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绿萝叶多酚提取工艺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绿萝叶多酚提取工艺研究论文

.中药标准化研究与标准品高通量生产:当今世界,医药工业最大的特点是产业的高度专利依赖性和专利药品发达国家的高度垄断性。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的推进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新药仿制几乎不可能。我国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历史悠久的中医药理论和比较坚实的中药制药非工业基础,因此,中草药研究是我国加入WTO后最有可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又关系到我国医药产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性研究领域。目前,我国中药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仅为3-5%,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湖南省中草药自然资源名列全国第二,常见的植物药品种多达1700余种,但在中草药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尚相对落后,导致了作为中草药资源大省却是制药弱省的尴尬局面。要改变我国中药在国际市场份额过小的局面,要使湖南由中草药资源大省变为制药强省,必须实现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中药和天然药物的药效物质研究与中药现代化有着密切关系,其研究成果对中药创新药物的研制开发、中药炮制理论的阐明、中药制剂现代化的发展和中药药品的质量控制均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依据中医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原则,研究适用于中药复方有疗效的化学成分测定标准和方法,择其具有生理活性的主要化学组分定量测定以评价药品的内在质量,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而成分对照品的完善及标准化分析方法的建立则是这一核心工作所不可缺少的分子基础。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有效地控制中药制剂的质量,药效成分标准对照品及标准化分析方法的缺乏和不全严重影响了中药质量控制、有效成分研究及系列标准建立和中药产品量效关系的准确评估等。目前在国际上许多药用植物中的药用成分如:银杏叶提取物(GBE)中的内酯、黄酮,人参中的人参皂甙,贯叶连翘中的金丝桃素、茶叶中的茶多酚、紫锥菊中的菊苣酸等的测定已完全由高效液相色谱法完成,这些方法在我国已有部分开始应用,但未完全铺开。主要问题和障碍是由于缺乏该方法所必需的高纯度对照品,此类对照品国产来源不稳定,主要依赖进口(由Sigma、Merk等几个大型国际化学品公司控制),价格昂贵,不易得到,这严重阻碍了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在中药标准化研究方面已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本方向集分离分析科学、中医药学、植物化学及药物化学为一体,其建设成果对于中药现代化及重要产品科技含量的提升具有明显意义,可派生出分离工艺方面和分析所得的指纹谱库等发明专利,对于我国传统方剂及中药保护品种等研究和生产将产生一系列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及专利方面的重要成果。2.催化合成与绿色农用化学品:催化合成是将催化科学与技术、纳米技术和组合化学等应用于现代合成化学领域的基础与应用基础。多年来我们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医药中间体及香料新品种的催化合成和新农药创制开展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已有多项成果在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和乡镇企业转化为生产力,并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湖南日报》曾做专题报道。该方向在1987年被湖南省教委确定为重点发展学科。我们通过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调控,利用发光材料的转光性能将阳光中的绿色成分转换成红色光或将紫外光成分转换成蓝色光和红色光,提高太阳光的利用率,达到了使作物根系发达、茎叶茂盛、品质优越、抑制病害虫害、增产增收的突出效果。该研究对发展生态农业具有重要意义。3.表面与界面分析监测新原理新方法:现代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之一是从体相拓展到涉及表相的研究。广为存在的多相体系中,反应或作用总是在表面界面上进行的。表面界面微区原位动态分析监测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是深入探索众多学科领域表面界面重要基础问题和开展应用研究的关键。本方向将研究探索获取表面界面微区原位动态多维信息,应用于药物分析、药物活性高通量筛选微器件、化学/生物传感器与阵列、表面功能性修饰改性和催化剂表面科学等领域,对化学、化工、生物、药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综上所述,通过对“现代合成与分离分析化学”进行“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在中药标准化、标准品生产、分析检测新方法和催化合成等方面取得处于国内一流、有国际影响的成果,为国家和湖南省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二、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坚持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建设方向,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创新团队,使科学研究在相关领域具有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能力,取得在理论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在应用上能为发展地方经济做出重大贡献的成果,使本项目建设学科成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高学历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中心。三、项目已有的基础1.中药标准化研究与标准品高通量生产:近年来在中草药成分分析、分离及标准品制备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贯叶连翘、银杏叶等10余种药用植物原材料及标准化提取物中的成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开发了博落回标准化提取物月产50公斤的工艺,并已中试生产;研制出的红花黄色素A等8种标准对照品已投入批量生产,这些对照品已在相关中药生产厂家应用,并被卫生部采用。该方向已有3项成果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目前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100万元)、国家计委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项目1项(300万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该方向学术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8人。该方向在国内同类学科方向中处于领先水平。2.催化合成与绿色农用化学品:在催化合成新方法、催化新材料、可再生资源深度加工利用中的重要催化反应和绿色农业新材料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1项被选为国家基金委重要成果),省杰出人才基金、省计委、省经委重点开发项目和省教委重点课题等6项,有多项应用成果在企业推广。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了80余篇高质量论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10多项,与长岭炼油厂、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和长沙卷烟厂等有多项合作项目,获横向课题经费近300万元。该方向学术梯队中有教授7人,其中留学归国人员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人。3.表面与界面分析监测新原理新方法:近年来已在药物分析传感、血液流变学、微生物检测、电极/溶液界面多参数动态表征、界面非线性过程分析、近红外无损生医分析、电(化学)镀表面过程表征、界面传输与液膜分离和催化剂表征等领域完成了大量的创新性工作。在.,.及《中国科学》等国内外高质量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SCI引用500多次。成果获国家和部省级奖4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和湖南省杰出人才基金项目3项、其他省部级课题6项。该方向目前有教授6名,5人具有博士学历。四、主要建设任务及具体目标1.主要学科方向的凝炼及学科集成、融合、交叉的设想方向一:中药标准化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该方向将分离分析科学、中医药学、植物化学及药物化学有机结合,基于湖南省丰富的中草药资源,结合树脂吸附分离、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质谱等现代分离分析技术提取纯化中草药成分,并实现标准品高通量生产。方向二:以合成化学、化学生物学为基础,融合催化科学与技术,在中草药有效成分活性基团结构修饰、农药与医药中间体和香料新品种的创制、环保技术和绿色农用化学品等领域形成特色,实现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方向三:深入探索化学、化工、生物、药学和材料等领域一些重要的表面与界面基础问题,开展表面界面微区原位动态多参数分析监测的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研究,应用于药物分析、药物活性高通量筛选和化学/生物传感膜与器件研究等领域。整个项目围绕为国家特别是湖南省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是通过对学科方向的凝炼、集成而来的有机系统,涉及药学、药物分析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应用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学、表面科学和环境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2.科学研究及标志性成果方向一:以本省中草药优势品种或引种品种如:厚朴、紫花前胡、杜仲、金银花、吴茱萸、牡丹皮、紫锥菊等为基础,选定5~7个具有明确生理功效的单体成分为植物品种中的标识或药效成分,对其进行成分标准对照品的分离、纯化及制备研究,同时研制目前市场急需的标准对照品如:人参皂甙,刺五加甙B、E,五味子甲、乙素,金丝桃素等,并以所研制的对照品为基础建立相关品种、成药等产品中的标准化分析方法,为所研究的中草药提供全面而准确的成分基础,并将对照品生产进行产业化。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高度自动化的多成分、高产量的标准对照品高通量分离纯化系统,并对整个生产实验室进行GMP改造,以符合国际国内药物生产的现代化要求,同时成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卫生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标准对照品生产基地。 方向二:围绕中药现代化、农药与医药创新和精细化工发展,以高效低毒的药物分子和功能化合物为目标,通过对催化活性中心的构造及组装方法、不对称合成的Pd和Ti催化剂设计及催化反应的研究,开创有机合成新技术,合成出一批具有A类活性的化合物。

茶叶茶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论文

茶多酚生活应用研究

茶多酚可用于食品保鲜防腐,无毒副作用,食用安全。茶叶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而不变质,这是其他的树叶、菜叶、花草所大不到的。以下是我为您搜集整理的茶多酚生活应用研究论文,希望您能喜欢。

摘要: 茶多酚(GreenTeaPolyphenols,简称GTP)是一种从茶叶中提取的纯天然复合物,是茶叶中具有保健功能的重要化学物质,茶多酚由约30种以上的酚性物质组成,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儿茶素、黄酮及类黄酮醇、花色素、酚酸及缩酚酸4类。

关键词: 茶多酚,食品及应用

1.茶多酚的概念及性质

茶多酚(GreenTea Polyphenols,简称GTP)是一种从茶叶中提取的纯天然复合物,是茶叶中具有保健功能的重要化学物质,茶多酚由约30种以上的酚性物质组成,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儿茶素、黄酮及类黄酮醇、花色素、酚酸及缩酚酸4类。

茶多酚是很稳定的,pH在4-8稳定,遇强碱、强酸、光照、高热及过渡金属易变质,存放于阴凉、避光、干燥处,一般保质期为两年。是较安全的无毒性的添加剂。茶多酚的感观指标:1、外观:茶多酚TVP20为棕褐色的粉状固体,TVP40、TVP50为棕绿色带茶香粉状固体;其它均为淡黄或淡绿色粉状固体。2、性状:本品易溶于水和含水乙醇,味苦涩。

2.茶多酚在日常生活和食品工业中的作用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茶叶的许多作用都是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在起作用:茶多酚可用于食品保鲜防腐,无毒副作用,食用安全。茶叶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而不变质,这是其他的树叶、菜叶、花草所大不到的。茶多酚参入其他有机物(主要是食品)中,能够延长贮存期,防止食品退色,提高纤维素稳定性,有效保护食品各种营养成份。其主要用途如下:

用于糕点及乳制品

对高脂肪糕点及乳制品,如月饼、饼干、蛋糕、方便面、奶粉、奶酪、牛奶等,加入茶多酚不仅可保持其原有的风味,防腐朽,延长保鲜期,防止食品退色,抑制和杀灭细菌,提高食品卫生标准,延长食品的销售寿命。另外,还可使甜味“酸尾”消失,味感甘爽。

用于饮料生产

茶多酚不仅可配制果味茶、柠檬茶等饮料,而且对食品中的色素和维生素类具有保护作用,可防止食品褪色,提高稳定性,据称其效果较维生素C高出20倍。茶多酚应用到果汁饮料的加工保鲜过程中,添加茶多酚能抑制蜜柑汁液缩异臭的产生,添加茶多酚于果汁、豆奶、汽水、等饮料中,能抑制维生素A、维生素B1和β-胡萝卜素的降解破坏,保证果汁饮料的有效成品和产品质量以及各种营养成份。

用于水果、水产和蔬菜保鲜

在新鲜水果和蔬菜上喷洒低浓度的茶多酚溶液,就可抑制细菌繁殖,保持水果、蔬菜原有的颜色,达到保鲜防腐的目的.,水产品用茶多酚配液浸泡具有抑菌、防褐变、除异味的功能。

用于畜肉制品

茶多酚对肉类及其腌制品如香肠、肉食罐头、腊肉等,具有良好的保质抗损效果,尤其是对罐头类食品中耐热的芽胞菌等具有显著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并有消除臭味、腥味,防止氧化变色的作用。

茶多酚在油炸、焙烤良品中的应用

茶多酚中酚羟基有提供活泼质子的能力,能捕获油脂自动氧化形成的自由基是天然油脂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优于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其对活性自由基的清除达 98%以上,使连锁反应中断,防止油脂继续氧化,是BHT、BHA理想的天然替代物。油炸食品一般含有20%左右的油脂,并经高温煎炸,极易氧化变质。加入茶多酚可延长其保质期1-2倍。免费论文网

茶多酚在日化工业中的应用

化妆品中通常使用的油脂、蜡、烃类等油性原料、以及香料、表面活性剂等,易与空气中的氧起反应,反应(自动氧化)后生成的过氧化物、酸、醛等对皮肤有刺激,并会引起皮肤炎症、变色,放出酸败臭味等。而茶多酚不仅是良好的油脂抗氧化剂,且有抗菌止痒,愈合伤口,增进毛细血管韧性等功效,同时还是较好的紫外线过滤器,可减少皮肤黑色素的形成,能去除雀斑与老年斑,达到护肤之目的。在食用油贮藏中加入茶多酚,能阻止和延缓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动氧化分解,从而防止油脂的质变哈败,使油脂的贮藏期延长一倍以上。

茶多酚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茶多酚可去除污水中的 铅等金属离子,可望在污水处理方面获得应用

茶多酚的药理作用

抗氧化、延缓衰老

茶多酚可消除人体内产生过多的自由基,保护细胞膜的结构,减缓人体衰老,大量试验表明,茶多酚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恬性比维生素E还强,若与维生素C和维生素E配合还具有增效作用。

防龋作用

过去茶叶的防龋作用被认为是茶汤中"氟"的功效。氟元素可取代牙齿中羟磷灰石的羟基成为氟磷灰石,使牙釉质对产酸物质的侵蚀具有抵抗力。现在临床上又证明茶多酚能强烈抑制致龋菌,明显减少菌斑和牙周指数,而对口腔中其他有益微生物则没有影响。

抗菌抗病毒

中国古医书已有用茶治疗炎症的记载,绿茶和花茶的抑菌效果比红茶强,这与它们含有的茶多酚数量不同有关。有人认为,茶多酚的抗菌作用在于多酚类物质能沉淀菌体蛋白,使菌体蛋白变性而失活。近代科研则认为,茶的功效主要来自所含儿茶素类对很多引起人体致病微生物,如肉毒杆菌有抑制的效果,而又不伤害肠内有益微生物如乳酸菌的繁衍,具有清理肠道内的功能。临床医学文献中有使用茶汤治疗赤痢及抑制病原菌繁殖的报告。免费论文网。利用茶多酚抗菌,抗病毒的原理,国外已将儿茶素,安装于空调机内,以除菌和除病毒。自1998年新型空调机上市以来,深受好评。

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茶多酚类化合物对有机体的脂肪代谢产生重要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血浆和肝脏中胆固醇含量上升的作用,具有促进脂类化合物从粪便中排出的效果,因此它不但能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有减肥的效果,上海医科大学一课题组应用茶多酚在江苏海门市对200位乡村居民随机分4组送药,服药10个月,进行双盲对照试验,发现可使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下降约19%,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比值,实验前后比值相差 ,说明茶多酚有预防高脂血症、减少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作用。

多种药理作用

茶多酚特别是儿茶素衍生物具有抑制癌细胞增生、抗癌、抗突变的效果。此外,儿茶素衍生物还有减轻重金属对人体产生的毒害作用以及抗辐射作用。免费论文网。美国一公司根据儿茶-素有防辐射的功能,开发出粉底霜化妆品,该产品标示的功能为预防紫外线辐射引起的皮肤癌以及预防皮肤的早期衰老。由于茶多酚能保护大脑,防止荧屏射线对皮肤和眼睛的伤害,因而用它加工的饮品被誉为“电脑时代的饮料”。

酶工程方面

天然制品茶多酚能通过氢键与蛋白质和酶结合形成沉淀,分离出酶和蛋白质,以保证 食品医药用酶对安全卫生和特殊要求。

总之,由于茶多酚的医药和保健价值,茶多酚已成为医药、食品界开发的热点,目前除了茶多酚片剂、胶囊剂等外,作为抗氧化剂和食品添加剂在粮油食品、方便食品、水产品、肉制品、配制品、调味品、糖果、饮料等多类食品中均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钱哗,赵伯涛,张卫明.茶多酚提取、分离工艺研究[J].中成药,1998.

[2]浙江大学茶学系主编.茶叶大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贾之慎,扬贤强.茶多酚抗氧化作用的研究与应用[J],食品科学,1990,(11):1—5.

[4]扬贤强,叶立场,贾之慎.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开发与应用[J].福建茶叶,1990,(3):3—13.

[5]梁晚风.茶多酚的研究进展[J].茶叶科学简报,1994,(1):6—8.

(1)了解什么是茶多酚,茶多酚有什么作用(说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2)了解茶多酚常用的提取方法有哪些(如果是做新方法的研究,这里应说明传统的提取方法的优势和劣势)。(3)新方法的阐述,以及该方法对比以前的方法都有什么优点。(4)总结。如果是企业用的则应多出: 用什么原料提取该物质,原料的产地及分布,最佳采收季节,原料的质量如何评判,然后是提取用的方法,最后还要附上成本核算。 一.实验目的: 本试验的目的就是学习钙离子沉淀提取茶多酚的关键步骤方法和特点二.村料与设备: 1.材料:绿茶磨碎样、沸水、脱脂棉、生石灰(兑成饱和石灰水)、pH试纸 、柠檬酸(5%) 2.设备:茶样粉碎机、水浴锅、漏斗、三角瓶、容量瓶、烧杯、离心机、玻棒三.实验方法: 1.取绿茶磨碎样20克加人250ml沸水水浴浸提30分钟,棉饼过滤,滤液定容为250ml,制得茶汤2.取浸提茶汤5ml于100ml烧杯,先测试其PH值,再用饱和石灰水调pH值至;分别记录石灰水的用量3.分别取两份浸提茶汤50ml于250ml烧杯中,根据2的结果,用饱和石灰水调pH值分别至;记录石灰水的用量。然后静置沉淀一小时,每15分钟比较观察其变化4.将沉淀弃上清夜后在4000转/分钟离心5分钟,弃上清夜5.将沉淀收集于100ml小烧杯,缓慢加入5%的柠檬酸,边加边快速搅拌直至全部溶解,记录酸的用量,并测试PH 四.试验结果:将5ml茶汤PH调为所用石灰水所用量为;调为所用石灰水量为。将50ml茶汤PH调为所用石灰水量为45ml;调为所用石灰水量为60ml。溶解所用柠檬酸分别为、均为3

问题一:怎么从茶叶里提取茶多酚? 在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工艺主要有以下的几种方法: 1. 传统工艺:以水或乙醇为溶剂,采用水浴加热至80℃ 保温提取多次。合并提取液后用等体积的氯仿萃取,分出氯仿相后改用乙酸乙酯多次萃取,将乙酸乙酯大部回收后浓缩近干,冷冻干绩后用去离子水反复重结晶即得精品。但该法的缺点是操作费时麻烦、溶剂消耗量大、毒性大、成本高、提取率低,在高温下提取,茶多酚易氧化变质等。 2.用微波辐射萃取茶多酚:提取溶剂为50%乙醇,功率320瓦,萃取时间18秒,液固比(mL/g)1:9,二级提取,此条件下的茶多酚的提取率为92.7%。与传统的索氏提取相比,微波法提取的最大优点是提取时间大大缩短,且提取率较高。而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相比,它成本低,投资少,提取效率高。但不适合在实验室操作。 三.现根据参考文献及相关数据,得本实验方案: 1.实验原理:利用茶多酚易溶于乙醇、乙酸乙酯,而不溶于氯仿的性质来提取茶多酚。 2.实验器材与试剂: 器材:250ml的三口烧瓶,布袋,蒸发皿,分液漏斗,等; 试剂:茶叶,碳酸钠,乙醇,氯仿,乙酸乙酯,蒸馏水,等。 3.实验步骤: a) 提取:将粉碎的10 g茶叶中加入2g碳酸钠并放入布袋内放好,置于三口烧瓶内,加乙醇50ml,加热煮沸,倾出提取液至蒸发皿内,再用10ml乙醇洗涤茶叶包,洗涤液并入提取液。 b) 分离纯化:将装有提取液的蒸发皿置于石棉网上加热浓缩至提取液体积月约20ml,冷却至室温后将浓缩液移置分液漏斗,加入等量的氯仿萃取2次(萃取时振荡要轻,防止乳化),水层用于制备茶多酚。将氯仿萃取后的水层用等量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20min,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水浴减压蒸馏(或旋转蒸发仪)回收乙酸乙酯,趁热将残液移入洁净干燥好的蒸发皿,改用水蒸气浴加热浓缩至近干,冷却至室温后,放入冰箱内冷冻干燥,将白色粉末茶多酚粗品,粗品用蒸馏水进行重结晶,得茶多酚精品。干燥后称量,计算产率。 问题二:茶多酚的作用?怎样提取? 从茶叶中制备茶多酚的传统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溶剂提取法 将茶叶用极性溶剂浸渍,然后把浸取液进行液―液萃取分离,最后浓缩得到产品。目前工业化生产主要采用此法。产品收率5%~10%,产品纯度为80%~98%。所用溶剂有丙酮、乙醚、甲醇、已烷及三氯甲烷等。该法生产成本高,且易造成污染。 离子沉淀法 用金属沉淀茶多酚,使其与咖啡碱分离,该方法使用了对人体有毒的重金属作沉淀剂,所以,用该法生产的产品难达到食品和医药行业的要求。 柱分离制备法 已有报道的凝胶柱、吸附柱和离子交换柱法。此项技术的关键是柱填充料和淋洗。研究表明,采用柱分离制备法,茶多酚得率在4%~8%之间,纯度可达98%,但柱填充料非常昂贵,而且淋洗时要用多种和大量有机溶剂,显然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以上传统方法均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产品无法在安全性、价格和纯度方面全部满足食品添加剂和医药行业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最近,经有关专家反复试验、成功地开发出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与传统提取、浓缩和萃取技术相结合,制备高纯度茶多酚新工艺。该工艺既提高了茶多酚的纯度和得率。又符合工业化生产对原料、溶剂使用、制作路线、生产过程安全性和产品颜色、产率、纯度诸方面的要求,有利于茶多酚更有效地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应用。 二、茶多酚的应用 茶多酚的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油脂抗氧化作用 茶多酚是天然油脂的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活性优于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也优于VE,可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用以防止和延缓脂质的氧化或酸败。 色素保护作用 茶多酚可防止天然色素和β―胡萝卜素的降解褪色,据称其效果比VC高出20倍。 除臭剂 由于茶多酚对除甲硫醇臭味有良好效果,日本已利用其制成除臭口香糖、香烟滤嘴,可去除和防止吸烟者口臭。 抗氧化延缓衰老 茶多酚可清除人体内过多的自由基,减缓人体衰老。大量试验表明,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比VE还强,若与VC和VE配合效果更好。 防龋作用 茶多酚能强烈抑制致龋菌,明显减少菌斑和牙周指数,而对口腔中其他有益微生物没有影响。 抗菌抗病毒 茶多酚的抗菌作用在于多酚类物质能沉淀菌体蛋白,使菌体蛋白变性而失活。利用茶多酚抗菌、抗病毒的原理,国外已将儿茶素用于空调机。自1998年这种新型空调机上市以来,深受市场好评。 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茶多酚类化合物对有机体的脂肪代谢产生重要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血浆和肝脏中胆固醇含量上升的作用,具有促进脂类化合物从粪便中排出的效果,因此它不但能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而且有减肥的效果。 多种药理作用 茶多酚特别是儿茶素衍生物具有抑制癌细胞增生、抗癌、抗突变的效果。此外,儿茶素衍生物还有减轻重金属对人体产生的毒害作用以及抗辐射作用。美国一公司已利用此功能开发出粉底霜化妆品,产品标示的功能为预防紫外线辐射引起的皮肤癌以及预防皮肤的早期衰老。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茶多酚用于鱼油制品中,能有效防止多烯酯及酸的过氧化分解,其抗氧化能力比VE更强;茶多酚油溶性乳化液用于食品调合油中,能有效地延长哈败诱导期,并显示出比粉剂更强的抗氧化能力。 茶多酚已成为医药、食品的新型添加剂,目前除了茶多酚片剂、胶囊剂等外,作为抗氧化剂和食品添加剂在粮油食品、方便食品、水产品、肉制品、调味品、糖果、饮料等多类食品中均有广泛的应用,产品供不应求,开发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问题三:怎么在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等物质 茶多酚的提取方法: 1、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法是最传统的提取工艺,已先后开发出十多种提取工艺。茶多酚易溶(或可溶)于水、醇类、醚类、酮类、酯类等,所以溶剂萃取法可有水提取法和有机溶剂萃取法两种。水提取法以水为溶剂,采用水浴加热提取多次,合并提取液后用氯仿萃取,分出氯仿相后改用乙酸乙酯多次萃取,合并乙酸乙酯相并减压蒸馏浓缩,将其干燥(真空、冷冻或喷雾干燥)后用去离子水重结晶即得产品。此法有机溶剂使用少,工艺简便,成本低,产品纯度高,但提取率低。有机溶剂提取方法是传统的提取茶多酚的一种方法,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过程比较简单。其原理是利用茶叶中不同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进行提取分离的。常用的溶剂有水、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一般为回流提取。 工艺流程:茶叶原料→溶剂提取→过滤→有机溶剂脱色、脱咖啡碱→萃取→回收溶剂干燥 →茶多酚粗品。浸提、除杂、萃取为必不可少的共同性步骤,常用的去杂质方法有氯仿除杂法,活性碳脱色法,石油醚除或通过低温静止除杂法。各工艺的差别仅在于浸提条件、浸提剂、浸提时间、pH值、温度、次数等)、除杂条件和萃取条件不同。溶剂萃取法的优点是稳定、可靠;缺点是:用水提取,茶多酚提取率低(一般提取率为5% ~6 %),产品纯度低,产品易氧化,且其中含有大量杂质(如植物多糖、茶棕色素、色素、咖啡碱、树脂等)。而用有机溶剂提取,提取率虽可有所提高(可达到1O% ~15% ),但由于浸提液中不但含有茶多酚,而且还含有茶色素、咖啡碱等杂质,要得到精品,还须反复除杂精制,工序多,工艺繁琐复杂,萃取工序一般需经3级错流萃取;需多次蒸馏,加热时间长;需要用大量的有机溶剂,有的有机溶剂回收困难,有毒、易燃,不利于安全生产。综上所述,溶剂法的改进主要应以简化工艺、降低成本、提高有效成份含量和提取率等为目标。 我国湖北省化学研究所开发出一种新的溶剂萃取法提取茶多酚,茶多酚的含量〉95%,茶多酚萃取率在8%-11%,其中儿茶素含量〉70%,咖啡因〈1%,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医药保健用茶多酚的要求,已于2000年通过了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其提取工艺是将粉碎后的茶叶末用萃取剂在一定温度下萃取两次,浓缩后的萃取液加入特定溶剂及脱色剂去杂,过滤,母液经浓缩后用溶剂洗脱咖啡因,经再次浓缩后用溶剂萃取茶多酚,蒸馏溶剂,干燥后得到茶多酚产品。萃取工艺流程如下: 茶叶末浸提→过滤浓缩→沉降除杂→过滤浓缩→脱碱萃取→脱溶→干燥→茶多酚 该工艺创新之处在于:(1)浓缩后的萃取液用特定溶剂处理,能有效去杂并克服过滤困难及后续洗脱咖啡因及色素工序中的乳化问题。(2)筛选出一种有效脱除咖啡因的特定溶液,用该溶液洗脱可使茶多酚中的咖啡因含量降至以下,同时不影响茶多酚的萃取率及含量。 2、金属离子沉淀法 沉淀法的原理是利用茶多酚在一定的介质条件下可以和某些物质络合形成沉淀物的性质,使其从浸提液中分离出来,从而与水溶液中咖啡碱、单糖、氨基酸等组分分离,来提取茶多酚。一般工艺流程为:茶叶原料一热水提取一过滤一沉淀一转溶一萃取一浓缩一真空干燥,得到茶多酚粗品。已报道使用的沉淀剂有4类,即无机盐类、生物碱、蛋白质类和高分子聚合物。其中无机盐类最常用,其他3类沉淀剂成本高,目前尚处在实验阶段。无机盐类常用沉淀剂有3种:① 重金属碱式盐,如Pb(OH)Ac、Cu(0H)Ac等;② 氢氧化物,如Ca(OH)2,这类沉淀剂价廉,但强碱均有腐蚀作用;③ 盐离子,如Ca2+、Zn2+、Mg2+、Ba2+ 和Fe3+等,是一类较有前途的沉淀剂。可在碱性条件下沉淀,在酸、......>> 问题四:茶叶(绿茶为列)中茶多酚提取率是多少? 以红茶茶叶和绿茶茶叶为原料,考察浸提温度、时间、固液比、溶剂浓度对茶多酚提取的影响,并对其提取率进行了研究。结合正交试验,确定出了溶剂法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红茶较优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U80,乙醇浓度60%,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30 min,此时茶多酚的提取率为;绿茶较优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U80,乙醇浓度50%,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40 min,此时茶多酚的提取率为。 问题五:怎样在茶叶中提取茶多酚? 茶叶研碎,取10g,加20%乙醇100ml,70~80度水浴30min,共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加入2gZnCl2作沉淀剂,加NaHCO3调pH至,静置60min,离心或过滤,弃去水层,沉淀加40%硫酸溶解,乙酸乙酯萃取水层3次,合并乙酸乙酯,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蒸去乙酸乙酯,可得茶多酚 问题六:有什么简单的办法从泡过的茶叶中提取茶多酚? 提取茶多酚并不是简单的事! 溶剂提取法 将茶叶用极性溶剂浸渍,然后把浸取液进行液―液萃取分离,最后浓缩得到产品。目前工业化生产主要采用此法。产品收率5%~10%,产品纯度为80%~98%。所用溶剂有丙酮、乙醚、甲醇、已烷及三氯甲烷等。该法生产成本高,且易造成污染。 离子沉淀法 用金属沉淀茶多酚,使其与咖啡碱分离,该方法使用了对人体有毒的重金属作沉淀剂,所以,用该法生产的产品难达到食品和医药行业的要求。 柱分离制备法 已有报道的凝胶柱、吸附柱和离子交换柱法。此项技术的关键是柱填充料和淋洗。研究表明,采用柱分离制备法,茶多酚得率在4%~8%之间,纯度可达98%,但柱填充料非常昂贵,而且淋洗时要用多种和大量有机溶剂,显然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以上传统方法均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产品无法在安全性、价格和纯度方面全部满足食品添加剂和医药行业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最近,经有关专家反复试验、成功地开发出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与传统提取、浓缩和萃取技术相结合,制备高纯度茶多酚新工艺。该工艺既提高了茶多酚的纯度和得率。又符合工业化生产对原料、溶剂使用、制作路线、生产过程安全性和产品颜色、产率、纯度诸方面的要求,有利于茶多酚更有效地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应用。 问题七:茶多酚和茶黄素的提取工艺一样吗?现在工业都是什么提取方法? 10分 原理和思路一样,我了解茶多酚的提取工艺,但茶黄素的没接触过。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到我空间俯吧,有较详细的介绍

茶多酚提取毕业论文

列好提纲给的。哦

把哪些词语改成同意词呀?其实论文写的很通顺,为什么要改呢……

不行,茶汤不作处理就会有干扰有条件做几次对比实验就知道了.

茶多酚的提取与抑菌特性研究论文

(1)了解什么是茶多酚,茶多酚有什么作用(说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2)了解茶多酚常用的提取方法有哪些(如果是做新方法的研究,这里应说明传统的提取方法的优势和劣势)。(3)新方法的阐述,以及该方法对比以前的方法都有什么优点。(4)总结。如果是企业用的则应多出: 用什么原料提取该物质,原料的产地及分布,最佳采收季节,原料的质量如何评判,然后是提取用的方法,最后还要附上成本核算。 一.实验目的: 本试验的目的就是学习钙离子沉淀提取茶多酚的关键步骤方法和特点二.村料与设备: 1.材料:绿茶磨碎样、沸水、脱脂棉、生石灰(兑成饱和石灰水)、pH试纸 、柠檬酸(5%) 2.设备:茶样粉碎机、水浴锅、漏斗、三角瓶、容量瓶、烧杯、离心机、玻棒三.实验方法: 1.取绿茶磨碎样20克加人250ml沸水水浴浸提30分钟,棉饼过滤,滤液定容为250ml,制得茶汤2.取浸提茶汤5ml于100ml烧杯,先测试其PH值,再用饱和石灰水调pH值至;分别记录石灰水的用量3.分别取两份浸提茶汤50ml于250ml烧杯中,根据2的结果,用饱和石灰水调pH值分别至;记录石灰水的用量。然后静置沉淀一小时,每15分钟比较观察其变化4.将沉淀弃上清夜后在4000转/分钟离心5分钟,弃上清夜5.将沉淀收集于100ml小烧杯,缓慢加入5%的柠檬酸,边加边快速搅拌直至全部溶解,记录酸的用量,并测试PH 四.试验结果:将5ml茶汤PH调为所用石灰水所用量为;调为所用石灰水量为。将50ml茶汤PH调为所用石灰水量为45ml;调为所用石灰水量为60ml。溶解所用柠檬酸分别为、均为3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重要品质组成,含量多少与品种、栽培条件、加工方法有关,必须掌握其测定方法。酒石酸铁比色法,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容易掌握,已列为国家标准方法。

茶多酚的提取茶多酚的提取、精制⼯艺及产品中茶多酚的定量分析【实验⽬的】1、了解茶多酚的性质及⽤途;2、了解植物天然产物常规提取和精制的⽅法;3、掌握茶多酚提取与精制的原理和⽅法;4、掌握茶多酚的分析检测⽅法。【实验材料和仪器】1、仪器电动搅拌器离⼼机酸度计真空⼲燥箱抽滤瓶真空蒸发浓缩装置⽔环式真空泵电⼦天平⽔浴锅紫外分光光度计电热恒温⼲燥箱分液漏⽃微量吸管器2、试剂氯化钠碳酸氢钠柠檬酸硫酸铝盐酸亚硫酸氢钠⼄酸⼄酯维⽣素C 磷酸氢⼆钠磷酸⼆氢钾硫酸亚铁酒⽯酸钾钠硫酸没⾷⼦酸丙酯Ⅰ、⼯艺过程及操作⽅法【实验原理】茶多酚是茶叶中30 多种多酚类物质的总称,是⼀类富含于茶叶中、主要由表⼉茶素、表没⾷⼦⼉茶素及没⾷⼦酸酯类等组成的多羟基化合物,含量约占茶叶⼲物质总量的20%~30%。茶多酚分⼦中带有多个活性羟基(-OH),可终⽌⼈体中⾃由基链式反应,清除超氧离⼦,类似SOD 之功效。茶多酚对超氧阴离⼦与过氧化氢⾃由基的清除率达98%以上,呈显著的量效关系,其效果优于维⽣素E和维⽣素C。茶多酚还有抑菌、杀菌作⽤,能有效降低⼤肠对胆固醇的吸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是艾滋病毒(⼈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逆转录酶的强抑制物,有增强机体免疫能⼒,并具抗肿瘤、抗辐射、抗氧化、防衰⽼机理。茶多酚安全、⽆毒,是⾷品、饮料、药品及化妆品的天然添加成分。⽬前茶多酚已在医药、饮料、⾷品、保健等⾏业中⼴泛应⽤。由于茶多酚易溶于热⽔,因此本实验⾸先⽤热⽔在⼀定温度下将茶多酚从茶叶中提取出来;然后对茶叶浸提液盐析处理除去部分杂质;再利⽤某些⾦属离⼦与茶多酚形成的络合物在⼀定pH值下溶解度最低的特性,将茶多酚从浸提液中沉淀出来并⾼效地与咖啡碱等杂质分离;经过稀酸转溶将茶多酚游离出来后,⽤对茶多酚具有很好选择性的有机溶剂再次对其进⾏萃取分离;最后将茶多酚萃取液通过真空浓缩、真空⼲燥得到茶多酚精品。【实验步骤】1、浸提:称取⼀定重量过20⽬的茶叶末,加⼊其重量20倍的70℃~95℃的热⽔,搅拌下恒温浸提60min,过滤得茶叶浸提液。取样分析浸提液中茶多酚的含量,计算浸提液中茶多酚的总量、茶多酚的浸提率。2、盐析:加氯化钠于茶叶浸提液中,使其质量分数为6%,静置盐析后过滤。3、沉淀:在上述滤液中加⼊茶叶重量2%~5%的NaHSO3,然后加⼊茶叶重量20%的硫酸铝饱和⽔溶液,加热⾄70℃~80℃,⽤15%NaHCO3溶液在快速搅拌下调节pH⾄5~6,此时有⼤量沉淀析出,沉淀⾃然沉降⼀段时间后过滤,最后⽤等体积70℃热⽔洗涤沉淀三次。4、酸溶:将沉淀在快速搅拌下放⼊到茶叶重量3倍的pH=的盐酸⽔溶液中溶解沉淀,控制酸转溶液的pH=,酸溶时间50min,少量胶状沉淀经离⼼分离除去。取样分析计算酸转溶液中茶多酚的含量和总量,计算茶多酚经过盐析、沉淀及酸溶后的回收率。5、萃取:加⼊茶叶重量3%的NaHSO3⾄酸转溶液中,然后⽤其体积倍的⼄酸⼄酯萃取3次,每次萃取时间为10min,合并萃取液。取样分析计算萃余相中茶多酚的总量,计算茶多酚的萃取率。6、洗涤:加⼊茶叶重量2%的维⽣素C⾄萃取液体积倍的⽔中,⽤柠檬酸调节⽔溶液的pH=,等分成⼆份对⼄酸⼄酯萃取液洗涤两次。7、蒸发浓缩:将洗涤后的⼄酸⼄酯相在50℃~70℃下真空蒸发回收⼄酸⼄酯,待浓缩成膏状物时,加⼊膏状物2倍体积的⽆⽔⼄醇洗涤挂在壁上的物料,继续浓缩成稠的膏状物。8、⼲燥:将膏状物放⼊真空⼲燥箱中,在60℃~90℃下进⾏真空⼲燥,在前1~2h内,将物料搅动⼏次,当物料⼲燥成粉状或⼲的块状时,结束⼲燥。⼲燥时间⼀般4~8h。9、包装保存:将⼲燥好的茶多酚产品转移⾄⾃封塑料袋中,称重、取样后⽴即密封,置⼊棕⾊玻璃⼲燥器中于低(室) 温下避光保存。产品取样⽤于分析产品中茶多酚含量,计算出茶多酚的最终得率。Ⅱ、提取精制过程中及产品中茶多酚含量的分析检测⽅法(⼀)、提取精制过程中茶多酚含量的分析检测【实验原理】在⼀定pH值条件下,酒⽯酸铁能与多酚类物质反应形成蓝紫⾊络合物,该络合物在540nm 波长下具有最⼤吸光度。在适当的浓度范围内,茶多酚的含量与络合物的吸光度成正⽐,符合朗伯-⽐尔定律,因此可⽤分光光度法对茶多酚定量分析。【实验材料及步骤】1、酒⽯酸亚铁溶液:称取1g(准确⾄)硫酸亚铁和5g(准确⾄)酒⽯酸钾钠,⽤⽔溶解并定容⾄1L(此液放置过夜后使⽤,可稳定1星期)。2、pH=的磷酸盐缓冲液:a液(1/15mol/L的磷酸氢⼆钠溶液):称取磷酸氢⼆钠,加⽔溶解并稀释⾄1L;b液(1/15mol/L的磷酸⼆氢钾溶液):称取经110℃烘⼲2h的磷酸⼆氢钾,加⽔溶解并稀释⾄1L。取a 液85mL和b液15mL混匀,即得pH=磷酸盐缓冲溶液。3、供试液的制备与测定:准确吸取待测溶液1mL,将其稀释1~25倍,再从稀释液中准确吸取1mL,注⼊25mL 的容量瓶中,加⽔4mL 和酒⽯酸亚铁溶液5mL,充分混合,再加pH= 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刻度,⽤1cm ⽐⾊杯,在波长540nm处,以试剂空⽩溶液作参⽐,测定吸光度。【实验结果】待测溶液中茶多酚的含量⽤下式计算:茶多酚(g/mL)=式中 ——⽤1cm⽐⾊杯,当吸光度等于时,每毫升茶汤中含茶多酚相当于;A ——试样的吸光度X ——待测溶液的稀释倍数Ⅲ酒⽯酸亚铁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酚含量(见《⽣物分离⼯程实验》P128~129)¥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立即获取茶多酚的提取茶多酚的提取茶多酚的提取、精制⼯艺及产品中茶多酚的定量分析【实验⽬的】1、了解茶多酚的性质及⽤途;2、了解植物天然产物常规提取和精制的⽅法;3、掌握茶多酚提取与精制的原理和⽅法;4、掌握茶多酚的分析检测⽅法。【实验材料和仪器】1、仪器第 1 页电动搅拌器离⼼机酸度计真空⼲燥箱抽滤瓶真空蒸发浓缩装置⽔环式真空泵电⼦天平⽔浴锅紫外分光光度计电热恒温⼲燥箱分液漏⽃微量吸管器2、试剂氯化钠碳酸氢钠柠檬酸硫酸铝盐酸亚硫酸氢钠⼄酸⼄酯维⽣素C 磷酸氢⼆钠磷酸⼆氢钾硫酸亚铁酒⽯酸钾钠硫酸没⾷⼦酸丙酯Ⅰ、⼯艺过程及操作⽅法【实验原理】茶多酚是茶叶中30 多种多酚类物质的总称,是⼀类富含于茶叶中、主要由第 2 页表⼉茶素、表没⾷⼦⼉茶素及没⾷⼦酸酯类等组成的多羟基化合物,含量约占茶叶⼲物质总量的20%~30%。茶多酚分⼦中带有多个活性羟基(-OH),可终⽌⼈体中⾃由基链式反应,清除超氧离⼦,类似SOD 之功效。茶多酚对超氧阴离⼦与过氧化氢⾃由基的清除率达98%以上,呈显著的量效关系,其效果优于维⽣素E和维⽣素C。茶多酚还有抑菌、杀菌作⽤,能有效降低⼤肠对胆固醇的吸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是艾滋病毒(⼈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逆转录酶的强抑制物,有增强机体免疫能⼒,并具抗肿瘤、抗辐射、抗氧化、防衰⽼机理。茶多酚安全、⽆毒,是⾷品、饮料、药品及化妆品的天然添加成分。⽬前茶多酚已在医药、饮料、⾷品、保健等⾏业中⼴泛应⽤。第 3 页由于茶多酚易溶于热⽔,因此本实验⾸先⽤热⽔在⼀定温度下将茶多酚从茶叶中提取出来;然后对茶叶浸提液盐析处理除去部分杂质;再利⽤某些⾦属离⼦与茶多酚形成的络合物在⼀定pH值下溶解度最低的特性,将茶多酚从浸提液中沉淀出来并⾼效地与咖啡碱等杂质分离;经过稀酸转溶将茶多酚游离出来后,⽤对茶多酚具有很好选择性的有机溶剂再次对其进⾏萃取分离;最后将茶多酚萃取液通过真空浓缩、真空⼲燥得到茶多酚精品。【实验步骤】1、浸提:称取⼀定重量过20⽬的茶叶末,加⼊其重量20倍的70℃~95℃的热⽔,搅拌下恒温浸提60min,过滤得茶叶浸提液。取样分析浸提液中茶多酚的含量,计算浸提液中茶多酚的总量、茶多酚的浸提率。第 4 页2、盐析:加氯化钠于茶叶浸提液中,使其质量分数为6%,静置盐析后过滤。3、沉淀:在上述滤液中加⼊茶叶重量2%~5%的NaHSO3,然后加⼊茶叶重量20%的硫酸铝饱和⽔溶液,加热⾄70℃~80℃,⽤15%NaHCO3溶液在快速搅拌下调节pH⾄5~6,此时有⼤量沉淀析出,沉淀⾃然沉降⼀段时间后过滤,最后⽤等体积70℃热⽔洗涤沉淀三次。4、酸溶:将沉淀在快速搅拌下放⼊到茶叶重量3倍的pH=的盐酸⽔溶液中溶解沉淀,控制酸转溶液的pH=,酸溶时间50min,少量胶状沉淀经离⼼分离除去。取样分析计算酸转溶液中茶多酚的含量和总量,计算茶多酚经过盐析、沉淀及酸溶后的回收率。第 5 页5、萃取:加⼊茶叶重量3%的NaHSO3⾄酸转溶液中,然后⽤其体积倍的⼄酸⼄酯萃取3次,每次萃取时间为10min,合并萃取液。取样分析计算萃余相中茶多酚的总量,计算茶多酚的萃取率。6、洗涤:加⼊茶叶重量2%的维⽣素C⾄萃取液体积倍的⽔中,⽤柠檬酸调节⽔溶液的pH=,等分成⼆份对⼄酸⼄酯萃取液洗涤两次。7、蒸发浓缩:将洗涤后的⼄酸⼄酯相在50℃~70℃下真空蒸发回收⼄酸⼄酯,待浓缩成膏状物时,加⼊膏状物2倍体积的⽆⽔⼄醇洗涤挂在壁上的物料,继续浓缩成稠的膏状物。第 6 页8、⼲燥:将膏状物放⼊真空⼲燥箱中,在60℃~90℃下进⾏真空⼲燥,在前1~2h内,将物料搅动⼏次,当物料⼲燥成粉状或⼲的块状时,结束⼲燥。⼲燥时间⼀般4~8h。9、包装保存:将⼲燥好的茶多酚产品转移⾄⾃封塑料袋中,称重、取样后⽴即密封,置⼊棕⾊玻璃⼲燥器中于低(室) 温下避光保存。产品取样⽤于分析产品中茶多酚含量,计算出茶多酚的最终得率。Ⅱ、提取精制过程中及产品中茶多酚含量的分析检测⽅法(⼀)、提取精制过程中茶多酚含量的分析检测第 7 页【实验原理】在⼀定pH值条件下,酒⽯酸铁能与多酚类物质反应形成蓝紫⾊络合物,该络合物在540nm 波长下具有最⼤吸光度。在适当的浓度范围内,茶多酚的含量与络合物的吸光度成正⽐,符合朗伯-⽐尔定律,因此可⽤分光光度法对茶多酚定量分析。【实验材料及步骤】1、酒⽯酸亚铁溶液:称取1g(准确⾄)硫酸亚铁和5g(准确⾄)酒⽯酸钾钠,⽤⽔溶解并定容⾄1L(此液放置过夜后使⽤,可稳定1星期)。2、pH=的磷酸盐缓冲液:a液(1/15mol/L的磷酸氢⼆钠溶液):称取磷第 8 页酸氢⼆钠,加⽔溶解并稀释⾄1L;b液(1/15mol/L的磷酸⼆氢钾溶液):称取经110℃烘⼲2h的磷酸⼆氢钾,加⽔溶解并稀释⾄1L。取a 液85mL和b液15mL混匀,即得pH=磷酸盐缓冲溶液。3、供试液的制备与测定:准确吸取待测溶液1mL,将其稀释1~25倍,再从稀释液中准确吸取1mL,注⼊25mL 的容量瓶中,加⽔4mL 和酒⽯酸亚铁溶液5mL,充分混合,再加pH= 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刻度,⽤1cm ⽐⾊杯,在波长540nm处,以试剂空⽩溶液作参⽐,测定吸光度。第 9 页【实验结果】待测溶液中茶多酚的含量⽤下式计算:茶多酚(g/mL)=式中 ——⽤1cm⽐⾊杯,当吸光度等于时,每毫升茶汤中含茶多酚相当于;A ——试样的吸光度X ——待测溶液的稀释倍数Ⅲ酒⽯酸亚铁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酚含量(见《⽣物分离⼯程实验》P128~129

因此将加入磷酸缓冲液的茶多酚溶液与酒石酸亚铁溶液反应,形成蓝紫色络合物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及其含量。茶多酚是茶叶中的重要品质组成,含量多少与品种、栽培条件、加工方法有关,必须掌握其测定方法。酒石酸铁比色法,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容易掌握,已列为国家标准方法。

论文南瓜多糖的提取工艺与研究

会后减小的趋势。可能因为当料液比愈大,后期通过 离心分离、醇沉等方法处理时造成的多糖损失愈多, 使得多糖得率减小。 图2 热水提取南瓜多糖...百度文库大家还在搜热水提取法提取多糖多糖是由单糖脱水缩合而来的么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1ml冻存液冻存细胞数多糖提取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多糖沉淀用95的乙醇可以吗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工艺提取液总体积是什么意思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 百度文库10页发布时间: 2020年06月18日小时,脱脂后过滤得到的残渣一般用水 作溶剂(也有用氢氧化钾碱性水液、氯化钠水液、1%醋酸 和 1%苯酚或-1M 氢氧化钠作为提取溶剂)提取多糖

1. 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南瓜多糖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样品特性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水煮法、酸碱法、微波辅助法等。2. 控制提取条件:南瓜多糖的提取条件会影响其纯化和质量,需要控制好温度、时间、pH值等因素,使得提取出来的多糖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活性。3. 纯化方法的选择:多种纯化方法可用于纯化南瓜多糖,包括盐析法、凝胶过滤法、离子交换层析法、亲和色谱法等。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纯化方法。4. 理解组成分析:南瓜多糖受磷酸化作用的程度不同,其纯化和组成分析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磷酸化程度的分析也是必要的。5. 质量控制和测定:需要对纯化后的南瓜多糖进行质量控制和测定,例如测定其分子量、单糖组成、结构特征等。

要:纳滤膜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问世的一种新型分离膜。其截留分子量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分子量约为200~2000,由此推测纳滤膜可能拥有1nm左右的微孔结构,故称之为“纳滤”。纳滤膜大多是复合膜,其表面分离层由聚电解质构成,因而对无机盐具有一定的截留率。膜分离过程中,物质不发生相变,无需加热,不会破坏生物活性,操作简单,因而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动植物生理活性物质的各种分离、精制和浓缩过程。例如,中草药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通常含有生物碱、苷类、酮类等有效成分,同时还含有蛋白质、鞣质、树脂、淀粉等一些无效成分。有资料表明,中药有效成分的分子量大多数不超过1000。而无效成分的分子量在5万以上。因此现代膜分离技术正是利用膜孔径大小特征将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它正日益在食品及医药领域受到青睐。

实验室多糖的提取方法请问有几种和具体步骤(1)2021-8-05 10:24多糖的广义分类分为: 均一性多糖和不均一性多糖。均一性多糖:由一种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多糖,叫做均一性多糖。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均一性多糖是淀粉和糖原、纤维素。它们都是由葡萄糖组成。淀粉和糖原分别是植物和动物中葡萄糖的贮存形式,纤维素是植物细胞主要的结构组分。1、 淀粉 淀粉是植物营养物质的一种贮存形式,也是植物性食物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① 直链淀粉:许多α-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依次相连成长而不分开的葡萄糖多聚物。典型情况下由数千个葡萄糖线基组成,分子量从150000到600000。结构:长而紧密的螺旋管形。这种紧实的结构是与其贮藏功能相适应的。遇碘显兰色。② 支链淀粉:在直链的基础上每隔20-25个葡萄糖残基就形成一个-(1-6)支链。不能形成螺旋管,遇碘显紫色。淀粉酶:内切淀粉酶(α-淀粉酶)水解α键,外切淀粉酶(β-淀粉酶)α,脱支酶α。 2、 糖元 与支链淀粉类似,只是分支程度更高,每隔4个葡萄糖残基便有一个分支。结构更紧密,更适应其贮藏功能,这是动物将其作为能量贮藏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它含有大量的非原性端,可以被迅速动员水解。糖元遇碘显红褐色。3、 纤维素结构 许多β-D-葡萄糖分子以β-(1-4)糖苷键相连而成直链。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成份,占植物体总重量的1/3左右,也是自然界最丰富的有机物,地球上每年约生产1011吨纤维素。经济价值:木材、纸张、纤维、棉花、亚麻。完整的细胞壁是以纤维素为主,并粘连有半纤维素、果胶和木质素。约40条纤维素链相互间以氢键相连成纤维细丝,无数纤维细丝构成细胞壁完整的纤维骨架。降解纤维素的纤维素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中,一些反刍动物可以利用其消化道内的微生物消化纤维素,产生的葡萄糖供自身和微生物共同利用。虽大多数的动物(包括人)不能消化纤维素,但是含有纤维素的食物对于健康是必需的和有益的。4、 几丁质(壳多糖) N-乙酰-D-葡萄糖胺以(1,4)糖苷链相连成的直链。5、菊 糖 :多聚果糖,存在于菊科植物根部。6、 琼 脂 :多聚半乳糖,是某些海藻所含的多糖,人和微生物不能消化琼脂。不均一性多糖有不同的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多糖,叫做不均一多糖。常见的有: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等。有一些不均一性多糖由含糖胺的重复双糖系列组成,称为糖胺聚糖(glyeosaminoglycans,GAGs),又称粘多糖。(mucopoly saceharides)、氨基多糖等。糖胺聚糖是蛋白聚糖的主要组分,按重复双糖单位的不同,糖胺聚糖有五类:1、透明质酸2、硫酸软骨素3、硫酸皮肤素4、硫酸用层酸5、肝素6、硫酸乙酰肝素植物活性多糖的提取方法有多种,在水提醇沉的基础上,常采用酶解、微波、超声波,膜处理和CO<2>超临界萃取等方法进行辅助提取或精制.最常用的还是水提醇沉法.举例: 蒽酮比色法,具体步骤一、仪器、试剂和材料1.仪器:电子天平,超声波清洗器,电热恒温水浴锅,抽滤设备,分光光度计,容量瓶,刻度吸管等2.试剂:(1)葡萄糖标准液:l00 µg/mL(2)浓硫酸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