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西双版纳生态旅游论文

发布时间:

西双版纳生态旅游论文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题目1 浅析生态旅游中的导游服务2 浅谈我国的乡村旅游3 社会局势对旅游业的影响4 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探析5 饭店员工流失的原因、影响及对策6 浅论我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7 饭店服务质量管理研究8 试述对文化旅游的认识及其实现途径9 我国酒店业服务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10 浅论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11 古镇旅游开发及发展策略12 我国旅游目的地网络信息化建设方略探悉13 我国饭店员工培训策略14 试论我国导游管理制度的革新对策15 试述导游风格的塑造及培养对策16 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问题的分析及对策17 酒店差异化营销研究18 试论导游回扣问题及其改革对策19 ****市乡村旅游发展分析20 风景区开发生态旅游的潜力及建议21 试论体育赛事旅游--以08年北京奥运旅游为例22 风景名胜区的休闲旅游功能研究23 关于我国会展旅游的初步探讨24 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25 旅游景区淡季营销现状与对策研究26 我国饭店企业员工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27 西部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28 分时度假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29 浅析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30 对我国导游薪酬体制创新的探讨31 关于我国热点景区门票价格的思考32 旅游景区的主要危机类型及其管理对策33 试论品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34 新形势下提升国内酒店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35 饭店员工流动原因及对策分析36 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37 论我国旅行社跨国经营的现状与基本战略选择38 浅论中国民俗旅游的开发39 浅论休闲旅游的发展40 试论旅行社服务质量管理改革对策41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42 试论酒店内部营销策略43 略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44 论旅游活动中的文化交流问题45 浅谈中国酒店网络系统建设46 论景区旅游氛围的营造和管理47 古镇古村落遗产旅游与新农村建设48 分时度假在中国的发展对策研究49 试述我国旅行社经营管理改革对策50 饭店大学生流失的原因、影响及其对策研究51 塑造旅游社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52 基于价值观领导的酒店员工流失对策研究53 人本管理——我国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策略54 试析现行导游薪金制度弊端及其改革对策55 论饭店服务质量管理改进56 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现状和应对策略57 体验经济时代中国饭店业个性化服务策略探讨58 我国旅游企业员工的流失及应对措施探析59 中小旅行社员工流失原因与管理对策研究60 略论都市旅游发展的模式与对策61 试论酒店服务营销62 我国会展旅游市场营销初探63 饭店员工激励研究64 浅析我国平民旅游及其营销策略65 饭店竞争优势的培育66 我国饭店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策略探析67 试论我国旅行社网络营销的发展对策68 论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的途径69 浅析我国家庭自助旅游70 酒店品牌经营71 恐怖活动给旅游业带来困扰72 旅行社员工的激励研究73 浅谈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74 中国酒店文化营销现状及对策研究75 员工对我国饭店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76 论酒店企业CIS形象塑造77 我国旅游执法的特征和发展对策78 对饭店员工流失的思考79 浅论影视旅游的开发80 我国酒店员工职业生涯规划81 旅行社奖励旅游产品的开发82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83 论古镇旅游商品的开发84 试述我国旅行社服务质量问题及其改善对策85 乡村旅游吸引物论略86 试论我国旅行社业集团化对策87 打造特色农业旅游产品的经营策略探讨88 浅析旅游产品定价策略89 我国饭店管理中的人本策略90 我国饭店业中存在的服务质量问题及对策研究91 酒店CRM应用研究楼主可以参考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旅游业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将扮演越来 越重要的角色,并通过多种方式和作用表现出来, 其中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所蕴涵的意义是非 常值得探讨的。 一 、中国旅游资源分布规律 中国旅游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规律,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中分布在中国三大地形阶梯的过渡区 域 由中国地形图及旅游资源分布图(见文末附 图)可清楚地看到这是中国旅游资源分布最显著 的地理规律。在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交接区域,即 青藏高原的边缘过渡区的昆仑山—— 阿尔金 山—— 祁连山— — 岷山—— 邛崃山—— 横断山 脉,主要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鸣沙山—— 月牙 泉、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九寨沟、黄龙寺、剑门 蜀道、四姑娘山、青城山—— 都江堰、西岭雪山、峨眉山、玉龙雪山、三江并流区、腾冲地热火山、瑞丽 江— — 大盈江、西双版纳等著名景区;在第二级阶 梯和第三级阶梯交界过渡区,即大兴安岭— — 太 行山—— 巫山— — 雪峰山一线,主要分布着五大 连池、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八达岭—— 十三 陵、恒山、五台山、野山坡、华山、洛阳龙门石窟、嵩 山、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武陵源、漓江等著 名景区。第三级阶梯向沿海过渡区的山脉主要分 布在长白山山脉— — 千山山脉— — 武夷山脉一 线,著名景区有镜泊湖、松花湖、长白山天池、鸭绿 江、凤凰山、千山、金石滩、胶东半岛海滨、泰山、九 华山、黄山、齐云山、三清山、千岛湖、武夷山等景 区。其次,我国的海滨和海岛旅游资源主要分布海 岸线及其附近海域。 (二)三大纬向构造带也是中国旅游资源的富 集区 中国由北向南,三大巨纬向地形大约每隔8 个纬度分布着,居北的是天山— — 阴山— — 燕山,其中的重要旅游资源如天【l1人池、博恪达峰、吐鲁 番、长城、西夏王陵、秦皂岛北戴河 塔中的足昆仑 山—— 祁连山—— 秦岭—— 大别山,其中的重要 旅游资源有昆仑山、祁连山、华山、武当山、大洪 山、鸡公山等。居南的是南岭,著名的景区如丹霞 山。参见中国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分布图, 可以发现它们的分布更是高度集中在以上区域, 构成山岳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 国家森林公园同规律分布现象。如以加入联合国 “人与生物圈”的自然保护区为例,天山主峰博格 达峰、吉林长白山、浙江天目山、福建武夷山、湖北 神农架、贵州梵净山、四川的九寨沟、卧龙等莫不 如此。 (三)三大阶梯和三大纬向构造分割的网状低矮区是人文旅游资源相对富集区 这尤其表现在第一级阶梯以东以汉文化为主 的区域 历史文化名城、古村落、中国园林、爱国主 义教育示范基地以及现代经济文化景观的分布充 分地证明着这一点。 (四)旅游资源富集区是中国贫困人口集中区 中国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区,以及后备旅游资 源富集区正是中国贫困县域集中分布的区域。 中国贫困县在东中西三大地带都存在,其中 东部主要集中在交通不便、耕地少的低山丘陵地 区,如江西、福建的红壤丘陵、沂蒙山区、大别山区 等。中部为中国几大高原向平原过渡地区,地势 起伏大,地形复杂,自然要素呈过渡性,敏感而脆 弱。这里有一系列的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秦巴山 地,位于陕、豫、川、鄂四省交界处,贫困县多大50 多个,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为怒江、澜沧江、金沙 江及横断山所封闭,大约有40多个贫困县集中于 此;西南喀斯特高原丘陵山地,包括以贵州为中心 的黔、滇、桂、鄂、湘的喀斯特地区,贫困县多大 130多个;北方农牧交错带,贫困人口集中在吉林 省的西部白城地区各县、内蒙古位于科尔沁沙地、 浑善达克沙地的通辽和赤峰市、辽宁省的努鲁儿 虎山的阜新地区等;黄土高原涉及山西大部、陕 北、内蒙古鄂尔多斯、宁夏南部、甘肃古东部和青 海东部,贫困县约130个。西部地区为荒漠和高 寒环境。新疆和内蒙古西部为重要的贫困区,尤 其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贫困县集中,另有一些 贫困县分布在新疆北部和东部;青藏高原的青海 南部和西藏的西部贫困人口较集中。贫困区又与 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聚居区、边疆地区在空间 上重叠。 (五)自然旅游资源富集区是中国的生态脆弱 区 由于以自然为主的景区,包括风景名胜区、自 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分布 在山区、高原、荒漠等区域,他们都是生态脆弱区 山区虽然还有较丰富茂密的森林,但受到多年砍 伐的威胁,以及本身地质构造的复杂活跃、谷深坡 陡,一旦破坏,恢复困难,而且地质灾害严重,如横 断山区。高原或因喀斯特或因黄土流失或因高寒 等原因植被稀少,地表裸露,农业生产力十分有 限。如黄土高原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土质疏松、 气候干燥、水资源缺乏而又易遭暴雨淋刷。西南喀 斯特地区溶洞、地下河发育,山丘崎岖、可供方便 利用的水资源较少等,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荒漠本 身就是恶生态区域。 二、中国旅游资源分布规律的成因 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是自然和人文两大 因素通过长久的耦合作用决定的。旅游资源是环 境中具有突显价值的环境物质。其中环境包括自 然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来自其价值。其中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主要是通过 旅游资源的一系列美学效用特征表现出来,即自 然人文要素的珍、稀、古、名、特、奇;典型性、代表 性、多样性、原始性等引起人们的旅游动机,在条 件成熟时通过去实地旅游获得审美需求的满足。 大批人流的大范围暂时性的空间位移所引发的交 通、食宿等服务需求构成了旅游资源的间接吸引 力,对旅游企业产生吸引,它是旅游资源经济价值 的一种体现。因此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是寄生在 旅游资源美学效用价值之上的。旅游资源的美学 效用特征具有成因上的普遍一致性,即典型的地 质构造内在的决定了典型的地貌形态、地势特征。 地势地貌,特别是大型的地势地貌通过下垫面的 作用对气候要素的再分配进而形成典型的多生态 环境,决定生物资源的典型性和多样性,最终各自 然要素复合成具有典型性多样性的环境区域、旅 游景区点。国家定义的相关概念充分地说明了这 一点: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欣赏、文化或科学价 值、自然景物、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 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 学、文化活动的地域(《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985)。其中,具有重要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景州独特.围内外著名,规模较大的定为国家重点风 景名胜区 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 邗人文景观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旅游、休 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场所。 《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建立自然保护区必 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具有代表不同地带的典 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 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恢复的同类自然 生态系统区域;(2)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 天然集中分布区域;(3)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 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 漠,(4)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 岩溶、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历史遗 迹和重要水源地。 其次,集中分布区域受人文因素影响较弱而 得以保留至今。高大地形或自然条件较差的区域 在纯粹农业文明时期受的改造影响十分有限,工 业社会时期又相对远离工业文明的典型代表— — 城市这一社会经济文化中心。整体上,它们是工农 业文明视为的恶地区域。当工农业的生产力足够 强大到波及它们时,人们开始了足够的环境生态 觉醒。而平原丘陵或山间盆地等具有土地利用的 优适宜性,并通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乃至信息文 明的历史沉淀,累积叠加不断强化人文影响,从而 在不断创造现代文明旅游资源的同时,既衬托出 自身区域内历史文明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如北京 的四合院、上海的胡同、江南及各地的古村落、古 宅院;又衬托出边缘文明区残存古老文明的真实 淳朴与可贵、原始自然环境的珍奇稀有及其对人 类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三、中国旅游资源分布规律 对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示 以上分布规律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有多方面的影响。 (一)发展旅游业是合理保护中国生态环境。 有效利用中国生态资源的重要途径 虽然中国经济不够发达,但由于悠久的农耕 开发,可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已十分有限,工业经 济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庞大的人El等因素的综合 作用,中国生态环境面临强大的压力。生态可持续 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生态资源的匮乏是中 国将长久面对的现实。从森林、草原湿地等相对优 生态资源分布看,也主要集中在以上论述的区域,特别是森林资源更是盘【】此,中国三火森林 .第一 大东北林区集中在大小兴安岭、长白f【J;西南林区 集中在横断山区为中心的区域;南方林区分布:f 闽浙西部、江南低山丘陵和南岭。河源区和分水岭 叠置在以上大地型构造带,也正是中国实施生态 屏障或森林绿化工程的重点区域,如三北防护林 是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的生态屏障、太行山绿化工 程也是中国十大重点绿化工程之一,第一与第二 级阶梯过渡地带是长江生态屏障建设的主体。所 以,中国生态资源脆弱区又是中国现有自然生态 资源的富集区。土地不适宜开垦种植,适合森林与 草原建设。但这些区域的生态旅游资源的比较优 势越来越突出,因此调整产业结构除退耕还林还 草之外,重要的是发展旅游业,由于旅游业与工农 业相比对生态的破坏性要低得多,所以正确规划 建设,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方针就能兼顾 生态与发展,有效利用我国的有限的生态旅游资 源。在这些区域发展旅游业正式符合世界可持续 发展要求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 实 现与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中认为:人类在实 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旅游是开路先锋”,并倡导 “将旅游当作一种在敏感区域(诸如沿海区、山区 和具有大量生物种类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 保护的工具”。 I二)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中国全面小康战略的 实现 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 容。基于中国贫困人口分布的地理特点与中国旅 游资源分布地理特点的一致性,所以通过产业结 构调整,将旅游业作为相关地区的主导与支柱产 业培育,是打破PPE(Povert)r— —Population— — Environment)怪圈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全面实 现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点在农村,农村的一个 重点必定是贫困地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才能最 终证明中国全面建设成了小康社会。 (三)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中国多民族文化的保 护 “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俗”道明了大地理环 境对民风民俗形成的深刻影响。中国少数民族的 分布特征除历史上人为的因素外, 自然地理环境 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横断山脉区就是一个典型 的例子。旅游业虽然对土著文化有负面影响的一 面,但又要求保持其原真性,展示其纯真性和典型性,、这些特性构成本地人文旅游资源不可替代的 陔心竞争力,是区域旅游的重要形象要素、所以, 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更加充分地认识各民族文化的 珍贵,激励大家去挖掘保护各民族文化精髓。 (四)指导中国旅游资源的勘察调查,为其旅 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资源保障 中国是世界旅游资源大国,并已成为世界旅 游大国,正在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但是中国历次 国土资源调查,无论是单项资源调查,还是新近完 成的综合地质调查,都没有开展旅游资源调查工 作。从中国大型的以自然为主的风景名胜区、国家 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的分布规律 而言,同时从地质作用对大地形的控制角度出发, 进而大地型对气象要素的再分配和土壤生物垂直 地带的影响分析,即从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和各 要素相互作用影响的角度考察,我们完全可以对 旅游资源进行预测调查分析,特别是在卫星图片、 航片、大比例尺的区域地质图的判读基础上,有重 点针对性的踏勘调查是可行的。调查的重点仍是 这些山地区,特别是中国的大西部,尤其是昆明一 兰州一线以西,因为从成因上讲,该县以西应具有 众多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但现有旅游资源图反映 出的是更多的空白区。 (五)加强以交通为主的基础建设是实现以旅 游生态产业战略为带动,全面实现高地中国区域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旅游最重要的是良好通达性。通过交通的改 善,以旅游的方式规模性的移入外地市场,培养新 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保证 居民经济收入的增长,进而保证退耕还林还草的 退得稳,还得实,在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上保护好生 态资源。由此使这些区域步入一个具有较强自身 造血功能的良性循环模式和新时期。 因为中国主力旅游资源分布区整体上担负着 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生态屏障功能,或者 说从全国区域分工角度而论,这些区域首先承担 着生态分工的新职能。必须对其实施生态优先和 生态产业优先两大战略。自身处于世界公认的生 态脆弱地带,并集中了中国最广大的贫困人口或 相对贫困人F1,少数民族聚居,许多地域还兼有国 防安全意义。因此,它们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最 关键基础核心的区域。

西双版纳旅游文章

西双版纳是一个非常熟知的地方,几乎每一个人都在课本中学习到了关于西双版纳的文章,对这里充满了憧憬,希望可以来这里了解大自然的无限魅力,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攻略。

西双版纳最初吸引我的是它的亚热带气候,当国内大部分地区天寒地冻的时候,西双版纳却是一个暖冬之地。对于我一个特别怕冷的北方妹纸来说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真正来到西双版纳,发现这个地方吸引人的不只是气候

少数名族风情、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异域风格的建筑.......这些无一例外让这次西双版纳之旅变成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下面谨以此篇攻略献给想要来西双版纳的朋友,让我带着你们一起去见证西双版纳的美丽吧。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最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邻近泰国与越南。

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每年的泼水节于4月13-15日举行,被誉为“东方狂欢节”。

携带物品:衣服(去西双版纳不必带很厚的衣服,那里即便是冬季白天也有20多度)高倍数防晒霜、太阳镜、驱蚊水、遮阳帽、防中暑药必不可少。

酒店:如果你是自由行的话,一定要出行前半个月预定酒店/客栈,西双版纳常年游客量庞大,酒店很紧俏的。西双版纳的住宿区域集中在告庄西双景跟万达广场。告庄西双景融合了傣家文化和现代前沿思想的旅游休闲之都,酒店、餐厅、客栈、夜市都有,可以说住在那非常方便了。另一处万达广场有知名的五星级酒店近10家,如万达文华、希尔顿等。

交通:(自驾/跟团请忽略)建议提前在网上联系当地包车服务,可兼司机跟向导的那种。

1、到傣家参观或作客,不要因神秘而窥看主人的卧室。

2、傣族在进行祭寨神的活动时,不允许外人入寨。

3、傣家楼上客厅中有3根主要的房柱,2根是在卧室与客厅并排分开的,1根是火塘旁边的,

火塘边的柱子是傣家人的顶天柱,绝对不能倚靠。

4、布朗族家家都有自己供奉的家神,通常是用芭蕉叶、甘蔗叶或者蜡条等物包裹着的,供奉在堂屋内的柱上,外人不能触摸。

5、不能触摸布朗族男人的包头帕,那是布朗族男人尊严的象征。

6、进入寺庙须脱鞋,不能摸寺庙里小孩的头。

7、每年的农历六月间,基诺寨子有一次历时3天的祭祀活动,这期间,游客不允许进入寨子。

day1、基诺山寨-森林公园

基诺山寨:基诺山寨是全国唯一一个最全面最集中地展示并以基诺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也是西双版纳首家大型实景乐舞秀“攸乐·攸乐”的表演地。基诺族是一个在洪荒时代从大鼓中走出的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西双版纳苍茫的热带雨林中,是中国56个少数民族里最后一个被认定的民族。

基诺山寨距离景洪23公里,早早起床吃过早餐自驾到基诺山寨,由于我们人少与其他游客组成一个家庭由导游小姐姐带领,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女神像、大鼓门、牛头路、祭祖先玛黑玛妞、太阳花坛、基诺族五神柱(据说相当于基诺族的图腾)、大公房、基诺文化博物馆、卓巴房。观看了基诺大鼓舞、上刀梯等项目。

浓郁而独特的基诺风情,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深深地吸引着人们。

森林公园:西双版_原始森林公园位於景洪市以_8公里_,是景洪最大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点,内部有孔雀山庄、猴子驯养基地、大型民族风情演艺场、九龙飞瀑、曼双龙白塔等50多个景点。

园内可尽赏板根、绞杀、老茎生花、古藤等奇异景观,还能观赏到数百只孔雀放飞的壮观场面。

爱伲山寨里可以观看爱伲民族歌曲、竹竿夹脚舞、冬巴嚓等等,民族风情十足。在大型民族风情演艺场也有民族歌舞表演,还有小型的泼水节活动可以参加。

孔雀放飞每天7场,时间为:8:40、10:00、12:00、13:20、14:40、15:30、17:00,每场10分钟左右。

爱伲山寨的演出时间为8:30-17:00,可随时前往观看。

民族风情演艺场歌舞表演时间11:20-11:50,泼水节场次13:40、14:30、15:20、16:10,参加泼水活动需租借民族服装。

day2、雨林谷-中科院植物园

雨林谷:是一个融生态旅游、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旅游景点,保持着原始的热带沟谷雨林奇观。

进入雨林谷首先要拜访克木人,克木人是是一个尚未确定族称的少数名族。他们还沿习着最原始的生活方式,没有自己的专用文字,却有独属于自己的语言。由于长期深居原始森林,克木人的生活极度贫困。同时也由于历史原因,克木人与外界的交往较晚,至今仍保留着氏族社会的痕迹。

在雨林谷,可以观赏到众多的珍稀野生动物,登上设计独特的树冠空中走廊,亲临树冠之上,穿梭于百年大树之间,从不同角度观赏热带雨林高层生态景观,走进具有近三百年历史的绞杀王、恐龙时代的"活化石"—桫椤,还可欣赏少数民族演出及克木人的绝活表演..

植物园:西双版纳唯一的5A级景区中科院热带植物园,其他地方建植物园都是从种树开始,而这里的每棵树都是从种子天然生长的,是东南亚最大的植物园,园区面积约1100公顷,保存着大片的热带雨林,又引进世界各地的13000多种热带植物。

在奇花异草园可以欣赏到含羞树,手指轻触树叶很害羞地轻轻合拢;在名人名树园可以看到国家领导人亲手种植的名树;

在国树国花园可以了解到各国的国树和国花;在南药园,一进入扑面而来的是满鼻的香气,矮小的香木,在那儿都茁壮地成长着;百花园有植物迷宫,是儿童嬉戏的乐园;棕榈园里高大的棕榈树静静伫立着,仿佛等待我们的到来,一处一景、一树一景,美不胜收。

day3、勐泐大佛寺-曼听公园-澜沧江

勐泐大佛寺:建于明代,原名景漂佛寺,是傣族历史上一位名叫拨龙的傣王为纪念病故的王妃南纱维扁而修建,但后来毁于鸦片战争期间,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在是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飘佛寺”的原址上恢复重建的。

据说是因为释迦牟尼当初修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得道的象征。大佛坐南朝北,面带慈祥,俯瞰大地,教导人们要慈悲为怀。

一路攀爬至大佛脚下,眺望远处的景洪市,整个城市风貌和亚热带的风光,尽收眼底。

曼听公园: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公园,至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傣族习惯把她叫做“春欢”,意为“灵魂之园”,过去是西双版纳傣王的御花园,传说傣王妃来游玩时,这里的美丽景色吸引了王妃的灵魂,因而得名。

公园里还修建了圣洁的曼习龙笋塔、西双版纳、瓦八洁总佛寺和精美的景真八角亭和傣族萨拉亭等设施。建筑金碧辉煌,有到了泰国的感觉。

这里除了浓郁的傣家风情外,还有大象表演、鹦鹉表演,如果是晚上去参观的话,可以观看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澜沧江、湄公河之夜,表演结束后可参与放水灯及篝火晚会。

夜游澜沧江:我们搭乘的是孔雀2号邮轮,游轮的确布置得不错,木质的地板,竹制的餐桌上摆满了各种傣家美食,上穿后开始边品尝傣族风味餐边欣赏湄公河夜景,用完餐后,我们移动到了邮轮的二楼看人妖表演,欣赏6个国家的服饰和歌舞表演。

day4、打落中缅边境

中缅边境一日游:早上从景洪出发,第一站中缅边境第一镇——打洛镇,参观打洛口岸。第二站,欣赏泰国的红艺人表演(人妖表演)。第三站,登临中缅202号界碑。第四站,仰望独树成林。第五站,感受哈尼族文化。

野象谷顾名思义就是野象生活的热带丛林。

我一走进丛林第一眼看到的是树,野象谷的树比城市里的树大多了,最高的有80多米,无论哪一棵树上都绕了许多绿色的藤,使人感觉,野人也在这生活。路旁的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遮天蔽日,一株株奇异的小花绽放出迷人的笑容欢迎着前来观光的游客。

走完了森林我们就来到了蛇园,那里有一个个玻璃房我依次看了过去,这一看真让人心惊胆战:金花大蟒、眼镜王蛇……都在笼子中休息、睡觉,最令人害怕的是一条粗15厘米的蟒蛇,它吐着鲜红的舌头,在玻璃房中来回爬动,凶恶地盯着游人,似乎想要爬出来把我们吃了! 游完了野象谷,虽然我们没有亲眼看到野象的身影,有点遗憾,但也为此高兴,现在在西双版纳,野象有了一个无拘无束的家园。

西双版纳,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吧。

它就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人们。野象谷,其实就是一片热带丛林。

走进丛林,迎面扑来的就是湿润、清新的空气,还带有一股泥土特有的芳香。周围全是绿色,简直是一片绿色的海洋。

晨雾中,从茂盛的绿叶缝里射出千万条七色的光线,把丛林装点得更加诱人。晨雾升起来了,丛林笼罩着一层白色的轻纱,那绿色越来越淡,空气越来越湿润。

不知何时,草叶上滚起了晶莹的露珠,那草的芳香也越来越明显。石板路旁生长着一颗颗枝繁叶茂的大树,粗壮的树枝伸向四周,遮天蔽日,显得格外幽深。

它们像一个个少兵,时刻守卫着这里;又像一位位迎宾小姐,换迎着前来观光的游人。野象谷里还有一条河,叫三岔河。

由于才下过雨,水有些浑浊。但是不知为什么,看到这条河,我就像看到了大象在河边喝水、洗澡的情景。

真是“柳暗花明”走到石板路的尽头,三岔河的水就变得清澈见底,浅浅的,冰冰的,河底的沙石也清晰可见顾名思义,这里之所以叫野象谷,是因为有野象出没,一路上,到处都可以看到野象留下的痕迹:大象的粪便、脚印,破坏过的竹子……许多游客慕名而来,运气好的话,还有可能因为看到野象。正因为人们和野象能够和睦相处,才使野象继续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快乐地生活下去。

西双版纳,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它就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人们。

野象谷,其实就是一片热带丛林。走进丛林,迎面扑来的就是湿润、清新的空气,还带有一股泥土特有的芳香。周围全是绿色,简直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晨雾中,从茂盛的绿叶缝里射出千万条七色的光线,把丛林装点得更加诱人。晨雾升起来了,丛林笼罩着一层白色的轻纱,那绿色越来越淡,空气越来越湿润。不知何时,草叶上滚起了晶莹的露珠,那草的芳香也越来越明显。石板路旁生长着一颗颗枝繁叶茂的大树,粗壮的树枝伸向四周,遮天蔽日,显得格外幽深。它们像一个个少兵,时刻守卫着这里;又像一位位迎宾小姐,换迎着前来观光的游人。

野象谷里还有一条河,叫三岔河。由于才下过雨,水有些浑浊。但是不知为什么,看到这条河,我就像看到了大象在河边喝水、洗澡的情景。真是“柳暗花明”走到石板路的尽头,三岔河的水就变得清澈见底,浅浅的,冰冰的,河底的沙石也清晰可见

顾名思义,这里之所以叫野象谷,是因为有野象出没,一路上,到处都可以看到野象留下的痕迹:大象的粪便、脚印,破坏过的竹子……

许多游客慕名而来,运气好的话,还有可能因为看到野象。正因为人们和野象能够和睦相处,才使野象继续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快乐地生活下去。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的南部,是个举世闻名的自然生态园。这里有热带雨林风貌,许多自然景区为大家所熟知,如野象谷、原始森林公园、热带花卉园等等。

早晨游览原始森林公园是最合适的。当你走在鹅卵石路上,听着鸟儿宛转的歌唱,闻着带着晨露的花草的芬芳,感到神清气爽、心情舒畅。小路两旁草如青毡,古木参天,藤蔓悬垂,树叶遮天蔽日,天地间只剩下一片翠绿色了。穿过一片热带雨林,便是闻名遐迩的“九龙瀑布”。冬天的瀑布水势并不宏大,但依稀还能看出几分以往瀑布铺天盖地奔腾而下的气势。

出了原始森林公园,来到野象谷,可以乘坐缆车上山。从空中俯视丛林,如果运气好的话,偶尔还能看到几头野象在玩耍嬉戏。如果你下了缆车走进丛林,顺着山路迤逦而行,遇到野象拦路可就得改道了。下山的

美丽的西双版纳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除了汉族以外,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傣族也不例外。其实我们很多人早就会说一句傣语了,那就是“西双版纳”——十二个千田(古代傣王的田赋单位)。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的南部,是个举世闻名的自然生态园。这里有热带雨林风貌,许多自然景区为大家所熟知,如野象谷、原始森林公园、热带花卉园等等。

早晨游览原始森林公园是最合适的。当你走在鹅卵石路上,听着鸟儿宛转的歌唱,闻着带着晨露的花草的芬芳,感到神清气爽、心情舒畅。小路两旁草如青毡,古木参天,藤蔓悬垂,树叶遮天蔽日,天地间只剩下一片翠绿色了。穿过一片热带雨林,便是闻名遐迩的“九龙瀑布”。冬天的瀑布水势并不宏大,但依稀还能看出几分以往瀑布铺天盖地奔腾而下的气势。

出了原始森林公园,来到野象谷,可以乘坐缆车上山。从空中俯视丛林,如果运气好的话,偶尔还能看到几头野象在玩耍嬉戏。如果你下了缆车走进丛林,顺着山路迤逦而行,遇到野象拦路可就得改道了。下山的路边有一条小溪,野象经常在这里饮水、洗澡。野象和驯象不一样,要是它们被打扰了,会比虎豹还凶,奔跑的速度很快,冲过来能把人踩死。所以要是碰到大象拦路,唯一的选择就是原路返回。

告别野象谷,来到热带花卉园,你会惊奇地发现这里的植物可远不止你想象的那样简单。椰子树、槟榔树、面包树、棕榈树、橡胶树随处可见,还有鸡蛋花、三角梅和许多叫不上名字的珍奇热带花卉全部展现在你眼前。花儿们好像在欢迎大家的到来,笑吟吟地在风中摇摆,好像可爱的傣族梢哆哩(姑娘)在跳舞欢迎你呢。

西双版纳的傣味烧烤是很有特色的,一条街全都是卖烧烤的,走在街上,扑鼻的香味让我们都快流口水了,我们找了家烧烤店,烤了一大桌的菜,有烤豆腐、烤土豆,还有好多叫不上名字的美味,好吃极了。

西双版纳的美景一天一夜都说不清道不完,你有机会可以自己去游赏哟!

第一部分ا高高望天树. 第1层简介ا望天树的价值及其高度. 第2层描述ا热带雨林中的藤状植物. 第3层写ا作者想拍摄“完整的热带雨林照片”的一段经历. 第4层交代ا傣族的饮食文化. 第二部分ا竹楼映蓝天.写傣族的人文景观.竹楼是傣族人民所特有的建筑إ它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的价值. 第1层写ا竹楼的地理位置、构造及其作用. 第2层写ا傣族人的热情好客和傣族的饮食文化. 第三部分ا悠悠野象谷. 第1层写ا热带雨林中的野象谷是一个吸引人的地方. 第2层写ا大象表演的有趣场面. 第3层写ا大象的最后一个表演动作. 第四部分ا妩媚傣寨水.写傣族的民俗风情إ属于人文景观. 第1层写ا打谷子. 第2层写ا泼水节. 第3层写ا水中嬉戏. 第五部分ا写傣族人民的生死观、人生观.富有浓浓的佛教意识. 第1层是总写إ仿佛浸游在一幅民族风情的画卷里第2层写民族风情ئ修行与还俗. 第3层写ئ“关门节”和“开门节”.。

野象谷顾名思义就是野象生活的热带丛林。我一走进丛林第一眼看到的是树,野象谷的树比城市里的树大多了,最高的有80多米,无论哪一棵树上都绕了许多绿色的藤,使人感觉,野人也在这生活。路旁的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遮天蔽日,一株株奇异的小花绽放出迷人的笑容欢迎着前来观光的游客。

走完了森林我们就来到了蛇园,那里有一个个玻璃房我依次看了过去,这一看真让人心惊胆战:金花大蟒、眼镜王蛇……都在笼子中休息、睡觉,最令人害怕的是一条粗15厘米的蟒蛇,它吐着鲜红的舌头,在玻璃房中来回爬动,凶恶地盯着游人,似乎想要爬出来把我们吃了!

游完了野象谷,虽然我们没有亲眼看到野象的身影,有点遗憾,但也为此高兴,现在在西双版纳,野象有了一个无拘无束的家园。

西藏生态旅游论文

写论文的时候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罗哩罗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 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

学位论文:学士学位:《松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群落现状分析》(1987年) ,指导教师:任宪威先生硕士学位1:《松山森林植物群落分类及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1990年) ,指导教师:任宪威先生硕士学位2:《社会现象としての里山とその展开方向》(2000年) ,指导教师:北尾邦伸先生博士学位:《エコツーリズムによる森林ガバナンスの形成》(2003年) ,指导教师:北尾邦伸先生研究简报:1989张玉钧论研究火因子对森林影响的方法.国外林业,2:32-34.1991张玉钧书评:评《内蒙古植物志》.干旱区资源与环境,3:115-117.1991张玉钧编译 苏联树木学的发展概况.世界林业研究, 4:49.2000张玉钧编译 日本国有林的土地利用与经营目的的变迁.世界林业研究,13(5):79-80.2003张玉钧编译 美国树木学的发展概况.世界林业研究, 16(2):64-65.2005张玉钧编译 日本的自然公园、世界遗产与生态旅游.世界林业研究,18(4):62-63.2011张玉钧论旅游产业与现代林业的融合空间.旅游学刊,26(6):10-11.一般论文:1991任宪威,张玉钧,等北京松山植物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1-6.1992张玉钧北京松山的野生蜜源植物.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67-69.1993 RenXianwei,Liang Hongping,Zhang YunjunWoody plants as Resources inChina, Their Conservation and Use.Journal of BFU(English Ed) , 1:80-89.1994 任宪威,梁红平,张玉钧北京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评价与发展构想.自然资源,1:59-63.1995 王建中,王瑞勤,张玉钧三种落叶松种子的比较形态与统计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6(4) :80-89.1996张玉钧,刘振玉松山油松林群落特征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8(2) :96-99.1997张玉钧,王建中,等密云水库上游北庄试验区植被性质的初步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3) :39-44.1997 阎海平,张玉钧北京小西山植物区系的初步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增刊2) :134-137.1997张玉钧,路端正北京白头翁属植物小志.北京农学院学报. 12(1) :45-47.1998 李国良,张玉钧,等北京密云水库上游北庄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中国林副特产,2:45-46.1998 杜凤国,张玉钧,焉域金东北槭属的种子表皮雕纹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植物研究,18 (3) :361-365.2001张玉钧,北尾邦伸日本的里山及其管理与保护.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3(1) :90-92.2001张玉钧,北尾邦伸里山の発见とその展开方向.林业経済,8:10-17.2003邱扬,李湛东,张玉钧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兴安落叶松种群世代结构的研究.林业科学,39(3) :15-22.2003张玉钧中国における国有林场系谱の自然保护区の展开―松山自然保护区を事例として―.林业経済研究,49(2) :19-26.2005张玉钧,段昌盛源于国有林场的自然保护区之景观管理途径.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4(2) :37-40.2005张玉钧,王冠冠,邹国辉论风土与旅游的关系.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4(4) :24-27.2006张玉钧,邹国辉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经营目标与生态旅游对策.生态经济,8:86-89.2006邱扬,李湛东,张玉钧等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白桦种群世代结构的研究.植物生态学报,30(5) :753-762.2006 孔祥旭,张玉钧从日本经济学理念看其实态分析方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4(4) :70-74.2006 邱扬,李湛东,张玉钧,等火干扰对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下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生态学报,26(9) :2863-2869.2006 任宪威,张玉钧,陈瑞生,等黎平县尚重区老山界树种资源考察报告.黔东南林业科技,23(3) :18-22.2006张玉钧,殷鸣放日本森林管理的最新发展—以日本神奈川县林业政策过程为例.环境科学与管理,31(9) :8-10.2007 牛江,张玉钧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当地社区参与.四川林勘设计,2:40-43.2007 殷鸣放,张玉钧,谭学仁,等日本私有林的一个典型—吉野林业的森林经营.世界林业研究,4:54-57.2007 李金苹,张玉钧,等 对目前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的思考.北京农学院学报,3:52-56.2007 海杨,王金兰,刘明丽,张玉钧节事庆典在旅游景区管理中的作用—以北京市八大处公园中国园林茶文化节为例.四川林勘设计,3:32-35.2007 于笑云,张玉钧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西部林业科学,35(4) :134-137.2007 李煜,张玉钧论生态校园的建设模式.环境科学与管理,10:143-147.2008 陈静,张玉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研究进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48-51.2008 朱丹丹,张玉钧旅游对乡村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综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7(2) :58-62.2008 刘明丽,张玉钧游憩机会谱(ROS) 在游憩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世界林业研究,3:28-33.2008 于笑云,张玉钧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研究综述.四川林勘设计,1:31-34.2008张玉钧,马履一,王希群, 等水杉在日本的引种保护及其社会影响.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4:17-21.2008张玉钧,周春光园林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探讨.管理观察,12:84-86.2009张玉钧生态旅游在湿地保护中的作用.国家级湿地衡水湖调研与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张帆,张玉钧风景名胜区内观光电梯乘客态度调查研究—以武凌源风景名胜区为例. 管理观察, 21:50-52.2009 刘芳,张玉钧GIS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河北林业科技,(3) :62-64+70.2009 张力圆,梁增贤,张立,邢震,张玉钧旅游干扰因素对西藏林芝巨柏林的影响生态环境学报, 18(4) :1413-1421.2010 侯艳伟,吴成亮,张玉钧游客环境意识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紫竹院和香山公园为例.河北林果研究, 25(3) :315-320.2010 施德群,张玉钧旅行费用法在游憩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3) :69-74.2010 付健,张玉钧,陈峻崎,等游憩承载力在游憩区管理中的应用.世界林业研究,23(2) :44-48.2010 付健,张玉钧,等北京平原风景游憩林林相改造技术研究.河北林果研究,25(1) :68-71.2010 庄小锋,杨秀珍,张玉钧,马宝建,等北京山区蓝色草本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2(增刊1) :177-182.2010 马宝建,丁学欣,胡冬梅,寿海洋,张玉钧,吴记贵北京山地野生观赏植物的濒危因素及保护对策.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32(增刊1) :173-176.2010张玉钧,石玲,等论生态旅游规划的一般范式.生态旅游理论进展与实践探索—2009青海国际生态旅游高峰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周辉,张玉钧河流游憩规划的基本问题探讨.河北林果研究,26(1) :72-77.2011 庄小锋,杨秀珍,张玉钧,等北京山区观果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3(增刊1) :114-120.2011 刘福山,张辉,李扬,张玉钧,等北京山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3(增刊1) :121-127.2011张玉钧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途径探讨.管理观察,101:100-101.2011 王良民,张玉钧论辽东栎(壳斗科) 的分类地位及命名.植物科学学报,29(6) :749-754.2011 马宝建,张玉钧,宋大北,贾亦琦,黄志远 现代勒勒车—内蒙古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的思考和探索.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贾亦琦,张玉钧旅游者摄影行为研究初探—基于摄影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的对比.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22-26.2012 黄志远,张玉钧旅游体验实证研究—以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为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17-21.2012张玉钧,曹韧,张英云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主体研究—以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为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6-11.2012 马国青,张玉钧,唐小平 枝桠施工技术在河流湿地治理中的应用,林业资源管理.2012,3:123-125,140.2012 王瑾,张玉钧基于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社区培训研究—以河北白洋淀王家寨村为例.河北林果研究,27(2) :224-228.2012 马国青,黄桂林,张玉钧,唐小平 郑州惠济水系廊道景观优化模式,林业资源管理.2012,4:108-112.2012张玉钧,张英云 市民参与型的乡村景观保护--以日本海上森林国营里山公园建设为例,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7:838-841.2012张玉钧北林园林学院生态旅游领域发展概况与展望,风景园林.2012,4:100-101.2012张玉钧生态旅游的发展:存在问题与实现途径,风景园林.5:105-107.2012 邵隽,张玉钧,李雄,李昭 社区支持农业型市民农园休闲模式研究.旅游学刊,12:74-79.2012 徐姗,刘晓明,张玉钧基于生产性农业景观建设的北京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2012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会议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558-563.2012Zhang Yujun, Shi Ling,Wang Jin The Rural Ecotourism Development Targeted at Sustainable Livelihoods—The case study of Wanjiazhai Community.The 13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Korea,China,Japan.Sep.12-14, Suncheon, Korea2012 Caijun,Zhang Yujun,Jia Tingting Exploring the Visitors’ Recognition and Expectation for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Ethnic Rural Area: Case Study of Dehang Miao Village, The 2012TOSOK International Tourism Conference ,July 4-6, Ulsan, Korea2012 张玉钧 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作,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第二届(珠海)年会分会发言材料,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2013 张英云,张玉钧 基于水环境保护的湿地公园规划探讨--以山东拥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3, 9(1):14-172013 马英华,张玉钧 采煤塌陷地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策略--以徐州市九里湖湿地为例,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3, 9(2):21-242013 马英华,张玉钧,石玲 辽河流域台安生态旅游区规划必要性研究,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224-2282013 张玉钧,石玲,贾亦琦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及潜在风险,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1):7-102013 孙吉亚,张玉钧 论旅游景观的生态设计--兼谈拉斯喀瑞的生态旅游思想,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25(1):62-672013 徐姗,黄彪,刘晓明,张玉钧 从感知到认知: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探析,风景园林. 2013,4:73-802013 张玉钧,张力圆,张玏 郊野公园概念的演变与发展,风景园林. 2013,5:80-852013 张玉钧,张英云 中国湿地公园发展现状与展望,生态旅游发展与管理,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6-112013 郭彦丹,谢冶凤,张玉钧 村镇景观特征及其评价体系初探,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21-25.2013 李露,谢冶凤,张玉钧 村镇景观乡土性特征探究,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45-48.2013 张婧雅,魏民,张玉钧 步道系统规划的前期调研分析,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828-830.

西双版纳报远程投稿平台

全网同名,欢迎来评论区分享你的旅行点滴。

西双版纳向往已久,这次总算去了,攻略做了一大堆,最后还是没完全计划好,稍微留有一些遗憾。

所以,我要把我的经验总结一下,传授给想去还没去的,照着来就对了。

全篇字数约2000,阅读需15分钟左右,只上干货,新鲜出炉。

1、离告庄西双景夜市及六国水上夜市非常近,走几步就到啦,其他地方得打车,车费不便宜;

2、客栈可以选择江景房,酒店可以选择高层,基本都带阳台,夜景非常美丽;

3、如果报当地一日团,一般有两个上车点,一个在泼水广场,7:30;另一个就是告庄,8:00集合。

告庄的酒店这个淡季也不贵,最好的五星级大酒店景兰,才500左右,还带198的自助餐。

我前两晚住的客栈,比较有当地特色,333每晚,后来一打听,贵了,这个季节一百多的住宿就不错了。

第三晚换了东塔(告庄非常显眼的双塔,东塔和西塔)上的一个酒店,才168,完全不比前一晚差,电脑冰箱什么的都配齐了,阳台大视野好。

西双版纳风味比较接近东南亚,如果吃的惯,可以推荐我认为比较好的几家,告庄内的傣庄园、酷泰、正宗勐养傣味烧烤。

傣庄园:五星好评,店面不大有两层,我去那天等了半个多小时,可能跟当天上菜慢也有关系。

吃了他们家的菠萝饭、香茅草烤鱼、傣家烤鸡、包烧豆腐,感觉每一样都不错,强烈推荐烤鸡,现烤的,分量不大。

酷泰:这家是无意间看到的,1点多了人还超级多,师傅是泰国人,所以菜品基本是泰国风味。

我点了冬阴功套饭和泰国绿茶,才26块,那个鲜肉足Q弹,真的好吃又划算。

正宗勐养傣味烧烤:

很多本地人都是按头推荐的,东西新鲜,味道不错,两个人吃饱,还加了啤酒,才77块。

告庄外的:老广场么龙饭店(本地菜做的特好)、玛扎烧烤私房菜(特色凉拌虾)

两个之中建议选择一个观看,如果时间预算够的话两个都看又最好,很不一样的风格。

《西双版纳曼听篝火晚会》在曼听公园,普通票价280元,有四个环节:自助餐、演出、放河灯、篝火大联欢。

自助餐说实在的不好吃,人也是真多,匆匆忙忙填饱肚子可以;

演出主要是西双版纳各民族歌舞加上东南亚六国歌舞,互动环节是邀请男观众去跟女演员谈情说爱;

放河灯祈福要给点钱,因为是当地老奶奶手粘的,人们把河灯举过头顶,汇聚成一条长龙,还蛮壮观的;

篝火晚会跟其他很多地方的差别不大,如果不是很想参加,可以提前走打车不堵。

《傣族》据说是张艺谋导演的,艺术性和表演难度都更高,在万达广场演出,普通票价380,我没去,后来看了别人录视频,挺后悔的。

这个票价确实不低,有个小窍门可以省点钱。西双版纳几乎人人做 旅游 ,客栈老板、司机都可以多聊聊,他们往往可以拿到低价票。

市内的曼听公园和孟泐大佛寺,还蛮值得一去的。

曼听公园面积大 历史 悠久,门票20元,电动车40元(选择性乘坐)。里面有傣王行宫、总佛寺、鹦鹉表演、大象表演等。

孟泐大佛寺在一座山上,门票60元,在以前皇家寺庙(景飘佛寺)的原址上重建的,还没完全修好,建筑都非常新。

有3000多步台阶,一般都是坐车上,走路下。一路下来就是佛祖雕像、东南亚各国佛寺、泼水表演、孔雀放飞等。

这两个景点都跟宗教和皇室有关:

曼听公园风景优美,傣王妃喜欢这里,把魂都丢在了这里,回去后大病一场,傣王带她回到这里后就好了,遂把它作为了御花园,

孟泐大佛寺原(景飘佛寺)是一位叫拨龙的傣王为纪念病故的王妃南纱维扁修建的,以纪念爱妃同时弘扬佛法。

其他景点都离市区比较远了,人多可以包车去,人少有景区直通车,也可以选择报团,后两者其实差不多。

中科院植物园是建议去的,门票40元,电瓶车东西区各40元,西区人多一点,地图上景点密密麻麻,开发得更像景区,还有热气球可乘坐(大约是240元每人每次,可讲价)。

东区基本上是热带雨林的感觉,有一座植物缠绕的吊桥最近没有开放,其他的就是兰花、绞杀树等,西区基本也可以看到。

基诺山寨在这些景点门票算贵的,140左右,作为第56个民族,感兴趣的可以去一下,会推销东西,不买也没事。

傣家村寨是免费的,一般是当地文化代表接待,带你参观一圈寺庙民居,讲讲傣家文化,然后也会给你推荐当地银制品,19元每克。

野象谷,门票30元,很少能看到野象,基本上也是圈养的表演大象,曼听公园也可以看到,但有一个特别适合亲子的项目:牧象。

一棵树景区离市区非常远,单程三个半小时,也是以植物为主,很有独木成林的架势,有一根吊桥拍照非常好看。

当地非常流行穿傣族服饰拍照,199元,告庄晚上最多,曼听白天其次。

一到晚上,你逛告庄西双景的时候,三五步就能遇到几个傣王妃,服饰、化妆、姿势基本千篇一律,金光闪闪或者银光闪闪,挺好看的。

也有普通人穿那种傣族筒裙,色调和质感似乎更有特色,价钱也更贵一点,不想烂大街可以选这种,价格也相对更贵。

当地特产最广为人知的有:鲜花饼、鲜果、果干、咖啡、云南十八怪……

如果是人肉,可以选择去超市,有个大兴量贩,有很多特产货架;如果邮寄的话,还是选择特产店吧,包邮啊!

我当时在大兴买了两百多的特产,基本上每个种类都买了,在前台中通邮寄花了30多元,5kg。

(图:来源于网络 文:风栖吾)

如果你有旅行好文分享,欢迎来投稿。

重新注册一个很快。

生态旅游论文绪论

出门长学问,旅游本身就是文化产业。所有旅游者出行,的动机都是暂时离开所在的熟悉环境,但不太熟悉或非常不熟悉的环境去寻找一种新的体验,以丰富自己的阅历。但旅游的项目和目的决定了其文化含量,于是除了常规旅游项目外,还有许多为满足专门目的开展的旅游活动,如:汉诗旅游、历史探秘旅游、书法学习旅游、围棋交流旅游、名人足迹寻访旅游、民族风俗旅游-----,可谓种类众多,文化深厚,这类旅游活动酒杯冠名为文化旅游,其实这种称谓并不科学,应当称**专项文化旅游。其特征是有明确的求知目的,通过旅游有目的地学习某种专业, 研究发现对这一专业的现状,发展和运用价值等方面的认识,使得参加这种旅游活动的人,在这一专项领域,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料,以便更好的施展才干,提高技能,有所作为。 文化旅游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素称“音乐之都”的维也纳,凭借众多著名音乐家的遗迹成为欧洲著名的文化旅游中心。布拉格、威尼斯、巴黎卢浮宫、敦煌莫高窟等也分别以音乐会、电影节或艺术宝库而成为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在形式多样的文化旅游中,以亲身体验虽已消失但仍然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某些生活方式为主题的怀古文化旅游,是当今颇为风行的专题游览项目之一。如坐落在詹姆斯河与约克河间的美国古城威廉斯堡,由于完整地保存了18世纪英国殖民地时代的城镇风貌,使参观者仿佛时间倒流了200多年,从而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历史名胜之一:亚洲的泰国故城、香港宋城和北京大观园也都以模拟古代生活方式而成为门庭若市的文化旅游胜地。 文化旅游既不是一种产品,又与旅游文化大不相同,所谓文化旅游,关键在文化,旅游只是形式。文化旅游之“文化”应解释为对旅游之效用及旅游之目的所作的定性。故 文化旅游定义: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 文化旅游,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它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相关。因此,其目前较为流行的定义是“那些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还有说法认为文化旅游属于专项旅游的一种,是集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于一体的大旅游活动。 综上所述,文化旅游就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集合。 中国文化旅游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在我国,发展旅游业,开展文化旅游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强产品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还可大力弘扬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也可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懂中国文化这一状况。 文化旅游的核心:创意 文化旅游的概念明晰之后,“创意”是文化旅游的核心便顺理成章了。创意的本质在于寻求特色和差异,与旅游的本质一致。 一般旅游主要是从资源的角度出发寻找差异和特色,不管其挖掘过程是否考虑了市场需求和竞争关系,着眼点仍不能脱离资源。文化旅游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资源的束缚,它能够综合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环境、市场、社会背景等诸多方面进行创造,亦即创意。离开了创意,文化旅游亦将会失去生命力。 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地已经兴起。其中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较为典型,由政府亲自出面来推动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印刷、建筑设计等众多方面。与文化旅游较为密切的创意产业如演艺娱乐、民间工艺品生产销售、会议展览、文化节庆等。这样,文化旅游其实也在创意产业范畴之内。 创意产业也叫文化创意产业或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命名角度不同,所以不能笼统地谈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但文化旅游业可以划入文化产业范畴,原因一在于它们同以创意为核心;二在于它们的概念同是从经营者的角度出发界定的。文化产业源自创意,并以创意、创新为动力,文化旅游业亦是如此。

旅游业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将扮演越来 越重要的角色,并通过多种方式和作用表现出来, 其中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所蕴涵的意义是非 常值得探讨的。 一 、中国旅游资源分布规律 中国旅游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规律,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中分布在中国三大地形阶梯的过渡区 域 由中国地形图及旅游资源分布图(见文末附 图)可清楚地看到这是中国旅游资源分布最显著 的地理规律。在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交接区域,即 青藏高原的边缘过渡区的昆仑山—— 阿尔金 山—— 祁连山— — 岷山—— 邛崃山—— 横断山 脉,主要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鸣沙山—— 月牙 泉、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九寨沟、黄龙寺、剑门 蜀道、四姑娘山、青城山—— 都江堰、西岭雪山、峨眉山、玉龙雪山、三江并流区、腾冲地热火山、瑞丽 江— — 大盈江、西双版纳等著名景区;在第二级阶 梯和第三级阶梯交界过渡区,即大兴安岭— — 太 行山—— 巫山— — 雪峰山一线,主要分布着五大 连池、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八达岭—— 十三 陵、恒山、五台山、野山坡、华山、洛阳龙门石窟、嵩 山、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武陵源、漓江等著 名景区。第三级阶梯向沿海过渡区的山脉主要分 布在长白山山脉— — 千山山脉— — 武夷山脉一 线,著名景区有镜泊湖、松花湖、长白山天池、鸭绿 江、凤凰山、千山、金石滩、胶东半岛海滨、泰山、九 华山、黄山、齐云山、三清山、千岛湖、武夷山等景 区。其次,我国的海滨和海岛旅游资源主要分布海 岸线及其附近海域。 (二)三大纬向构造带也是中国旅游资源的富 集区 中国由北向南,三大巨纬向地形大约每隔8 个纬度分布着,居北的是天山— — 阴山— — 燕山,其中的重要旅游资源如天【l1人池、博恪达峰、吐鲁 番、长城、西夏王陵、秦皂岛北戴河 塔中的足昆仑 山—— 祁连山—— 秦岭—— 大别山,其中的重要 旅游资源有昆仑山、祁连山、华山、武当山、大洪 山、鸡公山等。居南的是南岭,著名的景区如丹霞 山。参见中国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分布图, 可以发现它们的分布更是高度集中在以上区域, 构成山岳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 国家森林公园同规律分布现象。如以加入联合国 “人与生物圈”的自然保护区为例,天山主峰博格 达峰、吉林长白山、浙江天目山、福建武夷山、湖北 神农架、贵州梵净山、四川的九寨沟、卧龙等莫不 如此。 (三)三大阶梯和三大纬向构造分割的网状低矮区是人文旅游资源相对富集区 这尤其表现在第一级阶梯以东以汉文化为主 的区域 历史文化名城、古村落、中国园林、爱国主 义教育示范基地以及现代经济文化景观的分布充 分地证明着这一点。 (四)旅游资源富集区是中国贫困人口集中区 中国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区,以及后备旅游资 源富集区正是中国贫困县域集中分布的区域。 中国贫困县在东中西三大地带都存在,其中 东部主要集中在交通不便、耕地少的低山丘陵地 区,如江西、福建的红壤丘陵、沂蒙山区、大别山区 等。中部为中国几大高原向平原过渡地区,地势 起伏大,地形复杂,自然要素呈过渡性,敏感而脆 弱。这里有一系列的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秦巴山 地,位于陕、豫、川、鄂四省交界处,贫困县多大50 多个,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为怒江、澜沧江、金沙 江及横断山所封闭,大约有40多个贫困县集中于 此;西南喀斯特高原丘陵山地,包括以贵州为中心 的黔、滇、桂、鄂、湘的喀斯特地区,贫困县多大 130多个;北方农牧交错带,贫困人口集中在吉林 省的西部白城地区各县、内蒙古位于科尔沁沙地、 浑善达克沙地的通辽和赤峰市、辽宁省的努鲁儿 虎山的阜新地区等;黄土高原涉及山西大部、陕 北、内蒙古鄂尔多斯、宁夏南部、甘肃古东部和青 海东部,贫困县约130个。西部地区为荒漠和高 寒环境。新疆和内蒙古西部为重要的贫困区,尤 其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贫困县集中,另有一些 贫困县分布在新疆北部和东部;青藏高原的青海 南部和西藏的西部贫困人口较集中。贫困区又与 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聚居区、边疆地区在空间 上重叠。 (五)自然旅游资源富集区是中国的生态脆弱 区 由于以自然为主的景区,包括风景名胜区、自 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分布 在山区、高原、荒漠等区域,他们都是生态脆弱区 山区虽然还有较丰富茂密的森林,但受到多年砍 伐的威胁,以及本身地质构造的复杂活跃、谷深坡 陡,一旦破坏,恢复困难,而且地质灾害严重,如横 断山区。高原或因喀斯特或因黄土流失或因高寒 等原因植被稀少,地表裸露,农业生产力十分有 限。如黄土高原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土质疏松、 气候干燥、水资源缺乏而又易遭暴雨淋刷。西南喀 斯特地区溶洞、地下河发育,山丘崎岖、可供方便 利用的水资源较少等,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荒漠本 身就是恶生态区域。 二、中国旅游资源分布规律的成因 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是自然和人文两大 因素通过长久的耦合作用决定的。旅游资源是环 境中具有突显价值的环境物质。其中环境包括自 然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来自其价值。其中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主要是通过 旅游资源的一系列美学效用特征表现出来,即自 然人文要素的珍、稀、古、名、特、奇;典型性、代表 性、多样性、原始性等引起人们的旅游动机,在条 件成熟时通过去实地旅游获得审美需求的满足。 大批人流的大范围暂时性的空间位移所引发的交 通、食宿等服务需求构成了旅游资源的间接吸引 力,对旅游企业产生吸引,它是旅游资源经济价值 的一种体现。因此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是寄生在 旅游资源美学效用价值之上的。旅游资源的美学 效用特征具有成因上的普遍一致性,即典型的地 质构造内在的决定了典型的地貌形态、地势特征。 地势地貌,特别是大型的地势地貌通过下垫面的 作用对气候要素的再分配进而形成典型的多生态 环境,决定生物资源的典型性和多样性,最终各自 然要素复合成具有典型性多样性的环境区域、旅 游景区点。国家定义的相关概念充分地说明了这 一点: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欣赏、文化或科学价 值、自然景物、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 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 学、文化活动的地域(《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985)。其中,具有重要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景州独特.围内外著名,规模较大的定为国家重点风 景名胜区 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 邗人文景观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旅游、休 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场所。 《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建立自然保护区必 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具有代表不同地带的典 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 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恢复的同类自然 生态系统区域;(2)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 天然集中分布区域;(3)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 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 漠,(4)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 岩溶、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历史遗 迹和重要水源地。 其次,集中分布区域受人文因素影响较弱而 得以保留至今。高大地形或自然条件较差的区域 在纯粹农业文明时期受的改造影响十分有限,工 业社会时期又相对远离工业文明的典型代表— — 城市这一社会经济文化中心。整体上,它们是工农 业文明视为的恶地区域。当工农业的生产力足够 强大到波及它们时,人们开始了足够的环境生态 觉醒。而平原丘陵或山间盆地等具有土地利用的 优适宜性,并通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乃至信息文 明的历史沉淀,累积叠加不断强化人文影响,从而 在不断创造现代文明旅游资源的同时,既衬托出 自身区域内历史文明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如北京 的四合院、上海的胡同、江南及各地的古村落、古 宅院;又衬托出边缘文明区残存古老文明的真实 淳朴与可贵、原始自然环境的珍奇稀有及其对人 类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三、中国旅游资源分布规律 对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示 以上分布规律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有多方面的影响。 (一)发展旅游业是合理保护中国生态环境。 有效利用中国生态资源的重要途径 虽然中国经济不够发达,但由于悠久的农耕 开发,可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已十分有限,工业经 济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庞大的人El等因素的综合 作用,中国生态环境面临强大的压力。生态可持续 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生态资源的匮乏是中 国将长久面对的现实。从森林、草原湿地等相对优 生态资源分布看,也主要集中在以上论述的区域,特别是森林资源更是盘【】此,中国三火森林 .第一 大东北林区集中在大小兴安岭、长白f【J;西南林区 集中在横断山区为中心的区域;南方林区分布:f 闽浙西部、江南低山丘陵和南岭。河源区和分水岭 叠置在以上大地型构造带,也正是中国实施生态 屏障或森林绿化工程的重点区域,如三北防护林 是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的生态屏障、太行山绿化工 程也是中国十大重点绿化工程之一,第一与第二 级阶梯过渡地带是长江生态屏障建设的主体。所 以,中国生态资源脆弱区又是中国现有自然生态 资源的富集区。土地不适宜开垦种植,适合森林与 草原建设。但这些区域的生态旅游资源的比较优 势越来越突出,因此调整产业结构除退耕还林还 草之外,重要的是发展旅游业,由于旅游业与工农 业相比对生态的破坏性要低得多,所以正确规划 建设,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方针就能兼顾 生态与发展,有效利用我国的有限的生态旅游资 源。在这些区域发展旅游业正式符合世界可持续 发展要求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 实 现与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中认为:人类在实 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旅游是开路先锋”,并倡导 “将旅游当作一种在敏感区域(诸如沿海区、山区 和具有大量生物种类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 保护的工具”。 I二)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中国全面小康战略的 实现 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 容。基于中国贫困人口分布的地理特点与中国旅 游资源分布地理特点的一致性,所以通过产业结 构调整,将旅游业作为相关地区的主导与支柱产 业培育,是打破PPE(Povert)r— —Population— — Environment)怪圈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全面实 现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点在农村,农村的一个 重点必定是贫困地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才能最 终证明中国全面建设成了小康社会。 (三)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中国多民族文化的保 护 “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俗”道明了大地理环 境对民风民俗形成的深刻影响。中国少数民族的 分布特征除历史上人为的因素外, 自然地理环境 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横断山脉区就是一个典型 的例子。旅游业虽然对土著文化有负面影响的一 面,但又要求保持其原真性,展示其纯真性和典型性,、这些特性构成本地人文旅游资源不可替代的 陔心竞争力,是区域旅游的重要形象要素、所以, 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更加充分地认识各民族文化的 珍贵,激励大家去挖掘保护各民族文化精髓。 (四)指导中国旅游资源的勘察调查,为其旅 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资源保障 中国是世界旅游资源大国,并已成为世界旅 游大国,正在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但是中国历次 国土资源调查,无论是单项资源调查,还是新近完 成的综合地质调查,都没有开展旅游资源调查工 作。从中国大型的以自然为主的风景名胜区、国家 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的分布规律 而言,同时从地质作用对大地形的控制角度出发, 进而大地型对气象要素的再分配和土壤生物垂直 地带的影响分析,即从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和各 要素相互作用影响的角度考察,我们完全可以对 旅游资源进行预测调查分析,特别是在卫星图片、 航片、大比例尺的区域地质图的判读基础上,有重 点针对性的踏勘调查是可行的。调查的重点仍是 这些山地区,特别是中国的大西部,尤其是昆明一 兰州一线以西,因为从成因上讲,该县以西应具有 众多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但现有旅游资源图反映 出的是更多的空白区。 (五)加强以交通为主的基础建设是实现以旅 游生态产业战略为带动,全面实现高地中国区域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旅游最重要的是良好通达性。通过交通的改 善,以旅游的方式规模性的移入外地市场,培养新 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保证 居民经济收入的增长,进而保证退耕还林还草的 退得稳,还得实,在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上保护好生 态资源。由此使这些区域步入一个具有较强自身 造血功能的良性循环模式和新时期。 因为中国主力旅游资源分布区整体上担负着 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生态屏障功能,或者 说从全国区域分工角度而论,这些区域首先承担 着生态分工的新职能。必须对其实施生态优先和 生态产业优先两大战略。自身处于世界公认的生 态脆弱地带,并集中了中国最广大的贫困人口或 相对贫困人F1,少数民族聚居,许多地域还兼有国 防安全意义。因此,它们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最 关键基础核心的区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