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及其意义》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生动运用和体现,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只有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顺利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正因为其目的就是进一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有着极为深刻和丰富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胡锦涛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完整概括。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革命也好,改革开放也好,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前提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采取各种措施激励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是经济实力问题。国际竞争说到底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国内各种矛盾的解决,说到底也要靠经济的发展,财富的积累。一句话要靠发展去解决,不发展或发展慢,就不是社会主义。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不仅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还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重大问题。要求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中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决策。要把经济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和实现人民的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发展成果。在政治的建设发展上,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上,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质量和品位。在社会建设和发展上,一方面,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增强人民的凝聚力,构建好和谐社会,保护好环境,让人民生活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另一方面,又要大力发展教育,发展科学文化,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品质,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如何发展呢?基本要求是发展的全面性,要求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坚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四大方面的建设,而不是某个方面和领域的发展。发展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但不能顾此失彼,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片面追求某个方面和领域的发展。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全国是一个大系统,系统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看不到这一点,就难以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在发展中兼顾各方面关系,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四)坚持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毛泽东曾说过,统筹兼顾,各得其所。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都曾讲过发展中的统筹问题。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讲了四个方面的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的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从世界发展变化的大局中把握国内发展的机遇,决策我们国家发展的方针政策。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提出来的。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的发展观,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是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新的阶段性重大成果。它正确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个新飞跃。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过艰苦探索,在发展问题上,我们党积累了不少经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经济增长从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注重经济与人口、资源、生态的协调发展等。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因为坚持了正确的发展观,制定和贯彻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六大在深刻总结这段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提供了指导。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科学发展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经验加以深化,与新的时代特点和当前国情相结合,赋予发展观以新的时代内涵,因而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和实践基础。
(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深刻回答了社会发展的问题。
科学理论的伟大意义在于它能够指导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理论,必须是能够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理论。现在,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新的问题层出不穷。科学发展观系统深入地回答了“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事关中国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新的阶段性重大成果,是重大的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以广的世界眼光和深刻的战略思维观察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进一步结合,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增添了富有时代精神和现实品格的崭新内容,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2006.10.11.
[2]吴邦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人民日报.2006.10.20.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当前,全国各个领域、各个群体正以科学务实的态度树立和落实这一发展的新型理念、新型思路,大学校园——作为培育国家和民族精英的摇篮也以讲座、研讨会、论坛等形式及丰富的实践活动宣传和实践行着科学发展观。然而,在全国上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乐章中,也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有的大学生认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已无关,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没有任何意义”。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这一方面反映了有的当代大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理解的片面性,另一方面反映了个别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的偏差。 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我认为科学发展观之于当代大学生的意义有二点:一是科学发展观是作为我党在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总结过去20多年的教训和经验提出来的,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事关国家兴衰,作为民族和社会的中坚——当代大学生理应掌握这一理念,把自身的和谐健康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的结合起来;二是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同样是指导我们学习成长的有力武器,可以使我们全面的审视自己,弥补缺陷,克服弱点,发扬优点,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以及国际竞争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我觉得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能够提高我们大学生的觉悟,指导我们大学生进行自身建设。 第一,科学发展关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以本,我们重视每个公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强调每一个人的发展是其他人发展的前提,因此要做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一生奋斗,全身心的投入到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现代化建设事业,他的一句深情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道出了有志于国家强盛人民幸福人士的心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代大学生要克服极端的个人主义,更多地为他人着想,满怀激情地投入学习中去,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在奉献社会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二,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知识结构完善的人.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的发展自己,要求我们有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完善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我们全面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有利于全面的发展我们的综合能力. 目前,存在的重理轻文、重技术轻人文的偏向亟需纠正。其他学科学的再好,没有世界观和人文素养还是不够的。由此观之,当代大学生应该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人。 第三,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取得学业的成功,而且要求其人格健全,做一个身心都健康的人。人格健全就是指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当代大学生要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感、敬业奉献和诚实信用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摈弃自我中心、功利主义、虚伪欺诈、懒散依赖等不良人格品质;并且用自己优良的人格品质感染他人,教育他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做到言行一致,意志坚定。遇到挫折不气馁,愈挫愈奋;成功时不骄傲,谦虚谨慎;别人有困难时,乐于帮扶;遵规守约,积极向上。讲求合作团结,不断超越自我,实现同学间竞争求胜求发展的“双赢”。 通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于当代大学生自身成长,可以有效的实现做学问与做人、理论思想与社会实践、宽广知识和较强能力、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健康身体与心理等有机结合,实现自身和谐健康的成长,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开题报告就是要介绍一下你写的论文的大概轮廓而已,其实只要先把论文搞定了,开题报告也就不难了。我也在写论文,只是跟你专业不一样,开题报告没什么差别。
开题报告的格式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1 总述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2 提纲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3 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4 要求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第3部分第2)项“格式”的规定。开 题 报 告学 生:一、 选题意义1、 理论意义2、 现实意义二、 论文综述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3、 国内研究的综述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三、 论文提纲前言、一、1、2、3、·二、1、2、3、··三、1、2、3、结论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五、预期的结果六、进度安排七、教研室可行性论证结论参考范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学生姓名:—————— 学号:——————专业:——————指导教师:————————年——月——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按成教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在3篇及以上(不包括辞典,手册),开题报告的字数要在1000字以上.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9月26日"或"2004-09-26".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我国的经济正处于比较快速的发展阶段,但是对于资源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虽然我国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但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我国对资源的需求还是很大的。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资源利用是相当不合理的,我过对外出口的又是一初级产品为主,生产初级产品又是最为消耗资源的。再加上我过的中、小型工业十分多,中、小型工业对资源的利用更是不科学。据有关科学家推算我国的某资源只能利用将近五十年左右,这意味着我国的资源还是比较缺乏的。鉴于这些种种原因在我国资源还未到达紧张的情况下研究一下我国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这对我国今后的发展趋向有着重大的意义。2、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第一、从我国的人口来看,对于我国具有一十几亿人口的国家只要每人多浪费一点那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就拿煤炭来说,如果每人每天浪费0.01kg,那么每天国内就浪费0.01×1,200,000,000kg,一年国内的浪费就是0.01×1,200,000,000×365kg。这个数据就是很惊人的了。第二、目前,我国的国民素质还处于发展阶段,这对我国的资源保护问题一个弊端。由于国民素质的影响我国的资源浪费的控制,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资源的利用情况,对于发达国家,其国民素质的高低不仅对其国家的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起着一定作用,对国民的合理消费也会有这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更应该让我国国民有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和消费观。这就需要科学地引导他们认识到正确科学观和消费观的重要性。使全国人民都能意识到我国资源的现状与将来。第三、对于我国的现状要想让人们都能认识到国家的形式是比较困难的。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国民的生活水平并未全面达到小康。这也就使的我国国民的消费水平较低。比起发到国家而言,我国国民的消费是远远不及的。这也就限制了我过的经济发展,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国民的消费水平是分不开的。这要求我们应该引导国民的消费。3、论文提纲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的概论2.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3.科学发展观的形成4.树立科学发展观5.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做到那些发面的工作6.科学发展观树立的必要性对外经济发展战略1.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分析2.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3.经济全球化的我国境外直接投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指导教师意见:(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几工作量的意见)指导教师:(亲笔签名)——年——月——日系部审查意见:系部负责人:(亲笔签名)——年——月——日
引 言恋爱观——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高校,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很普通的现象了,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平均在20岁左右,已经是合法的公民、成年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在性心理和性生理上都趋于成熟的时期。他们渴望爱情,而且中国高校的条例、条规上明确规定,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因此,大学生谈恋爱本是无庸质疑的。但恋爱后随之而来的是思想观念上的排他、波动,使恋人之间无休止的争吵,因情所困,放弃学业,悔恨终生;为了爱情大打出手,出现校园喋血事件。两人感情出现裂痕,脆弱的青少年选择了自杀来逃避即将破碎的恋情。等等这些都为大学生本应纯洁、忠贞的爱情涂染上了灰色的一笔,让社会在置疑:大学生是否应该在学习期间谈恋爱?在爱情与学业的选择上,孰重孰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社会现象的影响,大学生在接受新思想的同时,也接受了“性解放” “性自由”。在这样的思想下,出现了恋爱不是为了婚姻,恋爱不是真情的表现。把恋爱当成毕业后发展的“动力源”;把恋爱当成大学期间排解忧愁的方法;把恋爱当成一种时尚,展示自己能力的一种方式。大学生在解放思想的同时,忽视了道德、社会、法律的约束和谴责。这样的想法又为大学生本应正常的恋爱涂染上了不光彩的一笔。让社会又质问:这些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做出来的吗?我作为一名即将毕业,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青年教师,在读大学的五年里(专科三年、本科两年)耳闻,目睹了大学生被情所困的痛苦为情所引发的种种暴力时件,因情而逝去的年轻生命……。因将来从事的工作将与大学生们经常交往,因此,如何去了解青春期后期的大学生们;如何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让他们健康的成长,顺利的完成学业,走向成功是我的理想,是我的奋斗目标。想让学生有理想、有抱负,想让家长放心、社会放心,首要解决的问题即大学生恋爱观问题。这是重中之重。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性格孤傲、感情脆弱,如何去开导他们,帮助他们走出感情的误区呢?让不必要的痛楚事件减少,乃至消失呢?我一直都有着将恋爱问题深刻研究的心愿,借此毕业论文的机会,通过对青年性心理、性生理的了解,查阅了大量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书籍;在网络上查阅了大量事实案例;摘录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论文精髓;再加之自己五年来在校期间的耳听目睹,身边的事例,自己的领悟,完成这篇论文。研究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目的在于从生理、心理上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恋爱观的认识与态度,列举事例分析由于不正确的恋爱观而引发的诸多问题,以及西方思想、社会对大学生恋爱观的影响,通过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使大学生能认识爱情观,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顺利的度过大学时期,取得爱情与事业的 “双丰收”。原文地址:楼主我找了很久的,不容易啊,楼主觉得还可以,采纳把,有你要的参考文献的
在百度随搜一篇 把第一句改成摘要,再添加几个关键词就行了,至于参考文献可以百度有关书籍写上。
大学生恋爱观参考文献
大学生恋爱观参考文献,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谈恋爱越来越普遍。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恋爱观呈现出传统性与现代性、开放性与矛盾性的特点。下面分享一些大学生恋爱观参考文献。
国内研究现状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特点的研究。温蓉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恋爱观呈现出传统性与现代性、开放性与矛盾性的特点 。王美萍指出,大学生的恋爱观存在多元性的特点, 除了对传统观念的继承外,一些新观念也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孕育而成 。
关于大学生恋爱动机的研究。温蓉指出,“找学习生活的伴侣”,“双方接触产生感情”,“寻求精神寄托”,“体验爱情的美好”,“满足心理需要”是最主要的恋爱动机 。吴继红的研究显示,恋爱动机为被对方的优点所吸引的占 78.2% ,因从众心理而恋爱的大学生占 3.3% ,18.5%的大学生恋爱动机为寻找精神寄托、弥补心理空虚 。
关于大学生择偶标准的研究。王美萍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大学生的择偶标准强调内在因素,如:性格、人品、双方感情、共同语言等,对家庭背景、职业、学历等外在因素则不太看重 。罗萍和封颖的研究表明,男女生的择偶标准同中有异:相同的是,他们都看重人品;不同的是,相对于男生更加看重“身高长相”,女生则更加看重“经济条件”。 可见“郎财女貌”仍然是主流 。
关于大学生性观念的研究。温蓉的研究显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性观念趋于开放,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罗萍和封颖的研究表明,男生比女生拥有更加开放的性观念,他们更容易接受婚前同居。
关于大学生恋爱观影响因素的研究。邓验认为,学校、社会、个体是影响大学生恋爱观论文网的三类因素 。苏红、任永进等则认为家庭教育方式、父母的婚姻状况、子女与父母的互动模式以及子女对父母婚姻关系的认知是影响个体恋爱观形成的重要因素 。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婚姻、恋爱、性心理等相关课题的研究从19世纪40年代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建立为起点,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国外大学生对大学期间谈恋爱持支持态度。Knox&Zusman研究表明在高校中谈恋爱是很普遍的,83%的大学生说自己正在恋爱,而且有2/3的人认为爱情很重要,爱情是幸福婚姻的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长久的。
Rachel Saul Lacey等人研究发现拥有不同性态度的人在伴侣的选择上会有不同的选择,性态度开放的人,认为外貌品质是选择伴侣的重要因素,而性态度较为传统的人,则更注重对方的个性品质。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恋爱的特点、动机、择偶标准及影响因素、性观念等做了深入研究,值得学习。但他们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大部分研究只是单纯地分析现状,没有深入剖析原因,在研究主题的选择上仅限于女大学生。本课题将以大学生这一群体为调查对象,了解他们的恋爱观及影响因素,发现大学生恋爱观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1、要正确对待恋爱。
正确处理好恋爱、学业、事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恋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因为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目的。事业高于爱情,主张事业为主,不宜过早地恋爱。但也不要认为爱情是事业的绊脚石,处理得好的话,爱情也能对事业起到催化作用。
2、要培养爱的能力。其爱的能力包括以下几种:
(1)迎接爱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就要敢于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如果面对别人的示爱时要能够取舍,并及时做出接受或拒绝的选择。能够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的心理困扰。
(2)拒绝爱的能力。对于自己不愿意接受或认为不值得接受的爱情应有勇气拒绝。拒绝时应注意两点:
一、如果不希望爱情到来,拒绝的语气要果断坚决,容不得半点优柔寡断,否则对对方造成的将是更大的伤害。
二、要掌握恰当的方式。要掌握说话的方式和度。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力,但是也要做到对别人起码的尊重。
3、要正确处理恋爱挫折。
(1)正视现实,失恋之苦在于一个“恋”字,爱情是双向、相互的,以双方的爱情为基础,失去任何一方,爱情就会失去了平衡,恋爱即告终止。这时失恋的一方无论对另一方爱得有多深,都是不现实的了,作为有理智的大学生应该正视这一现实。
(2)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这样作有助于你理解对方终止爱情的原因,有助于你接受失恋这一痛苦的现实并及早走出失恋的阴影。
(3)感情宣泄。不要过分地隐藏或压抑失恋带来的'痛苦,要找适当的方式进行宣泄。
通常宣泄的方法有:
1、眼泪缓解法。在悲痛欲绝时大哭一场,可以使情绪平静。专家认为,眼泪能把有机体在应激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某种毒素排出去。
2、运动缓解法。剧烈的体育运动有助于释放激动情绪带来的能量。
3、转移注意。心情不佳时,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
4、文饰法。当得不到自己爱的人,失恋时,援引合理的理由和事实来解释挫折,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安慰。
5、倾诉。向可以信任的师长,同学,朋友,老师等诉说自己心中的烦恼,也可以写日记或写信。如果感觉心中的积郁实在太深,无法排解时,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
(4)情境转移。失恋后之所以难以摆脱恋情的困扰,就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昔日的恋人有者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要想摆脱失恋的痛苦,就要换一个崭新的环境,暂时离开曾经熟悉的环境。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欢乐的环境中去。如多交一些朋友,多参加一些集体性的娱乐活动,或者可以找人去逛逛街,出去旅游散散心等,这样有助于心情的开阔。另一方面是由于失恋后有一种空虚感,暂时难以适应,所以可以用工作或其他什么方法来充实自己,不让在有空余的实践胡思乱想。
(5)升华。要尽快把失恋升华为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尽快投入到学习或者工作中去。切不可因为失恋而一蹶不振,认为生活、人生都失去了意义。要知道,恋爱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生活的全部。要正确的看待爱情,摆正爱情的位置,处理好爱情于学习,爱情于人生,爱情于婚姻的关系。
4、端正恋爱动机。
恋爱不是为了安慰解闷,寻找刺激,更不是单纯为了性的满足。恋爱对象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忽视了经济、政治、文化、个性等因素,但是共同的理想的指向、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恋爱动机的好坏,直接关系的恋爱的成功与否。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桥梁,其恋爱观应该是理想、道德、事业和性爱的有机结合。
【摘要】
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都曾是每个人青年时的主旋律。它使每个人浅尝甘甜,但同时爱情这朵带刺的玫瑰也带来了很多忧伤。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断融入,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对帮助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关键词】
大学生恋爱观原因
一、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
1、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
以结婚为目的恋爱的学生,一般把爱情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和传统的恋爱观差别不大。向往童话式的爱情,并且对爱情忠贞。此类学生更为注重对方的品德,他们彼此相互依赖支持,不仅不会对学业产生消极的影响,反而会为了彼此的未来而一起努力,还能起到一定的动力作用。
2、以过程为目的的恋爱
以过程为目的恋爱的学生,他们大多对以后没有什么长远的规划,具有一定的不成熟性。青年时期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对爱情都有一定的向往,有恋爱的需要。因此,他们的恋爱只是为了暂时的需要。其恋爱动机具有多元性,有的注重的是功利价值,有的是注重物质享受等。
3、以享乐为目的的恋爱
以享乐为目的恋爱的学生,他们大多自制力较差,对行为不负责,只是为了排解孤单、寂寞,满足好奇心等。这类学生恋爱比较随意,观念开放,过早地发生性行为等。
二、不同恋爱观形成的原因
1、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观形成原因
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观的大多是传统型的学生,受传统思想影响较深。其自制力较强,不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这类学生大多家庭较幸福,父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养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以过程为目的的恋爱观形成原因
以过程为目的恋爱的学生,虽然他们还不成熟,想问题仅限于其所处阶段没有长远规划,但这类学生大多是属于比较有主见的学生。他们的恋爱观形成的原因完全出于自身需要。其恋爱观有多元性,能根据自身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态度。其灵活性较强,但是原则性较弱。这类学生大多是成长在放养式的家庭,父母不对孩子过多地干涉,因此其受外界思想影响较多。特别体现在把爱情也当作实现功利和物质享受等手段。
3、以享乐为目的的恋爱观形成原因
以享乐为目的恋爱的学生大多缺少父母关爱,在缺爱的同时他们没有家人在生活中予以引导,他们需要陪伴,需要排解寂寞,因此他们就随意找伴儿。同时这一时期的孩子大多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对爱情、对性好奇,因此其追求性刺激,追求享乐,不顾后果。
以结婚为目的、以过程为目的、以享乐为目的的恋爱观形成的原因除了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以外,在社会刺激、学校教育、学生个人素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家庭影响尤为深刻重要。因为,每个学生生活的社会大环境、学校教育基本相同,在学生自身因素方面,人之初性本无善恶之分,显然,其产生错误恋爱观的主要原因还是在家庭。
三、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恋爱观
1、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观引导方式
对以结婚为目的恋爱的学生,我们给予其肯定的态度,对其引导我们只要起辅助作用即可,在其需要帮助时给予引导而不做过多干涉。因为这类孩子通常都是有分寸的,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按照童话故事的美好纯洁地发展自己的爱情。
2、以过程为目的的恋爱观引导方式
对于持过程恋爱观的学生,我们应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在社会方面,应加强思想引导,引导到真善美等主流思想上。在学校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设引导课程,抵制不良思想。在个人方面,在坚持自主性的同时,加强自身是非观教育和自身道德教育。要在对自己人生负责的同时,对他人的人生负责。在家庭方面,父母要给予孩子及时的引导,时刻关注孩子,抵制西方不良思想对孩子的侵蚀。
3、以享乐为目的的恋爱观引导方式
以享乐为目的的恋爱观引导应建立在家庭以及自我努力的基础之上。对于这类孩子我们要呼吁家庭给予更多的关爱,同时孩子个人应接受意志磨炼教育。
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恋爱观的方式方法
虽然家庭的教育引导在大学生恋爱观的影响方面最深刻,但在家庭努力的同时,社会和学校及学生个人也应积极努力。对于学生来说,引导其的主力军主要体现在家庭和学校。
(1)家庭和学校要做好青春期教育。
首先,进行性道德教育。家长要对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学校要开展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或专题活动等,使学生知道道德是一个人之为人的底线,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其次,进行性保健教育,了解性生理心理知识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伤害。最后,进行心理教育。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定期进行心理教育。
(2)健全学校的管理机制。
首先,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不仅能填补孩子们业余时间的空白,而且能丰富其精神生活,使之遇到西方不良思想影响时能抵制不良诱惑。
其次,加强校园环境管理。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管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宿舍管理方面严禁校外留宿。每天做好宿舍检查工作,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最后,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只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才能完善管理,不让学生抓规章制度不健全的空子。
五、结束语
只有正确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使青春的花朵开得更美、更艳,帮助每一个大学生走好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当前,全国各个领域、各个群体正以科学务实的态度树立和落实这一发展的新型理念、新型思路,大学校园——作为培育国家和民族精英的摇篮也以讲座、研讨会、论坛等形式及丰富的实践活动宣传和实践行着科学发展观。然而,在全国上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乐章中,也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有的大学生认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已无关,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没有任何意义”。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这一方面反映了有的当代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理解的片面性,另一方面反映了个别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的偏差。 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我认为科学发展观之于当代大学生的意义有二点:一是科学发展观是作为我党在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总结过去20多年的教训和经验提出来的,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事关国家兴衰,作为民族和社会的中坚——当代大学生理应掌握这一理念,把自身的和谐健康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的结合起来;二是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同样是指导我们学习成长的有力武器,可以使我们全面的审视自己,弥补缺陷,克服弱点,发扬优点,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以及国际竞争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我觉得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能够提高我们学生的觉悟,指导我们学生进行自身建设。 第一,科学发展关可以指导当代学生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以本,我们重视每个公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强调每一个人的发展是其他人发展的前提,因此要做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一生奋斗,全身心的投入到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现代化建设事业,他的一句深情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道出了有志于国家强盛人民幸福人士的心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代大学生要克服极端的个人主义,更多地为他人着想,满怀激情地投入学习中去,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在奉献社会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二,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学生做一个知识结构完善的人.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的发展自己,要求我们有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完善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我们全面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有利于全面的发展我们的综合能力. 目前,存在的重理轻文、重技术轻人文的偏向亟需纠正。其他学科学的再好,没有世界观和人文素养还是不够的。由此观之,当代大学生应该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人。 第三,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学生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取得学业的成功,而且要求其人格健全,做一个身心都健康的人。人格健全就是指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当代大学生要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感、敬业奉献和诚实信用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摈弃自我中心、功利主义、虚伪欺诈、懒散依赖等不良人格品质;并且用自己优良的人格品质感染他人,教育他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做到言行一致,意志坚定。遇到挫折不气馁,愈挫愈奋;成功时不骄傲,谦虚谨慎;别人有困难时,乐于帮扶;遵规守约,积极向上。讲求合作团结,不断超越自我,实现同学间竞争求胜求发展的“双赢”。 通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于当代学生自身成长,可以有效的实现做学问与做人、理论思想与社会实践、宽广知识和较强能力、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健康身体与心理等有机结合,实现自身和谐健康的成长,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简介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简介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这个主题。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本文由论文先生网整理,欢迎转载。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间背景、内容措施、实施情况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许多学者有着共同的感触,只要一谈到发展,其行为主体除了人之外似乎都不可能担当,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进化,它远远超过了“满足人类生存”这一简单的道德诉求。由此出发,其合理的顺延就逐渐地形成了导致“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源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90年代就认为:“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社会灵魂的一种觉醒”。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成,正是以上述发展概念的拓广为基础的。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大会认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大会要求全党同志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其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紧密地围绕着两条基础主线:其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同时,我们必须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其实质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其二,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更要通过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代际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归纳起来,全球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宏大命题,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协调。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出发,其体系具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其一: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发展度强调了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特征,即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在是真正地发展?是否在是健康地发展?是否是理性地发展?以及是否是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 其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协调度强调了内在的效率和质量的概念,即强调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全人类需求中的行为规范。即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 其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的长期合理性。持续度更加注重从“时间维”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建立科学发展观的论体系所表明的三大特征,即数量维(发展)、质量维(协调)、时间维(持续),从根本上表征了对于发展的完满追求。 科学发展观的运行本质 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的战略,必然具有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面对实现其战略目标(或战略目标组)所规定的内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具体条件,去规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去寻求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满意解”。发展的科学度量 包括三个有机统一的本质反映与宏观识别: 其一,发展的动力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发展潜力”、“发展速度”及其可持续性,构成了推进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动力表征。其中包括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和禀赋,以及对上述四种资本的合理协调、优化配置、结构升级以及对于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积极培育等。 其二,发展的质量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进化”、“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及其对于理性需求(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需求)的接近程度,构成了衡量国家或地区“发展”的质量表征。其中包括国家或地区物质支配水平、生态环境支持水平、精神愉悦水平和文明创造水平的综合度量。 其三,发展的公平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共同富裕”程度及其对于贫富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克服程度,构成了国家或地区判断“发展”的公平表征。其中包括人均财富占有的人际公平、资源共享的代际公平和平等参与的区际公平的总和。 只有上述三大宏观识别同时包容在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之中,存在的“发展形态”就具有了统一可比的基础,对于发展的追求才具备了可观控的和可测度的共同内容。本文由论文先生网科学发展观小组收集整理,欢迎转载。 中国科学发展面临6大严峻挑战 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6大基本挑战: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 所有这些挑战的消解,其实质都在催促着“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这个总主体。上述这些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也只能在实现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统帅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克服。 有效实施科学发展观的七大主题 1.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种“健康状态”下的经济增长。它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提倡过分增长。所谓健康的增长一般指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扩大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在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需求。 2.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它意味着新增财富的内在质量,应当不断地、连续地加以改善和提高。除了在结构上要不断合理与优化外,新增财富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来越低;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上要越来越小;在知识的含量上和非物质化方面要越来越高;在总体效益的获取上要越来越好。 3.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定,其中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的不断被满足,是一切发展的基石。因此一定要把全球、国家、区域的生存支持系统维持在规定水平的范围之内。通过基本资源的开发提供充分的生存保障程度;通过就业的比例和调配,达到收入、分配、储蓄等在结构上的合理性,进而共同维护全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 4.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人口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首先应稳定地低于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而后逐渐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此前与此后,都要把人口素质的提高纳入到首要考虑的政策之中。该战略目标的实质是把人口自身再生产同物质的再生产“同等地”保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上。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其年度报告《人类发展报告》中的研究,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变,首先要把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调配,置于可以接受的状态之下,达到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理想均衡。 5.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地球的资源基础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仍然是供养世界人口生存与发展的惟一来源。科学发展观既然规定了必须保持财富的增长并满足人类的理性需求,它的实物基础主要地依赖于地球资源的维持、地球资源的深度发现、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乃至于废弃物的资源化。 6.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科学发展观始终强调“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强力协调,科技进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能够迅速把研究成果积极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并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以此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体制的发展,这三个主要方面将作为一个互为联系的大系统,通过宏观的调适和寻优,达到突破发展瓶颈的目标要求。 7.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科学发展观不赞成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容量和能力,也不赞成单纯为了保持环境而不敢能动地开发自然资源。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调节和控制,达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时,也能相应地将环境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为此,一些地区在构造“循环经济”、“生态补偿制度”、“工业生态园”、“全过程无害化控制”、“绿色化学体系”等,其根本目的都在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在实践领域的应用 本文由论文先生网科学发展观工作小组整理,欢迎转载。 专家们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努力实现五大转变: 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当前,存在于某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头脑里的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有的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还有的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甚至弄虚作假,贪大求洋,热衷于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借"统筹"之名搞新的形式主义,如有的打着"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的幌子,动辄提出搞什么"国际一流"、"超一流",歪曲和背离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有的热衷于贴"标签"、炒概念,以口号代替对"五个统筹"的具体贯彻落实。这些情况表明,转变发展观念仍然十分艰巨。 二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二是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三是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 三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要着力推进以下几项改革:一是要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改革,从体制上解决产业结构趋同、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的问题。二是要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有序推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三是要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推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四是要推进劳动就业和社会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为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创造条件。 四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要抓紧建立对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评价的新的指标体系,不应仅仅考察GDP的增长,还要同时考核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等其他指标,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五要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决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注意在实践中形成新思路,在群众中寻求新办法。要着力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惟其如此,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在实处,才能真正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才能更好地促进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才能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实践充分证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科学发展观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越来越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党的十七大在全面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深刻变化,为了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为了更好地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了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和行动纲领共同奋斗,提出要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重要论述,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明确而科学的评价,深刻地揭示了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历史地位。对于我们党和国家来说,只有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和统一全党的思想,才能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才能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继续。近年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些既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继续,又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先进性建设的成功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今时代特点及我国现实情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它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最新思想武器。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当代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时代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将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坚持把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得到新的提高。与此同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党的执政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一些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和能力素质与党的先进性要求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尤其是少数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树立得不够牢固,宗旨意识、大局意识淡薄,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工作不投入、作风不扎实,少数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党的形象,贻误了事业发展。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着力解决好这些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增强能力、改进作风,真正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国30年来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 “总钥匙”。科学发展观既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是深化改革开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才能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党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反映了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升华,使我们对新阶段发展规律的把握更加全面,指导发展的方针更加符合实际,破解发展难题的途径更加明确。要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促进经济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和基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进一步强化执政为民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全社会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稳固。
一、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时代性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深化。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新的领导集体对中国****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升华。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改革以何种观念统领将关系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纲领,也是推动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纲领。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在教育领域,破除传统的、被长期束缚的思想观念,树立起现代化的、科学的发展观。教育科学的发展观是有时代特色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发展理念。只有具有一流的发展观,才能办出一流的教育。这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知灼见。 教育作为人类最具特色的自觉行为,都是在一定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教育科学发展观不是空洞的,它深深地嵌入教育的体制、机制和教育发展的全过程;教育科学发展观也不是主观臆想的,它是根据历史和时代所提出的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密切联系当前中国教育的实践,产生构建的理论体系。我国教育正处于体制改革和新旧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教育改革越是深化,实践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就越需要科学的回答。由于教育的复杂性和周期性长的特点,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实践出发,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点是实事求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针是优先、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上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辩证统一,贯穿于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创新的全过程,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自觉地把握和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而且还要尊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教育改革多年的发展实践表明,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不断扩张是教育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知识资本的形成,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教育的基础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世纪年代中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促进了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扩张,教育的发展处于最好的时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同时,教育的快速发展使传统教育体制、机制和模式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社会和市场对教育的需要,带来了教育的失范和失序。由于教育是具有先导性,且系统性很强、周期性长、牵涉面广泛的庞大的体系,要把教育的事情办好,最基本的是我们应当客观地、实事求是地面对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如,教育观念滞后,教育结构失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制度和管理僵化,制约了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高校扩招后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教学质量都不堪重负;教育的乱收费引起群众的不满等。办教育最需要科学的、严谨务实的作风,切忌浮躁、贪大求洋、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作风,但是,不尊重教育客观规律,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地追求高层次、大规模,组建了不少万人、数万人、十万人的大学,如果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问题和矛盾就会越积越多。盲目、浮燥——这是教育的大忌,是与求真务实相背离的。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看到这些问题,教育的发展及其负面影响将是长远的、不可低估的,甚至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稳定的大局。教育面临这些矛盾和问题,究竟采取什么态度我们既不能回避,也不能采取主观臆断的态度,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教育发展观为出发点,遵循教育的规律办学,求教育发展的态势之真。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也是我党的基本思想路线,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教育的发展要从我国教育的现实基础和条件出发,寻求发展的路径。在发展的问题上,有的人存在短视行为,不顾现实条件,不管有无条件蜂拥而上规模,追求高速度和大发展,这些都是与求真务实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 教育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深入探索、研究“教育”这个客观事物在新形势下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不断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思考和理论研究过程;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需受教育的群体庞大,而教育经费短缺的国情。彻底转变观念,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解决教育系统存在的种种复杂矛盾,是树立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必要前提和立足点。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社会大众对教育的迫切要求,一定要树立自觉的、求真务实的、与时俱进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这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也是我们立论的基础。 二、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社会活动,必然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尺度,一种价值。教育科学发展观认为:教育是人的教育,是对人的价值意义的认定,教育的目的是对人的身心发展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直接影响,从而提高人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发展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个性得到发展。人是教育的主体,标志着教育是人性化的、充满人文关怀的价值观。以人为本是新的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原则和根本目的,离开了这个根本原则,教育发展就成了空谈。以人为本标志着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和提升,是尊重人的地位、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需要,一切为了现实的、社会的、具体的人。以人为本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单纯的、抽象的、自然存在的人,人如果停留在自然状态,仅是纯粹生物意义上的自然存在物。人是社会存在物,是社会化了的人的存在,社会是通过人的自觉、自主、自为的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赋予了人作为社会人的意义价值。教育科学发展观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关注人的价值、人的素质和人的意义的存在。关注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要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主要环节是接受教育。人的力量、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受动性的,只有当人学习了知识,才有力量。每个人不仅有自我生存的需要,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即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创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需求。未来社会的竞争,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关键是教育,教育科学发展观应该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自觉理念,这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根本路径。只有把教育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把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赢得竞争的主动权,这是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核心。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要把大人才观摆在突出的地位,这样我国才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是国家经济实力、企业管理和科技竞争力,而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无论是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企业管理能力还是科技竞争力,都离不开入,离不开人才。目前我国需要大批高知识、高科技的人才,我国才能形成世界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但是目前我国还有相当差距。虽然我国东部已经成为成功的技术应用者,整个中国正逐步成为技术应用型大国,但是国际核心竞争力偏低,科技竞争力较弱,却是不争的事实。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要培养出大量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经济、企业、教育和科技竞争力的关键和核心,只有尽快进行人才开发才能有效地支撑我国竞争力的提升,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人的个性也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超越了只追求某一个方面的片面性发展的局限,肯定了在社会、经济、科技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关注人的本质力量,提升人的自觉自为全面发展的主体地位,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重视以人为本就是尊重做人的人格、肯定人的尊严,就是尊重人的学习、受教育的权利,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关键是要关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需要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制度和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使社会全体成员都能享有终身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首先,要从观念上重视人的终身受教育权,树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紧迫观念。我国一贯重视学历教育,这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是在信息、经济瞬息万变,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学历教育,或学校“一次性”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需要,人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也只是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许多知识、技能和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工作的实践和职业的培训中获得的,即使是大学毕业生,所学的知识二年后就有一半已经过时。因此,在职教育、继续教育、培训将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学习化社会,必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和文比水平,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建立终身学习化社会,既是尊重人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也是广大群众自我完善的迫切要求。 其次,要提供学习化社会的制度保障,建设学习化的社会环境。要打破传统封闭式的办学模式,使学校融入社会,特别是发挥高校建设终身教育的积极作用。为人们提供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终身学习的平台,教育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原则。教育已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仅靠学校或通过单独的机构不能对其社会的一切成员都提供学习的机会。教育现在是、而且将来也越来越是每个人的需要,我们不仅必须发展小学、中学、大学教育,而且还必须超越学校教育的范围,把教育的功能扩充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我们把这个社会称之为“学习化的社会”;我国目前与构建学习化社会还有相当差距。社会的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不仅是只满足个人的需要,更重要的意义是满足社会的需要,这是作为社会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也是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努力创造学习化的社会环境。传统教育观强调学习是灌输,学生是被动接受的过程,以应试教育为目标,以教师为主,学生围着教师转;科学教育观强调学生是主体,学习是独立自主、生动活泼的、自由自觉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围绕学生转。学习化社会是以学习者为主体、为中心的社会形态,学习成为国家政治和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社会为学习者提供多种方式、多种层次、多种手段的学习机会,学习成为社会最广泛、最普遍的、人人都能参与的行为。终身教育时代,一切为提高人的素质,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这不仅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不仅是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针是可持续发展 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关于教育发展的新的战略思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把优先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平等发展观念注入教育发展的观念中,这既是经济也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首先,教育要优先、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瞻观。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发展速度、发展程度的不是物质资本,而是人力、知识资本,知识贫困是经济贫苦之源。教育是有战略性、先导性的产业投资,教育投资是一种改变人自身、改变现实世界的强大力量。 教育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需要国家、社会和市场共同介入教育,改变教育仅仅是消费投入的错误理念,最关键的是政府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和保证教育的优先发展。目前我国教育的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阶段,用于教育的投入还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指数,这是不符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的,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屏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既是我国教育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个有机的整体,教育是社会有机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知识经济时代不同于农业和工业经济时代,它是以现代科技为中心,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教育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居于先导和基础的地位。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把教育列为“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性行业”。教育在知识经济和知识创新中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发展的状况将决定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整体性、全局性、前瞻性的战略发展观,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定位,说明各种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滞后性,因此,必须对未来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有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制订科学的长期、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形成多阶段、多形式、多种类、多层次全方位的大教育系统,这就扩大和延伸了发展的视野,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又要突出重点,着眼于基础教育,正确处理好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政府一方面要切实承担起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完善农村的义务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要扩大和发展高等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要尽快建设完善的、现代化的国民教育体系。当代教育的整体化改革的趋势不断加强,从教育的理念、体制、结构,到教育的政策、内容、方法、课程等的不断革新,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国民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教育面临着不同的矛盾和课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和分配不合理、教育资产的管理体制僵化,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将决定和影响我国教育今后的发展状况,必须进行制度的改革、创新,以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为指导,构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制度、现代教育财政制度,调动市场和民间资本投资教育,为教育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其次,教育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环节。在社会这个庞大的系统中,教育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的协调发展是研究、寻求教育与社会其他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条件。所谓教育协调发展,一是指教育系统与其他子系统如与科技系统、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二是指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诸如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阶段性与连续性教育、职业培训与终身教育、国办教育与民办教育、教育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等,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使之协调、均衡的发展。协调得当,相得益彰,达到双赢;否则将两败俱伤,后果严重。协调发展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节点。 第三,教育可持续发展方针的价值观是:教育的平等发展观是对教育价值观的定位,是现代教育价值观的必然选择,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受教育权利是被世界人权宣言和我国宪法赋予的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公平、平等性更加关注,对受教育的权利更为重视。我国宪法第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权利不仅是受宪法保护的法定的平等权利,而且我国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也确立了教育的公平性、平等性,说明我国对受教育平等权的实体立法制度是很重视的。但是如何使受教育权利从法定权利,转化为每个公民的现实权利如何在公民受教育权利被侵害时能得到法律的保障和救济我国在程序法上对教育权利的法律保障还存在较大差距。受教育权的不平等,从宏观上有城乡之间的教育财政资源的不均等,公民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国办与民办学校在许多方面的不平等;从微观上有学生与学校、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纠纷时没有教育程序法,如教育诉讼法、教育行政复议法等,导致司法的被动,受教育的平等权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证。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教育必须以全面、协调、平等的发展为基本内容,以整体观、协调观、平等观确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与《博弈圣经》的哲学陈述一、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文化战略性命题科学发展观不是一个学说,它是一个非物质文化进程,是一个文化哲学的命题。感觉、思维、意识、观念、主观、理性、真理,这是文化进程。感觉、思维、意识、观念、主观、理性、真理、证据,这是文明进程。感觉、思维、意识、观念、主观、理性、真理、证据、科学,这是科学进程。《博弈圣经》以人为本作为文化的开端,按照文化的次序和文化的进程来理解文化,视其为一个开放、动态的进程,正如《博弈圣经》中所说:“其实人类的文化进程无穷无尽,无终无果。”人类在科学发展观的文化进程中通过哲学的分化所形成的理论一定是正理均赢论,这个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实体。《博弈圣经》中说:“凡是与实体能分离的就是性质,凡是与实体同在的就是实体,永不能是某种别的事物的形式,就是偶然。”科学发展观这个文化战略性命题,在《博弈圣经》中也显示了命题的唯一性。“里面的非物质文化思想,它的美妙之处在于大自然可以分开为每一个人单独运行,又不会产生竞争性,它可以一次次地重复使用而不会降低效用。” 战略文化命题有这样一个特点:越似虚无,越显得伟大和宽泛。《博弈圣经》告诉我们,“分裂产生哲学”,并给出了哲学的定义,“我们把文化中借助国正论的语文学反映,定义为哲学”。由此,从普通语文学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建立各种上下对应的关系,而国正论语文学则把世界的万物区分为主动的人和被动的实体。然而,在各种相互对局的变换中,每一个人都是实体,而每一个实体也是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同样设想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实体与人的对应。科学发展观另外对应着的是一个大自然的实体,这样识别科学发展观,才是自然的知识论,通称为知识。《博弈圣经》里知识的定义,“我把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定义为知识”,而很多人把常识误认为知识。我们今天用认识知识的哲学形式认识文化,文化进程中只有一次次的达成与错失,它的结果相当于文明与野蛮的基本对立,文化进程中没有成功,只有前行……《博弈圣经》中说:“越简单越难,越复杂越美。”这也许能对科学发展观有更深的感悟。科学发展观复杂的内在结构,包括了各个领域,很难让人理解。《博弈圣经》里有这样一句话:“都接受的是艺术,不易懂的才是科学。”任何文明的出现都是先有一个主题,一套理论,那么,科学发展观从文化到文明正在过渡中,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而科学发展观只是一个主题,一个文化命题。二、科学发展观的文化起源文化是一种非物质现象,只有高级的文化才孕育出科学发展观。《博弈圣经》中对文化的形成曾这样的陈述:“精神是虚无的,没有个性,在浮浅无知的层面上自我构成,以绝妙的组合与大自然的节奏和谐。感觉、思维是生理、心理能量的原始开端,从无到有的状态在影子和气息之间进行着灵魂的运动,这个抽象、混沌的体系不可能找到,这是构成文化的初级阶段。文化只有进程,没有核心,是虚无的精神谎言,但又分裂成大小不同的两块。文化进程里恩怨游戏的终结就是文明。文明的永恒、普适、唯一性就是科学。文化进程的创新战略结构就是国正论里的非绝对对立性。”(国正论:它是一个实体性质的地域似的区间,具有复杂的结构,用情、理、法、力都不容易分割的一个不知大小的抽象体。从中我们可分出正确和期望得到的那一小部分,与反相对、与负相对,又可以判断事物的道理。世界上的万物、事件的结果,都是不平等的、非绝对对立的两块,大的那部分是国,小的那部分是正。”)《博弈圣经》中说:“国正论的非绝对对立性没有理性,是一种观念。”这个观念是一部自然发展史。“过去、现在和未来一起构成了时间的特征,通过时间,我们把主观认识的在场的东西持续不断地引入了思想中,一旦我们深思它,未来的它就是大小不同的两块,我们把分配给它的时间在它上面停留,一段时间之后,物体便会区分出大小。因此,心灵活动创造了观念,经验观察提供了理智。两块物体在时间的交互中,我们就以各种矛盾思考并陈述这些东西,这样我们就处于各种矛盾的陈述中。”“一个人懂得了文化进程,就走进了产生智慧、文明、科学的发源地。人类在文化进程中,通过自由的激情,在真理之前不可能达到完整性,因为包含了错误行为的那一部分,任何人从未彻底解决这一矛盾。每一个人都有权让自己变得愚蠢,有权犯错,寻找自我,确证自我的存在。” “文化诞生于谎言,文化又是虚无主义,只有文化才有万能的理性产生当代文明。”《博弈圣经》203节中说:“我们有一种感觉,生命指挥无生命的东西产生出千奇百怪的物势影像,可以达到所有人的目的。这种神秘的东西存在于有机和无机之间,可以通过复杂的无机体和装置产生无法理解的功能。在混沌和有序之间有一个夹缝,这里是一个世界,是一个外人所不知的黑匣子。谁能在这里有所认识、找到一部分常识、找到与现实的平衡,谁就可以得到期望值。我把混沌和有序这两个极端的中间称为边缘,也是我习惯讲的边界,很多复杂的现象都出现在这个边界上,可能这里还有没被发现的元素,这里储存有外人不知的信息,这里可能还是个禁区,是一个从未探索的地带。很多科学家都曾猜想过,这里可能保存有自然界的档案。两个金属缝中出现X线,两个硅片中间会发光,冠军型的企业在狭缝中得意狂妄,科学家总是在这个夹缝中有所发现。”科学发展观就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夹缝中发现的一个文化世界。(物势影像:博弈中的一个影子模型。把人在博弈中的行为特性所指向的同一方向按同特性转换,一个不可复制的现象发生了,给出的这个迹象,就是一个初始状态,这是一个开端、一个边界,一个问题的入口,在这里可以计算未来。)“如果成为这里的角色,完全自由地在这个边缘上作出博弈正理的运动,也是万物开始的地方。了解什么是起源,什么是死亡,按照生物特性,淘汰老的,让新生物种的规则成为一个开放的永恒变化着的未来世界。”(正理:在博弈中的终极真相是无法从生物特性得到的,留出了唯一的出路就是引进一种方法,并用一种策略行为与初择样本的直觉进行对抗,用定性分解找出它的最小单元,看清粒子行为的内部结构,建立决策粒子二特性对局,这是唯一成功通向破解奥秘的理论。)三、科学发展观用国正论区分才形成科学知识论概念在文化中的存在,使思维在识别裂变中活动,在相对性的存在现实中,以人为本和万事万物的对应中,分出多少、轻重、好坏、大小等等。人们用对应的国正论和自然哲学思维,用国正论的非绝对对立的观点,将所有的事物都看成一大块一小块,大块为国,小块为正,经过人与对应物,将它区分出大小,给以归类,表现人的文化派别观念,这就是知识的雏形。《博弈圣经》关于观念的定义:“观念是自身知觉、意识、思想、理智的对象。” 它会触及所有人的意识活动,成为我们文化中的一部分。一个人拥有的观念越多,就相当于掌握的工具越多,辅助求知就更加容易。 用人格固有观念作为度量的尺子,文化观念才呈现在人的精神文化中,人的精神文化又在自然中,以人为本是通过文化这个中介进行交流 。《博弈圣经》给出交流的定义:“就是共同驱逐自我身中和它者身中之后建立的关系。”。自我固有的一切,都是临时出现,暂时存在,只有改革开放,一直走向更遥远的地方,让所有的人感受不同的文化、理性、自信、道德与博弈。《博弈圣经》中说:“理性是说教,道德是展现。有多少人,就有多少道德途径,都是为了绝对的自信进行国正论的大小之争。道德与自信没有法纪,是第三空地里游荡的个人意志,那里的灵魂正将演变成智慧,它不是生也不是死,而是新文明的创生。”事物的生一次或死一次都是繁荣未来的一次选择,人们把社会变成多样性的中心,与时代共荣,谋求发展。我们用国正论的对应思维和交流,建立强大的博弈哲学,让科学发展观的正理均赢论的文化思想进入每一个人的精神领域,在实际的事物中区分出国正论表达的一块大一块小的实体与性质,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正理。西方是科学普适,东方是道德普适。《博弈圣经》说:“西方人为宗教信仰而战,东方人为科学现实主义而斗争。”科学发展观将东西方的科学、道德与博弈的混合,成为东方大哲学文化,已经进入了每一个人的精神领域。众所周知,杂交与混合是改变新质世界的途径。四、科学发展观的文化度量《博弈圣经》中说:“科学的理性是一个国家的准绳、品德和声誉。”文化的一切创新,都是命题的总括。命题作为非物质与人对应的关系,这是一个人与自然的博弈实体关系,一切都由这个博弈实体规则所支配,再由命题的文化沿着正理的进步与增长,表现出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是连续、持久、均衡的自然特征,又是战略里的六法则之一。科学发展观的正理均赢论是大自然的均衡体系,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用《博弈圣经》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大部分特性是正理与均赢,它面向世界未来文化的开放、独创与包容,再让所有的人在自由中,找到一个个与现实的联系,自上而下贯通一个实事求是的真假概念。《博弈圣经》有一段提示:“一个个局部真理属性的连续性,构成了真理的永恒特征。它不容忍假设,更不允许与谎言并存,因为真理的下一站就是物理世界的证据,那是文明的所在地。”人们理想得到的一切都是自我建立对局之后才能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正理均赢论落实到现实中,正理就构成了哲学思维的主题元素,同时,构成了人与自然的博弈实体,(博弈实体:是心灵、思想、意识、行为、理智的对象和广延,也是人与自然的对应,构成一个多态式的、表现出二特性的事实。二特性是先前必然决定的人与大自然统一成一个实体的东西,无限永存,有可分不变性又不可还原的属性,并被统一在一个单一的实体中,成为博弈实体的一元论,也是自然意图。实体一元论在数目上的同一性,发生的因果次序不属于个人的部分本性,这种属性是实体的性质。因此先定性通过不同步时空概念,把决策人再进行实体空间的延伸,通过属性自身,接受哲学和逻辑学的一致性就会有认识了对局和理性的可能,它始终同在实体内被理解,理解事物的不一致,理解多态式是大自然的均衡,理解反事实的论断,完整的博弈世界就是决策二特性。)所以,我说,科学发展观的实体分离不变性,表现出来的正理均赢论,任何人应用它,都有无限创新的可能。文化命题不能具体,文化是靠感情的转换,遗存下来才有价值,文化就是以哲学的形式和科学的方式进展着。《博弈圣经》中说:“文化就是去掉完整性,区分出是与不是才能在文化进程中完成探索、发现、发明。”如果不能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正理均赢论里的对应关系,将不知道一个人在说什么,或者变成对名词的吼叫,一个伟大的命题也会变成口号。五、文化----感情----文明文化具有独特性,相互包容,相互尊重,随着时间在空间中的流变,文化成为非物质多维抽象概念。《博弈圣经》对抽象的概念也作了陈述:“概念是前卫的、新颖的、潮流的,有未来的趋势,有背景有画面。概念具有严格固定内容,也有一定的模糊性。概念不是实在的,而是想象的,用概念进行思想,用概念展示其真实性。”文化向文明过渡时,文化成为了一个“初择样本”,成为文明的草稿。(初择样本:根据国正理论,发明家的做法是等待优先决策人优先决策,并且把其当成最初的决策样本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对抗。)人与自然之间表现在精神上的一切都是文化,也都是创新的文化,文化依赖于文明才能留存下来,历史记载也都是记载了生物行为的文化遗产。科学发展观这个文化战略命题,是一个连续性的概念。《博弈圣经》中认为:“科学的思想是民族的灵魂”,“ 人们会把感觉和思维的能力叫灵魂”, “人们不必傻乎乎地寻找灵魂所在的部位,其实灵魂正因为是非物质才显得永恒”,“在个人的灵魂和自然的灵魂本质真正统一之后,才可以找到正理。人类的灵魂超越自身的解释才能达到比自身更完美的赞叹。我们接触到的一切包含了整个宇宙中伟大的真理,我们最终会获得这一真理”。文化连续性的基因里没有核心,在进程中,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才使文化战略的连续性得到传承。科学发展观有它的民族情感倾向性和时代特征。一个时代的文化创新及其生态背景,会形成群体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将文化引入感情,就产生了文明。不能简单地认为文明的达成是通过文化恩怨和行为的改造、通过肌肉的运动,创作了有长、宽、高、有形的物理才进入了文明。其实非物质的文化到文明中间,实存一个第三空地,只有“感情”做为中介,才可以连接文化和文明。《博弈圣经》给出感情的定义:“感情是依赖,是瘾魂驱动欲望过程中的殷勤创作。”(瘾魂:它是指一种非物质的像以太一样的存在,并且充斥在细胞微粒之间。在博弈中,当各种欲望来临时,它具体指参与人的那种无比沉重、坐立不安,身体膨胀得难以忍受的状态,而当欲望得到满足之后,它又会让人感到瘾魂退去时的轻松、虚空、愉快。)一切的文明都是由感情在第三空地里创造的,科学发展观的文化创新思想,满足了所有人的精神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文化命题的高深、宽泛与博大没有人能一下说清,只有围绕着命题的精髓,正理均赢论才显得实在、易懂,谈论输赢也更令人兴奋。六、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一颗文化创新种子 人是一个创新的种子,一个拥有偏执和魅力的野性种子。一个突破屏障的种子,就是创新的开端。人处于自然的边界,人与自然、人与背景、人与社会的创新行为都是一个个故事。理解一个人的一次创新故事,需要一个对象,从对象那里实现欲望的扩充。人们面前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双重性的,不是这个,不是那个,也不是两个,而是第三空地里创新的一个。决策行为的二特性,是《博弈圣经》里描述的一个自然平行法则:“一切创新突破都介入了人与世界的相际关系,一切创造都是博弈的结果。”记录历史就是记录了英雄与罪犯的历史。其实,第三空地的现在是属于群体的。科学发展观创新的文化不是讲量论,不是数学的统计,不讲资本与内容的记录,政绩的量论是历史的映像,像是旧票据,已经不是创新的内容。《博弈圣经》的创新结构是:“相对性的国正论是连着两个世界的桥梁,它中间的第三空地象征着一个可创新的美丽世界,是深刻现实的艺术中心,那里表现出最深刻的精神现实,就是创造博弈结构的无限可能。一切创新突破都介入了人与世界的相际关系,一切创造都是博弈的结果。”通过改革开放,接受外来文化,让外来的众多体发生关系,人们创新的基地就是第三空地。七、科学发展观的正理文化改变着人们的眼睛科学发展观是被发现的一个不同反响的文化命题,它里面是原始自然的果实----正理均赢论。它让人将文化命题转化为文明的成就。科学发展观的文化创新基因,可扩充到各行各业相关联的各种观念,让人们用丰富的想象力,并开放性地自由思考,不断地实践、创造,才能达到个人、集体、国家乃至人类的目标。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诠释理论是正理均赢论,它去除了人的虚伪和幻觉,去掉低能,它是大自然的优胜持续法则。有些高官是半盲目主义者,是一知半解的博弈文盲,他们有一部分被优先唤醒了,正带领着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和人民,围绕着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文化命题发展起来。它的文化创新基因结构都承载着人们追求正理均赢论的观念,表现出知识派别,并按照自己的兴趣与激情开发人类的欲望。它会呈现给人类种种梦想,使变化着的世界,不断地可持续发展,它的背后有一个帝国的价值。……科学发展观在思想家的眼中,它是一种文化进程,是一个战略文化命题。在哲学家的眼里,它是大自然正理均赢的历史,是自然派哲学的优先唤醒。在各国政治家的眼里,它是一个政治科学的成果,是一个民族的复兴宣言。《博弈圣经》里有这样的一句话:“博弈实体的可分不变性是博弈的性质,世界上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性质。”它会不会引起高官的深思?其实高官的性质代表了博弈实体,《博弈圣经》中有这样一句忠告:“任何利用文明实体威力狂妄地表现出权力、金钱优势的人,一旦离开文明实体独立存在成为赌客时,立刻会表现出渺小而不堪一击。”对科学发展观实体与性质的区分可以看清高官的文化派别,也是区分知识与常识的重要标准。假如不能正确区分,他的情感和行为就无法准确理解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如果一定去理解和实践,那只能是几句口号。每个人都有信仰的自由,科学发展观的正理均赢论恰好适合人类的信仰。《博弈圣经》告诫人们:“被动的提倡不是信仰,它会搞得民族传统的知识支离破碎,任何一个没有完成深刻精神革命的民族,都会留下一些含糊不清的观念。现代科学的发展告诉我们,只有科学创新才会带来一次次革命,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叙述这场革命。”
科学发展观摘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要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惟其如此,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在实处,才能真正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人家论文一般有两个题目啊一个画眼一个点睛的小论人生目标与人生价值----高中生要以服务社会的态度发展自我科学发展观的意思你知道吗?就是结合实际正确的做出对如何发展的认识喽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但是我国现阶段针对老年人的社会工作方面的服务还远远不足。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老年人社会工作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居家养老中的应用现状。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结果我国和吉林省老龄化严重,许多乡村已经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农民收入和居住现状良好为居家养老创造了条件。农村养老需求多样,无子女老人倾向居家养老。但老年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低,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的开展尚处于初始阶段。结论引入老年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是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进程、提高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效性、破解农村养老服务难题的有效途径,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居家养老的应用有待推进。
【关键词】 老年社会工作;农村居家养老
近年来,学者进行了老年社会工作在养老机构中的应用,分析了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的趋势,并提出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议;关注并切实解决农村老年人口居家养老的问题;指出农村居家养老需要强有力的道德支持〔1〕,要加强农村的老年社会工作,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2〕。本文基于对吉林省农村居家养老状况的调查,提出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居家养老中应用的路径。
1资料与方法
通过文献法收集我国和吉林省老年人口信息,了解吉林省养老服务的经验和不足,以及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的客观条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2010年1月,课题组在吉林省农村开展了“农村居家养老需求情况”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围绕对居家养老的选择意愿、养老中的需求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没有接受过老年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服务为核心问题展开。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式确定吉林省不同地区农村村屯为调查范围,如农安县三岗乡、辉南县抚民镇七社、兴隆山镇杏花村、三岔河市西三家子村、榆树县陈家村、高家村、龙井镇村、珲春市马川子乡等共计20个村。调查对象限定在60岁及以上的农村村民,以偶遇抽样结合判断抽样的方式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员由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组成。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57份,问卷回收率为89.25%。由于有无子女照顾对于养老的选择差别很大,所以,将调查对象分为两类:有子女照顾老人为子女与其同住一院之内或者在同一村里;无子女照顾老人为子女在城里安家的空巢老人、子女在外打工的留守老人或没有子女的老人;分别对有子女照顾老人和无子女照顾老人调查200人。其中前者收回有效问卷160份,后者收回有效问卷164份,共计有效问卷324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81%。在发放和回收问卷的同时,通过访谈法,了解农村老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认知程度、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的开展情况。
2结果
2.1我国和吉林省老龄化严重,开展老年社会工作具备客观条件通过文献查询,截止2006年6月1日,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4657亿人,其中城市老年人3 856万,农村老年人1.080 1亿;2006年末,吉林省60岁以上老龄人口321万,占总人口近 12%,其中农村老年人口144万〔3〕。截止2005年末,吉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307.7万,老年人中生活在农村的为134.6万,占全省老年人口的43.73%;在有老人的家庭户中,有一个老年人的占57.30%,有两个老年人的占42.18%。 在有老年人口的家庭户中,老年人口与成年子女或其他亲属共同生活的家庭占70.10%,他们的日常生活可以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照顾。无人照顾老人户占29.90%,其中:单身老人户占8.37%,一对老年夫妇户占19.51%,老年人口与未成年的亲属共同生活的家庭占1.50%〔4〕。截止2009年末,吉林省兴办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福利院657所,床位数4.37万张,入住老年人2.72万人,服务人员3 748人;全省建有农村老年活动室5 936个,总面积28.55万平方米,平均每个活动室面积48.1平方米;吉林省老龄办在延边州和白城市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试点工作,以村屯养老服务大院为载体,依托老年人协会为村屯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临时托养、文体娱乐、学习教育、卫生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在村老年协会中,建立3 065个老年文艺活动组织,3 150个老年体育健身活动组织〔5〕。珲春市马川子乡是吉林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工作的试点乡,目前,全乡9个村分别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大院,以各种方式开展起为老服务工作并取得了实效。吉林省将在2010年底有30%的村建成居家养老服务大院,2011年底有60%的村建成居家养老服务大院,2012年底全省所有的村都将建有居家养老服务大院〔6〕。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 266元,比上年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02.90元,增长13.4%;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2.79平方米,增加0.86平方米;农村低保标准和年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1 200元和760元,同比增长41.0%和40.7%,有效保障了农村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48.37%的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7〕。由于居家养老服务是政府扶持的福利性服务,许多乡村已经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即便有收费项目,费用很低。农民收入和居住状况良好为农村居家养老创造了条件。
2.2农村养老需求多样,无子女老人倾向居家养老问卷调查表明农村老人喜欢住在自己家里养老,包括传统家庭养老(这里指仅依靠子女提供帮助的养老方式)和居家养老的占多数;选择机构养老的很少;大多数人希望来自子女或社会的帮助(愿意接受帮助指遇到困难时是否会期望得到帮助的情况),有9%左右的老人有“遇事宁愿靠着不求人”的心理;无子女照顾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迫切。见表1。表1农村老人主要需求和养老意愿
2.3老年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低、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的开展尚处于初始阶段通过入户访谈,除有子女在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的大学生家长的老人和少数文化程度稍高的老人知道社会工作这个新兴职业外,90%以上的农村老年人不知道社会工作和老年社会工作是怎么回事;老年社会工作的实践体现在村委会为老人问寒问暖、提供各种帮助中,但是缺乏专业的理念和方法;目前调查所在的农村还没有专业的老年社会工作者在农村从事精神慰藉,维权等养老服务;在介绍了老年社会工作的理念、作用和具体做法后,90%以上的老人愿意接受老年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但是他们担心服务费用的支出。
3讨论
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居家养老是符合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对于有子女照顾老人,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仍在延续,愿意到居家养老服务场所去主要是参与娱乐活动、满足人际沟通、消磨时间的需要;无子女照顾老人采取居家养老的方式更为迫切,其中子女在城里安家的老人认为农村的住房相对于城市来说比较宽敞、空气清新,老年人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空间,比起住进城里儿女家里那较小如“鸽笼”的房子里,他们感到憋屈、不舒服;即便老年人子女住房宽敞,他们常觉得生活习惯不同、长期住不方便;对于进养老院养老,只有经济条件好的、老人和儿女双方均有现代意识的,觉得去养老院是不给子女添麻烦的好的选择,但是,又担忧养老院的服务质量,这种担心也是可以理解的。“黑养老院”事件的曝光,反映了“黑”养老院不善待老人,侵害老人权益的恶劣行为。这种严重不道德行为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是反映出养老服务机构需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职业道德〔8〕;多数老人认为去养老机构养老会丢子女的面子让人笑话或者令儿女不高兴,因为在他们眼里养老机构都是无儿无女老人的归宿或是那些有残疾没有自理能力的、儿女没有时间照顾的老人的选择;老人对权益保护咨询的关注主要涉及农村医疗保险、低保政策等;无子女照顾老人在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排解孤独;文化娱乐;解决留守老人代际隔阂、赡养等纠纷;权益保护咨询;排除年老恐惧等方面的需求明显多于有子女照顾老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适合吉林省农村社会状况、适应中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老年社会工作的理念是坚持以人为本,个人自决原则、赋权和发展的原则、维护人权和社会公正原则,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助人自助,能够被老年人接受,在解决养老中出现的问题上具有优势和可行性;农村老人有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并具备居家养老的居住条件,具备大力开展居家养老的客观基础。由于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还不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对老年社会工作的认知程度低和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程度相对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的原因,专业的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尚处于起步阶段也是正常的,这同时也为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吉林等省已有很多为老服务实践经验和政府规划,这为老年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居家养老奠定了基础;可见,老年社会工作理念的引入和方法的应用对于满足农村养老需求,改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提高养老服务实效性,解决农村居家养老问题是必要和可行的。
3.1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年个案工作老年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价值观指导下,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巧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帮助和支持,以使当事人减轻压力、解决问题和达到良好的福利状态的服务活动;针对农村“农村留守老人”,因子女成年累月在外打工,很长时间才能回家看望老人一次,老年人会出现孤独寂寞、对年老恐惧,渴望与人沟通的现象,老年个案工作者深刻理解老人的需求,运用会谈的技巧,专注、主动倾听老年人的心声,使老年人心理上得到支持,并对老年人模糊不清的问题进行澄清,给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鼓励老年人勇敢面对老年的身心变化,引导他们进入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氛围,协助老年案主认识及接受老年,帮助老年人建立科学、健康的晚年生活方式和心理准备,积极地应对人生晚年期各种生活事件,如有的子女干涉丧偶独居老年人再婚、家庭经济赡养中出现纠纷等问题,工作者针对不同的个案进行区别性的工作,站在老人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帮助老人解决矛盾。
3.2开展主题突出的老年小组工作
老年小组工作是指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与指导下,利用老年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小组凝聚力,帮助老年组员学习他人的经验,改变自己的行为,正确面对困难,恢复自己
论文关键词:城市化家庭养老社区服务社会工作者
论文摘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是解决中国老龄问题的基拙和核心问题二家庭养老仍然是主要的养老形式,但在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减弱的情况下,急需发挥社会养老的功能,其中,社区养老服务是社会养老的新载体几本文提出社区要在政府的支持之下,拓展社区服务项目,引进社会工作者专业人员,提高社区服务质量,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建立社区服务发展指标体系,从而加强社区养老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0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7%,标志着我国已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2亿以卜,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5,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 / 4。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老年人的养老已经成了一个普遍关注的社会间题,在养老的方式上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争议:
一、家庭养老的功能弱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实施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传统农业文明产物的当代城市家庭养老方式正面临着来自人口条件、家庭结构、居住方式和文化观念等方面的挑战,其脆弱性已开始显现,非家庭养老方式正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老年家庭增多,家庭功能弱化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尤其是城市的出生率降低,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核心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生育率下降、子女减少和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还使得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产生了许多困难。子女多意味着老年人有较多的支持来源,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使得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变得异乎寻常的困难
社会发展推动住宅购买人群的变化,家庭两代分居现象逐渐增多。按照人口学家最近做出的家庭人口预测,我国老年人和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比例将逐渐降低,独居或只与配偶居住的65岁以上老人占老人总数比例将由1990年10%迅速上升到2050年的27 %,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这种现象已经非常明显
(二)现代社会人口流动速度如快,竞争日益激烈
科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农村的人
口越来越多地涌向城市,城市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不少年轻人陷人了角色困境,他们要同时扮演好成功人士的角色、合格父母的角色和孝顺子女的角色是勉为其难的。例如,工作的压力日益沉重,还要教育儿女,使一些子女没有精力照顾父母又如目前社会对文化知识的要求增高,青年人需要再学习来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或者去寻找更多发展的机遇,远离年迈的父母,使得家庭人口外流。这些都使得现有的家庭的模式受到强烈冲击
(三)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患病率、伤残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同时年龄增长(特别是超过75岁之后),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有所恶化,患病率、伤残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更多地需要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这一切必将加大家庭的负担,也必将导致年轻人消极拒养老人情绪的增加了各种挑战因素的结合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开始瓦解和分化,这就是子女养老和在家养老相分离的态势,而且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和慰藉也不像过去传统模式下那么密集和经常了,这是传统家庭养老制度在现代化冲击下的一种新的变革:
由此可见,养老间题在家庭养老所不及之下,就需要社会的力量来解决了
二、社区养老顺应时代潮流,必须加强社区服务的质量
(一)社区服务的概念
社区服务是在政府倡导和扶持下,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需求,依托街道和委员会,为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各种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可以在社区发展这种大趋势之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发展社区服务事业和改善老年人的处境:
(二)建构社区服务养老体系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使社区养老服务成为老年人安度幸福晚年的重要保证,社区成为城市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最佳载体。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解决我国城市养老问题的重大战略性选择。社区对于老年人来说又是最重要的聚居地,所以老年人对社区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这种以社区为依托的服务,可以及时地给老年人以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慰藉,身体上得到锻炼,在互相交流中情感得到倾诉,这也就弥补了家庭养老的不足。所以发展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建设是改善养老条件的有效途径。
1.发挥社区功能,扩展养老服务的项目
由于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社区老年人在生活方面和精神方面都不能得到良好的照顾,有的老人即使和子女住在一起,子女也没有很充足的精力来照顾老人,相对来说老人就会倾向于对社区的依赖。 在老年人生活照料方面,可分为居家服务和家外服务。居家服务是对居住自己家中,有部分生活能力、但又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的一种服务。家外服务包括托老所和敬老院。托老所这种模式既减轻了子女照顾的负担,又没有将老人完全隔离于“家”之外,对增进老人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意义的;敬老院,被大众接受为直接的养老设施,应提高其分布密度,分散在社区内.这样老年人可以不必离开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也便于子女、亲戚探视,加强亲情的交流。
在改善老年人精神状况方面,可以采取直接和间接两者结合的方式。
直接方式可以通过建立“聊天站”“畅谈角”,让老年人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流;间接方式可以加大娱乐设施的建设,开设“老年之家”“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还可以开展文体活动,举办春游和夏令营活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使老年人在社区内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转移心中的不快。
2.在政府宏观管理下提高社区的自身经济能力
政府宏观管理,就是政府通过制定有关社会福利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并且总结、加大推广先进经验的宣传,做好服务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营造引导社区服务福利机构发展的大环境。
养老金社会化的发放使得老年人可以就近领取,形成了社区服务网络。但是政府的功能毕竟是有限的,在政府和企业不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保障的时候,社区可以发挥其有效的功能,充分利用其社会资源,通过发展社区经济,大量吸收和安置退休人员,使退休人员在为社区创效益的同时,自己也获得必要的劳动补偿,实现双赢。老年人工作退休之后,产生心理落差,感到自我价值丧失,会产生消极的生活态度以至不利于老年生活。而这些老年人中很多人依然有工作能力,有的文化水平很高,由此可以利用社区资源实现他们的“再就业”,这种“再就业”可以“一带一”或“一带多”的方式,使大家产生互动,从中找到生活的乐趣。这既是对他们自身的补贴,又能实现社会价值
3.提升社区服务人员素质,引进专业社会工作者,提高服务质量
社区老人的服务人员不仅仅要掌握照料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常识,还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为此要抓好在职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的工作,加强专业教育和技能的培养,灌输专业的理念,用专业社工的标准来衡量。
社区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标志之一,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兴起也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社会工作者不仅仅需要基本的照料技能,更多的是要有心理咨询的技能,并受过专门的教育和培训,持有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资格证。社会工作专业的学习(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除了理论知识之外,更多的是实践的积累,结合理论与实践更加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道路之上,社会工作者有了一片土壤来发挥其专业的特长,实现其专业的价值,也有利于实现社区的稳定。当然,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也需要社区合适的机制和模式来启动,只有在相关政策支持之下,社会工作的有效性才可以发挥出来,因此,专业社会工作者是社区服务的执行者,社区和社会工作者是紧密相连的,引进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是完善社区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4.发挥社会集体意识,争取广泛的支持
社区服务质量的优劣在一定的意义上取决于社区的力量,社区的发展是顺应市场经济的结果,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只有发挥集体的意识,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携手共进,才能走上良性化的发展道路二从政府方面来说,民政部门要发挥规划、检查、监督的作用,社会保险局也应该参与规划、检查、监督和酌情划拨养老保险基金,以及关注养老保险受保人。从社区协调委员会方面来说,要发挥所在社区的企业、有关单位的作用,加强对社区成员的关心和支持。
船舶质量关系到船舶建造业的发展,如果船舶质量不过关,对于船舶制造业来说,将会是致命的打击。下面是由我整理的船舶质量管理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浅谈船舶检验质量监督管理
【摘要】船舶检验是保证船舶能够稳定安全运行的重点工作,做好检验工作的监督管理是提高检验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论述如何做好船舶检验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关键词】船舶;检验质量;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F470.474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船舶安全问题的出现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做好平时的维护和检验工作,因此,为了降低船舶出现故障的概率,提高船舶运行的安全性,必须要提高船舶的检验质量。
二、加强船舶检验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据统计,国内因船舶质量问题引发的重大人为事故频发,均是由于质量检测时疏忽而造成的,“吉长春货”四艘投入使用的货船相继出现影响恶劣的质量问题,均是船体发生断裂问题,以“吉长春货5016”为例,在松花江榆树江桥码头起航后掉头时因船体质量不堪承重而断裂沉没,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而其影响不仅是经济上的牵连,而是损害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民众、承运商对船舶业安全问题的质疑,影响了社会稳定。为了响应和谐社会构建的号召以及维护、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船舶业的质量安全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加强质量检验和监督管理能够保证航运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三、船舶检验的种类
船舶检验按其性质分为三大类:
1、船舶法定检验:船舶法定检验,英文名称:statutory survey,法定检验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主管机关颁布的技术规范(法规),以及船旗国政府批准接受、承认或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条约),由主管机关下设的船舶检验机构或主管机关委托、授权、指定的检验机构对船舶、海上设施和船运货物集装箱实施的是否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强制要求的检验活动。
2、船舶入级检验:船舶入级检验,英文名称:class survey,其他名称:船级检验,船东为 保险 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为取得某船级社的船级而自愿申请该船级社进行的检验。
(一)入级检验。系指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管理人在法定检验的基础上为了保险和航运市场竞争的需要,向船级社申请入级,由船级社对船舶、海上设施和船运货物集装箱是否符合船级社发布的船舶入级规范的检验活动。它包括船舶、海上设施、集装箱及相关工业产品的入级检验和发证工作。入级是船东由于保险和船舶登记的需要而自愿申请,接受船级社的检验,使自己的船舶或海上设施在该船级社的监督下并按照该船级社的技术规范建造或由该船级社进行全面的初次入级检验,证明符合或等效于此船级社的规范或规定,即为取得该种船级。入级检验合格后,由船级社发给证书,授予船级符号及附加标志,并登入船级社出版的船舶名录内。
(二)船舶入级检验的性质和特点。按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入级检验是由船级社根据其制定的规范、检验程序对船舶实施的检验。入级检验是一种商业性质的检验服务,从法律意义上讲,属于非强制性检验。但目前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规定了几类特殊船舶需要进行入级检验。
3、船舶公证检验:船舶公证检验,英文名称:justice survey。公证检验是指船检机构接受委托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某种情况进行鉴定,出具证明的一种检验。检验机构进行公证检验后出具的检验 报告 可作为交接、计费、索赔及海事仲裁行为的有效凭证。另外,船舶的起、退租检验、保修项目检验、船舶买卖核价及核定废钢船钢铁重量等均属公证检验。
四、开展船舶检验质量监督管理的途径
船舶检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因而对船舶检验质量的监督管理不能只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环节入手,而应从船舶生产、制造、检验、航运等各个环节入手,对船舶生命周期实施全过程控制,打造“造、检、航”船舶安全管理链,严把“三关”,提高检验质量。
1、加强对船舶建造环节的管理,严把“出生”关
(一)加强船舶制造厂的资质管理。船舶是“造”出来的,船舶制造厂理所当然是船舶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应为船舶的制造质量负首要责任。现阶段国内的船舶制造厂参差不齐,既有大型船舶制造厂,也有那些“沙滩造船厂”。大型船舶制造厂的技术力量雄厚、硬件设备先进,持有国家主管机关颁发的生产许可证;而大多数中、小型船舶制造厂还处于资金积累阶段,未取得国家主管机关颁发的生产许可证,质量意识比较淡薄。因此船舶工业行业管理部门要根据船舶工业发展规划,设立和把好造船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把好修造船厂资质关。整合中小型船厂资源,向规范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指导企业改造升级设备设施,改进造船工艺技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把好船舶源头关。
(二)加强对船舶辅助检验机构的管理。船舶辅助检验机构主要是指与船舶制造过程相关的辅助性机构,如船舶设计机构、船舶焊接机构、船舶拍片机构等等,此类机构对船舶的检验质量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保障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船舶的检验质量。如上所述的“金富星18”等三轮的断裂事故经查均是由于船舶的焊接质量差而导致的。负责对船舶焊接质量进行拍片的机构提供虚假的拍片结果,直接误导了船舶检验机构对船舶焊接质量的判断。
现阶段主管机关除对气胀式救生筏检修站纳入管理范围外,对 其它 的船舶辅助检验机构尚未纳入管理,有些目前由船舶检验机构对其实施间接的管理,有些则完全处于无人管理的状况,导致了目前国内辅助检验机构准入门槛低、机构泛滥,市场处于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状态,威胁着船舶的制造和质量的检验。因此主管机关应制订统一的管理标准,加强对船舶辅助检验机构的监管,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2、加强对船舶检验环节的管理,严把“检验”关
船舶检验机构是船舶检验质量的控制和保证机构,对船舶的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船舶检验机构除加强自身的软硬件建设外,在检验过程中应遵循“一检、二帮、三把关”的原则,强化审图、现场检验和审核等环节的过程控制,严格有效地依照规范开展船舶检验,把好船舶质量检验关。
(一)加强对船舶检验机构的管理,推进船检管理体制的改革。目前主管机关对船舶检验机构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对其机构检验资质的管理来实现的。2008年部海事局颁布了新的船舶检验机构资质管理办法,对船舶检验机构依据其检验能力实施分级管理和加强省级船舶检验机构对其下属船舶检验机构的管理力度,此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省级管理机构的权威,但要彻底改变目前地方船舶检验机构自身的管理问题还存在不足。因此目前主管机关可以采取以下两种 方法 来加强对船检机构的管理,推进船检管理的改革:誗在继续实施以机构资质管理为主线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省级船检机构自身的管理能力外,还应逐步推进地方船舶检验机构的体制改革,推进省级船舶检验机构的垂直管理体系的建立。誗利用市场的手段,尝试逐步打破目前国内船舶检验的相关制度,合理调配船检机构间的人力资源,让现有的验船师力量达到最大化的发挥。
(二)加强对验船师队伍的建设。2005年国家颁发的《注册验船师制度暂行规定》,对验船师实施职业资格考试,只有通过考试方可有资格向主管机关申请注册,并从事船舶检验工作,并规定验船师在每个注册周期内必须参加相应的知识更新培训。做好船舶检验只有检验能力是不够的,验船师还需具有相应的职业道德准则。近几年出现了多起违规验船现象,有的甚至是故意违规检验。因此一支有责任心的、有能力的验船师队伍对稳定验船市场、提高验船质量是必不可少的。主管机关应不断加强验船师队伍的建设,提高验船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加强检验质量的后续监督管理,严把“监督”关
通过对海事局2008年船舶FSC检查滞留缺陷来看(2008年海事局船舶FSC检查,海船滞留率为9.1%、河船滞留率为4.8%),真正发现由于船舶检验质量问题而导致船舶被滞留的几乎没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安检人员在船检知识方面的不足。因此必须加强在这方面的系统培训,包括理论知识的培训和现场检验知识的培训,进而在海事系统内部储备一批具有验船师资质的现场监督人员,通过考试取得验船师资格证书,以提高海事系统综合技术监督能力。
对违规检验行为的处罚是开展监督管理的一个配套手段。对发现的船舶检验质量问题具体分析后对相关责任人依法实施处罚,尤其是对因主观原因而导致的船舶检验质量问题应加大处罚力度,让其违法成本远远大于违法所得。
五、结束语
本文主要论述了提高船舶检验质量,做好检验监督管理的一些方法和途径,对于船舶检验质量监管重点环节展开了详细论述。本文的研究对提高我国船舶检验工作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典庆.船体结构检测及维修规划的成本-效益评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黄宛清.德国的航运及船舶检验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2011.1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船舶质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