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PPPP0898中文名: 白头鹎 英文名: Light-vented Bulbul 鸟类简介: 白头鹎(学名: Pycnonotus sinensis ,英文名:Light-vented Bulbul)是雀形目 鹎科 鹎属 的鸟类,俗名白头翁、白头婆,英文名直译为淡臀鹎、中国鹎。是中国南方非常常见的雀鸟,体长约19厘米,头顶黑色,眉和枕羽呈白色,双翼橄榄绿色。老鸟的枕羽更洁白,所以又叫“白头翁”,幼鸟头橄榄色。数量丰富。性活泼、不甚畏人。 杂食性,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以果树的浆果和种子为主食,并时常飞入果园偷吃果实。秋冬季节,白头鹎在进入繁殖期后会聚集在树林上喧叫,常常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群聚的现象,到春季时就消失了。科学信息 分类: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 鹎科 ( Pycnonotidae )、 鹎属 ( Pycnonotus ) 地理分布: 繁殖区: 东洋界 : c, s China, n Vietnam, Taiwan 保护级别: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颜色特征: 主要羽色:绿色|green|;次要羽色:白色|white| 属的信息(可无): 无。 外形特征: 中等体型(19厘米)的橄榄色鹎。眼后一白色宽纹伸至颈背,黑色的头顶略具羽冠,髭纹黑色,臀白。(注意不要陷入白头鹎名字的误区,白头鹎的白体现在眼后而不是(黑色的)头顶, 海南亚种 头部白色甚少) 幼鸟头橄榄色,胸具灰色横纹。 虹膜-褐色;嘴-近黑;脚-黑色。 叫声 :典型的叽叽喳喳颤鸣及简单而无韵律的 叫声 。 白头鹎亚成鸟 注意白头鹎的亚成鸟整体灰色,仅头部橄榄色,且没有成鸟标志性的白头。生活习性: 性活泼,不甚畏人,结群于果树上活动。有时从栖处飞行捕食。白头鹎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中常见的一种鸟,多活动于丘陵或平原的树本灌丛中,也见于针叶林里。秋冬季大多二、三十只结成大群,活动于樟、楝等树上啄食果实。春夏季则仅3~5个相伴觅食。常栖息于矮树篱或灌丛的最高处,见有昆虫飞过时就飞捕于空中,然后再回到它栖止的树上,大声鸣叫。它的 鸣声 是多种多样的。 食性 白头鹎是杂食性鸟类,既食植物性物质,也食动物性物质,同时食性还随季节而异。春夏两季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秋冬季则以植物性食料为主。动物性食物中以鞘翅目昆虫为最多,如鼻甲、步行甲、瓢甲。植物性食料大部为双子叶植物,也食一部分浆果和杂草种子,如樱挑、乌柏、葡萄等。白头鹎吃大量的农林业害虫,是农林益鸟之一,为保护鸟类。 生长繁殖: 繁殖于3月至8月间。营巢 营巢于灌木或阔叶树上、竹林和针叶树上。巢距地高,呈深杯状或碗状,由枯草茎、草叶、细树、芦苇、茅草、树叶、花序、竹叶等材料构成。巢的大小外径为9-12cm×11-13cm,内径6-7cm×7-8cm,高,深4-9cm。产卵 每窝产卵3-5枚,通常4枚。卵粉红色、被有紫色斑点,也见有呈白色而布以赭色、深灰色斑点或白色而布以赭紫色斑点的。卵的大小为 ×,卵重。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泰国、越南。国内分布:中国分布于西至四川、云南东北部;北达陕西南部及河南;东至沿海一带,分括海南和台湾;南及广西西南等地。为留鸟。 亚种分化 白头鹎共4个亚种:白头鹎指名亚种 Pycnonotus sinensis sinensis 分布于中国的中西部(四川、陕西、长江流域、广西、广东,福建、北京和河北),越南,南海和韩国。 白头鹎海南亚种 Pycnonotus sinensis hainanus 分布于中国海南、广东东南,越南北部和中部。 体型较小,头部白色甚少 。 白头鹎台湾亚种 Pycnonotus sinensis formosae 分布于台湾(不包括太鲁阁峡谷南部和东南沿海)。 白头鹎琉球亚种 Pycnonotus sinensis orii 分布于琉球群岛(冲绳和八重山岛)。 保护现状: 白头鹎是我国特有鸟类,是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的常见鸟类,繁殖季节几全以昆虫为食,在植物保护中意义甚大。目前种群数量还较丰富。白头鹎已被列入国家 三有保护鸟类 。 文化内涵: 无。 科学研究(可无): 暂无。 其他: 暂无。 参考文献(来源): [1].鸟网论坛 » 地方区 Regional Zone » 广东版 Guangdong » 鹎: [2].白头鹎: [3].连吃带玩儿的白头鹎(海南亚种): [4].近拍白头鹎亚成鸟: [5].白头鹎(亚成鸟)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