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西方产业链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西方产业链研究论文

那你就只能求助百度了,你现在就是不知道在网上怎么找跟你这论文相关的文献是吧,其实,你可以先了解(财富涌现与流转)里面的,看别人的论文参考文献是什么。你再对应的去网上搜题目啥的,资料就出来了

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1、 中小企业集群现象研究2、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3、 广东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4、 发展经济学理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应用5、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6、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功能定位7、 泛珠三角有关问题研究8、 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9、 中小企业发展与就业促进10、珠三角城镇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1、企业集群与城镇化研究12、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研究13、论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14、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及对策建议15、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分析及预测16、广东城镇居民消费趋势预测与对策17、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化研究18、科技进步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贡献率分析19、经济增长点问题研究20、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21、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22、政府宏观调控问题研究23、对公用事业规制的研究24、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研究25、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6、论经济增长方式27、论中国的经济增长28、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29、新经济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30、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史研究31、新自由主义意识与经济全球化32、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经济发展33、制度与经济增长34、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研究35、虚拟经济研究36、我国的收入分配演变研究37、广东、香港、台湾三地经济发展状况对比38、广州支柱产业选择分析39、广东劳动力市场问题研究40、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分析41、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42、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机制研究4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44、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契约关系分析45、相对优势原则与我国经济的有效增长46、腐败的经济学分析47、国民精神素质与经济增长48、李斯特的经济发展思想及对我国的借鉴49、转轨时期的经济思想研究50、相关行业的经济学分析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1、 司法独立问题的思考2、 法律和道德的相容与冲突3、 论法治的观念基础及其构建4、 评议司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5、 论依法治国6、 选举制度的改革与完善7、 论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障8、 宪法权威与依法治国9、 论罪刑法定原则10、 完善反腐立法的构想11、 试论正当防卫12、 黑社会性质犯罪若干问题研究13、 抢劫罪中的疑难问题探析14、 正当防卫若干问题探析15、 析医疗事故罪之构成16、 论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完善17、 民事执行难的对策研究18、 对中国刑事诉讼中设置沉默权问题探讨19、 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辨析20、 论非法证据及其效力21、 知识产权领域平行进口法律问题研究22、 商业秘密法律保护问题23、 医疗事故处理中的赔偿原则24、 人体伤害致致精神障碍赔偿的探究25、 关于树立司法鉴定结合公信力的法律思考26、 论同居权27、 论我国民法他物权制度的完善28、 隐私权制度初探29、 论民事活动中善意第三人的保护30、 论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31、 诚实信用的一般法理原则与技术操作32、 我国民法是否应当建立取得时效制度33、 论隐私权34、 试论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35、 储蓄实名制的法律思考36、 证券内幕交易犯罪浅析37、 论保险及其防范38、 完善我国破产法的难点与对策39、 关于商法学理论体系若干思考40、 略论合同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41、 论经济犯罪的原因42、 试论股份有限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43、 论域名抢注与商标保护44、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及对策45、 我国中小企业立法中若干问题之探讨46、 我国担保法的若干理论和实务研究47、 完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48、 我国信息法制建设中的法律问题探讨49、 入世与我国反倾销立法之完善50、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51、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与我国《合同法》若干问题比较52、 国际贸易中的提单法律问题53、 试论我国外资立法的完善54、 提单有关法律问题研究55、 论外国仲裁裁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行56、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57、 区域贸易协定的法律问题探析58、 CEPA的法律问题探析59、 论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60、 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关系中的法律研究61、 中国抵制污染转嫁的法律思考62、 新时期完善环境立法之研究63、 广东省循环经济立法的若干建议64、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65、 如何构建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框架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1、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2、 企业财务控制制度建设问题探讨3、 对我国上市公司所采用的并购策略之分析4、 会计信息失真与公司治理关系探讨5、 审计风险问题探讨6、 审计独立性研究7、 内部控制制度研究8、 会计目标与审计目标9、 审计重要性问题分析10、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案例分析11、 论财务软件的发展方向12、 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13、 主流会计软件功能分析14、 中小企业融资策略分析15、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相关问题探讨16、 小企业会计制度问题探讨17、 商誉问题探讨18、 合并会计报表问题研究19、 关于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20、 会计诚信建设问题21、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22、 人力资源会计相关问题研究23、 企业发行可转债融资的策略分析24、 企业财务战略若干问题探讨25、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研究26、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研究27、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体制设计28、 跨国公司风险管理29、 民营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30、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下管理层激励机制研究31、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讨32、 企业并购后绩效评价研究33、 多元化经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析34、 期权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35、 税务会计问题研究36、 税务筹划问题探讨37、 税收策划问题探讨38、 养老金会计的探讨39、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研究40、 浅谈应收账款形成原因及控制途径41、 股票期权制度在上市公司中的运用42、 国际银行业并购研究43、 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选择和制度安排研究44、 股权结构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率45、 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46、 发达国家及我国银企关系模式比较分析47、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发展与完善48、 证券投资基金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思路49、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50、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策研究51、 企业并购原因探讨52、 论品牌价值及其评估53、 独立审计准则研究54、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55、 某一会计项目(如销售收入、货币资金)舞弊审计研究56、 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57、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径研究58、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研究59、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体制设计60、 关于我国经营者股票期权制的探讨61、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迁中的财务问题研究62、 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研究63、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相关问题研究64、 多元化经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析65、 负债程度与企业价值的关系66、 股票期权制度在上市公司中的运用67、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影响68、 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研究69、 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及上市问题研究70、 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71、 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72、 浅议企业资金管理73、 经营者激励体制74、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程度的评价

产业链研究对目前我国各地区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内外产业链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产业链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述评。【作者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长春130052【关键词】:产业链;研究;综述【基金】:吉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04059)【分类号】:F062.9【DOI】:cnki:ISSN:1004-910X.0.2006-04-002【正文快照】: 1产业链研究的意义产业链是指一定地域内,同一产业部门或不同产业部门或不同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与相关企业以产品为纽带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关系,联接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链网式企业战略联盟[1]。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组织特定的产业实施产业链式发展,可以实现生产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CAJViewer7.0阅读器支持所有CNKI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共(9)篇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找到 3 条 1 李杰义; 农业产业链区域延伸动力机制及途径研究 [J];理论探讨; 2007年04期 2 陆峰; 基于产业链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策略 [J];商业时代; 2007年36期 3 李杰义,白庆华;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产业链区域延伸 [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02期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找到 4 条 1 王朴; 3G产业链中电信运营商定位与策略研究 [D];北京邮电大学; 2007年 2 陈宝湘; 大珠三角印刷业发展与合作研究 [D];暨南大学; 2007年 3 周萍; 基于工业生态学理论的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D];浙江工业大学; 2007年 4 万建军; 我国信息服务产业链的构建研究 [D];湘潭大学; 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找到 2 条 1 刘贵富; 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 [D];吉林大学; 2006年 2 胡金星; 产业融合的内在机制研究 [D];复旦大学; 2007年 【同被引文献】 共(380)篇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找到 10 条 1 曾楚宏,吴能全; 中间组织的起源及比较优势——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J];财经科学; 2006年05期 2 郝艳莉,张青; 建筑系统与整体生态建筑观 [J];低温建筑技术; 2004年04期 3 刘小兵; 未来零售业:信息共享锻造产业链 [J];电子商务; 2005年10期 4 王艺,王耀球; 构建新型农业产业链 [J];中国储运; 2004年05期 5 王朴,黄秀清; 3G产业价值链中电信运营商竞合策略浅析 [J];广东通信技术; 2006年06期 6 邓汉慧 ,张子刚 ,屈仁均; 组织内利益主体冲突与协调机制研究 [J];财会月刊; 2004年12期 7 曹元坤; 企业败德行为及伦理化趋势的经济学分析 [J];当代财经; 2002年12期 8 汪先永,刘冬,贺灿飞,胡雪峰; 北京产业链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02期 9 芮明杰,刘明宇; 产业链整合理论述评 [J];产业经济研究; 2006年03期 10 周新生; 产业链与产业链打造 [J];广东社会科学; 2006年04期

<论产业链整合>作者: 任江波 / 刘明宇 / 芮明杰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一,揭示分工从工艺分工发展到功能性分工以后,产业链形态、产业链关联方式、整合方式、整合主体发生的变化。第二,在一个基于分工演进的报酬递增框架下,将交易费用理论和企业知识理论融合起来,综合分析了产业链整合分化的微观机理,从知识共享的视角,研究产业链的整合。第三,在对产业链、企业集群的价值创造方式深入细分的基础上,对基于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经济、模块化经济、网络效应的价值创造过程和知识共享的内容进行比较,揭示了不同类型产业链价值创造和知识整合的差异。第四,提出了产业链的知识整合、价值模块整合与产品整合的三维度模型,并在野中郁次郎SECI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动态知识价值链,构造了一个新的知 识创新模型,深化了对模块化体系中产业链知识整合机制的认识。第五,将产业链理解为一个知识体,从知识角度研究了产业链分化整合的机理,探讨了产业链整合过程中知识共享的动力机制、模块创新机制、知识创造机制,以及产业链整合的组织模式,并分析了具有创新外部性的模块化产业链的政策规制要点。这本书应该适合你,建议你去看看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研究方法论文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企业供应商质量管理摘要:随着供应链管理的普及,制造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在企业供应商管理的过程中,维系其环节完整、有效的内在因素仍然是质量问题,质量存在于这个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是保证和维系供应关系的基本要素。转变观念,加强协作关系,改善供应商质量管理的流程,加速质量管理的信息化,促进信息共享,是推动供应商质量不断提高的有效手段。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供应商质量管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SCM)思想的日渐普及使人们认识到:单个制造企业已不可能利用其自身资源优势而在市场上保持更多的份额,只有与其他企业形成战略伙伴关系,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优势互补,才能共同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市场竞争的形成已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一定程度上说,谁拥有那些具有独特优势的供应商,谁就能赢得竞争优势。通常把这种从供应商到制造企业之间的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网链构成及运作模式称供应商管理(Supplier Management,简称SM)。它强调的是借助于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与最杰出上游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委托这些企业完成部分业务工作,自己则集中精力和各种资源,通过业务重构,做本企业能创造特殊价值、比竞争对手更专业、更擅长的核心业务上,最终目标是系统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产品进入市场的成本,获得最大利润,同时实现“双赢”。基于以上思想,需构建一种新的供应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可以定义为核心制造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在一定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它形成于扩展企业外部信息集成的技术环境下,形成于企业应对不断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压力下,形成于供应双方为了特定的目标和利益的企业之间的一致认识上。因此,对供应商的选择也不再仅仅限于传统供应关系中所考虑的价格、物流两方面,而是更注重于选择能够提供优质产品、技术创新、产品设计、数据与信息集成化水平、质量保证等方面进行良好合作的供应商,也需要双方首先要改变观念,消除互相之间在认识上的差异、沟通上的误解,这对于建立合作模式及以后相互接触、沟通、磨合至关重要。1供应商质量管理(SQM)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新的合作关系也意味着需重新修订买方和卖方之间的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相互尊敬和合作。------订立合同之前,先有所了解。------一致同意的估价方法。------一致同意的处理争议事项的办法。------相互交换重要情报。------充分执行有关职能,如库存的控制。------供应商负责交付优质的产品,并供给附带资料。------要把用户的利益放在首位。根据上述原则,许多企业基于TQM的管理思想,提出其SQM的基本目标。如西门子公司要求“供应商必须通过ISO900X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并达到西门子的质量标准及世界级质量标准,尽量降低失误率,并与西门子签订严格的质量保证协议”。为达到这一目标,西门子公司采取了相应的做法,如:①与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的能促使其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契约关系;②与供应商之间共享物料质量信息数据,共担风险、共同决策;③使供应商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及创新过程中,从质量源头做起;④与主要供应商建立高标准的信任与合作关系,互相支持和帮助,形成合作的、跨企业的团队型的虚拟组织。综合分析,SQM最理想的质量管理目标是:“外购件不需要经过收货检验或矫正手续就直接可以投入到生产中”。这对于一般由几十、几百个零部件组成的产品来说,达到零缺陷的物料品质目标似乎过于奢望。然而朝这一目标方向不断努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正是SQM所强调的、坚持的核心思想。对供应商品质推动的不断提升、不断改进的过程,也是不断加强和深化与供应商之间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过程,促进双方产品品质水平的提高,竞争能力的增强,总成本的下降。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和供应商进行全面、深层合作,共同行动,进行一系列质量管理的改善活动。2确立一个合适的SQM的工作流程改善SQM首先要修订工作流程,评审、筛选合格供应商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还在于同供应商的磨合,当双方确定供应关系签订合同后,以后的大部分工作是围绕质量展开的,对物料质量的关注重点在于供应商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采购方质量控制的大多数精力将转向对供应商的监督,把供应商生产过程看作企业质量体系中的一部分加以控制,不仅要了解供应商的过去和现在,更要准确把握它的未来,“将质量问题永远消灭在别人的工厂里”,保证物料质量的长期稳定。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采购方“STS”(免检入库)的比例,直至所有物料能够免检直接上线。借助于现代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信息处理技术,对一些工作可以进行计算机自动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流程,详见表1,从表1看到,从最初供应商的调查、评审到样品的货源鉴定;从大批量一次供货到小批量翻滚订货;从批批检查到免检入库,每一步都有供应商的积极参与。采购方质量控制的重点转向针对性供应监督工作中,实现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质量数据实现自动化处理和信息共享,保证采购、生产、设计等部门以及供应商的决策能得到及时、准确、可靠的质量数据。3进行跨文化的沟通,确定双方责任面对众多的供应商,他们在文化背景、语言、价值观、心态和行动等方面都不十分一致,甚至出现与供应商之间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抵触、冲突。因此,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的沟通,对于消除与供应商之间沟通误解、关系僵化甚至沟通无效等十分必要,也可促进合作关系的融合深化,提高合作效率,有利于在明确双方责任后能得到有效执行。不可否认,供需双方高层管理者的重视和坚持是合作关系有效进行的关键,由于他们对“双赢”合作模式的战略意义比较认同、合作观念及意愿趋于一致,所以沟通不难。通过对物料质量问题的深入分析发现,相当部分的质量问题产生于双方企业的中、下层工作人员,影响供应链运行的效率和最终效果,因此,除了加强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还需进行针对性的沟通办法。3.1找双方企业文化中的共同点:在实际的运作发现:随着质量认证、质量标准的普及,质量文化在不同的企业文化中有着很大的共性,如果以此为契机,提供和塑造一种适宜的文化环境,使企业内部质量控制得到很好发展,又不与制造企业质量文化相抵触,使质量文化成为跨文化沟通的最根本的基础,通过员工价值观和信念的确立和校整而使新的质量合作意识得到发展和巩固,比如:认可接受并积极协助制造商的定期和不定期审核,对提出的整改意见认真加以改正,而不是觉得已方没必要或因成本大而推诿,其行为直接影响企业文化的发展,影响新的供应管理的有效性。没有这些价值观和信念,没有自律的、习惯性的质量合作意识,供应双方在新的协作运作中将很难有效展开。3.2进行跨文化的质量培训:通过有效的培训,培养双方长期合作关系。培训的内容有客户公司介绍、产品介绍、产品质量特性、质量要求、供应商管理的流程、质量管理的程序、检验的技术标准、工程改进的处理以及不合格物料的处理等等。培训的对象主要是供应商品质主管、检验员、设计人员。培训的目的是通过制造商派人与供应商一线人员进行接触,使他们了解客户的基本要求和标准,了解所生产的零部件哪些质量特性是影响产品的关键以及那些质量要求为什么重要,减少信息传递中的信息扭曲、删减,减少双方由于标准要求的不同而产生冲突,减少供应商员工对客户的经营理念和做法的误解,维持与供应商稳定的人际关系,促进企业间信息的畅通和决策过程的效率,加强团队协作。只有双方在协调观念趋于一致、认可对方的企业目标时,才会对双方在合作中的责任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也就是说,必须使供应商感觉到开展全面质量管理,进行战略合作能得到好处。详见表2。4联合执行的质量计划要同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质量提高,前提就是让供应商清楚的了解采购方的质量目标、质量水平、质量管理程序等等,因此,编制一套外购件质量计划就非常必要,使供应商清楚明白自己该怎么做?做什么?调动供应商的主动性。详见表3。5供应商质量管理的信息化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借助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为企业质量管理运作过程提供自动化工具和手段,实现质量管理智能化、网络化、系统化,对原有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质量数据与信息的自动化、实时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质量信息共享,为决策提供准确、可靠、及时的质量数据。大体上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利用计算机对产品的检验、审核的质量数据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其目的是减少工作人员的繁重的但不是增值的工作,提高效率。②以质量信息化为契机,健全与优化企业质量保证体系,规范运行机制,以加强质量信息监管为手段,强化对供应商的管理力度,促进与供应商之间质量管理标准规范的接轨,为企业供应商管理模式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③由于质量管理的非结构化,既有定量管理,又有定性管理;既有程序性工作,又有非程序性工作,因此很难找到一个完整系统来涵盖所有的质量工作,故大多信息化主要来解决程序性的质量管理问题。常见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由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以及对话系统构成,它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外购件的加工、运输、检验等各个环节的质量信息,同时,也通过网络与供应商进行交互式质量控制、信息沟通,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促进供应链各环节的畅通,有利保证了供应商管理的有效执行。6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是一个不断推动、不断提高的过程“质量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同样,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是一个不断优化、不断推动、不断提升的过程。为此,要在日常的SQM中进行以下工作:①定期考核评价,综合各项指标对供应商业绩进行加权打分,进行优胜劣汰,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优化供应商网络。②树立标杆供应商,以其业绩指标作为高一级目标,通过向各供应商介绍最佳供应商的做法和经验,使其寻找差距,组织整改,提高质量管理水平。③建立联合的工作小组解决在供应过程和流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相互协助和指导,如采购方利用其丰富的信息和技术经验,帮助供应商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降低成本,达到企业柔性生产的标准;供应商凭借其专业技术水平,参与采购方的产品设计工作中,提出宝贵的意见,协助进行零配件的创新等。④供应双方之间经常进行有关成本、作业计划和质量控制等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⑤要有必要的措施来监控实施状态,并且快速反馈各种信息,以此判断计划的执行情况,若有必要可及时调整战略,适应变化。⑥对供应商的激励,如对优秀的供应商给与一定的价格折扣、更多订单、商誉激励等,提高供应商的合作积极性,维持良好的供应关系。综上所述,在新的供应环境下,保持与供应商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关系,提倡一种“双赢”的机制,转变观念,加强协作关系,改善供应商质量管理的流程,加速质量管理的信息化,促进信息共享,是推动物料质量不断提高的有效手段。供应商质量问题的有效解决,将保证制造企业准时化生产,提高产品生产周期,最终赢得市场份额。参考文献:[1]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2]童利中,张优德,“供应商的竞争和发展策略”[J],《管理世界》,2000年第1期.[3]宋立荣,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供应商管理的创新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5月.[4]伍华、吴晓波,“外协创新运行模式”[J],《企业管理》,2001年第3期.[5]供应链管理,[EB/OL],http://,2007-09-21.[6]陶晓红,“供应商联盟:你们的成功既是我们的成功,我们的成功既是你们的成功”[J],《价值工程》,2000年第3期;

可已考虑全球价值链这个方向。给你附了关于全球价值链的产生,以及一个全球价值链较全的体系,你可以从哪些目录里选个方向都可以写出篇论文来,祝好运。全球供应链的产生 1991 年, 美国里海大学在《21 世纪制造企业的战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虚拟企业(Virtual Organization) 的概念。虚拟企业的提出人之一Rick Dove教授就曾指出: “敏捷也可以和虚拟企业联系在一起表示畅通的供应链和各种方式的联系。” 即是说, 提出全球虚拟企业的最初旨意也是暗含了基于供应链这个前提的。随着供应、生产和销售关系的复杂化, 该过程涉及的不同地域的厂家将越来越多, 最终呈具全球性。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渊源和现实需求, 全球供应链应势而生。第一章 全球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概述 第一节 供应链概述 一、供应链的概念 二、全球供应链 三、供应链的类型 四、相关概念:商品链和价值链 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 一、原始的“供应链” 二、供应链管理及其发展现状 第三节 供应链的组织形式 一、纵向集成 二、企业联盟 三、企业集团内的供应链 四、外包与扩展企业 第四节 全球供应链管理产生的经济背景 一、全球市场竞争激烈并具新的特点 二、经济全球化 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加工贸易的鼓励政策第二章 全球供应链的发展基础与相关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技术进步是全球供应链产生的客观基础 一、产品结构日益复杂化 二、运输成本不断降低 三、信息技术的进步 第二节 全球供应链的产生与发展是国际分工深化的必然结果 一、行业间分工 二、行业内分工 三、产品内分工 第三节 全球供应链发展的相关经济学分析 一、交易成本 二、博弈论 三、企业资源经济学 第四节 供应链节点企业主要特性及相互关系 一、供应链企业的相互关系 二、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紧密程度 三、供应链的规模 第三章 全球供应链与比较优势理论 第一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供应链框架下的比较优势分析 一、要素密集度与产品间分工 二、产品内分工 第三节 供应链框架下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再认识 一、分工贸易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二、企业是分工贸易的主体 三、要素的多样化四、比较优势的利用不再局限于本国国内五、供应链对里昂惕夫悖论的解释第四章 全球供应链与规模经济理论 第一节 规模经济贸易学说 一、垄断竞争模型二、外部经济模型第二节 全球供应链与规模经济理论一、全球供应链与内部规模经济 二、全球供应链与外部规模经济 三、对就业与福利的影响 第三节 从全球供应链视角对规模经济理论的新认识一、对外部规模经济的再思考 二、公司规模经济 三、供应链一体化规模经济 四、供应链中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的关系 第四节 全球供应链与行业内贸易第五章 全球供应链与竞争优势 第一节 竞争优势理论一、竞争优势理论的产生原因 二、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从供应链的角度看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第二节 全球供应链与成本领先优势一、产品内分工带来的成本领先优势 二、供应链的组织形式带来的成本优势 第三节 全球供应链中的产品差异化优势一、产品差异化优势 二、供应链中价值链的差异竞争优势 三、供应链创造买方价值的产品差异化优势 第四节 全球供应链利用国家竞争优势的能力 一、生产要素 二、需求条件 三、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四、同业竞争 第五节 全球供应链与核心竞争力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供应链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形式 第六节 核心企业与供应链竞争优势第六章 全球供应链与发展中国家 第一节 全球供应链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效应 一、对国家的积极效应 二、对企业的积极效应 第二节 全球供应链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消极效应 一、发展中国家企业在供应链中增值获利地位低 二、发展中国家企业不能创立品牌,缺乏市场 三、技术差距扩大,加大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依赖性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供应链分工的一般经济学分析 第四节 全球供应链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进一步认识 第七章 中国应对全球供应链影响的措施 第一节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一、中国是全球供应链中的加工大国 二、中国参与全球供应链间接性、被动性大三、中国处于全球供应链的低端,地位低、分享利益少第二节 加强国内供应链建设与管理一、供应链管理在我国企业中运用的意义 二、中国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供应链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第三节 积极参与全球供应链,为促进经济发展打下基础一、参与全球供应链是根据中国国情促进经济发展的正确选择二、完善政策,创新管理方式,进一步创造参与全球供应链的良好环境三、采取措施,向全球供应链的高端发展第四节 实施“走出去”战略,将供应链向国外延伸一、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将供应链向国外延伸 三、注重一般要素的投资,为企业“走出去”创造基础 四、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 第五节 提高产业创新力一、产业创新力的内涵 二、加强制度创新 三、加强技术创新 四、加强产业创新 五、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与分析这是一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正以制造业大国的身份迅速崛起, 并在全球供应链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关键部分。但同时中国企业也开始面对来自全球的竞争对手, 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 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是一个越来越为中国企业认同的观念。因此, 如何发展供应链管理、如何对供应链的绩效进行正确评价成为任何企业迈向成功的关键。一、基于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体系的特征随着全球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品寿命周期的不断缩短以及顾客期望的逐渐提高, 区别于“垂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水平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由于相邻合作企业表现出一种需求与供应的关系, 所以当把所有企业依次连接起来时,便形成了供应链( Supp ly Chain, 简记为SC) 。供应链是指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至最终用户联系起来的一个整体模式。供应链上的合作企业必须达到同步、协调地运行, 才有可能使链上的所有企业都受益。二、基于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体系的特征:(一) 资源主导性。资源的主导性是指在供应链中, 资源是关键因素, 产供销活动要围绕资源的使用展开, 其根本途径是优化资源的流动过程, 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即以资源为主导要素来提高制造环境的友好属性和可持续性。(二) 物流闭环性。资源主导性决定供应链的物流应该是闭环系统, 即产品的报废不是物流的终端, 而是回收、深加工和再利用的起点, 是供应链物流系统的一个节点, 是供应链控制系统的一个反馈点。供应链的闭环性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并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三) 时间外延性。这是供应链时间多维度的特性, 其一是指供产销单个活动的延续性, 即单个企业经营活动的时间更长;其二是指产品的多生命周期, 即不仅包括本代产品的生命周期, 还包括本代产品报废后, 部分资源在后代产品的循环使用时间。这样资源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四) 空间拓展性。这是供应链空间多维度的特性, 其一是指供应链的系统空间已远远突破单个企业界限, 通过电子商务、虚拟供应链、战略联盟等模式由点向线、由线向面, 再向立体空间拓展, 使供应链的资源、生产和销售的发展范围扩大; 其二是指由于各供应链主体之间往往没有明显的界限, 且不同主体之间相互影响, 使供应链的影响范围也扩大, 供应链必须在更大的范围内来制定产供销战略, 规划产供销活动。(五) 学科集合性。供应链是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供应链理论的集成,是经营过程重构、物料需求计划、企业资源计划、雇资参与制等管理手段的集成。二、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 构建的供应链指标体系( theSystem of the Supp ly Chain Measurements, 简记为SSCM) 已不能单纯采用传统的财务绩效评价方法。因为它只是从企业内部业务流程角度基于职能的绩效评价, 并且这个重要的整体业绩评价方法趋向于回顾性,典型的财务指标只能体现企业已经发生的业绩而不能体现将要产生的业绩。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简记为BC) 是一种全面的严谨的系统的绩效评价方法,它侧重于前瞻和策略。平衡计分卡是在财务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然而一个正确的平衡计分卡必须包括能体现历史和未来的指标衡量标准。因此, 平衡计分卡必须包括事前和事后的指标, 事前指标引导经营业绩, 事后指标反映过去的经营业绩。因此本文从平衡记分卡的四个角度针对供应链自身的特点构造了绩效指标体系, 以期能全面地评价供应链绩效。(一) 财务价值角度从历史角度来看, 基于财务价值的评价是绩效评价的关键和基础。不论供应策略是否被恰当地应用和执行, 财务价值指标都是很好的业绩评价指标。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的财务价值评价指标如下所示:1、资本回收率指标。该指标是指供应链使用其资产所取得的增值绩效的大小,它是由用户的利润除以在此期间使用的供应链的平均资产价值的比率。2、现金周转率指标。该指标反映了供应链运营过程中现金在原材料、劳动力、在产品、产成品直至现金的全过程中的周转状况。3、存货周转率指标。该指标反映了供应链运营过程中存活的运作情况。4、销售增长率指标。该指标反映了供应链一定时期内销售同往期销售相比的增长比率。5、利润增长率指标。该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润同往期利润相比的增长比率,它反映了供应链增值的效果。(二) 内部业务流程角度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的内部业务流程绩效评价指标如下所示:1、产销率指标。该指标主要表示一定时间内生产出并已销售出去的产品数量占所有已生产的产品数量的比值, 其值是小于或等于1 的。对于供应链来说, 具体可分为三个指标, 即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产销率指标、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产销率指标和供应链产销率指标。2、产需率指标。指标表示一定时间内节点企业已生产的产品数量与其上层节点企业或用户对该产品的需求量的比值。对于供应链来说, 可分为以下两个指标, 即供应链节点企业产需指标和供应链核心企业产需率。3、供应链产品出产循环期指标。可分为以下两个具体的指标, 即供应链合作企业零部件出产循环期和供应链核心企业产品出产循环期。4、生产柔性指标。该指标主要是指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所导致的非计划产量的增加使供应链内部重新组织、计划、生产所需要的时间。5、总运营成本指标。该指标包括供应链的采购成本、库存费用、通讯成本、运输费用及质量费用等方面的内容。(三) 用户角度在顾客方面, 绩效评价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怎样满足顾客需求。通过对顾客方面的评价, 管理者可以充分关注顾客反应和企业的市场策略, 以便产生更好的财务效益。常用的用户绩效评价指标如下所示:1、准时交货率指标。该指标是指下层供应商在一定时间内准时交货的次数占其总交货次数的百分比, 它说明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生产管理水平。2、产品质量合格率指标。该指标是指质量合格的产品数量占产品总产量百分比,它反映了供应商提供货物的质量水平。3、成本利润率指标。该指标是指单位产品净利润占单位产品总成本的百分比,它说明供应商的盈利能力。4、满意度指标。该指标是反映供应链上、下合作企业之间关系的绩效评价指标,即在一定时间内上层供应商对其相邻下层供应商的综合满意程度。5、供应链订单完成总周期指标。该指标评价了整个供应链对于客户订单的总体反应时间, 其中包括了从接受订单———投料生产———发运到用户签单———用户收到产品的时间等。(四) 创新与成长角度为了生存, 企业必须改进自己去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从创新与成长角度来考虑认为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必须适合公司自身特点, 内部组织结构包括人力资源、组织系统和工作程序。传统的学习和成长绩效通常围绕着员工满意度、员工保留率、员工技能、员工激励、信息系统绩效评价和组织程序标准。实际应用中常见的创新与成长绩效评价指标如下所示:1、新产品(服务) 销售比率指标。该比率是指提供新产品(服务) 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它反映的是企业的产品(服务) 研发能力和对新产品(服务)的综合营销能力。2、智力资本比率指标。该比率是指供应链总资产中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价值所占的比重。供应链拥有的专利权、专有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和某些领域的专家或高水平的管理人员以及高素质的员工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长远竞争力的强弱。3、新产品发展循环期指标。新产品发展循环期等于从立项开发研制一项新产品或提供一项新服务达到预定标准到可以取得收入时止所需要的时间。该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科研技术因素、资金投入情况等, 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供应链的创新和学习的能力。三、结束语供应链管理从其最初的概念提出至今已经历经28年的发展历程, 许多企业都已经开始关注并使用供应链管理模式, 但关于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目前十分有限。供应链构筑的是一个动态联盟, 成员企业之间需要信息、资源和决策过程的协调,需要共同面对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在决策过程中, 每位决策者都需要对市场环境、合作竞争环境和利益风险环境进行深入的刻画分析, 需要结合供应链体系的远景目标和战略规划, 才有可能形成相对整个供应链体系的最佳决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经济环境及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供应链管理系统SCM能够随着发展和变化不断修正和强化计划的内容,直至计划执行的最后时刻。SCM 作为对ERP的补充, 使得企业能够评估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事件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掌握先机。本文在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平衡计分卡原理, 针对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分别从财务、内部业务流程、用户及创新与成长四个角度综合了相应的指标构建了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全面地评价供应链绩效。本文中还存在不足之处, 如没有对供应链绩效做出明确统一的定义, 未对离最终用户最近的零售业进行足够的研究, 没有相应的成功案例分析等, 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产业链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论文

<论产业链整合>作者: 任江波 / 刘明宇 / 芮明杰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一,揭示分工从工艺分工发展到功能性分工以后,产业链形态、产业链关联方式、整合方式、整合主体发生的变化。第二,在一个基于分工演进的报酬递增框架下,将交易费用理论和企业知识理论融合起来,综合分析了产业链整合分化的微观机理,从知识共享的视角,研究产业链的整合。第三,在对产业链、企业集群的价值创造方式深入细分的基础上,对基于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经济、模块化经济、网络效应的价值创造过程和知识共享的内容进行比较,揭示了不同类型产业链价值创造和知识整合的差异。第四,提出了产业链的知识整合、价值模块整合与产品整合的三维度模型,并在野中郁次郎SECI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动态知识价值链,构造了一个新的知 识创新模型,深化了对模块化体系中产业链知识整合机制的认识。第五,将产业链理解为一个知识体,从知识角度研究了产业链分化整合的机理,探讨了产业链整合过程中知识共享的动力机制、模块创新机制、知识创造机制,以及产业链整合的组织模式,并分析了具有创新外部性的模块化产业链的政策规制要点。这本书应该适合你,建议你去看看

1、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实施2、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角度3、大型企业管理层员工激励机制研究4、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研究5、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6、危机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探讨7、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缺乏主动性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8、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路径分析9、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研究10、我国“民工荒”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11、新农村建设吸引人才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12、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信贷市场发展问题及对策13、当前我国企业新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14、中国医疗保险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15、我国城镇失业成因与对策研究(经济学论文题目由学术堂整理提供)

那你就只能求助百度了,你现在就是不知道在网上怎么找跟你这论文相关的文献是吧,其实,你可以先了解(财富涌现与流转)里面的,看别人的论文参考文献是什么。你再对应的去网上搜题目啥的,资料就出来了

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问题研究 -以乐清电气产业为例

引导语:乐清电气产业集群是温州传统产业集群的代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并且在中国经济转型和世界经济恶化的大环境下。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优化产业生态链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问题研究 ——以乐清电气产业为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乐清电气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110亿元,增长7.8%,集群中规上企业总产值达750亿元。其良好的发展态势,有市场宏观环境原因,也有企业微观因素,但从产业集群竞争力角度分析,其不断优化的产业生态链起着直接的、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力求通过分析乐清电气产业集群在优化产业生态链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寻找可供借鉴的方法和路径,为其他产业集群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顶层设计规划引领

坚持规划引领,融合产城联动理念,乐清近几年接连编制了一系列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行业中长期发展战略、近期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等。2009年完成《乐清工业电气集群示范区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和《乐清市电气产业集群“两化”深度融合实验区实施方案》的编制,明确了电气产业未来发展的目标、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等;2012年编制了《乐清市工业强市建设规划》,提出加快构建“2+3+X”现代产业结构,把电气产业作为重点支柱来培育扶持;2014年完成了《电气产业提升发展方案(2014-2020年)》,加大电气产业发展力度。

(二)制造升级提质增效

从之前一味追求市场扩张,转变到注重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升。龙头企业率先示范,发挥自身的平台优势和融资优势,在行业内部开展并购重组,例如金卡股份收购天信仪表,充分运用上市公司资源,展开战略并购,实现了其业务范围的快速拓展。一大批企业加快实施“机器换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制造,用强大的品牌效益和过硬的产品质量支持“温州制造”,如人民电气集团的人民高新技术工业园,建成后将成为一个装备现代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管理信息化的新兴工业园区。又如正泰电器在乐清北白象工业园投资的智能化数字车间项目,总投资达2.3亿元,被列为国家工信部2015年智能制造专项的项目,将彻底改变我国电力系统基础元件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

(三)打造平台强化支撑

市科技创新园、省级电气工业设计基地、国家工业电气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世纪人才大厦、国际电气城会展销售中心、总部经济园等项目相继落地、推进。其中电气工业设计基地已安排在乐清科技孵化器内落地,国家工业电气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投入运行。柳白新区核心区,中国电器城项目进展顺利,再过几年将变成一个集会展中心、销售中心、物流中心、商务中心、科技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于一体的平台。与之相呼应的智能装备小镇规划面积2.96平方公里,三年投资50亿元以上,按照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以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平台。

(四)多措并举规范市场

强化行业内自律,签署并严格执行《电气行业提升发展倡议书》,鼓励优质优价,引领行业健康发展。针对电气产业存在的恶性低质低价竞争行为和行业内无证照及假冒伪劣产品生产经营行为,政府部门一方面帮助和指导行业协会积极建立行业自律规范公约、价格等级分类和监督协调等工作机制,一方面加大了部门监督检查力度和频次,依法从严从快查处各类违法经营行为。通过从源头上预防扰乱市场秩序的情况发生,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2015年,乐清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7314件和5854件,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447件,分别占全市的19.88%、21.6%和24.81%。

(五)政策扶持优化服务

近年来,乐清市出台一系列振兴实体经济的激励政策,从效益激励、税收优惠、要素保障、企业整合重组、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等10个方面给予力度空前的政策激励,助推项目落地和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凸显工业电气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战略导向。同时配套出台《关于千亿电气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决定》多项产业培育专项扶持政策,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行业协会进行战略规划研究、实施行业自律、协助开展行业滚动提升等活动的补助奖励和行业区域品牌建设、全链式配套协作、技术联盟建设等方面的奖励补助。加强督查考核,印发《镇街产业培育考核办法》和《2014年度乐清市打造千亿电气产业集群职能部门考核办法》等,将产业培育提升发展列入镇街、部门工作年度考绩考核,形成产业提升发展工作合力。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集群产业低端徘徊、突破较难

长期以来,乐清电气产业集群被低端锁定,据不完全统计,低端、低价产品约占乐清低压电气总量的70%左右。低端产品附加值低,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企业在竞争中自相残杀,相互压价,过度低价竞争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使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严重影响集群企业利润和品牌形象。

(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动力不足

乐清电气产业集群是农村工业化的产物,以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为主,与中心城市相比创新资源不足;同时,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够,互相模仿的问题难以根除,创新成果难以完全享有,自主创新风险较大,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动力。群内所拥有的技术专利大多为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数量偏少,从而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帮助不大。再加上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之间缺乏技术、信息、知识等方面的共享和协同管理机制,难以实现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同步升级。

(三)要素制约仍然突出

目前集群发展最大制约的要素无外乎土地、人才、资金,几乎每位受访的企业家都会提到。工业用地紧张,同时一些企业拿地做工业地产投资,又进一步推高了地价。人力资源不足,特别是高端科技研发人才和工业设计人才严重缺乏,是制约集群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而且相比其他要素,高端人才制约问题日趋突出。融资市场不成熟也是制约集群发展的一大因素,目前基本还是以不动产抵押担保为主,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依旧比较困难,上市难度更大。并且“两链风险”问题较为突出,后续处置压力不容忽视。

(四)集群配套服务较为滞后

政府层面没有统一的发展指导服务机构,服务机构隶属行业和部门多,管理分散,资源利用率低;市场化的中介服务机构专业化程度不高,规模小、设施差,服务能力有限,进而直接影响其产品竞争力。比如中国电气文化节一直没有专门的高档次场馆,及专业的会展承办机构;集群没有大型物流园区配套,也缺乏大型的物流企业,物流主要依赖本地小型货运站等。

三、相关经验与启示

(一)改善软环境是产业链优化的基础

产业集群是具有内在联系能够产生溢出效应的广大企业有机结合的群落,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其主体是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培育产业集群要营造相匹配或相适应的发展软环境环境,要从观念、制度、文化各方面创新,既要有敢冒风险、务实开拓的创业环境,也要有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以诚信、规范推动企业间的合作与协同,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单个企业自身的不足,推动产业集群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创新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在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使产业集群不断发展,既要立足区位比较优势,坚持产业发展定力,破除要素制约瓶颈,加快完善产业配套,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又要突破传统发展路径依赖,大力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并使两者深度融合,促进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以形成独具活力的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优势,保持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

(三)龙头企业是转型升级的主力军

从乐清电气产业的发展实践,及与我市其他产业集群的横向比较看,其大企业、大集团在引领产业集群发展特征尤为突出。其经验表明,龙头企业在微观层面的技术创新活动和一系列战略性行为,可以通过以其为中心形成的内、外部产业生态链转化为集群宏观层面的产业升级能力,而产业升级所带来的收益大部分又聚集于龙头企业,为其积累熊彼特式的垄断创新利润,从而带动上下游企业群体创新行为,促使集群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上升轨道。

(四)优化机制是产业链合作的重要途径

合作研发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纳,不同企业能够以相对少的资金、人才的投入更快地取得更为先进的成果,以抢先获得高附加值利润。我市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之间、企业与公共服务平台之间尽管也有合作,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特别是没有形成基于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的利益共享机制,不利于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发挥、整体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也难以成为集群创新发展的动力来源。

(五)政府引导和扶持是集群快速发展的保障

政府服务不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最根本的条件,但却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基础。地方政府可以制定优惠的政策激励产业的进入和形成,利用集聚的自发性引导产业集群的`发生并提供好公共服务。特别是从中长期战略规划和发展导向层面,政府的积极引导对集群的长远发展有着关键的支撑作用。此外,从产业平台等硬件上创造条件,从企业的现代产权机制、融资渠道、人才吸引等软环境上予以支持,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集群内企业的发展动力并降低企业间的商务成本,促成更大规模企业集聚的产生。

四、若干对策建议

(一)大力培育“领军型”龙头企业

从电气、鞋业、服装等已有上市龙头企业的产业集群发展情况来看,上市龙头企业能充分发挥区域辐射作用和行业带头作用,通过品牌示范效应,促进形成区域内产业新技术的溢出与反馈的良性机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一方面重点扶持培育一批现有龙头企业,努力实现各产业集群企业上市新的突破。另一方面,还要努力形成龙头企业的孵化、培养机制。温州现有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相当一部分仍是十几、二十年以前培育的。各产业集群应充分借鉴北京中关村、深圳、杭州等先进城市的经验,加快探索综合孵化器和专业孵化器相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和龙头企业成长相结合的企业孵化成长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活跃创业创新氛围,增强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为“领军型”龙头企业的产生营造优越的环境。

(二)引导集群产业链整合提升

目前温州各产业集群内的同质化竞争都很严重,必须引导中小企业循序渐进向产业链两端拓展,大部分企业应以自己所能掌握的资源来判断应该往“微笑曲线”哪端发展,而不是盲目转型。尤其是在制造环节,要强化自己的工业设计能力和研发能力,既树立稍高于同行的技术优势,又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一旦集群中的部分企业不再只参与制造环节时,产业生态链也将变得更加完整、健康,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也将大幅提升。同时,要引导企业向龙头企业聚集,以当前经济整体低迷和结构性调整为契机,推动集群企业整合重组,加快产业链整合提升。

(三)推进集群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凭借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应对经济要素投入增长的放缓和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降。制度创新则是通过一种新的组织方式和政策安排,活化经济成分,重启经济活力,这虽然不是硬技术的突破,却是软实力的再造,同样能够开拓出新的发展空间。两者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促进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从我市各产业集群现状看,生产工艺和技术的瓶颈将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机器换人”等两化融合发展的大力推进而得以加快改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制约技术创新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才、平台和融资服务等高端要素的缺乏,及与之相对应的制度创新环境仍未形成,亟待通过加快建设新型创新平台、再造创新环境等措施加以改善。

(四)培育新一代“再创业创新”企业家队伍

改革开放以来,老一代企业家缔造了我市现有的产业格局,但产业集群的转型发展有赖于新一代企业的“再创业创新”。要组织实施“新一代企业家”培养工程,打造企业家队伍梯次,在80后正在成长的企业接班人、90后崭露头角的创业者和接受过高等教育、掌握系统经营管理知识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中培养一批“新掌门人”,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把握市场的能力。注重引入外来优秀企业家人才,推动外地企业家来温投资,形成本地企业家和外来企业家良性竞争、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已出台的相关人才扶持政策,适当减少和科学设置评定标准,防止奖励政策成为“水中花镜中月”。

(五)运用第三方力量促进市场规范

鼓励协会在政府支持下,积极开展行业质量自律和价格自律,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协调大企业(集团)达成共识,引导龙头企业带头签订自律公约,开展自律自治。同时建立监督委员会,监督自律公约执行情况,并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通报违反行业自律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影响集群发展、侵害企业合法利益的信息,并督促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受理协会举报,对违法行为进行打击,维护集群的长远利益,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靶材产业链研究论文

摘 要 随着现代勘探技术的发展,地质勘探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它被用于很多的领域中。其中,地质勘探可以从工程地质勘探 、石油煤炭开采地质勘探等不 同的应用方面进行分 类。对 于每一个方向的运 用,都有相应的地质勘探技 术 ,为不同的应 用方 向进行研究提供 了一定的技术和理论指导 ,从 而建立新型 的地质勘探体 系,推进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 ,促进 了我国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工程地质勘探技术和石油煤炭地质勘探技术的概述、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关键词 地质勘探 技术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1 地质勘探技术的概述1.1工程地质勘探技术工程地质是一 门调查 、研究 、解决与人类活动和各种工程建筑有关 的地质问题的科学。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是工程地质勘探。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 ,测量 、钻深等新技术、新方法 的运用 ,尤其是计算机的运用 ,使工程地质勘探的工作方法、质量标准等都有 了很大的进步,极大的推动了工程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一个工程的建设离不开工程地质勘探 ,它对工程制定方案和顺利的建设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2石油煤炭地质勘探技术石油煤炭地质勘探 主要是研究其形成和分布的基本规律、变化特征 、地质条件和一些勘探的技术 。石油煤炭勘探是在石油煤田普查 的基础上 ,进行的经济调查研究 、地质勘探工作。其中,石油煤炭开采技术的勘探是整个勘探工作 中的重要环节。2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现状2.1工程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现状工程地质勘探技术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发展现状不是很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地质勘探的质量问题。在工程地质勘探过程中,很多勘探的侧重点不 明确 ,勘探的针对性不强 ,勘探方法不正确 ,工程地质分析工作 中的计算公式与实际情况差别很大 ,从而使勘探的结论有误 。这些问题 的出现不仅会延误最佳的开发时机 ,还会给工程 留下一些隐患,严重影响了工程 的质量。2)工程地质勘探 的技术管理 问题 。一些工程单位提交 的勘探设计报告不是地质师写的 ,而且在编制人 中没有地质专业负责人 ,使得报告 中容易出现错误。这样会给总院审查增加难度 ,还会延误工程的报批时机。3)工程地质勘探的人员问题 。主要是 因为地质勘探需要优秀的技术人员,而在工程地质勘探 中,有一些人员不懂地质却提出不实际的勘探要求 ,有的对地质专业了解不透彻。这些都不利于工程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2.2石油煤炭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现状我国的石油煤炭行业的集中度不高,开采相对比较分散,个体开采情况比较多,这样不仅会导致企业管理难度大,还不能保证石油煤炭的正常供 给。一些大型的石油煤炭企业的技术性 、安全性、可靠性都很有优势,要将其进行有效整合,国家要加强管理、统一规划 ,从而促进其发展。我 国石油煤炭地质勘探技术成果主要表现 以下几个方面 :1)石油煤炭地质基础研究从传统地质走向了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阶段。我国开展了华北 、华南地球的资源评价研究课题 ,对于我国的石油煤炭资源的赋存规律有了基本的掌握 ,而且还将层序地层理论和方法运用在石油煤炭的地层划分中,从而拓宽了地质研究的思路。2)石油煤炭资源综合勘探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根据了我 国石油煤 田的地质特点 ,合理 的运用地质勘探的新技术 ,并且充分利用现代勘探理论 ,从而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石油煤炭综合勘探体系。3)石油煤炭地质勘查信息化和 “3s”技术取得显著进展。在地质勘探的各个领域中,计算机技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使地质报告编制实现了数字化 、信息化 ,而且还利用了GIS,建立了我 国 《石油煤炭资源信息系统 》。此外 ,在石油煤炭资源评价中,还大量运用 了遥感技术 ,形成了石油煤炭遥感技术体系。高光谱技术和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技术也有显著的进展。石油煤炭地质勘探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还存在着 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要解决中部能源基地中一些地形复杂的资源勘探技术问题,以及它所引起的水资源和环境问题;二是要加强西部地质研究 ,进一步提高资源勘探评价程度;i是要加强清洁石油煤炭技术的地质研究,为其清洁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地质依据 ;四是要利用石油煤炭 的现代化开采,从而实现高产高效的生产 ;五是要加速石油煤炭的地质主流程信息化和资源信息化水平 。3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3.1工程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工程地质勘探技术虽然还存在着一些缺陷,面临着挑战,但是其发展趋势还是很乐观 ,存在着很多机遇 。因此 ,要尽量解决存在的问题 ,不断的创新 ,促进工程地质勘探技术的快速发展 。首先 ,要分清地质勘探的各项责任。即总院要负责工程地质勘探和一些技术管理 问题 ;各地方部 门要 负责好勘探 的合理周期 ,安排专业的勘探人员 ,不断采用新的勘探技术和设备 ,从而促进工程地质勘探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其次,工程地质勘探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培养优秀的地质勘探技术人员 ,不断的推动技术革新,促进勘探技术的进步和勘探结果的创新。3.2 石油煤炭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只有明确 目标 ,加大力度 ,依靠先进 的科学技术 ,提高地质勘探的精度 ,保障地质勘查 的质量 ,才能推进石油煤炭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我们要沿着 “加强石油煤炭地质勘探 的基础研究 ,最大限度 的发现新的资源 ;不断加大资源综合勘探技术的创新力度 ,满足人们 对资源的需求 ;改 革石 油煤 炭地质勘探的科技体制 ,培养新型的精干高效 的地质技术创新队伍 ”这一基本思路 ,实现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可持续发展。1)大力发展石油煤炭资源的综合勘探技术。要加强多元地质信息符合技术 的研究 ,建立高精度 的地质模型 ,从而提高地质勘探的精度 ,为地质报告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2)组织开展新一轮的石油煤炭资源评价 。要运用新的地质理论和资源评价方法,研究并制定出一套科学的石油煤炭资源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并且要多开展一些基础评价 ,强调石油煤炭资源的用途,正确认识我国石油煤炭资源的潜力,建立石油煤炭资源的信息系统 ,不断促进石油煤炭地质勘探技术的革新,促进我国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3)加强清洁石油煤炭技术的地质基础研究。其核心技术是洁净煤技术 ,与煤岩学、煤化学等基础理论结合在一起 ,并且利用地质地球化学 的角度进行分析 ,从而为勘探技术 的改进提供一定的依据。4)推进石油煤炭地质信息和3s技术产业化。发展石油煤炭地质勘查的主流程信息化,实现地质勘探技术的采集、研究的信息化 。加强高分辨率卫星图以及数字宇航摄技术的运用 ,促进地质范围以内,密度全部大于3.29g/cm ,相对密度大于95.7%。表面上的颜色一致均匀 ,没有任何斑点。2)相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检验说明 ,试块样 品中可能含有ZnS(2H—f0r珊)、ZnS(10H+8H)、磷石英和方石英相 ,没有出现其它杂峰。靶材 中各相组成均达到了镀膜的要求 。3)热等静压适用工艺制度 :加压介质是氩气。加热时温度为1100℃,压强是 120MPa,一个小时的保温保压。4)热压 较好 的工艺制度 :室内温度到 1050~C之间 ,每分钟2℃一5。c升温速度 ,开始在600~C时加压 ,30分钟的保温保压之后直接进行卸压。4结束语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子靶材的热等静压与热压工艺 ,经过研究两种工 艺都能够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靶材 ,满足 了使用溅射 的要求。参考文献[1]努力古.溅射靶材的制备及发展趋势[J].新疆有色金属,2008,5.【2】刘志坚.溅射靶材的应用及制备初探fJ】.南方金属,2009,6.作者简介陈卫 飞 (1978一 ),男 ,湖南株洲人 ,本科 ,工程师 ,研究方 向ITO、靶材、有色金属材料。量 的增加和产品流通的活跃 ,我市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销售渠道单一 ,冷藏、储运设备落后 ,制约 了产品外销市场的拓展。建议在市场建设,预冷库、冷藏车配备以及品牌打造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3)支持建设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 民生 ,事关农业发展和农 民增收的大事 。但是 ,固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 由于检测设备简陋 ,检测人员水平低 ,经费不足 ,农产 品质量安全还存在着很大 隐患 ,建设固原市农产 品包括畜产品为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势在必行。建议 自治区支持建设 固原市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以开展质量安全监测监控,保证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1宁夏中部干旱带及南部山区设施农业发展建设规划【M】.[2]固原市设施及旱作节水农业发展规划[M].作者简介孙丽琴 (1968一 ),原州区人,宁夏大学农学系本科 ,1986年参加工作时间,现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勘探技术 的发展。4结束语总而言之 ,地质勘探技术对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的勘探具有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资源的勘探 、开发和综合利用。虽然我国的地质勘探技术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研究了一系列地质勘探工程的新技术 、新方法、新设备。但我们还要意识到其存在的问题,要通过一些具体措施,使我国的地质勘探技术走向更加完善的发展趋势 ,从而不断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能源的需求。参考文献[1]定武.谈现行地质勘探工作改革的几个问题册.地质与勘探,2OlO,4.【2】王树江.浅谈地质勘探技术发展啊.民营科技,2010,10[3】姚振义.煤 田地质与勘探方法阴.中国矿业出版社,2Ol1,6.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防止靶材受热不均和开裂,节约成本,防止变形,延长使用寿命。常用的是无氧铜,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无氧铜的导热性能优于铜。

建议后靶的厚度在3mm左右。如果太厚,会消耗一部分磁场强度。太薄:容易变形。

江西国材科技-绑铜背板靶材

第1个细分行业:硅片设备:这是芯片最基本的材料, 晶盛机电是龙头,现在向切片、抛光、外延设备等拓展,还研发出了第三代碳化硅半导体设备。第2个:热处理设备: 北方华创是龙头,在半导体的硅刻蚀、薄膜沉积、清洗设备、第三代碳化硅半导体上优势明显。第3个:光刻设备:包括光刻机和涂胶显影机,最先进的是上海微电子,明年就可以生产第一台中国的28nm国产光刻机,激动人心呀。另外就是茂莱光学,快上市了,在光学上做的很牛逼。在涂胶显影机领域,芯源微是行业龙头,已经销售 800余台机器,不要小看这800台呀。 第4个:刻蚀设备,这个当然是 中微公司了,讲的很多,就不说了。第5个:离子注入设备,就是将 离子放到硅衬下面,也就是离子注入机,万业企业是龙头,它下面的凯世通,是顶级的投资公司投资的。第6个:薄膜沉积设备:这个是北方华创,已经做到14nm的技术了。 第7个:抛光设备,就是把硅片的表面弄光滑,叫抛光机,这个龙头是华海清科,快上市了。 第8个:清洗设备:就是把芯片洗干净,盛美半导体是该领域的龙头,占80%市场份额,已经在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上市了,很快也在国内上市。剩下的20%则由北方华创、芯源微和至纯 科技 三家瓜分。 第9个:检测设备:就是测试合格不?有探针卡测试、探针台测试和测试机,反正很多名堂,我真搞不清,龙头是赛腾股份,其实它是收购了日本的一个测试公司就成了老大。 第10个是硅片:这是最基本的材料,像泥土一样重要,说白了,就是沙子。 龙头是沪硅产业,现在给中芯国际、台积电供应硅片,2022年12英寸大硅片产能能到60万片。其次是中环股份,体量较小。 第11个是:电子特种气体:就像血液和粮食一样,需要在芯片内循环,这就是特征气体。龙头老大是 华特气体、南大光电。第12个:光刻胶, 光刻胶其实几台就够了,就是曝光技术,有人说比原子弹的技术还难,可以打破摩尔定律,反正我真不懂这个玩意。龙头是三家公司,北京科华、上海新阳、晶瑞股份,现在还不知道哪个是老大。第13个:抛光材料,不是抛光设备。有 抛光液、抛光垫,是配合抛光设备使用的,龙头是安集 科技 ,已经干到7nm米技术了,连台积电都需要它的技术。第14个:高纯湿电子化学品:这个名字真难记,其实就是芯片试剂,想想试验室的试剂,龙头是上海新阳,晶瑞股份。 第15个:靶材,好像是医药的名字,主要是在 制造和封装中使用的,龙头企业是江丰电子,台积电已经用到它的7nm技术,5nm米技术也快要用到了。以上提到的公司可能是好公司,但不一定是好股票,短期可能都有些风险,因为 科技 的周期很短,那值得投资不?还需要不断追踪,投资是自己的事情,我只分享我的看法。

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研究论文

零部件企业要集中优势资源,要加快技术创新,不断聚焦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发展趋势。

一是确保重点企业稳定生产。设立重点保障企业的白名单,并将“白名单”企业作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中之重。 二是确保重点行业稳定运行。发挥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平台作用,打通堵点卡点,集中资源优先保障集成电路、汽车、装备制造、医药等重点行业复工复产。 三是确保重点区域产业畅通循环。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产业集聚区,加强跨区域跨省份协调,采取点对点、一对一、短平快的方式,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应该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并且尽量保证相关产业的稳定,这样才能确保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一、汽车产业全球化的趋势及汽车需求增长的国际格局汽车产业的全球化集中体现在特征上:一是汽车产业链,包括投资、生产、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研发等主要环节的日益全球性配置。例如,过去跨国公司在本国建立、保持研发机构,对于目标国市场采取复制产品的方式进行投资,而现在则采取将各个功能活动和能力分配给全球市场的方式。由此导致了新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模式的出现,特别是整车装配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呈现分离趋势,零部件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多,零部件企业与整车装配企业之间以合同为纽带的网络型组织结构日趋明显。整车制造企业零部件的全球采购以及零部件工业的国际化,模糊了汽车产品的“国家特征”,使其成为了典型的全球化产品。二是巨型汽车企业之间的大规模重组,形成了“6+3”的格局,9大汽车集团的产量已占世界汽车产量80%以上。汽车企业在全球的大规模重组实质性地改变了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产业竞争模式和产业组织结构,并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以往的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面临严峻挑战。从汽车产销量的地理分布看,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严重的市场疲软,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的形势看好。在亚洲,韩国、泰国和中国等以其良好的成长性和巨大的潜力,继续成为世界汽车市场的亮点。据预测,从2002年到2010年,全球汽车产量将增加1100万辆,亚太地区将新增7百万辆以上,占到65%,而其中将有一半来自中国。二、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和市场结构变化中国汽车工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轿车开始进入家庭,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增长最为迅速的市场,对全球汽车产业产生的巨大影响力。2002年全年累计生产汽车325辆,比2001年同期增长38.49%,销售汽车324.8万辆,比2001年同期增涨37.1%,完成工业增加值1515亿元,同比增长60.94%。汽车消费成为拉动2002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具有法人地位的汽车生产厂有120余家。2002年一汽、东风、上汽等3大汽车集团生产集中度为57%,比2001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中国轿车由于企业进入和竞争激烈,销量前3位的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占总销量的53.4%,比2001年前3名的市场份额下降了6.8个百分点;其他各类汽车的生产集中度总体来讲较之2001年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就单个企业规模而言,中国汽车工业的前4名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4大集团汽车生产能力在30万--60万辆之间,规模经济效益开始显现。尽管如此,与世界级的汽车生产企业相比较,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规模仍然偏小。市场激烈竞争带来的直接影响,一是促使汽车价格持续下降,最终达到合理价位;二是竞争领域不断扩展,不仅包括产品价格、质量、性能,而且涉及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市场应变能力等各个方面;三是技术进步、产品研发将成为竞争焦点。通过充分而有效的竞争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势不可挡,并将成为推动整个产业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三、中国汽车工业市场空间、投资机会与盈利前景预测未来时期随着影响中国汽车需求市场的价格、居民收入和消费结构、汽车信贷、消费环境的改善,特别是跨国公司主导下的汽车合资企业不断在全球同步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将对未来市场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预计今后10年—15年中国将成长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年销量达到1700万辆,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近年来,跨国公司加快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推动了国内汽车业新一轮的兼并重组热潮。预计今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角逐将更加激烈,国内几大汽车集团依托跨国公司迅速扩张,将进一步加速各类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兼并重组,市场格局剧烈变化,投资并购机会将不断涌现。目前,我国汽车行业的整体利润率高于国际水平,随着产品价格的下降,这极可能降低行业利润率,但在价格下降的同时,成本、费用也有较大下降空间,利润总额等总量指标可能保持,甚至有可能提高。国家进一步降低一些税费,将为行业内大部分企业提供降价空间,如果产销规模能随降价得到有效扩大,规模效应将发挥出来,会使行业效益保持在较好水平。同时,零部件进口关税的下降,将使一些厂家进口成本有所下降,对采用进口部件较多的中高档产品影响更加明显。我国汽车行业中的轿车工业发展最为迅速,不仅产量的增长高于整个汽车行业产品产量的增长,技术进步的步伐也大大加快。从全行业来看,轿车、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企业的盈利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具有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四、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取向1.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1)预计今后10到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国。国际经验表明,人均收入水平与汽车普及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中国2002年的人均GDP是7972元,按官方汇率计算折合910多美元,而按世界银行测算的购买力平价方法则接近4000美元。在一些发达城市、东南沿海相当多的地区,人均GDP按官方汇率计算也达到四五千美元,呈现明显的即将进入汽车社会的特征。预计中国将在未来10年--15年成长成为年销量达到1700万辆的全球最大汽车市场。(2)汽车的生产和消费将在未来相当长时期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汽车产业是波及范围最广和波及效果最大的产业。对钢铁、有色金属、橡胶、塑料、玻璃、涂料等原材料工业,铸、锻、热、焊、冲压、机加工、油漆、电镀、试验、检测等设备制造业,机械、电子、电器、化工、建材、轻工、纺织等配套产品和零部件,公路建设、能源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等,都会产生巨大需求,从而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预计今后10年每年GDP增量,有1/7至1/6由汽车产业提供。(3)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汽车的制造中心。中国已初步形成相对齐全的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这是中国汽车产业新发展的起点。此外,中国发展汽车产业还有如下优势:一是大国的市场优势;二是劳动力成本优势;三是具有较强的制造业配套能力。预计在今后10到15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之一。2.中国今后发展汽车产业的政策取向(1)创造积极而充分的、有利于提高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国内竞争环境。应鼓励各种类型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进入,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给予不同性质的企业以平等的市场竞争机会,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过程,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结构,带动我国汽车产业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提高。(2)改制、重组是新时期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的基本政策取向。在开放、竞争的基础上,推动中国汽车企业的改制与重组。在改制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方式解决普遍存在的企业办社会、人员过多、债务负担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历史遗留问题,推进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企业重组可以在以下方面重点推进:一是整合汽车资源,以增量盘活存量,提高汽车工业资产利用率;二是进一步加强与汽车跨国公司的多方面合作;三是推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的合作;四是对不同类型的汽车产品采取不同的重组战略;五是在强调放松进入限制的同时,要大力排除退出障碍;六是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产业重组。(3)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开放中逐步融入全球汽车制造分工体系。改变汽车产业链配置主要依赖国内市场和国内资源的思路,分阶段地逐步融入汽车产业的全球采购、制造、销售、研发体系,并逐步向高段领域挺进。在整车上有进有出,集中力量发展具有市场和资源优势的部分产品;要充分利用中国市场的多层次性以生产中低级别的轿车作为未来时期汽车产业的战略重点,逐步实现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占领周边发展中国家;同时要利用现有的劳动力优势,扶植国内有条件的零部件厂商要尽快向全球供应商的角色转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