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专业职业规划书范文
一、导语:
在现代社会中,有一个永恒的话题,那就是人才竞争,必须认清自身的实力,还要不断的学习、改正、充实、完善自己。为未来拟定一个方向,并朝着这方向勇往直前。有了目标,才有奋斗的动力。
二、自我认知:
1、上风:专业的技术强劲,术业有专攻。就业高。这个专业人手不够。
2、劣势:对其他非专业知识的把握较少。
3、机遇:国家政策开放,透明。进出口简单。
4、挑战:专科生会受到高学历的影响,有的不招收专科生
三、职业认知:
1、家庭环境
慢慢地长大后,认识到应该改变自己,适应这个社会,不能一直依靠着父母。而且和睦的家庭,使我在外闯荡具有了动力。
2、专业远景
①适于发展水产养殖很多水域未被开发利用。
②养殖种类的迅速传播,提高了产量。
③先进养殖技术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养殖种类。
④人工繁殖理论的应用为其供给大量苗种。
⑤高密度流水养鱼、混养、综合养鱼等技术的出现为养殖空间的扩大提供了可能。
四、职业目标:
1、近期目标
大一:通过英语B级和计算机一级。
暑假:找公司对自己的专业的实践机会。
大二:上学期打好专业知识(考虑升本),下学期出去实习,磨练。
大三:毕业论文。
2、中期目标
在獐子岛一边工作一边深入学习,努力做好自己的分内的工作,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了解工作的最新动态,时刻让自己处在工作的最前沿。
3、长期目标
经过几年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治理经验还有腰包,带着我的技术回我的老家,开始我人生的新的出发点。
下面的题目都很好,主要是有创新。跟你一个专业,写的《水产养殖中有效强化鱼病防治工作的措施》,当时那个痛苦啊,还好师兄给的文方网,专业的就是不一样,很快就Ok了转变增长方式是我国水产养殖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水产养殖选址和养殖容量管理现状(英文)环境友好的水产养殖业——零污水排放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基于最佳管理实践的规模化水产养殖污染管理水产养殖规划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刘若英,生于台北市,祖籍湖南醴陵,著名歌手、演员。在家中三个小孩里排行老二,另有一姊及一同父异母的弟弟。刘若英出身军人世家,其祖父刘咏尧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陆军四星上将退役,刘父则是海军舰长退役。身为张艾嘉、陈升的首席女弟子,奶茶倍受瞩目。在推出《很爱很爱你》、《年华》等热销音乐专辑的同时,刘若英以她细腻自然的演技横扫许多国际影展,《少女小渔》、《夜奔》、《候鸟》使得刘若英扬名影坛。2011年8月8日,刘若英登记结婚,9日在官网宣布中文名:刘若英 外文名:Ren'e Liu 别名:奶茶 国籍:中国 出生地:台湾台北市 出生日期:1970年6月1日(农历:四月廿八) 职业:艺人,歌手,演员 毕业院校: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音乐系 经纪公司:redonred 代表作品:影视剧:《少女小渔》,《涩女郎》 音乐作品:《后来》 主要成就: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中歌榜最佳女歌手,CCTV-MTV音乐盛典最受欢迎女歌手,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 语言:国语,英语,粤语 祖籍:湖南省醴陵 身高:160 CM 体重:46 KG 属相:狗 个人档案 昵称: 奶茶刘娜娜 小奶 阿奶 奶姐 奶妈 星座:双子座 血型:A型 英文名:Rene 大陆演出事务:稻草综合制作有限公司 家庭成员:一姐及一同父异母的弟弟 祖母(无锡人) 出道时间:1991年 嗜好:睡觉、音乐、和自己聊天 最讨厌的事:不自知的伤了别人 最难忘的事:失恋 喜爱的运动:游泳 最喜欢的男艺人:Christian Bale 最喜欢的女艺人:Juliette Binoche Scarlett Johnansson 喜爱的演员:朱丽叶 比诺什 喜爱的歌手:Sting,Suzanne Vega 喜爱的卡通:多啦A梦(奶茶说她是看着小叮当的动画片长大的) 喜爱的布偶:毛巾熊 喜爱的食物:台湾小吃(辣的) 日本料理 喜爱的瘦身食品,矿物质水 喜爱的颜色:白色 最喜欢的水果:释迦 、山竹果 最喜欢的品牌:Gucci、爱马仕、LV等
姓名:刘若英 昵称:奶茶 刘娜娜 阿奶 小奶 奶妈 英文名:René Liu 性别:女 职业:演员、歌手 国家:中国 出生地:台湾省台北 生日:1970年6月1日 祖籍:湖南省醴陵 血型:A型 星座:双子座 身高:160 CM 体重:46 KG 学历: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主修声乐、副修钢琴) 家庭成员:一姐一弟 出道时间:1991年 嗜好:游泳、睡觉、音乐、和自己聊天 最讨厌的事:不自知的伤了别人 最难忘的事:失恋 喜爱的运动:游泳 最喜欢的男艺人:Christian Bale 最喜欢的女艺人:Juliette Binoche Scarlett Johnansson 喜爱的演员:朱莉亚·罗伯茨(Julia Roberts) 喜爱的歌手:Sting,Suasan Vega 喜爱的卡通:多啦A梦(奶茶说她是看着小叮当的动画片长大的) 喜爱的布偶:毛巾熊 喜爱的食物:台湾小吃(辣的) 日本料理 喜爱的颜色:白色 最喜欢的水果:释迦 、山竹果 最喜爱国家:很多 最喜欢的穿著方式:舒服 圈内好友:陈好、光良、薛佳凝、张延、苏慧伦、五月天、张艾嘉、李宗盛等 心中期望的情人典型:有个性有主见但很疼我,能与我精神及心灵对话的人,聪明幽默 愿望:希望自己所选择的,坚持而有成就,很多人都因我而感动 艺人所属唱片公司:滚石唱片(1991~2003) 维京唱片(2003~2006)亚神音乐 2008 经纪公司:red on red 经纪人:以前是张艾嘉,现在是叶如婷 采纳哦
论文摘要:休闲渔业在我国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本文对休闲渔业概念、类型以及发展休闲渔业的意义进行探讨,发现我国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的更好,提出一些建议。 论文关键词:休闲渔业概念 类型 意义 存在问题 建议 一.休闲渔业概念 休闲渔业是指人们劳逸结合的渔业活动方式。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社会节奏加快,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增大,人们的生活方式需要得到调剂,使自己能以健康的身心更好的投入学习和工作。正如台湾经济学家江荣吉教授所言,20世纪是劳动时代,21世纪是休闲时代;20世纪是劳动型文化,21世纪是休闲文化。休闲渔业正是适应这一潮流而在全世界兴起的。江荣吉教授给休闲渔业概括了这样一个定义:“休闲渔业就是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渔业自然环境及渔村人文资源,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渔业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国人对渔村与渔业之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换句话说,休闲渔业就是利用人们的休闲时间、空间来充实渔业的内容和发展空间的产业。 因此,休闲渔业是把旅游业旅游观光水族观赏等休闲活动与现代渔业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配置,以提高渔民收入,发展渔区经济为最终目的的一种新型渔业。 二.休闲渔业类型 台湾专家把休闲渔业划分成五种形态。 一是运动形态。主要是以钓鱼为主的体育运动; 二是体验形态。就是让游客直接参与渔业活动,采集贝壳类等; 三是食鱼形态。如浙江省搞得最早的、最出名的舟山沈家门夜排挡; 四是游览形态。这在发达国家,特别是渔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表现特别明显,如香港的海洋公园、浙江千岛湖的“巨网捕鱼”; 五是教育文化形态。这在发达国家也较为普遍,主要是水族馆、渔业博览会及各种展览会等,带有一定的教育性和科技普及性。 现代休闲渔业就是在这种分类方法的基础上, 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生产经营型:是指一些渔场以渔业生产为主,以垂钓为辅的生产经营方式。如北京徐辛庄渔场、板桥渔场等。 休闲垂钓型:是指一些专业垂钓园和设施较完备的垂钓场以开展垂钓为主,集游乐、健身、餐饮为一体的休闲渔业。如北京昌平小汤山垂钓园、顺义马坡垂钓园等。 观光疗养型:是指一些公园山区结合周围旅游景点,综合开发水资源,“住水边、玩水面、食水鲜”,既有垂钓、餐饮,又能观景、休闲、度假、避暑。如北京颐和园、怀柔虹鳟鱼一条沟等。 展示教育型:是指一些水族馆以展示海洋鱼类为主,集科普教育、观赏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博览馆。如北京太平洋海底世界、富国海底世界。 三. 发展休闲渔业旅游的重要意义 休闲渔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业,其性质发生了变化,原本第一产业的渔业变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渔业仅仅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资源,一种工具,是众多旅游产品项目之一。休闲渔业旅游发达地区,普遍而言是渔区。在渔业发展内外环境不很理想的情况下,发展休闲渔业旅游,具有一定的意义,主要体现为: (一)休闲渔业旅游丰富了旅游地旅游资源,构建旅游地旅游品牌 休闲渔业旅游产品的开发,丰富了旅游地旅游产品种类,特别是对于旅游资源较为贫乏的旅游目的地,可以将休闲渔业旅游产品挖掘策划成为当地主打旅游品牌。 (二)休闲渔业旅游有利于解决渔区渔民转产转业问题,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海洋渔业资源减少、捕捞海域受限、渔民出路存在困难的渔区,休闲渔业旅游的开发,为无路可走的渔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开阔了就业空间。同时,休闲渔业旅游目的地普遍在渔村,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其区位优势较弱,交通不太发达。休闲渔业旅游的开发,可以带动渔区交通业、餐饮业、住宿业等其他旅游行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调整休闲渔业发达旅游地产业结构。 (三)增加渔区旅游经济收入 由于休闲渔业旅游项目先期资金投入不需很多,又可以利用现存的闲置渔业器械与人力资源,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发展休闲渔业旅游,增加了渔区渔民的创汇途径,有利于提高渔业经济与旅游经济收入,达到渔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双丰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对提高渔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事休闲渔业旅游的人员原本都是渔民,休闲渔业一旦与旅游业结合,那么其产业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原来的第一产业渔业转化为第三产业旅游业,所以渔民身份与角色也相应发生变化,由原来的渔民演变为旅游业服务人员。旅游者对他们的要求,也以旅游服务人员的要求相对应。这就对渔民们提出了一个提高素质的要求。要求他们既具有渔业知识,也要具备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这样,渔民势必要改变生活方式,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陋习,利用业余时间自觉参加旅游业相关知识的学习。生活方式与业余时间支配方式的改变,渔民由闲散型生活方式向学习型生活方式的转变,既提高了综合素质,又提高了生活质量,有利于渔区的稳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四. 休闲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我国海洋休闲渔业迅猛发展,但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乏统筹规划。在发展海洋休闲渔业中,片面追求旅游景点效应,主要集中于海岛上,且景点多而散,上不了规模与档次,所建的别墅区大同小异,反复克隆,缺少个性与特色。2.在经营上存在短期行为。一些经营者目光短浅,只管开发、不管保护,只顾眼前利益,短期行为严重。3.环境质量偏差。由于近海和内陆水域环境的污染,许多山清水秀的妩媚之处,已风光不再,尤其是内陆水域清澈的大小水面已寥寥无几,制约了海洋休闲渔业的发展。4.投入资金匮乏。海洋休闲渔业虽是国家鼓励扶持的朝阳产业,但也是具有高风险的弱质产业,不仅要凭借旅游资源优势,更需要社会各方面密切配合,甚至要以国民经济总体的相对发达和高度发达作为依托和支撑。5.设施不配套。有关专家指出,休闲、观赏渔业,作为渔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新鲜事物,目前在我国尚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设施不配套、相关服务跟不上等问题。6.大规模休闲场所少。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集观赏、垂钓(捕捞)、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大规模休闲场所目前还不多,难以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7.思想观念保守,缺乏创新意识 。目前从事渔业的生产者多是世代相传的渔民。让他们从生产性的捕捞业转入到休闲性渔业,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存在一定的难度。对自身的天然资源优势看不到其潜在的经济效益,不能很好地把握时机,思想不够解放,缺乏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创新的精神。 五. 休闲渔业发展的建议 我国发展休闲渔业在规划布局上应与旅游景点的建设相结合,与现代化渔业、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相结合,游钓休闲渔业应在全国风景旅游区和大中城市近郊展开。在各大中城市周边旅游风景区,利用现有水面资源建成集游览、垂钓、休闲为一体的休闲景区;在水库、湖泊地区,可开展网箱垂钓、驾船、滑艇、渔家乐等项目;在近郊水产养殖基地,可发展垂钓、捕捉体验等休闲渔业。在经营上应打破单一生产、单一垂钓的简单模式,以渔业吸引客源,以三产服务创造效益;实施长短结合,养钓结合的方式,发展初期以养为主,近郊以钓为主,以养为辅;远郊以钓为辅,以养为主,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增加效益。 有计划地选择一些重要港口和旅游区,出台一些优惠政策,调动社会力量,由社会组织出面,筹集一些资金,试办渔货直销的休闲市场,以更好地安排渔区劳力,招徕顾客游客,活跃市场,增加渔民收入。 (一)发展城镇郊区的垂钓娱乐项目 要利用现有水产养殖场所为基础,合理布局,完善各项服务设施,包括餐饮娱乐旅馆交通和钓具饵料供应及技术服务等,并为钓鱼爱好者创造优雅的活动环境,努力改变当前一些城镇居民想钓鱼无处去,有处去钓鱼而环境不好,服务不配套的状况。 (二)创办一批海钓基地 有计划地创办一批环境条件优良,服务设施比较齐全的海钓基地,吸引海内外游客和钓鱼爱好者前来开展钓鱼活动。创办海钓基地,除建设钓鱼码头(与网箱养殖结合)外,要把裁减下来的废旧渔船与建造“游钓鱼礁”结合起来。这样,既解决废旧渔船的出路,又有利于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增值,并为海钓旅游业创造良好的垂钓场所。 (三)积极发展沿海渔区旅游业 我国沿海渔区,经过多年来的发展,面貌一新,有着很好的旅游资源。烟台、威海地区和大连、舟山市以及宁波、厦门、汕头、深圳、珠海等市沿海渔村对外开放旅游后,国内外游客都给予很好的评价。对这些经济发展好,交通方便,渔村面貌改观大的渔区、海岛,应作为重点旅游点,保持常年对外开放,而且要办出特色,把旅游观光与品尝海鲜风味结合起来。 (四)开办海上旅游观光活动 海上旅游观光包括海上游览、海上捕鱼、海底观鱼及海岛旅游等。开办这些项目,一要有较好的旅游船艇设备和严格的安全措施;二要提供观光游乐的项目。建设这些项目,投资较大,科学性较强,要根据条件,逐步开办。条件不具备或不成熟的,不宜仓促上马。 参考文献: [1]江荣吉.休闲渔业经营管理.(台湾)中国水产,1992(7):47~52 [2] 蔡宝山.浅谈游钓渔业的开发.科学养鱼,1993(2) [3]楼筱环,等.舟山市休闲渔业旅游产品设计[J].大江周刊·学术论坛,2005,10(2):35-38.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
水产的杂志有科学养鱼,渔业致富指南,内陆水产,淡水渔业,水利渔业,水产科学,水产科技,齐鲁渔业,中国水产,水产科技情报,科学养鱼、内陆水产,水产科学等35种期刊。
学术堂为大家整理了两个水产渔业类论文投稿期刊供大家参考:1.国家级期刊推荐:《福建水产》《福建水产》(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福建水产》创刊于1972年,是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主管、福建省水产学会和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海洋渔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水产资源、捕捞技术、水产增养殖、渔船和渔机、仪器、水产品加工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综述和应用技术等,适时少量地刊载一些国家和省级相关的渔业产业政策与法规、专论等.主要读者对象是水产科技、教育工作者,各级水产行政领导、基层干部和水产专业户等.一贯秉承科学、严谨、公正、客观、宁少勿滥的办刊原则,及时地报道了我省海洋、渔业界的新成果与新技术,经过近40年的出版发行,形成了自己的办刊特色即保持注重学术性又兼顾实用技术,这在我国海洋与渔业界省级刊物中已不多见,受到了各级读者的好评.在我国海洋、水产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和相当的影响力;是中国科技期刊数据、中国期刊全国数据库、《中国水产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维普中文期刊等国内外众多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收录期刊.2.CSCD核心北大核心双核心期刊推荐:《水产科学》《水产科学》现已被美国《化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乌利希期刊指南》,俄罗斯《文摘杂志》,英国《动物学记录》、《食品科技文摘》、《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文献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台湾华艺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数据库收录.杂志主要刊载渔业资源、海淡水捕捞、水产养殖与增殖、水产生物病害及防治、水产饲料与营养、水产品保鲜与加工综合利用及水产基础科学等方面研究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等.读者对象为水产科技工作者,大中专院校水产、生物、环保等专业师生,渔业行政、事业和企业单位有关管理和技术人员及广大知识渔民.获奖情况:中文水产渔业类核心期刊,全国农业系统期刊,全国水产优秀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2003年获中国水产学会科普作品三等奖、2004年获优秀农业期刊编号.
论文摘要:休闲渔业在我国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本文对休闲渔业概念、类型以及发展休闲渔业的意义进行探讨,发现我国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的更好,提出一些建议。 论文关键词:休闲渔业概念 类型 意义 存在问题 建议 一.休闲渔业概念 休闲渔业是指人们劳逸结合的渔业活动方式。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社会节奏加快,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增大,人们的生活方式需要得到调剂,使自己能以健康的身心更好的投入学习和工作。正如台湾经济学家江荣吉教授所言,20世纪是劳动时代,21世纪是休闲时代;20世纪是劳动型文化,21世纪是休闲文化。休闲渔业正是适应这一潮流而在全世界兴起的。江荣吉教授给休闲渔业概括了这样一个定义:“休闲渔业就是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渔业自然环境及渔村人文资源,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渔业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国人对渔村与渔业之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换句话说,休闲渔业就是利用人们的休闲时间、空间来充实渔业的内容和发展空间的产业。 因此,休闲渔业是把旅游业旅游观光水族观赏等休闲活动与现代渔业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配置,以提高渔民收入,发展渔区经济为最终目的的一种新型渔业。 二.休闲渔业类型 台湾专家把休闲渔业划分成五种形态。 一是运动形态。主要是以钓鱼为主的体育运动; 二是体验形态。就是让游客直接参与渔业活动,采集贝壳类等; 三是食鱼形态。如浙江省搞得最早的、最出名的舟山沈家门夜排挡; 四是游览形态。这在发达国家,特别是渔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表现特别明显,如香港的海洋公园、浙江千岛湖的“巨网捕鱼”; 五是教育文化形态。这在发达国家也较为普遍,主要是水族馆、渔业博览会及各种展览会等,带有一定的教育性和科技普及性。 现代休闲渔业就是在这种分类方法的基础上, 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生产经营型:是指一些渔场以渔业生产为主,以垂钓为辅的生产经营方式。如北京徐辛庄渔场、板桥渔场等。 休闲垂钓型:是指一些专业垂钓园和设施较完备的垂钓场以开展垂钓为主,集游乐、健身、餐饮为一体的休闲渔业。如北京昌平小汤山垂钓园、顺义马坡垂钓园等。 观光疗养型:是指一些公园山区结合周围旅游景点,综合开发水资源,“住水边、玩水面、食水鲜”,既有垂钓、餐饮,又能观景、休闲、度假、避暑。如北京颐和园、怀柔虹鳟鱼一条沟等。 展示教育型:是指一些水族馆以展示海洋鱼类为主,集科普教育、观赏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博览馆。如北京太平洋海底世界、富国海底世界。 三. 发展休闲渔业旅游的重要意义 休闲渔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业,其性质发生了变化,原本第一产业的渔业变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渔业仅仅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资源,一种工具,是众多旅游产品项目之一。休闲渔业旅游发达地区,普遍而言是渔区。在渔业发展内外环境不很理想的情况下,发展休闲渔业旅游,具有一定的意义,主要体现为: (一)休闲渔业旅游丰富了旅游地旅游资源,构建旅游地旅游品牌 休闲渔业旅游产品的开发,丰富了旅游地旅游产品种类,特别是对于旅游资源较为贫乏的旅游目的地,可以将休闲渔业旅游产品挖掘策划成为当地主打旅游品牌。 (二)休闲渔业旅游有利于解决渔区渔民转产转业问题,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海洋渔业资源减少、捕捞海域受限、渔民出路存在困难的渔区,休闲渔业旅游的开发,为无路可走的渔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开阔了就业空间。同时,休闲渔业旅游目的地普遍在渔村,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其区位优势较弱,交通不太发达。休闲渔业旅游的开发,可以带动渔区交通业、餐饮业、住宿业等其他旅游行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调整休闲渔业发达旅游地产业结构。 (三)增加渔区旅游经济收入 由于休闲渔业旅游项目先期资金投入不需很多,又可以利用现存的闲置渔业器械与人力资源,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发展休闲渔业旅游,增加了渔区渔民的创汇途径,有利于提高渔业经济与旅游经济收入,达到渔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双丰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对提高渔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事休闲渔业旅游的人员原本都是渔民,休闲渔业一旦与旅游业结合,那么其产业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原来的第一产业渔业转化为第三产业旅游业,所以渔民身份与角色也相应发生变化,由原来的渔民演变为旅游业服务人员。旅游者对他们的要求,也以旅游服务人员的要求相对应。这就对渔民们提出了一个提高素质的要求。要求他们既具有渔业知识,也要具备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这样,渔民势必要改变生活方式,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陋习,利用业余时间自觉参加旅游业相关知识的学习。生活方式与业余时间支配方式的改变,渔民由闲散型生活方式向学习型生活方式的转变,既提高了综合素质,又提高了生活质量,有利于渔区的稳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四. 休闲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我国海洋休闲渔业迅猛发展,但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乏统筹规划。在发展海洋休闲渔业中,片面追求旅游景点效应,主要集中于海岛上,且景点多而散,上不了规模与档次,所建的别墅区大同小异,反复克隆,缺少个性与特色。2.在经营上存在短期行为。一些经营者目光短浅,只管开发、不管保护,只顾眼前利益,短期行为严重。3.环境质量偏差。由于近海和内陆水域环境的污染,许多山清水秀的妩媚之处,已风光不再,尤其是内陆水域清澈的大小水面已寥寥无几,制约了海洋休闲渔业的发展。4.投入资金匮乏。海洋休闲渔业虽是国家鼓励扶持的朝阳产业,但也是具有高风险的弱质产业,不仅要凭借旅游资源优势,更需要社会各方面密切配合,甚至要以国民经济总体的相对发达和高度发达作为依托和支撑。5.设施不配套。有关专家指出,休闲、观赏渔业,作为渔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新鲜事物,目前在我国尚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设施不配套、相关服务跟不上等问题。6.大规模休闲场所少。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集观赏、垂钓(捕捞)、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大规模休闲场所目前还不多,难以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7.思想观念保守,缺乏创新意识 。目前从事渔业的生产者多是世代相传的渔民。让他们从生产性的捕捞业转入到休闲性渔业,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存在一定的难度。对自身的天然资源优势看不到其潜在的经济效益,不能很好地把握时机,思想不够解放,缺乏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创新的精神。 五. 休闲渔业发展的建议 我国发展休闲渔业在规划布局上应与旅游景点的建设相结合,与现代化渔业、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相结合,游钓休闲渔业应在全国风景旅游区和大中城市近郊展开。在各大中城市周边旅游风景区,利用现有水面资源建成集游览、垂钓、休闲为一体的休闲景区;在水库、湖泊地区,可开展网箱垂钓、驾船、滑艇、渔家乐等项目;在近郊水产养殖基地,可发展垂钓、捕捉体验等休闲渔业。在经营上应打破单一生产、单一垂钓的简单模式,以渔业吸引客源,以三产服务创造效益;实施长短结合,养钓结合的方式,发展初期以养为主,近郊以钓为主,以养为辅;远郊以钓为辅,以养为主,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增加效益。 有计划地选择一些重要港口和旅游区,出台一些优惠政策,调动社会力量,由社会组织出面,筹集一些资金,试办渔货直销的休闲市场,以更好地安排渔区劳力,招徕顾客游客,活跃市场,增加渔民收入。 (一)发展城镇郊区的垂钓娱乐项目 要利用现有水产养殖场所为基础,合理布局,完善各项服务设施,包括餐饮娱乐旅馆交通和钓具饵料供应及技术服务等,并为钓鱼爱好者创造优雅的活动环境,努力改变当前一些城镇居民想钓鱼无处去,有处去钓鱼而环境不好,服务不配套的状况。 (二)创办一批海钓基地 有计划地创办一批环境条件优良,服务设施比较齐全的海钓基地,吸引海内外游客和钓鱼爱好者前来开展钓鱼活动。创办海钓基地,除建设钓鱼码头(与网箱养殖结合)外,要把裁减下来的废旧渔船与建造“游钓鱼礁”结合起来。这样,既解决废旧渔船的出路,又有利于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增值,并为海钓旅游业创造良好的垂钓场所。 (三)积极发展沿海渔区旅游业 我国沿海渔区,经过多年来的发展,面貌一新,有着很好的旅游资源。烟台、威海地区和大连、舟山市以及宁波、厦门、汕头、深圳、珠海等市沿海渔村对外开放旅游后,国内外游客都给予很好的评价。对这些经济发展好,交通方便,渔村面貌改观大的渔区、海岛,应作为重点旅游点,保持常年对外开放,而且要办出特色,把旅游观光与品尝海鲜风味结合起来。 (四)开办海上旅游观光活动 海上旅游观光包括海上游览、海上捕鱼、海底观鱼及海岛旅游等。开办这些项目,一要有较好的旅游船艇设备和严格的安全措施;二要提供观光游乐的项目。建设这些项目,投资较大,科学性较强,要根据条件,逐步开办。条件不具备或不成熟的,不宜仓促上马。 参考文献: [1]江荣吉.休闲渔业经营管理.(台湾)中国水产,1992(7):47~52 [2] 蔡宝山.浅谈游钓渔业的开发.科学养鱼,1993(2) [3]楼筱环,等.舟山市休闲渔业旅游产品设计[J].大江周刊·学术论坛,2005,10(2):35-38.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
旅游专业人才供需矛盾问题长期存在,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培养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旅游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通过文献分析及访谈的方法,提出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由七个维度构成。对该模型进行了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包括情况专业前景、专业归属与发展、专业教学3个维度,最后提出地方高校应从提高教学水平,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寻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开展专业各项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归属感等方面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福建省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院校也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多。然而,就业形势缺不容乐观。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但从现实情况而言,可能更多的是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低造成的,认同度低,就缺乏学习的兴趣,即使毕业了,也不会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为此,以专业认同为视角,对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评价情况,为营造有利于专业认同的生成环境、提高专业认同水平提供参考。
1研究假设
“专业认同”是由埃里克森首次提出的,是自我认同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内容。白凯等人认为学科认同由专业学习、专业前景、专业意识、职业发展、专业投机、社会偏见、专业归属等7个维度构成[1]。邱宏亮等人认为导游专业认同包括专业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和职业发展等5个维度[2]。再结合现实的情况,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划分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专业发展、专业投机、职业偏见等7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具有多维性,包含专业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专业发展、专业投机和职业偏见。
2研究设计
为了解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笔者对福建省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依据上述假设的七个维度,设计23道问题,对学生的专业认同情况进行调查。采用李克特量表,分为五个等级,分值分别为1~5分,分数越高者,代表其对专业的认同度越高,反之则越低[5]。本次调查一共发放了350份问卷,最终回收的有效问卷为326份,有效率达到93%,符合要求。其中,男生72名,占22%;女生278名,占78%。从性别看,男女生数量差距较大,原因在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生源中,女生要比男生多。
3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因子分析
在进行因子分析前,先要进行题项的纯化。题项纯化标准是:(1)题项与总体的相关系数值小于0.4且删除题项后内部一致性α系数反而变大者删除;(2)旋转后因子载荷值小于0.4或者同时在两个因子上的载荷值都大于0.4者删除[2]。根据上述标准,使用SPSS21.0进行题项纯化,23个选项最后删除了10项,剩下13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3个题项的KMO检验统计量的值为0.872,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值为1271.770,Sig值为0.000,符合探索性因子分析的要求。采用SPSS21.0进行因子分析,由方差解释贡献率来看,前3个因子累计解释了70.363%的信息,符合要求,说明可以提取3个公因子。从因子分析的结果看,第一个公因子“专业前景”;第二个公因子“专业归属与发展”;第三个公因子“专业教学”。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上述因子分析,验证了文章开头的假设,即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具有多维性,只是从实际分析结果看,多维性只包括专业前景、专业归属与发展和专业教学3个维度,其中专业归属与发展包含了专业归属和专业发展的部分指标。
4.2建议
(1)提高教学水平,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专业认同的重要途径。所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首先应该从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着手。地方高校可以有计划分派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深造进修,完善、拓展其知识体系,提升其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鉴于旅游管理专业强烈的实践性和地方高校培养目标的职业化,增强教师的实践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2)寻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教学中,要打破过往的以教师纯理论知识教授为主的授课模式,尝试创建以培养学生应用、创业、创新能力的职业技能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结合地方高校特色,以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讲授为辅。
(3)开展专业各项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归属感。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需要校方和专业教师的共同引导。一方面校方可以出台指导学生专业认同和职业素质培养的相关制度文件,比如对学生的社会调查给予资金支持,由专业教师分别带队就知名的旅游城市、旅游饭店、旅游集团等进行社会调查,形成书面报告进行交流学习,让学生提升专业认知度和把握行业最新动态;另一方面需要深化师生互动关系,让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多些交流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鼓励学生创新,引导整个专业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专业归属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官春兰等.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以两所部属全国重点师范大学为例[J].中国特殊教育,2011(4):22-29.
[2]白凯等.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认同:量表开发与维度测量[J].旅游学刊,2012(5):41-48.
摘要:旅游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但是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仍然存在着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不够、教育模式单一、课程体系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通过优化教学模式、营造学术氛围、实行校企联合等方式,培培育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旅游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竞争。对于综合性旅游产业而言,创新型人才尤为重要。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为旅游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高端人才的摇篮,所以加强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的研究尤为重要。
一旅游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概述
(一)创新能力的概念
创新能力是指研究者运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和再造,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是一种思维作用动机、认知指导实践的综合性能力。创新能力强调的是一种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能力。
(二)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需具备的创新能力
(1)获取和转化知识的能力
掌握丰富的的基础理论知识是研究生进行创新的必要条件,没有知识的积累,一切创新都只是空谈。在研究生阶段,对于知识的获取需要注意的有知识的广度、深度以及获取知识的速度。旅游管理是一个涉及知识面非常广的专业,学生只有拥有了广博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的思维更加灵活。研究生阶段学习具有很强专业性,对知识的获取需更加深入,在“专”的基础上再“破”。同时,快速获取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知识是永无止境的,学术研究也是无止境的,加之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学生如果不能保证获取知识的时效性,那么创新就无从谈起[1]。
(2)开拓创新的能力
墨守成规是发展的绊脚石,创新的意义在于“出新”,新是创新的本质,是创新的价值所在。要创新,就要突破常规戒律,突破固有的习惯,突破条条框框,突破已有经验,突破过去的思维定势。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要善于用新思维、新方法、新角度看问题,突破旧的观念,使用新思维方式对现有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汲取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赋予其新时代内涵;除需具备时代精神外,还要注重新资料的发掘考证,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古为今用,赋予新的内涵和外延。
(3)预测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创新就意味着风险,任何创新都与风险相伴相依,充满了不确定因素。旅游行业本身也是一个风险重重的行业,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必须勇于承担风险,对经营、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勇于接受挑战,并能够经受风险考验,在困难中不断开拓进取。
(4)实践和应变的能力
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实际活动,学生只有在各种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探索中产生新的观点和思想火花,才能形成“求异”的思维,萌发创新意识。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实践的作用,旅游属于服务性的行业,实践和应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灵活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随机应变,才能碰撞出真正符合实际的创新火花,使这些创新成果运用到实处,实现创新目的。
(5)集成和移植创新能力
集成创新能力是指创新行为主体采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以提供特别优点的方式,将创新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使其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从而使有机体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的一种自主创新过程的能力[2]。移植创新能力指的是将已有的知识在不同的时空引进、消化、吸收并进行再次创新的能力[3]。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覆盖很多门类的学科,经济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合理整合可以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避免了直线思维方式,有助于创新思维形成,在研究学习中,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要善于灵活运用交叉学科,采用不同的标准思考问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对各层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对旅游管理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一)创新是旅游企业家的使命
研究生培养的核心是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定位已经和本专科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了明显区别,旅游企业家已经成为了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选择。创新是企业家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使命,也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对于欲在旅游行业中有所作为的企业家而言,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存在的机会和可以利用的资源都还很充足,需要旅游企业家具有独特的投资眼光,发现一般人无法发现的机会,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包括一般人不能运用的资源,找到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办法,创造性地进行开发,或者对已有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实现再次发现,为自己创造具有独创性的事业保证。这些都需要企业家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
(二)创新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很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它是旅游企业自身控制的且不易被别的企业所模仿和复制的可以是旅游企业在行业竞争中保持持久优势的一种综合能力,创新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创新是旅游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创新的主动与被动以及创新的快慢与效果也成为了旅游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生成与强化,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开发潜在市场能力的不断更新,强化产品的升级换代上。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直接的体现是旅游企业产品之间的竞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企业产品的需求也随之更为多样化。所以,绝妙的创意、经典的策划和产品的不断开发创新将对旅游企业行业地位的提升及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创新是旅游行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旅游业是高度综合的服务型产业。加快旅游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新的旅游产品观、新的旅游市场观和新的旅游投入观,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本行业的研究,而要拓宽视野,根据市场要求,并结合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开拓新的旅游市场,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开发引领创新型的旅游消费方式。只有不断更新,不断改进,才能确保整个旅游行业蓬勃发展。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具有专业旅游管理知识的人才,创新型旅游管理人才的优势,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高校旅游教育是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原动力。
三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学术氛围不浓
我国研究生大多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对老师传授的知识被动地接受,甚少对老师所讲授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更鲜见提出自己的观点,学术讨论和交流的氛围不浓。包括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在内的我国研究生普遍地养成了一种依赖性接受知识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缺少教育发达国家所倡导的开放式追问风气,没有养成批判性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是重要环节之一。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开展的学术活动相对较少,学术氛围不够浓厚,很少组织有研究生参加的科研实践和学术活动[5]。很多学校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因为导师的不同,即使在同一学院或同一专业,除了在公共课或全体大会之外学生基本很少联系,那么相互之间对学术问题的探讨就很少。一些导师忙于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对研究生的学术活动关注不够,研究生学术视野狭窄,对学科国际前沿问题缺乏了解,科研能力、创新意识不强。
(二)教学模式和方法落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研究生教学与本科教学的方法有着本质区别,但我国研究生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很多学校教学模式单一,归纳型和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仍被广泛运用于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中。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便教学内容再新颖、再先进,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目前,我国研究生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导师仍旧采用灌输式的“授之以鱼”方法,而很少采用引导式的“授之以渔”授课方法。很多老师教学方式手段落后,很少利用先进教学设备进行辅助授课,很难激起学生兴趣,影响教学效果。旅游管理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师资力量还不够雄厚,很多导师都是直接从别的专业转入,知识体系不够完备;大师级别的导师较少,师资力量相对于其他成熟专业较弱,严重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仍不够合理,存在学分较多、公共基础课偏多、课程体系缺乏层级性、实践课比重不足、跨学科、跨专业课程较少、前沿性课程不够等问题,没有突出课程的专业性、前沿性、综合性,不能充分反映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新发展。旅游管理是一个跨多个领域的学科,但是很多学校对于此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安排没有体现这个显著的特征,课程安排很少涉及除旅管理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课程。课程设置和本科专业课程部分重复。
(四)创新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不强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仍主要是对于课本知识的课堂讲授,这种方式不仅空洞乏味,而且理论和实践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忽视了对学生研究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与社会沟通协调能力的综合培养。很多学校只是注重学生发表的论文数量,注重学生所获的学分多少,却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本专业而言,学校和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的横向合作是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需要学校和旅游企业密切合作、协同发展,为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搭建坚实的平台。
四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知识积累,培养自主创新意识,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知识积累是创新的基础,任何创新都是在前人基础上做出的,只有了解前人成果,才能实现超越。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既要注重培养获取和转化知识的能力,也要了解问题的研究基础,善于思考问题,在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学校要设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努力创造教师到境外培训、学习的机会,同时让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扩宽研究生视野、增长见识、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学生通过参加学术活动,与同行接触交流,孕育创新的思想,产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聆听专家和优秀代表的报告,相互交流,拓宽研究视野,启迪思维,激发创新灵感,培养创新意识,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学术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培养导师创新观念,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对于研究生而言,导师的作用不言而喻。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导师往往能给予学生很多帮助,要让研究生做出好的研究,导师首先带头垂范。这种垂范要体现在教授、示范、指导和控制等多个方面。学校要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可采取小班授课,采用讲座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扩大自学比重,鼓励研究生进行课程专题报告,互相讨论交流。有条件的课程可以通过聘请院士、知名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学校应该以旅游管理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建设为中心,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一支年富力强的培养教育、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带头人作用,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创建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改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
(三)优化课程体系,拓宽学生视野
要进一步优化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结构。降低必修课程总学分,提高选修课比重;调整部分老化课程,增加包含新观点、新方法、新内容的课程,鼓励开设学科交叉的课程;鼓励研究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涉及面很广,学校可以加入一些旅游相关专业的课程,如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打破学科界限,加大课程融合,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面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创新
学校和学生都要提高对实践的认识,实践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而言尤为重要,脱离了实践,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将无法真正服务于社会。学校需要提升实践课程地位,通过实验实训课、旅游企业调研、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在实践创新能力。旅游资源富集区是旅游专业学生见习和实习难得的社会课堂。在旅游专业课的学习之余或者是学习过程中,可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授课,让学生走出校门,带着问题到宾馆、风景区、旅行社去学习。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新,做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烨,王庆生.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模式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62-65.
[2]孙金梅,黄清.企业集成创新要素及评价指标体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5):97-99.
[3]张林.培养医学硕士研究生从“移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能力[J].考试周刊,2009(40):197-198.
[4]路文静.旅行社企业竞争力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5]叶建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缺失及其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3-106.
[6]姜乃力.高校旅游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措施探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12):105-107.
[7]陈福义.整合、创新及品牌营销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根本[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0(4):65-68.
[8]王奕.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之路——以重庆大学为例[J].中国研究生,2011(11):56-57.
学术堂为大家整理了两个水产渔业类论文投稿期刊供大家参考:1.国家级期刊推荐:《福建水产》《福建水产》(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福建水产》创刊于1972年,是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主管、福建省水产学会和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海洋渔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水产资源、捕捞技术、水产增养殖、渔船和渔机、仪器、水产品加工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综述和应用技术等,适时少量地刊载一些国家和省级相关的渔业产业政策与法规、专论等.主要读者对象是水产科技、教育工作者,各级水产行政领导、基层干部和水产专业户等.一贯秉承科学、严谨、公正、客观、宁少勿滥的办刊原则,及时地报道了我省海洋、渔业界的新成果与新技术,经过近40年的出版发行,形成了自己的办刊特色即保持注重学术性又兼顾实用技术,这在我国海洋与渔业界省级刊物中已不多见,受到了各级读者的好评.在我国海洋、水产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和相当的影响力;是中国科技期刊数据、中国期刊全国数据库、《中国水产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维普中文期刊等国内外众多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收录期刊.2.CSCD核心北大核心双核心期刊推荐:《水产科学》《水产科学》现已被美国《化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乌利希期刊指南》,俄罗斯《文摘杂志》,英国《动物学记录》、《食品科技文摘》、《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文献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台湾华艺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数据库收录.杂志主要刊载渔业资源、海淡水捕捞、水产养殖与增殖、水产生物病害及防治、水产饲料与营养、水产品保鲜与加工综合利用及水产基础科学等方面研究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等.读者对象为水产科技工作者,大中专院校水产、生物、环保等专业师生,渔业行政、事业和企业单位有关管理和技术人员及广大知识渔民.获奖情况:中文水产渔业类核心期刊,全国农业系统期刊,全国水产优秀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2003年获中国水产学会科普作品三等奖、2004年获优秀农业期刊编号.
1.海洋渔业
《海洋渔业》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2.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外公开发行刊物,综合因子为:0.617,被北大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收录。大连海洋大学学报主要刊登内容为水生生物、生物技术、水产增养殖与病害防治、海洋生态与环境、海洋渔业、渔船设计与制造等学科的研究论文。
3.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海洋渔业,渔业资源,水产增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与船舶工程,渔业机械与仪器,航海技术及海洋科学与水产科学基础研究等及与学校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综述等,...
《海洋与渔业》杂志(ISSN:1672-4046),创刊于2000年,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联合出品,是一本全球公开发行的权威行业杂志。杂志在水产养殖大户、技术员、行业协会、合作社、经销商网络、行政事业单位的发行量行业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