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论文选题

发布时间:

科学社会主义论文选题

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兴起于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才逐渐建立了系统的理论结构,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科学类论文参考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社会科学类论文参考范文篇1 浅析社会科学客观性 社会科学是从传统的人文科学中分化出来的,它至今还带有人文学科的痕迹。但是社会科学是一种科学研究,它的形成与发展受到自然科学的极大鼓舞,基本出发点是:社会及人类行为也可以像自然现象那样由“科学”来研究;其根本任务是客观地描述和分析社会(袁方,1995:14)。由于社会现象的特殊性,这项任务往往成为一个难题。社会科学不只是一个纯粹的理论思维过程,也是一种 文化 和意识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伴随着社会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客观性问题就成为一个始终萦绕的问题,问题纠缠的大部分源于对“客观性”的不同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和认识。 一、基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对其客观性的认识 从研究对象上说,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自然界中的现象,是没有人直接参与的现象,即自然客体。自然客体是一种物态性的实体存在,客观实在性、可重复显现性和历史发展性是它的根本属性(李文华,2006)。社会科学通常是指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一个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庞大知识体系。社会世界的现象是有人直接参与的现象,即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本身(王忠武,1999)。这个差异似乎一目了然,其实它隐藏着更深刻的分歧,甚至可以说,它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 其它 方面呈现差异的主要源泉,同时也是社会科学在客观性方面呈现争论的源泉。 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看,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和社会中的人为研究对象,而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二者在客观性程度上的差别是显然的。有人否定社会科学客观性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社会生活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参与其中,社会现象本身多系主观性所为,因而缺乏客观性。这种观点是把客观性的含义看做那种无人介入的、纯自然的客观性。但是,笔者认为,客观性包括“那些存在于人活动中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质联系”的含义,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研究客观性的社会现象与社会规律,其社会功能集中表现在改善社会管理和制度文明建设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自身的客观性。总体而言,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看,社会科学的客观性程度可以说处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关键的中介地位上。且对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均具有主导、规范、协调和控制作用。 二、基于社会科学的知识对其客观性的认识 从实证主义和 经验 主义的角度出发,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可以表现为社会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因果决定论和普遍性等几个特性(袁方,1995:14-16)。具体而言,社会科学知识的系统系指社会科学的目的是系统地说明和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而这种说明也像自然科学那样依据一定的逻辑法则。社会科学知识的因果决定论是指,社会科学家也像自然科学那样假定,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的原因,也就是说,每一个事物都是由在它之前的某些事物所决定。社会科学知识的普遍性是指,要从多种因素中找出最主要的、对所有人都有影响的因素,并把这种普通的、简化的因果说明应用于任何人,任何时间、地点,包含了不同文化价值下的人对同一种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从以上罗列出的几个社会科学知识的性质,可以看出社会科学在形式和内容上追求像 自然科学知识 那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与自然科学相比,由于社会现象的不确定因素更多,偶然性和独特性也更大;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异质性较大,而且更多地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这使得社会科学知识的系统性不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不严谨,往往难以达到对社会现象的客观、准确和系统的认识,社会科学知识也更容易受研究者本人的世界观、政治信仰、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而与所要反映的社会现象存在偏差。因此,从社会科学知识这个维度来说,目前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仅仅是一种“准客观性”,亦或说是一种类客观性,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客观性。 三、基于社会科学的 方法 论对其客观性的认识 早期社会科学由于受机械物理学为核心的自然科学科学的深度影响,坚持将社会科学的主观性视作不同主张的分水岭,主观性与“心理的、有价值的”等同。“心理的”具有私人性(袁继红,2008)。孔德、迪尔凯姆等人推崇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现象,排斥任何心理的因素,探索事物之间重复出现的社会规律,追求普遍的唯一的本,即方法论上的实证主义。因而,孔德等人将“心理的”对立面视为“客观的”,并主张用观察法、实验法、统计方和比较法等研究社会现象。此外,李凯尔特、狄尔泰等人则将社会科学研究的触角置于人类社会现象特有的价值上,人类自由意志赋予社会现象独有的价值。一切自然的东西都不具有价值,因而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科学(文化科学),社会科学的课题具有私人性、独特性,只能采用“表意的”方法,把握主观的对象。“客观性”在此作为主观性的对立面被拒斥在外。然而,这两类主张由于都固守着明确的界限,无法克服本身的局限性,前者固守在价值无涉的自然领域,一味寻求社会科学的客观性,而不顾社会科学自身的特点,后者则强调社会科学属于价值领域,认为社会科学不存在客观性,陷入主观主义的泥潭。 实际上,大部分社会科学家都介于实证主义与主观主义这两个极端之间。其中,韦伯的方法论思想最具代表性,他对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也作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认识。韦伯认为,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有本质的不同,后者含有社会成员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主观理解,也就是说,“社会事实最终归结为可理解的事实”。此外,韦伯指出,由于人的社会行为是有意义、有目的的,因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对于这种规律性的行为可以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油研究。为此,韦伯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价值中立”两个核心概念,也确保社会科学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具有客观性,同时也能很好的区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性。 四、 总结 :社会科学客观性何以可能 科学研究的客观性是指任何研究者,不管他们属于哪个阶级、哪个党派,信仰哪一宗教,只要他们采用同样的科学方法,就能够得出同样的研究结论(袁方,1995:16)。社会科学由于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机制,如研究对象比较复杂、异质性、偶然性和独特性较大;易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等,同时也难以摆脱与价值的亲和性关系。因此,社会科学的客观性是建立在主观基础上的,是在价值关联基础上获得的认识被价值立场下的人的普遍理解和接受的社会事实。所以,如果社会科学研究没有与任何文化价值相关联,那么任何处于价值立场下的人对于研究认识就难以理解和接受,也就因此取消了客观性的可能性实现,从这一点说价值关联是客观性的基础。 社会科学对社会和历史的认识是一个在动态中近似实现的过程,是一个从文化意义上对历史因果分析的不断认识,是一个追求知识对具体实在的经验有效性和对这种经验有效性不断在文化价值上重新界定的过程(赖金良,1996)。社会科学研究客观性的表现是:这种研究由于实现了文化价值所界定的针对经验实在的有效性而被文化的人类所普遍理解和接受。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基础是文化价值和价值关联,这种研究的客观性来源则是这种研究所赖以获取的手段是被普遍理解和可接受到的,这种手段就是各种不同的理想类型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而这种手段的客观性基础是理想类型的开放性、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客观性和有效性。纵然如此,但是要想真正实现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并被其他学科所认可,其道路还是很艰难,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者付出巨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袁继红,基于方法的社会科学客观性何以可能[J]四川工农学报,2008(5) [3]王忠武,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三位一体关系[J],科学学研究,1999(3) [4]李文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五个差异――兼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意义[J]科学学研究,2006(6) [5]赖金良,什么是社会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客观性[J]哲学研究,1996(6) 社会科学类论文参考范文篇2 论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 摘要: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的继承和拓展,是当代社会发展形势的必然;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应用,符合中国国情;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形态,让人们更具体地认识社会。之所以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是为了区别于空想社会主义。《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曾这样提到:马克思一生中最大的发现有两个,一个是唯物史观,另一个是剩余价值。这两个重大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政治科学。 马克思主义分为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哲学是起点,经济学是中介,科学社会主义是终点。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党和国家实践活动的一门首要科学,必须将其贯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同时科学社会主义也将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在新实践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内容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方法是统筹兼顾,具体办法就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内在要求,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也是针对当前中国国内外经济形势,满足中国今后长期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必须遵循的发展规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内在要求,对于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影响。 一、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的继承和拓展,是当代社会发展形势的必然 科学发展观对当今社会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出了新的理念 邓小平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求发展,必须首先发展生产力,只有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理念,这就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主要是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而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新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它的提出推进新的社会主义事业。 (二)解答了一个重大问题 各国的社会主义者都在探讨当代的社会主义应该是怎样的社会主义,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则科学的回答了这一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依靠人民。内容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是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等个方面的建设,使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都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掌控全局,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三)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1.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石 科学发展观在继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上有所发展,并没有脱离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而是在发展过程中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的新的观点。所以,科学社会主义始终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石。 2.科学发展观的逻辑起点 党的思想路线的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逻辑起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可以用16个字概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这16个字中,最重要的就是“求真务实”,胡锦涛指出:求真务实,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P 3.科学发展观的立足点 科学发展观的立足点是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考。我们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思想和理论”,?Q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立足点。 4.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结构 党的十七大 报告 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R14只有坚持了这几点,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实。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应用,符合中国国情 (一)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论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把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研究的重点,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作为文明进步程度的一个主要标志。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就是人们自身的力量。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到“五个统筹”、“五个坚持”,这是马克思有关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的反应,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应用和发展。 (二)唯物史观社会发展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全方位开放、互通有无、互补互利从而使各种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有话配置的经济,是一种以国内社会政治稳定、世界不发生大的战争为前提的全球化的经济。这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来支撑,为求稳定,不得不给社会劣势群体以福利保障,如今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扶贫助弱的政策,这并非完全处于富人的善心,而是处于发展的客观需要。 如今,想保持党员的先进性,重要第一条,就是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创造出社会主义所必须的物质和精神的条件,并且在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三)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理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标志着党在政治、思想路线、执政能力等方面已日趋成熟,也进一步补充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同志总结了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观,大大加快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延伸,又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把科学发展观付诸实践,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正要义,表明我们党开始把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科学发展观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一)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二者不能等同也不能割裂,他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在价值取向、目标任务、根本要求等方面是统一的,“以人为本”、“五个统筹”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二者在一定 社会实践 基础上还可以互相转化,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是以人为本,这就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力量源泉。 就当前我国的国情来看,生产力水平还有待提高。离开发展片面追求和谐,或者离开和谐片面追求发展,就无法协调,无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与和谐有机统一,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要坚持的正确原则。 和谐社会的建设既是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宏伟事业,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更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这要求领导干部联系实际、统筹兼顾、运用发展的观点、坚持创新的思路不断开拓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格局。 (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实践成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 1.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它使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在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所有国家都在谋求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要求及精神实质,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了指导作用。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正实现这一目的。 2.“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归宿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是党的宗旨和使命。这就是要求我们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全面”就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协调”就是指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即协调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只有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走上全面提高的文明发展道路。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在中国当前的国情下,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构建科学的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使社会主义的建设步入正轨,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注释: ?P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教育 读本.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Q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R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版信息不详. [2]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出版信息不详.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猜你喜欢: 1. 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范文 2. 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范文 3. 哲学社会科学类论文范文 4. 哲学社会科学类论文格式范文 5. 社会科学主义论文范文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为什么要进行认识活动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人们去认识这种事物或那种事物 ①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人们去从事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使认识不断发展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②实践提供认识发展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的必要条件第一,实践提供了解决认识新课题的经验材料. 第二,实践的发展,特别是近代以来的生产实践,还为科学认识提供必要的实验仪器和工具. 伽里略用自制的能放大30倍的望远镜发现了月球表面有环形山,发现了木星有卫星,从而证明哥白尼"日心地动"的学说是有根据的.伽利略用望远镜捍卫了日心说③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的分析和综合的抽象能力从根本上讲,是来自实践的.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分析和综合的活动.人的推理能力也是在实践中发展的,有目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推理,是"行动的推理".正是只有行动的推理才有逻辑的推理,是先有实践的逻辑才升华为思维的逻辑.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客观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又必须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实践的目的还制约着整个认识过程,规定着认识的方向. 认识对于实践的巨大反作用孙中山先生论知与行的辩证法孙中山先生特别重视知与行的结合,认为人类认识是在"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认识活动的方式和发展过程等方面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逻辑.总结经验教训,回顾历史,追溯已经消失的现象等,是在直接的实践之后认识客体和实践. 预测,假说,规划等则是超前于现实的客体和直接的实践. 认识的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是认识能够反过来指导实践. 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就提出"知行始终不相离","知行相资以为用"的观点,认为知行"并进而有功",这是很有见地的.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实践活动顺利进行二是当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总之,就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正确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就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知与行,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强调二者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

我们老师是钱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同志首先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前进的。而邓小平同志则从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的高度,正确区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邓小平同志正是基于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深刻分析和具体把握,抓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竭力主张和推动全面改革,扩大开放,克服发展生产力的主要障碍,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长期使人困惑的重大问题。 一、发展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生产力发展呢?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新课题。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揭示了作为一般社会形态均具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指出这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由于他们没有亲身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因而对于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表现不可能作出超前的说明。列宁因去世过早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生产力发展,在实际上否认了这一问题的存在。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正是由于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解决,因而造成了种种严重失误。 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对社会主义认识有许多重大的突破和发展。1956年至1957年上半年,毛泽东同志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及党的八大文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两类矛盾学说、我国的主要矛盾理论、体制改革思想和中国式工业化道路等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他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他还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旧社会的矛盾不同,具有非对抗的性质,大量的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毛泽东的这些精辟论述,为探索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无疑是一大理论贡献。然而,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指出这些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事情就是这样,尽管毛泽东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所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环节上的缺陷,但是由于他没有对此作出符合实际的具体分析,不仅没有看到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抓住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症结,在实践上反而把新制度和旧制度残余的矛盾扩大化,认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谁战胜谁的问题是主要矛盾,所以要用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的办法解决矛盾,作为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这样搞的结果,不仅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反而使基本矛盾更加突出,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致使中国在20年间基本上处于动荡、徘徊和停滞状态。 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了深入的具体的分析,深刻总结了国内国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要发展生产力,必须进行全面改革。他指出,这种改革不同于过去的政治革命,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制度,它的基本方面不会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但是,制度不等于其具体实现形式,长期形成的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尽管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方面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条件的变化,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抓住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现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之间的矛盾,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从而把握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关键,深化了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也从根本上论证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指明了改革的对象和任务。 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奠定了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经济的发展,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毛泽东同志继承并发挥了这一思想,在1956年便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获得大解放,为大力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1957年初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又指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他号召全党把工作中心适时地转移到经济建设和技术革命方面来。应当说,毛泽东同志关于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后我国主要矛盾转化以及由此而来的工作重点转移的思想是明确的,只是由于他后来在主要矛盾的认识上发生了错误的转向及其它复杂原因,才导致了在实践中未能一贯地实行转移。毛泽东同志虽然认识到中国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没有发达的生产力做基础,社会主义制度是不能巩固的,但他夸大了主观能动性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急于求成,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到了晚年,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支配下,甚至批判所谓“唯生产力论”了。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 当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后,邓小平同志断言:“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就是说,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邓小平文选》第168页)这样,就使得停止执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获得了理论依据。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这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指出的一个重大问题。据此,我们坚定地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移。 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以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的原理为依据的,更重要的是以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为现实条件的。邓小平同志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辩证地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目前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既联系起来又区别开来。他认为,在社会基本矛盾中,根本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中,主要的是人民内部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就要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而要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最中心的环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影响了基本矛盾的解决。这就是我们整个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中的主要矛盾。要解决主要矛盾,就要首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是在一个贫穷落后的东方大国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就更加具有直接的决定意义。而要发展生产力,首先就要把生产力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与之不相适应的那些不完善、存在着缺陷的方面和环节的阻碍和束缚下解放出来,以生产力的解放带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否坚持这个基本出发点,是判断是否真搞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准。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曾经未能始终如一地做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沉痛教训,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在确定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后,就要牢牢地在实际工作中抓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项根本任务,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 三、发展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民主政治的必要性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党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创造性地并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它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于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来说,是非对抗性的。我们的人民政府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但是它同人民群众之间也有一定的矛盾。这种矛盾包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民主同集中的矛盾,领导同被领导之间的矛盾,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同群众之间的矛盾。官僚主义者与人民群众的矛盾,始终是毛泽东同志深切关注的问题。他曾把这个矛盾,归结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在某些环节上还不相适应的矛盾,并认为这种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是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的。引申来说,官僚主义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复杂现象,固然有其历史的、阶级的、社会的原因,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首先是由于党和国家的具体制度上还存在一些弊端,成为其滋生、发展的土壤。据此,逻辑的结论应该是进行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是,长期以来,系统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并不在毛泽东同志的视野之内。因而,面对官僚主义现象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虽经反复多次的斗争,却总是收效甚微,他困惑了,倒退到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去看待官僚主义及其酿成的同人民群众的矛盾和冲突,对矛盾性质的看法也就由非对抗性变为对抗性的了。 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认为体制上的弊病,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官僚主义问题的最终解决,不在于大搞群众性阶级斗争或所谓“大民主”,关键在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1980年8月,他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指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从苏联模式演化而来的,高度集权,并不是很成功的。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二者应当相互依赖、相互配合。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改变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使政治生活民主化,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的权力;更为重要的是从制度上保证政治生活民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美国著名毛泽东研究专家施拉姆指出:毛在晚年很少考虑任何正式的和制度化的民主程序,而邓小平则把从制度上保证政治生活民主化以至整个社会生活民主化作为他的目标。我认为这个评价是比较中肯的。

无语了,我也安师院的,我们老师也是白树震,都是人才…

科学社会主义论文题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践特色;二是民族特色;三是时代特色。这三个方面的特色,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吸收实践经验、融入民族传统、反映时代要求的必然表现。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表现出独特的魅力,体现出特有的生机。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融入民族传统,反映时代要求,不仅解答了中国社会发展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且还体现出了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这些鲜明的特色,饱含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也展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践,它源于科学社会主义,但主要是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由实践来检验,并在实践中获得理论上的突破,实现制度上的创新。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立足于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要求。离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偏离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价值要求;离开了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失去了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思想理论基础,但不是简单地依据科学社会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改造的设想来进行实践的,而是根据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改造社会、发展中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既体现着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遵循,也更多地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离开了具体的实践,就不可能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也不可能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和价值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体现在把现代化的实现、民族的复兴同社会主义的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体化的事业。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这是百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不渝的追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为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明确目标;在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在中国也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发展,体现出越来越多的优越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人民已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富裕,国家在日益繁荣富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体现在把社会发展的过程性与奋斗目标的阶段性统一在一起,使奋斗目标贴近现实,贴近人民群众的愿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必然包含着发展的阶段性和奋斗目标的连续性。在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性理论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把初级阶段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在这个判断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阶段性奋斗目标,这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样的目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贴近了社会发展的现实,更深入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更直接惠及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也就更能凝聚起民族的力量,更能增强人民群众的信念,更能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体现在把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使事业的发展与人民利益的实现结合在一起。利益关系人心,人心决定成败。社会主义事业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尤其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使人民群众能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人民群众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深厚的力量来自于人民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能够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越来越充分地顺应着人民的愿望,满足着人民的需要,维护着人民的利益,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得到了看得见的物质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体现在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总结和提升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人民群众实践经验中获取智慧,这是我们党所坚持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历史经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碰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从书本上是找不到答案的,只能到群众的实践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很多成功做法都是群众首先创造出来的,无论是农村的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专业合作社,还是城镇的个体、民营等经济组织形式,都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形成的重要基础。及时发现和掌握群众实践中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把群众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上升为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并充满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特征上是民族的,它在实现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与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相贯通,表现出民族的气派和风格。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都愿意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和风格反映自己的情感和追求。可以说,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总是渗透着不同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体现着民族的特色。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也留下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追求团结统一、和谐相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这是我们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奋进崛起的精神源泉。这些文化精神,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着思想底蕴和精神营养。我们已经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断吸纳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也不断体现着对民族精神的弘扬。民族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内容,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地被吸收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不仅反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也反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体现在把爱国主义和艰苦创业的精神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使其成为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们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维护民族独立、关心社稷民生、为国献身的精神品格,是中国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主要表现,已经深深熔铸在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实现了有机的统一。爱国主义强化着人们对强国富民的追求,并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支撑。献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献身于促进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事业,献身于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事业,都是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不仅同爱国主义联系在一起,也是同艰苦创业精神联系在一起的。艰苦创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世人传颂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都是艰苦创业精神的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这种精神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艰苦创业的精神激励着人们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开拓出新的事业,创造出美好的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体现在把传统文化的精华思想与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融为一体,使其成为社会的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重和谐,讲信修睦,主张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天人合一、协和万邦,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这些思想精华,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特征,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这些思想精华,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可供吸纳和利用的厚重思想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精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继承和弘扬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并使这些思想精华与现代文明相承接,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都包含着对这些思想精华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体现在语言表述上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使其能够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益于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它的表现形式必然要带有浓郁的民族特点、民族风格。例如,我们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来概括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用建设“小康社会”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来表述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思想;用“三个代表”来体现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这两大工程的一体化;用“社会和谐”来引导社会建设和社会进步,等等,都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所表现出的民族特色。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时代的产物,它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同时,也顺应着时代的潮流,体现着时代主题的要求,提升着时代精神,从而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上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在动荡中发生了重大变化,争取和平,谋求合作,促进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对外思和,对内图变,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内外战略和政策的中心内容。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扩大,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改革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时代主题的变化,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在影响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各种社会制度、各种发展道路的比较优势,已经更多地取决于发展的成效,取决于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的是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但不是一条孤立的道路。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时代主题和世界形势的变化密切相连的,也表现出了对时代主题和世界潮流的积极回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体现在始终是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也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壮大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显著的时代特色。通过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促进着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通过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人类文明的进步联系在一起,为借鉴和学习一切国家的先进经验、文明成果创造了条件,也为人们的观念更新和思想飞跃提供了一种横向比较和外部动力。正是因为有了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有了与时代同进步、与世界共繁荣的动力和生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体现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和平中发展自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追求发展的社会主义,也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同时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当今世界提供的一个重要理念。千百年来,人类盼望和平,追求进步,而又总是遭受战争带来的灾难。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崛起和强盛,往往是通过武力扩张、暴力掠夺来实现的,这种为了自己的发展而损害他国利益的做法,严重危害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阻碍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近代以来,中国曾经长期遭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压迫和欺凌,饱尝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造成的苦难,更深知和平的宝贵、发展的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应天下大势,既实现着自己的发展,也承担着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中国发展起来了,决不会把这种痛苦再加之于人,也决不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去侵略压迫别的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代表着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大,体现着维护和平力量的壮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体现在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与世界各种文明、各种社会制度和各种发展模式,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世界是由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组成的,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价值观念、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相互之间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每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明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长处,没有绝对的高低优劣之分,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种文明、多种社会制度、多种发展模式的共生共存,是世界多样化的生动体现,也是世界充满活力的重要原因。人类社会的进步,正是通过不同的文明共同促进的;各个国家的社会理想,也是可以通过不同的发展道路来实现的。尊重和维护世界的多样性,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道路才能和谐相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在承认世界多样性现实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提倡各种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包容而不歧视,交流而不排斥,协商而不对抗,共处而不冲突,尤其是要放弃同化别人的企图,在彼此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

马克思主义主要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旧唯物主义的成就和缺陷。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并不断发展着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形态的多样性。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及其哲学意义。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目的性、物质性和社会制约性。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实事求是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和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辩证统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 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规律性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与系统。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必然和偶然的辩证关系。 唯物辨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辨证法,防止形而上学。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辨证法思想。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辩证思维方法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认识的本质 实践是认识的现实基础。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反映与信息、选择的关系。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导向作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价值。 认识过程中的辩证运动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现象和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的真理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是具体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的关系。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认识论与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社会的本质和社会规律的特点 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及其特点。人类社会是由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组成的复杂有机体。 社会的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要素和构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物质性和社会性。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生产关系与阶级结构。 社会的政治结构 社会政治结构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社会的观念结构 社会观念结构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整体。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意义。 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离不开人的活动。历史的参与者与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的自由及其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马克思主义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 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 二、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与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 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及其影响 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世界意义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兴起与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原则和基本步骤 四、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20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思潮 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

论文标题: 科学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科学理论体系,但没有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由于社会主义革命主要是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获得成功的,因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的实质是解决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始于列宁,毛泽东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党中央初步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过去,我们经常说马恩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这种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科学社会主义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及其后继者共同完成的。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体系,他们也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一些设想,但是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些观点不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始于列宁,毛泽东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邓.小.平初步构筑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党中央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一、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科学理论体系,但是没有形成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 当我们论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问题时,首先要澄清多年来人们在认识上的一个带有片面性的问题,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一揽子地解决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所有问题。其实,这种认识既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也不符合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在某种程度上说导致了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挫折和失误。 还有10页自己看,直接在百度里搜论文题目即可找到,记得采纳啊

马原论文科学社会主义题目

【摘 要 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关 键 词】背景/根本观念/发展/比较研究【 正 文】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深化对它们的认识,是当前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不仅对专业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如此,对从事其他哲学学科、特别是西方哲学研究者也如此。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实意义的准确理解,我们在其他方面的研究很难有顺利的发展,更难充分发挥这些研究的现实作用。为了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它的丰富和发展,需要从各方面做出努力。重新认识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怎样在西方哲学发展的理论背景下发生,这种变革的主要意义或者说马克思哲学的根本意义是什么,怎样看待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过程,怎样从与同时代的西方哲学思潮的比较研究中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意义,这些都是应当探讨的问题。下面就此谈些个人想法。一、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的理论背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以往较为流行的说法是: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继承了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继承了其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正如许多专家早已指出的,这种说法虽然符合事实,但并不全面。在西方哲学中,马克思所批判继承的不只是德国古典哲学,更不只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而是古希腊罗马以来的所有重要的优秀思想遗产。就马克思哲学产生的更为广义的理论背景来说,还包括马克思对其他思想文化发展、特别是自然科学发展所作的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其实,在理论来源上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和科学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只是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方面是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与以往哲学有着根本性区别的新哲学,从而超越(本文所谓超越都是指超出界限,并非全盘否定)了这些遗产。这种超越不只是对他以前的个别哲学家、个别哲学流派或者个别国家和个别时代的超越,而是对从古希腊罗马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的整个西方哲学的超越;这种超越也不只是个别哲学观点和哲学理论的超越,而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根本性的哲学思维方式的超越。正是由于有这样的超越,我们才能说马克思在哲学上所实现的变更是革命性的变更。而这种变更又适逢其时地适应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换言之,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科学地体现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客观趋势。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西方哲学已陷入了深刻的困境和危机之中,为了得以进一步发展,需要进行根本性的变更。在西方哲学发展中,由笛卡尔肇始的近代哲学所实现的认识论转向被公认为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向。这一转向具有丰富的内容,在不同哲学家和哲学流派那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经验论和唯理论、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都各有其特点,也存在各种各样的争论。其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争论就一直很是激烈,无论从理论上说还是从社会阶级背景说都有不同的内涵。但它们又有着重要的共同之处。这突出地表现在如下三点上。第一,它们都撇开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和宗教神学的信仰主义限制,肯定人本身具有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认知其所面对的世界的能力,后者就是广义的人的理性。对理性和理性能力的肯定和倡导,是近代哲学的认识论的转向的前提。第二,它们都把心灵和身体、自我(主体)和对象(客体)、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明确区分开来(这就是所谓主客二分),并由此出发而把主体通过什么途径、采用什么方法以及在什么程度上认识客体(人所面对的世界)当作它们的哲学活动的基本内容。以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的主体性原则由此得以建立,哲学基本问题更是突出地表现为主客、心物、思有的关系问题,它为整个近代哲学的发展、特别是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以及科学反对宗教开辟了道路。第三,它们把在理性的旗帜下,从主客二分出发建立一个完整的认识论体系,并进而建立一个关于整个世界图景的无所不包的理论体系当作其哲学研究的根本目标。这种体系、特别是认识论体系的建立促进了人的认识、特别是对自然界的认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实验自然科学的发展。上述近代哲学的三个突出特点可以说是近代哲学作为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思维方式的主要特点,在哲学发展的一定历史时代都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然而,由于三者在后来的发展中都越来越脱离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都被绝对化而转向其反面,以致以之为特征的近代哲学思维方式成了西方哲学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例如,对理性的倡导转化成了对理性的迷信或者说绝对理性主义,似乎不仅一切认识问题、而且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在理性的光环下获得解决。最可靠的科学是理性的科学、最理想的社会是理性社会。实际上,这种绝对理性主义从认识论说反而堵塞了人们通过实践和经验进一步获得真知的道路;从社会上说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现实的社会矛盾和危机,成了社会进步的障碍。又如,主客的区分导致主客分离的二元论,而二元论本身就蕴含着脱离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无法解释人的认识中主客的相互作用和转化,从而也无法使人获得真知,最后必然倒向怀疑论。休谟的怀疑论是彻底发挥二元论的必然结局。笛卡尔以来的唯理论者外表上肯定知识和真理的可靠性,但那不是依据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而是依据所谓万能的上帝所赋予的观念(天赋观念)或者作为上帝的理念化的绝对观念的保证,因而他们的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独断论。一旦排除了上帝或抽象的绝对观念,独断论同样必然转向怀疑论。再如,近代哲学家在理性主义前提下从二元分立出发所建立的哲学体系,由于被绝对化由促进科学发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变成了凌驾于科学之上的思辨形而上学,即所谓科学的科学,而这就成了科学发展的阻力了。这种体系本来是由人所建立的,然而由于体系被绝对化,人就成了体系中的一个次要环节,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也就消融于封闭的体系之中了。怀疑论、独断论和思辨形而上学的内涵当然有所不同,但它们又是密切相关的。思辨形而上学内在地蕴含着独断论,而独断论如失去上帝或绝对观念的支撑就必然倒向怀疑论,反过来说,在脱离现实生活和实践的条件下,为了克服怀疑论,必然走向独断论。因此,近代西方哲学在其发展中所陷入的根本性的局限性集中地表现于其思辨形而上学性。西方哲学发展到19世纪上半期,其思辨形而上学性发展到了其顶点。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体系可谓集西方近代哲学的思辨形而上学之大成,他的哲学中尽管有丰富的辩证法,但终究被其唯心主义的体系所窒息了。西方哲学为了求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克服独断论和二元论、特别是将二者包容在内的思辨形而上学的局限性。我们平常所说的唯心主义和反辩证法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也包含在这种局限性之内。但是,这种局限性并非唯心主义所特有。一切脱离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的唯物主义、或者说纯粹自然主义的唯物主义同样有这样的局限性。因此,克服近代哲学中的思辨形而上学的局限性,既集中地表现为对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体系的批判,但其意义远不局限于黑格尔,它同时应当是对全部传统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中的以脱离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为特征的思辨形而上学的批判。换言之,这不只是对个别流派、个别哲学家的哲学理论的变更,而应是对一切具有上述局限性的哲学流派和哲学家的理论的变更,或者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变更。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正是在上述哲学发展的理论背景下发生的这种哲学思维方式的变更。其实,与马克思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家也在寻找实行某种程度的变更,以超越近代哲学的困境和危机的道路。不过由于他们与马克思有着完全不同、甚至根本对立的社会阶级背景,因而在实现哲学变更的社会目标和理论取向上也与马克思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念和基础理论西方近代哲学因思辨形而上学等片面性而陷入困境和危机既然是马克思在哲学上实现革命变更的理论背景,因此批判和超越思辨形而上学等片面性必然成为这一变更的前提和出发点。事实上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开始实现这种变更时,就把他的哲学批判的主要矛头指向以思辨性、独断性等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形而上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形而上学。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所作的哲学批判虽然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代表的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马克思也正是在这样的批判中形成和阐释他的哲学的根本观念的。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包括世界观、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但马克思不是体系哲学家。他在哲学上最为关注的不是按照某种固定的架构去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而是针对他以前的哲学发展陷入困境和危机的症结所在、并按照他所代表的革命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要求,使哲学摆脱思辨形而上学等的束缚,回到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中来。现实生活和实践的观念由此成了马克思哲学的根本观念。在马克思的哲学中,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与对已陷入困境和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他所追求的哲学的解放与人的解放(首先是无产阶级的解放)是统一的。这种统一的基础正是现实生活和实践。马克思哲学中的各个部分的丰富的内容也正是通过现实生活和实践而联系为一个统一整体。关于现实生活和实践的观念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观念,马克思本人在19世纪40年代开始实现他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时所写的上面提到的那些著作中、特别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已有明确的阐释。

要是社会人生热点问题的哲学反思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1.摘要的规范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扩展。 2.撰写摘要注意事项 ①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忌讳把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不要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也不要诠释论文内容。 ②尽量采用文字叙述,不要将文中的数据罗列在摘要中;文字要简洁,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应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不要列举例证,不介绍研究过程; ③摘要的内容必须完整,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应写成一篇可以独立使用的短文。 ④摘要一般不分段,切忌以条列式书写法。陈述要客观,对研究过程、方法和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 3.撰写英文摘要注意事项 以上中文摘要编写的注意事项都适用于英文摘要,但英语有其自己的表达方式、语言习惯,在撰写英文摘要时应特别注意。

一、端正入党动机是争取入党的首要问题什么是入党动机?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在现实生活中,要求入党的同志的入党动机往往是不相同的。例如:有些同志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的;有的则认为当党员光荣,入了党个人和家庭都光彩,在亲戚朋友面前也好看;有的是看到周围一些同志都提出了申请,随大流而要求入党;有的认为现在政策好,自己富起来了,为报答党的恩情要求入党;有的认为“党票”是一种政治资本,通过入党在政治上找个靠山;也有的认为入了党,容易受重用,提拔快,或者大学毕业后可以找个好工作;等等。还有极少数人,要求入党是妄图到党内来改造我们党。要求入党的同志,剖析一下自己的思想,思考一下自己究竟是抱着什么样的动机申请入党。在上述种种入党动机中,只有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才是唯一正确的入党动机。这种入党动机之所以是唯一正确的,因为它与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和党员条件是一致的。其他的入党动机则是与此相违背的,是不正确的甚至是极端错误的。只有端正了入党动机,才符合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入党以后,才能发挥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作用,从而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战斗力。反之,如果让那些动机不纯的人特别是企图利用党员称号来捞取好处的人进入党内,就难以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甚至给党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党组织把端正入党动机作为对申请入党的同志的最基本的要求,把考察要求入党同志的入党动机和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作为保证新党员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措施。发展新党员,只能把那些入党动机端正,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表现出色,确实具备党员条件的人吸收进来;那些动机不纯的人,决不能吸收入党。对于要求入党的同志来说,端正入党动机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正确的动机,是正确行动的精神力量。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有持久不衰的动力,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起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积极作出贡献;才能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摆正党和人民的利益同个人利益的关系,逐步培养和树立起甘愿“吃亏”、不怕“吃苦”、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够正确对待争取入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当周围的同志比自己先入党的时候,不会沮丧和急躁,而是加倍努力;当接受考验的时间较长时,不会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找出不足,迎头赶上;当自己要求入党的行动没有被正确理解,甚至受到一些人的曲解、误会时,也能正确对待;当自己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不动摇自己的信念,始终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其次,要求入党的同志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经受住党组织的考验。这种考验在新时期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在革命战争年代,参加革命和加入党组织,意味着担负艰巨、危险的工作,甚至要牺牲自己的生命。在这样的条件下,即使有个别投机分子混入党的队伍中来,残酷的环境也起着大浪淘沙的作用,一些不坚定分子很容易被淘汰。党在全国执政以后,情况有了很大变化。一方面,执政地位能够使党更好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千千万万有志于改造社会、振兴民族、造福人民的有识之士吸引和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并不断地把其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共同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另一方面,由于党处于执政地位,一些思想意识不健康的人存有投机心理,认为入党不仅没有什么危险,而且还可以捞到个人好处;有的甚至把入党当作追名逐利的政治阶梯。因此,为了维护党的纯洁性,党组织必须严格考察要求入党同志的入党动机,通过必要的审查和考验,去发现哪些同志的入党动机是端正的,哪些同志的入党动机是不够端正的。只有那些入党动机端正又具备党员条件的人,才能被吸收入党。这就告诉我们,申请入党的同志要想实现自己的入党愿望,只有老老实实地树立起正确的入党动机,经受住党组织的考察,并通过正确途径加入党组织,而不能怀着不端正的入党动机,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混进党组织。二、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一般说来,应当注意这样几个问题:第一,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一个人入党的动机是不是正确,往往同他对共产主义事业和无产阶级政党的认识正确不正确、深刻不深刻有直接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科学地阐述了上述问题,只有认真学习这些理论,才能对上述问题有更加明确和深刻的认识。事实也证明,一个人对共产主义事业和共产党有了明确、深刻的认识,他的入党动机才会端正。近几年来,许多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加强了以党章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包括党的理想、宗旨的学习,党的纲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学习,党员义务和权利的学习。党的十五大后,全党又兴起了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觉悟,对他们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起了积极的作用。例如,有些农民入党积极分子,在贯彻党的富民政策之后开始富裕起来。最初他们怀着向党报恩的思想要求入党,通过学习,逐步懂得了不仅要自己富裕,还要帮助周围的群众共同致富,懂得了现在的努力就是为着将来实现共产主义,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这种变化,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朴素的、感性的认识上升到自觉的、理性的高度。这是树立正确入党动机的思想基础。第二,通过实践锻炼,不断端正入党动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正确认识,要经过实践枣认识枣再实践枣再认识的过程,并不断循环往复,才能获得。这里最重要的是实践。要求入党的同志仅有入党的迫切愿望还不够,还必须见诸于行动,在实践中不断用切身体验来深化对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例如,通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出积极的贡献,来体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实际行动,来体会为共产主义不惜牺牲一切的高尚情操;通过学习优秀党员的模范事迹,来增强自己对党的感情,激励自己的行动,等等。一句话,就是通过身边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强化正确的入党动机。第三,用正确的入党动机克服不正确的入党动机。人的思想活动是比较复杂的。在争取入党的过程中,一个人的入党动机往往既有正确的成分,也会掺杂一些不正确的东西。只不过有些同志入党动机正确的成分是主要的,不正确的成分是次要的;而有些同志则是相反。这就要求申请入党的同志主动靠拢党的组织,争取党组织对自己的帮助,通过接受党的教育、实际锻炼和自我思想改造,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把不正确的动机改正过来。前面讲过,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入党动机,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这里着重剖析其中的三种:第一种是觉得当党员光荣而要求入党。当一名共产党员的确是光荣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共产党员称号之所以光荣,就在于他们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能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也就是说,共产党员的光荣是与责任、奉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一个人要求入党,只是为了荣耀,为了脸面好看,而不准备为共产主义事业做艰苦的工作,那是同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不相称的。第二种是看见别人提出入党申请,自己也跟着申请,并没有认真思考到底为什么要入党。这是一种带有盲目性的入党动机。应当肯定,这些同志提出入党申请,也是一种要求进步的表现。但是,一个人要求入党,应该有坚实的思想基础,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懂得工人阶级彻底解放的道理,决心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基础,只是为了入党而入党,即使入了党,一遇风浪就会动摇。这样的人是不具备入党条件的。第三种是为了到党内捞取某种好处而要求入党,这样的动机与党的根本宗旨是背道而驰的。在党执政的条件下,有些同志入党后担任了领导职务,受到党和人民的重用和提拔。但是,这种提拔和重用,只意味着党员要担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决不意味着党员担任了某种职务,或者有了某种权力,就可以谋取私利。任何以权谋私的行为,都是党和人民所不允许的。我们党历来主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不能动摇的根本原则。因此,怀有到党内捞好处念头的同志,应当自觉克服私心杂念,真正树立起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全心全意地为党和人民勤奋工作,以实际行动来端正入党动机。要求入党的同志还应该懂得:端正入党动机,不是入党前一时的问题,而是一辈子的事情。有的人虽然组织上入了党,但端正入党动机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有的入党时动机是端正的,但后来放松了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革命意志衰退了,甚至蜕化变质了。这些同志由于没有树立好或者未能经常保持正确的入党动机,即使组织上入了党,遇到适当的气候,还会犯错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75页)这段论述极为深刻。每个要求入党的同志都应引以为鉴,不论组织上是否入了党,都应做到首先在思想上真正入党;而且要长期地注意检查自己做党员的动机,克服那些不正确的思想,决不能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

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新的认识。这些认识集中体现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从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中,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中,从现实任务与奋斗目标的统一中,对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作了科学的概括,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在进一步的探索中认识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所有这些认识,对我们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的特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的概括: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一定要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这不仅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是比资本主义制度更高更先进的社会制度,能够适合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能够创造出最终战胜资本主义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但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结构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也不应该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更不应该实行单一的国有制。究竟应该怎样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应采取怎样的形式,必须从本国生产力发展的具体状况出发。比如中国根据自己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并探索了包括股份制在内的多种公有制实现形式。 第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制度,表明劳动既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也是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当然,究竟应该建立怎样贯彻社会主义原则的分配制度,应该根据各个国家的不同情况而定。我国经过多年的探索,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政治特征。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全社会形成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文学艺术等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博采世界文明之众长,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原则。第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产党人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诸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表现。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解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具看客观的历史条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胜利。但同时又使社会主义事业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的困难与问题,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不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一)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时候,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但是,革命的实践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预期,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相继取得了胜利。为什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呢? 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革命实现的。无论是当时的俄国还是中国,劳动群众所受的多重压迫和剥削格外深重,使社会矛盾特别尖锐,出现了很好的革命形势。反动统治阶级已经不可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也不能照旧地生活下去了。革命的主观条件也成熟了,集中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已经能够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正确地分析革命的客观条件和革命队伍本身的状况,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斗争策略,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运用各种斗争形式,直到发动武装起义,进行武装斗争,夺取革命的胜利。 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不可能出现先进的生产关系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出现落后的生产关系能够长期容纳先进的生产力的现象。但是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则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方面了。从历史上看,封建制取代奴隶制、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也有不是从最发达的地方开始而是从薄弱的或不发达的地方开始的先例。 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那种把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做是“反常现象”,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看做是“畸形的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 (二)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建立起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广阔前景。但是,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完成这个任务,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疑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奋斗。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胜利,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必然会影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阶级,就意味着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民主。但是,这并不就是说这种民主一开始就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受到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严重制约,建设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面临许多困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改变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和平等,从而为人类的崇高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准备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同样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就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如果说在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之初,国际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进攻主要是武力方式,那么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有了长足进步之后,进攻的方式则往往转变为以和平演变为主。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提供了可能。然而,要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又并非易事。在社会主义进程中,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制度本身,而相当程度上在于人们没有认识和掌握规律。实践已经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试图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也是有害的,执政的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同资产阶级革命不同,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任重而道远。它面临着崇高宏伟而又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表明,无产阶级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00多年来一些国家已经找到了各自成功的道路,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取得革命胜利以后,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尚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探索。 (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回,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实践表明,虽然已经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起点的生产力状况都比较落后,但是,各国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就决定了各个国家必须根据自己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他们进行活动的既定前提和基础。各个民族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按照自己的民族特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求他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自己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植根于本国的土壤之中,才能取得成功。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时代是不断前进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也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从世界范围来说,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具体的国家来说,同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也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适时地改革和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总之,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一个客观真理。但是在认识这一真理的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却是沉重的。实践证明,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也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多样化的趋势日益突出。这种多样化的趋势,既是科学社会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从世界历史的走向方面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牛机和活力。 (二)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既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那么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就是无产阶级执政党必须领导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神圣使命和光荣任务。 第一,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恩格斯在评论《资本论》第1卷出版时说过:一些读者可能会以为他从这本书里会知道共产主义的千年王国看来到底是什么样子。谁期望得到这种愉快,谁就大错特错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的设想所采取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新社会制度的思想方法,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研究未来社会制度的科学方法。 第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是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不同于俄国。各国的国情不同,情况又在不断地变化,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不同时间、不同国度的实际运用,也应该不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对这一根本问题,只有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第三,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空前伟大的创造性事业。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社会的开放性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封闭只能导致落后,这也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客观真理。但借鉴不能脱离本国国情照抄照搬。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曾经被神圣化、凝固化,以至于长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实践证明,不同国家试图用“一条道路”、一种模式发展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发展社会主义既不能照搬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更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照搬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这是一个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一样,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会发生曲折,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每一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甚至要经历反复多次的复辟、危机和失败,而后才能站住脚。封建制度代替奴隶制度是如此,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亦是如此。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是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并且要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因此更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社会主义只能在斗争中曲折前进发展。列宁指出:“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第一,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崭新形态,其产生和发展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体现着人类的未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社会主义的产生和成长,意味着对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否定,这就必然要遭到资本主义势力的拼死反抗。社会主义新社会在开始的时候总是比较弱小的,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和斗争是不会停止的,时起时伏,有时甚至相当激烈,资本主义还可能会复辟,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还需要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继续进行更加艰苦的工作和斗争。这就注定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在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由于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只有尊重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规律,及时研究新情况、有效地解决前进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够顺利地向前发展。 第三,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和充满矛盾的客观进程。当前甚至今后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全球化趋势将仍然处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之下。这种全球化必然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重性的特点。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既有积极的效应,又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负面的影响;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由这种情况所决定,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国际交往,只能是一个把握机遇、趋利避害、因势利导、曲折前进的过程。 (二)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 说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曲折性,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新的先进的制度,从根本上说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性矛盾,但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够高,新制度不够完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部分,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改革就是克服这些矛盾的最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如何进行改革?从已有的实践中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 第一,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目的是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改革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选题

论文参考题目: 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2、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一步扩大政治参与研究3、对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思考4、进一步完善现在选举制度研究5、村民自治研究6、进一步改革行政监督体制研究7、行政公开化研究8、行政信息化研究9、行政改革动力系统研究10、浅议如何改革我国公务员的监督系统11、对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探析12、浅议知识经济时代公务员能力与素质的提升途径13、试论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14、对强化公务员勤政廉政建设的思考15、知识经济时代行政领导者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16、浅议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新思路17、加强财政工作廉政建设的对策19、行政职权滥用的危害与防范措施20、对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分析21、如何强化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制度创新22、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经济调控模式的转变23、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考24、试析行政权力与政府效能25、我国村级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6、西部大开发中小城镇建设的政府管理 27、WTO的透明度原则与我国行政公开制度改革28、电子政府建设的标准化参考模式初探29、政府信息化给政府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对策30、制约政府网络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81、论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82、谈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8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政策创新84、浅论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体系85、全球化与邓小平的开放理论86、浅析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87、"一国两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刍议88、"一国两制"构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89、论邓小平的实践品格与批判精神90、论邓小平的理论思维特色91、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有感92、读《邓小平南巡讲话》有感93、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9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历史进程95、党的历史方位与“三个代表”96、论“三个代表”的哲学基础9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98、“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之理论探析99、“三个代表”是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统一10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特征及其现实意义101、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观102、“三个代表”与党的作风建设10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特色104、论“三个代表”理论创新的特色105、把握“三个代表”中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106、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推进理论、制度和科技创新107、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会政治过程中的引导提升作用108、浅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109、简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载入宪法的重大意义110、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111、简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的历史经验112、“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理论的基本总结113、加强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唯物史观在党建上的创造性运用115、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116、“三个代表”的提出与党对“历史周期率”的跨越117、十六大对我党统一战线理论的新贡献118、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统一119、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120、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121、从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到科学发展观122、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23、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24、“三个代表”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25、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文明”协调发展126、“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一脉相承127、政治合法性视角下的“三个代表

只要说我党好 都是好题目~~~~改革开放辉煌30年 重温建党路,90年风雨征程

论财务管理的目标及其原则摘要:从已有的文献来看,“新经济”—词是由美国人首先提出来的,其含义是区别于过去经常出现的经济周期之传统经济,认为在新的科技条件下,今后的人类社会将免受经济周期之苦。之后,随着新的经济现象的不断出现,人们又基于各自的知识结构和感知,认为新经济与经济全球化,或与网络等新产业革命,或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等密切相关。尽管迄今为止人们对新经济的提法和特征尚有不同认知,笔者理解,全球化、网络化、高新科技化、知识化,应该是新经济的本质内涵。一、 财务管理的对象财务管理的目标问题与如何界定财务管理的对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先阐明财务管理的对象。该问题本人曾在拙作《关于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对象的确探讨》①一文中作过较为详细的论证,现将其中的主要观点作为一简要介绍,以便进入对财务管理目标问题的阐述。关于财务管理的对象,目前较为权威地说法是资金运动。不幸的是,会计的对象也界定为资金运动。虽然财务管理与会计是相互独立的学科,但是因为二者对象界定相同,所以往往导致"大会计"与"大财务"之争,难以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我们认为,资金运动只表明它们的共性,而未能说明它们的个性。在资金运动过程中,财务管理与会计扮演的角然是不大相同的,这可以从资金运动过程中找到它们各自的角色定位。资金运动过程一般包括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运用)、资金耗费、资金回收(补偿)、资金分配等五个方面。在筹资过程中财务管理要对如何筹集资金、把握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控制财务风险等负责,会计则是对筹资结果--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进行记录、报告;资金投放实际上是投资,在投资过程中,财务管理负责资产的形成过程,主要投资决策、资产结构管理等,会计则是对投资的过程及其结果--资产进行反映。对以上资金运动过程中的筹资与投资两个方面,会计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来描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并以此为依据编制资产负债表。基于这一角度,可以认为财务管理对资产负债表要素的直接管理。资金耗费过程实则是投资的延伸,其结果是形成成本、费用、财务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关注成本管理,会计则关注成本核算;资金回收过程,是通过营业收入及其投资收益来实现的,财务管理对收入的形成过程进行管理,会计则对收入进行核算,资金分配过程即利润分配过程,财务管理对利润分配进行科学管理,正确处理财务关系,会计则按既定利润分配程序和方案进行利润及其分配核算。对以上资金运动过程中的耗费、回收与分配三个方面,会计以费用、收入、利润三个要素来表达,三者的数量关系为:收入-费用=利润,并以此为据编制利润表。基于这一角度,财务管理就是对利润表要素的直接管理。从以上分析可知,财务管理关注的是资金活动本身,即资金运动的质量方面;而会计关注的是资金运动中价值量的变化及其结果,即资金运动的数量方面。因此,资金运动的质量与数量分别就成为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对象,从而区分财务管理与会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实务界将财务管理从会计中分离出来铺平了道路。二、财务管理目标关于财务管理目标,在批判了"利润最大化"之后,大多选择了从西财务财务管理中移值过来的"股东财务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也有人转换为本土语言:"所有者财富最大化"②)。这种选择是否无懈可击呢?我们认为有下列问题值得考虑。1.股东财富计量问题从理论上,股东财富的计量模型如下:∞SV= ∑DNCFt.(1 K)-tt=1上式中,SV为股东财富;DNCFt为第t年归属于股东权益的净现金流量;K为股东要求的确投资报酬率或考虑风险报酬率的资金成本。可见,要准确可靠地计量出SV,取决于DNCFtR 的预测和股东面临的风险大小。然布景不目标而言,现金流量预测技术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贴现率(K)的确定难度很大(风险计量及风险报酬计量技术远未完善),因此,SV的计量就成了问题。如此一来,就等于一个非常不确定的东西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理财人员面对如此模糊的目标,很难采取有效的财务行动。2.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替代问题"对‘股东财富最大化’,在财务文献上还有几种名异实同的表述,如‘企业总价值最大化’。美国学者和对此作了专门研究,并通过严密的数学公式体系,具体证明了所有这三种‘最大化’,实质上都意味着企业股东的财富最大化"。③这里,除了将"所有者权益总价值"可看成"股东财富"的同义词之外,其他两种是值得探讨的。(1)企业(总)价值企业(总)价值可直接表达为:∞FV= ∑NCFt.(1 K)-tt=1上式中,FV为企业(总)价值, NCFt 为第Trh 的预计净现金流量;r为考虑风险因素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或预期投资报酬率。企业(总)价值还可间接定义为企业资金来源的资本化价值。众所周知,财务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债 股东权益。上式是用历史成本来计量的。若用市场价值来计量,则可得到(资产的市场价值即企业总价值):企业(总)价值=负债价值 股东财富。此时,股东财富=企业(总)价值-负债价值。通过上式,不难看出,要保证企业(总)价值最大化等价于股东财富最大化,就必须假定负债价值为一不变之常数。这一假定,只有当资金结构恒定时才成立。可是,资金结构是动态的,负债价值也是动态的,从而企业(总)价值最大时并不代表股东财富也同时达到最大,可用表1数据来验证。④表1债券价值 股东财富 企业(总)价值(百万元) (百万元) (百万元)2 * *8 * 表中数据说明企业(总)价值最大时并非股东财富最大。(2)普通股每股价格要使"普通股每股价格最大化"等价于"股东财富最大化",必须使下式成立才行:股东财富=股东持有的普通股股数×每股价格股东财富是通过公司分配给股东的现金流量来计量,而股价是通过股票市场来评价,二者要取得一致除非股票市场是完美的(有效市场假设)。实际情况却往往是股价与公司理财行为(经营业绩)会发生定程度的背离。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是真实资本,而股东却在注入资本后抽身退出所持有的股票是虚拟资本。虚拟资本受制于真实资本,但又相对独立。这种独立性表现在:首先,虚拟资本的量与真实资本有可能背离。股票数量是不会在流通中"损耗"的,而真实资本在经营中动可能出现亏损、渗漏和贬值;其次,虚拟资本的"价值"是由市场来评价和赋予的,可能与真实资本的实际价值一致,与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一致;再次,虚拟资本有相对独立的运动轨迹。真实资本的运动轨迹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而虚拟资本主要在投资者之间不断转手。正因为如此,对股价的评定就带有相当程度的中确实性,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⑤因此,股票市场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市场,股价除了受公司自身因素影响之外,还受到诸如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利率变动、通货膨胀、政治局势、战争、谣言、重要人物言论等其他公司不可控因素的重大影响,从而导致股价与股东财富非同步变动。除了用股价计量股东财富不十分可靠以外,以我国还面临许多现实问题,比如上市公司数量少,其他类型的企业以什么作为理财目标?即使是上市公司,又因为占绝对多数的国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以股价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又是否可行?更不用说股市远未规范化,股价的变动并不能真实地反映股东财富的变动。3.财务管理主体问题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自然也是理财的主体,理财目标应成为理财主体的行动目标。而若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理财目标,则无疑是将股东作为理财主体,隐含了"企业是股东的企业"这一基本前提。只要承认企业是具有法人财产权的法人实体,就必须承认企业是一个具有独立利益的实体,它既要维护股东的权益,也要保障债权人的权益,还要顾及经营者和职工的利益,并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另外,"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股东的目标,并示协调股东与经营者、债权人的冲突。⑥4.企业目标与财务管理目标的区分问题在研究财务管理目标时一直存在着一个误区,即把企业目标直接作为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只是整个企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子系统目标当然要与整个系统目标保持一致,但子系统还应有自己区别于其他子系统的独特性目标。企业价值(财富)最大化是企业系统中人、财、物,产、供、销等各子系统协同努力的结果,决非财务管理所能独立随承担的。因此,企业价值(财富)最大化只宜作为企业目标,财务管理目标就是为实现企业目标服务的。顺便提一下,有人主张以"经济效益最大化"⑦作为理财目标,实际上也是混淆了企业目标与理财目标的界限,抹煞了财务管理的个性。我国《公司法》中已明确指出:"公司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因此,就现阶段而言,将企业目标概括为"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企业中的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均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开展工作,"经济效益最大化"并非财务管理能独自实现的目标。我们将财务管理的对象界定为资金运动的质量方面,有助于澄清这个问题。既然财务管理是对资金运动的质量进行管理,那么财务管理目标顺理成章就是优化资金运动的质量,即认真组织好企业财务活动,正确处理好企业财务关系。⑧资金运动的质量好坏往往表现为企业财务状况的优劣,即企业偿债能力、资金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的大小及其相互协调统一程度。从这个角度来看,财务管理目标亦可定为优化企业财务状况。⑨企业财务状况可以用一系列衡量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财务能力的指标来综合评价。这就解决了目标的量化问题,便于操作,有处于给企业财务管理指明方向,且应优于把存在过多不确定性因素的"股东财富"或"企业价值(财富)"等引入财务管理目标中。值得一提的是,财务管理本身还可以创造直接的"财务效益",⑩主要表现在筹资管理过程中产生的财务杠杆收益;对外投资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投资收益;企业合并过程产生的商誉等。现行财务状况评价指标体系中没有单独反映这部分内容,将不利于正确估价财务管理为实现企业目标所起作用的大小,也不利于人们正确认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三、财务管理原则财务管理原则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行为规范。目前,对理财中究竟应遵守哪几条原则,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1)三原则论。环境适应原则、整体优化原则、盈利与风险对应原则;11(2)四原则论。成本收益原则、风险与收益均衡原则、资源合理配置原则、利益协调原则;12(3)五原则论。有人概括为价值最大化原则、风险与所得均衡原则、资源配置原则、利益关系协调原则、"成本-效益"原则,13也有人概括为成本-效益原则、风险和收益均衡原则、财务状况整体量衡原则、依法理财原则、权益结合与利益关系协调原则;14(4)六原则论。有人描述为系统原则、平衡原则、弹性原则、比例原则、优化原则、时效原则,15也有人描述为资金合理配置原则、收支积极平衡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收益风险均衡原则、分级分权管理原则、利益关系协调原则,16还有人描述为权益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计划性原则。为了消除分歧,我们认为在研究理财原则时,就把握以下要点。(1)理财原则应介于理财目标与理财方法之间,既不能是对理财目标的描述或解释,也不能是对理财方法的说明。上述价值最大化原则、权益性原则、财务状况整体衡量原则,均是对理财目标的一种描述;而分级分权管理原则、计划性原则应属于财务管理方法的范畴;(2)各项原则虽然相互联系,但应是平行关系,不能交叉、包含或重复。上述整体化原则、比例原则、弹性原则、环境适应原则、资源合理配置原则,皆可包括在系统原则之内,责权利相结合原则、依法理财原则也包含在利益关系协调原则之内;(3)各原则应能贯彻于理财全过程,同时适用于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和分配管理。上述原则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4)各原则应反映财务管理的特质。上述真实性原则,主要是作为会计原则而存在的,会计有现责任为财务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总之,对理财原则的归纳,应具备概括性、全面性和普遍性。根据以上认识,我们曾将理财原则作过总结,现重新加以归纳并加以充实。(一)系统原则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本身又由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分配管理等子系统构成。在财务管理中坚持系统原则,是理财工作的首要出发点,它具体要求做到:1.整体优化。只有整体最优的系统才是最优系统。理财必须从企业整体战略出发,不是为财务而财务;各财务管理子系统必须围绕整个企业理财目标进行,不能"各自为政策 ";实行分权管理的企业,各部门的利益应服从企业的整体利益。2.结构优化。任何系统都是有一定层次结构的层级系统。在企业资源配置方面,应注意结构比例优化,从而保证整体优化,如进行资金结构、资产结构、分配结构(比例)优化。3.环境适应能力强,财务管理系统处于理财环境之中,必须保持适当的弹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达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境界。(二)现金收支平衡原则在财务管理中,贯彻的是收付实现制,而非权责发生制,客观上要求在理财过程中做到现金收入(流入)与现金支出(流出)在数量上、时间上达到动态平衡,即现金流转平衡。保持现金收支平衡的基本方法是现金预算控制。现金预算可以说是筹资计划、投资计划、分配计划的综合平衡,因而现金预算是进行现金流转控制的有效工具。(三)成本-收益-风险权衡原则在理财过程中,要获取收益,总得付出成本,而且面临风险,因此成本、收益、风险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理财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成本、收益、风险三位一体的观念,以指导各项具体财务管理活动。具体要求如下:1.成本、收益权衡。在财务管理中,时时刻刻都需要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权衡。在筹资管理中,要进行资成本与筹资收益的权衡;在长期投资管理中,要进行投资成本与投资收益的权衡;在运营资金管理中,收益难以量化,但应追求成本最低化;在分配管理中,应在追求分配管理成本最小的前提下,妥善处理好各种财务关系。2.收益、风险权衡。收益与风险的基本关系是:高收益,高风险;低收益,低风险。但应注意的是,高风险并不必然带来高收益,有时甚至是高损失。可见,认真权衡收益与风险是很重要且很困难的。在筹资管理中,要权衡财务杠杆收益与财务风险;在投资管理中,要比较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在分配管理中,要考虑再投资收益与此再投资风险。在整个理财中,收益与风险权衡的问题无处不在。3.成本、收益、风险三者综合权衡。在理财过程中,不能割裂成本、收益权衡与收益、风险权衡,而应该将成本、收益、风险三者综合权衡,用以指导各项财务决策与计划。权衡即优化,决策的过程即优化的过程。财务管理中,各种方案的优选、整体(总量)优化、结构优化等,都体现了成本、收益、风险三者的综合权衡。(四)利益关系协调原则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时,离不开处理与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职工、内容各部门、债务人、被投资企业、国家(政府)、社会公众等利益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财务管理过程,也是一个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过程。利益关系协调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国家法律法规、企业契约(合同)、企业章程及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均是企业处理财务关系的规范。因此,企业必须依法理财,不何任意而为。注释:①龚凯颂:《关于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对象的探讨》,《财经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2期。②郭复初领著:《财务通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107、144-157页。③余绪缨主编:《企业理财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28、36-38页。④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第1版,第316、9-14页。⑤金德环主编:《证券市场规范化建设研究》,上海财政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214-215页。⑥同④。⑦中国注册会计师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编:《财务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10-11,14-21页。⑧同①。⑨谷祺、夏乐书、乔世震:《财务管理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年1版,第1、14-18页。⑩王广明、刘贵生等编著:《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36-40页。(11)同③。(12)李沪松、杨淑娥主编:《企业财务管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8页。(13)周忠惠、张鸣、徐逸星主编:《财务管理》,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1版,第13-17页。(14)同⑨。(15)王化成、彭进军著:《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10-16页。(17)同⑧。(18)刘娥平、龚凯颂编著:《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9-17页。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论文

科学社会主义(scientific socialism)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它以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又称科学共产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3个组成部分;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3个组成部分之一,即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相并列的科学社会主义。人们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即作为运动或制度的社会主义,通常是从狭义上来理解的。

推荐你去淘宝的:翰林书店,这个店铺应该能下载到这类论文。我去下过,很及时的

科学是反映事实真相的学说。科学首先是一种学说,这种学说是对事实真相的客观反映。科学与事实真相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科学科学是文明的永恒、普适、唯一性就是科学.科学有别于真理,真理就是一定前提条件下的正确的客观规律及其描述,而科学就是一定条件下的合理的方法、实践机器描述;科学不一定是真理,真理就一定是科学。 科学就是把任何被研究的对象.进行无限放大和无限缩小,在无限放大和缩小的过程中.找到接近100%的完美理论.得出价值.做出贡献.看看你现在的生活.航母.互联网等等........这些科学的意义平凡于人类的生活当中。科学是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思维严谨地研究问题的方法。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了解中国科学的权威著作是-李约瑟和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科学是人类智慧结晶的分门别类的学问。科学就是讲求证据,逻辑严密的人类认知。 哲学家和科学家经常试图给何为科学和科学方法提供一个充分的本质主义定义但并不很成功。尼采认为人们容易忘记,科学其实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人类活动,它是在发明而不是在发现不变的自然规律。某些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像费耶阿本德(Feyerabend)和罗蒂,可能会同意他的这种看法。他也认为,落入科学主义窠臼是愚蠢的---科学主义相信科学能最终解决所有人类问题,或者发现隐藏在我们感觉经验到的日常世界背后的某些真实世界的隐藏真理。但是,他完全支持把科学视为一种现象学的、实用的---因此不太野心勃勃的---活动的观点。当然,后现代主义对科学的定义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随意引用会出错。 科学的定义:对一定条件下物质变化规律的总结。 科学的特点:可重复验证、可证伪、自身没有矛盾。 科普是科学普及的简称。 讲述自己的论据和结论,让读者自行验证此结论是可重复的规律(科学)的过程,被称为科普。 迷信是不希望听者去验证,只希望听者接受讲述观点的传播形式。 不经验证的接受方式,也是迷信。科学不一定是真理,但科学的追求目的是真理.科学的研究内容有二:一是揭示宇宙万物的本质特性和规律,二是对万物的原有状态的重组,使其成为有某种性能的能满足人们某种实践需求的东西。 对没有能力理解或验证的人讲科学,应该叫启蒙教育,多用于在儿童还不知道基本科学验证方法的时候讲述科学知识。这不适用于理论交锋之时,此时主要讲证据。学校的教材才是经得起推敲和实验证明的标准的科普读物。 迷信不一定是错的,每个人都不是全才,都会或多或少的迷信权威、专家,不经验证而相信。所以迷信不可怕。但分不清科普和迷信,就可能分不清科学和假科学。 公认,是指交谈双方认可的,不是虚指。 例如:8大行星说法的公认,是指科学大会通过决议,而不是地球 科学上大多数人知道,或承认,后一标准是不容易验证的。 但是科学家也有错的时候:例如亚里士多德,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但是他的重物先落说被发现需要修正。 修正后的论述:在做自由落体实验时,如果两物体受到相同的、与运动方向相反的空气阻力,其它条件完全相同,则较重的物体先落地。 (注意:原结论重物先落证伪的最好实验不是两个不同重量的球做实验,而是带降落伞的人和小石头比,石头先落) 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辞海》1979年版: “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 《辞海》1999年版: “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 法国《百科全书》: “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以寻求事物之中的条理。此外,科学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 前苏联《大百科全书》: “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职能是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科学’这个概念本身不仅包括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个活动的结果。”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可以简单地说,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科学与唯物主义画等号,这其实是错的。科学是表现客观世界的规律,而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唯物主义就是对的,事实上唯物主义不一定就是对的。 《中国幸福学研究》: “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 什么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就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我所用,为人类所用的知识。 科学需要指出的是,因为人们研究客观事物的不同,科学与科学技术是两个可以互相转化概念,也就是说科学可以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也可以是科学。比如汽车发动机理论相对汽车这个事物而言,这个理论就可称之为汽车发动机科学,而汽车理论就是诸如发动机科学,机械传动科学,电子科学等科学综合应用的汽车科学技术;而发动机理论也是一门科学技术,是包含材料科学,燃料科学,力学等科学综合应用的科学技术。所以,讲科学和科学技术要有针对性,否则科学和科学技术的概念就容易混淆。”编辑本段词语定义 「科学是暂时可被知而还没有被推翻的知识」我们称作「科学」,是存在一定的时空中有一定约束条件的可知的认识。暂时还没有被推翻掉的知识叫作科学。所以科学里面许多的定律,被另外一代,或者另外一批,新的一代的科学家,新的发现淘汰掉的时候,原来被认为是「金科玉律」绝对没有错的科学,一个一个淘汰掉。所以科学不等于「真理」。科学不过是对被造界的物质范围里面暂时一些,可靠的,但不是绝对的知识。编辑本段基本定义 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的,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成果的绝大部分有利于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 科学,应该是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科学就是知识。第二,科学不是一般零散的知识,它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第三,科学是人类和科学家群体、科学共同体对自然、 科学幻想对社会、对人类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活动。第四,在现代社会,科学还是一种建制。第五,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提出)。 贝尔纳则把现代科学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六个方面: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构成我们的各种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各种态度的力量之一;与社会有种种相互关系。 科学的诞生和人类的历史基本上一样久远。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700万年,据考古发现,大约距今30万年前,原始人就在制造石器的过程中,开始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在距今一两万年前,原始人发明了新的劳动工具—弓箭。弓箭的发明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利用弓箭有组织地狩猎,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剩余的猎物则被饲养起来,使人类由狩猎进入畜牧的时代;另一方面利用弓弦绕钻杆打孔的方法钻木取火,又发明了摩擦生热的制火技术,不仅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生产的手段;用火炼制粘土,发明了制陶技术;用火熔化铜和铁,制造出金属农具,使人类结束了一万多年的迁徙不定的生活,进入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从而开始了人类五千年的文明史。 同时,科学是人种人类意识对客观自然的一种正确的认识,它是来源于实践(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指导人类进行新一轮的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从而进行具体有续的整理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通俗地说,科学是一种态度、观点、方法!同时,科学的东西本身具有悖论!也就是说,不同的专业学科的东西很容易被混淆和认为是矛盾的!其实,它反映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不同的多个复杂方面! 实际上,在此以前,由于科学一词从来就没有严格定义过,所以会引起一系列的混乱和无谓的争论。比如: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是什么?科学与宗教的区别是什么?等等。而这些问题又是非常非常吸引人的问题。所以时代要求我们尽早地给出恰当的定义以解决这些争议。 该定义中“逼近真理的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该定语是自己加进去的,原因是为了明确科学的涵义,即明确科学是一个怎样的知识体系(我至今为止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书上为什么不敢明确地加上它)。其中“矛盾”当然是指逻辑矛盾。 “知识体系”是人们对科学的最初认识。作为一种非常实用的知识,最重要的就是有很高的条理性和结构。这一点,任何一本经典著作都多少具有这种特色,古代最著名的要数《几何原本》了。中国的古典著作中最有条理的,也许是我不学无术,自认为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橘中秘》(一本棋书)。不过科学这种知识体系已不象某些知识体系那样规模那么小,讨论范围那么窄了,而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知识体系,其野心甚至企图包罗万象无所不及。这么大的体系仍要保持很强的条理和结构,这就显得与众不同了。但知识体系并不只有科学一种,所以必需明确科学是怎样的知识体系。定义中前面部分给出了限定,跳过一段再讨论。 很早有人就认识到了科学是一项造福人类的社会事业,但其意义是随时代发展进一步深化的。而这也是缺少教育的人们不易理解的。知识表现在书本里怎么又是一种社会活动呢?不能被别人理解,不能被别人重复验证,这本身就不叫知识,为什么还要强调其社会性呢?这是因为科学对知识的认识要远远比其它对其的认识严格。不管对巫师、宗教徒、平民还是科学家来说,知识都是指正确的陈述,正确的预见,即知识就是人认为的“真理”。但只有科学家才非常严格地审视“真理”。不光要看它的初始语句(常称为公理)是否来源于直觉、实验或有充分理由,而且严密地审查推导过程中的任何细节,并考查其任一导出结论是否与实验或生活经验相冲突。而这一系列工作都不是没有受过科学训练的人能做的,因 科学刊物此需要教育,需要许多的科学家的共同劳动,也需要广大民众的理解和各方面的支持。随着科学的越来越发达,科学的复杂程度越高,其社会性也就越强。 “逼近真理”是强调科学的特质,与其它相比,科学最强调怀疑和创新,因为科学是以不存在先知先觉为前提的。同时科学也非常强调继承和借鉴!认为所有知识都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虽然科学追求的是主客观世界的统一,但毕竟主观世界与客观存在并不是一回事,知识再正确,也只是逼近对世界的描述,而不就是客观世界。比如说:理想气体模型它能非常好的描述在常温常压下的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是因为这些气体分子的线度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而范德瓦尔斯对理想气体模型的修正也只是近似的描述象水蒸气那样的真实气体。科学家们懂得他们的理论一开始就是近似,所以他们从未指望从其理论导出的结论与真实世界无丝毫误差。所有的知识是人造的,是主观世界的产物,即使存在外星人,也只可能是比地球人更进化而已,他们也会有错。自然界的秘密存在于自然界本身,自然界以其自身的多样特点表现自己,但不会以文字形式借上帝之口明白地表达出来。可见用“最逼近真理”这一词项既强调科学的严密性,又强调了科学对世界的认识意义。 “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该定语反映了科学对完美的追求,强调了科学也有个成长过程。普通人犯错误是经常的,伟人也会犯错误,象牛顿、爱因斯坦和马克思这样最受人尊敬的人物也有错误的理论。罗素的著作中,经常描写伟人的自相矛盾,比如,提倡用节育手段控制人口的马尔萨斯四年内添三个孩子;提倡无为的叔本华对晚来的荣誉欣喜若狂;被称为实验科学的始祖的培根则不知道为他治病的哈维发明血液大循环理论。伟人尚且如此,那么集所有伟人智慧的科学内容要想没有一点自相矛盾的暇点则十分困难,而且体系越大越难以没有错误,特别是新学科,需要时间的检验。任何科学都有个成熟的过程。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科学也许是某种情境下的近似,在无限推广时就可能出现矛盾,而科学决不会装作没有看见,必定要去解决这一矛盾,使科学向前迈进。由迈克尔逊实验引起的相对论、由黑体辐射实验引起的量子力学以及理发师悖论引起的数学革命,正是排除了那些自相矛盾后发展起来的。 我们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在使用“科学”这一概念的时候,我们表达的意思究竟是什么?有必要做出明确地解释。 科学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一的实践活动,是通往预期目标的桥梁、是联结现实与理想的纽带。也可以说科学是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包括真实的联系与变化的规律)和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事物、条件、环境)的实践活动。这是科学的内涵。科学性就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实属性,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能够实现具体统一的属性(是否科学,科学的,是指科学性)。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和探索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的实践活动过程是科学研究;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实现预期目标)的方法、措施、手段是科学技术;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的实践活动是运用科学;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认识是科学知识;符合客观实际的普遍规律是科学理论;对人类来说首次揭示出客观实际事物本来面貌的内容是科学发现;变革现实使它产生从未有过的客观实际是科学发明;按照客观事物之间的实际联系与客观规律进行的思考是科学思考(逻辑思维);运用科学思考的方法分析事物与问题是科学分析;依据科学分析作出的能够实现预期目标的决策是科学决策;通过多方面重复的或普遍的实践检验与科学思考,看主观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什么样的客观实际,能否创造出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这种态度是科学态度。用科学态度指导个人行为与社会实践,这种思想是科学意识与科学精神。科学家是在科学实践中有重大突破创新(重大发现或发明)的人。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的基本观点。 真理必须是科学的,否则就不能实现预期的目的。科学的不等于是真理,实现了杀人、放火、战争的预期目的,只是正确地运用科学,不一定符合真理,也可能是犯罪。那些只讲科学、不讲真理的人,有些人已经堕落成为社会的罪人,利用高科技实施犯罪活动已经屡见不鲜,制毒贩毒就是典型的案例。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我们学科学知识、用科学技术、发展科学事业,都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的,只有这目的崇高而远大,才能创造人生的高价值与开拓精神的高境界,实现人的大发展;才能创造社会的高效益,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发展。科学家只有把目标定在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上,或者说把科学的功能用在实践真理与发展真理上,才能使科学成为真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编辑本段科学发展要求用科学的态度 只有正确地运用和谐发展的规律与科学技术,才能实现和谐发展的预期目的。 由于科学包含着多方面的因素,科学这个词被广泛运用,在不同场合下 科学人物其含义不尽相同,所以人们觉得科学难以用一段话定义。就象卫星发射和运行轨迹若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反映将非常困难复杂而且难以理解,如果针对其不同阶段的轨迹采用不同的数学表达式来反映就可能比较容易实现。现在不妨试着用这种的形式来对科学进行定义: 科学活动是指人们从事探索事物存在及变化的状态、原因和规律的实践活动,以及在科学知识、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活动。 科学知识是指人们通过科学活动后,产生的如实描述事物存在及变化的状态、原因和规律的认识。 科学体系是指人们把相关的科学知识通过合乎逻辑的组合形成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 科学发明是指人们在科学知识、理论的指引下,从事创造人类从未经历过的事物的实践活动及其产生的成果。 科学活动的要点在于求真务实、遵从客观规律,科学知识的要点在于真实,科学体系的要点在于知识的扎实和逻辑的严谨。科学的精髓是“真”。 人类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是科学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它提供了感受、记忆、联想、想象、归纳、推理等完整的思维功能。人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科学产生、发展的原动力。 人类之所以从事科学活动和追求科学知识,是源于人的能力相对于许多事物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是不能与之抗衡的,因而只能顺势而为,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谋得生存和发展。编辑本段词语理解 综上所述,一般人在对“科学”这个词的理解,可能理解为“人类已经找到的代表现实的真理知识内容”(具体的科学知识)或“科学真理的理论”(科学理论体系),也可能是“如何找到并区别称为科学知识及科学理论的方法”(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在后者中,可能也包含科学哲学。 事实上,科学的存在和发展中一个永恒的问题是标准与创新的矛盾。一方面,科学知识的出现必然形成相关的评判正误的标准,另一方面,科学知识出现的过程就是对原有标准突破 科学的过程,因此也必然受到原有标准的限制或压制。这就需要我们更深刻地反思两种科学的悲剧:一种是推行错误的标准所导致的后果;另一种是肆意创新所带来的人道主义灾难。聂文涛面向基层医院适宜技术培训讲演中说:人类推行糖尿病“限制碳水化合物”饮食标准(John rollo标准),到重新执行“高碳水化合物”标准(如北京协和医院标准),这期间无数患者因为错误的糖尿病饮食治疗进一步丧失了健康。医学界要如何面对这样的情况?该讲演引发的强烈震动,正在于他提出了一个深刻的科学伦理问题。 斯蒂芬·茨威格在《异端的权利》原文中的两段话:“(卡斯特里奥与加尔文)在这场战争中,存在着一个范围大得多并且是永恒的生死攸关的问题。”“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有思想的人,都不得不多次确定自由和权力间的界标。因为,如果缺乏权力,自由就会退化为放纵,混乱随之发生;另一方面,除非济以自由,权力就会成为暴政。”这两段话隐藏着这样的意思:(1)应该给所有持异端见解的人证明自己的权利,或者说一切反对异端见解的人必须提供证据;(2)所有持异端见解的人都需要证明自己的正确,而无需在此之前抱怨社会的不理解。(3)所谓科学发展的意义,正在于改变人类原有的认识。因此,选择错误是一种权利,否则就没有科学探索的合理性。 没有标准可能丧失人道;标准本身隐含的错误也能并不人道。因此,科学是一个超越了正确和错误本身的社会问题。编辑本段词汇来源 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宋 陈亮 《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自科学之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於一日之程文,甚至於老死而或不遇。”而科,单独有分类,条理,项目之意,学则为知识,学问,因此到近代日本翻译西方著作的时候,在翻译英文science的时候,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 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香港创业学院院长张世平:即分类的“知识”“学问”〕。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science的本来含义是系统知识,我想也许这样,科学在十九世纪已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知识体系了,它已分得非常细了,即分成许多许多专业,而这些专业知识又不象其它知识那样是互不联系的。除了专业概念外,基础概念是一致的,基本方法也是一样的,“科”的意思是分类或层次条理的意思,所以我自认为science 对应“科学”还是比较合适的。 中国古代的关于科学的起源,比如各类经典的经书都是关于科学规律的探索的信息记录!古代的祖冲之的数学圆周率、张衡的地动仪、汉朝的指南车和指南针等,黄帝内经就是典型的医学大成!是中国上古社会的科学巨著!但是就科学这个字眼来说,也许还是舶来品! 中国的成语“名不见经传”,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说所有的经和传等都是关于中国古代人类社会的科学探索纪录!自司马迁开始,根据历史经传编著史记,记录了汉朝以前的所有的可识别的文字信息历史纪录!这些都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巨著!编辑本段词语解释 合乎科学的。很多情况下作为形容词,其涵义是:“正确的”。例:①这种方法很科学;②科学共产主义;③科学发展观。编辑本段科学分类 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以及总结和贯穿于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 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 按人类对自然规律利用的直接程度,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和实验科学两类。 按是否适合用于人类目标来看,科学又可分为广义科学、窄义科学两类。基础学科分类 1、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文学、美学、艺术学、逻辑学、语言学、史学、军事学、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 2、自然科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天文学 地质学 气象学 建筑学 地理学 医学 农学 心理学 信息学 工程学 机械电子学 系统科学 数学 计算机科学 3、思维科学 数学 哲学 心理学 计算机科学分支学科 空间科学(太空科学) 考古天文学 天体生物学 太空化学 航天动力学 天体测量学 天文学 天体物理学 太阳系化学 星系天文学 银河天文学 物理宇宙学 天体地质学 行星学 太阳天文学 星学 地球科学 生物地理学 地图学 气候学 海岸地理学 大地测量学 地理学 地质学 地貌学 地球统计学 地球物理学 冰川学 水文学 水文地质学 矿物学 气象学 海洋学 古气候学 古生物学 岩石学 湖沼学 地震学 土地科学 测缯学 火山学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 环境化学 环境地学 环境土地科学 生命科学 解剖学 太空生物学 生物化学 生物资讯学 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工程学 植物学 细胞生物学 亲缘分支分类法 细胞学 发育生物学 生态学 胚胎学 昆虫学 流行病学 动物行为学 演化(演化生物学) 演化发育生物学 淡水生物学 优生学 遗传学 (群体遗传学,基因体学,蛋白质组学) 组织学 免疫学 海洋生物学 微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形态学 神经科学 个体发生学 藻类学 种系发生学 体质人类学 物理治疗 生理学 群体动力学 结构生物学 生物分类学 毒理学 病毒学 动物学 化学 分析化学 色谱法 光谱学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环境化学 地球化学 无机化学 材料科学 纳米科技 药物化学 核化学 有机化学 有机金属化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物理化学 电化学 量子化学 高分子化学 超分子化学 理论化学 计算化学 立体化学 热化学 物理学 声学 土壤物理学 原子,分子及光学物理学 生物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低温物理学 动力学 流体动力学 地球物理学 材料科学 数学物理 力学 原子核物理学 光学 粒子物理学(或称 高能物理学) 等离子物理学 高分子物理学 热力学 静力学 固体物理学 车辆动力学 社会科学 应用人类学 宗教人类学 考古学 文化人类学 人种生物学 民族志 民族学 民族诗学 人类发展学 人类性学 实验性考古学 历史的考古学 人类语言学 人类医学 人类物理学 人 科学大脑类心理学 动物考古学 经济学 总体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 生命经济学 发展经济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创新和发展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并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是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里程碑;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在当代的创新;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 党的十七大对世界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就是明确提出并系统阐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在当代的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里程碑。 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里程碑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世界社会主义产生以来,虽千回百折,但始终奔涌向前。在从16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4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它先后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它开始了第三次飞跃,即从一种模式向多种模式飞跃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同时也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第三次历史飞跃的实现。 社会主义理论从宏观上说主要包括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论述,虽然不乏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真知灼见,但更多表现在一般理论和革命运动方面,由于他们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历,所以他们不愿意也不可能对社会主义社会进行详尽的描述。列宁虽然领导建立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但他由于过早去世,也没能形成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系统论述。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虽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但实践证明他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不成功的。 20世纪中期南斯拉夫率先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革,随后匈牙利等国包括苏联也开始了改革。但由于时代条件和执政党的路线错误等原因,最终不仅未能探索出一条不同于斯大林模式的新道路,反而出现了苏东巨变,使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党领导人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既总结历史又放眼未来,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找到了一条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初步探索并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从总体上说,现实社会主义都是在东方落后国家实现的,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具有毋庸置疑的世界意义。一是通过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二是通过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初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是通过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初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虽然只是初步回答,这一理论还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完善,但也毫无疑问,它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完整的体系,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而成为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里程碑。 体现了社会主义在当代的理论创新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社会主义从价值载体、实现形式、活动方式到理论的构建基础和未来发展支点都受到深刻的挑战,社会主义改革势所必然。中国共产党人在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坚定方向、大胆探索,实现了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创新,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而且在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的背景下走出了新路,为社会主义摆脱困境、向着健康方向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构建基础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基本国情,其理论支点是时代主题转换论和初级阶段论,其理论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当然,这一体系还包括十分丰富的内容;但其他内容无疑都是从这些基本理论中引申出来的,比如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论和基本路线论都是从初级阶段论中引申出来的。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列宁主义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帝国主义时代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国胜利论”,实现了对马克思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共同胜利论”的创新和发展,领导取得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从而为经济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树立了榜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实现了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即“产品经济论”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空前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为一些国家的探索和对历史经验的反思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振兴起到了示范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给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以深刻的启示。 一是要在社会主义原则与本国实际的结合中发展社会主义。不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就很难把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同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相区别;不把它与国情相结合,就很难形成特色,也会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是一致的,但由于各国的情况千差万别,社会主义本质和目标的实现模式必定是多种的,道路必定是多样的。 三是要认清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在革命事业取得成功后,应尽快实现从革命党向建设党的转型,以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反腐倡廉,与时俱进,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 四是把本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世界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积极融入世界文明发展的洪流,才能在比较和竞争中实现自身的发展。闭关锁国、远离世界,只能导致社会主义在发展中衰退;面向世界,加强与世界的联系,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通过对外开放,把自身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与人类文明的进步联系在一起,在借鉴其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中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世界社会主义提供的一个重要理念。 推动了当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 对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来说,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不容易;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更不容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一个新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革命的历史经验中获得新的启示,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在推进改革进程中不断完善基本制度,从而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在当代的新发展,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而且也为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拓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一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第一要义是发展。要时刻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要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正确认识和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在求同存异中取长补短,努力实现合作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和平的发展。 二是坚持最高纲领与基本纲领的统一。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包含着发展的阶段性和奋斗目标的现实性。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把远大目标现实化,与现阶段的任务结合在一起。在现阶段党的基本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性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后,我们仍将继续建设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则是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衔接的。因而我们要实现自己的崇高使命,就必须立足现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奋斗。这样的目标更贴近现实,更能直接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也就更能凝聚民族力量,更能增强人民群众的信心。 三是把民族复兴、实现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振兴发展统一起来。实现现代化,强国富民,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的共同追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为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供了可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赋予民族复兴以新的强大生机。我们党把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的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统一起来,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事实表明,社会主义的巩固与发展必须同国家现代化建设,同强国富民的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把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的复兴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明确目标,同时始终不渝的坚持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的社会主义建设新路径,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因而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正是沿着这一路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人均GDP不断增加,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大幅度跃升。我国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也全面推进,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44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而产生,并将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程不断创新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不仅将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坚定我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向世界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以其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发展道路而成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范例,从而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振兴和发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