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以取消的。文章如果有问题要先联系发表的期刊确认后,让期刊和收录的平台联系。
假如在平台上联系不了客服,那么可以联系各地办事处服务电话客户服务中心在全国各省市办事处设有专职的客户服务工程师,当用户有服务需求时,可以随时拨打当地办事处电话或服务工程师手机获取服务。
扩展资料:
截至2006年12月31日的统计数据为基数,自本系统运行之日起,逐月更新,从而为各期刊编辑部了解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与学术影响力的变化提供了一个动态的观察窗口。也为各学科期刊之间的比较与评价提供了一组客观、公正的数据参考。
希望本系统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我国学术期刊整体的繁荣和发展。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鉴于信息的动态性,本系统的统计结果仅在CNKI统计当时的资源收录及用户范围内有效。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知网-帮助中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知网
期刊强制撤回投稿文章意思如下:1、撤回投稿是指在论文发表之前的任何时间节点向期刊提出申请,请其不再考虑发表该论文。2、该论文将不被纳入同行评议程序,将不会被发表,再次成为作者的财产,作者可以对其进行修改或向其他期刊重新投稿。
已经出刊的论文,是不能撤回的。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发表论文作用
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在经过研究后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对研究的学术问题进行探讨的一种手段,又是对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交流的一种工具。不同的人发表论文的作用也不同:
1、评职称(晋升职称):研究生毕业需要;教师、医护人员、科研院所的人员、企业员工等晋升高一级的职称时,发表期刊论文是作为一项必须的参考指标。
2、申报基金、课题:教育、科技、卫生系统 每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它各种基金项目、各种研究课题时,发表论文是作为基金或课题完成的一种研究成果的结论性展示。
3、世界性基础领域的研究,比如在医学、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开展的基础性研究,公开发表论文是对最新科技科学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的一种展示和报道。以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等。
可以撤,就看你以理由,而且比较麻烦
最近,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正式宣布。来自美国的科学家James Allison和来自日本的Tasuku Honjo荣获了该奖项。他们的奖项是基于“发现一种对癌症的免疫调节不良疗法”,该奖项将获得900万瑞典克朗(约合695万元人民币)的奖励。近年来,日本获得了许多诺贝尔奖。当我们争夺房屋时,人们拼命地争取诺贝尔奖。在过去的18年中,日本获得了18项诺贝尔奖。相比而言,我们中国就自愧不如。目前,按获奖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身份的现有两人,一位是作家莫言,另一位是药学家屠呦呦。
最初的科举制度认为它只是名字上的废除,而且仍然存在一些污名。当前的教育体系似乎是一个怪胎,将从西方学到的科学知识与科举体系匆匆联系在一起。如今,许多学生只参加考试,而且他们极缺乏创新。就比方说英语,很多人学了十几年的英语,考试成绩都不错,但是一旦和老外交流起来,就原形毕露、丑态百出。
而且老师大多是灌输式教学,你只管听,记忆就行,学生们缺乏互动和思考,尤其是文科生,只管记忆,背完考高分就行了。即便幼儿园老师在竭力培育孩子的想象能力,然而这种能力才刚刚萌发出点幼苗,一旦遭遇中考、高考,就被撞击成齑粉,荡然无存!
如今,许多人为了评估职称或名利而反复伪造论文,学术腐败已经蔓延到大多数学术领域。中国政法大学杨育生教授说,几乎所有中国大学都有学者涉嫌学术欺诈或腐败。2015年3月,英国现代生物出版集团(BMC)撤回了43篇已发表的论文,其中41篇来自中国作者,涉及全国38家知名医院。同年8月,施普林格集团撤回了其期刊上发表的64篇论文,这些论文全部来自中国作家。论文造假现在都已经形成庞大和完备的产业链了。你如果想发表一篇论文,自己写不出没关系,只要你肯出钱,有很多论文代写公司可以帮你代劳。有些公司还推出“一条龙服务”:代写、代发、写发全包等等,只要你肯掏钱,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2020 年是新冠肺炎大流行的一年,这一主题也同样体现在撤稿事件中。根据截至 12 月初的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数据库统计数据,已有 39 篇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文章从预印本服务器或同行评审期刊中被撤回,我们相信这一数字还将会继续增长。该数字不包括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学生报刊上的一篇被撤回的文章,该文章称新冠肺炎“对美国的死亡率没有影响”。迄今为止,2020 年已被记录的撤稿文章超过 1650 篇。以下是我们所挑选出的与新冠肺炎相关的重大撤稿事件。最受瞩目的“翻车”涉及发表在世界最负盛誉的两本医学期刊上的两篇文章。由于文章数据来源于医药公司 Surgisphere,它拒绝与合著者及编辑分享其原始数据,《柳叶刀》(the Lancet)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只好撤回相关论文。《柳叶刀》还因此撤回并替换了此前发布的一篇社论,因为它引用了这篇命运多舛的论文。而在《柳叶刀》这篇论文遭到质疑之前,它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了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临床试验的暂停。应合著者的要求,Surgisphere 的第三项具有影响力的研究也从 SSRN 服务器中撤下。这项预印本研究的内容是抗寄生虫药物伊维菌素(ivermectin)的潜在益处,它的撤回几乎没有引起讨论,更别提撤稿通
一、造假手段低劣,但国内高校并未察觉
《光明日报》披露的三起中国论文被撤事件分别是:
2015年3月,英国BMC出版社(BioMedCentral出版社)撤回43篇论文,其中有41篇出自中国学者之手。
2015年8月,全球著名的学术期刊出版集团斯普林格也撤回旗下10个学术期刊已发表的64篇论文,而这些文章也是全部来自中国。
2015年10月,世界著名学术出版集团爱思唯尔撤销旗下5种学术期刊中的9篇论文,这9篇论文全部来自中国。
网上类似的学术造假漫画非常多,也从侧面看出网友对这类问题的忧虑。
被老外查出论文造假,肯定是一件丢人的事,然而更丢人的是被查出的过程。国科协副主席黄伯云介绍:“这41篇中国论文,出现了不同作者、不同评审人使用相同电子邮箱的情况,这显然不合常理。”
不同作者、不同评审人用同一邮箱,简单讲就是张三、李四、王五三位作者写完论文后,分别发给赵六、陈七、朱八三位导师评审。但张三、李四、王五三个人用的是同一个邮箱,赵六、陈七、朱八三个人用的也是同一个邮箱。
不仅如此,据爱思唯尔集团全球总裁Philippe Terheggen所述,有些作者提供的审稿人邮箱IP地址竟和作者自己的IP地址一样。很明显,这些作者提供虚假审稿信息,违反了投递论文的惯例和科研规范,而论文的真实性和学术价值也随之丧失,撤稿成为必然结果。
这背后的故事不难推敲:三篇论文是同一个组织写出来的,三位评审老师也是同一组织编出来的,走这么一套程序,满足了“论文必须由同行评审人给出修改意见”这一规定,于是可以顺利发表。
这个可能是在一些方面有比较卓越的成就之类的吧
当然可以撤稿了,那就要看是什么期刊了,不同期刊要求也不相同。
sci勘误会撤稿。
sci勘误会导致撤稿,所谓勘误指的就是刊物上错误的文字。通俗的讲就是我们考试的时候,有“不同杂志社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如果作者及时申请勘误可能会从轻处理,如果没有及时勘误,发表出去的文章极大可能会被撤稿。
这不仅影响作者个人也会影响到杂志社,一旦群众或者其它作者发现错误,那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我们在发表论文的时候要多加的注意。
简介
科学引文索引以其独特的引证途径和综合全面的科学数据,通过统计大量的引文,然后得出某期刊某论文在某学科内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即时指数等量化指标来对期刊、论文等进行排行。被引频次高,说明该论文在它所研究的领域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国际同行重视,学术水平高。
由于SCI收录的论文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所以SCI指标主要适用于评价基础研究的成果,而基础研究的主要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学术论文。所以,如何评价基础研究成果也就常常简化为如何评价论文所承载的内容对科学知识进展的影响。
作者 赵广立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徐永平近来感到非常愤懑。
7年前,团队在 PLOS ONE 上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近日,这篇论文被该杂志编辑宣布撤回,撤稿理由是:该研究违背了动物福利(不合理使用麻醉剂及不合理实施安乐死方法)的政策。
目前该论文所有在世的作者坚决不同意撤稿。
“拒绝撤稿的原因很简单, PLOS ONE 杂志的做法完全不可接受。虽然 PLOS ONE 编辑部自觉理亏——承认失误并对作者表示歉意,但仍未能基于我们提供的25件证据进行客观评价,而是主观武断地认为我们没有遵守实验动物伦理,简单粗暴地对待我们严肃的科研,是我们完全不能接受的。”徐永平在独家回应《中国科学报》时说道。
期刊与作者争执不下
那些涉及实验动物的科研项目,除了要遵守常规的学术规范外,还有一条不能触碰的红线,就是实验动物伦理。
该伦理公认遵循“3R”原则,即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和优化(Refinement)。
其中,“替代”是指“尽可能采用其他方法而不使用动物进行实验,或者优先使用低等动物而非高等动物进行实验”;“减少”是指“在不影响科研目的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优化”是指“通过改进实验条件,优化实验技术路线,避免或减轻对实验动物造成的痛苦”。
“优化”与保障动物福利直接相关,要遵循“五项原则”:实验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额外)痛苦、伤害疾病的自由,生活无恐惧和无悲伤的自由,表达天性的自由。
前述徐永平团队的研究,被质疑的正是“优化”这一点。
PLOS ONE 动物研究咨询小组的一位成员认为,因不合理使用麻醉剂或不合理实施安乐死方法,实验水貂有被剥夺动物福利保障的嫌疑。
编辑部提出“尽管水合氯醛被认为是不可靠的麻醉剂,并在已知其被描述为腹膜刺激物的情况下,仍通过腹腔注射给药”;此外他们还认为“研究中二氧化碳的使用不被认为是可接受的安乐死方法,文章中描述的人道终点可能不足以防止可避免的痛苦”。
针对这些质疑,《中国科学报》向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顾问孙全辉寻求咨询。
后者表示,作者团队在麻醉剂的使用以及实验动物人道终点处置方面可能存在动物福利问题。他表示,从现有信息来看,实验没能遵循“优化”原则,也没有选择最适合实验动物的麻醉剂,这不仅影响实验动物的福利,也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不过,徐永平团队有不同意见。
徐永平向《中国科学报》表示:“关于 PLOS ONE 撤稿理由中提及的实验动物福利相关问题早在7年前的审稿阶段既已做出详细回应,之后论文被接收发表。接收发表本身就充分说明论文中的动物实验达到了 PLOS ONE 的伦理标准。如果 PLOS ONE 当初认为论文中的动物实验研究未达到他们所谓的伦理标准,他们当时完全可以拒稿,“我们也可以另投其他杂志”。
因此,对于上述指控,团队认为完全不可接受,且正在寻求法律途径向 PLOS ONE 编辑部进行申诉,“以维护中国科学家的尊严和声誉”。
一个著名案例:Nature高被引论文一样被撤
事实上,因“动物福利”原因被撤稿,徐永平团队并不是孤例。
一个著名案例发生在Nature上: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学者在2011年发表的一篇快报论文,也被指责违反了“优化”原则,未能保障实验小鼠不受额外痛苦,并最终遭撤稿。
2012年,原作者们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勘误,在更新部分图表的同时,上传了小鼠肿瘤图片。
没想到这张照片引起了更大的争议:只见实验中小鼠体内的肿瘤巨大,直径远超1.5cm,这严重违背了麻省总医院关于动物实验伦理的规定。
从作者的视角,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肿瘤生长速度、肿瘤大小差异越大,越能够得到更好的统计结果;但对于实验动物而言,肿瘤生长越大,则意味着越严重的精神和肉体苦痛。显而易见,它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动物福利和伦理的关照。
不过,实验小鼠成瘤直径大小准则在不同研究机构是不同的。英国一研究小组在2010年发布的准则是不超过1.2cm,而美国部分研究机构的准则是不超过2cm。目前,业内普遍接受的小鼠肿瘤最大直径为1.5cm。
值得一提的是,被撤的这篇论文曾被综合性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认定为高被引论文,引用率高居前1%。在数百次引用中,近半数是在2015年作者团队勘误后继续引用的。
动物福利,容易“踩坑”
因实验动物伦理及福利问题引发的争议,还有许多难以定论的“悬案”。
面对重重压力,论文作者向预印本平台bioRxiv提交了撤稿申请;但不久,作者又发文称,已向后者写信停止撤稿,并表示“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做了一次动物实验”。
多篇论文因实验动物伦理或福利保障问题陷入争议,也结结实实给大家提了个醒,这项工作如不在平时加以注意,很容易“踩坑”,甚至面临论文被撤回的风险。
一般而言,涉及动物实验的文章,规范的做法是要注明3个要点:要在实验过程严格遵守“3R原则”并在文章中写明,同时明确实验已通过实验动物伦理审查,并标注相应审批号。
然而现实情况是,这项工作在国内常被人忽略。
苏美洋依、邓巍于2020年发表在《中国比较医学杂志》上的《关于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的几点建议》中报道称,2015-2017年,我国有15种生物医学期刊的531篇涉及实验动物的文章中,只有115篇明确说明通过了本单位的动物伦理审查,其中仅13篇标注了审批号。
孙全辉告诉《中国科学报》,目前国内研究机构和高校等单位大都成立了动物伦理委员会,但实验动物福利保障措施还未完全落实到位,部分科研人员的动物福利意识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另外,一些机构虽然设立了动物伦理委员会,但经常流于形式,未能有效发挥保护动物福利的审核监督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高虹认为,中国科学成果不乏由于实验动物福利伦理问题遭到质疑,个别事件已影响到科学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公众对科学研究的认可度。中国科学家发表的论文被退回事件也时有发生,其中由于实验动物福利伦理问题遭到的质疑,严重影响了中国 科技 大国形象和 科技 创新能力提升。因此,重视动物福利伦理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参考资料:
1.https://mp.weixin.qq.com/s/G4rMNBA1srkUxsAGjZOGMQ
2.李丹,郭玉莹,邓昊,高珊,徐士欣. 实验动物麻醉剂使用的福利伦理问题研究进展[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7, 27(9):87-91.
3.《学术不规范案例:引起动物福利伦理争议的动物实验》2019-06-13
4.https://mp.weixin.qq.com/s/WFjUA6d8-IxDRF2kPUlq0Q
不明白你的意思啊,既然你的文章已经刊发出来啦!那别人都知道你的文章呢,你还怎么撤稿啊?最多你就是和他们说以后不要再刊发啦!可是已经刊发的是没有办法撤销的。
撤稿是发表sci论文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但却是要求作者尽力规避的。sci投稿后再撤稿会带来不少的麻烦,容易给作者带来不小的影响。万一遇到要撤稿,作者要学会正确撤稿。那么,sci投稿之后如何撤稿?sci投稿之后,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撤稿,并不是作者想要撤稿,就允许单方面撤回。正确撤稿方法,是作者向sci期刊申请撤稿,说明理由,期刊主编/出版商会评估是否符合撤稿条件。若符合,则允许撤稿,反之不能撤稿。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撤稿都能成功。sci投稿后,若尚未见刊前需要撤稿,相对比较容易一些,影响小一些。若是见刊后再撤稿,难度就会大大增加,不仅撤稿要得到sci期刊的同意,还会在下一期刊登撤稿声明。一般声明的内容会给作者过目,而发表撤稿声明后的文章,通常仍然保留在网上,但会连接到撤稿声明。sci投稿之后再撤稿是有影响的,作者在撤稿前,一定要考虑当下情况是否有必要撤稿。若不得不撤稿,比如文章中涉及一些纠纷、发现数据错误等,就与sci期刊编辑沟通撤稿相关事宜,如实告知撤稿原因。若没有必要撤稿,建议作者不要撤稿。即撤稿是sci投稿之后不得已的选择。另外,撤稿肯定是有理由的,而理由是否合理,对作者带来的影响是有差异的。比如sci投稿后迟迟没有得到回复,作者不要上来就撤稿,而且耐心询问原因。因为sci论文发表时间相对比较长,而且越到的情况越复杂,要等待的时间就会越长。建议作者提前了解发一篇sci要多久,理智撤稿。
当然可以撤稿了,那就要看是什么期刊了,不同期刊要求也不相同。
可以写申请,杂志社是否批准是杂志社的事情。
sci投稿之后再撤稿是有影响的,作者在撤稿前,一定要考虑当下情况是否有必要撤稿。若不得不撤稿,比如文章中涉及一些纠纷、发现数据错误等,就与sci期刊编辑沟通撤稿相关事宜,如实告知撤稿原因。若没有必要撤稿,建议作者不要撤稿。即撤稿是sci投稿之后不得已的选择。
答案是肯定的,山东医药投稿撤回的条件是:投稿者提出撤回申请,并且未交稿费的情况下,期刊编辑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同意撤回投稿论文,并给出撤稿证明。但是,撤回申请应在投稿后的1周内提出,超过1周期刊编辑部将不再考虑撤回申请。此外,撤回投稿后,期刊编辑部会根据文章审稿情况,作出合理的处理,以确保期刊的审稿质量。
可以主动要求退回,但是最好不要这么做。经过同行评审后撤稿会给编辑和审稿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通常被认为是不好的学术习惯。
您好,在一般情况下,山东医药投稿未交审稿费的稿件是可以撤回的。但是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山东医药投稿的投稿规定和撤稿规定来确定。一般来说,如果作者在提交稿件之前没有交纳审稿费,那么可以直接撤回稿件。但是如果作者已经交纳了审稿费,那么就需要根据山东医药投稿的规定来判断是否可以撤回。如果山东医药投稿的规定中明确规定了可以撤回并退回审稿费,那么作者可以通过联系编辑部的方式进行撤稿。但是如果规定中没有明确说明可以退回审稿费,那么作者就需要自己承担已经支付的费用。总之,作者在撤回稿件之前需要仔细阅读山东医药投稿的投稿规定和撤稿规定,以确定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同时,也需要尽可能与编辑部进行沟通,以便顺利地完成撤稿手续。
这要看是什么情况了,如果是刚刚找了论文发表机构,代理还没发给编辑,或者是刚刚发给编辑,还没收定金的情况下,撤稿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是已经都谈得很清楚明白了,也告知要发表的期刊、费用和周期的情况下,也交了定金后,这边编辑已经正式进入审稿,再撤稿可能就会有点麻烦。
不是说不能撤稿,而是撤稿最好有正当理由,并且要做好一个心理准备,就是以后可能不能在这本期刊上再发表了,另外定金可能也一定能退回,如果是因为论文发表机构或者期刊的问题,导致作者论文不能成功发表,那么定金是要退的,如果是因为作者单方面的违约,那么定金是不能退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发表前想清楚,不要随便发表,更不要冲动发表,不然到时候撤稿,多多少少会给自己带来一点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