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夏商周灭亡原因论文研究背景

发布时间:

夏商周灭亡原因论文研究背景

1.夏王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灭亡原因:

(1)内部生产力的衰退;

(2)外部环境的长期不稳定;

(3)夏王朝统治阶级的观念;

(4)夏“桀”的个人因素(整日沉湎与声色犬马,大兴土木,亲近佞人)

2.商王朝(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

灭亡原因:

(1)商朝后期,绝大多数奴隶主贵族的生活奢侈腐朽,而且对待奴隶十分残酷。

(2)奴隶主贵族对平民和奴隶们的剥削和奴役日益加剧,阶级矛盾激化;

(3)商朝统治者连年对外进行战争,大规模地对夷方用兵,国内的青壮年几乎都被征发,加剧了国内的矛盾;

(4)战争俘获的奴隶太多,他没有处理好奴隶的安置,导致了大量的奴隶反水。

3.周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一个世袭王朝,分为“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灭亡原因:

(1)地震、旱灾等自然灾害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极大损失,也让危机日重的西周王朝雪上加霜;

(2)周厉王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传至周幽王又破坏宗法制度,'废后立妾,废嫡立庶'并“烽火戏诸侯”使诸侯们失去了对他的信任;

(3)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与周朝王权的关系渐渐疏远;

(4)少数民族犬戎攻打镐京,西周灭亡。

(5)分封制使得周天子的权力架空,加之周平王东迁后更加沦为傀儡;

(6)周朝的宗法制遭到破坏,各地诸侯王的势力日渐增大;并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断发展自己势力。

4.秦王朝(公 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而来,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共融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灭亡原因:

(1)统一后,没有给人民休养生息,徭役、兵役、赋税负担沉重;

(2)政策律法没有做及时调整,和平治世下刑法依然残酷;

(3)政府运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像陈胜吴广这样的一群亡命之徒,也能攻下大泽乡;

(4)原六国贵族后裔复辟势力过于强大,秦二世个人能力素质有限;

(5)各地起义风起云涌时,而统治者仍忙于宫廷斗争;最终导致秦朝内部统治四分五裂,完全丧失平叛的主动权。

5.汉王朝(前202—公元220年),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和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

灭亡原因:

(1)外戚、宦官势力膨胀,各自结成利益集团,无休止的争斗乱政;

(2)娃娃皇帝太多(皇帝年幼,必然是太后临朝,依靠外戚掌权);

(3)土地兼并严重(私有化),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4)地主豪势力强大,后期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5)黄巾起义导致地方武装兴起,中央失去控制。

6.魏晋朝(220年—266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灭亡原因:

(1)新魏主更换太快,后期太小,难以驾驭士族权臣;

(2)宗室权力被过分削弱“煮豆燃豆萁”,外姓将领独大,夺权时曹魏皇室没有外援;

(3)司马懿太长寿,强大的司马氏家族兴起无人制衡。

7.晋朝(265 —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之一。

灭亡原因:

(1)统治集团腐朽,政治制度落后,权力分散;

(2)白痴晋惠帝无力控制全局,导致宫廷实权派内斗,以及八王之乱,耗竭了国力;

(3)没有正确处理好民族矛盾,导致小数民族入侵(五胡乱华)。

8.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

灭亡原因:(南朝)

(1)门阀势力各自为政,门阀与皇权摩擦争斗不断;

(2)受外来势力经常侵扰,经济受创,政权不是很牢固;

(3)部分皇帝昏庸残暴,荒淫奢侈,激起地方将领叛乱;

(北朝)

(1)六镇(北魏贵族将领)之乱,引起了各族人民激烈的斗争;

(2)土地兼并严重引发社会矛盾,动摇国家(东魏、北齐)根基;

(3)权臣势力过大,皇帝年幼(西魏、北周)难以驾驭。

9.隋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一个重要的朝代,隋朝更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史学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称隋唐。

灭亡原因:

(1)大一统表面下的各种割据势力暗流涌动,统治基础很不稳固;

(2)门阀对科举制度不满,与敌恶势力勾结,对抗皇权;

(3)隋炀帝个人因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穷奢极欲与滥用民力;但是,像搞科举、建东都、修驰道、凿运河、征高丽,都是苦在当代,功在千秋的。

10.唐王朝(618—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

灭亡原因:

(1)边患不断(如安史之乱、安南叛乱、外有吐蕃入侵等),藩镇割据;

(2)宦官专权(如李辅国等),党争内耗(如牛李党争);

(3)长年战乱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阻碍了经济发展,引起农民起义与外族入侵。

11.宋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北宋和南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灭亡原因:

(1)以文制武的方针,造成了军队内相互牵制,动辄掣肘,弊病丛生;

(2)后晋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使汉族江山的天然屏障失去,无法抵御外族骑兵;

(3)联金抗辽、联蒙抗金决策失误,只看到了辽(金)的强大,没看到金(蒙)的危胁;

(4)统治阶层对军事的无知、无能、不作为,导致了开封防御战的失利;

(5)皇帝昏庸,朝政腐败, 政治内斗严重,以及军费开支较大,百姓负担过重。

12.元王朝(1271-1368) 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

灭亡原因:

(1)贵族生活糜烂,吏治腐败,政府信用破产,土地兼并严重;

(2)不平等的民族等级制度,以及对人民压迫欺凌严重;

(3)财政赤字高居不下,赋税过重,外加自然灾害严重;

(4)管理者不注重学习,只会用武力打江山。

13.明王朝(1368-1644 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

灭亡原因:

(1)文官集团膨胀,权力过大,以及后期阉党专政危害统治;

(2)外敌袭扰不断,政府添兵设饷,军费较大,造成财政经济危机;

(3)资本主义萌芽,政府不注重工商业发展,大大限制商品货币的流通;

(4)天灾人祸相继发生,造成流民数量大增,农民起义不断影响稳定;

(5)吴三桂引清兵入关,自毁长城,帮助满清捡现成江山。

14.清王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

灭亡原因:

(1)政治的黑暗腐朽,以及统治者本身腐化(慈喜)、无能(皇帝);

(2)闭关锁国政策下,导致思想、制度、科技落后;

(3)清政府弱软无能,面对列强的入侵,只知一味的委曲求全、割地赔款;

(4)军队的失控(陆军新军在国内的变乱中倒戈相向),及其职能的倒转(军队的职能只能对外而不是对内);

(5)财政赤字下, “永不加赋”的朝训被一破再破,各项加征摊派有增无减;

(6)清末铁路的“国进民退”,进一步激起了民怨。

1.苛法酷刑2.宦官当道3 外戚干政4.士族武装5.军阀割据6.分封制度7.异族入侵

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化了奴隶社会的阶级矛盾。

夏商周是我国最早的三个朝代,导致其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每一个朝代的君主统治残暴,阶级斗争明显,阶级矛盾激化,从而导致统治阶级内部或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这是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普遍规律。

夏商西周灭亡的启示:

1.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

2.没有加强中央集权,导致权力实际掌握在各地诸侯手里。

3.奴隶制社会的不合理性,必然被封建社会取代。

4.不能太过奢华靡费,要勤俭节约,更不能好逸恶劳。

夏商西周的其他简介

夏商周在政治制度上都采取的分封制,其中夏商两朝,其本上沿袭了部落联盟时期的旧习,对于臣服的大大小小的部落或国家,并未过多干预其内政。

所谓分封制也叫封建制,意思就是天子或大王把天下的土地分给各个诸侯,这些诸侯对土地以及本国享有自主权,只需要向天子称臣进贡,天子出征时派兵助力就行。这一制度类似于中世纪欧洲各个王国和罗马教廷的关系,以及现代的联邦制度。

这个题目设置得不是很严密A明显不对,事实上纣王是很有才干的人,只是他即位之后不久就耽于享乐,残暴不堪,另外几位的在位时间也都相当长,不存在“没有经验”这种问题。B如果说的是夏商西周的话,比较靠谱(毕竟东周属于明显的诸侯大过天子而亡,当然最后的几个国王也确实不是什么明主,赧王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欠赖帐者),不过个人觉得是“荒淫无道”更为合适一点。C这个说法似是而非,请注意当时的国家其实是只有一个的,那就是当时的天子。而其他的诸侯国准确来讲都是方国,之外就是蛮夷,也不是国家。D个人认为是最理想的答案,夏商虽说是“汤武革命”,站在中央政权的角度来讲那就是作乱,而且是很严重的叛乱。西周则是幽王废掉申后激怒了申侯,后者引进犬戎的军队杀了幽王,这是明显的作乱。东周就不用说了,诸侯早就骑到了天子头上,最后也是秦国灭了东周,那自然就是诸侯作乱。但是很显然,D不是我们普遍的观点,我们都是站在后朝的历史角度上,认定问题出在前朝,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也是更有积极性。所以只能是选B。

夏商周灭亡原因论文研究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都是没有满足被统治阶级人民的基本需求导致灭亡。而且末君都是昏庸无能,残暴奢华,不考虑人民的生活从而逼人民发动农民起义。

夏朝末君:夏桀。

商朝末君:商纣 王帝辛。

西周末君:周幽王。

主要原因:

1、统治阶层昏庸无道,残暴,不思进取,只图享乐。

2、地方豪强崛起,中央政府的威信极低。

3、农民生活贫困,赋税严重。

4、奴隶制社会本身所具有的弊端,导致统治阶级无法实行长久的统治。

5、夏商西周是奴隶制国家,诸侯分封制的必然结果。

6、没有加强中央集权,导致权力实际掌握在各地诸侯手里。

7、奴隶制社会的不合理性,必然被封建社会取代。

扩展资料:

夏朝开启世袭制:

夏朝(约前2070-前1600 [1-3]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 ,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

经夏商周断代史研究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尧舜时代到夏商之际的社会图景。中原地区包括禹都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王城岗遗址)在内的夏朝时期六座规模大、等级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点。

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在河南省西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一直未能出土类似安阳殷墟甲骨卜辞的文字记载。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斟鄩(河南洛阳偃师夏都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遗迹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朝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因为当时三朝最后君主荒淫无道,政策阻碍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人民连连哀怨,导致国民反动,最终导致灭亡。

上古这三个朝代都是以王道建立的,最后灭亡就是因为没有落实王道的精神,走歪了路,所以就不行了

夏商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夏朝最后一个王是夏桀是一个暴君。商朝最后一个王商纣王同样也是统治非常残暴。周朝最后一个王是周幽王。周幽王同样也是不理朝政统治残暴。所以从夏商周这些朝代灭亡,我们得出的启示是统治者勤政爱民。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统治,也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夏商周灭亡原因论文研究报告

楼主如此分析也没错。毕竟历史上对幽王的定义,虽然无道,还不至于残暴、残酷。东周也是。若是我说,选D更为适合。因为两周的灭亡莫不是有诸侯作乱的问题。西周是因为幽王因为褒姒废了皇后导致皇后娘家的诸侯勾结外部蛮夷作乱。东周嘛,那是不用说了。夏商么,若是没有有野心的诸侯商汤、文王也不会有他们的灭亡。但是毕竟商汤他们是正面的进步的行为,所以说内乱似乎牵强。所以这道题,题目去掉周,B才是标准答案。不去的话,我觉得D更好一点。

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化了奴隶社会的阶级矛盾。

夏商周是我国最早的三个朝代,导致其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每一个朝代的君主统治残暴,阶级斗争明显,阶级矛盾激化,从而导致统治阶级内部或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这是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普遍规律。

夏商西周灭亡的启示:

1.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

2.没有加强中央集权,导致权力实际掌握在各地诸侯手里。

3.奴隶制社会的不合理性,必然被封建社会取代。

4.不能太过奢华靡费,要勤俭节约,更不能好逸恶劳。

夏商西周的其他简介

夏商周在政治制度上都采取的分封制,其中夏商两朝,其本上沿袭了部落联盟时期的旧习,对于臣服的大大小小的部落或国家,并未过多干预其内政。

所谓分封制也叫封建制,意思就是天子或大王把天下的土地分给各个诸侯,这些诸侯对土地以及本国享有自主权,只需要向天子称臣进贡,天子出征时派兵助力就行。这一制度类似于中世纪欧洲各个王国和罗马教廷的关系,以及现代的联邦制度。

上古这三个朝代都是以王道建立的,最后灭亡就是因为没有落实王道的精神,走歪了路,所以就不行了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都是没有满足被统治阶级人民的基本需求导致灭亡。而且末君都是昏庸无能,残暴奢华,不考虑人民的生活从而逼人民发动农民起义。

夏朝末君:夏桀。

商朝末君:商纣 王帝辛。

西周末君:周幽王。

主要原因:

1、统治阶层昏庸无道,残暴,不思进取,只图享乐。

2、地方豪强崛起,中央政府的威信极低。

3、农民生活贫困,赋税严重。

4、奴隶制社会本身所具有的弊端,导致统治阶级无法实行长久的统治。

5、夏商西周是奴隶制国家,诸侯分封制的必然结果。

6、没有加强中央集权,导致权力实际掌握在各地诸侯手里。

7、奴隶制社会的不合理性,必然被封建社会取代。

扩展资料:

夏朝开启世袭制:

夏朝(约前2070-前1600 [1-3]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 ,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

经夏商周断代史研究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尧舜时代到夏商之际的社会图景。中原地区包括禹都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王城岗遗址)在内的夏朝时期六座规模大、等级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点。

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在河南省西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一直未能出土类似安阳殷墟甲骨卜辞的文字记载。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斟鄩(河南洛阳偃师夏都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遗迹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朝

死亡主题论文研究背景

看这里节选一部分:探寻死亡之谜:西方死亡哲学[align=left] [color=#2e3012]人是什么?人的死亡之谜是什么?怎样理解死亡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灵魂的可毁灭性与不可毁灭性、人生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死亡和永生的个体性与群体性?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人们是如何看待死亡的?他们如何克服死亡的恐惧?中世纪人们的死亡观念是怎样的?近代和现代西方人是如何漠视和直面死亡的?……本书阐释了西方人心中的死亡之谜和西方死亡哲学的基本意涵,而后具体地考察了西方死亡哲学的历史发展进程……[/color][/align]2006-11-29 17:23 轻风竹影西方死亡哲学概论 《西方死亡哲学》一书旨在在较高的理论层次上逻辑地和历史地阐释西方死亡哲学。它将首先以“概论”的形式阐释西方死亡哲学概念的基本意涵,而后再分章依序具体地考察西方死亡哲学的历史发展,以期在读者心里形成西方死亡哲学就是西方死亡哲学史,西方死亡哲学史就是西方死亡哲学的印象。 我们之所以在“概论”里着力阐述西方死亡哲学概念,乃是因为,在我们看来,“概论”不当是普遍意义上的“弁言”。弁言虽然也被冠于著作之首,但它未必能成为著作的一个有机部分。恰如一顶帽子,虽然它可以被人戴在头上,虽然它也可以使人更气派些,但它于人未必算得上一个必不可少之物,更谈不上它之为人之一有机部分了。 “概论”也不当是“泛论”,它当触及研究对象最内在的层面,揭示其最本质的内容。惟其如此,它才能成为规定、制约或统帅一本著作全部材料的活的灵魂:不仅构成该著作的逻辑起点,而且也构成该著作的逻辑终点,从而使整部著作有可能赢得一个较高的理论水准,内蕴着一种普通著作少见的整体性、有机性、逻辑性和系统性。诚然,对研究对象的“概念”把握,只能是我们对对象进行长期艰苦细致研究的一个结果,然而,无论如何,这并不妨碍我们在描述我们的研究对象时,从解析它的“概念”入手。 老黑格尔在其著名的《哲学史讲演录》里,曾经突出地强调了“考察”或“发现”“真的哲学概念”于“哲学工作”的重要意义。他宣布:只有依据“真的哲学概念”,才有可能理解那些“根据哲学的真概念从事哲学工作的哲学家的著作”,才有可能从事本真意义上的哲学工作;“真的哲学概念”或“哲学的真概念”的“发现”,乃是哲学研究、哲学理解和哲学阐释的首要工作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6。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对他的哲学概念和哲学体系提出这样那样的异议,但当我们进行哲学著述时,却不能不考虑他的这一建议。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哲学识见,我们在逻辑地和历史地阐释西方死亡哲学时,将首先致力于“真的哲学概念”的“发现”,致力于“真的西方死亡哲学概念”的“发现”。

西方哲学里的这个生死问题,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分为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古希腊古罗马,死亡是一种诧异。 西方先人,怀着惊异的眼光来面对这世上的一切,这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这样形成?死亡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人会死亡,在这种背景下,更多的可能只是一个诧异。 第二个阶段呢,是对死亡的渴望阶段。 中世纪死亡哲学的一个表现,为什么中世纪会有对死亡的一个渴望呢? 这就要跟中世纪的哲学发展的背景联系在一起,在那个时候,我们知道哲学成为了神学的婢女,也就是说哲学完全是为神学来服务的。 为什么?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都是在宗教背景下产生的哲学家,他们认为死亡并不是说人的一个终点,而是说死亡是人走向天堂,所以他们强调死亡是一个更好的更永恒的一个状态。 如果说真的是这样,那就希望自己能够早一点到天堂。所以我们说这阶段有一种对于死亡的渴望,这是一种很强大的意识形态。 到第三阶段,对死亡的蔑视,甚至是不再思考死亡,更多的是一种逃避。 人们从宗教的迷雾当中惊醒了,就开始有了一些理性的思考,不再思考死亡。 所以就进入到了近代西方哲学里对于死亡的一个漠视,从前面到死亡的一个渴望,到了中世纪文艺复兴对人的一个觉醒,那我们就不谈死亡。 第四个 阶段 就是,是镇定理性地思考,勇敢的面对。 现代西方死亡哲学开始,人就开始有了非常镇定地理性地思考。死亡到底是怎么回事,死亡意味着什么? 所以,本文也沿着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从这四个角度,来探讨西方哲学思想中的生死观念。 在古希腊罗马的阶段,从总体上来讲这时候对于死亡的理解是什么样的呢? 用自然的眼光来审视。也就是从自然的这个角度和死亡的本性去观察,这时候人还会考虑这类问题,人有没有灵魂,人死之后灵魂到底是不是毁灭的,有没有来世,人生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问题。 当然,从自然角度来思考这些终极性的问题,几乎是初民最自然的思维方式。 第一个呢,是赫拉克利特。 这个哲学家是古希腊非常重要的哲学家,列宁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因为他是唯物主义的鼻祖,他首先提出了自然辩证法的思想。赫拉克利特是古代辩证法的创始人。 赫拉克利特的生死观就是物质的生灭来解决。他摒弃了用非自然,超自然的原因来解释人的死亡,坚持从人的本身物质属性来解释死亡。他认为死亡并不神秘,用自然的眼光来看待自然,其实是和老庄的思想是近似的,但是他对生死问题是非常辩证的。 赫拉克利特用自然变化的角度来理解生死,它有一个循环论,他就觉得生和死是一种自然的循环,这种观点其实是一种很朴素,很科学的观点,也是大多物唯物主义所持的观点。 后来苏格拉底出现了,他是西方第一个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当中,来评估人生的价值。 苏格拉底的观点,就类似于中国的孔子,儒家对生死的看法,苏格拉底把生死问题,同真善美是联系在一起的。 苏格拉底是西方最伟大最崇高的智者,他用他的生命,给西方甚至是全世界照耀了一条充满理性,真理,而又光明的道路。 这是第一个阶段,从自然的角度来理解死亡的。我主要谈到了两个人,赫拉克利特和苏格拉底。 中世纪,这个阶段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因为有神光的照耀,和宗教的影响,对普通人来讲可能都是求生求死的欲望强烈。 这个代表人物,就是古罗马的奥古斯丁。这个人年轻的时候纵情于声色,到了30多岁才幡然醒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无比忏悔,并写出了《忏悔录》这本世界名著,于是皈依了基督教。 中世纪的生死观,就是对死亡的一个渴望,这个从人之常情来讲是违背常理的。但中世纪整个环境下,当一个基督教这种神学作为整个主流思想的时候,那么死亡被作为了一个跳板进入天国的一个跳板。生和死之间的有效转化是通过死亡来实现。 到了西方近代哲学,生死问题有了一个转向。 对死亡的蔑视,甚至是不再思考死亡。 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灵魂不死。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的生死观,就是灵魂不死。 灵魂不死,是无法通过逻辑证明的,第一人是否有灵魂,第二即使有灵魂,灵魂何以不死? 康德在三大批判中有所论述,三大批判就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那么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否定了上帝的存在,也就是说从逻辑的角度来讲是没有上帝的。 但是,他发现人还是需要有一个上帝。于是,康德又把人的认识能力分成了三种,“感性”,“知性”,“理性”。 我们从感性的角度,还从知性的角度都没有获得灵魂和上帝的认识,因为感性的角度来说,虽然有的人说他能够感觉到上帝的存在,但那只是一个人感情的体验。 上帝更多的是一种人生体验。一个不信仰宗教的人,他不会相信上帝存在;但对一个宗教人士,他又是非常虔诚的信仰着上帝。 如果从科学的角度,上帝他不可能存在于我们的现实,在时间和空间当中体现不出来,我们可以通过感性认识各种知识,声音,色彩,气味,但我们没办法运用这些知识来获得关于灵魂、上帝相关的领域。科学知识可以通过规律性逻辑证明,来加以证实,但对于灵魂上帝是没办法的。 关于灵魂不死,康德认为。灵魂不死是没有逻辑的确定的,我是没办法从逻辑的角度来证明的,但是可以从道德角度说明,灵魂也是确定的。 上帝存在我没办法证明,但是我能感觉到他是存在。如果是被仅仅看作是内在的感受的对象,它不具有普遍性的这个色彩依然没有得到证明,而且,也是证明不出来的,这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谈到关于“灵魂不死”的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康德的生死观。 康德处理生死,他的重心是放在人怎样使人生更充实。他提出了,想的越多做得越多,你就活得越长。你就活得越长,不是说生命的长度,而是说生命的这种厚度广度。 这是康德所讲生和死的问题,他的重点是放在劳动是享受,是生命的最好方式,痛苦是活力的刺激物。 很多人都是希望自己没有痛苦,永远快乐,让日常事务都是停留在一个很快乐的情绪状态当中,而且是希望这个快乐的情绪状态,持续时间越长越好。 但是,从哲学家的角度来看,痛苦是理想的光辉,没有痛苦,就没有快乐,这是一体两面。 因为人只有在痛苦的状态当中,才会想到摆脱痛苦,才会激发潜能,这是一些关于终极问题的思考。 第三个就是康德对于自杀问题的这个理解。 他的答案是,你自己决定,你自己发挥自己的这样一个自觉的判断,在自觉能力判断的基础之上,来对自己生命所做出的一个选择。 康德的观点是,从逻辑性的角度来讲,灵魂是没有确定性的,但是从道德的角度来说他觉得劳动是享受生命的最好方式,他就说不一定是生命的长度,而是有可能是它的宽度和厚度。 我们分析了康德所考虑的,人在自觉与反省能力这个基础之上,对于生命所做出的这种自我选择。也就是说,你到底是用什么样的一个价值目标来进行判断。 对于生死问题,黑格尔也有很多探讨。 一个著名的观点就是,他认为死亡是一种生命的扬弃,其实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马哲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思想。 因为这个辩证法的思想,所以有人甚至指出,黑格尔的哲学就是一种死亡哲学。 绝对精神在黑格尔的体系当中经过了 逻辑阶段,自然阶段,精神阶段 ,这三个发展阶段。 那么从形式上来讲逻辑阶段和精神阶段,都是绝对精神,以精神与意识的这个状态存在。 首先是先有美的概念,然后人们才能感觉到美的事物,很显然这都是两个非常自然合理的思维方式。 绝对精神他是在运动变化,第一个阶段绝对精神与概念范畴的形式存在,他通过自我的一个否定力量不断地运动变化,然后就进入到了 自然阶段概念 。 但,我们从小接受唯物主义的训练,从实际生活的角度来讲,就是唯物主义这种思维方式更接近我们日常生活。 关于桌子的这个概念,进了自然阶段是什么呢? 那如何摆脱物质外壳对我的束缚呢,思想这个问题,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绝对精神阶段。 要摆脱物质外壳的束缚,就得重新回到概念范畴,就是回到以精神状态存在的这个阶段。 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绝对精神的三个不同的阶段。 后来,唯物主义的先驱费尔巴哈从人的观点、从人本学的观点看待死亡,把死亡看作是“属人”的规定或“人的本性”。他说,“必须从人本学来理解不死的信仰”;“尽管有死,也定要充分地度过一生。” 这个阶段的西方人不再对死亡采取漠视和回避死亡的态度,而是要直面“死亡”,面对死亡去积极的思考人生和筹划人生。 第一个代表人物叔本华, 叔本华认为人的本质就是追去生命意志 。 第二个代表人物是尼采,尼采认为应该重估价值,成为一个创造的超人,永恒重现成就之死。 第三个是海德歌尔。海德歌尔说,人要向死而生。 第四个,是后现代主义,福柯生命最高峰的体验。 通过此文,我们了解到,西方哲学关于死亡的思考与发展,是有一定的进化性的,这些观点,也足以启发中国人,面对生死,勇敢无畏,体验人生。

文学意蕴、哲学叩问、文本嬗变三个方面考察余华小说的死亡主题,大体包括 以下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意图,同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并对论文框 架做了简要介绍。 第一章分析余华小说死亡主题的文学意蕴。余华的生活经历形成了他的死 亡意识,产生了大量的死亡书写,而苦难书写作为死亡书写的补充,共同表现 了小说的死亡主题。 第二章阐释余华小说死亡主题的哲学内涵。在死亡主题的文学表现基础上, 余华小说体现了对死亡主题的哲学思辩,即对生与死的对立统一性进行了分析, 显示了对死亡本质的理解和对生存价值的追问。 第三章探讨余华小说死亡主题的文本嬗变。余华小说的死亡主题主要经历 了两个变化过程:以人物为主线,死亡主题发生了从肉体之死走向精神之死的 变化;以情感为主线,死亡主题发生了从冷酷无情走向温情脉脉的变化。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指明余华小说中反映出的关于死亡问题的认识,蕴涵 着作家的生存哲学和生命遐思。

大多数情况下,死亡学的研究是为了帮助临终者、或是罹患不治之症者以及他们的家属能够得到舒缓性的照顾,这样的照护称为安宁疗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安宁疗护是一种可以让患者和家属,在面对足以威胁生命的病痛时,可用来提升生活品质的照护方式,包括治疗疼痛和其他生理、心理、及社会的问题。死亡学终究认为死不可避免,而能够发展出一套指导方针来舒缓死亡的过程则是它主要的功能。有一个死亡学的分支称为音乐死亡学,着重于利用音乐转化人们的心灵。死亡学不直接地探索生命或死亡的意义,在医学上这样的问题并不适合用来研究死亡学,一些医学文章甚至提到探寻生死的意义不但荒谬而且无济于事。然而这些问题却非常适合被放在死亡的过程中,以思想、哲学性的方式来研究,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家庭、社区、文化等的关系,这个学问探求的是这些问题如何影响医个正在经历死亡的这些研究对象,而不是研究问题的本身。许多人研究死亡学是因为他们相信生命可贵的价值观,死亡是生命的终点,因而使得这们学问更值得被提出来探讨,主要的目的是去舒缓并且改善死亡的过程,不仅是对临终者,也针对相关的人,而“舒缓”和“改善”的概念可以和希波克拉底誓词相容。

白鹿原论文研究背景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以渭河平原上白鹿村的历史变迁为背景,围绕白、鹿两家几代人的争夺和冲突,全方位地展示了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五十年间中国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生存状态。作为一部民族的“秘史”,小说较少正面触及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而是从文化哲学的高度,将政治意识形态、革命历史与儒家文化、宗法礼仪、民情风俗以及性与暴力结合在一起,以文化史诗的框架,完成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政治风云演变史的叙述。

其中白嘉轩这一典型形象作为民族文化的人格代表被着力塑造的,在他身上复杂地凝聚着民族文化的温情与乖谬。

作为白鹿村的一族之长,其道德人品完全符合宗法家长的规范,耕读持家,行善积德,就是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他也不忘修祠堂、立族规、办学校、兴家业,使村里的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同时作为长者,白嘉轩又大有忠孝仁义、温柔敦厚的儒者风范。但是他性格中也有保守、虚伪、专断乃至残酷的一面,俨然一个卫道者形象,这在鹿子霖、白孝文、黑娃、田小娥等人所遭遇的家法族规中可见一斑。通过这一人物,作者向我们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精髓与糟粕相生相克的状态,并寄托了对民族文化价值取向的深沉思考和探索。《白鹿原》具有凝重、苍茫、悲壮、深沉的史诗风格,在创作中也有意识地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理性疆界,把潜意识、非理性、魔幻手法、死亡意识、性力等现代主义因素融入其中,使这一作品被认为是“九十年代初在社会主义长篇创作领域所出现的难得的艺术精品”。

白鹿原具体和我私谈你的要求。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一部书中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物和事例,我们应该多多学习丰富自己。下面介绍的是《白鹿原》主要内容,仅供参考。

《白鹿原》中线索较多,主线是白鹿原上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哪家过得更好,声望更大。两大家族祖上是一家,后分了两支。起初两家都很穷,白家祖上靠勤俭持家渐渐富有,因此家风较严,具有传统中国封建家庭“耕读世家”的特点;鹿家祖上忍辱负重,学得一手好厨艺,成为天下第一勺致富,家风较松,有时显得很不厚道。《白鹿原》一直从清末写到建国之后,在这样宏大的背景下写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写国共之争,无形中也揭露了中国人的劣根性“窝里斗”。

1988年开始动笔,1992年成稿。

陈忠实说,为了创作这部作品,他用了两年时间准备,用了四年时间写作。这就是说,陈忠实是在其44岁时开始准备,至50岁时才完成。该作篇末注明:1988年4月至1989年1月草拟,1989年4月至1992年3月成稿(修订本篇末加注有:1997年11月修订于长安)。据陈忠实说,他写这部作品,共写了两稿,第一稿拉出一个大架子,写出主要情节走向和人物设置,第二稿是细致地写,是完成稿,精心塑造人物和结构情节,语言上仔细推敲。这个说法与他篇末标明的写作时间是吻合的。(陈忠实是1942年生)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而兴起了“反思文学”的创作潮流,这种潮流在此后逐步泛化为80年代的一种普遍的文学精神。这种精神影响到90年代的长篇创作,90年代的不少长篇创作都在不由自主的向这种精神靠拢,这也使得这期间的长篇创作在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反思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陈忠实正是在这样的文学思潮之中有了对《白鹿原》的创作欲念,并且完成了这部能够代表这种反思新高度的史诗作品。

陈忠实(1942- ),生于西安市灞桥区,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1979年加人中国作家协会,已出版《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三卷、《陈忠实文集》七卷及散文集《告别白鸽》等40余种作品。《信任》获1979年全国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8),在日本、韩国、越南翻译出版。曾十余次获得《当代》、《人民文学》、《长城》、《求是》、《长江文艺》等各大刊物奖。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长篇小说《白鹿原》,作者陈忠实。作品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全书浓缩者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1993年6月出版后,其畅销和广受海内外读者赞赏欢迎的程度,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所罕见。1997年荣获中国长篇小说最高荣誉———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白鹿原也是地名,也叫荻寨原,位于西安市霸桥区,也是小说《白鹿原》的创作地。上边已经建成白鹿原大学城,有西安思源学院,西安海棠学院等一大批知名高等院校。白鹿原,地处长安城以东的制高区域,南接蓝关,北扼灞水,俯临长安,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开始,就在灞河上修筑军事要塞“灞城”。秦末农民起义时,刘邦进军关中,也首先占领异屯兵灞上,迫使秦王子婴不战而降,并在灞上召集关中父老宣布了著名的“约法三章”。而在唐代,由于白鹿原地处京郊,地势开阔,故当时的显贵死后多葬于此。近40年来,原上献出土了包括皇室亲王、公主及刺史等高级官吏的墓志铭百余方。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