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匠精神 ”,这个词语被写入了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随着两会红遍大江南北。“游刃有余”的庖丁,技艺精湛的鲁班,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精神。是的,在泉州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喜欢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生命,那些有质感的,用指尖可以感受到的东西,或者用灵魂可以感受到的。 他们都是泉州,丰泽,鲜活的人物,在大世界里演绎着自己的精彩,跟着I尚丰泽一同走进他们的世界,感知那些触动的温暖…… 提到“酒干”,绝大多数中国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那首曾经唱响大江南北、海峡两岸,激励了无数年轻人的著名流行歌曲《酒干倘卖无》。其曲名是闽南语“有空酒瓶卖吗?”的意思,歌曲背后讲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励志故事。如果说此曲曾赋予“酒干”以励志情怀的话,那么在今天,另一位闽南人则赋予“酒干”以崭新的艺术生命。 人物采访第一期,本期访问的是由丰泽区文体旅游新闻出版局“I尚丰泽”微信公众平台主办的“最闽南最年兜十大文创旅游产品”获奖产品爱武一格瓶艺的创始人、团队指导老师—— 杨爱武女士 ,也是华侨大学美术学院教师、泉州市创意产业协会专家会员、泉州市工业设计协会理事。 中国有几千年的酒文化,但从一开始,酒瓶的价值就不仅仅局限在装酒上,而是同时具有审美的内在品质。从石器时代的陶制酒瓶的浑圆形体、朴实色彩以及简单图案之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初民对酒器审美功能的诉求。其后,酒瓶的材料在铜、瓷、铁,乃至玉石之间不断切换,酒瓶的形态也是变化万千,形态各异。进入工业文明之后,批量化生产,以及大众性消费,大大消减了酒瓶的诗性因素。酒瓶很大程度上成为用过即扔的一次性物品,没人在意它们的存在。 似乎在瓶子上编制心情、图画人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其实,美丽从来都没有走远。不是常说吗,“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酒瓶的美丽一直在等待发现它的那双眼睛。而杨爱武女士,就有着这样一双高度敏感的眼睛。 每每问及为何钟情于瓶艺,杨老师总是回忆说:“ 2008年春节,我先生的哥哥从加拿大带了两瓶冰酒送给我们,瓶子瘦瘦高高的,很漂亮,也很特别,我一直收藏着。”“我的创作就源于这两个不舍得扔掉的瓶子。”“后来在一本名为《顶级永恒的奢华传奇》的书里,看到了一些关于酒标的文章,我被这些文章吸引住了,于是突发奇想,想在酒瓶上搞创作。 ”当时,杨老师找到一个对绘制瓶艺同样感兴趣的女学生一起创作,“我们当时在冰酒瓶上做了一个城堡的彩绘,虽然技艺不够娴熟,但对我来说很有纪念意义。” 从对两个舍不得丢弃的空瓶子萌发出在瓶子上进行艺术创作的欲望,并大胆将其付诸实践,恐怕不是出于偶然。你或许认为这其中包含了一种“变废为宝”、“旧瓶再利用”的环保意识。这当然没有错。但更多的,应该还是出于对瓶子天然造型的审美敏感,从而在瞬间萌发了一种为瓶子创造第二生命的冲动。正如杨老师所说:“ 酒喝完,好比瓶子的第一次生命用尽,而我们的创作就如同赋予了它第二次生命。 ” 不管怎样,杨老师发现了一片崭新的艺术创作空间,并勇敢地进行了尝试。从2009年开始瓶艺创作便一发不可收拾:从无到有,从生到熟,从单一到丰富,从保守到开放。转眼经过7年的历练,杨老师带领她的“爱武一格”团队, 终于摸索出一条立足闽南、面向世界,扎根传统、不断创新的瓶艺创作路线,目前已经有近400件优秀作品问世。 其中的一些代表性作品经常亮相于各大传统与新生媒体。2014年4月,在泉州领SHOW天地优秀空间举办的“爱武一格”瓶艺收藏展,更是将泉州木偶、惠安女、泉州湾等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闽南元素融于一瓶,成为全国首个有关瓶艺的专题性展览。杨老师的瓶艺作品,往往兼具 传统性与现代性、全球性与地域性,将历史文脉与时代精神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具有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等多重价值。 就外在来看,杨老师似乎特别喜欢跨界。因为艺术并不是她的本行,她本科是华侨大学法律专业毕业。出于个人兴趣,又先后就读于北京服装学院和国际知名的莱佛士服装学校。杨老师的家学似乎也与艺术无关,她父亲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是著名物理化学家卢嘉锡先生的高徒,她先生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精密机械系,家中其他人所学也多是机械制造、财会、金融之类。这些乍看来和艺术毫无关系的专业,不但没有影响杨老师对艺术的天生热爱,反而从不同侧面给她的瓶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比如,她特别擅长将传统服饰的造型融汇到瓶艺创作中去,而且可以结合得天衣无缝。 杨老师在2010年成立了工作室团队之后,还聘请化工或机械专业的教师作为特别顾问,因为,不仅在思想层面,在现实层面,瓶艺创作的复杂性也会经常触碰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所以,天下的道理本来都是相通的,在杨老师那里,跨界并不是技术手段的简单挪用,而是领悟艺术深层精神后的触类旁通。杨老师说:“ 艺术创作是一种自然的生命表达,是一种真实的情感流露。 ”这即是得意而忘言、得神而忘形,中国传统艺术的创作理念,与杨老师的瓶艺创作可谓不期而遇。 清代画家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瓶艺的创作亦是如此,完全照抄传统是不行的,必须要融入时代精神,甚至地域文化。 杨老师的瓶艺有意识地将闽南文化融汇其中,创造了不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瓶艺作品。 如《刺桐红》取材于泉州市市花刺桐花,火红的底色即为刺桐花色,其上点缀以青白冷色调,形成鲜明的色温对比。该作品也与闽南民间美术钟爱红色的传统不谋而合。《仿江加走木偶头》是将泉州木偶的经典造型移植于瓶绘之上,形成活泼生动的人物造型。《霓裳艳影》用浓烈热情的色调,将惠安女的服饰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这对瓶子我并没有多加修饰,只是点缀一些纽扣和纹饰。”杨老师如此说。《醉青梦》作为杨老师的代表之作,同时也是专利作品,更是将德化青花瓷的古典美与具有现代美学精神的“残缺美”结合起来,其中又隐约可见蓝花布衣的传统情怀。 “技近乎艺,艺近乎道”,“技、艺、道”构成了自下而上的三种审美境界。从“瓶艺”到“瓶道”,是一个艺术家的自然精神诉求。杨老师说:“ 一瓶一世界,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积累,可以将瓶艺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最终能成为一种‘瓶道’ ”。万事万物都是自足圆满的, 一个瓶子就是一个世界,是大世界中的一个小世界,也是大千世界本身的一个缩影 。所以,借瓶以观道,借瓶艺而悟道,在瓶艺中思考艺术、品味人生、认知世界,方是“瓶艺”的真正精神所在。杨老师的《大象无形》系列,可以说是直接表现“瓶道”的难得佳作。五个瓶子稍作变形,形成有张有弛、有开有合,有起有伏的系列形态,大有“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的宇宙之势。 对瓶艺创作者而言,追求“瓶道”的过程,不仅是在技艺上追求卓越、以期达到炉火纯青境地的过程,也是对自我身心进行不断历练和打磨的过程。对于年轻的瓶艺创作者而言,更应该抖擞精神,振奋意志,在强化自身瓶艺创作水平的同时,尽可能让更多人了解瓶艺,学习瓶艺,乃至加入到瓶艺创作者的队伍中来,所谓“自觉而觉他,自度而度人”是也。 老子说“无用之用,乃为大用。” 以杨老师为带头的“爱武一格”的瓶艺创作,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旧瓶再利用”,而是在一个小小的瓶子中,捡起了历史,找到了当下,同时又遇见了未来。附: 杨爱武 ,女,福建泉州人,毕业于华侨大学法学院,结业于北京服装学院、莱佛士国际服装学院。现为泉州爱武一格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创意总监,爱武一格团队指导老师,瓶艺师、泉州市工业设计协会理事、泉州市创意产业协会专家会员、华侨大学美术学院资料室负责人。其手绘瓶艺作品入选“泉州伴手礼”名录,代表作《醉青梦》、《大象无形》1号、《大象无形》2号三个作品获国家专利。 刘向东 ,知名现代艺术家。在《美术》《诗刊》《东方艺术》等杂志发表诗画作品两百多件次,出版《纽式艺术及象象主义》《影视理论与创作》等书籍十多部。 王冬松 ,艺术史工作者,香港中文大学艺术哲学博士,华侨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江苏理工学院特聘研究员,在《美术研究》、《装饰》、《美术与设计》、《史林》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翻译学术专著《马奈的现代主义》一部。 手记:杨老师的“瓶艺”,是一种召唤,也是一种诉求,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坚守。它像一朵开在崖畔上的小花,背临大陆,面朝海洋,沐风而歌,向阳而舞,具有蓬勃的生命和灿烂的梦想。一如杨老师所言:“如果能够经得住历史的冲刷,这些瓶艺无疑能成为后世艺术天空的一道亮丽风景!”这也是我们共同期待的未来! (文章写于2016年,图片均来自爱武一格)
[1] 刘岳屏. 服装展示空间设计初探[J]. 广东建筑装饰, 2007, (04) . [2] 李洪琴. 民族民间服饰的现代设计方向[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6, (09) . [3] 梁宇,李曼. 法国天才的时装设计师——伊夫·圣·洛朗[J]. 世界博览, 1985, (05) . [4] 陈沛照,王希辉. 花蓝瑶服饰文化内涵阐释[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6, (02) . [5] 孙云. 浅析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的意义途径[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6) . [6] 朱剑波. 朝鲜族传统服饰特征及其民俗探源[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6, (05) . [7] 尹笑. 飘如游云 矫若惊龙 中国古代服装之美[J]. 东方艺术, 2006, (02) . [8] 林朝阳. 中国古代服色的审美意识[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 [9] 蒋孝锋,刘国联,蒋琳. 中、日、韩三国人对于民族服装的态度与选择要素的比较研究[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3) . [10] 高秀明. 服装展示与服装艺术[J].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一本、二本的概念。北京服装学院(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是中国一所以服装命名,艺工为主,艺、工、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创新创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始建于1959年2月,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隶属纺织工业部。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1998年由纺织工业部划转北京市为主管理。2017年4月,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整体并入北京服装学院,同时撤销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建制。截至2022年6月,学校设有一校三址,与昌平区北七家镇商务部培训中心联合办学共建北校区;设有9个全日制本科教学学院,开设31个本科专业,辅修学位(双学位)3个,第二学士学位2个;有教职工892人,专任教师645人,全日制本硕博在校生7525人,其中本科生6197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328人。
师资力量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892人,专任教师645人。高级职称323人,其中正高职称96人,占教师总数的14.9%,副高职称227人,占教师总数的35.2%。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591人,占教师总数的91.6%,其中博士学位教师185人,占教师总数的28.7%。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北京高等学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7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3人。 2020年10月24日,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创新教学团队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刘瑞璞、赵国梁、郑嵘、安佳、王越平、詹凯、王群山 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邵新艳等北京高等学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基于设计责任感培养的环境设计系本科育人团队(2019年)院系专业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设有9个全日制本科教学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语言文化学院、美术学院),2个教学部门(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开设31个本科专业,辅修学位(双学位)3个,第二学士学位2个。
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14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获批“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北京市特色专业9个,北京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2个,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级教学示范中心2个,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3个,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9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5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28门校级精品课程;有17部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9部入选北京市精品教材。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轻化工程专业通过英国纺织化学家协会(SDC)国际认证,会计学专业通过澳洲会计师公会认证。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艺术设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工业设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艺工融合应用型现代服装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服装服饰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爱慕内衣有限公司艺术学实践教育基地北京市特色专业: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业设计、轻化工程、表演等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服装设计与工程、市场营销、公共艺术、国际经济与贸易、传播学、绘画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服装材料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服装服饰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服-爱慕服装专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服-新百丽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服-盛虹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教学成果截至2021年12月,学校组织完成25项校级教改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2021年组织完成29个“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遴选推荐工作;遴选推荐“基于‘创业决策逻辑机制’的商科双创教育理论构建与教学创新”等14项成果申报“纺织之光”2021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最终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组织完成2021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审,评出14项获奖成果,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0项。2021年,学校42支创新创业团队参加第20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其中“乐米纤维”团队获北京市一等奖,并入围国赛,3支项目获得北京市二等奖,7支项目团队获北京市三等奖。学科建设截至2022年6月,学校设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1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设计艺术学、艺术学、材料学 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设计学
学位授予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学理论、设计学、美术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艺术、国际商务、工程科研机构截至2022年6月,学校设有教育部研发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北京技术转移中心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首都科技条件平台1个,在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残联、北京冬奥组委会等指导下建设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无障碍服装研究中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研发实验室等机构,设立服饰文化研究院、时尚研究院、生活方式研究院等机构。
科研成果截至2022年6月,学校“十三五”以来,教师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目110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3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获得授权专利20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40余项(含艺术作品)。学术资源学术刊物《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在2004年、2008年连续两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国内外十多个著名数据库或文摘杂志列为固定收录刊源,其中包括《美国化学文摘CA》、《世界纺织文摘(WTA)》、《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纺织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等。《艺术设计研究》(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有科学·艺术·时尚、理论前沿、服饰研究、艺术家与设计师、设计与文脉、学术立场和教学园地等栏目。合作交流截至2021年12月,学校与近60所国际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连续获批国家留基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国际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参与国际时尚院校联盟(IFFTI)和国际艺术、设计和媒体院校联盟(CUMULUS)等平台活动,承办国际时尚院校联盟(IFFTI)年会,发起国际首饰设计高校联盟,主办高规格国际赛事、展览及论坛活动,获批“一带一路国家服饰文化高端人才培养基地项目”。截至2021年12月,学校与中央美术学院、中央财经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4所部属高校合作开展双培计划,进行“3+1”模式中长期访学,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继续开展“1+2+1”模式、“2+1+1”模式的北京市级外培计划项目,与西班牙、瑞士开展暑期工作营形式的校级外培计划项目,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签署对口支援协议。
中文呢核心 北大核心 SCI、SSCI、CSSCI 南大核心 ISSCI
一、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此核心目录目前是国内知名度最高的、最大众化的核心,以至于现在一说核心期刊,就是指它了。每4年评一次,下一次公布具体目录,正常应该是在2012年。
二、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此核心目前是国内比较好的高等院校公认的权威期刊,主要涉及社会科学,地位比中文核心要高。
但是因为这里面的多数期刊要求太高,比如说作者必须是博士或者副教授,才有资格发表文章,所以在二类高等院校,知名度不高。此核心两年评一次。
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此核心主要涉及自然科学,现在主要是医学行业认可,其他行业认可这个核心的极少,所以地位比中文核心低,但是在医疗行业,使用率却颇高。此核心每年都会有小变化,两年一次大变化。
四、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正常来说,这个核心级别比cssci还要高,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就因为级别太高,普通作者根本没有机会在上面发表文章,尤其是在二类本科以下的院校,知名度却很一般。目录两年一变 另外还有几个核心,比如
五、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主要涉及学报,认可度一般 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主要涉及社会科学,级别也是极高,知名度一般。
七、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虽然他也算一个核心数据库,但是现在认可度极低,多数不认为他是核心。
国内七大核心期刊:
(1)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3)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4)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衡量方面。
如在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
论文核心期刊指的是哪些期刊,回答如下:
核心期刊就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主要是信息量大,质量高,在某一领域内受重视的专业期刊,核心期刊也包含国内和国际核心
一、常见的国内核心期刊
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又称北大核心),目前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看,其等级属于同类划分为较为权威的一种,在知网数据库中,核心期刊标识为北核标识,表明该期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总览》来源期刊收录。
2、南大核心,两年一评,含金量要高于北核,发表难度也要高于北核,南大核心分为来源期刊和扩展版期刊。在知网数据库中,CSSCI标识表示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含扩展版)收录。
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进行遴选和调整 ,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
4、CSCD来源期刊,可以称得上国内的SCI,定量与定性综合评估结果构成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知网数据库中CSCD标识表示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收录。
二、常见的国际核心期刊
1、 SCI 《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自然科学方向的核心期刊,分为四个区,一区、二区期刊影响因子高,含金量也很高,发表国际核心论文比较受认可。
2、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社会科学方向的核心期刊,也是分为四个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
3、EI《工程索引》在全球的学术界、工程界、信息界中享有盛誉,是科技界共同认可的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的EI期刊和EI会议论文水平都是很高的,在知网数据库中,EI标识表示被工程索引(美)收录。
4、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是艺术与人文科学方面重要的数据库,收录了很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含金量也很高。
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往往指的就是上述几类刊物,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类常见刊物收录等级,比如: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CA 《化学文摘》, РЖ,AJ 《文摘杂志》等,在知网数据库也常见到类似的标识,选择这类期刊安排论文,含金量还是很高的,更多详情也可以询问专业学术顾问。
浅析中国历代服饰与文化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类社会经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 万年。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本文章将从中国历代服饰的介绍,探讨服饰文化体现的本色品味的经典风情和人类智慧的相通、相容性以及阶级观念在服装上的体现。原始社会服饰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 。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1.9万年左右)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在纺织品出现之后,贯头衣已发展为一种定型服式,在相当长时期、极广阔的地域和较多的民族中普遍应用,基本上替代了旧石器时代部件衣着,成为人类服装的粗型。新石器时代除有笼统式服装外,还从一些陶塑遗物发现有冠、靴、头饰、佩饰。商周服饰由商代到西周,是区分等级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确立的时期。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 ,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春秋战国服饰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从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贵重。古人佩玉,尊卑有度,并赋以人格象征 。影响所及,上层人士不论男女,都须佩带几件或成组列的美丽雕玉。春秋战国时期的衣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社会的窄小,已趋迥然。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春秋战国时期的衣服款式空前丰富多样,不仅表现于深衣和胡服。乐人有戴风兜帽的,舞人有长及数尺的袖子,有人还常戴鸱角或鹊尾冠,穿小袖长裙衣和斜露臂褶的下裳。这些都与多彩的社会生活相关。秦汉服饰这一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在汉代,随着舆服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等级区别也更加严格。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西汉建元三年、元狩四年,张骞奉命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中断,史称丝绸之路。于是,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自秦而汉,深衣有了一些发展和变化。从东汉社会上层来看,通裁的袍服转入制度化。秦代服制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持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不论单、绵,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连为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幅;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成为定型化套装。下着紧口大裤,保持“褒衣大裙”风格。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汉代有了舆服制度。史书列有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等20余种。服饰上的等级差别已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冠服在因袭旧制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识;佩绶制度确立为区分官阶的标识。魏晋南北朝服饰魏晋和南北朝时期 ,等级服饰有所变革,民族服饰大为交融。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这一制度此后历代相沿杂而用之,直到元明。晋代的首服除幅巾为社会沿用之外,有官职的男子还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纱帽的称漆纱笼冠,本是两汉武士之制,传之又传,不仅用于男官员,并流传民间且男女通用。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人民错居杂处,政治、经济、文化风习相互渗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饰也因而改易发展。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渐成主流,不分贵贱、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着“上俭下丰”。东晋末至齐、梁间,衣着为襦裙套装,原始于汉代,晋代时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宽大的特色,流行一时。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服饰受汉朝典章礼仪影响,穿起了汉族服装。魏孝文帝推行华化政策,改拓跋姓氏,率“群臣皆服汉魏衣冠 ” 。原来鲜卑族穿着夹领小袖衣服这次改革旧俗,史称孝文改制,使秦汉以来冠服旧制得以赓续,推动了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隋唐服饰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 ,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隋唐时期男子冠服特点主要是上层人物穿长袍,官员戴幞头,百姓着短衫。直到五代,变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颜色来区分等级,用花纹表示官阶。隋唐女装富有时装性,往往由争奇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被纷纷仿效,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响而别具一格。隋唐时期最时兴的女子衣着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长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几乎及腋下。唐代妇女的发饰多种多样,各有专名。女鞋一般是花鞋,多用锦绣织物、彩帛、皮革做成。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来文化,唐贞观至开元年间十分流行胡服新装。宋辽夏金元服饰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 ,辽、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各民族服饰再度交流与融合。宋代服饰大致有官服、便服、遗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罗为主,政府因五代旧制,每年要赠送亲贵大臣锦缎袍料,分七宋代灵鹫球纹锦袍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袭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宋代官服又沿袭唐代章服的佩鱼制度,有资格穿紫、绯色公服的官员都须在腰间佩挂“鱼袋”,袋内装有金、银、铜制成的鱼,以区别官品。辽、西夏、金分别为中国古代契丹、党项、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权,其服饰反映了在与汉民族进行长期文化交流中,各自发扬民族传统的发展轨迹。党项族妇女多着翻领胡服,领间刺绣精美。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圆领齐膝外衣,足下着长统靴,宜于马上作战射猎;妇女穿窄袖交领袍衫,长齐足背,都是左衽,正与汉人相反,所习惯穿用的钓墩传到内地曾广为流行。辽金政权考虑到与汉族杂处共存的现实,都曾设“南官”制度,以汉族治境内汉人,对汉族官员采用唐宋官服旧制。辽代以丝绸官服上山水鸟兽刺绣纹样区分官品,影响到明清官服的等级标识,金代则以官服上花朵纹样大小定尊卑,品级最低的用无纹或小菱纹的芝麻罗。契丹、女真男服因便于行动,也为汉人采用。元代参酌古今蒙汉服制,对上下官民服色等作了统一规定。汉官服式仍多为唐式圆领衣和幞头;蒙古族官员则穿合领衣,戴四方瓦楞帽;中下层为便于马上驰骋,最时兴腰间多褶的辫线袄子,戴笠子帽。元代每年举行10余次大朝会,届时万千官员穿同一颜色、式样并加饰纳石矢金锦珠宝的高级礼服,称作质孙服,糜费为历朝少有。这种服式到明代却被用作差役服装。明清服饰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 ,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而两代上下层社会的服饰均有明显等级。上层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自唐宋以降,龙袍和黄色就为王室所专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明朝因皇帝姓朱 ,遂以朱为正色 ,又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废除不用。最有特色的是用“补子”表示品级。上层妇女中已着用高跟鞋,并有里高底、外高底之分。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袭了旧传统,且品种十分丰富。服饰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绿、桃红等色,以免与官服正色相混;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一般人的帽,除唐宋以来旧样依然流行外,朱元璋又亲自制订两种,颁行全国,士庶通用。一种是方桶状黑漆纱帽,称四方平定巾;一种是由六片合成的半球形小帽,称六合一统帽,取意四海升平、天下归一。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官帽与前朝截然不同,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之分,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皇帝有时还赏穿黄马褂,以示特别恩宠。影响所及,其他颜色的马褂遂在官员士绅中逐渐流行,成为一般的礼服。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丝纺绣染及各种手工专业的进步,为清代服饰品种的丰富创造了条件。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 、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 ,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现代服饰 (1912年以来)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华民族的服饰进入了新时代。在此之前,改良主义者康有为于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于宣统初年,曾上书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国留学生也改穿西装。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五彩纷呈的服装终于冲垮了衣冠等级制度。传统的袍、衫、袄、裤、裙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饰影响,并被许多新品种新款式取而代之。男装,民国初年出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穿着中西装都戴礼帽,被认为是最庄重的服饰。20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广大农村一直沿用传统的袄裤,头戴毡帽或斗笠,脚着自家缝纳的布鞋。女装,辛亥革命带来了多样化,一身袄裤之外,又多穿用袄裙套装。20年代以来,妇女喜爱旗袍,旗袍逐渐成为时装而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服饰崇尚简朴实用 。50~70年代,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此外流行过军便装,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连衣裙风靡城市,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但在农村,上衣下裤一直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装束。1978年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服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面貌簇新。
发了269105587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批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中华服饰从最初形制“衣裳”到清末,虽然随着历史的沿革朝代的变迁,少数民族文化的浸入,服饰的具体内容有所变化,从春秋战国的曲裙深衣,魏晋时代的大袖袍衫,唐代的圆领窄袖袍,一直到宋代人的圆领大袖袍和清代的马褂长袍……总的形态体现了宽大的特点,与表现人的形体相去甚远。一些颇有见地的西方服饰大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传统服装明显流露出“温顺”的精神。换句话,就是缺乏个性。从中国文化看,要在中国产生出这样个性鲜明,特别能显示男性色彩的领带,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的。从文化的角度看,领带只能从外国传入。 不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服饰的文化史观总是鲜明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民族的特色,总是充分地浸透了文化的主体特征。只有当一个民族从心理上开始思索反对旧的传统时,包括服饰在内的外在文化层面也随之改换面目,从而鲜明地反映出新的文化观念。 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许多有识之士走出国门,寻求国家发展之路,他们回国时,也带回了西方文化。从此伴随着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人的政治、思想文化观念也得到了改变,在服饰方面也开始向传统挑战,出现了西装革履、礼、帽、领带,短装长裙等等。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和经济的贫穷,加上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中国西装、中国领带一直步履艰难,形不成气候。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中国人接受了中山装。这种服装具有近代西式男子服装的特点,它省去了个性鲜明的领带,体现着中国传统服饰的观念,服装的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五个扣子表示“五权分立”,袖子的三粒扣表示“三民主义”,中山装与西服领带相比,透露出中国人含蓄、端庄、文雅的一面,又显示出封闭、保守的另一面,这一着装一直影响到本世纪80年代。
《装饰》杂志原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报,与这所拥有独特艺术与学术传统的学院一起,见证了新中国艺术设计的诞生与成长。自创刊之日起,《装饰》杂志就一贯以之地坚持为美化人民的生活服务,为繁荣和深化工艺美术、艺术设计与艺术理论建设服务的办刊宗旨,以全新的文化品格和高水准的学术定位,对学院的教学工作和专业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全国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广大艺术设计专业工作者充分认可的知名刊物。1999年11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清华大学合并,此后,《装饰》杂志的主办方变更为清华大学。《装饰》杂志依托清华大学这一高层次的教育科研平台,不断进取努力,在国内外形成了更为强大的影响力。作为目前国内艺术设计类唯一的核心期刊,《装饰》杂志立足学术,放眼社会,涉及衣食住行、美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涵盖艺术设计的各个专业领域,是专业设计师、设计教育者和学生的必备读物,在专业圈内享有较高声誉。《装饰》杂志被北京大学图书馆(国家最权威的图书鉴定中心)确认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列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版至第五版,连续五次被认定为国家核心期刊,并被国家图书馆认定为全国中文艺术类10种核心期刊之一以及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百家重点图书室推荐期刊。1999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首届国家期刊奖”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称号。2002年经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评选审定,批准《装饰》进入“中国期刊方阵”,获“双奖期刊”称号(“国家期刊奖、全国百强期刊奖”)。2003年1月,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我国期刊的最高奖——“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装饰》也是全国艺术类期刊中惟一获此国家级大奖的期刊。2005年2月,《装饰》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我国期刊最高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这是《装饰》连续第三次荣获我国期刊的政府最高奖,《装饰》也是全国艺术类期刊中惟一连续三次获此国家级大奖的期刊,从而圆满地完成了“三连冠”。2008年元月,教育部正式批准《装饰》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作为CSSCI来源期刊以及艺术类的核心期刊。
相对你专业性来说 肯定是 装饰 这个更适合你的 统计与决策 不是你的专业方向 很多地方要求严格的你发了这个期刊评职称也不算你专业内的
《装饰》杂志《装饰》杂志始创于1958年,是当时全国唯一的工艺美术综合性学术刊物,早期的参与者张光宇、张仃、雷圭元、沈从文、吴劳、丁聪等先生均是中国艺术界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装饰》杂志原依托中国艺术设计的最高学府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99年11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清华大学合并,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两校合并使这所正在为创世界一流大学努力的中国最高学府拥有中国科技和工业设计、产品艺术设计的最强能力。之后《装饰》杂志作为清华大学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之一,将更有实力,影响力更大。杂志内容涵盖:平面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工业设计、展示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家具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包括装饰雕塑、装饰绘画、金属工艺、漆艺等)、染织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以及艺术史论研究。《装饰》杂志被北京大学图书馆(国家最权威的图书鉴定中心)确认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列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第四版。并被国家图书馆认定为全国中文艺术类10种核心期刊之一。《装饰》杂志现已成为全国唯一的大型艺术设计综合性期刊,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百家重点图书室推荐期刊。1999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首届国家期刊奖”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称号。2002年经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评选审定,批准《装饰》进入“中国期刊方阵”,获“双奖期刊”称号(“国家期刊奖、全国百强期刊奖”)。2003年1月,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我国期刊的最高奖——“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装饰》也是全国艺术类期刊中唯一获此国家级大奖的期刊。2004年,《装饰》杂志再次被北京大学图书馆认定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至此,《装饰》已连续四届被认定为核心期刊。2005年2月,《装饰》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我国期刊最高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这是《装饰》连续第三次荣获我国期刊的政府最高奖,《装饰》也是全国艺术类期刊中唯一连续三次获此国家级大奖的期刊,从而圆满地完成了“三连冠”。《装饰》杂志由北京报刊发行局面向国内外发行,读者遍及海内外,除广告公司、设计事务所、装饰工程公司、企业形象设计公司的专业设计师外,还包括中高等艺术院校和其他艺术、设计专业师生,全国各企事业单位宣传企划人员,以及广大艺术和设计爱好者。《装饰》杂志建有全国各省市的特约撰稿人网以及发行网,在法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芬兰、新加坡等国有特约记者为杂志工作。《装饰》杂志为月刊,每月1日出版,版面为大12开,132个页码,其中四封特种纸精印,36个彩色页码为铜版纸印刷,文字页为进口特种纸印刷。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批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中华服饰从最初形制“衣裳”到清末,虽然随着历史的沿革朝代的变迁,少数民族文化的浸入,服饰的具体内容有所变化,从春秋战国的曲裙深衣,魏晋时代的大袖袍衫,唐代的圆领窄袖袍,一直到宋代人的圆领大袖袍和清代的马褂长袍……总的形态体现了宽大的特点,与表现人的形体相去甚远。一些颇有见地的西方服饰大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传统服装明显流露出“温顺”的精神。换句话,就是缺乏个性。从中国文化看,要在中国产生出这样个性鲜明,特别能显示男性色彩的领带,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的。从文化的角度看,领带只能从外国传入。 不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服饰的文化史观总是鲜明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民族的特色,总是充分地浸透了文化的主体特征。只有当一个民族从心理上开始思索反对旧的传统时,包括服饰在内的外在文化层面也随之改换面目,从而鲜明地反映出新的文化观念。 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许多有识之士走出国门,寻求国家发展之路,他们回国时,也带回了西方文化。从此伴随着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人的政治、思想文化观念也得到了改变,在服饰方面也开始向传统挑战,出现了西装革履、礼、帽、领带,短装长裙等等。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和经济的贫穷,加上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中国西装、中国领带一直步履艰难,形不成气候。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中国人接受了中山装。这种服装具有近代西式男子服装的特点,它省去了个性鲜明的领带,体现着中国传统服饰的观念,服装的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五个扣子表示“五权分立”,袖子的三粒扣表示“三民主义”,中山装与西服领带相比,透露出中国人含蓄、端庄、文雅的一面,又显示出封闭、保守的另一面,这一着装一直影响到本世纪80年代。
中国手工艺有万年以上的不间断历史,经过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段的发展演变,正面临着蜕变和再生的考验。蜕变并不意味着消亡,而是以新的方式再生。然而,蜕变过程毕竟是脱胎换骨的改造。这一事实是残酷的。但适者生存的原则不仅适用于自然界,也适用于文化产业。我们都清楚地看到,20世纪的一百年间、传统手工艺从鼎盛期日渐下滑,到世纪末,已衰退到历史的低点。而同样在这一百年间,我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历史沿革、发展规律、文化内涵的整理和研究却日渐兴隆,到世纪末已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这一反差耐人寻味,但并不奇怪,它们都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发生的。前者与社会的转型和变革紧密相联,是已发生的客观事实,不是理论问题。后者是在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大幅度提升的基础上,对历史的总结和对未来趋势的预测,有理论和实践如何结合的问题。本文拟从近代以来传统手工艺潜在的蜕变因素、工业社会与传统手工艺的冲突来分析21世纪传统手工艺的前途。结论正确与否,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一、近代:潜在的蜕变因素 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变革,推翻了千年封建体制、建立了共和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又以摧枯拉朽之势荡涤了旧的思想体系和陈规陋习,从而开辟了中国文化史的新纪元。然而在如此剧烈的社会震撼之中,传统手工艺从表面看似乎没有多少变化,大体上传承了清代的风格和技艺,时强时弱地延续了几十年。但从它与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的相关性来分析,就可以看到即将迫使它发生蜕变的潜在因素。 (一)传统手工艺的市场日渐缩小 在中国古代,手工艺品的使用几乎涉及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在“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环境中,手工艺提供了大部分的社会所需和生活所需,大到帝王的礼服、礼器,小到民间的嫁衣、纸马。尤其是宫廷和宠大的官僚机构对高档手工艺的需求曾极大地刺激了它的生产,使金、玉、漆、木、丝织、刺绣等行业的技艺登峰造极。但辛亥革命引起的政体骤变,使顶戴花翎、龙袍朝珠一夜间被废除,带有封建等级烙印的手工艺立即失去了市场。这是市场缩小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晚清以来,西方生活用品源源输入中国,如洋布、洋油灯、洋火、洋袜、电扇、电灯、钟表等等,逐步占领了大都市的市场,就连慈禧、光绪都有了钢琴和沙发。1893年(光绪十九年)上海安装了6325盏电灯,次年达到9091盏。接着,北京、天津,包括皇宫禁苑都装起了电灯(焦润明:《中国近代文化史》)。这样,实用手工艺的生产必然受到排挤。 (二)对手工艺品价值认识的偏移 传统手工艺品原来就有两大类别。一类是高档品(即后来所说的特种工艺)。兼有观赏和收藏的价值。一类是普及的实用品,直接服务于人的生活。在封建社会,高档工艺品早就成了少数人积敛财富的对象,古物则当作“古玩”收藏。据《查抄和 家产清单》,何家玉器库有“玉鼎十三座高二尺五寸、玉磬二十块、玉如意一百三十二柄,镶玉如意一千一百零六柄……,以上共作价银七百万两”。古玩器有“古铜瓶二十座、古铜鼎二十一座、古铜海三十三座……,以上共作价银八百万两”等等。民国以来,实用手工艺品虽然有收缩的趋势,但富商大地主和新贵对高档工艺品的需求并未有丝毫减少。因此对手工艺品的价值就明显地偏向了高档的特种工艺品。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明显上升,使实用价值显得无足轻重。晚清至民初苏州工艺美术的畸形发展就是一例,当时以红木家具、玉雕、珠宝、檀香扇、刺绣为大宗,基本上都是特种工艺品。 (三)手工艺的创作观念难以与时代同步 近代传统手工艺的创作观念长期停留在清代风格之中,少有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父子师徒世代相继的传承方式,使技艺和风格走向程式化,一时难以扭转。正如《考工记》所说:“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二是近代文化转型的不平衡性,使传统手工艺无法迅速与时代靠拢。上个世纪初叶,当东南地区和大都市已经出现较多西装的时候,边远地区还在给少女裹足,社会上出现了古今混杂、中西并举的现象,传统手工艺似乎无所适从。一些人感到世事的变迁,以创新来争取市场,如景德镇瓷瓶上出现了时装人物画。一些人处于猎奇心理,又丢不开传统的观念,就产生了非中非西的混合风格。如苏州东山雕花大楼,既有中国吉祥纹和廿四孝雕刻,又有罗马柱头和文艺复兴式的雕花,杂乱无章。只有刺绣不自觉地发生了比较彻底的蜕变。刺绣在古代以实用为主,明代露香园的“顾绣”开创了以绣仿画的工艺,并广为流传。在实用刺绣日趋衰退的时候,这种工艺反而蒸蒸日上,但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刺绣了。三是高居于现实生活之上的高档工艺品,本来就是用以升值的藏品和玩物,以仿古为上品,自然可以无视社会的变革。总之,近代传统手工艺处在变与不变,似变非变的边缘线上,预示着一场难以阻挡的蜕变之风将要横扫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