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新青年杂志收藏价格

发布时间:

新青年杂志收藏价格

《新青年》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 16开,每月一号,每6号为一卷。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2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伊默以及鲁迅轮流编辑。自1918年后,该刊物改为同人刊物,不接受来稿。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塞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刊物历史】该刊创始人陈独秀在二次革命失败后对中国时局进行了思考,认为政治革命没有作用,而“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民国四年(1915年)夏天陈独秀从日本回上海后便开始准备筹备《青年杂志》,先是同亚东图书馆的汪孟邹商量,在得知亚东图书馆无法合作后又被介绍给群益书社的陈子沛、陈子寿兄弟。几人商议后由群益书社出版《青年杂志》,每月一本,每期支出在200圆。最初发行量为1000份。在创刊号上,陈独秀发表创刊词《敬告青年》,对青年提出六点要求:自由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并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也就是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1916年,群益书社接到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来信,信上说该杂志同青年会杂志《青年》、《上海青年》同名,要求《青年杂志》改名。于是自第二卷起《青年杂志》改为《新青年》。最初的撰稿人有陈独秀、高一涵、刘书雅、刘半农、易白沙、吴虞,其中陈独秀为主编。1916年2月起因护国战争停刊7个月。1917年1月因陈独秀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总部迁往北京,办公地点在东华门外箭杆胡同,但印刷地点仍在上海。1917年8月后又因故中断4个月。1918年1月15日复刊出版第4卷1号,此时编委会经过改组由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沈尹默、高一涵、周作人(鲁迅二弟)轮流编辑,不久鲁迅也加入到编辑队伍当中。在第4卷第3期中,刊登《本志编辑部启事》:“本志自第四卷第一号起,投稿章程业已取消,所有撰译,悉由编辑部同人共同担任,不另购稿。其前此寄稿尚未录载者,可否惠赠本志?尚希投稿诸君,赐函声明,恕不一一奉询,此后有以大作见赐者,概不酬。”即《新青年》自4卷1号后改为同人编辑,不接受来稿。由于1919年6月陈独秀被捕,《新青年》又停刊5个月。10月迁回上海,但仍保留北京编辑部。1919年12月的第7卷起由陈独秀一人主编。1919年12月1日第7卷第1号《新青年》刊登了《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指出“现在从7卷1号起,划一标点符号和行款”。1920年末胡适提出《新青年》应“声明不谈政治”,遭到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的反对。第8卷第1号(1920年9月1日)起,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公开出版的机关刊物,北京编辑部被取消。改由新青年社发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刊物。1921年陈独秀返回上海后又任主编直到1922年7月停刊。【重要文章】1917年1月1日2卷5号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推广白话文,以打破旧思想(如儒家思想)及推动文学改革为目标。1918年5月15日4卷5号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18年10月5卷5号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等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1919年第6卷第1号陈独秀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提出“本志同志本来无罪,只因拥护那德谟克拉西(民主)和塞因斯(科学)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的。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第一次将科学与民主称为“赛先生”与“德先生”。【时代影响】《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受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青年》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许多高级共产党员(如毛泽东)都受到过《新青年》的影响。

说重点楼上的。。。|||《新青年》150001哈尔滨南岗区阿什河街11号 胡蕊、陈大霞

报刊代号 报刊名称 刊期 出版日期 订阅单价 全年价 14-9 新青年 月刊 当月01日 ¥6.00 ¥72.00 刊物介绍 《新青年》始创于1978年,前身为《黑龙江青年》,2002年改为《新青年》朋友版。由共青团黑龙江省委主管,新青年期刊出版总社主办。在这里,友情、亲情、爱情、世情得到全方位的展现。真情,像一条清清的小河,在文字间流淌,滋润着读者的心田。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伴着读者和作者的共同成长,2008年重新定位改版为《新青年》珍情版。在保留原有的反应世间“真、善、美” 情感故事基础上,更贴近都市情感生活,同时更加关注新时代都市女性的职业、生活、情感。读者对象主要以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都市女性为主。用优美的笔调、动人的故事为您讲述都市的情感故事。让你在匆忙的生活中试着放慢脚步,聆听来自心底的声音,体会真情的弥足珍贵,更加珍爱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真情和感动。

创刊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记录当时历史背景的实物,其独特的办刊指导宗旨、时代背景及致读者、寄语读者、编者的话和发刊词、创刊词、报刊头题字的信息来源等,非常值得探讨,对后世有着真实历史资料和佐证史实的研究价值。因此,创刊号是具有指导性、资料性、鉴赏性和趣味知识性的史料文献性实物,它的收藏在现实社会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创刊号的收藏非常值得研究,除了具有文化艺术欣赏性以外,它还具有较高的投资升值潜力。在一些拍卖会上,报刊创刊号的成交价格令人心动。曾经有50本旧杂志创刊号以7000元成交,与珍籍罕本的价值比肩而立,这说明创刊号的收藏有着让人十分看好的投资前景。报纸和杂志越是年代久远,存世量越少,就越珍贵,报刊的创刊号更可谓凤毛麟角。所以,报刊的创刊号得到了众多藏家及历史爱好者的关注和青睐。在1995年秋的中国首届藏品报刊拍卖会上,一份1946年7月1日的《人民日报》创刊号被拍到3580元;《南京周末》创刊号以5000元拍出,《中国剪报》、《北京日报》的创刊号分别以2000元和880元成交;《辽宁广播电视报》和《羊城晚报》创刊号以1万元成交。2001年中国书店第13次大众收藏书刊资料拍卖会上,有一港商欲以百万元购买杂志创刊号收藏家冯建忠的藏品。国内外很多藏家和研究机构争相收藏报刊创刊号。从历史角度看,创刊号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文献资料,其价值会越来越高,备受重视。随着创刊号收藏队伍人数的增多,收藏愈发艰难,存世的创刊号会越来越少,所谓物以稀为贵,收藏投资的价值便更加明显。创刊号可分为珍稀和一般两大类型,如《红色中华报》、《湘江评论》、《红旗》、《红军日报》、《新青年》、《热血日报》、《中国青年》等,都是历史遗留下的十分稀罕的珍品,一般价值在上百元乃至二三万元不等。当代的报纸杂志创刊号虽说收藏价值有限,但也有一些珍品,如《华西都市报》、《中国书法》、《文物》等一般性创刊号,价位都在百元甚至千元以上。上述两大类创刊号在藏市上的价值不菲,收藏投资的上涨趋势明显,被收藏投资者看好。藏市中还可以看到一些具有特殊历史价值的创刊号,如1933年6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创刊的《斗争报》便是民间收藏的珍品,其为研究党史、新闻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价值难以估量,属国家一级文物。报纸和杂志创刊号的升值潜力已不容忽视。作为一种集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收藏投资项目,它可为收藏投资者创出意想不到的美好“钱”途 。

杂志收藏价格

没有,报纸估计有用,但是80年代的杂志真没有价值

老杂志肯定有收藏价值,只是价值大小会根据它的种类,品相有很大的关系。

我觉得蛮有价值的啊。先不论是否有金钱的价值,至少多年后再回过头去看那些老杂志,在看那些老杂志所代表所阐述的那个时代,是蛮有意思蛮有感觉的啊。再说金钱价值,其实应该也是有的。现在好多老杂志已经存数不多了,有些地摊上倒是有,不过大多残缺不全破烂不堪了。自己留下来的,至少保存方面还是不错的吧,若干年后,这些老杂志就会很宝贵了。留着他们吧!祝你开心!

有。中国书法杂志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是并不高,因为它的印发量比较大,收藏的价格在2000元。收藏,本义为收集保藏和保存的意思。收藏又分为国家收藏和民间收藏,国家的收藏品保存在博物馆中。民间收藏的质量也在逐年提高,藏品的年份也越来越久远。

收藏杂志价格多少

这个问题的提的好有难度哦全国的我不太清楚。我只知道北京的的报纸和杂志的一些情况,那我就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吧。北京所有的报纸经过涨价的风波之后,现在凡是是日报的价格都在一块钱,也有一块五的。北京的一些周刊基本都是在十块钱左右,这个也是根据杂志所办的出像不太一样,十块钱左右的基本都是一些介绍政治的和一周新闻总结的杂志基本都是十块钱。比如介绍娱乐的杂志价格就便宜了,基本都是在五块和六块之间,在有的话就是月刊的杂志了,月刊的杂志价格一般都在十五块和二十五块之间,介绍政治的就稍微便宜一些,介绍服装和美容之类的杂志就贵点了。针对报纸的价格,要是全国的话,应该是在广州那边是最贵的,据我所知那边的日报的价格是这里的一倍。我就知道这么多了,也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

收藏杂志创刊号的价格现在是50-200元不等,根据出刊的年份来定

有价无市,说200元,但是没有人收。

我主要不是来回答问题的,我是想问您:读者自创刊以来,价格走势是怎样的?也即创刊时的定价0.3元是怎样一步一步到如今的定价4元的?我写东西要用到,多方查找都没有相关的数据。非常感谢,,, 创刊号如今已经到了数千元;05年以前的读者能见到全年的已属不易,如果32年来的读者,(从一开始的双月刊到月刊、半月刊)总本数超过500本;如此巨量且完整的藏品,我估计总市值在15万以上。

八十年代杂志收藏价值

老杂志还是有收藏价值的,再收藏个几十年,拿出来就值钱了

有哦一是已经停刊,稀少二是80、90年代该刊发行量本来就少

收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广义上来说,只要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值得收藏。狭义上如果是为了升值,那么你需要了解市场和存世量。八十年代公安杂志存世量比较多,价格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不等。

收藏杂志2022年

《野马渡》,《读者》杂志。自1988年8月创刊,至今已迎来了第34个春天,对于全国广大故事作者而言,这是故事的春天。2022年,《乡土·野马渡》杂志对栏目进行了微调。他们欢迎新作者加入故事创作队伍,但在投稿时请一定要注意,这刊是原创故事刊物,只发表原创故事,不采用小说、诗歌、散文等其他体裁文学作品,非故事作品请勿投稿。稿费标准:“故事作家”栏目为千字300元,“精品故事”栏目为千字80元,其他栏目均为千字100元,于作品刊发后下一个月发放。《读者》特推出“读者故事”原创精品栏目,意在“用有温度的故事,传递生命的力量”。为进一步拓展稿源,更丰富地表现人间万象、人生百态,现向广大读者开放征稿,我们期待您用精彩的故事,连接万千心灵。非虚构类稿件请发送至邮箱,来稿请注明联系方式。15个工作日内未收到回复者,可另投他处。稿件一经采用,将按照每千字800——1500元的标准支付稿酬,并奉寄样刊。欢迎广大读者赐稿,或提供故事线索。

2022年杂志订阅排行榜是:环球少年地理、万物、好奇号、奇趣博物馆、博物等。

1、环球少年地理 1本/期

适合年龄:6-12岁

《环球少年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以自然和科学为主题。

2、万物 1本/期

适合年龄:8-15岁

《How it works》杂志的中文版。讲述万物背后运转的科学原理,横跨七大学科,涵盖环境生态、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太空探索、自然科学、历史人文、生物医学等各领域。瞄准国际上最热门的一些科普知识和现象。

3、好奇号 1本/期

适合年龄:7-16岁

《好奇号》摘取《Muse》,《ASK》,《Faces》,《Dig》,《Cricket》5本杂志的精华,涉及科学、历史、文化、文学等多个领域。

4、奇趣博物馆 1本/期

适合年龄:8-12岁

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这本杂志就像是一个孩子们的随身博物馆。每期一个专题,链接丰富的人文艺术知识以及科技、自然、社会等更多的信息,以跨学科、跨领域、跨时空、全球化的视角给孩子讲解古今中外的文博知识。

5、博物 1本/期

适合年龄:12-18岁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出版。面向青少年,涉及人文、自然、生物、地质的科学传播杂志,旨在向读者传播好看、有趣、正确、经过精心采访编辑的内容。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