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难吗

发布时间:

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难吗

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泛指高等 教育 和研究,而学术论文是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的 方法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AAAAA的方法,希望你们喜欢。 发表学术论文的方法 1、确定自己的学术论文专业和分类方向。 2、查阅期刊,寻找合适自己学术论文的相关期刊,并对其规范性,合法性,及专业程度进行综合的了解和考评。 3、寻找代理机构或者杂志社。在此杂志之家网就得提醒各位,一定确认其合法性,正规性了,对于这些机构,杂志社也要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考评,并作出慎重的结论。 4、达成协议,支付定金。然后按照编辑或者审稿专家的意见对学术论文进行修正。 5、收到用稿通知后,付清余款。学术论文成功发表之后,杂志社或者相关机构会给你寄去样刊。 6、收到样刊,确认自己的学术论文已经成功发表。(记得确认期刊是正刊,并到知网去查询下有没有被收录) 关于经济的学术论文 关于高校科技统计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 要:高校科技统计工作是科研管理工作的一部份,准确的科技统计数据将为国家、为学校制定科技规划与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然而,目前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描述了高校科技统计工作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重点问题: 课题中的投入人员工作量统计数据严重失真;配套经费计算太复杂;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社会经济目标分类要求太细。文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方案及建议与同行者探讨。 关键词:高校科技统计 重点问题 探讨 引 言 高校科技统计工作由人文社会科学类与理、工、农、医类科技统计组成。统计数据的上报方式是以年报报表上报。年报报表内容包括[1]: 科技活动人员情况、科学研究与发展人员情况、科技活动经费情况、科学研究机构情况、科技项目情况、研究成果情况、学术交流情况、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情况。科技统计指标和教育部科技统计系统是开展科技统计工作的准则和工具,然而在执行科技指标和操作科技统计系统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1. 科技统计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重点问题 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工作量统计数据(即社科年报2表[2]与科技年报4-1表、4-2表[3]中的课题投入人员数)严重失真 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工作量是指高等院校教职工中,在本年度内承担立项科研课题研究任务且研究工作时间累计在一个月以上(包括外籍或高教系统以外的专家和访问学者)的全时人员人数与非全时折合成全时人员人数之和,全时人员是指专职科技人员,非全时人员是指教师岗、教辅岗、行政岗中从事立项科研课题研究的人员。非全时人员折合成全时人员是按一年10个月的工作时间为标准进行折合。 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工作量数据来源于科研项目中的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科研工作时间及参与项目的研究生人数。数据需要具体到参与某一科研项目中的每一个人具体在此课题中工作多少折合全时时间。需要所有科研工作者将每天就某一科研项目的工作小时登记记录然后到年底进行累计,累计之后再折合成全时工作量。由此可见,此项统计数据对数据的来源要求范围广、数据细。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并没有对具体的课题投入的工作时间的进行细致记录。从而使得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工作量数据无准确来源依据。在目前的统计操作过程中,此项数据都是统计工作者根据数据的逻辑范围无可奈何地主观发挥,凭空设想数据,然后东拼西凑,将数据调整到数据的规定范围内,从而完成“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工作量”的统计工作。这样的统计数据毫无意义,不尽加重统计工作者的无用工作量,而且有助于统计工作者对统计工作意义的负面思考。统计数据存在的这种不真实性,也是多年来统计工作得不到重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配套经费计算太复杂,数据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 在高校科技年报“科技项目情况表”(即科技年报st4-1表与st4-2表)中,配套经费要求根据项目类型(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进行分类统计,而在年报“科技活动经费情况表”(即科技年报st2表)中,配套经费又需根据项目来源进行分类统计(即当年学校科技活动经费,其中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配套)。如果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项目有配套经费,所带来的工作量不会太大。对于配套经费涉及面大的单位,此项经费的计算太复杂。目前,各高校配套经费在财务建档时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自财务建档时,配套经费就与项目下达经费一并做成一个经费帐号,这种情况下的配套经费经经过数据处理后,在“科技项目情况表”(即科技年报st4-1表与st4-2表)中能够很准确地体现出来,而在“科技活动经费情况表”(即科技年报st2表)中却无法正确体现。第二种情况,自财务建档时,配套经费就独立设立经费帐号,这种情况的配套经费可以分别在“科技项目情况表”及“科技活动经费情况表”中准确体现,但是需要通过复杂计算才能得出准确数据,计算非常繁琐,并且需要统计工作者有相当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由于当前的教育部科技统计系统在科技项目计算库中没有设有“配套经费”这一项指标,所以教育部科技统计系统在针对科技项目进行汇总计算时不会显示配套经费的汇总数量。计算“科技活动经费情况表”中的配套经费,需要统计工作者自建程序进行数据处理。这样的统计工作,给统计工作者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具备计算机编程能力的统计工作者很少,为了方便与显示数据,统计工作者会将全年的配套经费进行主观的分配,数据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 年报中“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要求太细,数据不准确 在年报中的科技项目统计指标(即st4表)中,其中有一项指标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即L17),统计中要求选择的分类代码为3位码。此项指标要求每一个项目(课题)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02》标准,从396项分类代码表[3]中选择合适的分类代码,这种分类代码在项目下达的合同书上(从国家课题到自立课题)没有进行具体的设置归类。而在做年报统计时,要求统计工作者对每一项项目进行如此细致的分类。如果有2000个在研的项目,就需要统计工作者进行2000*396=792000次选择,假设做一次选择的时间是10秒钟,那么完成项目统计中选择“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的工作时间就需2200个小时。事实表明这种统计分类指标要求太细,不切实际。实际中得到的结果只能是统计工作者根据项目所属学科做大致选择,然后以复制拷贝的方式填充相同学科项目中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即L17)栏的其他空白项。 年报中的“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要求太细,数据不准确 在年报中的科技项目统计指标(即st4表)中,其中有一项指标为“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即L18),统计中要求选择的分类代码为4位码。此项指标要求每一个项目(课题)按照《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GB/T 24450-2009》标准,从98项分类代码表[3]中选择合适的分类代码,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一样,“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在项目下达的合同书上(从国家课题到自设课题)没有进行具体的设置归类。选择“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的工作量同样很大。如按2000个在研项目进行统计计算,需要进行的选择次数应该为2000*98=196000次。如果做一次选择的时间是10秒钟,完成项目统计中选择“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的工作时间就需544个小时。事实表明这种统计指标要求太高,不切实际。实际中得到是的结果也只能是统计工作者根据项目的承担单位做大致选择,然后以复制拷贝的方式填充相同承担单位项目中“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即L18)栏的其他空白项。 2. 针对科技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重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案 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工作量的数据无准确依据,统计出来的数据太虚假,建议在年报的统计中取消对课题中投入的工作量进行统计。 关于配套经费的分类汇总,建议在项目统计指标中增加“配套经费”,进一步完善教育部科技统计系统中的汇总计算程序,使得配套经费能够根据项目来源及项目类型进行分别汇总。 对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 及“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代码”,建议在年报统计时只需统计到大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选择到2位码,“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代码”同样选择到2位码,这样不尽能减轻统计工作者大量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做好高校科技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适时地修订统计指标 我国的高校统计工作是自1985年开始[4],至今已有27年的统计历史。虽然统计系统和统计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但是我国科技的进步是跳跃式的大发展,各类科研项目及投入经费都在跳跃式地猛增,科技统计的数据呈直线上升,可是各项统计指标20多年来还是基本上没变。以致出现当前科技统计中的某些指标与某些统计方法跟不上当前科技发展的变化。比如项目中各项工作量指标,以前一个人就从事一个项目,估算一下还可以基本准确地统计到实际科研工作量,可是现在一个人同时进行的项目有2个到10个不等,一个项目的参与人数一般有3人到30人不等,造成对工作量的统计难度极大。使得用现行的统计系统及统计手段来计算科研工作量已经变得不可行。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修订统计指标是非常必要的。 增加高校科技统计研究课题的投入 每年的高校科技统计工作都是一项枯燥而又艰巨的工作。由于科技统计工作看似简单,实是艰难,对专项研究课题的投入也极少,致使实际从事科技统计的统计人员频繁变换。为了使科技统计与科技进步同步,稳定科技统计人员队伍,增强科技统计的科学技术含量[5],增加科技统计研究课题的投入是非常必要的。 增强高校科技统计数据的应用性 高校科技统计年报是需要耗费科研统计工作者几个月的加班加点的艰辛努力而得出的数据结果。但是大多数学校领导并不太重视这份报表数据,原因之一是年报中的数据与各高校实际需要用于做科技决策的数据的统计口径及统计指标不大一致,原因之二是上级部门对高校科技统计年报数据没有做出评价结果。只有通过提高数据的应用价值,才能使科技统计工作得到各高校领导们的进一步重视,才能使统计工作做得更好更实。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基金项目“基于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年报前期数据处理研究”(200911MS21)。 参考文献: [1] 吴利平,对高校科技统计的几点思考[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986-987 [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年报表(人文、社科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3]高等学校科技统计(理、工、农、医类)工 作文 件,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 [4] 刘仁义,对高校科技统计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6年 11月(下)65-66 [5] 徐芳,加强高校科技统计创新 提高科研管理水平[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 9期,150-151 作者简介: 龙凤英(),女,汉族,湖南邵东人,广西大学科技处,高级工程师,从事科研管理及研究工作。 看了“发表学术论文难不难”的人还看: 1. 大学生如何发表学术论文 2. 大学发表学术论文 3. 发表一篇职称论文要交纳多少钱 4. 学术论文都要花钱 5. 对学术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1、核心刊现在发表论文都很难,僧多粥少;2、核心刊审稿严格,对论文质量和作者单位级别,个人职称学历,以及基金等要求;3、发表周期很长,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现在大都是1年或者是一年半以后的刊期了,所以如果必须要发核心刊请尽快做准备。4、如果对自己文章不自信的话可以找论文一点通,录用率比较高,省时省力。

当然是有一定难度的。

SCI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即科学引文索引,是美国创办于1964年的检索性刊物,目前已经成为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刊物,涵盖了3000多个期刊和170+个学科。

SCI是理科类的数据库,人文社科类的就是SSCI。SCI每个期刊都会有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也就是平常说的IF。它代表期刊的质量,IF越高越好。发表一篇SCI不仅需要扎实的学科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点,还需要一定的写作水平,对知识的逻辑性表达要求很高。因此对于初窥门径的本科生和登堂入室的硕士生而言,SCI的发表是很难的。也正因为如此,能在硕士期间发SCI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是很有成就感的。

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相比国际学术期刊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小的,再结合专业论文刊发机构的帮助,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还是很容易的,在此也分享下降低核心论文发表难度的相关技巧:首先您需要写作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保证论文的创新性,其次论文研究成果量得积累,包括研究论述,观点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实证研究等等,最后还有包括论文的格式,文献资料的齐全,论点的新颖独到,语言表达流畅。然后是联系目标期刊,投稿,等待审核。注意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学术方向,例如有些期刊强调理论研究成果,有些强调工程成果,这在工科方向的期刊中尤为明显,另外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要求,如格式,学术研究的方向,审稿的流程安排等等,建议先多了解这些要求,再有针对性的投稿。最后是及时与期刊杂志社沟通,了解审稿专家对于文章的建议与意见,一般的核心期刊文章都会或多或少的被指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个时候最明智的处理方式那就是严格按照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如果有些地方确实值得探讨可以积极向期刊编辑反映。

在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难吗

(1)省级期刊,虽然同为省级期刊,但是差别巨大。有的影响因子比较高,难发表。有的比较水,给钱就能发。大部分是中间状态,不算容易,也不算难。(2)还要看你自己是什么水平,如果你自己连个几十个字的请假条都写不利索,那发表省级期刊就比较难了。(3)一般省级期刊的审核周期是1-2个月,发表周期是7-12个月。如果想发表,需要提前一年就投稿。如果着急发表,可以找一些快速发表机构发表,像淘淘论文网这种比较靠谱的。这种和不靠谱的比较多,需要你认真辨别。

省级期刊,虽然同为省级期刊,但是差别巨大。有的影响因子比较高,难发表。有的比较水,给shu钱就能发。大部分是中间状态,不算容易,也不算难。还要看你自己是什么水平,如果你自己连个几十个字的请假条都写不利索,那发表省级期刊就比较难了。一般省级期刊的审核周期是1-2个月,发表周期是7-12个月。如果想发表,需要提前一年就投稿。如果着急发表,可以找一些快速发表机构发表,像壹品优刊这种比较靠谱的。

(1)大学生发表论文,大多du数并无必要,所以不是难不难的问他,而有无必要的问题。

(3)少数情况下,少部分大学生发表论文是有必要的,比如为了一个课题,作为一个结项,或者证明发表出来。如果实在自己投稿太慢,可以找一些快速发表机构帮忙,但是要注意提防假刊。发表前,建议去壹品优刊网上学习下如何辨别期刊真伪。

硕士在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难吗

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看你是啥样的省级期刊。现在的期刊有许多等级,像学术期刊的南大索引期刊、北大索引期刊,武大索引期刊,中国社科院索引期刊等等,这些相对来讲越往前越不容易。但是有些杂七杂八的期刊,真是不难,你只要交钱,就能发表。但那上面的有写论文简直惨不忍睹,只能算是文字垃圾

省级期刊就可以,国家级,核心级没太大必要。

这个看参照物。如果你是论文质量比较高,而且职称,资历都比高,你是不屑于发表省级期刊的,你必须发表核心,而且必须是南核才能证明你自己,但是这个是极少数了,大学教授发表南核也比较困难的。如果你写篇日志,写条朋友圈都费劲,你发表省级期刊比登天还难。建议你发表论文前,多学习下论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吧,你可以去淘淘论文网上看看,那上面有一些文章讲得比较不错的。

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论文不是很难的,只要通过各级的评判才才可以登刊

在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难吗

发表北大核心期刊论文难度是比较大的。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确定的。

确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北京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众多期刊工作者及相关单位专家参加的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项目成果,已经出版了1992、1996、2000、2004、2008、2011、2014、2017年版共8版。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在2008年之前每4年更新研究和编制出版一次,2008年之后,改为每3年更新研究和编制出版一次,每版都会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在研制方法上不断调整和完善,以求研究成果能更科学合理地反映客观实际。

研究方法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学科评价方法,核心期刊定量评价采用被摘量(全文、摘要)、被摘率(全文、摘要)、被引量、他引量(期刊、博士论文、会议)、影响因子、 他引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5年他引影响因子、特征因子、论文影响分值、论文被引指数、互引指数。

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基金论文比(国家级、省部级)、Web下载量、Web下载率等评价指标;在定量评价的基础上,再进行专家定性评审。经过定量筛选和专家定性评审,从我国正式出版的中文期刊中评选出核心期刊。

2020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评审已经结束,目前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审校过程中。完成后仍然以印刷型图书形式出版公布。预计在3月上旬给期刊杂志社发送2020版核心期刊入编通知。

发表核心期刊,从来都难。但是这两年更难了,如果你是文科类的,那就难上加难,所以现在高校的或者读博的,想发篇文章是比较难的。高职单位,或者学历职称不够的,很多北核直接不收。所以如果你基本条件被卡,可以考虑SCI。淘淘论文网上有些SCI的论文发表知识,你可以去看看。

是的,您可以发表一篇北大核心期刊,最少200字最多500字,且要保证回答完整,不要出现重复。在写作过程中,您应该注意把握文章的主题,把握文章的结构,并且要把您的观点表达清楚,以便读者能够看懂您的文章。此外,您还需要注意文章的语言表达,尽量使用正式的语言,避免使用不当的语言。最后,您还需要注意文章的格式,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把握文章的段落,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您的文章。

不能。北大核心期刊的审稿过程非常复杂,并且审稿通常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因此,一周内很难发表一篇北大核心期刊文章。

在cn上发表论文难吗

我们单位都是这样发的,百度一下夏黎,文化、

CN期刊,就是指凡是具备国内统一刊号CN的期刊,假如我们看到一个要求,说要求在CN期刊上发表论文,那么这就是说,只要你在正规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就行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发表CN期刊是不难的,认真撰写论文,文章字数在4000字左右,重复率在20%左右,然后不要拼凑他人的文章,这是个基本的要求,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质量要高一些,就可以发表一般的CN期刊了。如果你不了解论文发表要求什么的,格式什么的,你可以去淘淘论文网看下,那边都有相关的文章,实在着急的话,也可以让他们帮忙给你发表,能2-3个月发表出去。

1、写好论文。

2、选择合适的期刊,根据论文的内容进行选择。如果不知道选什么可以看看参考的文献中是否有类似的,并且应该根据文章的水平选择学术水平相符的期刊。

3、选择好后根据期刊的投稿要求对论文进行排版。

4、把文章寄到编辑部,有些期刊还需要评审费(50~100不等) 。

5、等待文章审稿结果。有三种可能:退稿、修改、直接发表。退稿就需要修改后投其他期刊,如需修改就根据编辑部要求进行,审稿时间大概1-3个月。

扩展资料:

论文投稿方式:

1、直接在目标期刊的官网投稿或发送邮箱。

正规期刊一般都有官方网站和投稿邮箱,可以直接投递电子版论文。中国知网也有论文投稿平台,可以根据专业和研究方向,搜索相应的期刊网站来进行投递。

2、寻找代理机构。

正规的代理机构经常和杂志社(期刊)打交道,熟悉刊物情况,并能根据论文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质量推荐合适的刊物,审稿速度和发表成功率都优于独立投稿。

但找代理机构有一定的财产安全隐患,因此在找代理机构时要确认机构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注意防。那些要求一次性付清全款,或者在审稿之前就承诺一定发表的代理机构也应该及时规避。

3、参加学术论坛征文活动。

一些高校或者学术团体会不定期地举办学术会议或论坛,以交流学术成果。如果论文质量够好,就有可能被收录到大会的论文集,甚至可能经由评委会的推荐得以在期刊上免费发表。

参考资料: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名单

CN 期刊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正规期刊有两个刊号,一个是ISSN刊号,也叫国际刊号,另一个就是CN刊号,也叫国内标准刊号。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登记的刊物都有 一个CN刊号。这就是大多数职称评审及各院校所最为看重的,否则会被视为假刊,不能算学术成果的。

那么只需要发表在国家新闻出版署可查的正规期刊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发到增刊、一号多刊、套刊等等。具体可以根据文章的方向,需要的见刊时间来选择合适的期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