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歇后语相关研究的论文题目怎么写

发布时间:

歇后语相关研究的论文题目怎么写

关于歇后语的研究报告:

歇后语的含义:

歇后语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一、问题提出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有趣生动的歇后语,有很多好像都出于名著。那么,这些歇后语是怎么来的呢?都有哪些种类的歇后语呢?都有哪些歇后语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名著《西游记》中的歇后语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式

查阅书籍和资料,查阅网络资料,请教别人。

三、资料整理

1、来源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祭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2、著名歇后语整理

瓮中捉鳖一一手到拿来。

贼去了关门一一迟了。

蛇头上苍蝇一一自来的衣食。

糟鼻子不吃酒一一枉担其名

膊折了往袖子里藏一一自掩苦处。

坐山观虎斗一一坐收其利。

3、歇后语的现状

现今学者对于歇后语的研究从很多角度展开:历时的追根溯源的研究、共时的本体研究(包括了结构方面、语义方面)、影响和社会交际功用的研究、具体分类研究,以及与其它的成语、谜语等的对比研究。

四、关于歇后语的研究结论

歇后语浓缩了中华儿女,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有的能令人会心笑,有的能令人陷入沉思,还有的能令人刹那间明白道理。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希望从此以后有更多的人运用歇后语体验歇后语在我们生活中带来的无限乐趣。

1383 鸡的歇后语 师文 中国工会财会 2005/02 ******《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8 /2 《《醒世姻缘传》歇后语释例 》(路恩春 杜爱英)文章仅以书中出现的部分歇后语为例,在对其分类基础上进行简单诠释;以仅说出前段表面意思,隐去后段实际含义和前后两段同时出现为依据进行分类,同时第一部分又根据隐去的是词或句分为"词缩脚语"和"句缩脚语". ******《物理教学探讨 》2004 /22 /12 《成语、谚语和歇后语中的物理知识举隅》(濮玉春 盛宇)

语文书P51、52表格直接抄

1、找出常见的50个歇后语。2、对这些进行分类。3、阐述每一类歇后语的特点。4、进行总体的分析、归纳并总结出歇后语在汉语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歇后语相关研究的论文题目

有谁有以下列出的关于歇后语的论文的全文,请回复, 我是个新手,还没有过多的积分给大家,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把我的所有积分都拿出来了。 1463 狗年赏狗歇后语 张古月 语文知识 2006/05 1464 十二生肖歇后语 何世春 语文知识 2006/04 1465 古典名著人物歇后语 张愚 语文知识 2006/04 1466 四大名著歇后语 武晓丽 语文知识 2006/04 1445 数学歇后语 春夏秋冬 学生之友(小学版) 2006/07 1437 十二属相歇后语 杨利萍 中国农村科技 2006/06 漫谈歇后语 张天云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6/06 1413 歇后语人物形象中的意识文化 缑新华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6/05 1383 鸡的歇后语 师文 中国工会财会 2005/02 1526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参照点阐释 张楠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1482 歇后语有大智慧 刘阳 语文新圃 2006/03 1463 狗年赏狗歇后语 张古月 语文知识 2006/05 1464 十二生肖歇后语 何世春 语文知识 2006/04 1465 古典名著人物歇后语 张愚 语文知识 2006/04 1466 四大名著歇后语 武晓丽 语文知识 2006/04 1463 狗年赏狗歇后语 张古月 语文知识 2006/05 1464 十二生肖歇后语 何世春 语文知识 2006/04 1465 古典名著人物歇后语 张愚 语文知识 2006/04 1466 四大名著歇后语 武晓丽 语文知识 2006/04 1445 数学歇后语 春夏秋冬 学生之友(小学版) 2006/07 1437 十二属相歇后语 杨利萍 中国农村科技 2006/06 漫谈歇后语 张天云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6/06 1413 歇后语人物形象中的意识文化 缑新华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6/05 1383 鸡的歇后语 师文 中国工会财会 2005/02 ******《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8 /2 《《醒世姻缘传》歇

现代汉语方向1 ,人怎样学习普通话(例如:云南人怎样学习普通话)2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拼音教学问题3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汉字教学问题4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汉字教学问题5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词汇教学问题6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词汇教学问题7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词汇教学问题8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法教学问题9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法教学问题10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问题11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问题12 ,试论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13 ,试论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14 ,试论植物词语的文化内涵15 ,试论人名的文化内涵16 ,试论地名的文化内涵17 ,试论成语的构成18 ,试论成语的意义19 ,试论成语的文化特征20 ,试论惯用语的构成21 ,试论惯用语的意义22 ,试论惯用语的文化特征23 ,试论歇后语的幽默性及其成因24 ,试论歇后语的地方性特征(以本地歇后语为例)25 ,试论积极谚语的功能26 ,消极谚语的成因及克服对策27 ,试析句式(例如:试析" A 不 A , B 不 B "句式)28 ,"把"字句的篇章功能29 ,"被"字句的篇章功能30 ,双宾句的篇章功能31 ,存现句的篇章功能32 ,连动句的篇章功能33 ,兼语句的篇章功能34 ,试论比喻的文化性35 ,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例如:文学作品《日出》的语言艺术)36 ,商品命名研究(例如:化妆品命名研究)37 ,牌号命名研究(例如:店铺命名研究)38 ,网络语言研究39 ,广告语言研究40 ,营销语言研究41 ,广播语言研究42 ,主持语言研究43 ,叫卖语言研究44 ,称呼语言研究45 ,教学语言研究46 ,新闻语言研究47 ,手机短信语言研究48 ,流行段子语言研究49 ,经济类新词语研究50 ,外来新词语研究

[摘要]汉语歇后语是中华语言的奇葩,反映了汉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文章探讨了歇后语的英译名,从修辞方面对歇后语进行了分型,分两部分探讨了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歇后语 类型 翻译

一、歇后语的英译名

汉语中的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生动形象、诙谐幽默,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其结构形式为汉语所独有,其内容反映了汉族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具有极强的民族性。

对“歇后语”一词的翻译,有几种观点。罗胜豪教授翻译为“Chineseenigmatic folk similes”[1],这一译法的缺点是歇后语中不全是比喻,也有谐音或双关式歇后语。有人翻译为“quiz-cracks”(隐语或谜语),同样也不全面。于是有人提议直接翻译为“xiehouyu in Chinese”,这倒是有一定的可借鉴性。但是,追根溯源,歇后语最早是文人之间的一种文字游戏,最早叫做“俏皮话”,因此,有人据此大胆翻译为Chinese folk wisecracks[2]。

二、歇后语的类型

汉语歇后语一般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部分是注解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玄妙的是,我们在这个比喻里面通常只能找到喻体(前半句),本体并不出现,其前后两部分属于“引子”和“注释”的关系,简称为“引注关系”,这是歇后语的典型特征[3]。

从修辞的角度,歇后语分为两大类,即:纯比喻式歇后语和比喻双关式歇后语。

纯比喻式歇后语的上下文所描写的事物有相通之处,前面是一个比喻,后面则是喻意。比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黄鼠狼给鸡拜年———不怀好意,天上的云———无拘无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等。其所包含的喻体常涉及到一些脍炙人口的典故。

比喻双关式歇后语也包含比喻,同时包含双关。它运用谐音或词语语义上的双关,通过联想来表达意义,其语言效果要通过联想来实现。

此类歇后语的数量较少,比如,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谐音双关),章鱼的肚子———有墨水(语意相关)等等。和纯比喻式歇后语相比,这类歇后语较为曲折,常能使人恍然大悟,谐趣顿生。

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常见的歇后语因为人们大多知道其后半部分的词句,也可以仅用前半部分,而第二部分不出现。如:这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呢等等。

三、纯比喻性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对大多数喻义歇后语,由于比喻部分生动形象,喻意部分逻辑推理合乎情理,且不包含一词两义的双关或谐音,通常采用直译法,既传达源语的内容,又维持源语的形象,便于读者阅读和欣赏。例如:瞎子点灯———白费蜡。It is as useless as a blind man lighting a can-dle.

黄鼠狼给鸡拜年———不怀好意。A weasel wishing Happy NewYearto a chicken harbors no good intention.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To chase a dog by throwing meatdumplings at it———you never expect it to return.

竹篮打水———一场空。Like ladling water with a wicker basket-all isempty.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The Eight Immortals crossing the sea-eachshowing his or her special prowess.(Each of them shows their true worth.)(二)套译法也叫套用法或借用法,是歇后语翻译中常见的方法。当在英汉翻译中无法保留原语中的形象时,可以套用译语读者所熟悉的形象,使译文更容易为译语读者所接受,也能达到语义对等的效果。例如: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We’re all birds of a feather–all slaveshere.

(Note:“梅香”refers to any maid servants in the old society;and“拜把子”refers to a Chinese traditional etiquette,which means the persons are nowbrothers or sister in low)

四、谐音谐意双关式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对于谐音或双关式歇后语,正如前面所言,是翻译中的难点。笔者认为,歇后语尽管是汉语中独特的语言现象,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尤其是谐音及双关式歇后语涉及多种修辞,可以成为翻译的障碍;但是,人类思维的共性使得操不同语言的民族间可以对话,只要交际成为可能,翻译就能够实现。这是翻译———包括笔头的和口头的翻译实现的理论基础。

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即是在译入语中用最贴切和最自然的语言再现原文的信息,实现翻译的功能对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异域语言的传译中不可避免会有文化的偏离乃至缺失,如要做到功能的对等,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的损耗,就需要对所缺失的部分进行补偿。所谓补偿,就是以目的语手段为主,辅之以符合目的语规约和规范的其他手段,根据文本类型和翻译目的对翻译过程中潜在的或发生的损失进行修复和弥补。作为俗语的一种,歇后语中的大量文化信息更容易流失,所以需要译者综观权衡的前提进行补偿,才能够让读者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接受。笔者分析了数百条双关式歇后语及其英译后,总结了以下方法:

(一)直译加注法

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是一个容易让译语读者理解的比喻,采用直译;半部分包含了谐音或是语义双关,采用加注的方法译之。例如:咸菜烧豆腐———有盐在先(有言在先)。

Salted vegetables with bean curd—there is salt at the beginning,(pun)there are words beforehand.(Note:In this expression,“言”(words)and“盐”(salt)are homophones in Chinese.)三十晚上贴“福”字———倒着贴Putting up the character”fu”on the New Year’s Eve———putted upsidedown.(Note:This refers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stom of putting up thecharacter“福”upside down to impl“y福到了”,which means your good luckhas arrived.)

(二)意译法

对于某些采用双关手法的歇后语,不论是谐音还是谐意,都可采用解释性意译的翻译方法。保留原来的文化色彩,并加上简要的解释说明以突出其形象性。例如:牛角抹油———又尖(奸)又滑(猾)Spreading oil on an ox horn———to make it sharper and more slippery orcunning and treacherous.

原歇后语涉及到两组谐音词,该句的翻译只是在句子中略作解释,加上了cunning和treacherous两个单词,就形象的说明了某人的性格。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Arollingpin used as a bellows—nogood atall.

擀面杖是中国传统炊具,因由实木做成所以不可能有窍,该句用于比喻某人对事物一无所知。该歇后语涉及到语义的双关,“一窍不通”既是对擀面杖的描摹,又是对人的一种比喻,翻译的处理“nogood at all”,可以说把握住了这个比喻的精神内核,言简意赅,是非常成功的译例。

参考文献

[1]郭建中.汉语歇后语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兼谈《汉英歇后语词典》[J].中国翻译,1996,(2).

[2]韩庆果“.歇后语”一词的英译名及歇后语翻译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3]夏雪峰.歇后语的风格色彩[J].龙岩师专学报,2004,(2).

应该是-------纸上谈兵

歇后语研究论文

有谁有以下列出的关于歇后语的论文的全文,请回复, 我是个新手,还没有过多的积分给大家,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把我的所有积分都拿出来了。 1463 狗年赏狗歇后语 张古月 语文知识 2006/05 1464 十二生肖歇后语 何世春 语文知识 2006/04 1465 古典名著人物歇后语 张愚 语文知识 2006/04 1466 四大名著歇后语 武晓丽 语文知识 2006/04 1445 数学歇后语 春夏秋冬 学生之友(小学版) 2006/07 1437 十二属相歇后语 杨利萍 中国农村科技 2006/06 漫谈歇后语 张天云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6/06 1413 歇后语人物形象中的意识文化 缑新华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6/05 1383 鸡的歇后语 师文 中国工会财会 2005/02 1526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参照点阐释 张楠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1482 歇后语有大智慧 刘阳 语文新圃 2006/03 1463 狗年赏狗歇后语 张古月 语文知识 2006/05 1464 十二生肖歇后语 何世春 语文知识 2006/04 1465 古典名著人物歇后语 张愚 语文知识 2006/04 1466 四大名著歇后语 武晓丽 语文知识 2006/04 1463 狗年赏狗歇后语 张古月 语文知识 2006/05 1464 十二生肖歇后语 何世春 语文知识 2006/04 1465 古典名著人物歇后语 张愚 语文知识 2006/04 1466 四大名著歇后语 武晓丽 语文知识 2006/04 1445 数学歇后语 春夏秋冬 学生之友(小学版) 2006/07 1437 十二属相歇后语 杨利萍 中国农村科技 2006/06 漫谈歇后语 张天云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6/06 1413 歇后语人物形象中的意识文化 缑新华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6/05 1383 鸡的歇后语 师文 中国工会财会 2005/02 ******《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8 /2 《《醒世姻缘传》歇

[摘要]汉语歇后语是中华语言的奇葩,反映了汉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文章探讨了歇后语的英译名,从修辞方面对歇后语进行了分型,分两部分探讨了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歇后语 类型 翻译

一、歇后语的英译名

汉语中的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生动形象、诙谐幽默,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其结构形式为汉语所独有,其内容反映了汉族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具有极强的民族性。

对“歇后语”一词的翻译,有几种观点。罗胜豪教授翻译为“Chineseenigmatic folk similes”[1],这一译法的缺点是歇后语中不全是比喻,也有谐音或双关式歇后语。有人翻译为“quiz-cracks”(隐语或谜语),同样也不全面。于是有人提议直接翻译为“xiehouyu in Chinese”,这倒是有一定的可借鉴性。但是,追根溯源,歇后语最早是文人之间的一种文字游戏,最早叫做“俏皮话”,因此,有人据此大胆翻译为Chinese folk wisecracks[2]。

二、歇后语的类型

汉语歇后语一般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部分是注解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玄妙的是,我们在这个比喻里面通常只能找到喻体(前半句),本体并不出现,其前后两部分属于“引子”和“注释”的关系,简称为“引注关系”,这是歇后语的典型特征[3]。

从修辞的角度,歇后语分为两大类,即:纯比喻式歇后语和比喻双关式歇后语。

纯比喻式歇后语的上下文所描写的事物有相通之处,前面是一个比喻,后面则是喻意。比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黄鼠狼给鸡拜年———不怀好意,天上的云———无拘无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等。其所包含的喻体常涉及到一些脍炙人口的典故。

比喻双关式歇后语也包含比喻,同时包含双关。它运用谐音或词语语义上的双关,通过联想来表达意义,其语言效果要通过联想来实现。

此类歇后语的数量较少,比如,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谐音双关),章鱼的肚子———有墨水(语意相关)等等。和纯比喻式歇后语相比,这类歇后语较为曲折,常能使人恍然大悟,谐趣顿生。

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常见的歇后语因为人们大多知道其后半部分的词句,也可以仅用前半部分,而第二部分不出现。如:这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呢等等。

三、纯比喻性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对大多数喻义歇后语,由于比喻部分生动形象,喻意部分逻辑推理合乎情理,且不包含一词两义的双关或谐音,通常采用直译法,既传达源语的内容,又维持源语的形象,便于读者阅读和欣赏。例如:瞎子点灯———白费蜡。It is as useless as a blind man lighting a can-dle.

黄鼠狼给鸡拜年———不怀好意。A weasel wishing Happy NewYearto a chicken harbors no good intention.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To chase a dog by throwing meatdumplings at it———you never expect it to return.

竹篮打水———一场空。Like ladling water with a wicker basket-all isempty.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The Eight Immortals crossing the sea-eachshowing his or her special prowess.(Each of them shows their true worth.)(二)套译法也叫套用法或借用法,是歇后语翻译中常见的方法。当在英汉翻译中无法保留原语中的形象时,可以套用译语读者所熟悉的形象,使译文更容易为译语读者所接受,也能达到语义对等的效果。例如: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We’re all birds of a feather–all slaveshere.

(Note:“梅香”refers to any maid servants in the old society;and“拜把子”refers to a Chinese traditional etiquette,which means the persons are nowbrothers or sister in low)

四、谐音谐意双关式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对于谐音或双关式歇后语,正如前面所言,是翻译中的难点。笔者认为,歇后语尽管是汉语中独特的语言现象,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尤其是谐音及双关式歇后语涉及多种修辞,可以成为翻译的障碍;但是,人类思维的共性使得操不同语言的民族间可以对话,只要交际成为可能,翻译就能够实现。这是翻译———包括笔头的和口头的翻译实现的理论基础。

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即是在译入语中用最贴切和最自然的语言再现原文的信息,实现翻译的功能对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异域语言的传译中不可避免会有文化的偏离乃至缺失,如要做到功能的对等,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的损耗,就需要对所缺失的部分进行补偿。所谓补偿,就是以目的语手段为主,辅之以符合目的语规约和规范的其他手段,根据文本类型和翻译目的对翻译过程中潜在的或发生的损失进行修复和弥补。作为俗语的一种,歇后语中的大量文化信息更容易流失,所以需要译者综观权衡的前提进行补偿,才能够让读者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接受。笔者分析了数百条双关式歇后语及其英译后,总结了以下方法:

(一)直译加注法

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是一个容易让译语读者理解的比喻,采用直译;半部分包含了谐音或是语义双关,采用加注的方法译之。例如:咸菜烧豆腐———有盐在先(有言在先)。

Salted vegetables with bean curd—there is salt at the beginning,(pun)there are words beforehand.(Note:In this expression,“言”(words)and“盐”(salt)are homophones in Chinese.)三十晚上贴“福”字———倒着贴Putting up the character”fu”on the New Year’s Eve———putted upsidedown.(Note:This refers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stom of putting up thecharacter“福”upside down to impl“y福到了”,which means your good luckhas arrived.)

(二)意译法

对于某些采用双关手法的歇后语,不论是谐音还是谐意,都可采用解释性意译的翻译方法。保留原来的文化色彩,并加上简要的解释说明以突出其形象性。例如:牛角抹油———又尖(奸)又滑(猾)Spreading oil on an ox horn———to make it sharper and more slippery orcunning and treacherous.

原歇后语涉及到两组谐音词,该句的翻译只是在句子中略作解释,加上了cunning和treacherous两个单词,就形象的说明了某人的性格。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Arollingpin used as a bellows—nogood atall.

擀面杖是中国传统炊具,因由实木做成所以不可能有窍,该句用于比喻某人对事物一无所知。该歇后语涉及到语义的双关,“一窍不通”既是对擀面杖的描摹,又是对人的一种比喻,翻译的处理“nogood at all”,可以说把握住了这个比喻的精神内核,言简意赅,是非常成功的译例。

参考文献

[1]郭建中.汉语歇后语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兼谈《汉英歇后语词典》[J].中国翻译,1996,(2).

[2]韩庆果“.歇后语”一词的英译名及歇后语翻译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3]夏雪峰.歇后语的风格色彩[J].龙岩师专学报,2004,(2).

驳论文的破立结合定义:首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再批驳已指出的错误论点,并在批驳的同时或之后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加以论证。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根据题目写出一个观点,再加以阐述说明,重要的是要有说服能力,三要素缺一不可,仔细看看下面的具体介绍,以后就可以多试着写作,这样作文才可以有长进。此外,还要多记一些名言警句和名人事例,以便在作文中更好的应用。总的来说,议论文的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证明”的问题。[3]论点论点,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①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千万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特、新颖。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文题、开头、文章中间、结尾。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段落论点也是如此。当开始与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概括出的句子不应含有修辞等手法。注意: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必须是陈述句

关于歇后语的谐音的研究报告论文

汉字大约产生于四千多年前,它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汉字也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可是一旦写错了汉字,不仅意思会相差十万八千里,还会闹很多笑话呢!星期二,老师让我们找歇后语,第二天,我把我摘好的歇后语给同学看,结果前后左右的人不是笑得合不拢嘴,就是肚子笑到抽筋。我真是被他们笑得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我问同桌,同桌点了点我抄的歇后语,我一下明白同学们为什么笑了。原来我把一连三座庙——妙妙妙,结果把它抄成了一连三座庙——喵喵喵。原本的意思是夸奖别人做事做得好,却成了讽刺小猫。我连忙拿起笔把它改正好。还有一次就是和我爸爸妈妈一起去野餐,回来后,我写了一篇关于野餐的文章,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我们下了车,拿着东西往野餐处走。我拿着饮料和水,一路上,这些东西很重,但我并没有喝一喝。我读给爸爸听,爸爸疑惑不解地看着我,我看了看我写的作文,猛地发现我把“歇一歇”,我红着脸走进了书房。我明白了一点道理:汉字是容不得一点之差。我们要学好汉字,说好汉字,写好汉字,让汉字永远地流传下去。4当我的笔尖从稿纸上轻轻掠过时,当我看见墨蓝色的小花在纸上绽放时,心里就涌起澎湃的海水,或是泛起层层激动的涟漪,我爱这些美丽的汉字,它们就像拉着手跳舞的小精灵。汉字,它,不是僵硬、无趣的“符号”不像英语的“ABCD”让人觉得枯燥。它们拥有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了单一的26个英文字母,使人看上去就像在看艺术品。比如说,观赏一位大书法家的作品,你就会发现,汉字是多么富有灵性,我爱汉字,爱它的灵动。汉字,它是形象的,当你书写它的时候,就会不禁被它散发出的魅力所吸引,不信你瞧,“绽放”一看就会令人想起正在盛开的花朵,而“枯萎”一看就使人想花朵凋谢的样子。“寒”好像散发一股冷气,“冻”令人一看就不禁想起因为天冷而冻结的物体。我为自己写下的汉字所陶醉,因为它将我领入了一个个奇妙的幻想的世界。它的生动形象令我沉迷,我爱汉字,爱它的形象。汉字,它在书法家的笔下,是变化无穷的。你看,篆隶古色古香,正楷端庄,行书流畅,狂草奔放,多么奇妙呀!它们,或工整端庄,或潇洒流畅,或自由奔放。它们,似雄鹰展翅,似古典风格,似飞驰的俊马,似印刷体的工整。它们就像天上的云朵,一会儿一个样,我爱汉字,爱它的变化无穷。5奇妙的汉字 汉字的起源有种种传说,人们都说文字是仓颉创造的,这种种传说的是靠不住的,文字是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慢慢的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汉字象征着中国人的智慧,汉字是世界上充满智慧的文字,千百年来赢得全世界的尊重和爱戴。自从创造了文字以后,字就在反反复复的改变: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纂继而变为隶书到现在的楷书,草书,行书。中国的文字具有悠久的历史,生为炎黄子孙,我为汉字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爱汉字就是爱自己的祖国。在现实生活中汉字是处处紧邻的,如果外国人想学中国话或写中国字的话其实并不难,只要他们怀着一颗真挚的心,认真的学便可以很快学会。生活中也离不开汉字。汉字为我们打开知识之门,方便我们的生活,学习要用汉字,看包装袋也要用汉字,我们人与人之间交流更要用汉字语言。这些都说明我们生活中离不开语言汉字,我们要好好学习汉语,好好的利用汉字语言去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我们中华名族拥有汉字而骄傲吧6望采纳

谐音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是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语双关的现象。例如:飞机上放鞭炮---响(想)得高;四两棉花---弹(谈)不上;骑自行车下坡---踩(睬)都不踩(睬);老鼠爬秤钩---自己称自己 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卖布不带尺子--存心不量(良) 上鞋不用锥子--针(真)好 窗口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老虎拉辗子--谁赶(敢) 纸糊的琵琶--弹(谈)不得

传统文化歇后语论文题目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鸟入笼中--有翅难飞锦上添花--好上加好卒子过河--勇往直前(难以回头/顶大车)纸老虎---一戳就穿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鸟入笼中--有翅难飞锦上添花--好上加好卒子过河--勇往直前纸老虎---一戳就穿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鸟入笼中--有翅难飞锦上添花--好上加好卒子过河--勇往直前(难以回头/顶大车)纸老虎---一戳就穿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鸟入笼中--有翅难飞锦上添花--好上加好卒子过河--勇往直前(难以回头/顶大车)纸老虎---一戳就穿阿拉伯数字8字分家——零比零 按着牛头喝水——勉强不得阿公吃黄连——苦也(爷) 按鸡头啄米——白费心机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矮子推掌——出手不高阿斗的江山——白送 矮子爬坡——贪便宜案板底下放风第——飞不起来 按老方子吃药——还是老一套庵庙里的尼姑——没福(夫) 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软不吃硬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 暗地里耍拳——瞎打一阵矮子坐高登——上下两难 暗室里穿针——难过矮子坐高凳——够不着 安禄山起兵——反了矮子放屁——低声下气 案板上砍骨头——干干脆脆矮子上楼梯——步步高升 岸边的青蛙——一触即跳按着葫芦挖籽——挖一个少一个 挨了棒的狗——气急败坏按着脑袋往火炕里钻——憋气窝火巴掌穿鞋——行不通;走不通 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芭蕉开花——一条心;紧相连 把脸装进裤裆里——见不得人芭蕉叶上垒鸟窝——好景不长 霸王别姬——奈何不得;无可奈何疤瘌眼长疮——坏到一块了 白骨精化美女——人面鬼心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白骨精说人话——妖言惑众八个老汉划拳——三令五申(伸) 白蜡材结桂花——根子不正八个歪脖坐一桌——谁也不正眼看谁 白了尾巴尖的狐狸——老奸巨猾八十老人吹灯——喘不上气;上气不接下气 白娘子遇许仙——千里姻缘一线牵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略显其能 白天盼月亮——甭想;莫想;休想八贤王进宫——好难请 百货大楼卖西装——一套一套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年年都一样;正大光明 百斤重担能上肩,一两笔杆提不动——大老粗八月十五吃元宵——与众不同 百万雄师下江南——兴师动众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半两棉花——免谈。(免弹)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矮子过渡——安心。(淹心)。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公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反穿皮袄——装佯。(装羊)。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老公拍扇——凄凉。(妻凉)。·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曹操作事--干干净净·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2005年春节晚会有一道靓丽的风景,那就是各省献上的对联。品赏这些对联,我们不但对伟大祖国的名胜古迹、人文历史、矿物宝藏等有一个了解,更能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止是品对联,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其它许多艺术形式中看到璀璨的民族传统文化:诗歌、绘画、书法、文房四宝、茶艺、京剧、刺绣、民俗节日、剪纸、皮影戏……你就会从中发现传统文化的伟大艺术魅力,挖掘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请以“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定,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

“传统文化”是较抽象的概念,写作时,化概念为万象,用具体的文化形态——诗歌、绘画、书法、文房四宝、茶艺、京剧、刺绣、民俗节日、剪纸、皮影戏等去诠释抽象概念的内涵,化抽象为具体,就拓宽了自己的思维空间,也拓宽了发挥自己优势的天地。 以小见大,用“细节”点染万种“风情”语言于文章,就如同衣服于人体一样,不但有表情达意、张扬个性的作用,还有点缀、修饰的功能,衣服的一个花边,一粒纽扣,一处镂空设计,一挂饰物点缀,都可以使你风情万钟,独特妩媚。“小”处的设计显现出了“大”智慧。文章的细节同样可以显示作者独运的匠心。 九九归一,点题、扣题彰显敏锐思维此话题,学生的写作范围非常广,写作思路也比较开阔,但是无论是写剪纸的精巧、川剧变脸的神奇、琴棋书画的高雅,还是写民俗节日的深入人心、诗歌艺术的源远流长等等,最后都要归结到话题“传统文化”上,要从中挖掘出传统文化的一些“共性”的东西,体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 写作体裁多种多样——贵在与话题相联系。可以写散文,重在创设优美的意境:如写民俗节日,要写出它的欢快喜庆,亦雅亦俗,在热闹、欢乐、锣鼓喧天、举国同庆的美好氛围中,让人体会到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包容性。当然,不能用干瘪的语言。可以写议论文,如谈传统文化如何代代传承、永不消逝;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和碰撞;谈传统文化的世界地位与影响等等。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zhidao.baidu/question/ 有关文化自信的优秀作文题目 文化曾经的缺失是中国难以治愈的疤,在那个闭关锁国的年代,中国这头曾经吼一吼都会令世界为之胆寒的雄狮,却一度沉睡不醒。 自大的君主,愚昧的国人,与世界先进文化的脱离导致我们几个世纪的落后,那些曾经的耻辱给中国文化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 几个世纪后的今天,在所有人都认为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苏醒了时,我们是否应该让中国文化也再次站在巅峰,引领世界。 历史的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千年时光弹指一挥间悄然滑过,回想几千年前屹立于世界之巅的中国文明--那令人惊叹的四大发明,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以及一系列的科学成就,这些无一不昭示着中国文化曾经的繁荣与昌盛。 而如今,经历过近代那场持续一百多年的耻辱的我们,却不再相信祖先代代传承至今的古老文化,转而把西方文化奉为经典,一味的批判中华文化的腐朽与落后。 可是,请试想,假如中华文明真的没有与时俱进,那么为什么世界四大古文明如今只剩我们这一支还依然在迸发活力,为什么经历了如此多的坎坷,它依旧屹立于世界东方,岿然不倒。 我们的文化一直都在创新啊,只是有些人不曾发觉罢了。 就拿汉字来说,经历了小篆、隶书、楷书再到行书,到如今,简体汉字已被我们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设想一下,假如我们还要写那些壁画繁琐的字体来表达自己,那么生活中会平添多少不便!其实我们应该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信,因为它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因为它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所做的巨大贡献,也因为它曾带领中国冲向世界的巅峰!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哪一项不是改变世界前进步伐的发明啊。 而且中国的茶道、功夫、儒学思想更是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可波罗曾在他的游记中赞美中国是"物产丰富的天朝大国",让无数的西方人神往。 拥有着这样优秀过去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不必依仗于外国人的肯定,我们的文化底蕴本就比他们深,为什么还要他们来肯定。 中国人少的只是那一份对于自己文化的信仰与自豪,只要再多一份自信和从容,我们一定可以让华夏文明在二十一世纪焕发出无与伦比的活力,让世界看到中国这头沉睡的巨石在苏醒后究竟可以爆发出多么大的威力。 孔子学院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开办,无数的外国人慕名进入;"中国年"在俄罗斯成功举办,吸引了大批外国游客前往游览;中国的功夫之乡每年也都吸引大批外国人前来拜师学艺。 这一切都证明了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吸引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文化强大了,这个国家才会真的强大。 试问,一个只有GDP支撑的国家,又能在复兴之路上走多远!我们要不断发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文化成为祖国崛起的坚强后盾。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自信。 我相信,终有一天中国会令世界刮目相看,中国文化会再次引领世界 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题目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有很多传统文化节日,例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等。 我要和大家介绍的节日是“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所以称为中秋节。 远在他乡的人们,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今年中秋节吃完丰盛的晚餐后,我把月饼切成几小份,然后放盘子里,让爸爸和妈妈任意来摸一块月饼,月饼是圆圆的,象征着团圆的意思。 我摸到了一个抹茶叶的月饼,那抹茶月饼松软而美味。 爸爸、妈妈和我坐在椅子上吃得津津有味的在等待月亮出现。 月亮隐隐约约地出现了,慢慢地,越来越大,越来越圆,越来越亮,皎洁的月光洒在我们身上,似乎给我们大家披上了银纱,漂亮极了。 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时刻,我们的家庭是温磬幸福的,月亮也在这个夜晚,展现出她的美。 有什么关于文化类的作文题目吗 文无定法亦有法。 我们说:“ 尽信书不如无书”,用死板教条的方法写作文必然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 世间万物都是一个:“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过程,作文也不列外。 大量实践证明,优秀作文总是有那么几个共同点,或是立意独特,或是选材精当,或是文采斐然。 掌握这些要点,对帮助我们的作文取得好成绩,无疑是有大裨益的。 无论是大到构思谋篇,还是细化到语言文字,都给粗了一定规则与法度,有了这些指导,同学们就会少走弯路.读是吸纳,写是输出。 如同书法要先临贴,学绘画需要写生一样,学习作文也应从“模仿入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唱。 高品质的精品文章始终是一本作文书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将这些精品有效吸收,并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作文高。 作文高人一等不再是梦!没有争论,没有讨论,就不会有进步。 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看了就会有不同的想法,我们一定要有海纳百川的气量,积极听取不同的意见,在质疑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而切勿孤芳自赏。 谁不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吸引人!说实话,如果你的作文吸引人了,那么你的作文就非常成功了。 也就是说,要达到“吸引力”的效果,那可是写作文的最大问题,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重视的问题。 无论你多么会写作,哪怕你已经成了一个大作家,这个问题还是一个问题。 这里,我想说一点,那就是要想吸引别人,首先得吸引自己,感动自己,让自己觉得特别有趣。 如果你说的话,你写的人,叙述的事,你自己都不感觉新鲜,我想你的作文是不可能吸引人的。 祝每位同学都能写出一纸好作文! 传统文化的作文题目 展开全部 “传统文化”是较抽象的概念,写作时,化概念为万象,用具体的文化形态——诗歌、绘画、书法、文房四宝、茶艺、京剧、刺绣、民俗节日、剪纸、皮影戏等去诠释抽象概念的内涵,化抽象为具体,就拓宽了自己的思维空间,也拓宽了发挥自己优势的天地。 以小见大,用“细节”点染万种“风情”语言于文章,就如同衣服于人体一样,不但有表情达意、张扬个性的作用,还有点缀、修饰的功能,衣服的一个花边,一粒纽扣,一处镂空设计,一挂饰物点缀,都可以使你风情万钟,独特妩媚。 “小”处的设计显现出了“大”智慧。 文章的细节同样可以显示作者独运的匠心。 九九归一,点题、扣题彰显敏锐思维此话题,学生的写作范围非常广,写作思路也比较开阔,但是无论是写剪纸的精巧、川剧变脸的神奇、琴棋书画的高雅,还是写民俗节日的深入人心、诗歌艺术的源远流长等等,最后都要归结到话题“传统文化”上,要从中挖掘出传统文化的一些“共性”的东西,体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 写作体裁多种多样——贵在与话题相联系。 可以写散文,重在创设优美的意境:如写民俗节日,要写出它的欢快喜庆,亦雅亦俗,在热闹、欢乐、锣鼓喧天、举国同庆的美好氛围中,让人体会到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包容性。 当然,不能用干瘪的语言。 可以写议论文,如谈传统文化如何代代传承、永不消逝;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和碰撞;谈传统文化的世界地位与影响等等。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zhidao.baidu/question/... 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题目怎么写? 展开全部 “传统文化”是较抽象的概念,写作时,化概念为万象,用具体的文化形态——诗歌、绘画、书法、文房四宝、茶艺、京剧、刺绣、民俗节日、剪纸、皮影戏等去诠释抽象概念的内涵,化抽象为具体,就拓宽了自己的思维空间,也拓宽了发挥自己优势的天地。 以小见大,用“细节”点染万种“风情”语言于文章,就如同衣服于人体一样,不但有表情达意、张扬个性的作用,还有点缀、修饰的功能,衣服的一个花边,一粒纽扣,一处镂空设计,一挂饰物点缀,都可以使你风情万钟,独特妩媚。 “小”处的设计显现出了“大”智慧。 文章的细节同样可以显示作者独运的匠心。 九九归一,点题、扣题彰显敏锐思维此话题,学生的写作范围非常广,写作思路也比较开阔,但是无论是写剪纸的精巧、川剧变脸的神奇、琴棋书画的高雅,还是写民俗节日的深入人心、诗歌艺术的源远流长等等,最后都要归结到话题“传统文化”上,要从中挖掘出传统文化的一些“共性”的东西,体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 写作体裁多种多样——贵在与话题相联系。 可以写散文,重在创设优美的意境:如写民俗节日,要写出它的欢快喜庆,亦雅亦俗,在热闹、欢乐、锣鼓喧天、举国同庆的美好氛围中,让人体会到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包容性。 当然,不能用干瘪的语言。 可以写议论文,如谈传统文化如何代代传承、永不消逝;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和碰撞;谈传统文化的世界地位与影响等等。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zhidao.baidu/question/... 关于礼仪的作文题目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真诚友爱真诚友爱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 因此,要树立“心中有他人”的观念,与同学友爱团结。 同学之间要平等待人,相互尊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 平时遇见同学一定要打招呼。 打招呼的方式很多,可以问好、点头、微笑、招手或喊一声名字等。 要做到热情、诚恳。 用你的真诚去爱别人,必然会得到别人真诚的回报。 ■相互尊重每位同学都需要被他人关爱,被他人尊重。 首先是尊重他人人格。 讥笑、辱骂、给同学起绰号,不仅伤害同学的自尊心,还侮辱了同学的人格,是低级趣味很不礼貌和很不道德的行为。 其次,要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 每位同学的生活习惯是自幼养成的,是受家庭的教育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潜移默化的结果。 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就等于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集体意识每一个人都离不开集体,正像一滴水离不开浩瀚的江河大海一样。 因此,我们每位同学都要有集体意识。 在集体生活中,要顾全大局,遵守规章制度,不可我行我素。 在你付出的同时,也将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他人的尊重。 ■善于交谈交谈是同学之间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 交流可以增加同学间的了解、友谊和相互增长知识。 同学们之间的交谈应该注意一些问题:1、说话态度要诚恳谦虚,要语调平和,不可装腔作势。 2、交谈中力求语言文雅注意场合分寸。 3、开玩笑,应注意,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不说。 听同学说话时态度要认真,不得轻易打断别人的讲话,要插话或提问应选择适当的时机,若同学说得欠妥和说错了,应在不伤害同学自尊心的情况下,恳切、委婉地指出。 吵架、骂人说难听话是一种无教养的行为及无礼的表现。 ■借物还物同学们经常在一起,难免相互之间借用东西,但是须谨记有借有还,即使随便用一下别人的物品,也应事先打招呼,征得他人同意。 关于小学三年级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要有题目) 展开全部 当今最漂亮又很虚伪的一句话是什么?搞科研、搞四化、搞革命、搞教育、搞商业、搞事业、搞工作、搞开发、搞开发、搞创新、搞发展顶恶俗的就是——“搞”,极为恶劣的流氓词汇、低俗 *** 的庸俗词汇、卑鄙下流的痞子词汇、丑恶无赖的词汇,恶心至极的口头禅,很龌龊,特 *** ,极其丑陋。 最最低贱、卑鄙龌龊、邪恶、恶劣地反社会、反人类、反动的词汇。 充分暴露出自我价值取向错误,毫无羞耻感,自甘受辱,自寻其辱,自我作贱,毫不掩饰自已 *** 狗样,自我贬低人格、人格贬损,严重损害其代表的 *** 部门形象和公信力。 说这番话的人根本没有大脑,是没有任何独立思考能力而又贪图利益的无知 *** 之徒,可耻可悲可叹,极其不光彩的口头禅,公开作自我羞辱。 国家新闻总署,文化部,你要净化新闻报道、纯洁影视作品!!!!!!!!!!!!!严格禁止这些臭大街、烂大街的词汇出现在官方、 *** 的发言、文件、报道、谈话语言等等之中!!!!其实,什么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发明创造、专家、教授等等,无不如此... 关于艺术的作文题目 家乡的戏曲艺术——越剧朋友,你一定欣赏过小提琴名由《梁祝》,柔美凄婉的旋律曾经陶醉过多少中外华人。 你可知道曲子创作灵感来源于何处?对了,那就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你听,曲子的旋律有越剧的影子。 这就是我家乡的艺术——越剧,具有传统东方文化特色的戏剧。 越剧是一个成熟的剧种,它以其真切细腻的表演、委婉动听的唱腔、优美抒情的风格、清新亮丽的曲调,却又不失 *** 与高亢的特点,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市,越剧的前身是落地唱书。 1906年,落地唱书搬上舞台,经历了小歌班、绍兴文戏男班、绍兴文戏女班、女子越剧等几个阶段,从嵊州经绍兴、宁波、杭州到上海,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地方戏曲。 抗日战争期间,部分越剧演员在敌伪统治下的上海虽然演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好戏,但改革主要还是在形式上,越剧内容并没有较大的突破。 1942年越剧改革以后,越剧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一个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戏迅速发展成为适应现代舞台条件的、有较强综合性的剧种。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在几代越剧艺人的努力下,越剧终于赢得广大观众的欢迎,促进了自身的繁荣发展,也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但是,时代在发展变化,到了现在,曾经辉煌的越剧渐渐地沉默下来了。 虽然有人极力在挽救越剧,但现实总是残酷的。 这里有一个其型的例子:新晋梅花奖得主——上海着名越剧演员萧雅来杭州连续举办专场越剧演出,据了解,从4月1日的第一场演出开始,上座率就没有超过5成;而在5成的上座率当中,有90%以上的人是通过各种渠道拿来的赠票。 不管怎么样,越剧的观众越来越少,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当今的越剧危机已经很明显了:一是越剧剧团全面萎缩,现在除上海、江苏、福建和浙江外,其他各省市几乎没有专业越剧团。 二是观众群体少,范围窄。 越剧观众大多是5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年轻人很少有人问津。 三是目前越剧自身剧目老、节奏慢,缺乏改革和创新,一成不变,像个饱经风霜的老人。 四是 *** 投入不多。 社会争企业投入少、关注少,不重视。 在越剧走向衰落的同时,我仍然欣喜地看见,越剧界人士为振兴家乡艺术执着地奋斗着。 他们把现代艺术元素融入越剧表演,用现代舞台、音响、灯光营造现代化的气氛。 以吸引年轻一代的观众;剧本的创作也力求创新,如现代越剧《孔乙己》等的上演,的确给越剧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舞台越剧没落的同时,社区里、广场上戏曲演员的表演却得到了百姓们的热烈欢迎。 这些确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越剧,我家乡的艺术,你的将来会是怎样的呢? 作文题目叫做学历与文化 小的时候,我就很羡慕穿军装的人,军人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一直都那么神圣,我曾经想像自己做个女兵该是件多么好的事情,但是现实总不如愿的。 那天家里说给介绍高中生,但是在部队里面磨练很多年了,研究生和高中生走到一起?当时的感觉真的觉得有点难以,并不是我在瞧不起人家的想法,绝对没有那种想法,一直以来,在我爱情观里,没有学历高低不配的概念,我最主要的是看重人品和能力,而不是他的学历。 觉得难以想象是因为,有点太不可思议了,两个人经历的生活也完全不一样,在思想上会是怎么样的?确实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嘿嘿不过后来回过头想想,其实这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两家人知根知底的,只要两个人在性格上能处得好的话,走到一起也未必就是件坏事,也许对两个人来说还是件好事了,他选择了我的学历及人品,而我选择他的家庭及人品,其实现在的社会就这样,现实一点也许能过得更好,有人说贫贱夫妻怎样怎样的,但是何曾去想想,当一对贫贱夫妻什么事情都得为钱去伤脑筋,伤神的时候又是怎么样的一种生活状态了,从高中到大学到研究生,到走出学校,进入公司,一路上,因为钱,因为家境的原因,我确实过得不是那么如意,甚至有时候过得很辛苦,很累,一直到现在,我还在为当初在学校借下的那些债而奔波为那些本可以不用自己来承担的责任而奋斗。 有时候觉得很累,真的很累也许也因为这样,我不得不现实一点,因为我不想再因为钱而那么辛苦那么累,人的一辈子说长不长,我的人生路也算是走了至少了三分之一多了,如果只能活到六十岁的话,那已经走了一半的路了,何必在那些无谓的事情上计较那么多了,能选一个人品好,对自己好的老公,也许这就是我的福份了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在公司上班,最终的目的都是挣钱,哪样能挣到钱就OK了,如果我嫁的老公学历不怎么样,有能力能挣钱,那不也一样好吗,还可以分工合作,他赚钱,我可以照顾家庭,教育以后的小孩,学历只是个花瓶而已,最重要还是能力啊!!!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得更好! 从端午节,到中医,再到龙的传人,下一个又会是什么?这让我联想到一个乞丐,在一路伸手乞讨的同时,又把自己的饭碗、筷子等一些生活用品到处乱扔,等到需要用到这些东西的时候,该去哪里找回来呢?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逐渐发展的同时,居然忘了自己是谁?而且还把自己潜在的财富,拱手乱扔。 韩国佬拣走了端午节和中医,小日本拣走了龙,他们像得到宝物一样珍藏了这些被中国所丢弃的财富,要知道这样的财富不是一日就能生成的啊!这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呀!下一个被抛弃的将会是什么呢?作为中华大国的国民,我们该做些什么吧?我们怎么可以眼睁睁的看着传统文化的消失?一个没了传统、没了信仰的民族将是多么可怕!传统文化正在城市中消失90高龄的南怀瑾先生是人称“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的国学大师。 这位著作等身的老先生学养极其深厚,对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医卜天文、拳术剑道及儒释道等均有研习。 昨天下午在一场题为“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的讲座中,南怀瑾与沪上学者共同探讨了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文化、传播、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题目怎么写?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