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四川大学报名

发布时间:

四川大学报名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报名网地点在哪里? 报名时间 1.报名及入学考试截止时间:2021年8月30日。 2.报名地点:①校本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逸夫科技楼一楼招生大厅;②各地校外学习中心:可在当地四川大学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咨询和报名。 报名须知 ①报名时须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港澳新生需携带港澳地区身份证原件、台湾新生需携带台胞证原件、华侨新生需携带护照原件)和毕业证原件,并交复印件(A4纸)各一张,近一年彩色同底免冠一寸标准照片一张。 ②报考护理、护理学专业还须携带本人护理学毕业证原件和护士执业证书原件。 凡报名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我校有权取消其入学资格;在学习期间,若被查明弄虚作假不符合入学条件者,一律取消学籍。 凡报考我校网络教育各层次、各专业的学员均须参加由我校组织的入学考试。入学考试的科目见招生专业一览表。 根据教育部教高厅〔2004〕2号和教高厅〔2004〕5号文件的规定,报考本科层次的学生入学后须参加由全国高校网络教育考试委员会组织的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生部分公共课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网教统考”),专升本(业余)统考科目: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网教统考收费按国家财政部财综〔2006〕4号文件和国家发改委发改价格〔2006〕279号文件执行。所有网教统考科目成绩合格作为教育部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资格的条件之一。凡符合网教统考免试条件的学生,按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免试入学条件 高起专(业余) ①参加2023年普通高考者,参照当地专科录取分数线标准,可免试入学(须提供准考证及成绩条原件);②参加2023年全国成人高考成绩在当地省、市招办规定的专科录取分数线以上(须提供准考证及成绩条原件)。 专升本(业余) ①参加2023年全国成人高考成绩在当地省、市招办规定的专科起点本科录取分数线以上(须提供准考证及成绩条原件);②持国民教育系列本科及以上毕业证书者,报读专升本(业余)可免试入学;③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的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凭身份证、普通高职(专科)毕业证、士兵退役证(另需提供士兵退役证复印件一份),报读专升本(业余)可免试入学。 凡符合教育部和各省、市招办规定的录取照顾政策者,可按文件执行。 凡参加入学考试并符合录取条件者,我校将发放统一印制的录取通知书,录取信息请考生登陆四川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官方网站“网教招生”专栏查询。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四川大学有多年的办学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多学科的综合优势,随着时代的发展积极开拓创新新型的学科培养,受到广大在职人员的青睐。那么,四川大学在职研究生怎么报名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在职研究生报考形式分为一月联考和五月同等学力申硕,报考形式不同,报名条件也各不形同。四川大学在职研究生一月联考报名形式:需要在每年的10月登录研招网进行报名,11月进行现场确认,次年1月进行考试。报考条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学历要求是大专别用满5年以上;本科学历毕业满3年以上;已经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满2年以上。四川大学在职研究生五月同等学力申硕报名形式:在每年3月登录学位网进行网报,5月中下旬进行报考。申硕条件:大专以上学历可以免试入学,提前修课程学分看,然后在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网报时要满足本科学历且学士学位满3年,如果不慢3年可以跟读,通过学位授予单位的资格审查。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四川大学在职研究生怎么报名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直接咨询我们的在线老师。考研政策不清晰?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四川大学在职研究生如何报名?四川大学办学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多学科的综合优势,随着时代的发展积极开拓创新新型学科的培养,自四川大学开展在职研究生以来,广受在职人士的欢迎。那么,四川大学在职研究生如何报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以下的详细介绍吧。在职研究生招生方式分别是一月联考和五月同等学力申硕。四川大学在职研究生如何报名?一月联考报考条件:允许不同学历的考生进行报考,但是对毕业年限有一定的要求。大专毕业要满5年;本科毕业要满3年;已经获得博士、硕士专业的人员要满2年。四川大学在职研究生如何报名?五月同等学力申硕报考条件:免试入学,允许大专以上下学历学员进行报读,提前修课程学分,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参加申硕考试需满足本科学历且学士学位满3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要通过外国语水平及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须在4年内通过学位授予单位的全部课程考试和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否则本次申请无效。通过全部考试后的一年内提出学位论文,论文答辩通过后可以获得硕士学位。看了以上有关于四川大学在职研究生如何报名?这个问题的介绍,学员们了解到了吗?如果大家对四川大学报考还有什么疑问,都考研政策不清晰?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四川开放大学报名

要身份证正反两面扫描件+2寸蓝底证件照+前置学历(报国开专科需要高中或者中专毕业证,报本科需要专科毕业证和学信网备案表)可以找专业的老师去报考,提供资料,有教务老师帮忙注册等,不用操心太多。北一港教育有专业的师资队友队伍。2019年获得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授权,作为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的直属分院。比较靠谱。

开放大学报名条件:1.年满17周岁。2.报专科需要高中或者中专毕业。3.报本科需要有学信网可查的专科毕业证。

下面来分析一下开放大学的相关信息:

1、从专业的角度而言,开放大学的定位就是成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功能的综合性开放教育平台,其实也就是满足当今多元化的学习要求,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优势,从而建立起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公共教育服务于一身的综合性开放大学。

2、开放大学的学历含金量,报名各个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课程平台自主选择合适的课程,考生在这个期间自主的进行学习。在完成了专业毕业规则所需要修的学分,同时还需要取得一种职业技能证书以及岗位技能证书,符合上述条件者才能够准许申请毕业证书。

3、开放大学的学历证书得到国家的认可,相关信息可以在学信网上面查询,享受和全日制高等学历相同的法律效力。

总而言之,开放大学的优势其实是很明显的,它针对的是全民高等教育,很多想要提升学历的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开放大学的入学考试比较简单,如果拥有和所报名学历专业同等级的学历,只要专业上有重复就可以获得免修的资格。

另:5月普通话水平测试考位将于4月24日上午10:00准时发放2022年11月四川成都普通话考试时间2022年11月1日―11月30日,请考生做好防疫要求如下:根据当前疫情情况,请考生做好防疫要求1.参加测试的考生测试当日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天府健康通绿码,扫场所码及查验行程卡;2.来(返)蓉的考生需按照成都市疫情防控要求完成相关措施后才能参加测试;3.近7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四川天府健康通黄码、红码的考生不能参加测试。4.测试当天请考生配合完成防疫承诺书(详见防疫须知)的签名。温馨提示1.可以提前在注册信息里上传相关证件照片;2.可以更正除身份证号码外的相关注册信息。郑重提醒目前,我中心只开放了“成都教育人才”微信公众号报名,请各位考生从正规渠道报考,测试全部费用:社会人员场50元/人次、学生场25元/人次,无其他费用。请考生务必确认自己能参加测试、确认自己符合防疫要求再报名!缴费成功后不能退费,不能更改测试时间及地点,敬请理解!报名相关问题可通过以下电话联系工作日9:00-12:00,13:00-17:00咨询电话:监督电话:技术支持:非工作日(时段)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智能咨询报名须知1.本次测试名额只针对具有成都区域身份的考生开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方能被视为具有成都区域身份的证明:(1)成都区域内的身份证(身份证上本人的住址应属于成都市行政区划范围或属于成都市代管范围);(2)成都区域内的户口簿(户口簿上本人的住址应属于成都市行政区划范围或属于成都市代管范围);(3)成都区域内的居住证(居住证上本人的住址应属于成都市行政区划范围或属于成都市代管范围);(4)成都市社会保险个人参保证明;(5)在蓉全日制学校在读学生证;(6)其他能够证明在成都区域生活和工作的证件或证明材料。报名时:社会人员场须上传本人以上任一表明具有成都区域身份的证明材料,学生场须上传本人在蓉全日制学校在读学生证。2.同一微信号只能绑定一个身份证号码进行注册报名。建议考生用本人实名制微信号,本人报考,一旦注册成功,本微信号将绑定首次注册基本信息,实现一人一个身份证号码只能绑定一个微信号。3.考生提交报名信息后,将不得再修改。考生注册时须仔细核对个人信息是否正确,一旦提交报名,所有信息(含考试日期)将被锁定,无法再更改及退费。4.考生信息不一致的,将不得参加考试。考试当天,考生须携带相关指定证件(本人二代身份证原件、准考证,学生还需携带学生证原件)以及满足上述成都区域身份之一的相关证件和证明材料的原件用于现场核验,现场核验通过的,方能参加本次测试,否则不予测试!临时身份证、其它证件、考生报名信息与现场身份证信息不符、身份证不能通过扫描或无法提供相关证件和证明材料原件的,均不能参加测试!5.特别告知:因存在系统技术限制、伪造或借用他人证件等用于报名等情况,线上通过审核并发放的准考证并不代表能够参加本次测试,所有证件或证明材料需以现场核验为准。若不能通过现场核验的,不能参加本次测试,除已收取的考试费用按程序予以退回外,考生因参加本次测试所发生的包括但不限于交通费、差旅费、住宿费等费用均由考生自行承担。6.考生务必按照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到场,超过30分钟的,则视为弃考,测试费不予退还。准考证打印网址:(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7.考生不得同时在两个测试站(点)报名,否则报名无效。上次测试流程未全部完成的考生不能再次报名。考生如在其他普通话测试站点已报名或者上次测试流程未全部完成的,数据不能进入测试系统,不能参加测试,责任自负。报名提示1.报名时间:2022年10月24日,额满截止2.测试时间:2022年11月1日―11月30日(具体见准考证)3.测试地点:具体见准考证,准考证上提示的测试地点即证书领取地点4.报名方式:微信公众号“成都教育人才”考位分批次发放,具体发放名额会根据疫情情况和当天报名情况作调整。请考生务必确认自己能参加测试、确认自己符合防疫要求再报名!报名后5分钟未付款的考位会释放,微信报名只能通过微信支付。5.准考证查询打印:2022年10月30日起用电脑端查询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查询打印网址:,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报名常见问题:1.已经报过名且没有完成测试的考生不能报名。2.已经在其他测试点报名的考生,重复报名无效。3.报名参加社会人员场测试的考生须上传本人具有成都区域身份的证明材料。4.报名参加学生场测试的考生须上传本人在蓉全日制学校在读学生证(学生既可报名参加学生场测试,也可报名参加社会人员场测试)。防疫须知:1.请考生做好个人防护,需佩戴口罩进入考点参加考试。2.健康监测要求:考生进场前测量体温、检查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天府健康通绿码、扫场所码及查验行程卡;A.出现疑似新冠肺炎症状(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的考生不得进入考场参加测试;B.来(返)蓉的考生需按照成都市疫情防控要求完成相关措施后才能参加测试;C.近7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四川天府健康通黄码、红码的考生不能参加测试。3.测试当天请考生配合完成防疫承诺书(附后)的签名。为保障进场秩序,请考生在测试当天提前更新四川天府健康通和通信行程卡,以便检查。防疫承诺书(样本,无需下载,测试当天现场签名)本人郑重承诺:1.已仔细阅读报名公告,符合成都区域考生报名条件,遵守防疫要求;2.无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3.在测试前来(返)蓉的,已按照成都市疫情防控要求完成相关措施;4.无7天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无四川天府健康通黄码、红码。承诺人:年月日关于普通话测试的“八问八答”1.微信报名成功后,何时查询打印准考证?微信报名成功的考生,请在当月30日(2月份及特殊情况除外)起用电脑端查询打印准考证,网址:,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2.下月会取消测试限制吗?区域限制安排会根据疫情情况做适时调整,欢迎大家关注“成都教育人才”公众号,及时了解相关测试公告。3.报名信息可以更改吗?可以更改除身份证号码以外其他信息。微信公众号报名绑定首次注册信息是为了实现一人一号,防止恶意代报名。考生须仔细核对个人信息是否正确,如注册信息有误,建议在报名前完成更正。报名成功后,所有信息(含考试日期)将被锁定,无法再更改。4.成都开放大学考点在哪里?成都市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成都开放大学测试点设在成都广播电视大学(成都市成华区石油路3号),联系电话。5.成都工职院考点在哪里?成都市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成都工职院考点设在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北路成华街2号),联系电话。6.在哪里可以查询测试成绩?测试完成一个月后,可登陆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信息资源网:查询。点击图片所示右下角普通话水平测试查分验证快速入口,输入姓名、准考证号、身份证号中的任意两项即可查询。7.什么时间领取证书?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51号】)第十五条,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分为纸质证书和电子证书,二者具有同等效力。从2022年1月1日起,纸质证书由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统一印制。目前,“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已上线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凡是在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信息资源网()能查询到成绩的考生均可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绑定电子证书。纸质证书领取时间请关注“成都教育人才”微信公众号通知,三个考点的领证要求统一为:凭考生身份证原件和准考证在每周五(9:00-11:50,13:00-16:50)领取,代领需持双方身份证原件及准考证。附:《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第十五条: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分为纸质证书和电子证书,二者具有同等效力。纸质证书由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统一印制,电子证书执行《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标准》中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电子证照的行业标准。8.为何不能补办纸质证书?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51号】)第十五条,从2022年1月1日起不予补发纸质证书。附:《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第十五条:纸质证书遗失的,不予补发,可以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查询测试成绩,查询结果与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发放9月最后一周考位,名额不多,报满为止,大家抓紧时间报名哦!10月考位将于9月24日上午10:00发放一、报名对象本月普通话测试考位只针对四川省非中高风险区域身份考生开放。报名时须上传本人表明四川省区域身份的证明材料;上传材料时请注意图片清晰,信息完整。(内江、宜宾、遂宁的考生暂时不能报名)

四川师大学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前身是1973年创刊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文理合刊),1978年文理分开,自然科学版创刊.1991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为CN51-1295/N。

截止到2023年3月30日,这个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不能会核心。根据四川师范大学官网资料显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经被收录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的核心期刊库中,但现在该期刊已经从核心期刊库中被剔除。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目前被收录在以下数据库中:中国科学技术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扩展版、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

1-3个月。根据相关资料查询显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修改后再审,审稿周期一般在1-3个月左右,具体周期以杂志社公布为准。《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是四川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74年,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四川大学学报官网

《四川大学学报》由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和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组成。《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学校之一——四川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学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大16开本。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是国家教育部主管, 四川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 主要刊登四川大学理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具有创造性价值的研究论文、快报和综合评述, 包括数学, 物理学, 化学和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以及无线电电子学, 计算机科学, 核科学与技术, 生物工程, 光电技术及材料科学等新兴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的内容. 读者对象是国内外有关的教学、科学工作者以及研究生和大学生。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积极参与国内外交流, 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繁荣学术研究,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努力提高学术水平, 为教学、科研服务,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经济振兴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贡献.她创刊于1955年, 经1966年停刊, 1975年再复刊, 1995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她是全国高校中创刊较早的学报之一. 1990年以前, 本刊一直由我国资深院士柯召教授担任, 现任主编为中科院院士刘应明教授. 自1955年创刊以来, 本学报刊登的研究论文等近4000篇, 对促进四川大学学术队伍的成长, 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学发展, 都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 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 近年来无论是学术水平, 还是编辑印刷质量都有稳步提高, 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位居全国同类期刊前列.在国内, 已被《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生物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长期列为指定的收录对象;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从创刊起就将本学报列为自然科学综合类及数学类的源刊之一, 并一直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在国外, 本学报被美国《数学评论》,《最新数学出版物》及《化学文摘》, 德国的《数学文摘》和俄《文摘杂志》等收录和评论. 还被美国国会图书馆, 美国自然博物馆, 康乃尔大学, 英国大英图书馆, 英国大英科技图书馆, 日本名古屋大学, 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 法国巴黎大学等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馆和大学列为馆藏期刊. 国家“双效”期刊四川省十佳科技期刊,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1995,1999)四川省科技优秀期刊一等奖(1996,2000)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汉语拼音名称:Si Chuan Da Xue Xue Bao (Zi Ran Ke Xue Ban)期刊外文名称: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刊期:双月刊创办日期:1955年主管部门:教育部主办单位:四川大学主编:刘应明副主编:陈向荣(常务)责任编辑:李富河, 白林含, 周兴旺, 伍少梅编务:杜小蓉编辑出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四川大学《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邮政编码: 610064国内统一刊号:CN 51-1595/N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90-6756国内总发行:四川省成都市邮政局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订购处:全国各地邮政局国内邮发代号:62-127国际邮发代号:BM5974国内定价:元/本

四川大学学报由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和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组成。《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直属高学校之一——四川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大16开本。《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是由四川大学主办的工程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前身为《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57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被认定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的核心期刊;并被多家国内外权威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和引用,如美国《工程索引(Ei)》,《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是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理论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要反映本校的两个文明建设,刊发学术文章,反映科研成果,指导教学实践,交流科教学术信息,促进科教学术的繁荣发展。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奖 四川省优秀期刊奖 《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索引核心期刊 CSSCI中文社科索引来源期刊 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国家主管, 四川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在国内, 已被《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生物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长期列为指定的收录对象;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从创刊起就将本学报列为自然科学综合类及数学类的源刊之一, 并一直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在国外, 本学报被美国《数学评论》,《最新数学出版物》及《化学文摘》, 德国的《数学文摘》和俄《文摘杂志》等收录和评论. 还被美国国会图书馆, 美国自然博物馆, 康乃尔大学, 英国大英图书馆, 英国大英科技图书馆, 日本名古屋大学, 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 法国巴黎大学等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馆和大学列为馆藏期刊.《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直属高学校之一——四川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是中国科学技术核心期刊之一,也是我国医学学报中最早取得ISSN和CODEN号的期刊之一,自1981年起,相继被国外著名的生物医学文摘及检索系统作为收录刊源之一,其中有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生物学文摘》(BA)、《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并被中国医学文摘中的多数分册以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开展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促进医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享有一定的声誉。

四川交通大学学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得到了国内外多家权威检索机构的认可,被美国Ei Compendex、德国《数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以及国内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等20多个数据库和文摘杂志收录。也是中国数学、力学、岩土工程、机械工程、无线电等众多文摘的引文源。

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51种) 序号 期刊名称 期 刊 信 息 1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北京市中关村大街59号(100872) 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00871) 3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100875) 4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天津市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学报编辑部(300071) 5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南京市汉口路22号(210093) 6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200433) 7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学报编辑部(100084) 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州新港西路135号(510275) 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四川省成都市望江路29号文科楼156室(610064) 10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361005) 1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湖北武昌珞珈山(430072) 12 求是学刊 哈尔滨南岗区学府路74号(150080) 13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310028) 88925616, 14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130024) 85098026 15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湖北武昌珞珈山(430072) 16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130012) 17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200062) 18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33号(100037) 19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大学报》编辑部(210097) 20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武昌桂子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430079) 2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710049) 82667978 2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安市长安南路,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710062) 23 思想战线 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650091) 24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450001) 25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西三环北路105号(100037) 26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南京四牌楼2号(210096) 27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广州市石牌(510632) 85224092 28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071002) 29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武汉市珞瑜路1037号(430074) 30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太原坞城路92号山西大学学报编辑部(030006) 3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710069) 32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西区卫津路241号(300074) 23540081 33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湖南长沙岳麓山(410081) 8872471 34 齐鲁学刊 山东·曲阜(273165) 35 西南大学学报(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更名)(人文社会科学版) 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400715) 36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桂林路100号(200234) 37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兰州大学学报编辑部(730000) 2312707 38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250100) 39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1000号信箱(200030) 40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省福州市工业路523号(350002) 4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州市仓山区(350007) 42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730070) 43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路235号(010021) 44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上大路99号(200444) 4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广州石牌)(510631) 46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610068) 47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安徽合肥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230039) 5107157 48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深圳大学学报编辑部(518060) 49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宁夏银川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750021) 2061735 50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650092) 51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海南省海口市(570228)

第四编 自然科学(十一)N/Q,T/Y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表1、科学通报 2、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4、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5、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6、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11、中国科学.E 辑 12、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3、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4、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5、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自然科学进展 17、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8、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高技术通讯 21、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2、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3、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4、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5、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6、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7、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9、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0、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重庆大学学报) 31、天津大学学报 32、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3、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34、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35、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6、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7、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8、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9、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40、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42、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3、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44、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45、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46、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7、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8、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49、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50、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1、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52、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53、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4、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5、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56、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7、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8、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9、应用科学学报 60、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61、中国科学.G 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62、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4、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5、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6、华东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 67、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68、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9、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70、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71、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2、桂林工学院学报 73、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4、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5、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6、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77、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78、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79、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80、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改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2、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3、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4、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8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86、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7、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8、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9、自然杂志 90、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1、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92、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3、科技通报 94、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5、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6、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97、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98、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9、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0、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1、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2、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3、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104、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5、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6、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7、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8、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109、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110、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1、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112、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113、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14、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115、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6、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7、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118、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9、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120、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以上都是2008 年版中文核心期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