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唐璜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唐璜论文参考文献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音乐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题名称:浅谈莫扎特歌剧的艺术特点和演唱技巧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沃尔夫冈.阿.莫扎特,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出生于萨尔茨堡,是18世纪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世界音乐史上少有的“神童”和多产作曲家。莫扎特一生创作了700多部作品,他的著名歌剧作品有《魔笛》、《唐璜》、《费加罗的婚礼》等。

《魔笛》是集歌唱剧之大成的作品,在安绍石编译的《西洋歌剧名作解识》中,其研究的动态是从体载上和各个唱段的一些风格,比如,帕帕盖诺和帕帕盖娜的维也纳风格民谣调和意大利喜歌剧的音调,还有塔米诺和帕米娜的意大利风格的咏叹调和德意志风格等等。《魔笛》是以德奥歌唱剧形式为主干的歌唱剧,同时也保留了意大利正歌剧、喜歌剧的因素。其中,夜后的花腔、萨拉斯特罗的'宣叙调,塔米娜动人的咏叹调,帕帕善诺的排萧和歌声等等,这些的艺术特点、演唱风格、技巧等,成为国内音乐专业人士的研究方向。作为一个声乐专业的学生,选择这个题目有利于自己对歌剧的了解,对某个时期,某个作家的作品的演唱风格和演唱技巧处理的一些了解。

选择这个题目也是为了使大家了解音乐大师莫扎特和其重要的歌剧作品,和怎样去欣赏业部歌剧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莫扎特歌剧《魔笛》的艺术特点、演唱技巧、风格。

2、对夜后的花腔、塔米娜动人的咏叹调、帕帕善诺的排萧和歌声的演唱技巧、风格进行分析。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骤:1、参考相关资料

2、对谱子的一些特点进行分析

3、总结提出个人看法的思考

进度安排:1、11月查询要关资料

2、11月28日确定研究方向,继续查询相关资料

3、12月写开题报告并作好开题答辩

4、xx年1月开始正文写作

5、xx年3月中旬接受中期检查

6、xx年4月修改完善文稿

7、xx年5月准备参加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音乐笔记》

[2]《青年必知艺术知识》

[3]《西洋歌剧名作解说》

[4]《西方音乐通史》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签名:

^_^……祈祷老师不会仔细看吧 否则几百号人 都写同一份……所以我决定……跑题写论文 及格就行拉

3.爱情(1)引言“爱情不是花阴下的甜言,不是桃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建立在共同了解基础上的爱情才是牢固的,甜蜜的。(2)事实论据裴淑英拒嫁在隋朝做高官的裴矩把女儿淑英嫁给李德武为妻。李德武官位不高,但夫妻感情甚笃,恩爱无比。后来李德武得罪了皇上,被革职发配到两广地区。裴矩见女婿出事,为对皇帝表示忠心,向皇上要求,恩准女儿与李德武离婚,皇帝立即批准。李德武认为自己这一去凶多吉少,怕连累妻子,也劝妻听从父命,离婚改嫁。淑英表示决不变心,要求丈夫好好保重身体,等待日后重聚。李德武一去十多年,淑英屡次拒绝改嫁。其父曾企图强迫她嫁给一个叫柳直的人,她剪掉头发,誓死相抗,最后也只好作罢。李德武后遇大赦,听到妻子忠于爱情,矢志不渝的消息,万分感动,急忙赶回家中同淑英团聚。爱情的力量英国19世纪著名女诗人伊丽莎白.巴蕾特,在少年时代就有诗才,13岁时就出版了四卷咏希腊马拉松战役的史诗。15岁骑马不慎摔断了椎骨,从此瘫痪在床。她在病榻上以顽强的意志仍然坚持诗歌创作,写成了很有影响的《孩子们的哭声》。比她小六岁的青年诗人白朗宁,钦佩女诗人的人品和才华,他们彼此之间结成深厚的友谊。在相处四年之后,白朗宁深深地爱上这位瘫痪的女诗人,热烈而坚定地向她表白自己的心迹。巴蕾特自知是残疾人,认为对方只是一种同情,便断然拒绝了对方的求爱。白朗宁对巴蕾特的爱是坚定不移的,两人通信更为频繁。双方都感到,谁也少不了谁。在爱情力量的鼓舞下,奇迹发生了,巴蕾特竟然逐渐好起来。不久居然能离开卧身二十多年的病榻,下楼走动了。当白朗宁第三次向她求婚时,她欣然接受。他俩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燕妮与马克思风雨同舟燕妮出身于名门贵族,聪慧漂亮,才华出众。她不顾家庭的反对,热恋着出身于普通律师家庭的马克思。1843年6月,当马克思被德国反动政府迫害,准备流亡国外的最困难的时候,她毅然放弃豪华、舒适的家庭,同马克思结婚。婚后,随着马克思颠沛流离,生活极端困难,有时甚至交不起房租,他们最小的一个男孩也因病饿而死。但她从没有动摇过对马克思的坚贞爱情。她经常自豪地说:“我很幸福,因为马克思在身边,他是我生命的支柱!”(3)理论论据[理论论据]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鲁迅《彷徨.伤逝》两两相造,也两两被造,这是爱的三昧。陈望道《我的恋爱观》没有爱情,不会有幸福。郭沫若《棠棣之花》真正的恋爱婚姻,无论形式如何简便,总是神圣的婚姻。陈望道《妇女问题》爱情征服一切。[罗马] 维吉尔《牧歌》青春比鸟还自由,什么人能把爱情阻挠?[俄] 普希金《茨风人》爱情是可以战胜死亡和对死的恐惧的。[俄] 屠格涅夫《麻雀》如果缺少了爱,一切的美妙景象都将黯然无光。[俄] 风察洛夫《平凡的故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男女间恋爱的情感,是最热烈的情感,所以是最高最真的情感。闻一多《冬夜评论》人生有限,情无限。宋.晏殊《踏莎行》恋爱是全人格的结晶。茅盾《最近的出产》恋爱是道德感情底融合,所以必须有伟大的人格者才有伟大的恋爱。陈望道《我底恋爱观》爱情的脚步是任何人阻挡不住的。[乌克兰] 奥.风察尔《爱的归宿》有恐惧的地方就没有爱情。[俄] 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爱在心底的是深的,专疼表面是假的。柔石《为奴隶的母亲》离婚不过是收拾敬衰爱亡残局的一种不得已的方法。陈望道《〈自由婚姻号〉引言》爱情不能单纯地从动物的性的吸引力培养出来。爱情的“爱”的力量只能在人类的非性欲的爱情素养中存在。[前苏联] 马卡连柯《父母必读》爱的法则,即是牺牲的法则。李大钊《黑暗运动》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鲁迅《伤逝》只有爱情才能使生命维持和延续下去。[俄] 屠格涅夫《麻雀》离开了正真和信任,就没有爱情,没有友谊。[俄] 普里列扎耶娃《平凡的一年》爱情和欺是水火不相容的。[俄] 纳谢德金《感情的考验》互相信赖、尊重、真诚相待——这才是真正爱情赖以建立的基础。[俄] 纳谢德金《感情的考验》爱情不是索取,而是给予;不是梦想,也不是痴望——啊,爱情不是这样——它是善良,是荣誉,是和睦与纯洁的生活。[美] 范戴克.H《爱情》相思千万里,一书直千金。唐.李白《寄远十二首》如果一个姑娘嫁给富翁,那就不是爱情,财产是最无足轻重的东西,只有经得起别离的痛苦才是真正的爱情。[俄] 托尔斯泰《我们同姑娘们的关系》真心相爱是人间至玉。阿拉伯谚语相爱要学长流水,莫学杨柳一时青。中国谚语不是因为漂亮才喜欢,而是因为喜欢才漂亮。欧洲谚语爱情的力量是相当大的,天地万物之相比都黯然失色。[俄] 左琴科,〈一本浅蓝色的书〉相思之甚,寸阴若岁。〈北史,韩禽传〉谈恋爱是好的,但必须真正的爱情,因为真正的爱情可以使一个人崇高。[前苏联]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引自《导演的话》爱情要懂得珍惜,随着岁月倍加的珍惜。[俄] 施企巴乔夫《爱情诗》人生若没有恋爱,就会变得枯燥乏味,文学、美术也就黯然失色了。[日] 武者小路实笃《人生论》4.爱憎(1)引言爱憎杜甫诗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人间就是要有爱,也要有恨。爱真、善、美;恨假、恶、丑。若不如此,世上就不会有公理、正义和光明。(2)事实论据秋瑾严辞斥县官贫苦农民阮财富的田产被当地恶霸教民黄老虎霸占,阮财富告到县衙门,请求县官老爷为他伸冤。县官害怕教会,庇护恶霸,非但不为受害者伸冤,反而诬蔑阮财富:“和信教人作对,要造反不怕国家王法。”要拿他问罪。围观群众敢怒而不敢言。此时正好秋瑾路过衙门,她听完受害者的诉说以后,义正辞严地对县官说:“阮财富的田产被别人霸占去了,怎么落得个没理,还要吃官司呢?你讲的是什么王法?他无罪,应该放了!”秋瑾在家乡有名声,县有几分怕她,不得不把阮财富当场开镣放了。鲁迅为车夫医脚“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人格的写照。对敌人恨,对人民爱,在鲁迅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他的这种高尚人格。有一年的冬天,在他家门口不远处,他见到一位人力车夫捧着流血的脚,原来脚被玻璃碴划破了,疼得不能走动。鲁迅很快从家中拿来药品、钳子和纱布,在凛洌的寒风中,他蹲下身子,细心地把车夫脚底的碎玻璃碴用钳子取出来,又用消毒药水清洗了伤口,敷上药,扎上绷带。扶他站起来。并设法着人送车夫回家。齐白石老人的“群鼠图”著名书画大师齐白老人爱憎分明,痛恨日本军阀,痛恨汉奸、特务。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在门口贴出一张“告白”,上书:“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拒绝卖画给敌人,拒绝与他们打交道。老人还常常借诗画影射咒骂敌人。他曾画了一幅“群鼠图”,在画上题诗道:“群鼠群鼠,何多如许?何闹如许?既啮我果,又剥我黍。烛灯残天欲曙,严冬已换五更鼓。”严励尖锐地揭露笔鞭挞了日寇“群鼠”对我国的侵略罪行。“华人池”洋人不准进1932年,侨居新加坡的华人著名企业家胡文虎得悉:上海租界内,洋人在公园门口挂着“华人与狗,不得人内”的牌子,他痛恨不已。于是他就修建了一座漂亮的游泳池,命名为“华人池”,在门口高挂着一块牌子,写着:只准华人入内。有一天,两个洋人绕过牌子,偷偷摸摸地跳进泳池,当即被游泳的华人扭送出门。杨令弗巧斥希特勒法丁斯头子希特勒,为了给自己装饰门面,冒充风雅,在柏林举办了一次画展。旅美中国著名女画家杨令弗也应邀参加。她画了一幅粉墨花鸟画,画的是翠竹数竿,两只鹌鹑怒目相视,在青枝翠叶中争斗。并在画的左上角题上一首《致战魔》的诗。希特勒对这幅富有东方神韵的画很喜欢,并买下了这幅画。希特勒不懂中文,待数日后读到译稿,才知道诗画原来是痛骂自己是制造仇恨,同类相残的“战魔”,他恼羞成怒,立即下“逐客令”。可杨令弗早已离开柏林了。(3)理论论据[理论论据] 是文人,他的是非就愈分明,爱憎也愈热烈。鲁迅《再论文人相轻》爱力可以创造世界。恽代英《怎样创造少年中国》爱力愈大,所爱愈博。李大钊《黑暗运动》假如我的血肉该喂动物,我情愿喂狮虎鹰隼,却一点不给癞皮狗吃。鲁迅《半夏小集》能憎才能爱。鲁迅《七论“文人相轻”两伤》人总是匆匆忙忙地爱,却总是不慌不忙地恨。[英] 拜伦《唐璜》没有东西比健全的爱更伟大,它导引着一切。郑振锋《欢迎泰戈尔》爱情比恨更为强有力得多。王朝闻《文艺论集》革命的爱在大众。鲁迅《致李霁野》倘有同一营垒中人,化了装从背后给我一刀,则我的对于他的憎恨和鄙视,是在明显的敌人之上的。鲁迅《答〈戏〉周刊编者信》真实的自由,都是建立大“爱”字上的。李大钊《黑暗运动》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鲁迅《野草.题辞》对锋牙利齿的老虎宽仁,就是对善良的羊群凶狠。伊朗谚语只有强烈的爱,才能产生强烈的恨。日本谚语爱你敌人的人,决不会公安厅你。几内亚谚语有明确的是非,有热烈的好恶。鲁迅《“文人相轻”》不抵抗善,使善滋长,固是爱;抵抗恶,使恶消绝,也便是爱。陈望道《论爱》千人所指

事例:一:许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一年夏天,许衡与很多人一起逃难。在经过河阳时,由于长途跋涉,加之天气炎热,所有人都感到饥渴难耐。这时,有人突然发现道路附近刚好有一棵大大的梨树,梨树上结满了清甜的梨子。于是,大家都你争我抢地爬上树去摘梨来吃,唯独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于树下不为所动。众人觉得奇怪,有人便问许衡:“你为何不去摘个梨来解解渴呢?”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问的人不禁笑了,说:“现在时局如此之乱,大家都各自逃难,眼前的这棵梨树的主人早就不在这里了,主人不在,你又何必介意?” 许衡说;“梨树失去了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许衡始终没有摘梨。混乱的局势中,平日约束、规范众人行为的制度在饥渴面前失去了效用。许衡因心中有“主”则能无动于衷。在许衡心目中的这个“主”就是自律。有了自律,才能在没有纪律约束的情况下亦能牢牢把握住自己。� 2. 杨震在担任荆州刺使时,发现秀才王密是个人才,便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杨震改任东莱太守,路过昌邑时,王密对他照应得无微不至。到了晚上,王密悄悄来到杨震住处,见室内无人,便捧出黄金10斤送给杨震。杨震连忙摆手拒绝说:"以前因为我了解你,所以举荐你;你这样做就是你太不了解我了!"王密轻声说:"现在是夜里,没人知道。"杨震正色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王密听了,羞愧地退了出来。 张良(约前251—前186)字子房,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谋略家、政治家。韩国贵族后裔。少年时遇一老者,老者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为他拾鞋、穿鞋,张良先是愕然,后不满,既而怒火万丈,但最终还是压住了冲动,一一满足了老翁的要求,后老者两次约他鸡鸣时见面,却又刁难他来晚,第三次,张良提前到半夜即去,终于感动老者,授其兵书,学习韬略,成为汉高祖依赖开国的谋略家。其所遇老者即黄石公,亦称“圮上老人”。 韩信 (约前228年—前196年),淮阴(今江苏省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初为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甚至有人故意侮辱他,逼其从己胯爬出,韩信注视对方良久,慢慢低下身来,从他的胯裆下爬出去。留下韩信能忍胯下之辱的典故,成为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典范。 周处(236年-297年),字子隐,东吴吴郡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经当时的大名士陆云教诲后浪子回头,改过自新,成为西晋名将,讨伐氐羌叛乱,战死疆场,名垂青史,并留下“周处除三害(白额虎、蛟龙、周处本人)”的传说。 以上三人都以约束、忍让甚至受辱的方法,委曲求全,最终建立不朽功业,名垂青史。

歌剧唐璜毕业论文

莫扎特作为18世纪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开创者之一,一生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体裁几乎涉及了音乐创作的所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后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唐·璜》是莫扎特最具代表性的一部歌剧。瓦格纳在提到莫扎特时曾说:"意大利歌剧倒是由一个德国人提高到理想的完美之境的。"莫扎特的确是一位音乐天才!在他的作品中,歌剧是仅次于钢琴协奏曲的创作重心,它们的写作推动了其他音乐体裁形式的发展。在运用音乐刻画人物,使剧情人物富有活力方面,还没有人能超越莫扎特。莫扎特谱写了众多优美丰富的旋律,这些旋律在剧中地位很突出,乐队部分与人声线条相辅相成,从不干扰人声,却又在表现剧情、推动其向前发展时起了奇妙的架构作用,充分显示出莫扎特的既抒情又富于戏剧性的创作天才。莫扎特擅长运用各种重唱形式来展开复杂的戏剧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音调来塑造人物形象。《唐·璜》初演于1787年。剧中的主人公唐·璜是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专爱寻花问柳的胆大妄为的典型人物,他既厚颜无耻,但又勇敢、机智、不信鬼神;他利用自己的魅力欺许多村女和小姐们,但他终于被鬼魂拉进了地狱;他本质上是反面人物,但又具有一些正面的特点。所有剧情都是围绕唐·璜和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而被唐·璜杀死的司令官这个中心而发展的。歌剧《唐·璜》把生活和哲理的因素揉合在一起,着重于人物的心理刻划,为十九世纪大为发展的音乐心理戏剧开创了先例。唐璜是一个历史人物。他是一个活在15世纪的西班牙贵族;他诱拐了一个少女,跟着又把那个少女的父亲谋杀了。那样一个作恶多端的人物本来是不会名留青史的,奈何他却启发了后代许多诗人、作家、音乐家的艺术创作灵感。例如,英国大诗人拜伦写了一首题名为唐璜的长诗;奥国音乐家莫扎特以唐璜为题材创作了一部有名的歌剧;英国的戏剧家萧伯纳也借用唐璜的故事写了一部讽刺式的舞台戏剧。随着光阴的流转,历史的唐璜演变成传奇的唐璜。传奇的唐璜是一个见到女人便要把她引诱上床的男人;传说他每天晚上跟一个不同的女人发生性关系。现代唐璜的定义是一个好色徒,他要占有最大多数的女人的肉体来满足他的男性虚荣感。所以,唐璜式的性是完全没有爱的性。唐璜所追求的只是女人的肉体;他跟女人发生性关系向来不把感情放进去;他也从来不用金钱去买性;他要本着他的男性魅力来引诱女人跟他上床。当他得到了一个女人的肉体,他便立刻转移目标,寻找新的征服对象;因为他要不断地征服女人,他的男性虚荣感才能保持它的充满状态。

歌剧《唐璜》是喜歌剧和正歌剧的独到的结合,融合了诱惑、闹剧与暴力、超自然。古老故事中的唐璜,传说中的西班牙情人,在莫扎特之前已经吸引了很多剧作家和作曲家。莫扎特笔下的唐璜是一位极有魅力但非常无情的贵族,他不顾一切地去寻求情色欲望。唐璜的仆人,喜剧角色莱波雷洛,是一位牢骚满腹的同谋者,他梦想也能登上他主人的位置。 唐璜对一位年轻的贵族女子安娜图谋不轨,安娜的父亲是一名骑士长,向唐璜发出决斗的挑战。唐璜在决斗中杀死了她的父亲,致使安娜和她的未婚夫奥塔维奥发誓报仇。虽遭他的敌人追赶,唐璜却又娴熟地进入了另一个爱情冒险。在逃避追逐期间,他看见已死骑士长的大理石雕像。神秘雕像说出的话语咄咄逼人,但是唐璜厚颜无耻地邀请他去参加晚宴。雕像出现在晚宴厅,命令唐璜忏悔。唐璜顽抗地拒绝了,随后被带入地狱。

简介 Introduction交响诗《唐璜》Don Juan 是德国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于1888年创作的单乐章大型乐队作品。该作品于1889年11月11日首次公开演出,指挥为作曲家本人,乐队为魏玛歌剧乐团。 《唐璜》是理查?施特劳斯根据奥地利诗人莱瑙的《唐璜:一首戏剧性的诗》而创作的一部交响诗。作品完成于1888年,1889年由作曲家本人指挥于魏玛首演。这是显示施特劳斯创作完全成熟并具有自己风格特点的第一部作品。在莱瑙的笔下,唐璜并不是好色之徒,而是一个梦想家和哲学家。他迫切寻求理想,为青春的欲望所驱使,去寻求一个又一个理想化的女性,但是却遭遇到无休止的失望,幻想的不断破灭并最后死于敌人之手。交响诗的第一个重要主题代表唐璜已登上他的历险征途,这个主题的每次重新出现都仿佛代表一个新的情节。随后几段描写爱情的音乐,表明了唐璜所希望的理想情人的性格。最后乐队在一个极大的高潮时突然中止,这是一个可怕的停顿。随着小号演奏的一个不谐和音,音乐戛然而止。随后是极为低沉、悲伤的尾声,最后乐曲用寂静宣告了死亡的来临。 创作此作品时,理查德·施特劳斯还只有24岁,首演之后,此作品广受好评。唐璜亦为作曲家一系列交响诗式作品的代表作。该作品的热情与灵感来自于奥地利诗人尼古拉斯·雷瑙的同名诗作。根据作曲家本人首演两天后的回忆:“唐璜大获成功,旋律优美。我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这在魏玛可是不多见的。” 唐璜全曲约16分钟。曲目有相当的难度,又相当出色,因此被视为考验许多乐队各部分乐器能力的试金石。 乐队配置 3支长笛(第三位长笛手还要配备一支短笛)、2支双簧管、1支英国管(中音双簧管)、 2支A调单簧管、2支巴松(大管)、1支低音巴松、4支E调圆号、3支E调小号、3支长号、1支大号、定音鼓1、三角铁1、大镲1、钟琴1、竖琴1以及弦乐组。 乐队总谱以及四手联弹谱由J. Aibl于1890在德国莱比锡印制。 唐璜传说 《唐璜》 戏剧造型 Don Juan in Soho by Patrick Maber after Moliere – as staged by the Donmar with Jessica Brooks, Rhys Ifans and Seroca Davis. This year's Edinburgh festival sees a school drama group take on the play. Photograph: Hugo Glendinning/EPO online 唐璜(Don Juan)是一名西班牙家传户晓的一名传说人物,以英俊潇洒及风流著称,一生中周旋无数贵族妇女之间,在文学作品中多被用作“情圣”的代名词。 据传说,唐璜曾诱惑一位来自贵族家庭的少女,并且杀害她的父亲。然后唐璜在进入一处坟场时遇到贵族少女父亲的雕像(幽灵),他邀请其回家以及与他吃晚餐,雕像就高兴地答应那道邀请。贵族少女父亲的幽灵岗萨罗(Don Gonzalo),成为将使唐璜亡命的使者也参加了晚餐。岗萨罗请求与唐璜握手,当唐璜伸臂的时候,他就被拖下至地狱。 多数凭据赞同,史上最初期的唐璜故事书写纪录是提索·德·莫里纳(Tirso de Molina)所撰写的《塞维利亚与石像客人》(El burlador de Sevilla y convidado de piedra)。各来源显示的出版年期不一致,可能是从1620年至1625年之中间出版,但其最早于1615年出现在西班牙语版本中。在此书中,唐璜被塑造成一个恬不知耻、玩弄女性的男人,用伪装成她们爱慕者、许诺与其结婚的方式诱女性。他的斑斑劣迹留下一大串受伤的心灵和愤怒的丈夫与父亲。最后毫无疑问的岗萨罗招致被杀的命运,随后岗萨罗的鬼魂邀请他参加教堂晚宴,唐璜因不想显得懦弱而接受了邀请。 根据部分特定的传说解释,唐璜的角色可能展现了两个特定或两者并存的特质。根据某些叙述,唐璜是个简单的、好色的花花公子,一个只是简单的想要玩弄任何女性的好色男子;然而另外一些叙述中,也见到了唐璜其实只不过是个真心喜欢每个他诱惑过的女性的男人,能见到每个女性真正美丽之处与内在的价值是他的天赋。在早期的传说中总是将他描述为前述的观点。 其它文学作品中的唐璜 作为一个家传户晓的人物,唐璜的故事先后有莫里哀、拜伦、萧伯纳和莫札特等用作文学及音乐创作题材。 莫里哀的《唐璜》 唐璜在莫里哀的同名作品《唐璜》中以主角身份出现,一个充满诱人魅力,却厚颜无耻、到处窃玉偷香的西班牙贵族。故事中,情场上数之不尽的胜利与征服麻木了唐璜,使得他丧失了爱的感觉。最后,唐璜落得身陷地狱的结局,却至死不悔。 其他更多近代关于的唐璜传说的版本记载于José Zorilla(1817-1893)的 "Don Juan Tenorio" (1844)。这个以剧本形式撰写的版本中,将唐璜描写成全然的邪恶形象。 拜伦的《唐璜》 知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Lord Byron)撰写了唐璜故事的叙事诗版本,被公认为是他的经典之作。在他有生之年,他并未完成这个作品。这个作品将唐璜描写成为一位无意识地一次又一次坠入情网,却在压抑的天主教观念下而成为的无辜牺牲者。举例来说在Canto II当中,唐璜遇到船难被冲到一个岛上,差点丧命。一个希腊海盗的女儿救了他,这位女性看护他直到他恢复健康为止,其间也发展出爱情的关系。然而,当她的父亲自旅程中回来之时,却感到非常的生气,并且将唐璜贩卖成为奴隶,他被一位喜欢他的女性买去。拜伦笔下的唐璜是个牺牲者多于好色之徒,其行为都来自于他不幸的境遇。 其他版本的《唐璜》 一个名为唐璜的剧本于1736年由Carlo Goldoni专写而成,此为知名的意大利悲剧剧本。 在小说《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中,由Phantom所撰写歌剧取名为“Don Juan Triumphant”。

唐史论文参考文献

1.经审查的论文(仅列2002年以后发表者)1. 〈唐「望秩」类官员与唐文官类型〉,《唐研究》,第16卷,2010年12月,页373-401。〔此为唐史学界排名第一的学术期刊,由北京大学历史系荣新江教授主编,有严谨的匿名审稿制度〕2. 〈小说的正史化﹕以《新唐书‧吴保安传》为例〉,《唐史论丛》,第11辑(2009 年2月),页 343-355。3. 〈论唐代的检校郎官〉,《唐史论丛》,第10辑(2008年2月),页 106-119。4. 〈论唐代的州县「摄」官〉,《唐史论丛》,第9辑(2007年1月),页66-86。〔《唐史论丛》为中国唐史学界最重要的刊物之一,编委包括中港台最知名的唐史学者,有评审制度〕5. 〈论唐代的侍御史知杂〉,《中华文史论丛》,第82辑(2006年6月),页83-95。〔此为中国大陆最著名的文史期刊之一,撰稿者多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第一流学府的第一流学者,有严谨的匿名审稿制度〕6. 〈论唐代的检校官制〉,《汉学研究》,第24卷第1期(2006年6月),页175-208。〔此为台湾排在前五名的文史类期刊〕7. 〈论唐代官员的办公时间〉,《中国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2005年第4期,页73-77。〔此为大陆史学界排名第二的期刊〕8. 〈唐代的翰林待诏和司天台——关于《李素墓志》和《卑失氏墓志》的再考察〉,《唐研究》(北京大学历史系荣新江主编),第9卷,2003年,页315–342。9. 〈唐代校书郎考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4本第3分,2003年9月,页527–583。〔《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为A&HCI期刊,在台湾的文史类刊物中常排名第一〕10. 〈唐代待诏考释〉,《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新第12期,2003年,页69–105。〔此为香港排名第一的文史期刊〕 1.〈唐代文学研究与唐代官制——以基层文官为例〉,收在《第一届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研讨会论文集》(马来西亚柔佛新山﹕南方学院出版社,2005),页123-139。2.〈论王维的〈相思〉和相关的课题〉,收在《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学术论文集》第7辑﹕《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创系四十周年纪念专号》(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中文系,2005),页121-149。 1.《唐代基层文官》,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4 年11月,列为《联经学术丛书》之一。vii + 481页。〔此书实际上在 2005 年初才出版面市,并在出版之后获得国科会「补助出版人文学及社会科学专书奖」奖助新台币 20万元〕。本书的简体字版,已在 2008 年 5 月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唐代中层文官》,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8 年12月,648 页,列为《联经学术丛书》之一。出版后获得国科会「补助出版人文学及社会科学专书奖」奖助新台币 20万元。简体版将由北京中华书局在 2010 年 11 月出版。 . 〈论唐代的检校郎官〉,「第八届国际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2007年11月31至12月1日在台湾台中国立中兴大学召开。2. 〈论唐代判官的含意、起源和演变〉,「第七届国际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台湾中国唐代学会和国立台北大学人文学院联办,2005年10月27-28日在台北大学民生东路校区)。3. 〈唐代官名和官制对唐代文学研究的意义〉,「第一届马来西亚传统汉学研讨会」(马来西亚新山市南方学院中文系和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2004年7月3日)。4. 〈论唐代的县尉〉,「第六届国际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台湾中国唐代学会和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暨研究所联办,2003年11月6–7日台北国家图书馆)。 1.学术随笔1. 〈追忆杜希德(Denis Twitchett)教授〉,《汉学研究通讯》,26卷4期(2007年11月),页24-34。2. 〈万里寻碑记——我怎样找到《大悲菩萨传碑》〉,《台湾宗教研究通讯》,第三期(2002年4月),页134-183。 1. 《坐火车游盛唐﹕中国之旅私相簿》。台北﹕人人出版社,2002(探访唐代文史景观的摄影集和文字记录)。含240张彩色照片,124页。简体版﹕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5月。194页。2. 《男人的育婴史》。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1。212页。简体版﹕ 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2月。3. 《杜甫的五城﹕一个火车迷的中国壮游》。台北﹕尔雅出版社,1999。406页。简体版《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唐朝 第一节 唐前期的政治与经济 参考文献:一、史料:1.《旧唐书》有关纪、传及诸志。2.《新唐书》有关纪、传及诸志。3.《通鉴》卷185—216。4.(唐)杜佑:《通典》。5.(唐)李林甫等:《唐六典》。6.(唐)长孙无忌:《唐律疏仪》。7.(清)徐松:《登科记考》。8.(唐)吴兢:《贞观政要》。9.(宋)王溥:《唐会要》。10.(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二、近人论著:1.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要》第二编第六、七章,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2.吕思勉:《隋唐五代史》第二、三章及第四章第一至六节,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3.岑仲勉:《隋唐史》卷下第一节至第二十六节,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4.(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第三、四、五、六、七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5.汪钱:《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求实出版社1987年版。6.《历史研究》编辑部:《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7.胡如雷:《李世民传》,中华书局1984年版。8.胡戟:《武则天本传》,三秦出版社1986年版。9.许道勋、赵克尧:《唐玄宗传》,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0.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1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12.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13.杨廷福:《唐律初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4.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第二节 唐后期的政治经济 参考文献:一、史料:1.《旧唐书》有关纪、传及诸志。2.《新唐书》有关纪、传及诸志。3.《通鉴》卷217-249。4.(唐)杜佑:《通典》。5.(宋)王溥:《唐会要》。二、近人论著:1.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要》第三编第十、十一、十二、十三章。2.吕思勉:《隋唐五代史》第四章第七、八节、第五、六、七、八章。3.岑仲勉:《隋唐史》卷下第二十七节至第四十九节。4.(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第八章。5.张泽咸:《唐五代赋役史革》,中华书局1986年版。6.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7.傅璇琮:《李德裕年谱》,齐鲁书社1984年版。8.胡如雷:《唐代牛李党争研究》,《历史研究》1979年6期。9.唐长孺:《<旧唐书>中关于元和三年对策案的矛盾记载》,《唐史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10.卞孝萱:《“牛李党争”正名》,《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3期。

隋唐帝国形成史论

1,建议 旧唐书 2,宋,资治通鉴3,陈寅恪 先生的 在中山大学 所编的隋唐史 教学讲义 他是权威中的权威

隋唐人论文参考文献

唐代运输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有这些内容:作为参考文献概观或通论性的著述较早的有白寿彝《中国交通史》(商务1936;河南人民1987再版)、陶希圣、鞠清远主编《唐代之交通》(《中国经济史料丛编·唐代编之四》,国立北京大学出版组1937;台北食货出版社影印1974)、楼祖诒《中国邮驿发达史》(中华1940)等。其中陶氏等主编《唐代之交通》在交通史料的勾稽上下了一定功夫,至今仍有其参考价值。李剑农《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国立蓝田师院历史系油印本,1943;三联1959)辟专节述唐代之商业交通,分“内地交通”与“海上交通”两大层面,前者复分水路交通与驿道交通予以讨论,对唐代运河与漕运、江淮间的水路、湘赣二水之运输、大庾岭路之开凿及其意义、自鄂州入长安的水陆道路、以长安为中心的驿道等并有详明的论述,其中对唐代“漕运整理”的几个时期、运河通塞情况也有较恰切的解说。海上交通部分虽借重桑原骘藏《唐宋贸易港研究》和木宫太彦《中日交通史》之说,但也多处提出自己的判断。一些断代史著作也或详或略地叙述了唐代的交通问题。吕思勉《隋唐五代史》第19章第6节《交通》(上海中华1957;上海古籍l959)在充分占有正史资料的基础上对隋唐五代交通诸问题条分缕析,讨论了内河水运与漕运、运河的开凿与通塞、陆路的开凿、陆路交通工具包括车乘、马驴等、交通设施、制度包括驿制、传马、驿马、程限、烽候等;于海运和海上交通、船舶之制作、桥梁问题等并有论述。岑仲勉《隋唐史》(高等教育1957)亦专节讨论唐代“交通之设备及程途”(见第59节),分设备及技术、对外之重要海道两方面予以论列。前者简要述及唐代驿制驿道、水道、海运、关制、航海信风、海舶种类等;后者考南海通道、东北通路,颇多发凡。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册(上海人民1988)专节述唐代驿站制度与过所制度、唐与亚洲各国的交通路线。前者参据敦煌吐鲁番文书残卷,对馆驿、过所问题做出重要解释。这些断代史著作述交通运输事虽较简略,但都甚为扼要,且相对全面,不乏独到见解,故仍属研讨此论题所应参检的文献。

本章时间范围由581年至907年,历经320余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也是我国第二次“大一统”时期。隋朝在三国两晋南北朝300多年分裂的基础上又一次完成统一,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经“开皇之治”,出现了经济繁荣景象,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隋炀帝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在农民起义打击下,隋迅速灭亡。唐继隋而起,初期接受隋亡教训,采取发展经济的政策,“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强盛的基础,中经武则天的承上启下,至唐玄宗前期“开元盛世”,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引发安史之乱,唐由盛转衰。此后,在地方形成藩镇割据,在中央出现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政局更加黑暗。后经唐末农民起义的打击,唐朝走向瓦解。在政治上,隋唐时期开创和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隋文帝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到唐太宗时进一步得到完善。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化。隋炀帝时科举制形成,经唐朝几代皇帝继承和发展得到了完善。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在军事上,隋沿袭了前代的府兵制并加以改革,也成为唐朝的基本兵制。至唐玄宗改行募兵制,导致唐后期军阀的形成。在经济上,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和租调制,唐在隋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度,保证了农民的土地和生产时间,封建经济繁荣起来。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都有突出成就,对江南土地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曲辕犁、筒车、绫锦、唐三彩、造船业等是重要标志。隋唐两朝的长安和洛阳城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商业和国际大都会。唐时还出现了最繁华和占重要地位的工商业城市扬州、成都。唐后期,土地买卖和兼并盛行,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代之以两税法,成为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隋唐制度的革新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尤其是唐朝前期的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突厥、回纥、南诏、靺鞨、吐蕃等边地各族发展很快,各族之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强。各族人民对边疆开发、祖国发展都做出重大贡献。隋唐时期,我国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发达,特别是唐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与朝鲜、日本、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中亚、西亚、欧非等一些国家的往来盛况空前。唐朝不仅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做出重大贡献。隋唐时期,在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尤其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氛围,出现了全面辉煌的景象。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宗教、哲学、教育兴盛;中国古典诗歌进入黄金时代;出现了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世界艺术宝库;书法、绘画名家辈出;乐舞以《秦王破阵舞》和《霓裳羽衣舞曲》为代表反映了盛世景象。多彩多姿的中华文化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全国统一,政局相对稳定;封建经济发展;呈现繁荣景象;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他在位时期,励精图治,注重改革,开创了少有的繁荣景象。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2、618年,李渊父子建立唐朝。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用人和纳谏,积极调整统治政策,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武则天统治时期,继续重用人才,发展生产;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用人才,从而形成了我国封建社会少有的盛世局面——“开元盛世”。3、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重要的选拔人才制度。创立于隋朝,发展完善于唐朝,于清朝末年废除。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唐诗的繁荣,对后世影响深远。4、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唐太宗时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普写了各民族“和同为一家”友好诗篇。5、隋唐对外实行开放政策,中外交往活跃,与亚、洲、非一些国家都有密切往来。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是唐朝时中日交往密切的见证。玄奘西游天竺,撰写《大唐西域记》,成为中印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本章时间范围由581年至907年,历经320余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也是我国第二次“大一统”时期。隋朝在三国两晋南北朝300多年分裂的基础上又一次完成统一,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经“开皇之治”,出现了经济繁荣景象,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隋炀帝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在农民起义打击下,隋迅速灭亡。唐继隋而起,初期接受隋亡教训,采取发展经济的政策,“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强盛的基础,中经武则天的承上启下,至唐玄宗前期“开元盛世”,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引发安史之乱,唐由盛转衰。此后,在地方形成藩镇割据,在中央出现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政局更加黑暗。后经唐末农民起义的打击,唐朝走向瓦解。在政治上,隋唐时期开创和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隋文帝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到唐太宗时进一步得到完善。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化。隋炀帝时科举制形成,经唐朝几代皇帝继承和发展得到了完善。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在军事上,隋沿袭了前代的府兵制并加以改革,也成为唐朝的基本兵制。至唐玄宗改行募兵制,导致唐后期军阀的形成。在经济上,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和租调制,唐在隋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度,保证了农民的土地和生产时间,封建经济繁荣起来。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都有突出成就,对江南土地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曲辕犁、筒车、绫锦、唐三彩、造船业等是重要标志。隋唐两朝的长安和洛阳城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商业和国际大都会。唐时还出现了最繁华和占重要地位的工商业城市扬州、成都。唐后期,土地买卖和兼并盛行,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代之以两税法,成为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隋唐制度的革新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尤其是唐朝前期的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突厥、回纥、南诏、靺鞨、吐蕃等边地各族发展很快,各族之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强。各族人民对边疆开发、祖国发展都做出重大贡献。隋唐时期,我国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发达,特别是唐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与朝鲜、日本、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中亚、西亚、欧非等一些国家的往来盛况空前。唐朝不仅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做出重大贡献。隋唐时期,在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尤其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氛围,出现了全面辉煌的景象。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宗教、哲学、教育兴盛;中国古典诗歌进入黄金时代;出现了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世界艺术宝库;书法、绘画名家辈出;乐舞以《秦王破阵舞》和《霓裳羽衣舞曲》为代表反映了盛世景象。多彩多姿的中华文化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全国统一,政局相对稳定;封建经济发展;呈现繁荣景象;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习俗,也叫风俗习惯,它是长期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习俗虽然不是以行政命令或国家强制性手段对社会各成员的思想、行为进行约束,但在法制还不健全和完善的中国古代社会,习俗文化在维护社会安定、维持封建统治等方面,往往发挥着法律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唐朝妇女社会地位似乎也有所提高,唐贵族妇女多有参政习惯,即使一般女性,外出经商者有之,诣阙进诗者有之,与男子自由交往者有之,出外游乐聚观者有之,受到的限制较其他朝代为少。一般认为,这与大唐国力强盛所引发的自信心和李唐皇室身上具有的推崇妇女的鲜卑遗风有关。盛唐时期,社会风气开放,不仅男人喝酒,女人也普遍饮酒。女人丰满是当时公认的美,女人醉酒更是一种美。唐明皇李隆基特别欣赏杨玉环醉韵残妆之美,常常戏称贵妃醉态为“岂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相当有开创性的朝代,不仅武功鼎盛、宗教自由、文化丰富,更难得的是“女权高涨”,因为李渊是从边疆入主中原,所以曾经广泛接触四方少数民族,于是自然形成一种塞外民族开放豪迈、不拘小节的作风。男性如此,女性也是这样,所以才有“唐朝豪放女”的美誉。这种崇尚自己的作风,也影响了女性美容化妆的风格,当时,女性化妆时,还喜欢在脸上涂上两块红红的姻脂,是那时非常流行的化妆法,叫做“酒晕妆”。唐朝是妆饰极盛的时代,从保存至今的美术、雕塑作品以及诗文的描述中可见一斑,唐代仕女图、敦煌壁画中的妇女服饰鲜明、新奇、精巧,开放的社会在服饰上也是不论古今中外兼收并蓄的。但从发髻样式和华美的种类来说,各不下十几种,点唇的样式也名目繁多。唐初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写到当时贵族妇女的妆饰之盛:“片片行云著蝉鬓,纤纤初月上鸭黄。鸭黄粉白车上出,含娇含态情非一。”写娼家妇女“娼家日暮紫罗裙,情歌一啭口氛氲……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两种妇女,社会地位一贵一贱,然而在服饰美容上同时起到引导社会新潮流的作用。唐朝妇女对于“胡妆”的偏爱也是很有特色的,“圆鬟椎髻,不?参考资料:

隋唐人的日常生活。这是一本关于历史的书籍。隋唐是我的历史上极大繁荣的时代。无论经济文化还是政治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顶峰。隋唐人的日常生活。是一本以小见大的历史书籍。本书开篇序言中所写今天我们关注的历史,更多是帝王将相的历史,而非普通人。我们在乎统治者和统治阶级多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就因为这样让我们片面的误读了历史,曲解了过去。如果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过去,了解古人真实的生活细节,就能够正确的解读出历史。隋唐人的日常生活为我们揭开了隋唐之际普通人生活的神秘面纱让我们穿越千年设身处地了解当时人们的所见所闻所想衣食住行无所不有。

论文唐太宗参考文献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 )在位23年(627-649)民族英雄,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千古一帝,中国最有作为的皇帝,并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国力最强大的大唐帝国。他少年英雄,初出茅庐救隋帝,匹马单刀斩老生!他是晋阳反隋的主要策划者之一和直接的行动者!他天资地质,李密为之倾倒!南征北战结束了数十年的中华分裂割据状态,一统华夏!他五骑会蛮主,四年灭突厥。他成功的消灭了隋以来的中华最大的边患,并将其融入了中华的怀抱!他是世界历史上真正的民本思想皇帝,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着三权分立的雏形!他是天可汗,他开创了夷汉一家的时代。这也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个真正民族融合团结的时代。他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和他国家的先进,开放,使他的国土和朝堂成为世界各大文明羡慕向往的地方!他和他国家的胸怀和实力,让他无可争议的成为维护东亚政治秩序的领袖!他发展了读书人最好的考试制度,他给了士人最高的礼待--尊重并听取他们的意见!他重视人道,更重视法律,他让他的首要功臣来负责法律的修缮!并完成了历史上最好的法律贞观律!他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他的部下名臣数量之多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能比的!太宗皇帝在唐朝建立中出生入死,运筹帷幄,在李卫公答对中对其军事思想给予了详细介绍。 即位后,统一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同时执行夷汉一家的政策,是历史上民族关系最为良好的时期,在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在位二十三年,在位期间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军事力量强大。后人称他在贞观年间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太宗的飞草非常著名,开创了行书写碑!太宗诗歌在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太宗编写了著名的秦王破阵乐。在帝范和唐会要等书籍中,对太宗的政治理论有相当多的描述。【李世民早年】唐太宗于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即公元599年出生于贵族之家,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次子。公元614年娶妻长孙氏,(登基后称长孙皇后)。 隋大业十一年(615),隋炀帝被突厥10万骑围困于雁门(今山西代县),世民应募从屯卫将军云定兴前往救援,提出虚张军容,昼引旌旗数十里,夜以钲鼓相应的疑兵计。时值东都及诸郡援兵亦至忻口(今忻县北),迫使突厥始毕可汗解围而去。十三年六月,与其兄建成率兵攻西河(治今汾阳),首战获胜,促使李渊决意西向关中。任右领军大都督,统右三军,于七月随李渊自太原(今太原西南)南下。途中李渊一度动摇,欲还师更图后举。世民坚决主张继续进军,提出先入咸阳,号令天下的方略。八月,进攻霍邑(今霍州),先率轻骑至城下,诱隋守将宋老生出战,继而率骑猛冲其侧背,配合李渊、建成正面攻击,斩宋老生,克其城(见霍邑之战)。九月,军至河东(郡治今永济西南),力主急速进军长安(今西安),遂奉命率前军西渡黄河,顺利占领渭河以北地区,各大族豪强纷至军门投效,数支农民起义军亦来归附,兵力迅速发展至13万人。十一月,会诸军攻克长安(见李渊攻取长安之战)。李渊立代王杨侑为帝。世民被封为秦国公。唐朝政权建立以后,为统一全国,先后进行了六次大的战役。这六个战役李世民就指挥了四个,全部取得了胜利,为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第一次是对陇右薛举父子集团的战役,唐武德元年,薛举率军进攻关中,双方在现陕西长武县发生激战,在这里,李世民打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大败仗,退回长安。但不久,他便在浅水原之战彻底打败薛军,消灭了陇东集团。第二次,刘武周依附突厥,南下进攻唐朝,攻占了晋阳,李世民不畏艰险,终于击溃了敌人主力,并乘胜追击,两天不吃饭,三天不解甲睡觉,彻底消灭了敌军,收复了丢失的土地。第三次是对王世充和窦建德的战役。这次战役规模为唐统一战争中最大的。在这次战役中,李世民先将王世充击败,围困在洛阳,令其无粮草供应,待其自毙。就在洛阳将下未下之时,河北的窦建德军十余万众号称三十万为救援王世充,突然出现在唐军背后,李世民力排众议,在虎牢之战中大败窦建德军,生擒窦建德。洛阳的王世充也只得投降,这次李世民一举两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第四次是平定刘黑闼的战役,刘黑闼是窦建德的部下,他打着为窦建德复仇的旗号,在河北起兵反唐。李世民指挥了平定其第一次起兵的战役,仅仅两个月就取得了胜利。(其他两个战役是由李孝恭指挥的平定杜伏威的江淮军和平定以江陵为根据地的萧铣的梁政权).李世民自此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后进入长安时,受到部分军民以皇帝的礼仪招待。武德四年冬十月,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陜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食邑增至二万户。高祖又下诏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俨然形成一个小政府机构。李世民在战斗中注重战前侦察,虽屡次遇险,但每次战斗都能作到知己知彼,善于制造战机,当敌强我弱时,他经常用"坚壁挫锐"的战法拖垮敌人,战斗中身先士卒,亲自率领骑兵突击敌阵,胜利后勇追穷寇,不给敌人喘息之机,因此获得了每次战役的胜利.在统一边疆的战争中,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明于知将,选拔良才,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李世民用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大唐帝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愧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他的赫赫武功也永垂青史!

唐太宗,即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

他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通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并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容许百姓休养生息,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

此举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他的主要功绩。

唐太宗在政治方面,首先是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为了实现唐朝的长治久安,他用人不避仇怨,不拘门第、民族,兼收并用。

因此,贞观一朝,人才济济,而且他还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在经济方面,第一是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我们知道,隋炀帝曾无休止地征发徭役,导致人民怨声载道,从而引发农民起义。

唐朝统治者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多次减免租税,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二是戒奢从简。

唐太宗力倡节俭,不准修建台榭,还禁止地方官进贡珍奇宝物。

在思想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唐朝的文化政策基本沿袭前代。

兴科举是继承隋制,以儒为师是继承汉制。

大大扩充了国学规模,扩建学社,增加学员。

贞观年间,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涂绪谋在《唐太宗贞观之失述评》中指出,考诸史实,唐太宗失德、失策、失治之处甚多,若非忠智之士有所补救,他的许多过失都足以导致败家亡国。贞观之所以称“治”,一方面由于唐高祖广用贤能、直言纳谏、安静养民的治国方略在贞观前期存在功效延伸,与隋末战乱形成了对比;另一方面则是唐太宗与唐高宗授意史官在贞观历史记录中大肆隐恶饰美的结果。首先,唐太宗失德于家,在一定程度上也贻害于国。专制时代的中国以”家天下“为政治特色,君主治国的基础自然是治好家,所以君臣父子纲常伦理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可是唐太宗却袭杀兄弟、逼父禅位、占叔父李瑗之姬 、夺小弟元吉之妇 。可见唐太宗并没有封建时代圣明君主以仁孝治天下的德行。从此唐王室乱伦、废储、残害宗室、乱家祸国的事例便层出不穷。宋儒所云“唐三纲不正,无君臣父子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当属确论。从这方面来看,唐太宗没有开创太平盛世的必然。其次,唐太宗屡次曲法徇情,使贞观政治颇有法度之失。侯君集破高昌时,与手下将士大肆窃掠财宝,造成了“数郡萧然,累年不复”的恶果,被依法收监,仅因为岑文本上疏说情,太宗便曲法而放人。后来唐太宗诏自今皇太子出取库物,所司勿为限制,于是太子发取无度,左庶子张玄素上书劝谏,在早朝时被太子派人伺机狠揍一顿,几乎致死!太宗也不追究 。同年,巨贪党仁弘事发,罪当死,太宗亲自作秀,曲法护其命。撇开史书中唐太宗有关法制的光辉语录,对比研究贞观时期执法过程中随意性,诸如此类的事例还真不少。第三,唐太宗在位时,一直梦想恢复封建诸侯制度,而这种制度已经被历史反复证明最可能导致内乱和亡国。仅此而论,唐太宗本人不但不圣明,甚至很可能祸乱国家。第四,唐太宗安边失计,黩武祸民导致了扰外乱内的严重后果。贞观元年 ,诸州奏称岭南冯盎反,唐太宗命令将军发江、岭数十州兵讨之,差点造成一场可能祸乱南中国的冤战。贞观十六年高昌平定后,唐太宗不纳立高昌子弟为藩辅之谏,反发兵守其地,耗财扰民未得其利,以致突厥入寇。贞观十七年,先允婚真诚和亲的薛延陀,后又耍诡计赖婚,用心阴毒却埋下外交失信的后患。几年后伐高丽时,薛延陀引兵寇边,唐十数州不得安宁 。贞观十八年起,唐太宗不听劝谏多次大规模兴兵进攻高丽,终于兵疲粮尽狼狈而返。唐太宗悔恨之余却死不悔改,随后又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为了制造进攻高丽的大量海用战船,不但役及江南十二州民众,而且影响了中国西南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安定。终于在“蜀人苦造船之役”、 州县督迫严急,民至卖田宅、卖儿女不能供,谷价踊贵,剑外骚然的情况下引起雅、邛、眉三州人民造反。朝廷不得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平定内乱,唐太宗本人也在人民的反抗声中暴病而亡。由于唐太宗好大喜功,黩武祸民,扰外乱内,几乎重蹈隋朝覆辙。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