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气象科技进展编辑部网站

发布时间:

气象科技进展编辑部网站

2011年的核心期刊目录中没有。P4大气科学(气象学)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刊名1 大气科学2 气象学报3 高原气象4 应用气象学报5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改名为:大气科学学报)6 气象7 热带气象学报8 气象科学9 气候与环境研究10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经查证,《气象科技》在最新第六版中不再是核心期刊了,但影响因子比较高,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

我是核心用户,不知道你需要什么数据?

我可以给你分享几个实用的网站

气象科技编辑部电话

上述刊物都是核心期刊,而且属于专业领域,因此中稿难度都很大,现在核心期刊选稿一是看作者单位,如果名气大,通过的概率也会较大,二是看作者学位,通常博士学位会优先录用,硕士难度较大,三是看作者职称,讲师以下职称发核心难度大,副教授以上相对容易,四是文章有无课题或基金,如果有相关内容审稿录用的概率会高些,还有,文章的内容和质量很重要,每个刊物都有自己的栏目和特色,因此投稿前一定要仔细研究下过刊的文章内容,把握好文章写作的方向,吃准刊物风格才有利于中稿,盲目乱投有可能浪费时间和精力,最后哪个也中不了。本人是论文中介,但上述刊物没有合作,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南京市北极阁2号, 邮编:210008 联系电话:、83287042 传真:

2010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学费及奖学金情况\招收硕士研究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具体情况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隶属于中国气象局,其前身为1956年8月成立的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1978年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1991年更为现名。2000年被国家科技部遴选为国家公益类科研院所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01年起进入科技部支持的国家公益类研究院。科技部下达改革后的人员编制为250人。2004年10月14日通过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和中编委联合组织的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联合评估验收,并对我院的深化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气象科研院所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改革后,科技人员任务饱满,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活跃,科研能力大幅度提高,使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才整体结构得到明显的优化,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科技人员为主体,学历和年龄结构明显改善的朝气蓬勃的科研队伍,学科带头人的数量不断增加。气象科研与业务结合更加紧密,气象科技对业务发展的支撑能力和服务能力持续提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大气科学领域学科种类最多、规模最大的科研机构,是以研究雷电防护与大气探测、人工影响天气、灾害天气、气候与气候系统、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数值模式以及大气成分等为主攻方向的我国大气科学综合研究基地,是我国大气科学研究,特别是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中坚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 现设有5个职能处,7个研究所(中心)、1个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个中国气象局部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云雾物理实验室、大气化学实验室),另有研究生部和大气科学信息部等两个科研支撑机构。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以及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创新基地也设在我院。我院还设有遥感与气候信息开放研究实验室、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风能太阳能资源实验室以及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中国科学院寒旱所联合共建的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现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以青年人为主体、结合中国气象现代化建设在国际大气科学前沿领域中进行研究的实力较为雄厚的科研队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正研级科研人员50名,副研级科研人员107名。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人员分别为76人和72人,分别占基地岗位人数的和;45岁以下研究员占研究员总人数的。全院有52名科研人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拥有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气象局特聘专家等青年科技人才。

都很难,英文版更难

气象科技编辑部审稿中

字数少,即使版面占不满,也不影响发表。

2011年的核心期刊目录中没有。P4大气科学(气象学)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刊名1 大气科学2 气象学报3 高原气象4 应用气象学报5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改名为:大气科学学报)6 气象7 热带气象学报8 气象科学9 气候与环境研究10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审稿周期挺长的,通知单可以提前出,一般都是三到六个月。望采纳!

“编辑部处理中”的意思是论文处理已经进入关键阶段,该论文是否录用也就是在这一步确定。

论文的审稿步骤一般如下。

1、初审

要求通读原稿,提出基本评价和处理意见。这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主要在格式和论文摘要上。而且对于论文中的不确定处要提出意见,等待下一步审查。

2、复审

要求复核初审意见,判断其正确程度,并解决初审中未能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审核你的文章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文章质量能不能达到发稿要求,文章内容存不存在问题和缺陷。复审非常重要,基本就能决定你的稿件是录取还是退回。

3、编辑部处理中

应对原稿质量和能否采用,作出最后决定。三级审稿都应有书面审稿意见,这是一部书稿在编辑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记录,是书稿档案的重要部分,它还是对各级编辑人员进行业务考核的重要依据。

具体内容就是编辑部已经选好审稿专家,审稿专家还没回复确认审稿,这个流程对作者是保密的,因此你见到的就是编辑部处理中,等审稿专家同意审稿了,流程就会变成专家评审。如果专家外审通过就意味着这篇文章确定录用,如果没有通过则不被录用。

而且这是一个很必要的环节,编辑部处理就是意味着进入主编决审阶段,不同的期刊杂志叫法不一样,决审就是终于给你审完了,其中包括外审的意见,查重结果等,那么这些意见必须有个人进行汇总处理,做出一个判决。到编辑部处理这步离结果就近在咫尺了,要么退稿,要么退修、要么接收,最后的结果就在这一步了。

4、编辑

进入这一步就意味着你的论文被录用了,编辑部分工作主要为三大块:① 消灭差错,指出稿件中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和文字、语法、修辞、逻辑、标点符号等方面的差错;② 润色提高,对稿件进行增删、修饰,达到强化主题、调整结构、理清层次、梳理文字、弥补缺漏等效果;③ 规范统一,规范量与单位的使用、科技名词的选择、数字用法统一等。

5、出版

这一步的进行表明了论文发表的成功,在期刊上见到自己发表的论文也就意味着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气象学报编辑部官网

本刊设有论著、短论、综合评述、学术论坛、业务系统、研究简报、气象书刊评介等栏目。

每个期刊都会有若干(可能超级多)个审稿专家,一般接到新稿件之后编辑部会先进行审核,通过之后再根据你的文章的研究方向,发给大概3名审稿专家,让他们进行初审,初审一般会有一些修改意见,编辑部拿到修改意见之后整理并发给你,你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说明之后再发回,然后再进行审核,直至没有大的修改,最后经过编辑部审核之后基本就可以录用,然后再进行排版,交稿费,发表。一般的刊物大概下来要一年左右,气象学报可能更久

气象科学编辑部电话

可以直接联系当地气象局

楼主你好!伊宁市气象局于2010年7月10日成立,因为才成立刚刚一年,更多的资料现在网上还没有公布!现在只有伊犁州的伊犁州气象局简介 伊犁州气象局是伊犁州气象工作的管理部门,同时承担伊犁州直的基础气象业务,为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气象服务,负责州直八县一市一口岸的气象工作。从解放初期只有少数几个人从事简单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收集的资料也是主要为航空服务,发展到现有在职职工143人(其中州局本部81人),离退休职工72人,职工由汉、维、哈、回、锡伯、满、乌孜别克、克尔克孜、蒙古、俄罗斯等民族构成,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在职职工总数30%,中专学历占63%,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占32%,初级专业技术职称占65%。 伊犁州气象局位于伊宁市飞机场路136号。 主要行政管理部门有: 伊犁州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开展增雨、防雹等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联系电话:8224959 伊犁州防雷减灾办公室:预防雷击灾害,对建筑物等的防雷设施进行检测,联系电话:8222327 伊犁州氢气球释放管理办公室:联系电话:8223994 主要内设科室有: 办公室:联系电话:8223994 业务科:联系电话:8224959 气象台:提供各类气象预报、气象资料、121天气预报电话服务。联系电话:8230499 8226822 天宇科技中心:提供大型彩球、布标等广告服务,电话:8222277;避雷装置检测和安装服务,电话:8222327;电视、广播电台天气预报栏目广告服务,电话:8222370。 伊犁州局下属一个国家基准站(在伊宁市)、一个国家基本站(在昭苏县)、8个一般站(包括新源、尼勒克、巩留、霍城、伊宁县、察布查尔、霍尔果斯、特克斯)。其中伊宁市、昭苏、新源气象局的农业气象组为国家基本农业气象观测站点,霍城县气象局的农气组为新疆一般农业气象观测站点 (州气象台所辖基础气象业务:1.地面观测:主要观测本地的气温、气压、地温、日射、酸雨等。2.高空观测:观测本地地面至高空约25千米范围内的气温、气压、风向、风速等。3.农气观测:观测农作物生长发育期、生育状况,物候、土壤湿度及发育期与气候的关系。) 各类气象服务包括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农业气象预报、气象卫星遥感应用、气象仪器计量检定、环境气象预报、专业气象服务等。 伊犁是自治区主要粮食基地,被誉为新疆“北大仓”。伊犁气象部门在50年的风雨历程中,始终如一坚持为伊犁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各种服务,为当地农牧业生产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资料和天气气候预测,使农牧业生产趋利避害、防灾减灾,为伊犁农牧业生产丰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2001年12月中旬出现的历史上罕见的强寒潮天气过程,2002年4月中旬至5月初低温连阴雨天,气象局都提前36小时做出了预报,为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防灾减灾赢得了时间,使灾害降到了最低限度,受到了好评。 伊犁地处祖国西大门,是我国天气系统的上游,是大部分地区天气预报指标的上游站点,尤其伊宁基准站、探空站气象资料长期以来参与全球资料交换,近几年,毗邻中亚诸国气象探测资料空白,因此,伊宁基准站、探空站资料肩负填补中亚气象资料空缺重任,对我国其它地区天气气候预测都是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伊犁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发展水平较快,9210工程项目建设获自治区气象局表彰,且已按期投入业务运行,九个县局站单收站全面开通,还参与完成了《伊犁地区冰雹天气预报方法》、《伊犁树木年轮气候研究》、《伊犁春季大降水专家系统》及《伊犁地区降水概率统计预报》等科研课题的研究开发。 伊犁气象部门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得到蓬勃发展。在自治区气象局和伊犁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怀下,伊犁气象无论是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还是职工办公、住宅、院区环境建设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伊犁州气象局1999年5月被伊宁市爱卫会授予伊宁市“卫生红旗单位”称号,1999年8月被伊宁市绿化委授予“花园式单位”称号,2000年升格为“自治区文明单位”。经过几代伊犁气象人的共同努力,截止2002年6月,伊犁局下辖单位全部达到县级以上文明单位称号,50%县局升格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 随着伊犁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立项建设,伊犁气象现代化水平将会再上一个大台阶,广大气象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气象对促进伊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用将更加明显,伊犁气象事业的明天会更好。

请询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

在气象局的资料室,价格贵.我知道有便宜的,请采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