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发布时间: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内容摘要:

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而戏曲也渐渐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学者、专家对其的研究也逐渐提上了日程。

关键词:

元曲四大家、戏剧经典人物形象、研究述评

正文:

关汉卿的《窦娥冤》,感天动地,使闻者伤心,听者流泪;白朴的《梧桐雨》,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帝王与妃子的真挚情感;马致远的《汉宫秋》,写尽了一代明君为了国家的兴盛痛失所爱的心酸;王实甫的《西厢记》表达了“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走近他们,觉得这些人物仿佛成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引得我们不住的去探究、思索。

一、 感天动地窦娥冤

关汉卿,号已斋叟,汉卿是他的字,前半生坎坷,在夹缝中求生存,后半生积极创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剧作,如带有喜剧色彩的《救风尘》和悲剧《窦娥冤》,体现了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对黑暗腐朽社会的不满。但相比较而言,我更欣赏窦娥,以下是对她的形象研究分析。

简单地说,窦娥的一生充满悲剧色彩,幼年时父亲为了能有盘缠上京赶考,把她卖给蔡婆婆家当童养媳,成年后又经历了丧父之痛,不过这一切对于从小在苦日子中“浸淫”过的窦娥来说,都算不了什么。但是从这时起,才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及生命的终结。在要不要改嫁的问题上,窦娥和蔡婆婆产生了意见分歧,蔡婆婆是年长寂寞,本无可厚非,但她最不该的是不顾窦娥的意愿逼她改嫁,这倒也就罢了,蔡婆婆毕竟是她的长辈,“尊老爱幼”的孝道不允许她忤逆婆婆。当然,如果放在现代,我绝对支持窦娥的做法——拒婚不从,但是那个时代这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更何况她并不是完完全全的不尊重蔡婆婆,至少她的死因是帮蔡婆婆顶罪。窦娥不畏强权、敢于抗争的'精神值得人称道,但她的死往往会让人产生“生不逢时”的惋惜。

在窦娥死前,她曾经发了三个誓言,即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我个人觉得,这三个誓言,除了六月飞雪,都是有可能发生的,而“无巧不成书”,这样的际遇也恰恰证明了窦娥遭受的不平,所以可以说,她是一个骨子里倔强但却有着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的人。

二、秋雨梧桐夜落时

白朴,字仁甫,号兰谷。他自幼颠沛流离,作品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浓重的沧桑感。而他所传至今的《梧桐雨》和《墙头马上》,却偏偏是爱情题材的戏剧,而我这里所要说的是及爱情、政治为一体的历史剧《梧桐雨》,题名来自白居易的同题材诗作《长恨歌》中“秋雨梧桐夜落时”一句。这一句给人一种暗示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结局的意味,因而我很喜欢,这是一种凄楚之美。

李、杨的爱情故事,有点俗套于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但因为男女主角身份尊贵,再加上当时的政治动荡,而使得这样的爱情有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自古帝王多薄情”,所以李对杨的情,成了杨“红颜祸水”的佐证,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作为一名帝王,“要江山更要美人”其实有时候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实情况是“为江山弃美人”,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的悲剧命运其实与她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的。

三、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马致远,号东篱,他的《天净沙 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他本人也有“曲状元”的美誉。同时,马致远也写过一系列杂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汉宫秋》。

《汉宫秋》是围绕历史上出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而创作的,关于这一历史事件一直以来都是众说非云,而我比较欣赏的“事实”是前几年拍的由李彩桦主演的电视剧《昭君出塞》,毛延寿对昭君一见钟情,因而私藏昭君真实画像,昭君与呼韩邪在成婚前巧遇,两情相悦,而汉元帝则成了彻彻底底的“跑龙套”。这个版本降低了昭君在边塞生活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将呼韩邪与昭君之间由美色产生的欲望上升到由情爱产生的欲望,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昭君由为国牺牲变成了为爱奉献,削弱了她的形象对后人的启发影响作用。不过说到底,她也只是个小女人罢了。但是,即便如此,我仍然很佩服她的远嫁他乡的勇气。毕竟,就现代的观念来看,远距离恋爱都难保劳燕凤飞,何况是为了爱人嫁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呢,也或许,你勇敢了一回,做了选择,但当激情退去,你还能用什么来支撑你的婚姻?因而我认为,“有情人终成眷属”并不难,难的是之后你该怎么做。

所以说,昭君是果决的,亦是幸福的,因为她一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四、天长地久西厢记

王实甫,名德信,代表作《西厢记》,简言之,讲的是丞相之女崔莺莺与赴考考生张君瑞一见钟情,私定终身后终成眷属的故事。

《西厢记》不同于一般的“才子佳人”类的小说,它有一个完美的大结局,但这并不表示我对崔莺莺的做法是赞同的。身为一名大家闺秀,私会男子并以身相许是绝对不明智的,不然现代也不会有“先上车后补票”的事件的发生了,其实追溯起来,古来有之。记得曾经有人说过,年轻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我要说,女孩子要懂得保护自己,嫁给一个爱自己而自己不爱的人并不可怕,糟糕的是,当一切尘埃落定,“不贞”却成为了夺走你幸福的侩子手。

结论:

“情”之一字,其实是世上最难解的题,当友情、亲情、爱情产生冲突时,该如何取舍?我记得《昭君出塞》中昭君决定虽呼韩邪离开时,呼韩邪问过她选择的原因,昭君说“离开父母我会心痛,而离开你我会心碎,所以我情愿心痛也不愿日后心碎”。这句话曾一度感动了我,至今记忆犹新。誓言往往是美好的,可当它冲撞了现实,选择便成了最为艰难的事,有些事我们没经历过所以不能带有偏见,综观现实才能做出最为恰当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对传统伦理和全贞全孝的推崇与彰显——对关汉卿<窦娥冤>窦娥形象的重新认识》,高进旗,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2、《试论杨玉环形象在文人作品中的嬗变》,邓光泉,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年01期

3、《对“元曲四大家”源于周德清之说的批驳》,杜瑶瑶,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4、《“元曲四大家”之说探源——元人评元曲》,杜瑶瑶,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5、《<汉宫秋>:从史卷到舞台解读王昭君》,丁国祥,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异曲同工 同中见异——<梧桐雨>与<汉宫秋>之比较》,刘爱琳,艺术百家,2007年03期

7、《论莺莺之美——<西厢记>崔莺莺形象再解读》,岳上铧,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论“李杨爱情”张力性品格》,张勇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元曲四大家中“郑”之归属研究综述》,吴庆晏,四川戏剧,2007年05期

10、《白仁甫杂剧人物形象塑造深探》,田景丽,芒种,2012年08期

论文关键词:成语独特性教学方法语义融合力 论文摘要: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特有的短语形式。成语语义形象感鲜明,将“象、言、意”完美融合,将其用于创作,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提高作品的层次和人们的审美情趣。成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就目前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部分的教学方式,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1 汉语成语的确定及其范围 成语是汉语中特有的短语,是具有特定内涵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对于它的界定,至今学术界仍众说纷纭,尚无明确定论。主要分歧在于成语和惯用语之间的划定。刘叔新先生认为凭借“表意的双层性”可以区分成语和惯用语,并认为 “穿小鞋”、 “碰一鼻子灰”和“三长两短” 、“七上八下”、“甚嚣尘上”等都具有成语的资格。而目前国内有学者则认为它们属于惯用语范畴,周荐认为,“穿小鞋”等之类常被人们视为惯用语的单位实际上应属于词,而“三长两短”、“七上八下”、“碰一鼻子灰”等俗语单位为惯用语。 2 成语是汉语的独特的组成部分 成语是汉语的一大特色,是汉语独有的语言,其他民族的语言中是没有成语的。汉语是世界上独有的表意性语言,而成语又是汉语中最璀璨的明珠。它浓缩了历史,融进了文化,经过了千百年的演变而形成丰富。可以说,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都包涵在浩瀚的成语之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它的独特性在于: 第一,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各朝各代的文化和历史储存在成语之中,这使成语具有各朝各代鲜明的文化特点和时代特色。熟知成语典故之人,一读到成语,那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就鲜活生动的再现眼前;对历史不太熟悉之人,也会明白成语中引申的内涵。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给人的教育启迪,通过成语这种方式,就把它的精神实质流传了下来。 第二,成语用它强烈的情感、价值观和鲜明的形象感向人们传递细腻而准确的资讯。成语中有褒有贬,扬善抑恶的价值取向十分明显。有些抽象的感情、概念,用语言很难描绘,但一个普普通通的成语,就可以把人的感受完整而准确的表达出来,这是成语特有的魅力。比如“哀声叹气、哀哀欲绝、哀思如潮”就把人悲痛的感觉栩栩如生的描绘出来; “目中无人、昂首向天、昂首阔步”就把一个人的骄傲自大活灵活现的刻画了出来;“三顾茅庐”表达了刘备的求贤若渴;“鞠躬尽瘁”表达了诸葛亮为国操劳的精神。仁、义、礼、智、信等这些具有重要内涵的概念,在成语中都有形象和生动的表述。成语是包罗永珍的,任何事物都有相应的成语准确的表达出来。 3 汉语成语产生的原因 语言是思想和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就没有文明、就没有智慧和创造,就没有一切。成语的产生形成,和汉语的特点有直接关系。古汉语文字洗炼、惜墨如金、高度提炼,这是成语产生的原因之一。古代的文人墨客喜欢作诗,习惯用诗歌这种艺术形式言志抒情,而诗歌创作有着很严格的韵律要求,要求文字非常精炼,在严格的韵律下,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情感和最大的内涵,因此古人在诗歌的创作中,产生了大量的成语。如“煮豆燃箕”、“老骥伏志”、“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成语,都来源于诗歌。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神传文化。释、道、儒三教交相辉映,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石。所以,三教思想在成语中都有大量的反映,是成语的主要来源。中华文化中,儒教是主流,读书人也称儒生。所以,反映儒家思想的成语是最多的,体现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的成语俯拾皆是,数不胜数。反映佛家思想的成语也很多,如“大彻大悟”、“三生有幸”、“顽石点头”、“天女散花”、“回头是岸”、“明心见性”、“慈悲为怀”、“指点迷津”等成语,都是反映的佛家思想。反映道家思想的成语也不少,如“水滴石穿”、“清静无为”、“鲲鹏展翅”、“道法自然”、“弄玉吹萧”、“上善若水”等等。三教思想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大大丰富了成语宝库。 4 对汉语成语教学方法的一点新建议 可以说,成语是汉语的灵魂,是成语赋予了汉语的生命。如果没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成语,汉语又是多么的苍白贫乏。学习汉语必须了解成语。教师在成语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读准成语的字音、不写错别字等基础常规教学外,在教学方法上还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典故等背景知识。这不仅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成语的含义,更能提升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汉语成语家族中不少是来源于古代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和古代诗文,要理解成语的意思,就必须知道成语的来源或典故。尤其是针对单看字义难以理解其含义的成语,背景知识的介绍对学生学习、记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朝三暮四”,现在大家都认为这个成语是比喻反复无常,其意义与“朝秦暮楚”一样。实际上,“朝三暮四”出自《庄子·齐物论》,里面记载说有个养猴子的人拿橡子喂猴子,他对猴子说,早上给每只猴子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猴子听了都生气了。他又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猴子就高兴了。这个成语原来是比喻用诈术欺人。如果不了解此成语的出处,就不能理解它的原来的意义。 其次,使成语教学与写作教学相互配合。教师可以利用写作教学中教恰当的引用成语,让学生感受成语所起到的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两者教学完美结合,相得益彰,从而达到一举两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中国古代著名词人辛弃疾是用典大师,他的词作几乎句句用典,既然古代先贤们可以引用典籍创作出脍炙人口的绝世华章,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写作教学中教学生使用成语来使学生文章添辉加彩呢? 再次,提倡学生大声朗读,增强学生语感,把握词性,强化学生记忆的同时,教师要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及时纠正学生误用的成语,培养学生养成自觉留心使用成语、不滥用成语的好的言语交际习惯。 参考文献: [1]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2]刘叔新.词汇学和词典学问题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凌火元.把握成语规律,提高成语教学.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王力主编.吉常巨集等编.古代汉语.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6]中国成语大辞典.王涛等编著.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3月. [7]周荐,杨世铁.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厦门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论文答辩

厦大自考学士学位申请条件(1)参加自学考试各科成绩均达到及格以上;(2)毕业日期前三年内参加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笔试)三级(或三级以上)或者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成绩合格(或成绩超过厦门大学划定的合格线)。(3)论文答辩成绩达良好及以上 (4)取得相应本科毕业证书学生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授予学士学位:(一)学习期间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者。(二)在职学习者在学期间受到工作单位行政处分或有考试作弊行为的。(三)未获得本科毕业证书者。有效申请时间:符合以上条件的学生必须在毕业后一个月内(具体时间以公告为准)向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厦门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申请表》),并提供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笔试)或者全国大学英语考试合格证书(或者成绩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初审合格的学生名单将公布在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学院的网站上。初审合格的学生必须参加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一门专业课的学位课程抽查考试(具体考试课程、时间、地点另行通知),考试不及格者不能补考,有一门不及格者即不授予学士学位。

你提的问题很简单(去厦门大学网站一查就知道):“项目管理” 和 “物流管理”就这两个专业。

厦门大学自考本科专业有:法律、新闻学

独立本科专业有:财税、计算机信息管理 、电子商务、广告学、会计学、金融、会计 、国际贸易、经济学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28个学院(含76个系)和14个研究院,形成了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管理科学、艺术科学、医学科学等学科门类在内的完备学科体系。学校现有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7个一级学科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46个福建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9个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拥有31个博士后流动站;3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个交叉学科;24个专业学位学科授权。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Self-taught higher education examinations),简称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贯彻宪法鼓励自学成才的有关规定,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经过系统的学习后,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学位英语考核达到规定成绩,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授予成人学士学位,并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厦门大学的自考本科专业有(2010年数据):计算机信息管理(独立本科);财税(独立本科);新闻学(本科);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答辩

一、注意考场礼仪

考场礼仪很重要,在同力统考论文答辩开始之前,考生最该注意的就是准备一套合适的衣服,不一定要多正式,但一定要穿着整齐,这样才能给考官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进入考场之后,考生也要注意礼仪,要谦虚并有礼貌的对待考官,不要有多余的小动作。

二、注意情绪问题

不管什么考试,紧张都是大忌,紧张会导致考生发挥失常,很多准备很好的内容在紧张的情绪下都没办法很好的阐述了,所以考生在论文答辩以前一定要摆正心态,消除紧张情绪。

三、注意问答技巧

阐述过后,考官会对考生的论文提问,对于自己非常熟悉的问题,可以针对考官提出的问题回答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不要对考官提的问题无限展开,这样会暴露很多问题。而考官提的问题考生不明白的话,可以谦和的再询问一遍问题,争取得到老师的提示,不要一开始就说这个问题不会、不明白之类的。

毕业论文答辩一般不难

网教的论文答辩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通过线上回答问题,老师通过学习平台下发答辩问题一般是两个,学生登陆学习平台后,查看问题并回答。第二种是,现场答辩,答辩学生需要乘坐车到达学校所在地,在规定的答辩教室进行答辩,答辩还是两个问题,回答正确即可。

答辩常见问题,

答辩是由答辩老师现场问 ,一般问题均为论文最基础的问题,建议多看两遍论文,回答论文中的内容即可。

厦门华厦学院论文查重

厦门华夏学院还不错。

厦门华厦学院属于民办的全日制高等教育院校,学校环境优美,现代化设施齐全,师资力量强大,学校整体学习氛围也浓厚,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可以了解该学校:

1、基础建设方面。学校校园占地560余亩,已建成一个集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行政办公楼和运动场馆于一体的现代化智慧校园;拥有教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上亿元,纸质图书近80万册、电子图书折合近78万册、可用数据库资源180余个,校内外实验实训室和实习基地近300个。

2、学院学科设立方面。学校已设立四个二级学院,20余个本科专业,形成工学为主、管理学和经济学为辅,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

3、师资力量方面。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60余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比超40%,硕士学位及以上的教师占比近70%,“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近50%。

厦门华厦学院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

积极开展创新平台建设和社会服务。一方面,学校与厦门市科技局共同筹建了“厦门市应用技术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联合成立了“大气环境研究中心”等创新科研平台。

同时学校拥有多个省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及省高校科研平台,并累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子课题等国家级项目等;拥有专利640余件。

以上内容惨:厦门华厦学院——学院简介

不怎么样。是所民办学校,不仅学费很高师资很烂。而且这所学校的学生在厦门很多公司眼里都是上课睡觉下课宿舍打游戏混日子混文凭的,所以这所学校出来的学生工作都不好找。不过进这所学校没啥门槛混混文凭还行,还是别指在这望学到很多东西了。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影响因子

[1] 高飞,吴再华,刘晓艳.掺铜TiO_2薄膜的制备及结构与光学性能的研究[J]. 半导体光电,2009, 01: 87-89+98.[2] 周晓萍,吴再华.两类非线性光纤环镜中的光脉冲传输特性[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09, 10: 63-64.[3] 靳婉玲,曹文华,杨小来,吴再华.基于单模光纤的超短光脉冲放大方法[J].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02: 60-66.[4] 吴再华,穆立君.基于MATLAB的智能楼宇模糊温度控制系统设计[J]. 德州学院学报, 2007, 04: 81-84.[5] 尹立贤,吴再华.ISP技术工程应用优越性刍议[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 23: 6182-6186.[6] 尹立贤,吴再华,尹健华.PCM编码的ISP技术实现[J].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7, 04: 35-39.[7] 吴再华,尹立贤.模糊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浅析[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01: 91-94+98.[8] 尹立贤,吴再华.HDB3码的ISP技术实现研究[J]. 现代电子技术,2008, 05: 176-178.[9] 吴再华,周晓萍,尹立贤.基于DDF的光脉冲绝热压缩和高阶孤子压缩[J]. 激光与红外,2008, 02: 165-168.[10] 尹立贤,吴再华.多通道远程数据传输系统接口转换器设计[J]. 电子工程师,2008, 02: 68-70+80.[11] 高飞,吴再华,刘晓艳.ZnO/(Ni)薄膜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的研究[J]. 半导体技术,2008, 08: 701-704.[12] 杨小来,曹文华,吴再华,靳婉玲.基于单模光纤的超短光脉冲产生及其进展[J]. 光通信技术,2005, 07: 34-37.[13] 吴再华,曹文华. 色散渐减光纤及其应用[J]. 激光与红外,2004, 06: 408-411.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恶化,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并重新定位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本文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出发,剖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轨迹,剖析了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建构的对策性建议。为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思考。关键词:人与自然;生态危机;环境问题;和谐发展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就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创新,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始料不及的恶果与灾难: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资源匮乏,能源枯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正如弗·卡普拉在《大转折》一书中指出“人类实践取得成功,但是出现生态危机;文化胜利了,但是自然失败了;人类的技术取得成功,但是这种以经济上的胜利表现的成功等于生态上的失败。”[1]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已成为人类生存的一个重大问题,不但使人类生存受到威胁,也制约了人类的发展。正如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曾预见性地警告:“人类征服自然所获得的胜利正遭受自然反过来的严厉报复。”[2]对以往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深刻反思,人类意识到缓解生态危机,摆脱生态危机的重要性。许多科学家表示:人类不仅要征服自然,同时,还要善待自然,要善于和其他生物取得和谐的生态平衡,确保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出路就是正确认识并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1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性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表现为对自然的依附。自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之后,我们就无法摆脱人对自然的依赖性。依赖性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之所以要依赖于自然界,其根据在于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因为自然界是人类生活的源泉,人只有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外部自然界,人类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外部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开展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他来进行生产的材料。”马克思的论述表明,人类创造历史的时间活动是借助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而进行的,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形成也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3]。且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在远古时代,人与自然尚处于原始的统一中。刚刚诞生的人类对现实的自然界还没有理性的理解,只以原始的感知能力面对周围的一切。在他们面前,自然界既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库,可以直接或依靠简单的工具获得所需要的一切。同时又是神秘莫测的,存在着各种各样住在人类命运的“神力”。因此,人类努力地顺应自然、模仿自然,争取同自然和睦相处。原始宗教、图腾崇拜以及原始童话、故事、绘画等原始文化都表明了人类这一心态[4]。可见,在人类社会初期,自然并不是应该由人征服的“对立物”,而是理解、依赖、崇拜、模仿的榜样,人对自然怀有一种高尚的敬畏和感恩色彩,人与自然处于一种直观、朴素、简单,同时又和谐统一的状态。但这是以人类的物质、弱小和自然对人类的绝对统治为前提的,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和友好带有无奈、无助以及被迫的味道。进入农业文明社会以后,随着人智力的发达,生产经验的增加,人类开始逐渐从被动地一览自然发展到主动地改造自然,成为了由依靠大自然提供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日益摆脱大自然的束缚而自我生产者。这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开始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把自然当作客体,当作利用与索取的对象[5]。甚至,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扩大食物种植面积,增加畜牧量,因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荒地,造成地球表面的水土流失、江河污染、土地沙漠化等等生态问题,影响了动植物的生活栖息,破坏了局域的自然和生态平衡。但在这一时期,人类对于自然的运行规律知之甚少,也没有掌握科学技术,对自然的改造不具有根本性,仍处于从属于自然的地位。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席卷全球之后,人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6],社会生产获得空前发展。人类只关注自身利益的满足而忽视自然生态环境的存在及其价值,对自然界进行无节制地索取掠夺,大规模地改造、征服和支配自然。物欲的膨胀使人类无限度地攫取和占有自然物,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地改变了自然环境的组成和结构,越来越重的生态失衡使人类社会陷入空前的困境。在这个时期,人们视自然为征服、统治的对象,把自然看作人的附属物[7]。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主仆关系。但当人类陶醉于征服自然的“胜利”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却是自然的种种“报复”与“惩罚”。2 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人类违反自然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正如恩格斯所警告的,“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8]种种事实给我们人类一个简单而深刻的教训——科技的胜利,自然的失败。2.1 生存环境的恶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为了发展经济,人类过度砍伐森林、开采资源、排放废气,这种种不科学的行为使今天的人类承受着自然界一次又一次的残酷的报复,很多地区深受环境问题的困扰,再也看不见蔚蓝的天空,食物与水不再放心食用,绿色天然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奢侈品,出行深受雾霾的困扰,生活水平上去了,当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却在下降。据统计,2014年,我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检测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只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14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占90.1%[9];七大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的国控断面中,Ⅰ类和Ⅱ类水质断面共占39.7%,Ⅲ类及以下断面水质共占60.3%,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0.90%, 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10];从上世纪50到90年代,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11],特别是拿笔者所在的一个西部小县城甘肃民勤来说, 由于人民向自然界的过分索取——主要是过度开荒和放牧, 带来的恶果令人刻骨铭心: 沙尘暴频频发生,县城大部分时间笼罩在尘土之中;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饮用水严重匮乏,林草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西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自2001年以来,温家宝总理先后6次批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12]。这些直观可感的现象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我们自以为是的要支配自然的后果就是遭受到了自然对我们的报复。2.2 精神生态的失衡人类自从脱离自然界的那一刻起,就把自己摆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是万物的灵长,是“自然的主宰”。从古希腊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到15 世纪文艺复兴时人本主义思想的确立,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到康德的“人是目的本身”,都在反复强调和肯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中心地位及至高尊严[13]。19世纪之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更使人从实践上获得了越来越强大的力量,借助于科学技术的手段,人类似乎真的无所不能,不仅能够随心所欲地运用并支配大自然中的机械力量、物理力量和化学力量,而且能够驾驭天文力量、地质力量,能够揭开生命的奥秘,能够创造出连上帝也没有创造出来的计算机、因特网、机器人、航天飞机、宇宙飞船、高产水稻、克隆绵羊、转基因动物……人类现在甚至可以运用基因技术创造出现实世界中所不存在的全新物种。如此一来,人类不再恐惧自然,也不再敬畏自然,人最终就成了自然界至高无上的骄子和主宰。特别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对自然的直接依赖很快转换为对劳动产品的直接依赖。人类把自己同自然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征服与被征服、占有与被占有、满足与被满足、索取与被索取的当然的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这样,自然界对人生存和发展的本原性的意义开始被遮蔽和遗忘,人与自然之间最直接、最原始、最基本的脐带最终被扯断。于是,人在不断自我满足和自我证明中,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一味地向自然界掠夺,无节制地挥霍自然资源,无限制地制造各种垃圾,无限量地排放各种废物,从而不断地增大自然界的熵值,打破自然界的平衡,加速自然界的污染,并最终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3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构毫无疑问, 环境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主要障碍。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水资源问题、全球气温变暖等带来的影响根本无法估计。面对当前严峻的生态环境状况,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类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果我们听任生态环境继续恶化,人类不可避免地要走向灭亡。要想避免这一可悲的命运,我们应当增强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起正确的大自然观、人文观以及和谐的文明发展观。3.1 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大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重新肯定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和谐关系自然不应成为被征服、被索取的对象,而应成为欣赏与热爱的对象。自然有生命,有情感,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需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中国古代的儒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14]。人与自然存在共同的生态利益,应把人类发展与维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寻求社会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首先要克服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狂妄,人类要切实地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起责任,要以一种开放的宽容态度处理与其它生物、与世界的关系。事实上, 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物质基础。另外必须考虑到发展的可持续性,社会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 要强调代际平等与代内平等,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一个根本条件是要使全体人民享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创造稳定、健康、幸福的生活环境。3.2 坚持科技人性化在全球发展的平衡性,树立人文观我们人类实现人文、科技和整个生态圈环境的一体化才是根本的途径。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是我们与自然界进行谈判的砝码。只有当我们的技术水平能够控制、影响自然的时候,才能彻底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当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对大多数自然灾害问题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人类社会初期那样的大自然灾害已经能够基本避免了,但现在的最大问题是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的整体,环境生态问题属于全球问题,而科技发展在全球的不平衡使我们很难真正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在我们只能于科学技术的构架中与自然发生关系以谋求现代化的生存和发展的同时,我们能够做的是尽可能使技术更加人性化,确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制度安排和利益协调来保证环境正义和平等问题,对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过分膨胀予以必要的节制,使技术不受过分膨胀的贪欲驱动以及恐怖邪恶力量的支配而成为反自然、反人类的利器,在我们用不断发展的技术把握自然的同时也给人类以审美的、伦理的、形而上的、交感体验的方式把握自然留下的地盘而不唯技术独霸独尊,重塑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的共在关系,并以不断发展和改进了的科学技术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生存家园的危机,这一切是可能的,也是较为现实的人文关注。3.3 克服功利思想,树立和谐的文明发展观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这就要求人类在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在思维视点上,不能只关注在征服、改造、索取上,而要放在共生、共赢、共荣上,去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对自然抱有一种敬畏的心情,努力为失去平衡支点的自然界做些“亡羊补牢”式的修补或调整。克服急功近利、自私自利思想,摒弃短视眼光,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利用科技的进步,将破坏降低到最大限度,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文明发展。结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核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长期谋求解决的一个根本性课题。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历史的宝贵经验,是人类肩负着的重大使命与责任。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相互促进发展、相互扶持发展的良性循环,只有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持地球的青春活力,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在人与自然关系处理这一长期性课题探究上,依然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1]弗·卡普拉. 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M]. 1989.[2]庄穆. 生态环境哲学:哲学当代创新之域[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20(4):105-108.[3]杨国英.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J]. 山东工会论坛, 2007,13(6):126-127.[4]姜言秀.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反思[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05(1):85-87.[5]刘书越, 吕文林, 郭建. 环境友好论:人与自然关系的马克思主义解读[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9.[6]黄涛. 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思考[J]. 理论月刊, 2004(3):73-74.[7]张焕明. 人与自然界关系历史演变的当代解读[J].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08, 16(4):78-81.[8]刘魁. 自然报复、天人合德与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J]. 中国周刊, 2016(2):26-27.[9]王伟娜. 马克思生态环境思想及当代价值[J]. 中国集体经济, 2016(33):81-82.[10]杨伟. 从科学发展观看生态建设和环保[J]. 活力, 2009(12):266-266.[11]刘娟. 关于我国废气排放及处理的多元回归分析[J]. 经济视野, 2014(4).[12]何俊成. 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第1部[M]. 2005.[13]巨乃岐, 杨权良, 王恒桓等. 试论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根源和实质[J]. 天中学刊, 2018.[14]任秀芹. 儒家文化中的生态观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J]. 旅游研究, 2002,13(1):27-29.

50-60年代日本的水俣市和新舄县发生的水俣病.其原因是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的汞经过生物食物链(硅藻-飞蛄-石斑鱼-鳝鱼)的逐渐富集.使鳝鱼体内含汞量达10-20毫克每升(最高达50-60毫克每升).比原废水中汞浓度高出1万至10万倍.当地居民捕食鳝鱼等之后.汞在人体内积聚.以致造成中枢神经的严重损伤.水体污染对人体和水生生物有很大的危害.尤其是有毒和有害物质的污染会造成人的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以至死亡.被病菌污染的水体是传染疾病的渊薮.水体污染对人体和水生生物有很大的危害.尤其是有毒和有害物质的污染会造成人的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以至死亡.被病菌污染的水体更是传染疾病的渊薮. 由于人类的活动,地球的健康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可谓“从头到脚”毛病不少。科学家发现,今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的面积和深度都创下了历史纪录,完全修复需要60年时间。而海洋由于遭受污染也出现了200个“死亡地带”。 臭氧空洞面积大于北美洲 据英国《卫报》10月20日报道,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19日发布的最新观测结果,今年南极臭氧损耗严重。9月21日到9月30日,南极臭氧空洞平均面积为1060万平方英里(约合2745万平方公里),比北美洲的面积还大。 据悉,NASA“奥拉”卫星上的臭氧观测仪可以测量到整个南极大陆从地表到大气层上部的臭氧总量。该监测设备10月8日在南极东部冰原上空检测到那里的臭氧量值极低,仅为85多布森单位(1个多布森单位是标准状态下千分之一厘米的臭氧层厚度)。另外,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还利用气球上携带的设备直接测量南极臭氧量,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南极的臭氧总量已经从7月的约300多布森单位骤降至93多布森单位。 更令科学家吃惊的是,臭氧层中距地表12.9公里至21.9公里范围内的臭氧基本被损耗殆尽。7、8月份时,这一区间的平均臭氧量为125多布森单位,目前已经急剧下降,最低时测到的臭氧量仅为1.2多布森单位,几乎完全耗尽。 臭氧层是指距离地球25至30公里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的大气平流层。它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危害。当臭氧层厚度低于220个多布森单位时,便被认为出现空洞。197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罗兰和莫莱特发现,大气臭氧层已遭到严重破坏,人类头顶上的这把“伞”已出现空洞,并造成地球温室效应加剧。这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氯氟烃等化学物质进入臭氧层后,消耗臭氧造成的。 “奥拉”卫星的微波分叉发声器测量显示,今年9月中下旬,南极平流层下部的含氯化合物一直处于极高水平。另外,平流层气温也是影响臭氧空洞的主要因素。气温偏低时,空洞面积变大、深度增加。气温偏高时,空洞面积缩减。10月至11月间,臭氧空洞将持续恶化,预计紫外线照射会异常增强。由于臭氧层损耗物质的释放已经受到国际公约的限制并在持续减少,科学家估计,南极洲臭氧层空洞到2065年可以完全修复。 “死亡地带”数量不断增多 10月19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北京召开的大会上发布了《2006全球环境展望年鉴》,该报告称,海洋中“死亡区”数量已经达到了200个,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34%。 由于化肥、粪便、污水等排泄入海,为一些藻类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刺激这些海藻的疯狂生长,加上空气污染因素,导致海中形成了一些“低氧区”和“缺氧区”,不但鱼、虾、贝类无法在低氧或缺氧状态下存活,连海草也难以幸存,因此“低氧区”和“缺氧区”又被称为“死亡区”。 报告指出,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死亡区”的数量和面积一直在扩大。1994年估计全球海洋共有149个“死亡区”,但2006年“死亡区”可能已多达200个。最早发现和记录到的“死亡区”在美国东北的大西洋海岸、波罗的海、卡提加特湾、黑海和亚得利亚海东北部。最著名的“死亡区”在墨西哥湾,是由密西西比河排泄的养料导致的。最新的一些死亡区出现在南美、中国、日本、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的沿海。海洋“死亡区”对渔业形成了极大的威胁,但如果风能够将富有营养的水冲走,“死亡区”就可能复活。环境规划署呼吁沿海国家采取措施控制陆源污染,遏止“死亡区”持续增多的势头。 人类对地球破坏 速度前所未有 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机构认为,这将使得自然界更加可能出现突变,导致疾病蔓延、森林遭到摧毁、海洋出现“死区”。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机构(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的1360名专家在95个国家进行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过去50年来,人口增加使得人类赖以生活的三分之二的生态系统,包括空气和水源,受到污染和过度开发。 该机构由45个成员组成的董事局发表的报告指出:“人类的活动已经对地球的自然运规律带来很大的压力,地球的生态系统因此未必能养活得了未来的人口。” 报告指出,10%至30%的哺乳动物、鸟类和两栖动物濒临灭绝的边缘。 这项历来最大规模的地球生态系统研究工作发现:“过去50年来,人类为了取得食物、净水、木材、纤维和燃料,对生态系统的造成的破坏速度比以往任何一个年代都要来得快,破坏面也比任何一个年代来得广。这使得生物的多样性承受着无法扭转的损失。” 报告补充道,从1945年至今,人类开垦为耕地的面积,比18世纪和19世纪开垦的土地加起来还要多。报告说:“未来50年,地表剥蚀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后果。” 整理报告的专家解释说,生态系统未来的变化可能会造成疾病爆发、非洲大湖区可能会因为气候变化而成为霍乱散播的温床。肥料中的氮累积在农田里,接着再冲刷入海,会导致海藻生长茂盛,从而使得鱼儿因缺氧而大量死亡火和使得沿海地区因而出现没有氧气的“死区”。

所谓推荐专家,指的是你所写的论文必须有论文涉及领域的专家的点评和推荐信,厦门理工学院的学报才会受理。就这个意思。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