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科技论文的参考文献字体要求

发布时间:

科技论文的参考文献字体要求

参考文献是五号字

科技论文字体格式

标题(居中,小二黑体)

作者姓名(小四号宋体)

作者单位,城市(邮编)(五号仿宋)

E-mail:(小五,Times New Roman)

摘 要:该文给出了一种………(五号,楷体)页边距:左右各,上下各;页眉:;页脚:。

1、引言(四号,宋体,加粗)

正文(五号宋体,段首空两汉字字符,倍行距)页边距:左右各,上下各;页眉:;页脚:。

一级子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

二级子标题(五号,宋体,加粗)

图表的标注:图片的标注在图片下方;表格的标注在表格上方。居中,汉字用宋体,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罗马字用Symbol。字号:小五。

文献出处标注:位置:上标;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号:五号。例如:…………产量居全国之首[1]。

参考文献(五号,黑体)

[1]张连翔,黄丽华,李 杰,等.林木胸径与材积的关系——Logistic衍生模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29(2):99-101 (小五号,宋体)

2、摘要、正文的`格式、字体、字型及字号要求

1)中文摘要:

论文题目(居中、小2黑体)

中文摘要(居中,4号黑体)

正文:800-1000字(小4号宋体字,限一页)

关键词:3-5个,中间用“,”号分开,(小4号黑体)

2)英文摘要:

ENGLISH TITLE(小3号Arial Black字体)

Abstract (4号Arial Black字体)

Content (与中文摘要同),(小4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

Key words: 3-5个 (小4号Arial Black字体)

3)正文

大标题 第一章 黑体小2号

一级节标题 实验装置及方法 黑体3号

二级节标题 实验装置 黑体小3号

三级节标题 激光分子束系统 黑体小4号

正文 PFOODR实验取得的效果 宋体小4号

表题与图题 表2-3飞行时间质谱实验装置 宋体五号

附图说明 1. 当前值 2. 过去值 宋体小五号

参考文献及篇眉 宋体五号

3.段落及行间距要求

正文段落和标题一律取“固定行间距20pt”。

按照标题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段后间距:

标题级别 段后间距

大标题 30~36pt

一级节标题 18~24pt

二级节标题 12-15pt

三级节标题 6~9pt

(在上述范围内调节标题的段后行距,以利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

参考文献的段后间距为30-36pt。参考文献正文取固定行距17pt,段前加间距3pt。注意不要在一篇参考文献段落的中间换页。

4、用纸及打印规格

论文尺寸规格为A4(210X297mm)。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mm以上,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以上。每行打印字数32-34字,每页打印行数29—31行 。

“参考文献”四个字格式为4号黑体,后接冒号。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为5号宋体。书写时需另起一行,书写顺序为:(中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或者(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在整篇论文中,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另外,需注意以下三点:

1、在文后的参考文献表中,各条参考文献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注意一定要按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

2、文后参考文献表中的中文参考文献请改为中英文对照。

3、文后期刊类、会议论文集中的参考文献表中的英文期刊名称、会议论文集名请写全称。

扩展资料:

参考文献的作用是:

⑴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⑵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⑶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

⑷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⑸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格式

科技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标题二粗黑居中(20字以内)

姓名仿宋四号居中

(作者单位小五宋居中)

摘 要:“摘要”两字小五宋体加粗,正文小五宋体。左右都缩进2字空。100字左右 关键词: 小五宋体,3~8个词, 词之间用分号, 最后一词无标点。

Title (四号粗白体,即Times New Roman)

Names of the Authors(五斜居中)

(Affiliations(s)) (小五白居中)

Abstract: “Abstract”五号粗白体,左右均缩进2个空,摘文五号白体。

Key words: 要求同上。

正文五宋。句号用中文句号。一般情况下,外文字母与外文字母,数字与数字,以及数字与字母之间用逗号;如果这样可能发生误解,可利用分号和“和”字解决。中文(在前)与字母或数字(在后)之间用顿号,字母或数字与中文之间用逗号。

解、证明、定义、定理和例等用五黑。

1 一级标题四粗黑左顶格

二级标题五粗黑左顶格

三级标题标题号五黑左顶格,题文五宋

标题(特别是一级和二级标题)一般不应与正文第一行分在不同页。不作标题的项目用数字加右圆括号,后空半字,项目之间一般用分号,最后一项用句号,如:

1) 只有两个字的.标题字间空两字;

2) 标题中一般不注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标题粗黑体五号居中,注录内容宋体小五号)

[1] 饶运涛,邹继军,王进宏等.现场CAN总线院里与应用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论文要求

1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谨、文字精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A4,单倍行距)

2必须包括以下项目(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题目,作者英文姓名,作者英文单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3各级标题均左顶格书写。标题的序号均用阿拉伯数字,一级标题为“1”,二、三级标题编号数字间用下圆点间隔,例如,“”“”。

4图和表随文出现。表格请制成三线表(表内无斜线、竖线)。图号和图题在正下方居中,表号和表题在表的正上方居中。

5字数要求2500左右。

科技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字体要求

科技论文字体格式

标题(居中,小二黑体)

作者姓名(小四号宋体)

作者单位,城市(邮编)(五号仿宋)

E-mail:(小五,Times New Roman)

摘 要:该文给出了一种………(五号,楷体)页边距:左右各,上下各;页眉:;页脚:。

1、引言(四号,宋体,加粗)

正文(五号宋体,段首空两汉字字符,倍行距)页边距:左右各,上下各;页眉:;页脚:。

一级子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

二级子标题(五号,宋体,加粗)

图表的标注:图片的标注在图片下方;表格的标注在表格上方。居中,汉字用宋体,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罗马字用Symbol。字号:小五。

文献出处标注:位置:上标;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号:五号。例如:…………产量居全国之首[1]。

参考文献(五号,黑体)

[1]张连翔,黄丽华,李 杰,等.林木胸径与材积的关系——Logistic衍生模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29(2):99-101 (小五号,宋体)

2、摘要、正文的`格式、字体、字型及字号要求

1)中文摘要:

论文题目(居中、小2黑体)

中文摘要(居中,4号黑体)

正文:800-1000字(小4号宋体字,限一页)

关键词:3-5个,中间用“,”号分开,(小4号黑体)

2)英文摘要:

ENGLISH TITLE(小3号Arial Black字体)

Abstract (4号Arial Black字体)

Content (与中文摘要同),(小4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

Key words: 3-5个 (小4号Arial Black字体)

3)正文

大标题 第一章 黑体小2号

一级节标题 实验装置及方法 黑体3号

二级节标题 实验装置 黑体小3号

三级节标题 激光分子束系统 黑体小4号

正文 PFOODR实验取得的效果 宋体小4号

表题与图题 表2-3飞行时间质谱实验装置 宋体五号

附图说明 1. 当前值 2. 过去值 宋体小五号

参考文献及篇眉 宋体五号

3.段落及行间距要求

正文段落和标题一律取“固定行间距20pt”。

按照标题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段后间距:

标题级别 段后间距

大标题 30~36pt

一级节标题 18~24pt

二级节标题 12-15pt

三级节标题 6~9pt

(在上述范围内调节标题的段后行距,以利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

参考文献的段后间距为30-36pt。参考文献正文取固定行距17pt,段前加间距3pt。注意不要在一篇参考文献段落的中间换页。

4、用纸及打印规格

论文尺寸规格为A4(210X297mm)。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mm以上,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以上。每行打印字数32-34字,每页打印行数29—31行 。

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字号

在书写论文时需要规范参考文献的格式和字体,那么在论文中擦参考文献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字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XX,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XX(1):46-52.

[3] heid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XX: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

[10] almarza, .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and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8.译著

【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XX)对应。标号在标点符号内。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

五、参考文献字号

1.在正文书写完毕后,空两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四个字(居中);“参考文献”使用宋体四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不空格。“参考文献”书写完毕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书写,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2.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已直接阅读、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主要参考过的文献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参考文献一律书写在论文正文结束后,不得放在各章(节)之后;参考文献与正文连续编排页码。参考文献不少于6篇。

科技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标题二粗黑居中(20字以内)

姓名仿宋四号居中

(作者单位小五宋居中)

摘 要:“摘要”两字小五宋体加粗,正文小五宋体。左右都缩进2字空。100字左右 关键词: 小五宋体,3~8个词, 词之间用分号, 最后一词无标点。

Title (四号粗白体,即Times New Roman)

Names of the Authors(五斜居中)

(Affiliations(s)) (小五白居中)

Abstract: “Abstract”五号粗白体,左右均缩进2个空,摘文五号白体。

Key words: 要求同上。

正文五宋。句号用中文句号。一般情况下,外文字母与外文字母,数字与数字,以及数字与字母之间用逗号;如果这样可能发生误解,可利用分号和“和”字解决。中文(在前)与字母或数字(在后)之间用顿号,字母或数字与中文之间用逗号。

解、证明、定义、定理和例等用五黑。

1 一级标题四粗黑左顶格

二级标题五粗黑左顶格

三级标题标题号五黑左顶格,题文五宋

标题(特别是一级和二级标题)一般不应与正文第一行分在不同页。不作标题的项目用数字加右圆括号,后空半字,项目之间一般用分号,最后一项用句号,如:

1) 只有两个字的.标题字间空两字;

2) 标题中一般不注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标题粗黑体五号居中,注录内容宋体小五号)

[1] 饶运涛,邹继军,王进宏等.现场CAN总线院里与应用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论文要求

1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谨、文字精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A4,单倍行距)

2必须包括以下项目(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题目,作者英文姓名,作者英文单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3各级标题均左顶格书写。标题的序号均用阿拉伯数字,一级标题为“1”,二、三级标题编号数字间用下圆点间隔,例如,“”“”。

4图和表随文出现。表格请制成三线表(表内无斜线、竖线)。图号和图题在正下方居中,表号和表题在表的正上方居中。

5字数要求2500左右。

科技论文的参考文献字体

1、“参考文献”四个大字,用3号字体大小,黑体2、中文参考文献内容,用五号字体大小,宋体3、英语参考文献内容,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体大小4、参考文献中的标点符号:以英文半角符号书写(逗号、句号、冒号后空一个字符)5、参考文献中的字母、数字:Times New Roman字体

参考文献这四个大字:三号字体大小,黑体。

参考文献四个字格式为3号黑体,后接冒号。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为5号宋体。书写时需另起一行,书写顺序为:(中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或者(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在整篇论文中,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在文后的参考文献表中,各条参考文献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注意一定要按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

使用参考文献注意事项

既然引用了,就不要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些文章有错误引用的情况,还有的引用的格式非常不正确,这样会导致文章内容出现错误。

我们不能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而随意改动引用内容,也不能在引用时对原作内容的句式作很大的改动,在内容中加入许多自己的观点,然后再放在引用位置上面,这样也不能被引用的。这些不仅在导师这一关过不了,而且在论文查重系统中也可能会检测出来。

论文参考文献字体格式是: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论文的写作格式要求是: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码。

7、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 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①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②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未尾不加标点符号。

③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④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⑤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9、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0、附录: 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1、参考文献:另起页,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字体要求

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字体: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8—10篇, 五号宋体, 行距:20磅。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另外文献总数量超过20篇,且至少有3~8篇英文文献。除英文以外的其他文字的参考文献需译为英文并在该文献的后面加“in…”以说明原文字。 扩展资料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8—10篇, 五号宋体, 行距:20磅。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另外文献总数量超过20篇,且至少有3~8篇英文文献。除英文以外的`其他文字的参考文献需译为英文并在该文献的后面加“in…”以说明原文字。

“参考文献”四个字格式为4号黑体,后接冒号。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为5号宋体。书写时需另起一行,书写顺序为:(中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或者(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在整篇论文中,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另外,需注意以下三点:

1、在文后的参考文献表中,各条参考文献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注意一定要按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

2、文后参考文献表中的中文参考文献请改为中英文对照。

3、文后期刊类、会议论文集中的参考文献表中的英文期刊名称、会议论文集名请写全称。

扩展资料:

参考文献的作用是:

⑴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⑵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⑶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

⑷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⑸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格式

科技论文参考文献的要求

参考文献格式:[1] 高性能碱矿渣混凝土制备关键技术研究[Z]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2012.[2] 水下及地下混凝土裂缝自动愈合机理研究[Z]东北林业大学.2009.万方包库可以直接导出科技成果的文献格式文献标识类型01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如图所示。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02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如图。03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 (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 文献类型标识如图。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科学研究的成果通常都是以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出版专著等形式呈现。只有在发表、出版和评价科研成果中保持诚信才可能对公众提供可靠的知识,科技才能发展进步。在撰写与发表研究成果时,有些作者往往忽略在文献引证、样本制备、数据处理、署名与贡献对等的诚信责任问题。阅读和标注参考文献是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中一项重要工作。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为作者的论点提供支撑,也表明作者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还为审稿人鉴别论文价值提供了依据。为确保引用准确,标注参考文献一定要是论文观点的原始出处,不要引用综述类论文的转述,转述的观点往往参入了转述人的曲解。转引也是对论文原始作者的不尊重。科技论文的作者要特别注意,对于那些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启发思路和支持观点的已有研究成果,应当用引证的方式给予标注。如果某研究成果引用了他人的研究却有意隐瞒,会被视为“剽窃”,属于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即便是粗心的疏漏,而不是有意的剽窃,也会被确认为学术不端,受到相应的处罚。论文中凡涉及有直接引用他人成果(文字、数据、方法以及观点)的地方均应在论文后部的参考文献中或加以注释,参考文献按该引用成果在论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当你在论文中引用了别人的文字、数据或观点,不在参考文献中列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被认定为抄袭。论文作者的引文行为也要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不能为了迎合编辑部的要求、迫于学术权威的压力或者为了阿谀权威而引证;也不能以自诩为目的、带偏见的相互吹捧、为支持或打击某一学者而不正当引证;更不能为自己或他人寻求经济利益而引证;为了形式上提高引文的质量,将引自译著的引文标注为引自原著; 将实际上是二次文献的转引,不查阅原始文献而标注为直引等。还包括仅仅是为增加引文数量的不当引用等现象,例如:真实的研究工作并不需要,而只是为了提高引用率,扩大自己的影响,作者之间的利益交换等,为了提高彼此的引用率,不必引用而故意引用; 也包括个别学报为了提高影响因子,动员作者引用自己学报发表的论文; 小团体之间的不当相互引用,并不体现真实的引用率和论文质量等。故意在参考文献中加入大量实际上没有参考或引用过的文献,造成一种阅读了大量文献,研究基础扎实的印象来欺读者; 为逃避被指责为抄袭,在直接引用他人的相关文献后,不标出具体的引文出处,而是将文献笼统地列在参考文献中; 研究过程中不注重科技查新,故意不查阅对自己研究不利的文献,只选择对自己研究有利的文献。为了突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故意不提及别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等。

科技论文的格式和要求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科技论文的格式和要求,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准备

任何一篇完整的论文,包括科技论文都应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论文的内容、参考文献。

2.标题

标题是必要的组成部分。标题要求词组简洁、恰当,并能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好的标题往往能启迪读者的兴趣。一般情况下,标题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标题不应很长,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3.摘要

摘要也就是内容提要,是论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论文摘要是一篇具有独立性的短文,有其特别的地方。它是建立在对论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之上,用简单、明确、易懂、精辟的语言对全文内容加以概括,留主干去枝叶,提取论文的主要信息。作者的观点、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成果、独到的见解,这些都应该在摘要中体现出来。好的摘要便于索引与查找,易于收录到大型资料库中并为他人提供信息。因此摘要在资料交流方面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摘要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

4.关键词

为了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中寻找文献,特别是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应在文摘后给出3-8个关键词。选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首先要选列人似语主题词一劫的规范性词。

5.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这个问题。正文应充分阐明科技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并且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科技论文具有的首创性。根据需要,论文可以分层深人,逐层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科技论文写作不要求文字华丽,但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凡用简要的文字能够说清楚的,应用文字陈述,用文字不容易说明白或说起来比较繁琐的,应由表或图来陈述。物理量和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正文完后,就是整篇文章最后的总结。结论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它应该以正文中的试验或考察中得到的现象、数据和阐述分析作为依据,由此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一是由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二是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三是与先前已经发表过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异同;四是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五是对进一步深人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6.参考文献

它是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著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而向读者提供文中引用有关资料的出处,或为了节约篇幅和叙述方便,提供在论文中提及而没有展开的有关内容的详尽文本。被列入的论文参考文献应该只限于那些著者亲自阅读过和论文中引用过,而且正式发表的出版物,或其他有关档案资料,包括专利等文献。

特别提示

科技论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初写科技论文的人来说,论文题目不宜太大,篇幅不宜太长,涉及问题的面不宜过宽,论述的问题也不求过深。应尽可能在前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点新的看法。

2、在第二步时,论文的题目可大一点、深一点。论文题目可以是着重谈某一点,如某个重要问题的某一个重要侧面或某一当前疑难的焦点,解决了这一点,有推动全局的重要意义。

3、对某专业的基本问题和重要疑难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对这个专业的学术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4、对某一学科有关的领域有深邃广博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对某学科提供创造性见解,对此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或对此学科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突破。

5、注意不必要去追求写全面论述性的大问题,所写的主题,可以很小,却又是重要的。其实选题很多,选自己熟悉和所从事的工作,并对今后工作有益的选题,既能总结工作的得失又能促进工作。

科技论文“关键词”的写作格式和要求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萃取出的、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条目的单词、词组或术语,一般列出3~8个。关键词是科技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科技论文的关键词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关键词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而提出来的,位置在摘要之后。早在1963年,美国Chemical Abstracts从第58卷起,就开始采用电子计算机编制关键词索引,提供快速检索文献资料主题的途径。在科学技术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全世界每天有几十万篇科技论文发表,学术界早已约定利用主题概念词去检索最新发表的论文。作者发表的论文不标注关键词或叙词,文献数据库就不会收录此类文章,读者就检索不到。关键词选得是否恰当,关系到该文被检索和该成果的利用率。

1、关键词分类

关键词包括叙词和自由词。

1)叙词--指收入《汉语主题词表》、《MeSH》等词表中可用于标引文献主题概念的即经过规范化的词或词组。

2)自由词--反映该论文主题中新技术、新学科尚未被主题词表收录的新产生的名词术语或在叙词表中找不到的词。

2、关键词标引

为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GB/T 3179-92规定,现代科技期刊都应在学术论文的摘要后面给出3~8个关键词(或叙词)。关键词的标引应按GB/T 3860-1995《文献叙词标引规则》的原则和方法,参照各种词表和工具书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以及文章题名的人名、地名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自由词)。所谓标引,系指对文献和某些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如研究对象,处理方法和实验设备等进行主题分析,并利用主题词表给出主题检索标识的过程。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是为了从内容复杂的文献中通过分析找出构成文献主题的基本要素,以便准确地标引所需的叙词。标引是检索的前提,没有正确的标引,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检索。科技论文应按照叙词的标引方法标引关键词,并尽可能将自由词规范为叙词。

3、关键词的标引步骤

首先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弄清该文的主题概念和中心内容;尽可能从题名、摘要、层次标题和正文的重要段落中抽出与主题概念一致的词和词组;对所选出的词进行排序,对照叙词表找出哪些词可以直接作为叙词标引,哪些词可以通过规范化变为叙词,哪些叙词可以组配成专指主题概念的词组;还有相当数量无法规范为叙词的词,只要是表达主题概念所必需的,都可作为自由词标引并列入关键词。有英文摘要的论文,应在英文摘要的下方著录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的英文关键词(Key words)。

科技论文一般包括8个部分:论文题名、论文作者、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等。

一、题名

题名又叫题目、文题、标题,是科技论文的中心和总纲,应准确恰当、简明扼要、醒目规范、便于检索,应能够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内容。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以加副题名。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符号和代号等,尽量不要出现数学公式和化学式。

二、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是文责自负和对论文拥有著作权的标志,同时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署名包括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并包括所在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

三、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通常字数在200~400字之间,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与结果;研究结论与意义,以及作者的新见解等。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一般无需分段,不用图表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与术语,不得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序号。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一致。

四、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取出的,能够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单词、词组或术语,一般每篇论文标注3~8个。尽量选用规范的词语,如科学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地名、人物、文献、产品及重要数据名称等。

五、引言

引言又称前言、导言、序言、绪论,它是一篇论文的开场白,写在正文之前。引言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范围,即为什么写这篇论文和要解决什么问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路线、实验方法和手段,以及选择特定研究方法的理由;预期的研究结果及其意义等。引言应言简意赅、内容突出、文字精练。引言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写成摘要的注释。通常引言可以不标序号,也可标为“0”。

六、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主体,即为引言之后和结论之前的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内容。正文可根据研究内容通过子序号和分标题分出不同的层次和段落。

1、层次标题

层次标题是论文正文中不同层级的分标题,分标题要简短明确,贴切(合)内容,同一层次的标题应尽可能“排比”,即用词(或词组)类型相同(或相近),语义相关,语气一致。各层次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间用小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不加点,加一空格,如“1”,“”,“”等。

2、图

图应具有自明性,不要与文中的表格和文字重复,要精心绘制,大小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图元规范。图中文字与符号要植字,大小应介于6号字至小5号字之间。坐标和标注单位符号齐全,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文中的表述相一致。图要按顺序编号,并有简明的图题,图号与图题置于图的下方居中,通常字号比正文小一个字号。图在文中要有出处,一般随文字编排,但要放在文字后面,即先见文字,后见图。

3、表格

表格的内容要具有自明性,不要与文中的图形和文字重复。表格要精心设计,项目栏中的标注要齐全、详尽,不能省略。如果所有栏的单位相同,可以将单位标注在表格的右上角。表格中所用的术语、符号、单位等都应与正文中所用的一致。表格应按在文中出现顺序编号,并有简明的表题,表序号和表题放在表格上方并居中,通常字号比正文小一个字号。表格在文中要有出处,一般随文字编排,但要放在文字后面,即先见文字,后见表。

4、数学公式

数学公式分文中公式和独立公式,文中公式与文字一起排,无需单独占一行,重要的或下文需要用到的公式要单独占一行,即为独立公式,并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序号加圆括号居右。如果一个公式需要断行,即用2行或多行表示时,则要在运算符号(=,+,-,×,÷等)之后换行。

5、量与单位

用字母表示变量与常量,无论是用英文字母、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一律采用斜体,必要时可以在量符号上附加角标进行区分。在表示量的数值时,其单位符号一律采用国际符号,并用正体。

6、数字

数字的使用按照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15835-1995执行。

具有统计和比较意义的数值整数、小数、百分比、分数等物理量值全部采用阿拉伯数字,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如:20世纪90年代,2016年6月16日9时20分45秒等采用阿拉伯数字。对于大数,在文中可用“万”“亿”两个词头,对于物理量量值采用科学计数法。

用汉字来表示数字的情况,约数和概数,如十几年,几十万分之一,三四个小时,七八十种,三五天,用“多”“余”“左右”“约”等表示的约数,如十余次等,概数中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得加顿号,如四五米、一千七八百元。表示并列关系的两个数字不是概数,中间应加顿号,如一、二等奖。季度和星期,定型的词、词组等,如“十三五”规划。

7、外文字母

一般外文字母包括英文字母、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它有文种、大小写和正斜体之分。

通常物理量的单位、词头(如kg,m,cm,mm,Pa,L等),标准的数学函数(如sin,cos,arcsin,arccos,lg,ln,exp,max等),通用的数学常数符号(如e,π等),运算符号(如Δ,∑,∏,d,∫等),化学元素、粒子和射线符号(如C,H,Cu,e,n,X射线,α射线,γ射线等),酸碱度pH等,全部采用正体字。而物理量(如v,a,I,V,W,t等),数学中的变量、向量和矩阵等(如X,Y,Z,A,B等),坐标系符号(如o,x,y,z)等,全部用斜体字。

8、标点符号

论文中标点的使用遵照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执行。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正确使用,忌误用、混用,中英文标点符号应加以区分。凡不宜使用顿号、分号和冒号的地方可以使用逗号,顿号内不能含逗号及分号,分号之内不得有句号,冒号之后不要再用冒号。

七、结论

科技论文一般在正文后面要有结论。结论是实验、观测、计算的结果和理论分析的逻辑发展,是整篇论文的总论点,也是将实验、观测、计算的数据结果,经过判断、推理、归纳总结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新认识,进一步得到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和新的问题。

八、参考文献

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如下: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其他的文献类型都用字母“Z”标识。

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如下(其中空格、标点照写):

连续出版物:作者.文题.刊名[J].年,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专著(或译著):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论文集:作者.文题[A].编者.文集名称[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学位论文:作者.文题[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

专利文献:申请者.专利名[P].国名及专利号,发布日期.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S].

技术报告:作者.文题[R].报告代码及编号,地名:责任单位,年份.

我国国家标准局于1982年发布的《科技学术期刊编排规则》(GB3179一82,1982一09一01发布,1983一07一01试行)。这将体现我国的科技期刊也渐趋统一。目前各类科技期刊已基本按照该《规则》编排,这将是符合客观实际和人们的认识过程的规律,它具有简明的特点,在长期的实践中定会乐于受人们习用。但具体到每篇文章,还要根据内容的实际需要以及各类期刊的要求,作适当取舍。

1、文题

文题统称为论文的标题。一篇论文出现在读者面前的首先是论文的标题,标题是该论文的眉目,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必须反复思考,主要把握住:①清晰、简明、扼要、准确地表达文章的主题;②切冗长繁杂、一般不超过20个字;③便于检索、分类及摘录卡片。文章的标题要尽可简短,对于某些文章标题实在过长的可用副标题来限制。

2、作者

作者必须是参加了该研究工作的全部或主要工作,并参加撰写论文的人。对于给予该研究工作或写作时支援和帮助的人,不应列入作者栏,可在志谢中说明。校友的论文还必须注明所在的工作单位。切忌把照顾关系,亲朋好友的人列入作者栏。本学报论文作者一般不超过三名。

3、提要

提要是全文的.简明重点,使读者能迅速掌握全文的梗概。提要应当写成单独的一段具有独立性的短文,主要介绍所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文字限于200~300字。

4、关键词

关键词又称主题词,是供贮存和检索之用。关键词是指与文章主题最有关系的一些词或词组,它有时出现在文题中,但大多数出现在提要和正文中。选用关键词可按《汉语主题词表》作为依据。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或词组作为关键词,多了反而会影响文章的主题和检索效果。

5、外文标题作者提要关键词

外文提要同中文提要的内容一样,就是翻译中文提要。但有些外文提要比中文更精练或更详细一些,包括外文标题,作者(汉语拼音),关键词。

注意:凡被学报录用的论文,以上部份内容必须一式两份,一份随全文,卜一份单独送审核。

6、前言

前言又称引言,有时常常不写明“前言”或“引言”等字样。前言的内容主要是介绍该课题研究的背景材料,包括这项研究工作有密切关系的科学、生产知识,以及前人所研究的历史情况,紧接而之说明自己的研究课题的目的、范围、任务等。前言要少而精,避免与正文重复,更不应该代替提要或结一沦,要紧紧围绕着本文所研究的课题,要实事求是,不能写得过长,禁绝一切空话、废话。

7、正文

(1)方法方法又称为材料和方法,主要指实验所观察的对象,使用的材料和仪器,以及所采用的方法等。在写作时,一般应按实验步骤通条叙述,要使读者根据你所叙述的步骤能重复你的实验。在介绍材料和方法时,既要具体,又要简要,一般方法不必介绍,运用别人的方法,只需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即可,但必要时也可在介绍时带上几句,千万不可长篇介绍。

(2)结果结果是指实验所得到的情况和数据。在成文时要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将所得到的主要情况和数据用文字、表格、插图等表示出来,对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也应加以说明,要忠于事实。在抄写时,特别要注意公式、数字不能抄错。

(3)讨论讨论常常与结果合为一体,这是论文的核心内容,也是最难写的部份,讨论是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如实验验证了什么?发展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存庄着什么间题等,同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的比较,重点说明主要原理和概念,分析实验的新发现,并给以因果说明或论证,体现出论文的创造性和理论性的论点。讨论时必须慎重,实事求是,切忌离开实验结果大加发挥,更忌隐瞒缺点。如果是争呜论文,态度要正确,切不能感清用事。

(4)结论结论是叙述自己通过实验,分析比较讨论后得出的结果。叙述结论时要表明该结沦的适用范围,对学科的新贡献,较过去有哪些改进,今后还需做那些研究。不要根据不充分的数据夸出过大的结论,也不要轻易放弃应该坚持的论点。结论是全文的归结,措词应慎重,逻辑要严密,文字应简洁。特别要注意结论与前言的关系,一切不可重复前言的内容。

8、致谢

致谢要真诚,实事求是,对该研究,包括撰写论文确实给以帮助的人,应表示感谢。致谢的内容可用适当的语言发达,放在题注内,即放在论文首页下面。

9、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必有的一项,它反映写作论文的严肃性,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参考文献按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前后次序排列,并在论文出处用右上脚数字、并加[]按文献出现的次序注出。参考文钦必须按国家统一现定书写。

知识扩展:科技论文写作——关键词

关键词是学术论文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论文信息化、数据化的今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在使用任何文献检索系统时,检索条件之一必然有关键词(keywords)。在海量信息面前,关键词是检索论文的基本手段。关键词的拟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你的论文被检索率,论文的传播性必然受到影响,同行之间的关注交流随之降低。

如何提炼关键词?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关键词的含义。关键词是用来反映文章研究核心主题的词汇。我们在平时处理作者稿件时,经常看到作者将“实验、模拟、工艺、测量、机械加工、汽车、动力学分析”等作为关键词出现,这些词语过于泛指,失去了关键词的意义,对于检索基本没有意义。

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出现频率较高且比较关键的词)中选出来。关键词的逻辑组合应能表征论文主题内容有助于读者清晰理解论文主题内容。一般学术论文的关键词可列3-5个。

还需要读者、作者注意的是,关键词通常是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具有明确的学术含义。单独的动词或形容词是不适合做关键词的。

关于关键词选取参考建议

为了建立全国统一的联机情报检索网络,1975年,中国情报所、北京图书馆、国防科工委情报所、电子科技情报所等1000多个单位近万人参加了《汉语主题词表》研究编辑工作,1980年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该表分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附表3卷,共10个分册,共收录主题词108568个,在写关键词时可以参考这一成果。

当然由于时代的发展,主题词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可以多关注一些高水平期刊或者学科前沿学者,关注他们文章中的关键词,从而指导我们的写作。

参考文献格式:[1]高性能碱矿渣混凝土制备关键技术研究[Z]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2012.[2]水下及地下混凝土裂缝自动愈合机理研究[Z]东北林业大学.2009.万方包库可以直接导出科技成果的文献格式!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