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好发吗

发布时间: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好发吗

给你分析下现在的核心情况吧:现在已经7月了,教育类核心刊物基本上稿子都已经安排到年底了,你要10月发表,加急费就要一千以上了。就是核心刊物,也分三六九等的,不要以为核心都是差不多的价格,价格相差好几千元很正常。这里面有代理的原因,也有其他的原因。一分钱一分货,就是这个道理。《中国高等教育》是双核心,即使北核,又是cssci,如果你觉得价格高,不如降低你对刊物的要求,比如发只是cssci的刊物或者只发北核的刊物。你自己投稿的话,编辑部审稿至少是3-6个月,等到安排上版面出刊,估计要一年左右了,你不着急发表的话,可以试试

《教育界》杂志不错,纯教育的省级期刊,可以试试。他们的官方网站:

首先得明确你要发表的文章是否符合该杂志的收稿范围;其次就看文章的质量了,如果你的文章所涉及的领域在这本杂志的收稿范围,就可以投稿,质量好的文章基本上不愁发的了。对了,还要考虑一下审稿周期等等问题。

教育核心期刊有很多,现在我来汇总一下教育方面可以发表的核心期刊有哪些。北大核心《教育与职业》 《科技通报》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商业经济研究》 《人民论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财会通讯》 《学术探索》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双核心《外语学刊》 《出版广角》 《文艺争鸣》《人民论坛》 《法学论坛》 《理论探索》《学术月刊》 《经济纵横》 《心理发展与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中国高等教育了期刊好发吗

创新教育研究,教育进展

《**成人教育》是出名的黑店,投稿投不中,3500元可以发表的。《辽宁教育研究》现为《现代教育管理》最近涨价了,文章比较好发的,在它官方网站上电子投稿即可(不要相信中介)。《黑龙江高教研究》比较便宜的,几百元吧。其他凡是带“中国”字样的期刊,如果不是当官和有背景的就不用投了。

投稿有帮助。容不容易发表,还是要看作者给的文章内容好不好了。我们壹品优刊有些可以为大家投递的期刊,有一些投稿前的修改意见(格式、字数等等方面)可让作者参考。不论是核心还是普刊,内容都需要有相应的质量。

发表专业教育论文有二种途径,一是直接向杂志社投稿,二是找合作的机构。教育类的核心期刊有很多,但是核心类的期刊对学术要求相对较高,建议您在发表之前对机构和期刊有所了解,以免上当。1、教育研究 2、比较教育研究 3、全球教育展望 4、北京大学教育评论5、教育理论与实践 6、教师教育研究 7、外国教育研究 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9、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0、教育与经济 11、中国教育学刊 12、教育科学 13、当代教育科学 14、中国电化教育 15、教育学报 16.电化教育研究17、教育探索 18.中国远程教育 19、教育评论 2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1、开放教育研究 22、教育导刊 2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4、江西教育科研(改名为:教育学术月刊)G64 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表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2、教育发展研究 3、中国高等教育 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5、江苏高教 6、中国高教研究 7、现代大学教育 8、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9、高教探索 10、黑龙江高教研究 11、复旦教育论坛 12、中国大学教学 13、辽宁教育研究 14、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

共发表科技和教学研究论文100多篇,已主编、副主编、参编出版著作28部,撰写260余万字,其中主编、副主编国家级“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和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1部,获国家级、省级和市、厅级优秀教材奖6部。一、论文(2005年以来)1. 2005,1月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鲜酒糟中微量乙醇的研究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核心期刊) p49~512. 2005,1月 发芽豆乳面包的生产工艺研究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5(1)p69~703. 2005,4月 改革本科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 总 p74~744. 2005,4月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含量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核心期刊) 2005(4)p67~685. 2005,6月 微波增压消解-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快速测定去离子水中微量有机物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核心期刊) p654~6566. 2005,7月 鸡腿菇保健饮料的工艺探讨食品工业科技(核心期刊)2005年第7期 p158~1597. 2005,7月 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食用菌中微量氟的研究中国食用菌(核心期刊) 2005年第4期 VoL24,No4 p36~37,358. 2005,8月 海带粉的加工及其在面包中的应用粮食与饲料工业 . (中文核心) p18~199. 月 浅谈分析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中国教育科学通报 VoL2,No8 p105、10810. 2005,9月 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碘盐中的微量碘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p423~42511. 2005,9月 微波消解快速测定特殊粒色小麦中的10种金属元素麦类作物学报(核心期刊) . p140~14212. 2005,11月 南阳彩色小麦微量氟的分布及浓度直读快速分析方法研究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p187~18913. 2005,11月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在南阳彩麦矿质元素测定中的应用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核心期刊) p365~367、38214. 月 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蔬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核心期刊) p1444~144615. 2006,3月 离子选择性电极浓度直读法测定小麦中的碘含量(通讯作者)食品与发酵工业(核心期刊) 2006年第3期 p89~, 3月 微波消解-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南阳彩色小麦中的微量钙安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2006,34 p1048~1049,, 5月 南阳彩色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分析初报麦类作物学报(核心期刊) p164~16518. 2006,6 月 南阳彩色小麦中维生素含量的研究初报安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 p2355~235719. 2006,7月 色泽异常肉及其产生的原因肉类工业(统计源期刊)2006(7)p38~,7月 南阳特殊粒色小麦部分品质指标的初步分析麦类作物学报(核心期刊) p161~月 高校食品化学实验课程的创新性教学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 总139期 p15~16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主办22.2006,10月 南阳彩色小麦面团拉伸性能测定及粉质评价研究初报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p32~, 10月 离子选择性电极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火棘果中的铜含量安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 p4824~4825,月 海带挂面配方优化研究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核心期刊) p532~,10月 温室效应及其防治对策安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 p5351~,11月 Luminol-KMnO4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小麦中的微量砷*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p412~,12月 微波高压快速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南阳彩色小麦中的微量元素硒 安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 p6093~6095,月 标准加入直读法快速测定南阳彩色小麦面粉中硝酸根的研究 粮食储藏(核心期刊) p39~41,月 离子选择性电极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火棘果中的微量钙*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 p305~月 微波溶样快速测定南阳彩色小麦面粉中的微量镉安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 p1893~1894、,5月 超声波诱导紫外光协同法降解苯酚化学通报(一级学报)第5期, p396~,5月 农产品中微量元素锗的分析方法研究安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 ,No14 p4093~月 南阳彩色小麦面粉中微量铜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 p274~,7月 小麦中有害元素砷的测定及其生物吸收比的研究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 p407~410全国食品与环境学术会议宣读论文 中国.贵阳2007年8月,8月 南阳彩色小麦中氨基酸含量的研究及初步评价粮食储藏(核心期刊) , p42~45,, 9月 郑州市火棘果红色素的提取及理化特性研究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 p242~,11月 偶合化学发光法测定食用油中碘价的研究中国油脂(核心期刊) , p74~,11月 土壤样品中有效氮的化学发光法测定中国农学通报(核心期刊) , p228~,11月 反相HPLC法测定郑州地区火棘果中氨基酸含量的研究昆明理工大学学报(核心期刊) , p86~89,,11月 南阳特殊粒色小麦色素的提取及粗提溶液理化特性的研究昆明理工大学学报(核心期刊) , p99~,12月 微波压力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及其小麦中有害元素砷的研究 河南科学(核心期刊) , p911~91442. 2008,2月 Luminol-SCN—体系测定土壤中有效钼安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2008,36(4):1300~130243. 2008,2月 Luminol-I2化学发光体系测定食用油中过氧化值的研究食品科学(一级学报)2008. , p318~,4月 超声波-中性甲醛浸提—固定pH法快速测定水果中的总酸度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2008. , p341~,8月 标准加入直读法快速测定南阳彩色小麦中的微量铜河南科学(核心期刊) 2008. , p920~,8月 微波程序消解-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快速测定彩色小麦中微量铬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2008. , p547~,8月 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酸奶中的钙安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 , p9352~,9月 微波消解-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2008. , p441~,10月 微波消解-恒pH滴定法快速测定粮食中的粗蛋白粮食储藏(核心期刊) ,p33~,11月 南阳彩色小麦中微量铅的快速测定技术研究农业工程学报(一级学报),~,12月 贮藏期间大蒜的生理特性变化研究江苏农业科学(核心期刊),2008,(6)p251~月 食品添加剂对南阳彩色小麦淀粉糊化黏度特性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核心期刊), 2009, ,~25553. 2009,7月 超声波辅助-反相HPLC法测定火棘果中的有机酸河南科学(核心期刊) 2009. ~82354. 2009,8月 超声波浸提-加标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大豆中的微量氟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2009. ,55. 2009,8月 郑州地区栾树果实理化参数的研究初报 900河南科学(核心期刊) 2009. ~108856. 2009,9月 栾树果实中粗脂肪、粗蛋白和粗纤维营养特性的初步研究经济林研究(核心期刊)57. 2009,8月 加标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大蒜中微量氟的研究安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58. 2009,6月 南阳彩色小麦及其土壤中微量硒的相关性研究云南农业大学学报(核心期刊),10月 Luminol-K3Fe(CN)6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测定恩诺沙星食品科学(一级学报) 2009. ,60. 2009,11月 黄山栾果与栾果中维生素含量的测定河南科学(核心期刊),12月 微波消解-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快速测定小麦中的稀土元素粮食贮藏(核心期刊),12月 超声波辅助-旋光法快速测定食品中蔗糖的研究安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二、著作(2004年以来)1. 月 新编仪器分析(第二版)ISBN 7-03-012731-5教育部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 高向阳(主编)科学出版社(北京)2. 月(上册 实验化学(上下册)(第二版)月(下册) ISBN7-04-016084-6(上册) ISBN7-04-016085-4(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高向阳(副主编)获教育部2002年国家级优秀教材二等奖3. 2006 .5月 现代仪器分析 (第二版) ISBN 7-04-018709-4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高向阳(副主编)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研究成果4. 2006,7月 绿色食品 ISBN 7-5349-3290-4/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郑州)高向阳(主编)教育部全国高中职业技能试用教材年10月 食品分析与理化检验ISBN 7-5026-2485-6/中国计量出版社(北京) 高向阳(主编)“十一五”高等学校通用教材(食品类)6. 2006年11月 绿色食品 教师教学用书 ISBN 7-5349-3592-X/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郑州)高向阳(主编)教育部全国高中职业技能试用教材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科书 通用技术(选修4)现代农业技术 专题一7. 2007,7月 现代仪器分析学习指导与问题解答 ISBN 9787040218046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高向阳(副主编)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研究成果8. 2008,8月 现代仪器分析 ISBN 978-7-04-018709-0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高向阳(副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月 新编仪器分析实验 ISBN 978-7-03-022919-9科学出版社(北京) 高向阳(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7月 新编仪器分析(第三版)ISBN 978-7-03-023312-7科学出版社(北京) 高向阳(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7月 新编仪器分析学习指导 ISBN 978-7-03-024882-4科学出版社(北京) 高向阳(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专利1.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微波炉用消解装置申请号: 专利号:申请日:2006年1月16日申请人:河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高向阳2.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移液管申请号: 专利号:申请日:2006年1月16日申请人:河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高向阳3.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高精度多功能环保型滴定装置申请号: 专利号:申请日:2006年1月16日申请人:河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高向阳4.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改进型定量分析用库仑测定液池申请号: 专利号:申请日:2006年12 月 8 日申请人:河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高向阳5.国家发明专利 生物样品中微量元素及物质的快速分析方法申请号:申请日:2006年5 月 30 日申请人:河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高向阳6. 国家发明专利 薯蔓越冬盆栽生产技术申请号:2006申请日:2006年12 月 8 日申请人:河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高向阳公开公告号 101194592A国际学术交流情况1. 2004年 海峡两岸食品加工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中国.福州2. 2005年7月17~21日参加全国食品工程类专业教材编写会议 中国.杭州为我院争取主编、参编教材16部3. 2005年~25,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会学术交流会 中国.开封4. ~21, 参加“功能食品与营养产业论坛”会议 中国.南京5. 2006年9月8~10日 食品安全与检测技术论坛 (中国.青岛)6. 2006年10月23-26日 第四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暨学术交流会 ,中国.厦门集美大学 4th FOOD SCIENC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ctober 23rd~26th,2006 Xiamen,China7. 2007年8月1~3日 全国食品与环境学术会议 中国.贵阳会议宣读论文:小麦中有害元素砷的测定及其生物吸收比的研究8. 2008年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 中国.北京2008年1月12~13日9. 2008年8月15-20日 第五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暨学术交流会 ,中国.昆明 5th FOOD SCIENC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ugust 15rd~20th,2008 KunMing,China10.2009年8月13日~8月20日 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中国.南昌

佳作三 与李白相识(江苏徐州一考生) 在一个书声琅琅的清晨,一袭白衣,风度翩翩的李白走近了我;在一个月满西楼的夜晚,衣带渐宽,憔悴瘦弱的我走近了李白。 初识李白,是那首响彻千古的思乡之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情系千载,从此,我与李白有了解不开的情结。 在六朝金粉、隋代笙歌汇聚而成的大唐盛世,李白是一个神话。他胸怀大志,脚踏长安,在天子脚下写下了属于他的传奇。“酒人愁肠,三分啸成剑气,七分化作月光,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好一个桀骜不训的李白!“力士脱靴,贵妃研墨”,你无奈地书写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大唐宫廷艳曲。终于有一天,火山喷涌而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你又甩袖而去,散发弄舟,留下了一个亘古流传的神话。 李白一直是我心中的偶像,它的不屈权贵、敢于直谏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我: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何止英雄千千万!浅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者有之,高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者有之,疾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者有之……华夏民族,有着数不清的英雄豪杰!也许有人会说,李白不会舞枪弄刀,不能血染疆场,凭什么能让你景仰崇拜呢?历史不会忘记:在大唐那个太平时代里,在盛世那个逢迎年月中,像李白一样天子面前一脸正气权贵面前一腔蔑视的人能有几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像李白一样在朋友落难之时倾全力相助的人能有几个?“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像李白一样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仍豪气不减的人又能有几个?历史告诉我们:很少,少得屈指可数。 在虚度光阴的时候,我会想起李白,想起他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会想起李白,想起他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意志消沉的时候,我会想起李白,想起他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李白的诗句永远吸引着我,李白的思想永远激励着我。在每一个花开花落,每一个阴晴圆缺,我都会想起李白,走进李白的世界。李白是“诗仙”,也是旷世名人。 [点评] 本文写李白,围绕三个方面:一是李白所留下的“亘古不变的传奇”;二是通过与“上下五千年”“千千万万个英雄”对比,强化了李白蔑视权贵、注重友情、富有豪气的品格;三是李白对我的“影响”和“吸引”。这三个方面,前两个方面从正向入笔,着眼于李白;第三个方面从侧面入笔,着眼于“自己”:从正反两个不同角度凸显了李白永恒的魅力和魅力的永恒。 佳作四 思考的颠覆(江苏徐州一考生) 初次听说三毛,还以为是“三毛流浪记”中的小不点儿,后来才知道是台湾的女作家。 我第一次读三毛的文章便爱上了她:爱她的生活,爱它的执著,爱她的洒脱,爱她那布置得精美的小屋,爱她那烧煮得味道与众不同的青菜。 读她的文章,能从中感受到她对生活的激情与热爱,感受到她对真情的憧憬与渴望,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睿智与思考。 读她的文章,会不知不觉进入少女用纯情编织的梦。那里不仅有美妙的梦幻,还有理性的颠覆,睿智的沉淀。 一个能够远离父母祖国的人,一个能够在撒哈拉大沙漠长期居住的人,一个能够支撑起失夫之痛的人,一个能够耐得住长期寂寞的人,她的感情必然是深厚的,她的精神必然是坚韧的,她的思想必然是丰富的。 她在逆境中奋起,留下了很多的作品,播撒了闪光的思想,曾影响了一代甚或几代人的生活。三毛,一个永不言败,一个充满好奇,一个执着不羁,一个洒脱清爽的女性。 然而,她离开了。她为什么要离开?而且,那么匆匆地离开?是失去亲人?是风语谗言?还是失去了生活的星星和月亮?……人们给出了种种的猜测。都不是,我始终认为,是因为她思维枯竭了,她要用死来捍卫她思考的尊严。 思考,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一切的一切都是以思想作为基础的,都是在思维的大厦上建立起来的。当三毛失去丈夫时,她曾想到过死,但她意识到自己还能思考,还能写出睿智的文章,所以她坚强地活了下来;而当她思维枯竭时,她就彻底地绝望了,于是,她选择了死,她只能用死来捍卫自己的尊严。 是的,三毛的魅力在于她思考的深度。思考成就了三毛,使三毛走向了伟大。 点评: “思考的颠覆”,题目让人耳目一新。 本文写三毛,写对三毛的“爱”。“爱她的性格,爱她的生活,爱她的执著,爱她的洒脱”,甚至爱她的小屋,爱她炒的青菜。如果小作者仅仅在这一层面铺墨,立意还只能停留在平庸上;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又深深挖掘了一层,由表及里,落笔到人物的内在;三毛的“睿智的思考”、“思考的深刻”。三毛之死,在于她“思维的枯竭”;三毛的魅力,在于她“思考的深度”,在于她的思考留给人们的精神震撼。无疑,三毛的魅力是独具的,文章的立意也是新颖深刻的。

一、《窗边的小豆豆》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主持人黑柳彻子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首次出版于1981年。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二、《陶行知文集》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博大而丰富的,本书主要收录的是其与学前教育有关的思想和实践,包括三大部分的内容:理论篇、诗歌篇和实践篇。

其中理论篇收录的主要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创造教育理论、幼稚教育理论(包括其教师观、儿童观)。诗歌篇收录了陶行知的与教育有关的儿歌,这些儿歌短小但意蕴深刻。实践篇收录的主要是其学生戴自俺和孙铭勋的相关记述。

三、《英才是怎样造就的》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是2006年11月1日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金战、隋永双。该书是一本教导孩子兼得高分高能,成为英才的教育类书籍。

四、《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教师教育类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本书为师范类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用策略,使师范类学生明确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并在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条件的基础上掌握教师教育技能,为未来教学实践打好基础。

五、《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为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教育类学术期刊。于1995年创刊,分别由我国较著名的教育界和学术界的资深专家、知名学者执编,审稿严慎,因而期刊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指导性和权威性,并于2000年10月被定为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核心期刊。

本刊所设栏目有:课题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学管理、教海探新、素质教育、师范教育、教师教育、国外教育、热点冷谈、学校管理、论坛集萃、优秀教案、班主任工作等栏目。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省级万方收录 有影响因子 主管单位:河北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方圆电子音响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2095-6711 国内刊号:CN:13-9000/G 教育探讨、教学实践、教改理论、学术观察、课程研究、职业指导、课堂设计、德育探究、创新管理、体音美教育、思政哲学、艺术文化、校企合作、科教论坛、中外交流等。 投稿邮箱: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主办

《中国高等教育》将高度关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紧紧围绕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任务,着力探讨高等教育如何实现发展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性转变,为高校确立先进办学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党的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促进高校更加注重科学育人、科学管理和科学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中国高教研究》杂志是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的学术理论性会刊,是全国唯一的国家一级高等教育学术理论刊物,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于2001年12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入选中国期刊方阵,是国家教育部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总结我国办 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经验,交流高等教育学术研究成果的主要阵地。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创办并直接主管,是全国高等教育导向性、综合性理论刊物。本刊主张守正创新,秉持前沿性、思辨性、导向性。在及时准确宣传中央和教育部有关方针政策及新思路、新举措的同时,关切高教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理性求索,力求高品位、大视野、多维度、深层次展现高教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最新成果,反映广大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成为全口径了解各个时期高教工作方针政策、理性探索及新思维、新经验的重要窗口,为作者搭建高等教育理论探索和交流的高端平台,让读者领略各方治教治校治学的智慧亮色。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杂志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 清华大学连续11年夺冠 塑造不败金身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今年第1期刊登了《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评出的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清华大学以分的绝对优势名列第一名,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分别以分、分获得第二、第三名。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以稳定的优势,连续8年保持中国大学前三名。进入前10名的大学依次还有:第4名上海交通大学,第5名南京大学,第6名复旦大学,第7名华中科技大学,第8名武汉大学,第9名吉林大学,第10名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已经连续11年位居榜首,与上一年度的前10名相比,前四名不变,第7、8、9名不变。南京大学由第6名上升到第5名,复旦大学由第5名下降到第6名,西安交通大学进入前10名,中山大学没有进入前10名。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武书连指出,本年度清华大学得分上升近30分的原因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得分计入了清华大学。2006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又名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自2007年开始,以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名义招收临床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因此,《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临床医学部分计入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生物学等不以清华大学的名义招生,不计入清华大学得分。 他说,与合并相反,中国地质大学原在武汉和北京的两个校区经教育部行文,已经正式成为两个独立的办学实体。校名分别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因此,自2007年度起,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都单独评价。不过,原中国地质大学是211工程大学,分开后的两所大学是否都是211工程大学还未见正式公布,课题组暂均以211工程大学对待之。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首次公布了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的名次。在拥有100多所211工程大学、强校如林的中国普通高校中,并非211工程大学的南方医科大学进入前80名,显示该校有着很强的实力。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同时评出了16所2007年中国一流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以研究1型首次进入中国一流大学。上年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是中国一流大学,更名为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后,不再单独评价。 以武书连为组长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还评出了35所2007年中国研究型大学。湖南大学首次进入研究型大学,该校是985工程大学。上年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是研究型大学。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后,不再单独评价。中国地质大学分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两个学校后,都没有进入研究型大学。 与上年相比,中国大学前100名中,只有中国药科大学因中国地质大学一分为二且二校都进入前100名、南方医科大学进入评价体系而跌至101名,其他大学都保持在前100名。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同时完成了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的排名。清华大学获得工学第一名,北京大学获得理学、医学、哲学、法学、文学第一名,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农学第一名,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第一名,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教育学、历史学第一名,西安交通大学获得管理学第一名。 课题组也对中国大学200多个本科专业进行了排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本科专业第一名数量大幅领先其他大学。

我在新浪网看到的,有中国科技大学,排在第17位,南京大学排在第4位! 新年初始,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和21世纪人才报等发布《200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名列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前五强。报告还推出了2007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和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等榜。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按照研究领域分为中国高校科技贡献力排行榜和中国社会科学贡献力排行榜等。 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以拥有48项国家重大科技奖励成果的绝对优势高居2007中国高校科技贡献力排行榜榜首,北京大学34项位居第二,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获奖数量均遥遥领先于其他高校,是我国科技贡献最大、科研水平最高的、科技竞争力最强的两所高校。复旦大学17项位居第三,南京大学15项列第四,中南大学和浙江大学14项并列第五,上海交通大学12项列第七,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四川大学10项并列第八。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奖,分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个奖项。“国家重大科技奖励”是指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二等奖以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一等奖以上的奖励成果,这些奖励成果都是重大发现、重大发明、推动社会与经济重大发展、具有重大科学贡献力的科研成果。截至2006年,北京大学的王选院士是我国普通高校唯一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国家重大科技奖励”是我国科学技术成就的最高展示、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科学贡献力”体现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益,反应科研成果对经济和社会做出的贡献。据排行榜负责人、中国校友会网运营总监赵德国介绍,“2007中国高校科技贡献力排行榜”以改革开放以来至2006年我国高校作为第一或第二完成单位获得的国家重大科技奖励为数据基础统计得出,是衡量高校科技贡献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反映高校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的重要标志,客观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所取得的科技成就现状,旨在扭转目前我国科教界急功近利的思想,引导高校重视科研对国家经济社会的贡献。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学术负责人蔡言厚教授指出,从高校获奖数和985工程国家投入情况来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等名副其实,国家与公众给予的资源与投入等与他们的科技贡献能力基本成正比,而对比投入与产出情况,中南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的科技贡献能力表现令人惊喜,以后遴选985工程9所大学时应重点考虑南开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至少应该加大对这些优秀高校的资助力度和支持力度。 从统计结果看出,我国部分985工程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37所985工程普通高校中有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等5所高校没有成果获得过国家重大科技奖励。而一些211工程(非985工程)高校如北京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江南大学和上海大学等高校表现出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科技贡献能力超过一些985工程高校,而像山西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等非211工程高校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建议国家再次遴选985和211工程大学时这些高校应给予重点考虑。 我国不同地区的高校科技贡献能力差异显著,北京地区的高校科技创新贡献力最强、科学技术研究水平也最高,获国家重大科技奖励数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上海、江苏、四川、浙江、陕西、湖北、湖南、天津等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地区高校的科技创新贡献能力比较强。另外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甘肃、青海、西藏、宁夏、内蒙古、贵州、新疆等高等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高校没有科研成果获得国家重大科技奖励。 《200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编写,这是中国校友会网以“衡量高校科学与人才的贡献能力”为评价目标,连续第5年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2006年还推出我国首个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和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200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刊登在《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杂志2007年第1期,读者想了解《200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全部内容请在中国校友会网()等网站下载。2007中国高校科技贡献力排行榜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省市 重大奖励数1 清华大学 北京 482 北京大学 北京 343 复旦大学 上海 174 南京大学 江苏 155 中南大学 湖南 14 浙江大学 浙江 147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128 南开大学 天津 10 四川大学 四川 10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1011 吉林大学 吉林 9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913 山东大学 山东 814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7 天津大学 天津 7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7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6 中国科技大学 安徽 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6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6

我国1952年按照苏联的模式对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后,建立了以专门学院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制。在这个体制下,全国大学实行按学科分类,除少数大学保留若干个学科外,大部分大学都只有一个学科,全国大学分为文理(也称综合)、工科、农科、林科、医药、师范、语言、财经、政法、艺术、体育、民族12种类型。同时,在国家创新体制方面,实行教学科研分离。高等学校只从事教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则专事科学研究1978年改革开放后,大学逐渐向科学研究、综合性方向发展。今天,许多大学已经成为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综合型、多科型大学。按教育部对学科门的划分和大学各学科门的比例,现有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13类。按科研规模的大小,现有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4型。每个大学的类型由上述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在前型在后。例如:按各学科比例情况,北京大学属于综合类,按科研规模,北大属于研究型,故北京大学的类型是综合类研究型,简称综合研究型。再如:按各学科比例情况,清华大学属于工学类,按科研规模,清华属于研究型,故清华大学的类型是工学类研究型,简称工学研究型。新的分类方法改变了过去单一模式的大学分类标准,从科研规模和学科比例两方面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前中国大学的实际情况。见:《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杂志(季刊)2002年第4期发表的《再探大学分类》2000年,我国政府对全国高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合并重组。这次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1952年以来形成的以专业学院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制,建立了以多科和综合大学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制。多数合并大学都有至少两个比较强的学科门,过去单一学科门结构的大学已经不存在;但是以单一学科门为基础的大学分类标准却没有随之改变。在教育部颁布的学科分类中,学科门是最高父系统。学科门共有12个: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理科是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农林科学、医药科学的统称,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学4个学科门;文科是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统称,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7个学科门。理科和文科是教育部在高考中的习惯称呼,报考理科的考生,可以录取到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学科门的专业,报考文科的考生,则录取到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的专业。学科门下设学科类、学科类下设专业。中国大学各学科门中,以工学最强,其次是理学、医学、农学,文科各学科都较理科弱。《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按学科门的划分,专业类大学可分为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哲学类、法学类、教育类、文学类、历史类、经济类、管理类等11类;我国通常又将教育类中的体育类,文学类中的语言类、艺术类单独划出,因此专业类大学可划分为14类。在实际分类时,没有出现哲学类、经济类、历史类大学,教育类大学全部是体育类大学,文学类大学全部是语言类、艺术类大学。

新浪网2007年1月最新发布的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 新年初始,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和21世纪人才报等发布《200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清华大学蝉联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榜首,北京大学列第二,与上一年相同,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仍列第三第四,南京大学上升至第五名,上海交通大学下降一位列第六,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列第七至第九,南开大学首次入围十强,位居第十名。 《200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编写,这是中国校友会网以“衡量高校科学与人才的贡献能力”为评价目标,连续第5年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200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刊登在《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杂志2007年第1期。 与2006年排名结果相比,今年部分高校名次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原因在于2007年对评价指标体系做了较大调整,首次引入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获得的“国家重大奖励成果(通用项目)”等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由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研方面的“国家重大奖励成果”无法统计,中国科技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缺少或缺失自然科学应用研究方面的“国家重大奖励成果”,中国人民大学缺失自然科学方面的“国家重大奖励成果”,直接导致这些高校名次的下降;而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和中山大学等因其综合性的优势发挥较好则因获得国家重大奖励成果较多,名次比去年上升不少,南开大学更是首次入围前十强。同时由于“杰出校友”指标的扩展和缺失文科院士,所以排行榜中缺少反应高校社科领域杰出师资与校友的指标,是导致一些文科占优势的大学,如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出现较大波动的主要原因。 首次发布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引导高校重视科研对国家经济社会的贡献 据排行榜负责人、中国校友会网运营总监赵德国介绍,《200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还推出了2007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榜和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等榜单,旨在反应我国高校的科学贡献和人才贡献能力状况。其中2007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是首次发布,旨在扭转目前我国科教界急功近利的思想,引导高校重视科研对国家经济社会的贡献。 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是衡量高校科学贡献能力的重要尺度,体现了我国高校科学研究的水平,客观反映我国高校所取得的科技成就现状。其中位居“中国高校科技贡献力排行榜”前十强的高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其中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居中国高校知识创新贡献力排行榜前三名;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和复旦大学居中国高校技术创新贡献力排行榜前三名。位居中国高校社会科学贡献力排行榜前十强依次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位居“2007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榜”前十强的高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居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榜前三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居中国高校杰出企业家校友榜前三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居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榜前三名。 位居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的大学排行榜前十强的高校依次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学术负责人蔡言厚教授指出,创建世界或中国一流大学贵在科学贡献和人才贡献,综合高校杰出校友榜和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可以看出,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是我国科学贡献和人才贡献能力最强的高校,培养杰出校友人数和获得国家重大奖励成果数均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高校,不愧为中国高校的带头羊,是中国大陆高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希望所在。全国上下对中央给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开小灶要予以理解,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师生要倍加珍惜,奋发图强,不负众望。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仅有理科院士而没有文科院士,给国内大学排行榜评价标准体系的制定设置了“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已开展了“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遴选工作,预计2007年10月完成,并将遴选结果与杰出自然科学家同等权重引入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 中国校友会网作为我国著名的民间高校评价机构之一,自2002年起连续5年开展中国大学评价研究工作,截至2007年1月共推出已经发布五个中国大学排行榜,2006年还推出我国首个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和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2006年7月组建了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具体负责大学评价报告的研究与编制工作,读者想了解《200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全部内容请在中国校友会网()等网站下载。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