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内容中的“五达道”、“三达德”为《中庸》主要思想,而“五达道”、“三达德”最后又围绕着“诚”字上,所需要达到的境界都是以“诚”为中心思想。而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到更抽象——天道。
关键字: 五达道 三达德 诚 天道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中庸》中所描述的“五达道”即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兄弟之道、朋友之道。这五种关系为人类最基本的关系。执政者爱民如子,体恤下属,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努力工作,为国家造福;下属就会认真辅佐执政者,尊重领导。这样国家民族何以不强大,何以不繁荣。
父子之间,父亲疼爱子女,子女孝顺父母;朋友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兄弟之间没有隔阂,相敬如宾。则家庭何以不和睦,自己何以无知己。只有家庭和睦,拥有一个知心朋友,自己才能得以提高。而夫妇之道,乃之根本,因为夫妇是最亲密的人伦关系,夫妇关系是其他关系的基础。处理好夫妇关系,同时父子情感和睦,兄弟关系融洽,则君臣关系,朋友关系也会好。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中庸》”。《中庸》所描述的“三达德”是智慧、仁爱、勇敢,这三者是天下人应该有的德行。“三达德”的思想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人自己所追求的境界,为修身之道。只有自己修养自己的品行,约束自己的言行,做到《中庸》所要求的“三达德”,自己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自己所说所做的事也才会得到他人的认可。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者,知耻近乎者。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中庸》”。《中庸》对于“三达德”的解释很清楚,当自己知道了“三达德”后,便会处理好“五达道”的五种关系,用“三达德”来处理“五达道”,“五达道”则得以实现,执政者达到“三达德”则是一个明君,父母达到“三达德”则儿女也会效仿,从而使儿女也达到“三达德”。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中庸》”。朱熹注:“一,则诚而已矣。”“五达道”、“三达德”的实行最后都落实在“诚”字上。而“诚”是《中庸》全书的中心思想,为全书的精髓。要达到“五达道”、“三达德”必须要做到“诚”,然而要做到“诚”就要选择善,并且坚定不移的追求善。“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中庸》”。然而不知道善,则达不到“诚”。《中庸》中所写“诚身明善”是治民之本。只有行善,多做善事,才能知道何为善,也才能达到“诚”。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强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诚者”是天道,“诚之者”是人道,天生就“诚”的人为圣人,实践“诚”的人就要择善,然后追求善。追求善就要知道善所要求的目标,坚持善则可达到“诚”,则由具体到抽象——人道到天道。
然而怎样才能做到“诚”,《中庸》有写到:“自明诚,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执政者明白自己的责任,官员明白自己的职责,若有不明白自己所要履行的责任,需要教化和学习,让其明白自己的职责,则执政者和官员就达到了“诚”,老百姓也就生活在幸福的国度里。
综合以上,《中庸》由“诚”来实践“三达德”,“三达德”来实现“五达道”。所以“诚”为《中庸》之精髓。“诚”可修身,则齐家、治国、平天下。若每个人都达到“诚”,拥有“三达德”的德行,做到“五达道”,则就可以让自己达到中庸。国家就得以强盛,民族得以安定,百姓生活得以富裕安康。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朱 熹.大学中庸.岳麓书社.2012
[2]赛子豪.论《中庸》“诚”的道德形上体系.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3]李 杰.“知、仁、勇”“三达德”对领导干部“严以修身”的三大启示.党的建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