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病毒性肝炎的护理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病毒性肝炎的护理论文范文

对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 总结 是为了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 经验 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 年终总结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感控护士年终总结(一)

一、基本情况|感染科现有床位 个,护理人员 人,平均年龄 岁,从事护理工作二年以上的 人,全年调换人员 人次。

二、加强学习培训,努力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一)强化学习。针对感染科护理人员实际,加强对护理人员护理理念的更新,护理技巧及护理服务的人本精神的塑造。 结合业务实际和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坚持了护理业务查房,对护理诊断、护理 措施 进行了探讨,以达到提高业务素质的目的。

(二)悉心指导新任护理人员工作。对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 教育 、 规章制度 、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对新任护理人员采取跟班、指导与交流等形式,帮助新任护理人员尽快熟悉护理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承担起护理工作任务。

(三)加强了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护理安全 1.强化护理安全意识。针对新建科实际,逐级收集护理危险因素,就现存的及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提出安全措施。制定出制度、流程改进措施,有效的防范了严重护理差错的发生。

2.强化对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对每起护理缺陷及投诉,组织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个人责任其深刻认识,限期整改。

三、 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强化护理人员遵章守规。规范了医嘱查对流程,药物查对流程,制定了重点环节护理管理程序及应急流程,有效的保证了全科护理人员有章可循,确保了护理安全。重申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坚持了查对制度:(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xxxx,并有记录;(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认真落实感染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配备五种操作处置盘。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杜绝了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四、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xxxx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

五、加强感染管理

严格执行了消毒隔离制度。坚持了每月对病区治疗室、换药室的空气培养,确保了无一例感染的好成绩。坚持了每月对治疗室、换药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并记录,每周对紫外线灯管用无水酒精进行除尘处理,并记录,每两月对紫外线强度进行监测。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均能及时毁形,浸泡,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对各种消毒液浓度定期测试检查坚持晨间护理一床一中一湿扫。病区治疗室、换药室均能坚持消毒液(1:400消毒灵)拖地每日二次,病房内定期用消毒液拖地(1: 400消毒灵)出院病人床单进行了终末消毒(清理床头柜,并用消毒液擦拭)。

六、圆满完成护理工作

坚持了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宗旨,积极推行整体护理。深入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以及通过护士的言传身教,让病人熟悉掌握疾病防治,康复及相关的医疗,护理及自我保健等知识。全年共收治了住院病人个。进一步规范了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了对每份护理病历考评制度,每月组织进行护理记录讲评xxxx,确保不合格的病历不归档。

七.完成临时和突发任务

根据上级的统一安排,承担了我院的创建国家卫生城检查任务,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任务。收治了狂犬病和艾滋病患者。

八、存在的问题

整体护理尚处于摸索阶段,护理书写欠规范。由于护理人员较少,基础护理不到位,如一级护理病人未能得到一级护士的服务,仅次于日常工作。 病房管理尚不尽人意。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探索更好的办法和思路去解决。

感控护士年终总结(二)

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正确领导下,结合优质医院评审要求,体现公益性质,推进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较好的完成了的各项工作,现将我科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量统计

共完成门诊 20190余人次;其中肠道门诊 近700 人次,出院患者1000余人次。

二、护理安全

(一)全科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无护理差错;有1起非计划拔管事件,无不良后果。

1、在护理部领导与大科指导下,完成了感染性疾病的护理常规的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感染科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同时要求护理人员严格落实,并定期督查护理人员对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的落实情况。

2、护理人员能够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做好查对工作。

(二)加强了设备、仪器、物品的管理,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做好使用登记。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科室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的正确使用;掌握常用的护理急救技术,熟悉抢救程序、抢救药品,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

(三)对科室的高危药品规范管理,要求做到定点、专区放置,并且标识规范、醒目。

(四)严格坚持护理质控检查。做到定期与随机检查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通过每月的护士会议对护理部、大科及科内质控检查存在的共性问题、原则性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以达到科定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从而确保护理安全。

(五)严格遵守《传染病的防治法》,及时、准确地协助填写各类传染病人信息登记本,防止漏填、漏报,严格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

(六)每月4-5次检查护理文书的书写,并及时反馈到个人,规范护理文书书写,进一步深化专科护理记录的。

三、护理服务

(一)增加了便民措施,向病人发放爱心联系卡。

(二)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能较好的执行护理行为规范,对病人使用文明用语,及时与患者沟通,开展健康教育,无护理投诉事件。

(三)每月在不同的科召开公休会,并对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以征求病人的意见,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不断改善我们的服务,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每月满意度均在95%以上,表扬票达上百次。

四、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是保障和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的基本保证。根据计划进行三基理论及操作的考核;每周早会组织10年内年轻护士的素质教育培训,全年完成40余次培训。鼓励年

轻护士主动学习,搜集专业知识资料,组织业务学习,达到全员共同提高;每月进行个案护理查房,让护理人员共同讨论、共同提高。开展护理操作现场演练熟练的培训,掌握常用的护理急救技术,掌握科室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的正确使用,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

五、院内感染

加强与院感科沟通,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与学习,要求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切实做好消毒隔离及垃圾分类等工作,保证各诊室地面清洁整齐;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并每班登记,定期检测反馈到个人。上半年未发生重大的院内感染事件。

六、科研教学论文

完成了南卫、苏卫、淮卫、泰卫、盐卫等学校的临床带教任务,开展了二十余场专业知识讲座,取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2019年本科在核心期刊发表了2篇 文章 。选送了一项护理新技术。

七、健康教育

根据感染性疾病病种,制定了健康教育处方,及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并及时提供宣教手册,指导病人及家属,避免疾病传播。

八、 其它

腹泻门诊如期开诊,接受了各级领导的定期督查,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感控护士年终总结(三)

传染科护士 工作总结 传染科是传染病人隔离治疗的场所。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体内的致病菌以多种途径排出体外,作为与病人密切接触的传染科护士,感染疾病的危险性很,因此建议传染科护士除了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熟练运用消毒隔离技术外,还要注意手足皮肤的自护。

1.治疗和护理操作过程中的自护

据报道有二十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可通过针传染,其中最常见也最可怕的是乙肝。丙肝、HIV,经证实被带乙肝病毒的利器刺伤,受伤者感染机会为6%~30%,只要有0.01ml的含I-IBV的血进入体内就可感染乙肝,被带丙肝病毒的利器刺伤,感染机会为3%~10%.由于近年来乙肝疫苗的临床应用,该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丙肝目前尚无疫苗,医护人员中发病率远超普通人群。因此作为传染科护士从思想上应加强自护意识,在工作中主动采取自护措施,减少感染机会。

①进行静脉采血前,一定要严格检查注射器和试管是否完好,有无破裂,以防带病毒的血液污染自己的手、足、衣服。采血后不要将针罩再罩回针头,避免针头误伤自己的手指。采血完毕后尽快将用过的注射器放进耐刺的装有消毒液的容器中浸泡。如果手部皮肤有破损,则一定要戴手套操作或避免操作。

②在治疗室配制药液前先在拇指和食指上缠上胶布,同时穿上能盖住足背的隔离鞋,防止掰安瓿时划破手指或碎玻璃、针头掉下来刺破足背皮肤。

③若在治疗和护理操作过程中,不慎被利器刺伤或被病人抓咬伤时,首先应尽快尽量把伤口处的血往外挤,同时清洗伤口,用碘伏消毒,并及时进行被动或主动免疫,此外还要注意定期检查。

2.平时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自护

传染科洗手 方法 不同于一般科室,普遍采用消毒液泡手和肥皂流水洗手法,洗手次数多且时间长,消毒液和肥皂对手部皮肤损伤很,尤其是秋冬季节,手部皮肤容易出现干裂,所以每次洗完手之后一定要用消毒干毛巾擦干,再擦上护手霜。在家中休息时多进行手足皮肤的按摩,洗衣服时戴上手套,注意保持手足皮肤的完整性,减少感染疾病的机会。

感控护士年终总结(四)

1.政治方面

一年来在书记院长领导下,我科全体医护职员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多教学经验文章次认真学习医德医风有关文件,进步医护职员自觉抵制不良职业道德行为和不良风气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和卫生行业职业道德建设,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理念。树立文明窗口的文明行为和文明风气,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了我们的气力。每月科室开展政治学习两次,和个人自行学习。

2.业务学习方面

科室为了进步全体医护职英语教师申报中学一级教师 述职 报告 员的业务素质,不断进步业务技术水平,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业务讲座,医护职员在本科室开展业务学习讲座,了解感染科有关疾病动态。内容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肺结核并咯血,合并糖尿病”、“矽肺”、“肺间质性疾病”,“手足口病”,自发性免疫性肝炎”“抗民办学校办学申请报告-范文生素正确使用。”科室开展查房,结合病人病情,进行病例讨论,以进步水平。加强病历书写,基本达到了甲级病历。

3.业务完成情况

科室床位28张。进院病人368人次,出院病人359人次,危重病人8人,抢救成功率100%。门诊病人3600人师得 演讲稿 -教书育人次。传染病报告率100%。今年开展新业务: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思他宁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取得了疗效。

4.劳动纪律

科室医生3人,5人。能按时遵守医院劳动纪律,遵守医院各项制度,参加医院开展的各项医疗活动,全年来科室未发生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

5.安全情况 科室一年来未发生盗窃,水灾,火灾现象。

感控护士年终总结(五)

2019年即将就要过去,随着时间的流逝2019这个数字将进入历史的长河,回顾过去的一年繁忙而紧张工作,欣慰而自豪。欣慰的是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与认可,自豪的是在院内感染与传染病管理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现代医院的理念是从治疗疾病机制转变为预防疾病机制,而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及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也是医疗安全最重要的一环。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减少医院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控制医院感染的手段,首先是提高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水平,增强工作责任心,在日常诊疗工作中树立主动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保证医院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质量;同时确保各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制度、措施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项全员、全方位的管理工作,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复杂性,传染病疫情复杂多变性,要求我们医护人员不断学习院内感染及传染病预防相关知识,掌握新知识,掌握院内感染控制新方法,共同参与,朝着零感染的方向努力。

2019年也是我院二甲准备年,在院领导的直接领导下,感染科全体人员努力拼搏及全院医护人员鼎力支持,凭借着质量第一、病人第一、预防第一的理念,全面开展院内感染、传染病预防、传染病疫情管理等各项工作,狠抓落实、抓实效、注重细节、抓住关键环节,强化院内感染各项制度、措施,深入学习和贯彻传染病各种法律法规,做到了院内感染预防系统化、规范化、措施化,加大院内感染的指导、督导工作,结合我院的实际工作、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成立了以院长为核心的质控领导小组,健全院、科等三级网络体系。在时间紧任务重,面临着重重压力,全科克服困难为二甲打开绿色通道。具体工作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全科人员在邓院长的领导下,掀起了“ 爱岗敬业 、以院为家”的热潮,我科人员积极响应院里各项号召,遵规守制、献计献策,时时刻刻与医院保持一致,经常参加院里各种学习和培训,人人有笔记,通过学习、使全科人员的政治素质有了提高,同时也增加了工作责任心和事业感,提高了工作效益和工作质量。

二、传染病管理

1、严格执行传染病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有章可循。

2、定期对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传染病报告种类、报告时限、报告程序,使我院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到100%。对传染病患者实行有效的隔离措施,未发生院内传染病的局部流行。

3、新上岗人员做到即上即培训,即培即考核原则。

三、我院是当地最有权威的医疗机构,承担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所以我院建立了应急预案和组织,做到了定期演练和相应培训,增强应急能力,备好了救援物资等,随时处于应急状态(含通讯联络),并且做到了及时、妥善处理医院内部发生的突发事件

1、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指导到位 ,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医务人员按时培训,医务人员知晓率达到了100%。医院感染监测到位,病例监测、卫生学监测做到准确、达标。

2、重点部门的医院管理:抓好手术室、供应室达标改建、口腔科、腔镜室、感染性疾病科、血液透析室、检验科等这些重点科室的管理,从室内的保洁、消毒、医务人员的操作,物品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环节入手,使之达到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标准。

3、输血管理:严格执行了《献血法》的有关规定,严禁了擅自采血,成分输血比例达到了规定要求,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健全,储备血液能满足急诊临时用血需求。

4、抗菌药物的管理: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抗菌素合理使用制度,并与药剂科共同监督执行。

5、一次性使用医疗物品的管理:杜绝了重复使用,医疗废物的分类、焚烧,达到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标准。

总之,院内感染涉及全院各个角落,贯穿于自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贯穿于治疗和护理的每一细节当中,为此我科要常抓不懈,使各项监测统计指标,达到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的标准,为我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医疗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一、最主要的是休息,充足的睡眠能让体力更好地恢复,那么睡多长时间合适呢?其实每个人的睡眠时间并不是固定的。过去人们常说,理想状态是每天睡8个小时,但具体因人而异。比较简单的判断方法是:睡后第二天不感到疲劳,那么大概睡眠时间是比较充足的。二、注意饮食,要多喝水,增加营养。饮食上可适量增加品类,肉类、蔬菜,包括多种水果,让营养更加丰富,这些可以补充蛋白质、糖分,更主要的是补充维生素,提高我们肌体的抵抗能力。三、要适当活动。运动要量力而行,比如进行散步和太极等活动。因为在被感染以后,人们体力的恢复有快有慢,有些人恢复快,可能会早一点开始运动,有些人恢复慢,可能晚一些再开始运动,要根据个人情况来调节,切忌刚好转就进行剧烈运动。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毕业论文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是法定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部分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患者可演变成慢性,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 防治病毒性肝炎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领导,深入宣传,发动群众,搞好爱国卫生运动,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对甲型和戊型肝炎以切断粪-口途径为主;对乙型和丁型肝炎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为主;丙型肝炎则以控制肠道外(如经血)传播途径为主。要力争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早处理疫点,防止流行,提高疗效。要做好易感人群的保护,减少发病。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一)报告和登记各级医务人员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病毒性肝炎病例作传染病报告,急性病毒性肝炎应做病原学分型报告和统计。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例只登记一次,一年复发跨两个年度者不再重复登记。 (二)隔离和消毒急性甲型肝炎隔离期自发病日起3周。乙型肝炎可不定隔离期,如需住院治疗,也不宜以HBsAg阴转或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为出院标准,只要病情稳定,可以出院。对恢复期HBsAg携带者应定期随访。对丙型和丁型肝炎的处理同乙型肝炎。戊型肝炎隔离期暂同甲型肝炎。各型病毒性肝炎可住院或留家隔离治疗。病人隔离后,对其居住和活动场所(家庭、宿舍及托幼机构等)应尽早进行终末消毒。基层卫生防疫机构应对肝炎病例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 (三)有关行业人员肝炎患者的管理对饮食行业人员和保育员每年作一次健康体检,发现肝炎病例立即隔离治疗。急性肝炎患者痊愈后,半年内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持续正常,且肝炎病毒传染性标志阴性者,可恢复原工作。慢性肝炎患者应调离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疑似肝炎病例在未确诊前,应暂时停止原工作。上述范围的新增人员在参加工作前,应进行健康体检,凡肝功能异常和/或肝炎病毒传染性标志阳性者,不得录用。 (四)托幼机构儿童肝炎患者的管理托幼机构发现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后,除患者隔离治疗外,应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范围根据调查后确定,一般以患者所在班级为主。观察期间不办理入托手续。甲型和戊型肝炎的观察期限为45天,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暂定为60天,对符合出院标准的肝炎患者,尚需继续观察1个月,并需持医院出院证明方可回所(园)。 (五)献血员管理献血员应在每次献血前进行体格检查,检测谷丙转氨酶(ALT)、HBsAg和抗-HCV,凡ALT异常和/或HBsAg、抗-HCV阳性者不得献血。 (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的管理 HBsAg携带者是指HBsAg阳性,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对这类携带者不应按现症肝炎病人处理,除不能献血及从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要加强随访;HBsAg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经期卫生及行业卫生,牙刷、盥洗用具应与健康人分开。 (七)抗-HCV阳性者的管理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二、切断传播途径 (一)提高个人卫生水平利用黑板报、小报、电影、电视、广播等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各企业单位应创造条件,提供流动水洗手和洗餐具等,养成食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二)加强饮食、饮水、环境卫生管理饮食行业(包括个体开业户)及集体食堂都应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尤其要做好食具消毒,食堂、餐厅应实行分餐制或公筷制。要加强生食水产品的卫生监督,加强对产地水域的卫生防护,防止被粪便和生活污水污染。要掌握产地病毒性肝炎流行和水域污染情况,以及运输、销售过程中的卫生问题,一旦发现有污染可能,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于短时期内供应大量贝壳类水产品时,应留样以便查考。要加强水源保护,严防饮用水被粪便污染,对甲型和戊型肝炎流行区的井水、缸水、涝坝水,须用漂白粉消毒,余氯应保持在0.3mg/L以上。中小学校应供应开水,学生自带水杯。要做好环境卫生及粪便无害化处理。医疗单位中的粪便及污水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入下水道,废弃物应及时焚毁。 (三)加强托幼机构卫生管理托幼机构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对食具及便器的消毒制度,儿童实行一人一巾一杯制,认真执行晨检或午检。对托儿所应注意尿布消毒。各班级使用的玩具应严格分开。发现肝炎患者,应立即隔离并及时报告有关防疫部门,对所在班进行消毒及医学观察。

题目的拟定对于一篇医学论文来说至关重要,选题有意义,写出来的 文章 才有学术价值,如果选定的题目毫无意义或过于偏狭,也毫无价值可言。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医学专业的 毕业 论文题目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学影像技术论文题目

[1]培养医学影像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效果

[2]大学教材《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出版发行

[3]_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 报告 相关数据——《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4]《中国医学影像技术》被数据库收录情况

[5]肺结节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专业实习生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6]基于网络资源“探究式-理实一体化”教学在超声诊断学中的应用

[7]医学物理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8]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临床示教中应用的研究

[9]中国超声医学的发展与展望

[10]《中国医学影像技术》被数据库收录情况

[11]医学影像实训教学大型设备拆移、软件处理探讨

[12]现代医学影像科核磁机房施工技术分析——以江苏省妇幼保健院为例[

[13]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核医学科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应对

[14]高职高专医学影像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研究

[15]医学影像技术学中CT与MR教学分析

[16]SPOC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17]全数字化_线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科的应用价值

[18]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初探

[19]放射测量与防护教材的改革策略

[20]OBE教学理念在《断层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研究与探索

[21]数据挖掘技术在医学影像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22]“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全面提升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育人质量

[23]本科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多维度毕业考核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24]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与技能大赛结合的实践

[25]医学影像技术专业CT科室实习带教 方法 探讨

[26]对医学影像技术技能大赛选手辅导的体会

[27]PBL-L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上的应用探索

[28]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在普通放射科DR摄影的带教心得

[29]基于TBL与CBL教学法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研究

[30]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中医院校医学影像学教学探讨

[31]医学影像技术在影像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探析

[32]基于FPGA的Micro-CT采集控制系统设计

[33]医用模拟人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中的应用效果

[34]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教学模式分析

[35]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学习在医学影像技术课程 教育 中的应用——以《盆部影像检查技术》为例

[36]20_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相关数据——《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37]《中国医学影像技术》被数据库收录情况

[38]PBL教学法在MRI检查技术实习带教中的效果

[39]微信辅助改良式P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40]医学影像技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式研究

[41]医学影像技术在慢性肾脏病早期肾功能评估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42]基于“医、教、研、赛”四维协同平台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实践

[43]基于计算机的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定位癫痫致痫灶研究进展

[44]图像增强技术在数字x射线医学影像中的应用分析

[45]基于视觉优化的医学影像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

[46]医学影像学导航技术在穿支皮瓣的应用进展

[47]安徽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安徽省淮北卫生学校

[48]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分割研究进展

[49]《中国医学影像技术》被数据库收录情况

[50]20__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相关数据——《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医论文题目

[1]胁痛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2]发生学视角下中医肝藏实质探溯

[3]口疮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4]基于数据挖掘中医古籍中肺热病症状及证型分布规律分析

[5]基于数据挖掘中医古籍治疗肺热病遣方用药分析[

[6]“冲气”观与中医学

[7]基于现代文献的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证素分布规律研究

[8]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9]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的疗效meta分析

[10]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脊髓损伤内治处方分析

[11]中医治未病·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专家共识

[12]氟骨症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13]三子养亲汤加减对肺气虚型尘肺病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

[14]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医四诊中的应用研究

[15]热敏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

[16]中医综合护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17]基于“脾肾相关”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18]无症状颈动脉狭窄人群认知功能障碍与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研究

[19]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规律的分析

[20]温脾散穴位敷贴联合理中复元方对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21]中成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2]中药复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Meta分析及用药规律分析

[2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沈舒文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

[24]中药膏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临床观察

[25]温阳通络方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室重构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6]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体质和中医证型调查研究

[27]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像及病理表现相关性分析

[28]透刺配合热补针法治疗风寒湿阻型膝关节滑膜炎疗效及对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前列腺素E_2和滑膜动脉血流指数的影响

[29]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防治克罗恩病

[30]循证医学与中医学的 反思

[31]艾灸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研究进展

[32]基于中医理论的智能养生餐厅探析

[33]基于文献研究与专家共识法的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研究

[34]基于虚实辨证的补泻平衡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35]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探讨失眠的辨证论治

[36]郭志华运用桔梗治疗心衰 经验

[37]谢林运用风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38]基于病历数据的中医临床能力数字化评价体系研究

[39]基于临床调查的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证症状组成的文献分析

[40]安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证的临床观察

医学检验免疫毕业论文题目

1、基于纳米颗粒的分子展示应用于超灵敏检测

2、SLE患者中几种新型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

3、多肽酶检测和细胞表面荧光标记的新方法研究

4、区域检验服务协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5、胶体金喷膜仪的设计与开发

6、重庆市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的调查研究

7、基于氧化石墨烯和硫化铅纳米颗粒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研究

8、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快速诊断金标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9、纳米粒子免疫层析法在检测异位妊娠和膀胱癌中的应用

10、现代医院检验科模块化设计研究

11、酶免工作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血清快速测定的性能评估

13、基于微型压电与光谱生化分析系统的POCT新技术研究

14、长江三角洲地区犬猫皮肤真菌病调查及体外药敏试验

15、我国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6、基于电化学分子信标基因传感技术的HIV-1核酸检测新方法研究

17、Free β-hCG和PAPPA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的研制

18、乙肝快速分析仪的研究与开发

19、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中PPAR γ的作用研究及相关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建模分析

20、综合性医院医学检验资源优化管理研究

21、全自动多功能免疫检验过程关键问题的优化研究

22、HMGB1通过NF-κB激活TGF-β1诱导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

23、若干病毒感染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24、现代综合医院检验中心空间设计研究

25、大型公立医院创建医学独立实验室可行性研究

26、高血压病证型与血清褪黑色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7、医用臭氧与α-干扰素对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28、网织血小板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应用

29、G公司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30、临床毛细管电泳的研究

31、基于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的纳米金免疫层析试条定量测试的研究

32、贫铀长期作用后的吸收分布特点及其主要蓄积器官的损伤效应研究

33、基于磁性微球的PMMA微流控免疫分析芯片系统的研究

34、hr HPV、L1壳蛋白、p16蛋白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及诊断价值研究

35、76例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及预后

36、国产化学发光法诊断系统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评价

37、蛋白A-藻蓝蛋白β亚基双功能蛋白的性质及其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

38、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开展现状及检验项目合理化设置研究

39、__ 医学检验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40、胃肠肿瘤标志物诊断大肠癌之检验医学实践

41、广州KM公司分析前流程优化方案制定

42、医学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43、脑脊液中ADA、LA、CRP、LDH的检测在小儿颅内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44、MiR210和Stat3全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表达通过HIF-1α通路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45、医学检验器材智能化物流系统的设计与运营

46、上海市嘉定区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47、六西格玛管理在临床检验流程中的应用研究

48、基于纳米材料修饰的新型生物传感器检测D-二聚体

49、新城疫快速诊断金标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50、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蛋白的原核表达和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分子诊断研究

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相关文章:

★ 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2)

★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

大专临床医学毕业论文(2)

★ 医学的毕业论文

★ 临床医学生毕业论文(2)

★ 临床医学内科毕业论文(2)

★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 关于医学生的毕业论文3000字怎么写(2)

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论文

防治措施 1。严禁从发病鸭场、孵化场购买雏鸭,严禁场外人员不经过消毒进入鸭场或窜圈。育雏室门应设有消毒池。严格按卫生消毒要求处理病死鸭。加强饲养管理,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并严格执行,确保饲养环境的卫生洁净。 2.确诊后,紧急注射高免卵黄或血清,10日龄以内每只0.8-1ml,10-15日龄每只1-1.3ml,30日龄左右,每只2ml。3.抗病毒的药物,全天饮水量一次性饮用,上午4.消炎类的药物,防止因应激或鸭肝继发浆膜炎而消灭后遗症,下午用。5.用速补多维,而改变应激和鸭肉胴体质量的下降。6.用一些保肝利肾的药物拌料。7.对鸭舍全面消毒。

1、鸭 瘟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俗称“大头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死亡率、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主要特征是头颈肿大、高热、流泪、下痢、粪便呈灰绿色,两腿麻痹无力。发病后期体温降低至正常体温以下,最后衰竭死亡。 鸭瘟对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以番鸭、麻鸭和绵鸭最易感,北京鸭次之。在自然感染条件下,成年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30日龄以内的雏鸭却较少发病,但在人工感染时,雏鸭却较成年鸭容易发病,且死亡率也高。鸭瘟的主要传染原是病鸭和带毒鸭,其分泌物和排泄物及羽毛等均带有病毒。另外是带毒的水禽、飞鸟之类也可能成为本病病毒的传递者。 本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是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其他如通过滴鼻、泄殖腔、肌肉注射等人工接种的方式,也可引起发病。带毒的禽类.,尤其是病鸭,很容易通过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饲料、草、饮水、空气、饲养工具等使健康鸭吃人或吸人而感染,也可通过饲养员、兽医、参观者、车辆、吸血昆虫等传播病原,致使鸭群受到感染。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春、秋鸭群的运销旺季最易发病流行。发病高峰时死亡率可达90%以上,经济损失惨重。症状: ①鸭瘟病毒的潜伏期为2—4天,流行初期可见零星死亡,3—5天后出现大批病鸭。病初体温急剧升高,一般可达43℃以上,呈稽留热型。病鸭呈现精神不振,低头缩颈,食欲减退或废绝,渴欲增加,羽毛松乱,翅膀下垂,两腿发软,步态不稳,喜卧地,驱赶时以翅膀扑地匍匐向前。这时,病鸭不愿下水,若强迫下水,也无力游动,并挣扎回岸。 ②病鸭流泪,眼睑水肿,眼周有脓性分泌物,上下眼睑粘结,起初鼻流清液,之后变为粘性分泌物流出。呼吸困难,间有咳嗽,常伴有湿性罗音。 ③病鸭头和颈部肿胀,较健鸭明显肿大,故有“大头瘟”或“肿头瘟”之称。 ④病鸭下痢,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稀粪,常粘附于泄殖腔周围。泄殖腔粘膜充血、出血和水肿,严重时粘膜外翻,并附有绿色的假膜,不易剥脱,人为剥脱后留有溃疡面。 ⑤病的后期,体温下降至正常以下,体质衰竭而死亡,病程一般都很急骤平均为3—5天,而慢性病例一般在1周以上,有幸存活的病鸭生长发育迟缓、消瘦,角膜?昆浊较为典型,严重时常形成单侧性溃疡性角膜炎。 ⑥产蛋鸭群的产蛋量明显下降,且畸型蛋增加。随着死亡率的上升,可减产70%以上,甚至完全停产。 剖检病变: ①鸭瘟的病变,以全身性急性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病鸭的全身皮肤、粘膜、浆膜和内脏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 ②皮下尤其是头颈部的皮下组织有弥漫性水肿,在“大头瘟”的典型病例中,切开头颈部肿胀的皮肤,即刻流出淡黄色透明的液体。 ③消化系统的病变:口腔粘膜有黄色坏死性假膜覆盖,用刀刮离假膜后,可见到粘膜有出血性溃疡灶;食管粘膜表面具有纵行排列的灰黄色坏死性假膜覆盖,此膜不易剥离,剥离后呈现出不同大小的、特征性的红色斑块或条索状痂块;腺胃粘膜有出血斑点,有时在腺胃与食管膨大部交接处,有一条灰黄色坏死灶带或出血带。肌胃角质下层充血、出血。肠粘膜有充血和出血性炎症。小肠淋巴组织出血,呈带状。 ④泄殖腔有严重充血、出血,粘膜表面覆盖有一层棕褐色或绿褐色的坏死痂块,不易剥落。 ⑤肝脏的早期病变有出血性斑点,后期出现大小不同的灰色坏死灶,在坏死周围有时可见环形出血带,而在坏死灶中心却常有小出血点。脾脏体积缩小,呈黑紫色。 ⑥法氏囊粘膜充血发红,有针尖状的黄色小斑点。到后期,囊壁变薄,囊腔中充满红色凝固的渗出物。 ⑦产蛋母鸭的卵巢可能充血、变形或变色,有时有一部分卵泡破裂,卵黄散布于腹腔中而引起腹膜炎。防治措施: 目前对鸭瘟尚无特效治疗药物,预防注射鸭瘟疫苗是防治鸭瘟唯一最有效的措施,不管是疫区还是非疫区,鸭群都应进行免疫预防。 ①定期注射鸭温疫苗,具体用法和用量严格按照疫苗的说明书进行,倍数可根据每只份注射量而定。例如雏鸭(1月龄以内),可稀释40倍,每只鸭肌肉注射0.2ml,免疫期1个月;2月龄的鸭,可稀释100倍,每只肌肉注射0.5ml,免疫期5个月;5月龄以上的鸭,可稀释200倍,每只肌肉注射lml,免疫期6—9个月。 ②一旦鸭群发生该病,应及时上报疫情,划定疫区范围,并迅速进行严格的封锁、隔离、焚尸、死鸭深埋、消毒等工作,同时对假定健康鸭立即采取大剂量鸭瘟弱毒疫苗紧急接种:重者20倍量,轻者15倍量,一般接种后一周内死亡率可显著降低,这是控制和消灭鸭瘟流行的一个强有力的措施。 ③治疗措施 本病重在预防,治疗只是辅助的办法。可用抗鸭瘟高免血清进行早期治疗,每只肌肉注射0.5ml,还可用聚肌胞(一种内源性干扰素),每只成鸭肌肉注射lml,3日1次,连用2—3次,可收到一定疗效。2、鸭出败(禽出败)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革兰氏阴性。除鸭外,鸡、鹅和火鸡等家禽都能感染发病。由于病禽常常有剧烈下痢症状,所以统称禽霍乱。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成年鸭多发,幼鸭少发。 症状:症状可分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类。最急性往往看不到临床症状,突然倒地死亡或晚上进棚还正常,第二天一早发现死在棚内。急性型病鸭精神萎顿,离群,翅、尾下垂,头隐伏翅下,似睡,食欲废绝,体温42.5℃-43.5℃,口渴,呼吸困难,张口呼吸。病鸭常摇头(所以俗称摇头瘟),排灰白色或绿色稀便,病鸭瘫痪,1-2天内死亡。慢性主要表现消瘦,关节肿胀、跛行。 剖检:可见心外膜或心冠部脂肪、肺、胃肠道粘膜和出现出血性肠炎。肝肿大、色浆膜等有小出血点,十二指肠淡、质变硬,散布有灰白色针尖大的坏死点。慢性病鸭关节肿胀,有豆渣样渗出物。 防治措施:①免疫注射:2月龄以上鸭,每只肌肉注射禽霍乱氢氧化铝菌苗2ml,或肌注山东省生产的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1ml。药物治疗。②治疗:饮水中加入0.05%恩诺沙星,连用6-8天;土霉素每公斤饲料加2g拌和喂鸭;喹乙醇按每公斤体重20-30mg,一次口服。 3、鸭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的传染病,世界范围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近年来在我国各地也不断发生,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养鸭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积极预防。 鸭病毒性肝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自然爆发时仅发生于雏鸭,发病率可高达100%,主要为3周龄以内的雏鸭,以4~8日龄最为易感;雏鸭的死亡率则差别很大,从20%到100%,随着雏鸭日龄的增长与机体免疫水平的提高,死亡率逐渐减少。4周龄以后的雏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低。成年鸭呈隐性感染,无临诊症状,且不影响产蛋率,但能排毒。该病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与病鸭的直接接触感染,也可通过病鸭的粪便、食具、饮水等间接传播。症状:鸭肝炎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1~2天,一般雏鸭发病初期表现为精神萎靡,羽毛松乱,缩颈呆立,眼半闭呈昏睡状,食欲不振至厌食、绝食;发病12~24小时即出现神经症状,病鸭全身性抽搐、运动失调、两脚痉挛,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状,身体倒向一侧或就地旋转,数小时后死亡。也有的雏鸭不见任何症状便突然死亡。剖检主要病变在肝脏,表现为肿大、质地脆弱,色泽暗淡或发黄(小日龄的多呈土黄或红黄色),表面散布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斑状出血灶。此外,胆囊肿大,充满褐色、淡茶色或淡绿色的胆汁;脾、肾有时也肿大。 防治:目前,对鸭病毒性肝炎病还没有特效药物予以治疗,因此重在预防。采用康复鸭血清、高免鸭血清及高免卵黄抗体可有效控制本病。疫苗免疫接种的方法是:①有母源抗体的雏鸭,在7~10日龄时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②无母源抗体的雏鸭,在出壳后1日龄即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或高免鸭血清及高免卵黄抗体0.5毫升/只,10日龄再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③种鸭在开产前12周、8周、4周分别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免疫2~3次,其母鸭的抗体至少可以保持7个月;若在用弱毒疫苗基础免疫后再肌肉注射鸭病毒肝炎灭活疫苗,则能在整个产蛋期内产生带有母源抗体的后代雏鸭,其母源抗体可维持2周左右,并能有效抵抗强毒攻击。雏鸭一旦发生病毒性肝炎,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除严格消毒、在饲料中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外,还必须肌肉注射高免鸭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0.5毫升/只,10天后再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4、鸭传染性浆膜炎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主要侵害1~8周龄的鸭,其中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染,发病率达90%以上,死亡率5%~75%不等,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尤其是秋末和冬春季节为甚。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伤口等接触感染,恶劣的饲养环境如育雏密度过大、空气不流通、鸭舍潮湿、舍温过冷或过热以及饲料中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蛋白质水平过低也易造成发病或引发并发症。主要临诊症状为:患鸭精神委顿,食欲下降甚至废食,眼、鼻有浆液性分泌物,拉绿色稀粪,并伴有共济失调或抽搐等神经症状。其主要病理变化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以及脑膜炎等,从患鸭的心血、肝、脾及脑中极易分离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理变化:最明显的剖检病变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脑膜炎,脾脏肿大、呈斑驳样。体表局部慢性感染病鸭在屠宰去毛后可见局部肿胀,表面粗糙、颜色发暗,切开后见皮下组织出血,有多量渗出液。 防治:①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或避免应激。②对水域进行经常性消毒。③鸭疫里默氏杆菌常与鸭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而且这两种细菌都有很多血清型,因此使用当地分离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大肠杆菌菌株制备的灭活菌苗进行免疫接种,效果良好。④鸭疫里默氏杆菌和鸭大肠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应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有效药物进行治疗,二种杆菌均对头孢噻呋、壮观霉素高度敏感。5、鸭大肠杆菌病鸭大肠杆菌病是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感染性疾病,主要有大肠杆菌败血症、腹膜炎、生殖道感染、脐炎、输卵管炎、气囊炎、蜂窝质炎等。各种日龄的鸭都可感染发病,以2—6周龄多见。病鸭和带菌鸭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还可通过伤口、生殖道、种蛋表面污染途径传播。被该菌污染的饲料、饮水、尘埃、工具等均是传播媒介。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北方以寒冷的冬春季多见。成年鸭和种鸭主要为零星发病死亡,商品肉鸭病死率可达50%左右。电话: 症状:卵黄囊炎及脐炎型发生在新出壳鸭,主要表现为脐部肿大发炎,卵黄不吸收,腹部膨大,多在几日内死亡;眼炎型多见于1—2周龄雏鸭,结膜发炎,流泪,有的有角膜混浊,眼有脓性分泌物,可粘合上下眼睑;败血型多见于1—2周龄幼鸭,常突然死亡,病鸭可见精神食欲下降,渴欲增加,羽毛蓬松,缩颈闭眼,腹泻,喜卧,有的出现呼吸道症状,眼鼻常有分泌物,病程一般1—2天;浆膜炎型,常见于2—6周龄肉鸭雏,精神食欲均不佳,气喘,甩头,眼和鼻腔有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缩颈闭眼,嗜睡,部分有腹部膨大下垂症状,病程2—7天;关节炎型,多见于7—10日龄雏鸭,可见一侧或两侧跗关节肿胀,跛行,食欲下降,常3—5天内死亡。此外还有脑炎型—呈现神经症状;肉芽肿型—逐渐消瘦、腹泻;生殖器皮炎型等等。 病变随各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比较典型的病变有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肝脏可见肿大,青铜色或土黄色,浆膜上有一层纤维素膜覆盖,有时有散在的坏死灶或出血点;气囊壁增厚、浑浊,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心包粘连,心包囊内充满纤维素性渗出物。其余还有:卵黄囊水肿增厚,卵黄的吸收不良与变质,喙、脚蹼常干燥;关节的肿胀发炎,内有纤维素性关节液;眼结膜炎病变;脑膜充血、出血;实质脏器粘膜及浆膜上的菜花样肉芽肿;生殖器官炎症、变形、变性等病变。 防制:由于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和外环境中,因此对其的防制应采取综合措施。 ①种蛋的孵化要做好消毒工作。对商品肉鸭必须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及其卫生,并采取全进全出制度。 ③免疫接种,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复杂,使用的疫苗应为混合血清型疫苗,最好是能鉴定出本场大肠杆菌血清型,使用相同型疫苗。QQ:1193714901 ④药物防治:多种抗菌药对大肠杆菌都有较好疗效,如头孢噻呋、壮观霉素等,但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在预防时应定期轮换用药。另外对气囊炎、肝周炎、卵黄性腹膜炎等出现较严重病变的,抗菌素疗效很差。6、禽衣原体病禽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患病或感染鸭可通过血液、鼻腔分泌物、粪便、大量排出病原体,污染水源和饲料等。健康畜禽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伤口和交配等途径感染衣原体,吸入有感染性的尘埃是衣原体感染的主要途径。一般来说,幼龄家禽比成年易感,易出现临床症状,死亡率也高。 症状:幼龄鸭患病常常死亡,成年者则症状轻微,康复后长期带菌。雏鸭眼和鼻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不食,拉稀,排淡绿色水样稀粪。病初震颤,步态不稳,后期明显消瘦,常发生惊厥而死亡,雏鸭病死率一般较高,以5-7周龄鸭最为严重,成年鸭多为隐性经过。 病鸭剖检时可发现气囊增厚、结膜炎、鼻炎、胸肌萎缩和全身性多浆膜炎,常见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肝脾肿大,肝周炎,有时肝脾上可见灰黄色坏死灶;病鸽肝、脾肿大,变软,色变深,气囊增厚。胸腹腔浆膜面、心外膜和肠系膜上有纤维蛋白渗出物。如发生肠炎,可见泄殖腔内容物内含有较多尿酸盐。 防制 :①综合措施 为有效防制衣原体病,应采取综合措施,特别是杜绝引入传染源,控制感染动物,阻断传播途径。 加强禽畜的检疫,防止新传染源引入。保持禽舍和畜栏的卫生,一旦发现可疑征象,应该快速采取方法预以确诊,必要时对全部病禽扑杀以消灭传染源。带菌禽类排出的粪便中含有大量衣原体,故禽舍要勤于清扫,清扫时要注意个人防护,如戴口罩、禽舍清毒等。 ②免疫接种。用感染衣原体的卵黄囊制成灭活苗,免疫动物可产生较好的预防效果。 ③治疗 鹦鹉衣原体对青霉素和四环素类抗生素都较敏感,其中以四环素类的治疗效果最好。大群治疗时可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四环素(金霉素或土霉素)0.4g,充分混和,连续喂给1~3周,可以减轻临诊症状和消除病禽身体组织内的病原。7、禽流感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由H5和H7亚型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所引起的疾病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最近国内外由H5N1亚型引起的禽流感即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高致病性禽流感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高致病性禽流感列入一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与患禽(包括与患禽接触的器具)的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染,各种日龄的禽均可感染。此外,带毒的飞鸟或水禽常常成为传染源,引起家禽大批发病和死亡。 禽流感的传播有健康禽与病禽直接接触和健康禽与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两种。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禽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候鸟(如野鸭)的迁徙可将禽流感病毒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通过污染的环境(如水源)等可造成禽群的感染和发病。带有禽流感病毒的禽群和禽产品的流通可以造成禽流感的传播。 临床症状:禽流感的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21天。潜伏期的长短依赖于感染病毒的毒力和剂量、感染途径、被感染禽的种别和禽体的状态。急性感染的禽流感无特定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可见食欲废绝,体温骤升,呼吸道症状,下痢,后期出现神经症状。伴随大量死亡。 病理变化:禽流感的病理变化因感染毒株毒力的强弱、病程长短和禽种的不同而变化不一。主要表现为头肿,肉髯、冠出血,小腿和趾部皮下出血,腺胃乳头出血及输卵管炎等。 防制:①免疫注射:H5N1亚型(Re-1株)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商品代肉鸭7-14日龄时进行首免,每羽接种剂量为0.8毫升,预计饲养周期超过2个月的,首免后3周再加强免疫一次, 每羽接种剂量为1.5毫升。种鸭、蛋鸭7-14日龄时首免,每羽接种剂量为0.8毫升;三周后作二免,每羽接种剂量为1.5毫升;以后每间隔3个月加强免疫一次,每羽接种剂量为1.5毫升。②疫情发生时,应坚决实施疫情扑灭措施,将所有病死禽、被扑杀禽及其产品、排泄物以及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垫料、饲料和其他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可以选择深埋、焚化、焚烧等方法,饲料、粪便也可以发酵处理。对场地实施严格的消毒措施。

鸭病毒性肝炎主要发生于一月龄以内雏鸭,成年鸭虽能感染,但不发病,成为带毒者。易感鸭群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一旦感染便迅速传播,短时间内雏鸭群中大部分鸭感染发病。鸭病毒性肝炎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这可能与鸭舍卫生环境较差有关。一次严重的发病流行,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达90%。

鸭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很短,发病急,传播迅速,雏鸭开始发病时未见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几小时后波及全群,出现多种不同的临诊症状。病初,精神萎靡,垂头缩颈,两翅下垂,行动呆滞,食欲废绝,两眼闭合,呈现昏迷状态,不久死亡。有些病例则表现神经痉挛性抽搐症状。病鸭常侧卧,步态不稳,双腿抖动,倒地蹬踢,就地旋转,呼吸困难。濒死之前,头颈背向,呈角弓反张之状,故有“背脖病”之称。

鸭病毒性肝炎特征性的病变是肝脏肿大,质地脆弱,色泽暗淡或稍黄,肝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个别有坏死灶。胆囊肿胀呈长卵圆形,充满胆汁,胆汁显茶褐色或淡绿色。脾有时肿大,表面有斑驳状花纹。肾有时肿胀和树枝状充血。胰腺肿大,其他器官无明显病变。

根据雏鸭发病且死亡严重,成年鸭和其他家禽无明显发病,发病突然,传播迅速和急性经过的特征,病死鸭解剖病变特点是肝脏肿胀和出血等特征,可怀疑为鸭病毒性肝炎。一种更为可靠的方法是接种1~7日龄的无母源抗体的敏感雏鸭,复制出鸭病毒性肝炎的典型症状和病变,而接种同一日龄的具有母源抗体的雏鸭,则应有80%~100%受到保护,即可确诊。也可按规定采取病料送兽医检验部门进行实验室诊断。

各种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对鸭病毒性肝炎均无预防和治疗作用,一旦雏鸭发生鸭病毒性肝炎,应迅速采用抗体疗法,即在发病早期用康复鸭血清或高免卵黄液进行治疗,每只雏鸭皮下或肌内注射1毫升,一般注射1次,必要时次日再重复注射1次。

及时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是预防鸭病毒性肝炎发生的关键。目前使用的疫苗是鸭肝炎病毒鸡胚化弱毒疫苗,成年种鸭开产前皮下注射2次,每次1毫升,间隔2周,开产后3个月再强化免疫1次。经注射过疫苗的种母鸭所产的蛋即含有抗体,所孵出雏鸭体内母源抗体可维持2~3周,可保护雏鸭在最易感染的时期避免感染鸭病毒性肝炎。在鸭病毒性肝炎流行严重的地区,需要在3~4周龄时再接种1次疫苗。如果种母鸭未曾接种过鸭病毒性肝炎疫苗,则后代雏鸭对鸭肝炎病毒易感性高,这时可用鸭肝炎鸡胚化弱毒疫苗(DHV-81)或进口鸭肝炎疫苗(F61)免疫1日龄雏鸭,疫苗100倍稀释后,每雏皮下注射2毫升。

肝炎病毒毕业论文

Biosensors in food, medicine, environmental testing and many other fields hav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increasingly sophisticated。One of many biosensor for immunization on clinical research, it can significantly shorten the testing time, and easy to operate and difficult to pollution。The main thesis of this study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hepatitis B virus immunosensor preparation, the use of sparse matrix (-SH) can form a stable with the Au-S bond, fixed at first thiourea on gold electrode, and then the use of cross-linking agent glyoxal hepatitis B antibody (HBsAb) fixed on the electrode to form the monolayer, made for the detection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Immunosensor current。Through cyclic voltammetry to examine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electrodes. The sensor produced a simple, convenient operation, short response time, high sensitivity, can be used to detect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sensor detection range of 5-200ug / L, detection limit is 0.1 ug / L。

你好 研究生团队 可以帮你搞定 谢谢,采纳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重要学习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而且还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为了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同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A.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B.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C.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中外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包括关键词)、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附录);D.译文及原文复印件;E.图纸、软盘等。二、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填写及有关资料的装订毕业设计(论文)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毕业设计(论文)封面、稿纸(在教务处网上下载用,学校统一纸面格式,使用A4打印纸)。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按要求认真填写,字体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手写一律用黑或蓝黑墨水;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签字,经院长(系主任)签字后发出。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要按顺序装订:封面、中外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包括关键词)、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附录装订在一起,然后与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译文及原文复印件(订在一起)、工程图纸(按国家标准折叠装订)、软盘等一起放入填写好的资料袋内交指导教师查收,经审阅评定后归档。三、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标题标题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2.论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论文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在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以250个左右实词为宜,关键词一般以3~5个为妥。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要在1500~2000字以内,外文字数以1000个左右实词为宜,关键词一般以5个左右为妥。3.目录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1.1……、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4.正文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正文主体与结论,其内容分别如下:绪论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文字量上要比摘要多。 正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性质,一般仅涉及上述一部分内容。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5.谢辞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6.参考文献与附录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可向读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一般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宜过多,但应列入主要的文献可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在2篇以上。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程序等;如果文章中引用的符号较多时,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一般附录的篇幅不宜过大,若附录篇幅超过正文,会让人产生头轻脚重的感觉。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ve greatly improved, for health,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and more strong, in vitro diagnostic reagent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medical supplies, has its enormous market potential, each production enterprises have mushroomed in all around the country, new products constantly,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the impact of this phas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lack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Using relevant legal economics, economics theory, is to study the legal theory and method of legal issues, i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relevant legal value has philosophical sense of legal theory, but also involves specific legal problems and almost all sectors, includ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Domestic law in introducing law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economy class, but not involved in vitro diagnostic reagents,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analysis is almost zero. This paper explains economic growth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in vitro diagnostic reagen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 existing social cost and benefit the necessity and restrictive in three aspects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the use of in vitro diagnostic reagents and urgency of the problem, and reveals the in vitro diagnostic reagents field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 for future improvement suggestion, the rationality of in vitro diagnostic reagent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lated legal system, and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future studies.Objective: HBeAg quantitative detection in chronic hepatitis b antiviral treatment has important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and economic value, the graduation topic selection, guangzhou was antibod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Is developed "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 (HBeAg) quantitatively kit (time-resolved immunofluorescence)", through the representative for a certain amount of research, clinical samples to asses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est, and its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to provide important basi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diagnostic reagents clinical research technique guiding principles for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hree principles" and the blind, the design of the test results and diagnostic kits and re-checked results compared to asses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kit. Results: the testing results and comparison of diagnostic kits and review kit, sensitivity achieved respectively, specificity of reco-very and 99.7%, for 100% on 0.988 index of 0.997 and greatly, and + LR, consistent 0.10 - LR less rate 99.3%, kappa value and 99.8 per cent for 0.986 (P < 0.05),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 0.930 (P = 0.00). Conclusion: the kit, accurate, reliable and stable, safe, convenient with high valu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s.

Biosensors, which have evolved gradually in recent years, have a bright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foods, medicin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etc. Among those biosensors, the immunology sensors, which are widely applied in clinical research, are capable of reducing test time significantly, besides, they are easily handled and not vulnerable to contamina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focused o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immunosensors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HBV. Utilizing the stable Au-S bond formed by the Mercapto group and gold, thiourea was bonded to the gold electrode, in subsequent steps, glyoxal crosslinker was utilized to bone HBsAb to the electrode, forming a monolayer. Thus, an amperometric immunosensor was prepared for the detection of HbsAg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electrode were examined by the cyclic voltammetry method. The abovementioned sensor, which is of short response time and high sensitivity, is easy to prepare and operate for the detection of HbsAg. Further research proves that the sensor has a detection range of 5-200ug/L, and a detection limit of 0.1ug/L. PS:请仔细核对专业名词。。。

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有关论文文献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格式与写法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肝炎后肝硬化是指由于各同病因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其特点是在肝细胞坏死的基础上发生纤维化,并代之以纤维包绕的异常肝细胞结节(假小叶)。我国肝硬化的主要病因是病毒性肝炎,一般认为乙型肝炎病毒( HBV)、丙型肝炎病毒( HCV)和丁型肝炎病毒的长期感染可引起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为何转变为肝硬化由于病人体内乙型肝炎病毒长期存在井进入肝细胞内,在肝细胞核内复制病毒的核酸部分,然后再在细胞浆中包上外壳.如此反复整合的过程中,不断刺激免疫系统,产生致敏淋巴细胞及相应的抗体.与抗体结合的致敏淋巴细胞和表面带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肝细胞相结合,使肝细胞破坏,病毒被消灭。在这个过程中.还产生纤维因子*使纤维母细胞合成胶原的作用增强,致使肝内纤维组织不断地增生,久而久之,使肝脏发生纤维化.形成了肝硬化。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