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鹏P7上市节奏步步逼近,关于P7和特斯拉Model 3的信息也越来越多。根据目前最新消息,P7的最高续航有可能实现700km+,最低价格会下探到24万,而且轿跑定位绝对拉风。在国内一众电动汽车中,目前是最有可能和Model3正面硬扛的车型。特别是在自动驾驶层面,小鹏汽车一直以自研自居,更是在去年举办了1024科技日。
众所周知,1024是程序员节(因为1024是2的十次方,二进制的基本计量单元之一),作为一家汽车企业,举办这样的活动其实非常违和。你很难想像BBA或者一汽广汽上汽会将之作为一个公司的核心活动。但对于主打“天生智能”、植根于互联网的小鹏汽车而言,这个活动却显得顺理成章。
对于小鹏汽车来说,举办这个节日,不止是“炫耀”自身的科技实力,更是表明自身的品牌调性,尤其是对于旗下小鹏P7与特斯拉Model 3的对比,成为全场活动的核心。
▌武装到牙齿的小鹏P7
“小鹏P7,武装到牙齿,光摄像头比特斯拉多了6个。”这是小鹏汽车10月24日第一场1024智能技术分享日活动后,电动星球蟹老板微博上发布的消息。
这条微博发布后,评论很多,争议很多。人们热衷于争论多了6个摄像头的小鹏P7能不能比特斯拉在自动驾驶上做得更好?回答这一问题的是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前高通自动驾驶团队负责人。
那么,小鹏P7这套Xpilot 的硬件架构是怎样的?
12个超声波传感器、5个高精度毫米波雷达、13个自动驾驶摄像头、1颗智能座舱摄像头、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融合、英伟达Xavier自动驾驶芯片
有关这个硬件架构的解读,42号车库在《XPilot 强悍的智能化会成就小鹏P7吗?》一文中做了很好的分析,并将之定义为了全行业最强辅助驾驶硬件架构、除特斯拉外第二件完全自主建立感知能力的车企。
但是,仅止于此?在我们看来,无论是吴新宙将自动驾驶分为四大颗粒——感知、定位、规划、控制;还是从这套硬件架构本身、小鹏自动驾驶团队的组成架构等等来看,以上解读并不能完整说明小鹏P7的特殊性。
特斯拉在自动驾驶上一直坚持纯视觉方案(全车21个传感器,包括12个超声波、8个摄像头、1个前置毫米波雷达,主要以视觉感知为主,参看上图第一张。),而小鹏P7或者说小鹏Xpilot 的硬件架构则是多传感器融合的方案。
除了更多的传感器外(31个,包括摄像头+超声波+毫米波),P7还通过高精度地图+RTK差分+双频高精GPS+超高精度IMU实现了超视距+实时在线的辅助驾驶能力。
是的,超视距+实时在线,这是我们认为小鹏P7在自动驾驶方案上与特斯拉最大的不同。某种程度上,你可以将特斯拉看成桌面端或者单机的,将小鹏P7看成是移动端或者联网的。
映射到自动驾驶能力上,就是特斯拉的车更擅长于处理可视范围内的Input(道路、环境、车辆、行人等等),而小鹏P7在此基础上,还能处理视距范围之外的Input,并将全局定位精度控制在厘米级、相对定位精度<。后续还能通过V2X等技术方案,实现车辆实时数据的互通和调用,更好地解决超视距的环境感知难题。
你可以将“超视距”的这种能力想像为“预测”或者“想像”。准确的“预测”加上高鲁棒性的可视范围感知能力,让小鹏P7在安全性上有更高的冗余。
当然,说特斯拉更擅长,并不意味着小鹏P7在可视范围内的感知会更差。用小鹏汽车官宣的话来说,小鹏P7打造了迄今为止,量产车最完善的视觉系统——两套环车视觉系统,互为冗余。
▌从L3到L4 ,超越特斯拉?
上面分析完,可能大家会感觉我们想说小鹏已经超越了特斯拉,P7打败了Model 3。但并不是!
从吴新宙当日的演讲和随后接受专访时透露的信息来看,我们认为小鹏汽车依然处于追赶者的位置。
吴新宙说,小鹏汽车是从2015年就开始做自动驾驶研究的,四年多以来做了大量的改装、调试、软硬件匹配等事,甚至培养了一批供应商跟小鹏一起来做这个事,做一系列的系统设计。
2018年G3量产时,小鹏有了第一代自动驾驶、完成了自动泊车;到了2019年,通过多次OTA,G3从XPILOT 变成了XPILOT (大致是从SAE L1升到L2),在ACC基础上加上了LCC车道保持和ALC自动变道辅助。
而截至目前,小鹏汽车已经具备了端到端的自研能力,涵盖了从感知、定位、规划、控制等所有核心环节。
明年,则是小鹏汽车在自动驾驶上最重要的一年。通过小鹏P7这款车,小鹏汽车的XPILOT将从、达到,实现L3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实现高速全自动驾驶以及360度的感知。
此后的2021年,XPILOT将升至 ,具备自主变道能力的高速自动驾驶及停车场自主泊车能力,2023年的XPILOT 将拥有面向城市路况的自动辅助驾驶功能。
吴新宙说,P7交付时虽然搭载了L3级别的自动驾驶硬件,但依然需要几次OTA才能最终实现L3 ,时间点大概是2020年年底前。
我们在专访时问吴新宙,除了NOA 、高速公路全自动变道等等之外,特斯拉V10所呈现出的地图上帝视角、对向来车显示等等,小鹏P7能否做到?吴新宙非常淡定地说,对于小鹏而言,这在技术都没有问题,只有做不做、什么时候做的优先级问题。
而文章标题之所以提到Model 3?,则是因为我们还问了一个关于成本和价格的问题。吴新宙说,从BOM成本来看,P7硬件架构的成本会高于Model 3?。但P7的售价,却不应该由他来公布。
我们此前对P7的价格预估是中配在25-28万之间。考虑到P7目前披露的NEDC 600+续航、百公里加速4s俱乐部、以及更大的尺寸(轴距约3000mm)等等,万起售的(配备基础AP)国产Model 3,的确会感受到压力。
最后补充一点,小鹏汽车在官宣中有这样一句:硬件基础上支持Xpilot 升级到Xpilot 。我们现场问这代表什么?得到的答复是,小鹏汽车从P7这款车开始,在硬件架构上已经做好了向后兼容的准备。说得直白点,就是此后的小鹏车型将支持硬件升级。
▌小鹏的另一个胜负手
如果只是谈小鹏的自动驾驶,行文至此,文章已经可以结束。但小鹏汽车周末的智能技术分享日其实不仅是谈自动驾驶。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在智能技术分享日开场白时提出的一个问题,就非常具有代表性。
这个问题是:什么是智能汽车?
我仔细想了想,到目前为止真还没有对智能汽车的权威定义。何小鹏在提出问题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认为只具备以下四种能力的汽车才能称为智能汽车。
1、高级别的辅助驾驶能力;
2、具备智能交互能力。有智能座舱、能人格化的自然交流、“我一致坚信,以后汽车的交流形式是语音为主。”
3、有智能进化的能力;能够通过OTA持续升级、能对数据进行运营、有Appstore生态体系,
4、万物互联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5G、C2X(我们认为还要包括IOT)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考,小鹏汽车在架构上其实有两大核心部门。除了吴新宙负责的自动部门,还有副总裁纪宇负责的智能网联部门。
而除了纪宇,小鹏汽车智能网联部门同样和自动驾驶部门一样“大将云集”。
刘凡凡,上海研发负责人,曾在全球最大车载导航供应商泰为工作十多年;负责地图导航、车载系统及应用生态;
刘毅林,上海产品和用户体验的负责人,Frog曾经职位最高的华人设计师,阿里巴巴AliOS斑马车载系统第一代设计师和产品管理人;
赵恒艺,北京负责人,负责人工智能,以及语音、大数据相关的事情,之前在乐视语音当过CEO,曾任思必驰副总裁。
在主题为“拥抱智能、拥抱生态”的演讲中,纪宇将智能汽车分为三代。
第一代解决的是联网的问题;第二代是车机的手机化,代表如特斯拉、斑马,解决的是车机智能化的问题;而小鹏汽车要做的是第三代,要解决的是整个汽车的智能化。
在这个话题上,纪宇说了很多。包括语音交互的自我成长和个性化、包括通过支付宝等手段让手机成为车钥匙、包括他们将与小米在物联网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包括什么是全场景智能,怎么让汽车成为贴心私人助理等等。
听完,我们突然意识到,如果说在自动驾驶领域,小鹏汽车还是特斯拉的追赶者。那么在智能网联领域,小鹏汽车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引领者。
我们敢于这样说,是因为在G3上我们已经体验到小鹏汽车的这种领先。别人是单个功能能用,而小鹏是多个功能点融在一起的好用。
G3自动泊车,无需寻找车位、无需额外启动,打倒档、点OK,G3就会自动泊车。在当下,这是全行业最好用的自动泊车功能。
自动泊车功能的演进优化,也让我们对小鹏汽车的“运营”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同。根据数据,持续对功能点进行优化和调整,实现有价值的OTA,这才是运营的本质。
纪宇说,传统意义上的汽车,把这个汽车买回家以后它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可能五年以后汽车的功能不会增加一点,也不会减少。智能汽车一定是能不断学习的,功能会不断的增加。
而要实现这些能力的话,首先要解决的是下面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大数据,第二个是深度学习能力,第三个是OTA整车升级的能力。尤其在OTA上,不能仅仅做成一个时髦的技术,还要把云端和车端的东西结合起来,跟车的大量硬件打通,实现整车的OTA,如果仅仅是APP的OTA是没有价值的。
跟生态的结合,则是小鹏想得非常清楚的另一个要点。譬如,跟支付宝和小米的合作。纪宇说,过往十五六年间,因为支付宝的成功推广,我们今天出门已经不需要带钱包了,只需要带手机和车钥匙就可以了,我们一直在想为什么还带车钥匙?是不是带一个手机就可以?
而在P7这款车上,小鹏终于能安全地做到这一点。不用带钥匙,带个手机就可以,不光可以开门,还可以把车开走。
如果不是小米手机怎么办?打开支付宝,不管什么手机都可以把门打开和开走。跟支付宝的合作,事实上都是利用了支付宝和小米的金融安全能力、手机上密钥验证的能力,保证车端的安全,金融级的数字安全。
结语:智能汽车是下一个赛道
这是何小鹏说过的、我个人最欣赏的一句话。从去年八月何小鹏第一次说出到现在,它也慢慢成为全行业的共识。
何小鹏当天还分享了另一个特别的数据。今年以来,虽然中国纯电动汽车的销售出现了负增长,但是中国智能汽车的增长却一直是在狂飙突进,全年会有百分之三百以上的增长。而在明年,这一增长趋势也不会变化。
第二张图,则是中美国两国智能车的销量合计,单月销量的差距越来越小。
这是何小鹏早前转发的一条朋友圈,也是小鹏汽车眼中的下一个汽车时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