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低保论文知网

发布时间:

低保论文知网

DZ的ZB系的吧?

每月10号。根据华律网相关信息显示:洞口县低保是每月10号发放的,城乡低保金应当按月发放,于每月10日前发放到户。个别金融服务不发达地方的农村低保金可以按季发放,于每季度初10日前发放到户。具体请咨询当地的民政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二条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综述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约为9亿。妥善解决广大农村困难群众的最低生活保障,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农村地区推广"低保"制度,体现了政府在积极承担更多的公共职能,但相应资源需求的扩张与地方财政困境之间也呈现出尖锐的矛盾,农村"低保"任重而道远。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一、 当前农村贫困的现状与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既能及时有效地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也是能否尽快建立与完善农村保障制度的关键。 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义: 1、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20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使农村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解体,农村传统的以土地为基本手段的生活保障体系被削弱,农村的传统家庭和社会关系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养老、医疗问题以及部分农民的贫困问题日趋严重。尽管1995年民政部为了帮助农村的贫困户解决衣食之忧,开始在部分地区开展了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试点工作,但仍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是实施范围窄,覆盖面小,相当部分贫困居民得不到救济和补助;二是标准偏低,难以保障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三是民政部门的救济经费不足,根本满足不了贫困人口的实际生活需要。所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尽快建立起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以缓和改革中的社会矛盾。改革本身是经济利益在全社会的重新分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部分人会受益,一部分人会受损;或者一部分人的受益高于另一部分人的受益。因此改革蕴含社会风险并形成对社会成员的压力。但是,全社会每一个人对社会风险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显然弱势群体对社会风险的承受能力较低,当这些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受到威胁时,贫困就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可能转化为政治问题,产生严重的社会矛盾。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助于改善农村弱势群体和贫困群体的生活,缓和社会矛盾,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尽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所在。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即农民只有在温饱问题解决后才有可能投保参加,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农村全体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的保障,不仅经济发达地区需要,经济欠发达地区更需要。在整个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其它各项制度都不能直接、及时、最大限度地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惟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能做到这点。因此,尽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各项制度都很重要,都需建立起来,但相比而言,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重中之重。[1] 我国农村扶贫战略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20世纪80年代初解决普遍贫困的阶段,把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85年的1.25亿;第二是区域性的开发式扶贫阶段,其目标是通过政府努力,直接投资于具体的开发性项目,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并通过地区经济增长,增强贫困人曰的"造血"能力,实现减贫的目标。特别是通过"八七"攻坚计划,在上个世纪末贫困人口减少到了3000万。在目前遗留下的2820万贫困人口中,约1/5为五保户,1/3强为残疾人口,超过1/4居住在不适宜人类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这意味着,现有的农村贫困人口已经严重边缘化,用传统的区域开发的方式进行扶贫已经不能奏效。 鉴于与20世纪相比,农村贫困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首先,以普遍的增长为目标扶贫方式已经不适用于这些边缘化的贫困人口。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减贫效果,但也扩大了收入差距,只有收入最高的20%的人口,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平均增长率。其次,区域性开发式扶贫的效果也日益减弱。2001-2002年年均扶贫投入分别为"八五"和"九五"时期的3.7倍和2倍,而每年减贫的效果不到这两个时期的一半和1/3。每年人约300亿元的扶贫资金主要投在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但这些县所覆盖的贫困人口不到62%, 因此,针对目前的农村贫困人口,迫切需要一种比区域性扶贫战略更加精确的瞄准机制,以及比开发性扶贫更加直接的救助方式,来帮助他们脱贫,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为此,农村"低保"是最适宜的制度选择。 农村贫困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我国的农村贫困,不单是农民收入低、县乡财政底子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它还包含了农民现有知识和文化的短缺、法制信息的闭塞、教育和科学的落后、卫生和保障的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即人文贫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人类发展报告1997》中给人文贫困所下定义为:人文贫困是指人们在寿命、健康、居住、知识、参与、个人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而限制了人的选择。 1、从收入上分析。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4.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1997年的1: 2. 47扩大到2003年的1: 3.24。从1997年到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已连续7年没有超过5%,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幅度的一半。目前,7亿多农村居民在全国消费品市场所占份额仅为38.9%,而不到全国人口40%的城镇人口却占有全国60%以上的消费品市场。持续较长时间的农村市场低迷,消费不振,事实上已经构成我国经济整体运行质量提高的重要制约 2、缺乏金融支持已成为农村发展的制约瓶颈。(1)自1978年到2001年,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支出从151亿元增加到1516亿元,年均增长10.5%;同期,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3.4%下降到8%。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出,扣除农、林、水等行政部门的事业费用后,真正用于农业生产的已所剩无几。(2)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市场都是存多贷少,金融机构就像水泵一样,把农村聚集的资金源源不断地抽取到非农部门,致使本来干涸的农村市场存贷倒差突出,发展生产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近几年,在全社会贷款余额中,农业和乡镇企业的比重一直分别只占5%左右。1998年-2002年,全国银行系统存贷差导致农村资金外流达3000亿元。 3、从公共产品在城乡的分配来看。(1)从总体上比较,城乡之间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已有20年以上的巨大发展差距。我国农村家庭的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城市家庭人均收入的2/5,却要交纳比其所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多得多的税收,农村贫困和非贫困人口来自国家或集体的转移收入分别占收入来源的-3.56%和-1.13%。然而,相比之下,城镇居民则长期享受国家财政提供的公共产品,并直接得到各类财政补贴。(2)农村教育投资占全社会教育投资总量的23%,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农村的知识贫困。 (3)农村卫生方面的状况也不乐观。农村卫生投资占全国卫生投资总量的15%。据有关部门对湖北、江苏、广东三省的农户典型调查,"因病致贫"占贫困户的比例高达30%。(4)农村获得信息的渠道极其狭窄。就全国来看,目前网络用户中只有0.3%的用户是农民。 4、社会保险在农村的匮乏。到2001年底,全国有5462万农村居民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占全部农村居民的15.37%;以四川省为例,截止2003年底,农村参加养老保险的有369.1万人,占全省农村居民的18-86%。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也刚刚起步,失业保险在农村的覆盖率接近于零。 5、土地产权残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规定,国家可以依法对土地进行征用,即土地市场被政府垄断,而垄断所得的"超额利润",农民则得之甚少。由于农民对土地没有支配权,加之农业比较效益低,导致土地粗放经营、掠夺性经营乃至撂荒现象频频出现。据四川省的典型调查显示,农地撂荒比重已达到10%左右。 6、从社会政治地位上分析。农民与城镇居民相比,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普遍面临组织化程度低,保护利益弱等突出矛盾。近一亿的农民工更是生活在城市边缘,低收入、低福利、被拖欠工资、超强度劳动、无安全保障、不签定劳动合同等利益被侵犯现象相当普遍。特别是收入问题和社会歧视以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已日益严重。 7、扶贫资金力度虽大,但收效甚微。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政府在农村减贫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按照官方贫困线标准,1978- 1999年,农村贫困人口由 2.5亿人减少到3412万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在扶贫资金和扶贫人力方面,均加大了农村扶贫的力度,但减贫的效果却不甚明显。[3] 在农村,传统的社会救济是对农村"五保户"、特困户实行不定期、不定量的临时救济,这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困难,但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随意、临时性。特别是对优抚对象的老弱病残和无劳动能力的人,一年一度的年关临时送温暖难以解决他们长期生活困难的问题。记者从福建省民政厅了解到,全省农村低保实施半年多来,出现三大不容忽视的问题。 1、农村家庭收入具体计算办法尚需规范。各地反映在审查、审核低保对象时,对困难家庭的收入计算虽有统计局提供的计算农村家庭收入办法,但在实际执行时把握和确切计算还有难度;个别地方还存在人户分离,把年老父母与子女分开,单独由父母申请农村低保,而把法律规定由子女承担的赡养义务推向政府。 2、省级转移支付核定的五保户数量与部分地方实际"五保户"人数有偏差。去年福建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对五保户供养采取省级专项支付补助办法。由于多年来各乡镇未认真执行国务院颁发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五保对象的评定和发证工作没有正常开展,致使调查摸底人数偏少,影响了五保户的准确核定。 3、县、乡(镇)负担资金能否持之以恒按时足额到位,还有待今后加强督促。这次调查了解,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县、乡负担的保障金,仍有部分地方可能难落实。[4] 目前,农村低保工作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认识上的误区。①德政工程论。目前包括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许多人对低保工作的法制性认识不足,认为低保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德政工程,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现行的工作方式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随意性较大,钱多了就多保一点,钱少了就少保一点,因钱定人。②经济决定论。也有不少地方的政府部门认为低保工作固然重要,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财政资金不足,所以爱莫能助。就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言,经济和资金实力的确是一个重要条件,但绝不是决定因素。③城市优先于农村论。不少人认为,同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相比,前者最起码还拥有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土地,而城市三无人员、下岗人员等,失去工作,就失去了任何经济来源,因此,城市低保工作比农村低保工作更迫切、更重要。在实践中重视城市低保工作,忽视和轻视农村低保工作 2、农村低保对象界定标准上的困难。和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收人有其自身特点,使得在收入界定上存在一定困难:第一,收入难以货币化。由于农村居民收入中粮食等实物收入占相当比重,在价值转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第二,收入的不稳定性。除农作物收成的季节性及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等因素外,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也增大了收入的不稳定性。第三,由于农村养老金制度远未普及,那些丧失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的老年人口其生活、就医、子女求学等方面的困难加大。 3、低保资金难以落实到位。主观层面上,部分基层政府部门对农村低保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资金的挤占挪用;客观层面上,低保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完全依赖财政投入。不少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收支状况尚属"吃饭财政",依靠财政解决城市低保问题已勉为其难,对面更广、量更大的农村低保工作,供需矛盾突出、资金缺口难以弥补,这是制约农村低保工作整体推进的一个客观问题。 4、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形势的变迁。在户籍制度放开、人口流动频繁的新形势下,农村低保工作的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由于农村居民居住地相对分散,而基层民政部门人员配备较少,由乡村两级逐一调查核实的工作量较大。[5] 在当前,一些国家级贫困县、偏远山区农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正常劳动力家庭、在正常的年份所获收入都只能勉强维系基本农业生产、生活的需要,如果遇到自然灾害、家中有人生病、有孩子上学,那就会入不敷出,生活艰难;如果是五保户、残疾人家庭,则常年生活得不到有效保证。虽然地方上会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但是每个月几十元对当前的物价水平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很多农村特困家庭经常借米下锅。 因此,在城市低保制度日趋完善的情况下,建议有关部门把农村五保户、特困群众纳入低保范畴,扩大覆盖面、提高标准额:对五保户最好能办理农转非户口,实行集中供养,执行城镇的低保标准;对特困群众则依据困难情况,由财政拨付专项资金,给予适当的定向补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确保他们的基本生产、生活。也许有些地方要说财政困难啊,没有钱啊等等。事实上,很多贫困地区的领导干部们如果能少开几次兴师动众的大会、少买些高标准豪华轿车、少进几次宾馆娱乐场所,这点钱还会省不出来?关键是领导同志们心目中有没有装着老百姓的利益,有没有把百姓的冷暖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6] 二、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讨论 第一种观点认为,很多地方的城市都对生活困难的低收入家庭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是,低保制度却忽视了农村的特困群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确立,是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农民国民待遇的重要举措。 1、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由于农业本身的特殊性,加之受各种因素影响,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极为缓慢,有的甚至呈现负增长。而我国其他非农行业近几年都发展迅猛,由此导致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农村社会也因此产生一些不稳定因素。而建立农村低保制度,适当增加部分低收入者的收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缓解社会矛盾将发挥积极作用。 2、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需要。发达国家经验证明,要建立完整的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而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面向的是城镇人口,这是不够全面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及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业与其他行业一样面临国际竞争的压力,同时农业由于受科技落后、种植模式和管理模式落后等因素的影响而处于不利位置。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保证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帮助他们适应市场,就显得尤为迫切。 3、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符合利益对等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大举措。从农民角度看,他们不仅上缴农业税以及名目繁多的费直接为国家财政做出贡献,而且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方式间接为国家积累大量财政资金,且这种积累方式目前还在持续。按照利益对等原则,政府以财政资金向社会提供服务及公共产品,作为这些服务及公共产品的受益者应该包括所有向政府上交税费的农民。社会保障实际上就是政府向国民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与城镇居民一样,农民也应该享受社会保障服务。结合我国各级财政实际状况,目前应先建立农村人口低保制度为宜。[7] 第二种观点认为,具有最低生活保障作用的土地保障功能日趋弱化。 由于农村社会保障的缺失,土地在充当农业家庭经营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同时,也成为包括从事非农产业活动人口在内的全体农村居民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主要依托。这也是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持反对观点的主要依据。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以及加入WTO对农业的冲击,农村土地的基本保障功能出现日趋弱化的态势。主要原因是:(1)农业经营的绝对收益越来越低。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农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下降的走势,农民得自于土地的经营性收入大幅下降。 (2)农村土地的税费负担过重。以1999年为例,未扣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加2.2,但人均农业各税却增加了5.8。日趋沉重的税费负担,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视土地为包袱,出现严重的土地"抛荒"或无偿转让现象。(3)根据现行土地政策,农民对所承包的土地没有所有权,因而不能凭借出售土地的收入来为自己提供保障,因而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主要体现于就业保障,即保障自己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然而一旦农民由年老或其他原因丧失劳动能力,这种保障功能将随之消失。[8] 第三种观点认为,能否在农村真正建立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大的难点在于资金的筹措。资金缺乏是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的关键原因。原则上这部分资金应该来自于财政,通过各级政府来筹措,因为开办社会保障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享受社会保障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这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和构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立意。我国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所以能够普遍建立起来,关键就在于政府的全力支持,并在资金上给予保证。但是这种主要靠政府、靠各级财政筹措资金的办法,在经济条件尚好的地方才有可能维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靠各级财政筹措资金难度很大,这直接影响到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征收社会保障税,建立最低生活保障专项基金。 征收社会保障税是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成功经验,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开征了社会保障税,且这种税已成为仅次于所得税的第二大税类,在筹集社会保障基金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从我国实际看,开征社会保障税也是必要和可行的。[9] 第四种观点认为,亚洲开发银行发布了一份建议书,建议中国通过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来从根本上解决2820万人均年收入在627元以下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他们认为以这种方式解决问题比开发扶贫投入少,而且更见效。 这份题为《关于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全面解决农村温饱问题的建议》指出,中国政府从1986年以来启动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有组织的开发性扶贫计划。未获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从1985年的1.25亿减少到2002年底的2820万。剩下的未获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是居住在不适宜人类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或最终需要搬迁移民的。剩下的未获温饱人口中,有相当大部分也是患有长期慢性疾病或体弱多病失去正常劳动能力的。对这几部分人口继续沿用开发性扶贫方式,不仅成本很高,而且也很难根本解决问题。 基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出现的新形势和特点,中国应该通过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来解决农村未得温饱人口的贫困问题,而且中国政府已经完全具备这样的财力与能力。 第一,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2年底人均纯收入低于627元的农村人口为2820万人,他们的人均纯收入为531元。如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确定为627元,以2002年的口径计算,这仅需要27.07亿元,相当于当年财政支出的0.12%。国家财政完全有能力承受这部分支出。 第二,目前中国农村绝对贫困标准(人均627元)是根据满足普通农村人口的最低生存需要的食物和非食物消费需要制定的,食物支出部分占全部支出83%。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来看,农民人均收入达到这一标准,平均来说,应该能维持最基本的温饱水平。这一标准低于人均1天1美元的国际贫困线,但是事实上各国的最低保障线也往往是低于国际贫困线的。 第三,由于各地的物价水平与相对生活水平不同,627元的最低标准,对于沿海发达地区,甚至于部分中部地区来说是低了一些。在具体发放农村低保时,中央财政可按统一标准向各地支付低保资金。而各地可根据地方的财力与具体情况调高本地的农村低保标准。 "建议书"认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不意味着当前的开发式扶贫工作可以放松。事实上,以人均收入1天1美元的国际标准衡量,除了这2820万人之外,中国还有约6000万纯收入介于627到869元的低收入人群。他们刚刚跨过温饱线,极易返贫。但是与上述的2820万人不一样,这部分人是有生产能力的,开发式的扶贫方式对他们更为适宜。[1 第五种观点认为,在"保障待遇"上,农村"低保"标准应由县级市、区民政部门会同农村工作、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每年由民政部门提出保底指导标准。标准的确定和调整,还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当地农村年人均实际生活水平;维持基本生活水平所必需的费用;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 对于同一地区的"低保"对象,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了不同待遇"。如把"低保"农民分为"失地农民"和"非失地农民",给予不同的"低保"资金。土地实际上一直承担着广大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拥有土地的农民在土地上尚有一定的收入,而失去土地后,也就失去了一项重要的生活来源。所以对两者的"低保"资金也要制定不同的标准。 从工作发展情况看,经济较发达地区条件比较成熟,已基本建立起了标准、办法有别的农村"低保"。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农村社会救济任务繁重和地方财政困难等因素,建立农村"低保"制度难度相对较大。农村'低保'资金筹措多是由县(市区)、乡(镇)、村(居)按比例承担。但县、乡财政紧张,村级财政没有稳定的来源。因此,农村"低保"大面积推广,还存在不少难题。 新出台的政策应将享受"低保"视为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不是政府对他们的一种施舍,不得设定各种附加"条件"和"义务",让更多的困难群体有尊严有保障地拿到"活命钱"。[11] 第六种观点认为,解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来源是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关键环节。表面上看,农村有8亿人口,全面建立"低保"制度在财力上会承受不起。这也是很多人对农村建"低保"持消极态度的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只要标准适宜,操作得当,建立农村"低保"的财政负担并不重,在财力上是可行的。 目前,每年中央扶贫资金总量超过300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00亿元,加上地方政府投入的财政扶贫资金,用于扶贫的财政资金每年近140亿元。如果这些资金用于建立"低保",甚至可以把"低保"标准提高到目前的绝对贫困线之上。此外,目前民政部门每年支出近14.2亿元,已经在为2289万农村人口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社会救济,而这些人口中有很大部分是与贫困人口重合的。将现行的农村社会救济与新建立的全面"低保"制度统筹起来,财政上的负担可以进一步减轻。另外,由于实际支付的低保资金是补足家庭人均收入和贫困线之间的差额部分,因此,实际的支付数额将低于按贫困线支付的数额。 每年需要投入的财政资金和资金所能覆盖的贫困人口。在财政投入和城市低保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低保制度解决现有的农村贫困问题。很显然,如果降低低保标准,仅仅利用现有的公共扶贫资源,就可以覆盖更多的农村贫困人口。 需要指出的是,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主要是对现有扶持农村脆弱群体的公共资源进行结构调整,而不会对财政资金的总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从政策的延续性角度出发,应该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看作是现有的专项扶贫计划的延伸和完善,是将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化的过程。由于改变以往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式会提高社会救助的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将以前的扶贫资金,尤其是扶贫资金中财政投入的部分,转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基金,不仅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也有利于建立农村社会救助的长效机制。[12] 第七种观点认为,现阶段我国政府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责任重点应当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进一步强化农村社会救济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责任。与社会保险制度强调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不同,社会救济制度的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单纯依靠自身力量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甚至生存。因此,国家对于社会救助对象要发挥主导作用,承担起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基础性制度的职责。农村社会救济制度包括五保户制度、救灾救济、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开发等制度,其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际通行的普遍化的社会救济制度,也是发挥社会保障再分配功能的重要手段。因此,应当在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建立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继续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政策,使农村贫困人口既真正得到救助,又有利于提高制度运行的效率。其次,政府有责任强制性推动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医疗保障是目前广大农民最迫切的需求之一。政府有责任在广大农村逐步建立"(大病)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这种制度以保大病为重点,并兼顾公共卫生保健。再次,在完善家庭保障的基础上适当扶持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的发展。同时,还可以考虑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赋予农村土地"永佃权",使地租成为农村老年人口的重要收入来源。[13] 三、对策建议 在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建立,而国家财政目前又无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将城乡低保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非常必要而且可行的。

知网论文水平低

知网四十多篇论文,属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发表的论文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各个领域,覆盖学科广,有助于学者们在许多研究课题上取得突破。

知网上的论文大多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它们的水平可以说是非常高的。知网上的论文大多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它们的水平可以说是非常高的,其中有一些论文可以被国际知名期刊或者国际学术会议收录,这些论文的水平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此外,知网上的论文也有一些较低水平的论文,这些论文的水平可以说是一般的,但是它们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总的来说,知网上的论文水平是非常高的,可以满足大多数学术研究的需求。

如果为了毕业论文的通过而做的检测,结果是这样的。那么接下来应该考虑两点:一,如果交上去由学校检测时重复率也是10%,达标,那么自己偷着乐就是了,因为自己逮到了一个空子了。二,如果交学校检测却重复率过高,那么就要怀疑给你提供检测的那个机构的权威性了,是不是真的用知网检测系统了,,别做了冤大头就惨了。在这里发这样的帖子是对其他大量降低不了重复率的学生的一种伤害!!

你想想如果大家都不抄袭论文,那学校还需要进行论文检测吗?正因为有了犯罪分子才理所当然的出现了警察。学校利用这种方式其实是想我们更好的学习。我们写论文不一定要觉得是单单的为了通过学校的检测,如果是这样学校检测失去了意义,我们学习也失去了意义。其实抄袭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意识的抄袭、第二种是无意识的抄袭。有意识的抄袭行为是我们自己心知肚明的,然而无意识的抄袭我们自己无法察觉。最近我好像一个东西可以解决这种问题。维普通达引用检测,这个系统可以帮你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知网论文怎么降低

论文查重就是系统自身收录海量文献建立对比资源库,通过特定的文献对比技术算法,把待检测文献和已有数据库资源进行对比,进而生成可视化的检测报告,并在报告中标出重复率的部分和重复的来源,并给出相应的建议,比如存在观点剽窃等。

论文查重是每位毕业生必须要经历的。查重比例过高是毕业生的困扰。如何快速降低查重率自然有妙招一.首先,确定降重工作流程,(这个时候可以选择一款靠谱,实惠的查重软件进行辅助。如paperyy)1.查重,下载标红文档2.修改一部分,再查重,查看修改结果,避免做无用功3.在知网平台查重,依据知网报告对重点部分进行修改4.在paperyy,15%以下时,测试知网结果5.针对知网结果进行逐一修改,达到5%以下(具体看每个学校的要求)

二.其次,整理下降重用到的具体方法1.将原有的句子“打碎”,在不改变段落意思的情况下进行“重组”至于,词组的替换,那都是锦上添花。在意群模糊查重的时候,简单的换词根本不能解决问题。打碎:将句子打碎成主谓宾定语,当然在脑海中完成。重组:重组的过程比较繁琐2.利用翻译软件

把理论部分重复的,一小段一小段复制用百度搜有道翻译,把中文翻译成英语;然后在用谷歌翻译,把英语翻译成中文,一正一反内容就变了,但是也会多出来很多语病,改完之后通读一下。3.论文测谎仪(cnki中国知网学术不端论文检测系统)知网论文查重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明目张胆的学术作假行为,但也助长了造假的水平进化。 为了防止重复率过高,同学们可以提前私自到中国知网查重官网“学术不端网”的“知网查重入口”进行抄袭检测。“反抄袭”软件遭遇大学生“反反抄袭”,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开动了“脑筋”。毕竟大家从小就在应试教育中摸爬滚打,大家早就练就了一身超常的反侦察功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了对付“反抄袭”软件,大学生想出了五花八门的“反反抄袭”密招。4.百度下载安装一个数学公式编辑器

改重的时候大面积标红的段落,把其中一句话里面 抽2、3个字 不能过多,单独复制到数学公式编辑器中,在从编辑器中复制出来贴到论文里面,文字就变成图片了,图片知网论文查重是检测不出来的,也不影响打印,但是不能大面积换成图片,这样老师会看得出来 容易被识穿。5.最后一个技巧,那就是翻译。跨语言的知网论文查重还没有研发出来。广泛查阅外文资料,挑出可以为我所用的部分,按照一定框架合在一起,一篇拼凑的英文论文就诞生啦!再把它翻译成中文,毕业论文不就有着落了吗?可以借助降重软件(智能降重和在线改重):paperyy论文查重,一键修改一段话!

1、外文资料翻译: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因为该专业的同学在将论文放到网上之前,通常会先自己翻译成中文然后再把它们放到论文中。但是由于理工科类的书籍和期刊杂志较多,而且很难做好阅读整篇论文的检测结果,所以这样的一种投机取巧的办法是不可取的。

2、变化措辞法:通过改变句子结构,主动语态或被动语态等方式改变表达方式,或者更换关键词,主动句变成被动句两种。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减少抄袭字数,但往往是不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效果!所以采用这种方法应该能够起到降低重复率的效果.

3、转换图片法:将别人论文里的内容截成图,放入自己的论文中。因为知网查重系统目前只能检测文字性的内容,而不能检测像图片这种非文字内容。此法可以避免重复劳动,但这相当于增加了字数,因此仍然会被认为是不合逻辑的内容,所以这种方法需要适度运用。论文查重

1.网上查找:在收集信息期间,尽量不要使用字典、书籍等传统的资料,尽量以网络上的资料为主,可以快速获取最新的信息。

2.读懂题目:在整理信息前,务必先弄清题目的含义,确定要使用论证、说理等技巧,节约大量时间。

3.多练笔: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务必多加练习,多尝试使用不同的写作技巧,也要多看书,借鉴其他论文的写作方式。

4.做平衡:在写作过程中,要平衡每章的长度,平衡每段的长短,做到每章有重点,每段有主题,减少篇幅。

5.收拾句式:在论文写作中,要特别注意使用正确的句式,以减少冗余,一句话用上一个句子式,尽量不要用过多的句子式装饰。

6.斟酌词汇:要注意避免使用过多的同义词,比如使用“改善”就可以避免使用“增进”、“改进”、“改进”等词汇,以降低篇幅。

7.填充内容:在论文写作中,要保证内容比较完整,不放过任何细节,如果文章缺乏内容,可以考虑加入大量案例,但要注意不要冗长。

8.校对文章:最后要为自己写的文章进行一次初步校对,以保证写字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完善论文。

知网降重的技巧主要有:躲避查重规则法:大部分高校都是用中国知网进行查重,知网查重条件是一句话连续13个字相似或抄袭就会被视为该句子抄袭,但是必须满足前提条件是:你所引用或抄袭的单篇文献总和在你的各个检测段落是否达到知网灵敏度设置的阈值。比如知网查重灵敏度阈值是5%,如果检测的段落有一千字,你引用了单篇文献50字以上,那么就会被知网系统检测为抄袭。了解了知网查重原理,那么我就来介绍几种有效的降重方法吧。此处应有掌声!改变句子表述法:论文不要一大段一大段的完完整整抄袭单篇论文,这必定会被判为抄袭的。怎么也得改该几个词,能替换的词语用同义词、相近词代替呀或者抄几句然后加几句自己的话呀。还可以把主动句改成被动句,或者调换主谓宾的顺序,调整表达的语序。最好的方法就是中文翻译中文,即在理解原文献的意思的基础上,再用自己的话来表述。这既能表达原文应表达的内容,又能保证原创性。另外,还可以借助翻译软件,把中文句子翻译成其他语种的句子再翻译回中文,不过我是不太推荐这种方法的,因为再翻译成中文的句子基本把原文意思翻译没了,而且句子通常都是不通顺的,显然这种方法的效率是不高的。

低碳环保论文

低碳生活只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低碳生活是我们要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以下是有关写低碳环保的议论文,希望能帮到大家!

低碳环保的议论文800字(一)

在我的记忆里,以前,天空格外的蓝,小草格外的绿,花儿格外的红,马路俩旁排列整整齐齐的大树,个个精神抖擞地挺立着,树叶绿油油地,放眼望去,就像俩列整齐的绿旗,把公路改装成了一条林荫大道,鸟儿在高大的树上盖了窝,安适的住着。早晨,推开窗,打开门,一阵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多么清爽的早晨啊!

可是现在,绿油油的小草,高大茂盛的树木,红艳艳的花儿,蓝蓝的天空,它们都不再轻易的出现,取而代之的是那一株株落满灰尘的小草,孤零零的树木,奄奄一息的花儿,灰蒙蒙的天空,污浊的空气。

如果这样下去的话,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极大的伤害。

保护环境,就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为了能让空气清新一点,我上学,放学坚持步行,或骑自行车。少用塑料袋,可以用环保的布袋,为了能让环境干净一点,我把垃圾分类,不随地乱扔垃圾。为了保护水资源,我节约用水,为了保护树木,我不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纸,多植树,多种花,不对树木乱砍乱伐。虽然我一个人的力量不会引起多大的作用,但我相信,如果大家一起来保护环境,一定会使我们的空气清新许多,让环境干净许多,让水资源清澈许多,让树木美丽许多。

我们的国家发展的很快,但是,我们决不能以破坏我们的家园为代价。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国家1949年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了大型防护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又称“绿色万里长城”以求能锁住风沙,减轻自然灾害,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同学们啊让我们把我们的绿洲呈现在大家面前吧!

低碳环保的议论文800字(二)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我们赖以生活的家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在享受的同时,却在不知不觉中破坏着它,伤害着它,我们的生活环境在不断地恶化。

人人都知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是人类与所有生命共同的地球,所以我们要好好的保护着它,也就等于保护我们自己。

低碳生活很简单,只要我们不浪费,就能为大自然节省一些能源、资产,为地球做一件好事。低碳生活只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从节电、节碳、节油、节气、节水、节煤这种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们要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只要我们行动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甚至可以达到低碳生活的标准。我们国家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必须节约,比如:出门时记得要关电视、关灯,有的人想,反正出去一会儿会儿,那就不要关了,其实关一秒也是节约。

低碳生活是一件非常环保和文明的事,我对低碳的理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最大限度地减少一切可能的消耗。当然,低碳主要还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其实,低碳生活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只要多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就可以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我的生活中一些低碳小窍门就是针对节水方面的。生产自来水和处理污水都要耗费大量的能源,所以,节水就是节能。在马桶的贮水槽里放置一个可口可乐的瓶子就可以减少每次放出的水量,做到节约用水;洗脸的水可以再冲马桶;洗完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别小看这些水的重复利用,积累下来,仅一个三口之家每月就可以节约一吨以上的水。

其实,保护环境并不难做到,要看你有没有这个心:只要拒绝使用塑料等一次性的物品,减少自己垃圾的产生,按相关的要求分类存放;不要向水中抛洒污染物,如果人人能这样做到的话,那我们的生活环境将会有很大的改善。

低碳环保的议论文800字(三)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在学校宣传了低碳生活的理念后,我才知道了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时,我决定做个“环保达人”!

中午,我见奶奶把淘米的水准备倒掉,我赶紧阻止,我告诉奶奶:“淘米的水倒掉多可惜啊,应该用来浇花、擦家具、冲厕所,这样,同样多的水就可以反复利用两次了。”奶奶听后直夸我是个环保小达人。

每天,爸爸妈妈开着汽车送我去补习半,自从我知道了低碳生活,便不让爸爸妈妈开车送我去上学了,因为汽车后面冒出来的尾气可是危害很大的污染物:其中的一氧化碳可能会给人造成可怕的缺氧性伤害,轻者眩晕头痛,重者脑细胞受到永久性损伤;碳氢化合物和氮氢化合物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会诱发人体形成恶性肿瘤……你看,多恐怖呀!而且,我们平时到商场、菜场,或是去读兴趣都可以骑自行车,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保护环境,真是一举两得!

有时候,我会在晚上看上一会儿电视,我把声响调低一点,同时也把亮度适当调低一点,这样做也可省电,而且眼睛也不容易疲劳。

如果没事,你也可以买几棵小树,种在小区内,这样,小树能净化二氧化碳,排出清新的空气。

以前临睡前,我都要让爸妈给我留一盏小灯,因为我怕黑,一定要睡着了才能关。可是,自从学校宣传了低碳生活的理念后,我就不开灯睡觉了。

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让低碳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水更清,天更蓝,生活更美好!

低碳经济在全球的发展低碳经济是指社会经济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能够实现低碳排放。低碳排放可以有不同的定义,一是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景,即全球实现低升温目标下的排放水平。目前较多讨论的是450ppm、550ppm浓度目标下的排放水平。在这种全球排放水平下本国或本区域的低碳排放。二是在本国或者本区域在本身自然资源条件下,采取尽可能大的努力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较低温室气体排放途径。目前我们更多的采用第一种方式来进行判别,但各个地区根据具体情况实现低碳排放的时间区间可以不同。目前世界上提出的低碳的概念基本上是指在某一个时间达到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如日本和英国的研究机构提出的低碳社会,就是指在2050年实现60%到80%的温室气体减排。日本政府已经于2008年7月份公布了到2050年的减排目标,采用了该研究的结果。一些城市如伦敦、巴黎、芝加哥等也提出了低碳概念,同样也是设置未来年份的减排目标。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讲,低碳经济或者低碳发展应该是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尽自己可能实现低碳排放。从长期来讲,发展中国家的低碳目标支持全球最终实现将气候变化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如2100年到2150年升温控制在2℃左右。我们也参与了上面提到的日本和英国的合作研究,并进行了相应的针对中国低碳社会的研究。这里的研究目标是在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实现低碳社会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享技术和对策,看中国有可能实现的低碳未来。有可能这些技术或者政策会滞后进入发展中国家,但或早或晚可以进入发展中国家。目前重要的是要有一些发达国家率先进行低碳发展的探索,给发展中国家做出示范。国际上的一些经验可以为中国的低碳经济内涵提供一定的参考。国际上一些地区和国家已经有较好的经验,如丹麦、德国、英国等。但大规模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到目前还没有。实现低碳经济的途径根据研究,实现低碳经济的途径包括调整经济到一个低能耗高效的产业结构;全面实现用能技术的先进化,通过多种政策措施大范围普及先进高效技术;全面合理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电,使可再生能源和核电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占据重要位置;全民参与,改变生活方式,寻求低碳排放的消费行为;发展低碳农业,增强森林覆盖和管理。对中国来讲,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控制高耗能工业发展,减少和控制高耗能产品出口;争取在2025年左右使中国工业的能源技术效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大力发展使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如风力发电、水电要进一步大规模普及,光热发电、光伏发电技术要进行接近商业利用的示范;全面大力发展核电,特别是着重第三代、第四代先进核电技术;进行大范围的公众意识提高,使低碳生活方式成为普遍行为。可以看出,低碳经济的方方面面与现在中国正在进行的节能减排努力是很一致的。因此低碳经济并非一个新的、额外的努力,而是要对现在的国家能源、环境对策进行扩展。我们正在没有选择的走向“低碳经济”在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威胁的今天,我们正在没有选择的走向“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很有可能是未来国际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有可能会带来贸易条件、国际市场、国际技术竞争格局的变化。欧盟已经明确把低碳经济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去年年底在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也指出,我们应当逐渐过渡到低碳经济模式,提倡低碳的生活方式。根据《京都议定书》达成的基本共识,所有国家都有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和责任,而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更有义务和责任。很多发达国家也表示愿意在完成自己减排目标的基础上,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所以说,对中国来说,目前推行低碳经济势在必行,同时也面临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机遇。但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中国一直以来就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高碳”国家,如果一旦发展低碳经济,我们在资源上的优势就变成了劣势。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目前我国的技术还达不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而且中国的经济目前正处于爬坡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能停下来,因此造成的高排放问题将很难解决。根据能源所IPAC模型组的研究结论,中国有可能在未来明显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长速度,进而有可能在2030年实现CO2排放的峰值,2050年达到大幅度减排,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社会,促进全球实现气候变化减缓目标。低碳经济未来是可能实现多种社会发展目标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社会千年发展目标、中国国家经济发展三步走总体目标、中国构建科技创新强国目标都有一致性。同时实现低碳经济的额外投入不大。近期可以采取继续推行节能政策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发展政策,例如中国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减排目标。经过全面努力,中国的节能技术发展目标可以是在2020年和2030年达到全球最高的能源效率。根据现在的能源政策,中国目前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目前中国经过20年的发展,很多新建基础设施可以大量采用先进技术,例如在发电方面,国家发改委已经颁布条例要求新建火电站必须采用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机组。二氧化碳的减排可以为我们带来一定的效益,根据一些研究机构的研究,他们拥有比较关键的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在全球来进行分享。通过这些技术的运用我们可以实现低碳经济。不仅是中国或者欧盟,还包括非洲和南美。目前中国有很多减排技术需要从美国和欧盟进口,目前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因为很多技术目前已经具有成本效益,所以在2030年或者在2020年之前中国需要大规模的推广这些技术。中国需要推行一揽子政策,相信中国的能源政策和节能政策在今后会和气候变化减排政策整合起来。中国有自己的节能政策,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实际上也就是中国的减排政策,中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2006年中国确立了可再生能源未来规划目标,今后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可能会翻番。还有就是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和纯电力汽车今后很快会投入到中国市场,而且价格并不昂贵。这会比当前中国市场上销售的丰田混和动力汽车便宜很多,目前混和动力汽车过高的价格会让中国人承担不起。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在于成本优势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在于成本优势。和日本、美国、欧盟相比,中国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来发展低碳经济。从燃料角度来说,在中国采用超临界机组的成本可能会比普通的火力发电更低一些,虽然超临界初步投资非常高,但是因为中国存在投资过热,所以发展低碳技术的资金问题不是很大。根据对未来的预测,在2030年之前,即使是按照最低的能源发展情景,中国仍然会排放一定数量的温室气体。这个问题十分值得关注,因为这对各个行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的政策和不同的技术组合对减排效果的影响是十分大的。中国可以用来发展超临界技术的时间不多,因为需要尽快进入下一代先进发电技术,即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以为普及碳储存和捕获技术(CCS)打下基础。中国电站设备制造企业对IGCC的技术非常重视,已经开始投入大量自有资金用于这项技术的开发,这是多方共同合作的结果。一些先进省市,如北京、广东、上海等,是可以实现在2020年之后率先全国进行减排。这些省份的经济结构已经或者正在进行调整,主动或者被动。

知网论文查重低于20

本科院校将通过论文评估本科生的能力,本科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需要查重,本科生只有通过毕业论文查重,才能顺利毕业,毕业论文至少需要两次,论文初稿和论文初稿,所以毕业论文一般查重率多少合格?paperfree小编给大家讲解。 目前毕业论文查重率低于25%是合格的,毕业论文查重非常严格。目前,普通本科院校和985/211一流专业院校的毕业论文查重率一般必须低于25%,甚至低于20%才能达到学院的查重率标准。 此外,许多学术研究态度非常严格的毕业生在论文最终确定后仍然对论文中的学术不端行为感到不安。对于这些本科生来说,他们也希望在论文最终确定后修改论文。本科毕业论文最终确定后,也可以修改,但前提是高校考核前,如果高校统一考核后,本科毕业论文不能修改,也不建议修改,这将对后期毕业论文答辩产生一定影响。建议本科生不要修改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查重比例在30%以下为合格,研究生论文查重比例在20%以下为合格,博士生毕业论文查重比例在10%以下为合格。学校查重原理是依据连续出现13个字符类似就会判为重复,换句话说超出13个字类似就会被系统软件标红,计算到重复率当中。知网查重时,黄色的文字是“引用”,红色的文章是“涉嫌剽窃”。

论文查重率具体的合格标准如下:一、职称期刊论文1、初级职称论文查重率﹤30%为合格;2、中级/省级职称论文查重率﹤25%为合格;3、高级/国家级职称论文查重率﹤20%为合格;4、高级/核心期刊职称论文查重率﹤8%-15%为合格。二、本科毕业论文1、查重率≦30%,毕业论文合格,可以申请毕业论文答辩;2、查重率﹤10%,可以申请评定校级优秀论文;3、查重率﹤15%,可以申请评定院级优秀论文;4、30%﹤查重率﹤50%,查重检测不合格,给予修改时间至少为一周,修改后查重率﹤30%为通过,可申请答辩,若仍未通过,则取消答辩资格;5、查重率≧50%,查重检测不合格,由学校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评定,若认定存在严重抄袭行为,则取消答辩资格。三、硕士学位论文1、查重率﹤10%~15%,学位论文合格,直接送审或答辩;2、15%≦查重率≦30%,去导师处填写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重新检测申请表,申请进行论文修改,时间不超过两天,再检测合格后可参与答辩;3、查重率﹥30%,学位评定小组将结合核心章节的重复率等因素来确定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和性质,必须认真修改论文并延期半年才能填写重新检测申请表,查重通过后申请答辩,严重的直接取消答辩资格。四、博士学位论文1、查重率﹤5%~10%,直接送审或答辩;2、查重率﹥20%,由学位评定小组结合核心章节的重复率等处理意见,确定论文学术不端的类型和性质,延期半年至一年申请修改通过后才能答辩,情节严重者取消答辩资格。

每个人都熟悉论文中的查重,也分为好坏。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论文能成为优秀的论文。事实上,优秀论文的资格与查重密切相关。那么,论文查重率多少为好论文?paperfree小编给大家讲解。 论文在类型和等级上存在差异。不同的高校或杂志对论文的查重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如果我们想在论文中达到优秀的论文,远低于高校杂志对论文的查重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论文中被称为好论文,我们更关注论文的学术质量,论文的学术质量不好,无法通过考核。 许多用户在撰写论文时,希望降重,修改论文的段落句子类型,事实上,这会影响论文的质量,从而影响评估结果,当论文降重时,我们可以使用更多的图表法来降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