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欧洲环境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欧洲环境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1/100【题 名】浅议会计环境的优化【作 者】汪小曼【刊 名】科技创业月刊.2007,20(8).-48-492/100【题 名】新形势下会计环境中人际关系的影响【作 者】焦莉贞【刊 名】经济师.2007(4).-170-1703/100【题 名】浅谈创建和谐的会计环境【作 者】赵自成【刊 名】现代商业.2007(07Z).-88-894/100【题 名】我国政府会计环境与政府会计核算基础改革【作 者】于国旺【刊 名】财会月刊:理论版.2007(3).-92-935/100【题 名】捷克会计模式演变与会计环境辨析【作 者】刘金星[1,2]【刊 名】财会学习.2007(6).-71-736/100【题 名】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与对策【作 者】陈丽娟【刊 名】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5).-77-787/100【题 名】会计环境对我国会计发展的影响【作 者】李燕萍【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7Z).-329-3308/100【题 名】论信用缺失对会计环境的影响【作 者】黄丽清【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6Z).-336-3369/100【题 名】政府会计环境与政府会计改革研究:回顾和展望【作 者】王晨明【刊 名】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5).-57-62,7410/100【题 名】会计环境变化中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作 者】杜德春【刊 名】商业时代.2007(15).-84-8511/100【题 名】浅析会计环境对高校财务报告改革的影响【作 者】张莉【刊 名】事业财会.2007(2).-33-3412/100【题 名】我国预算会计环境与应计制政府会计基础改革问题思考【作 者】于国旺【刊 名】中华会计学习.2007(2).-36-3913/100【题 名】中德会计环境的差异对会计模式的影响之比较分析【作 者】宁燕妮【刊 名】会计之友.2007(04X).-90-9114/100【题 名】会计环境的变化对会计业的影响【作 者】向可明 于淑荣【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3X).-332-33315/100【题 名】俄罗斯会计模式变革与会计环境关系研究【作 者】薛祖云[1] 徐玉霞[1] 刘金星[2]【刊 名】财会通讯.2007(3).-95-9716/100【题 名】对会计环境不确定性的思考【作 者】司伟娟【刊 名】会计之友.2007(03Z).-17-1717/100【题 名】浅谈我国会计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作 者】胡权[1] 鲍建青[2]【刊 名】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2).-121-122,12518/100【题 名】基于诚信会计职业道德下的会计环境建设【作 者】黄水平 邓立【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1Z).-336-33719/100【题 名】浅谈会计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作 者】陈春玲【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10S).-232-23220/100【题 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构建和谐会计环境【作 者】周萍华【刊 名】市场论坛.2006(12).-103-10521/100【题 名】我国政府会计目标定位研究——基于会计职能和会计环境的双重视角【作 者】路军伟【刊 名】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29(6).-728-73122/100【题 名】电算化会计环境下的内控制度构建【作 者】王岩【刊 名】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12).-38-3923/100【题 名】浅析民营企业内部会计环境及改善途径【作 者】刘发【刊 名】绿色财会.2006(12).-41-4124/100【题 名】电子商务对会计环境的影响【作 者】王岚【刊 名】现代电子技术.2006,29(22).-77-78,8125/100【题 名】从会计环境角度研讨高质量会计准则【作 者】吴可夫【刊 名】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13(5).-60-6326/100【题 名】构建和谐会计环境的探讨【作 者】刘殿庆【刊 名】江苏商业会计.2006(6).-3-527/100【题 名】试论会计环境对财务报告分析的影响【作 者】冯恂【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6(10Z).-291-29228/100【题 名】浅述会计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作 者】李仲彩【刊 名】财会研究(甘肃).2006(10).-21-2229/100【题 名】会计环境对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影响【作 者】刘起龙【刊 名】内蒙古水利.2006(3).-110-11030/100【题 名】论会计环境的差异及其对会计制度的影响:中德比较【作 者】林如【刊 名】亚太经济.2006(5).-39-4131/100【题 名】会计环境的变化与高等会计教育改革【作 者】郑诗旭【刊 名】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75-7632/100【题 名】论新会计环境下全面收益报告【作 者】周仁俊 李慧娟【刊 名】当代经济.2006(06X).-130-13133/100【题 名】新会计环境下预算会计的改革和政府会计体系的构建【作 者】陆建英【刊 名】改革与战略.2006(6).-75-7834/100【题 名】日本会计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影响:借鉴与启示【作 者】刘金星【刊 名】财会学习.2006(8).-78-8035/100【题 名】从会计环境出发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作 者】杨慧媛【刊 名】北方经济:综合版.2006(7).-66-6736/100【题 名】中德会计环境与模式比较【作 者】苑丽丽【刊 名】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4(4).-114-11637/100【题 名】电算化会计环境下的审计【作 者】李秀玲【刊 名】河北渔业.2006(7).-4-6,1238/100【题 名】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作 者】苏蕾 杨志勇 刘胜军【刊 名】绿色财会.2006(7).-56-5639/100【题 名】建立诚信制度治理金融会计环境【作 者】丁贵英【刊 名】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6,8(2).-35-3940/100【题 名】荷兰会计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影响:借鉴与启示【作 者】刘金星[1] 徐玉霞[2]【刊 名】财会学习.2006(7).-77-7941/100【题 名】浅谈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作 者】江志平【刊 名】科技资讯.2006(10).-165-16642/100【题 名】浅谈会计环境对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影响【作 者】吴伟民【刊 名】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12).-18-1843/100【题 名】构建和谐会计环境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作 者】洪农办【刊 名】山东商业会计.2006(2).-46-4844/100【题 名】浅析电算化会计环境下的内部控制【作 者】杨玉光【刊 名】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11).-30-3045/100【题 名】我国法务会计环境及其对法务会计的影响【作 者】董楠【刊 名】理论建设.2006(2).-31-3446/100【题 名】论会计环境与会计目标【作 者】李平【刊 名】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20(1).-50-5247/100【题 名】试论会计环境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作 者】王建军【刊 名】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6,24(2).-48-4948/100【题 名】会计环境对我国会计发展的影响【作 者】孙多娇【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3X).-59-6049/100【题 名】关于我国的会计环境分析【作 者】杨森【刊 名】今日科苑.2006(3).-I0011-I001150/100【题 名】改进我国企业会计环境问题的思考【作 者】李宗钢【刊 名】现代审计与会计.2006(3).-11-1151/100【题 名】改善会计环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作 者】羿丽华【刊 名】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4).-25-2552/100【题 名】会计环境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选择【作 者】刘建中 乔艳艳【刊 名】财会月刊:理论版.2006(3).-25-2753/100【题 名】论会计理论结构应以会计环境为起点【作 者】张旺军【刊 名】企业经济.2006(1).-177-17954/100【题 名】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构建和谐会计环境【作 者】刘磊【刊 名】山东纺织经济.2006(1).-9-1155/100【题 名】净化会计环境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作 者】孙江南[1] 孙江虹[2]【刊 名】中州大学学报.2006,23(1).-101-10356/100【题 名】我国会计环境对会计国际协调化的影响及对策【作 者】池凌娜【刊 名】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86-8757/100【题 名】从当前我国会计环境看会计国际化【作 者】刘纯龙[1] 高剑[2] 卿松[1]【刊 名】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4).-51-5358/100【题 名】会计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作 者】吴继红【刊 名】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5,10(4).-47-4959/100【题 名】乡镇企业会计环境的适应性研究【作 者】周亚【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5(07Z).-53-5360/100【题 名】我国会计环境与合并会计报表理论之选择【作 者】许峰[1] 向丽[2]【刊 名】财会月刊:综合版.2005(11).-4-561/100【题 名】会计准则与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作 者】程颖慧 王爱霞 段铸【刊 名】财会月刊:综合版.2005(10).-77-7862/100【题 名】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构建和谐会计环境【作 者】刘磊【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2005(12).-60-6163/100【题 名】浅析网络会计环境下的财务风险问题【作 者】孔军华 涂荟喙【刊 名】技术与市场.2005(12A).-61-6364/100【题 名】中法会计环境与会计模式的比较研究【作 者】姜春莉[1] 武兆宏[2] 穆森[3]【刊 名】商业经济(哈尔滨).2005(12).-83-84,12865/100【题 名】经济犯罪、会计环境与会计控制【作 者】宗文龙[1] 叶友[2]【刊 名】财务与会计.2005(11).-10-1266/100【题 名】如何构建和谐的会计环境【作 者】刘殿庆【刊 名】商贸与会计.2005(10).-12-1467/100【题 名】基于网络会计环境的内部会计控制的新思考【作 者】边玉玲【刊 名】陕西审计.2005(5).-29-2968/100【题 名】刍议会计发展与会计环境的关系【作 者】姜国芳[1] 史玉光[2]【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6).-115-11769/100【题 名】试论我国会计环境变迁与《会计法》的完善——兼评《会计法》几个基本问题(续)【作 者】许家林 张华林【刊 名】中国工会财会.2005(9).-7-970/100【题 名】试论我国会计环境变迁与《会计法》的完善——兼评《会计法》几个基本问题【作 者】许家林 张华林【刊 名】中国工会财会.2005(8).-7-971/100【题 名】关于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思考【作 者】刘连萍【刊 名】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5(12).-8-972/100【题 名】从云南白药的会计变革看我国企业会计环境变化【作 者】崔永红【刊 名】财会月刊:综合版.2005(3).-14-1673/100【题 名】论基于会计环境的会计原则及会计政策【作 者】田淑萍【刊 名】财会研究(甘肃).2005(7).-19-2074/100【题 名】优化会计环境 规范会计行为【作 者】胡晋青 高翠莲【刊 名】会计之友.2005(11A).-23-2575/100【题 名】网络会计环境下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作 者】李艳欣【刊 名】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5(16).-31-3176/100【题 名】依法打击会计造假 营造诚信会计环境【作 者】黄文生【刊 名】安徽科技.2005(7).-48-4977/100【题 名】从当前我国会计环境看会计国际化【作 者】蒋平[1] 高剑[2]【刊 名】当代经济.2005(5).-55-5678/100【题 名】会计环境与会计职业道德探析【作 者】简家进 李洁【刊 名】经济师.2005(7).-201-20279/100【题 名】我国会计环境问题初探【作 者】马巾英【刊 名】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6).-85-8680/100【题 名】日本会计环境与会计模式对我国会计的启示【作 者】毛婧[1] 高志妨[2] 韩玮[2]【刊 名】商业经济(哈尔滨).2005(6).-41-4381/100【题 名】从会计环境看我国合并会计理论的选择【作 者】冯苍玉【刊 名】北方经济(内蒙).2005(5).-60-6182/100【题 名】构建和谐会计环境 推进《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作 者】田金玉[1] 赵彦峰[2]【刊 名】中国农业会计.2005(6).-10-1183/100【题 名】从我国的会计环境看会计信息失真【作 者】余成国【刊 名】审计月刊.2005(5).-52-5384/100【题 名】加入WTO后我国会计环境的变化与会计体系的完善【作 者】夏芳 金广业【刊 名】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5).-95-9685/100【题 名】试论我国会计环境变化及其对策【作 者】廖丽萍【刊 名】企业技术开发.2005,24(5).-63-6586/100【题 名】加强会计环境治理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作 者】任万林 杨香敏【刊 名】经济论坛.2005(6).-134-13487/100【题 名】教育会计环境的发展方位研究【作 者】薛小荣[1] 王建军[2]【刊 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1).-72-7888/100【题 名】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作 者】李汀【刊 名】江苏商业会计.2005(2).-28-2989/100【题 名】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环境【作 者】郑树旺【刊 名】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5(4).-41-4290/100【题 名】手工和电算化会计环境下内部控制的比较【作 者】程秀芳【刊 名】煤炭经济研究.2005(2).-59-6091/100【题 名】试论电算化会计环境下内部控制风险【作 者】王湘志 张珺【刊 名】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52-5492/100【题 名】会计环境的变迁与会计改革【作 者】王司海[1] 李勋[2]【刊 名】现代审计与会计.2005(3).-60-6093/100【题 名】会计环境对会计影响的探讨【作 者】孙德凤[1] 陈亚雯[2]【刊 名】经济问题探索.2005(2).-124-12594/100【题 名】中外会计环境与模式的比较及启示【作 者】王倩【刊 名】中国工会财会.2005(1).-33-3595/100【题 名】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逻辑关系剖析【作 者】梁爽【刊 名】会计研究.2005(1).-55-6096/100【题 名】关于当前会计环境的思考【作 者】黄娟丽【刊 名】安徽水利财会.2004(1).-38-39,4797/100【题 名】浅谈知识经济对会计环境的影响【作 者】贾艳【刊 名】内蒙古林业.2004(12).-40-4098/100【题 名】浅谈“入世”后我国会计环境的改变【作 者】孙丽【刊 名】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4).-22-2399/100【题 名】新经济形势下会计环境对会计计量的影响【作 者】杜德春【刊 名】财会研究(甘肃).2004(11).-22-23100/100【题 名】论会计环境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披露【作 者】栾珊 樊艳春【刊 名】现代会计.2004(4).-35-36

会计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1]胡敏.基于阿米巴经营理念的财务成本管控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19-120.[2]谢建厂.大数据视角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20-121.[3]贾晓佳.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工作的影响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22-123.[4]贾红艳,杨书想.营改增后增值税税率调整对建筑业税负影响及应对措施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24-125.[5]张玉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47-150.[6]赵霖昊.会计事务所行政处罚机制对审计质量影响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78-179.[7]薛晨冉,王帆.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收益质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7-9.[8]谭欣.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与成本粘性研究--基于市场化程度的调节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53-55.[9]姚华建.论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95-96.[10]李晓珊.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管理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104-105.[11]熊巧.战略差异、成本粘性与企业研发投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115-117.[12]黄淑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失效研究--以浦发银行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120-121.[13]王清君.论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183-184.[14]刘志辉.我国建筑企业融资方式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1-12.[15]崔学贤,岳洋.研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以长春长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07-109.[16]邓欣."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预算管理改革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19-121.[17]陈永霞.奶牛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会计计量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38-139.[18]张倩.从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看企业会计诚信问题[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59-160.[19]闫文婧,颜苏莉.股利政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西昌电力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61-162.[20]曹诗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72-173.[21]沈炎方. 我国乡镇政府内部控制问题与改进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9.[22]董浩. 不同动因下杠杆收购模式及目标企业绩效[D].浙江工商大学,2019.[23]唐剑波.高校预算支出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智库时代,2019(25):27+34.[24]范卫东.论大数据时代财务会计如何向管理会计转型[J].智库时代,2019(25):51+58.[25]王丽.制造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44-45.[26]周琼.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及管理的相关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46-47.[27]王晓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52-53.[28]张永秀.县级基层单位会计成本管理中的激励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57-58.[29]龙媛.浅析黄金珠宝加工行业成本管理及控制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58-59.[30]吴杨.公路工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60-61.[31]杨洁.钢铁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以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79-80.[32]姜玉华."营改增"后建筑施工单位纳税筹划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00-101.[33]施心怡.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以哈药股份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18-121.[34]韦望梅.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41-142.[35]刘霞.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46-147.[36]韩雪雁.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49-150.[37]袁小根.高速公路施工企业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51-152.[38]张艳红.关于深圳邮政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52-153.[39]杜晨光.浅析制药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54-156.[40]徐玉德,俞盛新,徐菲菲.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变迁及展望[J].会计之友,2019(12):12-18.会计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二:[41]冷继波,杨舒惠."互联网+"背景下业财融合管理会计框架研究[J].会计之友,2019(12):19-23.[42]唐建纲.二元结构理念下政府税务会计的嵌入与应用[J].会计之友,2019(12):46-51.[43]黄云梅,唐敏,尹佳佳.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6(03):29-34.[44]黄延霞.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电商企业物流成本核算[J/OL].商业经济研究,2019(11):95-97[2019-06-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0.1286.f.20190610.1701.050.html.[45]苏宝金,雷光美,赵琦玮,张巍,胡嘉宸,蒋雨政.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9(04):34-36.[46]马航航.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9(04):36-37.[47]李优.电子商务类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统计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9(04):46-48.[48]唐建纲.二元结构理念下政府税务会计的嵌入与应用[J/OL].会计之友,2019(12):46-51[2019-06-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4.1063.F.20190606.1710.016.html.[49]赵政,张敏.公平关切下总承包项目收益分配策略分析[J/OL].会计之友,2019(12):94-99[2019-06-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4.1063.F.20190606.1710.032.html.[50]杨士英,王薛.新销售模式下的收入确认问题研究[J/OL].会计之友,2019(12):139-143[2019-06-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4.1063.F.20190606.1710.048.html.[51]刘红梅.制造业小微企业财务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9(16):71-72.[52]王刚.浅谈火力发电企业环保成本的控制措施[J].中国市场,2019(16):95-96.[53]王培.加强企业会计诚信建设的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9(16):98-99.[54]张淑君.公立中学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9(16):163-164.[55]王元元.论制造业企业工程项目的预算控制[J].中国市场,2019(17):91-92.[56]谭金卉.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9(17):110-111.[57]欧阳剑宇.电力工程监理预算与成本控制管理[J].中国市场,2019(17):118+127.[58]袁彬.论医疗行业系统财务精细化管理实现途径[J].中国市场,2019(17):119-120.[59]邵芳.增值税改革下建筑施工企业纳税筹划探析[J].中国市场,2019(17):138-139.[60]范文红.提高医院餐饮成本核算的路径探究[J].中国市场,2019(17):142-143.[61]王卓.事业单位内控财务体系考评的问题探析[J].中国市场,2019(17):144-145.[62]王艺斐,王亚璐.绩效评价视角下村级财务代理记账问题探析[J].中国市场,2019(17):147-148+152.[63]李俊霞.事业单位报账会计的财务管理工作核心研究[J].中国市场,2019(17):149-150.[64]刘斌.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9(17):155+164.[65]方东.移动互联网金融支付模式下电商企业财务风险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9(17):185-186.[66]唐黎.大数据背景下政府部门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9(17):191-192.[67]生华,范若楠,安嘉琪,唐浩越.论营改增对建筑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智库时代,2019(24):33-34.[68]孟杰.会计制度改革对政府预算审计的影响分析[J].中国市场,2019(18):53+55.[69]胡倩倩.环境会计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2):160-161.[70]孙月.我国环境会计未来发展及推进措施[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2):162-163.[71]畅蓓.高校财务报销难成因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2):190-192.[72]彭亚文.建筑企业PPP项目财务管理探讨[J].中国市场,2019(18):41-42.[73]万会萍.中小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9(18):45-46.[74]林佳樱.汽车租赁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9(18):58-59.[75]李保祥.浅谈制造业企业资金管理[J].中国市场,2019(18):60-61.[76]陈慧.新能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9(18):64-65.[77]姜雅利.酒店业成本管控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9(18):66-67.[78]赵玉棠.中小学预算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9(18):108-109.[79]金英男.浅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9(18):145-146.[80]王晓婷.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9(18):151-152.(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知识)

环境会计产生的环境 回顾环境会计产生和发展二十多年的历史,可以看出环境会计是在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受到威胁的背景下,人们在分析了传统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局限性基础上提出的。 环境状况的恶化对经济活动主体提出新的要求。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不断从自然界取得资源,同时又将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要求从自然界取得的资源越来越多,同时排放到自然界中的废物也越来越多,超过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各国的环境问题又共同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各国提高了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合作以解决治理环境的国际协调问题。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指导各国环境与发展实践的共同战略。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以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其实质在于限制、调整人类的各种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解决各种环境问题,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在环境资源可以承受的基础上,并促使其充分、持久地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要。 我国20年来的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对资源开发强度过大,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耕地面积减少,资源耗竭速度提高,大量物种濒临灭绝等环境问题。98年特大洪水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于沿江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的。 我国政府近年来加大了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制建设和资金投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着投入总量不足、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在总量上,发达国家环境保护投入平均占GNP的1%-2%,我国仅占0.7%,且由于我国环保历史欠帐较多,投入总量更显不足。在效益上,由于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现阶段仅仅从法律监督和行政管理方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控制,而没有健全、系统的量化指标把企业的环保责任和经济效益联系起来,把保护环境变为企业的自觉行为。企业还没有把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没有把环境保护作为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认为进行环保投入和技改得不到切实的回报,积极性较差。为提高环保投入产出率,改善环保工作的效果,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会计手段对环境资源和环保责任进行计量和控制,研究专门的会计方法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1. 企业适应环境要求,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 企业要实现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必须树立适应环境的观念,社会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制度基础,而自然环境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传统观点认为:企业必须尽可能地适应社会环境,寻求最佳投资环境、融资环境、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才能求得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从可持续发展观点看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地从自然环境中取得资源,又要不断地将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去,如果企业没有一个持续、稳定的自然环境作为物质基础,求得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企业的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只能是空谈。 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要求企业提供更多的绿色产品,企业立足自身经济利益,也应增强环保意识,增大环保投入,降低能源消耗,细化环保投入和产出的计量,计量取得的环境资源、负有的环保责任和发生的环境费用,确认取得的环境收益或损失。这样才能全面的衡量企业的效益状况,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2. 传统会计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会计的目标是借助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为经营管理提供财务信息,并考核经营责任,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传统会计侧重于从人类经济活动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将环境所带来的经济问题纳入会计研究的范围,表现为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和会计循环过程的不完整。传统会计没有将环境所带来的经济问题纳入会计研究的范围,缺乏对企业环境资源、环境责任和环境费用的计量,缺乏对企业取得的环境收益或损失的确认。传统会计没有把企业视为与环境共生的经济体,没有认识到经济运转和自然环境循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认为经济循环从企业从环境中取得资源开始,到企业实现其产品,取得经济收益结束。忽视了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和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忽视了环境自身的物质补偿过程和企业环境中取得资源造成的企业对环境的补偿责任。具体而言,没有将环境资源确认为资产,没有将企业应承担的环保责任确认为负债,没有将环境资本确认为所有者权益,没有确认环境收入和费用以及环境利润。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传统会计认为没有凝结人类一般劳动的环境资源是没有价值的,不必对之进行确认和计量。应当看到,环境资源具有社会产品具有的有效用性和稀缺性,应当并可能对其进行确认和计量。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environmental Reca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nd have more than two decades of history, can be seen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s severely damaged, a serious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material basi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reats to people in the traditional analysis of accounting theory and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the limitations. The deterioration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of the main new requirements. In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of mankind, made from natural resources will have a life of the production and discharge of waste into the environment.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growth, from the nature of human resources to achieve more and more, at the same time released into the nature of the waste more and more, exceeding the tolerance of the natural world, leading to ecological damag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uch as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t present,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are different level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amag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lso led to a common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face of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raised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around the world to seek cooperation to address environmental issues of international coordination. In 1987, the United Nations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a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a national guida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the common practice of the strategy. The so-call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ans not only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not to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 the ability to pose a hazard model of development and its essence is to limit the adjustment of human activities, especially economic activities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solv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o that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to bear on the basis of, and to its full and lasting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satisfy current and future generations. China's 2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rapid growth has created tremendous material wealth,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s improved greatly, but on the strength of resource development is too large, caus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oil erosion, reduction of arable land , To increase the speed of resource depletion, a large number of endangered species such as the environment. 98-year flood to a certain extent is due to the destruction of vegetation along the river, caused serious soil erosion. In recent years, China's government increased the legal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investment, has achieved some results, but there is a total lack of inputs, inefficiency and poor economic returns. In total,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veloped into an average of 1% of GNP accounted for -2%, China accounted for only 0.7 percent, and as a result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history, more debt, the total investment is even more inadequate. In terms of effectiveness, as a result of over-exploitation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nd a waste of a lack of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at this stage only from a legal and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of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ontrol, and no sound system of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of the enterprises Responsibility for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linked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into a business conscious a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terprises have not as a corporat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a necessary condition, not as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terprises to expand market share, an important means to enhance economic efficienc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at are not practical technical inputs and the return of the more active Poor. In order to enhan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put-output,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ens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means of accounting for the use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and control measures, the study of specialized accounting system is essential. 1. Enterprises to adapt to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the only way to increase economic efficiency. To achieve long-term busines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a stable, we must foster the idea to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social environment for enterprises to survive and develop on the basis of the system,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s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on the basis of the material. The traditional view: companies must adapt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s much as possible, to seek the best investment environment, financial environment, the market environment and policy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long-term survival.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need to obtain resources from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but also will continue to discharge waste into the environment, if companies do not have a sustained and stable environment as a material foundation, To achieve harmony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Symbiotic, enterprises and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long-term survival can only be empty talk. In real life, people's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wing more and more requests to provide more green products, companies based on their own economic interests, should also enhanc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put and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and Refinement The output measures, measures to achiev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has the responsibility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to obtain recogni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gains or losses. Only in this way can a comprehensive measure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business conditions, corporate objectives to provide a true and reliable information. 2. Limit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accounting model Traditional accounting with the goal of accounting for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supervision of accounting, business management for the provision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assessment and accountability, so as to maximize economic benefits. The traditional emphasis on accounting from the human point of view of economic activity,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not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into the accounting of the scope, accounting for the performance of inadequate disclosure and accounting of the cycle is not complete . Traditional accounting does not brought about by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into the accounting of the scope, lack of resources in the enterprise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of the measures, lack of access to the corporate environment or loss of revenue recognition. Not the traditional accounting business environment, Symbiotic and as the economy has not recognized the functioning of the economic cycle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re closely linked. That the economic cycle from the corporate environment to obtain resources from the beginning to achieve its business products, to obtain the end of the economic benefits. Ignor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orporate and business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neglect their own material and the process of compensation and business environment to obtain resources of the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In particular, there is no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will be recognized as assets, not companies should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cognized as liabilities, not the environment identified as the owner's equity capital, there is no confirmation of income and the cost of the environ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fits. These led to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is that traditional accounting in general do not think there is condensation of human labor,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is of no value, no need for the confirmed and measured.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community has the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with the products and effective use of scarce, it should be and could be identified and measured.

欧洲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 存在着多层次性,有全人类的文化,也有各个民族的文化、各个社会的文化,在同一个民族、同一个社会中也会因为地域的不同、信仰的不同,产生出天线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不同地域的文化。那么关于欧洲的文化是怎么样的呢?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欧洲文化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欧洲文化论文篇1 古希腊神话——欧洲文化的摇篮 古希腊神话大约诞生于公元前8世纪,传承至今,在历史的长河中魅力无穷。古希腊神话详细描绘了希腊人民自古心中的诸神、自然和宇宙的神话。它的流传主要是靠古希腊人民长期口头相传下来的。后来主要通过Homa's epic《荷马史诗》及古希腊的诗集、戏剧、哲学著作记载,传承下来。古希腊神话包括了希腊神话中最重要的诸神开天辟地、神普关系等方面的 故事 ,是有关希腊神话的早期资料。古希腊神话不仅滋养了希腊本国的文化发展,而且在后世给予西方文化发展以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和奠基作用。 一、古代欧洲文艺发展的源泉 古希腊神话是古代欧洲文学艺术兴起的源泉和土壤。世界著名的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里斯和欧利皮德思流传下来的三十四部悲剧中有三十三部是以神话为题材的。现在人们可以在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著作《历史》中收索到大量的原始的古希腊神话。同时,古希腊神话为后期的罗马文学带来了无穷的素材资源和创作 想象力 。比如说,在古罗马神话中,诸神的形象与古希腊神话相同,取名不同。如爱神的希腊名字是Venus,罗马名字是Aphrodite;希腊神话中战神叫Ares,罗马名字则是Mars。在古希腊奴隶制社会时期,古代欧洲的戏剧和文艺理论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著名的古希腊文学家、哲学家柏拉图(Plato)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众所周知,柏拉图被誉为欧洲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他的著作涉及哲学和文艺领域的心灵感应的命题,对后世文艺理论的形成影响深远。亚里士多德 总结 了希腊文艺创作的 经验 ,开创了古代文艺研究学独立而精辟的新领域。如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悲剧的本质,他都发展了自己的独立、完善的思想。他的著作The Poetics《诗学》为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二、欧洲文艺复兴思潮的起源 希腊、罗马神话是世界文化瑰宝,通过后世手稿、传教士、学者和图书馆的保存及流传,最终传入欧洲。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深刻地影响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一般认为西方文化起源于两希文化,两希指的是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古希腊神话及思想从中世纪到现代成为欧洲重要的思想源泉。欧洲文艺复兴的指导性思潮理论“人文主义”的来源其实就是古希腊神话中体现的人本主义。可以说,文艺复兴就是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 口号 兴起的。古希腊神话以其“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主张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在古希腊神话中,神并非完美,诸神具有与人同样的情感、思想以及内心弱点。此外,神话中歌颂的“英雄”在其有限的生命旅程中不懈的追求自由、胜利和理想。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强调“人”才是万物理论的中心;宣扬个性解放,人类具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反对蒙昧。比如说,薄伽丘(Boccaccio)在他的The Decameron《十日谈》中肯定了人的尊严和现实生活状态,提倡人的个性解放,表现出人本主义的觉醒。彼特拉克在作品中提出“人”与“神”的区别概念,并且深信“人”应该主宰现实生活和时代的发展。 其次,古希腊神话滋养、丰富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发展。古希腊神话在后期的欧洲引起广泛的兴趣,为大量的诗人文艺家们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Hymn of Apollo 《阿波罗颂》至今在诗歌界璀璨夺目。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的代表性 雕刻 作品David《大卫》和巨幅天顶画Genesis《创世纪》都传承了古希腊神话的英雄形象具有浓重的希腊神话色彩。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则运用神话主题创作了举世瞩目的Mona Lisa《蒙娜丽莎》,它成为人类文化不朽的瑰宝。 三、欧洲文学发展的宝库 古希腊神话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说:“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一种传播土壤。”古希腊神话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宝库,里面装满了闪闪发光的思想和生动如画的 神话故事 。这为后世的西方文学家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灵感和素材。莎士比亚在Hamlet《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想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正,多么出色,论行为,多么像天使!论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但丁在《神曲》中描述尤里西斯如何开始。完成自己十年旅途探险的故事。拜伦曾做诗讴歌为人类偷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在拜伦笔下,普罗米修斯凛凛有生气,成为反抗压迫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力量的化身。“巨人呵!你被注定了要辗转在痛苦和你的意志之间,……尽管上天和你蓄意为敌,但你那抗拒强暴的毅力,你那百折不挠的灵魂—— 天上和人间的暴风雨怎能摧毁你的果敢和坚忍……”雪莱的歌剧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歌颂了不屈不挠为自由而抗争的人类英雄的形象,并且以鲜明的描述色彩和博大的情怀,表现了他对革命的向往,富有浓厚的现代气息和文学责任感。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曾直接抒发其对古希腊神话的赞叹:“神话真是伟大!”事实上,古希腊神话故事情节曲折而生动、人物个性丰满突出鲜活。人类发展的历程中遇到的许多重大话题,像和平与战争、自由与束缚、爱情与理想、道德与腐朽,在古希腊神话中都有实际的体现。 综上所述,古希腊神话对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想要真正了解西方文化,首先对古希腊神话的认知是必需的。在西方社会,人们一般有这样的认识:对希腊神话了解的多少,一直是衡量一个人受 教育 程度的标志。希腊神话是整个西方文化 起源和发展 的一个极其重要部分,要想真正读懂西方文化,古希腊神话是必修的入门课。古希腊神话是整个西方文化的精神动力和历史发源摇篮。 参考文献: [1] 邢驰鸿.谈古希腊神话的“人神同性”, 英语学习 ,1999 [2] 犹家仲.外国文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于欧洲文化论文篇2 欧洲地区鹤的文化意蕴 摘要:本文旨在搜集欧洲地区鹤的文化,归纳总结出在欧洲,鹤主要承载的文化意蕴,分析得出鹤在欧洲的文化意蕴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褒义文化意蕴、贬义文化意蕴和中性文化意蕴,并对其中有更多文化内容的中性文化意蕴的产生原因作出分析,主要有两大成因:一是欧洲的审美标准,二是欧洲的宗教信仰。 关键词:欧洲;鹤;文化意蕴 文化存在着多层次性,有全人类的文化,也有各个民族的文化、各个社会的文化,在同一个民族、同一个社会中也会因为地域的不同、信仰的不同,产生出天线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不同地域的文化。鹤在中国主要是有着长寿、吉祥的美好文化意蕴,但是在欧洲,鹤所承载的文化意蕴有别于中国。 一、文化意蕴 在欧洲,从感情色彩来分析,鹤的文化意蕴主要存在着三大类,一是褒义文化意蕴如美好愿望,二是贬义文化意蕴如厄运,三是中性文化意蕴如生殖、家族谱系、皈依者。 首先是鹤的褒义文化意蕴,即美好的愿望。不论是哪个民族,春天都是人们美好的愿望、期盼、希望的开始,尤其是在农耕时代,春暖花开时节,人们开始播种,第一只飞回来的鸟就会成为春天的象征,但是由于纬度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春天里出现的第一只鸟各有不同。 为中国报春的鸟是燕子,尤其是在中国南方, 种植 水稻的时间完全按照燕子回巢的时间制定,民间歌谣《小燕子》传遍大街小巷。还有鸭子,如诗词“春江水暖鸭先知”。 欧洲的保加利亚地区的春天也是鸟类迁徙后回巢的时间,其中鹤扮演着核心角色:当第一只鹤出现,意味着春天真得到来了!因此在保加利亚的 传说 中,鹤是春天的象征。鹤带来的春天,让人们意识到已经到了播种的季节,也是对新的一年的希望,因此鹤就责无旁贷的承载起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 其次是鹤的贬义文化意蕴,即厄运。死亡是最令人畏惧的厄运,尤其是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古代,如果一个家庭不幸损失一个劳动力,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可能会陷入困境。在中国,乌鸦由于其食用死人肉,被认为是带有死亡气息的不祥之鸟。而在日本,由于其庄重的黑色外衣,被日本人视为值得崇敬的神鸟,不准猎杀。 欧洲的丹麦农村,鹤就意味着厄运,如果鹤在谁家的屋顶筑巢,那么这家将会有人在年底前死去,其他农户都会避而远之。人员的伤亡会使本不富裕的家庭面对生活上的困窘,甚至陷入泥沼。 最后除了鹤的褒义文化意蕴和贬义文化意蕴,欧洲的鹤含有更多的中性文化意蕴,比较少的含有人们的主观偏爱,比如生育、家族谱系、皈依者。 一是生育。生育问题一直是困扰众多父母,面对孩子的追问,人们想方设法简介明了但不涉及生殖内容来解释。在西方文化中,白鹤是生育的象征。 维多利亚时代,人们很难讨论人类的生殖细节,尤其是面对孩子们的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而为了避免讨论这类问题的尴尬,不同于中国人“你是从河里捞出来的”、“你是在路边捡来的”等的策略,西方人的策略则是“鹤把你带给我们的。”这种习惯来自于一种想象――新生婴儿可以从烟囱进入房子。因此嘴里衔着一个包裹着婴儿的鹤的形象成为当时非常普遍的流行文化。由于新生婴儿的眼皮、双眼之间、上嘴唇及脖颈后部有粉红色的斑,有时仍被称作“鹤咬”(stork bites),但在事实上,这是发展静脉,并且很快会消失。 二是家族谱系。对于一个家族来说,繁衍子嗣是最重要的事情,同时家族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同族间的相互帮衬。家族谱系代表着身份和等级的姓氏,有着庞大的家族,尤其是皇族和贵族血统。从共同抵御外敌的角度来说,同一家族的成员更容易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说,同一家族的成员更容易相互扶持,并控制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各个重要领域;从对外发展来看,处于同一等级上的家族,容易达到平衡和联合。从语言发展角度来看,由于英语是从古老法语中分化出来的,我们可以看到古老法语pie de grue的意思是鹤脚,而英语pedigree的意思是血统,可以得出,在古代欧洲,鹤脚象征着家族谱系。 三是皈依者。宗教是欧洲的精神信仰,而某一特定的人或物会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成为宗教的形象或引领者。希伯来人认为鹤是“皈依者”,即一个虔诚的,敬神的、观察力敏锐的、公正的、善良的女人,实际上,鹤变成了犹太教哈希德(Hasid)运动的女性形象。因为虔诚的宗教教徒注意到鹤在自然界中的两个生存现象,一是,照顾幼小的鹤;一是在大火中,鹤会选择与巢一起被毁灭,而不是选择放弃它的巢。这两个生存现象符合宗教中对善良和虔诚的理解。 二、鹤的中性文化意蕴产生原因 从对欧洲地区鹤的文化意蕴的归类分析可以看出,在欧洲,鹤的文化意蕴侧重于中性文化意蕴,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欧洲人的审美标准,二是欧洲的宗教信仰。 首先,欧洲对色彩过于鲜明的鸟类并没有多少好感。比如孔雀,中国人认为孑L雀开屏是喜庆吉祥的象征,所以人们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但欧洲人认为孔雀行走时昂首阔步、目中无人,头冠频频摆动,还不时开屏炫耀自己的美丽,这是骄傲、虚荣的表现,The AmericanHeritage Dictionary对peacock的第二个解释为:A vain person given to self-display;dandy(一个虚荣的,自我表现的人;爱穿着打扮的男人)。在欧洲文化中,孔雀被视为祸鸟。在中国象征着厄运的猫头鹰,在欧洲却是智慧的象征,勇敢和坚毅的化身,如Aswise as an owl(象猫头鹰一样聪明)。因此白躯黑颈红头冠的鹤,色彩并没有孔雀那般华丽,不会被加诸过多的贬义含义,也没有猫头鹰那般单调,不会被加诸过多的褒义含义,所有欧洲鹤的文化意象就主要是中性的文化意蕴。 其次,欧洲信仰脱胎于希伯来教的基督教,即犹太教,宣扬自我牺牲和信仰先知。迈蒙尼德在其所列犹太教信仰13信条中提出:“先知一切话语皆真实无误。摩西是最大的先知,其寓言是真实的。”明确地表达了犹太人的先知观。先知要求皈依者无条件追随。所以鹤的两种生存现象――照顾小鹤和与巢共存亡引起了教徒的注意,教徒们认为鹤的这两种行为符合宗教中对善良、自我牺牲和虔诚的理解,同时也符合皈依者的形象。 三、总结 通过对欧洲地区鹤的文化意蕴作出归类分析,主要是从感情色彩角度切入,一是褒义文化意蕴如美好愿望,贬义文化意蕴如厄运,中性文化意蕴如生殖、家族谱系、皈依者。其中,中性文化意蕴中含有更多的文化内容。因此对承载文化内容较多的中性文化意蕴做出了产生原因的分析,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是欧洲人对色彩的审美标准,二是欧洲人的宗教信仰。对比中国传统上的鹤文化,比如健康长寿、高尚品德、吉祥美好等侧重于褒义的文化意蕴,欧洲的鹤文化,更加客观,更侧重于中性的文化意蕴,更好的体现了文化的多层次性,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面对来自不同背景的外国学生,尤其在涉及到中国 传统文化 与西方文化相冲突时,有助于教师从不同的文化角度来教授文化词语,同时可以给外国学生扩充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促进文化上的传播和交流。

欧洲艺术发展的过程也是一部艺术和设计的发展史。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欧洲艺术的影响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艺术的分期有多种,中世纪艺术在历史上有着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作为一个时代艺术的定位,欧洲中世纪往往被冠以“黑暗时代”的恶名,那么中世纪艺术究竟有着怎样的命运?是高尚,还是卑微;是进取,还是保守;是自由,还是专制,都是在这一历史时期所产生的疑问,对中世纪的艺术进行一番疏略阐述,或许会对这些疑问得出些结论。

关键词:中世纪 艺术 走向

一、何谓“中世纪”

按照历史学家的大致观点,历史上的“中世纪”(Middle Ages)一般是指日耳曼民族攻占罗马,即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开始,至15世纪文艺复兴(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萌芽之初为止。这只是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史学界还存在着诸多种关于中世纪历史的界定,但其大致的范围不会脱离此区间。

历史上的中世纪曾长达近一千年,是欧洲历史上(主要指西欧)的一个时代,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公元1304~1374)将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视中世纪为一个无比混乱的中间期。他习惯性地将中世纪这一时期成为“黑暗时期”。那为什么会叫做“黑暗时期”呢?

“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在政治上,这段历史也叫做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与前表述有)。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但是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西欧在5世纪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中国封建社会的历程已经持续了约1000年。

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这样看来,似乎中世纪的一切都笼罩在“黑暗”的阴影之下,没有光明,没有喘息,没有呐喊,没有生机,“黑暗”统治着一切,就连艺术这样最为灵活便利地反映精神生活的方式也难以开花结果。事实果真如此吗?

二、中世纪艺术表现思考

提到“中世纪”,人们会想些什么?“中世纪”这个词会使一些熟悉的图景浮现在人们的脑海:哥特式的大教堂,封建城堡,十字军和贵族战争,宗教法庭上燃烧的火焰。从几个世纪前“中世纪”作为划分古希腊罗马和近代历史的名称而开始使用时,就带有一种贬义,它暗指欧洲 文化 历史的毁灭和空白,并一直延续至今。“如果人们想找一个形容词来描述落后、缺乏文化、没有法制,人们就可以使用中世纪这个词。‘中世纪’实际上成了描写一切黑暗和反动的词的 同义词 了。”①那是否在黑暗笼罩下的一切都是暗淡无光的呢?艺术也是如此吗?我们不禁会问。

诚然,中世纪在政治上有其黑暗的一面,表现在艺术上也是如此,但艺术有着更加顽强的生命力,在适应时代要求的同时,它总是能够在黑暗中给人以光明,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并有力地推动了历史前进的步伐,成为借鉴历史的一面明镜。中世纪的艺术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虽然因为历史的局限性,它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但其取得的艺术成就也是前无古人并足以令后世所景仰的,它在世界艺术之林中所占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的。

哥特式教堂的宏伟庄重,拜占庭镶嵌画的优美华贵,罗马雕塑的粗犷沉重,都是对特定时期艺术现象的风格描述,都有其特定的内涵。黑格尔在《美学》中把建筑划分了三类:古埃及的象征主义建筑、古希腊的古典型建筑和中世纪的哥特浪漫型建筑。“浪漫型建筑在材料和建筑构形的科学性、合理性、完善性方面都超过了古典型建筑,也就是说在审美判断力的主导之下,最合宜的材料和最经济合理的构形被组合成无与伦比的人类构造物,并体现了人类最崇高的理想。”②为了表达对基督的崇拜和解脱的愿望,建筑的形式被夸张到无形式的程度,崇高伟大也被扩大到无限量,浪漫型建筑达到了审美判断里的最高层次——崇高和伟大。

拜占庭的镶嵌画既有鲜艳夺目的色彩效果,又有坚实稳固的结构感,在造型上尤其讲究概括,不是通过细节刻画而是通过色彩对比来达到其形象的造型,使主体鲜明突出。可以想象,在光线的照射下,那些互为补色,外型概括的形象在金色背景的衬托下,是如此的绚烂夺目,又是如此的和谐统一。它给予信徒的就是这样一种无尚崇高和神圣的宗教感受。镶嵌画达到了基督教所要求的肃穆矜持与激动人心的永恒,无疑是具有独特风格与形式的拜占庭艺术的最好表现。

罗马雕塑的复兴证明了艺术家的无穷无尽的 想象力 和创造力,无论是欧坦教堂山花壁面的人物造型,还是高大的柱头装饰,都显示出了逼真生动、自由大胆、变化多端的效果。

政局动荡,社会混乱,必然会对经济、艺术等领域产生不小的影响,但我们知道,艺术发展总有它的不平衡性,无序状态下的艺术也未必不能开出绚烂的花朵。正如中国古代的魏晋之风,欧洲中世纪的艺术园地也别具一格。在那一时期所创造的艺术成果和形成的艺术风格是那段时期特有的精神财富,甚至它的影响遍及世界各地及至现代。如果要说它的某些弊端的话,我想大概是宗教意识在艺术上给人的一种精神压迫,这种精神约束力在整个中世纪时期是一直存在的。

欧洲中世纪的教会有着无比强大的力量来操控着社会事务,中世纪初基督教的支派天主教会帮助日耳曼人建立和巩固政权,教会的势力随之壮大。“灵魂救赎”、“人间互爱”等思想主张不但适用于奴隶主,同样适用于封建主,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成为封建贵族阶级的宗教,成为其统治服务的工具。

中世纪的西欧在最初主要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无法应用于生产。在社会上,群众受到教会和封建贵族的压迫,被剥夺了受 教育 的机会,教会推行的愚民政策流传开来。教会“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思想等各个方面,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和途径控制群众,施加其影响,这就使宗教神学必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群众思想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宗教神学的深刻影响,他们的思想感情是受宗教熏陶的,是由宗教滋养的。几乎人人都成了虔诚信徒,完全屈服在教会权威之下,成了正统教义和教会权威的奴隶。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③至此我们可以理解艺术在中世纪被打上宗教烙印是现象。

历史的发展总有它的高潮和低谷,以至于后来14、15世纪天主教的神学思想受到了来自“异端”分子的攻击,他们并不认为人活着要有禁欲的必要,他们要求解除天主教困扰在他们头上的精神枷锁。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反教会的斗争也愈演愈烈,终于在16世纪中期出现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些运动主张在思想和文化上冲破封建的牢笼和教会的精神束缚,给予人自身真正的尊严和价值,恢复人的自由意志,肯定人在现世所应享的幸福,这使得欧洲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艺术在中世纪所遭受的苦难,但也仅仅是限于艺术精神上而言,在形式上看来,中世纪的艺术并没有承担过多的罪责。我们应该记住艺术精神对自由性,同时也不忘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3.结 语

中世纪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是丰富多彩的。宗教的神圣光环已经在中世纪的上空褪去,艺术也早已走下那高不可攀的神坛,它变成了大众得以品评的盛宴。我们姑且不用去考量那段时期的艺术究竟是伟大还是渺小,是光荣还是卑拙,因为艺术的走向不是单单艺术本身的事情,它牵扯到太多的关系。在这里,我们只需细细地品味它那独特的味道,感受其深邃和震撼的力量,或许也能体会出些艺术的精神和启示。

注释:

①【苏】A.古列维奇,庞玉洁、李学智译.中世纪文化范畴.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②李卫、费凯著.建筑哲学.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第357页.

③陈曦文.世界中世纪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209页.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

[2]郑敬高.欧洲文化的奥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庄锡昌.西方文化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内容摘要:艺术和文化上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在人们的服装风格上反映出来,尤其是女装的风格总是与一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文化艺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关 键 词:哥特式艺术风格 巴洛克艺术风格 洛可可艺术风格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女装风格

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艺术风格流派,它们表现在建筑、美术、音乐、文学及染织艺术等各个艺术领域,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产生影响。在欧洲的艺术史上哥特式艺术风格、巴洛克艺术风格、洛可可艺术风格、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地影响到同时期的服装风格。

一、四大艺术风格的特点

哥特式艺术风格 “哥特式”原本是起源于一种极具特色的建筑风格——笔直的立柱,高挑的天顶,多尖的拱门,这些均可见于中世纪的一种以尖顶大教堂,特点为尖拱、小尖塔、垛墙、飞扶壁和彩色玻璃镶嵌等典型元素。这种风格影响到整个欧洲,反映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如绘画、 雕刻 、装饰、音乐等艺术形式上。其特点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为其一大特征。

巴洛克艺术风格 巴洛克代表了路易十四的精神。它具有气势雄伟、生气勃勃、色彩艳丽、线条优美、富丽豪华的风格。它把人类精神从古典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使其沉溺于无边无际的、令人神往的梦幻之中。它一开始主要针对17世纪意大利的建筑风格。后来,巴洛克风格影响到建筑、美术、音乐、文学及染织艺术各个领域。巴洛克艺术风格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

洛可可艺术风格18世纪的法国仍是西欧的文化艺术中心,由于沙龙文化在法国的蓬勃兴起,使女性成为了男性世界注目焦点,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巴洛克时期那种庄重豪华、拘泥虚礼的宫廷文化的文化形态,那就是洛可可艺术风格。洛可可风格的鼎盛时期是路易十五时代,它主要是指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室内装饰风格:C形、S形曲线或漩涡状花纹的装饰风格。另一个特色则是甜美轻快、精巧华丽,而没有巴洛克艺术的宗教气息和夸张的情感表现。这种特色影响到当时的服装,甚至以“洛可可”一词代表法国大革命之前18世纪的服装款式。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兴起于18世纪的中期,其精神是针对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风格所进行的一种强烈的反叛。它主要是力求恢复古希腊罗马所强烈追求的“庄重与宁静感”之题材与形式,并融入理性主义美学。

二、四大风格对同期女装风格的影响

哥特式风格 哥特式风格深深地影响了中世纪法国服装的服饰审美及服饰创造。受建筑风格的影响,哥特式服装风格主要体现在服饰形象是高高的冠戴、尖头的鞋、衣襟下端呈尖形和锯齿等锐角,在面料上表现出与哥特式教堂内彩色玻璃的效果是一致的光泽和鲜明的色调。裙饰多采用纵向的造型线和褶皱,使穿着者显得修长,并通过加高式帽来增加人体的高度,给人一种轻盈向上的感觉。女装上装紧身合体,下半身的裙子宽大、上轻下重,形成一种圆锥状造型,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尖尖的埃宁帽就像一个小尖塔,还有两个裤腿颜色各异的紧身裤,尖尖的翘头鞋,饰以不对称图案的上衣等。

巴洛克风格 由于受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在西洋服装史上,“巴洛克风格”代称17世纪欧洲的服装款式。其着装特点是大量的使用蕾丝、花边,并配以奢侈豪华的装饰,如丝绸带、大扣子、 刺绣 、珠宝等,所以这种风格的时装和配饰表现出来的尽是奢华和古典的面貌。

裙子是巴洛克女装的重点。衣裙特点是松垂、多褶、曳长,比文艺复兴时期柔和、自然、大方、富有浪漫气息,更显出女性自然的妩媚。女性除了外边的罗布以外,还要穿三条不同颜色的裙子(即衬裙、内裙和外裙),以取代裙撑架。下裙穿多层肥大而多褶的裙子,使下体显得鼓大,以增添体积感和层次感。服装上不论是整体造型还是局部造型,都是更多地强调曲线,展露出女士特有的性别魅力。

洛可可风格 作为一种服装的风格,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极致的优雅和精致,它打破了文艺复兴以来左右对称的模式,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的,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琐的装饰样式。

女性服装内穿束身马甲,裙撑架再度兴起,此时裙撑架的形式为前后扁平、左右对称,要在裙撑外穿一条华丽的衬裙,外穿罗布,一般前开,领口成一个大的U字型,上面露出紧身的胸衣,胸衣自上而下按大小顺序排列着一排缎带蝴蝶结,罗布下面也成A字型打开。衬裙外露,衬裙和罗布上也都装饰着曲曲弯弯的皱褶飞边、蕾丝、缎带蝴蝶结和鲜花。袖长到肘部,袖口也有三层的蕾丝花边。

新古典主义风格 1790年到1820年, 新古典主义思潮兴盛,使女装向古希腊、古罗马那种自然样式倾斜,以自然简单的款式,取代华丽而夸张的服装款式。Robe chemise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样式。这是一种白色棉布制作的宽松的衬裙式连衣裙,连衣裙的腰际线提升到胸部下面,使人体的比例更加好看,胸部的内侧有护胸层,取代了紧身胸衣,解除了对女性身体的束缚。袖子很短,露出手臂;裙子很长,一直垂到地上,使女性着装又一次回归到淡雅、自然之美。

三、四大艺术风格对现代女装风格的影响

当今时装界,欧洲古典的艺术风格流派仍然是很多服装设计师们的灵感来源,设计师们高举复古风的旗帜,在许多细节设计上都回归到了几个世纪之前。

Gucci就曾以哥特式风格为灵感设计的系列服装,非常性感。黑色摇滚女郎,带有上个世纪30年代好莱坞女星的味道:裤子为宽裤脚,剪裁紧身、修长,配搭绑带、高跟鞋,性感中带个性,使得女郎带有哥特式的神秘色彩。

巴洛克风格也被时装设计大师们所宠爱。YSL设计师Tom Ford以巴洛克风格为灵感来源,把法式蕾丝、领结、宽袖,重新演绎成现代服饰。他所采用的材质,展现出既成熟又性感的女人形象。绑带是设计中的细节重点,常常出现在上衣、裙子、鞋子上,还有宽袖口、领结,以及以黑色为主调,华丽的绣花,古典的收腰外形,不禁令人遥想几百年前的法国宫廷圣罗兰女人的万种风情。

D&G2008年春夏礼服系列,是时装界回归洛可可风格的一个高潮。印花布料和夸张的裙撑、打折的花边、繁复的缀饰、低胸衬裙的造型设计以古典优美的X形轮廓为中心并强调裙及袖的层次和质量。在色泽选择上,将草绿、粉红、鹅黄等富丽堂皇的色彩一一呈现,顿现轻巧而华丽。

2008年雅莹和2008—2009秋冬专场发布会以新古典主义为灵感来源。其服饰将女性形体间的极佳比例完美呈现,通过立体剪裁、抽褶、滚边等勾勒出极具视觉效果的空间感,并配以夸张的蝴蝶结、复古的宽腰带和金属饰物。饰物色彩上以黑金、米黄为主体色,略施点缀玫瑰红和暗橘、墨绿等色,从而显出经典的华丽与高贵。

结语

欧洲艺术风格不仅仅有这四类。多样的文化必然会造就社会多彩多姿的艺术形式,而服饰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不仅反映出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的关系,且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氛围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

[1]华梅.西方服装史[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2]臧迎春. 中西方女装造型比较[M].轻工业出版社,2001.

有关欧洲艺术的影响论文相关 文章 :

1. 中西方当代艺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影响探究论文

2. 浅谈中西美术与图腾艺术论文

3. 浅谈中西方艺术教育的本质差异论文

4. 试论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意义论文

5. 浅析煤雕艺术的当代启示论文

6. 关于艺术设计专业论文

欧洲化学投稿参考文献

《自然》,《科学》,《自然化学》,《美国化学会志》,《有机化学快报》美国,《有机化学杂志》美国,《材料化学》美国,《德国应用化学》,《欧洲化学》,《先进材料》,《四面体》,《中国科学》,《中国化学》等。

1.ACS Publications(美国化学会期刊全文数据库)

pubs.acs.org/

美国化学学会成立于1876年,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学会,会员数超过164,000人。多年以来,ACS一直致力于为全球化学研究机构、企业及个人提供高品质的文献资讯及服务。ACS出版的期刊,内容涵盖了24个主要的化学研究领域,被ISI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 (JCR)评为“化学领域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期刊”。

(1)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ACS) (美国化学会志)

(2)Organic Letters (OL) (有机快报)

(3)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JOC) (美国有机化学)

(4)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JMC) (美国药物化学)

(5)Chemical Reiew (化学评论)

2.Sciencedirect

sciencedirect.com

Elsevier是荷兰一家全球著名的学术期刊出版商,每年出版大量的学术图书和期刊,大部分期刊被SCI、SSCI、EI收录,是世界上公认的高品位学术期刊。该数据库涉及众多学科: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医学、生命科学、商业、及经济管理、社会科学等。

(1)Advanced Synthesis & Catalysis (ASC) (先进合成催化)

(2)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德国应用化学)

(3)Chemistry - A European Journal (欧洲化学)

(4)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中国化学)

(5)Europ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欧洲有机化学)

(6)Helvetica Chimica Acta (瑞士化学)

(7)Heteroatom Chemistry (杂原子化学)

3.Wiley

onlinelibrary.wiley.com

作为全球最大、最全面的经同行评审的科学、技术、医学和学术研究的在线多学科资源平台之一,“Wiley Online Library”覆盖了生命科学、健康科学、自然科学、社会与人文科学等全面的学科领域。它收录了来自1500余种期刊、10000多本在线图书以及数百种多卷册的参考工具书、丛书系列、手册和辞典、实验室指南和数据库的400多万篇文章,并提供在线阅读。

(1) Advanced Synthesis & Catalysis (ASC) (先进合成催化)

(2)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德国应用化学) (3)Chemistry - A European Journal (欧洲化学)

(4)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中国化学)

(5)Europ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欧洲有机化学)   (6)Helvetica Chimica Acta (瑞士化学)

(7)Heteroatom Chemistry (杂原子化学)

4.ingenta

ingentaconnect.com

Ingenta提供的信息涉及许多学科领域。包括:农业与食品科学、人文艺术科学、生物与生命科学、化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经济工商、工程技术、数学与统计学、医学、护理、哲学与语言学、物理与天文学、心理与精神病学以及社会科学15个类。

(1)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 (JCR) (化学研究杂志)

(2)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加拿大化学)

(3)Current Organic Chemistry

(4)Mini-Reviews in Organic Chemistry

(5)Phosphorus, Sulfur, and Silicon and the Related Elements (磷、硫、硅和相关元素)

(6) Letters in Organic Chemistry

5.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英国皇家化学学会

rsc-research.fluidreview.com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以下简称 RSC) 由致力于化学科学的人员组成,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全球性团体。作为一家非营利组织,将所有盈余都重新投入到慈善活动中,比如化学国际交流、主办化学期刊、会议、科学研究、教育以及向公众传播化学科学知识。

(1)Green Chemistry (绿色化学)

(2)Chemical Communications (CC) (化学通讯)

(3)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化学会评论)

(4)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化学会志)

(5)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 (OBC) (有机生物化学)

6.中国知网CNKI

cnki.net

中国知网知识发现网络平台—面向海内外读者提供中国学术文献、外文文献、学位论文、报纸、会议、年鉴、工具书等各类资源统一检索、统一导航、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中国知网同样不是免费开放,需要购买数据库。

7.seek68文献馆

seek68.cn

seek68文献馆整合了海量的中外文献数据库。覆盖各科领域,医学、化学、农业、科技、人文、计算机、哲学等等。如果没有校园图书馆账号,可以用seek68文献馆。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大版(SCIE)、美国工程索引(EI)、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SA)、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俄国文摘杂志等,以及我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美国的science,nature,德国应化等等,

环境保护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环境问题在全球的日益升温,使得环境会计和环境会计信息 报告 在国内外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并且环境会计信息报告的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环境会计 毕业 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环境会计毕业论文篇1 浅谈日本环境会计制度的启发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环境问题迫在眉睫。而我国尚未有完善的环境会计制度,导致环境会计核算内容和 方法 无法可依。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引进环境会计,在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建立了一套健全的环境会计制度。因此,对日本环境会计制度的研究,并从中归纳出其 经验 做法,对于我国环境会计的实施与推广、及其制度构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在对该国环境会计制度的实施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分析基础上,阐述对我国环境会计制度构建的启示。 二、日本环境会计的制度化 1.日本政府积极推进立法 日本政府将1999年确立为“环境会计的元年”[1],着力推进该国环境会计的开展。日本政府在提出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目标后,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总量控制准则,为环境会计制度的实施奠定了基础。1997年,日本环境保护省组建了由产官学各界组成的环境会计委员会,在环境会计指南的制定和推进环境会计实施方面做了大量做有成效的工作。 2.环境会计制度化和实用化 环境省1999年3月,发布了《环境成本的控制与公开指南(征求意见稿)》,随后于2000年6月发布了《环境会计指南》(以下简称《指南》);2001年5月对该指南进行了修改和补充,颁布了《指南(第2版)》;同年6月发布了《环境报告指南2001—关注利益相关者》;2002年3月,发布《指南(2002版)》;此后,环境省于2003年4月颁布了《环境保护成本分类指南》。2005年2月,《指南(2005版)》的发布,使环境会计在内容要求上更加详细具体,更加具有指导意义。《指南》的不断修订完善、推陈出新,对企业建立环境会计核算体系、遵守环境会计制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3.环境会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在日本的许多大学中不仅开设了环境会计的课程,而且强调加强环境会计的应用推广,邀请企业界实务经验者进行学术交流,吸收更多的学者投身于环境会计及其制度构建的研究之中,为环境会计制度的构建及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中国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 1.政府相关部门参与不积极 我国环境保护部虽然在很多环境事务活动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缺少对环境会计的关注。而日本政府在推进实施环境会计项目方面,以环境会计研究委员会为核心,开展一系列环境会计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以及环境会计制度构建的研究。 2.缺乏相关的法制法规 近年来,虽然我国相继颁布了《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但是已颁布的法律与环境会计关联性较差[2],导致企业在开展环境会计时,无法可依,使环境会计的开展缺乏针对性、规范性。 3.缺乏环境会计的专业人才与研究 环境会计是近年来才新兴起的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我国环境会计的专业人才匮乏,大部分的会计人员只了解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基础知识,缺乏对环境会计的学习;环境会计的研究,目前仍停留在理论研究和国外经验的介绍的层面。 四、对我国的启示 1.增强政府在环境会计制度化中的作用 我国环境保护部的职责主要是对重大环境问题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承担落实国家减排目标的责任、负责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指导、协调、监督生态保护工作、负责环境监测和信息发布等。缺少对环境会计的关注,应借鉴日本的经验,建立环境会计的产官学推进机制[3],以推进环境会计制度的构建及其实施。 2.及早出台我国的《环境会计指南》 我国至今尚未建立一套健全的环境会计制度,导致企业对环境会计的核算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致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参差不齐,缺乏完整性。日本在环境会计制度建设过程中,边实践、边研究,在应用中不断地修订环境会计指南。我国应借鉴日本经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会计指南》[4]。 3.以环境报告书为媒介推进环境会计的开展 在借鉴日本经验建立我国的《环境会计指南》的同时,大力推动企业发布环境报告书,通过环境报告书将本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及时地传递给利益相关者,将环境报告书作为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桥梁、作为传递环境会计信息的媒介,以增强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结论 日益枯竭的原料和能源的现状,要求我国必须坚持不懈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要突破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应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及早出台环境会计指南,以环境报告书为媒介大力推进环境会计,并加强环境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以适应我国环境会计制度化的需要。 环境会计毕业论文篇2 试论我国环境会计制度发展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摒弃传统的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环境会计作为企业环境经营活动的评价工具,引起国内外的关注。环境会计制度作为环境会计的实施保障,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 热点 话题。 文章 通过对我国环境会计制度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环境会计制度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环境会计制度;现状;对策 环境会计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末。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维护的成本费用,以及对环境开发所带来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而形成的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在20世纪70年代,许多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出台了环境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管理制度,强化对企业环境要素的管理,以及对资源的使用问题,在此背景下,环境会计从社会会计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环境会计制度是环境会计活动的一种行为准则,它是由政府及相关组织制定并实施,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实施完整的环境会计制度。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我国环境会计制度的发展现状,并且根据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达到促进我国环境会计制度构建的目的。 一、环境会计制度的概述 1.环境会计制度构建的必要性 构建环境会计制度是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需要。环境会计是我国实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必要 措施 ,也是保护和改善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其次,企业需要实施环境经营,树立环境经营理念,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目前,社会公众也越来越重视环境的保护,对企业社会责任也越来越重视,这些都促使企业逐步改变自身的生产模式和发展战略,加快实施环境会计制度。因此,根据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的实际情况,迫切需要构建环境会计制度。 2.国外环境会计制度的现状 美国是实施环境会计制度较早的国家之一,该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会计的发展,该国环境保护局,主要负责有关环境法规以及负责处理具体环境案件,并发布了《作为经营管理手段的环境会计入门:基本概念及术语》。为了控制环境支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多次发布关于企业环境成本处理的准则。 与此同时,加拿大的环境会计制度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加拿大推行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对环境的危害,加拿大社会各界之间紧密配合,其所有执政纲领都要体现环境保护的原则。此外,日本政府一直积极推进法律的建立;同时注重环境会计制度化和实用化,成立了以产官学协同推进体制,先后3次修订《环境会计指南》,为企业建立环境会计制度提供了依据;与此同时,积极培养专业人才,为环境会计制度的构建奠定基础。 二、我国环境会计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环境会计制度的现状 目前,我国没有建立完善的环境会计制度,社会各界一直在探讨研究环境会计制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获得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更多消费者的支持,相继发布企业环境报告书。这主要得益于2011年10月1日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的《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构建了相关制度的框架,从而促进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我国的环境报告书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例如,规范化程度不强,定量信息较少等。总体来说,国家环保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环境报告书的准则要求,积极引导环境会计制度的建立。 2.存在的问题 (1)政府对环境会计制度重视不够环境保护是一个艰难的任务,需要多方面,多主体的共同努力,共同采取多种措施。同时环保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大,导致一些企业因缺乏监管而加大对环境的危害;对环境会计制度的宣传不够深入。(2)企业环保意识薄弱,内部控制不完善目前,大多数企业经营理念没有体现绿色环保和生态文明理念。企业没有树立增设环境会计职位的观念,环保意识薄弱,对环境会计制度认识不足,制约着环境会计制度的推进。(3)环境会计理论与实践脱节我国目前没有完善的、权威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缺乏环境会计专业的精英人才,相关理论体系研究较为空泛,尤其是关于环境会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利于我国的环境会计制度的实施。 三、对策与建议 1.提高对我国环境会计制度必要性的认识 美国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会计的发展和环境会计制度的构建。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USEPA就将有关环保方面的支出计入会计的核算范围,使其成为成本的一部分。因此我国应加强对环境会计及其制度建设,加强环境会计制度的宣传,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平台,向群众普及环境 会计知识 ,提高社会各界对环境会计制度的重要性的认识。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要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融环境保护观念于企业经营管理之中。完善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企业职工的环境 教育 ;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责任意识。 3.加强理论的研究 通过与先进国家交流,借鉴他国的经验与方法,加强对环境会计制度的理论研究,培养我国环境会计专业的精英人才,从而完善我国关于环境会计制度的理论知识,为环境会计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环境会计毕业论文篇3 试谈环境会计在煤炭企业的运用 摘要:许多煤炭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问题,为了缓解环境污染给企业和社会带来的压力,有必要将环境会计引入到煤炭企业当中,促进环境和煤炭企业的和谐发展。本文从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出发,阐述了环境会计在煤炭企业中的必要性,分析了环境会计在煤炭企业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煤炭企业应用环境会计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会计;煤炭企业;应用;研究 目前,从我国环境会计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对我们生存的环境会带来较大的污染,为了缓解环境问题给企业和社会带来的压力,我们要在煤炭企业中设立环境会计,环境会计对煤炭企业来说可以起到重要性的作用,通过环境会计可以促进煤炭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1环境会计概述 1.1环境会计的概念 环境会计又称作绿色会计,是会计领域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中派生出来的一个新分支,一般来说环境会计可以分为宏观环境会计和微观环境会计,宏观环境会计是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环境核算纳入了核算范围,微观环境会计将环境会计核算方法在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中广泛应用,我国比较侧重的是对微观环境会计的研究。在我国可以将环境会计的含义 总结 为:环境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是对会计学理论、方法和原理的继承,并吸收了环境经济学、环境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控制企业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 1.2环境会计的特点 环境会计打破了传统会计的模式,同时也具备一些传统会计的特征。与传统会计相比环境会计有着以特点:(1)研究方法多样性。环境会计分析决策信息的方法可以通过完整的会计核算方式,也可以采用环境成本核算进行分析。(2)可以采用成本进行计量。在传统的会计模式下,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依据复式记账的系统,遵循的是历史成本原则,然而环境会计的特点在于可以对不同的资源进行成本计量。(3)环境会计报告包含了如何治理环境的说明。在环境会计报告中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环境带来了多大的负面影响,并从相关数据出发提出了几点保护环境的建议。 2环境会计在煤炭企业应用的必要性 2.1企业考核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了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对企业的考核不仅仅要看企业可以创造出多少财富,还要看企业可以创造出多少综合效益,综合效益主要就包括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通常情况下企业的经济效益会很高,企业在追求高利润的同时会对环境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自然会很低,其综合效益也会较低,这样就会影响到国家对企业的业绩评价。因此,为了企业达到国家的考核要求,煤炭企业要通过设立环境会计,使得企业能够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2.2经济转型的需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企业管理 层逐渐认识到粗放的经济发展路线是不能够得到长期发展的。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我国企业必须实现经济的转型,通过设立环境会计来促进煤炭企业经济改革,满足社会要求。 2.3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需要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压力,更希望吸引大量的投资来解决。但是一些外国投资企业将一些环境污染的项目投放在我国,一方面我国要对其经济行为进行约束,另一方面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其发展,通过设立环境会计来获得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主动权。 2.4国家政策约束的需要 目前,煤炭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我国政府也加大了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与其他国家一起制定了一些有关环境的政策,通过设立环境会计可以实现国家政策的约束。 3环境会计在煤炭企业中应用的问题 3.1煤炭企业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能力有待于提高 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煤炭企业在实施环境会计的过程中都缺乏一套完善的理论和实务操作程序,由于缺乏科学的环境会计理论,直接导致环境会计实务操作缺乏科学的指导。 3.1.1缺乏完善的环境会计计量方法 煤炭企业环境会计计量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即:重置成本法和市场价值法,可以看出煤炭企业环境会计的计量方法并没有得到统一,这样就会导致许多有价值的资源信息不能够在会计报告中很好地反映,企业的资产被低估,导致煤炭企业的环境资产、负债、成本的确认过程较难。 3.1.2缺乏统一的环境会计要素分类 环境会计是以传统会计为前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会计要素方面是与传统会计的会计要素基本一致的,其中主要包括了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然而这些会计要素在现行会计准则下并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这就导致了在确认环境会计要素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其中主要的确认方法有以下两种:一部分的煤炭企业将环境会计内容的确认为以下四类:环境投资、成本、权益、效益;一部分的煤炭企业将环境会计要素分为环境资产、负债、成本。 3.2煤炭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尚未形成 煤炭企业受到我国会计核算体系不健全的影响,在煤炭企业内部也没有形成完善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一方面在我国会计法律中并没有严格的环境会计准则,缺乏对环境资产、负债、成本的认定标准,当企业遇到与环境相关的特殊情况的时候,也没有严格的准则进行引导;另一方面煤炭企业内部缺乏成本管理的总体实施计划,缺乏对年度成本费用支出的计划管理,大部分的员工也并没有参与到环境成本计划当中去,同时在成本耗用方面也没有一个计划,成本耗用没有从企业自身应该支出的角度考虑等。 3.3煤炭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较多 3.3.1披露的内容狭窄,内容相对简单 很多煤炭企业采用的是合并会计报表的方式来反映环境会计数据,通过三大会计报表来反映煤炭企业环境会计资料是笼统的,并不能够完整的揭示出整个煤炭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有的煤炭企业没有将采矿权、探矿权和土地使用权等环境资产进行完善的披露。 3.3.2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数量较少 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少的一部分煤炭企业愿意主动的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现阶段对煤炭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法规的欠缺,导致了对煤炭企业环境会计监管不利的问题时常发生,因此,完善煤炭企业环境会计法律法规已经刻不容缓。 4煤炭企业应用环境会计的建议 4.1提高煤炭企业环境会计基本理论和实务能力 4.1.1完善环境会计的计量方法 影响煤炭企业环境会计得不到统一的管理因素之一就是会计核算计量方法不统一,因此,煤炭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实践的过程中选择出适用性和可比性较强的会计计量方法,例如煤炭企业可以统一采用市场价值法来计量,防护费法和重置成本法可以起到辅助计量的作用。 4.1.2提高环境会计的实务操作 一方面煤炭企业要做好会计人员的工作分配,通过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实现环境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当有关环境会计问题出现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找出相关责任人;另一方面环境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煤炭企业环境会计实施的水平。煤炭企业要加强对环境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组织会计人员进行环境会计的实务培训,只有环境会计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才能够真正地掌握环境会计的实际操作技能,才能够更好地胜任环境会计的工作。 4.2建立健全煤炭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 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健全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一方面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可以打破传统的会计理念,大胆得将传统的会计成果与现有的环境会计成果结合起来,为了进一步明确环境会计的法律地位,要将环境会计引入到《会计法》当中去,使得煤炭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法律的约束;另一方面从煤炭企业自身的角度来看,为了保证环境会计核算的合理性,可以采用内部审计外包的形式,通过会计师事务所来对环境会计信息审核,煤炭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审计方式,例如一些大中型的煤炭企业可以采用合作以及咨询内审的形式,也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煤炭企业的先进经验,保证环境会计的顺利进行。 4.3提高煤炭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 4.3.1对环境会计披露的内容进行扩大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煤炭企业实施环境会计还处于初级阶段,环境会计所要披露的信息包括了环境绩效信息和环境会计要素信息,其中环境绩效信息大多数是以实物技术指标量化或者定性的内容,是在企业财务 说明书 或者会计报告中用评价法和文字表达法来反映;环境会计要素信息是能够用货币量化反映出的与环境会计相关的信息。在扩大对环境会计内容的披露过程中要注意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了保证披露内容的完整性,既要对有利的信息进行披露,又要对不利的信息进行披露;另一方面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内容的披露要坚持定量和定性的结合,对于一些不能够量化的信息,可以通过定性的方式来反映。 4.3.2扩大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 首先,政府要要求企业制定出有关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法规,加大监督力度,这样企业就会在政府约束力的情况下,提高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积极性;其次,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认识到煤炭企业正在从经济效益型向可持续发展型转变,这样经营者就会更加关注环境会计内容的披露。 5结束语 随着煤炭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煤炭企业要认识到环境会计的必要性,要在企业内部积极的构建环境会计模式,这样我国煤炭企业才能够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更好的服务与广大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张鸿.浅谈宁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环境会计核算[J]. 财经 界(学术版),2013,19. [2]潘远均,等.关于煤炭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探究[J].企业导报,2013,21. [3]秦黎.环境会计在煤炭企业的应用与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4]刘爽.集疏运环境下煤炭港口网络优化及运营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猜你喜欢: 1. 环境会计方面论文优秀范文 2. 环境会计问题论文优秀范文 3. 有关环境会计问题论文优秀范文 4. 关于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5. 环境会计方面论文参考

[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8. [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环境会计信息信息披露的研究参考文献通常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环境会计信息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包括环境会计的概念、目的、内容、标准和方法等。环境会计信息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包括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贸易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关于企业环境责任、环境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规定。环境会计信息信息披露的实践经验,包括国内外企业在实施环境会计信息信息披露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具体实践经验。环境会计信息信息披露的研究成果,包括环境会计信息信息披露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和研究贡献等。

环境会计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会计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1]胡敏.基于阿米巴经营理念的财务成本管控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19-120.[2]谢建厂.大数据视角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20-121.[3]贾晓佳.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工作的影响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22-123.[4]贾红艳,杨书想.营改增后增值税税率调整对建筑业税负影响及应对措施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24-125.[5]张玉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47-150.[6]赵霖昊.会计事务所行政处罚机制对审计质量影响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78-179.[7]薛晨冉,王帆.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收益质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7-9.[8]谭欣.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与成本粘性研究--基于市场化程度的调节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53-55.[9]姚华建.论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95-96.[10]李晓珊.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管理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104-105.[11]熊巧.战略差异、成本粘性与企业研发投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115-117.[12]黄淑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失效研究--以浦发银行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120-121.[13]王清君.论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183-184.[14]刘志辉.我国建筑企业融资方式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1-12.[15]崔学贤,岳洋.研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以长春长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07-109.[16]邓欣."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预算管理改革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19-121.[17]陈永霞.奶牛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会计计量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38-139.[18]张倩.从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看企业会计诚信问题[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59-160.[19]闫文婧,颜苏莉.股利政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西昌电力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61-162.[20]曹诗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72-173.[21]沈炎方. 我国乡镇政府内部控制问题与改进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9.[22]董浩. 不同动因下杠杆收购模式及目标企业绩效[D].浙江工商大学,2019.[23]唐剑波.高校预算支出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智库时代,2019(25):27+34.[24]范卫东.论大数据时代财务会计如何向管理会计转型[J].智库时代,2019(25):51+58.[25]王丽.制造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44-45.[26]周琼.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及管理的相关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46-47.[27]王晓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52-53.[28]张永秀.县级基层单位会计成本管理中的激励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57-58.[29]龙媛.浅析黄金珠宝加工行业成本管理及控制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58-59.[30]吴杨.公路工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60-61.[31]杨洁.钢铁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以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79-80.[32]姜玉华."营改增"后建筑施工单位纳税筹划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00-101.[33]施心怡.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以哈药股份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18-121.[34]韦望梅.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41-142.[35]刘霞.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46-147.[36]韩雪雁.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49-150.[37]袁小根.高速公路施工企业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51-152.[38]张艳红.关于深圳邮政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52-153.[39]杜晨光.浅析制药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54-156.[40]徐玉德,俞盛新,徐菲菲.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变迁及展望[J].会计之友,2019(12):12-18.会计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二:[41]冷继波,杨舒惠."互联网+"背景下业财融合管理会计框架研究[J].会计之友,2019(12):19-23.[42]唐建纲.二元结构理念下政府税务会计的嵌入与应用[J].会计之友,2019(12):46-51.[43]黄云梅,唐敏,尹佳佳.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6(03):29-34.[44]黄延霞.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电商企业物流成本核算[J/OL].商业经济研究,2019(11):95-97[2019-06-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0.1286.f.20190610.1701.050.html.[45]苏宝金,雷光美,赵琦玮,张巍,胡嘉宸,蒋雨政.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9(04):34-36.[46]马航航.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9(04):36-37.[47]李优.电子商务类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统计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9(04):46-48.[48]唐建纲.二元结构理念下政府税务会计的嵌入与应用[J/OL].会计之友,2019(12):46-51[2019-06-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4.1063.F.20190606.1710.016.html.[49]赵政,张敏.公平关切下总承包项目收益分配策略分析[J/OL].会计之友,2019(12):94-99[2019-06-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4.1063.F.20190606.1710.032.html.[50]杨士英,王薛.新销售模式下的收入确认问题研究[J/OL].会计之友,2019(12):139-143[2019-06-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4.1063.F.20190606.1710.048.html.[51]刘红梅.制造业小微企业财务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9(16):71-72.[52]王刚.浅谈火力发电企业环保成本的控制措施[J].中国市场,2019(16):95-96.[53]王培.加强企业会计诚信建设的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9(16):98-99.[54]张淑君.公立中学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9(16):163-164.[55]王元元.论制造业企业工程项目的预算控制[J].中国市场,2019(17):91-92.[56]谭金卉.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9(17):110-111.[57]欧阳剑宇.电力工程监理预算与成本控制管理[J].中国市场,2019(17):118+127.[58]袁彬.论医疗行业系统财务精细化管理实现途径[J].中国市场,2019(17):119-120.[59]邵芳.增值税改革下建筑施工企业纳税筹划探析[J].中国市场,2019(17):138-139.[60]范文红.提高医院餐饮成本核算的路径探究[J].中国市场,2019(17):142-143.[61]王卓.事业单位内控财务体系考评的问题探析[J].中国市场,2019(17):144-145.[62]王艺斐,王亚璐.绩效评价视角下村级财务代理记账问题探析[J].中国市场,2019(17):147-148+152.[63]李俊霞.事业单位报账会计的财务管理工作核心研究[J].中国市场,2019(17):149-150.[64]刘斌.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9(17):155+164.[65]方东.移动互联网金融支付模式下电商企业财务风险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9(17):185-186.[66]唐黎.大数据背景下政府部门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9(17):191-192.[67]生华,范若楠,安嘉琪,唐浩越.论营改增对建筑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智库时代,2019(24):33-34.[68]孟杰.会计制度改革对政府预算审计的影响分析[J].中国市场,2019(18):53+55.[69]胡倩倩.环境会计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2):160-161.[70]孙月.我国环境会计未来发展及推进措施[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2):162-163.[71]畅蓓.高校财务报销难成因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2):190-192.[72]彭亚文.建筑企业PPP项目财务管理探讨[J].中国市场,2019(18):41-42.[73]万会萍.中小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9(18):45-46.[74]林佳樱.汽车租赁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9(18):58-59.[75]李保祥.浅谈制造业企业资金管理[J].中国市场,2019(18):60-61.[76]陈慧.新能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9(18):64-65.[77]姜雅利.酒店业成本管控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9(18):66-67.[78]赵玉棠.中小学预算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9(18):108-109.[79]金英男.浅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9(18):145-146.[80]王晓婷.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9(18):151-152.(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知识)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那会计的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会计专业 毕业 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梁凤梅。 总预算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影响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17,01:175-176.

[2]杨春霓。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浅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4:26.

[3]张圣男。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职业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7,03:163-164.

[4]李学敏。 新环境下绿色会计探讨[J]. 商场现代化,2017,01:151-153.

[5]王榕。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17,01:154-156.

[6]余宥作。 分析云会计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安全[J]. 劳动保障世界,2017,03:57.

[7]胡其勇。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完善方式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7,03:38.

[8]李依琳。 网络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及防范策略[J]. 当代经济,2017,02:104-105.

[9]苏清朗,蔡智眀。 浅析网络会计信息 系统安全 对策[J]. 科技展望,2017,05:10.

[10]孙中芝。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思考[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07:59+24.

[11]甘其华。 战略管理会计助推施工企业财务转型探讨[J]. 中国总会计师,2017,02:38-40.

[12]马浚洋,傅颖诗,张曾莲。 媒体关注与政府会计准则制定与实施的重难点及解决路径[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01:91-95.

[13]张立峰。 浅谈科研机构面向管理会计的财务转型[J]. 财政监督,2017,05:95-99.

[14]侯义,李霞。 管理会计的变迁与理论体系建设研究[J]. 中国总会计师,2017,02:51-54.

[15]高逸凡。 司法会计审查介入经济犯罪初查之必要性及运用[J]. 净月学刊,2017,02:38-42.

[16]吴彬。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电商会计人才培养探讨[J]. 国际商务财会,2017,02:69-73.

[17]徐佳。 浅议如何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 教育 [J]. 经营管理者,2017,04:323.

[1]李靠队,沈晓峰,刘小娴。 基于责任分散效应视角下的政府环境会计研究[J]. 会计与经济研究,2016,01:34-51.

[2]贾希玲。 大数据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其风险防范[J]. 经济研究导刊,2016,08:138-139.

[3]王艳。 会计教育理念与创新能力培育--基于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育的视角[J]. 会计研究,2016,02:89-94+96.

[4]刘福东,王素敏。 服务型政府会计改革的驱动因素及技术分析[J]. 会计与经济研究,2016,02:25-33.

[5]周卫华,杨周南,库甲辰。 二元结构体系下政府会计技术改进研究--基于事项会计理论的探讨[J]. 会计研究,2016,02:14-21+95.

[6]王欣。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发展[J]. 财经 界(学术版),2016,11:282-284.

[7]金玫。 浅析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措施 [J]. 时代经贸,2016,12:30-32.

[8]彭宏超。 浅析国际租赁会计准则的新变化及影响[J]. 财会月刊,2016,19:92-94.

[9]应唯,张娟,杨海峰。 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及研究视角[J]. 会计研究,2016,06:3-7+94.

[10]刘光军,彭韶兵,王浩。 网络经济环境对会计理论的影响研究[J]. 财会月刊,2016,25:3-7.

[11]金荣安。 加强我国企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 财经问题研究,2016,S1:62-65.

[12]陈广涛。 会计司法鉴定意见的法律效力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

[13]徐甜。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农业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

[14]孙宗国。 民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及对策[D].华东理工大学,2016.

[15]杜思。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D].山东财经大学,2016.

[16]翟文彬。 ZX银行日照分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管理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6.

[17]胡静慈。 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

[18]高冉。 NJ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及其控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6.

[19]钱大伟。 云计算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D].南京大学,2016.

[20]赵奇。 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16.

[21]王娟。 火电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6.

[1]帅勇。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6,01:135-136.

[2]李星宇。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措施[J]. 中外企业家,2016,03:49-50+53.

[3]戚艳霞,荆新。 政府会计确认基础对财政透明度影响的跨国实证分析[J]. 财经论丛,2016,01:29-37.

[4]裴晋崧。 浅谈建筑企业营改增后对会计核算及财务指标的影响[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1:47-48.

[5]段倩。 浅析收入会计准则的修订及其对企业的影响[J]. 财会学习,2016,03:148-149.

[6]沈双,涂建明。 供应链管理情境下跨组织管理会计研究[J]. 新会计,2016,01:46-49.

[7]姜明辰,张征超。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J]. 中外企业家,2016,04:83-84+105.

[8]许汉友,姜亚琳,张蓓。 “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基于财务共享服务视角[J]. 新会计,2016,01:28-32.

[9]马瑛。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中国市场,2016,01:129+138.

[10]韦玮。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职工薪酬核算的影响探析[J]. 财经界(学术版),2016,02:226-227.

[11]李博伦。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预防对策[J]. 中国林业经济,2016,01:46-47+96.

[12]刘颖斐,郑丹妮。 伦理道德发展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行为学研究探讨[J]. 经济评论,2016,02:151-160.

[13]李敬涛,陈志斌。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的政府会计治理效应[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40-46.

[14]冯巧根。 论管理会计范式的形成规律[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6,01:15-23.

[15]冯巧根。 供给侧改革与管理会计创新[J]. 会计之友,2016,07:128-133.

[16]郑玲,王培培,周瑶。 价值链发展视角的管理会计演变进程探讨[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6,01:30-38.

[17]甄红线,刘珊珊。 经济新常态下管理会计的创新--基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视角[J]. 财务与金融,2016,01:37-41.

[18]高瑞雪。 电子商务网络环境下的财务会计发展分析[J]. 财会学习,2016,06:128-129.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