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多糖的分离纯化检测综述论文

发布时间:

多糖的分离纯化检测综述论文

鉴定多糖(参考资料): 1.苯酚-硫酸法 需要多糖的纯品和特定的酶 2.蒽酮-硫酸法 多糖在浓硫酸水合产生的高温下迅速水解,产生单糖,单糖在强酸条件下与苯酚反应生成橙色衍生物。在波长490nm左右处和一定浓度范围内,该衍生物的吸收值与单糖浓度呈线性关系,从而可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所用的单糖对照品尽量采用与其多糖组成一致或为含量较高的单糖,这样测得的值较准确。 ,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 在碱性条件下显色,较准确测定还原糖与总糖的含量从而求出多糖的含量,可消除还原性杂质的干扰。 鉴定单糖(生物课本):用斐林试剂(甲液:的NaOH溶液 乙液:的CuSO4溶液)鉴定1.将2mL乙液滴入2mL甲液中,配完后应立即使用2.将斐林试剂加入还原性糖(即单糖)的溶液中,再对试管进行加热(水浴加热)5min左右若为还原性糖,那么溶液的颜色变化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鉴定原理:甲、乙液混合后,生成淡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与加入的还原性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鉴定多糖(参考资料): 1.苯酚-硫酸法 需要多糖的纯品和特定的酶 2.蒽酮-硫酸法 多糖在浓硫酸水合产生的高温下迅速水解,产生单糖,单糖在强酸条件下与苯酚反应生成橙色衍生物。在波长490nm左右处和一定浓度范围内,该衍生物的吸收值与单糖浓度呈线性关系,从而可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所用的单糖对照品尽量采用与其多糖组成一致或为含量较高的单糖,这样测得的值较准确。 ,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 在碱性条件下显色,较准确测定还原糖与总糖的含量从而求出多糖的含量,可消除还原性杂质的干扰。 多糖的分离纯化 在多糖提取物中,常会有无机盐、蛋白质、色素及小分子物质等杂质,必须分别除去.一般是先脱除非多糖组分,再对多糖组分进行分级.2.1 除蛋白:除蛋白质时一般选择能使蛋白质沉淀而不使多糖沉淀的试剂来处理,如酚、三氯乙酸、鞣酸等。但必须处理时间短,温度低,避免多糖降解。Sevage法(氯仿:戊醇/丁醇=4:1)和三氟三氯乙烷法在避免降解上有较好效果但要达到除尽游离蛋白质的目的仍需反复处理。如能加入蛋白质水解酶,使蛋白质大分子进行一定程度的降解,再用Sevage法处理,一般效果更好。为了避免使用有机溶剂也可采用反复冻融的方法除蛋白,将多糖液浓缩后,一20℃室温反复冻融7~8次,离心除去蛋白质。另外,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用氢氧化钙饱和液调pH10~pH11可除去偏碱性的蛋白质,然后再用硫酸调pH5~pH6,可除去偏酸性的蛋白质。冻融和等电点沉淀除蛋白质操作简单,但多糖液里往往有低浓度的蛋白质残留,应与其它方法结合使用。 2.2 脱色:植物多糖提取物中含有酚类化合物而使其颜色较深,可用吸附剂(纤维素、硅藻土、活性炭等)、离子交换柱(DEAE一纤维素)、氧化剂(H2O2)等脱除。活性炭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在进行当归多糖的提取时只向多糖液中加入了0.1%左右的活性炭,煮沸后滤过即完成了脱色操作。此法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2.3 除小分子杂质小分子杂质如低聚寡糖的残留往往影响多糖的生物活性,需要进一步脱除,提高纯度。传统的方法是透析法,该法操作简单、技术成熟,但周期长,往往需要2一3天,常温下操作有可能造成多糖的霉变,必要时需加入少量防腐剂或需在低温条件下进行。随着膜分离技术的发展,纤维滤器透析法已经发展起来了,它利用不同孔径的膜使大小不同的分子分级,这种方式可缩短生产周期,而且条件温和,无疑是多糖脱除杂质的一条新途径。2.4 多糖的分级纯化采用一般方法提取的多糖通常是多糖的混合物,分级的方法可达到纯化的目的.可按溶解性不同进行分级、按分子大小和形状分级(如分级沉淀、超滤、分子筛、层析等),也可按分子所带基团的性质分级.2.4.1按溶解性不同分离分步沉淀法分步沉淀法是根据不同多糖在不同浓度低级醇、酮中具有不同溶解度的性质,从小到大按比例加入甲醇或乙醇或丙酮进行分步沉淀. 盐析法盐析法是根据不同多糖在不同盐浓度中溶解度不同而将其分离的一种方法。常用的盐析剂有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铵等,其中以硫酸铵最佳。 按电离性质不同分离季胺盐沉淀法季胺氢氧化物是一类乳化剂,能与酸性多糖形成不溶性化合物季铵络合物,此络合物在低离子强度的水溶液中不溶解而产生沉淀。若提高多糖液pH值或加入硼砂缓冲液,也可使中性多糖沉淀分离。常用季铵盐有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的溴化物及其氢氧化物和十六烷基吡啶。2.4.3 柱层析法 凝胶柱层析法凝胶柱层析法常用的凝胶有葡聚糖凝胶(Sephadex)和琼脂糖凝胶(Sepharose),以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和缓冲溶液作为洗脱剂,从而使不同大小的多糖分子得到分离纯化,但不适宜粘多糖的分离。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剂柱层析法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剂柱层析法常用的交换剂为DEAE一纤维素和ECTEOLA一纤维素,分类硼砂型和碱型两种,洗脱剂可用不同浓度碱溶液、硼砂溶液、盐溶液,其优点可吸附杂质、纯化多糖,并适用于分离各种酸性、中性多糖和粘多糖。如百合多糖、北沙参多糖、太子参多糖等。 活性炭柱层析法活性炭吸附量大、效率高,是分离水溶性物质的常用吸附剂。柱层析时活性炭中常拌入等量的硅藻土作稀释剂,以增加溶液的流速。糖溶液上柱后先用水洗脱无机盐、单糖等再依次增加乙醇浓度进行洗脱。 离子交换柱层析和普通凝胶柱层析联用法 有些植物的多糖成分复杂, 除中性多糖外,还含有糖醛酸等,因此往往两种不同性质的色谱柱联用才能得到单一多糖组分。 三种层析柱联用 采用离子交换葡聚糖凝胶柱、丙烯葡聚糖凝胶柱和葡聚糖凝胶柱三者联用,即先进行DEAE—SephadexA柱层析,用蒸馏水洗脱。水洗组分进一步用SephacrylS柱层析,得到主要组分再用SephadexG一100柱层析,有时会有较高的得率。三、多糖的纯度鉴定 经过分级纯化的多糖在测定结构前须进行纯度鉴定.而且多糖的纯度不能用通常化合物的纯度标准来衡量,因为即便是多糖纯品,其微观也并不均一,仅代表相似链长的多糖分子的平均分布,通常所谓的多糖纯品也只是一定相对分子质量范围的多糖的均一组分.目前常用于多糖纯度的鉴定方法有:高效液相、 凝胶层析法、电泳法、色谱法、旋光度法等.多糖的单糖组分的鉴定称取多糖粗品8 mg,用2 mL浓度为1 mol/L硫酸100*C水解6 h。饱和Ba(OH)2中和至中性,抽滤,取滤液,浓缩,毛细管点样,薄层层析法分析。采用硅胶G板105"(2活化2 h后使用。标准糖分别为D一半乳糖,D一葡萄糖,D一甘露糖,L一山梨糖、L一阿拉伯糖。展开剂为正丁醇一冰醋酸一水(4:1:5)(体积比)。用AgNO3一NaOH 溶液显色。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多糖纯化:a、分部沉淀法:根据各种多糖在不同浓度的低级醇或丙酮中具有不同溶解度的性质,逐次按比例由小到大加入甲醇或乙醇或丙酮,收集不同浓度下析出的沉淀,经反复溶解与沉淀后,直到测得的物理常数恒定(最常用的是比旋光度测定或电泳检查)。这种方法适合于分离各种溶解度相差较大的多糖。为了多糖的稳定,常在pH7进行,唯酸性多糖在pH7时-COOH是以-COO` 离子形式存在的,需在pH2-4进行分离,为了防止苷键水解,操作宜迅速。此外也可将多糖制成各种衍生物如甲醚化物、乙酰化物等,然后将多糖衍生物溶于醇中,最后加入乙醚等极性更小的溶剂进行分级沉淀分离。b、盐析法:在天然产物的水提液中,加入无机盐,使其达到一定浓度或饱和,促使有效成分在水中溶解度降低沉淀析出,与其它水溶性较大的杂质分离。常做盐析的无机盐的有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镁、硫酸铵等。c、季铵盐沉淀法:季铵盐及其氢氧化物是一类乳化剂,可与酸性糖形成不溶性沉淀,常用于酸性多糖的分离。通常季胺盐及其氢氧化物并不与中性多糖产生沉淀,但当溶液的PH增高或加入硼砂缓冲液使糖的酸度增高时,也会与中性多糖形成沉淀。常用的季铵盐有十六烷基三甲胺的溴化物(CTAB)及其氢氧化物(cetyl trimethyl ammonium hydroxide,CTA-OH)和十六烷基吡啶(cetylpyridinm hydroride,CP-OH)。CTAB或CP-OH的浓度一般为1%-10%(W/V)的多糖溶液中,酸性多糖可从中性多糖中沉淀出来,所以控制季铵盐的浓度也能分离各种不同的酸性多糖。值得注意的是酸性多糖混合物溶液的PH要小于9,而且不能有硼砂存在,否则中性多糖将会被沉淀出来d、柱层析:纤维素柱层析:纤维素柱层析对多糖的分离既有吸附色谱的性质,又具有分配色谱的性质,所用的洗脱剂是水和不同浓度乙醇的水溶液,流出柱的先后顺序通常是水溶性大的先出柱,水溶性差的最后出柱,与分级沉淀法正好相反。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柱层析:最常见的交换剂为DEAE-纤维素(硼酸型或碱型),洗脱剂可用不同浓度的碱溶液、硼砂溶液、盐溶液等。此方法目前最为常用。它一方面可纯化多糖,另一方面还适于分离各种酸性多糖、中性多糖和粘多糖。凝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可将多糖按分子大小和形状不同分离开来,常用的凝胶有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琼脂糖凝胶(sepharose bio-gel A)、聚丙烯酰胺凝胶(bio-gel P)等,常用的洗脱剂是各种浓度的盐溶液及缓冲液,但它们的离子强度最好不低于。出柱的顺序是大分子的先出柱,小分子的后出柱。由于糖分子与凝胶间的相互作用,洗脱液的体积与蛋白质的分离有很大的差别。在多糖分离时,通常是用孔隙小的凝胶如sephadex G-25、G-50等先脱去多糖中的无机盐及小分子化合物,然后再用孔隙大的凝胶sephadex G-200等进行分离。凝胶柱层析法不适合于粘多糖的分离。

随便找本《生物化学》自己看看吧,

灵芝多糖的分离纯化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封面(附1)2.扉页(附2)3.任务书(附3)4.中文摘要、关键词5.英文摘要、关键词(*)6.目录7.正文8.致谢(*)9.参考文献10.附录(*)11.指导教师评审表(附4)12.评阅人评审表(附5)13.答辩评审表(附6)14.封底一、封面与扉页常出现问题及正确写法(见范例1、2)1. 封面上的英文题目的首单词第一个字母和有实际意义的单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其他小写(如and, the, of, in, by,a, an)如:Study on the Bio-deacidification in Hawthorn Fruit Juice2. 封面和扉页上的导师姓名后面要写上职称,职称用小括号括起来。3. 封皮上的申请学位是工学学士学位4. 封皮所填写内容的横线要长度一致5. 封面顶部左侧的“分类号”: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写:081401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写:081407W6. 封面顶部右侧的“编号”:为当年年份加学号,如2009-21505127二、任务书常出现问题及正确写法(见范例3) 任务书按这样的格式改具体要求:(大家写一样的) 1)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弄清实验目的、意义,搞好整体设计2)认真探索实验方法,找出实验的关键3)熟练实验操作技术,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4)实验数据真实可靠,文献引用要合理,论文撰写要规范主要参考文献:(一个英文的,一个中文的。每个文献资料都要写全) [1] 赵玉平.山楂的综合利用和开发[D].天津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51 [2] Johnson R L, Chandler B V. Ion exchange and adsorbent resins for removal of acids and bitter principles from citrus juices[J].Journal of Science and Food Agricultural,1985,36(6): 480-484 (超过一行的要左对齐)进度安排:老师的签名不要打上,日期不要打上三、摘要1、[摘要]黑体小四“摘要”,并外加“[]”[摘要]中文摘要的编写执行GB6447-86规定,不应出现图、表、数学公式、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缩略语。至少5~6个整句,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缺一不可)等。摘要应以第三人称撰写,避免使用“本文”、“作者”等词汇,不应出现“本实验”等主语性的开头。应写成报道性文摘,并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全文的主要信息(特别注意所述内容均应包含在正文中,且数据一致)。不要重复题目,给出文中的主要信息、关键步骤或数据,以便于检索;篇幅:报道性的以300字左右,指示性的以100字左右,报道-指示性的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缩写词首次出现时请给出全称,如: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字体:宋体,小四)2、关键词:毕业;论文;设计.3、中文和英文摘要中不能出现参考文献的标识,即不能出现[x]。4.英文关键词的第一个字母不需大写5.摘要与关键词之间要空一行四、目录1、目录中不能出现参考文献标识2、 目录格式采用小四、宋体,第一层次加粗,行距18磅;用密集的点的制表符,处于字的中间。3、结论、致谢、参考文献前不标数字。4、摘要和目录都不用页眉,页脚采用阿拉伯数字标注。五、正文1、页面设置版面页边距上3cm,下、左,右2cm;页眉加“烟台大学毕业论文”,字体为隶书3号字,居中,页眉距边界2cm;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页脚距边界。装订线为厘米左方。2、 “目录,致谢,结论”,两个字之间空两个格3、层次(级)标题的规定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小圆点(为半角)相隔,末位数字不加标点符号。如“1”,“”,“”, “”等,编号到四级为止。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起排,后空1个汉字距,再排标题。标题不得排在页末。正文部分一级标题一般为“0 前言”、“1 材料和方法”、“2 结果”、“3 讨论”、 “4 结论”。 一级标题序和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一级题序和标题居中放置,一级标题序和标题距下文双倍行距。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一个汉字,不加标点,下同。正文部分汉字之间的标点符号用全角。二级、三级、四级标题的各层次题序和标题一律沿版面左侧边线顶格安排。二级标题,如:“ 实验方法”,左顶格排。一、二级标题后的内容另起一行排。其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单倍行距,段前、段后分别为行。三级标题,如:“ 山楂中有机酸的测定方法”,左顶格排。与后面的内容用冒号隔开,内容接排。三级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单倍行距,段前、段后行。四级标题,如“ 山楂中总酸的测定方法”,左顶格排。四级及以下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一律用小四号黑体字,单倍行距。正文即非标题文字,汉语用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18磅;4、正文中所有数字、英文都用Times New Roman,包括英文摘要5、标题、表头和图中都不能加参考文献的标注,表和图一般必须位于同一页面。6、图和表都要有自明性,即写清图和表所表示的内容。表的表头(表题)在表格的上部,图的图头(图题)在图的下部。7、毕业论文中对表格的要求,所有的表都应用阿拉伯数字标上号码,所有表格都必须使用三线格。如表 1 双栏表格示例(五号宋体,加黑)Table 1 Example of a double column table (Word Style “Times New Roman”)栏头column 1 栏目column 2 栏目column 3 栏目column 4 栏目column 5××× ×× ×× ××2) ×××××× ×× ×× ×× ×××注:(1) 表中文字字体为宋体,英文、数字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五号;(2)××××××。表注超过一行每行顶格。院级、校级、省级的优秀毕业论文必须有中文、英文两种表头,其它毕业论文最少应用中文表头。表头和表格内文字都使用五号字。8、插图:毕业论文中的图要求准确、清楚。图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图(Figures)均应有中文和英文图题,置于图下,格式与表题相同。线条要清晰、均匀、虚实分明,准确无误。所有的Figures都应用阿拉伯数字标上号码。9、毕业论文所涉及的全部内容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的学名:属名、种加词(包括亚种、变种)用拉丁文斜体。属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属以上用拉丁文正体。病毒一律用正体,首字母大写。限制性内切酶:内切酶前3个字母用斜体,后面的字母和编码正体平排,如:BamHⅠ、Hind Ⅲ、Sau3AⅠ等。氨基酸和碱基的缩写:氨基酸缩写用3个字母表示时,仅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为小写,全部正体。碱基缩写为大写、正体。10、单位和分子式之间需空一格如:正确为 1mol/L NaOH, NaCl 错误的是1mol/LNaOH, 、 微生物数量的表示应该用CFU/g和 CFU/mL,常出现的错为“个/mL”“个/g”在对微生物的数量进行描述时应该正确,如正确的是1×109 cfu/×10-6 cfu/mL,错误的是写成1×109 cfu/mL,×10-6 cfu/mL,忘记了写上标。12、 单位使用体积 毫升——mL (大写)、微升——�0�8L(大写)、升——L(大写)重量g, kg,吨t溶液浓度:用mol/L和mmol/L表示,而不用M 或 NpH 的p小写 温度℃, ℉光密度:用OD表示,斜体转/分——r/min,而不用rpm 压力:用MPa、Pa或kPa表示,而不用磅或kg/cm2 放射性元素60Co热量单位Cal/g、Cal/kg、Cal/mL、Cal/m3黏度mPa�6�1s统计学符号一般统计学符号用斜体。本刊常用统计学符号如下:样本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t检验用英文小写t;F检验用F;卡方检验用x2;相关系数用r;样本数用n;概率用P。概率P(大写斜体)等生物大分子的分子量:蛋白质用 kD,D;核酸用 bp或 kb。时间:日(天)用d,小时用h,分钟用min,秒用s 表示。13、长度计量单位、℃和%不能省略;例如: 20 cm× cm,不能写成20× cm; 20℃-30℃,不能写成20-30℃;20%-30%,不能写成20-30%;短线和顿号前的其他相同单位可省略;短线“-”为Symbol字体。14、 正文中的符号应该是中文半角,特别注意粘贴内容中的逗号和引号。15、 公式中乘号的正确形势为“×”不能用“*”。其中的标注如下面的形式:C—葡萄糖标准液的浓度,g/L;V1——滴定10mL菲林试剂所需葡萄糖标准液的体积,mL;V2—消耗的样品的体积,mL;16、 使用英语字母所写的分子式切记注意上下标Na2SO4→→→→→→→→Na2SO4 Fe3+→→→→→→→→Fe3+六、参考文献部分参考文献是出现错误最多部分,也是观察一个人的学术修养的最重要的地方。希望能收起同学生的高度重视。参考文献用五号字,[1]---[9]题序与文字之间空两格,往后的只空一格。参考文献所有标点为英文半角,不能有汉语的句号。最后一定要核实一下参考文献中的顺序与正文标注的是否一致。最好使用endnote软件编辑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格式:[1] 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志36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189[2]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彩色图谱,第二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26[3] 大连轻工业学院等.食品分析[M].中国轻工出版社,1998, 118-213[4] 杜朋,孙伊萍.山楂和胡萝卜酶法液化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 1993(5):10-20[5] 姜毛毛,杨成等.山楂浓缩原汁(清型)生产工艺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1992, (1):18-22[6] 杜朋.果蔬汁饮料工艺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161-166[7] 会议论文集:作者(报告人).题名.见(C):编者(ed,eds).会议录或会议名. 出版地,出版时间:页码.例:YUFIN S A. Geoecology and computer[C]//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 of Computer Methods in Geoe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oscow, Russia, February 1-4,2000. Rotterdam: A. A. Balkema, 2000.裴丽生.在中国科协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C]//中国科协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经验交流会资料选.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工作部,1981: 2-10.[8] 学位论文:作者. 篇(题)名[D].学位授予单位城市名:单位名称(若为学校只标注到大学名),年. 例:ALMS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Berkeley:University o f California, 1965.张珏.灵芝多糖的硫酸化修饰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5.[9] 专利:利申请者(所属单位).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灵芝菌丝体多糖的提取(一)材料⒈菌种: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提供的韩国灵芝母种。⒉种子培养基:玉米粉2% 大米粉2%蔗糖2% 磷酸二氢钾硫酸镁 ph值自然⒊发酵培养基:麦麸浸出液10% 葡萄糖2%硫酸铵磷酸二氢钾 ph值自然(二)方法 1.种子培养:⒉发酵培养生产菌丝体。⒊测定干、湿菌丝体。将发酵液进行离心,然后取其沉淀物,加人60%蔗糖,进行高速(3000转/分)密度梯度离心5分钟,取上层菌丝体,洗净蔗糖再压干,即得湿菌体,然后再将湿菌体于高温下烘干即为干菌体。分别称取其重量。⒋多糖的提取。菌丝体预处理。取适量的灵芝湿菌体,用乙醇等有机溶剂进行处理,以除去湿菌体中的脂类物质,同时使糖苷酶失去活性,防止多糖的降解。⑵用热水提取多糖。取上面经预处理的灵芝湿菌体,放人1:20的热水(95℃)中浸提,一次3小时,连续浸提3次,合并3次的水浸提液减压、浓缩至一定体积,再用3倍体积的95%乙醇混合,静置10-12小时,再离心,最后加入75%的乙醇反复洗涤,以沉淀多糖。此沉淀物为粗多糖,其中混杂有蛋白质、色素、低聚糖等小分子杂质,一般要经过纯化。⑶多糖的纯化,去蛋白质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去蛋白质一般采用sevag法:加入倍多糖溶液体积的氯仿和倍体积的正丁醇混合振荡半小时进行分离,直至氯仿与水的界面无沉淀为止,且要重复处理2-3次才能有效除去多糖中的蛋白质。多糖纯化一般采用硼酸型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取脱蛋白后的多糖,分别以、的硼砂,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洗脱,然后用恿铜硫酸液比色测定吸收度,收集有多糖的洗脱液,再浓缩脱盐即得所需的多糖。⑷多糖纯度的鉴定。可用电泳法进行鉴定,如果存在单一带,说明为纯多糖。⒌多糖与多糖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取一定量菌丝体粗多糖,加水煮沸溶解,用sevag方法脱去蛋白考马斯亮兰法测其粗多糖中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测得菌丝体中粗多糖含、多糖含、蛋白质含量。灵芝子实体多糖的提取(一)材料 1.菌种:韩国灵芝栽培种。⒉子实体栽培生产料:木屑78%,米糠20%,蔗糖1%,石膏1%,ph值自然。(二)方法⒈子实体栽培。⒉灵芝子实体预处理。⒊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取适量的灵芝子实体,捣碎成粉末,用80目筛过筛,然后用热水提取法进行提取。具体操作同菌丝体多糖的提取。提取出的粗多糖含有色素、蛋白质等小分子杂质,也须除去。⒋去除蛋白质和色素。子实体粗多糖去除蛋白质也采用se阴法。去除色素,目前尚未发现很理想的方法。一般用乙醇进行反复冲洗,但效果不很理想。⒌多糖纯度的鉴定。同菌丝体多糖纯度的鉴定。⒍子实体粗多糖、多糖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具体方法同菌丝体多糖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测得子实体中粗多糖、多糖,蛋白质,其含量均低于菌丝体中的含量。可见菌丝体阶段就形成了灵芝多糖的有效成分,为灵芝液体深层发酵生产菌丝体提供了科学依据。

酶的分离纯化毕业论文

32. 核酸酶P1的初步分离纯化(字数:13293,页数:25 ) 33. Claisen缩合合成三氟乙酰乙酸乙酯(字数:9207,页数:22 ) 34. 鲨鱼软骨中提取硫酸软骨素的工艺比较(字数:11323,页数:24 ) 35. (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的合成(字数:9042,页数:23 ) 36. 水中三卤甲烷含量测定的方法研究(字数:11231,页数:27 ) 37. 新己烯合成的研究与探讨(字数:15645,页数:35 ) 38. 左乙拉西坦的合成(字数:15069,页数:33 ) 39. 红色素的制备及性质的研究(字数:13096,页数:24 ) 40. 1,2,4-三氯苯的纯化和利用(字数:7100,页数:26 ) 41. 注射用奥扎格镭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研究(字数:13009,页数:27 ) 42. 嘧啶甲酸的合成(字数:5986,页数:21 ) 43. 牛初乳中乳铁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字数:12126,页数:23 ) 44. 对三氟甲基苯腈的合成(字数:7844,页数:19 ) 45.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HA的研究(字数:13233,页数:30 )

先不说内容,首先格式要正确,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题目,摘要(中英文),目录,正文(引言,正文,结语),致谢,参考文献。学校规定的格式,字体,段落,页眉页脚,开始写之前,都得清楚的,你的论文算是写好了五分之一。然后,选题,你的题目时间宽裕,那就好好考虑,选一个你思考最成熟的,可以比较多的阅读相关的参考文献,从里面获得思路,确定一个模板性质的东西,照着来,写出自己的东西。如果时间紧急,那就随便找一个参考文献,然后用和这个参考文献相关的文献,拼出一篇,再改改。正文,语言必须是学术的语言。一定先列好提纲,这就是框定每一部分些什么,保证内容不乱,将内容放进去,写好了就。参考文献去中国知网搜索,校园网免费下载。

药学是历代人民大众智慧的结晶。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微生物制药中膜分离技术应用探析 【摘要】在当代的生物制药分离工程技术中,膜分离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并且具有显著应用意义。本文就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展开讨论,主要包括在抗生素、氨基酸、酶类分离纯化等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且根据应用效果,对膜分离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针对问题的改进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生物制药;分离浓缩 膜分离技术是现代生物制药分离工程的一门新技术,主要针对生物分离、生物浓缩以及净化提纯技术,是当代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其技术特点是:节约能量、保护产品原有结构不被破坏、无污染、操作简便、常温下可持续操作、有专一性等[1]。而且在膜分离技术中有各种不同的机制,以便用于不同的分离要求,特备是在热敏性物质的分离过程中有显著的优势,因此在食品的深加工以及医药的分离过程中都具有深远的应用意义,具备独特性和实用性。 1膜分离技术应用在抗生素、氨基酸和酶类分离纯化中。 应用特点 与以往传统抗生素提炼工艺相比,膜分离技术程式更为简便,从传统的发酵液过滤、萃取、浓缩,简化为发酵液超滤、反渗透,之后经过脱色、干燥环节,就可直接生成产品。因此,膜分离技术不仅简化工艺、操作简单,而且投资少、执行费用低,更节省资源,对产品的结构和外观无破坏,且保证质量,材料分离效率和产品收成率均比较高。由于膜分离技术对溶剂量的要求极低,因此提纯、加工后的废液处理也更为简易。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主要用于发酵液后的处理,根据截留孔径的不同和分子量的大小,可将处理过程分成十余种,其中较为主要的是超滤、微滤、纳滤、反渗透、渗透蒸发、液膜分离、电渗析、气体分离等技术[2]。 超滤膜分离术截留孔径为2-50nm,采用压差和流速原理,在常温情况下,利用高分子薄膜渗透性,将小于膜孔径的低分子量物质过滤,而将高分子量物质截留,从而提升产品纯度。目前已开发出1000 - 100万分子量超滤膜,可根据分子大小及产品要求纯度对发酵液进行过滤处理,从而将酶、多糖、蛋白质、病毒等大分子物质截留,保证产品纯度。 微滤膜分离技术主要用于细胞收集、液固分离等技术环节,采用筛分原理,将直径以上的粒子截留,防止细菌、细胞、不溶物等物质进入发酵液中,是超滤之前重要的预处理过程。 纳滤膜分离技术截留孔径大约在2nm左右,可高度截留小分子物质,如抗生素、染料、双糖、合成药等小分子物质都会进行截留,而对于有机物、无机盐、水等小分子物质有益物质,可以通过,同时对产物起到浓缩作用,由于膜表明呈负电性,可 *** 水垢污染,此膜分离技术获得较快发展。 反渗透分离技术采用溶解扩散原理,通过截留氨基酸、盐等小分子物质,而通过溶剂分子,从而利于有机物的浓缩,提高纯度。 液膜萃取技术,将萃取与反萃取相结合,利用液膜的选择透过性,将两个液相隔开,进行物质分离。液膜采用均质膜,其表面活性剂,具有传质速度快、分离率高、选择渗透性好,且分离、浓缩可同时进行等特点,为此近几年液膜萃取技术在活性物质的分离提取领域备受关注,如青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的提取就是液膜萃取技术应用的典型例子。但液膜萃取所需原料复杂、膜流动载体单一、易破裂、堵塞等缺点,也是该技术没能进行广泛退刚的原因。 2技术缺陷及改进 由于在压力驱动下,料液透过膜过程中容易被截留,于是导致膜与本体溶液介面间的浓度越来越高,形成较强渗透压,容易在膜表面形成沉积,从而为物质通过造成阻力,使膜发生溶胀或使膜效能恶化,结晶析出,堵塞流道。此外,在物料处理中,由于粒子、溶质分子与膜之间的屋里化学反应,以及浓度极化导致的膜表面浓度超标,很难溶解,膜表面及孔内吸附、沉积引起孔径变小或阻塞,而使膜的透过性和分离性出现不可逆的破坏[3]。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改进:1膜表面改性,可采用改变膜表面极性和电荷的方式,减轻污染;采用吸附力强的溶质吸附, 对于醋酸纤维膜可采用阳离子活性剂进行辐射嫁接,该表膜表面极性,此方法有助于膜表面改性处理,从而提升膜抗污染性及亲水性,增加溶液通量;2有效清洗。针对长期存在的膜污染问题,可采用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方法进行处理,如果高速流动液体进行冲洗,或海绵球擦洗等,也可采用表面活性剂、螯合剂、过氧化氢、磷酸盐等清洗剂进行清洗,从而去除膜孔、膜面的污染物,增强膜面透过性,延长膜寿命;3引进新型膜材料。陶瓷膜、玻璃膜、金属膜是近几年开发的新型膜材料,具有耐高温、耐溶剂、抗老化、耐细菌、再生性强等优点,且有助于膜截留效能改进,在业界受到广泛应用,是发展最快、最有前景的品种。 3技术革新 在膜分离技术领域,膜萃取、膜反应、膜蒸馏、亲膜分离等技术在未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膜分离技术的发展方向。这些技术将传统分离技术与现代膜分离技术相结合,取其精华,去除糟粕,将两种技术的有点有效结合,从而提高膜技术的高分辨应用,促使蛋白质-病毒分离术、膜色谱、蛋白质切线流分离等技术更为纯熟,效果更好。这些膜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对今后生物制药的分离技术、以及现代生物制药的提纯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力量。为此,在未来膜技术领域,人们在关注膜分离渗透性及选择性的同时,也会更注重膜材料、性质、以及相关技术原理等内容,从而为膜分离技术的提升和跨越,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邬方宁.膜分离技术在药物分离中的应用[J].天津药学.201002:196. [2]谷大建;徐巍.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806:237. [3]施东魁;胡春梅.膜分离技术及其在医药生产和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0615:257-259. 篇2 试分析膜分离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膜分离技术因其便于操作、过程易于控制以及无污染、能耗低等优势,在中药的制药过程中应用广泛,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加强膜分离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膜分离技术及其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领域,着重分析了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的制药过程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中药制药;应用进展 一、膜分离技术及其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领域 一膜分离技术及其特点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在化学位差以及外界能量的推动下,让混合物其中一部分组分通过选择性透过膜,而另一部分则被透过膜截留下来,并有机结合透过膜在分离混合物时,混合物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迁移率这一特性,从而实现分离混合物或对其展开浓缩以及提纯等目的新型分离技术。在膜分离过程中,没必要将新物质引入,而且分离中无相变化产生,因此对环境的污染较少,同时所消耗的能量较低,能有效的节约能源。此外,化学势能差以及压力差是膜分离的主要驱动力,其分析装置无运动部件,因此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等特点。 二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领域 1.常规除杂。运用膜分离技术,可将热原、鞣质以及蛋白等中药内的大分子杂质去除。例如,运用膜分离技术中的微滤技术,进行何首乌水提液的精制,去除的固体杂质高达67%左右,可获得良好的精制效果; 2.有效成分提纯。当前,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的现代化生产中,在进行提纯植物有机酸与色素、黄酮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中应用广泛; 3.中药提取液浓缩。一般情况下,在多数的中药提取液中,其目标产物具有的浓度相对较低,要获得最终的产品,通常需要经过大比例干燥或浓缩才能实现。在中药提取液中运用膜分离技术,可将提取液中的无机盐类以及水去除,最终完成中药提取液的浓缩; 4.药酒与中药口服液生产。1在药酒的生产过程中,运用膜分离技术,利于除菌率以及澄明度的提高;且经过较长时间的贮存依然能保障药酒的效能;2在运用传统的水提醇沉法生产中药口服液的过程中,生产的产品具有较大的黏度,且含有大量絮状物、亚微粒等。在中药口服液的生产中,运用膜分离技术可增加口服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同时还利于中药口服液的澄明度的大幅提升; 5.中药注射剂、浸膏制备。1在中药浸膏制备过程中,采用膜分离技术,能有效缩减中药浸膏崩解时限,提高其崩解效能,并使浸膏中有效成分含量大幅提升,减小中药浸膏的体积;2相较于采取石硫醇法以及醇水法等传统方法进行中药注射剂的制备而言,应用膜分离技术可将热原以及杂质等有效去除,避免不良反应的产生,大幅提升制备产品的澄清度。同时,运用膜分离技术进行中药注射剂的制备还能产生脱色作用。 二、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进展分析 一微滤与超滤 可将微滤与超滤的过程看做是一个以膜为介质而展开过滤的过程,它主要是在压力差作用下,结合膜孔径大小而实施筛分的过程。混合液体在压力差作用下通过膜时,比膜孔径小的分子被富集起来,并截留住比膜孔径大的大分子物质,完成混合物分离。在这一分离的过程中,由于分离膜上不断滞留了许多大分子物质,从而降低了膜的通量。加之阻塞以及浓差极化产生的膜污染问题,导致实际膜通量<5%的纯水通量。微滤操作压差通常在之间,为其膜孔径范围,适用于含细菌、微粒的溶液的纯化与分离,提取液的澄清等;超滤操作压差通常在之间,在提纯与分离气体、含胶状物质以及大分子的溶液中应用广泛,同时还用于纯化与浓缩中药提取液,去除内毒素,制备注射剂与口服液等。 二纳滤 在纳滤过程中,压力差是其主要的驱动力。在纳滤分离过程,所需的操作压力<1MPa。同时,运用这一分离技术,其截留物的分子直径约为1nm,而且纳滤膜带电荷,从而在较低的压力作用下,纳滤膜具有的脱盐率较高。此外,纳滤膜的抗污染能力较强,耐压性较高,同时还利于节约投资费用。纳滤在中药分离、浓缩以及精制等过程中应用广泛。 三反渗透 反渗透主要是指实际高于溶液渗透压的压力于溶液一侧,并通过膜,使溶剂分子流向溶剂侧,并确保溶剂分子流向溶液侧的数量多于其向溶液侧透过的数量的过程。静压差高于渗透压以及选择性透过膜是反渗透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在该过程中,操作压力通常为,为截留分子直径。在中药制药中,反渗透主要应用于浓缩药液、水回收利用以及脱除各类无机盐等。 在中药制药中,除以上的膜分离技术应用之外,膜蒸馏、分子印迹技术以及膜整合联用技术在中药的生产过程中也普遍应用。如,运用膜蒸馏技术精制中药,或在人参综合利用中,运用膜蒸馏技术进行人参露与洗参水的浓缩等。 膜分离过程具有分离效率高、可实现自动化与连续操作,而且分离过程简便等优势,使膜分离技术发展成为当前最为节能、高效的分离与浓缩技术之一。在中药制药中,运用膜分离技术,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中药生产周期,并获得良好的环境效益。此外,还可提高中药的附加值,在中药生产中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中药制药中,要立足于实际,推广运用膜分离技术,推动中药制药工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薇薇,王永刚,刘忠政,李振峰,孙洪贵.现代中药制药生产中的膜分离技术及其装备[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06:906-911. [2]樊君,代巨集哲,高续春.膜分离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进展[J].膜科学与技术,2011,03:180-184. [3]韩伟,罗文锋,孙晓海.固体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研究进展[J].机电资讯,2012,11:13-16. [4]王艳艳,王团结,彭敏.膜分离技术及其装备在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应用[J].机电资讯,2013,08:14-19.

[1]. 徐卫滨, 无选择策略的改进蜜蜂群算法.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11(05): 第343-347页.[2]. 陈璇与胡福良, 调控蜜蜂采粉行为的遗传因素. 中国蜂业, 2010(11): 第13-15页.[3]. 汪明明等, 蜜蜂工蜂卵巢发育的影响因素. 中国蜂业, 2010(10): 第5-7页.[4]. 曾鸣等, 基于混沌量子蜜蜂算法的机会约束输电规划.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22): 第1-7+14页.[5]. 安建东与陈文锋, 全球农作物蜜蜂授粉概况. 中国农学通报, 2011(01): 第374-382页.[6]. 陈璇与胡福良, 雌性蜜蜂级型决定的分子机制. 蜜蜂杂志, 2011(04): 第1-7页.[7]. 侯春生与张学锋, 生态条件的多样性变化对蜜蜂生存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1(17): 第5061-5070页.[8]. 陶德双等, 中华蜜蜂为石榴授粉效果研究. 蜜蜂杂志, 2010(03): 第10-11页.[9]. 李兆英与奚耕思, 中华蜜蜂工蜂复眼的胚后发育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第60-64页.[10]. 严盈, 彭露与万方浩, 昆虫卵黄原蛋白功能多效性:以蜜蜂为例. 昆虫学报, 2010(03): 第335-348页.[11]. 周亮等, 蜜蜂囊状幼虫病RT-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初步应用. 蜜蜂杂志, 2010(06): 第9-10页.[12]. 李兆英, 中华蜜蜂工蜂视叶胚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 昆虫知识, 2010(04): 第680-684页.[13]. 沈登荣等, 蜜蜂作为病原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中国生物防治, 2010(S1): 第118-122页.[14]. 周亮等, 蜜蜂囊状幼虫病RNA依赖的RNA聚合酶部分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2010(11): 第50-52页.[15]. 郑肇葆, 产生最佳Tuned模板的蜜蜂交配算法.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9(04): 第387-390+435页.[16]. 李伟强, 徐建城与殷剑锋, 蜜蜂群优化算法用于训练前馈神经网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9(24): 第43-45+49页.[17]. 周丹银等, 蜜蜂为油菜授粉效果初步研究. 蜜蜂杂志, 2010(01): 第3-5页.[18]. 薛晗等, 空间机器人随机故障容错规划的蜜蜂算法. 信息与控制, 2009(06): 第724-734页.[19]. 张成翠与曾建潮, 蜜蜂群组决策方法的建模与仿真.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09(06): 第452-455页.[20]. 周婷等, 蜜蜂巢房大小影响狄斯瓦螨的繁殖行为. 昆虫知识, 2006(01): 第89-93页.[21]. 历延芳, 闫德斌与葛凤晨, 蜜蜂为塑料大棚西瓜和田间西瓜授粉试验报告. 蜜蜂杂志, 2006(01): 第6-7页.[22]. 王成菊等, 阿维菌素及其混配制剂对蜜蜂的安全性评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01): 第229-231页.[23]. 黄智勇, 蜜蜂全基因组出笼前后. 昆虫知识, 2007(01): 第5-9页.[24]. 姜双林与李博平, 陇东地区不同生境下蜜蜂的种类及其生态分布. 草业科学, 2007(05): 第89-91页.[25]. 王志江与魏红福, 蜜蜂α-葡萄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食品科学, 2007(07): 第304-308页.[26]. 罗阿蓉等, 后基因组时代的蜜蜂QTL研究. 昆虫学报, 2007(09): 第950-956页.[27]. 何铠光, 刘佩珊与苏鸿基, 台湾蜜蜂的螺旋菌质病研究. 蜜蜂杂志, 2007(S1): 第3-7页.[28]. 许益鹏等, 蜜蜂囊状幼虫病毒病的Nest-PCR检测. 科技通报, 2007(06): 第824-827页.[29]. 林小丽等, 农药对蜜蜂的风险评价技术进展. 农药学学报, 2008(04): 第404-409页.[30]. 刘之光与石巍, 中国甘肃东北部地区东方蜜蜂(Apis cerana)形态学研究. 环境昆虫学报, 2008(02): 第97-102页.

啤酒蔗糖转化酶活性检测综述论文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食品生物技术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食品生物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食品分析中的生物技术应用分析

摘要: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重视程度的与日俱增,食品检测领域的快速检测的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在该技术领域,生物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现在,生物技术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这必将促成生物检测方法的不断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食品分析 生物技术 应用分析

食品分析是食物营养评价和食品加工过程中质量保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始终贯穿于食物资源的开发、食品加工与销售的全过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食品走向世界的关税壁垒将逐渐被技术壁垒所取代,一方面,食品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其分析精度和检测限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作为食品生产企业和政府监管机构,对食品品质的控制则要求能实现现场无损检测和快速检测,而对分析精度和检测限的要求则相对较低。因此,食品分析技术正向着省时、省力、廉价、减少溶剂、减少环境污染、微型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1 生物检测技术种类

生物酶技术。基于生物酶的食品安全生物检测技术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该技术是非常常用的生物检测技术,能够从代建样本中成功检测出残留农药和毒性微生物的准确含量。不仅如此,该技术还可跟其他技术相结合产生先进的检测技术,如,将该技术跟免检测技术,由于其优异的特性,已在食品安全领域检测的各个领域广泛使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检测技术的最大优点就是准确度和敏感度都非常高,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检测技术对蔬菜和瓜果类食品样本中的农药残留的检测限为0,对奶制品中各种除草剂残留的检测限为0。所以,世界粮农组织(FAO)已经向许多国家的食品安全检测部门大力推广该技术,美国的食品安全部门也将基于酶联免疫分析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作为检测农药残留的主要技术。

PCR技术。PCR(Polymemse Chain Reaction)的中文意思是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的方法。该技术最初的应用领域为基因克隆领域和转基因检测领域。但是,由于该技术具有众多优点,比如具有微量性、精确性等,使得该技术成功应用于其他领域。特别是随着对食品中微生物性质的了解,该技术在主要食品安全检测中显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最早应用于生物检测领域是在1992年,而应用于对食品安全的检测则要更晚,也就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直到2002年国内才见相关技术应用干食品检测的文献报道。通过建立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检测体系,对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肉类、奶类和水产类食品中容易感染的致病性小肠耶尔森氏菌进行了检测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检测结果。研究人员进行不断改进,希望通过将基于PCR技术的生物检测技术跟其他方法相结合,找到一种全新的更加有效地食品检测方法。

生物芯片。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世界主要经济大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对进出口食品的卫生检疫已经成为各主要经济体的贸易壁垒。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相继开展了基于生物芯片技术的食品检测技术的研制和开发工作。基于生物芯片的检测技术采用光导原位等方法,能够将检测样本中的生物大分子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表面,进而构成密集的分子排列,然后与已经过标记的待测样品中的靶分子进行杂交,最后通过对杂交信号的强度进行分析,能够非常快速、高效、准确地对待测样品中的中靶分子数量进行判断,因此可说,基于生物芯片的食品检测技术是现有检验、检疫领域中速度最快、适用范围最广的高新技术。所以,基于该技术的生物检测技术可以对食品的安全状态有一个科学、快速的了解。

生物传感器。基于生物传感器的检测技术是通过具有较高选择性的生物材料对各种有毒分子进行识别,当待检测样品中的毒性物质分子与识别材料结合后,把所产生的复合物通过信号转换器转变为光电信号后输出,进而得到对检测样品的检验结果。该项检测技术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的的优点,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各种要求。因此,该项检测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农产品的药物残留检测和病原菌检测等众多领域。当然,基于该项技术的食品检测体系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该技术的使用寿命和检测稳定性还不尽如人意,使得该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受到一定的制约。

2 具体应用实例的分析

食品中的药物残留检测。对于食品中残留的药物成分对人体的危害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因而对农产品中残留药物成分的分析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在,在农产品中成功应用的药物残留检测技术是生物酶技术和生物传感器技术。用生物技术对药物残留进行检测的方式出现的更早,早在1989年,人们就开始用电流式生物传感器来测定检测样本中的有机磷杀虫剂,其中使用的就是人造酶,该技术可以对样本中的硝基酚和二乙基酚进行有效检测,且时间较短。

有害微生物的检测。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性也不容忽视,所以,采用快速有效地检测方法是限制有害微生物扩大传播的有效途径。生物检测技术在领域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我国一些学者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对奶制品样本中的沙门氏菌进行了成功检测,证明了该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转基因食品检测。随着转基因食品的出现和普及,以及各种转基因产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能对各类转墓因产品进行有效检测技术也随之出现,现在,应用于该检测领域的生物检测技术主要包括:酸检测方法、酶活性检测方法以及蛋白质检测方法等。

样本成分和品质的检测。最早应用于食品样本成分和品质检测的生物检测方法,是基于生物传感器的食品检测技术,只不过开始的检测种类较少,如最早的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主要是葡萄糖传感器,只针对食品样本中的含糖量进行检测。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用于对样本成分和品质检测的技术也越来越多。

3 结束语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已逐步认识到生物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重要作用。生物技术检测方法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食品分析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能,其应用几乎涉及到食品分析的各个方面,包括食品的品质评价、食品的质量监督、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及食品科学研究等,尤其是它能够对许多过去难于检测的成分进行分析。目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生物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还不普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不久的将来,生物技术在食品分析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孙秀兰.生物芯片技术与食品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2-25

[2] 刘荣.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分析检测中的应用[J].乳业科学与技术,2009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食品生物技术论文

纯生啤酒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世界上较早开始生产纯生啤酒的国家是日本, 它们的啤酒厂已完全放弃了传统的巴氏灭菌过程, 而采用不经高温灭菌的纯生啤酒生产技术。在德国, 大多数啤酒厂也不进行巴氏灭菌处理, 啤酒过滤后只经过瞬时灭菌, 就灌装到瓶、易拉罐或啤酒桶中, 只有出口啤酒才进行巴氏灭菌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4927- 2001 规定生啤酒是不经巴氏灭菌或瞬时高温灭菌, 而采用物理过滤方法除菌, 达到一定生物稳定性的啤酒国标中的“生啤酒” , 就是指我们通常所讲的“纯生啤酒” , “纯”并无实质性的意义, 商家只是于宣传目的在“生啤酒”前加了个“纯”字, 来满足人们对产品质量的某种要求或者以区别其他酒可以这样说, 纯生啤酒是经过纯净化酿造、无菌过滤、无菌灌装和未经巴氏灭菌技术生产的啤酒。纯生啤酒自日本推出以来, 以其高端的无菌酿造技术和独特的产品口感而赢得各国消费者欢迎, 发展势头强劲, 成为国际啤酒市场最受欢迎的啤酒品种。从 20 世纪 90 年代的 45 %上升到现代的 95 %。欧洲国家纯生啤酒也呈上升趋势, 约为 50 %。而我国纯生啤酒生产量仅为总产量的 5 %, 这与啤酒产量占世界第一位的啤酒大国很不相称。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我国打开国际啤酒市场的障碍, 为适应国内外啤酒市场的竞争, 我国啤酒企业应迎头赶上, 推行国际啤酒最新酿造技术, 生产纯生啤酒, 形成企业自己的一整套纯生啤酒生产酿造法及其管理程序。目前, 我国多数啤酒厂仍然使用隧道式巴氏灭菌机对啤酒进行灭菌处理, 这种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啤酒的原有口味。而纯生啤酒则未经过巴氏灭菌的高温处理, 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啤酒原有的新鲜口味和营养物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消费者越来越青睐口感新鲜、口味纯正、营养丰富的纯生啤酒。 纯生啤酒的特点 口感更新鲜因为纯生啤酒不经过热杀菌, 极大地避免了影响啤酒口感的风味物质的进一步氧化, 减少并降低了醛类、醇类、酯类、双乙酰等羰基化合物和硫化物质的产生, 而使纯生啤酒口感更新鲜, 避免成品啤酒产生过多的老化味。这正是人们钟情于纯生啤酒的主要原因 口味更纯正纯生啤酒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是纯净工艺法, 即无菌酿造和无氧酿造法, 使整个酿造包装系统中不得有杂菌污染和氧的侵入, 从而避免产生一些不利于啤酒口味的不良代谢产物, 因而纯生啤酒口感更加纯正、无异味。 生物稳定性与非生物稳定性更好由于整个生产线采用无氧和无菌化生产以及无氧和无菌化管理与操作, 避免了由于微生物的繁殖而破坏胶体平衡, 而发生早期混浊或沉淀, 保质期与熟啤酒相同, 高达 120~240 d。 营养价值更高啤酒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类、多种维生素及多种活性酶类, 而被俗称为液体面包, 是世界公认的营养饮品。由于不经过高温热杀菌, 而保留了更多的营养成分, 特别是多种维生素和多种酶类。因此营养价值更高, 更利于人体消化吸收这些营养物质。 纯生啤酒与熟啤酒的区别纯生啤含有可检测的活性蔗糖转化酶, 而经巴氏杀菌的熟啤酒不含有活性转化酶, 通过这一区别可鉴别市场所售啤酒是否为纯生啤酒。 生产管理的重点纯生啤酒酿造的管理重点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从原料到糖化发酵工艺的控制; 二是啤酒的无菌过滤控制; 三是啤酒无菌灌装控制。 原料控制与工艺控制 用水要求一般用水指糖化投料水、洗糟水、溶解各种洗涤剂所用水, 一般不需要严格无菌, 只要相对纯净、透明、无污染或达到饮用水标准即可。无菌水指酵母洗涤用水、啤酒管道和各种容器的最后冲洗用水、高浓酿造稀释脱氧水、啤酒过滤预涂用水、洗瓶机最后一次冲瓶水等, 必须达到严格的无菌要求,细菌数应小于 10 个/ 100 mL。无菌水一般要经过三级过滤, 第一级使用砂滤棒过滤(除菌率 85 %~95 %) ; 第二级采用 μ m 微孔除菌(除菌率 99 %); 第三级一般采用高压汞灯紫外线杀菌。 大米要求大米必须新鲜、粒整。 大麦芽大麦芽质地均匀, 溶解性能良好。麦芽中 β -葡聚糖的含量要尽可能低, 外购麦芽的 β - 葡聚糖含量要小于80 mg/L。 合理的糖化工艺浓醪糖化(料水比为 1∶ ~)有利于 β - 葡聚糖酶的作用, 综合其他方面的因素, 糖化时料水比为 1∶~ 为佳。内、外 β - 葡聚糖酶的最适 pH 值为 ~。在糖化时, 醪液的理想 pH 值为 ~, 可以用乳酸、磷酸或酸麦芽来进行调节。一般采用 35~40 ℃的低温投料, 以利于 β - 葡聚糖的分解, 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添加 β -葡聚糖酶。蛋白休止时间要长, 麦汁粘度低。酿造纯生啤酒, 40~50 ℃的蛋白休止时间一般应保证不少于 30 min。整个糖化工艺注意隔氧, 现代糖化设备一般都具有防氧设计要求, 糖化过程在密闭隔氧下操作。原料粉碎尤其是麦芽粉碎要在封闭除尘、能够实现惰性气体保护的空间进行。糖化锅、麦汁过滤槽和煮沸锅均采用密闭式, 从底部进出料, 糖化、过滤或麦汁煮沸时表面用 CO2或 N2 掩盖, 减少空气与醪液的接触面积, 以防止氧化。麦汁在回旋沉淀槽内的静置时间不宜超过 20 min。薄板冷却器的冷却面积要求是将麦汁在 40 min 内冷却至接种温度。总之, 采取必要的措施, 加强 β - 葡聚糖的分解, 保证麦汁、啤酒良好的过滤性能以及啤酒的醇厚性和泡持性, 并尽量降低纯生啤酒的生产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发酵工艺控制实际生产中酵母都是重复使用的。为避免污染, 必须将酵母回收、保藏, 因此必须对添加系统进行彻底杀菌。酵母保藏应置于低温( 0~3 ℃)短时间存放; 回收后的酵母保存时用无菌水洗涤, 并时常更换无菌水, 添加前用酸洗涤, 以确保微生物安全, 或缩短酵母的使用代数, 使用不超过 4 代, 即重新扩培酵母, 以保证酵母菌种微生物的安全性。酿造设备及仪器也是较大的污染源, 特别是不易注意的部位, 其清洁卫生更为重要。重要的是确保酿造设备在设计、安装、施工时, 避免形成死角, 不安装不必要的辅助配件, 对接头口、取样口各种仪器安装座(泵、流量计)、阀门以及配管等部件, 必须定期拆卸清洗。对于酿造设备的清洗应用 CIP 洗涤系统, 合理选用CIP 系统中的喷嘴(固定式、旋转式)和安装位置, 掌握供给水压和方法, 必须保证系统内无杀菌剂清洗液残留。对污垢多的糖化锅、发酵罐等设备清洗时配制洗涤剂浓度要偏高些。可用几种杀菌剂交替使用。 啤酒过滤的控制纯生啤酒的过滤采用硅藻土过滤与无菌膜过滤相结合的过滤系统。硅藻土过滤作为纯生啤酒的粗过滤,以去除大部分酵母及杂质等悬浮颗粒, 使啤酒的浊度降至 EBC 以下。因此, 过滤时硅藻土的预涂、用土量、过滤压力、流量必须严格按工艺要求执行。无菌膜过滤是纯生啤酒的最后除菌工序, 是关系到纯生啤酒质量的关键工序, 无菌膜必须认真清洗, 防止微生物滋生穿透薄膜进入清酒。膜过滤是纯生啤酒生产的关键技术, 膜过滤后清酒的细菌数关系到最终纯生啤酒的生物稳定性。膜过滤的膜孔径一般有 μ m 和 μ m两种, 如此小的孔径是能够把清酒中的细菌和酵母细胞全部滤除干净, 达到纯生啤酒在一定保质期内的 生物稳定性要求目前的膜过滤主要采用低温膜过滤技术, 借助于过滤膜, 将啤酒中的微生物滤除。但由于构成膜的材料极其细微, 啤酒中的一些杂质和高分子物质, 如高分子蛋白质和糖类, 尤其是 β - 葡聚糖会堵塞过滤膜, 影响啤酒过滤, 降低过滤膜的使用寿命, 增加过滤成本。因此, 生产纯生啤酒, 首先要严格控制原料质量, 精心制定糖化工艺, 促进半纤维素和麦胶物质彻底分解。膜过滤系统可采用全自动双套过滤系统, 每一套又分为两级过滤, 一级为预过滤; 二级为终端过滤。每套系统工作至一定时间, 如 8~10 h就自动再生。同时另一套系统开始工作, 可以实现 24 h 连续过滤。有的啤酒膜过滤系统为三级过滤, 其实, 只要实现除菌的目的, 又不大幅增加成本, 采用何种形式并不重要。膜过滤的滤芯的寿命主要取决于过滤啤酒的量及再生情况, 一般情况下可于使用前对滤芯进行完整性测试, 以防止微生物滋生穿透薄膜进入清酒。目前, 国内啤酒厂配备的膜过滤系统以德国SARTORIUS 公司和SEITZ 公司的产品较多。 灌装车间的控制 洗瓶建议使用新瓶灌装纯生啤酒。当瓶子运到啤酒厂后, 需进行最少 2 min 的碱液清洗。洗瓶机应选择双端式的生产纯生啤酒所用的洗瓶机, 选用双端式更具有微生物的安全性, 因为单端式洗瓶机对脏瓶与洗净的空瓶是在同侧进出, 进出瓶易交叉污染, 只有双端式洗瓶机才能在空间上将干瓶与湿瓶分开, 且在双端洗瓶机的出口到压盖机出口, 将这一部分隔成无菌间, 无菌间级别为 10000 级, 局部达 100 级。洗瓶机采用双端式, 具有防止微生物污染的功能, 如无菌清水喷淋、蒸汽排空及出瓶端机体消毒等。 空瓶检测纯生啤酒生产线上要求配备全自动的空瓶检测机,它不得带有定瓶头装置, 以防止瓶口受到感染。瓶子被洗净后, 在洗瓶机的出端至冲瓶机入口端的输送链区间, 要设有防护顶罩, 输送链所用润滑剂要添加抑菌剂, 同时保证输送链定时清洗、消毒。 冲瓶在灌酒机前安装冲瓶机, 是中国生产纯生啤酒生产线的标准配置。冲瓶机可使用蒸汽、二氧化氯水(ClO2)或热水进行冲瓶, 各有其利弊, 应视生产要求而决定选用哪种方法为佳。使用蒸汽冲洗时, 每个 640 mL 的瓶需要 5~10 g蒸汽。此外, 还要配置一个大容量的通风系统, 将这些蒸汽排出灌装区域, 以降低灌装区域内的湿度和温度, 从而防止有害菌滋生, 避免瓶子在从灌酒机输送到封盖机期间受到感染。使用二氧化氯水对瓶子进行冲洗时, 只有在其浓度大于 mg/L 时才能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另一方面,瓶内还不可避免地会留有残留液, 这将氧化瓶中的啤酒。冲瓶机使用热水可以保证将一些固体颗粒, 如从洗瓶机至灌酒机的输送过程中落入瓶中的灰尘颗粒冲洗出来, 还可将滴入瓶内的水滴中所带有的细菌群冲刷掉, 或将其冲成单一体。若热水处理的时间不足, 为了杀菌, 往往需在灌酒机上作进一步的蒸汽处理。 灌酒在灌酒机中对瓶子进行消毒较有效的方法是将抽真空与蒸汽处理相结合。为保证纯生啤酒的无菌灌装,灌装压盖机应能够实现 3 次抽真空, 2 次蒸汽灭菌, 1 次CO2 背压功能。具有 3 次预抽真空的灌酒机, 由于采用了蒸汽背压杀菌, 二氧化碳的用量只需 120 g/100 L, 增氧量更降至。蒸汽在瓶内的温度是依据真空过程或蒸汽背压过程中饱和压力而逐渐变化的, 每个 640 mL 的瓶约需要7 g 蒸汽, 这些蒸汽将通过真空通道排出。由于瓶内的温度是逐渐变化的, 因而降低了瓶子发生破裂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蒸汽会被冷凝在真空通道中并排放到真空泵, 因此必须增大通风量将蒸汽排出。激沫引泡装置采用膜过滤孔径为 μ m, 压力达到~ MPa, 从而既达到引泡效果又达到无菌的要求。 瓶盖消毒瓶盖生产厂的卫生条件和最后的真空包装, 都保证了瓶盖运送到啤酒厂后即具有无菌的条件, 啤酒厂同时要将这些瓶盖存放在干燥的房间里。生产结束后, 输盖箱里不得存放剩余瓶盖; 而瓶盖输送带可考虑采用紫外线杀菌。 灌酒车间的消毒纯生啤酒生产能否成功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是灌酒车间的环境卫生。瓶装啤酒在从灌酒机传送到封盖机的过程中, 最容易受到乳酸杆菌和果胶型啤酒细菌等细菌的感染。这些细菌通常在溢出的啤酒泡沫中生长, 温度在25~28 ℃之间时, 其繁殖速度最快。当不断有啤酒泡沫溢出, 加上高温、高湿的环境, 使这些细菌在灌酒机的区域内高度集中。同时, 由于灌酒机的高速旋转而产生的空气流动, 使这些细菌有可能感染尚未灌装的空瓶。因此, 在生产纯生啤酒时, 必须将溢出的啤酒泡沫迅速清洁, 并清除由此而产生的酒泥。此外, 灌酒机要采用圆滑的表面设计, 这将有助于啤酒泡沫和清洗剂从灌酒机表面迅速流走。对灌酒机前台及周围环境进行定时消毒清洗和定时泡沫清洗或胶体清洗, 也是绝对必要的。从生产的安全角度出发, 还应考虑对灌酒机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全自动 CIP 清洗。在生产前后除了采用人工清洗无菌间外, 还用紫外灯进行照射灭菌, 使无菌间的空气质量始终控制在理想状态。而考虑将灌酒机隔离在一间温度为 12~17 ℃、湿度在 55%~65 %、空气净滤为 μ m 的房间内, 将有助于生产优质的纯生啤酒。 啤酒过滤、灌装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纯生啤酒的特色在于啤酒新鲜的口味和爽口的感觉, 要实现这个目的就要求生产设备卫生状况极好, 达到“纯净化”生产。这里涉及到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清洗杀菌达到“纯净化”生产; 二是用微生物检测来衡量是否达到“纯净化”生产。 样品的检测方法 纯生啤酒的生产将微生物控制技术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 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 才能保证纯生啤酒生产的安全, 才能保证提供给消费者高质量的产品。如果纯生啤酒最终检测不合格, 啤酒必须进行热杀菌, 按普通啤酒出售。从人员、设备、原材料等各个方面来说, 生产纯生啤酒成本较高, 如果产品不合格, 按普通啤酒销售, 成本太高。所以, 生产纯生啤酒, 必须加强员工的卫生意识, 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让员工从思想上明确微生物的危害, 使卫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真正具备无菌操作概念, 建立起一支具有丰富微生物知识和无菌生产经验的高素质团队, 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纯生啤酒。

乳酸菌的分离与纯化毕业论文

(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泡菜滤液中乳酸菌的浓度高,直接分离很难分离到单个菌落,因此需要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 (2)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中和乳酸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乳酸和利于乳酸菌的识别和分离;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在平板上有透明圈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3)若该同学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检测泡菜滤液中乳酸菌的含量,先将lmL泡菜滤液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l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毫升滤液中的活菌数为=(39+38+37)÷3÷×100=×10 4 个. (4)若对筛选得到的乳酸菌进一步纯化,宜采用的纯化方法是平板划线法.乳酸菌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甘油. 故答案为: (1)泡菜滤液中乳酸菌的浓度高,直接分离很难分离到单个菌落(为了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2)鉴别乳酸菌     具有透明圈 (3)×10 4 (4)平板划线法     甘油

本文对山药的酶促褐变、山药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分离、分子量测定、单糖组成及其功能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开发出山药保健饮料及速溶山药粉。通过测定山药中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值、最适温度及不同护色方案对山药的护色效果及其对山药多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确立山药的最佳护色条件为:以的亚硫酸钠为抗氧化剂,并以的柠檬酸和的氯化钠为配比的护色液直接浸泡山药。本研究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确定山药粉水提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浸提温度40℃,浸提时间小时,固液比1:8。采用Sevag法及三氯乙酸沉淀法来比较其对山药粗多糖中蛋白质的清除效果,研究Sevag法的沉淀次数及三氯乙酸的浓度对蛋白质的清除率影响,初步确立了山药粗多糖的除蛋白方法为10%三氯乙酸沉淀。通过水提山药粉、乙醇沉淀、α-淀粉酶除淀粉、三氯乙酸除蛋白及流水透析得到山药粗多糖YP,通过乙醇沉淀粘液质、α-淀粉酶除淀粉、三氯乙酸除蛋白及流水透析得到山药粗多糖MYP。YP及MYP分别上DEAE-纤维素柱,经柱层析后均得一中性组分和两相连酸性组分,收集YP的中性组分及酸性组分中的较大部分,分别命名为YPa和YPc。YPa和YPc分别上SephadexG-200凝胶柱,结果YPa出现两个峰,表明其纯度不高,收集其大的部分浓缩为YPa-Ⅰ(溶液),而YPc得到一单峰说明其纯度较高。用凝胶过滤法测得YPa-Ⅰ及YPc的分子量分别为42931及54979,用HPLC法测得YPa-Ⅰ、YPc的分子量分别为和。经GC分析,YPa的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甘露糖和葡萄糖,YPc的单糖组成为木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和少量鼠李糖、阿拉伯糖及甘露糖。YPa和YPc溶液的紫外分光扫描(180~1100nm)结果表明其在260~280nm范围内均无吸收。α-淀粉酶活力的抑制实验发现,YP、MYP及YPc对α-淀粉酶活力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与浓度与正相关,表明山药的降血糖作用与山药中多糖的含量有关。体外O2自由基清除实验发现只有未脱蛋白的多糖YP-P对O2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表明对O2自由基起清除作用的可能是糖蛋白复合物及其中可能含有的其它活性成分。OH自由基清除实验发现MYP、YP、YPc、YP-P对OH自由基均有显著的清除作用。开发出山药保健饮料及速溶山药粉,通过旋转回归试验设计确立山药保健饮料的最优复配稳定剂组成为:黄原胶‰、‰、果胶‰,同时最佳pH值为。

哥们,这个可以有,可以推荐一下题目给你:联用法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多残留分析2.免疫分析技术在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3.发酵温度对上面发酵小麦啤酒中高级醇和乙醛含量影响的研究4.茶籽油产品质量安全及提高产品附加值研究5. 基于食品安全领域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略论-----运用信息化手段6. 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关于产品的论文:1.发展草莓产业研究2.油茶优良无性系综合评价研究3.茶叶糖蛋白对树突状细胞表型及功能的研究4.玫瑰精油提取新工艺研究5.罗非鱼性转化影响及其性别决定机制的初步研究6.水剂法提取茶叶籽油及淀粉的研究

高耐盐乳酸菌可以在有盐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最重要的是可以发酵,乳酸菌产酸还可以通过降低pH值抑制其他菌类的生长、并且可以与其他细菌竞争生存环境营养等。可以用于很多地方,如肠道微生物制剂,粪便发酵,盐碱地繁殖改良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