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用途极广。它是造纸、纺织、印染、医药等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料。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淀粉的单一结构和性能满足不了工业发展的需要。 为了改善天然淀粉的性能,本世纪30年代人们就开始了对淀粉改性的研究。在淀粉分子链上引入其它基,制成淀粉衍生物。淀粉衍生物较原淀粉性能有所改变,因此,淀粉衍生物也叫做变性淀粉。本世纪50年代后制备了许多变性淀粉,例如:淀粉醚、硝酸淀粉酯、阳离子淀粉等,其性能优于原淀粉,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顺丁烯二酸酐淀粉酯是由顺丁烯二酸酐和淀粉反应的一种产物,即变性淀粉。 参考文献:李建英,孙德功,吉欣,牛家平著,顺丁烯二酸单淀粉酯的干法合成.河南科学 , Henan Science, 编辑部邮箱 1995年 02期目前,我国变性淀粉研究处于活跃期,出现了能满足食品、纺织、造纸、医药等各个领域生产需要的许多品种。一些二元羧酸的淀粉酯因其具有交联结构,所以很有开发价值[ 1 ] 。顺丁烯二酸淀粉酯便是属于此类二元羧酸酐,可用于制备淀粉半酯改性产品。顺丁烯二酸氧化淀粉酯具有低糊化温度、糊粘度高、稳定性高、抗剪切、粘胶性强等特点,可用于造纸工业作表面施胶剂和涂布粘合剂、纺织工业的上粘浆剂、建筑矿棉吸声板粘结剂。国内对顺丁烯二酸氧化淀粉酯的研究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也未见有工业化生产,因此研究它的制备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 ]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ereal Chemists. 1983. App rovedmethods of the AACC. Method46 - 11; AACC 44 - 15A,The Association: St. Paul,MN陈亚萍; 项本平著,顺丁烯二酸氧化淀粉酯的研制及应用.中国粮油学报 ,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5年 06期 淀粉的基本结构单元葡萄糖残基含有多羟基,可进一步功能化,其开发和利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 ] 。在淀粉分子链上引入羧基,可使中性的淀粉转化为一种聚阴离子型功能高分子材料。淀粉的羧化可通过羟基的直接氧化、酯化或羧甲基化而实现[ 2~4 ] ;此外,也可由淀粉与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以及丙烯腈等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反应,而在侧链引入大量的羧基[ 5 ] 。其中,淀粉与顺丁烯二酸酐的酯化反应[ 6, 7 ] ,可在淀粉分子链上引入羧基,又不显著改变淀粉分子链的结构,从而能够基本保持淀粉原有的亲水性和可降解性,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淀粉羧化方法,但所得衍生物的取代度和羧化度不高[ 6, 8 ] 。本文由淀粉与顺丁烯二酸酐的酯化反应以及淀粉与顺丁烯二酸的自由基反应2条途径,制备了羧化度较高又不失生物降解性的顺丁烯二酸羧化淀粉。参 考 文 献萧聪明; 叶俊著,顺丁烯二酸酐羧化淀粉的制备.应用化学 ,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hemistry, 编辑部邮箱 2005年 06期 1 ZhaiM, Yoshii F, Kume T, et al. Carbohydrate Polym [ J ] , 2002, 50: 295 2 REN Wei2Heng(任维衡) ,D ING Zhi2Gang(丁志刚) ,LUO Dong2Dong(罗冬冬) , et al. Chem W orld (化学世界) [ J ] ,1997, 4: 188 3 ZHANG J ian (张健) , HAN Xiao2Zu (韩孝族). Chin J Appl Chem (应用化学) [ J ] , 2001, 18 (9) : 749 4 ZUO Xiu2J in (左秀锦) ,DA IXiao2Min (戴小敏) , ZHOU Yi (周毅) , et al. J Dalian Univ (大连大学学报) [ J ] , 2003,24 (4) : 35 5 HUANG Cheng2Ya (黄承亚) ,L IHong(李红). Polym M ater Sci Eng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J ] , 1996, 12 (4) : 45 6 HE Dong2Bao (何东保) ,L IQing(李青). J W uhan Univ (Nat Sci Ed)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 [ J ] , 2003, 49 (2) :193 7 L IL ian2Tao (李连涛) , HOU Xin2Pu (侯新朴) , SHEN Hui2Ming (沈惠明). J B eijing M ed Univ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J ] , 1995, 27 (5) : 393 8 L I J ian2Ying(李建英) , SUN De2Gong(孙德功) , J IXin (吉欣) , et al. Henan Sci (河南科学) [ J ] , 1995, 13 (2) :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