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五四论文主题

发布时间:

五四论文主题

青少年要肩负起历史赋予当代青年的使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当代青年运动的主题。青年一代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牢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以昂扬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要勤于学习。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更加需要发扬五四先驱们倡导的科学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学文化的武装。要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和本领,都需要下苦功夫学习。要善于创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在这一伟大实践中,有大量新情况需要去认识,有大量新课题需要去解决,有大量新任务需要去完成。青年时期是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青年是最具有创造热情和创造潜力的群体。青年一代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潜能,在不断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创造,善于创造,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要甘于奉献。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是总结中国青年运动的必然结论,也是当代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美好的人生追求,也是成就事业的前提。青年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做出奉献时,青春才更加亮丽,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要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自觉服务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社会,艰苦奋斗,不懈进取,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的青春、永恒的青春。

这里,有如梦如幻的西湖,有危峰兀立的黄山;这里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的屋脊,这里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悠久的!对了,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我们的中国有着五千年的辉煌的历史。从黄帝、炎帝,尧舜禹、夏商周的奴隶社会到漫长的封建社会,再到中华民国,出现了许许多多实用的发明。蔡伦的造纸术比西方早发明了1100年;指南针比外国早发明了1350多年;火药、活字印刷术也都比西方早了几百年。这说明中国人善于发现、积极思考的特点。还有四大名着、四书五经,都是值得我们骄傲的!祖国有许多美丽的风景,我最喜爱的就是长城,它是中国的象征。我不禁想起了二年级时学过的一篇小诗:我驾驶者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人民的祖先……中国不仅是大好山河美,近期还涌现出了一大批见义勇为、心灵美的人,这就是“最美中国人”、“全国道德模范”。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小道德模范”孟佩杰。她的亲生妈妈将她送给了另一个家庭。但是,她的妈妈刘芳英不幸患上了罕见的病“脊管狭窄”,手术失败后,她从此瘫痪在床,丈夫逃离。年仅8岁的孟佩杰独自挑起管理家庭的重担。在她考上大学后,她背起母亲去上大学……这让我不禁潸然泪下。她是多么的爱母亲呀!为了母亲,她付出了多少啊!我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爱是美好的、永恒的。孟佩杰的梦想就是能永远照顾好母亲,永远和母亲在一起。所以,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梦想。说到梦想,大家一定觉得并不陌生。同学们有的想当教师,有的想当作家,有的想去挖掘文物……而我想发明一种会飞的电动汽车。现在,雾霾和交通堵塞是实在令人头痛的问题。有些地方的雾霾甚至让人看不清50米以外的建筑物。所以,我想让汽车排出的尾气减少,让地面交通更方便。中国梦,是我们的梦。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出力量。

as, golden beaches and lush co

五四运动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开端

五四主题论文

五四 青年节 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五四青年节主题 作文 800字,希望大家喜欢!

五四青年节主题作文800字1

一段峥嵘岁月,化为起伏变化错落的历史光影,如风景在身边闪动。

当帝国主义敲碎了千年的美梦,当封建主义榨干了人民的血汗,大地的胸膛里传来了一个民族的呻吟。十月的思潮翻涌而至,于是你率先举起了救国屈辱的旗帜,发出了“还我青岛,还我中华”的呐喊,历史的舞台从此宽阔,民族的命运从此改写。

你以无悔的青春翻开了时代的篇章,你以无悔的青春塑造了不屈的历史,你以无悔的青春传承了闪亮的五四精神。

青春,是一曲动人的旋律,无悔,是因为它歌唱祖国,歌唱信念,歌唱理想,歌唱自由。

五四青年,当你的 事迹 镌刻在中华民族争取自由和解放的丰碑上,就注定了责任与使命的代代传承。

我以为青春易逝,循望它的踪迹,革命年代,它在战场上的鲜血里流淌,和平年代,它在开拓创新的事业中飞扬。原来青春不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要准备奉献的青春。

是谁在祖国的边疆上坚定的驻守?是谁在雪灾中修路扫雪,维持治安,日以继夜?是谁在汶川地震中不顾生命安全向受灾的同胞伸出援手?在那些晃动的身影中,我看到闪亮的青春,这些,不正是五四精神的缩影吗?不求扬名,只为奉献。

成长的道路或许曲折,但我们用博大来释怀忧愁,用无私来获取快乐,信念是青春的指路灯,理想是青春的导航标。

没有信念的青春是迷茫的,没有理想的青春是空虚的,没有奋斗的青春是毫无意义的,作为当代的青年人,理应承担起振兴兴祖国,繁荣民族的职责,而唯有充实的自己,才能贡献更有价值的青春,所以一腔热血不是纸上空谈,行动,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体现。

人生的五月,我们乘风破浪,人生的五月,我们展翅翱翔。我用青春描绘时代的画卷,我用青春唱响时代的旋律,我用青春扬起时代的风帆。奉献,是我无悔的青春。

五四青年节主题作文800字2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昂扬之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与浪漫的色彩。

_年前,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织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之图!

如今,“五四”运动已作为光辉的一天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而“五四”绝非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是一种精神,是一笔财富,是青年人对民族炽热的爱的精神,是青年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乃至对祖国未来的发展、创新、进步的责任的财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应该为祖国的更加繁荣昌盛奉献我们的一切!

今天,“五四”大旗传到我们的手中。我们流淌着的是我们祖先英雄的血液,我们品味着的是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文明。难道我们不该把这赤色的旗帜,这浸染着祖祖辈辈鲜血的旗帜,扛进二十一世纪吗?

青春是整个人生旅程中最绚丽、最奇妙、最灿烂的一站,青春孕育着无穷无尽的能量等着我们去开采、去挖掘、去释放。人生的根本目的就是对于人生价值的认识、诠释、乃至于实现,而青春正是我们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黄金时期。历史的年轮已经把人类带入了新千年,而随之扑面而来的就是日趋激烈的竞争,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与中国加入wto,挑战就与机遇并存。作为21世纪的青年应该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如何把握机遇呢?大家不要忘了我们是学生,学生的使命就是学习。学习决不是一句空话,决不是一个 口号 ,更不是一种装饰。学习应该是明确前进的方向,找到自己完美的`目的地!让我们的青春之源,源远流长吧!

同学们,不,应该是同志们,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时代在向我们召唤,历史将会永远记住我们的身影。让我们释放青春的能量,去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

五四青年节主题作文800字3

祖国的伟大与可爱,我们说不完,道不尽。我们热爱祖国,赞美祖国,因为祖国就是我们的母亲。

母亲的苦难,母亲的辛劳,母亲的幸福,多少中华儿女为之悲伤,为之慨叹,为之激动,为之抗争!

五月四日,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我们的节日,一九一九年的今天,北京,抗议巴黎和会承认日本接管德国侵占我国山东的各种特权的无理决定,这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可以这样说,“五四”的气质贯穿了整个时代,跨越了整个时代,成为了一个永恒的闪光点。

“五四”精神的真谛是爱国精神,他是一种对祖国对人民无限赤诚,对历史,对社会勇于奉献的精神,今天,历史让我们生活在了一个气势磅礴,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毫无疑问,我们将接受历史的选择,高举“五四”的旗帜,以务实的作风,建设的态度,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我看见我们的很多青年教师像辛勤的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同一块土地精心耕作,无私奉献着,青年教师们把青春年华扎根于三尺讲台而无怨无悔,教学实践使我懂得了“累”字的内涵,懂得了“爱”字的结构,懂得了该怎样去教我的学生。慢慢,一首“青春之歌”在我心底诞生了。青:温柔而舒展,自由的渴望,象征和平。青:绿色的寓意,舞动的风声;青:健康活泼的精神,永不凋谢的风采。一幅绿色的篇章敞开了温馨的卷幕,充满了丰富的火力,倾注着无限的青春与激情。我们青年教师也正用青春活泼的本色讴歌人生的篇章。读写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我暗下决心要成立这首歌的一个音符,不善歌唱的我每天默默地用行动诠释着这首歌的真谛。我成了孩子们生活的朋友,学习的导师,不再把梦想寄托给星星,而是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在孩子们的身上,我用真诚换取孩子们的信任,用爱心呵护他们的成长。“润物细无声”,孩子们一天天地进步,一天天地长大了,听着他们从幼稚的牙牙学语到朗诵一首首美妙的诗歌,我深切感悟到了当老师的光荣和自豪。

无数个白天黑夜,我远离了喧嚣人群,告别了灯红酒绿,拥向那灯火阑珊处。我自与那清风白云做伴,在知识的海洋中赢取那心花的海阔天空,多少个宁静的夜晚,我安于寂寞,笔耕不辍。有时,为了备好一堂课,我认真钻研教材好几遍;有时,为了准备一篇材料,我翻阅大量书籍,不断学习新知,提升 教育 理念;有时,为了完成学校交给的重要任务,我放弃休息天加班加点,在漫漫的求所去执着的进取中,我成长着,也成熟着。

昨夜微霜的渡河,今晨秋风凋青丝,每一项新的工作,对我来讲都是一项挑战。

我告戒自己只要大胆去做,生命便会实实在在,只要放手去干,事业便会充满阳光,把自己平凡的工作当成宏伟的世界去研究,你就会发现无穷乐趣。

春行土地,万物复苏,当我看到惠南镇树木苍翠,绿草青青的美景时,天地也要为之动情。发出由衷赞叹:这里真正是一个好地方!作为一名惠南的团员青年,我怎能不为之兴叹,为之骄傲。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每一个音符都在乎它在 五线谱 上的位置,那么世界就不会有美妙的音乐。”平凡的岗位,但我会用自己不平凡的心去诠释它,让它和着青春的节拍,踏着惠南镇向前的节奏,畅想最华丽的诗篇,奏出最动人的乐章!

五四青年节主题作文800字4

五四青年节,这是一个激励着广大青年的节日,在_年前,有一群有志向有理想的青年,为了祖国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祖国的人民而奋起抗争。他们以他们的鲜血,他们的生命,为我们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新青年的时代,让我们不必在生活在那个封建黑暗的环境下,让我们可以自由言论,让我们可以自由地吸取世界各地的 文化 。

在这个神圣而意义重大的日子里,我们应该好好地回报社会,好好成长,充满热情地向着未来发展。正值青春美好年华的我们应该奋力去追逐梦想,我们应该努力拼搏,为了心中不灭的梦想,我们应该好好的规划,好好的创造属于我们新美好青年的未来。

有时候,我真的很愤怒,因为听闻好多的青年因为遇到了挫折,遇到了一时难以解决的事情,他们就以结束生命为代价,去报复那些挫折那些人,我觉得这是十分愚蠢的做法。

因为走错了一步,我们就很难回头了,我们没法实现我们心中的理想吗?不是的,真正的强者,都是在经历挫折失败后,重新站起来,为了心中的理想,继续努力奋斗。

就像那些正在为高考做准备的学生,他们读了12年的书,只为了一朝能考上心仪的大学。你曾经想过放弃吗?你到最后是不是也是坚持下来了呢?只有在梦想破灭都仍然不愿意放弃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才符合新青年的要求。

在这日子里,我们要努力拼搏,努力奋斗,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未来的日子,我们没有理由退缩,我们只有勇敢前进,才能赢得未来!

五四青年节主题作文800字5

21世纪的五四青年个个练就着自己,20世纪的五四青年个个提醒着自己。

——题记

一个个18岁青年齐聚在五四,一个个18岁青年奋发向上,一个个五四青年百尺竿头。

18岁,我们经历着。记得那个年龄的我们奋学着,记得那个年龄的我们可笑着,可是又有谁会为此而伤心流泪。一生一次,一个18岁的五四。

青春无限,无限青春。有的五四青年幻想着,幻想着自己的未来,一个美好的未来。可又有谁会想到那个18岁的节日,一个职位18岁青年开放的节日。奋斗是我们的权利,奋斗是我们的座右铭,奋斗更是我们青春的题记。也许是我们的幻想,也许是我们的觉醒,更也许是我们的生日。在这里,五四青年是我们的18岁青年,是我们的快乐标志,更是我们的在、纠结。

五四青年在哪里?么非,他们不曾存在;么非,他们在我们身边不曾出现。

我相信这不是真的,就像我们的梦想一样不会实现。

可是我们是五四青年,执着的五四青年,热血的五四青年。

五四青年是正的吗?这是一个 传说 ,是一个疑问,是一个幻想,是一个不同凡响的想象,是一次自我的完美旅行。

让我们奋斗吧!五四青年。

五四青年节主题作文800字相关 文章 :

★ 2022五四青年节致敬英雄奉献青春主题作文范文5篇

★ 关于五四青年节的作文10篇

★ 五四青年节优秀作文精选10篇

★ 2022年五四青年节主题征文最新5篇

★ 高中生五四青年精神5篇精选的议论文作文

★ 五四青年节作文题目及素材优秀范文5篇

★ 关于五四青年节作文800字5篇

★ 五四青年节作文800字大全5篇

★ 五四青年节作文800字范文5篇

★ 2020五四青年节经典作文800字

五四运动九十年祭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为什么二十世纪到来后不久,在中国大地上会发生这样一场以爱国救亡和思想解放为主要内容的规模空前的群众性运动?它不是突然发生的,更不是任何人所能制造出来的。可以说:这以前的全部历史,已为这场运动的到来作了充分的准备。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中国一步步丧失独立的地位,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的屈辱。人民在痛苦地哭泣着、反抗着。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这种沉沦的步伐大大加快了。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带给中国人心灵上的创痛,是以往历次对外战争失败难以比拟的。曾经亲身经历这场事变的吴玉章沉痛地回忆道:“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家乡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曾经痛哭不止。”“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战后,西方列强以为中国这条“破船”快要沉了,纷纷扑过来,在中国争夺势力范围。当历史进入二十世纪时,八国联军武装占领了中国的首都北京。这一连串令人惊心动魄的事件,竟发生在短短的五六年内。 亡国灭种的阴影,笼罩在每个热爱祖国的中国人的心头。人们再也无法沉默,无法继续忍受下去了。爱国救亡和思想解放,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开始被提到突出的位置上来。最早提出“救亡”的,是严复1895年的一篇文章。孙中山比他看得更远,前一年在檀香山兴中会宣言里就提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激动人心的目标。怎样才能将中国从绝境中拯救出来?人们普遍意识到:不能再照老样子生活下去了,必须在各方面来一个大的变革。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人们为什么不惜作出任何牺牲,一定要奋起革命?中心的一点,就是要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他们当时认为:中国之所以会沦落到如此地步,就是因为有一个专制、腐败、卖国的清朝政府在统治着,只要把这个政府推倒了,中国就可以获得新生,一步步建设成一个现代国家。他们把革命看做是为建设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这次革命也带来一次思想解放。皇帝,历来被看成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如今也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抛弃掉呢? 但是,历史前进的路程是曲折的。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出笼,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一幕幕丑剧紧锣密鼓地上演。中国的状况仍在一天天坏下去。周围仿佛一片黑暗,看不到它的尽头。有志气的爱国者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前进的脚步,在遍布荆棘的崎岖道路上毫不气馁,开始了新的探索。 他们痛定思痛,从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入手,认为共和制度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陈独秀写道:“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要救亡图存,要变革,要在思想上来一个解放,这已成为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谁也阻挡不住的时代潮流。五四前夜的初期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它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 民主和科学是专制和迷信的对立物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旗手陈独秀,在他创办的风靡一时的《新青年》杂志上喊出的最响亮口号,是民主和科学。他写道:“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他又写道:“我们相信尊重自然科学实验哲学,破除迷信妄想,是我们现在社会进化的必要条件。”他有一段名言:“追本溯源,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民主”和“科学”(也就是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提出,是切中时弊的。民主的对立物是专制,科学的对立物是迷信,这正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遗留的恶果。它在中国社会里有着盘根错节的巨大势力和影响。向这两个大敌全面宣战,需要极大的勇气。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其尖锐彻底的程度、所向无前的声势,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说《狂人日记》,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话:“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狂人日记》不仅是新文化运动中真正以白话文从事小说创作的第一篇,在新学运动中有着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就其对旧社会、旧文化鞭挞的精辟深刻来说,在当时也可说无与伦比。 《新青年》的影响不断扩大。各地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风起云涌般相继出版。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使运动触及的社会面远比辛亥革命更为广泛。 这次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大讨伐,起了巨大的思想解放作用,使许多原来处在麻木不仁状态的人猛然惊醒过来。短时间内,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对新旧事物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它清扫了旧地基,为人们接受新思想作了重要准备。以《新青年》为代表的初期新文化运动对中华民族觉醒的重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当然,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旧思想、旧文化,决不是一两次猛烈的讨伐和冲刷就能清除干净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人们对民主和科学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也在逐步深化。中国民众的大多数是工人和农民。要求民主如果只停留在少数学者和知识青年的狭小圈子里,那么,不管议论如何激烈,仍然只是少数人的民主,谈不上真正广泛的人民民主。在五四运动初期,由于中国社会条件的限制,只能做到这样,但它是不够的,需要继续前进。科学,最根本的是要符合实际。这同样不是单靠少数人坐而论道就能解决的,需要投身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反复经受检验才能做到。五四时期的先进分子,就是循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进的。 从个性解放到改造社会 五四运动前夜的初期新文化运动,是在西方近代民主主义的旗帜下进行的。他们用来反对旧文化、旧礼教的思想武器,主要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独立人格”和“个性解放”。他们把个人的权利看得高于一切,认为:“社会集多数小己而成者也。小己为社会之一员,社会为小己所群集。故不谋一己之利益,即无由致社会之发达。”陈独秀写道:“人间百行,皆以自我为中心,此而丧失,他何足言?奴隶道德者,即丧失此中心,一切操行,悉非义由己起,附属他人以为功过者也。自负为一九一六年之男女青年,其各奋斗以脱离此附属品之地位,以恢复独立自主之人格。”他们的着眼点还只在个人利益,而不是人民的整体利益,他们所追求的还只是个人的解放,而不是全体劳动人民的解放,但用这种思想来反对专制和迷信,仍有着巨大的进步作用。 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武器,并不能从根本上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那时候,挪威作家易卜生在中国有很大的影响。胡适在1918年写了《易卜生主义》,说:“易卜生最可代表十九世纪欧洲的个人主义的精华,故我这篇文章只写得一种健全的个人主义的人生观。”易卜生有一个著名的剧本《娜拉》,女主人公娜拉不愿意做“丈夫的傀儡”而离家出走。有人称赞这个剧本表现了“女性的自觉”。鲁迅却作了一篇《娜拉走后怎样》的讲演,尖锐地提出一个问题:“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但饿死已经离开了生活,更无所谓问题,所以也不是什么路。”他在后面又说:“如果经济制度竟改革了,那上文当然完全是废话。”这些话是辛辣的,但显然是更清醒而现实的认识。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当时统治着中国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是强大的,中国社会的现状是那样黑暗和腐败,决不是任何个人奋斗所能改变;离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也不会有什么个性解放可言。如果只是从文化领域着手,停留在这里,不进行社会的变革,同样会流于空谈,不能使中国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人们不能不继续向前探索。 于是,“改造社会”、“建设新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逐渐响彻全国。各种报刊纷纷参加社会改造和中国出路问题的讨论。改造社会的问题在思想界被提到如此突出的地位,成为先进青年集中关注的焦点,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是第一次。这表明人们对问题的认识正从表层向更深层挖掘,是当时先进青年中产生新的觉悟的表现。 从爱国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中国的现实社会必须改造,这在先进的爱国青年中已逐渐成为共识。但是,这个社会应该改造成什么样子,多数人最初却并不清楚。 长时期来,许多爱国者一直钦慕西方国家的富强,把它们作为中国仿效的榜样。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从当时来说,确实也没有其他可以效法的榜样。但随着资本主义在近代的发展,它的内在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地暴露出来,贫富悬殊的状况令人触目惊心。二十世纪初,对欧美社会认真作过考察的孙中山已经认识到只有国家繁荣富强这一个目标是不够的。他写道:“欧美强矣,其民实困”,“社会革命其将不远。”社会主义思想,本来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内在矛盾日益暴露而又无法根本解决的情况下产生的。孙中山把自己提出的民生主义也称为社会主义。尽管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许多天真和模糊的地方,但他在许多人正醉心于向西方学习的时候,便敏锐地看到西方社会不是完美无缺的,存在着它的阴暗面,力求加以避免,并且热烈地同情社会主义,同情劳动大众的命运,这在当时是十分不容易的。 隔不了几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劫后的欧洲留下的是满目疮痍,是更加令人震惊的灾难和混乱。这种状况,不能不使更多的中国人感到震惊。西方的社会制度在他们心目中顿时失却原来那种耀眼的光彩。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又在许多人面前树立起新的榜样。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队伍开始出现分化。先进分子们自然地得出结论:难道我们还要步着西方世界的后尘,沿着这条老路再走一遍吗?为什么不能改弦易辙,采纳世界上更新的学说,创立一种更加合理的社会?当时是北京大学学生的何孟雄写下这样一段话:“欧洲资本主义的发达,工人及中产阶级的沦到不幸的地步,我们中国在产业萌芽的时会,当然要对于欧洲资本主义造出来的罪恶务宜具一种戒心,有旁的较好的法子当然采取好的法子。未见得资本主义是必经的阶段,即是资本主义发展了,将来的革命是免不掉的。难道劳动阶级铸定必需受资本主义的痛苦吗?” 中国国内社会状况出现的新变动,也深化了这场中国要不要社会主义的辩论。那时候,张东荪主张:中国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发展实业,不必再去谈什么社会主义。他在一篇文章中说:“救中国只有一条路,一言以蔽之:就是增加富力。而增加富力就是开发实业,因为中国的唯一病症就是贫乏。”他说:“空谈‘主义’必定是无结果。”陈独秀、陈望道、邵力子等立刻对他提出批评。他们说:中国要发展实业,要增加富力,在这一点上并不存在争论;问题在于,增加的富力是使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到幸福,还是只归少数人垄断。他们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他们举出中国现实生活中已出现的实例说:“譬如开滦煤矿、京奉铁道,总算是北方物质上的大工事,不但北方多数人未曾因开滦煤矿、京奉铁道减少生活的苦痛,而且矿坑烧死工人几百名,铁桥压死工人几百名,假使没有开滦煤矿、京奉铁道,这几百工人或者还不至一齐惨死;可见只知开发物质文明,却不用有益于多数人的主义去开发,即令各省都开矿筑路,也不能使多数人得着人的生活。” 当然,这些先进分子那时对中国社会的了解还是相当肤浅的,他们还不可能指出民族资本的发展在现阶段有它的积极意义,也不可能了解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在中国还是以后的事,更不可能懂得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多么艰巨而复杂的事业。但他们在当时就尖锐地指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果听任用资本主义的方法来发展实业,结果将会使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中国社会的改造应该以社会主义为方向,要在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同时实现人民共同富裕。这些认识是十分重要的。 这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探索后产生的新的认识,形成的新的理想和信念。 五四时期那样多先进分子奔集到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来,是不难理解的。他们是立志救国的忠诚的爱国者,怀着强烈的正义感和历史使命感。最初,传入中国的新思潮中,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等等,都曾在社会上产生过不小的影响。那些先进分子从对各种思潮的反复比较推求中,得出结论:只有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才能救中国,别的办法都不能救中国。随着对中国的具体国情逐渐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他们在不长的一段时间后又看清了应该先把反对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作为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但他们的长远目标始终是要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一个没有理想和信念的民族,是可悲的、没有前途的。许多先进分子从爱国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一旦这种理想和信念在越来越多的先进分子中坚定地树立起来,它就成为一种新的动力,使中国历史开始以新的姿态大踏步向前迈进。 青年知识分子的道路 走在五四运动前列、起着先锋作用的,是一大群青年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 青年学生在当时是刚刚形成不久的新一代知识分子。他们生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长期为民族的屈辱、社会的黑暗和连年不息的内战而感到痛苦。他们有着较多的近代文化知识,视野比较开阔,容易接受新思想,许多人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和激情。学校中的集体生活,也使他们更容易采取集体行动。 直接导致5月4日爱国运动爆发的,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巴黎和会上把战败国德国原在中国山东攫取的种种特权转让给日本。消息传来,学生中久已郁积的愤怒一下子爆发出来了。5月4日,北京大学等高校的三千多名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集会和游行。当时散发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写道:“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北洋军阀政府对学生的爱国行动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学生们向社会各界展开宣传,取得公众的支持。运动像野火一样,迅速从北京蔓延到全国,从学生的抗议活动发展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原来潜藏在中国社会内部的巨大力量,仿佛从地平线下突然喷涌出来,这是过去没有看见过的。整个中国沸腾起来了。 一场把千百万群众卷进来的运动,就像平地一声春雷,使许多原在睡梦中的人惊醒过来,唤起了人们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唤起了人们对新的社会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学生们去街头演说,到工人区进行调查,举办平民学校,冲破以往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接触社会,发现在自己周围还存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开始看到自身存在的弱点,明白在改造社会的同时也需要改造自己,于是提出要把“小我”融于“大我”之中,奉献给“大我”。 运动的高潮稍稍过去后,许多人又逐渐认识到:单凭一时的热情和冲动,并不能解决如何救中国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理性和思考,需要正确学理的指导。人们头脑中积累了大量的问号,要求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各种新的刊物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五四后的一年间达到四百种之多。研究新思想的团体也纷纷成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的中文全译本,1920年以前连一部也没有。这时,国内出现了两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一个是北京,一个是上海。在北京,1920年初,由李大钊主持,北京大学一些学生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开始是利用从北大图书馆借来的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著作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书籍,分别阅读。不懂外文的同志,则请通晓外文者帮助他们。再过一个时期,又筹集了一些资金,买了一批书籍。学习的人渐渐多了,于是就在1921年11月17日的《北京大学日刊》上公开宣布,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列名这个研究会发起人的邓中夏、高君宇、黄日葵、罗章龙、刘仁静等都是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学生中的积极分子。在上海,1920年5月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除陈独秀等外,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是从日本回国的留学生。这两个中心,同湖北、湖南、山东、广东和海外一批受过五四运动深刻影响的先进分子建立起联系。1921年7月,也就是五四后两年多一点时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李达回忆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思想准备,组织准备都有。但是思想准备非常之快,只是二、三年的功夫,这是中国的特点。因为中国人民已经经过了多年的教训,完全懂得别的路不行”。他们作出自己的抉择,是以多年实践检验过的事实为依据的,是经过深思熟虑才确定下来的。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条件。 九十年的时光,很快就流逝过去了。回顾八十年前我们的先人经历过的这段扣人心弦的历史行程,不能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感慨。在那一代青年人周围,是令人感到窒息、令人满怀悲愤的黑暗环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已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对有志气的爱国青年来说,剩下的只能是置个人生死安危于度外的英勇拼搏。他们面前的现实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他们心中期待着的是在未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今天,中国的状况同当年相比已发生根本的变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已成为现实的奋斗目标,人们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集中全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奋斗。重温往昔的历史,无疑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青年:实现江西崛起的希望同学们、同志们: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个时代中,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党和人民对青年寄予殷切希望,广大青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自己的青春活力和满腔热血,为祖国和人民建立了杰出的功绩! 九十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我们今天隆重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就要深刻把握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充分认识五四运动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我们今天纪念五四运动重大的现实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二十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欺凌和封建专制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大地风雨如磐,中华民族灾难深重。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1919年5月4日,为了抗议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对我国的侵略行动,北京数千学生涌上街头,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由此掀起了全国性群众斗争的浪潮。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以往前赴后继斗争的继续和新的发展,鲜明地贯穿着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题,奏响起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主旋律。五四运动爆发后的第三天,也就是5月7日,就迅速得到江西的声援,先从九江开始,5月12日蔓延至省会南昌,进而遍及全省专区城市,并且一直持续到1920年5月。1927年后,江西更成为中国共产党武装革命的中心地区,也是一大批平均年龄才20几岁的青年革命志士实现强国理想的伟大试验场,崎岖的井冈山路,终于走出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瑞金苏维埃政权的幼苗,终于长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棵参天大树。五四运动以来,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旗帜。中国青年在自己的探索和实践中,努力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努力汲取和传播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这种历久弥新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应万分珍视、大力弘扬这个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广大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把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放在世界格局中观察,把中国社会的发展与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要与全国人民一起投身民族振兴的伟业,决不辜负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期待。 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人类思想的每一次解放,必然带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五四运动作为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其最重要的贡献就是猛烈地冲击和荡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为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四运动爆发后,“民主”与“科学”成为这场伟大运动的两面大旗,这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民主,首先是推翻专制独裁的旧制度,实现最广大人民的解放和民主、自由;科学,首先是探索指导中国人民根本改变受奴役、受压迫地位的科学真理和发展道路。在“民主”、“科学”两大旗帜的指引下,热爱祖国、追求进步的青年和人们,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从对各种社会思潮、政治主张和政治力量的鉴别中认真思考。五四运动之后的一年内,全国各地新创办的宣传新思潮的期刊达400余种,新成立的进步社团达三四百个。可以说,没有五四运动,就没有新文化的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毛泽东同志曾赞誉说:“五四运动是自有中国历史以来最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对我们当代青年来讲,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要充分发挥年轻人年富力强、思想活跃的优势,大力弘扬开风气之先的传统,增强蓬勃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不畏艰险的勇气,冲破一切束缚思想的牢笼,努力走在解放思想的最前沿,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五四运动是一场马克思主义得到空前传播的伟大运动。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先进分子不断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但是,无论是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维新运动,还是辛亥革命,都没有能够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五四运动宣告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开始,直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先进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五四以后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改造中国”的呼声,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等一大批知识分子经过介绍、研究、比较、争论、实验,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道路。五四运动中,年轻的中国工人阶级以其特有的坚定性和组织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促进了运动的扩大和深入。正是由于工人阶级的参加,使五四运动迈向了更大的范围,更为重要的是运动中涌现出的一批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自觉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这样,马克思主义通过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中间桥梁作用,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正是这种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从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仅有了可靠的物质载体,而且由革命的理论宣传转变为革命实践,开辟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今天,广大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真正信仰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实践党的创新理论,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牢固确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五四运动以来90年的历史证明,青年始终是我们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力量。我们事业所取得的任何成就,都是与青年人的努力奋斗分不开的。去年以来,在举办北京奥运会、抗击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面前,年青一代表现出空前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事实证明,80后、90后的年青一代大有希望,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大有希望。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灿烂前景鼓舞着我们,实现富民兴赣的历史重任激励着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弘扬五四精神,对于我们缅怀革命先驱,准确把握五四精神的时代内涵,继承光荣传统,展望美好前景,加速江西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借此机会,向全省青年提几点希望。 第一,牢记崇高使命,争做坚定理想信念的楷模。 伟大的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崇高的理想,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引导人们走向成功的精神支柱。青年时期是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古往今来,凡有作为者,无不具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而且大多立志于年轻之时,追求于一生之中。人的一生只能拥有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青年时代起,就树立起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和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并矢志不渝为之奋斗。正是凭着这样一种理想信念,他们才能在极其恶劣的斗争环境下,在敌强我弱的不利局面中,引领革命航船,越过一个又一个急流险滩,战胜一个又一个惊涛骇浪,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也有许多年轻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为了理想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从五四时期的刘和珍,到民主革命运动的先锋赵醒侬;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袁玉冰,到江西工人运动的先驱陈赞贤,还有在八一起义、井冈山斗争时期,在赣东北根据地、赣南苏区,在长征中牺牲的无数青年英烈,他们之所以抛头颅、洒热血,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靠的也就是这样一种坚定而崇高的理想信念。正如方志敏烈士在英勇就义前慷慨陈词:“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全省广大青年一定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先辈对远大理想执着追求、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提高识别能力,善于明辨是非,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切实做到把个人命运同党、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任何情况下都确保在理想信念上不犹豫、不含糊、不动摇,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掌握过硬本领,争做好学上进的榜样。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尤其要勤奋学习。不学习就要落伍,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倍增的周期越来越短。19世纪初,人类的知识每50年翻一番。到20世纪初,这一速度变成每10年翻一番,20世纪60年代,知识翻番的周期是8年,70年代减少为6年,80年代缩短为3年,进入90年代以后,更是1年就翻一番。研究资料显示:在知识更迭日益加快的今天,一个本科生毕业两年内,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三年内,一个博士生毕业四年内,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将全部老化。这就使得广大青年学习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更加紧迫。广大青年要继承五四青年勤于学习、敏于求知的精神和品质,把学习作为个人成长的第一需要和第一任务,内化为人生态度、生活方式和毕生追求,以如饥似渴、只争朝夕的精神,滴水穿石、磨杵成针的毅力,永不满足、攀登不止的劲头,努力做到率先学习、持续学习、终身学习。既要钻研专业知识,提高岗位技能,又要开阔视野思路,优化知识结构,不仅要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还要学习经济、文化、科技、法律、金融等各种知识;既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树立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既要坚持向书本学习,又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未来属于青年,更属于有知识的青年。当前,一场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正在蓬勃兴起,置身其中的每一个青年人都已深刻地感受到了网络、平台、数字化所带来的强烈冲击。截至2009年3月,我国网民总数已达亿人,较去年年底又增加了1620万人,普及率达,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亿,比去年增长了倍。特别是随着3G技术的广泛运用,网状、立体的信息发布和传播方式,将给传统的、单向的传播模式带来更大冲击。目前,互联网已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具有很强的聚集、“放大”效应,其覆盖面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比如去年6月2日我与网民互动交流活动的点击量就突破了1000万人次,整个“问计”活动得到了包括大学生朋友在内的许多网民的积极参与,共收到各类建言万条,网络跟帖6万多条。因此,我们广大青年必须紧跟科技发展潮流,努力学习最前沿的知识、最先进的技术、最现代的手段,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顺应时代潮流,走在时代前列的精英之才、栋梁之才。 第三,积极投身实践,争做创新创业的标兵。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只有勇于和善于创新,才能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美国哈佛大学原校长普西曾经深刻地指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之间的分水岭。青年人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最少陈旧观念,最具创造活力,是创新的希望所在。许多杰出人物都是在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就创造出一番了不起的业绩。牛顿23岁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26岁时发表了《狭义相对论》,迈尔28岁时发现了热力学第一定律,贝尔28岁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电话机,爱迪生32岁时发明了电灯,莱特兄弟32岁时发明了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诺贝尔27岁时发明了炸药,比尔•盖茨20岁时创建了微软公司。我国执行神舟七号任务的一线科技人员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许多年轻的技术骨干挑起了大梁。我省的江铃汽车集团袁政海班组平均年龄也只在35岁以下,短短几年间,共48人次分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广大青年一定要向先进榜样学习,充分激发自身蕴藏的创新能力、创造活力,敢于摒弃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勇于破除一切与先进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陈规陋习,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努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投身创新实践,为实施科教兴赣战略,发挥更大的作用。青年时期是人生创业的大好时光,也是最易出创业成果的时期。近几年省里出台了许多政策推动全民创业,一大批有为青年抓住机遇艰苦创业,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如年仅34岁的彭小峰,最初学习国际贸易专业,2003年才接触光伏产业,凭着坚韧不拔的努力,仅用6年时间,他所创立的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就成了亚洲规模最大的光伏公司,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他本人被《星期日泰晤士报》列入绿色百富榜。前不久省里举办了返乡农民工创业典型报告活动,其中有许多青年的创业事迹值得大家学习。当今时代为青年创业提供了崭新舞台,拓展了广阔空间。广大青年一定要紧紧抓住机遇,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搏击风浪、磨练才能,勇于创业,创成大业。只有每个青年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有效释放,才能更好地推动整个社会的创造源泉涌流、活力迸发,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第四,提升道德修养,争做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先锋。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青年时期是品德养成的关键时期,青年是引领社会风尚之先的积极力量。青年时期注重道德修养,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自身的成长将会产生深远的作用。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和良好品德的养成,从古至今,概莫能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以中国古代儒家的孔孟学说为基础,主张“仁德”修养,提倡仁爱、明礼、守信、和义的道德观念。在我国古代的教育中,人格教育是摆在第一位的,然后才是知识教育。《三字经》、《千字文》、《童蒙须知》、《弟子规》、《礼记》等都是流传至今的著名启蒙教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三字经》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可见其影响之深远。在当代,党中央将道德教育始终贯穿于素质教育之中,作出了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思想道德建设。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急剧转型以及各种文化思潮的相互碰撞,一部分青年道德缺失,对一些丑恶现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的青年不讲文明礼仪,甚至把放肆当作潇洒、把粗俗当高雅、把随便当随和;有的不讲诚信,出尔反尔甚至坑蒙拐;有的青年不敬老、不孝亲,甚至虐待老人,等等。青年中存在的这些道德缺失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古人云:“有才无德,其行不远。”青年的道德风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和决定着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我们广大青年继承五四精神,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机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与我省的优秀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江西自古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江西又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所有这些都需要广大青年去传承、去弘扬,并在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全省广大青年,要带头倡导和实践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奉行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和影响,努力成为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成为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中坚,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以实际行动树立新一代青年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形象。 第五,弘扬优良传统,争做新时期艰苦奋斗的表率。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新世纪中国青年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可以说,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不断创造的辉煌史。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五四运动以来革命先辈在追求民族复兴的漫长岁月里,面对各种困难和考验顽强进取、百折不挠,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靠的就是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从井冈山时期的红米饭、南瓜汤,到长征途中的吃草根、煮皮带;从抗日战争一手拿枪、一手拿镐,边打仗边垦荒种地,到抗美援朝一把炒面一把雪,以及到和平年代的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我们正是凭借着这种宝贵的精神,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造就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的辉煌地位。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江西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但与此同时,在一部分青年中产生了享乐主义思想,不愿过艰苦奋斗的生活。有的青年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贪图安逸、厌恶劳动;有的讲究排场,互相攀比,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有的大手大脚、挥霍浪费、暴殄天物。我们应该看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省仍属于中部欠发达地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高消费,没有任何理由讲排场,比阔气,更没有任何理由奢侈浪费。“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越是发展,越要提倡艰苦奋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十分艰巨的,需要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是一所大学校。艰苦可以磨练意志,艰苦可以陶冶情操,艰苦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司马迁在其《自序传》中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足,《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这些伟大的人物与作品之所以世代相传,是因为作者在经历巨大挫折与磨难之后,仍矢志不渝,坚韧不拔,这充分说明了艰苦奋斗是实现目标、取得成功的关键。广大青年要深刻认识我们必须长期面对的基本国情、省情,把五四精神转化为拼搏进取、奋发有为的强大动力,做到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勤奋工作、勤俭节约、百折不挠、忘我奉献,始终走在江西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最前列。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危险面前不畏惧,在挫折面前不气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把困难和矛盾当作挑战自我的机会,不断增强奋起直追、赶超一流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的过程中,开辟崭新的天地。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我们广大青年更要知难而进,自立自强,脚踏实地,主动到基层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我省改革和建设第一线勇挑重担、奋发有为,用奋斗创造永恒的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无私的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四主题的论文

五四运动九十年祭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为什么二十世纪到来后不久,在中国大地上会发生这样一场以爱国救亡和思想解放为主要内容的规模空前的群众性运动?它不是突然发生的,更不是任何人所能制造出来的。可以说:这以前的全部历史,已为这场运动的到来作了充分的准备。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中国一步步丧失独立的地位,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的屈辱。人民在痛苦地哭泣着、反抗着。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这种沉沦的步伐大大加快了。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带给中国人心灵上的创痛,是以往历次对外战争失败难以比拟的。曾经亲身经历这场事变的吴玉章沉痛地回忆道:“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家乡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曾经痛哭不止。”“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战后,西方列强以为中国这条“破船”快要沉了,纷纷扑过来,在中国争夺势力范围。当历史进入二十世纪时,八国联军武装占领了中国的首都北京。这一连串令人惊心动魄的事件,竟发生在短短的五六年内。 亡国灭种的阴影,笼罩在每个热爱祖国的中国人的心头。人们再也无法沉默,无法继续忍受下去了。爱国救亡和思想解放,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开始被提到突出的位置上来。最早提出“救亡”的,是严复1895年的一篇文章。孙中山比他看得更远,前一年在檀香山兴中会宣言里就提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激动人心的目标。怎样才能将中国从绝境中拯救出来?人们普遍意识到:不能再照老样子生活下去了,必须在各方面来一个大的变革。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人们为什么不惜作出任何牺牲,一定要奋起革命?中心的一点,就是要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他们当时认为:中国之所以会沦落到如此地步,就是因为有一个专制、腐败、卖国的清朝政府在统治着,只要把这个政府推倒了,中国就可以获得新生,一步步建设成一个现代国家。他们把革命看做是为建设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这次革命也带来一次思想解放。皇帝,历来被看成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如今也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抛弃掉呢? 但是,历史前进的路程是曲折的。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出笼,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一幕幕丑剧紧锣密鼓地上演。中国的状况仍在一天天坏下去。周围仿佛一片黑暗,看不到它的尽头。有志气的爱国者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前进的脚步,在遍布荆棘的崎岖道路上毫不气馁,开始了新的探索。 他们痛定思痛,从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入手,认为共和制度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陈独秀写道:“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要救亡图存,要变革,要在思想上来一个解放,这已成为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谁也阻挡不住的时代潮流。五四前夜的初期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它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 民主和科学是专制和迷信的对立物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旗手陈独秀,在他创办的风靡一时的《新青年》杂志上喊出的最响亮口号,是民主和科学。他写道:“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他又写道:“我们相信尊重自然科学实验哲学,破除迷信妄想,是我们现在社会进化的必要条件。”他有一段名言:“追本溯源,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民主”和“科学”(也就是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提出,是切中时弊的。民主的对立物是专制,科学的对立物是迷信,这正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遗留的恶果。它在中国社会里有着盘根错节的巨大势力和影响。向这两个大敌全面宣战,需要极大的勇气。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其尖锐彻底的程度、所向无前的声势,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说《狂人日记》,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话:“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狂人日记》不仅是新文化运动中真正以白话文从事小说创作的第一篇,在新学运动中有着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就其对旧社会、旧文化鞭挞的精辟深刻来说,在当时也可说无与伦比。 《新青年》的影响不断扩大。各地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风起云涌般相继出版。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使运动触及的社会面远比辛亥革命更为广泛。 这次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大讨伐,起了巨大的思想解放作用,使许多原来处在麻木不仁状态的人猛然惊醒过来。短时间内,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对新旧事物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它清扫了旧地基,为人们接受新思想作了重要准备。以《新青年》为代表的初期新文化运动对中华民族觉醒的重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当然,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旧思想、旧文化,决不是一两次猛烈的讨伐和冲刷就能清除干净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人们对民主和科学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也在逐步深化。中国民众的大多数是工人和农民。要求民主如果只停留在少数学者和知识青年的狭小圈子里,那么,不管议论如何激烈,仍然只是少数人的民主,谈不上真正广泛的人民民主。在五四运动初期,由于中国社会条件的限制,只能做到这样,但它是不够的,需要继续前进。科学,最根本的是要符合实际。这同样不是单靠少数人坐而论道就能解决的,需要投身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反复经受检验才能做到。五四时期的先进分子,就是循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进的。 从个性解放到改造社会 五四运动前夜的初期新文化运动,是在西方近代民主主义的旗帜下进行的。他们用来反对旧文化、旧礼教的思想武器,主要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独立人格”和“个性解放”。他们把个人的权利看得高于一切,认为:“社会集多数小己而成者也。小己为社会之一员,社会为小己所群集。故不谋一己之利益,即无由致社会之发达。”陈独秀写道:“人间百行,皆以自我为中心,此而丧失,他何足言?奴隶道德者,即丧失此中心,一切操行,悉非义由己起,附属他人以为功过者也。自负为一九一六年之男女青年,其各奋斗以脱离此附属品之地位,以恢复独立自主之人格。”他们的着眼点还只在个人利益,而不是人民的整体利益,他们所追求的还只是个人的解放,而不是全体劳动人民的解放,但用这种思想来反对专制和迷信,仍有着巨大的进步作用。 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武器,并不能从根本上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那时候,挪威作家易卜生在中国有很大的影响。胡适在1918年写了《易卜生主义》,说:“易卜生最可代表十九世纪欧洲的个人主义的精华,故我这篇文章只写得一种健全的个人主义的人生观。”易卜生有一个著名的剧本《娜拉》,女主人公娜拉不愿意做“丈夫的傀儡”而离家出走。有人称赞这个剧本表现了“女性的自觉”。鲁迅却作了一篇《娜拉走后怎样》的讲演,尖锐地提出一个问题:“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但饿死已经离开了生活,更无所谓问题,所以也不是什么路。”他在后面又说:“如果经济制度竟改革了,那上文当然完全是废话。”这些话是辛辣的,但显然是更清醒而现实的认识。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当时统治着中国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是强大的,中国社会的现状是那样黑暗和腐败,决不是任何个人奋斗所能改变;离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也不会有什么个性解放可言。如果只是从文化领域着手,停留在这里,不进行社会的变革,同样会流于空谈,不能使中国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人们不能不继续向前探索。 于是,“改造社会”、“建设新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逐渐响彻全国。各种报刊纷纷参加社会改造和中国出路问题的讨论。改造社会的问题在思想界被提到如此突出的地位,成为先进青年集中关注的焦点,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是第一次。这表明人们对问题的认识正从表层向更深层挖掘,是当时先进青年中产生新的觉悟的表现。 从爱国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中国的现实社会必须改造,这在先进的爱国青年中已逐渐成为共识。但是,这个社会应该改造成什么样子,多数人最初却并不清楚。 长时期来,许多爱国者一直钦慕西方国家的富强,把它们作为中国仿效的榜样。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从当时来说,确实也没有其他可以效法的榜样。但随着资本主义在近代的发展,它的内在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地暴露出来,贫富悬殊的状况令人触目惊心。二十世纪初,对欧美社会认真作过考察的孙中山已经认识到只有国家繁荣富强这一个目标是不够的。他写道:“欧美强矣,其民实困”,“社会革命其将不远。”社会主义思想,本来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内在矛盾日益暴露而又无法根本解决的情况下产生的。孙中山把自己提出的民生主义也称为社会主义。尽管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许多天真和模糊的地方,但他在许多人正醉心于向西方学习的时候,便敏锐地看到西方社会不是完美无缺的,存在着它的阴暗面,力求加以避免,并且热烈地同情社会主义,同情劳动大众的命运,这在当时是十分不容易的。 隔不了几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劫后的欧洲留下的是满目疮痍,是更加令人震惊的灾难和混乱。这种状况,不能不使更多的中国人感到震惊。西方的社会制度在他们心目中顿时失却原来那种耀眼的光彩。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又在许多人面前树立起新的榜样。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队伍开始出现分化。先进分子们自然地得出结论:难道我们还要步着西方世界的后尘,沿着这条老路再走一遍吗?为什么不能改弦易辙,采纳世界上更新的学说,创立一种更加合理的社会?当时是北京大学学生的何孟雄写下这样一段话:“欧洲资本主义的发达,工人及中产阶级的沦到不幸的地步,我们中国在产业萌芽的时会,当然要对于欧洲资本主义造出来的罪恶务宜具一种戒心,有旁的较好的法子当然采取好的法子。未见得资本主义是必经的阶段,即是资本主义发展了,将来的革命是免不掉的。难道劳动阶级铸定必需受资本主义的痛苦吗?” 中国国内社会状况出现的新变动,也深化了这场中国要不要社会主义的辩论。那时候,张东荪主张:中国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发展实业,不必再去谈什么社会主义。他在一篇文章中说:“救中国只有一条路,一言以蔽之:就是增加富力。而增加富力就是开发实业,因为中国的唯一病症就是贫乏。”他说:“空谈‘主义’必定是无结果。”陈独秀、陈望道、邵力子等立刻对他提出批评。他们说:中国要发展实业,要增加富力,在这一点上并不存在争论;问题在于,增加的富力是使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到幸福,还是只归少数人垄断。他们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他们举出中国现实生活中已出现的实例说:“譬如开滦煤矿、京奉铁道,总算是北方物质上的大工事,不但北方多数人未曾因开滦煤矿、京奉铁道减少生活的苦痛,而且矿坑烧死工人几百名,铁桥压死工人几百名,假使没有开滦煤矿、京奉铁道,这几百工人或者还不至一齐惨死;可见只知开发物质文明,却不用有益于多数人的主义去开发,即令各省都开矿筑路,也不能使多数人得着人的生活。” 当然,这些先进分子那时对中国社会的了解还是相当肤浅的,他们还不可能指出民族资本的发展在现阶段有它的积极意义,也不可能了解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在中国还是以后的事,更不可能懂得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多么艰巨而复杂的事业。但他们在当时就尖锐地指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果听任用资本主义的方法来发展实业,结果将会使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中国社会的改造应该以社会主义为方向,要在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同时实现人民共同富裕。这些认识是十分重要的。 这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探索后产生的新的认识,形成的新的理想和信念。 五四时期那样多先进分子奔集到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来,是不难理解的。他们是立志救国的忠诚的爱国者,怀着强烈的正义感和历史使命感。最初,传入中国的新思潮中,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等等,都曾在社会上产生过不小的影响。那些先进分子从对各种思潮的反复比较推求中,得出结论:只有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才能救中国,别的办法都不能救中国。随着对中国的具体国情逐渐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他们在不长的一段时间后又看清了应该先把反对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作为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但他们的长远目标始终是要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一个没有理想和信念的民族,是可悲的、没有前途的。许多先进分子从爱国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一旦这种理想和信念在越来越多的先进分子中坚定地树立起来,它就成为一种新的动力,使中国历史开始以新的姿态大踏步向前迈进。 青年知识分子的道路 走在五四运动前列、起着先锋作用的,是一大群青年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 青年学生在当时是刚刚形成不久的新一代知识分子。他们生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长期为民族的屈辱、社会的黑暗和连年不息的内战而感到痛苦。他们有着较多的近代文化知识,视野比较开阔,容易接受新思想,许多人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和激情。学校中的集体生活,也使他们更容易采取集体行动。 直接导致5月4日爱国运动爆发的,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巴黎和会上把战败国德国原在中国山东攫取的种种特权转让给日本。消息传来,学生中久已郁积的愤怒一下子爆发出来了。5月4日,北京大学等高校的三千多名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集会和游行。当时散发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写道:“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北洋军阀政府对学生的爱国行动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学生们向社会各界展开宣传,取得公众的支持。运动像野火一样,迅速从北京蔓延到全国,从学生的抗议活动发展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原来潜藏在中国社会内部的巨大力量,仿佛从地平线下突然喷涌出来,这是过去没有看见过的。整个中国沸腾起来了。 一场把千百万群众卷进来的运动,就像平地一声春雷,使许多原在睡梦中的人惊醒过来,唤起了人们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唤起了人们对新的社会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学生们去街头演说,到工人区进行调查,举办平民学校,冲破以往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接触社会,发现在自己周围还存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开始看到自身存在的弱点,明白在改造社会的同时也需要改造自己,于是提出要把“小我”融于“大我”之中,奉献给“大我”。 运动的高潮稍稍过去后,许多人又逐渐认识到:单凭一时的热情和冲动,并不能解决如何救中国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理性和思考,需要正确学理的指导。人们头脑中积累了大量的问号,要求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各种新的刊物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五四后的一年间达到四百种之多。研究新思想的团体也纷纷成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的中文全译本,1920年以前连一部也没有。这时,国内出现了两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一个是北京,一个是上海。在北京,1920年初,由李大钊主持,北京大学一些学生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开始是利用从北大图书馆借来的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著作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书籍,分别阅读。不懂外文的同志,则请通晓外文者帮助他们。再过一个时期,又筹集了一些资金,买了一批书籍。学习的人渐渐多了,于是就在1921年11月17日的《北京大学日刊》上公开宣布,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列名这个研究会发起人的邓中夏、高君宇、黄日葵、罗章龙、刘仁静等都是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学生中的积极分子。在上海,1920年5月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除陈独秀等外,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是从日本回国的留学生。这两个中心,同湖北、湖南、山东、广东和海外一批受过五四运动深刻影响的先进分子建立起联系。1921年7月,也就是五四后两年多一点时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李达回忆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思想准备,组织准备都有。但是思想准备非常之快,只是二、三年的功夫,这是中国的特点。因为中国人民已经经过了多年的教训,完全懂得别的路不行”。他们作出自己的抉择,是以多年实践检验过的事实为依据的,是经过深思熟虑才确定下来的。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条件。 九十年的时光,很快就流逝过去了。回顾八十年前我们的先人经历过的这段扣人心弦的历史行程,不能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感慨。在那一代青年人周围,是令人感到窒息、令人满怀悲愤的黑暗环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已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对有志气的爱国青年来说,剩下的只能是置个人生死安危于度外的英勇拼搏。他们面前的现实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他们心中期待着的是在未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今天,中国的状况同当年相比已发生根本的变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已成为现实的奋斗目标,人们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集中全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奋斗。重温往昔的历史,无疑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青年:实现江西崛起的希望同学们、同志们: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个时代中,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党和人民对青年寄予殷切希望,广大青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自己的青春活力和满腔热血,为祖国和人民建立了杰出的功绩! 九十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我们今天隆重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就要深刻把握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充分认识五四运动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我们今天纪念五四运动重大的现实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二十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欺凌和封建专制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大地风雨如磐,中华民族灾难深重。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1919年5月4日,为了抗议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对我国的侵略行动,北京数千学生涌上街头,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由此掀起了全国性群众斗争的浪潮。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以往前赴后继斗争的继续和新的发展,鲜明地贯穿着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题,奏响起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主旋律。五四运动爆发后的第三天,也就是5月7日,就迅速得到江西的声援,先从九江开始,5月12日蔓延至省会南昌,进而遍及全省专区城市,并且一直持续到1920年5月。1927年后,江西更成为中国共产党武装革命的中心地区,也是一大批平均年龄才20几岁的青年革命志士实现强国理想的伟大试验场,崎岖的井冈山路,终于走出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瑞金苏维埃政权的幼苗,终于长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棵参天大树。五四运动以来,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旗帜。中国青年在自己的探索和实践中,努力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努力汲取和传播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这种历久弥新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应万分珍视、大力弘扬这个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广大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把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放在世界格局中观察,把中国社会的发展与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要与全国人民一起投身民族振兴的伟业,决不辜负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期待。 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人类思想的每一次解放,必然带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五四运动作为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其最重要的贡献就是猛烈地冲击和荡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为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四运动爆发后,“民主”与“科学”成为这场伟大运动的两面大旗,这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民主,首先是推翻专制独裁的旧制度,实现最广大人民的解放和民主、自由;科学,首先是探索指导中国人民根本改变受奴役、受压迫地位的科学真理和发展道路。在“民主”、“科学”两大旗帜的指引下,热爱祖国、追求进步的青年和人们,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从对各种社会思潮、政治主张和政治力量的鉴别中认真思考。五四运动之后的一年内,全国各地新创办的宣传新思潮的期刊达400余种,新成立的进步社团达三四百个。可以说,没有五四运动,就没有新文化的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毛泽东同志曾赞誉说:“五四运动是自有中国历史以来最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对我们当代青年来讲,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要充分发挥年轻人年富力强、思想活跃的优势,大力弘扬开风气之先的传统,增强蓬勃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不畏艰险的勇气,冲破一切束缚思想的牢笼,努力走在解放思想的最前沿,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五四运动是一场马克思主义得到空前传播的伟大运动。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先进分子不断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但是,无论是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维新运动,还是辛亥革命,都没有能够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五四运动宣告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开始,直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先进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五四以后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改造中国”的呼声,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等一大批知识分子经过介绍、研究、比较、争论、实验,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道路。五四运动中,年轻的中国工人阶级以其特有的坚定性和组织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促进了运动的扩大和深入。正是由于工人阶级的参加,使五四运动迈向了更大的范围,更为重要的是运动中涌现出的一批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自觉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这样,马克思主义通过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中间桥梁作用,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正是这种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从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仅有了可靠的物质载体,而且由革命的理论宣传转变为革命实践,开辟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今天,广大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真正信仰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实践党的创新理论,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牢固确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五四运动以来90年的历史证明,青年始终是我们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力量。我们事业所取得的任何成就,都是与青年人的努力奋斗分不开的。去年以来,在举办北京奥运会、抗击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面前,年青一代表现出空前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事实证明,80后、90后的年青一代大有希望,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大有希望。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灿烂前景鼓舞着我们,实现富民兴赣的历史重任激励着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弘扬五四精神,对于我们缅怀革命先驱,准确把握五四精神的时代内涵,继承光荣传统,展望美好前景,加速江西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借此机会,向全省青年提几点希望。 第一,牢记崇高使命,争做坚定理想信念的楷模。 伟大的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崇高的理想,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引导人们走向成功的精神支柱。青年时期是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古往今来,凡有作为者,无不具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而且大多立志于年轻之时,追求于一生之中。人的一生只能拥有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青年时代起,就树立起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和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并矢志不渝为之奋斗。正是凭着这样一种理想信念,他们才能在极其恶劣的斗争环境下,在敌强我弱的不利局面中,引领革命航船,越过一个又一个急流险滩,战胜一个又一个惊涛骇浪,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也有许多年轻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为了理想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从五四时期的刘和珍,到民主革命运动的先锋赵醒侬;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袁玉冰,到江西工人运动的先驱陈赞贤,还有在八一起义、井冈山斗争时期,在赣东北根据地、赣南苏区,在长征中牺牲的无数青年英烈,他们之所以抛头颅、洒热血,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靠的也就是这样一种坚定而崇高的理想信念。正如方志敏烈士在英勇就义前慷慨陈词:“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全省广大青年一定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先辈对远大理想执着追求、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提高识别能力,善于明辨是非,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切实做到把个人命运同党、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任何情况下都确保在理想信念上不犹豫、不含糊、不动摇,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掌握过硬本领,争做好学上进的榜样。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尤其要勤奋学习。不学习就要落伍,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倍增的周期越来越短。19世纪初,人类的知识每50年翻一番。到20世纪初,这一速度变成每10年翻一番,20世纪60年代,知识翻番的周期是8年,70年代减少为6年,80年代缩短为3年,进入90年代以后,更是1年就翻一番。研究资料显示:在知识更迭日益加快的今天,一个本科生毕业两年内,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三年内,一个博士生毕业四年内,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将全部老化。这就使得广大青年学习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更加紧迫。广大青年要继承五四青年勤于学习、敏于求知的精神和品质,把学习作为个人成长的第一需要和第一任务,内化为人生态度、生活方式和毕生追求,以如饥似渴、只争朝夕的精神,滴水穿石、磨杵成针的毅力,永不满足、攀登不止的劲头,努力做到率先学习、持续学习、终身学习。既要钻研专业知识,提高岗位技能,又要开阔视野思路,优化知识结构,不仅要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还要学习经济、文化、科技、法律、金融等各种知识;既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树立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既要坚持向书本学习,又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未来属于青年,更属于有知识的青年。当前,一场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正在蓬勃兴起,置身其中的每一个青年人都已深刻地感受到了网络、平台、数字化所带来的强烈冲击。截至2009年3月,我国网民总数已达亿人,较去年年底又增加了1620万人,普及率达,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亿,比去年增长了倍。特别是随着3G技术的广泛运用,网状、立体的信息发布和传播方式,将给传统的、单向的传播模式带来更大冲击。目前,互联网已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具有很强的聚集、“放大”效应,其覆盖面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比如去年6月2日我与网民互动交流活动的点击量就突破了1000万人次,整个“问计”活动得到了包括大学生朋友在内的许多网民的积极参与,共收到各类建言万条,网络跟帖6万多条。因此,我们广大青年必须紧跟科技发展潮流,努力学习最前沿的知识、最先进的技术、最现代的手段,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顺应时代潮流,走在时代前列的精英之才、栋梁之才。 第三,积极投身实践,争做创新创业的标兵。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只有勇于和善于创新,才能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美国哈佛大学原校长普西曾经深刻地指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之间的分水岭。青年人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最少陈旧观念,最具创造活力,是创新的希望所在。许多杰出人物都是在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就创造出一番了不起的业绩。牛顿23岁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26岁时发表了《狭义相对论》,迈尔28岁时发现了热力学第一定律,贝尔28岁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电话机,爱迪生32岁时发明了电灯,莱特兄弟32岁时发明了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诺贝尔27岁时发明了炸药,比尔•盖茨20岁时创建了微软公司。我国执行神舟七号任务的一线科技人员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许多年轻的技术骨干挑起了大梁。我省的江铃汽车集团袁政海班组平均年龄也只在35岁以下,短短几年间,共48人次分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广大青年一定要向先进榜样学习,充分激发自身蕴藏的创新能力、创造活力,敢于摒弃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勇于破除一切与先进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陈规陋习,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努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投身创新实践,为实施科教兴赣战略,发挥更大的作用。青年时期是人生创业的大好时光,也是最易出创业成果的时期。近几年省里出台了许多政策推动全民创业,一大批有为青年抓住机遇艰苦创业,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如年仅34岁的彭小峰,最初学习国际贸易专业,2003年才接触光伏产业,凭着坚韧不拔的努力,仅用6年时间,他所创立的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就成了亚洲规模最大的光伏公司,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他本人被《星期日泰晤士报》列入绿色百富榜。前不久省里举办了返乡农民工创业典型报告活动,其中有许多青年的创业事迹值得大家学习。当今时代为青年创业提供了崭新舞台,拓展了广阔空间。广大青年一定要紧紧抓住机遇,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搏击风浪、磨练才能,勇于创业,创成大业。只有每个青年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有效释放,才能更好地推动整个社会的创造源泉涌流、活力迸发,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第四,提升道德修养,争做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先锋。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青年时期是品德养成的关键时期,青年是引领社会风尚之先的积极力量。青年时期注重道德修养,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自身的成长将会产生深远的作用。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和良好品德的养成,从古至今,概莫能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以中国古代儒家的孔孟学说为基础,主张“仁德”修养,提倡仁爱、明礼、守信、和义的道德观念。在我国古代的教育中,人格教育是摆在第一位的,然后才是知识教育。《三字经》、《千字文》、《童蒙须知》、《弟子规》、《礼记》等都是流传至今的著名启蒙教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三字经》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可见其影响之深远。在当代,党中央将道德教育始终贯穿于素质教育之中,作出了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思想道德建设。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急剧转型以及各种文化思潮的相互碰撞,一部分青年道德缺失,对一些丑恶现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的青年不讲文明礼仪,甚至把放肆当作潇洒、把粗俗当高雅、把随便当随和;有的不讲诚信,出尔反尔甚至坑蒙拐;有的青年不敬老、不孝亲,甚至虐待老人,等等。青年中存在的这些道德缺失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古人云:“有才无德,其行不远。”青年的道德风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和决定着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我们广大青年继承五四精神,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机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与我省的优秀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江西自古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江西又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所有这些都需要广大青年去传承、去弘扬,并在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全省广大青年,要带头倡导和实践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奉行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和影响,努力成为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成为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中坚,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以实际行动树立新一代青年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形象。 第五,弘扬优良传统,争做新时期艰苦奋斗的表率。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新世纪中国青年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可以说,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不断创造的辉煌史。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五四运动以来革命先辈在追求民族复兴的漫长岁月里,面对各种困难和考验顽强进取、百折不挠,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靠的就是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从井冈山时期的红米饭、南瓜汤,到长征途中的吃草根、煮皮带;从抗日战争一手拿枪、一手拿镐,边打仗边垦荒种地,到抗美援朝一把炒面一把雪,以及到和平年代的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我们正是凭借着这种宝贵的精神,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造就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的辉煌地位。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江西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但与此同时,在一部分青年中产生了享乐主义思想,不愿过艰苦奋斗的生活。有的青年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贪图安逸、厌恶劳动;有的讲究排场,互相攀比,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有的大手大脚、挥霍浪费、暴殄天物。我们应该看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省仍属于中部欠发达地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高消费,没有任何理由讲排场,比阔气,更没有任何理由奢侈浪费。“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越是发展,越要提倡艰苦奋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十分艰巨的,需要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是一所大学校。艰苦可以磨练意志,艰苦可以陶冶情操,艰苦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司马迁在其《自序传》中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足,《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这些伟大的人物与作品之所以世代相传,是因为作者在经历巨大挫折与磨难之后,仍矢志不渝,坚韧不拔,这充分说明了艰苦奋斗是实现目标、取得成功的关键。广大青年要深刻认识我们必须长期面对的基本国情、省情,把五四精神转化为拼搏进取、奋发有为的强大动力,做到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勤奋工作、勤俭节约、百折不挠、忘我奉献,始终走在江西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最前列。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危险面前不畏惧,在挫折面前不气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把困难和矛盾当作挑战自我的机会,不断增强奋起直追、赶超一流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的过程中,开辟崭新的天地。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我们广大青年更要知难而进,自立自强,脚踏实地,主动到基层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我省改革和建设第一线勇挑重担、奋发有为,用奋斗创造永恒的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无私的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四运动已经过了九十二年,八十六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 *** 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从而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五四运动也是现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发端,正是在五四运动中,中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五四运动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不断前进、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青年学习进步的大学校,是青年锻炼成长的大熔炉。

广大团员青年首先要讲政治、顾大局,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观点,严守纪律、认真学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是非面前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头脑清醒;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以集体、学校、社会利益为重,积极承担任务,主动接受锻炼,发挥自己的才能,主动化解在集体中出现的矛盾;坚定的信念,伟大的目标,来自于自身的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成熟,因此我们要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头脑,指导行动,牢固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的担负历史赋予的重任。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五四精神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具体到我们学校,我们自身就是努力实践“求知、求真、求实”的校训,以“与人为善,善待人生”为处事做人的原则。

求知、求真、求实,要求我们牢记求真务实以学为本的天职。

而且要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克服自满情绪,努力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发挥创造潜能,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用自己的文明行动,优异成绩来报答父母、回报学校。

与人为善,善待人生要求我们始终怀着一颗善之心、平之心、坦之心、诚之心、真之心去面对每个人每件事,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与人为善,善待人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造、不断付出艰辛劳动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只要我们默默耕耘,默默用功,用自己的善良和真诚要求自己、对待待别人,我们就会积小善为大善,积小胜为大胜,积平凡为伟大。

最后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把五四精神发扬光大,努力实践“求知、求真、求实”“与人为善,善待人生”,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追问

QQ号?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去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 “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分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 “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京政府竟准备在 “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高等师范学校等十三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挠到天安门前集会演讲,后举行游行示威,提出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 “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同时要求惩办亲日派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游行队伍向东交民巷进发,遭到使馆巡捕的阻拦,转而来到赵家楼胡同曹汝霖的住宅。学生冲入曹宅,曹汝霖急忙躲藏起来,正在该处的章宗祥受到学生痛打,曹宅也被焚烧,军警当场逮捕了三十多名学生。北京学生实行罢课,通电全国表示抗议。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的影响迅速扩大。天津、上海、长沙、广州等城市和全国各地纷纷举 行游行示威。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侨也展开了爱国活动。当时在上海的孙中山表示深切的同情和支持。北京政府被迫于5月7日释放被捕学生,但又下达镇压学生运动的命令。6月3日北京各校学生分组出发到街头演讲;6月4日出动更多的学生进行宣传活动,两天内竟有近千学生遭到逮捕,从而激起了全国人民更大的愤怒。上海人民首先起来,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大力声援北京学生。特别是上海工人从6月5日起发动了有六七万人参加的政治大罢工;南京、天津、杭州、济南、武汉、九江、芜湖等地工人,也都先后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北京政府为之震惊,不得不于6月6日释放全部被捕学生。10日宣布 “批准”曹、章、陆三人 “辞职”。28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胜利地告一段落。 五四运动也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称《新青年》,举起 “民主”和 “科学”两面旗帜,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提倡新文化。随后,还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并在 “文学革命”的口号下,提倡新文学。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1918年11月李大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代表了中国先进分子的新觉醒。新文化运动不仅为五四爱国运动作了思想准备,同时随着这次运动而更加深入发展,使社会主义思潮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思潮而成为运动的主流,并在思想上和干部准备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五四爱国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由此开始深入工人群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和思想上作了准备。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

五四100周年主题论文

中国共青团已经走过整整100年了,中国青年人在时代滚滚浪潮中,携梦前行,勇破浪远航,那么关于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主题征文该怎么写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2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主题征文精选,欢迎阅读!

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主题征文【篇1】

100前,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在时代需要、民族处于水深火热困境下成立了,中国共青团在一百年前团结广大青年誓死捍卫祖国领土完整,觉醒时代青年救国救民的 事迹 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他们为中国共青团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造就了一批批合格的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推动各项建设全面发展步伐,推动祖国的发展,奉献出时代需要的智慧与力量。犹记得初中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的时候,“我志愿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建立的100周年,作为一名团员,我不曾后悔过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我也不曾忘记作为一名中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100多前的五四精神仍在心中,一场以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爱国运动,一场影响深远的伟大的爱国运动,是他们用青春谱写出一曲壮烈的乐章,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场五四爱国运动给后辈们做作出青年人的榜样,而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一个幸福的年代。我们要牢记历史,牢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创造的,学习并传承好五四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建设祖国中绽放美好青春,让“五四之花”在当代茁壮成长。让五四精神之光照亮中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时代使命和担当,我们要秉承先烈们坚强意识,在不懈追求美好理想,始终要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勇于担当,努力做新时代最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中国青年;勤奋学习,锤炼身心,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过硬本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少年时代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宏伟志向的周总理是华夏儿女学习榜样,我们定要有顽强拼搏的精神,继承和发扬时代精神,鼓足干劲,砥砺前行,以饱满的精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

“功不必在我,功成必有我”,把华夏儿女的青春凝成一个强有力的拳头,清扫前方的障碍,让祖国发展道路一路畅通,我们生逢其时,也应重任在肩。我们作为新青年,作为中国薪火的赓续者,终将在新时代背景下乘风破浪,浩荡千里。

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主题征文【篇2】

五月的鲜花即将开满校园,和着春潮,伴着夏韵,在花海灿烂夺目的季节里,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00周年的美好时刻,这一百年的风雨路程,意义非凡。说起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处于新时代的我们,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应该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和政治思想觉悟,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尽自己所能为大家服务,自觉并严格遵守团规、维护团的利益虚心向他人学习,热心帮助他人进步。

时间匆匆,迎来建团100周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拓宽视野,有一句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再读万卷书"。我们在做到读书的同时,也要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积累 经验 使自己的见识更广,阅历更加丰富。一个人没有追求与理想,便会碌碌无为,青春期的我们,更需要学会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在有限的青春时间里,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前进的路上,不断迎难而上,创造属于自己灿烂人生。建团100周年,身为一名共青团员,要有勇于创新的思想,不断钻研工程项目难题,学习新技术、新技能,要有滴水穿石、磨杵成针的毅力,永不满足、攀登不止的追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这100年的历史证明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一个出色显著的组织,是一个先进的团体,能成为团支部的人都是有 文化 、有道德、有理想的新青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作为一名21世纪的团员,不仅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更要在各方面都时刻起一个带头作用,既然我们是团队的一分子,我们就要勇于维护我们的团的利益,争取在新的世纪,让我们的团在各方面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与生存力,这不仅是我们其中一个团员的神圣职责,更是我们所有团员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名中国人,生逢其时,也应重任在肩。不论是在中国的舞台,还是在世界的舞台,我们要努力做好中国青年的新标签,新风范,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主题征文【篇3】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它的名字叫长江;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叫黄河;遥远的东方有_,它的名字叫中国!中国,我伟大的母亲,我们是您的儿女,龙的传人!

看山川绵延,看江海奔腾,这是960万平方公里华夏大地的风采。她积淀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荣辱与兴衰。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让我们认识了祖先的聪明与才智;古老的丝绸之路,让我们认识了祖国历史的悠久和渊博;雄伟的万里长城,让我们认识了祖国的气势和磅礴;圆明园的残垣断壁,让我们认识了祖国的屈辱与悲愤;大漠荒原,让我们认识了祖国的广大和辽阔——-这是我们的祖先在悠久历史长河中谱写的一部浩气长存的绚丽史诗。

可是,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国饱经沧桑,历尽磨难,她的儿女被称为东亚病夫,在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是一个又一个中华儿女,发出了一声声震惊世界的呐喊,抒写了一首首悲壮的诗歌。为挽救我沉沦的中华民族,数万万同胞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换来了天安门城楼那一声惊天动地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历史证明:那流淌着祖先殷虹血脉,具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是个不屈的民族、优秀的民族,那条腾飞在东方的巨龙,它的儿女团结奋进,勇敢自强!

今天,祖国母亲在腾飞,这片热土龙腾虎跃,天翻地覆。我看到了,中国高铁冲 出国 门走向世界;我看到了,神舟飞船飞向太空;我看到了,中国汽车产销连续七年居全世界第一;我看到了,中国无人机走在世界前列;我看到了,中国互联网开启的新华章。

同学们!沧桑的岁月已成往事,我们正处在祖国繁荣富强的好时代,少年强则国强,祖国人民在期盼着我们,我们肩上背负的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努力学习、共同的奋斗,在祖国宏伟蓝图上留下最灿烂的一笔,披荆斩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我们衷心地祝福祖国永远繁荣昌盛,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主题征文【篇4】

岁月时光总是不留人,转眼间我们伟大的共青团已经走完了100年的路程。在这2022年里,伟大的共青团迎来了它的100周年纪念日,全国人民此时此刻在高呼着歌颂着,心中除了高兴,更多的是无比的自豪。

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共青团员,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当下只有不断努力学习创新知识,成长,今后才能在新时代为祖国发展的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如今新的中国,需要我们继续继承新时代创新的精神,我们是拥有年轻岁月的人,应该要心怀宏心壮志,抓住每一次的机会,不断的去突破自己,要在生命最好的时间段绽放美丽的风采,这才是真正的新时代共青团应该有的样子。

在这个时代里,不管是哪个国家的青年人,都始终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整体素质如何,都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民族和革命、建设事业的前途。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始终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新血脉,而一旦这新的血脉被激活了,今后必定会绽放出无穷的力量。在任何的一个时代里,共青团都需要青年的贡献。同时我们也要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的祖国未来接班人。

为此我们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民族齐奋斗,这样才能拥有壮丽的青春,才能拥有去实现今后人生美好的理想资本。我们只有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个人的行为才会有价值。当然,生活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大杂烩,我们只有从小事做起才能一步步实现最终的目标,才能在祝贺伟大的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的同时,更好的体现出作为一个祖国青年本应该有的价值。

在这建团100周年的伟大时刻,身为新时代的我们在承载着国家未来发展重大的责任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初心,要牢记使命,不断前进,努力拼搏奋斗着,只有这样,祖国未来的发展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将会是一片光明的。所以我们青少年在平常生活中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不断培养出创新精神,把自己铸造成才。就让我们现在开始努力做好自己,回报社会,祝贺我们伟大的共青团在这100周年越来越美好吧。

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主题征文【篇5】

五月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意味着生命与成长,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一转眼时光飞逝,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00周年纪念日,身为优秀共青团员的我们,有机会去见证这辉煌的历史时刻,感觉无比自豪,也觉得是如此之庆幸。

百年间的风雨征程,中国共青团紧紧的跟随着党的步伐,坚决拥护中党的纲领,一代又一代青年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彪炳史册的壮丽篇章。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是这个时代蓬勃发展的关键力量,新时代需要有志新青年,新时代离不开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这其中掺杂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我们要做到知行合一,履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青团的突破百年历史桎梏,用实践证明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永远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富朝气、最能创新、最善开拓的群体,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重要的力量。所以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承并弘扬五四爱国精神,用拼搏很奋斗抒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智则国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争做时代先锋,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要“时不待我”的迫切感,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强国、提升国家文化实力、传播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趁早明确自己将来奋斗的方向,要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体现人生价值,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命运联系到一起,然后共同奋斗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的源泉,是国家之希望,民族之未来,我们应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为理想奋发图强,陪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一代的接班人。

100载的春华秋实,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团员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为中华之崛起的中国梦而拼搏着,因此我们要接替着他们,继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设添砖加瓦。

2022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主题征文5篇相关 文章 :

★ 建团100周年征文(通用5篇)

★ 建团100周年征文大全5篇

★ 2022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征文最新范文10篇

★ 庆祝共青团建团100周年征文(摘选七篇)

★ 共青团建团100周年征文精选10篇

★ 2022年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主题征文10篇

★ 建团100周年征文600字5篇

★ 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主题活动征文(范文10篇)

★ 共青团建团100周年征文10篇

★ 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主题征文(精选10篇)

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年来,一代又一代青年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彪炳史册的壮丽篇章。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共青团建团100周年 作文 ,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作文一

100年来,青年的身影活跃在每一次影响国家民族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里,从“一寸山河一寸血,百万青年百万军”的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反侵略战争,从“雷锋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从中国女排到中国飞人,中国青年在各个领域为国家民族的解放斗争、发展进步和繁荣富强默默奉献力量。青年更是已成为国家振兴、民族崛起的最重要力量之一,把“五四精神”融入新时代已成为必然选择。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五四精神”。历史实践证明,不管时代如何变化,青年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热爱和情怀从未改变。在刚刚结束的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书记也寄语广大青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或许有人会有点迷茫:新时代我们该如何爱国?其实爱国可以很简单,把不变的爱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五四精神”是中国青年对新时代爱国精神最美的“答案”,也是在新时代践行“五四精神”的体现。

用“五四精神”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五四”的青春里不仅有诗和远方,更要有奋斗和使命。书记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身处新时代的青年们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奋斗者,也是“五四精神”的传承者,民族复兴路上青年才是核心力量。而对广大青年来说,青春与奋斗永远紧密相连,所以让青年勇敢奔跑的英姿成为民族复兴路上最美的风景才是真正不负时代和人民的殷殷期望和重托。

新时代,咱们青年从未缺席。从地震中“最美逆行”的战士到森林火灾里的消防英雄,从“最美变脸”的女警到“最美村官”秦玥飞,新时代的青年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和传承着“五四精神”。书记说:“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100年前青年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不顾身,100年后青年更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披荆斩棘。青年不仅是“五四精神”的一颗“种子”——传承者,更是一棵“大树”——扎根在大地、长在新时代,树荫可“乘凉”、树干为栋梁。

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作文二

100年来,共青团走过了光辉的历程,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0年共青团的诞生,从1922年共青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到1949年共青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我们的团一直都肩负起了历史使命,坚决的完成了党交给我们的一切任务并积极的发挥自己作用建设祖国。到现在中国共青团以经召开了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我们共青团员应该肩负自己的时代使命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共青团跟着党在前进中不断发展壮大,共青团是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在当今时代,也是青年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校。共青团的全部奋斗都在实践着一个真理,也就是务必永远跟着党走。

这天,我们正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将变成现实。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是中国青年团的光荣使命。担负起这样的历史使命,在重要思想指引下,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永远跟着党,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昂首阔步,奋勇前进。

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 教育 活动是共青团学习实践重要思想的继续和深化,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精神的实际行动和具体举措。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 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务必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共青团建设和工作的根本指针。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共青团肩负着为党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的重任。

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在思想上则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及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努力提高自我的思想素养,并在行为上和思想上努力向党组织靠拢。贯彻党的思想路线、政策方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我的力量。

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作文三

中国共青团跟着党在前进中不断发展壮大,共青团是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在当今时代,也是青年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校。共青团的全部奋斗都在实践着一个真理,也就是务必永远跟着党走。这天,我们正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礼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将变成现实。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是中国青年团的光荣使命。担负起这样的历史使命,共青团就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永远跟着党,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昂首阔步,奋勇前进。

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是共青团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续和深化,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持续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精神的实际行动和具体举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务必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共青团建设和工作的根本指针。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共青团肩负着为党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的重任,将持续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精神传达贯彻到团员青年中去,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永远跟党走,这是共青团的神圣职责。增强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对巩固和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永葆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好处。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对于共青团组织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新世纪新阶段团的建设,全面提高团员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广大团员的模范作用,带领广大青年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具有重要好处。

透过这次学习,让我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那就是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有祖国的繁荣昌盛。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政党。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在思想上则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及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努力提高自我的思想素养,并在行为上和思想上努力向党组织靠拢。贯彻党的思想路线、政策方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我的力量。

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作文四

今年是共青团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壮大,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前列,有着光荣的历史。在建立新中国,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 文化 的进程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党培养、输送了大批新生力量和工作骨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共青团根据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紧密围绕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开展工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共青团紧扣时代主题,锐意改革创新,坚持从严治团,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奋力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生动实践。

近日我参加了我校团支部组织的“重温团的知识,建立特色团队”主题教育活动。透过此次活动,和广大团员老师重新学习了共青团的历史、共青团的光辉历程等共青团的知识,感触很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结合最 近的持续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我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党员争先进,团员干什么?我们青年具有强烈的进取心,有着在开创事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渴望。持续党员的先进性的背景下,我们反问自我:我们团员要干什么?我们青年团员在新形势下,应明确共青团员绝不仅仅是一种所谓的政治标签,更是一种职责,一种动力源泉,我们应当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弘扬与时俱进的学习风气,开拓与时俱进的局面。这正是我们完成艰巨任务、完善自我的迫切需要。党员争先进,团员干什么?团员就应“永远跟党走”。

共青团将团结带领全国亿万青年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实现我们党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作文五

透过这次认真而又系统的学习,我对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习和思考后,使自我对如何开展学习,为什么要学习,如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及今后在工作中如何体现共青团员意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更好开展今后的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也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不断增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党缔造和培养了共青团。100年前,在中国革命汹涌澎湃的洪流中,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宣告成立。这是20世纪中国革命史和青年运动史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青年运动蓬勃发展的必然结果。10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青年站在时代的前列,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经艰辛地求索,创造了令世人赞叹的业绩,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模范群体。中国共青团跟着党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奋斗之路,中国共青团始终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团结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广阔舞台上为祖国和人民用心贡献力量;始终按照党的要求培养和教育青年,使一代又一代青年在人民群众奋斗的洪流中锻炼成长;始终把最广大青年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使我们不断发展的事业有了强大的有生力量。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青团不愧为党的忠良助手和后备军,不愧为党联系青年的牢固桥梁和纽带。

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作文5篇相关 文章 :

★ 建团100周年征文(通用5篇)

★ 建团100周年作文2022精选7篇

★ 建团100周年主题征文精选5篇

★ 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作文10篇

★ 共青团建团百年作文5篇

★ 2022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优秀作文16篇

★ 2022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征文最新范文10篇

★ 共青团建团100周年满分作文600字

★ 庆祝2022年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作文10篇

★ 共青团建团100周年满分征文10篇

国家之栋梁,社会之人才,当代青年是兴国安邦的中流砥柱,是国家持续发展的源泉动力,争做青年之榜样,成为当务之急。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2019五四 青年节 100周年 作文 ,榜样是青春那一抹明亮的光。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我的青春里有榜样作文

生存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常见的词,因为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生存,吃够穿行都需要物质来维持生存。什么是生存?生存就是在这个世界里活下去,更好活下去。

记得小学时,我学过一篇小说,名为《鲁滨孙漂流记》,讲述的是一个人叫鲁滨孙的人行船旅行,他什么都不惧怕,就连暴风雨都不能撼动他的决心,他的心就像黑暗中的太阳,照亮着每一滴水。他的心是向往着海洋,向往着对生命的追求。结果一场暴风雨却把他带到了一个孤岛,只有他一个人。但他仍然没有害怕,他努力地在这这座孤岛上生存了下去,生活了28年。这种精神无疑是让人感动的。他顽强,拼搏,智慧,有着常人难以匹敌的精神。

看了这篇小说,我的心也像像那股海浪一样飘荡起来,澎湃起来。没错,鲁滨孙的清精神感染着我们。如果是普通人,到了孤岛上,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决心和毅力。我感悟很深,我觉得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像鲁滨孙那样自力更生。就拿古代人和现代人作个例子。古代人有一身的武功,可以防御外敌,并且苦读诗书,勤学苦练,最终成就了许多壮举,而现代人却只知安图享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全然没有古代人的那种精神。

现在上了初中。对生存这个词也理解得更深透了。记得有一次上心理老师的课,她给我们发布了一则新闻,说的是将十位年轻人放到孤岛上,独立生存,没有水,没有电,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靠他们自己来完成,最后,许多年过去了,十人中有九人生还。听了这个 故事 之后,我们的心都在澎湃。

我在想,那生还中的九人一定会有所感悟,有所理解。他们的眼睛里不再有荣华富贵,抛开了世俗的观念,全身心投入到生活上去。并且依靠自己顽强的生存能力活了下来,这和鲁滨孙真的很像啊!

后面老师反问我们一个问题,“如果把你们放到孤岛上,你们愿不愿意?”大多数人都在沉默,我也在沉默。有一些人却踊跃的举手回答说。“那当然好了,在岛上无拘无束地生活,自由自在,没有人管束,还可以钓鱼,玩游戏。”老师又说:“你们在岛上没有网,没有水也没有电,不能了解到一点关于现在生活的信息。”

接着全场都沉默了。老师又接着补充说:“并且在那里,只有你一个人,没有同学的陪伴,没有欢声笑语……”全场都沉静下来。我也在思考着。没错,我们现在都沉浸于安贫乐道的生活。没有谁会去想如何生活这个活题,可如果我们在学习上也有鲁滨孙那样的坚强的精神,一定也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是呀,鲁滨孙是我们青春奋斗的榜样,是所有人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坚贞不屈,敢于对生活发起挑战,永远不会退缩的精神!在生存上是这样,在学习上亦不是如此?

谁是我青春的榜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榜样,这些榜样五花八门,各不相同.我曾在电脑上看到一位老师的博客有这样一则事情:班里举行班会活动,老师要同学们讲出自己的榜样.同学们有的说是比尔·盖茨,有的榜样是撒切尔夫人,有的是保尔·柯察金等,这些都不足为奇

从爱国精神来说,就有徐悲鸿.徐悲鸿为了学习西方绘画艺术,就在1919年到欧洲 留学 .那时,中国积贫积弱,被人称为“东亚病夫”.一个外国学生瞧不起他,称他为“蠢材”.徐悲鸿被激怒了,就向他发起挑战,要看看“到底谁是天才,谁是蠢材.”后来徐悲鸿刻苦钻研,孜孜不倦,把人物刻画得出神入化,在作品展出时震动了整个巴黎艺术界.那个洋学生就自惭形秽,从此不敢小视中国人了.徐悲鸿为我们国家保护了尊严.当然,不只徐悲鸿一个,创办新式学院的张伯苓,发起和领导辛亥革命的孙中山、为国献身的两弹元勋邓稼先等,他们的爱国精神都是值得推崇的.

还有奉献精神,就拿女工程师沈璐来说.她利用业余时间,制造了人工彩色石英砂的配方的工艺.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于是,外商想签定意向合同书,外国的一些公司还表示愿意高价购买专利.可沈璐想到我国的贫穷地区急需这种艺术,便断然拒绝了.回国后,她到贫苦地区推广她发明的技术和工艺,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她这样不为己利,为国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再举一个谦虚品德的例子:彭德怀将军在朝鲜战争中,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抗击美帝侵略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有文艺工作者构思《彭德怀将军之歌》.他还说,真正功勋大的是战士们,没有他们,他自己一个人怎么作战.相比之下,还是战士们的功劳大.于是,便让这位作者写一首优秀的《战士之歌》.

……

其实,回顾人类以往漫长的历史,许多人的品质都值得我们去学习.还有,我还认为,所谓的榜样不一定要是人,其实许多物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像傲骨的梅,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节节向上的竹等,它们的品质也是受到古人今人的好评的.

她是我的好榜样

断了线的风筝,是我的榜样,它教给我面对坎坷人生并乐此不疲,向蓝天飞翔的态度。 ——题记

冬,回忆的时节,看着那残缺的阳光,把天空切割成风筝的形状,然后把冰冷的往事带给我,寒风席卷着的天空,固然举步维艰,但我亦笑着,奔向蓝天。

她的一生是蓝天,像是80°的温开水,总泛着点哀伤。她自已,是风筝,在蓝天度过一个又一个平凡的日子。她,仅是一位传统的家庭妇女,住在山村老家平矮的楼房里。

她的生命平淡无奇,但在某天,我平淡地走进她的世界,她成了我人生中第一个的模仿对象。据说,那一天是我来到人世间的第31个日子。

在以后的日子里,都是那样的普通和平凡,没有任何唯美的语言,她在每一个无聊的日子里,平凡地勾画着简单的人生。

在一个冬天的山区的早晨,我睁开眼,她已不见。望了望时钟,6点整。翻下床,来到厨房。滚滚热气从老式的灶上冒出来,炉子里的柴火还泛着剩余的红光。通往院子的门吱呀地碰撞着。外面惨白的天,透明得可以映衬出她在溪边捶打衣服的样子,我学着她的动作。回来后,我拿出沉重的碗,费尽力气把锅盖移开,一小勺地舀着那些热气腾腾的粥,她一碗我一碗,喝了一口,身体越发地冷了。那年,我三岁。

曾问过她:“为什么这么早就起来?为什么明明可以看电视却还要找事做?”她笑,说:“你不懂,大人的辛酸。辛酸过去了,却还要充实自已,自已给自已找事儿做。就像风筝,断了线,却还不停地向蓝天飞翔,尽管会掉下来,但仍乐此不疲……”我似懂非懂,却仍按她的去做。那年,我九岁。

如今,那断了线的风筝早已消逝在蓝天了,回忆抚摸着我的哀伤,我在每一次的缝隙里拼命补充塞满,在困难前乐此不疲,向蓝天飞翔……

她是我的榜样,让我懂得了生活的道理,就是乐此不疲,充实自已!

相关 文章 :

1. 2019五四青年节100周年纪念优秀作文

2. 2019五四青年节100周年优秀作文素材

3. 2019五四青年节100周年作文

4. 2019纪念五四青年节100周年优秀作文征文

5. 2019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年释放青春正能量优秀作文

十四五规划主题论文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就是想我必须融入这个社会的大,我才可以正常的生活学习

结合社会实际,谈谈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与结果,3000字论文相当的不好写,谢谢你的问题,祝您的顺利。

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论文如下:

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内在需要,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现代化反映了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改变世界的进程,世界各国逐渐实现工业化,并在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变迁的过程中塑造现代文明形式。

现代化进程中创造的生产力超过了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总和,但是,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观、两极分化的社会状况、物质主义膨胀的精神现象和对外扩张掠夺的态势,反映了愈演愈烈的现代性危机,也使西方工业文明陷入歧途。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从步入实质性进程的初期就摒弃了这种发展道路,以劳动逻辑取代资本逻辑。

形成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代化道路,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寻找符合中国具体实际的现代化道路,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中激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伟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开始探索“中国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

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从1953年起用10到15年或更长时间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我国从农业国过渡为工业国,

“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

1954年,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

1964年,他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谈谈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分析,具体案例分析,以某城市为例(需要反馈过程),发展的结果分析(需要分析问题)发展的策略。

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经济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效。但是,目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因素,主要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和收入分配差距比较突出,影响城乡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面临的重大问题。

因此,党的十九大审时度势,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缩小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促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当前面临的各种挑战,着重探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

新时代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广阔的农村有着巨大的内需潜力,乡村的繁荣发展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强大引擎,进入新时代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当今经济全球化、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如何破解日益严峻的乡村问题,成为事关人类福祉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论题。

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更加注重城乡融合发展问题,把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不仅要避免走“城市兴、乡村衰”的老路,更要走出一条城市和农村携手并进、互利共赢的新路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

“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近日,中央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为新时代的城乡融合发展描绘了路线图、确立了时间表。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也要看到,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本消除。

《意见》的出台,就是要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可以说,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不仅要避免走“城市兴、乡村衰”的老路,更要走出一条城市和农村携手并进、互利共赢的新路。

《意见》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既着眼于现实,也图之长远;既有战略部署,也有具体路径。《意见》提出3个时间节点:到2022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到2035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到本世纪中叶,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成熟定型。

为此,《意见》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革举措:改革的要求,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改革的抓手,是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

改革的目标,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改革的重点,是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可以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窗口期,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均衡配置”“一体化发展”“普惠共享”……从《意见》中的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城市与农村的联系日益紧密。一方面,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坚持城乡一盘棋的整体谋划思路。

无论是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还是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民增收机制,本质上都是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上,守住底线至关重要。

具体说来,始终坚持土地所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守住乡村文化根脉,就是要高度重视防范各类风险,用城乡融合发展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器作用。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融合发展、共享成果的共生过程。

制定出一个好文件之后,关键在于落实。《意见》对落实机制也作出了创新安排,提出“把试点作为重要改革方法”,选择有一定基础的市县两级设立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有明确战略蓝图,有具体改革路径,有高效落实机制,相信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一定会不断健全完善,为城乡融合发展保驾护航。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