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对我们研究该区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具有很大帮 助。斯何仓寺院对唐克地区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具有很大的影响,有必要在背景部分做简要的论述和介绍,主要包括斯何仓寺院的产生、发展和寺院现状;该部分还 阐述了斯何仓部落的相关方面。 第二部是佛教教理传入民间后演变成了民间宗教或民间习俗。本文主要通过民间故事、寓言以及民间的访谈,论述了佛教对人们行为习惯等产生的影响。其中第一节 阐述了因果的概念、民间对因果观的理解、其践行情况以及因果观的作用。第二节界定了今生来世的概念,论述了民间对今生来世、命运、福份的认知,及后世相关 的朝拜习俗等。但这样的神灵观并不符合佛教的本意,比如在的案例里的唐克牧区有佛教寺院民众都是信佛的,但这种的神灵观是无处不见。佛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 不同之处在于“无神论”的主张。还认为缘起产生世界等佛教的本意相差很远,所以笔者在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佛教的基本理论来比较牧区的民间信仰和佛教之间的差 别以及佛教思想对民间信仰的影响。该部分主要从民间信仰的因果业报观、来世思想、慈悲观等特点为主线做了梳理和论述。 第三节阐述了人们对无常观的看法与认知。无常是佛教思想的最根本观点之一,了解和认知无常的观念,才能打开认识佛教的大门。对于藏传佛教而言,其能发展并 兴盛于雪域藏地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其无常观对广大藏族信徒的思想认知和启发方面起到了根本的改观,因此,无常观成了藏族民间信仰和认知的根本表现之一。唐克 地区的藏族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也体现了这一点,甚至可以说,唐克地区因其独特的游牧文化的背景,该区民间信仰中的无常观念相比藏地农区而言,更具有浓厚的 宗教意味和虔诚性。 第四节论述了民间慈悲心的发愿和践行。民间信仰及其民俗文化是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发展而产生和变化的,民间信仰及民俗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其 历史远于宗教,其内容也更广于宗教。但是,宗教因其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先进性,其宗教仪轨的程式化等特点,使得宗教在一个地区传入和发展后,其理论和思想 瞬间遍及到民间信仰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对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的变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唐克地区民间信仰因受藏传佛教的影响,其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 化,笔者主要论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间祈福仪式及其变化,主要体现在祈福日期的选定、祈福对象、祈福人员的变化等方面;二是饮食、服饰变化及禁忌。饮食 和服饰是一个民族物质文化的外在表现,随着藏传佛教的传入,该区饮食内容、饮食习惯和服饰类型、服饰装饰及民间禁忌文化等相应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基本 的特点就是这些民间生活和习俗的渊源都开始渗入了藏传佛教文化的相关思想和内容;三是盟誓的产生及其变化。 第三部分论述了唐克地区一年供养、祭祀仪式及民间活动等,即:一是夏季的活动,主要介绍了藏历兔月民间宗教活动习俗、藏历四牛月的煨桑活动中牛月唐克部落 的煨桑活动习俗、虎月颂度母会仪式过程,并对此一一作了简要的分析。二是冬季的活动,主要对藏历马月仪式活动、羊月婚俗文化、猴月“朵玛”仪式等作了简要 论述。三是秋季的宗教活动仪式,主要论述了“多热”星辰仪式,蛇月的活动及其文化特点。四是春季的宗教活动,概述并分析了鸡月大法会、狗月金桥活动、猪月 “持嘛呢”等活动。这些民间宗教习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从思想意识层面产生的民间宗教习俗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民间宗教习俗。不管是从思想意识层面产生 的民间习俗,还是从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民间习俗,两者都深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但是它们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又与藏传佛教的教理有着一定的区别。 第四部分论述了藏传佛教对民间信仰及民俗方面的功能及其价值。有藏传佛教特色的民间习俗不仅有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佛教思想对构建社会和谐思想方面的功能 和对人们伦理道德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这些都是通过与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结合而产生的。 本论文的现实意义也就是佛教思想对人们思想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和教育意义。佛教一直在致力于适应时代的改革,所以中国佛教在发展的进程中间,都是以建立 一种契合时机的人间佛教作为它的一个改革的核心。在现在来讲,迷信是社会的公敌,所以要建设人间佛教是大家共识的。所谓建设人间佛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 意义:一是说它作为一种人生的修养,在提升人的修养,提升人的道德品质方面有积极意义,我们也可以称它为一种人生佛教,体现人生的一种哲理;再一个方面就 是在服务社会方面,佛教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诚然,因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所限,本论文还有很多不足支持,主要是尚未能从文学与艺术的角度对各种信仰和民俗的考察:一是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对民俗文化与 文学之关系特别是关于民俗与民间通俗文学之关系的探讨。二是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即藏传佛教佛像艺术,这些研究既是艺术的研究,也是信仰的探析。从这些不同 角度出发做研究对我们理佛教思想在藏区的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我们认识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具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笔者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值得加深和 改进的地方。

佛教教论文参考文献

佛教史释迦牟尼创立的。他揭示了宇宙的真相,是我们人类的指路明灯!

认识佛教 净空法师讲述佛法不是宗教,佛法不是学术,不是哲学,那佛法究竟是甚么呢?佛法就是佛法。为甚么呢?因为哲学有能觉,有所觉,这是哲学。佛法也有能、所,但是能所是一不是二,这是非常非常难懂的。能所是一不是二,所以佛法讲到高级的时候,万法一如,性相不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第一段是缘起。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释迦佛是在三千年前降生在北印度,现在的尼泊尔。依照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记载,佛是出生在我们中国年代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圆寂在周穆王五十三年,世寿七十九岁。我们一般讲佛住世八十岁,说一个整数,佛是七十九岁灭度的,说法四十九年。佛法正式传到中国,是后汉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五年传到中国来。佛的历史,我们通通省略掉,今天我们著重的是佛教的教义。甚么是佛教?第二段,解释佛法的释义。甚么叫佛?甚么叫法?我们学佛了,总要把这一件事情搞清楚。‘佛’是‘佛陀耶’的略译,这一句话是印度的梵文,我们用音译,而且把尾音省略掉,中国人喜欢简单,所以用一个主要的音‘佛’。在中国古时候,没有这个字,而是佛教到中国来,我们中国人新造的这个字。在没有人字边的这个‘弗’,‘弗’当做否定的意思,这是我们中国古时候就有。那么‘佛’与这个音相同,但是他是人,所以就借用这个字的音,加一个‘人’,造一个新的字,这个‘佛’字就变成佛教的专门名词了,它的意义是智慧觉悟的意思,是智、是觉。那么既然是智觉的意思,实在讲也可以翻译,何必用这个原来的音呢?诸位要晓得,佛陀这一个字的含意,虽然是智、是觉,但是跟我们中国这两个字含义并不完全相同。所以这是不得已,非要用音译不可。翻译之后,再加以解释。它这个智,不是普通的智慧。在一般解释里面,它包括三种智慧: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甚么叫一切智呢?如果拿现代哲学里面的术语,就很容易解释。一切智,就是知道宇宙万有的本体,哲学家所讲的本体论,你对它彻底明了,没有错误,这个智慧叫‘一切智’。所以一切智是空,万法皆空,一切万法的体性是真空,这是第一种智慧。第二种智慧是道种智,这是知道一切万法的现象森罗万象。所以这个种是种种,宇宙之间森罗万象,种种法太多太多了,不甚枚举。这些法怎么来的?根据甚么道理来的?人是怎么来的?山河大地是怎么来的?我们这个太阳系怎么来的?星星是怎么形成的?这是很高的智慧。如果对于宇宙一切万物怎样形成的,这些都懂得了,都知道了,也没有错误,这个智慧叫道种智。比前面那个智慧,的确是要高,要复杂了。第三种智慧,可以说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叫一切种智。因为有一些人知道‘一切智’的,不知道‘道种智’。有知道‘道种智’的,也知道‘一切智’,仍不能圆满。换句话说,一切智跟道种智圆圆满满的,那就是对于整个宇宙人生,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才叫一切种智。所以‘一切智’,罗汉就证得了,‘道种智’菩萨证得,‘一切种智’佛才证得。这三种智可以说是罗汉、菩萨、佛陀。所以必需要加以解释,跟我们普通观念当中的智慧不相同。智是体,有体,当然就会起作用。作用是甚么呢?作用是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是大觉。在我们儒家里面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可以把儒家这一段话,解释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明明德’就是‘自觉’,‘亲民’就是‘觉他’,‘止于至善’就是‘觉行圆满’,这三个名词,不能详细跟大家解释,要解释我们的时间决定不够用。这是用儒家跟佛法配合,确实是非常之接近,这是‘用’。这是智的体与用,这叫做‘能觉’。有‘能’当然有‘所’,所觉的是甚么呢?就是‘法’。‘法’是佛教里面的一个代名词,甚么代名词呢?就是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的总代名词。我们这里解释心、境、事、理,括弧里头宇宙万有之总代名词,就用这一个‘法’来代表,所以这个就是‘所觉’。佛法不是宗教,佛法不是学术,不是哲学,那佛法究竟是甚么呢?佛法就是佛法。为甚么呢?因为哲学有能觉,有所觉,这是哲学。佛法也有能、所,但是能所是一不是二,这是非常非常难懂的。能所是一不是二,所以佛法讲到高级的时候,万法一如,性相不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都是讲能所不二,这是我们现在哲学里面所没有的。所以它不是哲学,它可以包括哲学,它在哲学之上。哲学不能包括佛法,佛法可以包括哲学。这两个字简单的解释,也就是我们对于一切万事万法,有智慧,能够正确的认识,能够彻底的、究竟的、圆满的明了,这叫做佛法。所以常说佛法无边,当然是无边。因为一切万法没有边际,我们的智慧没有边际,对于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法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个叫做佛法。第三,甚么叫做佛教?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佛陀教育。中国人自古喜欢简略,佛陀教育就称做佛教,把陀、育省略掉。佛陀是大智大觉,前面说过了,所以佛陀教育就是智觉宇宙人生的教育,这是佛教的真正面目。今天的佛教,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所看到的,有四种不同的形态出现在世间。第一种形态,就是传统的佛陀教育。传统的佛陀教育这个不多,在我们世间不多见,可以说很少见,大家都忘掉了,疏忽了,不知道佛教是教育。第二种是学术,就是佛学变成了哲学了,这也有相当多。一般学者,他们学佛,都是用这一种态度,都是把佛教当做哲学来研究。我最初学佛入佛门,也没有超越这个范围,也是把佛教当做哲学来研究。第三种,可以说是最普遍、最广大的,就是佛教已经变成宗教了。它本来不是宗教,现在已经变成宗教了。这个实在很不幸,不过变成宗教也还好,为甚么呢?不太害人。诸位要知道,凡是宗教通通是迷信,佛教里面没有迷信。宗教都是迷信的,宗教都是感情的,所以宗教讲求热诚。佛法里不讲这个,佛法讲理智,佛法讲智慧,不讲感情。佛法不迷,决定不是迷信,所以诸位一定要知道,佛教本来不是宗教,现在变成宗教了。那么我们想要学佛,你是学佛陀的教育呢?你还是学佛教的宗教呢?这是我们一定要辨别清楚的。第四种,最不幸的了,是在最近几十年才出现的。佛教变成邪教了,变成外道了。很多不如法的,用佛教的名义,欺一切众生,我想诸位同学也时有所闻。我们在报章杂志上常常看到,在佛门中为非作歹,这变成邪教。这是我们今天在社会上,看到四种不同的形态,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了。第四段,我们要讲佛法所求。佛法既然是佛陀智慧的教育,那它是求甚么呢?教育的目标在那里呢?此地要告诉诸位同学,教学的目的,经上有一句话,我们常常会看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话也是梵文音译,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诸位在这个表里一看就晓得,翻成中国字,是无上正等正觉。我们先从下面讲起,先讲正觉。觉就是觉而不迷。佛法承认世间有一些人,他觉悟。像我们世间哲学家、科学家、宗教家,他的确有觉悟,他有相当程度的觉悟,但是佛法不肯把这个正字标志给他。这个正字招牌是佛门独有的,这个招牌不能给他。他虽然觉,不是正觉。那么甚么才是正觉呢?正觉在佛法有一个标准,必需见思烦恼断尽了才叫做正觉。换句话说,虽然你有觉,可是你还有人、我、是、非,还有贪、嗔、痴、慢,你这个觉,不算正觉。正觉的人,我执一定破除了,贪、嗔、痴、慢、见思烦恼断尽了。所以正觉是谁呢?是阿罗汉。在佛法修学,如果你要得到这一个成就了,你真正成就正觉了,那你就有一个好像学位的名称。我们现在世间读书,你读到某一个程度,得到一个学位。学士学位,大学毕业了。研究所毕业了,可以得到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佛法也有学位。所以罗汉、菩萨、佛,都是佛教教育里面学位的名称。你要是证得正觉了,换句话说,你就得到阿罗汉的学位了。如果你得到正等正觉,那你就得到菩萨的学位了。‘等’是‘等于佛’。等于佛,当然还没有成佛。甚么时候才等于佛呢?必需明心见性,才能够等于佛。没有到明心见性,你怎么样也不可能等于佛的。因为佛跟凡夫,乃至于跟阿罗汉,用心都不一样。阿罗汉以下都用八识,我们凡夫都用八识,佛不用八识,佛是转八识成四智,明心见性。佛用的是真如本性,就是用真心。阿罗汉以下是用妄心。所以你要是能用真心,不再用妄心了,那你就等于佛了。佛用真心,你也用真心,当然你跟佛就差不多了,所以叫正等正觉。到正等正觉,你得的学位就是菩萨,菩萨是正等正觉。那么修学到了极处,没有比这个再高,就是菩萨毕业了,没有比这个再高,叫做无上正等正觉,没有比这个更上的,这就是佛陀。所以诸位要晓得,佛门里面讲的佛陀、菩萨、罗汉,就是佛教教育里面三个等级,这三个等级的成就,给他这个名称,是这个意思。下面我们简单做一个总结,就是‘觉了’,就是决定不迷,了是明了。就是明了宇宙人生实相,宇宙人生的真相通通明白了,通通觉悟了。所以佛法所求的是究竟圆满的智慧。佛告诉我们这种究竟圆满的智慧,是我们的本能,不是从外面得来的。如果从外面得来的,换句话说,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成就。佛说这个智慧是我们自己本来有的,换句话说,我们人人都可以做佛,人人应当做佛。这是佛法、佛教教育里,常常提示的。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应该有的。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告诉我们:‘本觉本有’。‘本觉’是甚么呢?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我们的本觉,我们本来有的。‘不觉本无’,不觉我们现在迷了,迷甚么呢?把我们的本觉迷了,把我们自己无上正等正觉迷了,迷失了。诸位要晓得,这是迷失,不是真正的失掉。几时你觉悟,你这个智慧马上就恢复。你的智慧恢复之后,跟十方诸佛无二无别。所以佛在华严,在圆觉上,就是把这个事实真相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所以佛眼睛里看一切众生都是佛。所以佛教是绝对的平等。佛教我们每一个人,顶天立地。成佛就是成就究竟圆满的智慧,也就是成就我们对于宇宙之间,一切万事万物通通明了,佛法求的是这个。所以他跟宗教不一样,宗教里面一定要有个宇宙主宰的神明,佛教里面没有。我们供佛,佛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供养他是纪念老师的意思,没有把他当神明看待。我们供养菩萨,菩萨是我们早期的学长,他也是佛的学生,他是前面的学生,我们是后面的学生。我们跟观音、势至菩萨是同学的关系,他学的在我先,我学的在他后,他是我的老学长,是这个关系。当然老学长学问智慧比我高得多,他有能力教我,我们也可以把他当做老师来看待。但是他也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我也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我们实际上是同学,同一个老师教的。一切菩萨跟我们是同学,佛是我们的老师。所以我们称‘佛’,称为‘本师’,我们自称为‘弟子’,弟子是学生。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只有在教育里面才有师生关系。所以大家明白,不要迷惑了。 第五段讲它的教学方针,这一定要知道的。佛教教学方针,在彻底破除迷信。佛教里觉而不迷,彻底破除迷信,启发正智,令能明辨,就是明了。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能力,能够明了与辨别宇宙人生一切万法,那是真的、假的?你能够辨别,那是正、邪?甚么是‘是’、‘非’?甚么是‘善’、‘恶’?甚么是‘利’、‘害’?你都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学佛,决定没有颠倒。所以佛教非常非常之伟大,非常之难得可贵。建理智,不是感情;大觉,不是迷惑;奋发,不是懈怠;进取、乐观、向上的、慈悲济世的人生宇宙观。我们在无量寿经里面,惠以真实之利,看了好多遍。佛陀教育给我们是真实的利益,圆满大乘,解决众生一切的苦难。连生死问题都能解决,其余的都是小问题了。最大的问题是怎样超越六道轮回,怎样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不生不灭,这是大问题。所以世间的小问题,鸡毛蒜皮,那不足以道的。大问题都能解决,何况小问题呢?我们要真正懂得,真正肯修学,学了这一身本事,没有一样问题不能解决,获得真、善、美、慧,永恒幸福的教育目标。所以大家要真正晓得,佛教教学目的目标,没有一个不响往来修学的。所以佛教超越宗教,因为它是教育。我过去在天主教的学院教过一个学期,他们的研究院学生都是神父、修女,我在基督教的神学院跟他们上过课,我都劝他们皈依三宝,好好的学佛。为甚么呢?学佛绝对不违背他的宗教。譬如你信了基督教,你是上帝的儿女。你今天皈依三宝,到佛门里面来学佛,你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释迦牟尼佛的学生,和你是上帝的儿女,没有冲突嘛!你在家里有父母,你在学校有老师,不能说我到学校念书了,我就背叛父母了,没有这个道理,到这里来是求学。如果你不肯到佛教里面来求学,上帝虽然说这个儿女很好不错,但是很可惜没有受过教育。如果到佛门里来接受佛陀教育,上帝很光彩。我这个小孩好,是最有智慧释迦牟尼佛的学生,上帝脸上也光彩。任何宗教徒都可以接受佛教的教育。所以如果把佛教也变成宗教,那么它就冲突了。好像我学了佛教,就背叛了我的教了。如果大家知道佛教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换句话,这个问题就解开了。所以佛教跟任何宗教不冲突,跟任何国家、社会通通没有冲突。它所求的是真、善、美、慧、永恒幸福的目标。那我问你,你学宗教要不要求这个?你要求这 个你没有智慧不行,你辨不到!所以一定要把佛教认识清楚,佛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所以现在有很多排斥佛教的,为甚么排斥呢?对佛教无知,不了解。看到外面拜拜,这种是宗教的迷信的佛教,所以说佛教是迷信。人家说我们是迷信,我们也不能不承认,为甚么呢?你到外面寺庙一看,真的是迷信。你们这些学了佛了,皈依了,甚至受了戒了,问你们迷不迷?迷啊!佛教是甚么?不知道。修的是甚么?也不晓得。学的是甚么?也不晓得。你怎么不迷呢?所以人家说我们迷信,我们没法子回答人家,是迷信嘛!总得要搞清楚。不搞清楚,我们没辨法接受。那么教学的目标,我们明白了,才晓得佛教是这样的圆满,这样的美好。那么教学的纲领是甚么呢?这个很重要。抓到纲领,修学就容易了。大乘佛法以三皈、四弘、六度为教学最高指导纲领。这就是我们常讲佛教修行。修的是甚么?修行后面有个简单的表—修正行为。这两个字的意义要搞清楚。 甚么叫修行?修行是修正行为。行为包括的范围非常的广大。佛法用三条,身、口、意,通通包括了。身体的一切造作,身的行为。口里面的言语,是口的行为。心里面的念头,思想、见解、念头是你心里的行为。行为有了错误,要把它修正过来,这叫修行。所以修行,人家一听到修行,以为一定是吃长素,是每天敲木鱼念经,这个叫修行?这误会了,都搞错了。真正修行在那里呢?起心动念。我念头起来了,晓得我念头错了,马上把它改正过来。这个念头,我是利己损人?我这念头起来是贪、嗔、痴、慢?这错了,马上改过来,这叫修行。修行在那里修?在起心动念之处。我们开口说话,想想这话该不该说?不该说, 说错了,我们要把它修正过来。我们身体的一些动作,如法不如法?不如法,我们把它修正过来,这个叫做修行。......

楼上不要妄语,影响修行。建议你历史课的论文,要写深入点的话,可以写写乔达摩悉达多,本身是太子,生活优越,家有贤妻。为什么要出家苦行。手头没有合适的文章,抱歉了。

你可以进下面的链接看还有好多相关的内容有链接可以点开看太多了没法都搬过来这个分类下有 16 个子分类。这个分类中还有有66个条目。佛教主题首页佛教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Stop! 这篇文章的准确性有争议,请到对话页参看相关的讨论。Dharma wheel本文属于佛教系列的一部份基本教义缘起, 四谛, 八正道三法印, 四法印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诸行皆苦, 涅盘寂静主要人物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龙树如来,菩萨诸佛部派,宗派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各地域佛教经典《法华经》圣地八大圣地维基主题:宗教香港的天坛大佛.放大香港的天坛大佛.佛教,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释迦牟尼在西元前6世纪时于古印度创建,被称为佛陀。佛教按照传播路线可以分为南传佛教、北传佛教;后者又分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佛教目前主要流行于中国、韩国、日本、蒙古等东亚地区以及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目录[隐藏] * 1 佛教历史 o 传统的社会阶级制度 o 反吠陀的思潮 * 2 基本教义 * 3 佛教的影响 * 4 佛教典籍 * 5 佛教宗派 o 汉传佛教的八宗 o 一说汉传佛教十五宗 o 藏传佛教的教派 * 6 参见 * 7 参考文献 * 8 相关连结[编辑]佛教历史佛教在古印度发展非常迅速,到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佛教成为了国教,佛教得到了极大的弘扬。随著形势的发展,佛教修正并发展了释迦牟尼的学说,分化为18个部(有的说是20个部)。1世纪时产生了大乘佛教。从孔雀王朝开始,佛教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南传佛教(又称小乘佛教)主要影响泰国、缅甸、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地。北传佛教(又称大乘佛教)又分为两个支派,一个经喀什米尔到达新疆,在汉朝时传入中国,形成汉传佛教,后又传入朝鲜、日本以及越南;另外一支则主要在西藏地区传播,称为藏传佛教,后来又传入蒙古和中国东北等地区。[编辑]传统的社会阶级制度主题 佛教主题首页印度教信奉神灵主宰一切,认为通过对这些神灵进行祈祷,就可以获得现世的种种好处,于是渐渐出现各种祭祀,以及对各种神灵的赞咏,进而成为四种《吠陀》。根据玄奘法师的名著《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技能伎数,禁咒医方。”因为种族等级、社会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长期巨大差异,古印度社会渐渐分化成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罗等四种非常不平等的阶级,其中婆罗门主要从事祭祀,刹帝利世袭军政,吠舍经营市农工商,首陀罗则为贫穷的自由民,但是接近奴隶的地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贱民”,地位更低,被称为“不可触者”(untouchable)。 唐朝留学印度的义净法师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这样记载:“五天之地,皆以婆罗门为贵胜,凡有坐席,并不与余三姓同行。”(印度古来译作天竺,有东、南、西、北、中之分,称为“五天”。) 甚至当时人们认为,他们的“梵天祖公”在创造人时,婆罗门是从口生,刹帝利从肩生,吠舍从腹生,首陀罗则从足生。 贱民从地下出生。时至今日,虽然经过了圣雄甘地的不懈革新,种姓制度仍然笼罩在印度社会上空。[编辑]反吠陀的思潮在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出现了各种非婆罗门思想,主要有以下六个流派: 1. 阿耆多派:他们认为人由地、水、火、风四大组成,否认灵魂,反对祭祀,具有唯物论的思想,以追求现世快乐为目的; 2. 散惹夷派:主张对一切问题不作决定说,认为哲学辩论,得不到最后的解答和知识,是一种主观主义学派; 3. 末伽梨派:主张没有业报,一切修行都徒劳,只要经过很多世,大家都会解脱,属于定命论者; 4. 不兰迦叶派:也是否认善恶报应,否认社会道德,主张纵欲; 5. 波浮陀派:认为人由地、水、火、风、乐、苦、命等七大元素组成,元素分离便是死亡,尔元素永存,具有唯物思想; 6. 尼干子派:主张通过苦行,来加速受业报,从而更快地解脱。严禁祭祀,严格地不杀生,有的甚至衣服都不穿,被戏称为裸行外道,后来发展成为奢那教,在现在的印度,仍有一定的影响。[编辑]基本教义请参看佛教术语佛教的认为世间充满了痛苦,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小乘阿罗汉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即“苦、集、灭、道”。苦谛是佛教的出发点,有三苦、八苦等不同说法,三苦指的是苦苦、坏苦、行苦,八苦包括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恚、求不得、五蕴盛。众生身处轮回之中,必然逃脱不了痛苦。集谛说明产生苦的根源,认为苦是果,产生苦的因是业,缘是烦恼,正是由于业和烦恼的存在,产生了苦的后果。灭谛说明消除了苦集所证得的境界,是一种纯粹的常、乐、我、净。道谛则给出了证得灭谛的途径和方法,通过三十七道品的修行,达到常、乐、我、净的涅磐境界。虽然佛教的教派众多,但这四谛却是普遍为佛教各派别所接受的共同理论。佛教提倡众生平等,认为任何人只要依照佛教教义修行就能获得解脱。小乘佛教坚持最初的教义,认为释迦牟尼是觉悟的人,而不是神,普通人如果追随佛的教导,可以出家修行,最终达到涅盘即成为阿罗汉。所以小乘佛教崇敬宇宙的秩序,即象征世界的佛塔。也称“曼陀罗”。根据几部佛经的记载,一个小世界的构成是这样的:最下为风轮,其上为水轮,其上为金轮,其上是须弥山,周围有九山,九山中间有八海,最外的山称为铁围山,最外的海是咸水海,咸水海中有四大洲、八小洲,我们就处在四大洲中的南瞻部洲,以上这些再加上一日一月构成一小世界,一千个这样的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个大千世界。有的庙中将曼陀罗制成一个用木条组成的山形框架,下面是一艘木船,象征咸海。大乘佛教认为人人可以成佛,人最终经过修行都会成为佛。所以大乘佛教注重心灵上修行,只要心中有佛,终会成佛。[编辑]佛教的影响佛教在亚洲国家的影响最深,佛教思想已经融入到了信仰佛教国家的人民的生活中。但是在印度,佛教的影响力却日趋衰落,佛教徒只占印度人口的,分布也很零散。佛教对盛行的国家和地区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包括文化、艺术等许多领域。 * 佛教艺术 * 佛教音乐 * 佛教美术[编辑]佛教典籍参看佛经列表佛教的典籍包括经、律、论三藏,佛经是佛说的经典。佛教三藏的全集则称为大藏经。[编辑]佛教宗派[编辑]汉传佛教的八宗[编辑]一说汉传佛教十五宗 * 三论宗 * 天台宗 * 贤首宗(华严宗) * 禅宗 * 密宗(真言宗) * 净土宗 * 律宗 * 法相宗 * 成实宗[编辑]藏传佛教的教派 * 宁玛派 * 萨迦派 * 噶举派 * 格鲁派 * 觉囊派 * 希解派[编辑]参见 * 中国寺院列表 * 中国僧人列表 *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 中国佛教 * 中国佛教石窟 * 大德开示整理[编辑]参考文献 * 吕澄 《印度佛学源流》 * 周叔迦 《印度佛教史》ISBN 7-101-00544-6 * 任杰 《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 苟嘉陵 《做个喜悦的人 - 念处今论》[编辑]相关连结 * 中华佛典宝库 * 中华佛教在线 * 中国佛教信息网 * 佛教城市——佛教入口站 * 佛音 * 佛教天地 * 慈济基金会 * 佛光山 * 法鼓山 * 中台世界 * 戒幢佛学教育网 * 佛学数位图书馆暨博物馆*Buddhist Digital Library & Museum * 泰国法身寺Wikisource 您可以在维基文库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原始文献: 佛教取自""页面分类: 准确性有争议的作品 | 佛教 | 宗教

泰国教育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你好,我是泰语专业毕业的学生. 希望我说的几点能帮助你写出一篇合格的论文.首先,你要确定你的题目,因为你是泰语专业.所以题目不能涉及政治,经济,农业等因素.要是纯学术性的论文.比如泰语发展的研究. 中泰语言的同异.等等这样在语言文字范围内的.至于具体的题目,你可以拟一个论泰语店名的文化发展(การใช้ภาษาไทยในการตั้งชื้อร้านขายของที่กรุงเทพฯ)或者人妖的用语与其他人的区别啊之类的...(ภาษากระเทย)具体的格式,你可以问老师.但是我建议你还是跑下图书馆,比如朱拉大学的图书馆,你去看下. วิทยานิพนธ์เกี่ยววิชาภาษาไทย 如果你有泰国朋友的话,带着一起去是最好的.让他们帮你选择几本有用的书,和你的题目类似的书.然后在图书馆里有复印的,复印带出来回宿舍研究一下,绝对对你帮助很大的.然后再说论文的写作过程,调查,采访是肯定是不会少的,千万不好马虎,这个环节很重要的. 一定要有自己的数据,不要想着抄袭,抄袭比你自己做一份更难,因为你还要细心的修改别人的数据,别累自己了.写论文的时候,你每做出一点来,你就拿给你的指导老师看,你不要怕老师,也不要以为老师会很烦,相反,老师会非常的高兴,而且也非常的愿意你去找他解决问题.遇到老师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多指导你写一些内容出来,换句话说,这个论文的制作过程也有老师的份,那么你的论文想不过都难了,哈哈哈!!PS:即使你非常的不愿意写论文,也要在老师面前表现出来你很刻苦的样子,那么老师就会很理解你了,不是你不想写,而是暂时还没有那么高的水平,那么老师也会更尽力的帮助你. 自己的论文写什么自己一定要很明白,如果老师在帮你的过程向你提问,一问三不知那个问题就大了.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的话. 你可以发消息或者邮件或者QQ给我. 希望我能帮助你!

写什么我觉得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能找到系统的资料和你想要通过这些资料表达什么?你写这个题目的目的和你假设能够得到的结论是什么?然后就是你的报告最后证明了你的观点和结论了吗?创新的地方在哪里?结论是不是能够通过你得到的资料来证明!这些搞好了以后不管什么题目应该都能过的!

泰国教育优势:(一)教育模式泰国的教育经费一直占国民预算的20%以上,居国家预算的首位。学校提倡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的是学生知识、能力、品格的培养与塑造,一般不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数、理、化在整个课程的设置中份量并不很重,所以学生不会整天埋头于题海进行演算。泰国学校不提倡布置家庭作业,作业一般都在课堂上完成。课余时间,学生们大都是在打球、唱歌、弹吉他、做手工和阅读。(二)注重传统泰国学校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培养与教育。每天早晨八点,每个城镇都举行升国旗仪式。学生们每天早上都仰望国旗、高唱国歌,长此以往,国家、民族的概念便深深根植于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即使是放学后,没有任何人组织,每当广播里播放国歌时,正在嬉戏玩耍的孩子也会自觉地站立聆听国歌。泰国在发展现代化的过程中,很好地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这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多地得益于学校教育。对刚进入校门的小学低年级学生,首先学习的就是泰国的传统礼仪。从如何行礼、如何坐、如何站到如何拜师、如何献花、如何受奖等等,均有详细的讲解,学生们进行实际演练;像音乐课,学生们不仅学习西洋音乐,而且还系统地学习泰国的民族音乐、乐器和舞蹈。每个月,学校都邀请造诣高深的僧人到学校为讲经说法,而高中每周都有宗教课。泰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学校都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举办程序感受浓郁的传统氛围。通过学校教育,使得泰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三)扩展训练在小学,专门有一门实用课程,主要让学生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电源插座、如何自我保护以及如何进行急救处理等生活常识。在中小学,每周有一节童子军活动,高中则是军训。童子军主要训练学生的野外生存能力和生存技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体魄。童子军活动时,学生们学习野外生存的知识操练队列、在夏令营(童子军训练基地)学习搭帐篷、做饭、辨别方向以及在野外过夜,同时还要负重远足。泰国,你很少会看到中国学生那种“头悬梁,锥刺骨”的刻苦学习的场面。对泰国学生而言,学习是“寓教于乐”中的轻松与快乐;是“情景教学”中的生动与风趣;是“生存教育”中的参与与创造。

英盛观察在泰国,你很少会看到中国学生那种“头悬梁,锥刺骨”的刻苦学习的场面。对泰国学生而言,学习是“寓教于乐”中的轻松与快乐;是“情景教学”中的生动与风趣;是“生存教育”中的参与与创造。普及良好的义务教育泰国在1930便推行了全民义务教育,而且扩展到了农村。泰国的学校,基本上都是由校董会、校友会和家长会三方共同管理,学校的重大决策均由三方共同商量决定。泰国的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多,但不论是公立或私立的学校,学费都不是太贵。学费最便宜的是办的公立学校,公立学校的收费标准由统一规定,一年的学费大约1000铢(约合200元人民币)左右。而且公立学校一般都校园环境优美、校舍宽敞、教学设施齐全,其办学条件大概居泰国学校的中上水平。在泰国,每个城镇至少都有一所公立学校,目的在于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能够入学受教育。私立学校的收费标准不一,依据各个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环境等而定。学费从两千多铢至上万铢不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学校。但即使是泰国最有名的私立贵族学校,寄宿生全年的学费也只需4万铢(约合8000元人民币)左右。泰国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由于有公立学校做保障,和一些慈善的捐资助学,所以在泰国几乎没有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的孩子。而在中国,教育支出,正成为家庭最昂贵的开支之一。甚至一些农村孩子因没钱而不能上学。因此,一些有识之士在大声疾呼:一个人改变自己命运的最大机会是教育,如果他们连把握这个机会的资格都没有,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怎样?在“生存教育”中获得基本素质中国“名校”的评判标准主要是“升学率”,而泰国的“名校”的评判标准主要是学生的“人文素养”。泰国学校所提倡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的是学生知识、能力、品格的培养与塑造。泰国一般不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数、理、化在整个课程的设置中份量并不很重,所以泰国学生不会整天埋头于题海进行演算。泰国学校不提倡布置家庭作业,作业一般都在课堂上完成。课余时间,学生们大都是在打球、唱歌、弹吉他、做手工和阅读。泰国学校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培养与教育。每天早晨八点,泰国的每个城镇都举行升国旗仪式。学生们每天早上都仰望国旗、高唱国歌,长此以往,国家、民族的概念便深深根植于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即使是放学后,没有任何人组织,每当广播里播放国歌时,正在嬉戏玩耍的孩子也会自觉地站立聆听国歌。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高不可攀的大道理,自然而然地、潜移默化中,便把对国家、民族的情感深深地融入了孩子们的心里。和泰国人交谈,他们总会自然地流露出作为一个泰国人的自豪感。泰国在发展现代化的过程中,很好地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这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多地得益于学校教育。从孩子入学开始,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就始终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对刚进入校门的小学低年级学生,首先学习的就是泰国的传统礼仪。从如何行礼、如何坐、如何站到如何拜师、如何献花、如何受奖等等,均有详细的讲解,学生们进行实际演练;像音乐课,学生们不仅学习西洋音乐,而且还系统地学习泰国的民族音乐、乐器和舞蹈;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80%以上的人口信奉佛教,每个月,学校都邀请造诣高深的僧人到学校为讲经说法,而高中每周都有宗教课;泰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学校都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举办程序感受浓郁的传统氛围。通过学校教育,使得泰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泰国教育认为所有受教育者都有不同的素质或不同的潜在素质,关注“个性教育”或“特长教育”,才是素质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以泰国学校提倡以“鼓励教育”为主,以此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在泰国,大胖子可以报名学体操,小矮个可以报名学打篮球,只要学生喜欢,愿意尝试没有老师会拒绝他,会对他说“不行”,这样便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尽可能地同其兴趣和潜在的素质联系起来。泰国的学生从小便被告知“正直、诚信、实在”等良好品质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信誉价值连城,如果作弊不仅会受到重罚(前后三科均以零分计,不得补考),而且是在出卖自己的信誉,因此几乎没有学生作弊。泰国人普遍比较讲诚信,为人实在,这或许与学校的长期教育有关。在日常教育中,泰国重视孩子们文明操守的养成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就会被要求在餐厅吃完饭后,要把椅子放好、把餐盘送到指定地点。泰国学生总体上都比较开朗、活泼、大方和宽容,在他们身上更多地保留了孩子的天真与稚气,你会感觉他们更像孩子。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文素养的培养比数理能力培养更基础,因为人文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总支撑,这种支撑作用表现为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泰国的教育理念无疑是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倡的“学会生存”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生存教育”始终是泰国教育的核心,始终贯穿在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旨在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性和合作意识。在小学,专门有一门实用课程,主要让学生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电源插座、如何自我保护以及如何进行急救处理等生活常识。在中小学,每周有一节童子军活动,高中则是军训。童子军主要训练学生的野外生存能力和生存技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体魄。童子军活动时,学生们学习野外生存的知识操练队列、在夏令营(童子军训练基地)学习搭帐篷、做饭、辨别方向以及在野外过夜,同时还要负重远足。泰国天气比较热,童子军活动都是在露天进行,学生们虽然大汗淋漓,但没有人叫苦叫累,更没有家长会因心疼孩子而不让孩子参加或向校方提抗议。“分色运动会”最能体现泰国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合作意识。在泰国,新生入学,学校便会按照新生人数比例,把新生分到红、黄、蓝、绿、紫、白等各个色块中,从进校到毕业,他就一直在这个色块中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每个色块中,学生的年龄不一样,有高中生,也有小学生。举行活动时,高年级的学生带领低年级的学生一起组织活动,这样就形成了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良好机制。整个活动,从运动员的选拔训练、到拉拉队的组织排演;从每个色块方队的宣传栏的搭建,到宣传画的电脑设计与制作,全部是由高年级生带领低年级生完成。运动会中,老师也按颜色分到各个色块中,但老师不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仅仅是参与者。运动会中,所有的学生都是参与者,没有比赛项目的,全都是拉拉队员。“生存教育”所针对的,正是“书本教育”的不足和偏颇。“生存教育”并不排斥“书本教育”,不同之处在于:“书本教育”只“灌输知识”,教学的艺术就是“如何灌输”的艺术。而“生存教育”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即使关注“书本教育”,也是注重让学生学习“如何学习”的方法。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学习”,再到“学会合作”,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在不断地丰富和扩大。泰国人一般要接受12年的基本教育,其中6年是初级教育,3年是初中教育,3年是高中教育。初等教育初等教育是强制性的义务性教育。希望适龄儿童都能接受初等教育,几艘有年满6岁的儿童都必须接受普通教育到11岁。小学毕业后,学生可以进入中学接受普通教育,也可以进入职业中学接受职业教育。泰国小学教育课程主要包括5方面。工具学科:泰语和数学;生活体验:应用科学方法处理社会和日常生活问题;品行教育;职业基本知识;兴趣体验。中等教育泰国中等教育是非强制性的义务教育。泰国从事中等教育的学校有两类,一类是普通中学,另一类是职业技术学校。泰国中等教育课程分为3个部分:必须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程。初中和高中的课程都采用学分制。泰国初中等教育出了知识和理论学以外,还注重基本技能、生活经验、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等四个方面的教育。目前泰国每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为12万人,而被大学部直属得24所公立大学录取的只有3万多人,竞争力非常强烈。泰国大学部在2004年取消全国统考制度,进行改革,引发不少争论。目前使用高考新记分制为高中毕业生的课堂学习积分(PGA)在高考成绩中的比重将由目前的5%提高到2004年的10%,还有高中专课成绩几分20%,大学部组织的高中学生基础知识测验成绩(O-NET)35-70%,高中学生高等知识测验成绩(A-NET)0-35%,招生方式由各校自定,分两大类,一种是根据学生的日常学习成绩择优录取,另一种是结合日常学习成绩和个人专长择优录取。高等教育泰国的高等教育比较发达。泰国的高等教育分为公里和私立两类。泰国有78所公立院校和61所私立院校(2005年)。泰国目前的高等院校大致可分为泰国高校主管部门大学部下属的公立院校;易三仓大学、博仁大学等私立院校;其他国家部委如卫生部、国防部、内政部等下属的行业院校;亚洲理工学院、马哈朱隆功佛学院等专门性高等学府等共4大类。泰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较高,很多院校都有英文的国际学院,最近几年随着中泰文化的交流,有一部分大学成立了中英文的国际学院,突破语言的障碍,让更多的中国生体验泰国文化和教育的同时学习知识,其中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学院就是最早进行中英文的国际学院,该学院获得了泰国和中国的共同认可,是中泰教育深入合作的结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