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珊瑚树栽培与繁殖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珊瑚树栽培与繁殖论文参考文献

Viburnum awabuki .

珊瑚树枝繁叶茂、青翠浓郁、果叶俱美,作为重要的观赏和防火树种被广泛应用。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全体无毛。单叶对生,叶厚革质,长椭圆形,全缘或近先端有不规则波状钝齿,终年苍翠。圆锥花序顶生,花小而白,芳香。核果椭圆形,红色。花期6月,果期 10月(见彩图8 5)。

[分布]

珊瑚树广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台湾、浙江等地。日本及印度也有分布。

[习性]

喜温暖气候,不耐寒冷,喜湿润肥沃之土壤,稍能耐阴。能适应酸性土及微碱性土,以中性土壤为宜。根系发达,萌芽力强。抗有害气体能力强,距氯气污染源300米处生长良好。距二氧化硫污染源40米处生长较好,能吸收汞、氟等污染物质。

[繁殖与栽培养护]

繁殖以扦插为主,亦可播种。扦插在6月中旬用半熟枝,成活率高,9月上旬秋插发根慢,越冬时易受冻害。插穗尽可能选择粗壮的上部枝,下部短侧枝不易成活。插穗长12~15厘米,具2~3节,由二枝掰开,带踵扦插最好,留上部平展的1对叶,随剪随插,勿使叶片萎蔫或撕裂,插入土中3/5,插后充分浇水,搭棚遮荫,以后浇水掌握量少次多,着重保持空气湿度,床土过湿会引起落叶,影响成活。插后20天开始发根,40天叶芽伸长展开,逐渐增加光照。入冬注意防寒保暖,留床一年分栽。珊瑚树根系质脆易断,分栽时须注意保护,并做到随挖随栽,及时浇水,加强养护管理。播种在10月下旬采种,堆放后熟,洗净阴干,湿沙层积或冬播。早春播种在5月下旬出土,幼苗畏强日照,应及时遮荫,当年苗高10厘米左右。移植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须带泥球。在管理上宜保持下枝,以资隐蔽。如欲枝叶繁茂,应待至适当高时,剪其顶端。作为绿门、绿篱者,应时加修剪。

主要虫害有:珊瑚树叶斑病、小巢蓑蛾、日本草履蚧、吹绵蚧、红带滑胸针蓟马、网纹绵蚧、柳圆叶甲、绣线菊蚜等。防治方法:①发病初期喷洒波尔多液或多菌灵等药剂。②灯光诱杀成虫,幼虫及若虫期喷洒氧化乐果、敌敌畏、敌百虫、溴氰菊酯等任一种药剂。

[观赏与应用]

珊瑚树叶片厚实,终年碧绿光亮,深秋时又果实鲜红,累累垂于枝上,状若珊瑚,故名。因其枝繁叶茂,青翠浓郁。而花白果红,绚烂可爱,故宜作绿墙配植。规则式庭园常整修使之为绿墙、绿门、绿廊。也可孤植、丛植于自然式园林,或对植于入门路口两旁,或孤植于林间空地,颇觉雅丽。用于隐蔽栽植,效果尤佳。珊瑚树对多种有毒气体不仅有较强的抗性,而且具有吸收功能。同时防尘、隔音、防火效果极好。为工厂、街道绿化美化的良好树种。

珊瑚树多肉适应性强,对环境要求不高,关于珊瑚树多肉怎么养,只需要土壤透气、适当浇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少量施肥再加以适时的修剪即可得到一盆完美的珊瑚树多肉。扦插是珊瑚树多肉常见的繁殖方法,平常养护要注意蚧壳虫、根腐病和炭疽病。

1、土壤透气

珊瑚树多肉对土壤要求很低,耐旱性较好。喜肥沃、排水良好、疏松透气的沙土壤,有利于它们根部的呼吸。腐叶土和园土混合,并加以少量河沙作为培养土最佳。因其长势很快,所以需要1~2年换一次盆土。

2、水分适当

珊瑚树喜欢干燥的环境,需要土壤的湿度适中。珊瑚树多肉根茎可储存水分,所以十分耐旱。春秋时一个月内要浇透水2~3次,按照不干不浇,浇就浇透的原则。夏季温度高,水分易蒸发,需要适当增加浇水量。冬季温度低,需控制好浇水频率,防止水分过量冻坏根部。

3、光照充足

珊瑚珠多肉需要充足的光照,但是不可暴晒。它属于冬型种多肉植物,夏季处于休眠期,应注意遮阳,最好在空调房种植。花友们可将其放在窗台、阳台和其他可接受散光照射的地方。

4、少量施肥

珊瑚树多肉对肥料的要求很低,除冬季休眠期以外,生长期内只需要每月施一点氮磷钾结合,以钾为主的肥料,切忌过浓。不同的施肥量可以控制其根茎生长情况,以借此改变珊瑚树多肉的根茎的大小和控制其株型的生长形态。

5、温暖空气

珊瑚树多肉喜温暖,最佳的生长温度为15~25℃。它对温度的要求较高,特别不耐寒,所以冬季需要注意将温度维持在8以上。

6、适时修剪

很多花友们不知道珊瑚树多肉怎么养才能美观,其实只需要适时地修剪和整枝即可得到一盆株型美观的珊瑚树。珊瑚树多肉一般在移栽和换盆时修剪,方便对老根、烂根和过密的根部进行梳理。

珊瑚树多肉极少开花结果,所以它的繁殖多以扦插为主。扦插法主要在5~6月份进行,花友们需要摘下健康的顶端枝条,取其茎段的两节作为插穗晾干,然后插在排水良好的土壤里,盆底放置碎石和瓦片方便排水。大概过3或4周植株便会生根,当其根部长到2~3厘米的时候就可以移栽在盆里了。

1、蚧壳虫

通风不好的室内会导致蚧壳虫的繁殖,它们会躲在植株中吸食珊瑚树多肉的汁液和营养,妨碍其健康生长。为此我们要用乐果乳剂进行喷杀,或者培养蚧壳虫的天敌,例如瓢虫。方头甲等进行捕食。

2、根腐病

因珊瑚树多肉喜干燥,过多的浇水会导致根部过涝,排水不足,引发根腐病,叶片也会发黄甚至出现灰色霉斑。所以花友们浇水时一定要注意适量,浇水一定要浇透,不要淤积在盆底根部。

3、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所以我们根治的目的就是杀菌。首先要清理掉感染的枝叶防止再次传染,然后使用杀菌灵等进行喷杀。 结语: 通过上面的内容,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珊瑚树多肉的养殖方法了,除了为其创造适宜生长的环境,还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希望大家能够种植出株型美丽,健健康康的珊瑚树多肉。

珊瑚树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耐半阴和耐干旱。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喜中性土,在酸性和微碱性土中也能适应,对有毒气体氯气,二氧化硫的抗性较强,对贡和氟有一定的吸收能力,耐烟尘,抗火力强。根系发达,易整形,耐修剪,耐移植,生长较快。珊瑚树主要用扦插繁殖,全年均可进行,以春、秋季为最好,生根快,成活率高。选择健壮、挺拔的茎节,剪取8-10厘米长,插于沙床,插后8-10天生根,根长2-3厘米即可盆栽。珊瑚树每年春季换盆,加入肥沃、排水好的腐叶土和粗沙的混合土。生长期盆土保持稍干燥,每月施肥1次。如肥水充足,茎节生长快,粗细、高低不均,株形欠佳。同时,徒长的茎节往往容易下垂、不挺拔。除盛夏光照太强时稍加遮阴外,均需充足阳光。这样,变态茎生长不紧凑,茎色翠绿,观赏效果好。冬季温度不低于5℃,搬到室内养护前,对株形稍加修剪和整形就行。

林檎繁殖栽培研究论文

指人类最初驯化果树植物的时间和地点。通过研究栽培果树起源,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充分有效地利用果树种质资源。

世界栽培果树的起源远在原始农业诞生前,野生植物的果实就成为人类食物的一个主要部分。石器时代人类所吃野果的种类十分庞杂;但其中绝大多数后来并没有发展成为栽培果树。栽培植物的出现,是从采集食用的果实和种子开始的。

绝大多数重要果树早在史前时期已经栽培。它们怎样从野生逐步被驯化、而成为栽培果树的确切过程已很难追溯。由于多年生木本植物难于集体控制,它的栽培起源无疑要比1~2年生草本植物晚得多。所以野生果实虽然很早就被人类采食利用,但成为栽培植物却较迟。

栽培果树的产生是通过采集野生→管理野生→栽培驯化这一过程而来。许多果树栽培起源的模式都大体相似,这在某些偏远山区还可以看到一些踪迹,高加索、西亚和天山山脉一带的山地居民,将林地辟为麦田,在挖除树木、灌丛时,而把其中品质较好的西洋梨、苹果、樱桃李等在原地保留下来。有证据表明,葡萄就是首先被圈进人们的居留地,受到保护,使它攀缘在树上,最终发展成为栽培果树的。这都可以看作是果树栽培的原始状态。由于发展不平衡,有些果树至今还停留在采集野生或管理野生的阶段,比如椰子在非洲仍大部处于半野生状态。许多坚果类果树也是如此。中国长白山区的山葡萄果酒酿造业,美国缅因州的越橘企业,乃至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引起重视的猕猴桃加工业,它们的原料来源还大部依靠野生果树。

考古学证据表明,栽培起源最早的一批果树是无花果、海枣、油橄榄和葡萄。油橄榄和海枣栽培的确凿迹象分别出现在铜器与石器并用时代的巴勒斯坦(约公元前3700~前3500年)和美索不达米亚(约公元前4000年)。无花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葡萄在青铜时代早期已经栽培。它们的果实作为食物生产的补充,开始出现于早期的遗迹中。这些栽培起源早的果树有一个共同特点是容易用无性繁殖。据认为石榴的栽培起源也不会比上述几种晚。香蕉与稍后的杧果和柑橘,其后是包括扁桃在内的一些李属果树相继被驯化栽培。实际上,由于无融合生殖和无性系繁殖,柑橘、杧果和少数其他热带果树应该更容易进入栽培果树行列。由于植物遗骸在温暖湿润的气候下比在干燥环境下被保存下来的机会要少得多,所以柑橘、丰亡果和油梨能获得的实物证据比起油橄榄、无花果、海枣和葡萄就少得多。大多数资料认为多数原始的柑橘起源于中国,也有些认为是在印度和缅甸。其栽培起源不迟于公元前2000年。中国首先栽培的是柚、橘和香橙。近缘的枳也很早就为人所知,且用为柑橘类的重要砧木。

李属果树似通过种子开始栽培。桃的野生种在中国西部很丰富,公元前2000年已有栽培。二倍体的桃和杏可能是在中国西部环境下发展了的自交结实系统;而高度杂合,自交不亲和的扁桃更早(公元前3000年)开始栽培。苹果和西洋梨,虽然研究得比较详细,但它们的栽培起源也还不够清楚。仁果类果树的栽培起源依靠嫁接,特别是就地嫁接,这就使它们与野生种有充分自然杂交的机会。野生的苹果和梨广泛分布欧亚广大地区,所以普通苹果和西洋梨除了有它们各自的原始祖先外,还先后有其他种的参与,所以它们的栽培起源就更为复杂。原产中国北部和西伯利亚东部的东方梨的野生种进入栽培较早,主要是中国起源的秋子梨和沙梨。

坚果类果树的栽培起源都比较晚,虽然在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的遗迹中曾发现很多坚果,但它们真正驯化却都较迟。人们似乎对能早开花结果的种类有所偏爱,像无花果、葡萄、石榴、扁桃、桃都是结果早的;香蕉和菠萝的生长周期也特别短。而实生树的童期较长,大多数坚果类更甚。榛虽然是中国栽培起源最早的果树之一,但始终没有得到多大改进和发展。除了扁桃之外的坚果类都有这种情况。

少数果树的栽培起源很晚。如树莓和醋栗栽培起源于16世纪的欧洲。菠萝、草莓的栽培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越橘和猕猴桃直到20世纪才开始在美国和新西兰栽培生产。还有些果树是在引种其他地区同类果树一再失败后才开始驯化。如美国原产的美洲葡萄和美洲李都是从欧洲引种欧洲葡萄和西洋李失败后才转而引起重视,所以它们的栽培起源就晚了。

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学说

人们最初对栽培植物起源的想法很简单,相信都是由神创造的。19世纪前对大多数植物的起源还不清楚。19世纪下叶,瑞士植物学家德坎多(Alphonse De Candolle)首先提到栽培植物起源的问题,并在《栽培植物考源》(1882年)一书中综述了前人文献,用多方面的证据追溯栽培植物的起源,突破了栽培植物起源不可知的观点,认为栽培植物都有其起源的地方,书中列论栽培植物247种,其中有果树63种,德坎多在这方面有很大贡献。同时代的达尔文()广泛地研究了动植物各方面进化的事实,得出在选择条件下发生大变化的结论。他用极其丰富的材料论证了有生命的自然界有自己发生、发展的历史,植物进化有规律可循,野生植物十分粗劣,很多植物由于栽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达尔文学说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人类改造植物提供了理论依据。孟德尔()在《植物杂种的研究》(1865年)一书中认为栽培植物能最清楚地告诉人们有关遗传和变异的性质。生活环境有了改变,类型的变化就会发生,而物种就具有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但环境改变不是变异的唯一原因。栽培植物是不同杂交系的成员。孟德尔把栽培植物的发展,像野生植物一样,归因于对它们杂交和选择的特殊条件。

苏联学者瓦维洛夫(Николай Иванович Вавилов)综合前人的学说和方法来研究栽培植物起源问题。1923~1931年,他组织了考察队,在世界范围内约60个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察。收集了许多经济植物,综合分析了调查资料,并做了一系列科学试验,发表了《育种的植物地理基础》(1935年)等论文;提出了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学说。指出了主要栽培植物,包括农作物、蔬菜、果树和其他近缘植物600多个物种起源地,总结了品种多样性地理分布的规律,成为品种资源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

世界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

现在也有称为基因中心、演变中心或多样性中心的。瓦维洛夫对原始栽培植物的实际地区比德坎多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并作了定位工作,第一次绘制出了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的草图。他发现:某一植物种最具多样性的地区就是他的起源中心。许多不同的、互不相关的分类群的起源中心常常是一致或重叠的,并发现世界上有相对少数的、大的栽培植物起源中心。这些中心基本上提供了世界上所有的重要作物。

瓦维洛夫的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几经修改,最后提出了8个大中心,分为8个大区和3个亚区(图1)。它们是①中国中心。最大的世界农业发源地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范围包括中国中部、西部山区及其毗邻的低地。栽培植物的数量极大,除谷类、荞麦、大豆和各种粒用豆类和块根、块茎作物之外。果树方面、梨属、苹果属和李属物种都称首富。许多柑橘类果树也起源于此。在栽培植物和属的巨大潜力方面超过其他中心。②印度中心。不包括印度西北部旁遮普等省而包括缅甸。重要性居各大中心的第二位。是水稻、甘蔗、大量豆类和许多热带果树如杧果和柑橘类的故乡。465405印度—马来亚中心。为印度支那、马来半岛、爪哇、加里曼丹、苏门答腊和菲律宾群岛。产某些重要热带调料。原产此地的热带果树有香蕉和一些柑橘类、椰子、橄榄等。对这个富有热带植物资源的东南亚地区尚未经充分探索。③中亚中心。为印度北部、阿富汗全部、苏联塔吉克和乌兹别克及天山西部。范围不大,植物种类也较少,除大量小麦品种外,又是某些豆类麻类作物的发源地,也是阿月浑子、杏、西洋梨、扁桃、核桃等果树的起源中心。④近东中心。即西亚地区,包括小亚细亚内地、外高加索全部、伊朗和土库曼高地。小麦黑麦及重要牧草的原产地,还是瓜类的宝库。西方果树的富源也云集于西亚,是葡萄、西洋梨、西洋樱桃、核桃、榅桲、扁桃和无花果的故乡。⑤地中海中心。包括叙利亚、巴勒斯坦、小亚细亚西部和南部、希腊、意大利和非洲东北部。有一系列特殊的栽培植物。以生产甘蓝类、黑芥、莴苣、石刁柏、薰衣草、啤酒花、月桂等特殊作物闻名。又是糖用甜菜的发源地。起源于本中心的果树只有油橄榄和角豆树几种。⑥阿比西尼亚中心。为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等高地山区。栽培植物总数虽不多,但小麦的变种数目惊人,又是大麦、咖啡和红花的发源地。但无原产这里的果树。⑦墨西哥—中美中心。还包括安第列斯群岛。是玉米、菜豆、可可、甘薯等的故乡。陆地棉起源于墨西哥南部。热带果树中的菠萝、油梨、腰果、番石榴、番木瓜等都起源于此。⑧南美中心。为秘鲁、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有大量几乎未经人类涉猎的野生植物资源。马铃薯、烟草、番茄、木薯等都原产南美。原产果树有番木瓜和西番莲等。465405智利中心。为南美中心的补充。果树方面有智利草莓等。465405巴西—巴拉圭中心,约有4万多种种子植物,主要的只有花生、三叶橡胶和马得茶。果树有菠萝、腰果和番樱桃等。

图1起源学说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 瓦维洛夫的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学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世界上某些地区集中表现有一些栽培植物的变异。凡是集中分布一个物种大多数变种、类型的地区,就是这个种的起源中心。中心的各个变种中常含有大量显性等位基因;而隐性基因则分布在中心的边缘和隔离地区。②有些栽培植物起源于几个地区,即有几个起源中心。在初生中心的周缘还可以发展出次生中心,即由隐性等位基因所控制的多样性新区。次生中心内又会发展出栽培植物的特别类型。栽培植物从中心向外传播后,可能在另外地方再次集积了较多的变异。通常是由两个或更多的种杂交后经自然和人工选择所致。栽培植物发源地是它的初生中心,变异再集积的地方是次生中心。两者可以根据显性基因的多少来区别。如桃的初生中心在中国,次生中心是伊朗、中亚、意大利、西班牙和美国等多处。③栽培植物起源中心集中蕴藏着栽培植物的种和品种。这些中心都在山区。最重要的栽培植物开始发展的地带位于20°N~45°N之间。它们常和大山脉的总走向一致。往往被沙漠、海洋或山脉所隔离,也由此产生了独立的植物区系和人群的独立发展。两者相互影响又产生了独立的农业文化。④绝大部分栽培植物发源于世界的东方,特别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几乎提供了一半的栽培植物。其次为西亚和地中海地区。中欧、北欧和北美的原有植物相对地显得贫乏。⑤栽培植物有它品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规律。例如从喜马拉雅山往西到地中海一线,可以发现作物种子和果实有逐渐变大的倾向。而生长在阿拉伯也门山区的全部植物都有早熟的类型。又如不同地理类群对病害的抵抗性也不同。其他生物学差异,如自花授粉、异花授粉、无配子生殖、多倍体倾向等也各异。育种家必须考虑种的植物地理特性,以便寻找最有价值的种质资源加以利用。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的发现,对植物引种驯化和遗传育种者在探索原始材料有很大用处。

后来的学者对西半球某些作物如腰果、南瓜、玉米等大量的变化说明,变异的次生中心往往可以和初生中心相混淆。哈伦()认为变异中心主要是由于目前在这些地区的几种异常活跃的进化力量所起的作用。伯基尔()指出:瓦维洛夫学说的弱点在于全部证据取自植物而不问栽培它们的人。山区密集着不同的小气候,增加了变异体生存的机会,植物种确实比平原更丰富。那里有用和无用的植物有着同样机会,是有经验的育种家发掘新类型的场所,而不是栽培植物可靠的起源中心。在山区范围的边缘比在其中间更容易培育成栽培植物。他强调了自然隔离的重要。人们在自然隔离下改进了油橄榄,它是在这个属的其他种分布范围以外的地方。海枣也是在海枣属的低劣种的边缘以外出现的。无花果是在榕属这个大属分布的边缘。忙果的起源地区只有它一个种,其他低劣种集中在马来亚。椰子发源地区也距椰子属的其他种很远。

瓦维洛夫的起源中心都在山区是有道理的,但说它们形成了世界农业也值得考虑。历史表明是在江河之畔出现了最早的农业。因为农业的出现,除了栽培植物外还需要其他条件,而在隔绝的山区则并不充分具备这些条件。

继起研究瓦维洛夫学说的人很多,对有些作物的栽培起源作了些修正,但整个体系没有改变。达灵顿()根据染色体分析研究,将栽培植物的起源地划分为9个区和6个亚区,除增加欧洲和北美两个亚区外,基本与瓦维洛夫的划分相同。由于有些作物发现于瓦维洛夫的起源中心之外,茹可夫斯基(П.М.Жуковский)1970年提出了大基因中心的设想,扩大了起源中心的概念,增加了澳洲、非洲、欧洲——西伯利亚和北美4个中心,共12个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图2)。

图2世界各大栽培起源中心的果树

1975年齐文()和茹可夫斯基曾合编《栽培植物及其演变中心词典》,总结了众多学者对栽培植物起源的研究成果;并按茹可夫斯基的分法,分别列出栽培植物及其近缘种共167个科,2297个种。1982年增订版由齐文和德·韦特( Wet)合编,改名为《栽培植物及其演变地区词典》,收植物173科2489种,以南美和中美地区的增加最多。所收种类虽远不能说已完整,但可以看出起源于各大中心的果树种质资源的概貌。各大中心的果树种类如下:①中国—日本中心。有花红、红肉苹果、山荆子、湖北海棠、西府海棠、三叶海棠、楸子、沙梨、白梨、秋子梨、杜梨、豆梨、褐梨、山楂、湖北山楂、木瓜、桃、山桃、甘肃桃、光核桃、李、杏李、乌苏里李、杏、东北杏、梅、樱桃、毛樱桃、枇杷、杨梅、桑、枣、毛叶枣、柿、君迁子等。木半夏、胡颓子、牛奶子、中华猕猴桃、软枣猕猴桃、狗枣猕猴桃、葛枣猕猴桃、高山茶藨、红花茶藨、乌苏里茶藨、刺悬钩子、多花悬钩子、山葡萄、刺葡萄、板栗、日本栗、银杏、山核桃、核桃楸3种、榛、华榛、毛榛、日本榛、香榧、油榧、荔枝、龙眼、柑橘、甜橙、香橙、宜昌橙、黄皮、枳、金柑、金豆、圆金柑、金橘等。②印度支那—印度尼西亚中心。有柚、柠檬、莱檬、酸橙等8种柑橘类、香蕉3种、面包果和木菠萝5种、椰子、槟榔、莽吉柿8种、红毛丹2种、杧果3种、榴连3种、杨桃2种、橄榄和乌橄4种、杜英、榄仁树、莲心果等。③澳洲中心。有沙橘、澳洲坚果、澳洲香蕉等。④印度斯坦中心。有杧果、木菠萝、卡西大翼橙、印度黄皮、莽吉柿2种、印度木奶果、印度木苹果、乌墨蒲桃等。⑤中亚中心。有森林苹果,塞威氏苹果、中亚梨5种、樱桃李、意大利山楂、核桃、阿月浑子、欧洲葡萄、扁桃6种、沙枣、黑桑、布卡拉草莓等。⑥近东中心。有苹果2种、梨4种、榅桲、欧楂、欧洲李、樱桃李、黑刺李、欧洲甜樱桃、欧洲酸樱桃、欧洲葡萄、石榴、无花果、扁桃7种、欧洲栗、欧榛3种、欧亚山茱萸等。⑦地中海中心。有油橄榄、欧洲葡萄、大榛、角豆树等。⑧非洲中心。有海枣6种、樱桃橘、非洲星苹果、牛油树等。⑨欧洲—西伯利亚中心。有西伯利亚苹果、楸子、山荆子、西洋梨、草莓4种、乌荆子李、西伯利亚杏、草原樱桃、西伯利亚醋栗、茶藨、黑果茶藨、石生茶藨、北悬钩子、兴安悬钩子、覆盆子、花楸果等。⑩南美中心。有腰果、凤梨2种、番木瓜3种、智利草莓、番樱桃3种、凤榴、蛋黄果3种、金虎尾2种、西番莲10种、黄酸枣、红酸枣、树莓3种、拟爱人木2种等。⑾中美和墨西哥中心。有番荔枝7种、人心果2种、番木瓜、长山核桃、星苹果、比鲁蛋黄果、刺梨仙人掌等3种、油梨2种、番石榴4种。⑿北美中心。有长山核桃2种、美洲栗2种、美洲柿、黑核桃、美洲李6种、弗州草莓、醋栗5种、越橘3种、美洲葡萄7种等。

中国栽培果树的起源地带

中国果树的栽培历史悠久。根据《诗经》、《夏小正》等古代文献和近代考古发掘资料看,中国原产的桃、李、杏、梅、梨、栗、枣、榛等果树的栽培起源至少在3000多年前。除上述落叶果树外,在《禹贡》、《山海经》、《庄子》等古籍中已有橘、柚等南方常绿果树的记载。柑橘类中除柠檬等少数几种外,大多数都是在中国最早开始驯化栽培的,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龙眼、荔枝、橄榄、枇杷、杨梅等果树的栽培起源也相当早,都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但对原产中国各类果树的栽培起源尚缺乏系统研究。瓦维洛夫曾指出,在中国、小亚细亚和伊朗的果树方面可能会出重要的发现。现在已引起有关学者的注意,工作正在逐步展开。根据前人的研究,原产中国的果树,大体而言,可分为3个原产中心地带:①黄河流域及西北、东北地区。原产的果树主要有:桃、山桃、甘肃桃、光核桃、新疆桃、东北杏、西伯利亚杏、杏李、乌苏里李、毛樱桃、白梨、秋子梨、杜梨、木梨、褐梨、新疆梨、杏叶梨、河北梨、沙果、楸子、红肉苹果、西府海棠、湖北海棠、三叶海棠、甘肃海棠、河南海棠、花叶海棠、变叶海棠、山楂海棠、塞威氏苹果、山荆子、毛山荆子、山楂、木瓜、山葡萄、软枣猕猴桃、果桑、越橘、笃斯越橘、枣、酸枣、枳椇、沙枣、板栗、榛、毛榛、野核桃、核桃楸、海松、华山松、木通、三叶木通等。②长江流域。主要有梅、李、中国樱桃、郁李、沙梨、麻梨、川梨、豆梨、湖北海棠、野山楂、猴楂、刺葡萄、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毛花猕猴桃、阔叶猕猴桃、柿、油柿、君迁子、华榛、香榧、银杏、茅栗、锥栗、山核桃、云南松、牛姆瓜、五月瓜、胡颓子、木半夏、枇杷、石楠、杨梅、温州蜜柑、枳、香橙、宜昌橙、金柑、长金柑、金樱子等。③南部地区(包括西南、中南、东南)。主要有滇梨、丽江山荆子、沧江海棠、台湾林檎、尖嘴林檎、锡金海棠、小金海棠、云南山楂、刺梨(缫丝花)、毛叶枣、金花猕猴桃、毛花猕猴桃、枸橼、佛手、467407檬、甜橙、酸橙、柚、宽皮橘、酸橘、红河橙、马蜂柑、立花橘、长叶金柑、金豆、圆金柑、月月橘、黄皮、酒饼簕、荔枝、龙眼、橄榄、乌榄、杨桃、余甘子、桃金娘、中国矮蕉、苹婆、狭叶杜英、桂木等。

有些种类原产地跨两个地带甚至遍布全国各地的、如猕猴桃属、悬钩子属、茶藨子属、花楸属、栒子属等的野生种几乎遍及各地山区。还有些种如狗枣猕猴桃、葛软猕猴桃等在三个地带都有野生。

栽培果树起源研究的发展

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学说出现以来,这方面研究不断得到充实。在这些中心内发现的农作物和蔬菜作物种质资源已经在世界植物引种驯化和品种改良工作中广泛地被利用。然而对世界植物种质资源的系统研究才开始。虽然对有些作物如小麦、大麦和豆类的自然资源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探索,而在果树方面却还研究得不够,对果树各个种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了解得很少。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各种栽培果树的起源中心,野生近缘种及栽培种的起源、分布和进化的研究已在逐步深入。杧果、菠萝、油梨等果树都有了进一步的研究。有的并深入到进化地理学方面,如香蕉、椰子等。但情况也很不相同。一部分果树的祖先仅自然分布于非常有限的地区内;而另一部分果树则分布于辽阔的地域。如桃的祖先主要局限于中国西部地方,而苹果属和梨属的野生种的分布范围,从欧洲的巴尔干半岛经高加索、土耳其斯坦、阿尔泰山、西伯利亚一直到中国。它们的栽培种的可能的祖先数目也各不同。如苹果属的20多个相互能育的种起源于欧亚两洲,大约有10个种原产于北美;而桃只有4个野生种可以被看作是它的祖先。

和其他作物一样,果树的初生中心固然重要,次生中心现在也认为不可忽视。如波兰分别从桃的中国初生中心和气候较严酷的中国东北引入桃树种子。前者在-33℃下全部冻死,后者却可以成活。苏联发现西伯利亚苹果的栽培品种很耐寒,而且休眠期很短;从高加索地区来的相反有较长的休眠期,耐寒力较差。土耳其的杏和扁桃生长在中部阿那托里亚高原的显然比生长在西部和西南海边的更加耐寒并需要较高程度的冷冻。这些都说明栽培果树次生中心潜在的种质资源价值不下于它的初生中心。所以栽培果树起源的研究任务还很艰巨。目前发展也不平衡。关于欧洲、西南亚和埃及已有大致的轮廓可见;在中亚、印度次大陆和东亚这些重要地区的考古发现还很不够。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开始受到重视。对于起源于中国的柑橘类、荔枝、枇杷等果树都已开始了初步的探索。有些果树的栽培起源在许多方面虽多有争议,但借助考古学、古代文学和语言学、形态学、细胞学、遗传学等的研究,是可以穷究其真象的,20世纪末叶的孢粉学、同工酶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等研究技术的发展,都为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条件。

栽培品种

按人类需要选育出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作物群体。是可以清楚地以某些形态学、生理学、细胞学或其他的特点来区分的栽培植物群体。一般说,它们通过有性或无性繁殖后能够保持其特点。果树栽培品种是人类为了满足本身不同需要而创造的农业生产资料。果树的栽培品种必须具有以下基本特点:①同一品种内的个体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如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果实性状等相对一致。②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产量、品质或其他方面符合人类的要求。③能适应一定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充分发挥该群体的固有特征和价值。果树栽培品种通常是指果树的地上部分而言,即接穗品种。果树地下部的砧木一般采用野生种或半野生种,只称类型。对于大多数无性繁殖的果树来说,同一品种实际上是起源于一个实生单株或一个芽变的无性系群体,品种内的个体间表现型有较高的一致性,称为无性系品种。部分以种子繁殖的果树,其后代主要性状近似,但基因型与原亲本并不相同,是一个混杂的群体,属于有性系品种。果树的栽培品种按其来源可分为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地方品种又称为农家品种,是在长期果树生产中,经人工和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因而,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对不良环境的抗逆性强,常是育种的良好种质资源。育成品种是指通过各种选育途径,经过严格的培育、鉴定、选择过程而创造的新品种。这类品种由于有明确的选育目标,而具备较多的优良性状。人工杂交育成的新品种称为杂交品种,在自然环境中经自然杂交形成的品种虽也属杂交品种,但往往亲本不明,称为自然杂交品种或偶然实生品种。从选择果树芽条变异发展形成的品种称为芽变品种。

栽培品种与植物学的变种概念不同。变种按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均用拉丁文,而栽培品种一般用现代语命名,首字用大写。据1955年栽培植物命名国际委员会决议,栽培植物命名分为三级,即由属名、种名和栽培品种名所构成。在栽培品种名前冠以cv.(cultivar)的缩写,或用单引号标示。如伏令夏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或‘Valencia’。

我是一只小老鼠,名叫咪咪。怕猫是老鼠的天性。可是近来,猫怕我却成了我的专利。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偶然经过一下水道,那散发着放射性元素的味道,令我兴奋不已。我小心的舔了一口,真是人间美味啊!我突然发觉自己的身体在胀大,五脏六腑在强有力的搏动着,骨骼就像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最后啊,下水道的顶部都被我撞破了。我继续舔啊舔,我的身体也随着拼命地长啊长,我的身体着实让我吓了一跳,米耶!现在我可以与那些自以为高高在上的人平起平坐啦!想到这,我不由得高昂着头,悠哉游哉地小步走在大街上,四周的人吓得赶紧跑进那四四方方酷似笼子的小屋中,宽阔的马路只剩下我一个人,多惬意啊!这时,肚子在咕咕作响,原来我饿了!于是我走进一家百货商店,满屋的人都吓得屁滚尿流。先甭管,填饱肚子再说。看着满屋子的佳肴,我却没有食欲,我这是怎么了?香肠不是我最喜欢吃的吗?为什么我现在对它不感兴趣了呢?屋外传来嘈杂的声音,许多警车挡在外面,一个警官拿着一个破玩意儿在那嚷嚷,可事实上我压根儿不知道他在说什么鸟语。懒得理他,我继续找我的食物去了。一个飞镖“嗖”地一声刺进了我的体内,我顿时呵欠响起,不一会儿就沉沉地睡着了…… 等我醒来时,我已被送进了研究所,几个年轻科学家正围着我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想跑,可我的四肢全被绑着动弹不得。这时,其中一位往我的大口中灌东西,我又闻到了那放射性元素的味道,我欢快地吃着。饱了后,我感到自己力大无比,轻轻一拽,钢链就被我拉断了,那些人个个瞪大了眼睛,嘴巴都快成“○”型了,我骄傲地高昂着头走出了研究所。“当”地一声,飞镖落地了,我兴奋极了,现在我已刀枪不入了,那些臭警察我也不怕了,我可以为所欲为啦! 可好景不长,我发现我的食物来源越来越少了,带有放射性元素的污水越来越稀少了。相反,荡漾着碧波的清水却随处可见,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着,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花儿在尽情绽放,而我却在一天天地衰老,一天天地憔悴,常常是一整天肚子里颗粒不收,我痛苦极了,看着周围美好的风景,干净的地面,以及到处竖起的牌子,不仅是我,我的家族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妈妈哀伤地告诉我:“人类现在重视环保了,咱们没活路了……” 于是在某天的下午,我饿死在一个高高竖起的牌子下面,人们把我埋葬在那,而那牌子上竟是我的碑文: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1.关于环保的资料 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础做起. 首先,要大量宣传,提高人们的觉悟与认识,加强环保意识. 其次,要进行废物回收利用,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还要加强对白色污染的处理,少使用塑料制品. 最后,要对清洁方面作改进.使市容更整洁. 为了地球的明天,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要好好地保护环境.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实行垃圾分类袋装化.这样不仅能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能更好地起到废物利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买菜时,少用塑料袋,尽量用竹篮子. 用笔尽量用可换芯的,减少圆珠笔外壳的浪费与垃圾量. 外出吃饭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垃圾过剩与环境问题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下)海浴室中的科学 从喝纯水想起 时下,饮用水正成为一种潮流.尽管媒介不只一次地介绍过饮用水的种种弊端,但"饮用水"族仍然日益扩大. 饮用水不单单指纯水,还包括矿泉水,蒸馏水甚至太空水等等. 而我们喝着长大的自来水则成了相对的"非饮用水". 我们并不排除目前饮用水风靡,炒作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它反映了当前水体污染的严重已经到了难以下口的程度. 有报道说:"据报道979年对全国798座城镇的调查, 全国日污水排放量为国为民258万吨, 其中工业废水占用819,生活污水占据199. 1989年对全国代表大会854个城镇进行调查,每天的排放量达亿吨.其中工业废水达成协议亿吨. 这些废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污染了江河湖海. 此外, 更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每个上海人面前.上海的母亲河黄埔江,50年代中期(1958年)之前是一条水质清澈,鱼虾成群的河道,1962年水质开始受到污染, 1963年开始出现为期22天的黑臭期,1988年上升到场29天,占全年约2/3, 水质不合格江段占,占全长的. 水污染的危害是不是不言而喻的.水体污染,水质恶化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生活,生产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洁净的人能给人们带来葱茏花木,鸟语花香,恬静舒适,美丽如画的优美环境,给人们带来宁静,愉悦和和平.但是今天污染了的水给人们带来的是痛苦,恐怖和灾难.为了使生活更美好,让秀丽的山水永驻人间,让清水长流不断,人们已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垃圾过剩与环境问题 从喝纯水想起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浴室中的科学 年,一场“环保风暴”在中国内地刮起,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被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属正部级单位的三峡总公司的三个项目。理由是,这些项目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未批先建的违法工程。 环境恶化无路可退中国的环境问题并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环境污染问题就已非常严重。如淮河流域。在上世纪90年代五类水质就占到了80%,整个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条巨大的污水沟。1995年,由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875亿元。 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目前,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万多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水质已超过40%。全国668座城市,有400多个处于缺水状态。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质污染引起的。如浙江省宁波市,地处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口,却因水质污染,最缺水时需要靠运水车日夜不停地奔跑,将乡村河道里的水运进城里的各个企业。 中国平均1万元的工业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并产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创造1亿元GDP就要排放万吨废水。还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进河道,要不了10年,中国就会出现无水可用的局面。 全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经济发达的浙江省,酸雨覆盖率已达到100%。酸雨发生的频率,上海达11%,江苏大概为12%。华中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宾、怀化、绍兴、遵义、宁波、温州等,酸雨频率超过了90%。 在中国,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许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00万~1400万吨。而200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达到万吨,比2002年增长12%,其中工业排放量增加了%。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国仅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将达2100万吨以上,全部排放量将超过大气环境容量1倍以上,这对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将是一场严重灾难。 1月27日,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人预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中国。 治理污染陷于两难有一种说法,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控制好环境,在环保方面的投入须达到GDP的%以上。但这是在环境保护本来就非常良好的情况下,在中国,根据上海的经验,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环境,环保投入须占到GDP的3%以上。而在过去20年里,中国每年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在90年代上半期是%,最近几年也只有1%多一点。环保是一种“奢侈性消费”,投入大,对GDP贡献小,因此,一些本应用于环保方面的专项资金,也被挪作他用。 目前中国在环境问题上进退两难:再不治理,未来无法保障;真要治理,则需大规模投入,眼前的经济又难以承受。 有人算过,云南滇池周边的企业在过去20年间,总共只创造了几十亿元产值,但要初步恢复滇池水质,至少得花几百亿元,这是全云南省一年的财政收入。淮河流域的小造纸厂,20年累计产值不过500亿元。但要治理其带来的污染,即使是干流达到起码的灌溉用水标准也需要投入3000亿元。要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的三类水质,不仅花费是个可怕的数字,时间也至少需要100年。 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就微观角度说,在过去20年里,国内制造业在无法依靠技术进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只能朝两个方面挖潜:一是工资,二是环保。最简单的事,例如水泥生产,要达到起码的环保要求,每吨水泥需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厂价的5%。纺织业每年排放的废水超过10亿立方米,如要处理,则每吨需花费元。提高生产成本5%。而绝大多数企业根本就没有这么高的利润率。因此只能在环保问题上打游击:或是不建任何废水处理设施:或是建立以后就当摆设,白天把污水放到处理池里,晚上没人时就排放到河里,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笔成本。在市场的无序化竞争中,这5%的成本。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的盈与亏、生与死。 而中国在环保执法上的两高一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也助长了这种倾向。通常的情况是,环保部门为取证一件违法偷排事件,需耗费50万元,而最终落到违法企业头上的罚款,则只有区区5万元,包括正在劲刮的所谓“环保风暴”。 一些投资数十亿元的特大电站项目,违反环境评价擅自开工建设,最后的罚款也不过20万元。区区20万元罚款,对于一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这样的处罚力度对违法行为谈何震慑力?因此《环保法》历来被人称为“豆腐法”。 一场环保风暴将涉及数十万家企业,由此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大批企业的破产倒闭,大量人员失业,企业成本大幅提高,国内物价指数迅速地突破两位数。因此,无论是宏观成本,还是微观成本,实际上都无法承受。 四个因素阻碍环境治理对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遭遇的巨大阻力,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总结出了四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一些地方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一些高能耗、重污染的小冶炼、小铁合金、小化工等被明令禁止的项目,在一些地方竟然呈现蔓延的趋势。 其次,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片面强调简化审批,限期办理相关手续。而不管项目是否会存在污染情况,只要来投资就批准,个别地方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中存在“首长意志”、“先上车,后买票”等违法现象。 再次,环评质量亟待提高。有些环评单位不坚持科学评价,不敢以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的数据说话,评价结论含糊,模棱两可,将项目的环境可行性与否的结论推给审批部门,甚至极个别的环评单位弄虚作假,编造、伪造数据,或者隐瞒事实,严重影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落实,使环境影响评价流于形式,丧失了第三方咨询机构起码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最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工作开展不足。我国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政府主导型,以有限的政府力量去监管数量庞大的建设项目,显然力不从心。 其实,环评法遇到的阻力更有背后的经济利益在驱使。 掀起真正的“环保风暴” 中国是一个在环境上回旋余地极小的大国,又是一个在全球资源、市场基本被瓜分完毕后崛起的一个后起国家。中国没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国家那样,等到环境恶劣到极点后再来治理。 但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别人走过的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的道路,中国不可避免的也会走一遭。 世界各国的历史已经表明,在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会有一个环境污染随国内生产总值同步高速增长的时期,尤其是重化工业时代:但当GDP增长到一定程度,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居民环境支付意愿的增强。污染水平在到达转折点后就会随着GDP的增长反而戛然向下,直至污染水平重新回到环境容量之下,此即所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当年日本的发展过程就是这一规律。 毫无疑问,中国没有可能跨越这样一个重化工业时代。因为中国的人口太多,国家太大,无法像芬兰那样,在本国制造业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借助于全球化分工,直接进入高科技时代。 上世纪90年代末,笔者曾回过苏南老家,小时候那种清清河水,坐着船就可到达四乡八镇的情景已一去不复返了。而令笔者吃惊的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竟然是最普通的生活垃圾。在中国,即使不发展工业,由人口增长带来的污染物,也足以使环境恶化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即便是治理这样的污染,也需要大笔投资,需要有经济基础。 中国在治理污染问题上,任重道远,需要依法办事,制止恶性环保事件的发生,延缓环境恶化的速度。 3.我们应该持一种怎样的环保观 我们应该持一种怎样的生态环保观和资源开发观?环保和资源开发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体吗?我看不是。因为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因此科学的生态环保和资源开发是能够做到对立统一的。 我相信所有关注环境问题的人都怀着一颗为了我们的子孙万代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的赤诚之心。我们也不应怀疑那些为了让贫困地区的人尽早脱贫致富而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人,他们同样也有着一颗保证和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生存的拳拳之心。只不过极力主张保护的人考虑的是整个人类长远的生存问题,而积极主张开发的人要解决的却是当前局部地区人民的生存问题。我们有理由剥夺局部地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权吗? 这些年来,在各环保组织的宣传努力下,广大公民已经有了一定环保意识,这是各环保组织和人士的功劳,但有环保意识并不等于懂得了环保。我们还有很多人虽然有了环保意识,但出于对自身眼前利益的的考虑和贪图享受,并不愿意自觉地去遵守环保准则。例如,我们一些已经无需为自己的温饱担忧问题的人,为了尝一尝野味,穿戴高档皮毛时装,显耀自己的富有,于是促成并刺激了野生动植物交易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使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真正该受到指责的应是那些衣食无忧的消费者,而不是那些衣食无着,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去索取自然资源的人,也不应去指责那些为了让贫困地区的人民尽快摆脱困境而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人。 为什么环境问题至少在工业革命以前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现在却成了一个越来越影响人类自身生存的全球紧迫性问题?这是因为在过去,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及产生的各类垃圾还没有超出大自然的承受力,而现在,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利用及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垃圾已经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这又是怎么造成的呢?是人类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对物质和精神享受穷奢极欲的不断追求。要彻底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遏制人们这一不断膨胀的享乐欲望。因此我们在宣传环保和揭露环境问题时,最重要的应该是在我们这些衣食无忧,享受着现代文明生活的城市人中提倡一种为富济贫的道德观,过一种简约的生活。那些生活在贫困落后地区的人,他们的生活已经够落后简约了,已经简约到了难以维持生计的地步了。该如何解决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呢? 我们应该反对那种教条的,极端的环保思想。这种思想表面看上去很正确,也极能蛊惑人心,实际上却是非常自私和不负责任的,因为他们剥夺了贫困落后地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权。 在偏远的贫困落后地区,当地的人打猎,伐树,烧荒,那是为了生存。也正是因为现代文明的曙光还没有照射到他们,所以还沿袭着这一落后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生存状况下,不打猎伐树,请问你让他们吃什么?烧什么?用什么?对这些地区地方政府及当地居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我们的一些环保者总爱不分青红皂白的加以指责,而且常犯一个善意的错误,那就是:你们不能砍伐这的原始森林,不能捕杀野生动物,不能在这的江河上建大坝,保留这的原始风貌,你们可以通过开发绿色旅游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啊。但是在当前我们国民素质和环保意识还不高的情况下,旅游真是绿色的吗?开发旅游就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吗?让我们来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吧。1.过去当地人只产生少量的生活垃圾,而且几乎没有不可降解的垃圾;而现在由于大量游客的涌入,带来了大量的生活垃圾,特别是那些过去当地极少见到的塑料食品包装袋;请问这是谁之过?2.由于游客们要品尝当地的野味,原来不存在的野生动植物交易运营而生了;过去当地人只是少量地捕杀和挖掘野生动植物,满足自家食用就行了;现在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也为了增加自己的经济收入,他们开始大量捕杀和挖掘野生动植物了;请问这是谁之过?3.过去当地人,民风淳朴,待人真诚;而现在伴随着各色游客而来的各种光怪陆离的山外文化,及不法商贩带来的各种假冒伪劣商品和花样百出的坑人,人的手段,让当地人受益匪浅,从此民风不再淳朴,待人不再真诚;请问这是谁之过? 云南的泸沽湖景区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过。然而这个报道仅仅只是简单地指责了当地的有关政府部门,有几个人想过这一切是谁带来的呢?这种情况几乎所有景区都未能幸免。在此我并不是反对开发旅游,我想说的是,开发旅游并不是解决环保与发展的万能药,搞不好,开展旅游比开发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大。而实际上旅游本身也是对自然资源的一种利用,因此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是能不能和该不该得问题,而是怎样开发的问题。 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应该是一味地追求原封不动,一丝一毫都不能改变。持这种极端环保观的人在关心环境的同时,忽略了生存和发展问题,特别是偏远的贫困落后地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他们把环保理想化和教条化了,使环保失去了生命力。这种人自己吃饱喝足,无忧无虑地在城市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好处,有几个到过偏远的贫困落后地区,更别说在那生活和工作了。少数人去过,那也不过是坐着豪华越野车蜻蜓点水般去游山玩水而已。他们只不过是想借此,保留下供城市人酒足饭饱后能有个娱乐和寻幽猎奇的后花园罢了。按照他们的观点,人类恐怕要回到原始社会才符合要求。这种思想只能使我们作茧自缚,让社会停滞不前。 一次我到云南省的独龙江旅游拍照。那里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清澈的溪流江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同时当地居民贫困的生活状况也给我留下了难以泯灭的印象,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一个边防战士对我说的一段话:“这里对你们旅游者来说是青山绿水,可是对我们这些天天在这的人来说则是穷山恶水。”请注意,这还只是一个只需在此服役两年的人说出的话,那么对于那些世代生活于此的人来说又会如何呢?这句话对我犹如当头棒喝,使我这个也曾大喊环保的人清醒了许多。 我们不能把所有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都视为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样做真的太自私,太教条。我们反对的因该是那种不顾长远利益,盲目的,过度的毁灭性开发,而对那些能使当地人脱贫致富,步入文明,已做过生态评估,考虑到了开发后的生态恢复,有序的,科学合理的开发不因横加指责和阻止。实际上,只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开发,那种局部的,暂时性的破坏并不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而相反会形成新的生态景观,甚至改善原来恶劣的自然环境。这样的例子并不是没有。远的有四川的都江堰和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近的有浙江的千岛湖和云南的鲁布革水电站。 在环保方面,我们目前最急迫的目标不是简单粗暴地去指责和阻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而是要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特别是要提高那些住在城市中,生活在文明中,不愁吃穿的现代城市人的环保意识。那些偏远贫困地区没有环保意识的人,他们对环境的破坏是微乎其微的,而且是为了保证自身的生存,有些甚至可以说其行为本身就是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链。反倒是我们这些有文化的现代城市人在吃饱穿暖之余,为了贪图享受,刺激了一些奢侈业如皮毛,高档木制家具,野味餐饮,一次性用具的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才真正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彻底而毁灭性的打击,现代文明的城市人才真正是生态环境直接和间接的杀手。 试想,假如有两个人,一个是不愁吃穿的富人,一个是衣不掩体,食不果腹的穷人,一只珍惜的野生动物出现在他们面前,富人为了享用皮毛和野味而捕杀之,而穷人则是为了御寒,填饱肚子活命而捕杀之,请问两种行为都该受到指责吗? 随着时间范围的普遍的环境恶化,环保已经成了一个热门话题。面对各种各样关于环保的建议、提案、规则、法律,有人提出要对它们进行选择。比如,大学英语书的某篇课文宣扬这样一种被称为“理智环保论”的观点,这种观点“理智”地宣称:人类“不是为大自然,而是为我们自己保护环境”,因此人类应该“仅在居住环境受威胁时再作出紧迫调整”。为了争取支持,该理论“不要求人们为其它生物作出牺牲”。 人类确实是为了“我们自己”而保护环境,但问题在于如何保护。这篇文章宣称我们应该在“居住环境受威胁时再作出紧迫调整”,就是说我们应该等到自己都住不下去了才想到保护环境。是谁让环境糟糕得住不下去的?确实,这其中有地球自身的气候变化周期的因素,但在工业化革命以来的短短几百年里,把环境变得不宜于人类居住的,主要还是人类自己。面对一天比一天恶化的环境危机,不检讨自己的错误,不改变视环境为“自由资源”的错误观念,而是借口某些环境问题不紧急而听任环境继续恶化,这绝对不是一个“理智”的人应有的态度。 事实已经证明,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污染治理方式,会造成大量资金的浪费——因为制造污染取得的效益往往小于消除污染要花费的成本。然而,由于这只是“外部不经济”,不用作者自己立即买单,因此他就会对消除这些污染毫无兴趣。于是,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作者在心甘情愿地为别人的“外部不经济”买单的同时,又采取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大量地为别人,甚至他的后代,制造着代价巨大的“外部不经济”。 该文的另一个奇怪的观点是“不要求人们为其它生物作出牺牲”。试想一下,如果人们被要求为其它动物作出“牺牲”,那么“牺牲”的会是什么呢——大概仅仅是一些金钱,或者改变食用野味的爱好而已。我们知道,当生物间有冲突的时候,要不两败俱伤,要不总有一个要作出“牺牲”。现在人类不“牺牲”,那只有让其它生物牺牲了。它们应该如何为人类牺牲呢?很简单——献出生命。 作者说,他喜爱北极驯鹿(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把这句话说出口的),但是为了能开采到石油,他不惜破坏驯鹿在阿拉斯加的繁殖地——因为这样能避免战争。且不说事实已经证明,开采了阿拉斯加的石油,根本不能避免战争;即使可以避免战争,为了人类的石油便宜一些,而使北极驯鹿无法繁衍后代,这种在种族延续和金钱间选择金钱的做法是否理智,实在值得考量。 类似的,作者喜爱斑枭(但愿他喜爱的生物越少越好),但是为了伐木工的生计,他不惜支持他们砍倒森林灭绝斑枭。我不知道作者怎么会持这样一种奇怪的逻辑——似乎伐木工不伐木就不能找到新工作,并且不伐木就失去了所有经济来源,因此他们不伐木就无法生存,所以为了他们的“生存问题”,只好把斑枭“出卖”了。 在这位作者的眼里,只要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利益发生冲突,哪怕只要牺牲人类的很小的利益就能换回其它生物的宝贵生命,他也会认为人比其它生物更重要。这就是所谓的“理智”的环保观。在这种“理智”的环保观中,我们看不见一点“理智”的影子,透过冠冕堂皇的包装,我们只能看到一种莫名的“唯我独大”的霸气、一种为了一丁点的经济利益可以听任其它生物灭绝的可怕的漠视。 作者说,那些为不会立即对人类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的事进行的环保是“奢侈环保”,“奢侈环保”仅当只需很小的代价就能达到才是好的。可是,有什么与环保有关的事只需很小的代价就能达到吗?几乎没有。也就是说,作者对那些为不立即对人类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的事而进行的环保是不会支持的。 我们需要这样的“理智环保论”吗?这种“理智环保”,其实就是坐等环境恶化,直到等不下去了,大家都受不了了,然后齐心协力把某个环境问题缓解一下。一方面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出现的速度越来越快;另一方面,缓解环境问题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它产生的速度。有些问题,我们本可以把它遏制在萌芽阶段,可“理智环保”者偏要等到污染不可收拾时才出手。可以说,这种“理智”已经超越了常人的理解能力。 怎样的环保才理智?那就是被那个作者看作“感情用事”的环保的办事方式。要环保,就要热爱大自然,而不是把它看作我们“利用”的对象;要环保,就要把环境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而不是听任问题一天天扩大。这样的环保,才是真正理智的环保。

果树栽培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生产优质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套袋苹果果实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套袋苹果的病虫害综合防治 苹果病虫害防治技术无公害苹果病虫害防治技术初探 苹果病虫害防治以上参考文献在中国知网上找的

桃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水果之一,不仅外观艳丽,肉质细腻,而且营养丰富。下面是我整理的桃树的栽培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桃树的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摘 要] 桃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水果之一,不仅外观艳丽,肉质细腻,而且营养丰富。桃适应性广泛,对土壤要求不严。无论山地、平地、沙地,无论南北都可栽培。早结果、早丰产、早收益。是当前调优种植结构,提高果业收益的理想选择。现根据我多年来对桃树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研究,从品种选择、授粉树配置等方面介绍桃树的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关键词] 品种选择 合理修剪 无公害栽培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155-01

1 正确选择品种是栽培、效益的关键

为确保栽培效益,首先就必须选择好适宜的优良品种。品种选择错了,所有投入的财力、物力和精力都将付之东流。作为果品栽培者,选择品种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品种本身的先进性;二是品种要有较好的适应性;三是要有市场潜力。否则结了果子我们自己欣赏是没用的。因此,我们认为,在我国黄淮地区,主要应选择中油16号、青研1号、红甜、重阳红、玫瑰红、超红珠等优质桃。以上桃品种普遍具有性状先进、市场潜力大的优点。

2 合理密度,正确配栽授粉树

栽植时期和栽植密度

秋季落叶至年春桃树萌芽前均可以栽植,但早栽为宜。早栽能够使果苗及时愈合伤口,早发新根,为果苗抽枝展叶及时提供养分,植株生长迅速。

栽植密度应根据园地的立地条件和管理模式以及品种特征来定。一般宜采用“宽行窄株”的栽培模式栽植,株距2-3米,行距4-6米。

授粉树的配置

尽管多数品种自花结实率比较高,但异花授粉产量、品质均有所提高。尤其是花粉量少的品种,配置授粉树更为重要。一般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配比为4:1-8:1。主要品种与授粉品种可按行列式栽培,也可在行间隔1-2株成中心点状式栽培。

整地与栽植方法

定植前将园地按行距整成畦或垄,畦与畦之间要清沟。沟深一般30厘米,宽40-50厘米,畦沟与边沟贯通,以利排灌。定植时先按行距在畦顶拉线定位,开挖80厘米见方的定植穴。土壤瘠薄的宜适当挖大穴,增肥换土改良土壤。降水量大的地区或粘土地,栽植前最好挖通排水沟,以利雨季排水,防止烂根死树。

整地时的施肥标准一般为每亩5000公斤农家肥+磷肥100公斤。按每株计算,不少于100公斤农家肥加磷肥1公斤,并充分与土壤拌匀。回填土时先填表土,再填与基肥拌匀后的心土。南方或地下水位高或降水量大的地区,可采用台式栽植法,即按以上方法整地施肥并用回填土填满定植穴或定植沟。再在定植穴或沟顶上培土栽苗,使苗木根部分介于地平面之上20厘米。栽苗时要将苗木根系舒展开,苗木扶正,边培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充分密接,浇足定根水,将根部四周1-2平方米内培成馒头土堆,以防穴内积水造成死苗或生长缓慢。定植当年树干四周2米见方内不间作任何农作物。2米见方外不得套种深根系或高秆作物。行距可以间作蔬菜、豆类、花生、薯类、草莓等矮秆作物,增加收入。

3 肥水管理

桃树的施肥特点是:早施、重施基肥,适时适量追肥。幼树不要偏施氮肥,挂果树强调花前肥和膨大肥,并保持一定的钾肥施入量。生产上基肥一般在8-9月份完成,不可过早,否则秋梢生长量大,影响花芽质量。施用量为每株100-150公斤土杂粪或厩肥,同时拌入公斤磷肥或公斤复合肥。采取对称环穴施法,即在树冠投影外缘,以树干为中心对称挖两个长、宽、深分别为100×50×35-50厘米环状穴施入肥料,并覆土浇足水。施肥穴位每年变换,5年内不在同一位置施肥。在此基础上,幼树每年仅6月初追尿素公斤。盛果期树花前一周每株施尿素公斤,辅以少量钾肥或结合施药根外喷磷酸二氢钾2次。气温高时喷肥浓度要降低。采果后每株追施尿素公斤,配以适量钾肥、复合肥或穴施人粪尿20-30公斤。

在秋施基肥或早春追肥时可根据品种、树龄和树体营养状况,适当加施一些20%的壮果素可湿性粉剂,可有效促进果实膨大,增加单果重,提高果品效益。需要提出的壮果素的使用,一定要以大肥大水和到位的疏果工作为基础。

注意:在高温干旱季节施肥应按照肥料使用量的下限施用,并浇透水。果实采收期20天内应停止叶面追肥。多雨季节通过沟渠及时排水,做到雨停水止,确保园地无积水。

4 整形修剪

桃树整形修剪有基部三主枝自然开心形、基部两主枝开心形基部三主枝自然开心形方法是:定干高度30-40厘米,南方地区可提高到40-50厘米。选留3个错落有致,平面分布均匀、枝体健壮的新梢作主枝培养。疏除竞争枝、交叉枝和重叠枝。其余枝条拿枝、扭梢控制生长,辅助营养树体。主干长到50-60厘米时摘心,促发二次枝。在主枝上培养结果枝组。主枝角度不理想,适当拉枝定位,促使秋后基本成形。

两干形的整形方法是每株选留2个主枝,主枝左右分开,伸向行间,只有两个主枝。主枝和侧枝的培养方法可参考“自然开心形”的整形方法进行。此方法适用于宽行窄株密植园。整个整形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枝条生长情况,一经发现徒长性枝条马上抹除,以免影响树形。修剪上以轻剪、缓放为主,尤其是幼树。夏剪主要解决光照问题。对开张角度偏小且在上层遮光的大枝应尽早疏除,不宜回缩利用,否则会引起大量新梢,影响花芽分化。主枝延长闲偏小的,可采用砖坠、绳拉等方式开张。

为确保强旺树能获得早期丰产,可于5月中旬、6月初分别喷一次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0-300倍。主要喷枝头生长点。配合夏季剪控势促花,以增加当年花芽数量,提高质量。

初果期树冬季修剪时,在疏除病虫枝、枯死枝、徒长枝和交叉重叠枝后,只对外围主要枝延长和着生在主枝上的侧枝延长短截,其余结果枝一律长放不剪,使其结果下垂并从后部萌发新梢后,次年冬剪时回缩更新。2-3年生树冬剪具体分三个步骤:1、顺着主枝的伸长方向在各主枝顶端选留一个向外开张的新梢作为主枝延长头培养。冬剪时剪口留较壮的外向芽剪截,并在主枝左右两侧配备相应的侧枝。2、疏除大枝背上和内膛其它部位的徒长枝、病虫枝和枯死枝等。3、2-3年生旺树冬剪时可对一般较壮的带很多花芽的结果枝长放不剪,但对一些水平或下垂的结果枝或树势中庸的盛果期树上的结果枝,可在花芽处适当短截。 五年以上的盛果期桃树冬剪时选留好更新枝的前提下,果枝剪留长度稍长一些,1米左右,具6-8个花芽;稍弱果枝剪留10-12厘米左右,具4-5个花芽。过强、过弱枝疏除。

5 其它管理

提高座果率的措施

加强秋季管理,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减少秋季落叶。实行生长期修剪,改变树冠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体贮藏养分,使花器各部分发育充实,增加抗性,提高花粉活性。

除了综合管理之外,花后喷布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可提高座果率。

疏花与疏果

桃的结实率高,尤其是成年树,座果超越了负载量,必须进行疏花。合理疏果是桃实现稳产、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桃疏果时期通常在第2次生理落果开始后,座果相对稳定时进行,在硬核开始时完成。疏果前应根据座果情况,当年树势,历年产量综合分析,确定留量。再根据品种果实大小,树冠大小确定单株产量。一般中等果形品种长果枝留果3-5个,中果枝2-3个,短果枝和花束状留1个或不留果。

疏果方法一般不提倡机械果和化学疏果,采取人工疏果。人工疏果的方法首先疏除萎蔫果、小果、病虫果、畸形果、并蒂果,其次疏除朝天果、果实附近 无叶片的果。中果枝上以中上部果为好,中短果枝的先端果为好。疏果顺序应由上而下,由内而外顺序进行,以防漏疏。

套袋在疏果后进行,掌握在当地主要蛀果害虫发生前完成。套袋前应得天独厚喷杀虫剂和杀菌剂。套袋顺序为得天独厚早熟后晚熟,座果率低的可晚套,减少空袋率。解袋一般于采收前进行解袋前3-4天先撕开袋子以利着色。光照差的地方和不易着色的品种可适当提前撕开袋、解袋。

6 病虫害防治

桃常见病虫害有黑星病、缩叶病、溃疡病等;主要害虫有蚜虫、桑白蚧、螨虫、桃蛀螟和桃小食心虫等。其综合防治措施是:发芽前在花芽膨大期喷一遍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打一次1:1:100倍式波尔多液。花前叶芽萌发、叶片部分展开时喷一次吡虫啉(蚜虫灵或一遍净)粉剂2000-3000倍液。花后喷一次杀虫剂加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或40%多菌灵胶悬剂800倍液。4月底槐树开花时摘除桃小食心虫梢,并打一遍杀虫剂加杀菌剂。桑蚧严重树可用硬毛刷将枝上虫体刷除干净,并涂上杀虫剂或于冬季将二年生大枝及主干涂上石灰水。也可用1份生石灰、4份水,加入石硫合剂残渣或硫磺粉、或石硫合剂原液涂抹。5月中旬中晚熟桃打一遍来幼脲3号3000倍液或杀铃脲8000倍液或30%桃小灵乳油1000倍液或20%氰马乳油1000倍液等。以上农药任选一种,加入杀螨剂杀菌剂交替使用,重点防治蛀果病虫。6月初以后重复用药。一般每半个月一次。施药当天遇雨,雨后重喷,采果后仍要坚持防治,至9月中旬。落叶前打一遍1:1:100倍波尔多液保护剂,杀灭病菌。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桃树的栽培技术论文

农业推广应用论文

导语:在农村开展农业推广是实现农村发展的关键。为了让社会福利在我国农村地区得到普及,必须做到活动与制度一体化,保证广大农民发展的公平性,加强农民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责任意识,实现成果共享,推进农业的发展。下面是我整理的农业推广应用论文,欢迎大家阅览。

一、现代农业推广的功能

目前农业推广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基于世界各国国情的差异性,在农业推广的模式和方法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但是均遵循着农业推广由狭义到广义,再到现代的发展历程,以上各个阶段在推广功能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在功能上却具有相似性,主要包括了基本功能、社会功能以及主导功能几个方面:

1、基本功能

(1)实现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变

以科技发展农业的模式使农业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并形成了科技和农业发展枢纽,与过去的传统农业推广模式相比较之下,还将咨询和教育方法引进,将新成果、技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地传输,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升。

(2)农业技术创新加速了扩散

基于生产条件、文化素质以及经济条件上的差异性,必须将培训、示范以及试验等环节列入生产实践过程中,并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再创新。

2、社会功能

(1)对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进行了开发

在整个农业推广过程中贯穿,并且对广大的农民进行了再教育,促进了广大农民农业信息和知识的提升,使农民的平均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也借此让广大农民认识到了科技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并且逐渐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借此来提升自身的社会竞争力。

(2)推进了农村的全面综合发展

与传统的农业推广相比较之下,人们逐渐将农业推广的内容扩张,除了加强技术、知识的传播之外,也包含了农村文化的建设,主要的形式为教育和咨询,生产计划的制定广大农民可以真正参与,同时也使广大农民的理念不断地提升和更新,将各项基础服务开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3、主导功能

为了让社会福利在我国农村地区得到普及,必须做到活动与制度一体化,保证广大农民发展的公平性,加强农民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责任意识,实现成果共享,推进农业的发展。再者就是以农业推广来推进农村各项组织活动的开展,改良农民的生活,同时让广大农民学习管理的能力和技巧,实现农村的快速发展。

二、农业推广的成果

就当下农业推广的实际情况而言,目前农村经济在科技的推进下有了很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具体生产方法的推广,使得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农业推广的重要作用,并且对其产生了越来越强的依赖,在面临各种农业问题的情况下,农业推广成了主要的选择;不断地拓展了农业推广的应用和理论范围,并且将社会性、经济性以及生产技术性在工作范围中具体体现,保证了农业发展的延续性和多样性;先进养殖业和种植业也在农业推广下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先进器械也得到了大力的应用,提升了生产效率,有效地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三、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的相关性

农村发展与农业推广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是不可否认的,过去农业推广是实现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新的农村推广理念中,则包括了农业、农村和农民这三农问题,并且将农村教育、生活咨询、发展以及资源开发和利用作为了工作的重点,具体主要包括了信息、技能以及相关生产知识的提供。学者Kaker对农村发展与农业推广的特性进行了对比,并指出了两者在概念结构基础上具有一致性,都对解决问题、正确决策、人力资源开发以及教育方法进行了强调,并指出了农业推广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关键元素,也是推进农村发展的核心。可见,农村发展与农业推广在我国的地位并重,并且农业推广是农村发展的源动力。

四、结语

通过以上探讨,我们了解到,在农村开展农业推广是实现农村发展的关键,在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以及知识的传播和教育,加强人力资源的培养和管理,促进团体运作能力的提升,实现农村地区科技与人口素质的与时俱进,并有效地推进农村的发展。总而言之,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依存性,必须对农业推广予以充分的重视,加速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摘要 :

果树在种植生长期间,管理工作的好坏影响到果实的产量和质量,要想提高经济收益,就必须加强果树管理。本文介绍了果树管理注意事项;指出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

果树管理;注意事项;农业技术;应用

1、果树管理注意事项

摘心

一般在9月下旬,针对尚未封顶的新梢,摘除还没有木质化的细嫩部分,促使养分积聚在已经木质化的部位。如此能够为叶片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枝条成熟。

疏枝

在摘心处理之后,冬季修剪时要把长枝、密枝等清除,避免养分在冬季消耗过量,为果树贮存营养。

防涝

如果发现果园内因地势问题积水,要建设疏水沟渠,尽快将积水排出果园,避免树根长期浸泡在水中。还要扒开树根颈上部的表层,有利于土壤通气,促使根部正常生长[1]。

深翻树盘

最好的方法是从果树定植外缘开始,通过扩穴、深翻、施加有机肥,促使土壤熟化。1株果树深翻树盘的过程,可以2~4a时间完成,将深度控制在60~80cm,有利于深部根系的合理分布,保证土壤透气,提高根系的吸水能力、吸收养分能力。

秋季施肥

进行土壤施肥,常在9月份进行,以圈熟肥为主、氨肥氮肥为辅,数量100~150kg;进行叶面施肥,常在8月中旬—9月中旬进行,包括过磷酸钙()、草木灰浸出液(浓度为6%),喷洒2~3次。保护果林8月份应该向果林喷洒硫酸亚铁波尔多液,起到杀灭病菌的效果。该溶液的配置方法如下[2]:向3kg硫酸亚铁中加入30kg水,形成硫酸亚铁溶液;向3kg生石灰中加入70kg水,形成石灰乳;将硫酸亚铁溶液缓慢倒进石灰乳中即可。

2、果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果树修剪问题

管理人员没有对果树进行合理修剪,就会导致主枝干张开角度小、甚至不能张开。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枝干偏移到中心位置,树木呈现抱团状,继而主枝干的数量减少。实践表明,合理修剪枝干能保持营养均衡,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有效预防病虫害。修剪工作不到位,则会影响果树的健康成长。

果园修整问题

果园在管理期间,存在明显的头重脚轻现象,也就是将管理重点放在了果实成熟前,收获后往往缺乏系统的管理工作,导致果园内杂草丛生。研究表明,秋季温度适宜、光照合理,此时果树的光合作用效率较高,管理人员应该对果园进行修整,例如施肥、修剪枝干、病虫害防治等[3]。

3、果树管理中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栽培技术

果树栽培离不开相应的设施,常见如温室、塑料大棚、人工光源等,能够为果树的生长提供温度、湿度、光照等要素。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要求合理调整温度、湿度等参数,确保果树能够正常开花、结果,即便是在反季节的条件下,也能够保证果实新鲜无害。以塑料大棚为例,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打破植物冬眠机制、控制果树的生长、提高果实产量、果树整体管理等。管理实践经验表明,在果实的成熟阶段加强调控管理,能够提高果实的产量和质量,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最终增加经济收益[4]。

寒害预防

除病虫害以外,冬季寒冷天气也容易危害果树的生长。相关报道显示,每年在恶劣天气的影响下,我国果树在生产、售卖阶段均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对此,应该研发新技术,提高果树的抗寒性能,保证健康成长;果树种植要因地制宜,在寒冷地区可以引进抗雨雪、耐低温的果树种类,并对种植技术进行改良[5];加强果园管理工作,实时监测温度变化,必要时采用有效的防寒御寒措施,从而减轻寒害对果树的影响。

4、结语

果树管理的6大注意事项,分别是注意摘心、注意疏枝、注意防涝、注意深翻树盘、注意秋季施肥、注意保护果林。分析可知,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在果树修剪、疏花疏果、果园修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此,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从栽培技术、嫁接技术、寒害预防方面入手,为果树的健康生长创造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晶华.果树栽培管理及盐碱地果树栽培技术研究[J].北京农业,2014(18):90.

[2]陈志霞.农业技术在果树管理中的推广和应用初探[J].种子科技,2016(07):81.

[3]张硕.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5(11):29.

[4]秦路军,徐海苗.果树定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22):29-30,32.

[5]刘勇,孟凡武.果树春季霜冻防控管理技术及建议[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20):75-76.

山楂树繁殖毕业论文

山楂,又名山里果、山里红,蔷薇科山楂属,落叶乔木,高可达6米。山楂为核果类水果,核质硬,果肉薄,味微酸涩。果可生吃或作果脯果糕,干制后可入药,是中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抗心律不齐等作用,同时也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对胸膈脾满、疝气、血淤、闭经等症有很好的疗效。山楂内的黄酮类化合物牡荆素,是一种抗癌作用较强的药物,其提取物对抑制体内癌细胞生长、增殖和浸润转移均有一定的作用 栽植时期:春、秋及夏季栽植均可。秋栽在秋季落叶后到土壤封冻前进行。秋末、冬初栽植时期较长,此时苗木贮存营养多,伤根容易愈和,立春解冻后,就能吸收水分和营养供苗木生长之需,栽植成活率高。先将栽植坑内挖出的部分表土与肥料拌均匀,将另一部分表土填入坑内,边填边踩实。填至近一半时,再把拌有肥料的表土填入。然后,将山楂苗放在中央,使其根系舒展,继续填入残留的表士,同时将苗木轻轻上提,使根系与土密切接触,并用脚踩实,表土用尽后,再填生土。苗木栽植深度以根颈部分比地面稍高为度。避免栽后灌水,苗木下沉造成栽植过深现象。栽好后,在苗木周围培土埂,浇水,水渗后封土保墒。在春季多风地区,避免苗木被风吹摇晃使根系透风,在根颈部可培土30厘米高的土畦。

1、根苗繁殖:山楂每年都会在树下自然发出较多的根蘖,是培育砧苗的好材料。春季将根蘖苗挖出,按苗的大小分别栽于苗圃中。栽勒后及时浇水,加强管理,秋季嫁接品种;

2、根段扦插繁殖:把苗木出圃或果园施肥翻地时获得的断根收集起来。扦插时要边插根边将土踩实,使根段与土贴紧,然后浇水保墒。萌芽后及时去掉多余的芽子,只保留1个壮芽生长,秋季嫁接品种;

3、播种繁殖:各地在用种子繁殖时,都有成功的经验,但方法各异。通常是将野生山楂早采收,取种后,随进行水烫曝晒处理。

根段扦插繁殖对于地上部采用主干拉枝,新梢生长前期进行摘心等方法,以达到控制苗高和使主干分枝点降低的目的。根据盆栽造型的要求,可延长圃地苗木培养的年限,但一般自嫁接成活后1-3年均可上盆。

也可采用盆内嫁接,即选择砧木上盆以后,利用嫁接的方法.以期达到快速成形,快速结果的目的。尤其是盆内嫁接带有花芽的多年生枝组,有成活率高、坐果好的明显特点,是快速培育观赏价值较高品种的有效途径。

山楂树的繁殖方法包括了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三种,种子繁殖最为原始但耗时也是最长的,需要跨年之后种植,而扦插繁殖只需要大约15-20天即可成活,嫁接繁殖则需要准备砧木,三者各有各自的优缺点。

1、种子繁殖

山楂树最原始也是最自然的繁殖方法就是种子繁殖,其种子本身就是繁殖系统的最终产物,通过将种子经过催芽的处理之后,栽种到适宜的环境中就能够成活,但这个繁殖方法往往要等到次年才能够得到长出的苗芽。

2、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植物繁殖方法,是利用了植物的营养器官能够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生长出完整的植株的特性,也就是其无性繁殖的特性来进行的,挑选出健壮的枝条,将其斜插到土壤中,大约15-20天就能够发芽。

3、嫁接繁殖

通过嫁接的方式来进行山楂的繁殖,这也是比较可行的,选取用种子所种植出来的实生苗作为砧木,或是选用分株苗作为砧木也是可行的,然后采用芽接、枝接或是靠接的方法进行嫁接,其中以芽接的成功率最高。

4、注意事项

虽然山楂树拥有多种不同的繁殖方法,但不同方法种植出来的苗株也有一定的区别,种子种植的实生苗一般都有突变的可能,而扦插的扦插苗则能够完整的复制母本的性状,不会发生改变,嫁接则是能够人为对性状进行有选择的改变。

山楂繁殖有三种方法,一,种子繁殖法。把成熟的种子经沙藏处理,第二年把种子挖出来进行播种,一个月后就会发芽。二,扦插繁殖法。选择健壮的枝条,斜插于土壤中,半个月后就会自然发芽。三,嫁接繁殖法。用种子繁殖的苗或者是分株苗作砧木,用芽接,枝接。以芽接为主。种子繁殖法最容易成活。

梨树品种与栽培研究论文

梨树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不论山地、丘陵、沙荒、洼地、盐碱地和红壤,都能生长结果。但结出果实的品质稍不同。在一般栽培管理条件下,可获得高产量。梨树寿命长,经济利用年限久,中国南北各地梨区,100~150年生的大树很多,且枝 叶繁茂,结果累累,有的单株产量可达1000~1500公斤以上。 苗木繁殖多用嫁接法,常用的砧木有杜梨、山梨、豆梨、砂梨。梨树的矮化栽培是果树集约化栽培的重要手段,生产上,选用矮化砧较好的是云南榅桲,它具有扦插成活率高,矮化效应强的特点;中国科技工作者选育的K系砧木如:均表现出极强的矮化或半矮化特性,与梨的各品种亲和能力强,嫁接愈合好,并具生根能力。梨树绝大多数品种自花不结实,即使有些品种自花授粉有一定结实能力,但异花授粉可以结实更好,因此,梨园配置良好的授粉组合和足够授粉数量非常必要的。一般按照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3∶1,4∶1的比例为宜。栽植密度不同,栽植形式不同,所采用的树形,地上、地下管理措施也就不同,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栽培管理制度。最优的栽培管理制 度应当是幼树期叶面积系数迅速增大,进入丰产期之后能维持较高的光合作用有效面积,而且应当方便管理。稀植的梨园,结果晚、见效慢。采用变化密度设计,就是采用永久植株和临时植株同时定植, 栽植333株或111株比较好。永久行株距2m,行距5m:在永久行中间1m栽植2行临时行,株行距均为1m,这样 可栽植333株。栽植三年见果,四年很容易超过1500公斤。若小行距2 m,大行距4m,株距2m, 可栽植111株。栽植密度应考虑地力、品种。一般在土壤深厚肥沃、灌溉方便的平原,树体大,栽植应稀些,行株距2~4米×5~7米,亩栽株数23~66株。山地、沙荒、盐碱地栽植应密些,2~4米×3~5米。矮化密植园米×3米~3×4米,亩栽株数55~148株。 梨苗木定植后,要加强逐年管理,才能实现早期丰产。各年管理达到的目标是:第一年,苗全苗壮。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备苗时要多余10-15% ,假植到行间或空地。由于人为或其他原因造成缺苗、弱苗,可以在当年秋天或翌年春天补齐。同时,还要做好间作、除草、根外追肥、防病灭虫和防寒工作。第二年,促枝扩冠。春季解除防寒物、整形修剪,随之继续做好间作、除草、根外追肥、 防病灭虫、施基肥、拉枝等田问管理。有条件的果园可以进行生草栽培。第三年,成花见果。在做好整形修剪、追肥灌水、间作、中耕除草、根外追肥和秋施基肥、防病灭虫等综合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刻”、“剥”、“拉”、“多”、“扭”促成花芽的措施。第四年,优质丰产。在综合管理的基础上,着重做好人工授粉、疏花疏果、果实套袋、及时防治病虫等措施。 ①人工授粉宜在盛花初期进行,一定要争取在开花3天以内,抓紧时机进行人工授粉。②疏花疏果:花和果实的发育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营养,如果花量过多,消耗大量营养,必然抑制新梢和根系生长,也影响当年的养分积累;如果幼果消耗营养过多,新梢生长将明显下降,也不利于花芽分化。所以疏花疏果,严格控制负载量可以节省养分,并使落花、落果大大减轻,克服大小年,增大果个,提高品质,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果,同时应在花芽分化期促 花分化,均衡果率,控制大小年发生。大小年会使得树体承载失衡,既影响均衡收益,也影响果园树体健康。所以要平衡营养与生殖生长,均衡大小年。③果实套袋:给梨果套袋可减少病虫危害,减少农药污染,改善果实外观质量,果面细嫩光洁、肉细汁多,生产出来的果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套袋应在落花后15~45天 、疏果后至果点锈斑出现前进行。所使用的纸袋经透光度测定,大部分透光率均在1%以下,在幼果期过早套袋会影响果粒的发育,过晚套袋则果皮转色较晚,外观色泽较差,气孔变成果点,角质层表面易发生龟裂。尤其是青皮梨,当大小果分明、疏果完成后就应着手套袋。过晚,果点变大,果实颜色变深。对一些易生锈斑的品种,为减轻锈斑的发生,在幼果期增加一次小果套袋,一般在着果后可分辨果实形状时开始疏果,待确定留果数,即使用单果小套袋,最晚套小袋时间应在谢花后20天完成,否则失去意义。套小袋后20天左右就应加套大袋,气温高且烈日无风天气,套袋时间应提早,否则袋内温度过高,可能使果皮变色甚至日灼或裂果,气温低且经常有微风的天气或海拔较高的冷凉地区,适当推迟套袋时间影响不大。④及时防治病虫害:为害梨的主要病害有梨黑星病、梨腐烂病、梨锈病、梨疫病、梨褐斑病、梨黄叶病等:主要害虫有食心虫、食叶性害虫、枝干害虫,还有梨木虱、红蜘蛛、金龟子等。应根据发生的实际情况,做好预测预报,及时防治。虫害可使树体 衰弱、抗病能力差、病毒易侵染,要根据植保措施喷洒药剂灭虫,并结合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 1.因地制宜,确定树形因梨树栽培地理环境不同和栽植方式不同而确定不同的树形。集约栽培用矮干整形,房前屋后庭园经济则可稍高定干。中国内地一般用疏散分层式,而福建、浙江及沿海一带,有些地方台风为害严重则采用棚架式,土质好的地区修剪不宜过重,山地 丘陵则修剪要适当加重,同时在修剪口涂抹愈伤防腐膜,保护伤口愈合。2.因树造形,随枝修剪梨树多用疏散分层式和多主枝自然形两种。梨树极性强,分枝力弱,不一定按照人们的愿望形成理想 的树形,只能因树造形,不能强求一致。否则,反而影响产量。3.主从分明,结构合理梨树干性强,要求有中央 领导干。还要在中央领导千周围配备主枝,主枝上配备侧枝。中央领导干比主枝强,主枝比侧枝强,侧枝比生长在侧枝上的二级侧枝强,生长枝比结果枝强。各主枝均匀分布在主干四周,主枝之间生长要平衡。有两层主枝的,第二层与第一层的层间要有一定距离。第二层的两个主枝要安排在不影响第一层主枝光照的方向。4.既充分利用空间,又通风透光梨树直立性强,容易形成一把伞,影响通风和光照。梨树分枝力弱,又往往容易造成局部空虚。对空缺部位要用拉枝、侧芽分枝、刻伤等措施来弥补。对过密的枝叶要用开“窗户”的方法去解决。梨树对光照的要求较高,中国的砀山梨的品质,在甘肃比其原产地安徽的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西北地区的光照条件比安徽强。为解决光照问题,要求梨树下大上小,上 不打伞,下不着地,上空下不空的疏散分层式。5.控上促下,控强扶弱梨树极性强,往往造成上大下小中空的形态,一定要注意控制上部,促下部生长。控制过强部分,扶持较弱部分,达到平衡生长。 星病主要采取消灭菌源、加强栽培管理和适时用药防治等综合措施。⑴消灭菌源:秋末、冬初清扫落叶和落果,早春梨树发牙前结合修剪清除病梢、病叶和病果,并加以烧毁。也可于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梢或病花丛,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⑵加强栽培管理: 梨树 生长衰弱,易被病菌侵染,因此,增施有机质肥料,可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⑶适时用药防治: 南方梨区由于黑星病发生较早,应在梨树接近开花前和花落三分之二时各喷一次药,以保护花序、嫩梢和新叶。以后可根据降雨情况,间隔15--20天用药1次,前后约用药4次。北方梨区,一般第一次喷药在5月中旬(自梨萼片脱落后,病梢初现期),第二次在6月中旬,第三次在6月末至7月初,第四次在8月上旬。药剂可选用:1:2:200波尔多液;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1: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和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600--800倍液。 锈病防治关键是清除转主寄生和合理用药防治。⑴清除转主寄生: 挖除桧柏是防治梨锈病最彻底有效的措施。在新发展梨园时,应考虑附近(5千米以内)有无桧柏存在,如有零星的桧柏,应彻底挖除;如桧柏较多,则不宜作梨园。⑵合理用药防治: 如梨园近风景区或绿化区,桧柏不宜挖掉时,可喷药保护梨树,或在桧柏上喷药,杀灭冬孢子。桧柏上用药应在3月上中旬进行,以抑制冬孢子萌芽产生担孢子,药剂可用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五氯酚钠。梨树上用药,应在梨树树萌芽期至展叶后25天内喷药保护,即在担孢子传播侵染的盛期进行。一般应在梨萌芽期开始用第一次药,以后每隔10天左右用一次,连用3次。雨水多的年份应适当增加用药次数。药剂可选用1:2:160--200波尔多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10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1:4000倍液。梨树在盛花期应避免用波尔多液,以防 发生药害。如必须用药,可改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500--600倍。 食心虫⑴人工防治:在末你幼虫脱果前,在树干上离地面30厘米高处绑缚草把,诱集越冬幼虫。封冻时,解下草把烧毁。在冬、春委,刮除枝干上的老翘皮,并用钢丝刷子刷树皮裂缝,杀死越冬幼虫。⑵诱杀成虫:梨小食心虫成虫对糖、醋、酒的趋化性强,也有一定的趋光性。因此,可利用糖醋液,或黑光灯,或性引诱剂诱杀成虫。⑶适时用药防治:在成虫产卵期和盛孵期,应用药防治。药剂可选用:40%乐果乳油1:1000--1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800--1000倍液;50%杀螟硫磷乳油1:1000倍液;20%杀灭菊酯或10%氯氰菊酯乳油1:2000--3000倍液。 木虱梨木虱的防治关键,在于加强早期防治,掌握越冬成虫出蛰盛期,集中消灭越冬成虫及已产下的一部分卵,这时梨树尚未长叶,成虫和卵均暴露在枝条上,效果显著。⑴清洁梨园:冬季清扫梨园中的落叶、杂草,刮除树干上的老翘皮,集中烧毁,消灭越冬成虫。⑵人工扑杀:在越冬成虫出蛰期,于清晨气温较低时,在树冠下铺设塑料膜,振落越冬成虫,收集捕杀。⑶用药防治:在越冬代成虫产卵前和梨树开花前小若虫期各用药一次,杀死成虫、卵和若虫。药剂可选用:40%乐果乳油1:1000--15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1:1000倍液;20%双甲脒乳油1:1000--1200倍液。 蚜虫类主要采取人工防治和用药防治相结合的措施。⑴人工防治:梨二叉蚜的人工防治,可在越冬期间,刮刷梨树的树皮裂缝,消灭越冬卵。梨黄粉蚜的人工防治,可在越冬期间,扫除落叶、杂草,刮除树干上的粗皮,剪除秋梢和干枯枝,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虫卵。⑵用药防治:梨二叉蚜的用药防治,可在梨树花期前后,越冬卵孵化盛期、若虫尚未钻入芽内,各喷布一次40%乐果乳油1:1000倍液,或 40%乐果乳油1:1500--2000倍液。梨树萌芽前,喷布波美3--5度石硫合剂,对消灭梨黄粉蚜的越冬卵,也有一定的效果。采集加工削梨蒂插在萝卜上,就可以一年不烂。北方人每年在树上将梨包裹起来,过冬后才摘。也可以直接采摘食用。性味:味甘、微酸、性寒、无毒。种类:有很多种,例如蜜梨、雪梨、水梨......贮藏技术冷藏鸭梨冷藏时要注意采用缓慢降温措施,降温过快会引起黑心病。开始库温应保持在10-12℃,1周后每5-7天降1℃,以后改为每3天降1℃;在35-40天内将库温降到0℃,并保持0℃,鸭梨可贮藏8个月,好果率达80%以上。

我种植的是秋月梨间距:栽植株距为2-5m,行距为4-6m,每亩需苗30-80株,但如果要在行间套种其他作物则可将行距拉大为7-8m。此外,为获得早期丰产并实现高效栽培的目的,前期生产可进行矮化密植,矮化密植一般行株距为×1m、2m×或3m×2m等。行株距确定后要作标记,并依此开挖定植穴或定植沟,定植穴的大小为80立方厘米(即长、宽、深各为80cm),定植沟的大小为80cm深、80cm宽。挖定植穴或定植沟的作用是有利于梨苗根系的生长。浇水:定植后浇水一次,五月份施肥后浇水一次,27°的气温不算高,注意浇水就可以了。参考资料:

梨原产我国,为我国主要果树之一,除生食外,还可加工罐头、梨酒、梨干、梨脯等,深受群众欢迎。梨树结果早,一般2-3年开始投产,6-7年就能进入盛果期 ,适应性强,栽培容易,无论山地、田块、滩涂均可种植,丰产性好,基本无大小年现象,盛果期每亩可不变在2000Kg以上,寿命长,一般可达20-30年,最长达80-100年。一、优良品种介绍 (品种介绍仅供参考) (1)幸水:产于日本静岗县,系菊水×早生藏杂交育成,树势较强健,树姿半开张。果实扁圆形,平均果重200-250g,果皮浅黄褐色,均匀一致,果肉白色,肉质细而松脆,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品质上等,8月中下旬成熟,早果丰产,稳产,抗黑星病和黑斑病,要求办理水平较高。 (2)丰水:日本品种,系n-14(菊水×八云)×八云杂交育成。树势较强健,树姿开张,发枝力强,枝长易下垂。腋花芽及短果枝易形成,丰产。果实圆形,有棱沟3-4条,平均果重250g摆布,果皮锈褐色,阳面微红褐色,果面粗糙,果心中大,果肉浅黄白色,肉质细而脆嫩,汁多味甜 ,含可溶性固形物12-13%,品质佳,抗黑星病和黑斑病,8月中下旬成熟,易发生日灼病,果实不耐贮运。 (3)筑水:1970年日本果树试验场从丰水与八幸的后代中选出,1988年命名。果实圆形,整齐,平均果重250g摆布,果肩微凸,萼部呈棱突起,果皮黄绿至浅褐色。果肉白色,果心小,肉质细脆,甜汁多,石细胞少,品质上等,树势中等,发枝力强,早果,丰产,稳产,可与幸水、丰水互为授粉树,7月下旬成熟。 (4)新高:日本品种。平均果重350-400g,果大,近圆形,果皮黄褐色,肉质细酥松脆,香甜味浓,汁多,品质上佳。9月上中旬成熟,耐贮,早果,丰产,抗病性及适应性均强。 (5)翠冠(原代号8-2):用幸水×6 号(杭青×新世纪)杂交育成,树势强健,树姿直立,花芽易形成,结果性好,丰产。果实圆形,整齐一致,平均果重250g,大果重650g,果皮暗绿色,分布有锈斑,果肉白色,肉质细脆,与幸水肉质相似,果心较小,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13%,比幸水风味好,品质佳。7月底8月初成熟,耐贮运。 (6)清香:用新世纪×三花梨杂交育成,树势中庸,树姿较开张,新梢嫩枝绿色,成熟枝红褐色,花芽、叶芽、叶片均较小是其主要特征。果实长圆形,果形大,平均果重280g,大果重950g,果皮褐色,较光滑,果肉白色,肉质略紧密,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3-15%,果心特小,似小核桃,可食率高达93%,成熟期8月中旬,耐贮运。 二、栽培技术 1、梨园建立 无论平地、丘陵、山区、河滩都可发展梨园,但应考虑运输条件,有利于灌溉的条件等。果园地址选定后,应结合地形、地势、道路、渠道和防护林等,将果园按30-150亩不等划分为若干小区。丘陵坡地,小区长边尽可能与等交线平行,有利于水土保持,便于办理。 梨树从苗木落叶后至发芽前都可栽种,按照不同地形、地块确定种植密度,为了早期高产,最好采纳计划密植,目前推广的株行距为2×3米或×4米。 种植技术:A、按株行距定点挖穴,一般砂质土,穴宽80cm,深50-60cm,;水稻地穴宽80cm,深40-50cm即可。先放入至30-40cm摆布的稻草、枝条或绿肥枝、杆等,并将表土加入踏紧,再施有机肥(猪、牛粪)50-80公斤或砻糠鸡粪(20公斤)或纯鸡粪(10公斤)需腐熟,并加钙镁磷肥1-2公斤(碱性土壤可用过磷酸钙)与土混合填入,做成馒头形。B.种植前需将梨苗粗根剪栽2-3cm,促进新根发生,嫁接处薄膜需解除,以免影响主杆生长。C.种植时嫁接口需露地面5-10cm,踏实根际土壤,立即浇足水。风口地带,需设立支柱,防范倒伏。 2、改土施肥 土壤深翻熟化是梨树增产技术中的基本办法,要想果树增产、丰产、优质,必需从改良土壤着手。深翻改土一般在秋季果实采收后,到冬季落叶前进行,其方法有扩穴、全园深翻、隔行或间株深翻。深翻深度一般以30-40cm为宜,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纳隔年轮翻,1、3、5年在原穴的两侧开深尺宽尺摆布的深沟,2、4、6年在另两侧开深沟,结合施入基肥。 施入基肥标准,一般以100Kg梨果最少需有机肥(猪、羊厩肥)100Kg,再混入磷肥,有利于产量和品质提高。 除基肥外,在生长期还应适时追肥,一般要求施三次追肥,第一次花后肥,时间4月中下旬,促进枝叶生长,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第二次果实膨大肥,时间5月中旬-6月上旬;第三次采后肥,时间8月下旬-9月中旬,增加叶色,延长叶片寿命,恢复树势。 根外追肥可结合喷药施入适量氮、磷、钾等肥,常用浓度尿素%(高温%),过磷酸钙%,硫酸钾%,磷酸二氢钾%,此外腐熟人尿5-10%,草木灰浸出液3-10%(不能与农药混用)。 3、配备授粉树及三疏技术 梨为异花授粉树种,多数品种自花不结实,所以必需在花期基本相遇的授粉品种,主栽与授粉品种配置的比例最好是2:1或1:1,最少也需3:1或4:1,才能达到丰产稳产。日本梨(幸水、丰水、筑水)与翠冠、清香、脆绿可互为授粉。 三疏技术就是正确掌握疏花芽、疏花蕾与疏果的时期和方法。 A.疏花芽:结合冬季修剪时疏去过多花芽。冬季疏花芽,应按比例,原则上是花芽:叶芽=1:1,大约疏除全树花量的一半,但应注意梨树当年花芽形成多少,生产实际中,骨干枝以每5-6寸距离留一个花芽的密度为宜。注意,只疏花芽,保留叶芽。 B.疏花蕾:冬季修剪时若疏花芽工作未进行,可在开花前,疏花蕾进行补救,疏蕾标准一般按20cm摆布保留一个花蕾。疏蕾原则:疏弱留强,疏小留大,疏密留疏,疏腋花芽留顶花芽,疏下留上,疏除萌动过迟的花蕾,疏除副花蕾,决定疏除多少,还需随时了解气象预报。 C. 疏果:应按照品种、树势、花期、气候而定。花量多,树势弱,着果率高的应早疏花量少的幼树、旺树应迟疏或少疏。天气正常年份宜早疏,反之宜迟疏。原则:每个果实应具备25-30张叶片,正常年份一个果台可留一个果,果形中等大的品种一个果台可留1-2个果。 4、整形修剪 梨树的整形,按照品种的不同,立地条件的不同,主要利于结果可采纳多种树形,一般有疏删分层形,多主干开心形,多主枝圆头形等。 对梨幼树的修剪应少疏枝,多放枝,对初结果树要注意培养结果枝组,主侧枝的延长枝剪留长度逐年缩短。梨树大量结果后,骨干枝易下垂,应抬高延长枝角度,如内膛过密,需将过密的辅养枝疏除或短截,如挂果过多,枝条下垂,可采用在树冠中间竖竹杆,把下垂枝均匀地向四周吊起来。 三、病虫害防治 (1)黑星病:主要发生在萼片、果实、叶片、叶柄、新梢和芽等部位,症状:初期呈淡黄色圆形小病斑,后期发生黑霉。叶片上多发生在叶背,沿叶脉发病,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果实多在幼果期发生,被害幼果生长停止,渐呈木栓化龟裂,并引起幼果畸形,在雨水较多的季节(4-5月份)最严重。 防治方法: A.消灭越冬菌源。冬季清除落叶、落果和修剪下来的枝条及刮树皮,集中烧毁。 B.药剂防治。萌芽前喷波美5 度石硫合剂,在谢花3/4时,喷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月中旬新梢生长期,6月中旬果实生长期各喷一次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或其它防病药剂。 (2)梨锈病: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和幼果。在叶片上最初发生针状黄色病斑,逐渐扩大呈橙黄色圆形斑点,后期叶片正面紫红色凹陷,背面凸起,并长出一丛灰黄色毛状物,果实上症状与叶片不异。该病在果树上每年发生一次,发病高峰在4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 防治方法: A. 在5Km以内地区最好没有松柏、龙柏等柏树。 B.花前喷1:2:200倍(硫酸铜:生石灰:水)波尔多液,谢花后喷15%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40%灵福1000倍液,连续2-3次效果较好。 (3)梨小食心虫:为害桃的嫩梢和果实及梨果。一年发生5代,幼果从果顶及萼洼附近蛀入直至果心,果肉内有虫粪,蛀孔周围干腐发黑。第一代在4-5月份,主要为害桃嫩梢,以后每月发生一代,为害梨果为主,8-9月份为害梨果高峰。 防治方法:有桃梨栽培的果园,于4月上、5月上中旬在桃树上喷药。6月中下旬及7月中旬,各代幼虫发生期,在梨树上喷药庇护。药剂可用40%氧化乐果或20%丰收菊酯,20%高渗久效磷800-1000倍,或用5%敌杀死5000倍液,20%杀灭菊酯4000-5000倍液,效果均较好。 (4)梨蚜:为害叶片。受害叶片卷成筒状,4-5月份最严重,5月下旬以后至杂草中繁殖。10月份有翅蚜又飞到桑树上为害,冬季在梨芽裂缝处越冬,一年发生20代以上。 防治方法:梨开花后应注意防治,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或用一遍净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四、适时采收 适时采收是提高梨果品质量的重要一环。黄皮梨应掌握果皮由暗褐色变为浅黄褐色,青皮梨果皮由暗绿转为浅绿或浅黄色,肉质由粗、硬变细、脆,由酸转为甜味,种子由白转为浅褐色,可作为开始采收标准。采收要做到分期分批,先采大果,待7-10天小果会逐渐增大,再行采收。 采收时要做到轻采、轻放,切勿硬拉、硬折,失去商品性,同时要做好保叶、保枝工作。

梨 我国是梨属植物中心发源地之一,国内栽培的白梨、砂梨、秋子梨都原产我国。根据“诗经”、“齐民要术”等古籍记载,我国梨树栽培的历史在4000年以上。梨树是我国南北各地栽培最为普遍的一种果树,据1995年资料统计,梨园面积已发展到万亩,仅次于苹果和柑橘,在国内名列第三位。 一、分布区域 我国梨产量最多的省是河北、山东、辽宁、江苏、四川、云南等。主要梨产区有山东烟台,栽培品种为黄县长把梨、栖霞大香水梨、莱阳慈利、莱西水晶梨和香水梨;河北省邯郸、石家庄、邢台一带,主要品种为鸭梨、雪花梨;辽宁省绥中、北镇、义县、锦西、阜新等地主产秋白梨、鸭梨和秋子梨系统的一些品种;安徽省砀山及周围一带为酥梨产区;山西高平为大黄梨产区,原平则以黄梨和油梨为主载品种;甘肃兰州以出产冬果梨闻名;四川的金川雪梨和卷溪梨;新疆的库尔勒香梨和酥梨,烟台、大连的西洋梨也都驰名中外。 二、栽培意义 梨果实供鲜食,肉脆多汁,酸甜可口,风味芳香优美。富含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梨果还可以加工制作梨干、梨脯、梨膏、梨汁、梨罐头等,也可用来酿酒、制醋。梨果还有医用价值,可助消化、润肺清心,消痰止咳、退热、解毒疮的功效,还有利尿、润便的作用。梨木细致,软硬适度,是雕刻印章和高级家具的原料。 我国许多梨产区其收入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门路,成为当地国民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因此,梨树的生产发展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栽培特点 梨树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不论山地、丘陵、沙荒、洼地、盐碱地和红壤,都能生长结果。在一般栽培管理条件下,可获得高产。 梨树寿命长,经济利用年限久,我国南北各地梨区,100~150年生的大树很多,且枝叶繁茂,结果累累,有的单株产量可达1000~1500公斤以上。 梨属植物中的秋子梨有极强的抗寒能力,其栽培品种多数可耐-30℃的低温,如:小香山梨、麻梨、八里香和花盖等品种。白梨的抗寒力也可到-23~-25℃的低温。 梨树耐涝性特强,据研究在缺氧的死水中可忍受9天,仅次于葡萄。 苗木繁殖多用嫁接法,常用的砧木有杜梨、山梨、豆梨、砂梨。梨树的矮化栽培是果树集约化栽培的重要手段,目前,生产上,选用矮化砧较好的是云南榅桲,它具有扦插成活率高,矮化效应强的特点;我国科技工作者选育的K系砧木如:K31、K9、K13、K21、K28均表现出极强的矮化或半矮化特性,与梨的各品种亲和能力强,嫁接愈合好,并具生根能力。 梨树绝大多数品种自花不结实,即使有些品种自花授粉有一定结实能力,但异花授粉可以结实更好,因此,梨园配置良好的授粉组合和足够授粉数量非常必要的。一般按照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3∶1,4∶1的比例为宜。 栽植密度应考虑地力、品种。一般在土壤深厚肥沃、灌溉方便的平原,树体大,栽植应稀些,行株距2~4米×5~7米,亩栽株数23~66株。山地、沙荒、盐碱地栽植应密些,2~4米×3~5米。矮化密植园米×3米~3×4米,亩栽株数55~148株。 四、主要栽培品种 我国栽培的梨树品种,主要分属于秋子梨、白梨、砂梨、洋梨4个系统,种类和品种极多,南北各梨区,都拥有适应各地区栽培的、不同熟期的成套品种。在辽宁、吉林、河北北部、甘肃陇中及河西走廊等地区主要栽培种秋子梨。在长江流域以北,直至河北长城一带和辽西地区以白梨系统的品种为主。而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多分布砂梨系统的品种。而洋梨系统的品种主要分布在山东省胶东、辽宁省大连一带和黄河故道地区,栽培面积很小。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