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代码是11561,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简称“甘肃民院”,坐落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
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学校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立足自身办学基础和发展优势,确立“以阳光品质办阳光大学”的办学理念,秉承“和合大美、自强不息”的校训,发扬“缺氧不缺志气,艰苦不怕吃苦”的精神,弘扬“刻苦、求实、团结、奋进”的校风,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
学校招生面向云南、西藏、内蒙古、陕西、山东、黑龙江等20个省区。现有各类普通在校学生11000人,由汉族、藏族、回族、裕固族、保安族、东乡族等25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占68%。为促进学生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学校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搭建就业平台,学生满意度逐年提高,在主要生源地形成了就业竞争力强、就业质量高的社会影响力。
学校历史
1984年,合作民族师范专科学校成立。
1992年,学校更名为“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9年3月,学校升本改建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2013年6月,学校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同年7月,经省学位委员会审核决定学校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
2020年12月,学校被批准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696人,其中专任教师510人,占教职工总数的73%;教授50人,副教授171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35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4.85%;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22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4%。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杰出人才2人,甘肃省“555”人才工程1人,甘肃省“园丁奖”13人,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10人,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2人;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7月,学校设有16个教学院系(部),开办本科专业(方向)54个;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
省级特色专业:藏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藏汉双语)、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方向)、学前教育(藏汉双语)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历史学、艺术设计学 、体育教育、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
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安多藏文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省级重点学科:数学、设计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民族教育学、高寒生物化学
学生成绩
2018至2019学年,学校学生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第四届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总决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全省“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主题系列活动中,1名学生获摄影一等奖,4名学生分获征文、刻纸、书法二等奖,2名学生获刻纸、微党课优秀奖;第十二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有29件作品入围决赛,最终获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在甘肃省第二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铜奖2项;在全州禁毒宣传演讲比赛中,获二等奖1项。
学校荣誉
截至2021年9月,学校党委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立足高原,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有效发挥了人才培养的基地、科学研究的平台、文化传承的窗口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阵地作用,先后为民族地区培育5万多名合格人才,其中在民族教育基层一线工作者达90%以上。学校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省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甘肃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
学术科研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重点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研究培育基地2个等14个研究机构。
截至2020年12月,“十二五”以来,学校教师发表论文1796篇,其中在SCI、EI、CSSCI分别收录14、47、74篇;授权专利48项;出版专(译)著72部,教材121部;承担科研项目337项,其中获省级以上奖励12项。
学术资源
据2021年1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各类印刷型文献近62万余册,电子型文献260余万种(册),另有CNKI(中国知网)、北大法意、读秀学术搜索、移动图书馆等数据库和服务平台,电子期刊近1万种,每年订购中外文印刷型报刊1200余种。
学术期刊
《甘南民族文化研究》(藏文、季刊)是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主办,以社会科学为主,重点反映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成果的藏文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期刊设有“甘南社会历史研究” “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民族民俗研究”“藏学研究”“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双语教育研究”“甘南农牧经济发展研究”等栏目。
《甘肃民族教育研究》(汉文版、藏文版),学报设置“民族教育理论研究”“藏汉双语教育研究”“理科教育教学研究”“西北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安多藏文化研究”“河洮岷文化研究”等栏目。
《甘肃高师学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期刊。期刊的主要栏目有邓小平理论、哲学与哲学史研究、美学研究、中外文学研究、经济研究、语言与逻辑、历史学、民俗研究。期刊是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9月,学校不断提升开放办学格局,为师生发展和服务国家提供有力支撑。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塞浦路斯、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国家及台湾地区的13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科研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西藏大学、塞浦路斯欧洲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校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中国—东盟“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等成员单位。
论文题目 从生态主义视角分析《瓦尔登湖》对现代人的启示Analyzes the enlightenment of Walden to modern people from ecologism.1.1研究目的亨利·大卫·梭罗是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超验主义者、作家、哲学家、以及自然主义者之一。他的代表作《瓦尔登湖》深刻体现了他对客观生态观和精神生态观的理解,并成为20世纪众多文学家和自然主义者的研究文本。本文试图从生态主义视角出发,从《瓦尔登湖》中得到一些对现代人的启示。让大家有自然的保护意识,理解,自然的内在价值---美学价值和娱乐价值;和尊重荒野的思想;呼吁简单生活,批判物质欲望;孤独的生活---在精神上实现自然和人类和谐共处的途径。1.2研究意义在《瓦尔登湖》中,梭罗充分地体现了这一原则,他谴责类大肆砍伐林木破坏环境,反对猎杀野生动物,甚至反对人们吃肉,他认为人应该给予自然“因为人们们与自然有某种温柔的关系。他反对人类对其他生物生存环境的工业建设,主张维护自然以及自然的野性是一件比道德规范更具约束力的即他所说的“更高的规律”。梭罗认为生命是与野性相伴而存在的,最有活力的东西是最野性的东西,它没有被人所征服,它的存在能使人恢复清新的精神;他认为脱离自然的文明是没有前途的文明;他认为未来和希望不是存在于人工种植的草坪和庄稼地里在城镇里,而是存在于不可穿越的、令人震撼的沼泽地里。梭罗还对追求物质享受的美国式生存方式提出了严厉批判这个国家及其所有所谓的内部的改进全是物质性和表上的改进,全是不实用和过度发展的建构,到处乱糟糟地堆满各种设备,被自己设置的种种障碍绊倒,毁于奢侈华贵和愚蠢挥霍,毁于缺乏长远打算和有价值的目标……,对于这个国家和的人民来说,惟一的治疗方法就是厉行节约,厉行比斯巴更为简朴的生活方式并同时提升生活目标。”在梭罗看来,所谓价值和高尚的生除了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就是精神生活的丰富。2.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关于梭罗的学术研究,其一是梭罗的文献资料与传记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哈丁斯特于1965年发表的《梭罗的一生》,此外他与Michael Meyer合写了一本文献目录参考《A new Thoreau Handbook》还有罗伯特米尔德于1980年发表的《重塑梭罗》一书,集中阐述了梭罗在他的作品中调整个人社会心理的过程。其二是从文学作品研究视角。其二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梭罗的思想。美国著名学者唐纳德·沃斯特在《自然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中详细介绍了梭罗生活经历和生态学思想,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编写了《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中谈到了梭罗和他对后来生态伦理思想的影响特别是近几年来梭罗研究学会的会员及梭罗思想的爱好者也从不同的视角对梭罗思想进行了深度的挖掘。梭罗成为“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美国文学史上第一自然阐述者,美国环境主义的第一圣徒”。世界很多评论家开始注意这为生态主义文学家Raymond Adam LA Henry Thoreaus Literary Theories and Criticism为题写了一篇评价梭罗的文字,接下来在1941年哈佛大学的著名学者F.0. Matthiessen出版了 American Renaissance: Art and Expression in the Age of Emerson and Whitman在这本书中,梭罗的《瓦尔登湖》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新批评家们开始重视梭罗所倡导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使梭罗及《瓦尔登湖》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梭罗的传记层出不穷,最著名的是 Paul sherman1958年出版的 The Shore of america: Thoreau’ s InwardExploration. Paul强调,那是一部精神传记,在传记中他强调说明梭罗的作品不仅仅是他的人生,他认为梭罗在追求着种在自然中的自我实现。Paul也使公众开始理解梭罗的生活目的。这些学者的研究使得人们对于梭罗所提倡的那种简单、自然、原生态、环保的生活得到了现代文明时代的认可。下面我们从梭罗对于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来解读一下其对于人们生命的启示。2.2国内研究现状 包庆德,宋凌晨(2017)指出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19世纪的梭罗是寻找人类生存意义的哲学家,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曹丽红(2018)指出《瓦尔登湖》被誉为超验主义的圣经,书中凝聚了梭罗对自然和人生的哲学思考,其中蕴含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这启示当代人要重视环境保护,建设和谐的生态模式,也要追求简单的生活方式,注重精神诉求。阚常娟(2018)指出《瓦尔登湖》蕴含的生态智慧和哲理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倪铭英(2018)指出卢凌发表的《崇尚自然:梭罗的瓦尔登湖的审美价值》一文从创作理念、深邃思想和问题风格来揭示《瓦尔登湖》这本书的魅力。苏贤贵(2018)的《梭罗的自然思想及其生态伦理意蕴》,文章着重介绍了梭罗对环境运动的影响,揭示了梭罗的生态自然观和其作品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虽然在我国生态伦理研究史上,都提到了梭罗,都看到了梭罗在生态学史上的重要贡献,但很少系统提到梭罗的生态主义思想。本文正是从这个视角进行了尝试。1.引言2.文献综述3.梭罗生态主义的起源3.1社会根源3.2理论根源4.《瓦尔登湖》中的生态思想4.1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4.2保护动物,与伙伴共生共存5.对当代人的启示5.1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5.2简单生活,解放心灵6.结语参考文献:[1]Ashton Nichols. Thoreau and urbanature: from Walden to ecocriticism[J]. Neohelicon,2009,36(2). [2]Jian LI,Kunming YAO. Life Inspiration of Walden[J]. Studies in Sociology of Science,2014,5(2).[3]Kent Curtis. the virtue of thoreau: biography, GEOGRAPHY, AND HISTORY IN WALDEN WOODS[J]. Environmental History,2010,15(1).[4]Lin Lin Zhang. The Environmental View of Thoreau’s Walde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4,3547.[5]包庆德,宋凌晨.梭罗及其《瓦尔登湖》生态主义思想评析——纪念亨利·戴维·梭罗200周年诞辰[J].鄱阳湖学刊,2017(06):12-23+125.[6]曹丽红.浅析《瓦尔登湖》蕴含的生态思想对当代人的启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09):190-191+194.[7]阚常娟.梭罗的自然思想和生活哲学——重读《瓦尔登湖》[J].黑河学刊,2018(06):55-56.[8]倪铭英.《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8(03):29-35.[9]翁欣馨.最美好的相处是人与自然的相处——人文主义与生态主义视角下的《瓦尔登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40(02):87-90.[10]夏蓓洁.《鲁滨逊漂流记》与《瓦尔登湖》自然状态观对比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35(06):69-74.[11]许瑞芳.《瓦尔登湖》:自然生态与文学创作之精神桥梁[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07):74-76.[12]徐芯蕾,郭思远.浅析《瓦尔登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J].艺术科技,2019,32(01):288-289.[13]武佳琦,封佳潇.论瓦尔登湖生态思想[J].大众文艺,2017(14):25.[14]周宇.在批评话语下分析《瓦尔登湖》的生态主义思想[J].海外英语,2017(11):142-143.[15]张志强.《瓦尔登湖》的生态主义思想考察[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05):54-58.1.2019年9月9日至9月13日撰写开题报告一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反馈。2.2019年9月14日至9月18日撰写开题报告二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反馈。3.2019年9月15日至9月22日撰写开题报告三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反馈。4.2019年9月23日至9月24日,开题答辩。5.2019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第一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反馈。6.2019年11月1日至12月30日,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第二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反馈。7.2020年3月1日至3月25日,学生提交毕业论文第三稿。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进行反馈。8.2020年3月26日至3月31日(第四周),进行本科论文中期检查,填写《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项目表》(纸质版和电子版、纸质版要加盖系章)。9. 2020年3月21日至4月8日,学生根据教师意见,修改、完成毕业论文答辩稿。10. 2020年4月9日至15日(第七周),接受学院“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的重复率检测。11. 2020年4月16日至22日(第八周),进行本科毕业论文评阅。评阅工作由系级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统筹安排,由指导教师和专家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评阅,并分别填写《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审表》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专家评审表》。12. 2020年4月23日至29日(第九周),组织系级毕业论文答辩。13. 2020年4月30日至5月6日(第十周),根据答辩小组意见,修改并完成毕业论文定稿;完成毕业论文各种相关文档;确定本科毕业论文的最终评定,完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的推荐评审工作。14. 2020年5月7日至17日,进行毕业论文工作总结、分析,将有关材料报送教务处实践科;完成相关材料的存档工作。条件:1.利用中国知网等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 2.在图书馆阅读相关书籍及文献。 3.指导老师对本研究领域的熟悉掌握。 方法:1.文献法 2.例证法 3.综述法 措施:1.根据个人兴趣选取研究的领域及方向,进而确定论文题目。 2.利用中国知网和学校图书馆以及资料室查阅相关文献,归纳总结,拟定提纲。 3.撰写开题报告。 4.撰写论文,认真听从指导老师的建议,进而修改完善。
《瓦尔登湖》的内容简介:
《瓦尔登湖》共由18篇散文组成,在四季循环更替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梭罗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以及调整过后再次渴望的复杂的心路历程,几经循环,直到最终实现为止。表明了作者用它来挑战他个人的、甚至是整个人类的界限。但这种挑战不是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无限希望,而是伤后复原的无限力量。
作品主题
梭罗自己在瓦尔登湖的实践和他的作品中都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张,那就是回归自然。他在作品中不断地指出,我们大多数现代人都被家庭、工作和各种物质需求所困,失去了精神追求,过着物欲的生活。这样的情形今天依然存在,并且愈发严重。
我们有许多人几乎很少去关注在那些琐碎的个人利益和活动之外的事物。许多人的精神活动过于局限,只关心物质生活和感官享受,而用梭罗的话来说,我们这样的生活不能称为“真正的生活”。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人文感情: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创作的散文集。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作家、思想家、自然主义者,19世纪超验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瓦尔登湖》共由18篇散文组成,在四季循环更替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梭罗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以及调整过后再次渴望的复杂的心路历程,几经循环,直到最终实现为止。
表明了作者用它来挑战他个人的、甚至是整个人类的界限。但这种挑战不是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无限希望,而是伤后复原的无限力量。
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正处于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的初始阶段。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的脚步,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蓬勃发展的工业和商业造成了社会大众当时普遍流行的拜金主义思想和享乐主义思想占绝对主导地位。
人们疯狂、贪婪、过度的拉取、霸占有限的自然资源,开垦荒地的同时,大面积的森林也随之消失,大机器的轰鸣声随处可闻,而鸟儿的歌声却很难寻觅。人们无限制的向大自然索取,最后也遭到了大自然的严厉惩罚。
导致森林覆盖率急逸下降,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使得整个自然生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与污染,而且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也变得岌岌可危。
从1845年7月到1847年9月,梭罗独自生活在瓦尔登湖边,差不多正好两年零两个月。瓦尔登湖不仅为梭罗提供了一个栖身之所,也为他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氛围,之后他推出了自己的作品《瓦尔登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Walden)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所著的一本著名散文集。美国的19世纪是个辉煌的时代,一大批作家都深受超验主义的影响,主活在这一时代的梭罗也不例外。作为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梭罗对超验主义更是身体力行,《瓦尔登湖》就是他这一思想的体现,它是一部蕴含了深刻哲理的散文。细细读过《瓦尔登湖》的人都有体会;他是在探求怎样实实在在的生活,怎样体验与经历有意义的生活,为自己,也为他的市民同胞,还有当时与后来的读者们。本书以春天开始,历经了夏天、秋天和冬天,又以春天结束,这正是一个生命的轮回,终点又是起点,生命开始复苏。《瓦尔登湖》的伟大之外就在于梭罗能够通过艺术来实现自己决意要做的事业。通过创造一个有机的形式,他使自己的决定获得了新生:通过有意识的努力,他重新获得了一种成熟的恬静,如果说那不是黄金年龄的清纯狂喜的话。整个《瓦尔登湖》记录着自我在微观宇宙历程中的经历。如果梭罗仅仅给我们留下一部一个男人在林中生活的记载,或者说他仅仅退隐到森林之中,在那儿记载着他对社会的抱怨。甚至说,如果他想把这两者都合到一本书里,那么《瓦尔登湖》就不会有这一百年的生命。正像一切所进展的一样,梭罗记下了人跟自然的关系,人在社会中的困境和人希望提高自然的关系,人在社会中的困境和人希望提高自我精神的习性,连他自己恐怕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他一会儿为自我辩护,一会儿充满了喜悦、自由、奔放、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煎蛋卷,让人们在饥饿的一天不断从中汲以营养。《瓦尔登湖》是最早一盘充满维生素的菜肴之一。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人文感情: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创作的散文集。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作家、思想家、自然主义者,19世纪超验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瓦尔登湖》共由18篇散文组成,在四季循环更替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梭罗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以及调整过后再次渴望的复杂的心路历程,几经循环,直到最终实现为止。
表明了作者用它来挑战他个人的、甚至是整个人类的界限。但这种挑战不是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无限希望,而是伤后复原的无限力量。
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正处于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的初始阶段。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的脚步,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蓬勃发展的工业和商业造成了社会大众当时普遍流行的拜金主义思想和享乐主义思想占绝对主导地位。
人们疯狂、贪婪、过度的拉取、霸占有限的自然资源,开垦荒地的同时,大面积的森林也随之消失,大机器的轰鸣声随处可闻,而鸟儿的歌声却很难寻觅。人们无限制的向大自然索取,最后也遭到了大自然的严厉惩罚。
导致森林覆盖率急逸下降,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使得整个自然生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与污染,而且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也变得岌岌可危。
从1845年7月到1847年9月,梭罗独自生活在瓦尔登湖边,差不多正好两年零两个月。瓦尔登湖不仅为梭罗提供了一个栖身之所,也为他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氛围,之后他推出了自己的作品《瓦尔登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瓦尔登湖
1845年7月4日,梭罗毅然离开了喧嚣的城市,搬进了离波士顿不远的马萨诸塞州东部的康科德城的一个小湖——瓦尔登湖湖畔一座他亲手盖起来的小木屋。小木屋里只有几件简单的家具。这并不是一种消极遁世的隐士生活,而是在这里进行简化生活、回归自然的实验。
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生活了两年半的时间后,重新回到了城市。此后他花了几年的时间整理那些笔记。1854年,《瓦尔登湖》问世。梭罗生前的名气不是很大,但其后声誉与日俱增,被誉为“美国环境运动的思想先驱”。而瓦尔登湖这个平凡的林中小湖,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魅力,慕名而来的朝拜者络绎不绝。近年,美国又开始了新一轮评读梭罗的热潮。本书的中文译本颇多,我们推荐的是林志豪的译本。
《瓦尔登湖》是梭罗人生哲学和文学才华的集中体现,情理并茂,引人入胜。书中详尽地记录了梭罗独自一人在瓦尔登湖畔一片再生林中自食其力,与鸟兽为邻,和大自然为伍,以一种原始简朴但又诗意盎然的生活方式度过两年零两个月,他在那里种豆、捕鱼、打猎、劈柴、读书,也在那里观察、体验、沉思,并把他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感写成笔记,从中研究分析大自然所给予他的启示。其中,对工业文明的反省常常令人拍案叫绝。该书完整地发挥了他的回归自然、简朴主义、抗拒奢靡等一整套的生活主张和道德原则。
瓦尔登湖风光本书是梭罗细致观察、发现和感知的结晶。梭罗反对通过人为活动改变大自然的物性,整个《瓦尔登湖》记录着自我在微观宇宙历程中的经历。本书以春天开始,历经了夏天、秋天和冬天,又以春天结束——这正是一个生命的轮回,终点又是起点,生命开始复苏。全书思想清新、健康、引人积极向上,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作者主张人们应当过一种自然宁静的生活,而只有在人与自然接近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书中分析生活、批判习俗之处,观点精辟,见解独特,耐人寻味。
梭罗是一个勇于坚守自己理想,并且敢于付诸行动的人。他的光辉思想和热爱大自然的行为至今仍然为身处现代社会里的人们所钦羡和赞叹。
《瓦尔登湖》中所阐发的许多爱护大自然的观点近年在西方世界获得极度的重视,严重的污染使人们又开始向往瓦尔登湖和山林的清新空气。这部著作激励了无数自然主义者和倡导返归大地的人。细读过《瓦尔登湖》的人都有这种体会:梭罗是在探求怎样实实在在的生活,怎样体验与经历有意义的生活。他记录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社会中的困境和人希望提高自然的关系,这种提高是为自己,是为当时的人,也是为后来的人。
《瓦尔登湖》是美国大自然文学散文的名著,1985年曾被《美国遗产》杂志列为“十本构成美国人性的书”之一,与《圣经》等书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在当代美国,本书是拥有最多读者的散文经典。
在印第安人的符号里,房屋象征着一天的进程。树皮上画下的或刻下的一排房屋代表着他们安营的次数。人类没有那么强劲发达的肢体,所以得设法缩小自己的领域,用墙圈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安身之所。
最初人们赤身生活在户外,白天在平静温和的天气里,这不失为一种舒适的生活。可遇到雨季、冬季,且不说炎炎烈日,若还不赶紧穿件衣服、躲进房屋,人类或许早在抽芽吐蕊阶段就被摧残致死了。传说,亚当和夏娃在没有衣服穿之前,以枝叶蔽体。人类想有一个家,一个温暖的、舒适的地方,首先是肉体的温暖,其次才是精神的慰藉。
…………
然而,一个人要想建造一座房屋,他得有北方佬的精明,否则事后会发现自己住在囚犯厂房里、没有出路的迷宫里、监狱里或辉煌的墓穴里。首先考虑把住所做得很灵便是完全有必要的。
我见过潘诺勃斯各特河上的印第安人,他们就在这个镇上,住在很薄的棉布帐篷里,周围的积雪堆了近一尺深,我想他们会很高兴让雪再深一些,好给他们挡风。
如何真诚地生活,自由地获得正当的追求?这个曾困扰过我的问题不像原来那样令我苦恼了,不幸的是,我变得有些麻木不仁了。我经常在路边看到一个大箱子,六尺长,三尺宽。晚上,工人们把工具锁在里面。这让我想到,每个生活艰难的人可以花一美元买个这样的箱子,在上面打几个孔,至少要让里面进一些空气。夜晚或雨天钻进去,盖上盖子,这样就能“让自由在爱中成长,让灵魂在自由中释放”。
这似乎不坏,也并没有什么可鄙夷的。你可以随便熬夜,想多晚睡都可以。每次外出时,也不会有什么房主、房东逼着你讨房租。多少人被那更大更豪华的箱子的租金烦得要死,而住在这样的箱子里也不至于冻死啊!
我绝不是在开玩笑。经济问题,你可以忽视,但无法这样去解决它。一个野蛮而勇猛的民族,几乎一直生活在户外,他们曾在这儿建造了一座舒适的房子,用的都是天然材料。
马萨诸塞州的印第安殖民区的领事戈金,曾在1674年写道:“他们最好的房子是用树皮覆顶的,建造得整洁、牢固而温暖。这些树皮是在树液干枯的季节从树身脱落的,趁着还绿时,人们用重木把它们挤压成巨大的薄片……
稍差一些的房子是用灯芯草编成的席子做顶的,同样也温暖、牢固,但不像前一种那样好……
我看到有些房子60或100英尺长,30英尺宽……我经常借宿在他们的棚屋里,发现它们的温暖丝毫不亚于英国最好的房屋。”
他又补充说,房内经常铺设着编有精美花样的垫子,各种器皿,一应俱全。印第安人已经进步到把席垫覆盖在屋顶的洞口,用绳子拉拽席垫来调节通风。
首先应该看到,建一所这样的房子最多只需一两天,且几个小时就可以拆掉。每家都有这样一座房子或一个小房间。
在未开化的阶段,每一家都有个这么好的栖身之处,足以满足他们粗陋而简单的需求。但是,我想我这样说还是很有分寸的:鸟有巢,狐有穴,野蛮人有棚窝,而现代文明社会中却有一半的家庭没有居所。
…………
可为什么常常会是这样:享受着这么多东西的人被称为可怜的文明人,而野蛮人没有这些,却被说成是何其富有?
如果说文明真的改善了人类的状况——我想是这样的,尽管只有智者能改善他们的不利条件——这必定说明,不用提高造价,就能建造更好的住所。所谓物价,是指用以交换物品所需的那部分人生,可即刻或以后支付。
梭罗是一位性格迥异的天才,对于一般的农民来说,他是一位技艺娴熟的勘测者,甚至比他们更了解森林、草地和树木,但他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因为他写出了本国最好的书。
——美国作家、思想家爱默生《瓦尔登湖》激励了无数自然主义者和倡导返回大地的人们。
——(美)《环境主义者书架》《瓦尔登湖》一书有五种读法:①作为一部自然与人的心灵探索之书;②作为一部自力更生过简单生活的指南;③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④作为一部纯文学名著;⑤作为一本神圣的书。
——美国梭罗研究专家哈丁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人文感情: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创作的散文集。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作家、思想家、自然主义者,19世纪超验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瓦尔登湖》共由18篇散文组成,在四季循环更替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梭罗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以及调整过后再次渴望的复杂的心路历程,几经循环,直到最终实现为止。
表明了作者用它来挑战他个人的、甚至是整个人类的界限。但这种挑战不是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无限希望,而是伤后复原的无限力量。
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正处于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的初始阶段。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的脚步,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蓬勃发展的工业和商业造成了社会大众当时普遍流行的拜金主义思想和享乐主义思想占绝对主导地位。
人们疯狂、贪婪、过度的拉取、霸占有限的自然资源,开垦荒地的同时,大面积的森林也随之消失,大机器的轰鸣声随处可闻,而鸟儿的歌声却很难寻觅。人们无限制的向大自然索取,最后也遭到了大自然的严厉惩罚。
导致森林覆盖率急逸下降,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使得整个自然生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与污染,而且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也变得岌岌可危。
从1845年7月到1847年9月,梭罗独自生活在瓦尔登湖边,差不多正好两年零两个月。瓦尔登湖不仅为梭罗提供了一个栖身之所,也为他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氛围,之后他推出了自己的作品《瓦尔登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的内容简介:
《瓦尔登湖》共由18篇散文组成,在四季循环更替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梭罗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以及调整过后再次渴望的复杂的心路历程,几经循环,直到最终实现为止。表明了作者用它来挑战他个人的、甚至是整个人类的界限。但这种挑战不是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无限希望,而是伤后复原的无限力量。
作品主题
梭罗自己在瓦尔登湖的实践和他的作品中都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张,那就是回归自然。他在作品中不断地指出,我们大多数现代人都被家庭、工作和各种物质需求所困,失去了精神追求,过着物欲的生活。这样的情形今天依然存在,并且愈发严重。
我们有许多人几乎很少去关注在那些琐碎的个人利益和活动之外的事物。许多人的精神活动过于局限,只关心物质生活和感官享受,而用梭罗的话来说,我们这样的生活不能称为“真正的生活”。
1845年7月4日,梭罗毅然离开了喧嚣的城市,搬进了离波士顿不远的马萨诸塞州东部的康科德城的一个小湖——瓦尔登湖湖畔一座他亲手盖起来的小木屋。小木屋里只有几件简单的家具。这并不是一种消极遁世的隐士生活,而是在这里进行简化生活、回归自然的实验。
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生活了两年半的时间后,重新回到了城市。此后他花了几年的时间整理那些笔记。1854年,《瓦尔登湖》问世。梭罗生前的名气不是很大,但其后声誉与日俱增,被誉为“美国环境运动的思想先驱”。而瓦尔登湖这个平凡的林中小湖,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魅力,慕名而来的朝拜者络绎不绝。近年,美国又开始了新一轮评读梭罗的热潮。本书的中文译本颇多,我们推荐的是林志豪的译本。
《瓦尔登湖》是梭罗人生哲学和文学才华的集中体现,情理并茂,引人入胜。书中详尽地记录了梭罗独自一人在瓦尔登湖畔一片再生林中自食其力,与鸟兽为邻,和大自然为伍,以一种原始简朴但又诗意盎然的生活方式度过两年零两个月,他在那里种豆、捕鱼、打猎、劈柴、读书,也在那里观察、体验、沉思,并把他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感写成笔记,从中研究分析大自然所给予他的启示。其中,对工业文明的反省常常令人拍案叫绝。该书完整地发挥了他的回归自然、简朴主义、抗拒奢靡等一整套的生活主张和道德原则。
瓦尔登湖风光本书是梭罗细致观察、发现和感知的结晶。梭罗反对通过人为活动改变大自然的物性,整个《瓦尔登湖》记录着自我在微观宇宙历程中的经历。本书以春天开始,历经了夏天、秋天和冬天,又以春天结束——这正是一个生命的轮回,终点又是起点,生命开始复苏。全书思想清新、健康、引人积极向上,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作者主张人们应当过一种自然宁静的生活,而只有在人与自然接近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书中分析生活、批判习俗之处,观点精辟,见解独特,耐人寻味。
梭罗是一个勇于坚守自己理想,并且敢于付诸行动的人。他的光辉思想和热爱大自然的行为至今仍然为身处现代社会里的人们所钦羡和赞叹。
《瓦尔登湖》中所阐发的许多爱护大自然的观点近年在西方世界获得极度的重视,严重的污染使人们又开始向往瓦尔登湖和山林的清新空气。这部著作激励了无数自然主义者和倡导返归大地的人。细读过《瓦尔登湖》的人都有这种体会:梭罗是在探求怎样实实在在的生活,怎样体验与经历有意义的生活。他记录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社会中的困境和人希望提高自然的关系,这种提高是为自己,是为当时的人,也是为后来的人。
《瓦尔登湖》是美国大自然文学散文的名著,1985年曾被《美国遗产》杂志列为“十本构成美国人性的书”之一,与《圣经》等书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在当代美国,本书是拥有最多读者的散文经典。
在印第安人的符号里,房屋象征着一天的进程。树皮上画下的或刻下的一排房屋代表着他们安营的次数。人类没有那么强劲发达的肢体,所以得设法缩小自己的领域,用墙圈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安身之所。
最初人们赤身生活在户外,白天在平静温和的天气里,这不失为一种舒适的生活。可遇到雨季、冬季,且不说炎炎烈日,若还不赶紧穿件衣服、躲进房屋,人类或许早在抽芽吐蕊阶段就被摧残致死了。传说,亚当和夏娃在没有衣服穿之前,以枝叶蔽体。人类想有一个家,一个温暖的、舒适的地方,首先是肉体的温暖,其次才是精神的慰藉。
…………
然而,一个人要想建造一座房屋,他得有北方佬的精明,否则事后会发现自己住在囚犯厂房里、没有出路的迷宫里、监狱里或辉煌的墓穴里。首先考虑把住所做得很灵便是完全有必要的。
我见过潘诺勃斯各特河上的印第安人,他们就在这个镇上,住在很薄的棉布帐篷里,周围的积雪堆了近一尺深,我想他们会很高兴让雪再深一些,好给他们挡风。
如何真诚地生活,自由地获得正当的追求?这个曾困扰过我的问题不像原来那样令我苦恼了,不幸的是,我变得有些麻木不仁了。我经常在路边看到一个大箱子,六尺长,三尺宽。晚上,工人们把工具锁在里面。这让我想到,每个生活艰难的人可以花一美元买个这样的箱子,在上面打几个孔,至少要让里面进一些空气。夜晚或雨天钻进去,盖上盖子,这样就能“让自由在爱中成长,让灵魂在自由中释放”。
这似乎不坏,也并没有什么可鄙夷的。你可以随便熬夜,想多晚睡都可以。每次外出时,也不会有什么房主、房东逼着你讨房租。多少人被那更大更豪华的箱子的租金烦得要死,而住在这样的箱子里也不至于冻死啊!
我绝不是在开玩笑。经济问题,你可以忽视,但无法这样去解决它。一个野蛮而勇猛的民族,几乎一直生活在户外,他们曾在这儿建造了一座舒适的房子,用的都是天然材料。
马萨诸塞州的印第安殖民区的领事戈金,曾在1674年写道:“他们最好的房子是用树皮覆顶的,建造得整洁、牢固而温暖。这些树皮是在树液干枯的季节从树身脱落的,趁着还绿时,人们用重木把它们挤压成巨大的薄片……
稍差一些的房子是用灯芯草编成的席子做顶的,同样也温暖、牢固,但不像前一种那样好……
我看到有些房子60或100英尺长,30英尺宽……我经常借宿在他们的棚屋里,发现它们的温暖丝毫不亚于英国最好的房屋。”
他又补充说,房内经常铺设着编有精美花样的垫子,各种器皿,一应俱全。印第安人已经进步到把席垫覆盖在屋顶的洞口,用绳子拉拽席垫来调节通风。
首先应该看到,建一所这样的房子最多只需一两天,且几个小时就可以拆掉。每家都有这样一座房子或一个小房间。
在未开化的阶段,每一家都有个这么好的栖身之处,足以满足他们粗陋而简单的需求。但是,我想我这样说还是很有分寸的:鸟有巢,狐有穴,野蛮人有棚窝,而现代文明社会中却有一半的家庭没有居所。
…………
可为什么常常会是这样:享受着这么多东西的人被称为可怜的文明人,而野蛮人没有这些,却被说成是何其富有?
如果说文明真的改善了人类的状况——我想是这样的,尽管只有智者能改善他们的不利条件——这必定说明,不用提高造价,就能建造更好的住所。所谓物价,是指用以交换物品所需的那部分人生,可即刻或以后支付。
梭罗是一位性格迥异的天才,对于一般的农民来说,他是一位技艺娴熟的勘测者,甚至比他们更了解森林、草地和树木,但他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因为他写出了本国最好的书。
——美国作家、思想家爱默生《瓦尔登湖》激励了无数自然主义者和倡导返回大地的人们。
——(美)《环境主义者书架》《瓦尔登湖》一书有五种读法:①作为一部自然与人的心灵探索之书;②作为一部自力更生过简单生活的指南;③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④作为一部纯文学名著;⑤作为一本神圣的书。
——美国梭罗研究专家哈丁
1845年7月4日,梭罗毅然离开了喧嚣的城市,搬进了离波士顿不远的马萨诸塞州东部的康科德城的一个小湖——瓦尔登湖湖畔一座他亲手盖起来的小木屋。小木屋里只有几件简单的家具。这并不是一种消极遁世的隐士生活,而是在这里进行简化生活、回归自然的实验。
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生活了两年半的时间后,重新回到了城市。此后他花了几年的时间整理那些笔记。1854年,《瓦尔登湖》问世。梭罗生前的名气不是很大,但其后声誉与日俱增,被誉为“美国环境运动的思想先驱”。而瓦尔登湖这个平凡的林中小湖,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魅力,慕名而来的朝拜者络绎不绝。近年,美国又开始了新一轮评读梭罗的热潮。本书的中文译本颇多,我们推荐的是林志豪的译本。
《瓦尔登湖》是梭罗人生哲学和文学才华的集中体现,情理并茂,引人入胜。书中详尽地记录了梭罗独自一人在瓦尔登湖畔一片再生林中自食其力,与鸟兽为邻,和大自然为伍,以一种原始简朴但又诗意盎然的生活方式度过两年零两个月,他在那里种豆、捕鱼、打猎、劈柴、读书,也在那里观察、体验、沉思,并把他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感写成笔记,从中研究分析大自然所给予他的启示。其中,对工业文明的反省常常令人拍案叫绝。该书完整地发挥了他的回归自然、简朴主义、抗拒奢靡等一整套的生活主张和道德原则。
瓦尔登湖风光本书是梭罗细致观察、发现和感知的结晶。梭罗反对通过人为活动改变大自然的物性,整个《瓦尔登湖》记录着自我在微观宇宙历程中的经历。本书以春天开始,历经了夏天、秋天和冬天,又以春天结束——这正是一个生命的轮回,终点又是起点,生命开始复苏。全书思想清新、健康、引人积极向上,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作者主张人们应当过一种自然宁静的生活,而只有在人与自然接近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书中分析生活、批判习俗之处,观点精辟,见解独特,耐人寻味。
梭罗是一个勇于坚守自己理想,并且敢于付诸行动的人。他的光辉思想和热爱大自然的行为至今仍然为身处现代社会里的人们所钦羡和赞叹。
《瓦尔登湖》中所阐发的许多爱护大自然的观点近年在西方世界获得极度的重视,严重的污染使人们又开始向往瓦尔登湖和山林的清新空气。这部著作激励了无数自然主义者和倡导返归大地的人。细读过《瓦尔登湖》的人都有这种体会:梭罗是在探求怎样实实在在的生活,怎样体验与经历有意义的生活。他记录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社会中的困境和人希望提高自然的关系,这种提高是为自己,是为当时的人,也是为后来的人。
《瓦尔登湖》是美国大自然文学散文的名著,1985年曾被《美国遗产》杂志列为“十本构成美国人性的书”之一,与《圣经》等书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在当代美国,本书是拥有最多读者的散文经典。
在印第安人的符号里,房屋象征着一天的进程。树皮上画下的或刻下的一排房屋代表着他们安营的次数。人类没有那么强劲发达的肢体,所以得设法缩小自己的领域,用墙圈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安身之所。
最初人们赤身生活在户外,白天在平静温和的天气里,这不失为一种舒适的生活。可遇到雨季、冬季,且不说炎炎烈日,若还不赶紧穿件衣服、躲进房屋,人类或许早在抽芽吐蕊阶段就被摧残致死了。传说,亚当和夏娃在没有衣服穿之前,以枝叶蔽体。人类想有一个家,一个温暖的、舒适的地方,首先是肉体的温暖,其次才是精神的慰藉。
…………
然而,一个人要想建造一座房屋,他得有北方佬的精明,否则事后会发现自己住在囚犯厂房里、没有出路的迷宫里、监狱里或辉煌的墓穴里。首先考虑把住所做得很灵便是完全有必要的。
我见过潘诺勃斯各特河上的印第安人,他们就在这个镇上,住在很薄的棉布帐篷里,周围的积雪堆了近一尺深,我想他们会很高兴让雪再深一些,好给他们挡风。
如何真诚地生活,自由地获得正当的追求?这个曾困扰过我的问题不像原来那样令我苦恼了,不幸的是,我变得有些麻木不仁了。我经常在路边看到一个大箱子,六尺长,三尺宽。晚上,工人们把工具锁在里面。这让我想到,每个生活艰难的人可以花一美元买个这样的箱子,在上面打几个孔,至少要让里面进一些空气。夜晚或雨天钻进去,盖上盖子,这样就能“让自由在爱中成长,让灵魂在自由中释放”。
这似乎不坏,也并没有什么可鄙夷的。你可以随便熬夜,想多晚睡都可以。每次外出时,也不会有什么房主、房东逼着你讨房租。多少人被那更大更豪华的箱子的租金烦得要死,而住在这样的箱子里也不至于冻死啊!
我绝不是在开玩笑。经济问题,你可以忽视,但无法这样去解决它。一个野蛮而勇猛的民族,几乎一直生活在户外,他们曾在这儿建造了一座舒适的房子,用的都是天然材料。
马萨诸塞州的印第安殖民区的领事戈金,曾在1674年写道:“他们最好的房子是用树皮覆顶的,建造得整洁、牢固而温暖。这些树皮是在树液干枯的季节从树身脱落的,趁着还绿时,人们用重木把它们挤压成巨大的薄片……
稍差一些的房子是用灯芯草编成的席子做顶的,同样也温暖、牢固,但不像前一种那样好……
我看到有些房子60或100英尺长,30英尺宽……我经常借宿在他们的棚屋里,发现它们的温暖丝毫不亚于英国最好的房屋。”
他又补充说,房内经常铺设着编有精美花样的垫子,各种器皿,一应俱全。印第安人已经进步到把席垫覆盖在屋顶的洞口,用绳子拉拽席垫来调节通风。
首先应该看到,建一所这样的房子最多只需一两天,且几个小时就可以拆掉。每家都有这样一座房子或一个小房间。
在未开化的阶段,每一家都有个这么好的栖身之处,足以满足他们粗陋而简单的需求。但是,我想我这样说还是很有分寸的:鸟有巢,狐有穴,野蛮人有棚窝,而现代文明社会中却有一半的家庭没有居所。
…………
可为什么常常会是这样:享受着这么多东西的人被称为可怜的文明人,而野蛮人没有这些,却被说成是何其富有?
如果说文明真的改善了人类的状况——我想是这样的,尽管只有智者能改善他们的不利条件——这必定说明,不用提高造价,就能建造更好的住所。所谓物价,是指用以交换物品所需的那部分人生,可即刻或以后支付。
梭罗是一位性格迥异的天才,对于一般的农民来说,他是一位技艺娴熟的勘测者,甚至比他们更了解森林、草地和树木,但他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因为他写出了本国最好的书。
——美国作家、思想家爱默生《瓦尔登湖》激励了无数自然主义者和倡导返回大地的人们。
——(美)《环境主义者书架》《瓦尔登湖》一书有五种读法:①作为一部自然与人的心灵探索之书;②作为一部自力更生过简单生活的指南;③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④作为一部纯文学名著;⑤作为一本神圣的书。
——美国梭罗研究专家哈丁
《瓦尔登湖》的内容简介:
《瓦尔登湖》共由18篇散文组成,在四季循环更替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梭罗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以及调整过后再次渴望的复杂的心路历程,几经循环,直到最终实现为止。表明了作者用它来挑战他个人的、甚至是整个人类的界限。但这种挑战不是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无限希望,而是伤后复原的无限力量。
作品主题
梭罗自己在瓦尔登湖的实践和他的作品中都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张,那就是回归自然。他在作品中不断地指出,我们大多数现代人都被家庭、工作和各种物质需求所困,失去了精神追求,过着物欲的生活。这样的情形今天依然存在,并且愈发严重。
我们有许多人几乎很少去关注在那些琐碎的个人利益和活动之外的事物。许多人的精神活动过于局限,只关心物质生活和感官享受,而用梭罗的话来说,我们这样的生活不能称为“真正的生活”。
论文题目 从生态主义视角分析《瓦尔登湖》对现代人的启示Analyzes the enlightenment of Walden to modern people from ecologism.1.1研究目的亨利·大卫·梭罗是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超验主义者、作家、哲学家、以及自然主义者之一。他的代表作《瓦尔登湖》深刻体现了他对客观生态观和精神生态观的理解,并成为20世纪众多文学家和自然主义者的研究文本。本文试图从生态主义视角出发,从《瓦尔登湖》中得到一些对现代人的启示。让大家有自然的保护意识,理解,自然的内在价值---美学价值和娱乐价值;和尊重荒野的思想;呼吁简单生活,批判物质欲望;孤独的生活---在精神上实现自然和人类和谐共处的途径。1.2研究意义在《瓦尔登湖》中,梭罗充分地体现了这一原则,他谴责类大肆砍伐林木破坏环境,反对猎杀野生动物,甚至反对人们吃肉,他认为人应该给予自然“因为人们们与自然有某种温柔的关系。他反对人类对其他生物生存环境的工业建设,主张维护自然以及自然的野性是一件比道德规范更具约束力的即他所说的“更高的规律”。梭罗认为生命是与野性相伴而存在的,最有活力的东西是最野性的东西,它没有被人所征服,它的存在能使人恢复清新的精神;他认为脱离自然的文明是没有前途的文明;他认为未来和希望不是存在于人工种植的草坪和庄稼地里在城镇里,而是存在于不可穿越的、令人震撼的沼泽地里。梭罗还对追求物质享受的美国式生存方式提出了严厉批判这个国家及其所有所谓的内部的改进全是物质性和表上的改进,全是不实用和过度发展的建构,到处乱糟糟地堆满各种设备,被自己设置的种种障碍绊倒,毁于奢侈华贵和愚蠢挥霍,毁于缺乏长远打算和有价值的目标……,对于这个国家和的人民来说,惟一的治疗方法就是厉行节约,厉行比斯巴更为简朴的生活方式并同时提升生活目标。”在梭罗看来,所谓价值和高尚的生除了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就是精神生活的丰富。2.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关于梭罗的学术研究,其一是梭罗的文献资料与传记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哈丁斯特于1965年发表的《梭罗的一生》,此外他与Michael Meyer合写了一本文献目录参考《A new Thoreau Handbook》还有罗伯特米尔德于1980年发表的《重塑梭罗》一书,集中阐述了梭罗在他的作品中调整个人社会心理的过程。其二是从文学作品研究视角。其二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梭罗的思想。美国著名学者唐纳德·沃斯特在《自然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中详细介绍了梭罗生活经历和生态学思想,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编写了《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中谈到了梭罗和他对后来生态伦理思想的影响特别是近几年来梭罗研究学会的会员及梭罗思想的爱好者也从不同的视角对梭罗思想进行了深度的挖掘。梭罗成为“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美国文学史上第一自然阐述者,美国环境主义的第一圣徒”。世界很多评论家开始注意这为生态主义文学家Raymond Adam LA Henry Thoreaus Literary Theories and Criticism为题写了一篇评价梭罗的文字,接下来在1941年哈佛大学的著名学者F.0. Matthiessen出版了 American Renaissance: Art and Expression in the Age of Emerson and Whitman在这本书中,梭罗的《瓦尔登湖》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新批评家们开始重视梭罗所倡导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使梭罗及《瓦尔登湖》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梭罗的传记层出不穷,最著名的是 Paul sherman1958年出版的 The Shore of america: Thoreau’ s InwardExploration. Paul强调,那是一部精神传记,在传记中他强调说明梭罗的作品不仅仅是他的人生,他认为梭罗在追求着种在自然中的自我实现。Paul也使公众开始理解梭罗的生活目的。这些学者的研究使得人们对于梭罗所提倡的那种简单、自然、原生态、环保的生活得到了现代文明时代的认可。下面我们从梭罗对于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来解读一下其对于人们生命的启示。2.2国内研究现状 包庆德,宋凌晨(2017)指出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19世纪的梭罗是寻找人类生存意义的哲学家,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曹丽红(2018)指出《瓦尔登湖》被誉为超验主义的圣经,书中凝聚了梭罗对自然和人生的哲学思考,其中蕴含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这启示当代人要重视环境保护,建设和谐的生态模式,也要追求简单的生活方式,注重精神诉求。阚常娟(2018)指出《瓦尔登湖》蕴含的生态智慧和哲理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倪铭英(2018)指出卢凌发表的《崇尚自然:梭罗的瓦尔登湖的审美价值》一文从创作理念、深邃思想和问题风格来揭示《瓦尔登湖》这本书的魅力。苏贤贵(2018)的《梭罗的自然思想及其生态伦理意蕴》,文章着重介绍了梭罗对环境运动的影响,揭示了梭罗的生态自然观和其作品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虽然在我国生态伦理研究史上,都提到了梭罗,都看到了梭罗在生态学史上的重要贡献,但很少系统提到梭罗的生态主义思想。本文正是从这个视角进行了尝试。1.引言2.文献综述3.梭罗生态主义的起源3.1社会根源3.2理论根源4.《瓦尔登湖》中的生态思想4.1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4.2保护动物,与伙伴共生共存5.对当代人的启示5.1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5.2简单生活,解放心灵6.结语参考文献:[1]Ashton Nichols. Thoreau and urbanature: from Walden to ecocriticism[J]. Neohelicon,2009,36(2). [2]Jian LI,Kunming YAO. Life Inspiration of Walden[J]. Studies in Sociology of Science,2014,5(2).[3]Kent Curtis. the virtue of thoreau: biography, GEOGRAPHY, AND HISTORY IN WALDEN WOODS[J]. Environmental History,2010,15(1).[4]Lin Lin Zhang. The Environmental View of Thoreau’s Walde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4,3547.[5]包庆德,宋凌晨.梭罗及其《瓦尔登湖》生态主义思想评析——纪念亨利·戴维·梭罗200周年诞辰[J].鄱阳湖学刊,2017(06):12-23+125.[6]曹丽红.浅析《瓦尔登湖》蕴含的生态思想对当代人的启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09):190-191+194.[7]阚常娟.梭罗的自然思想和生活哲学——重读《瓦尔登湖》[J].黑河学刊,2018(06):55-56.[8]倪铭英.《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8(03):29-35.[9]翁欣馨.最美好的相处是人与自然的相处——人文主义与生态主义视角下的《瓦尔登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40(02):87-90.[10]夏蓓洁.《鲁滨逊漂流记》与《瓦尔登湖》自然状态观对比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35(06):69-74.[11]许瑞芳.《瓦尔登湖》:自然生态与文学创作之精神桥梁[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07):74-76.[12]徐芯蕾,郭思远.浅析《瓦尔登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J].艺术科技,2019,32(01):288-289.[13]武佳琦,封佳潇.论瓦尔登湖生态思想[J].大众文艺,2017(14):25.[14]周宇.在批评话语下分析《瓦尔登湖》的生态主义思想[J].海外英语,2017(11):142-143.[15]张志强.《瓦尔登湖》的生态主义思想考察[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05):54-58.1.2019年9月9日至9月13日撰写开题报告一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反馈。2.2019年9月14日至9月18日撰写开题报告二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反馈。3.2019年9月15日至9月22日撰写开题报告三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反馈。4.2019年9月23日至9月24日,开题答辩。5.2019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第一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反馈。6.2019年11月1日至12月30日,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第二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反馈。7.2020年3月1日至3月25日,学生提交毕业论文第三稿。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进行反馈。8.2020年3月26日至3月31日(第四周),进行本科论文中期检查,填写《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项目表》(纸质版和电子版、纸质版要加盖系章)。9. 2020年3月21日至4月8日,学生根据教师意见,修改、完成毕业论文答辩稿。10. 2020年4月9日至15日(第七周),接受学院“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的重复率检测。11. 2020年4月16日至22日(第八周),进行本科毕业论文评阅。评阅工作由系级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统筹安排,由指导教师和专家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评阅,并分别填写《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审表》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专家评审表》。12. 2020年4月23日至29日(第九周),组织系级毕业论文答辩。13. 2020年4月30日至5月6日(第十周),根据答辩小组意见,修改并完成毕业论文定稿;完成毕业论文各种相关文档;确定本科毕业论文的最终评定,完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的推荐评审工作。14. 2020年5月7日至17日,进行毕业论文工作总结、分析,将有关材料报送教务处实践科;完成相关材料的存档工作。条件:1.利用中国知网等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 2.在图书馆阅读相关书籍及文献。 3.指导老师对本研究领域的熟悉掌握。 方法:1.文献法 2.例证法 3.综述法 措施:1.根据个人兴趣选取研究的领域及方向,进而确定论文题目。 2.利用中国知网和学校图书馆以及资料室查阅相关文献,归纳总结,拟定提纲。 3.撰写开题报告。 4.撰写论文,认真听从指导老师的建议,进而修改完善。
中国知网。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就是“中国知网”。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简称“甘肃民院”,坐落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创建于1984年,前身是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2013年5月,确定为甘肃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共建单位。
1、首先打开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官网。2、其次输入账号密码。3、最后即可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