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研究生期间可以发几篇论文

发布时间:

研究生期间可以发几篇论文

4篇。硕士研究生能发表3至4篇一区的SCI论文确实很厉害了。但是说对比其他人而言,是不是就存在很大差距,未必。首先一点,明确专业领域所属。

每个学校的规定不同 研究生在毕业期间需要发表一篇论文 有的也没有硬性要求的 论文发 表 我 帮你 真诚 合作

学校一般都有自己的具体规定,总的情况是硕士要求发一篇核心期刊,博士的话要发一篇SCI。一般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在不要求发表学术论文,博士研究生一般要而且要求很高,具体还要看学校的规定

各个学校要求不一,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1,自然科学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至少在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与毕业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1  篇或在EI  收录期刊上(不包括会议论文)发表与毕业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2  篇;

2,人文社科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在S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与毕业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1  篇;

(2)在CS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与毕业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2  篇;

(3)在EI  收录期刊上(不包括会议论文)发表与毕业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2  篇;

(4)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发表与毕业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1  篇。

扩展资料: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暂缓或不授予硕(博)士学位:

(一)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  号)的相关规定,学位申请人在学习期间违反学术诚信、学术纪律受到记过(含记过)以上处分的;

(二)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学位论文剽窃他人成果的;

(三)未能通过论文答辩的;

(四)其它不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

对以作弊、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学位证书的,学校应当依法予以撤销。

参考资料来源:石河子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石河子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学位申请工作细则

研究生期间一般发表几篇论文

每个学校应该有规定 有要求

至少应该要发表3篇论文以上,同时有些论文要s1i手编收录,还还要在一些学校的学报上面发表。

有的学校只要求毕业论文,有的要求加一篇小论文,有的要求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有的则不作要求~

一般都是一年1-2篇,最少1~2篇,当然越多越好

研究生期间需要写几篇论文

一般都是一年1-2篇,最少1~2篇,当然越多越好

学术报告是学校举办的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名人来学校讲座研究生参加可以记录学术报告每学期有数量规定的 论文的话想提前毕业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其他的应该没有硬性要求但是导师通常会要求你写的吧

每个学校的规定不同 研究生在毕业期间需要发表一篇论文 有的也没有硬性要求的 论文发 表 我 帮你 真诚 合作

你这提问都不清不楚的,让别人怎么回答?!你是想问国内的研究生要发表多少篇论文才能毕业吗?如果是这个意思,那我只能说各个高校要求不一样。以硕士研究生为例,宽松的学校不要求公开发表论文,严格的学校要求在公开刊物(比如,中文核心以上级别)上发表论文。博士研究生就更严格了,通常需要若干篇SCI论文,还可能有具体分区的要求。

研究生期间发表sci36篇论文

基础兽医学学科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涵盖了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病理学和兽医药理学4个三级学科,经过7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病理学和新兽药研发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已培养毕业硕士、博士85人,在读硕士生、博士生93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国际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横向合作课题等各类项目22项,发表论文205篇,出版专著8部,授权专利8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项。 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8人。教授:童德文 欧阳五庆 张小莺 李新平 杨鸣琦 赵慧英副教授:陈树林 李引乾 张淼涛 卿素珠 罗延红 徐永平讲师:周宏超 张 琪 张文龙 丛日华 刘晓强 赵晓民实验师:乔海莲 蒿彩菊 康志科 张联丽 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率先在国内开展畜禽神经解剖学研究,出版了第一部神经解剖学著作,提出了中枢外反射弧新理论,在畜禽脑核团定位及内脏的神经支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神经肽和免疫因子的表达特点,神经肽、激素和免疫因子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动物病理学 制备出针对鸡马立克氏病肿瘤相关表面抗原(MATSA)的单克隆抗体,为马立克氏病的相关研究及研制以单克隆抗体为载体的抗肿瘤药物奠定基础;人工合成出抗苦马豆素免疫原,诱导动物产生了特异性强、高效价的抗体,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得到分泌特异性抗苦马豆素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并制备出抗苦马豆素的单克隆抗体,为防治家畜疯草中毒探索了新途径;正在开展天然产物诱导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通路研究,新型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平台的构建及动物常见病毒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新兽药研发 2006年以来,已研制出多种液体纳米材料、高分子纳米材料和金属纳米材料,在纳米兽药研究方面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5项,已获得授权7项,在国内新兽药研究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获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现有由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兽医药理学、动物病理学实验室和切片室等构成的基础兽医学研究平台。预防兽医学 该学位1984年获批硕士授权点,2003年兽医学一级学科获批博士授权点,2004年预防兽医学开始招收博士生。多年来形成了分子病原学与免疫学、动物疫病防治、兽医公共卫生学3个研究方向。2000年以来培养毕业硕士143名,在读硕士生109名,2004年以来培养毕业博士11名,在读博士生23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目,863和国家支撑计划子课题3项,陕西省重大科研项目4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攻关项目10余项;先后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获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第3版,第4版)、《兽医公共卫生学》(第1版,第2版)和向21世纪课程教材《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实验指导》,主编著作20余部。《动物性食品卫生学》为陕西省精品课程。学术队伍教 授 张彦明 于三科 杨增岐 陈德坤 张德礼副教授 王晶钰 张淑霞 王爱华 许信刚 林 青 穆 杨 高云英讲 师 邢福珊 郭抗抗 刘芳宁 邱 立 姜艳芬 齐雪峰 李丹丹实验师 党如意(高级实验师) 张耀相 宁蓬勃研究特色永生化细胞系的建立和病原致病机理研究 建立了猪血管内皮细胞系,已传至122代,用其进行了猪瘟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建立了猪肠黏膜上皮细胞系,已传至90代,用其进行猪腹泻性疾病致病机理的研究。畜禽新型疫苗疫苗研究 用建立的猪血管内皮细胞系研究成功了猪瘟基因工程细胞苗;研制成功了猪瘟病毒E0和E2基因共表达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和腺病毒活载体疫苗;研制成功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细胞苗和不同外膜蛋白型禽大肠杆菌融合菌株工程菌苗。畜禽重大疫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建立了区分猪瘟强毒感染与兔化弱毒疫苗免疫和区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强毒株及弱毒株的RT-PCR鉴别诊断方法,区分新城疫强、弱毒株RT-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鉴别诊断方法;建立了牛结核病、猪支原体肺炎和兔波氏杆菌病的PCR诊断方法;研究制定了羊干酪性淋巴结炎诊断技术标准(NY/T 908—2004)。科研条件现有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和畜禽疫病防治与畜产品安全科研平台(包括P2级细胞培养实验室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临床兽医学 生物学学科在我院设有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生理学4个二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该学科2000年、2004年先后开始招收硕士和博士生,到2008年,培养毕业博士6人,硕士77人,在读博士生23人,硕士生71 人。本学科共主持完成国家“973”项目1项,“863”项目2项,国家攻关项目3项,国家自然基金5项,省部级重点项目8项。获得省部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SCI论文3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6项,获批23项。主编或参编国家教材《动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畜禽神经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实验》等7部,出版专著10部。学术队伍:本学科形成了以张涌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发育生物学学术队伍和以欧阳五庆为学科带头人的细胞生物学及生理学学术团队及以范光丽为学科带头人的神经生物学研究团队。各团队的人员组成:发育生物学专业:教 授:张 涌 赵慧英副教授:权富生 卿素珠 郑月茂 徐永平 雷安民讲 师:华 松细胞生物学和生理学专业:教 授:欧阳五庆 李新平副教授:张淼涛讲 师:张文龙 丛日华神经生物学专业:教 授:赵慧英副教授:陈树林 徐永平讲 师:张 琪研究特色:发育生物学专业:我院发育生物学形成了2个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1)动物克隆和动物转基因技术研究;(2)动物形态发生机理研究。在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发生机理、动物早期胚胎附植分子调控机理研究及胚胎早期卵裂极性发生研究、动物克隆胚胎发育异常及表观遗传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形成了以牛、羊克隆机理研究和动物形态发生机理研究为特色的生物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细胞生物学专业:我院细胞生物学专业形成了以纳米技术研究为特色的优势专业。从2006年以来,已研制出多种液体纳米材料、高分子纳米材料和金属纳米材料,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项,已获得授权17项,在国内纳米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神经生物学研究:率先以猪、羊和鸡为畜禽代表动物开展了脑的构筑、不同生理期下丘脑-垂体-性腺生殖轴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的系列研究,形成了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对生殖调控的研究方向。以畜禽为实验动物模型,对动物重大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器官中神经肽、激素和免疫细胞因子的分布变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动物疾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方向,其研究新成果将为畜禽养殖与疫病防控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科研条件:(1)建立了动物克隆和转基因技术平台及发育生物学研究技术平台。(2)建立了动物生理学和细胞生物学2个全国一流的创新平台。其中动物生理学实验室和细胞生物学实验室被授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陕西省高等学校动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等称号

举个例子,就是相当于高考,考了三年,年年740(满分750),在他所研究的行业已经做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并且年龄还是那么小,在将来的事业、学术这,足以达到更高的水平

最美90后博导5年发60多篇SCI论文惹争议,大家争议的焦点是就是在5年内发60篇SCI论文,这件事情合不合理,背后有没有其他猫腻。5年60多篇SCI,这是很多专家都很难做到的,有些专家一年有1篇SCI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网友对这件事情产生了质疑,毕竟这个博导还这么的年轻。这里面会不会都是假货甚至抄袭等问题。

首先,发SCI论文难度怎么样。SCI论文发表,其实不算很难,但是也不简单,单从SCI论文来说也分很多的档次,SCI被中科院分为了4个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真正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的SCI文章多数集中在一区和二区,单单只说发表SCI文章,看不出什么。而且如果是三区、四区只是刷篇数,也是可以做到的。

其次、目前来说SCI是研究人员都需要重视的。一个研究生从进校就要开始准备SCI论文了。因为发SCI论文这玩意,是看你对这个研究方向,研究的情况程度。一篇好的sci文章,至少都要准备半年,而且需要大量的研究数据与成果。而且如果质量不达标,SCI还是很难被发表的。目前读研究生的人,都是在大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准备SCI论文了,因为晚了就来不及了。目前在我国,发表一篇SCI论文就是研究生毕业的要求。

最后、就是这位90后博导其实能力是很强的。她在大二就能跟院士一起做课题,这点就不普通。她大四,当交换生、拿到公派奖学金直博爱丁堡大学,2016年博士毕业,拿到首次授予亚洲人的弗雷泽·司徒塔特奖。2018年,晋升副教授,2019年成为博士生导师。 这些都说明这位博导的能力,所以5年发60篇SCI就不奇怪了

本科1999年毕业于青岛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2007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2007-2009年在美国Tufts大学David Kaplan研究组进行博士后研究,2009年11月进入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苏州)工作至今。现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和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理事。2009年底回国后已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5项,企业合作项目1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江苏省教育厅高校重大基础科学项目1项,教育部归国留学基金1项,企业合作攻关项目1项,作为学术骨干参加973项目1项,总经费约250万,在国内外知名刊物Biomaterials,Biomacromolecules,Acta Biomaterialia,Macromolecular Bioscience等已发表SCI研究论文3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

研究生需要几篇论文就可以毕业

1、硕士研究生就读期间的各主要科目的成绩必须达到合格及以上,即不能有挂科的情况出现。

2、在平时表现方面,理工科的硕士研究生一般都要跟着导师进行一项或多项与本学科有直接关系的项目研究,并得出阶段性的成果。文史类的硕士研究生也是要进行研究,并且在就读期间要有被国家权威机构、期刊或权威网站收录的专业论文,这一部分越多越好。

3、在毕业设计方面,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一定要有明确的数据及资料支撑,严禁抄袭,而且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最好是自己参与并取得一定成果的研究的报告,这样更有说服力。

硕士研究生,即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简称硕士生,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考上了硕士,读硕士等,正是指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是本科之后的深造学历,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该学科科研教学的能力。

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Post-Graduate),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具有基础的独立的思考能力。硕士研究生正常毕业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以后授予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按学习方式划分,我国硕士研究生划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两种培养模式,2017年开始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各个学校要求不一,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1,自然科学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至少在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与毕业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1  篇或在EI  收录期刊上(不包括会议论文)发表与毕业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2  篇;

2,人文社科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在S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与毕业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1  篇;

(2)在CS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与毕业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2  篇;

(3)在EI  收录期刊上(不包括会议论文)发表与毕业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2  篇;

(4)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发表与毕业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1  篇。

扩展资料: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暂缓或不授予硕(博)士学位:

(一)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  号)的相关规定,学位申请人在学习期间违反学术诚信、学术纪律受到记过(含记过)以上处分的;

(二)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学位论文剽窃他人成果的;

(三)未能通过论文答辩的;

(四)其它不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

对以作弊、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学位证书的,学校应当依法予以撤销。

参考资料来源:石河子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石河子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学位申请工作细则

不需要,研究生毕业条件原则上和大学英语六级没有关系,英语六级只是对学生本科阶段英语能力的要求;而研究生阶段英语能力有相对应考核要求;研究生毕业条件主要是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参考如下。根据各学科不同的要求,硕士研究生毕业申请学位对科研成果的基本要求如下: 硕士学位: 基础研究 :申请人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至少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导师排名不计)。 一、 应用研究 :申请人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国内检索期刊上至少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上至少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 2、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至少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导师排名不计)或至少有一项申请专利的证明或至少有一项经过鉴定、验收的科研成果。 二、管 理 : 申请人至少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 三、说明: 1、申请学位者必须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论文。2、申请硕士学位的论文要以大学学报编写的《投稿指南》为准。 3、在统计国内核心刊物时,在SCI、EI索引源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排序二、三名),可视为一篇国内核心刊物(第一作者)。4、为鼓励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在非本专业类的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与在本专业类的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同等看待。 5、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要求由所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审核。

硕士研究生就读期间的各主要科目的成绩必须达到合格及以上,即不能有挂科的情况出现。

硕士生现在很多学校都不要求六级了,只有毕业论文通过、修的课程都没有不及格的,就可以毕业。其实研究生很容易毕业,跟本科一样,还是严进宽出;博士毕业会难些,博士毕不了业很正常,五六年不毕业的大有人在。

1、修满该专业的学分,包括学位学分和非学位学分,两种学分都要修满。比如你学位分差一分,但是非学位分多了3分,是不可以补学位分的。还属于未修满学位分。

2、一般学校会要求在读期间需要发表本专业至少一篇论文。

3、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并专家组统一授予学位。

4、有的专业可能还会有实践实习的要求。这个不是每一个专业都有要求的。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国家选拔硕士研究生的主要途径,在教育类大规模,社会化全国统一考试项目中(不含博士生录用考试),就考试水准和层次来说,目前是我国最高水平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