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悼亡诗研究的论文

发布时间:

悼亡诗研究的论文

悼亡诗二首 悼亡诗二首(选一) 潘 岳(晋〕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重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鹧 鸪 天(选一) 贺 铸 〔宋〕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 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先秦到唐代根本没有悼亡词啊,宋代才会有吧,问的是不是悼亡诗啊?是的话,建议可以作不同时代悼亡诗的比较,不同身份诗人悼亡诗的比较,悼亡诗意象的发展与变迁等。当然词的话也类似,不过要和宋代以后的比较了。另外也可以作悼亡词和悼亡诗的比较。

蒲松龄的悼亡诗|1|2|曹立波“对于我们的祖先来说,死亡是最大的不幸,是最可怕的事情, 也因此是最能够吸引他们的想象力的事情。”“中国古代涛坛上, 诗人们对死亡之感伤的描写也曾佳句迭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 鸡鸣”饱含战乱之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充满黎元之叹。曹 操、杜甫的诗由百姓及子女,读来固然令人感时伤世,但世间挚亲 是夫妻,别妻丧偶,往往使迁客骚人平添孤愤。所以悼念亡妻的诗 篇,历来受人瞩目,从晋代潘岳以来,“悼亡”之题也屡作不衰。清代蒲松龄虽然以小说《聊斋志异》著称于世,但他的诗歌成 就也很大。妻子刘氏去世(康熙五十二年,1713),他写下了许多缅 怀的文字,除《述刘氏行实》文外,《聊斋诗集》中现存五首悼亡诗, 分别题为《悼内》、《(悼内)又》、《绝句》、《二十六日,孙立德不忘祖 妣初度,归拜灵帏,因与恸哭》,还有一年后(康熙五十三年,1714) 所写的《过墓作》。品味蒲松龄的悼亡涛,我们会思索这样一个问 题:曾以“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亦作‘时’)”被王士祯 推崇的聊斋先生,一旦直面“人间”惨事,当挚爱的亲人成了新鬼的 时候,他是如何抒发真情的呢?下文将对这一蒲松龄研究领域尚无 人问津的问题展开论述。一、师承前人悼亡诗之余韵中国古代诗史上,悼亡诗的开山鼻祖是晋代的潘岳,他开创了 以悼亡诗专门悼念亡妻的先例。继之,唐代元稹也以写悼亡诗著 称。蒲松龄的悼亡诗继承了潘岳以来悼亡诗的传统,在内容和形式 上力采潘岳、元稹悼亡诗之所长,使其悼亡诗呈现出情真、凄婉和 浑朴、平易的风貌。蒲松龄的悼亡诗首先得益于潘岳的影响。潘岳,字安仁,是西 晋著名文学家。在西晋太康时期的文坛上活跃着三张(张载、张协、 张华)、二陆(陆机和陆云)、两潘(潘岳和潘尼)、一左(左思)等作 家,潘岳和陆机齐名,并有“潘江陆海”的美誉。潘岳不仅是一个 英俊”的才子,而且是一位多情的丈夫。潘岳一生写过很多哀诔之 文,其最多的哀思是写给妻子的悼亡之作。西晋元康元年(298年) 秋天,爱妻杨氏在洛阳去世,潘岳悲痛欲绝。他20岁与杨氏结婚,共 同生活了近24个年头,夫妻意笃情深。长歌当哭,潘岳写下了《哀永 逝文》、《悼亡赋》、《杨氏七哀诗》,堪称悼亡佳作的是三首《悼亡 涛》,其中第一首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由于潘岳的影响,“悼亡诗” 变成悼念亡妻的专用题材,而不再是悼念其他死者的诗篇。蒲松龄承继了潘岳悼亡诗的凄婉真切,并在艺术上有所完善。 他熟知潘岳的悼亡诗,而且能化用自如。如他在康熙十四(“75)年 所作的《读张视旋悼亡诗并传》一诗,在这篇六组匕言绝句构成 的长诗中,有一组写道:潘郎人说太情深,事到关情自不禁。邻笛听来犹下泪,况堪短烛照遗簪。文中的“潘郎”即指悼亡诗人潘岳。蒲松龄通过评价友人的悼亡诗, 表达了对“事到关情自不禁”的作者深深的理解。这里的作者既有 张视旋,也有潘郎。蒲松龄则作为悼亡诗的知音,共诉“桃李不知人 事变,清明犹傍短墙开”的凄婉之情。在悼念自己亡妻的诗篇中,蒲松龄深受潘岳《悼亡诗》第一首 写法的影响,如他的《过墓作》,诗体同潘岳一样为五言古诗,其中 几个排比句生动感人:老屋汝所处,今日空无人;衾裯汝所寝,设置不复陈;华服汝所惜,散弃无复存;菽粟汝所蓄,抛掷等灰尘。这几句近似潘岳的诗句: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从潘岳的“望庐思其人”到蒲松龄的“老屋汝所处,今日空无人”,读 者感受到的都是物是人非的凄婉哀痛。这是蒲松龄在悼亡诗的情 调上受潘郎的影响所致。潘岳悼亡诗的成功缘于他对亡妻的情真 意切,正如明代陈祚明所言:“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笔,淋漓倾注, 宛转侧折,旁写曲诉,刺刺不能自休。夫诗以道情,未有情深而语不 佳者。”与潘岳的诗相比,蒲松龄虽然也在写睹“屋”思人、物是人非的 凄凉哀怨,虽然也用了五言排比句,但与潘岳也有貌合神离之处。 在诗歌意象上,衾裯华服不同于帏帐屏风,表明了各自的妻子所 处的时代、身分各异。菽粟更不同于翰墨,分别刻画了人物的个性、 嗜好,潘岳的妻子杨氏是西晋书法家戴侯杨肇的女儿,喜爱笔墨字 画;而蒲松龄的妻子刘氏,自出嫁后五十余年一向忙于田间灶前, 珍惜菽粟豆麦。对诗歌意象的选择,体现了两位诗人对妻子的真切 相知。从排比的效果上看,蒲松龄的诗句较潘岳的《悼亡诗》,语气 更加强烈,句式更为精炼。唐代大诗人元稹也曾以悼亡闻名。“元稹的妻子韦丛于元和四 年(809)七月初九去世,三个月后的十月十三日葬于咸阳。”*元稹 的悼亡诗《遣悲怀》七律三首历来为人称道。除了潘岳诗所具备的 哀婉动人之外,还“由于感情真挚,并能将律诗口语化,较之潘岳悼 亡诗尤为人所爱读。””如《遣悲怀》之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韦氏一门为长安望族,其妻韦丛秀外惠中,但没有贵族小姐的 娇矜,去世时才27岁,元稹30岁,七载伉俪,感情甚笃,难怪元稹“悼 亡诗满旧屏风”。这首《遣悲怀》通过对妻子一系列动作的描绘,“无 衣搜荩箧”(荩草编的衣箱)、“沽酒拔金钗”(用金钗首饰去换酒)、 “野蔬充膳”、“落叶添薪”,一位贤德女子为丈夫、为家计含辛茹苦 的形象跃然纸上。贵族出身的妻子随自己安贫乐道,她的英年早 逝,使元稹不禁发出“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的感慨。蒲松龄受元稹悼亡诗的影响较潘岳更为直接。他的悼亡长诗 《悼内》,由六组七言律诗构成,其中第二组写道:自嫁黔娄艰备遭,家贫儿女任啼号。浣衣更惜来生福,丰岁时将野菜挑,怜我衰髦留脆饵,哀君多病苦勤劳。幸逢诸妇能相继,井臼无须手自操。蒲诗开头一句“自嫁黔娄”四个字直接由元稹的《遣悲怀》而来,寓 意也相同。“黔娄”是战国时齐国的隐士,家贫,不求仕进,齐鲁之君 聘赐,俱不受,死时衾不蔽体,后来人们以喻贫士。元稹的“自嫁黔 娄百事乖”言韦氏嫁给自己是由贵人贱,蒲松龄电以”自嫁黔娄艰 备遭”自比贫士,表达了对妻子下嫁于自己的感激与愧疚。他的妻 子刘氏的父亲,是“文战有声”的人,出身也算书香门第,未嫁时 刘公自知蒲家贫寒,但敬重蒲松龄父亲的为人,曾说“闻其为忍辱 仙人,又教儿读,不以贫辍业,贻谋必无蹉跌,虽贫何病?”毅然为 女儿定亲。出嫁后,“刘氏食贫衣俭””操劳了56年,临终前“尚卧理 家政”,因而“自嫁黔娄艰备遭”的诗句既是借古喻今,也是肺腑 之言。从诗歌创作风格上看,蒲松龄的悼亡诗自然浑朴,更接近元稹 通俗浅切的风格。同是以悼念亡妻为题材,潘诗与元诗有较大差 别,这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坛风气有直接的关系。潘 岳身处西晋太康年间,当时形式主义浮靡文风盛行,陆机在《文赋》 中明确要求”诗缘情而绮靡”、“诔缠绵而凄怆”。潘岳的悼亡诗恰好 是涛歌体裁的诔文,所以兼容了当时对诗与诔的写作要求,除了感 情缠绵凄怆之外,文字也绮靡“繁冗”,这是时代所致。与潘岳的六朝习气所不同的是,元稹和白居易都是中唐新乐 府运动的代表作家。他们强调诗歌的现实性和社会功能,所以他们 “不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而力求做到通俗平易,元稹的悼亡 诗体现了新乐府诗的特点。蒲松龄的诗(不仅仅是几首悼亡诗)从 整体风格上看,现实性、通俗性都较强,与唐代新乐府诗意脉相连。 仅就悼亡涛而言,蒲松龄借鉴了潘岳的情真意切、凄凉哀婉,同时 摒弃了潘岳的绮靡繁冗,而吸取了元稹的通俗平易,因此在内容和 形式上都增强了可读性。

提供的的题量有些多,但可以供你更多选择。希望对你有用,谢谢!毕 业 论 文 参 考 题 目论生活教育和教育生活 浅谈语文课堂的改革 语文创新教育和活动课程 中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识读能力和鉴赏能力的结合 “生本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利与弊 社会转型中看学校管理改革与发展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网络对传统大学的冲击 网上语文教学的可行性探讨 关于中学语文教育与多媒体应用的思考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化运用策略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创新精神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学语文诗词鉴赏的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浅探 从思维方式(或文化)角度看汉英语言差异 广州话三字、四字格叠字词研究 成语的文化内涵 论关联词的感情色彩 元曲《西厢记》中的口语与粤方言之对比研究 兼语词的界定和辨析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广告语言 《聊斋志异》中的某种语言现象 《醒世恒言》中的四字模式词语研究 论〈三国演义〉中“望”“就”的介词用法 从《水浒传》中关西人物人称特色看人物刻画 充满行业语色彩的粤方言词汇 客家话的方言研究 初探方位词“上”之历史演变 疑问句探究 文学批评的当代性 新现实小说的美学研究 关于新人类小说的难于沉重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伊万形象分析 “悟”的解读——试论审美经验对禅宗美学契入 中国文士的孤独意识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奥塞罗》之比较 生命与爱情的错失——解读陀斯妥耶夫斯基《温柔的女性》 安娜•卡列尼娜与郝斯佳 孤独的谜底:爱的缺失——论《百年孤独》杜拉斯《厚颜无耻的人》中的三角关系——母亲、儿子、女儿 卡夫卡《城堡》中的一些隐秘比较 浅谈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爱情诗创造特色 《简•爱》的自我意识 “炼狱与人生”—浅析《活着》与《老人与海》中的生命意识 说不尽的于连 深沉的美学巨卷——由《平凡的世界》看路遥创作的美学追求 论司汤达的《红与黑》 昆德拉或“跨掉一代”的作品 从谭恩美的《喜福会》看中美文化的对立和融合 韩愈诗歌的“以丑为美” 苏轼与李白之比较 浅论佛教与唐诗 论《诗经》中的婚姻文化观 李清照诗词 《古诗十九首》研究 比较《红楼梦》中林黛玉与薛宝钗的性格特征 论《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 论禅诗(古代文学) 岭南旅游景点文化 杜牧的诗(古代文学) 孟浩然(古代文学) 屈原(古代文学) 魏晋文学—从“人的自觉”到“文学的自觉” 《世说新语》语言中的魏晋风度 吴文英词的意识流手法 李清照与朱淑真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比较 宋诗中的茶文化 唐代饮食文化 唐宪宗与中唐元和文坛 王维山水诗的空白艺术 老子思想的积极生活观探讨 柳宗元的诗 试论《战国策》的寓言 探讨《聊斋志异》 《三国演义》 谈《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塑造 晴雯与袭人 论《聊斋志异》中的死亡意象 论九十年代以来的汉乐府研究 李清照词 唐代女冠诗人研究 传统文人观和陶潜的反叛 李商隐诗中梦的意象 唐诗中的释家思想 试论晏殊词中的生命意识和人生哲理 论秦观词 中国古代悼亡诗初探 试论《聊斋》中狐女形象 《西游记》的某一方面 试论王安石诗 李渔《十二楼》 陆游诗词中“梅花”意象探讨 试论《漱玉词》之愁怀 王维与孟浩然比较 浅析李商隐诗中感情的流露 孟浩然的思想及其山水田园诗风初探 “太白风度”与“魏晋风度”的关系 论佛教信仰对李煜人生及其词作的影响 秦观词的艺术特色 由“笑”看《红楼梦》人物求真向善----王国维论“花间” 民间立场与哲学审视—池莉小说与方方小说的文学审视角度比较 贾平凹笔下的乡土人情张承志《北方的河》中的人物形象 解读《穆斯林的葬礼》 论铁凝小说 论白先勇 《白鹿原》的文化蕴涵 漫谈女性写作热 冯骥才的文革观 爱的诠释和女性意识的苏醒—对张洁、池莉爱情女性题材一些比较 .评王安忆的小说创作 从理想中塑造人性美----探究池子建小说中的人性立场寂寞的萧红和寂寞的文字 张爱玲/女性文学评论 陈染小说的审美 张爱玲 谈论张爱玲散文的精神世界 论金庸小说中的爱情观 从《沉沦》看郁达夫小说的创作特色 巴金创作论 从《家》看巴金的创作特色沈从文小说研究 老舍知识分子人格的嬗变沈从文湘西作品的“水”性 沈从文的小说情景模式毕叔华的戏剧性艺术周星驰喜剧中的后现代意识徐志摩的“康桥情结”—读〈再别康桥〉 现代文学:苏青《结婚十年》、《续结婚十年》 萧红作品的生命、死亡、无家意识 深远宁静的心灵牧歌——论萧红的文字 比较张爱玲、萧红、冰心丁玲和张爱玲的小说中女性意识的比较 探讨《生死场》的归属问题——现实主义?现代主义? 不屈不挠,各领风骚——池莉、方方比较论从《呼啸山庄》看人物的性格与命运 金庸小说中个人意识的解放 试论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 论《红与黑》的心理描写 余华《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苦难意识比较 中外神话比较 试谈《阿Q正传》与《唐吉诃德》中的象征艺术 王小波的小说艺术 探讨王朔----痞子?心声? 高中作文教学模式初探 完善考试方案 推动中学语文素质教育 中学语文课堂的情感教学或中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悼亡诗毕业论文

又是毕业季,越来越多的同学又在为毕业论文设计担忧,有了好的毕业论文,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更顺利的领到毕业证,步入社会。下面YJBYS我为大家送上古代文学毕业论文一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论文关键词] 《聊斋志异》 婚姻 两性关系 情

[论文摘要] 《聊斋志异》中有近百篇描写婚姻爱情的作品,蒲松龄把“情”抬到了极崇高的地位。这些作品所描写的两性关系,大部分是不合于礼法的,作家把这些虽不合于礼法却出于情的两性结合写得十分优美动人。蒲松龄在婚姻关系中大力推崇情,把情作为评判婚姻关系的重要标准,反映了现代性爱思想的萌芽和初步发展,显示了作者对两性关系的思索。

“潘郎人说太情深,事到关情自不禁。”(蒲松龄《读张视旋悼亡诗并传》)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建构了一个看似荒诞不经的狐鬼花妖的世界,他多是有意识地结撰奇异故事,连同其中的神仙、狐、鬼、花妖,都是出自他个人的心灵的创造,个中便蕴含着作者深深的寄托和寓意。《聊斋志异》中有近百篇描写婚姻爱情关系的作品,在这类作品中,情,是一条主线。

一、把情作为男女结合的基础

中国封建社会的婚姻,多出于政治、经济、生育等目的的考虑,而非爱慕。从礼教来说,“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礼记·坊记》),“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六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滕文公下》);从法制来说,有“男女不以礼交皆死”(《魏书·刑罚志》)。封建社会讲究“门当户对”,有着森严的门第等级观念,即以男女双方的家世、财产作为婚姻的衡量标准。王昭君,文成公主等历朝历代的和亲之举,就以一种最公开最赤裸的方式集中向我们展现了封建制度下婚姻的政治目的。《红楼梦》中贾府的家长们最终选择薛宝钗作为宝玉的妻子,一是为了薛贾两家“以贵护富和以富补贵”,二是因为宝钗“德言工貌”俱全,可作为宝玉的贤内助,而且身体好,为贾家的子嗣着想,当然不会要体弱多病的黛玉了。

然而,《聊斋志异》中近百篇描写婚姻关系的作品中,大部分是以情为主题的,这些作品所描写的两性关系,又大部分是不合于礼法礼教规定的。作家把这些虽然不合于礼法,但却是出于情的两性结合写得十分优美动人。如《晚霞》中一对痴情少年在龙宫禁苑中私合的场所:“见莲花数十亩,皆生平地上,叶大如席,花大如盖,落瓣堆梗下盈尺。”“遂以石压荷盖令侧,雅可障蔽;又匀铺莲瓣而藉之,忻与狎寝。”从古至今,莲花在中国文化中是洁的象征,“出淤泥而不染”,作家为素来被视为污秽的私通设计了如此清雅高洁的环境,意在以莲之洁来比喻情之洁。

洛阳牡丹甲天下,历来的传说是武则天令天下百花齐,独牡丹忤旨,被谪洛下所致。但在《葛巾》中,蒲松龄却用爱情之说代替了帝王贬谪之说:“后数日,堕儿处生牡丹二株,一夜径尺,当年而花,一紫一白,朵大如盘,较寻常之葛巾、玉版,瓣尤繁碎。数年茂荫成丛,移分他所,更变异种,莫能识其名。白此,牡丹之盛,洛下无双焉。隋种落地而导致花盛洛下:爱情之花的盛开怒放排挤掉了帝王的尊严与权威,更是把情提到了高于封建王权的地位。

二、赋予男女真情以无限的力量

蒲松龄不仅以最美的构思、意境和语言来歌颂青年男女的爱情,而且赋予爱情以感天地、泣鬼神的力量。小霍桓凭借手中的一把小铲,一夜之间洞穿了数重高墙,而得以接近心爱的姑娘,后来又凿通绝壁悬崖,夺回自己的妻子(《青娥》)。缘于情,孙子楚感动了阎王而被“姑赐再生”(《阿宝》)。秋容,小谢感动道士而得以借尸还魂(《小谢》)。白秋练可以使真君敕命龙王免选(《白秋练》)。黄生可以使“花神感君至情,俾香玉复降宫中。”(《香玉》)至于连琐的白骨再生(《连琐》),秋月香躯复起(《伍秋月》),这一切无不是情的力量所致。在作家笔下,礼退居次位,情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首要力量,重要力量。以致无物不有情:人世间的男女青年痴于情自不待言,那众多的狐鬼花妖,亦无不为情颠倒,连地下的幽灵也念念不忘于情,“不能自已遂不避私奔之嫌”,即便是洞天仙山的仙女也不免堕入情网,而到人间来寻找爱情:或袖中成鸳鸯(《巩仙》),或情中指迷途(《青娥》),就连那些在冥冥之中维护礼教纲常的阎罗,判官,也为男女之情大开绿灯。由于作家以高度的浪漫主义手法赋予爱情以如此巨大的力量,所以《聊斋志异》中描写爱情的作品绝少悲剧,在这里,爱情总是可以战胜一切的艰难险阻,取得成功!

三、蒲氏情的标准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蒲松龄既在婚姻关系中大力推崇情,便把情作为评判婚姻关系的重要标准。从一般原则上来讲,他并不否定礼教的规定。例如葛太史女是笃守礼教的,当吴生有志于修仙而辞婚约时,她说:“远近无不知儿身许吴郎矣。今改之,是二夫也。”“吴郎贫,我甘其藜藿,吴郎去,我事其姑嫜,定不他适。”(《白于玉》)。狐女辛十四娘非父母之命坚决不嫁(《辛十四娘》)。对此,作者都是给予肯定的。但是一涉及情的领域,他就不拘于此了。只要男女互相爱慕,什么礼教的限制,父母之命,贞操观念都可以打破。比如,连城与乔生的相爱一背父命,二毁成约,而且又未婚即通,可说是完全违礼违法的行为,但作家却给予热情的歌颂(《连城》)。青风和耿生两人互相倾心爱慕,于是礼教和叔父的权威都成了被嘲弄的对象(《青凤》)。在这类作品中,情成为衡量两性关系是否正当合理的主要标准。不过,蒲松龄这一标准的使用,起码有两个禁区:一是对于寡妇,二是对已婚女子同其他男子的爱情。蒲松龄对寡妇改嫁是明显反对的。《耿十八》中即对寡妇改嫁之念颇有非议。到《金生色》、《牛成章》中则给不贞不洁的寡妇以极残酷的惩罚。而对于守节的寡妇作家是甚为褒扬的:对乔女心许孟生却矢志不嫁的行为极为赞赏(《乔女》)。《土偶》则为守节寡妇设计了极好的结局。改嫁既已不许,情奔就更谈不上了。已婚女子同别的男子的爱情,是历来存在的一个事实,但蒲松龄对这一点似乎是否定的,上百篇作品几乎没有写到这方面的内容。《成仙》中有一节写到周生妻与仆私通,颇为作家所厌恶,终被一杀了之。《天宫》是写私通的,但却是用来抨击严嵩父子的,当然是否定性的。这两个禁区的存在,表明了蒲松龄的“情”的思想的不彻底性。

蒲松龄的重情思想是同明中叶以来的主情派思想一脉相承的。明中叶以后,思想、文学界出现新潮流,其代表是李贽、徐渭、公安三袁、冯梦龙等,可被视为主情派。主情派提倡人欲、真情、自然天性。蒲松龄明显继承了主情派的思想。巧娘因“生适阉寺”,而“赍恨如冥”,“没奔标人”而失声痛哭(《巧娘》),秋月死三十年而自荐于人(《伍秋月》),都是公然而大胆地表现人的情欲的。整日憨笑不止的婴宁(《婴宁》),伶牙俐齿、谑语高人的芳云、绿云(《仙人岛》),憨玩无节的小翠(《小翠》),无不天性纯真,言行率直,“从容于礼法之外”(李贽《焚书·又答石阳太守》)。

《聊斋志异》中体现的重情思想多是由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表现出来的,这多是蒲松龄在落寞的生活处境中发出的幻影。一类情节比较单纯,如《绿衣女》、《连琐》、《香玉》等,大体是写一位书生或读书山寺,或书斋临近郊野,忽有少女来到,或吟唱,或嬉戏,给寂寞的书生带来了欢乐,数度相会方知非人,或进而生出一些波折。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正是蒲松龄长期处在孤独落寞境遇中的精神补偿。

简单讲就是悼念死去亲朋好友的诗古代哀祭文、悼亡诗词综述“哀祭”和“悼亡”,就名目看,都是生者祭奠、悼念死者的文字,但从文体分类的角度看,“哀祭”属于文的范围,而“悼亡”则归于诗词。萧统《文选》有诔、哀、吊、祭四类,刘勰《文心雕龙》有《诔碑》、《哀吊》二章,都属于文类,大致都可以归入“哀祭”文一类。哀祭文,一般是在祭奠时宣读,是古代的一种应用文,有大致相同的体式和结构。如题目,多是“祭××文”,少数也有用“吊××文”、“××哀辞”形式的,前者如贾谊《吊屈原赋》、李华《吊古战场文》,后者如韩愈《欧阳生哀辞》、方苞《宣左人哀辞》等;又如格式,多以“呜呼”“呜呼哀哉”开头,以“呜呼哀哉!尚飨”结束;祭文的语言,尽管可以不拘一格,但以四言韵语为常。少数碑志,不注重于死者事迹而重在抒情,也常常被视为哀祭文,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欧阳修《泷冈阡表》、归有光《寒花葬志》等。“悼亡”则不同。“悼亡”不但多归诗词,还专指悼念亡去的妻妾而言,与文体分类无关而多约定俗成的成分在内。魏晋之前并无悼亡诗,西晋潘岳为悼念亡妻写《悼亡诗三首》,开悼亡诗题材之先,后世乃专以悼念亡去的妻子的诗词为“悼亡”。故悼亡诗词多为诗人即兴抒情之作,不像哀祭文有一定的格式。朋友、亲旧去世,古人也有以诗相哭、以诗代祭文的,如李商隐《哭刘?》诗、张籍《祭退之》诗,这些诗习惯上并不被视作“悼亡”,亦与四言韵语的哀祭文不同。这类诗,可按萧统《文选》的标目,归于“哀伤”一类。

[名句]我思古人实获我心[原文]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忘)!绿兮丝兮,女(汝)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尤兮!絺兮兮,凄其以风;思我古人,实获我心!〔析赏〕古人-故人。啊!我想念我的故人,故人啊!实在太合我的心意啦!原诗是写一丧偶的男人,看到亡妻遗物,触景伤情,依依追念。

苏轼和元稹悼亡诗的对比研究论文

1、宋代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我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昨夜在梦中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

这首词是苏轼悼念亡妻王弗的,自古至今被视为悼亡诗词之冠。这首词梦境与现实融合在一起,分不清哪是梦境哪是现实。全词弥漫着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可谓字字血泪,读来令人珠泪涟涟。

2、唐代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经历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别处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观。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这是元稹悼念亡妻韦氏的名作,若单论悼亡诗,此诗排名第一毫无悬念。“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写得真好,其他美女对我元稹来说都是浮云,一是因为亡妻,二是因为修道。

3、唐代白居易的《梦微之》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译文:夜里做梦与你携手共同游玩,早晨醒来泪水流满巾也止不住。在漳浦我多次生病,长安城草生草长已经八个年头。想你在黄泉之下,泥土侵蚀你的骨肉,最终化作一抔黄土,而我如今虽在人世,却也是两鬓苍苍。阿卫韩郎已经先后去世,黄泉渺茫昏暗能够知晓吗?

这是白居易悼念好友元稹的。白居易和元稹这一对好友不必多言,诗史上第一对。元稹比白居易小7岁,但死的却比白居易早15年,可谓“生的晚,死的早”。白居易对泉下好友深切思念之情全融在这首诗里,“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一句读来令人泪目,不忍多读。

4、唐代李忱的《吊白居易》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译文:写作诗文的时间足足有六十年,如今也只能去冥界当诗仙了。你一生兜兜转转居处不定,却以“居易”为名;崇信造化无为而以“乐天”为字。孩童也能看懂《长恨歌》,胡人也能咏唱《琵琶曲》。你的文章天下闻名,我禁不住思念你而愈加难过了。

白居易生前名声就很大,可谓中唐人气之王。唐宣宗李忱后期想重用白居易,经禀报才知道白居易已经去世,就写了这首《吊白居易》。

5、唐代杜甫的《别房太尉墓》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译文:我东西漂泊,一再奔走他乡异土,今日歇脚阆州,来悼别你的孤坟。泪水沾湿了泥土,心情十分悲痛,精神恍惚,就象低空飘飞的断云。当年与你对棋,比你为晋朝谢安,而今在你墓前,象季札拜别徐君。不堪回首,眼前只见这林花错落,离去时,听得黄莺啼声凄怆难闻。

此诗是杜甫祭拜老友房琯之墓时作的悼亡诗。房太尉即房琯,他在唐玄宗逃亡四川时拜相,为人正直。至德二年(757年),房琯被唐肃宗所贬。杜甫为房琯鸣不平,毅然上疏力谏,陈述房琯之正直和才能,结果得罪肃宗,差点被杀。房琯死后葬于阆州,两年后杜甫经过阆州,特来祭奠,写下此诗。此诗情真意切,用语自然,富含感情,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深切怀念和对国事的隐忧之情。

北宋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赏析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恍惚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它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这首“记梦”词,实际上除了下片五句记叙梦境,其他都是抒情文字。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呢,不也同样吗?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呵!王弗逝世转瞬十年了,想当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苏东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说,更难得她蕙质兰心,明事理。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到食杞菊以维持的地步,而且继室王润之(或许正是出于对爱妻王弗的深切思念,东坡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据说此女颇有其堂姐风韵)及儿子均在身旁,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的妻子老挂在心间呢?不是经常想念,但绝不是已经忘却。这种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是难以消除的。因为作者时至中年,那种共担忧患的夫妻感情,久而弥笃,是一时一刻都不能消除的。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十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他又怎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呢。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以遏止。于是乎有梦,是真实而又自然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到爱妻华年早逝,感慨万千,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话说得极为沉痛。其实即便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极大程度上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人诉说的情感,格外感人。接着,“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个长短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已经“鬓如霜”了。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却要“纵使相逢”,这是一种绝望的、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是深沉、悲痛,而又无奈的,表现了作者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把个人的变化做了形象的描绘,使这首词的意义更加深了一层。苏东坡曾在《亡妻王氏墓士铭》记述了“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的父训。而此词写得如梦如幻,似真非真,其间真情恐怕不是仅仅依从父命,感于身世吧。作者索于心,托于梦的确实是一份“不思量,自难忘”的患难深情。下片的头五句,才入了题开始“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 ”,是记叙,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在念中的故乡,在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相聚、重逢。“小轩窗,正梳妆。”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这犹如结婚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作者以这样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了爱侣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这正是东坡笔力奇崛之处,妙绝千古。正唯“无言”,方显沉痛;正唯“无言”,才胜过了万语千言;正唯无言,才使这个梦境令人感到无限凄凉。“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之胜,全在于此。别后种种从何说起?只有任凭泪水倾盈。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但当年的美好情景,并不存在。这是把现实的感受溶入了梦中,使这个梦也令人感到无限凄凉。结尾三句,又从梦境落回到现实上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该是柔肠寸断了吧?推己至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在这里作者设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这种表现手法,有点像杜甫的名作《月夜》,不说自己如何,反说对方如何,使得诗词意味,更加蕴蓄。东坡此词最后这三句,意深,痛巨,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特别是“明月夜,短松冈”二句,凄清幽独,黯然魂销。正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语)。这番痴情苦心实可感天动地。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宋神宗驾崩后,宋哲宗继位,任用司马光为宰相,苏东坡又被召回京城升任龙图阁学士,兼任小皇帝的侍读。这时的苏东坡,十分受宣仁皇太后和年仅十二岁的小皇帝的赏识,政治上春风得意。苏东坡不时怀念起死去的结发妻子王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冷。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由此成就了一阙悼妻怀思的传世之作。苏东坡对于王弗是痛彻心肺的悲情。“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阴阳相隔,重逢只能期于梦中,也只有梦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超越一切的界限和有限。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应该说,苏东坡再次得宠多少有些幸运的成分。这么个大词人,大文学家,被政治牵绊得头晕目眩,苏子的一生常常让人有点啼笑皆非的意思,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一段相对安稳适意的生活中,苏东坡的精神状态是轻松和愉悦的,但苏东坡也断断不能忘记王弗曾经陪伴着自己度过的那些艰难的时光。王弗在苏东坡的一生中作扮演的角色绝非一个主妇那么简单,在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也曾有过这样的落笔:……苏东坡……由气质和自然的爱好所促使,要变成一个隐士。社会,文化,学问,读历史的教训,外在的本分责任,只能隐藏人的本来面目。若把一个人由时间和传统所赋予他的那些虚饰剥除净尽,此人的本相便呈现于你之前了。……他偶尔喝醉,甚至常常喝醉而月夜登城徘徊。这时他成了自然中伟大的顽童——也许造物主根本就希望人是这副面貌吧。“顽童”,这里林语堂先生固然是在一种嘉许的语气在点评苏东坡的自由性灵,然而苏东坡实际上又何尝不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呢?不谙世事,兴致所至,聪明有余而内敛不足。夫人稳健,而丈夫往往不能。丈夫往往急躁,灰心丧气,喜怒无常。高兴了把酒言欢,不高兴了也要骂骂娘。麻烦的是丈夫有了旷世的才气,就不是骂骂娘这么简单了。苏东坡常常会在自己的诗作里流露一些“不合时宜”的论调,自找祸端。由此可见在日常的生活起居,待人接物中,这等人物将是何等的低才。倘若没有一个得体大度,端庄典雅的夫人为丈夫张罗这些“不入眼”俗事,怕苏先生不会有几天清闲。在密州,他们正过苦日子,苏东坡对新所得税至为愤怒,孩子揪着他的衣裳对他晓晓不休。他说:“孩子们真傻!”苏夫人说:“你才傻。你一天闷坐,有什么好处?好了。我给弄点儿酒喝吧。”在一首诗里记这件事时,苏东坡觉得自己很丢脸,这时妻子洗杯子给他热酒。这当然使他很欢喜,他说他妻子比诗人刘伶的妻子贤德。因为刘伶的妻子不许丈夫喝酒。苏夫人也是用了好几年的工夫才摸清楚丈夫性格,那是多方面的个性,既是乐天达观随遇而安,可是有时又激烈而固执。苏夫人聪明解事,办事圆通。 她是进士的女儿,能读能写,但是并非一个“士”。做妻子的也知道要管家事,要抚养孩子,要过日子。正因为如此,苏东坡的生活中是不能没有一个这样的女人把握船舵的。只有在妻子的无微不至的照顾下,苏东坡才有更多的闲情逸致去“沐于沂,浴乎舞雩”。也正因为如此苏夫人也成为苏东坡最为信任依赖的人,很多事情埋藏在苏东坡的心灵深处,别人大都不知道,苏东坡的妻子一定知道。同过患难,共过生死,日日的关心和爱护,充满信任的等待和抚慰。王弗给与苏东坡的是所谓“相濡以沫”的质朴而深厚的情感。在这首小词中,读不到一句令人感觉“矫情”之语,词语的运用简练凝重。每一个音节的连接都有冷涩凝绝之感,犹如声声咽泣,压抑沉重的气氛就在这“幽咽泉流”中弥散开来,让人艰与呼吸,又难以逃避。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他受不了的不是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失去了伴侣后孤单相吊的寂寞。“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在梦里能够看见的,也全是逝去亲人往日生活里的琐碎片断。因为在那些琐碎里,凝结着化不去的亲情。 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一楼太全面了

元稹悼亡之作《遣悲怀三首》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作者的悼亡诗不仅在人物描写和性格刻画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把悼亡诗的创作推向了高峰。论及悼亡诗,不能不说说潘岳。以诗写对亡妻的伤悼情感是自东晋潘岳始,其中潘岳的三首悼亡诗中的第一首中“‥‥‥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怳如或存,回遑忡惊惕。‥‥‥”描写最为出色。生动的描绘出了这种人亡物在、睹物思人、触景伤情,不堪回首的心理感觉。此诗的除了感人之外,道出了前人所未曾道的感情,第一次把悼念亡妻之情写进了诗歌,给当时的诗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诗歌史上具有首创的意义。从此‘悼亡诗’这个广义上对死者悼念的诗歌题材一变而成为悼念亡妻的专有名词。元稹的谴悲怀三首显然受了潘岳的影响,但描写更为深入细致、更为生动感人,有继承,也有发展,巩固了悼亡题材的诗歌在诗坛中的地位。在悼亡诗的发展中可谓承上启下,独执牛耳。 也许是因为元稹的悼亡诗达到了极至,后人难以为继的原因,宋代的苏轼把这种题材或情感改用词的形式加以表现,这就是苏东波著名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用词写悼亡,苏轼是首创,也属于悼亡诗歌的发展。该词一开始写出了对亡妻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思念,犹如江河之水,一泻而下。“不思量,自难忘”,写词悼亡本来是出于思念,作者却偏偏不说思念,因为这是时时都不能忘怀的,虽然时间已经跨越了十年,但想念之情 却更加强烈。生死两地,幽冥渺渺,思念之情,对谁倾诉?光阴匆匆,倏忽十载,纵使相逢,人面已非,悲痛之余,更觉凄凉。 因为无奈而产生幻想,用想象来慰籍悲伤是人心之常理,故尔词的下阕臆造出梦里还乡,见发妻窗前梳妆,却彼此相对无言,别后满腹凄凉话,都在泫然落泪中。明月千里松岗,伊人凄凉断肠,作者以虚写实,以月下凄凉的荒冢作为收笔,给读者留下了不绝的哀思,该词亦属悼亡精品。 相比之下:元稹比苏轼更为细腻,但是苏轼的词(注意不是诗)更为悠长! 我个人更爱苏轼的!

论文研究死亡观的意义

死亡是生命中无法逃脱的一部分,一生对死亡的关切会使生命变得丰富,而不是耗尽生命。虽然形体的死亡会使人损坏,可是对死亡的观念却能拯救人。     不难发现,大师们有很多讨论和思考死亡的作品。     《兰亭集序》“死生亦大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由乐转悲,是因为生命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命再绚丽,都会零落碾作尘土。而面对死亡,在东晋的王羲之是积极的,书法成了圣,这次聚会即兴书写的序言也成了千古第一。     《祝福》鲁迅安排祥林嫂在祝福声中死去了,夫权族权神权和平庸的人性之恶把祥林嫂推向了死亡。控诉不足以概括鲁迅全部的思考与表达,有几处难解,特别是第一部分,“我”与祥林嫂关于死亡、灵魂的对话,篇幅最长,安排死亡在探讨死亡之后,其深意为何?“我”和祥林嫂都是无家之人,鲁镇的过客,最终的离开,不管是以死亡或是逃离是形式,变胖了的鲁迅回避灵魂思考只愿去饱吃一顿鱼翅,消瘦了的祥林嫂追问死亡后的灵魂,灵与肉的交换,其深意又为何?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提到:“对死亡的观念能拯救人。”没有正确的死亡观念却是会毁灭人。     祥林嫂对死亡的恐惧源于善女人柳妈的一番话,善女人,就是吃斋念佛之人,佛家是没有鬼神的,而来到中国的佛家与本土的民间信仰糅合,就有了鬼神,因果轮回,还有阴曹地府,地狱分尸,这种怖人的想象击穿了祥林嫂的心理底线。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孔子说的“未知生,焉知死”。知道对待生的态度,才能知道对待死亡的态度。”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老龄化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恐怖主义和疑难病症等剥夺着人类的生命,使非正常死亡数量不断增加。随着死亡学研究的深入,死亡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为教育人们爱惜生命,培养健康理性的死亡观,死亡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1、死亡教育定义:所谓死亡教育,就是如何认识和对待死亡所进行的教育。它从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医学、经济学、护理学和法律学等不同方面增进人们对死亡的认识,善待生命,在面对自身或他人的死亡时能寻求良好的心理支持。死亡教育所探讨的不只是死亡本身的问题,还包含人们对所处的这个世界的感觉与情感。2、死亡教育的作用:有助于护理人员了解患者死亡时的生理和心理改变人的死亡无外乎3种情况:意外死亡、自然死亡和疾病死亡。作为护士,着眼点是占3种死亡总数90%-95%的疾病致死。一般来说,疾病致死都经受不同程度的生理痛苦和精神折磨,所以需要护士以各种科学方法去减轻病痛,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有助于形成新的生命观传统生命观告诉我们,生命是最神圣的,生命是最幸运的,生命是最珍贵的,生命不能轻易地结束。其映射在医学活动中就是患者的生命是神圣的,应当不惜一切代价去抢救患者的生命,维持和延长患者的生命过程。而这样做其实并非真正的人道主义。新的生命观不仅强调生命的神圣,更强调生命的质量与价值。死亡教育是提高生活质量的科学,它让人们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在筹划个人有生之年的蓝图时,要有计划地合理安排。3、死亡教育的内容:涉及死亡学的基本概念;死亡心理的基本理论、死亡研究;家庭居丧悲伤与心理辅导;哲学与宗教死亡思想;死亡的社会文化方面问题;死亡的道德法律方面问题;以及死亡的超越问题。4、临终关怀:临终关怀兴起与发展:临终关怀起源于12世纪,是专门为朝圣者在路途中设立的类似于旅馆或驿站的地方,以便疲惫或生病时在此稍作休整或治疗之后能够精力充沛的重新上路。这期间不少人因为疾病和劳累不能再上路,当然,他们也可以看作是去了天堂。总结: 让学生珍爱和维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培养人文关怀、社会关怀精神,尊重和爱护他人的生命。

濒临死亡研究论文集

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人死亡以后,体内的细胞不会立刻死亡,神经细胞还保持着联系,所以可能死后一段时间之内,能听见声音。

好像是,还有传言说临死前能看到那个世界,我觉得都是幻觉而已。

真实生理现象加上人们的夸张描绘成了濒死体验濒死体验(英文: Near Death Experience 简称:NDE),也就是濒临死亡的体验,是当人们遇到危险(如车祸、突发疾病等)时的一种反应,在感知、情感等方面有几种超常的基本感觉,比如感觉时间改变、生命回顾、心情超常的平和、欣喜,甚至“意识到死亡”等,每一种感觉对每个个体都是独一的,可能同时出现,没有普遍性。个体的感觉也通常因年龄和文化的不同而不一样。在一些患者提供的个案中显示濒死体验不应该是一种简单的无意识行为。同时在人们遇到危险时,无论神经是否受到伤害,濒死体验都是有可能出现的。通常情况下,出现濒死体验的人都是处在身体局部缺血或缺氧抑或是两种情况都有的状态下。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从死亡状态下被救醒并报告大量的濒死体验。不管体验者来自哪一种文化,处于哪个时代,或信仰何种宗教,濒死体验的内容和对本人的影响都极为相似。有人质疑濒死体验的报告究其本质是主观性的个人经验,到底是否有客观的可证实的依据可循?康涅狄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肯耐斯。瑞恩(Kenneth Ring)博士这样回答,“最客观的并可证实的数据是濒死体验中的离体经验的部分。人们在离体时会看到一些事物。这些事物是科学家们能调查验证的。”例如,一位叫弗雷得。斯库恩梅克 (Fred Schoonmake)的医生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任圣。路克斯(Saint Luke‘s) 医院心血管主任期间,报告他的一位女病人在经历濒死体验时有离体经历。该病人是位盲人,但却在灵魂离体时“看到”房间中有十四个人。虽然她不能辨别色彩,但却在灵魂离体时“看到”物体,并能准确地描述手术室中发生的事情。斯库恩梅克医生说就好象这位女病人真的看到了一样:她的描述与事实完全相符 (《生命的另一面:濒死体验探索》,Evelyn Elsaesser Valarino,1997,89-90页。On the other side of life: Exploring the phenomenon of the Near-Death-Experience Evelyn Elsaesser Valarino, 1997, p89-90) .此类事例,不胜枚举。很多有濒死体验的人能精确描述在他们临床死亡感觉器官不起任何作用时的,“看到”周围的事物。比如在M.B萨波母(Sabom,M.B)的论著《死亡的记忆》(Sabom, M.B.,1982,Recollection of Death, London, Corgi) 中,记载一位年轻的美国妇女,在接受脑动脉瘤切除手术时,处于临床死亡状态中,手术后,她幸运地起死回生,报告了在她死亡时,经历了深度濒死体验,其中包括离体经验,并看到医生们给她实施手术的各种工具,及详细操作过程,经证实,她看到的一切景况,与当时的事实完全吻合。由此可见,灵魂离体经历是可确证的客观存在,这些为濒死体验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二十年来,有关濒死体验的科学研究大量发表在学术刊物上,如《柳叶刀》(THE LANCET)和《濒死体验研究》(JOURNAL OF NEAR DEATH STUDIES)不断刊登这一新研究领域的科学论文,但是,大多数濒死体验的研究是回顾性的,且只针对有此体验的患者,往往科学家的调查与病人的实际经历之间间隔五到十年,因此许多可能影响病人濒死体验的医学因素不能精确测量。针对这一情况,荷兰Rijnstate医院心血管中心的沛姆。凡。拉曼尔医生(Pim VanLommel)及其同事对在1988-1992年间被成功抢救的334位26-92岁的突发性心肌保塞患者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追踪式濒死体验研究。记载了这些病人发病时的病情,所用药物,当时采取的医疗措施等细节。之后几年,他又对这些病人进行访问、测试,以检验他们是否对发病时的体验,包括濒死体验,有记忆偏差。拉曼尔医生的研究结果发表在2001年12月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上。这些患者都曾一次或多次被宣布临床死亡,后经及时心脏起搏,人工呼吸及药物治疗重新恢复知觉。其中62人报告经历濒死体验,具体包括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自己已经死去,出现愉快的正面情绪,灵魂离体,穿过隧道,与一种光亮交流,观察到各种奇异的色彩和天国景象,与去世的亲友见面,回顾一生,以及洞悉生死界限等经历。通过严格的对比分析及统计检验,拉曼尔医生发现濒死体验发生于病人没有脑电波,心电图的死亡状态之时。并且濒死体验的有无与药物作用及患者的心理因素无关。濒死体验的深度也与患者的病情无关。经历濒死体验后,患者大都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新的洞察,不再过分顾虑失去物质利益,也不再恐惧死亡。这种体验也并未随时间流逝,或发生实质性的记忆偏差。 目前,很少有人否定濒死体验的存在,即使是那些无神论者。可是对濒死体验的产生机理却有多种学说,总体上可分为二大类。但任何一种学说必须能够解释在濒死状态下,当大脑不能正常工作或者停止工作时,大脑是如何加工和贮存濒死体验的。 一个濒临死亡的人描述: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分为两个,一个躺在床上,那只是空壳;另一个飘在空中,那是自己的身形。 死亡临近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每个人死亡的时候感觉是一样吗?科学家们已经对此作了细致的研究,为人们提供了在生与死交界处的微妙感受信息。这就是--濒死体验。 1892年,瑞士地址科学家Heim根据爬山跌落者的报道,首先对濒死体验进行了现象学的描述。随后,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我国对濒死体验的研究也已起步。据率先将国外这项研究介绍到国内的天津市安定医院院长冯志颖介绍,濒死体验是指由某些遭受严重创伤或疾病但意外地获得恢复的人,和处于潜在毁灭性境遇中预感即将死亡而又侥幸脱险的人所叙述的他们的死亡威胁时刻的主观体验。它和人们临终过程心理一样,是人类走向死亡时的精神活动。然而临终过程是面临死亡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时间较长,濒死体验却发生在死亡突降的紧急关头,持续短暂。目前国内外报道的濒死体验现象约有40种。 “我感到自己飞在天花板上,飘飘荡荡,有一个躯体(我的)躺在病床上。我清楚地感受到了它的脉搏和呼吸。“这是一位精神病学专家对他的同行讲述的一次亲历离体体验。“我对此确实感到特别吃惊。“ “我感到思维特别清晰,过去的某些生活场景镜头画面似地一一从头脑中迅速闪过。有小时候受奖的镜头,也有结婚时兴奋的镜头,就象生活的’全景回忆’。““那时我不害怕,也不痛苦,也不思念亲人,就象情感丧失了一般。“这是冯院长对唐山大地震幸存者中81例濒死体验的研究中,41例讲述有类似的短暂经历。 国内外研究表明,尽管不同个人描述的濒死体验内容有差异,但它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和普遍性,而且具有广泛的超常内容。冯志颖及同事对1976年唐山大地震幸存者濒死体验调查中,虽只获得81例有效的调查数据,确是目前世界濒死体验研究史上采集样本最多的一次。据统计分析,这些幸存者中,半数以上的人濒死时在对生活历程进行回顾,近半数的人产生意识从自身分离出去的感受,觉得自身形象脱离了自己的躯体,游离到空中。自己的身体分为两个,一个躺在床上,那只是空壳,而另一个是自己的身形,它比空气还轻,晃晃悠悠飘在空中,感到无比舒适;约三分之一的人有自身正在通过坑道或隧道样空间的奇特感受,有时还伴有一些奇怪的嘈杂声和被牵拉或被挤压的感觉;还有约四分之一的人体验到他们“遇见“非真实存在的人或灵魂现象,这种非真实存在的人多为过世的亲人,或者是在世的熟人等,貌似同他们团聚。 社会心理、文化程度、职业、婚姻、性格、倾向等也对濒死体验的内容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冯志颖等的研究表明,男性较女性思维过程加快的感受多;未婚者比已婚者具有超感官知觉和世界毁灭感的体验多;文化程度越高,思维特别清晰的感受越多,文化程度越底,离体体验、生存于非尘世领域的体验、躯体陌生感和世间非真实感较多;农民和无工作者时间缓慢或停止感和身体感觉异常的体验多,干部和工人有突然醒悟感的多;相信鬼神和命运者多有扮演着另一个人的感受。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蛇咬尚且如此,接受过死亡而又回到人世间的人其心理又该有多么微妙的变化!冯志颖和他的合作者的研究报告指出,81例受研究者中,有47例在濒死体验前后性格有改变。濒死体验具有思维特别清晰感的人,性格多变得温顺;而“遇见“非尘世的人或灵魂、思维或行为不受意识控制而被审判感等体验的人,性格多变得盲目乐观或急噪。在“死而复生“之后,绝大多数人对当时得濒死体验记忆犹新,时隔一二十年仍刻骨铭心。 一位唐山大地震时只有23岁的刘姓姑娘,被倒塌的房屋砸伤了腰椎,再也不能站起来。她在描述自己得救前的濒死体验时说:我思路特别清晰,思维明显加快,一些愉快的生活情节如电影般一幕幕在脑海中飞驰而过,童年时与小伙伴一起嬉笑打逗,谈恋爱时的欢乐,受厂里表彰时的喜悦……我强烈的体验到了生的幸福与快乐!她说,我将在轮椅上度过一生,但每当我回忆起当时的那种感受,我便知道,我要好好的活下去! 精神医学理论和实践证实,人在死亡危急关头没有任何恐惧感,感觉特别平静和愉快,有益延长生命;相反,任何激越、恐慌或垂死的悲痛都会迅速消耗体内能量的储备,加速死亡的来临。

如果科学家真的发现了“灵魂出窍”,那就是一棒子打翻了所有的科学理论,那么接下来的10年的诺贝尔奖都授予他都不为过。但是科学家并不研究灵魂,这些玄而又玄的东西大多是流传在民间。 1907年美国的一个医生邓肯.麦克道高曾发表一篇研究论文,声称通过测量濒临死亡病人的体重,并且死后再次测量发现体重减少21克。最后就得出了人有灵魂并且质量为21克的结论。这个医生共测量了六例病人,其中五例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就用“成功”的一例发表了结论。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所谓的研究灵魂的学者,测量了近百个濒临死亡的病人,最后得出灵魂的重量是35克的结论。 当然上边的所谓灵魂重量的研究是没有什么科学价值的,但是在媒体上传播的到挺多。人类文明就是大脑进化的太聪明了,没事就喜欢瞎想同时也太自以为是了。为什么只有人类有灵魂啊?猫猫狗狗的为什么没有?都说投胎灵魂会转世,那么最初地球上并没有那么多人啊,灵魂不一定够吧? 欢迎关注我们:科学黑洞! 又放到科学家身上了,不知道是哪位科学家用的什么实验,用的什么方法实验成功的?如果这事情是真的,那么这位科学家可就了不得了,通过这个研究方向研究也许还可以发现灵魂的秘密,那这就厉害了。但是说是这么说,其实这类事情科学家是不会研究的,应该是哲学家或者宗教人士会研究,题主看到的实验可能是人脑濒死实验,这类实验还是有很多的,科学家利用一些特殊的仪器监视脑电波。 最后结论是人的大脑可以单独存在,通俗的来说,大脑如果拿出来就好像和不能开机的手机一样,里面还有很多数据什么的,如果用特殊手段就可以看到的。但是这类实验要比针对手机实验复杂的多……关于灵魂出窍,也可以称为身体外实验OBES,在2014年有一次记录,这项研究主要针对心脏骤停的幸存者,进行了数百次实验。 为了调查是否真的有灵魂漂浮在自己的头顶上,观看周围的环境,研究人员将照片摆在架子上,这些照片只能从上面看到。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测试那些经历OBES的人是否真的可以离开他们的身体。结果数百个案例中,只有两个案例可以正确形容上面的照片,至于这两例后续如何研究我们不得而知,总之现在还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灵魂出窍。 哪个科学家发现的?烦请把相关论文的出处、数据、观测过程贴出来,不要张嘴胡说。据我所知,没有一个科学家曾观测到灵魂,更没有科学家发现“死亡前灵魂出窍”。 灵魂这东西说它有它就可以有,从古至今的宗教、人们的认知中都是存在的,用于解释人死亡后的归处,不需要特别的证明。而近现代科学的发展,使科学家对此提出了疑问,根据目前的观测不能证明灵魂的存在。也有的人说了,不能观测不代表没有,空气以前不也观测不到,最后不是被证实存在了吗?可空气好歹还有风、充满袋子这样直观的现象,灵魂不一样啊,除了零星的个人感受,没有可供观测的现象,连一些像模像样的猜想,也无从去证实,所以干脆放弃喽。 人类对自然和宇宙的认识都是来源于观测,没有观测科学就很难进步,一些科学猜想和理论假说无法验证。 历史 上有很多人试图证明灵魂存在,这一点不能否认,可从没有一项实验获得了充足的、有说服力的证据。现代的科学家从爱因斯坦那时候开始,虽然不可否认还有一些存在着宗教信仰,但信仰和迷信不是一回事,现代的科学家已经没有(或者说没几个)去研究灵魂的了,他们更希望去把握那些目前人类通过观测已经触摸到的规律和现象。 灵魂和科学已经是不搭边的东西了,从流传的一些个人感受,它更像是一类神秘不可探知的东西,你一嘴我一言的,要非认为它存在也挺好,茶余饭后的故事可是借此丰富了很多。 死亡之时“灵魂出窍”纯属无稽之谈!人从死亡开始的那一刻是没有任何人经历过的,那么灵魂出窍是谁告诉在世间的人们的?经常有人说去阎王那走了一遭,但这是活人所说的话,能说这些话的人根本就没有死亡,他们的经历,包括在弥留之时的各种心理活动其实是活人的思维在继续。科学家怎么发现“灵魂出窍”的?到目前为止有哪位大仙或是所谓的“科学家”看到过人的灵魂?不要说即将死亡人的灵魂,就是正常人的灵魂有哪位见过?灵魂又在身体的哪个部门存在呢?人在世界上能够生存靠的不是灵魂,更不是什么神力,而是机体吸收着各种各样的营养原料,这些营养化作能量来维持着肉体的运转。当人的各种或部分器官出现衰老或者意外遭遇伤害时其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了,这个时候人的机体运转就会出现困难,进而出现生命危机,当危机达到一定程度时生命就会终结,生命终结是人体无法正常运转的结果,其灵魂只是人们对人体认识中的一种心理暗示和寄托,人的生命没有了,怎么让人理解和接受呢,就说魂都没了,灵魂已经走出了身体了,去了另一个世界了。“驾鹤西游”是活人的一种自我安慰罢了。 “灵魂”只是概念,不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古代还没有诞生科学的时候,人们以哲学来思考认识世界,灵魂是当时人的精神的寄托,古代生产力低下,靠天吃饭,稍微发生个伤风感冒都可能丢了性命,人们不理解一些自然现象,常常把希望寄托给“神灵”,产生对于神灵的依赖。 而且,每个人都害怕死亡,如果人有灵魂的话,就放佛有了安慰与寄托,在面临最终要到来的死亡也会有那么一丝的从容。自从科学走到现在,人们借助于科学解决了许多在古代被认为是“神的力量”的一些自然现象,包括了所谓的“血月”、“天狗食日、食月”等等自然现象,古代人容易产生迷信,比如一颗陨星在天空中划了一道光亮都被认为是“大的事件”,放在现在是再寻常不过的自然现象了。 科学把人类从蒙昧带了出来,给了一个正确认识世界的工具,要理性不要迷信,要智慧不要盲从。 从来没有听说过,“科学家发现了灵魂”这一说,灵魂不在科学家研究的范围之内。 个人浅见,欢迎评论! 灵魂出窍真的是有这么回事,但一般人是看不见的,我曾经有一段时间身体不适应有四,五年之久,似病非病,总算不影响工作,总的整个身体.灵感……,各方面都发生变化,好似人们看不见的东西我能看见一样,以我本人的经历: 灵魂出窍有生人出窍,也有将快死的人出窍、如果是生人出窍去干什么事的,静静,傍人,声音,不能干扰,如有干扰是无法进行,如突到一定的境界灵魂自动出窍,灵魂去到某地方就能看到哪里是怎么事,我曾有一次,我朋友的妈妈因中毒急救在医院,突然间找到我要同他到医院看望他妈,忽然我身体一沉我好似灵魂出窍了,看到他妈灵魂也出窍了,在忙乱中将他妈的灵魂逼回身体,来回几次都无法成功,灵魂出窍是从头上出,慢慢地离开身体,如果是病人必死无旋,后来我灵魂归身一醒,告诉朋友,不日他妈去世。我所说的都是迷信, 我不太相信人死有灵魂。但听到这些故事不像在说谎。也解释不了。 在上个世纪,日本有名有影响的一份报纸披露了一件事,引起了相当的轰动,事情是这样: 在日本某城市的前半夜,一辆出租车 ,路过一家医院门口,一位穿着白纱裙的年轻女人,上了这辆出租车,司机师傅把她送到一个院落门口,她说去取钱, 让司机等会儿,眼看她穿过院落,进入一个亮着灯的房间。却久等不回,只好前去敲门。屋内只有老两口子在伤心落泪,听司机描述后,老人非常吃惊,说这正是他们的女儿,说她患病住院,已经许多天了,刚刚收到医院的电话,说女儿已经去世了。 所以人死之时是否有灵魂出窍?我还真说不准。 中国人存在“三魂七魄”的说法。 “三魂七魄”原本是道教中的修炼方法,认为魂属阳,是善;魄属阴,是恶。如果修炼者能用三魂镇住气魄,那么就能长生不老。 魂代表人的精神,离开身体的魂,就是鬼,但鬼具备人的感情和思想。魄是没有思想的,所以僵尸是无法交流的。 这里的“三魂”长得和本人一样,各自分配三个不同任务,一个负责在阴间受罚,一个转世投胎,一个守在坟墓里接受后人祭祀。 同时也存在另一种说法,一个在阴间,一个在坟墓,一个在家里的牌位上。 人死亡后的灵魂出窍,科学上的解释难辨真假,不妨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去寻找答案。 懵逼脸?我从没有听说过有科学家发现灵魂出窍啊?也没看到过相关的学术资料,这怕不是哪个民科搞出来的噱头吧。灵魂这个东西一直是广大神学和民科的热爱词,因为其给人们的死亡寄托了美好的想象。其实这也没错,将一些想法或者行为寄托于虚幻的东西上,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利的。这也是我认为信教并不是一件坏事。 但是总有一些人打着灵魂的名号去哗众取宠,一切反常事件的出现,我们应该做的是尝试去解释它,而不是直接将其拉扯到某须有的东西。就好比好多人都知道的灵魂21克一样,在目前看来这个实验的真实性很值得怀疑,因为这个实验无法重复。或许有人会说我的学时浅薄,还没能够去找到灵魂。确实我从不认为自己的知识有多渊博,但我愿意用你的理论去丰富我,但是现在很多坚持人死后灵魂会出窍的人,只是用嘴说。没有具体的实验论证,没有理论解释,这让我如何相信。总之没有哪个科学家提出人死亡之前会“灵魂出窍”,让美好夙愿寄托到灵魂上,这或许不是坏事,但是一味靠灵魂存在博大众眼球就没有必要了。 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这是从古至今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我个人认为是有的,那么为什么会灵魂出窍呢?来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外国的一些科学家从几百名又活过来的人的口中证实,人刚开始死亡的时候很痛苦,梦见在黑暗的不远处有一束光亮,觉着自己飘起来了,向光亮处靠近,渐渐的感觉不到痛苦,反而很快乐,很祥和。这也是人们所说的灵魂出窍吧。 第二:还有的科学家在人死后,称了一下重量,结果少了21克,认为这21克就是灵魂的重量。人死了,灵魂走了,也就少了21克。 第三:从纬度分析,科学家们把宇宙划分11纬度,我们人类生活在四维空间中(长、宽、高、时间)人死后,灵魂也就是意识,能进入到更高的纬度当中。 第四:用量子力学来解释,我们都知道物质99%的空间都是空的,而量子粒子是一个零维的点,我们可以验证在高速下时空旅行是可行的。量子可以穿过坚不可摧的墙,同时存在于两个地方,而当一个发生变化时,另一个不论远近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这就是我们的亲人在很远的地方出现不测时我们会感到很难受,或者坐立不安,或者缝衣服时用针扎着自己的手指,这就是灵魂意识的感应。 第五:纵观我们的宇宙,大大小小的星体,都是按照自己的轨道井井有条的来运行的,好多好多的事情、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也包括人类、动物的生死病老在内,那么是谁在背后主宰着他们?我个人认为是灵魂,也就是意识在主宰着它们。 所以说,我认为人是有灵魂的,也就是意识,存在于人的大脑中,人死后大脑慢慢的也就死亡了,灵魂也就从大脑中飘出来了。那么我们为什么看不见他们,因为他们进入到更高的纬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