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园林类方面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园林类方面论文参考文献

园艺方面的毕业论文轻风论文网很多啊,可以看下

学术堂最新整理了一部分关于园艺论文的参考题目:1、西藏园艺产业发展与农牧民增收致富探讨2、基于问题的园艺植物育种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3、从指导教师角度谈园艺专业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4、台风对浙江省设施园艺的影响及防避措施5、多倍体育种在园艺作物中的应用6、园艺专业观赏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7、提高职业教育中园艺技术专业实习课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8、复合应用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9、探究设施园艺中的土壤生态问题及其清洁生产10、建设高校园艺实习基地培养农业科技人才11、云斑白条天牛对园艺作物的危害及习性12、园林园艺类中高职里面课程结构衔接对策13、现代园艺专科人才分类培养的探索与实践14、园艺植物繁殖学教学改革探索15、设施园艺智能化发展趋势与路径16、果树园艺技术与果树营养诊断策略之我见17、施用外源物质对园艺作物抗逆性影响研究进展18、"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课程教学改革探析19、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20、提高"园艺植物研究法"教学质量的探讨

1]胡永红,黄卫昌. 美国植物园的特点──兼谈对上海植物园发展的启示[J]. 中国园林,2001,(4). [2]鲍滨福,马军山. 两“园”合一 学用并举——浙江林学院植物园规划设计探索[J]. 中国园林,2006,(5). [3]李春娇,董丽. 试论植物园专类区规划[J]. 广东园林,2007,(2). [4]李惠卓,张彦广,吴杨哲,张亮,陈莉瑶,姬鹏,崔容华. 保定市植物园土壤特性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4). [5]林昌虎,孙超. 加强科普教育建设 扩大植物园生存空间[A]. 张治明.中国林业出版社[C].: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6]郑金贵. 校园多功能教学基地“中华名特优植物园”的建设[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7]胡文芳. 人工与自然的科学结合——体验巴塞罗那植物园[J]. 中国园林,2005,(3). [8]周练. 基于生态休闲文化的南亚热带植物园规划研究[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 [9]陈艺芬. 论植物园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 柳州师专学报,2009,(6). [10]厦门植物园万石阁设计方案[J]. 建筑与文化,2008,(3). [11]黄远钧,黄惠明. 对园林围墙与园路进行设计与施工的分析[J]. 科学之友,2010,(6). [12]张和山. 浅谈影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因素及解决对策[J]. 科学之友,2010,(10). [13]李永红,杨倩. 杭州西溪湿地植物园——基于有机更新和生态修复的设计[J]. 中国园林,2010,(7). [14]郭鸿英,孙超,储蓉. 植物园数字化建设[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4). [15]孟宪民. 沈阳植物园的现状分析及同北京植物园的比较[D].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2005. [16]唐宇丹,靳晓白. 植物园的外来种引种和生物安全[A]. 张治明.中国林业出版社[C].: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17]张晓芹. 枸杞在园林中的应用及栽培管理技术[J]. 河北农业科学,2007,(2). [18]遆卫国,王晶晶. 喷泉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7). [19]杨庆绪,蒋三登,张运德,刘毓. 园林建设志在环境友好 绿化发展重在资源节约[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7). [20]尉秋实,李爱德. 植物保护、科研、开发三项功能建设的思路与对策[A]. 张治明.中国林业出版社[C].: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1]Mauro Ballero,Giovanni Piu,Alberto Ariu. The impact of the botanical gardens on theaeroplankton of the city of Cagliari, Italy[J]. 2000,(1). [22]韦标. 试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J]. 科学之友,2011,(6). [23]吴徳智. 浅谈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成活率[J]. 科学之友,2010,(10). [24]胡永红. 专类园在植物园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对上海辰山植物园专类园设置的启示[J]. 中国园林,2006,(7). [25]郦文俊. 园林景观栽植中的植物色彩设计研究[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8,(2). [26]麻广睿. 植物园发展与更新规划[D].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2009. [27]金晓雯. 园林建筑小品人性化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2006. [28]Alessandro Travaglini,Diletta Ravaziol,Maria Grilli Caiola. A meteorological station and a pollen trap at the botanical garden and arboretum of the university of Rome Tor Vergata[J]. 2000,(2). [29]Dr. Boguslaw Molski,Roman Kubiczek,Jerzy Puchalski. Rye genetic resources evaluation in the Botanical Garden of the 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 in Warsaw[J]. 1981,(1). [30]G. V. Kovaleva,T. G. Dobrovol’skaya,A. V. Golovacheva. The structure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brown forest soils of the Botanical Garden on Murav’eva-Amurskogo Peninsula[J]. 2007,(5). [31]Giuseppe Venturella. The Popularization of Mycology within the Botanical Garden of Palermo[Z]. :1994,1. [32]李忠实. 加强园林施工质量管理浅谈[J]. 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2). [33]何勇军. 浅谈园林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J]. 科学之友,2010,(6). [34]肖振甲,宋国祥. 浅谈园林驳岸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 科学之友,2010,(14). [35]朱丹粤. 浅谈如何做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J]. 华东森林经理,2007,(2). [36]齐海鹰,安吉磊. 浅谈观赏草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7). [37]郭丹. 园林绿化工程造价浅谈[J]. 广东园林,2007,(6). [38]计桂珍. 浅述避暑山庄的园林艺术[J].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5,(4). [39]Metal bioaccumulation in plant leaves from an industrious area and the Botanical Garden in Beijing[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5,(2). [40]N. Rascio,A. Camani,L. Sacchetti,I. Moro,G. Cassina,F. Torres,E. M. Cappelletti,M. G. Paoletti. Acclimatization trials of someSolanum species from Amazonas Venezuela at the botanical garden of Padova[J]. 2002,(4). [41]Irena Maryniak. Oles Shevchenko et al in the Botanical Gardens[Z]. :1989,5. [42]A. Alfani,G. Bartoli,R. Santacroce. Sulphur contamination of soil and Laurus nobilis L. leaves in the botanical garden of Naples University[Z]. :1983,5. [43]邵丹锦. 一个永续发展的热带风情植物园——新加坡植物园[J]. 中国园林,2011,(3). [44]肖春芬,彭艳琼,杨大荣. 植物园在物种迁地保护中的作用——以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榕树和榕小蜂的保护为例[J]. 中国园林,2010,(5). [45]任康丽. 植物园景观设计功能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结合——从美国费尔柴尔德热带植物园看景观设计的组构[J]. 中国园林,2010,(9). [46]李忠超,陈红锋. 我国植物园新时期科学普及工作的思考——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为例[J]. 福建林业科技,2006,(3). [47]欧阳欢,王庆煌,黄根深,龙宇宙,宋应辉. 科研、开发、旅游三位一体新型植物园的创建——以兴隆热带植物园为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4). [48]孟宪民. 国外植物园发展现状及对我国植物园建设的启示[J]. 世界林业研究,2004,(5). [49]任海,简曙光,张征,郑祥慈,张奠湘,王峥峰,郝刚,段俊,廖景平,魏孝义,傅德志. 数字化植物园的理论与技术思考—以华南植物园为例[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5). [50]林有润. 植物园,“植物系统与工程学”科学研究与实验的基地———兼论《巨系统》理论对植物园建设及对植物科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意义[J]. 植物研究,1998,(4).

园林专业方面的论文参考文献

浅论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结论文 关键词:园林;施工;养护;结合 论文摘要:园林工程的施工及养护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园林种植属于短期施工工程,养护管理属长期、周期性工程。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分析了园林施工及养护管理的特点,并就两者有机结合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1 引言 园林工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包括园林设计、施工和养护。施工处于园林工程的中期,强调进度与质量,关注于最后的成果;而养护处于园林工程的后期,强调实效,力求实用与美观, 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使园林理念得以延续。也就是说三者虽然各有特点,但却并非孤立,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一个成功的园林作品离不开施工和养护这些分项工程的有机结合,否则, 园林建设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就不能得到最大效率的发挥,园林建设必将失去其本来意义。因此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2 园林施工要点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颁布,为城市绿化工程施工与验收提供了详细具体的标准。按照规范,严格按批准的绿化工程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施工,对各项绿化工程的建设全过程实施全面的工程监理和质量控制。 2.1切实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掌握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据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核对,编制施工计划书,认真做好场地平整、定点放线、给排水工程等前期工作。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好准备工作,往往会加快施工进度。 2.2 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 绿化工程施工就是按设计要求艺术地种植植物并使其成活,设法使植物尽早发挥绿化美化的作用。所以说设计是绿化工程的灵魂,离开了设计,绿化工程的施工将无从入手;如不严格按图施工,将会歪曲整个设计意念,影响绿化美化效果。施工人员对设计意图的掌握、与设计单位的密切联系、严格按图施工,是保证绿化工程的质量的基本前提。 2.3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 根据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确定各种需要量,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时落实施工进度的实施,并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对进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往往能使工程施工有条不紊,保证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尽量缩短工期。在工程量大、工期短的重点工程施工上有十分显著的作用。特别是招投标制度在园林工程上的实施,更加有必要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施工组织机构需明确工程分几个工程组完成, 以及各工程组的所属关系及负责人。注意不要忽略养护组。人员安排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按时间顺序安排。 3 园林养护要点 园林工程竣工后,养护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树木栽植是一时之事,而养护则是长期之事,即“三分栽,七分管”。各种树木有着不同的生态习性、特点,要使树木长的健壮,充分发挥绿化效果,就要给树木创造足以满足需要的生活条件,就要满足它对水分的需要,既不能缺水而干旱,也不能因水分过多使其遭受水涝灾害。 3.1灌 溉 树木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是由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的,在土壤中含水量不能满足树根的吸收量,或地上部分的水分消耗过大的情况下,都应设法满足他们的需要,这种措施就叫灌溉。 灌溉一般根据植物叶片内渗透压或吸收水分的大小决定。灌溉时,如叶片的吸水能力很大,则证明水分不足,就应及时喷水。抗旱灌木虽受设备及人力条件的限制,但必须掌握新栽的树木、小苗、灌木、阔叶树要优先灌水,长期定植的树木、大树、针叶树可后灌。夏季正是树木生长的旺季,需水量很大,但阳光直射、天气炎热的中午做好不要浇水,中午时叶面灌水也不好。 灌溉时要作到适量,最好采取少灌、勤灌、惺灌的原则,必须根据树木生长的需要,因树、因地、因时制宜地合理灌溉,保证树木随时都有足够的水分供应。当前生产中常用的灌水方法是树木定植以后,一般乔木需连续灌水3~5年,灌木最少5年,土质不好或树木因缺水而生长不良以及干旱年份,则应延长灌水年限。每次每株的最低灌水量——乔木不得少于90kg,灌木不得少于60kg。灌溉常用的水源有自来水、井水、河水、湖水、池塘水、经化验可用的废水。采用的方式主要有单堰灌溉、畦灌、喷灌、滴灌等。灌溉应符合以下质量要求:①灌水堰应开在树冠投影的垂直线下,不要开的太深,以免伤根;②水量充足:③水渗透后及时封堰或中耕,切断土壤的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3.2排水 土壤含水过多,造成树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不同树种、不同年龄、不同长势以及生长条件的不同,树木对水涝的抵抗能力会有所不同。常用的排涝方法有①地表径流:地表坡度控制在0 1~0 3% ,不留坑洼死角;②明沟排水:适用于大雨后抢排积水,③暗沟排水:采用地下排水管线并与排水沟或市政排水相连,但造价较高。保持土壤湿润是树木成活的主要条件,除在栽植后浇足定根水外,还应根据气候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枝叶萌动、生长旺盛的季节,常绿树栽植后,干旱时除浇定根水外,对枝叶也应经常喷水,但是土壤中水分始终呈饱和状态,通气性不良,不利于树木生长发育。低洼地区会导致积水,应注意挖排水沟及时排水。对大面积的绿化要求比较高的地区,可以在绿化区设置自动喷灌设备或预埋水管,定时浇水。 3.3施肥 树木成活进入正常生长状况后,可以追加肥质较为淡薄的肥料。施肥工作应在多日未雨、土壤干燥、并经松土除草后进行。 3.4病虫害的防治 其方法主要有药物毒杀和生物防治2种,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要掌握病虫的发生规律,利用综合防治,抓住有利时机用最少的人工和药物取得最佳效果。 4园林施工与养护有机结合 4.1施工与养护均是设计意图的再现 园林施工的过程就是把园林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设计者预想工程完成后所要达成的效果,就必须深刻领会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并严格按施工图进行施工,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作品。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例如植物配置,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从选苗到现场施工, 园林设计师均须亲临指导。至于自然山水园的放样、施工,没有园林设计师的现场把关,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复杂地形的施工现场,更是如此。 同样,园林养护应充分体现设计理念。园林设计是创造园林景观艺术的基础, 在养护管理中贯彻设计的理念, 这是打造一个成功的园林作品对园林养护的必然要求, 养护要全力促成园林设计理念的实现和延续。例如已经施工完毕的一处园林景观,有植物配置及建筑小品,其中的层次对全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养护工作中充分理解设计理念,采取合理修剪等途径来控制植物层次、高度,来体现和延续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这就需要在养护作业和考核时与设计者的介入。 4.2园林养护应贯穿施工全过程 就绿化工程为例,要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达到预想的绿化效果。为保证移栽树木的水分平衡,必须在树木起挖、运输、种植过程中减少根系受伤、减少树冠失水,对树冠进行必要的修剪,必要时用浸湿的草绳缭绕树干,采取适当的遮荫等养护措施。 4.3园林施工与养护均应合理安排资金 园林施工与养护均应编制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 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充分结合到施工、养护的每一个环节。要根据资金安排把握施工、养护档次,合理选用工程材料,做好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 避免施工中随意更改设计,切忌重此薄彼,削减养护资金影响后期养护效果。 5 结语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按园林绿化设计要求,进行植树、栽花、种草,并使其成活,尽早发挥绿化效果的过程。种植和养护是其中重要的两部分。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及养护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种植属于短期施工工程,养护管理属长期、周期性工程。 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掌握园林工程原理,又要具备指导现场施工及养护等方面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较好地把园林绿化工程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建造出既经济、又实用、且美观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1]周敏,马红英.浅谈园林施工管理与技术难点的几个问题[J].四川建材,2006(3). [2]路银山,朱丽娟,白兰.如何对绿化工程进行质量控制管理[J].宁夏农林科技,2007(2).

我先前也是对论文的写作非常非常头大,还好后来找闻闻论文网的老师帮忙才搞定。论文里面的核心部分,分析和数据处理是最难的,包括我身边的一些同学写到一半写不下去了,我都介绍的闻闻论文网给他们,非常专业,有的甚至把整篇都找帮忙的。

例如北京地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园林基本术语标准》《公园设计规范》《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市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北京地区地下设施覆土绿化指导书》《北京市大树移植技术规程》《北京市绿化植物保护技术规程》《北京市垂直绿化技术规程》《喷灌工程技术规范》《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DB11/T214-2003;《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11/T212-2003;《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DB11/T213-2003;《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DB11/T211-2003;《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5-8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北京市绿化条例》等等。这个需要看你是哪个地区,招标文件上面是如何要求的,然后再根据图纸、施工工艺、施工内容等,进行详细参考。

中西方园林论文参考文献

理想家园——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研究〔 作者: 周武忠 来自:硕博文库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文献属性】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2001年度博士学位论文【文章标题】理想家园——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研究【英文标题】Gardens: the Ideal Home of Mankind——A Comparative Study on 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 Garden Arts【文章作者】周武忠【指导教师】奚传绩【英文关键词】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al garden arts; comparative study; garden styles; principal elements of gardening; ideas of garden design; essence of garden making.;【中文摘要】本文用历史比较和平行比较为主的综合比较研究法,对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进行了比较研究,侧重于风格的分析和植物、假山与石景的比较,也涉及理水和 建筑等其他造园要素。研究表明,中西园林艺术由于地理环境、审美理想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造园思想不同,两者在风格和形态上表现了明显的差异性:从总体上看,中国园林由于受儒、道、释的影响而崇尚自然,并在禅宗和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发展成自然写意主义山水园的风格。以意大利、法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古典园林有着共同的起源,其原型是古典世界的几何规则式园林。之后由于欧洲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历史进程的不平衡,而在西方世界内部先后出现了16、17世纪以“第三自然”为特征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园林、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伟大风格”和18世纪英国的写实主义自然风景园。前两者均深受西方哲学中理性主义的影响,但意大利园林的人文主义色彩和法国园林的专制主义表现在造园风格上形成了差异;第三者则是英国资本主义革命、农业生产方式、经验主义哲学和浪漫主义思潮综合作用的结晶。中西古典园林...【英文摘要】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garden styles, plantscape and stonescape, as well as waterscape and garden architecture, the author have drawn a parallel between the classical garden arts in China and that in the West mainly by historical and parallel comparative methods. It is indicated that, although they have the similar historical origins, the classic gardens in China and those in the West are very different in the ideas, styles and landscapes of the garden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natural ...1 绪论 12-301.1 本研究的目的与范围 12-171.1.1 本研究的目的 12-131.1.2 本研究的范围 13-171.1.2.1 关于“中西” 13-141.1.2.2 关于“古典” 14-151.1.2.3 对比时期确定的依据 15-161.1.2.4 对“园林”的界定 16-171.2 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 17-221.2.1 前人的研究成果 17-211.2.2 存在问题 21-221.3 研究设想和研究方法 22-261.3.1 研究设想 22-241.3.2 研究方法 24-261.4 预期结果和意义 26-301.4.1 有助于把握中西园林艺术的真面貌 261.4.2 有助于扩大园林学研究的领域 26-271.4.3 寻求中西园林的共同的发展规律 271.4.4 为创造新的造园艺术风格提供历史借鉴 27-30第一部分 造园风格研究 30-1102 中国古典园林 30-572.1 研究概况 30-342.2 发展轨迹 34-422.3 中国风格的形成 42-482.3.1 崇尚自然 42-442.3.2 写意手法 44-482.4 园林意境的创造 48-572.4.1 诗画与园林意境的创造 50-522.4.2 独特的时空意识 52-532.4.3 园林意境的表现手法 53-573 西方古典园林 57-1103.1 研究概况 57-593.2 发展轨迹 59-883.2.1 西方园林的起源 593.2.2 古希腊园林 59-613.2.3 古罗马园林 61-633.2.4 中世纪园林 63-653.2.5 意大利园林 65-743.2.5.1 人文主义者园林 65-693.2.5.2 风格主义与造园 69-713.2.5.3 巴洛克园林 71-743.2.6 法国园林 74-813.2.6.1 法国文艺复兴花园 74-783.2.6.2 古典法国式 78-813.2.7 英国园林 81-883.3 西方园林风格的形成 88-1103.3.1 意大利花园的特征:“第三自然” 88-933.3.2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伟大风格” 93-993.3.3 英国自然风景园 99-110第二部分 造园要素比较 110-1924 植物景观 110-1464.1 植物种类 110-1194.1.1 中国 110-1144.1.2 西方 114-1194.2 象征意义 119-1244.3 引种交流 124-1274.3.1 中国花卉传西方 124-1264.3.2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西方植物 126-1274.4 配置艺术 127-1464.4.1 中国园林植物配置 127-1334.4.1.1 模拟大自然植物景观 127-1284.4.1.2 重视“意”与“匠”的结合 1284.4.1.3 重视植物同园林其他要素的关系 128-1304.4.1.4 中国士人的植物配置 130-1314.4.1.5 中国民间的植树风俗 131-1324.4.1.6 中国园林植物配置的程式 132-1334.4.1.7 重视古树名木 1334.4.2 西方园林植物配置 133-1464.4.2.1 树木修剪术 135-1364.4.2.2 丛林 136-1374.4.2.3 花结园 1374.4.2.4 绿廊 137-1384.4.2.5 花坛、花圃与花境 138-1404.4.2.6 草本园 140-1414.4.2.7 植物园 141-1424.4.2.8 植物迷宫 142-1465 假山与石景、水法和建筑 146-1805.1 假山与石景 146-1655.1.1 中国园林中的假山 146-1555.1.1.1 “台” 147-1485.1.1.2 海中神山与远景式假山 1485.1.1.3 土、石结合之山 1485.1.1.4 近景式写实假山 148-1495.1.1.5 白居易与山石审美 149-1505.1.1.6 宋徽宗与寿山艮岳 150-1515.1.1.7 叠石、匠师与写意式假山 151-1555.1.2 西方园林中的石景 155-1655.1.2.1 罗马和中世纪花园中的石作 157-1585.1.2.2 园林中的雕塑 158-1605.1.2.3 让风景直言:洞穴 160-1625.1.2.4 让风景直言:假山和岩石园 162-1655.2 理水 165-1705.2.1 中国园林中的水景 165-1675.2.2 西方园林中的水景 167-1705.3 园林建筑 170-1805.3.1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 170-1755.3.2 西方园林中的建筑 175-1806 讨论与结论 180-1926.1 中西园林艺术的相似性和同一性 180-1856.1.1 中西园林艺术的相似性和同一性 180-1836.1.1.1 中西园林艺术起源的相似性 180-1816.1.1.2 中西园林艺术发展过程的相似性 181-1826.1.1.3 中西园林艺术的物质同一性 182-1836.1.1.4 中西园林艺术的社会同一性 1836.1.2 原因分析:中西园林艺术的人类同一性 183-1856.2 中西园林艺术的差异性 185-1876.3 中西园林艺术的精髓 187-192致谢 192-193参考文献 193-196附表 196-2071 意大利建于16~18世纪的别墅一览表 196-1982 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发展 198-1993 欧洲园林中具有中国艺术风格的景观 199-2004 植物的象征意义 200-2035 西方献给天神的植物 2036 西方献给圣人的植物 203-2047 部分树种自中国直接传往英国诸岛的日期 204-2058 应用于美国南部地区园林中的中国原产植物 205-2079 现存的有迷宫的欧洲园林 207来源:

布局的差异

以法国为代表西方古典园林,布局开敞、道路笔直、景区呈几何形分割,一览无余,给人以扩大、张扬的感受。

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特征是于曲径处通幽,看似无规则、实则有矩。如此的空间营构,不仅拓展了有限的空间,而且富于诗性的韵律,给人含蓄、意味深长的审美感受。

建筑的表现手法

在西方园林中,造园师并不只着眼于建筑本身,而具有卓越的全局观念,以植物、水体、地形、建筑及小品等组成一个协调的建筑式的整体。

中国园林建筑是以回环曲折、参差、错落、忽而洞开、忽而幽闭的手法赋予其无限的变化。园林建筑为求得自然美,对于环境的选择极为重视。

对水的运用

在西方园林中,常设置水池、水阶梯、跌水、瀑布、壁泉、喷泉,各种各样的喷泉与雕塑结合,或以喷水的图案花纹优美取胜,还在喷水技巧上作改进,创造了水剧场、水风琴等具有音响效果的水景。

中国园林从水的布局上分两种形式,集中用水特点:整个园林以水池为中心,水池四周环列建筑,从而形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绝大多数均呈不规则形式。分散用水特点:化整为零的方法,把水面分割成了互相连通的若干小块,给人深邃清幽的感觉。

使用雕塑与山石的差异

在西方园林中雕塑十分常见,且造型丰富,姿态各异,多以神祗为主题,或独立或作群像,大多与喷泉、栏杆、立柱、壁龛相结合,瓶饰多以大理石制作,表面饰有图案各异的浮雕。

堆山叠石在我国传统造园艺术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凡有园,必有山石,园林中的山石是对自然幽石的艺术摹写,因又常称之为“假山”,它凝聚着造园家的艺术创造,具有传情作用,即“片山有致,寸石生情”。

中西方美学思想的对比

在西方,唯理美学思想统治欧洲达几千年之久,例如秩序强调整一、强调平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等几何图形,不外是这种美学思想的一种继续和发展,其深深地影响到园林设计中。

中国古典园林则深受绘画、诗歌和文学等其他艺术的影响。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以萃取精华,但并非以“理性”为基础,完全是创作者感情的倾注;此外,中国园林还受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影响。

中西园林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不管是形式还是风格差别都十分鲜明。

在各种文化互相冲击交融的今天,我们在造园时除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外,还能更好地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来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作品,使整个人类的园林文化更加绚丽多彩。

中西方园林艺术赏析——从中西方园林艺术鉴别中学习从古至今,无论中西方,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与创造都近乎精益求精,园林设计中的大量传世佳作,都写满了人们的对于美的各种见解与领悟,留给后人的不仅仅只是惊叹,更有促使人们努力钻研下去的不竭动力。从古至今,无论中西方,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与创造都近乎精益求精,园林设计中的大量传世佳作,都写满了人们的对于美的各种见解与领悟,留给后人的不仅仅只是惊叹,更有促使人们努力钻研下去的不竭动力。作为后人更应奋发,站在伟人的肩膀上,创造更深远的辉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西方园林艺术各自的特点,从中领略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以及人类的巧夺天工。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且呈现出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但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还是十分鲜明的。人工美与自然美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人化自然与自然拟人化既然是造园,便离不开自然,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相同。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也就是说自然美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黑格尔在他的著作中曾专门论述过自然美的缺陷,因为任何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自在的,没有自觉的心灵灌注生命和主题的观念性的统一于一些差异并立的部分,因而便见不到理想美的特征。“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而园林是人工创造的,他理应按照人的意志加以改造,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和探求所循的是另一种途径。中国人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中国人的自然审美观的确立大约 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迫使士大夫阶层淡漠政治而邀游山林并寄情山水见,于是便借情作为中介而体现湖光山色中蕴涵的极其丰富的自然美。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园,但决非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萃取、抽象、概括、典型化。这种创造却不违背蔼然的天性,恰恰相反,是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在中国人看来审美不是按人的理念去改变自然,而是强调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即“畅神”。它可以起到沟通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作用。从更高的层次上看,还可以通过:“移情”的作用把客体对象人格化。庄子提出乘物以游心就是认为物我之间可以相互交融,以致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西方造园的美学思想人化自然而中国则是自然拟人化。形式美与意境美由于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反映在造园艺术上的追求便有所侧重了。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但刻意追求的却是形式美;中国造园虽也重视形式,但倾心追求的却是意境美。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也就是一种形式美。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了黄金率。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他的论述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提出:“比例是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证形式美的法则。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命题,对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抽象、概括。于是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相当的普遍性。它不仅支配着建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甚至对音乐、诗歌等听觉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与建筑有密切关系的园林更是奉之为金科玉律。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中国造园则注重“景”和“情”,景自然也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但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触发人的情思,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美,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造园的文化背景。古代中国没有专门的造园家,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文人、画家的介入使中国造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而诗和画都十分注重于意境的追求,致使中国造园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清人王国维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意境是要靠悟才能获取,而悟是一种心智活动,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因此造园的经营要旨就是追求意境。一个好的园林,无论是中国或西方的,都必然会令人赏心悦目,但由于侧重不同,西方园林给我们的感觉是悦目,而中国园林则意在赏心。必然性与偶然性西方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刻意追求几何图案美,必然呈现出一种几何制的关系,诸如轴线对称、均衡以及确定的几何形状,如直线、正方形、圆、三角形等的广泛应用。尽管组合变化可以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仍有规律可循。西方造园既然刻意追求形式美,就不可能违反形式美的法则,因此园内的各组成要素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必须以某种确定的形状和大小镶嵌在某个确定的部位,于是便显现出一种符合规律的必然性。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远的路子,所追求的是诗画一样的境界。如果说它也十分注重于造景的话,那么它的素材、原形、源泉、灵感等就只能到大自然中去发掘。越是符合自然天性的东西便越包含丰富的意蕴。因此中国的造园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不但布局千变万化,整体和局部之间却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结构松散,以致没有什么规律性。正所谓“造园无成法”。甚至许多景观却有意识的藏而不露,“曲径通幽处,禅房草木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峰会路转,有亭翼然”,这都是极富诗意的境界。中西相比,西方园林以精心设计的图案构成显现出他的必然性,而中国园林中许多幽深曲折的景观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充满了偶然性。明晰与含混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主要原因是西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但凡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另外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

园林工程技术类论文参考文献

园林设计中施工图的常见问题探讨论文

【摘要】 本文主要对园林设计中施工图常见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园林设计施工图的重要性和主要包含内容,提出了有效解决问题的措施,为之后的园林施工图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进而提高园林整体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 园林设计;施工图;常见问题

1前言

园林施工图的设计是园林整体规划的关键环节。在现阶段施工图设计中普遍存在着施工图的深度和内容不统一、设计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园林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在园林施工图设计中,应该结合实际的施工现场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施工图,这样才能为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提供可靠的依据,进而提高整个园林工程建设的质量,推进绿化园林的进程。

2园林设计施工图的重要作用

园林设计施工图是对整个园林建设方案的具体化,是非常详细、精确以及切实可行的图纸资料。在整个园林建设施工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使施工人员明确施工任务,也可以为工程结算、管理和验收等方面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园林设计施工图纸必须遵循详细、准确、严格的要求。园林设计施工图是建立在园林扩初设计的基础,其扩初设计和施工入的设计紧密联系,这就需要设计、制图人员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探,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图,保证园林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3园林标准施工图主要内容

园林标准施工图主要内容包含:详细图、专业图纸、设计说明、目录以及总图。以下是对这五部分的详细介绍。详细图不仅包括园林小品、建筑等比较详细的施工图,还包括园林路段的设计施工图等。对于一些尺度相对大的施工图,其局部平面图也可以称作详图,构成的图纸和总图比较相似。专业图纸指的是园林给排水、结构、供电三方面的设计,必须由专业的工程师来设计。设计说明主要包含绘制施工图的依据、标注方式以及适用范围等,直接影响了施工人员对整套施工图的理解程度。施工图的目录起到检索的作用,阅读者可以根据该作用来分析施工图是否合理和完整。总图主要包含索引图、平面图、总平面的放线图和竖向图以及种植的总平面图。索引图主要检索详图,使阅读者可以在图上检索出想要了解详图的标号,然后再依照目录找出目标图。总平面的放线图主要是用来将设计图示和施工现场相连接,通过标注尺寸、坐标和布置方格网等方法,借助仪器设备将设计的施工图的形状投放到施工现场。总平面的竖向图中标注了整个施工方案竖向的高程,为土方量和放线数值计算提供一定的依据。种植的总平面图可以提供详细的栽植植物种类、大小和数量。

4园林设计施工图常见的问题

4.1施工图纸设计的不规范

在园林设计施工图中,施工图纸设计规范主要表现在:局部的图纸内容过于简单,大比例尺的分幅图和局部的详图不匹配,甚至会出现一幅只关于种植设计的总平面图,很难将设计人员的意愿表达出来,致使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方案进行多次的更改;由于设计人员对施工现场没有进行详细的勘查,在设计施工图时缺乏对栽种植物的讲解,就会发生对稀有乔木的误砍事故;园林设计中施工图对苗圃苗木的表达不统一,就会加大工程施工在结算、管理和验收等方面的难度。由于园林绿化的植物具有较强的生命特征,不论哪种植物,都会受到生长状况、人工修整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对各类植物的施工技术、养护、景观效果等方面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别。如果对不同的植物采取同一施工技术,就会影响植物的生长状态,严重时甚至造成大量的'植物死亡。

4.2结构设计不科学

通常我们所见的园林设计施工图中,主要包含园路、铺装和植物等元素的设计,另外就是和其他类型的构造物搭配设计,这方面元素的设计体现了设计人员的设计特色。所以,在设计施工图时,就需要全面了解钢结构、木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避免在设计中忽略这些因素,给园林施工带来安全隐患。除此之外,也要考虑到设计消防车道,充分了解各类消防车道的特征,满足消防车道施工的需求,从而完善园林建设工程,实现园林绿化的目的。

5解决园林设计中施工图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

5.1规范设计行为,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施工图的图层来说,每一张施工图都需要依照施工需要配置图层。但是要千万不要过于复杂,以避免扩大图纸容量。其图层应该按照类型名称、线形粗细等特征来配置。每个企业都有自己配置图层的标准,要按照该标准来设计施工图。标注。标注字的高度应该控制在2.5毫米或者3.0毫米上。在图纸的空白处进行标注,其标注关联采用使新标注可关联,这样就不需要对标注比例进行反复的修改。但是,要注意当移动布局过程中,标注的关联很有可能发生变化,这就需要经过人手来更改数字。外部参照物。一般在进行总图、圈框以及地图的设计时,需要借助一定的外部参照物,将图框插入到布局空间当中。对园林设计施工图来讲,掌握利用图纸空间和外部参照物有利于降低修改的难度,便于对每张图纸进行标注和布局。比例。通常在园林设计施工图中,平面图的比例是l:100或者1:150,立体面的比例是l:20或者1:30),剖面的比例是l:10或者1:15,节点大样图的比例是l:10或者1:5等。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图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这些图纸的比例都可以在比例尺上寻到,有助于施工现场的调整。

5.2提高施工图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在进行园林施工图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充分地掌握施工现场的情况,了解施工材料的性质,以确保在施工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提高整体园林工程建设的安全可靠性。例如,对施工现场的地质地形条件进行详细的勘查,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结合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将误差减少到最小;对钢结构、木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严格的把控,并在施工图中进行详细的标注,避免施工中出现安全隐患;设计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参照以往的案例,对实际园林的施工图做出明确的规划,保证其施工的合理性、科学性。只有提高施工图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才能有效地提高施工图的质量。

6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园林施工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工程施工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保证施工的有效性,实现园林绿化的目的,就需要加强对园林施工图的设计。施工图在园林整体规划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使施工人员全面地把握园林整体施工的要素和整体格局,以提高施工的质量。因此,就必须严格地规范设计行为,制定出合理的施工设计结构,从而提高园林设计施工图的质量,推动整个园林施工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新炜,黄启堂.园林施工图设计的教学与实践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17):166-170.

[2]盛起.浅谈园林施工图[J].山西建筑,2009,35(15):346-347.

例如北京地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园林基本术语标准》《公园设计规范》《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市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北京地区地下设施覆土绿化指导书》《北京市大树移植技术规程》《北京市绿化植物保护技术规程》《北京市垂直绿化技术规程》《喷灌工程技术规范》《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DB11/T214-2003;《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11/T212-2003;《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DB11/T213-2003;《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DB11/T211-2003;《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5-8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北京市绿化条例》等等。这个需要看你是哪个地区,招标文件上面是如何要求的,然后再根据图纸、施工工艺、施工内容等,进行详细参考。

园林与园艺论文参考文献

园林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园林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供大家参考!

学位论文:

[1]赵军.从自囿走向开放[D].南京农业大学,2008.

[2]张锋.朱启铃与北京市政建设[D].首都师范大学,2007.

[3]李惠民.近代石家庄城市化研究(1901-1949)[D].河北师范大学,2007.

[4]王丹丹.北京公共园林的'发展与演变历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5]李在辉.天津租界园林与保护[D].天津大学,2006

[6]王志勇.近代保定天津城市发展比较研究(1840-1927)[D]?华中师范大学,2005.

[7]闫永增.以矿兴市-近代唐山城市发展研究(1878-1948年)[D].厦门大学,2007.

[8]孙媛.从城市公园看中国现代景观的产生与发展[D].天津大学,2009.

[9]崔鹏飞.秦皇岛开 埠 与区域经济的近代变迁[D].河北师范大学,2008.

[10]孙媛.从城市公园看中国现代景观的产生与发展[D].天津大学,2009.

[11]崔鹏飞.秦皇岛开 埠 与区域经济的近代变迁[D].河北师范大学,2008.

[12]薛春莹.北京近代城市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

[13]李珊珊.重庆中央公园:一个城市公共空间的演变及其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3.

[14]王蕾.城市绿地分类信息管理系统[D].新疆农业大学,2006.

[15]杜广如.城市绿地空间系统的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

[16] Shi Mingzheng. Beijing Transforms: Urban Infrastructure. Public Works, and Social Change inthe Chinese Capital. 1900-1928. 1993.

专著:

[1]吴良 镛 .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同济大学,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3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王炜,闫虹.老北京公园开放记[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5]贾琚.北京私家园林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北京经济委员会编.北京园林绿化志[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7]北京动物园管理处?北京动物园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8]北海景山公园管理处.北海景山公园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9](民国)陈植编.都市与公圈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10](民国)陆衣言.南京游览指南[M]?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南京图书馆古籍部藏.

[11]周维权著.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2]于海漪.南通近代城市规划与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3]陈宗藩.燕都丛考[M].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

[14]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天津简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15]张彤,张岩.天津历史名园[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16]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等编,杨大辛主编.近代天津图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17]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北省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18]石家庄市规划局.石家庄市规划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

[19]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20]秦皇岛市城乡管理委员会地方志办公室.秦皇岛市城建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1.

[21]杨淑秋,王志.保定市园林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22]李松欣,梁翔南,延凤桐,王信,潘锡章.保定市城乡建设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3]张家口市建设档案馆.张家口市城乡建设纪事[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

[24]王亚男,1900-1949年北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5]京都市政公所编.京都市政汇览[M].北京:京都市政公所,1919.

学术堂最新整理了一部分关于园艺论文的参考题目:1、西藏园艺产业发展与农牧民增收致富探讨2、基于问题的园艺植物育种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3、从指导教师角度谈园艺专业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4、台风对浙江省设施园艺的影响及防避措施5、多倍体育种在园艺作物中的应用6、园艺专业观赏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7、提高职业教育中园艺技术专业实习课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8、复合应用型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9、探究设施园艺中的土壤生态问题及其清洁生产10、建设高校园艺实习基地培养农业科技人才11、云斑白条天牛对园艺作物的危害及习性12、园林园艺类中高职里面课程结构衔接对策13、现代园艺专科人才分类培养的探索与实践14、园艺植物繁殖学教学改革探索15、设施园艺智能化发展趋势与路径16、果树园艺技术与果树营养诊断策略之我见17、施用外源物质对园艺作物抗逆性影响研究进展18、"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课程教学改革探析19、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20、提高"园艺植物研究法"教学质量的探讨

园艺方面的毕业论文轻风论文网很多啊,可以看下

中国观赏园艺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当今观赏园艺产业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其发展速度已大大超过了经济发展的速度,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观赏园艺植物生产都将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发展速度上。在全面分析了中国目前观赏园艺产业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发展我国观赏园艺产业的优势条件,进一步论证了今后我国观赏园艺产业的发展趋势。关键词观赏园艺产业;现状;发展趋势;中国观赏园艺是研究花卉、树木、草坪和地被等园林植物的分类、习性、繁殖与栽培、应用、育种、生产、管理和盆景制作、花园、公园和居民区园林设计和管理等的学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建设在人们的生活中日益重要,观赏园艺产业逐渐成为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一支新生力量。现就我国观赏园艺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作一论述。1观赏园艺产业现状1.1观赏园艺品种资源丰富中国从南到北跨越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等几个气候带,东部和南部地区降水量丰沛,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具有良好的观赏园艺作物生长的土壤条件,加上地形、降雨、光照等多变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多种农业生态类型,适合各种类型的观赏园艺作物生长,品种资源丰富。1.2观赏园艺产业迅猛发展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全面展开,我国观赏园艺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人均占有量均有很大提高,观赏园艺产业已成为中国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成为农业结构中最为活跃的主导产业。观赏园艺产业正在向产业化经营推进,其中涌现了大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企业发展注入的资金形式趋于多样化,包括外资、民资、工商资本等形式资本。观赏园艺业的发展方向更趋合理、细致,产业的生产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区域化布局。比如中国部分地区观赏园艺业已逐渐形成基地化和集约化生产体系、科技开发支撑体系、市场营销体系、配套物资生产和供应体系,观赏园艺业正朝着集生产、花卉文化、旅游娱乐于一体的方向发展。观赏园艺的迅速发展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不仅观赏园艺产品出口创汇额大幅度增加,同时在许多地区还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如运输业、旅游业,以及为观赏园艺产业服务的科技产业。1.3生产技术亟待改进尽管我国观赏园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但是毕竟我国观赏园艺产业的发展仅处于初期,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产品质量不高、农药残留污染严重、单位面积产量较低、采后贮藏加工技术落后、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不合理等。近几年来,我国观赏园艺业虽然使用温室、塑料薄膜和地膜覆盖技术已有相当大的面积,但总体上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其生产能力和水平还很低,观赏园艺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低,虽然近年来中国观赏园艺出口占世界的比例也呈稳步提高的趋势,但是中国观赏园艺产品出口占世界总出口量的比例与产量占世界的高比例仍然极不协调。现代观赏园艺业的发展急需要先进的园艺科技作为强有力的技术支撑。1.4观赏园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中国观赏园艺产业生产和销售是由多水平体系构成,观赏园艺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低,国内与国际市场发展亟待平衡。多水平体系构成的国内需求层面较多,国内少数富裕城市已逐渐应用了现代栽培技术、无土栽培系统和减少使用土壤消毒剂、农药等技术,此类城市生产的观赏园艺产品已达到出口标准,逐渐取代了昂贵的进口产品,这样的产品在国内有市场。另外,由于大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可支配的收入差距相当大,技术含量较低的企业生产的一些品质较低或质量规格不理想的产品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也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各需求层面的需求容量已趋饱和,已出现供过于求的趋势,但是在国际市场,中国观赏园艺产品占有率低,目前我国观赏园艺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这是制约我国成为世界观赏园艺贸易强国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观赏园艺产品增产增收,必须从根本上突破国内观赏园艺产品市场供过于求的“瓶颈”,对当前观赏园艺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使观赏园艺产业转向外向型产业。观赏园艺产品结构调整的着力点要转向国际市场,要在巩固亚洲市场份额的前提下,积极开拓北美洲、欧洲、南美洲、非洲等市场,做到观赏园艺产品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做大国外市场这块“蛋糕”。只有我国观赏园艺产品在国外获得一块新的市场“蛋糕”,我国观赏园艺产品才能避免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性,走出国内过度竞争的“怪圈”。同时这样的结构调整还能降低观赏园艺产品的经营风险,实现结构调整的整体效益提高,提高观赏园艺产品生产与贸易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从观赏园艺产业国际化的趋势来看,更是迫切需要加快观赏园艺产业的结构调整,使我国观赏园艺产业尽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从根本上提高我国观赏园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2发展趋势2.1观赏园艺品种结构不断调整,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中国观赏园艺业首先按照区域比较优势原则,调整观赏园艺产品的区域布局,以市场为导向,观赏园艺产品种植向最适应生态区、适宜生态区集中。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名特优新品种和具有特色应时小水艺类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原料供应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得到快速发展。在目前市场竞争压力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观赏园艺企业决策者时刻要把握市场,对于经营环境产生的冲击因素要进行灵敏的调整。2.2观赏园艺产业向质量型和效益型方向发展目前我国的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已由长期供不应求转变为阶段性供大于求,包括园艺生产在内已经进入初期过剩阶段。因此,在实行观赏园艺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要从过去追求产量增长,迅速转向突出质量和效益,向多样化和高品质的方向发展。观赏园艺产业化经营不仅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生产导向,追求产品质量更是首要的,只有生产出优质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才能在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因此,实行质量型战略不仅要在最终产品上把握质量,而且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这就需要从事观赏园艺产品生产加工和经营的企业或个人在所有环节都要自觉和严格按企业的质量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和经营,树立品牌和维护品牌的形象。2.3现代物流方式得到广泛应用观赏园艺产品大多具有鲜活、易腐以及商品率高等特点,在主产区建立一批产地批发市场、专业性服务组织和市场中介组织成为观赏园艺业快速发展的必备条件。专业信息网站的建立将为准确地收集、分析、预测、发布观赏园艺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进出口贸易信息提供快速通道。配送、连锁等多种业态的现代物流方式也将得到广泛应用,现代交易手段将会多种多样,包括电子商务、拍卖等。观赏园艺产品集散、配送、储藏、拍卖及营销信息系统将会得到完善。2.4产品比较优势得到逐步实现为了使我国观赏园艺产品的比较优势得到逐步实现,一方面要提高我国观赏园艺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实施“科教兴园”战略,推进我国观赏园艺产业的科技创新。一些改革将会对我国未来观赏园艺产业科技含量的提高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一是观赏园艺产业科技体制改革将全面实施,科技体制进一步创新。二是观赏园艺产业人才培养加快,从业人员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得到提高。三是科研机构及科研人员将会投身观赏园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走科研、生产、开发一体化之路,观赏园艺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四是观赏园艺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观赏园艺产品标准化体系和生产技术体系将会逐步完善,科技成果逐步实现量化、标准化和产业化,观赏园艺产品质量、品质不断提高,园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得到增强。另一方面,观赏园艺产业化经营将更加重视产业文化、企业形象和名牌培养,树立中国名优园艺产品形象。今后我国观赏园艺产业将凭借品质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不断扩大,产品比较优势将得到逐步实现。2.5观赏园艺产业逐步迈向外向型观赏园艺产业在将来,中国观赏园艺生产过程中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将会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者的素质不断提高,良种繁育、标准与监测、市场信息服务不断完善;质量认证和标识制度,建立双边和多边质量互认机制,将会逐步推行;中国特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园艺产品,要立法加强保护。所有这些将会推动未来的观赏园艺业快速迈向外向型观赏园艺业。3参考文献[1]刘汉成.我国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中国果业信息,2005,22(8):5-8.[2]EDWARD BENT.一个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观赏园艺业[J].中国花卉园艺,2003(17):20.[3]李西萍,张强.园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5):7-8.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