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转基因

发布时间: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转基因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⒈ Bhattacharyya-Pakrasi,M.,Peng,J.,Elmer,J.S.,Laco,G.,Shen,P.,Kaniewska,M.B.,Kononowicz,H.,Wen,F., Hodges,T. K.,and Beachy,R. N. 1993. Specificity of a promoter from the rice tungro bacilliform virus for expression in phloem tissues. The Plant Journal 4: 71-79.⒉ Boogaart Tom van de,Wen F J,Davies J W,Lomonossoff G P. Replicase-derived resistance against pea early browning virus in Nicotiana benthamiana is an unstable resistance based upon 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MPMI.2001,14⑵:196-203⒊ Chang-xiang Zhu,Yun-zhi Song,Guo-hua Yin,and Fu-jiang Wen. Induction of RNA-Mediated Multiple Virus Resistance to Potato Y,Tomato mosaic and Cucumber mosaic viruses. 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2009,157,101–107。⒋ Guohua Yin & Zhaonan Sun & Nan Liu & Lin Zhang & Yunzhi Song & Changxiang Zhu & Fujiang Wen. Production of double-stranded RNA for interference with TMV infection utilizing a bacterial prokaryotic expression system.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2009,84:323–333⒌ H. M. Liu1,C. X. Zhu,X. P. Zhu,X. Q. Guo,Y. Z. Song and F. J. Wen*. A Link between PVYN CP Gene-mediated Virus Resistance and Transgene Arrangement. J. Phytopathology,2007,155,676–682⒍ Huq,E.,Hrrington,S.,Hlossain,M. A.,Wen,F.,McCouch,S. R.,and Hodges,T.K. 1999.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pdc2 and mapping of three pdc genes from rice. Theor Appl Genet,98: 815-824.⒎ Li Xu & YunZhi Song & JunHua Zhu & XingQi Guo & ChangXiang Zhu & FuJiang Wen. Conserved Sequences of Replicase Gene-Mediated Resistance to Potyvirus through RNA Silencing. J. Plant Biol. DOI 10.1007/s-5⒏ Ma J,Song Y Z,Wu B,Jiang M S,Li K D,Zhu C X,Wen F J. 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rice new germplasm with strong resistance against two isolations of Rice stripe virus by RNA interference. Transgenic Research,2011⒐ Peng,J.,Wen,F.,and Hodges,K. K. 1993. A rapid method for qualitative assay of both NPT Ⅱ and GUS activities in transgenic plants.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11: 38-47.⒑ Peng,J.,Wen,F.,Lister,R. M. and Hodges,K. K. 1995. Inheritance of gusA and neo genes in transgenic rice. Plant Molecular Biology,27: 91-104.⒒ Vincent,J. R.,Lister,R. M.,Ueng,P. P.,Wen,F.,Lei,C. H.,Klein,R. E.,and Larkins,B. A. 1989. Biotechnology: new weapon against barley yellow dwarf luteoviruses. In Barley Yellow Dwarf in West Asia and North Africa,Ed. Comeau and Makkouk,ICARDA,1989.⒓ Vincent,J. R.,Lister,R. M.,Ueng,P. P.,Wen,F.,Lei,C. H.,Klein,R. E.,and Larkins,B. A. 1990. Genomic organization of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es. Barley Yellow Dwarf Newsletter. No. 3: 34-37. CIMMYT,Mexico,D. F.,Mexico.⒔ Wen,F,and Lister,R. M. 1989. Cross protection from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es. Barley Yellow Dwarf Newsletter. No. 2: 62-64. CIMMYT,Mexico,D. F.,Mexico.⒕ Wen,F,and Lister,R. M. 1990. Studies of cross protection among strains of BYDV. Barley Yellow Dwarf Newsletter. No. 3: 37-38. CIMMYT,Mexico,D. F.,Mexico.⒖ Wen,F,and Lister,R. M. 1991. Genomic masking and phenotypic mixing between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es. Barley Yellow Dwarf Newsletter. No. 4: 38-39 CIMMYT,Mexico,D. F.,Mexico.⒗ Wen,F. and Lister,R. M. 1988. Cross-protection Among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es. Phytopathology 78: 1587.⒘ Wen,F. and Lister,R. M. 1989. Heterologous encapsidation in mixed infections among three isolates of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Phytopathology 80: 1036.⒙ Wen,F. and Lister,R. M. 1989. Cross Protection and Relationships Among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es. Phytopathology 79: 1174.⒚ Wen,F. and Lister,R.M. 1991. Heterologous encapsidation among four isolates of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J. Gen. Virol. 72: 2217-2223.⒛ Wen,F.,Lister,R.M.,and Fattouh,F.B. 1991. Cross protection among strains of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J. Gen. Virol. 72: 791-799.21. Wen,F.,Peng,J.,Lister,R.M.,and Hodges,T.K. 1992. A procedure for regeneration of indica and japonica varieties of rice from protoplasts.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 9: 308-321.22. Wen,F.,Peng,J.,Lister,R.M.,and Hodges,T.K. 1993. Comparative efficiency of promoters for stable expression of the gusA and transgene inheritance in transgenic rice. 植物学报 (英文版),5: 102-109.23. Xuemei Chen*,Jing Liu*,Li Xu,Fang Jiang,Xueying Xie,Changxiang Zhu and Fujiang Wen. Inhibiting Virus Infection by RNA Interference of the Eight Functional Genes of the Potato Virus Y Genome. J Phytopathol,doi: 10.1111/j.1439-0434.2010.024. Yipei Wei · Fangyin Yao · Changxiang Zhu Mingsong Jiang · Guangxian Li · Yunzhi Song Fujiang Wen*. Breeding of transgenic rice restorer line for multiple resistance against bacterial blight,striped stem borer and herbicide. Euphytica,2008,163:177-18425. ZHANG TingTing,SONG YunZhi,LIU YuDong,GUO XingQi,ZHU ChangXiang* & WEN FuJiang*. Overexpression of phospholipase Dα gene enhancesdrought and salt tolerance of Populus tomentos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8,53 (23): 3656-366526. Zhao-Nan Sun & Guo-Hua Yin & Yun-Zhi Song & Hai-Long An & Chang-Xiang Zhu & Fu-Jiang Wen. Bacterially Expressed Double-Stranded RNAs against Hot-Spot Sequences of Tobacco Mosaic Virus or Potato Virus Y Genome Have Different Ability to Protect Tobacco from Viral Infection. Appl Biochem Biotechnol DOI 10.1007/s12010227. Zhao-Nan Sun,Yun-Zhi Song,Guo-Hua Yin,Chang-Xiang Zhu and Fu-Jiang Wen. HpRNAs Derived from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NIb Gene Have Different Abilities to Protect Tobacco from Infection with Potato Virus Y. J Phytopathol doi: 10.1111/j.1439-0434.2009.01650.x28. Zhu Chang-xiang,Yao Fang-yin,Li Guang-xian,Wen Fu-jiang. Identification of Bt-transgenic Rice Plants for Resistance to Stripe Stem Borer (Chilo suppressalis)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Transgenes.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2,1⑷: 388-390.29. ZHU Junhua,ZHU Xiaoping,WEN Fujing,BAI Qingrong,ZHU Changxiang,SONG Yunzhi. Effect of cDNA fragments in different length derived from potato virus Y coat protein gene on the induction of RNA-mediated virus resistance. Science in China Ser. C Life Sciences,2004,47⑷: 382-388.30.白庆荣,朱俊华,刘晓玲,朱常香,宋云枝,温孚江*。利用RNA介导的抗病性获得抗2种病毒的转基因烟草。植物病理学报,2005,35⑵:148-15431.迟胜起,宋云枝,朱常香,郑成超,刘晓玲,温孚江*。核基质结合区对马铃薯Y病毒全长非翻译CP基因介导抗病性的影响。植物病理学报,2005,35⑷:345-35132.慈晓燕,姚方印,朱常香,宋云枝,温孚江*,姜明松。含cry1Ab和Xa21基因抗病虫水稻选育研究及其田间表现。中国农业科学,2005⑵:313-31933.葛泉卿,Michael Maixner,温孚江。人工培养液在植原体昆虫介体筛选中的应用。植物保护学报,2004,31⑶:176-18134.葛泉卿,Michael Maixner,温孚江*。嵌套引物P1/P7-U3/U5检测葡萄黄花(stolbur)植原体时扩增出的额外片段分析。植物病理学报,2005,35⑵:97-10335.葛泉卿,温孚江。葡萄黄化病和葡萄带叶蝉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植物保护学报,2006,33⑴:51-5836.郭兴启,李学涛,朱常香,温孚江。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与寄主互作地分子基础。微生物学通报,2002,29⑸:90-9437.郭兴启,吕士恩,朱常香,宋云枝,孟祥兵,郑成超,温孚江。利用RNA介导的抗病性获得高度抗马铃薯Y病毒的转基因烟草。植物病理学报,2001,31⑷:349-35638.郭兴启,温孚江,宋云枝,孟祥兵,吕士恩,郑成超,朱常香。翻译和非翻译马铃薯Y病毒外壳蛋白基因介导的抗病性比较。病毒学报, 2001,17⑷:360-36739.郭兴启,温孚江,宋云枝,朱常香,孟祥兵,吕士恩,郑成超。表达马铃薯Y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烟草其高度抗病性是RNA介导的。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1,30(增刊):117-12640.郭兴启,温孚江,朱汉城。2000。烟草感染马铃薯Y病毒后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浙江大学学报,26:75-70。41.郭兴启,温孚江。中草药提取物防治番茄花叶病毒试验初探。西北农业学报,1999,8⑷:8-1242.郭兴启,朱常香,宋云枝。RNA沉默与植物病毒。生命科学,2001,14⑴:9-1343.贾乐,温孚江。富锌冬虫夏草菌丝体中有机化程度及氨基酸含量分析。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⑾:95-9844.李 鹏,宋云枝,刘晓玲,朱常香,温孚江*。马铃薯Y病毒CP基因5’端和3’端反向重复结构介导的抗病性研究。植物病理学报,2007,37⑴:69-76.45.李云,宋云枝,朱常香,温孚江*。hpRNA的茎环比例对RNA介导的病毒抗性产生的影响。植物病理学报,2008,38⑸:468-477。46.刘红梅,孟祥兵,温孚江。转录后基因沉默。植物病理学报,2002,32⑶:193-19947.刘静 ,陈雪梅 ,宋云枝 ,吴斌 ,朱常香 ,温孚江. 马铃薯Y病毒HC—Pro、CI、NIb和CP基因介导的病毒抗性比较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2010,40⑴:57—6548.刘晓玲,宋云枝,刘红梅,温孚江,朱常香,白庆荣。马铃薯X病毒25 kD 运动蛋白基因和外壳蛋白基因介导的抗病性研究。作物学报,2005,31⑺:827-832。49.马进,宋云枝,李开东,朱常香*,温孚江*。水稻条纹病毒山东济宁分离物RSV-SD-JN2分子变异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2008,35⑸:415-42050.曲静,郭兴启,慈晓燕,亓栋,温孚江。马铃薯X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其作为表达载体地应用。中国病毒学,2003,18⑴:87-9251.曲静,朱常香,温孚江,郭兴启,宋云枝。一个马铃薯X病毒分离物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分析与株系鉴定。植物保护学报,2003,30⑷:358-36452.宋云枝,李玲玲,朱常香,温孚江,温孚凯。芜菁花叶病毒山东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中国农业科学,2005⑶:504-51053.王爱菊,姚方印, 温孚江,朱常香,李广贤,扬磊,朱其松,张洪瑞。利用Bt基因和X21基因转化获得抗螟虫、白叶枯病的转基因水稻。作物学报,2002,28⑹:857-86054.王秀芳,朱常香,温孚江,竺晓平,郭兴启。一个马铃薯Y病毒山东分离物的分离与鉴定。植物病理学报,2003,33⑶:203-20955.温孚江,Peng,J.,Lister,R.M.,and Hodges,T.K.,1994。gusA和neo基因在转基因水稻后代的遗传研究。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 37-43.56.温孚江,郑成超。农业种植业与生物技术。山东大学学报,1998,33(增):1-3。57.温孚江,朱常香。转录后基因沉默与植物的病毒抗性。生物工程学报,2001,17⑶:231-23558.张可伟,王健美,扬国栋,郭兴启,温孚江,崔德才,郑成超。强MAR的分离及其体外功能鉴定。科学通报,2003,47⒇:1572-157759.张松,魏毓棠,温孚江,傅连海。1997。利用乙烯抑制剂AgNO3建立大白菜 高频植株再生体系。园艺学报,24:94-96。60.朱常香,胡全安,温孚江,郑成超,张杰。用两个抗虫基因分别转化水稻及抗虫株系的获得。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9,7:259-265。61.朱常香,刘红梅,宋云枝,温孚江*。RNA介导的病毒抗性在转基因烟草中的遗传分析。遗传学报,2005,32⑴:94-103。62.朱常香,宋云枝,王玫玫,王秀芳,温孚江。烟草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血清的制备。中国病毒学,2005⑷:434-437。63.朱常香,宋云枝,温孚江。多抗PVY、TMV、CMV转基因烟草的培育。中国农业科学,2008,41⑷:1040-104764.朱常香,宋云枝,温孚江。多抗PVY、TMV、CMV转基因烟草的培育。中国农业科学,2008,41⑷:1040-104765.朱常香,宋云枝,张松,郭兴启,温孚江。抗芜菁花叶病毒转基因大白菜的培育。植物病理学报,2001,31⑶:257-26466.朱常香,王玉军,郭兴启,程云吉,温孚江*。烟草蚀纹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抗血清制备。植物保护学报,2005,32⑷:362-366。67.朱常香,姚方印,温孚江,宋云枝。cryIA(b)基因及其介导的抗性在转基因水稻中的遗传。植物保护学报,2003,30⑴:1-768.朱俊华,朱常香,温孚江,宋云枝。正向和反向重复RNA介导的抗马铃薯Y病毒基因工程比较研究。植物病理学报,2004,34⑴:133-140。69.朱俊华,竺晓平,温孚江,白庆荣,朱常香,宋云枝。马铃薯Y病毒衣壳蛋白基因片段长度对RNA介导抗病性的影响。中国科学(C辑),2004,34⑴:23-30。70.竺晓平,朱常香,宋云枝,温孚江,刘红梅,李向东。CP基因3’端短片段介导的对马铃薯Y病毒的抗性。中国农业科学,2006,39⑹:1153-1158。

先看看些列文献,如果你自己找不到可以 法邮件或者qq 联系1205032901 农杆菌介导玉米转基因的影响因素研究 全文快照 白云凤 王国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年3期 2 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影响因子的研究 全文快照 袁鹰 李启云... 分子植物育种-2006年2期 3 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刘丽霞 李德全 生物技术通报-2005年6期 4 影响农杆菌介导玉米愈伤组织遗传转化因素的研究 农友业 何勇强... 广西植物-2005年2期 5 根癌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高武军 卢龙斗... 中国农学通报-2004年6期 6 影响农杆菌介导玉米优良自交系遗传转化的因素 黄雪清 卫志明 实验生物学报-2004年5期 我将文献的摘要先发这里农杆菌介导玉米转基因的影响因素研究白云凤 王国英 苟明月 赵晋锋 董志刚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实验室,北京100094摘 要:研究了农杆菌介导玉米转基因过程中涉及的外植体选择、高渗和农杆菌共培养、选择培养基筛选转化体等因素对愈伤组织生长及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基因型玉米自交系中有少数幼穗幼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生长速度快,转化效率高;高渗和农杆菌共培养以及除草剂筛选抑制愈伤组织的生长,致使部分转基因愈伤不能分化成苗,并提出其解决途径。[著者文摘]关键词:玉米转基因 农杆菌介导 除草剂 转化效率分类号: S511 S513[机标]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栏目信息:相关文献:主题相关 全文快照 Influencing factors on maize transgene process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BAI Yun-Feng, WANG Guo-Ying, GOU Ming-Yue, ZHAO Jin-Feng, DONG Zhi-Gang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Agrobiotechnolog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ChinaAbstract:The effects of explant selection, high osmotic treatment, co-culture with Agrobacterium, screening of transformed plants by selecting medium on the callus growth and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were studied in the process of maize transformation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owth rate and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of immature embryos derived from a vigorous ear are higher than those from other ears. High osmotic treatment and co-culture with Agrobacteriurn and herbicide screening impede the callus growth. The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著者文摘]ation efficiency (Received Oct.15,2004;revised Dec.30,2004) 转基因技术使我们能有效利用外源基因进行品种改良、创造突破性种质。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法具有能转移较大的DNA片段、整合的外源基因重排少且多以单或寡拷贝整合l1l2 J等优点。近年来该方法在禾谷类,诸如高粱[ 、水稻[ 、玉米[ 、小麦[ ]等作物的转基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涉及外植体选择、外植体高渗和农杆菌共培养、愈伤组织在筛选培养基上培养以及筛选转化体等步骤,其中有关每一步涉及的因素对愈伤组织生长和转化的影响程度的报道尚不多见。本实验初步探讨了农杆菌介导玉米转基因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结果报道如下。1 实验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为玉米自交系“综31”,农杆菌菌株LBA4404,携带质粒pBar(含标记基因bar)或pBarF(不含标记基因bar),均由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实验室保存。基本培养基为D培养基。Key words:Maize transgene, Agrobacterium, Herbicide,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影响因子的研究袁鹰[1] 李启云[1] 郝文媛[1] 谭化[1] 孔祥梅[1] 张光弟[2] 刘德璞[1][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公主岭136100 [2]吉林省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四平136500摘 要:以东北春玉米自交系7922、340、78599、921及美围杂交种H99等幼胚愈伤组织为受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Bt(CrylA.)基因,研究菌液预处理、愈伤组织状态、侵染培养基、侵染时间及共培养条件等因素对转化频率的影响。根据转化愈伤组织的除草剂(Basta)抗性筛选结果评估转化率,表明继代培养3-5d的愈伤组织适于转化,其中以继代5d的7922愈伤组织转化率最高,为46.6%;不同基因型对农杆菌转化率存在差异,H99的抗性愈伤组织率为34.57%,7922为26.27%、340为21.36%、78599和921抗性愈伤组织率仅为8.02%和6.78%。基因型间差异显著;浸染培养基中加入(AS100~200mg/L)抗性愈伤转化率明显提高;菌液浓度OD600 0.5~0.6、侵染时间5~10min、萸培养时间3d最佳。[著者文摘]关键词:农杆菌介导法 转化频率 影响因素 抗性愈伤组织分类号: S511 S513[机标]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栏目信息:研究报告相关文献:主题相关 全文快照 Studie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Mediated Maize TransformationYuan Ying, Li Qiyun, Hao Wenyuan, Tan Hua, Kong Xiangme, Zhang Guangdi, Liu Depu 1.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ongzhuling, 136100; 2. Agriculture Generalize Station of Lishu County, Siping, 136500Abstract:Maize inbred lines in Northeast (7922,340,78599 etc.) immature embryos calli were transformed by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CrylA Bt.) in this report. Factors influencing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were studied, including pre-treatment, callus state, infection medium, infection time and co-cultivation et al.. Results showed that callus subculture for 3-5 days was suitable for transformation and that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of 7922 callus reached the highest of 46.6% after 5 days subculture. Dominant difference existed among different maize genotype on infection sensitivity and H99 was the most sensitive genotype with 34.57% resistant callus.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was improved obviously with acetosyringone (AS) (100-200mg/L) appended in medium. In addition, bacterium concentration (OD600 0.5~0.6), 5~10 minutes infection time and co-culture 3 days were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mediated maize transformation.[著者文摘]Key words: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mediated trans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Influencing factors,Resistant calli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刘丽霞 李德全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泰安271018摘 要: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上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至今其遗传转化仍比较困难,目前报道有多种成功的方法,其中农杆菌(Agrobacti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是当前玉米遗传转化的主要方法。本文综述了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研究的发展历史、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等,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著者文摘]关键词:玉米 遗传转化 农杆菌分类号: S513 S511[机标]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栏目信息:综述与专论相关文献:主题相关 Genetic Transformation System of Maize Mediated by Agrobactierium tumefaciens : A ReviewLiu Lixia ,Li Dequa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andong Key Laboratory of Crop Biology, Tanan 271018 Abstract:Maize (Zea mays L. ) is one of the three main crops of the world. Maize genetic transformation is still somewhat difficult at present. Many successful methods have been reported, of which the genetic transformation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 is a major approach. In this review, recent progresses in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maize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 its problems, and influent factors et al. were discussed, and its future advances were also prospected.[著者文摘]Key words:Maize (Zea mays L. ) Genetic transformation Agrobactierium tumefaciens根癌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高武军 卢龙斗 魏开发 孙富丛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河南新乡453002摘 要:对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基因转化中包括外植体、基本培养基及其附加物、共培养温度、信号分子与vir基因的活化的几个关键因素研究进展作了论述。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大小为1~2mm的幼胚是较为理想的转化外植体.在外植体培养基本培养基一般多选用MS和N6,在基本培养基上附加有机氮和氨基酸、金属离子均有利于转化效率的提高。转化中的共培养温度一般在20℃~25℃之间.研究认为根癌农杆菌转化禾本科植物的困难在于禾本科植物缺乏酚类物质,难以诱导Vir基因活化表达.因此在转化中多采用加入外源的酚类物质如乙酰丁香酮来提高玉米转化的成功率。关键词:根癌农杆菌 玉米 遗传转化 外植体 培养基 附加物 共培养温度分类号: S513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栏目信息:农业生物技术科学相关文献:主题相关 影响农杆菌介导玉米优良自交系遗传转化的因素黄雪清 卫志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摘 要:以我国玉米骨干自交系9046,齐319,414,Mo17的幼胚为材料,在已经建立的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幼胚转化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影响农杆菌介导玉米优良自交系遗传转化的因素,建立了优化的玉米优良自交系的遗传转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0—2.0mm的玉米幼胚是最适宜的转化受体;在感染液和共培养基中都加入乙酰丁香酮(200μmol/L)和抗坏血酸(50mg/L),能显著提高农杆菌对玉米的侵染能力;而感染前将幼胚高渗透压预处理未能提高转化率;延迟筛选有利于提高抗性愈伤组织的存活率。应用优化后的转化体系,获得了这4个玉米优良自交系的转基因植株,PCR阳性植株率为1.71%-4.09%。转化植株叶片总DNA的PCR和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T-DNA上的外源基因已经整合进了玉米基因组,并且在大多数转基因植株(71.4%)中为单位点插入。这一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将有用基因导入玉米优良自交系奠定了基础。关键词:玉米 自交系 幼胚 农杆菌介导 转化体系 遗传转化 转基因植株 感染 PCR 阳性

考研吗?如果考研的话,都是基础知识,初试阶段跟导师没什么关系,也不用找他们的论文;复试阶段也是考察基础知识,而且录取后选导师是双向选择,复试时,面试你的老师不一定是谁,所以个人认为,不要把精力放到这里,重在基本、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技能。

农杆菌转换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

转基因生物论文答辩

有关转基因的确争论许久了,如果LZ是基于支持转基因的角度,我的建议有三点:1)从人类自身的角度,为获取更高的产量或更好的品质,可以对某些基因进行调试,毕竟它们都是为人类服务的。以中国的大豆为例,中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必须保障大米和小麦的供应,大豆作为C3植物的产量有限,所以中国90%的大豆都指望进口,而进口的很多大豆则是转基因大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转基因是应对人类生存危机的很好策略。2)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为获得更优良的基因,以更适应时代的发展,进行转基因的研究是必要的,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一直也适用这样的社会,所以,转基因的本身也是对进化很好的相应,只有先适用环境才能再谈发展。3)从逻辑和词汇的角度,我们谈论的是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而非转基因的应用,这一点对我们正方最为有利,因为反方一定会列举很多关于转基因应用的很多缺陷,但我们谈论的是技术的研究,作为一项技术无疑是需要得到支持,不管它的应用该受到如何的限制。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很多技术或是基础研究在实验之初,我们并不知道它有用,但并不妨碍我们研究和使用它,不能因此因噎废食,等到能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好的利用并为人类造福。据说,在法拉第表演他的圆盘发电机时,一位贵妇人问道:“法拉第先生,这东西有什么作用呢?”法拉第答道:“夫人,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有什么作用呢?”我想恰如其分的说明了某些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的重要性,不是么?

转基因食品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类新型产品,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和环境安全带来潜在的风险,添加一些营养成分因子如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食用过多,会对人体的体重增加,出现肥胖症,等不良影响。因此,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管理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转基因食品更加完善的表示,对其评价,将转基因生物与对应的传统生物的生态考虑,如(形态、性状、生长发育、产量、抗逆性、适应性)和生理学(脂肪、蛋白、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毒素和过敏原等)进行比较。对果实的形态评价,观测生长过程,不难看出,发芽嫩绿——生长阶段——成熟,再到田间采收,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幼年——成熟——高峰——衰败,可引起生理和特生化反应,与非跃变型不同,酶不同,生化不同反应。根据生理、生化的反应,由呼吸作用,消耗底物,而且放出一定热量,使温度提高,促进呼吸强度加快,尤其重要的是,呼吸温度提高一定数量,随之呼吸强度加快。另如,产量的变化,人工添加一些催熟剂,有植物激素类的,常用的生长素,2,4-D类,采用比较多,在蔬菜上用,防止落花,落果。NAA,最大特点能够延长园艺产品贮藏寿命,抑制病菌侵入,减少腐烂。

不是质问了,先要自己站住脚跟,注意基于以下的前提:人是基于文化的,转不转基因,都是人生物转基因后也是生物,进化也是基于的变化基因技术前景大于危险人类已经到了不依靠转基因就难以继续发展的地步了!转基因有风险,需要充分的测试。把自己的立足点弄成反问句就可以问反方。ps:我是谨慎反对,因为促进转基因的,必然是经济因素,而经济因素很可能冲击测试的充分性,或是引起危险。人类发展慢一点兴许能多存在些时间。

拿中国举例子就行了,中国什么都是转基因的大豆,玉米等等都没吃死人,虽然别的国家都用来做饲料。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几区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Journal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

按照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方法公分为五个等级,即为A+, A, B+, B,C。农学方面的包括以下269种。其中1-55为A+和A类的排名。1 土壤学报A +2 作物学报A +3 中国农业科学A +4 中国水稻科学A +5 水土保持学报A +6 农业工程学报A +7 土壤A +8 园艺学报A +9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A +10 植物病理学报A +11 果树学报A +12 玉米科学A +13 茶叶科学A +14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A15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 A16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A17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A18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A19 麦类作物学报A20 中国生物防治A21 植物保护学报A22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A23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A24 华北农学报A25 土壤通报A26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27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A28 农业现代化研究A29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A30 大豆科学A31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A32 棉花学报A33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A34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A35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A36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37 新疆农业科学A38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A39 核农学报A40 江苏农业学报A41 分子植物育种A42 农业机械学报A43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A4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A45 农药学学报A4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47 农药A48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A49 植物保护A50 杂交水稻A51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A52 江苏农业科学A53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A54 西南农业学报A55 中国土壤与肥料A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主页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Journal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

算是国家级核心期刊,是 中文核心+CSCD核心+科技核心。农业生物技术学报主办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出版周期:月刊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4)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6-2017年度)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08年版, 2011年版, 2014年版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主编

《农民日报》、《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科技报》、《中国乳业》、《甘肃畜牧兽医》、《中国畜牧兽医》、《吉林畜牧兽医》园艺花卉类《中国蔬菜》 《蔬菜》 《中国园艺文摘》 《温室园艺》农学农作物类《中国农业气象》 《作物学报》 《中国种业》 《云南植物研究》粮油食品类《农产品加工》 《绿色食品》 《食品科学》 《中国食物与营养》林业类《中国林业教育》 《林业科技开发》 《中国城市林业》 《世界竹藤通讯》农资农机类《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包装与食品机械》《农民日报》、《中国农村经济》水产渔业海洋类《中国水产文摘》 《中国水产科学》 《中国观赏鱼》 《北京水产》农业报纸、杂志、农书1.报纸《农学报》《农学报》创刊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报社地址在上海。它是反映我国农业的第一份报纸。初为半月刊,翌年改为旬刊,每卷(期)25~30页,用连史纸石印。光绪三十一年终止,共出315卷。该报主持者有罗振玉、蒋伯斧等人。报道内容涉及农、林、牧、渔等,尤以蚕桑和茶叶的篇幅较大。《沪郊农民报》、《农民日报》《沪郊农民报》创刊于1950年初,1951年底停刊,1958年初复刊。四开四版,五天一期,后改每周出两期。由中共上海市委郊区工作委员会主办;主编田野。报道内容主要是上海市农村工作及农业生产等。数月后该报改名为《农民日报》,发行量10万份。由中共上海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主办。总编许思潮、副总编田野。1960年上半年停刊,转办内部刊物《农村工作》。《解放日报市郊版》《解放日报市郊版》试刊于1978年7月1日,10月1日起正式出版,1987年底停刊。四开四版,周二发行。由解放日报社主办,历届负责人有贾安坤、龚心瀚、宋超等。报道内容有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农村的方针政策;郊区农村贯彻执行方针政策的经验和典型;农民群众的关心热点和农事动态等。《上海农垦报》《上海农垦报》创刊于1982年。由中共上海市农场管理局委员会、上海市农场管理局主办。主编纪少华。该报四开四版、周报。主要反映上海农垦系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信息、经验等。《上海郊区报》《上海郊区报》创刊于1988年7月1日。由中共上海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办,总编朱振天。该报四开四版,每周刊出两次。主要反映郊区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发展农村经济的经验;重要农事活动的动态等。1990年7月1日改名为《东方城乡报》。《上海科技报农村版》《上海科技报农村版》创办于1987年,由市农业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科协联合主办,主编姜聚光。主要内容为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报道农业科技新闻。1988年因《上海郊区报》创办而停办。2.杂志《农村改进》《农村改进》杂志创刊于民国23年(1934年)11月20日,由中华职业教育社附设漕河泾农学团编印。创刊号刊出了《参加第二次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感想》、《沪西农村未来的危机》、《高桥农村改进区实习工作报告》、《沪西园艺场实习工作报告》等文章。只出刊一期。《土壤肥料与农业》《土壤肥料与农业》杂志创刊于民国32年(1943年)11月。季刊。该杂志为中国肥料普及会主办的农业学术性刊物,着重登载土壤、肥料方面的科技论文。主编铁明。刊出四期后停办。《化肥工业》《化肥工业》杂志初名《化学肥料》,创刊于1958年10月。月刊。1959年改名为《化工研究技术》,1960年又改名为《化学肥料技术指导》。1963~1965年,改名为《化工技术资料化肥专业分册》,双月刊。1966年起,又改名为《化学肥料工业》。1974年,定名为《化肥工业》。该杂志报道氮肥、磷肥、钾肥、复混肥、微肥、叶面肥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肥方法和肥料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同时介绍国外化肥工业的现代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由化学工业部上海化工研究所主办。《上海农业科技》《上海农业科技》创刊于1971年5月。原名《农业科技简报》,半月刊。1973年3月,改名为《农业科技通讯》,月刊。1977年1月,定名为《上海农业科技》。1980年2月,改为双月刊。该杂志坚持普及与提高、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反映上海地区农业科技成果。由上海市农学会、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主编徐开智。《科学种田》、《当代农业》《科学种田》,创刊于1972年2月,月刊。是一本集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刊物。主要介绍上海郊区及长江三角洲农村实行科学种田的新技术、新经验,同时,介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动态和基本知识。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出版。1987年,改名为《当代农业》。历任主编有施正书、黄彰栋、王模。1989年起转给江苏省农林厅编辑出版。《农药译丛》《农药译丛》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由上海农药研究所主办。主要介绍国外农药生产和使用的动态和技术。主编王能五。《食用菌》《食用菌》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农业部农业局、中国食用菌技术开发集团联合主办。该杂志着重报道食用菌生产、科研的新经验和新成果。主编张甫安。《上海农村经济》《上海农村经济》创刊1979年,季刊。1986年公开发行后改为双月刊。由上海市农村经济学会主办,主编陈锡根。该杂志主要介绍上海农村工作、农业经济的动态和经验。《上海农学院学报》《上海农学院学报》创刊于1983年5月,季刊。该刊是由上海农学院在编辑出版《上海农学院科技资料》的基础上办起来的,主要报道上海农业高等教学与生产相结合进行农业科学研究的成果。《上海农业学报》《上海农业学报》创刊于1985年2月,季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上海市农学会联合主办。主编徐新春。该杂志着重刊载上海农业科研和生产领域的科技论文,反映农业科研和生产的新成果。《杂草学报》《杂草学报》创刊于1987年,季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杂草研究会联合主办。主编张泽溥。该杂志主要刊出上海及全国农田杂草的调查、研究的动态和成果、农田杂草的防除经验、化学除草剂新品种介绍等。《上海蔬菜》《上海蔬菜》创刊于1987年,季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联合主办。主编陈恩平。该杂志报道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蔬菜科技和生产流通领域的新经验和新成果,指导蔬菜生产现代化建设。《上海农业》《上海农业》创刊于1988年,季刊。由上海市农业局主办。主编先后由王祖德、陈正玄担任。该杂志着重刊载上海农业生产的适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农业经营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农业适度规模与农田设施建设、农林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新经验,指导郊区农业生产。国内相关刊物《大豆科学》 《分子植物育种》 《麦类作物学报》 《棉花学报》《中国棉花》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遗传学报》《遗传》 《玉米科学》 《园艺学报》 /《杂交水稻》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植物学报》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水稻科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Journal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