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儿童心理学研究论文投稿期刊

发布时间:

儿童心理学研究论文投稿期刊

《心理学探新》(Exploration of Psychology),季刊。1981年创刊。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和史”及“学校教育心理学”两个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共同协办。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来源期刊。该刊着力发表心理学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方法研究的探索性文章。主要内容为:心理学理论和史研究、认知心理学研究、发展和教育心理研究、心理测量和心理学研究方法、应用心理研究、心理学教学改革。主要面向专业心理学工作者和广大业余心理学爱好者。

本人认为只要自己的文章有发表价值,哪个期刊都有发表的可能,只要是国家期刊,都不会是非法期刊;至于速度吧,你经常投稿的刊社,比较好些吧,你联系方便,可以提出提前阅稿的要求。有时候会收取阅搞费。

1、《心理学报》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心理学报》刊号为ISSN0439-755X,CN 11-2610/B,国内外发行(国内邮发代号82-12,国外发行代号Q147)。 编辑部地址:100101 北京北沙滩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报》编辑部 电话: E-mail: 2、《心理科学》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协办的综合性心理学学术期刊。该刊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核心期刊。《心理科学》刊号为ISSN1000-6648,CN 31-1582/B。国内外发行(国内邮发代号为4-317,国外发行代号为BM489)。 编辑部地址:200062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电话:; email: 3、《心理科学进展》季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主要发表能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领域研究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的理论性和综述性论文。《心理科学进展》刊号为ISSN1671-3710,CN 11-4766/R。 邮发代号:2-938 编辑部地址:100101 北京北沙滩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科学进展》编辑部 电话: E-mail: 4、《心理发展与教育》季刊,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承办。是国内唯一的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学术刊物,主要发表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报告与论文。下设5个栏目:认知与社会性发展、教与学心理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理论探讨与进展、研究方法与工具。 《心理发展与教育》刊号:ISSN 1001-4918 ,CN 11-1608/B 邮发代号:2-913编辑部地址: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 编辑部电话: E-mail: 、《应用心理学》季刊,浙江省心理学会和浙江大学主办。主要刊登心理学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论文、评述、研究报告和学术动态。特别欢迎认知心理、管理心理、工程心理、教育心理、社会心理、心理测量、医学心理、心理卫生和咨询、体育运动心理、文艺心理、司法心理及心理学在其他领域的运用等方面的文章。 刊号:ISSN1006-6020 CN 33-1012/B 编辑部地址:310028 杭州市天目山路34号 电话: E-mail: 、《心理学探新》季刊。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和史”及“学校教育心理学”两个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共同协办。该刊着力发表心理学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方法研究的探索性文章。主要内容为:心理学理论和史研究、认知心理学研究、发展和教育心理研究、心理测量和心理学研究方法、应用心理研究、心理学教学改革。主要面向专业心理学工作者和广大业余心理学爱好者。 国际刊号为:ISSN1003—5184,国内刊号为:CN36—1228/B 邮发代号为:44-108。 地址: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探新》编辑部 邮编:330027 电话: 0791-8506874 E-mail: 7、《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国际刊号:ISSN 1000-6729,国内刊号:CN 11-1873/R。月刊。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挂靠单位为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1991年起被纳入R74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类学术核心期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涉及学科包括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健康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是跨学科的学术期刊,全面反映我国心理卫生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学术水平。年发行量在10万册左右。不仅拥有国内相关领域的大量作者,权威的专家评审队伍,还有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地区的作者和特约编辑。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 51号(邮政编码100083)联系电话:, FAX:, Email: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季刊,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香港大学心理系协办。主要发表应用心理学的论文及相关的基础和理论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与教育测量、神经心理、健康心理、病人心理和儿少学习和行为问题等。主要面向的读者为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医务人员、儿童保健、教育、司法鉴定、学校卫生、人事管理、人才开发以及其它特殊职业(体育、航空、军事)工作人员。《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刊号为ISSN 1005-3611, CN 43-1214/R, 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 42-122,国外发行代号 4619-QR。 编辑部地址:410011 长沙市人民中路86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电话:或-2662,传真: E-mail: 9、《心理与行为研究》季刊,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办。主要发表认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生理与医学心理、心理学史与基本理论、心理测量与研究方法、管理心理等心理学研究的论文。主要面向心理学教学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刊号为ISSN1672-0628,CN 12-1348/B。 编辑部地址:300074 天津市河西区卫津路241号,天津师范大学南院106信箱《心理与行为研究》编辑部 电话: E-mail: 除了以上介绍的9种期刊外,我国的心理学学术期刊还有《健康心理学杂志》、《四川心理科学》。我国还有台湾出版的《中华心理学刊》(Chinese Journal ofPsychology)、香港出版的《华人心理学报》(Journal of Psychology inChinese Society)。 各类师范院校的学报也有不少心理学研究的专栏!你可以上网查询。

如果只需要合法期刊,可选择的太多了。综合类刊物都可以。

儿童心理学期刊

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应用心理学。

1、心理学报

《心理学报》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联合主办,其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

《心理学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它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且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力。该刊的文章摘要甚至被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和心理科学数据库所收录。

2、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是由华东师范大学、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协办的综合性心理学学术期刊。

《心理科学》被国内多家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并且被收入于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和心理科学数据库。

3、心理科学进展

《心理科学进展》原名《心理学动态》,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它主要发表能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领域研究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的论文。该刊是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该刊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选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并且被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选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统计源期刊。

4、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发展与教育》由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承办,它是国内目前唯一的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刊物。

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它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选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并且被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选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统计源期刊。

5、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由浙江省心理学会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其主要刊登心理学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论文、评述、研究报告。

国外心理学学术期刊(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名)《Psychological Bulletin》,《心理学通报》通过全面而深入的评述反映心理学的进展。《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实验心理学杂志:总论》刊载实验心理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报告和进展评述,内容包括知觉、记忆、认识、言语、学习、决策、社会对行为影响和神经科学等论题。《Journal of ExperimentalPsychology:Applied》,《实验心理学杂志:应用》发表实证研究文章,沟通心理学理论与应用,注重使用认知过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Psychological Abstracts》,《心理学文摘》从1O00多种英文期刊和部分图书中摘录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最新文献,年文摘量40000多件。每期均有作者和主题索引。(WG)《Psychological Review》,《心理学评论》述评心理学各领域最重要的新理论。《American Journal ofPsychology》,《美国心理学杂志》刊载实验心理学方面的原始研究报告和书评。《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心理学年鉴》综论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果。《Journal of CommunityPsychology》,《社区心理学杂志》刊载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方面的论文、报告和评论。《Psychology & Marketing》,《心理学和营销学》研究影响营销决策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最新动向,剖析消费者心理。本刊的读者对象是市场研究人员、广告客户与广告商、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American Psychologist》,《美国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志。除发表心理学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外,还报道该学会的业务和会员动态消息。《Journal of AppliedPsychology》,《应用心理学杂志》论述心理学在大学、公司、政府机构,以及司法、卫生、教育、运输、防务、消费等不同环境和背景中的应用。《Journal ofPsychology:Interdisciplinary &Applied》,《心理学杂志: 交插学科与应用》刊载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论文。侧重将分散的资料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探索新的思路。《Journal of SocialPsychology》,《社会心理学杂志》刊载社会心理学的实验和经验研究以及群体、文化影响、语言、种族和民族交往等问题的研究论文、札记和简报。《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nalysis》(《应用行为分析杂志》),《应用行为分析杂志》主要发表实验研究报告。《ProfessionalPsychology:Research and Practice》,《职业心理学:研究与实践》论述应用于各种心理学实践的技术进展,以及职业与服务标准、相关立法、心理学医师继续教直和培训等。《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Psychology》(《应用社会心理学杂志》),《应用社会心理学杂志》刊载实验行为科学研究应用于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方面的论文。《Applied PsychologicalMeasurement》,《应用心理测评》研究和探讨运用心理测评技术去解决心理学及相关领域中的各种问题。《Journal of ExperimentalSocial Psychology》,《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以实证和概念为基础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相关现象。发表论文和评论。

1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美 2 Psychological bulletin 心理学公报 美 3 Psychological review 心理学评论 美 4 Behavioral & brain sciences 行为与大脑科学 英 5 Psychological reports 心理学报告 美 6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咨询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杂志 美 7 Perceptual motor skills 感知与运动技能 英 8 Psychological medicine 心理医学 美 9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认知神经科学杂志 美 10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ognition 实验心理学杂志.学习、记忆和认识 美 11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变态心理学杂志 美 12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美 13 Psychosomatic medicine 身心医学 美 14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实验心理学杂志.人类知觉与行为 美 15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个性与个体差异 英 16 Psychophysiology 心理生理学 英 17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心理学年度评论 美 18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行为研究和治疗 英 19 Pharmacology, biochemistry and behavior 药理学、生物化学和行为 美 20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应用心理学杂志 美 21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记忆与语言杂志 美 22 The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 allied disciplines 儿童心理学、精神病学及相关学科杂志 英 23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情感紊乱杂志 荷兰 24 Cognitive psychology 认知心理学 美 25 Psychological science 心理科学 美 26 Cognition 认知 荷兰 27 Health psychology 健康心理学 美 28 Brain research 大脑研究 荷兰 29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知觉与心理学 美 30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个性与社会心理学公报 美 31 Vision research 视觉研究 英 32 Psychopharmacology bulletin 精神鞠理学公报 美 33 Journal of studies on alcohol 酒精研究杂志 美 34 Psychology and aging 心理学与衰老 美 35 Brain and language 大脑与语言 美 36 Memory and cognition 记忆与认知 美 37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身心研究杂志 美 38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实验心理学杂志.总论 美 3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国际进食障碍杂志 美 40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教育心理学杂志 美 41 American psychologist 美国心理学家 美 42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专业专理学,研究及实践 美 43 Child abuse & neglect 虐待与忽视儿童研究 英 44 Neuropsychology 神经心理学 美 45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组织行为与人类决策过程 美 46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行为大脑研究 荷兰 47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应用行为分析杂志 美 48 Perception 知觉 英 49 Behavior therapy 行为治疗 美 50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心理评价 美 51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变态儿童心理学杂志 美 52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咨询心理学杂志 美 53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个性评估杂志 美 54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创伤应激反应杂志 美 55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认知神经心理学 英 56 Ethology 行为学 德 57 Ergonomics 人机学 英 58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实验儿童心理学杂志 美 59 Law and human behavior 法律和人类行为 美 60 Sex roles 性别作用 美 61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职业行为杂志 美 62 Journal of personality 个性杂志 美 63 Addictive behaviors 成瘾行为 英 64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 美 65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比较心理学杂志 美 66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国际心理分析杂志 英 67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认知治疗与研究 美 68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临床心理学评论 英 69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运动与训练心理学杂志 美 70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教育与心理测量 英 71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英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英 72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y Animal behavior processes 实验心理学杂志.动物行为过程 美 73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英国心理学杂志 英 74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instruments & computers 行为研究方法、仪器与计算机 英 75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社会心理学季刊 美 76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欧洲社会心理学杂志 英 77 Infant behavior & development 婴儿行为与发育 美 78 Neuropsychologia 神经心理学 英 79 Journal of pediatric psychology 儿科心理学杂志 英 80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行为神经科学 美 81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社会心理学杂志 美 82 Cognitive science 认知科学 美 83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临床儿童心理学杂志 美 84 Biological psychology 生物心理学 荷兰 85 Psychobiology 心理生物学 美 86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美国心理学杂志 美 87 Brain and cognition 大脑与认知 美 88 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语言与认知过程 英 89 Memory 记忆 英 90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斯堪的纳维亚心理学杂志 英

心理学外文核心期刊排序总表1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美 2 Psychological bulletin心理学公报 美 3 Psychological review心理学评论 美 4 Behavioral & brain sciences 行为与大脑科学 英 5 Psychological reports 心理学报告 美 6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咨询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杂志 美 7 Perceptual motor skills 感知与运动技能 英 8 Psychological medicine 心理医学 美 9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认知神经科学杂志 美 10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ognition 实验心理学杂志.学习、记忆和认识 美 11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变态心理学杂志 美 12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美 13 Psychosomatic medicine 身心医学 美 14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实验心理学杂志.人类知觉与行为 美 15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个性与个体差异 英 16 Psychophysiology 心理生理学 英 17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心理学年度评论 美 18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行为研究和治疗 英 19 Pharmacology, biochemistry and behavior 药理学、生物化学和行为 美 20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应用心理学杂志 美 21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记忆与语言杂志 美 22 The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 allied disciplines儿童心理学、精神病学及相关学科杂志 英 23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情感紊乱杂志 荷兰 24 Cognitive psychology 认知心理学 美 25 Psychological science 心理科学 美 26 Cognition 认知 荷兰 27 Health psychology 健康心理学 美 28 Brain research 大脑研究 荷兰 29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知觉与心理学 美 30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个性与社会心理学公报 美 31 Vision research 视觉研究 英 32 Psychopharmacology bulletin 精神鞠理学公报 美 33 Journal of studies on alcohol 酒精研究杂志 美 34 Psychology and aging 心理学与衰老 美 35 Brain and language 大脑与语言 美 36 Memory and cognition 记忆与认知 美 37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身心研究杂志 美 38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实验心理学杂志.总论 美 3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国际进食障碍杂志 美 40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教育心理学杂志 美 41 American psychologist 美国心理学家 美 42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专业专理学,研究及实践 美 43 Child abuse & neglect 虐待与忽视儿童研究 英 44 Neuropsychology 神经心理学 美 45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组织行为与人类决策过程 美 46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行为大脑研究 荷兰47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应用行为分析杂志 美 48 Perception 知觉 英 49 Behavior therapy 行为治疗 美 50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心理评价 美 51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变态儿童心理学杂志 美 52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咨询心理学杂志 美 53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个性评估杂志 美 54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创伤应激反应杂志 美 55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认知神经心理学 英 56 Ethology 行为学 德 57 Ergonomics 人机学 英 58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实验儿童心理学杂志 美 59 Law and human behavior 法律和人类行为 美60 Sex roles 性别作用 美 61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职业行为杂志 美 62 Journal of personality 个性杂志 美 63 Addictive behaviors 成瘾行为 英 64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 美65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比较心理学杂志 美 66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国际心理分析杂志 英 67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认知治疗与研究 美68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临床心理学评论 英69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运动与训练心理学杂志 美 70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教育与心理测量 英 71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英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英 72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y Animal behavior processes 实验心理学杂志.动物行为过程 美 73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英国心理学杂志 英 74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instruments & computers 行为研究方法、仪器与计算机 英 75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社会心理学季刊 美 76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欧洲社会心理学杂志 英 77 Infant behavior & development 婴儿行为与发育 美 78 Neuropsychologia 神经心理学 英 79 Journal of pediatric psychology 儿科心理学杂志 英 80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行为神经科学 美 81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社会心理学杂志 美 82 Cognitive science 认知科学 美 83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临床儿童心理学杂志 美 84 Biological psychology 生物心理学 荷兰 85 Psychobiology 心理生物学 美 86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美国心理学杂志 美 87 Brain and cognition 大脑与认知 美 88 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语言与认知过程 英 89 Memory 记忆 英 90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斯堪的纳维亚心理学杂志 英

心理研究期刊投稿

1.可以参赛。 赛才网——大学生的赛事天堂 赛才网搜集整理了各个学科各行各类的赛事,非常齐全,专门有文学艺术类竞赛的版块: 2009年第一届“浙江作家网”全国原创文学作品大赛 2009年第一届“漂母杯”全国母爱主题散文大赛(参赛截止:2009-5-1) 还有很多。。。 2.投稿。这类报纸杂志很多啊,如《大学生》,《大学》,《花火》,《萌芽》,《嘻哈报》,《公主志》等啊 ! 心理科学好像要求非常高,最重要的是,它好像只收实验性很强的论文,大学生不大可能有时间、精力和财力,是的术颂茔2级2009-05-30很多期刊上不是娱乐性的就是数据性的,大多都没有价值。热心问友2009-06-01我以前很喜欢心理学 现在也会看一些心理学的书籍 有一本《心理周刊》 你可以买一本看看 我不大肯定这个周刊可不可以投稿 但是心理学也属于医学 像这类的投稿 所谓的有价值 是要有实践作为依据的结论 它不像一般的文学类的文稿 如果有错误内容 会比较影响读者 所以投稿要慎重 呵呵 这是我个人见解 谅解Max李3级2009-06-03读者,南风

《心理学探新》(Exploration of Psychology),季刊。1981年创刊。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和史”及“学校教育心理学”两个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共同协办。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来源期刊。该刊着力发表心理学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方法研究的探索性文章。主要内容为:心理学理论和史研究、认知心理学研究、发展和教育心理研究、心理测量和心理学研究方法、应用心理研究、心理学教学改革。主要面向专业心理学工作者和广大业余心理学爱好者。

大学生心理学报当然是最好有指导老师的推荐 那就找地方性的,每个省都有陕西,的吧

1、《心理学报》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心理学报》刊号为ISSN0439-755X,CN 11-2610/B,国内外发行(国内邮发代号82-12,国外发行代号Q147)。 编辑部地址:100101 北京北沙滩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报》编辑部 电话: E-mail: 2、《心理科学》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协办的综合性心理学学术期刊。该刊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核心期刊。《心理科学》刊号为ISSN1000-6648,CN 31-1582/B。国内外发行(国内邮发代号为4-317,国外发行代号为BM489)。 编辑部地址:200062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电话:; email: 3、《心理科学进展》季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主要发表能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领域研究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的理论性和综述性论文。《心理科学进展》刊号为ISSN1671-3710,CN 11-4766/R。 邮发代号:2-938 编辑部地址:100101 北京北沙滩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科学进展》编辑部 电话: E-mail: 4、《心理发展与教育》季刊,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承办。是国内唯一的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学术刊物,主要发表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报告与论文。下设5个栏目:认知与社会性发展、教与学心理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理论探讨与进展、研究方法与工具。 《心理发展与教育》刊号:ISSN 1001-4918 ,CN 11-1608/B 邮发代号:2-913编辑部地址: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 编辑部电话: E-mail: 、《应用心理学》季刊,浙江省心理学会和浙江大学主办。主要刊登心理学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论文、评述、研究报告和学术动态。特别欢迎认知心理、管理心理、工程心理、教育心理、社会心理、心理测量、医学心理、心理卫生和咨询、体育运动心理、文艺心理、司法心理及心理学在其他领域的运用等方面的文章。 刊号:ISSN1006-6020 CN 33-1012/B 编辑部地址:310028 杭州市天目山路34号 电话: E-mail: 、《心理学探新》季刊。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和史”及“学校教育心理学”两个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共同协办。该刊着力发表心理学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方法研究的探索性文章。主要内容为:心理学理论和史研究、认知心理学研究、发展和教育心理研究、心理测量和心理学研究方法、应用心理研究、心理学教学改革。主要面向专业心理学工作者和广大业余心理学爱好者。 国际刊号为:ISSN1003—5184,国内刊号为:CN36—1228/B 邮发代号为:44-108。 地址: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探新》编辑部 邮编:330027 电话: 0791-8506874 E-mail: 7、《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国际刊号:ISSN 1000-6729,国内刊号:CN 11-1873/R。月刊。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挂靠单位为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1991年起被纳入R74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类学术核心期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涉及学科包括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健康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是跨学科的学术期刊,全面反映我国心理卫生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学术水平。年发行量在10万册左右。不仅拥有国内相关领域的大量作者,权威的专家评审队伍,还有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地区的作者和特约编辑。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 51号(邮政编码100083)联系电话:, FAX:, Email: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季刊,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香港大学心理系协办。主要发表应用心理学的论文及相关的基础和理论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与教育测量、神经心理、健康心理、病人心理和儿少学习和行为问题等。主要面向的读者为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医务人员、儿童保健、教育、司法鉴定、学校卫生、人事管理、人才开发以及其它特殊职业(体育、航空、军事)工作人员。《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刊号为ISSN 1005-3611, CN 43-1214/R, 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 42-122,国外发行代号 4619-QR。 编辑部地址:410011 长沙市人民中路86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电话:或-2662,传真: E-mail: 9、《心理与行为研究》季刊,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办。主要发表认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生理与医学心理、心理学史与基本理论、心理测量与研究方法、管理心理等心理学研究的论文。主要面向心理学教学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刊号为ISSN1672-0628,CN 12-1348/B。 编辑部地址:300074 天津市河西区卫津路241号,天津师范大学南院106信箱《心理与行为研究》编辑部 电话: E-mail: 除了以上介绍的9种期刊外,我国的心理学学术期刊还有《健康心理学杂志》、《四川心理科学》。我国还有台湾出版的《中华心理学刊》(Chinese Journal ofPsychology)、香港出版的《华人心理学报》(Journal of Psychology inChinese Society)。 各类师范院校的学报也有不少心理学研究的专栏!你可以上网查询。

心理学投稿期刊

国内心理学期刊排名1、心理学报《心理学报》(ActaPsychologicaSinica),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现任主编为陈永明研究员,曹日昌、潘菽、徐联仓、匡培梓、林仲贤曾任该刊主编。《心理学报》1956年创刊,1966年因“文革”而停刊,1979年复刊,至2000年共出版32卷122期。从2001年起改为双月刊。1989年以前,《心理学报》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1989年以后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主办;1995年以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成为《心理学报》的协办单位。《心理学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该刊的文章摘要被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Database)所收录。2、心理科学《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Science),双月刊,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协办的综合性心理学学术期刊。该刊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核心期刊。《心理科学》全面反映心理学各个分支的成果,论文涉及心理学各个领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建设和实验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应用研究的重视,特别是心理学教学的研究。为适应心理学发展的需要,在保证论文质量的前提下,特设专栏刊登一定数量的中、短篇论文,形成该刊的特色之一。《心理科学》被国内多家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并收入于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Abstracts)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Database),在心理学界和相关学界享有声誉。3、心理科学进展《心理科学进展》(AdvancesinPsychologicalScience),原名《心理学动态》,2002年改为现名,季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主要发表能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领域研究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的理论性和综述性论文。1983年创刊。现任主编为杨玉芳研究员,徐联仓、匡培梓、张侃曾任该刊主编。至2000年,《心理科学进展》共出版62期。该刊是中国科学文

1.可以参赛。 赛才网——大学生的赛事天堂 赛才网搜集整理了各个学科各行各类的赛事,非常齐全,专门有文学艺术类竞赛的版块: 2009年第一届“浙江作家网”全国原创文学作品大赛 2009年第一届“漂母杯”全国母爱主题散文大赛(参赛截止:2009-5-1) 还有很多。。。 2.投稿。这类报纸杂志很多啊,如《大学生》,《大学》,《花火》,《萌芽》,《嘻哈报》,《公主志》等啊 ! 心理科学好像要求非常高,最重要的是,它好像只收实验性很强的论文,大学生不大可能有时间、精力和财力,是的术颂茔2级2009-05-30很多期刊上不是娱乐性的就是数据性的,大多都没有价值。热心问友2009-06-01我以前很喜欢心理学 现在也会看一些心理学的书籍 有一本《心理周刊》 你可以买一本看看 我不大肯定这个周刊可不可以投稿 但是心理学也属于医学 像这类的投稿 所谓的有价值 是要有实践作为依据的结论 它不像一般的文学类的文稿 如果有错误内容 会比较影响读者 所以投稿要慎重 呵呵 这是我个人见解 谅解Max李3级2009-06-03读者,南风

《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心理科学进展》《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心理学探新》《应用心理学》

1,《心理科学》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和南大核心期刊。2,《心理科学进展》双核心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心理学学术刊物。办刊宗旨:反映心理学各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刊登:能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领域研究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的文献综述、评论和理论性论文。 《心理科学进展》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北京大学图书馆)认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选录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选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源期刊;被北京地区高校期刊工作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选录为心理学类核心期刊。 3,<<心理学报》也是双核心(月刊)是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的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的学术期刊。1995年以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成为《心理学报》的协办单位。资料来源:学术资讯网 这些期刊都比较权威,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儿童心理学的论文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心理健康论文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幼儿 心理健康 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所谓健康心理是指一个人心理各方面以及和社会环境之间处于一种积极协调、统一的状态。健康心理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质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在我国,从在卫生部获悉,我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近几年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许多人脑子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这种单纯的身体健康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偏重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缺少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方面的内容,这种倾向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克服传统健康观的片面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是当前我们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众所周知,幼儿教育的内容也是全面的,它包括了人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启蒙教育,《纲要》把它们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在这诸多的教育内容中,健康被放在了第一位,对幼儿的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同时还强调“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无法回避的课题。那么幼儿园该如何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幼儿存在哪些心理健康问题

目前,在我国幼儿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是儿童多动症、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以强欺弱、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有破坏行为、偷窃等;二是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任性、自私、固执、娇气、胆怯、退缩、易哭泣、懒惰、自卑、过分敏感、过度幻想等;三是神经功能障碍问题,包括排泄机能障碍、言语障碍、睡眠障碍、强迫行为、神经紧张等;四是不良习惯问题,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皱眉、挖鼻孔、耸肩、咬衣服、玩弄生殖器等;五是学习上的问题,包括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等。这些不良的行为问题不仅防碍着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还会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确立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目标

幼儿教育是关乎人的一生发展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因此一定要确立一个长远的教育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为:

1.能关心周围世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有较好的观察、注意、想象、概括、分析能力、有较强的求知欲,并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关系;2.乐意寻求新的生活体验,有良好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3.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能主动参与集体活动,敢于自我表现;5.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承担着启蒙教育的重任,虽然已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但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大部分的老师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必须加强学习。在理论上要系统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点、原则、途径和方法等,把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提高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增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性,翻阅大量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使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科学化。

2.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如果能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把它和保教工作联系起来,与自身的保教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探索、研究。如:语言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表述能力,让幼儿能在老师和小朋友面前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群性;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等,将教科研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起来。这样,将会给中小学教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心理健康教育与一日活动相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活动,应该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之中,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这对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在实践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求我们要精心地选择游戏,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机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以幼儿为中心,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这就对我们广大的幼儿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加强对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在教学中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引起全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项教育内容将会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容忽视的教育关键,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承担着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的重任,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紧跟形势,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想,这才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这也是我们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高月梅,张泓.幼儿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

四郎志玛(),女,藏族,小学高级教师,大专,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心理健康论文参考

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探讨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和内在活动规律的新兴交叉学科。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儿童心理学论文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发展现状》

作者简介:刘璐,女,(),民族:汉,籍贯:辽宁省辽阳市,所在学校:沈阳师范大学,专业:应用心理学。

摘要:特殊儿童是一个急需关注的群体,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在这中需要下自然萌生的学科。它在中国还是一门极为年轻的学科,无论是在研究还是在学科课程设置上都存在着问题。本文集中从学科定位、研究现状以及学科设置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特殊儿童;心理学

在人类社会飞速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人”成为了时代的中心与永恒的主题。在这种语境之下,特殊儿童作为极为特别的一个群体越来越受到关注。关注特殊儿童,必然要回答如何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的问题,那么特殊儿童心理学这个涵盖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特殊学科应运而生。事实上,相较于国外的累累硕果,特殊儿童心理学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并不成熟。那么什么是特殊儿童心理学、它的特点是什么、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又是如何的,都是我们急需回答的问题。

一、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以特殊儿童的心理为研究对象的,它着重探讨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归纳特殊儿童心理现象的规律,最终以完成对特殊儿童的必须教育为旨归。很显然,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一) 特殊儿童心理学与心理学

可以肯定的是,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从这一方面来说,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对对象的心理现象,包括情感、认知、记忆、注意、思维等等进行研究,从而认清对象心理现象的普遍规律,掌握对象心理发展的总体趋势。只是研究的对象具有特殊性——他们是特殊儿童。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很好的指导对特殊儿童的照看、教育甚至康复。由此来看,作为心理学分支的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意义很强的学科。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特殊儿童心理学与心理学内部的其他分支也有极强的交叉性。比如:普通心理学作为基础学科为特殊儿童心理学提供了基本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为特殊儿童心理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儿童心理学作为特殊儿童心理学补充,为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可见,仅仅从心理学的方面来看,把特殊儿童心理学当做独立的学科都是不可能的。

(二) 特殊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

说教育学可能范围太广,或许我们可以在特殊教育学中找到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位置。从特殊教育学一方面来说,特殊儿童心理学不再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成为了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其目的在于为鉴别特殊儿童提供标准,为实施特殊教育提供依据与方法。

由此可见,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丰富而复杂的交叉学科,它即有理论作用又有实践意义。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界定为我们特殊儿童心理的研究提供了方向,拓宽了道路。

二、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那么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呢?

在欧洲发达国家,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从70年代就开始起步,出现了不少重要的论著。与国外相比,我国显然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但是不得不说,我国对特殊儿童心理的关注正在逐渐升温,研究内容与对象也在逐渐丰富。

从研究文献数量来看,自80年代至今,每年发表的特殊儿童心理学论文都在不断的增多。从开始的每年几篇到如今的几十几百,虽偶有回落,但总体上数量呈上升趋势。

研究的对象也在不断的丰富之中。狭义的特殊儿童,一般是指那些生理缺陷明显的儿童,也就是残疾儿童;广义的特殊儿童,除残疾儿童外还包括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比如:学习障碍儿童、孤独症儿童、弱智儿童、超常儿童等等。我国对特殊儿童的研究范围是在不断扩大的。但仍然集中在对学习障碍儿童、弱智儿童的研究。

从研究内容来看,近三十年更是从单一走向多元,涵盖面越来越广。包括对认知能力的研究、智力量表的制作、对特殊儿童的诊断与界定的研究以及对特殊儿童如何回归社会的研究等等方面都有涉及。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虽然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总体上来看是乐观的,但不得不说我们仍缺少规范化系统化的研究。比如: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经验描述层面,没有严谨科学的方法与完善的理论支撑。并且大多数学者都只针对一个比较熟悉的方面进行研究,使得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专作较多而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则少见。这都是我们下一步应当努力的方向。

三、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课程建设

我们前面已经论述过,特殊儿童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因此在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课程主要针对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以及心理学专业开设。在这两个专业之中其课程的设置主要有这样几种方式:

第一,在特殊教育的框架之中开设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以研究心理特点为主。

第二,直接以特殊儿童心理学作为课程重点,涉及特殊儿童心理学的方方面面。

第三,进一步细化学科,将特殊儿童心理学中的某一个方面作为专题开设课程。包括专门的认知发展研究课程、特殊儿童诊断界定课程等等。

这些课程都以是教育学以及心理学为依托,在大框架之中细化分流产生的。

与课程相适应的是专门教材的编写。比如在《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等教材中都突出讲到了特殊儿童心理的问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至2000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了一套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专业教科书。这套教科书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中包括:《盲童心理学》、《智力落后儿童心理学》、《聋童心理学》三本。可见特殊儿童心理学在课程设置中逐渐被重视起来。

但是,我们仍能看到目前的课程建设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第一,特殊儿童教育课程并没有受到重视。这一门特殊教育以及心理学必须应当囊括进的学科并不是在所有高校中都开设的。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少部分的高等学府在其特殊教育专业或心理学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而大多数的师范院校则忽略了这门课程。并且,在这少数的几所院校之中,这门课程的开设学时也不够。

第二,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专业教师不足。由于这门学科是刚刚兴起的年轻学科,因此经过系统理论学习的专业人才并不多甚至没有,这使得高校中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也没有功底扎实或经验丰富的教师讲授。使得多数时候这门课程成为了纸上谈兵。

第三,特殊儿童心理学的教材仍然匮乏且不系统。除我们上述提到的少数教材外,其他系统的论述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专著少之又少。同时,与研究现状存在同样的问题,教材多集中于对某一方面的研究,但是全面而成体系的教材则没有。

现存的这些问题,使得我们的特殊儿童心理学教育处在施展不开的窘境。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特殊儿童心理学被重视起来,有更科学的课程设置,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专业的特教等方面的人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总而言之,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仍处于方兴未艾之际。这一处于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框架下的新兴学科需要更多的关注与研究。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应该关注特殊儿童群体,努力使得他们融入社会,学会生活。因此特殊儿童心理学应当在这一片充满爱的热土上发展起来。(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蒋科星.特殊儿童“缺陷人格”的教育关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杜晓新.试论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特点与方法[J].心理科学,2002,05:552-554+575-639.

[3]韦小满,刘洪沛.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二十年发展的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2,04:3-8.

[4]雷江华,方俊明.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9,04:9-13.

[5]周念丽,方俊明.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12,20:79-84.

[6]张巧明,曹冬艳.质的研究方法及其在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7,02:51-54+5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儿童心理学论文3000字

特殊儿童是一个急需关注的群体,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在这中需要下自然萌生的学科。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特殊儿童的心理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探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在当今社会经济和生活日趋全球化和复杂化的背景下,作为需要被保护的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特殊儿童群体存在的主要心理疾病,从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特殊儿童自身调适能力、特殊教育教育关爱特殊学生和改进教学活动等方面探讨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关键词:特殊儿童;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教育

近几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食品不健康、化学药物泛滥或遗传因素等的影响,我国的特殊儿童数量在不断地增长。我们所说的特殊儿童并不仅仅是身体上盲、聋、哑或智商上的智障儿童,还包括不同类型的问题儿童,比如多动儿童、自闭儿童或者学习能力缺陷儿童等。由于他们生理或心理上的种种缺陷或障碍,会使得他们的心理上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健康的问题。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注重对特殊儿童障碍、技能的恢复和提升,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帮助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特殊儿童群体存在的主要心理疾病

特殊儿童群体中的孩子除了生理上存在某种缺陷,还有许多孩子在言行举止、情绪等方面表现出不同于一般人的异常,长期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就会演变成心理疾病,比如多动症、自闭症、强迫症等。特殊儿童群体存在的主要心理疾病如下。

1.存在睡眠问题及躯体化症状。通常情况下,睡眠问题在儿童群体中很少出现,但是特殊儿童往往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有时会出现失眠、梦魇等睡眠问题。另外,有些特殊儿童因为焦躁、不安等情绪会表现出一些躯体化症状,比如消化不良、头疼、腹痛等。

2.情绪暴躁,对他人有严重的敌对情绪。由于特殊儿童生理或心理上的某些缺陷,他们经常感到压抑和自卑,可能会因为很小的一件事或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行为而表现出敏感、焦虑、易怒,甚至情绪失控、大发脾气、破坏东西等。比如多动症儿童,虽然他们在生理和智力上没有缺陷,但是因为表现多动,可能容易受到家长或老师的批评、打骂,受到学生的嘲笑或歧视,使得他们对别人没有信任感,存在严重的敌对情绪,攻击性很强。

3.存在严重自卑自闭症状。特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意识到自己和一般人的不同,非常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也逃避进行正常的交际活动,不愿意和别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尤其是盲童、聋哑等本身有交流障碍的孩子,他们总是因为自己交流上的缺陷而逃避和别人相处,长期以往他们就难以融入社会,很难和别人交流沟通,然后就表现出一些自闭症的症状。

二、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1.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相关专业人员培养。

在当今社会日趋复杂化的背景下,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相关专业人员培养非常重要。重点是对师资队伍进行心理健康和教育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特殊教育教学能力,打造出有爱心、有耐心并且有教学能力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用爱感化学生,用寓教于乐、切实可行的新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

2.引导特殊儿童增强自我调适能力。

特殊儿童的大部分心理问题都是由自身认知能力和调适能力不足造成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引导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增强他们的自我调适能力。比如“特殊儿童怎样正视自身缺陷”这个问题,有些融合学校的教师鼓励普通学生不要嘲笑和歧视特殊儿童,不要用“聋子”、“瞎子”、“白痴”等字眼来称呼他们,这固然对特殊儿童是一种保护方式,但是也应该引导鼓励特殊儿童正确地认知自己在身体、心理、智力等方面的缺陷,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勇敢地使用助残仪器、配合教师、医生等的训练,才能勇敢地去接触社会。正如周婷婷在“聋人如何适应主流社会中”所说:“我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健听人世界里,这20年来,从意识到自己是聋人,到忘记自己是聋人,再到面对自己是聋人,最后到忽略自己是聋人、同时也正视自己是聋人,经历了一番颇为矛盾、痛苦的心理历程”。

3.要用足够的爱心、耐心对待特殊儿童。

(1)用爱心抚慰特殊儿童受伤的心灵。对待特殊儿童的爱心要时时刻刻体现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中,爱护关心学生并不需要说多少大道理,有时仅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就能表达对特殊学生的关怀、肯定、鼓励,使学生心灵受到极大的鼓舞。在实际特殊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清楚班内每个特殊儿童的性格、思想,并充分尊重他们个体的差异和每个孩子本身的缺陷,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因材施教,综合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挖掘每个特殊学生身上的长处,不吝于给他们的任何细小进步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心,让他们在一次次的进步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不断进取的精神。

(2)用爱心感受特殊儿童敏感的心灵。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特殊孩子的心灵都比较敏感,任何人、事、物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引起他们内心强烈的反应。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教师,需要能够时刻洞察到特殊学生的每一个内心的变化,用爱心来体会他们的内心情感。并利用现实中的具体实例、教学中的言传身教,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鼓励他们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事物,引导他们学会怎样正确判断和应对各种事件。

(3)用爱心理解并感化特殊儿童叛逆的心灵。特殊儿童由于自卑而敏感的心灵,容易有叛逆的倾向。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并经常以鼓励、表扬的话语,来使他们享受到成就感。还要充分理解他们身体或心理事实,不因他们本身的缺陷阻碍学习而责怪他们。比如有些在听力上存在障碍的儿童,他们听课主要依靠视觉等感官,使得他们眼睛等器官压力较大,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等问题,可能在学习过程中进度比较慢,但这些问题并不是他们自己的过错。教师只有认识并理解了这些,才能从他们实际情况入手,为他们针对性地设置学习内容,有耐心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训练,使他们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4.在教学活动中提高特殊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关注学生的心理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设计出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体验、合作和自我反思的活动平台,将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存能力教育融入到科学的文化知识教学中。促使学生尽可能直观地感受和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为特殊儿童创造出轻松、愉悦、积极的学习环境,这对帮助减少特殊儿童的自卑、厌学、敌对等情绪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培养特殊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

5.注意教学理论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特殊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所有的特殊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为了让特殊儿童更好地生活和适应社会,所以需要注意将教学理论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不但设置各种教学活动来贯穿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在学生住宿或家庭中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和特殊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只有这样,特殊儿童才能将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主动自发地调适自己的心理以适应社会的实际情况。

三、结束语

最近几年来,特殊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和民众的关注,使得教育质量和教学设施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却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进行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不但要注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更要用爱心、耐心给予特殊儿童心理上的关怀、理解,为他们的学习成长创建一个轻松愉悦的、充满爱的、积极向上的环境,促进他们生理和心理同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飞.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4).

[2]雷江华.科营开展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特殊教育,2009,(11).

[3]孟建芸.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3).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