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农民工是一个日益壮大的群体。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中,他们继续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做出贡献。近年来,随着农民工年龄的增长,这一群体逐渐形成。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老一辈农民工已经逐渐被农民工所取代。农民工已成为新时期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我国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中面临着各种问题。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日益引起我国政府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因此,如何解决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深入研究农民工城镇就业现状、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就业是民生之本。农民工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工就业,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就业歧视。消除就业歧视,实现平等就业是“促进高质量就业”的应有之义。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民工政策趋于相对公平,但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中国农民工在就业机会、行业、劳动工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工作时间、社会保障和职业发展等方面受到歧视性待遇。
你说:“我关心人民群众,民生问题是当今社会是比较值得关注的!”
一、农民工就业困难的主要表现形式(1)求职上岗难农民工求职成功率很低;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找工作时屡屡上当,有的财物,有的陷入传销集团失去人身自由,有的甚至被拐买;有的在试工期内就失业等。(2)频繁失业和长期失业有的农民工上岗时间短则十天半月,长则两三个月以上,失业、找工、上岗、再失业交替,以短期工为主,频繁失业,生活窘迫。(3)就业质量低农民工获得到的工作多集中在“脏、苦、累、险”岗位,工作强度大,工资偏低,安全保障不足,劳保条件差,福利待遇低;用人单位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或签订不平等的“格式合同”,农民工基本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二、农民工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分析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笼罩下,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社会现象非常突出,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工人,大量岗位空缺,另一方面是大量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农民工就业更加困难。涉及农民工就业困难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一)农民工职业素质差,职业竞争实力低(1)观念陈旧,生活方式落后农民工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小农经济意识和“小富即安”观念根深蒂固,就业观念落后,不能主动迎接挑战,难以适应城市生活和企业工作要求;农民工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打有很深的农村烙印,落后于城市,难以被市民认同接纳。(2)文化程度低,无技术技能专长农民工普遍受教育年限不足十年,缺知识少技能,多数人无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他们生活和工作压力大,因此无时间无精力无机会接受再教育和再培训,直接造成职业竞争能力持续低下的状态。(3)职业信息不灵,缺乏求职技巧农民工职业信息不灵,缺乏求职技巧,求职经验不丰富,又缺少城市人脉关系。致使他们盲目流动,“听说”哪里好找工,哪里工资高,就蜂涌而去。他们求职往往是投亲靠友,从而造成同乡亲友间的恶性竞争,由此也造成了农民工求职难上岗难和长期稳定工作难的状况。(4)法治意识薄弱,维权能力低农民工法治观念薄弱,他们不仅不懂法,不知道应该如何利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公民权利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还常常违法,不少农 一工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二)用人单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天经地义,是市场经济规律使然。出现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地区和城市,用人单位面对蜂涌而来的求职者,往往选择“人才高消费”策略,加大了农民工就业的困难。有的企业长期试工,一面频频裁人,一面长期招工,这种现象在一些技术含量低和靠订单生存的加工企业尤为明显,农民工往往成为受害者。有的企业将第一代农民工的管理方式套用到第二代农民工身上,导致劳资矛盾尖锐,劳资纠纷频发,管理成本剧升,企业不愿多聘第二代农民工。(三)农民工就业缺乏有效的职业指导农民工缺乏全面及时有效的职业指导,是农民工就业困难的一大重要原因。(1)职业指导师队伍还未成规模。(2)职业指导的专项制度和长久;制还未建立起来。(3)农民工未得到职业指导服务(四)其他因素全球金融危机,大批“三来一补”加工出口型企业生产订单减少,大量农民工因此失业。三、解决农民工就业困难的指导对策(一)对农民工进行科学分类,建立农民工职业指导档案系统,制定分类指导策略。(二)对农民工实施职业指导对农民工实施多元化职业指导,帮助农民工实现长期稳定就业,帮助农民工制定和实现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农民工提高就业质量和生活质量。(三)协同用人单位和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为农民工长期稳定就业提供服(四)建立为农民工开展职业指导的专业队伍和专项制度综上所述,从农村剩余劳动力中衍生出来的农民工队伍,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2亿多人的庞大队伍,涉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所有的产业行业,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暴发,国家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进步,使个体职业素质较低的农民工群体就业更加艰难。在此形势下,农业劳动生产率将有更大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将会更大走出乡村的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将更加了突出。农民工就业问题已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是关乎“和谐社会”是否能真正实现的重大社会问题。对农民工实施全面及时有效的职业指导,是解决农民工就业困难强有力的举措。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一)教育体制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要求的是适应工作岗位、专业知识过硬的全面发展的高校毕业生。但从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来看,大学教育中还存在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问题,专业设置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大学专业设置重复,导致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人才紧缺,而部分专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致使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高等教育不能相互促进、相互提高。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知识面窄,实践能力差,无法适应工作岗位。(二)就业市场方面2015 年全世界经济都是低增长的状态,导致整体就业形势不乐观。尤其企业效益增长缓慢,用人成本增加,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裁员降薪,从而促使就业难度增加。另外,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用人单位和人才培养单位不能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不到满意的大学毕业生,另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找不到非常满意的工作单位。就业市场的恶性竞争是导致就业难的又一因素,不合理的人才引进竞争机制,致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变得苛刻,高标准、高要求地去招聘人才,很多毕业生应对不了如此激烈的竞争。(三)大学生自身方面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很大程度上与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密切相关。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浪潮中,不积极进行创新、创业的尝试,反而认为自己是精英人才,应该成为公务员、国家财政供养人员 [1] 。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导致很多毕业生不走出去找工作,而是等着国考、省考,导致考生数量居高不下。另外,学生在大学期间不能很好地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也是就业难的一个原因。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分析(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能够被市场经济形势下的用人单位所吸收,教育应该面向市场化、国际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合理设置学校专业,使专业人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高等教育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在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让学生到用人单位去 实习、观摩生产,这样,学生就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另外,高校去行政化也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学生就业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高校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第一位,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二)加强学校的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作为一个社会难题,需要社会、政府、家庭、高校多方参与,共同攻克,其中政府统筹应该是主导力量。高校同时应该承担起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的主要责任,力争在就业观念、就业基础教育、基本能力培训上下功夫,多投入;做好“顾问”,在指导和服务上更趋精细和完善;在就业质量提升上紧盯就业率,促使更多学生有事做;远眺就业层次,让更多有潜力的优秀学生有更好的事做 [2] 。如同高校不能改变当前就业的窘况一样,学校定然不能推卸就业指导和服务的责任。所以,高校要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做好、做实、做细。(三)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无论是教育体制改革,还是学校加强就业指导,最终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身素质。只有学生自身本领过硬,才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首先,大学生在校期间,在认真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参与学生社团的实践活动,锻炼个人的社交能力,因为无论是写作、口头表达,还是待人接物都是社交来工作中所必备的。
农民工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群体,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中,他们为我国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发展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近年来,随着农民工年龄的增长,农民工这一群体逐渐形成。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老一代农民工已经逐步为农民工所取代,农民工这一群体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在新的时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方面原因的影响,我国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却面临种种问题,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引起我国政府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如何解决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在我国的 教育 领域中,发展职业教育对于开发劳动力资源,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作用。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职业教育的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论职业教育新常态
[摘要]职业教育是中国经济跨入新常态的重要基石,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新常态。以2014年6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为标志,中国职业教育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下的职业教育,呈现着两个新特点,蕴含着两个新动力,催生着两个新局面。新常态下的职业教育,仍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需认真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新常态;含义;标志;任务
自2014年5月首次以“新常态”来描述当下的中国经济以来,“新常态”一词已经成为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研究的高频热词。尤其是当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了系统性阐述,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在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同时,职业教育必须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必然也要进入新常态。
一、职业教育进入新常态的含义
什么是“新常态”?从字面上看,“新”就是“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常态”就是平常的、正常的状态,也即时常发生的状态。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新常态就是凸显新特征,蕴含新动力,催生新局面。
新常态下的职业教育呈现着两个新的特征。其一,职业教育发展从追求数量增长转为更为重视品质提升,从注重规模扩张转为更为强调内涵建设,由过去的更快更大转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更好更强。其二,创新发展成为职教发展的主旋律。面对新的情况和问题,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职业教育进入新常态,要进一步创新职业教育的思想观念、发展战略、发展模式、体制机制;要不断深化改革,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实现专业提升、产教深度融合;要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自身优势,主动为行业转型发展服务,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新常态下的职业教育蕴含着两个新的动力。
首先,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处于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步人新常态,经济增速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驱使社会加大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比重,要求更加重视中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职业教育今后更多把资源配置和工作中心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从而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其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能源革命蓄势待发,信息技术催生的教育革命对职业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职业教育信息化、平台化、在线化日益普及深化,这必将促进职业教育从职前延伸至职后,从职业岗位需求延伸到生活需求,从而形成全程化、多元化的职业教育。
新常态下的职业教育催生着两个新的局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为此,国家正努力打通从中职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实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衔接行动计划,推动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藉此,构建科学合理的职教体系,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这是其一。其二,实践证明,市场和社会决定着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而社会资本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源头活水。
这就要求有关单位和部门认真落实国家政策,进一步敞开社会力量办学的大门,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兴办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格局。与此同时,职业教育也将更加对外开放,中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和深入。
二、职业教育进入新常态的标志
2014年6月23日―24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在会前接见与会全体代表并讲话。这是时隔九年之后我国召开的又一次全国性的职教会议,会议前一天,《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公布,会议闭幕当天,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此次会议及其前后的相关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新时期中央关于职业教育的功能新定位、形势新判断、工作新部署。会议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阐述了现代化职业教育的新功能,回答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上顶天,下抵地,范围广,力度大。会议的召开,意味着职业教育改革拉开了新帷幕,标志着新时期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由此中国职业教育走进了新时代,步入了新常态。
新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们群众的需要。会议认为,新时期职业教育不仅要为学生即将从事的职业做好准备,而且要使他们有自尊、有目的的生活。由此,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首先受益的是学生,其次受益的是职业教育体系本身。随着“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职教也是抓发展、抓职教又是抓民生、抓职教就是促就业”意识的逐步强化,职业教育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黄金期,这对于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完善现代职教体系必将产生重要作用,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长远竞争力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职业教育进入新常态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压力与动力相伴,机遇与挑战相随。在旧习惯仍惯性运行下的今天,新常态下的职业教育必将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能不能适应新常态,能不能让新常态逐渐走向成熟,今后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处理好发展速度与质量提升之间的关系。
职业教育与其他事物一样,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个统一体的主要方面是不同的。在过去一段时间,量的扩张是职教发展的主要方面;而在职业教育迈入新常态的今天,质的提高就成为主要方面。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又受到多种条件的束缚和制约,因而当今职业教育仍需追求一定的速度,保持适当的规模,过慢的速度,过小的规模,不是新常态的固有之意,但另一方面,当今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和条件都不同程度发生了改变,不以结构优化和质量提高为基础与前提的高速度,不仅不能够长久保持,而且会给自身发展带来危害。
新常态,发展要有新思路,要树立没有质量的发展是浪费,没有效益的速度是后退的意识,破除单纯追求速度、不重质量、不讲效益、不顾代价的思想,充分认识新常态下现代职业教育肩负的使命,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努力以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服务于更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落实好2014年全国职教会议精神。
此次会议科学 总结 了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 经验 ,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对新常态下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全面安排和部署。会议的精神重在落实,贵在行动,现在要做的就是要以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姿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吃透精神,压实责任,把办好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解决好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能,大力培养一大批新型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同时,新常态下的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 入职 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 传统 文化 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积淀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把学生的品行操守看得比一纸分数更重要,把学生的人文素养看得比考试成绩更重要,把育人看得比育才更重要。教育将不再以“分”为向导,以片面追求教育的GDP为目标,而是基于“人”的哲学考量与追问,把培养一个个精神独立、人格完整、品德高尚、懂得担当,能够自食其力的合格公民作为己任。
(四)构建好科学合理的现代职教体系。
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联系最为密切。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必须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
一是创新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通过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建立从初级到高端的技能人才完整培养链条,畅通各类技能人才成长成才 渠道 。
二是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深化师资培养改革。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教师动态管理机制,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大力提升双师型教师所占比重。
三是统筹发展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使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使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学生的双向流动机制,大力推动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职教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和实施社区教育发展计划,加快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开放衔接。
四是优化职业教育空间布局,科学安排资源配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品牌、突出特色、提高质量效益为目标,按照依法治教、有序发展、先易后难、整体推进的原则,合理安排职业院校区域布局、城乡布局。
围绕国家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各地自身实际,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努力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浅析职业教育信息化
摘 要:将传统职业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化的职业教学方式进行对比,充分介绍了信息化之后职业教育发生的变化。提出信息化课堂与实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方案,展望了未来信息化职教教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信息化;职教教学改革;多媒体课堂;多媒体实训教学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爆发,计算机、网络逐步进入千家万户,而职业教育也逐步走进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多媒体技术、 网络技术 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与课堂相结合,展现出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无法实现的教学过程,人们所熟知的职业教育在新技术的引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信息化引领的改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以及分组讨论等是常见的教学手段。信息化职教教学则引入了更多的教学方式。
情境式教学:无论是哪门学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永远的话题,所以上课的前几分钟导入环节才显得尤为重要。信息化可以为学生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大场景导入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还原真实的操作过程,帮助学生获得示范性的知识。
启发式教学:幻灯片、音视频的运用提供了直观形象的素材。学生对于这些感官信息的理解能力要远远大于对数字、文字等抽象事物的理解。信息化使得教师在与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可以对其中的难点和不同观点进行引导,通过提供在线答疑和参考资料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训练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这种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发现式教学:在许多实训课或者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中,学生往往根据教师的示范在具体的设备上操作练习。过程单一,且容易受到设备数量的限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所开发出来的许多多媒体教学软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良好的人机交互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通过犯错、错误反馈、错误纠正的过程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信息化的课堂教学
在多媒体越来越普及的现在,大部分学校已经为每一个教室配备了信息化的设备,课堂教学也在向信息化转型。但是大部分职业学校的教师对多媒体的应用还停留在使用一个简单的ppt代替板书,或者简单播放一段视频上。如何利用信息化设备的优越性来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个职业学校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
教学用的ppt或者flash课件是信息化课堂的重要体现之一。课件可以把文字、音视频、动画、小游戏、网页等多媒体元素融于一体,从而帮助师生更好地理解重点、克服难点。课件不是书上内容的生搬硬套,不是把板书从黑板上简单移到电脑上。通过对多媒体素材的适当选取与呈现形式的适当安排,可以不时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学会精心设计课件,以学生的视角安排学习流程,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视频的应用是信息化课堂的直接体现。许多学生无法亲身经历的场景可以通过视频来展现,因此,有许多老师喜欢用视频来创设学习情境。也有一些实训课的老师,将实际的操作过程播放给学生看,从而代替实际的演示,解决了人多看不清,无法重复演示的问题。更有学校将视频与网络摄像头相结合,将企业引进校园,直接将企业现场视频转入课堂,由专家现身说法,为学生答疑解惑。
除了视频之外,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也是传统课堂中没有的。计算机的普及导致各种仿真软件层出不穷,由于市面上大部分的软件偏重于实际应用效果而不是教学,专门针对教学的软件也逐步被开发出来。教学软件的优势在于辅助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备的帮助系统几乎可以完全取代教师的功能,优良的交互性能可以将仿真现实环境的图像、声音、语言等通过人机接口作用到用户的感官,再针对用户的反应做出及时的反馈,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用户可以通过不断地使用软件获取知识,加强技能的练习。
另外,教学软件也打破了传统课堂链式的教学流程,不同学力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选择相应的模块学习。在一堂课结束之后,学习进度可以保存,以便之后继续。而学习的效果也可以实现即时的评价并反馈给学生与教师,让学生可以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也让教师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充分的了解,以便采取相应的 措施 因材施教。在最后进行课程评分的时候,也实现了过程性评价,不以一次考试决定成绩。
最后,网络的普及将课堂从教室延展到了课外。不仅教师有教案,学生也开始有学案,在上课之前就了解课堂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课堂的反应能力。网络通讯软件的使用使得师生之前再无隔阂,师生实现网上交流,答疑解惑、畅所欲言,网络对收发作业也提供了便利。
三、信息化的实训教学
大多数理工科科目都有理实一体化课程,在实验室中通过实际操作锻炼技能。在传统实训教学中,一般理论部分先由教师讲解,然后教师演示,最后学生自行操作练习。其中暴露出来许多的问题,例如,理论部分学生理解不够透彻;在演示的环节由于学生数目众多,难以做到人人看得清楚明白,且几乎不可重复;在练习的时候又容易受到设备台套数的限制,一旦学生遇到问题,教师无法及时做出响应。
信息化的实训教学通过引入多媒体的手段解决了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制作一个简短的课件,利用动画、视频等资源讲解抽象的概念。在演示阶段,一段事先录制好的视频可以代替教师展示操作的全过程,清晰直观,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看见,并且可以反复播放。仿真软件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操作不熟练、设备台套数不足的问题。一部分学生可以首先在仿真软件上练习,熟练的学生再到设备上实际操作,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降低了出错概率。除了解决传统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数字”还为实训教学带来许多新的变化。由于教学软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教师的工作,学生的学习与操作过程变得更加具有灵活性。集中体现在:
构想性,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 想象力 进行创新,实训教室变成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做的课堂,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及时得到需要的辅助指导;
重复性,操作过程通过软件的适当引导形成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每一次循环学生都可以反省,自己把握自己练习的进度,在反复的练习中不断提高;
协同性:通过人机交互、人人交互,学生交流的对象不再限制于教师,学生可以理解虚拟用户的需求,许多项目可以设计成必须具备协同操作能力才能完成的训练。
信息化进入职业教育的领域对探索和发展现代教育思想、提高教育技术水平、改善实验实训环境、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职教教学信息化也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加强网络资源的建设,建立起学校之间可以共享的教育资源平台;如何进行教学平台的设计,推广教师空间与学生空间的普及,让师生之间的交流如同使用微博一样成为习惯;一些先进的技术,例如,半实物技术、虚拟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其成本投入相对也比较庞大,要不要将这些技术引入职业学校,如何将这些技术引入职业学校?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职业教育还会向网络学校、虚拟教育等方向发展,职业教育也会更加完善。
你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改一下。自2008年以来,专科资格线就处于下降趋。今年,专科资格线为180分。连续4年,专科线维持在这一水平。今年,还首次试点高职院校注册入学,高考落榜考生均可向纳入试点范围的高职学校申请注册入学。上大学的门槛越来越低,这是显而易见的。在其背后,招生却演变成了一场高成本的战争,紧张而激烈。高校扩招、生源减少,加上各种其他因素,处于高等教育链条末端的专科、高职院校率先感受到了招生难。他们需要面对的,是生死存亡。一方面,“零投档”的现象,不少高职院校都遭遇过。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于重点本科,也是业内并无争议的事实。职业学校招生和就业形势的反差非常大,原因是深层次的,各方都需要反思。招生现状生源紧张赶场参加招聘会◎部分民办学校每年招生成本不下百万元从2008年开始,我省专科线就处于下降趋势,2008年专科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文理科均为220分,2009年降至210分,2010年降至190分,2011年至2013年每年的专科资格线和专科线都是180分,2014年专科资格线仍为180分。180分什么概念?在2014年之前,高考科目有5个,分别是语、数、外、综合和基本能力,平均每科得36分,就有机会上大学。今年,基本能力取消,平均每科45分。而且,今年首次实行注册入学,落榜生又多了申请入学的机会。专科分数线一再降低,但即便如此,部分专科院校仍然需要直面生源危机。即使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宣传招生时也不敢轻易把预估分数线提高。“考生咨询时,我们答复350分以上可以报考。”济南一所高职院校的表示,学校虽然实力比较强,但因为现在的生源不是鼎盛时期,他们也不敢大意。而实际录取情况是,这所高职院校,一志愿投档结束后,普通文理科计划全部投满。文科504个计划,一志愿投出530人,最高分549分,最低分467分。理科1913个计划,投出2009人,最高分525分,最低分427分。这一所高职院校,考生投出的最低分数,超出了老师的预期,但并不是所有高职院校都有这么好的结果。有四成左右的高职院校,要参与征集志愿的录取。两次征集志愿结束后,还有不少外省院校未能投满。“2012年,专科第一次征集志愿录满的只有6所学校。2013年多了一些。”今年专科一志愿投档结束后,还有很多的高职院校招不够。一志愿如不能被录取,征集志愿时很多招生计划还在。今年的招生情况虽然不错,但作为高职院校实力派中的一员,学校对前期的招生宣传不敢有半点“怠慢”。“各地市招办举办的高招会,学校都会组织人员去参加。在外地有招生计划的地方,也会派人去。”说,在专科志愿填报志愿前,招生工作人员一直都在忙。今年,他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里,从石家庄到聊城,从聊城到济南,再从济南到淄博,辗转各地参加高招咨询会。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学校还有一部分单独招生计划,所以学校的招生工作早就启动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名气都还好,虽然不用想别的办法去拉拢生源,但是,在招生工作上也要消耗半年的时间。“光印宣传页的费用,一年得六七万。但和民办学校相比,几万元真的不算什么。”说。据了解,不少民办学校,每年的招生成本下不来一二百万。坦言,在2008年之前,生源多,学校招生不用动脑子。如今,生源减少,高职院校越来越注重内涵建设,追求学生的就业质量。抓好出口,生源才有保障。就业形势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于重点本科◎订单培养入学时就业就有了保证选择一所学校,家长不再单纯地看学校的名气,越来越看重就业情况。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尤其如此。在高职院校,订单培养成为一种趋势。职业学院一负责招生工作的老师介绍说,职业学院去年入学的学生,订走了1000人。也就是说,四分之一的学生已经找到了工作。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与20多家企事业单位开设的订单培养班有40多个。订单班的培养模式为,学生入校即可报名参加订单班,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去企业顶岗实习,实习半年后即可签订正式就业合同,保证全部安排就业。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相关负责人解释说,订单班的学生所占比例不小。学校的医学院,药学专业今年招4个订单班。口腔医学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也有订单班。“订单班的学生,入学时就业就有了保证。”该负责人表示,学生实习期间,每月都有生活补助。“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属于典型的蓝领。”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参与招生的陈老师说,职业教育的定位比较准,社会需要的不全都是高大上、高精尖的人才。而一般的本科院校,学生毕业面临二次选择的时候,很难。就业时没有什么优势。但在高职院校,学校和企业对接,学生在半学校、半社会的环境中,会明白自己将来要干什么,自身的目标性也比较强。“职业院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敢用,放到岗位上能顶得起来。”陈老师说。本科学的是知识,专科学的是技能。科技职业学院招生工作人员朱老师表示,没技术,学生往往毕业就面临着失业。而有技能,无论走到哪都有饭吃。据了解,“十一五”以来,全国职业院校共培养了近8000万毕业生,占新增就业人口的六成,成为我国高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以加工制造、城际铁路、民航、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信息服务、酒店管理等,近几年来,新增从业人员职业院校毕业生占七成以上,特别能体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能力。“从外部评价来看,学校培养的人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就业率可以集中体现。”王扬南说,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职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于重点本科院校,高职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超过90%。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数据显示,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最高,为78。1%,高于“211”(包括“985”)重点大学的75。5%。反思构建职普相当的教育格局意义重大◎职业学校招生和就业形势的反差非常大近年来,不断改革招生考试制度,采取春季高考、职业教育分段培养“3+2”和“3+4”模式、初中起点高等师范教育培养“2+3”和“2+4”模式,以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多样化录取。2014年春季高考,首次实行“知识+技能”的考试模式。在职业教育招生考试中,凡参加当年春季或夏季高考取得成绩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向纳入试点范围的高等职业院校申请注册入学。高考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宽松环境,促进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实际上,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已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在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当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大体相当的格局已基本形成。”职普教育格局的基本形成,并不简单地指学校数、学生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它体现的是不同类型的人才结构在教育结构中的体现。教育需要支持、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上除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之外,从客观上来讲,教育结构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结构需求的适用度是最重要的。“整个社会需要哪一类的人才,这类人才通过什么样的教育来培养?人才有技能型的,也有学术型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性措施。职普大体相当,这个结构的基本形成意义非常大。职业学校招生和就业形势的反差非常大,也是社会热议的问题。“就业好,为什么招生还存在难的问题,原因是深层次的。”发展职业教育是加快经济转型的迫切需要,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可以选择学一门技术,出来就业前景比较好。大学生吧,现在太多了,而且学的大多都是过时的东西,除非你读研究生,考博士之类的,现在缺的是高学历人才和技术人才,现在好多大学生出来找不到工作,只要自己有个拿手的技术就不愁找不到工资高的好工作,现在的厨师行业确实发展不错,可以考虑下。
摘 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它关系着中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当前,我国面临最大的就业压力并非来自城镇,而在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我国农村妇女占整个妇女人口的70%以上,农村妇女向城镇转移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农村妇女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重视农村妇女的全面发展,克服传统性别偏见和影响农村妇女发展的障碍,提高农村妇女各方面素质,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解决好农村妇女就业问题,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在分析我国现阶段农村妇女就业现状的基础上,阐述其存在问题及深层制约因素,并结合相关就业理论,吸取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农村妇女就业的成功经验及教训,提出提高农村妇女就业水平的对策与建议,为政府部门切实解决农村妇女就业问题提供参考。关键词:农村妇女;就业;问题;对策第2章 相关理论介绍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着中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我国农村妇女占整个妇女人口的70%以上,解决好农村妇女就业问题,对促进经济发展,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农村妇女就业是一个特殊的范畴,既有地域性又有性别特征,经典作家虽然没有专门论述农村妇女就业,但在其就业理论中涉及到农村妇女就业;西方学者从就业和男女性别差异就业理论中进行了论述。第一节 基本概念范畴“农村妇女”作为群体涵盖了地域和性别两个属类,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划分,都具有特殊性。分析农村妇女就业问题,需清晰界定就业、农村就业及农村妇女就业的内涵。一、农村就业所谓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职业1。根据国际劳工统计会议规定的通用标准,凡是在规定的年龄之上,具有下列情况的都算就业人员:一是正在工作中的人,指在规定的时期内,正在从事某项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工作人员;二是有职业但是临时没有工作的人,如:由于疾病、事故、休假、旷工、劳动争议或气候不良,单位因各种原因临时停业的工人;三是雇主和自营业人员。由此可见,只要公民所从事的劳动是相对固定的有报酬或收入的职业,是得到社会承认的合法劳动,都是正式就业。从就业的实质看,它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一种结合,即劳动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对生产资料实现占有和使用。就业在各个国家的界定是不同的,我国的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就业按照地域划分可分为国内就业与国外就业,国内就业又分为城镇就业与农村就业。农村就业包括三类:一是农民在农业部门内部就业,包括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部门;二是农民在农村的非农产业部门就业,包括工业、商业批发和零售、储运、建筑、乡镇企业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三是农民去往异地就业,主要是在城市的各非农产业就业。二、农村妇女就业依照农民就业的分类,农村妇女就业也同样包括三类,但由于妇女所从事的工作不仅限于单一产业,按上述分类方式难以界定。因此本文从妇女就业地域、就业人员比例来划分其就业类别,将农村妇女就业归为广义就业与狭义就业。广义就业指的是农村妇女留在农村中的各种就业,既包括在农村中从事种植养殖业,也包括在本地乡镇企业的就业;狭义就业指农村妇女进入城市的非农就业。本文主要针对狭义的农村妇女就业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进城就业的农村妇女是指那些在城镇或城市从事非农工种,而身份仍然是农民的进城务工人员。从身份上说,她们来自农村,户籍身份是农民,在农村承包着土地,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从事着农业劳动,并从农业生产中获得一部分收入。从职业上说,她们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城镇、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以此作为她们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走出农村,走出田间,去城市寻找自身的发展。由于传统性别歧视意识、传统身份意识的混合,加之自身素质及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妇女在城市的发展空间,基于现阶段国内针对农村妇女各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对农村妇女就业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促进农村妇女就业,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促进农村妇女就业,有利于提高农村妇女的经济地位;最后,促进农村妇女就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第二节 相关理论介绍农民教育和职业培训是大工业的必然要求。教育对工业而言生产出劳动力的商品形式,用以满足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需要。对农民而言还生产出劳动力的资本形式,通过教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在更广和更高的层次上就业,以期获得更多的收入。一、农业劳动力贡献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了农业劳动力贡献理论。1954年,刘易斯发表了一篇题为《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的论文,提出了名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在发展经济学领域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刘易斯认为,在欠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早期,存在着两个互相独立又彼此联系的经济部门,一个是市场导向和技术先进的城市现代产业部门,另一个是庞大落后和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经济部门。传统经济部门的劳动力大量过剩,一般以隐蔽性失业的形式存在,可以为现代产业部门的扩张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应。由于从传统部门溢出的劳动力存在着有力竞争,因此每个劳动者都得把自己的工资报酬控制到最低限度,即现代产业部门的工人的实际工资只得长期保持一种低水平。这样,节约资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会因成本低而有利可图,从而得以迅速扩展。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扩大,越来越多的过剩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迅速转变为资本,欠发达国家工业化早期资本严重短缺的局面就逐渐得到缓解,经济增长进入良性循环。一旦传统经济部门中的全部过剩劳动力资源被城市产业部门吸纳完毕,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条件便告结束,城市产业部门工人的实际工资就会快速上升,投资者把眼光转向开发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工业化过程从此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二、就业转换阶段论美籍华人发展经济学家费景汉和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是刘易斯模式的继承者,他们二人在20世纪60年代合著的《劳动剩余的发展》一书中认为,要使就业转换得以实现,必须保证农业迅速增长到足以满足越来越多非农产业劳动力对产品的消费需求。“费景汉—拉尼斯”就业转换阶段理论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换过程的实现由一种无阻碍过程发展为一种有可能受阻的发展过程,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提供了新的、更复杂的内容。刘易斯模式只描述了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过程,没有描述农业部门的发展。费景汉—拉尼斯模式与刘易斯模式的重大区别就是,前者把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之间的发展关系清楚表示出来了。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仅为工业部门扩张提供所需的劳动力,而且还为工业部门提供农业剩余。如果农业剩余不能满足工业部门扩张对农产品扩大的需求,劳动力转移就受到阻碍。三、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转移理论美国经济学家乔根森在刘易斯的二元结构大框架内构建模型,他将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的生长点由刘—费—拉模型的现代工业部门转到了农业的发展上,即农业本身的发展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农业产品的剩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型的基础。他将人口和劳动力增长作为内生变量纳入农业生产函数中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使我们清晰地看到,降低农村人口增长率与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将促进农业剩余产品的增多、工业部门的扩张以及增大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规模,从而加速整个经济增长与发展。在这方面,乔根森的结论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历相吻合,对中国也有一定适用性。第三章 农村妇女就业的制约因素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妇女的就业机会明显增多,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进入城市从事着各项工作。虽然就业水平较以往有所提高,但传统观念、城乡二元结构、地方保护政策、妇女自身的素质等仍然制约着农村妇女就业。第一节 传统陈旧观念的制约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们形成“男尊女卑”的思想。新中国成立以后,尽管倡导“男女平等”思想,但仍存有“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尤其是在文明程度低、知识相对贫乏的农村,妇女地位总体依然低于男性,这使女性失去了许多创业、就业的机会。由于中国农村的传统习俗和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多农村妇女思想观念陈旧、保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自卑心理严重。尤其是进城的农村妇女,她们生活在城市中,惟恐说错话做错事而遭到他人的耻笑,这种紧张的心态使她们害怕和城里人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正因为这种根深蒂固的自卑心理,有些农村妇女不愿意外出打工,有的即使愿意走出去,在务工岗位的选择上,往往愿意选择农民工较聚集的集体劳动的工种,不愿意进城从事诸如家政服务类的工作。第二节 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我国城乡结构形成了工人与城市、农民与土地的必然联系,加之农民的社会资本缺乏,进城务工只能靠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自然又形成了市民关系网和农民关系网的城乡二元关系网络,农民很难挤进市民关系网,因此,只能在城里做一些边缘性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选择外出务工,但由于制度性壁垒仍然存在,如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城市管理制度等方面,农村妇女真正能够融入城市还是很难实现。目前户籍制度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大中城市的准入条件仍然很高,由此衍生出来的其他一系列制度,如教育制度、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形成了强大的制度性障碍阻止了农村妇女融入城市。城市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还没有覆盖到农民工。有的地方虽然允许农民工子女入托入学,但要额外加收不菲的费用;在政治权利上,进城务工妇女与市民相比没有畅通地表达她们自身意愿的政治渠道,更不用说话语权了;在社会保障方面由于进城务工的农村妇女大多从事的是非正规就业,传统上叫“临时工”,她们普遍没有社会保险,与正式职工同工不同酬,不能享受城市市民的各种福利待遇。尽管少数地区已经对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做出了专门的规定,但从总体上看现行的社会保障政策制度,基本将非正规就业人员排除在外。第三节 地方保护政策的制约近年来,虽然限制农民向非农领域流动的森严壁垒已经打破,但在许多地方尤其是一些大中城市,仍然制定了一些不符合中央政策的限制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政策,主要表现在对农民工进入城镇就业的总量控制,职业、性别、工种限制,强制性收取管理费、用工调节费等。这些措施客观上提高了农民进城就业的门槛,增加了他们的负担。有的地方限制农民进入正规部门工作,有的甚至明确提出不要女工,很多城市只把那些城市居民不愿意做的脏、累、险的工种留给农民工,有的城市以种种理由定期或不定期驱赶进城务工的农民。由于政策上的歧视,进城务工的农村妇女整体上处于社会的底层。她们的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得不到必要的法律和社会保障。其具体表现为:工资报酬达不到法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拖欠、克扣工资情况严重,工时大大超过法定工作时间,而且领不到加班加点费,男女同工不同酬等。劳动和安全卫生条件恶劣,没有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和条件,中毒伤亡等事件时有发生,女性权益得不到保护。由于各方面的歧视,进城务工的农村妇女难以得到必要的资金、技术、信息、基础设施等资源,缺乏经营场所,这些都是在大中城市务工的农村妇女面临的普遍问题。同时,对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免费培训和服务,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按政策规定应补贴经费难以落实兑现,直接影响了培训机构对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积极性。第四节 妇女自身素质的制约文化素质对劳动力就业开拓能力和就业选择能力具有直接影响,不同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决定了就业方式和转移方向的不同。农村妇女素质低是影响转移规模和速度,特别是转移层次的重要因素。农村妇女自身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没有学历的女性比例为,比男性高出;初中学历的女性比例为,比男性低;高中学历的女性比例为,比男性低;小学学历的男女比例相当,女性比男性低。由此可见,农村妇女受教育的机会大大低于男性,女性整体文化层次低下,文盲的比例接近女性总数的一半。第四章 农村妇女就业的对策建议妇女地位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农村妇女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对推动我国农业持续快速发展,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农村妇女就业,必须内外兼顾,既要改善农村妇女自身素质问题,又要协调外部客观条件,为农村妇女就业与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第一节 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一是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力度。“谁受益、谁投资”是经济学原理的原则,而农村则相反,由于农村教育投资与收益的不对称性,农村教育的受益方是城市经济。通过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力度,让农村基础教育真正的受益方来支付这个投资成本,从而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主体与受益主体的统一,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有力地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和城市人力资本的积累,为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积累强大的后劲。由于国家财政分担了许多原本需要农村家庭分担的教育支出,为农村家庭节约大量的生产资金,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直接的收益,这种现实的收益又必将有助于提高家庭对教育的支出,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二是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投资。农村的正规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个很大区别就是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投资主体和受益主体能够有机统一,因为农村的职业教育主要是进行各种农业生产技能培训或其他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有关的技能培训,而这种技能是可以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如各种养殖技术等。这种教育由于其受益在农村,能够直接增加农村家庭的收入,因此农民也愿意在这方面进行投资。但是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并没有提供这样的职业教育机会,或者提供的职业教育不切合实际。发展职业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在另一种意义上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第二节 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村妇女的思想素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妇女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自身素质对人的生存发展起决定作用,这一理念越来越被大多数农村妇女认识和重视,学文化、学科技、学致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当前农村妇女的新时尚。但是,农村妇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多种因素影响,自身素质与男性相比、与其他女性群体相比,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思想解放程度与经济发展形势不适应;道德观念与全民道德建设要求不适应;科技文化素质与其担负的责任不适应等。这些都影响了妇女的就业水平。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不懈地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帮助农村妇女掌握理论,认清形势,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自觉维护稳定大局,支持改革与发展。鼓励妇女在农闲时节组织起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通过先创优等活动,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事迹,特别是妇女创业的事迹,强化社会舆论氛围。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新人、新事、新风尚,进村入户送温暖,在全社会倡导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总体上提高妇女的思想道德素质。第三节 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的技术水平要制定农村妇女教育培训计划,有步骤、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各类文化科技培训,举办各类使用技术培训班。深入开展“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培养一批科技带头人,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并发挥她们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活动不断深化。鼓励有条件的妇女上农函大、农广校进修。充分发挥农村图书室、阅报栏的作用,使有限的报刊进入农村妇女的视野。新闻媒体要积极关注农村妇女这个特殊群体,在舆论宣传上予以倾斜,在引导她们转变观念、赶超先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重点分区域地培养特色村、致富户,特别要在经济落后村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周边妇女提高素质,参与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妇女的知识结构的“就业型”培训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只有把妇女素质提高了,才能解决根本问题,使妇女成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优质人才资源。针对不同层次的群体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组织各类师资上门培训会计电算化、托儿所营养、物业管理、园艺绿化、动画设计、公共事业管理等课程。为吸引妇女参加培训,帮助她们克服困难,可推广与企业挂钩的培训,实行就地培训,就地就业,企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第四节 建立健全农村信息网络,为农村妇女就业搭建平台国际劳工局对世界就业问题研究报告认为,“要从获得更多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中受益,其前提必须有信息保障”。信息成为农村妇女就业的“耳朵”。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档案,可以为劳动力转移搭建信息平台。建好城乡统一的就业信息网络,是统筹城乡妇女就业的基础工作。政府应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并研制开发相应的软件,将城市的培训中心、职介招聘信息与登记的妇女劳动资源信息统一登录上网,并将网络覆盖到所连的每个乡镇,同时实行就业政策、招聘信息自助查询免费服务。建好城乡统一的就业信息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成立中介机构,为农村妇女提供免费信息服务。政府应积极鼓励民办职业中介组织的发展。促进劳务派遣公司等劳动服务组织,做好农村妇女劳动的输出和接收工作,尤其要针对农村妇女以非正规就业为主的特点,把这些妇女组织起来,由这些单位与农村妇女签订劳动合同、支付报酬并办理相关社会保障,同时这些单位向用户提供家政、保洁、护理等各种服务,这样减少了农村妇女找工作的盲目性,增加她们的归属感,也方便了用户,更有利于非正规就业的规范化管理。结 论解决农村妇女就业问题,既是民生问题,又是农村妇女自身发展问题,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国家和各级政府为农村妇女就业提供保障和便利条件,既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环节。本文尽管提出了解决农村妇女就业的对策建议,但真正付诸实施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特别是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妇女的自身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农村妇女的整体就业水平。这是发展农村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参考文献[1]栾林悦;刘晓冬;国外妇女与就业理论研究概况[J].中国劳动保障2010年10期[2]何新芳;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年04期[3]宁光杰;简析马克思的就业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03期[4]蒋永萍;关注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平等——“中国妇女就业论坛”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02期[5]冯媛;第二届农村妇女发展与对策研讨会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02期[6]高小贤;农村妇女研究综述(1991—1995年)[J].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02期[7]刑新民;这边风景还好─-个体私营经济:劳动者就业的重要领域[J].光彩2006年05期[8]吴勉;卿卫东;黄伟均;刘勤;加拿大农业及农村信息服务——赴加拿大考察侧记[J].广西农学报2003年01期[9]杜继淑;余新;论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妇女教育[J].经济师2004年08期[10]朱方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评说[J].经济学家1995年04期
摘要:在我国转型时期的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最基本,最主要的人口变动矢量就是农民进城变成工人,他们在城市中从事着最繁重的非农劳动,但他们的身份并未完全得到城市的认可和接纳,他们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就是在城市里的业余文化生活极其匮乏,主要表现在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生活,他们在创造城市繁华的同时,也无奈的感受着城市给他们带来的寂寞。他们身在城市,心灵却无处栖息。通过调查活动,本论文揭示了现阶段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的现状,并提出了旨在提高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一)“新生代农民工”的产生及特点20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第一代农民工”的子女纷纷从学校毕业,追随父辈的身影顺理成章地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新生代农民工”随之出现。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的身上显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第一,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第一代农民工大多文化水平很低,以小学以下文化水平居多,其中文盲还占有一定比例,进城后大多从事艰苦行业的工作,没有什么专业技能,主要靠出卖劳动力为主。而新生代农民工则大为不同,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有的在进入社会前还在专门职业学校学习或接受过培训。第二,对农村和城市的认同感互换。第一代农民工的生老病死都离不开农村,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他们即使在最后时刻想到的都是叶落归根,他们会把进城打工的不得已称为“背井离乡”。相反的,新生代农民工则是主动自愿的追求城市生活,对未来充满自信和憧憬,希望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技之长获得工作认同和实现自我价值,在城市生活是他们的奋斗目标。第三,思想观念转变。第一代进城务工的农民,挣钱养家是第一位的,对于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待遇条件等不会过多的挑剔,也没有融入城市的打算。而新生代的农民工由于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对工作岗位相对挑剔,他们已无法从事像父辈那样的艰苦工作。往往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职业规划,根本没有回农村的想法,他们想通过城市生活来充实和提升自己,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第四,消费观念和生活理念变化。第一代农民工往往省吃俭用,除了工作以外,基本没有精神文化生活。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难觅老一辈农民工土里土气的身影,他们更乐意花钱享受物质和精神生活,他们追求时尚的服装,轻松体面的工作,亲睐高科技电子产品,有着一定的休闲文化生活需求,俨然和市民已无多少区别。第五,维权意识和社会主人公意识增强。新世纪“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理念的深入,使得新生代农民工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有了很大的改变,加之国家对农民工利益和生存环境的重视,他们不像第一代农民工那样,利益受损时只会忍气吞声,而是学会用法律武器和舆论压力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有些新生代农民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在城市赶出一番事业,或成为行业标兵,或成为创业成功者,赢得了媒体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也开始为地方发展和农民工自身地位的提高积极呼吁和行动,作为城市一份子的主人公意识明显增强。“(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及原因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向城市,不仅仅是带来城市人口的增加,相应的一系列诸如住房、交通、就业、社会治安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城市生活空间和政府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情况:新生代农民工一心想融入城市生活当中,而城市人则通过种种制度壁垒将农民工排挤出城市,不容许侵占他们既得的空间和利益。至此,长期的拉锯战让新生代农民工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状态,这就是既回不去农村,也融不进城市。对大多数第一代农民工而言,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只是城市的“过客”,他们来自农村,归宿也在农村。可是,新生代农民工面对的未来则多是迷茫,自小在城市或学校中长大的他们,对农村生活不了解也没任何生存经验,就认准了城市生活这一条路。即使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徘徊,哪怕不能被城市人认可,他们也没有退路可走。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往往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这种生存境遇使得他们形成了自卑、心理失衡、心理挫败的复杂心理,尤其是当理想破灭、求助无望时,自杀、犯罪等一系列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和谐的问题就产生了。(三)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困难他们面对的困境主要是来自于城市制度壁垒的限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将公民人为地划分为农业与非农业人口,并且赋予二者不同的权利。由于户籍制度以及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之上的迁移、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构成的制度屏障,人为地设置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城的成本和障碍。城市建设一方面需要农民工的贡献,因此在经济上采取吸纳政策;另一方面在城市福利分配与享有方面则设置壁垒,采取排斥态度。这种在“经济上吸纳,社会关系和福利上排斥”的双重态度,使得农民工被迫处于城市的“边缘”位置。第二,就业制度。很多城市为了缓解本地区的就业压力都会制定一些不同程度的地方保护政策,使得外来农民工处于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在就业方面的歧视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只能在城市供职于“低端”职业,大多数成为为酒楼、宾馆或饭店的服务员、保安以及制造加工企业工人,劳动时间普遍较长,工作待遇偏低且稳定性较差,更谈不上职业发展,这些都导致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之路并不顺畅。第三,社会保障制度。城市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封闭性,没有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其中,或者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强,而难以纳入保障体系。这些现实情况致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方面普遍缺乏保障,这必然制约了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能力和进程。第四,住房制度。城市市民子弟由于继承了父辈们享有过的福利住房待遇,在城市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而新生代农民工进城之后,属于白手起家,首要的就是住房难。他们面临着工资低、房价高的严峻形势,农民工只能是选择偏远的郊区或者是脏乱差的贫民区居住,不仅拥挤,而且没有安全保障。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成为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的一种奢望和梦想。由于在城市没有属于自己的固定住房,没法改变户籍身份,只能成为城市中的农村人,随之而来的下一代上学难也使他们面临着重重困难,甚至被迫打碎他们的城市梦;另外,由于没能享受市民待遇,在医疗保障方面也面临更高的成本,除此之外,由于没钱身份,还得再生活工作各个方面受到城市人的不同程度的歧视和排挤。因此,他们的融城之路的成本异常高昂。新生代农民工融城之路上的重重障碍,更容易使得他们对城市和社会产生不满情绪,如果长期得不到纾解,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事情来,因此,有必要在制度上寻求突破,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融城之路扫清障碍,这不仅能够化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尴尬处境,也能有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进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一、农民工就业困难的主要表现形式(1)求职上岗难农民工求职成功率很低;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找工作时屡屡上当,有的财物,有的陷入传销集团失去人身自由,有的甚至被拐买;有的在试工期内就失业等。(2)频繁失业和长期失业有的农民工上岗时间短则十天半月,长则两三个月以上,失业、找工、上岗、再失业交替,以短期工为主,频繁失业,生活窘迫。(3)就业质量低农民工获得到的工作多集中在“脏、苦、累、险”岗位,工作强度大,工资偏低,安全保障不足,劳保条件差,福利待遇低;用人单位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或签订不平等的“格式合同”,农民工基本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二、农民工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分析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笼罩下,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社会现象非常突出,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工人,大量岗位空缺,另一方面是大量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农民工就业更加困难。涉及农民工就业困难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一)农民工职业素质差,职业竞争实力低(1)观念陈旧,生活方式落后农民工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小农经济意识和“小富即安”观念根深蒂固,就业观念落后,不能主动迎接挑战,难以适应城市生活和企业工作要求;农民工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打有很深的农村烙印,落后于城市,难以被市民认同接纳。(2)文化程度低,无技术技能专长农民工普遍受教育年限不足十年,缺知识少技能,多数人无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他们生活和工作压力大,因此无时间无精力无机会接受再教育和再培训,直接造成职业竞争能力持续低下的状态。(3)职业信息不灵,缺乏求职技巧农民工职业信息不灵,缺乏求职技巧,求职经验不丰富,又缺少城市人脉关系。致使他们盲目流动,“听说”哪里好找工,哪里工资高,就蜂涌而去。他们求职往往是投亲靠友,从而造成同乡亲友间的恶性竞争,由此也造成了农民工求职难上岗难和长期稳定工作难的状况。(4)法治意识薄弱,维权能力低农民工法治观念薄弱,他们不仅不懂法,不知道应该如何利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公民权利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还常常违法,不少农 一工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二)用人单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天经地义,是市场经济规律使然。出现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地区和城市,用人单位面对蜂涌而来的求职者,往往选择“人才高消费”策略,加大了农民工就业的困难。有的企业长期试工,一面频频裁人,一面长期招工,这种现象在一些技术含量低和靠订单生存的加工企业尤为明显,农民工往往成为受害者。有的企业将第一代农民工的管理方式套用到第二代农民工身上,导致劳资矛盾尖锐,劳资纠纷频发,管理成本剧升,企业不愿多聘第二代农民工。(三)农民工就业缺乏有效的职业指导农民工缺乏全面及时有效的职业指导,是农民工就业困难的一大重要原因。(1)职业指导师队伍还未成规模。(2)职业指导的专项制度和长久;制还未建立起来。(3)农民工未得到职业指导服务(四)其他因素全球金融危机,大批“三来一补”加工出口型企业生产订单减少,大量农民工因此失业。三、解决农民工就业困难的指导对策(一)对农民工进行科学分类,建立农民工职业指导档案系统,制定分类指导策略。(二)对农民工实施职业指导对农民工实施多元化职业指导,帮助农民工实现长期稳定就业,帮助农民工制定和实现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农民工提高就业质量和生活质量。(三)协同用人单位和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为农民工长期稳定就业提供服(四)建立为农民工开展职业指导的专业队伍和专项制度综上所述,从农村剩余劳动力中衍生出来的农民工队伍,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2亿多人的庞大队伍,涉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所有的产业行业,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暴发,国家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进步,使个体职业素质较低的农民工群体就业更加艰难。在此形势下,农业劳动生产率将有更大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将会更大走出乡村的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将更加了突出。农民工就业问题已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是关乎“和谐社会”是否能真正实现的重大社会问题。对农民工实施全面及时有效的职业指导,是解决农民工就业困难强有力的举措。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一)教育体制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要求的是适应工作岗位、专业知识过硬的全面发展的高校毕业生。但从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来看,大学教育中还存在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问题,专业设置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大学专业设置重复,导致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人才紧缺,而部分专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致使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高等教育不能相互促进、相互提高。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知识面窄,实践能力差,无法适应工作岗位。(二)就业市场方面2015 年全世界经济都是低增长的状态,导致整体就业形势不乐观。尤其企业效益增长缓慢,用人成本增加,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裁员降薪,从而促使就业难度增加。另外,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用人单位和人才培养单位不能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不到满意的大学毕业生,另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找不到非常满意的工作单位。就业市场的恶性竞争是导致就业难的又一因素,不合理的人才引进竞争机制,致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变得苛刻,高标准、高要求地去招聘人才,很多毕业生应对不了如此激烈的竞争。(三)大学生自身方面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很大程度上与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密切相关。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浪潮中,不积极进行创新、创业的尝试,反而认为自己是精英人才,应该成为公务员、国家财政供养人员 [1] 。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导致很多毕业生不走出去找工作,而是等着国考、省考,导致考生数量居高不下。另外,学生在大学期间不能很好地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也是就业难的一个原因。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分析(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能够被市场经济形势下的用人单位所吸收,教育应该面向市场化、国际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合理设置学校专业,使专业人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高等教育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在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让学生到用人单位去 实习、观摩生产,这样,学生就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另外,高校去行政化也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学生就业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高校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第一位,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二)加强学校的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作为一个社会难题,需要社会、政府、家庭、高校多方参与,共同攻克,其中政府统筹应该是主导力量。高校同时应该承担起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的主要责任,力争在就业观念、就业基础教育、基本能力培训上下功夫,多投入;做好“顾问”,在指导和服务上更趋精细和完善;在就业质量提升上紧盯就业率,促使更多学生有事做;远眺就业层次,让更多有潜力的优秀学生有更好的事做 [2] 。如同高校不能改变当前就业的窘况一样,学校定然不能推卸就业指导和服务的责任。所以,高校要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做好、做实、做细。(三)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无论是教育体制改革,还是学校加强就业指导,最终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身素质。只有学生自身本领过硬,才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首先,大学生在校期间,在认真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参与学生社团的实践活动,锻炼个人的社交能力,因为无论是写作、口头表达,还是待人接物都是社交来工作中所必备的。
劳动社会学论文题目大全
劳动社会学论文题目有哪些可以选择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劳动社会学论文题目大全,欢迎大家阅读!
1.我国城市职业乞丐研究
2.国际分工碎片化与劳动阶层就业. 收入分化--一个分析方法
3.贸易全球化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
4.加快建立以劳动力调查为主的失业率统计改革步伐
5.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性别歧视的分布效应研究
6.浅议基层劳动工资统计中的问题与建议
7.社会排斥型差等正义批判及其矫正--以劳动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为例
8.女性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福建省的调查数据
9.关于大学生打工问题的法理探究
10.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的文献述评
11.人力资本. 融城能力与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融入
12.中国农村社会流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3.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与反歧视政策研究
14.流动的消费本土性:劳动力迁移中的文化随迁--以本土性饮食文化的跨境流动为例
15.家庭劳动是否降低工资收入--基于CHNS的证据
16.“技术-劳动”的性别分工--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阐释
17.中国外资企业女性劳动力收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8.浅议如何提高劳动统计分析质量
19.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近代白族妇女劳动就业状况
21.浅谈老年人力资源开掘--基于老年社工理论视角
22.追求幸福莫过于尊重劳动
23.川东革命老区妇女当下生活状况研究
24.城郊被动城市化失地农民社会适应研究--以辽宁省鞍山市为例
25.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26.中国城镇中年男性和女性的家庭照料提供与劳动供给
27.居住条件. 工作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健康的影响
28.谁偷了你的好工作
29.现行劳动工资统计调查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30.职业分层视野下的城镇人口与农民工收入差距研究
31.蒙古族村落社会富余劳动力群体婚姻家庭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32.中国古代西部地区妇女的女织劳动研究
33.社区工作者的情绪劳动研究--潜层剖面分析的视角
34.性别视角下已婚女性赴日打工家庭策略研究
35.社会工作--作为一项情感劳动的再探讨
36.劳动时间与农民工主观幸福感--基于湖南省农民工三融入调查数据的分析
37.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38.打工家庭与城镇化--一项内蒙古赤峰市的实地研究
39.家庭收入变化. 夫妻间时间利用与性别平等
40.农村“留守妻子”的生存现状及其影响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41.性别. 风险偏好与竞争意愿:基于真实劳动的实验研究
42.陕西榆林937个农户家庭人口结构变化分析
43.川东革命老区妇女当下生活状况研究
44.承前启后:袁方的劳动社会学思想
45.作为职业. 身份. 地位和文化的农民角色--基于功能分析的视角
46.女性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47.工作投入概念应用
48.黑龙江省农村与垦区农村空心化对比研究
49.国外残疾人就业政策转型:从保障到融合
50.知识型员工劳动关系不和谐的诱因及改善举措
51.试论休闲活动的本质特征
52.河南省农民工务工地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53.发挥老年群体潜在价值助力实现中国梦
54.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与对策--基于社会资本视角
55.浅析“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农村社会工作
56.国外产后女性就业政策研究
57.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性别工资差异经验分析
58.新生代农民工回乡与留守的意愿探析
59.农村分工深化与社会结构变迁
60.社会结构的散流化及其治理
61.建立劳动力市场监测与统计体系的思考
62.延迟退休年龄对中国失业率的影响:理论与验证
63.低生育率背景下女性劳动参与水平. 特点及变动趋势
64.家政女工体面劳动赤字的社会排斥分析--基于武汉市的调查
65.农林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培养探析
66.情绪劳动的内涵
67.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68.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与社会稳定问题探析
69.国家. 市场. 家庭在妇女福利中的角色与作用
70.生育对职业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7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72.统计口径缩小对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影响的实证
73.简析职业女性人际交往能力及培养对策
74.女性农民工就业歧视现状及成因分析
75.试析女性流动人口职业健康问题及其对策
76.浅析青年农民工幸福感
77.社会工作对农村老年贫困家庭的介入研究
78.传统农区女性农业技术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79.农村劳动力迁移时间对留守老人养老的影响
80.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女性失业问题简析
81.超老龄社会中的日本女性再就业问题
82.农民工人口统计学变量与职业生涯成功的关系
83.工作-家庭平衡状况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84.职业机会. 收入增长与就业质量主观评价
85.美国养老事业的财政支持研究
86.关于工业革命时期城镇下层儿童生存状况的思考
87.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统计分析的应用
88.城乡女性劳动参与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
89.经济的服务业化和女性劳动
90.从“找份工作”到“体面劳动”:都市青年的就业新期待--基于我国青年就业质量的现状及问题调查
91.“新农合”制度对农村妇女劳动供给的影响
92.居民家务劳动时间经济价值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93.代际收入流动的社会经济学分析
94.女性劳动参与. 生育行为选择与人口红利研究综述
95.探索城市职场女性的困境和成因
国家促进老龄劳动者就业的精细化策略
97.职业对劳动力时间配置选择的影响:以家务时间为例
98.角色定位. 价值冲突和模式选择--略论企业社会工作的基本问题
99.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收入差异:一个社会资本的解释
100.供求关系视角下马克思就业思想进路及启示
101.农民工的心理诉求应予关注
102.办公室政治. 情绪劳动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实证研究
103.智力残疾人支持性就业支持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沙市个案调查
104.当代中国女性道德状况调查
105.充分发挥女职工“半边天”作用--谈女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106.作为自我治理的劳动--约翰·洛克劳动观简析
107.关于我国性别劳动分工的影响因素研究
108.职业指导要以贫困线为基础
109.双层劳动力市场下的居住隔离--以上海市居住分异实证研究为例
110.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女性婚姻观
111.非农工作经历与农民社会关系网络
112.性别观念. 现代化与女性的家务劳动时间
113.家庭结构如何影响流动劳动者的收入分配格局?--来自CHIP2007年的证据
114.三大劳动群体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115.雇主品牌构建与和谐劳动关系
116.从劳动理解社会--阿兰·图海纳的贡献
117.山西省青年劳动者就业质量的思考
118.浅谈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思考
119.统计分析在劳动保障有关工作中的应用
120.农民工就业空间选择及留城意愿代际差异分析
121.外出打工,你准备好了吗?
122.老龄化背景下的日本高龄者雇用政策
123.中外被退休案例中的平等诉求
124.新生代农民工人际信任的影响机制--基于昆山市的调查
125.社会工作分阶段地介入对农村养老问题的`改善
126.农村富余女性劳动力外出务工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基于河南省X村农村富余女性的调研
127.不可小觑的“女性职业化”
128.农村劳动力迁移. 老人照顾需求与社会支持介入方式分析
129.产业转型升级对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30.劳动关系治理与工业社会秩序的建构--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的企业社会工作
131.劳动收入份额及其变化趋势
132.中国外流劳动力的社会福利效应研究--基于微观调研的经验分析
133.福利企业残障员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34.企业劳动工资统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135.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成因及对策
136.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安全感状况及提升策略
137.对底层劳动妇女形象刻画的比较--以鲁迅. 郁达夫. 许地山的小说为例
138.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内地城市融入研究--基于武汉市的调查
139.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保障问题探析
140.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化的困境与出路
141.基于若干统计问题讨论的国际接轨因素分析
142.女性社会工作者与情感劳动:一个新议题
143.广东省劳动就业环境现状与对策
144.典型低收入群体就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45.优化下岗职工社会支持系统的社会工作研究
146.小组合作学习在大学生课堂上的应用研究--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为例
147.西北农村青年劳动力的职业获得与教育. 社区关系研究
148.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与城市融入分析
149.家庭结构. 重大疾病和农村劳动力迁移
150.天津:社区工作者劳动报酬每人每月1500元
151.浅析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
152.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演变的时空特征及内在机制
153.银川市养老服务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对策
154.梦想在劳动中飞扬
155.区域身份认同与团队劳动供给--基于印度旁遮普人与孟加拉人的实验研究
156.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经济学解析
157.职业性别隔离视域下会计职业女性化问题的思考
158.失地农民就业的社区支持体系研究
159.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社会工作实务探讨
160.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劳动力迁移对初婚年龄的影响
161.养老保险金与老年人幸福指数的实证检验
162.控制流浪乞讨人员数量的经济学分析
163.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 规律及对策研究
164.传统中国乡村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结构的嬗变--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探讨
165.论向警予的女权主义思想
166.关于异地务工人员融入珠海社会的思考
167.家庭策略对双流动家庭性别分工的影响
168.国外女性就业促进的社会支持模式
摘要农民工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一个特殊群体,肩负着建设城市和繁荣农村的双重任务,对我国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农民工作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在就业中普遍受到歧视。本文列举了农民工就业歧视的主要表现,分析了产生歧视的多方面原因,并从法律的角度探讨了解决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具体对策。关键词:就业歧视;户籍歧视;农民工;反就业歧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伴随中国经济腾飞而来的是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阵痛。在这个过程中,就业歧视这一社会问题在近年来日益突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就业歧视现象。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就业与职业歧视公约》(第111号公约)及建议书中已经对就业歧视有了明确的界定:“根据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观点、民族、血统或社会出生所造成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其结果是取消或有损于在就业或职业上的机根据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观点、民族、血统或社会出生所造成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其结果是取消或有损于在就业或职业上的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包括得到职业培训的机会、得到就业的机会、得到在特殊职业就业的机会以及就业条件”。简而言之,就是劳动者在选择就业时,因种族、性别、年龄、地域、相貌等方面的不同而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在我国,具体表现在女性就业歧视、就业健康歧视、就业残疾歧视、基于户籍和地域的就业身份歧视、就业年龄歧视等。在我国,遭受就业歧视的最大群体就是农民工,农民工的就业歧视问题已成为社会共识。论文毕业论文一、农民工就业歧视的主要表现城市农民工群体虽然庞大,但缺乏组织,是一个弱势群体。农民工始终不能融入城市生活,缺乏组织的农民工群体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上处处都受到歧视,应有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农民工在城市中受到的歧视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一)就业机会歧视从理论上来说,凡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人,都应当有报名应招的平等机会,任何人或用人单位都不得加以剥夺、排斥、损害和限制。然而,在我国现实经济社会里,农民工的应招权被限制和应招机会被剥夺、排斥、损害的现象十分普遍。目前,对农民工的就业机会歧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直接对农民工就业进行行政总量控制、职业和工种限制。如政府允许和限制使用外来劳动力的行业、工种和职业清单。在这种职业保留和劳动用工限定的制度下,广大农民工只能进入收入低、福利差、工作环境差以及安全、待遇、劳保等都无法得到保障的次属劳动力市场,而收入高、劳动环境好的首属劳动力市场却为城市居民所独有。论文毕业论文2.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性收费。农民工离开农村时要交费办理身份证、未婚证、计生证、毕业证、待业证等,还要交计划生育季度妇检保证金、公粮水费和三提五统保证金。此外他们在城市还要交费办理暂住证、健康证等。这些歧视性收费提升了农民工的就业门槛。3.对城市居民就业和再就业的特殊优惠政策与措施,造成了竞争环境的行政干预和事实上的不平等就业,是一种变相的和更为隐蔽的保护本地居民就业,排斥外来劳动力的间接性雇佣歧视。(二)就业待遇歧视1.低工资报酬。用人单位对农民工没有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或者使其报酬低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农民工被视为体制以外的“三不管”群体,由老板与用人单位自行决定农民工的工资报酬。在没有强制标准的情况下,用工单位为了自己的利润,总是尽可能的压低雇用人员的工资。2.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从事同种工作、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提供等量劳动之后提供不同等的报酬。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利用灵活的招工方式,有意用各种条条框框把员工分成三六九等,人为地造成同工不同酬。农民工的劳动报酬与城市户口的员工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农民工虽然从事着与城市户口员工相同的工作,拥有相同的工作绩效,但获得的是较少的工资;不给加班费或者少给加班费,使农民工失去了生活来源。
一、 论文题目:1. 为什么中国的发展距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 中华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3.农民工进城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4.试述现阶段扩大内需的原因和意义5.试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二、 具体要求:1、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任选其中一个题目独立撰写不少于1500字的论文一篇。2、 统一用400或300的方格信筏纸。3、 撰写的论文7月1号以前以班级为单位交基础部A教207办公室梁文燕老师处。三、评分参考标准:任课教师在批阅论文时要对学生论文进行认真阅读,仔细批改,并在论文后面作出对该文的批阅评语,不得直接给出分数,不写评语。评分参考标准如下:1. 论文必须由学生独立撰写(网上下载和相互抄袭者均为零分)字数达标,概念明确、思路清晰、观点正确(60分)2. 逻辑性强,层次分明,书写规范、整洁(20分)3. 构思新颖,资料翔实,分析透彻(10分)4. 行文流畅,宽广的知识面和扎实的理论基础(10分)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首先,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 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经典 大学还是。。
收费的要不要
当前,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20岁-30岁之间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是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主体,数量达1亿人左右。他们有着不同于上一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今天面对新形势,他们在城市面临着不少新的困境,比如:迫切的婚姻问题、身份认同问题等,因此亟须对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这些困境予以关注。想当城市人 无奈门槛多(一)婚姻:难以走进“围城”根据2008年2月21日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公报显示,2006年外出从业劳动力中,20岁以下占;21岁-30岁占,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岁。新生代农民工正处在婚恋的黄金年龄,但受限制,处于难以走进“围城”的困境。受职业限制找不到爱情。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在加工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占68%,在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占80%。尤其在建筑业、加工制造业方面几乎都是新生代男性农民工的就业首选。这些工作脏、累、苦,工资待遇不高,风险大,很难获得女孩的青睐,也难以获得与女孩相处的机会。同样,在一些玩具加工业、电子产品组装服务业、纺织制衣业等厂子里则是新生代女农民工成群结队,同样苦于“恋爱无人”。这些单位新生代女农民工占绝大多数,加上她们在恋爱上一般比较矜持,不好意思主动和厂外的男性接触,所以她们的婚恋也成了老大难 问题。此时,职业搭起的围墙正束缚着这些青春萌动的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偏低影响爱情发展。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6年调查,从收入水平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总体不高。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在1501元-2000元之间的占,1001元-1500元的占,701元-1000元的占,501元-700元的占。其中能准时或基本准时拿到工资的占,偶尔拖欠的占,经常被拖欠的占。经济是一切的基础,新生代农民工的爱情与婚姻,同样需要经济条件为基础,爱情尤其是婚姻不能建立在“空中楼阁”上,这也影响到新生代男性农民工未来的择偶。(二)身份:非城非乡从职业上讲,新生代农民工已是产业工人的主力军。根据统计,目前农民工数量上已远远超过原有城镇户籍的公有制二、三产业的职工,达到我国工人总数的2/3以上,作为生产主体支撑着国家的工业化,是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主力军。全国总工会2007年组织开展的第六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中的分布占。从行业来看,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其中制造业所占比重最大,占全部职工的,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占和。而城镇职工中在制造业中就业的比重只有。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当代农村进城务工青年价值观研究———基于江苏省苏南、苏北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抽样 调查》显示,75%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属于工人群体,定位为产业工人,仅有8%的人认为自己是农民。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差、流动性强,多数企业都还没有把他们当作稳定的产业工人;另一方面,他们承担着城市最累、最苦、最脏、最险的工作,他们与城市产业工人相比,享受不到应有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福利待遇,不能同工同酬同权,处于城市里的社会底层。从地域上讲,新生代农民工常年生活、工作在城市,是市民。新生代农民工熟悉城市生活,向往城市生活。与老一代农民工“白天机器人、晚上木头人”的单调灰暗生活相比,新生代农民工要寻找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泡网吧、下迪厅、染头发、穿时髦服装,对攒钱并不十分看重。他们讲究的是“心随我动率性(彰显)自我”。新生代农民工通常也会在春节时回家一趟,但那仅仅是“礼节性的仪式”,对家乡的乡土认同更多的是包含着对亲人的感情,对农业活动则缺乏浓厚的感情和兴趣。他们更倾向于改变现状,想在城里有喜欢的工作,买房子,娶妻生子,真正融入城市。2007年发布的《广东省青少年发展报告》显示,有的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在务工城市买房成新“客家”;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干得好,愿意待下去”;“再干几年回家”或“想尽快回家”的加起来只有不到2成《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城市生活,有的女性、的男性选择“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他们手机的拥有比例高达,绝大多数人的通讯方式都很现代化。但城市显然还没有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依然是“经济接纳、社会拒入”。从法定身份上讲,新生代农民工仍然是农民。当前受户籍限制,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定身份仍然是农民。新生代农民工一部分是在城市里出生长大,一部分是初中或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城打工,他们没种过地,不会种地,更不愿意种地,普遍存在着农民不爱地,农民不爱农,农民不识农,“轻农、厌农、弃农”意识严重。虽然户口在农村,他们更倾向于把自己定位为城市人,压根儿就没准备再回农村,出来长见识的同时,希望能够和城市人一样“体面地活着”。(三)职业:高不成低不就新生代农民工不同于父辈,就业期望甚高,但仍面临困境。就业期望高与敬业精神差。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岗位比较挑剔,怕吃苦,常常不能踏实工作。一项调查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敬业精神差,且职业流动率是最高的,平均每人每年换工作次,而50年代出生的老一代农民工仅为次,其跳槽频率是其父兄辈的近6倍,即使能够做到“敬业”,也很难做到真心“爱岗”。这其中,近一半的人是因为“生活、生产环境和闲暇时间不足”而跳槽,17%的人提出,“自己不喜欢那个工作”或者只是“想换个环境”。并且新生代农民工在获得工作的同时还要求享受生活,得到尊重,在文化、娱乐、健身等精神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强。新生代农民工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从小就被父母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这种期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不切实际的就业意愿,即只希望找那些社会地位高、条件好、工资高的工作。加之有父母做其强大后盾,生活压力小了很多,所以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跳槽,主动选择自己想要的工作环境。就业期望高与职业技能低。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农民工的素质需求也发生着变化。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报告显示,农民工初中文化程度占,高中文化程度占,比以前高出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但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仍然较低,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不了解工业生产或现代化服务业的基本规范,同现代非农行业对劳动者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仅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占,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84%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参加技能培训对找工作有帮助,但是仍有六成外出农民工没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广东省青少年发展报告》显示,有高达的新生代农民工未来有做老板的打算“有自己的事业”是他们中不少人的最高理想。他们不愿像上一代农民工那样承担城市里低端的重体力活,又无法胜任复杂的技能型和知识型工作,难以在城市找到合适的定位,基本上只能从事体力运输、建筑小工、工业加工以及低层次服务等劳动密集型、重体力、低报酬行业。同时过于频繁跳槽,使得他们对每个行业、岗位只能作蜻蜓点水式的了解,每一项职业技能也只能停留在“学徒期”的水平。如此周而复始,也形成恶性循环。没有过硬的职业技能,他们很难融入城市,并且体面地生存。(四)落户“三壁垒”根据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在流入地长期居住的愿望强烈,但高门槛限制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经济壁垒。2006年3月27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发布后,经调查,许多省会城市都将农民工购房在60平方米之上作为落户条件之一。目前房价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对于收入微薄却喜欢大手大脚花钱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能够实现的积累非常有限,这种以货币构筑的以经济壁垒取代身份壁垒的新门槛对普通农民来说仍然是难以逾越的,这也是他们融入城市的一大经济障碍。素质壁垒。目前不少省会城市落户要求农民工具有高中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不少地方仍然要求达到大专文化程度。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公报显示,2006年,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 程度占。这对以初中为主要群体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也是进城落户的一大障碍。并且不少地方对农民工进城落户实行二元待遇。比如重庆市2006年8月1日实行了《关于解决进城农民工户籍问题的意见》,重庆公安局就指出,“本市农民工在主城落户的条件实际上大大降低,而在重庆务工的其他省市的农民工要落户重庆主城区,文凭“门槛”没变:仍需大专以上学历。且购买的住房人均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并实际居住。社会福利壁垒。我国各地社会福利系统不兼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主要是以省级为改革单元,以城市为中心展开的。一些省份已在省内实行城乡户籍统一,但省际之间人口自由迁徙障碍依然较大。各地社会福利系统的不兼容是制约人口省际迁移的重要因素。解决矛盾还须深化城市改革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快速转型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社会优化与社会问题兼生,社会进步和社会代价共存。一亿多人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正处在适龄期,目前他们首要面临的大问题就是婚姻问题。《劳动合同法》出台后,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虽较上一代农民工有所进步,但仍然得不到维护。从前面分析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虽然职业期望高,受职业技能低的限制,即使有心摆脱卖苦力的低级打工状态,也普遍感到力不从心,只能从事城市人不愿干的脏、苦、累、风险大等边缘职业,就业环境差,劳动时间长,工作量大,劳动报酬低,基本权益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享受不到应有的国民待遇。马克思曾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新生代农民工一旦进入城市新环境,乡村社会规范所具有的凝聚力失散,原有的道德行为失范(即自律性丧失),这样,新生代农民工农村不愿意回去,城市又不能融入,他们心理预期高于父辈,耐受能力低于父辈,在城市陷入生活困境时,在职业技能低、经济收入差、无住房、受歧视、讨不到老婆等的连锁反应下,贫穷和光棍的结合,对城市社会的冲击将是巨大的。另一方面,受户籍限制,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定位为城里人,但城市仍未作好接纳他们的准备。相反既有经济门槛,又有素质门槛和福利门槛,即使这样,他们仍不愿回到农村。它意味着,农村 不是退路。也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必须依赖于城市的工作和生活,那种将农村作为“蓄水池”的政策概念完全过时了。这样,新生代农民工只能集中居住在房租低廉、流动人口集中的城市边缘区、老城区,交往的对象多为老乡,社会结构呈现单一化、封闭性的特点,形成一个自我隔离的孤岛。在那里,弱信息、弱发展机会、弱资源的再生性以及弱劳动力联系,贫困和孤岛的经济效应往往意味着缺乏发展的机会,与主流社会脱 节。他们处于非城非乡、进退失据的境地,面临着双重边缘化的状态和贫困化不断加剧的境况中。由于没有户籍,他们就业受限制,《劳动法》第3条规定的“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很难从纸上权利转化为现实权利。入城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了工作,往往要付出比市民更高的代价。大多数农民工只能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寻找一些城市人的“剩余”工作。很难获得一种地位资源的积累,更不用说实现一种地位向上的流动。生活来源决定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无业便无依,将使这一部分人处于游动不定的状态,具有游民的特征,成为随时可能妨碍社会稳定和和谐的隐患。杭州市2008年的案宗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比例占70%以上,最近刚发布的广东三大监狱大规模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罪犯九成在26岁以下。并且由于信息网络媒 介的发展,他们也更容易被组织起来共同发出声音,社会矛盾更容易被扩大和激化。如果继续将他们排斥在体制外,将他们边缘化,漠视他们的物质、精神文化和民主政治需求,他们更容易产生怨恨心理,不利于社会治安和稳定。这值得我们警惕!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是社会矛盾能够逐渐消弭并得到妥善解决的社会。“要求改善自己的物质境遇是有思想的人们的内在本能,这种欲求是消灭不了的,它是一切人类行为的推动力,人通过扩大满足需求的活动走向幸福的社会,要是封锁了这条路,人就只有一个办法了:压制并掠夺别人使自己致富而使他人变穷”(米瑟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的种种差异及面临的困境,对当下的城市管理政策提出了挑战。并且,这种挑战将日益变得清晰、紧迫。 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六条建议一是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当前,必须加强严格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推动各类企业同新生代农民工按照平等自愿、协商的原则,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严格实行《劳动合同法》及相关的带薪休假制度,保障外来民工休息休假权利,使其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经营生活,交友恋爱。要保障农民工依法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保障农民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要依法保障农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二是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要转变管理理念,转变由过去主要面向和管理户籍人口,转变到同时面向和管理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并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让农民工参与到城市管理当中来,增强他们对城市的认同度。农民工流入地政府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对进城农民工“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政策要求,完善对农民工保护的相关法规,出台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专门规定,加大政府部门的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三是改革劳动就业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要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就业制度,打破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制度,将城市和农村劳动力视为一个整体,纳入城乡协调发展的共同政策框架下,采取一体化的就业政策和管理体制,让农民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上公开、公平的开展就业竞争。要创新农民培训转移机制,大力加强对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转移就业能力。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提供就业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四是按照以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当前要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户口管理结构,打破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身份限制,尽快改变目前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实行以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人在哪里工作、生活,就在那里登记,就纳入当地的管理范畴,建立以常住户口、暂住户口为基础的户口登记制度,实现城乡户籍一体化,实现户籍管理由静态化向动态化的转变。五是要更多关心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切实改进服务形式,让流动图书馆、流动电影院真正走进农民工中间;文化设施要向农民工开放;要积极扶持打工者文化团体,不要“让农民工融入城市”成了空话。六是积极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社区生活要依托集中居住中心、居(村)综合活动室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公德、法制宣传、市民素质等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和吸纳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社区自治组织和各类学习型、服务型、文体型、公益志愿型等居民互助性的社区民间组织,使新生代农民工逐步融入社区生活和社区管理,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加速融入城市的大熔炉。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策研究摘要:农民工返乡创业为解决“三农”、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等经济社会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了一条新路,但由于当前国家财政扶持力度不够等原因,农民工返乡创业比较优势不明显,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农民工返多创业的现状和原因等做了详细地分析,找出了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主要困境,并从政府和农民等两方面提出了引导和扶助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扶持 1农民工返乡创业特点分析 (1)投资方向主要是发展工商经济。 目前返乡创业的农民以第一、二代农民工为主,这些农民工大多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务工。因此,他们回到家乡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同时利用打工期间获得的见识、本领、资金、信息、社会资本等,发展工商服务业,投资商品性的农业经营,主要是兴办规模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兴办二、三产业。 (2)大多数人选择在小城镇居住。 农民工回乡创业不是单纯的回农村原户籍所在地创业,大多数创业者把企业办在了家乡的集镇和县城,近70%是在小城镇居住。 (3)部分农民工被充实到农村基层组织。 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利用亦工亦农亦商的特点,积极参加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成为经纪人或创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头人,也有部分人担任村干部或参加村民议事会及村民理财小组。 由于农民工与农村、农业的天然联系,农民工回乡创业正在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带动农民就地就近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加快不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必须切实转变观念,从战略高度对待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在全社会营造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氛围。 2农民工返乡创业原因分析 返乡创业是劳务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劳务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作为特有的经济和社会现象,我国的“民工潮”和劳务经济已经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民工跳出农门到大中城市、发达地区去务工或经商。解决温饱问题;第二阶段在务工或经商的过程中,一些农民工变成了管理者或者老板;第三阶段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返乡创业,大量地从“打工者”嬗变为“创业者”。 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沿海经济特区的开放,农民工形成了单向性的“外向”型流动,进一步拉大了原本就存在的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市民和农民之间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壁垒,既体现在经济制度和政策上,也体现在精神和心理上,增加了农民工在城市稳定落脚的成本。在城里农民工不能获得稳定就业,加上城市人对乡下人的歧视和排斥,以及经济待遇的不公平,而使农民工选择返乡发展。 返乡创业投资环境的改善 2004年、2005年中央连续二年下发的两个“一号文件,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创造了有利的大环境,尤其是出台的许多“惠农”硬措施,使农村的创业环境更稳定、更优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具体措施的落实,各级政府招商引资条件的优惠,再加上外面投资风险和创业成本的增加,使相当一部分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也愿意选择返乡创业。 乡土观念和“根”文化的需要 大量农民工有故土情结和情系家乡的情感需要。大量创业人员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和荣誉去打拼、去贡献,主动捐资公益事业,并响应家乡政府的号召,在家乡投资办企业,带领乡亲们致富,并就近吸纳了当地农民工就业。这些农民工对自己家乡的资源情况、人事关系和投资环境比较熟悉。也掌握了家乡内外的市场信息,有助于其成功创业。 农民工自身创业条件的具备 经过几年的外出务工。一般农民工每年都能挣到上万元甚至几万元收入,再加上在外结交的朋友多了,见的世面大了,学到了一技之长,思想观念上就自然地会发生变化,创业意识就会增强。这些农民工通过“打工大学”接受到了先进的科技文化,有了发展现代产业的冲动和信念,经济基础和人力资本的提升都是促成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础。 3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困境 创业资源的短缺 首先是资金短缺,融资难是不少返乡创业人员反映的首要问题。现在的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门槛高,而且贷款手续非常复杂,周期很长,难以解决返乡创业者的融资之渴。其次是土地制约。随着这几年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增多,有些地方供地指标也开始捉襟见肘,对很多想进一步扩大规模的企业而言用地成了一大制约。最后是人才短缺,不少返乡创业者是初高中毕业,办企业存在盲目性,自身经营管理知识也比较薄弱,又很难吸引人才,迫切需要指导。另外由于内陆欠发达地区生活与人文环境较差,服务业不发达,即使是在同等的工资待遇下,很多年轻劳动力也更趋向于外出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打工。 政府扶持政策的缺失 有的返乡创业者反映政府效能不高,虽然很多地方领导给予高度重视,但在落实过程中一些部门和个人执行政策有偏差,服务意识不到位,甚至还存在吃拿卡要、推诿拖延办事的情况,不利于企业更好创业。如创办企业中是税费减免优惠不明显,甚至当前大部分内陆地区还没有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税费减免政策。见了“世面”的农民工回到当地,可能会与当地官僚习气、无视市场规律的做法产生冲突。但冲突矛盾解决的过程,其实也推动了当地投资环境的优化。返乡创业农民工呼吁,今后国家能农民工创业中农遇到的问题。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农民工创业更多政策支持。 创业投资成本高 我国内陆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差的问题,尤其是县、乡(镇)两级,基本上都存在路、水、电、通信、交通和能源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企业发展需求的问题。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在企业用地、用水、用电和证件办理等方面设置障碍,使有的投资项目迟迟难以落实。直接导致农民工返乡创业额外投资成本增加、交通运输成本升高和产品交易周期拉长等问题。 4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建议 为返乡创业提供融资优惠政策 要加快信贷改革与创新步伐。首先,鼓励和引导发展乡村和城镇社区中小金融机构等,并把农村中小企业作为其主要目标客户,提供贷款服务。其次,坚持支持其它商业银行到农村地区设立营业网点或巩固其已有营业网点为返乡创业提供信贷服务。再次,考虑设立行业协会基金担保公司。 政府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信贷担保和信贷补贴。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专项扶助基金,为返乡创业提供信贷担保。同时协同金融机构为返乡创业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利息差额由国家财政予以补贴。 为返乡创业提供资源使用优惠政策 国家可以参照农业反补贴的办法,加大对返乡创业的财政补贴力度。对于返乡创业,特别是创办为解决当地就业、“留守儿童”、“留守媳妇”问题做出重大贡献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科技效能型经济实体和农业产业化企业,政府要在用地、用水和用电等问题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例如,可以考虑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低于市场价的土地资源和用水、用电等创业便利,其差价由国家财政予以补贴。 为返乡创业充实人才等资源 由国家财政拨款为返乡创业业主及其员工提供免费培训,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拓宽培训领域,进一步充实和提高培训师资队伍。另外可积极采取外联式发展模式。主要可以通过与大学社会实践合作吸收大学生进企业实践,并积极吸收人才指导企业更好的发展。如可通过政府部门与各个大学协调,以大学生下基层挂职锻炼的合作方式,实现学生得到实践锻炼机会和企业获得人才资源的双赢,同时还应该与社会各界合作利用外方所拥有的资源来弥补自身急需同时又紧缺的资源。 为返乡创业提供税费减免优惠政策 农民工返乡创业处于起步阶段的,政府必须实施一定期限的税收减免政策,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先引导和扶助尽可能多的农民工返乡创办尽可能多的经济实体,支持与鼓励其中发展潜力大,前景看好的企业做大做强,坚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做多做小”与“做大做强”两条腿走路。等这些经济实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有承担税负的能力时,再按国家标准对其进行税收征缴,使其纳税能力与收入水平相适应。 为返乡创业创建良好硬件环境 国家要加大对内陆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突出抓好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小城镇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如积极创建“工业园”、“返乡创业园”和“返乡创业一条街”等创业基地,不断增强小城镇的创业项目承载能力,减轻返乡创业者的额外投资压力,同时降低人居园区的门槛。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全国农民工总量中有7%~10%基本完成资本原始积累,1400万~2000万人具有了创办企业的能力。可见未来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的潜力巨大,建立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发展的制度有助于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全方位探索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发展的制度,深化对劳务经济战略思想的认识,变“输出劳务挣钱”为“引回人才发展”。另外我国应出台《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促进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上引导和规范,逐步建立“政策吸引、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和法律保障”相结合的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发展的机制,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探索制度选择。
厦门市农民工生活与工作状况调查分析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12-22 16:06:00 ] 作者:李莹杰 编辑:studa20【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工作。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对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主要利用调查问卷对厦门市的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做了深入了解并运用统计方法对其展开分析。最后,根据农民工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关键词】农民工 调查问卷 生活状况 工作状况一、导言农民工是指那些户籍在农村,工作在城市,兼有农民身份和工人职业身份的劳动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使单位面积耕地上所需劳动力的数量急剧减少,每个农业劳动力耗费在其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上的劳动时间越来越短,在农村的农业劳动力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时间。这就使大批农民离开土地和家园进城务工,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大军,潮水一般涌向城市、涌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他们成为推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和对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但是目前由于存在许多体制性的矛盾,无法充分吸收富余转移的农民工,就出现了许多农民工问题,如工资拖欠、权益受损等等。作为城市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农民工现已成为社会关注一大热点问题。因此,有必要及时有效地反映农民工的生活工作现状。本次调查就是应时所需,针对城市农民工的基本情况、生活状况、工作状况、个人需求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以问卷的形式发放。调查对象主要是福建省的农民工,其中又以厦门地区为主,因为该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外资企业、私营企业数量多、农民工人数比较集中。这样研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对研究和解决我国的农民工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实发问卷176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169份,有效率为。二、调查问卷分析1.基本情况在此次调查中,以性别来看,男性农民工115人,女性农民工54人,分别占和。以年龄来看,18岁以下的农民工有4人,占被调查的农民工数的;18岁~30岁的农民工有82人,占;30~45岁的农民工有69人,占;45岁~60岁的农民工有14人,占。以文化程度来看,初中水平的最多,有81人,占;其次是高中或中专的41人,占;小学的占,而较少是大专以上和识字不多或文盲。由此得出以下有关农民工结构的结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但女性在增加;有文化的人去务工,没文化的人去务农;大部分农民工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职业流动经历。由调查结论不难看出现阶段农民工的基本特征:一是女性农民工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说明在城镇发展的带动下,农村中的一些观念也发现了变化,一些“女在家织布男在外干活”的想法已不再固不可破,越来越多的女性也开始走出农村,走进城市打工。二是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三是农民工相对农业劳动者来讲是文化较高者,相对城市劳动者来讲是文化较低者,这一高一低使农民工的素质提高存在动力和空间。农民工的年龄和文化特征表明他们是农村劳动力中最富竞争力的部分,也使留守农村的农业劳动者整体素质降低。这种情况的存在,短期内会使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受到影响。但长期来看,农民工大部分将回到农村,务工生涯对他们的锻炼和提高将变为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推动农村建设的发展。从更高的层面来看,这么大规模的人口素质的提高,对中华民族素质提高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工的流动,为农村的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锻造和提高着我们民族的人口素质。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农民工是农村的现在和未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另外,调查中还观察到,一般来城市的都是一个人,较少是家庭成员一起来;这说明农民工进城打工并没有打算长期居住,并没有想将全家迁到城镇,而家庭重心仍在农村,这也是农民工流动性大的一个原因。而在工作单位方面,有的农民工是在个体企业打工,其次是国有和外企,工作性质也是以服务生和建筑工业的居多。正是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单位使得农民工权益没有受到很好的保护。2.生活状况农民工月收入与福建省和厦门市人均月收入比较
二十年发展变迁!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经历了哪些重要阶段?工保网
依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文件内容:
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入城市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本地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内从业的农民工。外出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
截至2017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8652万人,比上年增长。如此庞大的数字注定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角色,长期备受社会关注。事实亦是如此,“农民工”这一敏感词汇一直是国家与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有关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的热点事件更是每每掀起舆论热潮。
目前,当下国内的农民工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农民工职业技能素质一般;农民工流动性大,无法有效缴纳社保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国家近年来持续保持着相关政策的完善与推进,如:农民工全面实名制、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社保全国联网、建筑农民工转型建筑产业工人等。这些政策的出台有效加快了农民工合法社会权益保障工作的进展,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条件也有了显著提高。
相较改革开放之初,甚至“农民工”这一群体形成之初,国内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条件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追溯过往,我国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工作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政策历程?以时间与阶段特征区分,主要分为:起源初始、初步形成与发展、进一步发展三大主要阶段。
1
80年代
政策初起源初始阶段
国内“农民工”群体的出现源自于80年代初。当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功后出现大量过剩劳动力,这部分人员开始规模化的向城市涌入,成为早期农民工的雏形。当时,国家的回应是拒绝农民工出现,政策全面限禁农民自有流动、自由择业。
这样的政策原因既有历史因素,也与当时国内经济发展形式有关:轻工业发展缓慢,多项事业没有得到有效发展,国内就业机会远远无法满足当时的就业人数。相关数据统计,1979年,全国城镇闲置劳动力达到200多万人,一旦大量农民工涌入城镇更是雪上加霜。
契机出现
虽然中央限制农民进城务工,但在经济规律作用下,农民仍然自发涌向城镇。尤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开始调整轻重工业发展战略,城乡集体和个体商业、服务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一方面,农村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开始提高,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也开始再次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镇;另一方面,1983年中共中央发布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认为农民可以进城务工,这对城乡发展有促进意义。
故此,1984年,国家一号文件首次允许农民在自行解决口粮后进城务工经商。
2
1984-2010
政策初步形成与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可以看做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政策的初步形成与发展阶段。国家逐渐开始重视数量巨大的农业劳动力对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国内现代化建设的作用,一些初步保障农民工社会权益的政策制度也开始逐渐形成。
1
1984年
国家重视乡镇企业发展对于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的作用,同时要求工厂与农民签订合同。
2
1992年
中共十四大提出深化社会财富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待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农民工的就业权益得到了一定保障。
3
1997年
国务院转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意见的通知》,将民工管理工作纳入常态化、制度化发展轨道,强化民工输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建设。这是国家针对农民工群体而发布的首个关于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内容的正式文件,也是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政策的初步形成。
4
1999年
国家技委六部门发布《关于印发<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规范中介市场,有效保障了进城农民工求职权益。
5
2000年
中央在制定“十五”规划时提出,要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就业人员职业培训,规范中介机构市场行为,完善职工失业保险制度建设,促进劳动者积极就业。这对于促进农民工在城镇就业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切实保障了农民工社会权益。
6
2002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农村工作会上,强调要清理针对务工农民而设置的不合理限制和乱收费问题,健全劳动合同制。
这一阶段,农民工群体的人口红利优势不断展露:吃苦耐劳、薪资要求低、数量庞大。这对于当时国家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而这一阶段,国家对于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权益保障工作开始越发重视。最明显的表现,当属2003年两件对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进程有着重要影响事件的发生。
01
首次提出“农民工”词汇
2003年的农村工作会上,党中央和国务院继续强调做好农民工服务工作,以解决欠扣工资、保障劳动安全、加强职业培训为工作要点。而且,首次提到“农民工”这一词,将进城务工的这部分农民群体称作农民工,这越发表明着国家对于这个新群体的高度重视,农民工的历史地位从此得到充分肯定,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政策也基本形成。
02
总理为农民熊德明讨薪
2003年10月,总理在重庆云阳县走访三峡库区移民时,偶尔碰见刚刚割完猪草回家的当地村民熊德明,并为她丈夫李建明讨薪。随后在“总理为农妇讨薪”的示范效应下,全国迅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清欠风暴”。全国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严打拖欠民工工资行为。熊德明当年还被评为年度经济人物。
此后7年间,国家分别在2004年、2006年、2008年、2009年发布中央一号文件,不断加强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工作的政策推进与政策完善。从取消歧视性规定到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社会保障、工资增长等制度,我国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政策逐步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3
2010年-至今
政策进一步发展阶段
走过初步发展阶段,农民工的社会权益保障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但仍未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权益保障制度体系,同时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工作也随之面临新的挑战。
这一阶段,国家的政策方向主要以:鼓励农民工创业、完善农民工社保制度、加快农民工转型产业工人、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四个重点为主。
鼓励农民工创业
2012年,中央印发一号文件,要求下大力气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资金支持;2015年,国务院提出构建大众创业相关指导意见,鼓励返乡农民工参与互联网经济融合发展创新活动,并提出结合经济发展形式与需要,为返乡农民工积极谋划创业方式;2016年,国务院提出要激发重点群体创业活动,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各地建立多层面的创业平台,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优质服务。
完善农民工社保制度
长期以来,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大,维权意识低,经常出现企业拒缴漏缴社保的现象。但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进农民工社保缴纳政策,在农民工重点从事的各个行业领域相关规定中,对社保缴纳一项不断严格规范。同时大力推进四库一平台、农民工全面实名制、社保全国联网工作,进一步保证加强保证农民工的社保缴纳情况。
2018年,人社部联合五部门印发《关于铁路、公路、水运、水利、能源、机场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将在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中流动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保障。明确提出,杜绝“未参保,先开工”甚至“只施工,不参保”的现象。
加快农民工转型产业工人
加快实现农民工转型产业化工人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的一项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政策。由于社会经济的客观需要,职业技能素质不高的传统农民工将逐渐被淘汰,因此加快农民工转型产业化工人就显得势在必行。
2017年2月,国务院提出改革建筑用工制度,以专业企业为建筑工人的主要载体,逐步实现建筑工人公司化、专业化管理;2017年12月,住建部发布文件指出,要培育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提高建筑工人素质,建设建筑产业工人大军;2018年,河南、四川两省开展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试点工作。
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
长期以来,农民工工资的拖欠问题一直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2013年,国务院发布《通知》要求: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落实清偿欠薪的工程总承包企业负责制、行政司法联动打击恶意欠薪制度;2014年,国务院要求进一步完善工资保证金制度,确保农民工与城镇劳动者同工同酬,实施实名制工资卡建设工作,进一步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2017年,国务院“十三五”通知,提出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完善工资保障机制建设。
尤其,在农民工数量比重较大的建设工程领域,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农民工工资保证保险,以信誉度、偿付能力、抗风险能力较强的保险公司为承包方兜底,通过风险把控,促进承包方的合同履约义务,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可以看到,我国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工作正处于进一步发展阶段。尤其为适应经济发展,为农民工谋求未来,国家在规划上新提出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转化发展,这将对农民工群体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国家在政策上始终保持对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体系制度的重视,真正切实的保障农民工的合法社会权益。
通过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工作的政策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权益是如何一步步进入政策视野,进而形成国家战略层面规划。同时,这些政策衍变历程也在客观上展现出改革开放几十年,农民工群体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发挥的巨大作用与贡献。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农民工”不只是一个词,更是一段值得尊重的发展历史。
▎本文系工保网原创作品,作者龚保儿。部分内容综合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若需转载或引用请后台回复“转载”!
告诉你扣号是1135开头的,中间是452,结尾是139。就等你去体验了。他们能帮你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