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论文题目

以下题目仅供参考,可自拟题目撰写论文

1 住院病人后续服务的实践           2 “知情同意”的伦理与法律上争论问题的研究            3 护理教师的伦理道德规范          4 护理心理的研究进展         5 各种人员心理压力的调查与分析            6 心理评估方法的研究        7 健康教育在外科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8 外科临床护理中的经济、伦理、法律问题          9 外科护士在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防护            10 外科病房陪护人员的管理            11 护理管理研究(护理行政管理、领导方式、护理人才流动和合作安排、工作考核、护理质量控制)          12 护理理论研究(发展有关的哲理、护理模式)           13  临床护理研究(各专科的护理技术、特护措施、护患关系、应用新技术、新仪器等)

专业,涉及,对外i,我能写,好的

论文主体。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选题背景、方案论证、过程论述、结果分析、结论或总结等内容。要求层次清楚,文字简练、通顺,重点突出,(论文)文字数,一般应不少于8000字(或20个页码)。师哥这里有大把的范文能提供。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论文格式

(一)护理科研论文的书写格式1.文题文章的题目能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表达论文的主题,与内容相符合。读者常是以文题为主要依据来判断论文的阅读价值,所以文题要准确、简短、醒目、新颖,富于吸引力,能引起读者注意和兴趣。文题不能太长,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为宜。题目的文字一般不用简称或外文缩写,必须用时也只能选用公认和常用名称,如冠心病、CT等。文题尽量不加标点符号。2.作者署名和单位作者署名和单位应真实,便于读者、编辑部与作者联系与咨询,同时也是作者对文章内容负责的表现,不要用化名。3.摘要摘要(abstract)即文章的内容提要,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使读者能够迅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和准确地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摘要书写用最扼要的文字,一般从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方面来概括叙述。摘要着重说明研究工作的创新内容,使读者能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论文的概况。摘要部分不列图表,也没有引文,尽量不用缩略语,一般不分段落而独立成章,字数在200~300字左右。4.关键词关键词(keyword)是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单词、词组或短语,目的是便于读者了解论文的主题,帮助人们在检索中能通过此词组迅速查到文献。一篇文章选3~5个关键词,可从文题、摘要、正文和文中小标题中选择。关键词要写原形词,不用缩写词,应尽可能用规范语言作关键词。选出的关键词间不用标点符号而采用空一格书写,也可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词末不加标点。5.正文科研论文正文内容的写法一般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参考文献等几部分。(1)前言前言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预期目的,包括立题的依据、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和假设等。前言不宜过长,也不宜作自我评价和独创、填补空白等描述,点明主题即可。(2)材料与方法应详细具体叙述,因为它是获得研究结果和论点依据的重要步骤,也是判断论文科学性和先进性的主要依据。其内容包括研究对象条件、抽样方法、观察项目、研究步骤、收集资料的场所、选用的量表、研究工具的信度和资料整理与统计学处理方法等,都要交待清楚,使读者了解研究的具体内容,便于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和验证。(3)结果结果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包括观察到的现象和收集到的数据,经过整理和必要的统计学处理后,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报告出来。当文字描述冗长时,可采用图或表格来归纳研究结果,使读者一目了然。不要将文字叙述与列图表重复使用,力求简练。研究结果必须真实和科学,不论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的,只要是真实的,都是有价值的,应实事求是地、具体和准确地报告结果。

护理论文格式2017

导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事业的进步,护理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下面是我分享的护理论文格式,欢迎阅读!

一般护理论文包括以下几个项目:

【题目】

【著者】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①引言(序言、绪言、前言、导言)

②材料与方法/对象与方法/病例与方法

③结果

④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标题层次】

一.题目的书写要求

1.概括:简短文字概括全文内容,体现精髓。引人入胜,便于记忆。

2.简练:字数一般<20字。一般不用简称或外文缩写,必须时只能用公认或常用名称,尽量不用标点符号,必要时设副标题,破折号分开。

3.准确:用词准确,正确反映论文主题和内容,避免文题不符。

4.新奇:有特色和新意、不落俗套、避免与已有文献题目雷同。

二.著者书写的要求

目的

便于编辑、读者与作者联系或咨询作者对文章内容负责。

署名作者的条件

1.课题提出者及设计者。

2.课题研究主要执行者。

3.进行资料收集及统计处理者。

4.论文主要撰写及修改者。

5.对论文主要内容能承担全部责任。

6.并能全面解释和答辩者。

署名注意事项

排列顺序按参加研究工作多少和实际贡献大小而非职位或年资高低,第一作者应是研究工作构思、设计、执行和论文主要撰写者,每位作者姓名之间空一格,不需加任何标点符号必须用真名,不得用化名、笔名、假名。

论文发表前,若参加研究者已调往其他单位,可在署名末尾右上角加注符号,在页脚注中说明。

三.摘要的书写要求

用最扼要的文字概括本研究目的、步骤与方法、主要发现及结论,着重说明研究工作的创新和发现,使读者概略了解全文内容,以决定是否有阅读全文的必要。

1.不列图或表,不引用文献。

2.字数以200-300字为宜。

3.一般在署名之下,正文之前。

4."摘要"二字顶格写,空两格后接摘要内容。

四.关键词的书写要求

关键词是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单词、词组或短语

目的:便于读者了解论文主题,利于迅速检索到文献

要求:1.每篇文章可选3-5个关键词。

2.一般不用缩写词。

3.在摘要之下,正文之前。

4.顶格写"关键词"。

5.空两格后依次列出。

6.之间用分号隔开,最末一词不加标点。

五.正文书写要求

前言内容

①研究目的和意义(为何作研究)。

②研究背景及立题的理论或实践依据。

③本研究拟创新点。

④研究的理论或实践的意义。

前言要求

①语句简洁、开门见山、切忌空泛。

②从未开展过的研究:体现创新性描述。

③前人开展过的研究:说明本研究区别和创新点。

④简要回顾与本文相关的研究:a.—不能等同于总结,不必强调过去的工作成就。

b.—不重复教科书或众所周知的内容。

c.—说明研究设计、不涉及本研究数据、结果和结论。

d.—少与摘要和正文重复。

e.一般不另列序号和标题。

正式内容

回答"怎样做"研究的问题,是科技论文的基础,判定论文科学性、先进性和可靠性的主要依据,为别人重复此项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包括:

①调查对象:来源、选择标准、样本量、一般资料、抽样和分组方法。

②研究工具和手段:问卷、仪器设备、药剂等。

③疾病诊断/分型标准、疗效判断标准及依据。

④资料收集方法:调查或研究过程、预试验等。

⑤统计分析方法:统计软件名称、统计处理方法、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P值)。

结果

①将试验或临床观察原始数据或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统计学处理而得出。

②科研论文的核心部分,决定对科研成败的判断,结论与推论也由结果导出。

③最能体现论文的学术水平和理论与实用价值。

结果的要求①实事求是,遵循全面性和真实性原则。

②实验结果无论成功与否,只要真实都有价值。

③不可任意增删、篡改实验数据,以符合"正常结果"。

④指标明确可靠,数据准确无误,文字描述言简意赅,图表设计正确合理,简明清楚。

⑤通常通过文字、图、表相结合来完成。

⑥表格一般采用三线表:顶线、标目线和底线,两侧开口,栏头可再设一条或数条横线。

⑦结果呈现表格范例。

知识扩展:护理论文范文

题目:新常态下中职护理教育发展转型分析

摘要: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后,中职护理教育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为全国各地输送了众多的护理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护理专业招生规模的持续拓展,护理人员供求形势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各个医院对中职护理人员的需求呈现为不断降低的趋势。面对新常态下的需求转变,中职护理教育发展转型势在必行。鉴于此,本文主要基于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提出几点中职护理教育发展转型的措施,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中职院校;护理教育;转型

作为我国宏观医学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职护理教育担负着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输送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责。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大众对健康、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呈现为不断增长的趋势,医学技术的发展与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护理专业人才的结构、数量以及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当前的社会形势,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均开始开设护理本科、专科,再加上高职院校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中等卫校与高校联办的五年一贯制高职护理及三年制中职护理,促使我国护理教育逐渐从传统单一层面的中职护理教育逐渐过渡到中专、大专、本科以及本科以上的多层次教育模式。新常态下,中职院校护理教育不得不面临“招生难、生源差;难教、难管;出口不畅、学生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如何进行有效的转型发展就成为各个中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构建吻合社会需求的教学课程

要想适应当前不断转变的多层次护理教育模式,中职护理教育应当综合参考社会需求,构建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护理教学课程体系。应当始终贯彻“突出护理、加强人文、注重整体、体现社区”的护理教学发展转型原则,逐步形成“一主、二辅、三突出、四强化”的人才培养方针。当中“一主”指的是主修护理学的专业模式;“二辅”指的是辅修康复医学与护理;“三突出”指的'是基础理论知识需要彰显实用性,专业理论知识需要彰显针对性,人文知识内容需要彰显应用型;“四强化”指的是综合素养强,信息化能力强,英语能力强以及专业技术能力强。尽管中职院校护理教学三年制的时间极为有限,但其能够综合利用选修、必修、讲座以及自学等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构建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毕业后有效适应家庭护理、临床护理以及社区护理打下坚实的基础。相应的护理课程组织也能够采用“大护理、小专业分化”的方式,即“通专多接口”的职业发展方式,通过构建灵活化、模块化的教学结构,能够更好的适应护理人员市场当前的变化,尽可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符合护理市场需求、职业发展的学习资源[2]。除此之外,中职护理教育在主动做好学历教育的同时,还应当主动为学生提供考取各种证书的平台,尽可能为学生未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护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正如上文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临床护理模式已经从传统以疾病为核心的被动护理服务逐步转变为以患者为核心的护理模式。该种形势下,中职护理教学也应当综合参考护理服务模式的转变,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中职院校应当密切关注护理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主动与用人企业进行更为深入的合作,针对护理专业的方向进行及时的调整,争取做到护理教学与岗位需求零距离,同时积极鼓励广大教师进行自编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彰显护理专业的特征,多向学生灌输护理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理念以及新知识,真正实现中职护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先进性。长时间以来,传统的实习模式“8个月实习、分科轮转”,不仅无法跟上人才需求的社会发展形势,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个性化专业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中职护理教学基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进一步改进实践教学,针对临床见习与课堂教学、实验室操作进行有效的整合,综合利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以及情景教学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护理教学从传统的“能教什么、会教什么”向“需要教什么、应该教什么”变化,使得广大学生均能够积极投入到教学进程中,促进学生个性、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三、主动联合高校培养高层次护理人才

随着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开始开设护理本科、专科,我国护理专业人才逐渐形成以中职、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为主的教育层次。针对该种情况,有学者提出只要是用人机构的有关专业岗位要求以本科学历为主的,高职高专院校在原则上不再进行该类专业的设置,并且可以尝试通过一段时间的过渡以后删除该专业;只要是用人单位的有关专业岗位要求以高职高专学历为主,并且对照专业毕业生已经明显高于社会需求,需要尽可能针对中职院校该专业的招生规模进行压缩,同时通过一段时间的过渡以后删除该专业。

为保障中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发展,应当大力鼓励当前已经开设护理专业的中职院校积极与开设有护理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深入的合作,联合培养五年制大专层次的护理人才,抑或是尝试与开设护理专业的本科院校进行合作,培养六年制本科层次的护理人才,以此来缓解低文化层次护理人员的供给及引发的继续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同时还能够有效防止大幅缩减当前中职护理专业招生规模所引发的资源浪费、师资力量重新安置等情况。综上所述,随着护理教育多层次体系的逐步完善,面对生源素质、社会需求以及护理模式等方面的变化,中职护理教学必须要进行及时的调整,通过构建吻合社会需求的教学课程、注重护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以及主动联合高校培养高层次护理人才,促进中职护理教学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军,杨颖,王卫东.浅析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在中职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5,02:158-160

[2]黄蕊.浅析职业技能大赛对中职护理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5,16:77-78

[3]陈军.新一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中职护理教育教学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1,13:84-85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毕业论文

可以的,没问题的。如果我们有了这本文献,并会及时通过网上发给你看的。

精选了【100个】关于老年护理学论文集供您后续的写作参考,在写老年护理学论文之前,很多大学生总是被老年护理学参考文献怎么写难倒怎么办?请阅读本文!一、老年护理学论文参考文献范文[1]对《老年护理学》教与学的再思考.白玉华,2011全国护理教育研讨会暨第3次护理学院(校)长论坛[2]学生小讲课在《老年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李芳.许瑞.王艳波.李丹琳,2011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3]《老年护理学》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肖宏俊.孙琳,20082008年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全国护理管理、护理科研与心理护理学术交流会[4]《老年护理学》多元化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崔艳.张宏晨.高丽.杨瑞.徐莎莎,2014第九届全国高等护理教育学术研讨会[5]中国"老年护理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刘祚燕.张雪梅.陈龑.陈茜.胡秀英,2013第三届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颁奖大会暨第三届护理学术年会[6]"老年护理学"本科课程教学管理改革研究.刘祚燕.陈茜.胡秀英,2013第三届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颁奖大会暨第三届护理学术年会[7]中老年眼疾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张旭虹,2003全国第六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8]军队院校老年护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张宏晨.徐莎莎,2014第九届全国高等护理教育学术研讨会[9]老年社区护理与保健.贾凌云,2003全国第六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10]120例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蒙文静,2003全国第六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二、老年护理学论文期刊参考资料[1].国外老年护理学发展状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国护理管理》.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4年1期.刘宇.孙静.郭桂芳.[2].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方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现代临床护理》.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8期.周颂华.范宇.刘英.[3].案例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护理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4年19期.张宏晨.高丽.崔艳.段永珂.[4].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对开设《老年护理学》双语教学专业选修课的评价.《护理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4年8期.蒋新军.陈燕.马改红.晋溶辰.[6].护生参加?老年护理学?课程服务性学习的体验及反思.《解放军护理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7期.刘娜.杨云衣.董志刚.张媛媛.徐燕.[7].6步任务型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护理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4年10期.崔艳.高丽.张宏晨.徐莎莎.[8].角色扮演法在《老年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西南国防医药》.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3年3期.杨翔宇.高静.吴晨曦.张婷.柏丁兮.[10].护生作为社工志愿者参与老年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效果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6年6期.徐晶.罗晓云.石冰雪.史崇清.张迎红.路兰.郑一瑾.李金萍.鲁琼芳.唐杰.三、老年护理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目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PBL模式在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被引次数:3作者:赵文婷.护理学南方医科大学2011(学位年度)[2].“中西医结合养老护理模式”在老年院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张洪.护理学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学位年度)[3].《老年护理学》课程服务性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作者:刘娜.护理学第二军医大学2015(学位年度)[4].目录.护理干预对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症状及自我效能影响的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孙自红.护理学山西医科大学2011(学位年度)[5].目录.有声思维法在护理本科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周亚东.临床医学;护理第四军医大学2013(学位年度)[6].麻醉护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作者:陈文真.护理学泰山医学院2014(学位年度)[7].目录.福州市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质量评价的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黄丽钗.老年护理学福建医科大学2007(学位年度)[8].目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两位一体”社区护理模式及效果的研究.被引次数:7作者:王欣国.护理学第二军医大学2013(学位年度)[9].目录.上海老年家庭照顾者健康状况及社区护理需要的研究.被引次数:14作者:刘腊梅.护理学第二军医大学2008(学位年度)[10].社区T2DM患者抗炎饮食干预后的效果评价.作者:牛惠.老年护理学湖州师范学院2015(学位年度)下面是老年护理学论文集,希望能解决毕业生们的老年护理学参考文献怎么写的相关问题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cn

是核心期刊的 北大核心和统计源核心出版周期是双月刊你也可以去58论文网具体的问下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在2014版 (最新))的北大核心目录中 ,优助曾用刊名:福建医学院学报主办单位:福建医科大学出版周期:双月ISSN:1672-4194CN:35-1192/R出版地:福建省福州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邮发代号:34-66创刊时间:1959

1.缺氧后内皮细胞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活化的信号机制 黄春,杨明,施晓芸,陈晓春,HUANG Chun,YANG Ming,SHI Xiaoyun,CHEN Xiaochun 2.大豆异黄酮对壬基酚所致大鼠血清性激素紊乱及前列腺增生的改善作用 朱建林,陈昱,李昱辰,刘瑾,杨华,吴传城,陈锦,汪靖,ZHU Jianlin,CHEN Yu,LI Yuchen,LIU Jin,YANG Hua,WU Chuancheng,CHEN Jin,WANG Jing 3.小型猪体外循环术后脑损伤模型的建立 李敏,翁国星,窦志,陈海宇,曹西迎,LI Min,WENG Guoxing,DOU Zhi,CHEN Haiyu,CAO Xiying 4.壳聚糖/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甲胎蛋白检测 翁少煌,林晓,周剑章,刘爱林,林丽清,林新华 5.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的影响 赖鹏斌,张蕾,杨立勇,LAI Pengbin,ZHANG Lei,YANG Liyong 6.血管生成拟态在胆囊癌表达的形态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郑宇辉,杨映红,林秀芳,ZHENG Yuhui,YANG Yinghong,LIN Xiufang 7.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对秦皮中秦皮乙素的灵敏测定 郑艳洁,陈伟,刘爱林,王昆,林雅静,林新华,ZHENG Yanjie,CHEN Wei,LIU Ailin,WANG Kun,LIN Yajing,LIN Xinhua 8.甲基化特异性熔点曲线分析检测FMR1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方法的建立 富显果,廖娟,张朵,严爱贞,郭小燕,兰风华,FU Xianguo,LIAO Juan,ZHANG Duo,YAN Aizhen,GUO Xiaoyan,LAN Fenghua 9.陈旧性组织苏木素-伊红教学切片的快速修复法 汪晓军,高爱明,高凌云 10.产后出血一线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及外科处理对策 颜建英,周志梅,徐霞,黄晓燕,徐榕莉,林顺和,YAN Jianying,ZHOU Zhimei,XU Xia,HUANG Xiaoyan,XU Rongli,LIN Shunhe

北大中文核心医学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如下:

1.中国老年学

2.实用医学

3.中国实用护理

4.山东医药

5.重庆医学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福建医科大学创建于1937年,其前身是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成立伊始,抗战爆发,随即迁址闽中山城沙县。1939年改名为福建省立医学院,1946年初迁回福州。1949年改称福建医学院。“文革”期间,与福建中医学院、华侨大学医疗系合并,成立福建医科大学,迁址泉州,所有附属医院被撤销,直到1978年迁回福州,学校才逐步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1982年更名为福建医学院。1996年4月改为现名。 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多次经受住严重曲折的考验,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发展成为一所以临床医学为重点,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形成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优良校风,集教学、科研、医疗、预防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省属医科大学,是福建省重点建设的8所高校之一。2003年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有交通路和大学城两个校区。交通路校区座落在福州市中心乌山南麓,占地255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是学校目前本部所在地。大学城校区占地1060亩,规划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一期已投资1.7亿元,完成5.6万平方米;二期10.8万平方米已动工,预算投资3.5亿元。 学校现有14个学院,即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协和临床医学院、省立临床医学院、福总临床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2个系(部),即人文社会科学系(马列部)和体育教研部;14个本科专业,即临床医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眼与视光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护理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药学、康复治疗学、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和社会工作;10个高职专业;博士点12个,硕士点45个、硕士专业学位2个。学校是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对台湾单独招生学校,可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基本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和长学制教育,适度开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办学格局。 学校目前在校研究生99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7人),七年制本科生381人,普通本科生5479人(其中外国留学生8人,港澳台侨学生50人),高职高专学生896人(其中校外办学点445人),成人教育学生3300人(其中校外办学点563人)。现有教职医护员工5359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01名,博士146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103人。在502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43.62%。具有研究生学位占59.23%,其中医药类学科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占70.96%,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占61.84%。博士生导师42名,硕士生导师424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3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福建省优秀专家1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3人,第三层次人选49人。 学校有附属医院(含临床医学院)7所,其中综合性附属医院(含临床医学院)6所,即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协和医院、省立临床医学院(省立医院)、福总临床医学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和附属厦门第一医院;附属口腔医院1所。除新建的附属厦门第一医院外,其余综合性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此外,有临床教学医院23所,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临床教学与实践教学基地网络。 学校图书馆面积9165平方米,藏书93万册,是福建省医学图书中心馆,开通电子书刊阅览室和医学文献检索系统。大学城新校区图书馆规划2万平方米,将于2004年底动工兴建。 目前,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等科研机构56个,福建省“211工程”重点学科2个,省教育厅重点学科3个,省科技厅优先发展学科8个,学校重点学科8个,省医学重点专科6个,省领先医疗特色专业5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3个,承担着大量的科研任务,成果显著,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一些领域开始走向国内外学术舞台,如学成回国的我校3名教师在美从事科学研究期间,分别以并列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在《Science》、《Nature Medicine》和《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易自翔教授主持的《耳硬化症的临床和基础系列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学校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高血压杂志》和《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等,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加强国际间学术往来和科技合作。近五年派出350多人次赴美、英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考察、讲学、进修;同时,接受了来自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160多批700多人次来校访问、讲学、科研及开展其他学术活动。学校聘请了20多位旅居海外、学有所成的校友兼任学院、系、部或研究所的副职,70多位外国专家、海内外校友为客座教授。还与美国、日本、瑞典、丹麦、芬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多所医学院校建立了协作关系。 进入新世纪后,我校把发展作为办学第一要务,坚持走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之路,力争到2010年,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跨入国内省属同类高校先进行列。苦是相对的,当看到自己的所得,就不会觉得了,而且,如果你所作的事是自己喜欢的,这便不会觉得苦了,你会感到充实的快乐!我是中医的,我热爱中医,喜欢医生这个职业!救死扶伤没有国界,中医师我们的祖国医学,他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跟中国文化血脉相连的文化!我想医大有很多人很不屑中医,但我相信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喜欢中医的。 都是为了病人,这种门户之争实在没有必要,何不各取所长,补己之短,共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福建医科大学创建于1937年,其前身是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1939年改名为福建省立医学院。1949年改称福建医学院。1969年,与福建中医学院、华侨大学医疗系合并,成立福建医科大学。1982年更名为福建医学院。1996年4月改为现名。 经过70多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优良校风,成为一所集教学、科研、医疗、预防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省属医科大学。2003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重点建设高校。同年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现有上街、台江2个校区,占地1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7.9万平方米。学校多次被评为福建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省文明学校、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校务公开”示范校、省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省卫生先进单位、省绿化模范单位和省级花园式单位等。2008年9月,学校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19个学院、部,即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口腔医学院、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研究生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协和临床医学院、省立临床医学院、福总临床医学院、海峡学院、和体育教研部;23个本科专业(方向),即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病理学专业方向)、临床医学(急救医学专业方向)、口腔医学、医学检验、麻醉学、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眼与视光学专业方向)、康复治疗学、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检验检疫专业方向)、预防医学(妇幼保健专业方向)、护理学、药学、药学(临床药学专业方向)、药学(药物分析专业方向)、药物制剂、应用心理学、英语、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专业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医院管理专业方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目前,各类在校生20000多人,其中本科生10000多人,博士、硕士生近2000人,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招生。 学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5398人,其中校本部966人。在835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占58%,高级职称占55.1%。博士生导师65名,硕士生导师48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00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3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8人,福建省优秀专家17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4人,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4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8人,福建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 学校有附属医院(含临床医学院)10所,其中9所综合性附属医院(含临床医学院) 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即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协和医院、省立临床医学院(省立医院)、福总临床医学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附属厦门第一医院附属漳州市医院、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和附属三明第一医院;附属口腔医院1 所。此外,有临床教学医院26所,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临床教学与实践教学基地网络。 目前,学校有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科研机构65个,福建省“211”工程重点学科2个,省重点学科13个,省科技厅优先发展学科8个,学校重点学科6个,省医学重点专科6个,省领先医疗特色专业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承担着大量的科研任务,成果显著。学校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中华高血压杂志》和《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等,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校图书馆面积25233平方米,图书、资料153万册,是福建省医学图书中心馆。 “十一五”期间,我校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推进学校新一轮发展,成为办学规模适度,学科结构合理,办学层次较高,整体实力较强;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和长学制医学教育;以医学为主,理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省属重点医科大学,成为海峡西岸高级医药卫生人才主要培养基地、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和医疗预防保健中心,跨入国内同类高校的先进行列。

福建医科大学创建于1937年,具有72年的建校历史。学校现有台江和上街2个校区,占地面积1300余亩。现有19个学院、部,23个本科专业(方向)。印象中新校区是1000左右..那啥旧的就剩下的零头哈..

很差啊,能不来就不来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