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为教师,都愿意与有品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品德的学生。作为学生,也都愿意与有品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品德的教师。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品德的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由此推断,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品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品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更大的影响。因此,你就首先要成为有品德的人。 2、学生接近教师有很多原因。除了品德,教师的学识、外表等都会成为促使学生接近的因素。但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愿望,只能维系短暂的顺从与亲近,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真正打动学生心里的,是人格和品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的立身之本。因此,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讲,学识、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品德重要。 3、对教师说,最好的报达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但对一位教师师德师风的真实准确的评价,往往是在其失去一切外表的吸引力、学术和行政的种种,以及对学生所能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之后,才能真正得到。 4、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5、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颇深,师尊严使学生在教师面前往往会失去我,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平等观念几乎完全为师尊严所替代。在教育这一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不是简单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间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向学生灌输平等意识,使他们的主体意识觉醒,并在学习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其主体性,这是大学教师义不辞的责任。教师在心深处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意识又逐步觉醒和发展,这样才能进行主体与主体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达到教育实践活动的良好效果。 6、好的师德师风的另一个具体表现,是师生之间要倡导民主,并且教师要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出表率。 7、民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但是,在传播、播种文明的校园里,却有部分教师缺乏民主意识,可见教师倡导民主并身体力行的必要性。但师尊严的流毒依然至深,认为学生尊重教师是天经地义,却忽视了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和教育管理中,对学生过多地指责和否定,指责学生学习不努力、生活散漫、胸无大志等等。即使这种指责是善意的、有根据的,学生在心深处也是难以接受的。因为学生的需求和个性被忽视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而且有的批评和指责带有主观武断的色彩,缺乏在相互新生的基础上讨论的民主氛围,本质上不是主体与主体间的交流。显然,民主作风是确立和发展学生主题性的基础,是师德师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 8、师德不仅是教师个人,也是教师群体,即风气。个人师德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品德,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这些年,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教育行业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大到学校乱收费、“吃”学生、拿学生,小到教师个人贪占学生,成了一种极坏的社会风气。可见师德师风是与行风紧密相关的,而行风又与世风相伴相随。一般说,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所以整顿师风必先整顿行风,整顿行风必先整顿世风。而特殊说,由于教育行业对后代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因此,有时师风正,也可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世风。所以,任何时候,提倡教师的师德师风都是必要的。 9、总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通过教育理念的创新,从而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体,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人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更优秀的人才,今天的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岗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对我来说不再是平凡、琐碎的单调劳动,而是成了我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积极进取和勤奋精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我越是勤奋工作,越是能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无穷魅力,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育人先育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校应该是一片圣洁的土壤。我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为了使教师们深刻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知道什么样的教师才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教师,并且时刻用教师的道德职业规范来约束自我,从自我修养、道德品质、教学教风上处处以身作则。如今,老师们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乐于奉献,用他们过硬的自身修养展示了新时代教师的师德风尚。篇二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高中教师师德论文范例
老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下面就是我整理的高中教师师德论文范例,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 :“五育”以德为首,“德”是人在社会立足之本,而师德则影响我们祖国的未来——学生。教师的道德教育表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在学生的眼里教师具有榜样示范的作用。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应该以优良的道德品质去熏陶、影响学生。
关键词 :教师;道德;热爱;尊重;育人
一、思想崇高,乐于奉献
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有人说,教师起得比鸡还早,比蚂蚁还忙,干的活比骡子还累,睡得比狗还晚。这说明他们的一生注定平凡,生活注定清贫,却承载着中华民族之希望,培育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少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有较高的职业自豪感,有两袖清风、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各种不良信息与不良思想时刻在侵害高中生的身心健康。由于高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等都处在养成阶段,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加倍呵护、细心帮教、耐心引导、精心培育。因此,作为教师,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自身政治觉悟,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以育人为宗旨,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用自身的行动带动感染学生。要有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的崇高思想,要有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点明了教师的职责与作用。“授业”是指把教师多年积累的学科理论知识、社会实践经验、解决问题的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为学生获取新知识、形成新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教育中,教师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生活,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进而掌握学习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学生不仅要循循善诱,还要因材施教,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 教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传道”是指教人做人的道理,即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处、学会生存。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情感的引导者,还应拥有一颗博爱、宽容的心。即师爱,热爱学生就要多方面地去关心他们,不仅仅从学习上,还要从思想上、生活上的各个方面关心学生,还要教育学生学会宽容,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与别人一起工作,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则是教育成功的动力与源泉。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就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爱每一个学生,对全体学生要一视同仁。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心生埋怨,因他们的成绩退步而急躁,因他们违反校规校纪而失态,因工作量太多压力太大感到很累、很烦,但强烈的责任感告诉我们对学生的爱,不是娇惯,而是严格要求。既要表扬激励他们,又要防微杜渐,防止他们因点滴的成绩而骄傲,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
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以德为高,身正为范。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是以辛勤的汗水来塑造学生灵魂的职业,我们应把这一神圣的职业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来做。教师教育学生是通过国家所选定的教材,在教师的挖掘整理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教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爱学乐学。教师个人的文化素质的差异、敬业精神的不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很大。因为高中生正处于成长的阶段,他们喜欢模仿,尤其对自己喜欢的老师有时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他们观察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分析老师的处事原则,甚至分析教师的心理特征,然后一味地去模仿去学习。因此人们都说高中教师是启蒙老师,可见其育人作用非同一般。道德教育往往贯穿于知识教育中,教师应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确立好自己的处事原则,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着眼于职业特点,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未来社会的进步。教师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处处以榜样的力量去影响他们。做于生之前,言于生之后,既要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又要遵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因为学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意识,更有自己的尊严。作为老师更应该经常反省自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否给学生尊严,是否珍视学生的存在,是否平等对待学生。如果一个人缺乏尊严地生活,必然导致兴趣与信心的失落,进取心的衰退,学习成绩的下降,生命自然会失去光彩。因此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让爱在学生的心中闪光。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处理事情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即使在校外的道德表现同样起到教育作用。因此,教师要时刻用职业道德标准约束自己,以身作则,成为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塑造者。
四、为人师表,仪容端庄
为人师表,首先体现在教师的仪表仪容上。教师仪表,是指教师的穿着打扮、举止风范和外部行为特征。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仪表具有榜样和示范的作用,它有利于教师自身形象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人际交往。它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质与道德情操的教育与培养,也有利于配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具体的穿着方面,身材较矮的教师,选择衣着应简洁明快,利于把身体反衬得高一些。颈部细长的教师,应选择着高领、筒领的上衣或小衫,利于增强颈部的粗壮感。体胖的教师,应选择着深色衣服,以便给人以紧束感;体瘦的教师,应选择暖色亮色的衣服,增强厚实感。
青年教师精力充沛,思想前卫,衣服的选择应活泼明快,与新潮的款式适当地靠近。这就是学生喜欢穿着新潮服饰、谈吐幽默的青年教师的原因,他们的穿着更受学生的欢迎。年龄大的教师德高望重,沉稳通达,应选择严肃端庄、稳重大方,色泽款式又比较清新的衣服,既显得充满成熟的魅力,又显得焕发了青春的活力。
1、作为教师,都愿意与有品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品德的学生。作为学生,也都愿意与有品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品德的教师。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品德的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由此推断,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品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品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更大的影响。因此,你就首先要成为有品德的人。 2、学生接近教师有很多原因。除了品德,教师的学识、外表等都会成为促使学生接近的因素。但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愿望,只能维系短暂的顺从与亲近,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真正打动学生心里的,是人格和品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的立身之本。因此,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讲,学识、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品德重要。 3、对教师说,最好的报达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但对一位教师师德师风的真实准确的评价,往往是在其失去一切外表的吸引力、学术和行政的种种,以及对学生所能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之后,才能真正得到。 4、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5、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颇深,师尊严使学生在教师面前往往会失去我,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平等观念几乎完全为师尊严所替代。在教育这一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不是简单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间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向学生灌输平等意识,使他们的主体意识觉醒,并在学习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其主体性,这是大学教师义不辞的责任。教师在心深处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意识又逐步觉醒和发展,这样才能进行主体与主体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达到教育实践活动的良好效果。 6、好的师德师风的另一个具体表现,是师生之间要倡导民主,并且教师要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出表率。 7、民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但是,在传播、播种文明的校园里,却有部分教师缺乏民主意识,可见教师倡导民主并身体力行的必要性。但师尊严的流毒依然至深,认为学生尊重教师是天经地义,却忽视了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和教育管理中,对学生过多地指责和否定,指责学生学习不努力、生活散漫、胸无大志等等。即使这种指责是善意的、有根据的,学生在心深处也是难以接受的。因为学生的需求和个性被忽视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而且有的批评和指责带有主观武断的色彩,缺乏在相互新生的基础上讨论的民主氛围,本质上不是主体与主体间的交流。显然,民主作风是确立和发展学生主题性的基础,是师德师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 8、师德不仅是教师个人,也是教师群体,即风气。个人师德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品德,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这些年,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教育行业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大到学校乱收费、“吃”学生、拿学生,小到教师个人贪占学生,成了一种极坏的社会风气。可见师德师风是与行风紧密相关的,而行风又与世风相伴相随。一般说,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所以整顿师风必先整顿行风,整顿行风必先整顿世风。而特殊说,由于教育行业对后代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因此,有时师风正,也可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世风。所以,任何时候,提倡教师的师德师风都是必要的。 9、总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通过教育理念的创新,从而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体,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人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更优秀的人才,今天的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岗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对我来说不再是平凡、琐碎的单调劳动,而是成了我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积极进取和勤奋精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我越是勤奋工作,越是能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无穷魅力,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育人先育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校应该是一片圣洁的土壤。我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为了使教师们深刻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知道什么样的教师才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教师,并且时刻用教师的道德职业规范来约束自我,从自我修养、道德品质、教学教风上处处以身作则。如今,老师们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乐于奉献,用他们过硬的自身修养展示了新时代教师的师德风尚。篇二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征文的经历,对征文很是熟悉吧,好的征文一般具有句段文采飞扬的特点。写征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师德师风征文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
于程和王茂宇同学是两个听力有严重障碍的聋童,他们戴上助听器后的听力也不及正常儿童的十分之一。这给他们的学习和交往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也给老师传授知识带来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面对着聪明可爱,渴求新知的孩子,我的心灵感到了强烈的震憾。做为一名人民教师有责任让他们接受正常的教育,让他享受到其他孩子能够享受到的一切权利。课堂上,为了让他听懂我说的一句话,我经常口对口地为他单独说上五、六遍。下课了,为了使他读准一个字母,我几十遍地和他们一起重复那些单调的发音;为了和他扫除交流障碍,课下我刻苦学习聋童心理学,仔细揣摩他们的独特个性;为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我更是抓住一切机会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和其他正常同学一样参加唱歌、跳舞等集体活动;面对他们的调皮和恶作剧,我一次次苦口婆心地与他们进行谈心交流,帮助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孙浩同学在听、说、读、写、算、唱、跳、动手实践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正常儿童的水平。
二、尊重家长,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教育潜力的队伍,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素质并不低于教师,教师只有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三、乐教勤业,是师德规范的最高境界。
通过师德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的关于老师劳动有“三重收获”的观念非常正确。他认为老师的劳动一是收获各类人才,二是收获学生真挚的感情,三是收获科研成果。正是这“三重收获”的观念,指引我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步伐,潜心钻研学与教的规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细细地体会着教书育人带给我的乐趣。
为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今天的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岗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对我来说不再是平凡、琐碎的单调劳动,而是成了我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
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积极进取和勤奋精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我越是勤奋工作,越是能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无穷魅力。
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
当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这样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我想,同样可推而广之,那就是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优秀的教师。
因此,优秀的教师必须懂得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教师的责任;懂得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是严与爱的有机体现,是理智与热情的巧妙结合。
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同时陶先生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诠释了“爱”的涵义。有一天,陶先生看到一位男学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先生了解了一下情况回到办公室,见到那个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拿出了第三块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应该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掏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咱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通过这个小故事,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道理:有些老师从个别差学生身上找不到可赞扬可夸奖的。理由,除了不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缺少爱心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
所以我认为:教育的爱,能温暖人的心灵;教育的爱,能鼓励人一直朝前迈进。有人说:有爱才有追求,有对爱的追求,才有对爱的奉献。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
作为一名教师,所面临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渴求知识,有着五彩斑斓般梦想的孩子们,对他们更应该给予无私的爱。唯有爱的雨露才能催开最美的花朵;唯有爱的交流,才能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的彩桥。我们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像春风那样慢慢吹开学生的心扉,就应该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爱学生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
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严是有标准的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不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严。严格要求不等于惩罚学生,应该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畏之。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于真诚的爱。严以爱为基础,爱以严为前提,严爱结合,爱而不纵,严而不凶。严格之水只有渗透情爱之蜜,才能成为爱的甘露。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拥有独立的思维,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多一份肯定,少一份否定;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对学生要真诚,真诚地与学生交往,给学生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的良师益友。
三、爱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问题生”也不例外,相反,对他们要给予更多的爱。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闪光点真正闪光,使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激起其学习的斗志。转化“问题生”除了多观察外,还应多了解多关心、多谈心少发火、不体罚、不放弃。实践证明,从爱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问题生”是可以转化的。
我在想: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那么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所以教师要真正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只有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同时教师的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增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然而,对学生除了所给予的爱以外,我们还应有一份责任感。如果说一切教育都是源于爱的话,那么更确切地说是基于一份深深的责任。我们说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其实责任也是一种爱,正如歌德所说的那样:“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我们都知道坏学生是家庭的溺爱和社会不良环境塑造出来的,所以教师的工作就是一种“以人为善,以人为本”的工作,是心灵塑造、价值观与人生观塑造的人性工作。就是要以“人性向善”为价值理念引导学生去营造明丽的内心生活;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去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去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总而言之,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学生的责任感是每个教师所必备的,热爱学生又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搞好教育工作的原动力。对孩子多一份爱吧,因为在给予的同时会多一份收获;对孩子多一份责任感吧,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愧对教师的这个称号。
我的学校,我的身边,有许多最可爱的人。虽然,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气吞山河的气魄,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荣誉,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但是,他们工作认真, 思想进步,勤劳爱生,桃李满天下。他们是谁呢?他们就是我亲爱的同事们!每天、每时、每刻,我耳边、眼前、心里都被他们聪明的行为充斥着、感动着!年轻教师精力充沛,积极向上,她们的青春让我感动。年长教师 精神矍铄,阅历丰富,教学功底深厚,让我充满敬意。这就是我们教师的生活写照。就在这平淡、琐碎中,就在我的身边,涌现出许多感人的师德故事。
我身边的优秀教师很多,而我最想说的就是生活在我身边,朝夕相处的,有四十年教龄的老教师——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第二十一中学的语文老师,他身材魁梧,格外 精神,睿智的目光显得尤为宽厚。在教育管理中一如他的为人,数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地工作,孜孜不倦地育人,做得踏踏实实,卓有成效。时间、精力的奉献和牺牲在他身上体现的尤为突出,学校对于他的概念如同自己的家,他的许多准备性事务几乎都是在晚上、周末或节假日进行的,还会经常把工作带到家中,工作到深夜。尽管他有疲劳,但只要他站在大家面前的时候就总是表现出 精神振奋的感觉、充满力量的感觉,让大家从他的身上看到一种积极向上的 精神、一种克服困难的态度和为了大家而奉献牺牲的行动……这种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让我深深感动。
年过六十的他,在教育这片土地上摸爬滚打已经历了四十个春秋。由于是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不仅需要辅导晨读,还需检查学生纪律,因此每天披星戴月的上班。每天清晨,他戴着眼镜,在办公室里认真的备课,对于课程中琐碎的知识,他达到了夸张的细致。教参书一遍遍的翻,知识点一丝丝的写,整个课本写的批注,如同群蚁排衙,密密麻麻,但清晰明了。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创造出学案与 教案整合式教学,着眼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帮助学生及时 总结当堂所学知识,及时批改反馈,发现问题随时解决。他用教师无私的爱照亮了孩子的心灵。每学期末在全年级政治期末考试中总是排在前列。上课时,对学生给予了春天般的关怀。工作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如一地认真负责。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校园中,他总是会心的一笑,拉近了与老师间的距离,工作之余,细心的他主动和同年级同学科老师探讨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他常不耻下问,和我讨论一些问题,并且会幽默的说,现在你是我的老师喽!疲惫的他不顾劳累,每次放学的铃声敲响之后,在办公室里,仍然能够看到他为学生辅导的忙碌而快乐的身影。就是这样全身心地投入学校工作,无怨无悔。用牺牲般的敬业 精神来形容杜老师丝毫不过分。他就像一支燃烧的蜡烛,给他人以光亮,给他人以温暖。真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气、大气、雅气”在他身上彰显得淋漓尽致,他在竭尽全力做最好的自己,用行动诠释着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他经常说,踏踏实实的工作,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他身上没有丝毫暮气,有的是充满朝气的进取 精神,有的是毫不懈怠的敬业 精神,他们的 精神正是我们学校全体老师敬业进取 精神的一个缩影。
曾经以为,高尚的师德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现在我想说高尚是朴素的,它不仅没有闪闪的金光,而且素的不着痕迹,就像春天的小雨,无声无息的飘落下来,滋润着学生的心,
浸润着同事的心。正如父亲所喜欢的那句话,他是绿叶,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自己。我要说,你是春雨,育人无声;你是园丁,无私坦诚;他是寒梅,暗放幽香;你是阳光,传播光明。你用平凡书写伟大,用普通孕育崇高。你是我的启蒙老师,我的中学教师,更是祖国教育的栋梁!
5年前,带着创造一份激情生活的梦想,带着想成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豪情,我义无反顾地加入到红色的幼教大军中,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幼儿教师。
真正成为了幼儿教师我才知道,这份工作中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更没有此起彼伏的喝彩,所拥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付出。也许我是渺小的,茫茫人海中我只是普通的一个;但同时我又是伟大的,因为我是无私奉献的幼儿教师。既然选择了幼儿教师,就等于选择了不一样的生活,选择成为一名守巢人。
也许你会问我:做这样一个不被别人记起的幼儿教师你后悔吗?我会告诉你:不,我永不后悔!因为我看到了一粒粒种子,在爱的呵护下,成长为一株株健康的幼苗,去迎接灿烂的朝阳;因为我看到了一只只小鹰,在我的鼓励下,从嗷嗷待哺到学会飞翔,翱翔在广阔的蓝天;因为我看到了一双双清澈的眼睛,在我们的关爱里,从噙满懵懂泪水到闪动着知识的光芒,用充满自信的微笑,迎接美好的明天。纵然我们的喜悦带着心酸,纵然我们的微笑带着泪水,但是,我们依旧坚定地做一个守巢人,因为这里留下了太多的温暖和感动。
我是个怕冷的人。去年的冬天特别地冷。一次户外活动前,我特别嘱咐孩子们穿好衣服系好扣子,外边很冷。早操结束了,才发现一直惦记着要给孩子们穿暖和的我,竟然只穿着毛衣就站到了刺骨的寒风中。手脚冰凉的我下意识地呵着气暖手。阳阳突然跑到我的身边握住我的手:“老师,你不穿棉袄冷不冷啊?我的手可热了,给你暖暖手吧!”“不用了……”话还没说完,一双双暖融融的小手伸向了我,给了我一股暖流,流向全身的各个部位。多么可爱的孩子啊!这应该是为师者最值得骄傲的时候了,这是你用满腔的爱换取的一份厚礼——一份世俗的天平无法衡量的感情,一份别人无法得到的幸福。
我爱这些朝夕相伴的孩子们,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熟悉,他们的一颦一笑都让我为之牵挂。
那是一个下雨的傍晚,孩子们都被父母亲接走了,只有宁宁默默地坐在角落里。我轻轻走过去安慰他妈妈一会就来了,他却瞪着那双噙满泪水的大眼睛,哽咽地说:“妈妈再也不会来了。”在孩子的哭诉中我得知,原来宁宁的妈妈在几天前出车祸中离世。我的'心紧紧地揪在了一起,泪水划过了脸庞,一把搂过宁宁在她耳旁说:“还有老师,还有老师妈妈啊。”从那以后,在宁宁的口中,我又多了一个称呼,那就是妈妈。每天我都会关注宁宁的一举一动,饭吃得怎么样,衣穿得暖不暖,情绪好不好,日子就在关注这些细小的事情中一天天过去了。我清楚地记得宁宁在毕业的那一天,哭着不肯离开,她说了一句让我这辈子听过最心酸的的话:“老师,我不走,我不想离开你。离开你,我又没有妈妈了。”我紧紧地抱着孩子,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她:“无论在哪里,无论什么时候,老师,永远是你的妈妈!”
当我看到在毕业典礼上孩子们深情地演唱“再见了,老师”时,我总会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因为我知道:又是雏鸟羽翼丰满,飞向更高的天空;又是轮船即将启航,驶向更深的海洋……虽然离开他们我会有诸多的不舍,但更多的是还是祝福。我要说:飞吧!孩子们!老师愿在这里做你们永远的守巢人!
三尺讲台,粉墨耕耘;春蚕烛光,润物无声。在“教育崛起,教师为基”的今天,一位位平凡而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风雨中守护,在信念中坚守,用自己的爱心演绎了一曲曲动人的奉献之歌。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陈会芬老师,她用自己崇高的师德和对教育执着的爱为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无悔的青春。
一、爱是理解
爱是教育的源泉,因为有了爱这个支点,教育就不仅仅是一种手段、一项工作、一件事情,而是一种力量、一种智慧、一份快乐、一份幸福。“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平等,民主,理解,尊重,信任会使我们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更好的帮助他们进步。而陈老师就因为有了这份爱,有了这份理解,奏出了美的乐章。
我不会忘记那是2003年时在她所教的班里有一名叫莫涛的学生,他父母离异后,跟父亲一同生活。因为缺少双亲的关爱,莫涛行为离群,经常迟到、旷课,常因一点小事就向同学大打出手。看到这一切,陈老师并没有因他违犯纪律而训斥、挖苦他,而是像母亲一样地关心他、爱护他。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早晨,陈老师在教室里见到莫涛,却见他只穿了一件薄薄的衬衣,小脸冻得煞白,不停地哆嗦,急忙脱下自己的绒衣给莫涛穿上。这个倔强的孩子轻轻说了声:“我不冷。”了解到因为爸爸昨晚没回家,他没能进去家门,在邻居家借宿一夜时,陈老师又领他去吃饭。父母的漠视、老师的关爱,使得这个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泪水夺眶而出。
面对这个可怜的孩子,陈老师感觉到仅仅给他洗衣、买饭、谈心、补课还是不够的,最关键的是要让他有一个温暖的家。陈老师把莫涛领回自己家,同时想方设法联系他的爸爸、妈妈,要求他们关心这个孩子,给孩子应有的爱。在陈老师的劝说下,莫涛住进了疼爱他的姨妈家。得到了温暖的莫涛从此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性格开朗活泼起来,能严格要求自己了,学习也努力了。看到莫涛的进步和快乐,陈老师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就是这样用真诚去感化学生,用情感去开导,用信心来支撑,用恒心来坚持,把更多的爱心倾注在这些学生的身上;她就是这样理解学生的内心,以教师一颗平等的心唤起一颗冷漠的心,以一个师长和朋友友善的心走入另一颗孤寂的心。
二、爱是责任
有人说,人的内心有两根琴弦,一根是魔鬼的琴弦,一根是天使的琴弦,而教师的责任就是拨动学生心中那根天使的琴弦,而只有天使般的爱心才能拨动学生心中那根天使的弦。陈老师认为,挽救一个问题学生比培养一名优秀学生对社会的影响更大。2002年在陈老师带的五(3)班有一个淘气的闻名全校的学生,打架、旷课、迟到、撒谎、闹堂、顶撞老师,坏学生能做的他都做了,真想像不出一个瘦小的男孩竟有如此的能量。陈老师感到非常棘手,决定从了解学生的过去开始。她花了一周时间,走访了大量有关他的低年级同学、老师、街坊邻居,终于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原来,赵强一二年级时一直聪明好学,但四年级时,家庭发生变故,父母都外出打工,他一下成了无人管的“孤儿”,成绩一落千丈。针对这种情况陈老师对赵强更加关注了,通过班会,生日赠言,让赵强感受到了班集体的温暖;与优秀学生的交往让他感受到同学们的真诚;不声张地为他办理减免学费让他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保护……每次发生冲突,总是耐心倾听他的申诉,每一次申诉之后,总是耐心的帮他分析对与错。逐渐的,打架闹事少了,闹堂的现象不见了,慢慢的赵强将陈老师视作最亲的人,有什么想法都找老师谈心。升入中学后第一年的教师节,赵强居然买了一张贺卡送给陈老师,并在上面写着:“感谢您三年的辛苦照顾,我会永远记着您!”
陈老师深深懂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和荣誉感,即使后进生也不例外,要用耐心和信心给孩子一份期待,一份宽容,因为自尊、荣誉往往是孩子向上进取的力量。她常说:“我们当教师的既要有一张严父的嘴,又要有一颗慈母般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尽到做一个教师的责任。”然而就是她这样默默的付出拨动了无数根天使般的琴弦,因为在她的眼里再小的花也能开得很美。
三、爱是尊重
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学生也不例外,我们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获得学生对我们的尊重、理解和关爱,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就是本着这条宗旨,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找他们谈心,鼓励他们敢于讲真话,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心声来弥补教学方法上的不足。她的班里曾有一个学生因脚部受伤不能到校上课,她便和数学老师一起到家中探望,还坚持两个周放学后到他家里给他补课。有的学生因家庭的变故,学习受到了影响,她便和家长促膝谈心,共同制订对策,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过一阶段,针对班级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她还给学生买铅笔、橡皮、作业本……
四、爱是付出
多少次,陈老师在面对个人利益与学生的利益的时候,总是毫不犹豫地把利益的天平倾斜给了学生。
那是2006年7月30日下午,陈老师的丈夫突然去世,这个消息就如同一个睛天霹雳,打在陈老师的头上,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使正在外出培训学习的陈老师深受打击。可又有谁能想到陈老师在处理完丈夫的后事后,自己孤身一人又将两个孩子送入大学的大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我们实验小学的三尺讲台上又看到了陈老师那熟悉的身影,同事们都劝她在家多休息一段时间,可她微笑着说:“我离不开孩子,如果我走了,就看不到他们小学毕业了,我要亲自把这批孩子送进中学的大门……”一句句朴实的话语,让我们无不为之感动和敬佩。
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去年暑假,刚开学一个星期陈老师忽然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到郑州检查医生让住院做牵引治疗,然而陈老师怕耽误孩子们上课一周后就匆匆赶回来坚持到学校上课,尽管还没有完全恢复,陈老师还是笑容可掬的面对这一群群可爱的孩子们。陈老师就是这样把爱和责任心都付出在了这平凡的教育事业中,在她的眼中这样的投入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甚至是一种美丽人生,她用爱播洒着理想和希望,收获着情感和微笑。
近四十年的教育生涯,陈老师与孩子们一起经历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她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与超凡的工作业绩证实了一个中年教师的人生价值。在这一个个平凡的故事中陈老师浇灌的是心血,绽放的是鲜花,开启的是希望,留下的是鲜花。在这平凡的教育事业中演绎着她的美丽人生!
教师师德主题征文(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说到征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征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知道征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教师师德主题征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必须有高尚的灵魂。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名家,无不把德视为最高智慧。从孔子到陶行知,从柏拉图到苏霍姆林斯基……他们都以德示范,人格的力量就是教育的力量。
有灵魂的教师,首先必须成为一个思想者,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怀疑精神。如果一个教师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他的学生只能是一群精神侏儒和思想奴隶。只有用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只有教师的思想光明才能烛照出学生的精神灿烂,只有教师的情感高尚才能熏陶出学生的高尚情感,只有教师的心理健康才能培育出学生的健康心理,只有教师的人格伟岸与厚重,才不会导致学生人格的猥琐与浅薄。
读书,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思想;有思想,才会有追求。因此,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该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思想。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教师不读书,就不会有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思考、教育智慧、教育活力、教育创新,一句话:就不会有“教育生命”!教师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职业读书人。只有读书,才能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渊博自己的学识水平、陶冶自己的品性修养、升华自己的教育追求、积淀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修炼成为值得学生终身阅读的“圣贤之书”。因此,读书是教师的职业生活和专业生活方式,是教师思想的本源,是教师追求的动力源泉。
有灵魂的教师,始终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对每个孩子的未来负责,让每个孩子获得个性发展的空间,让每个孩子都能幸福成长”是他们坚持不懈的追求。有灵魂的教师坚持“育人至上”,始终把孩子放在心中,把孩子当作发展中的人和能够发展好的人,在他们眼中:孩子有差异,但是没有层次。他们用宽广的胸怀包容孩子,用崇高的人格陶冶孩子,用丰富的学识涵养孩子,用优秀的作品鼓舞孩子,解放孩子,尊重孩子,关注孩子生命的成长,为孩子夯就坚实的心路历程,让孩子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有灵魂的教师,推进的教学是有灵魂的教学。学科思想是学科教学的灵魂。学科思想是形成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是赋予学生“价值生命”的营养要素。道德课堂的教学,是有灵魂的教学,是基于课程标准、基于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教师要在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的指导和统领下,把长期颠倒了的学科教学重心重新颠倒过来,以学科的基本观念、方法论原理为核心,以学科思想方法来组织和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把教学从浅表的知识教学和技巧训练的层面,推进到深入学科本质与核心的思想教学和方法教学的层面上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学科素养的提升和人格的健全与发展。
推进有灵魂的教学,是推进道德课堂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课堂改革与创新之道,更是课堂改革与创新之德!正所谓:合乎道,至于德。
有灵魂的教师,始终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教师的发展意愿是其自主发展的“原动力”,有灵魂的教师总是专注于自身学养的丰厚,不断培育自己的专业情意,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涵养自己的专业精神。他们专注于学生生命成长的本质,专注于唤醒学生的独特,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有灵魂的教师总是能自觉地为自己设定发展目标,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他们把教育当作一种生活,一种蓬勃向上、锲而不舍的生活,在教育这块丰沃的土壤上,种植芳香四溢的花朵,用教育描绘自己的诗意人生,用自己的人生描绘教育理想。
有灵魂的教师,始终坚守教育的道德要求。麦金泰尔说:“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抵抗事实上将会控制他的社会潮流。”有灵魂的教师,永远守护在教育的核心地带,小心呵护教育的本真,不断追求教育的真谛,坚守教育阵地,努力为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有灵魂的教师具备穿越历史、通达未来的智慧,在功利侵蚀的大潮中,总是能保持一份从容和笃定。心静则远,他们不把追逐利益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怀持宁静自由的心态,从容地去追求浮躁时代里朴素的教育真谛。
有灵魂的教师,始终充满育人的幸福感。教育的功利与浮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鼓吹或热衷于“奔跑”,且是“百米冲刺”。站在现实的大地上,有灵魂的教师不但具有批判的精神,更有建设的行为。“教育不能没有梦,但是教育不是梦”,有灵魂的教师总是能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琐事中寻觅到育人的幸福,他们坚持“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一份明智、一份责任和义务。他们能够把问题转化为课题,品味思考的愉悦;他们能把思考转化为行动,体验探究的快乐。他们总能从学生渴盼的双眸中,从学生的点滴进步中,体会到为人师者的自豪和愉悦。
有灵魂的教师,不会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册看成是自己的工资册和奖金发放册。做人有人德,为师有师德。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道德的教师,为学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赋予学生生命以意义和价值,就是最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这是为师之道,更是为师之德!
我们用心教师致力于做一名有灵魂的教师!我们用灵魂做教育,我们用心,您放心!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备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老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和谐、有爱的师生关系。
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
二、尊重家长,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父母是儿童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像家,有着相同的理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像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潜力的队伍,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素质不低于教师、教师只要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建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王子鹏同学是我班上的一名学困生,在家里主要是爷爷照顾他。作为小孩子很调皮并且经常有不完成作业的情况,根据这样的情况我和他爷爷商量把每天的作业写在一个小本子上,回到家让爷爷监督有没有完成作业,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乐教勤业,是师德规范的最高境界。
通过师德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的关于老师劳动有“三重收获”的观念非常正确。他认为老师的劳动一是收获各类人才,二是收获学生真挚的感情,三是收获研究成果。正是这“三重收获”的观念,指导我在教育学的征途上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步伐,潜心钻研学与教的规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细细地体会着教书育人带给我的乐趣。
为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今天的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岗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对我来说不再是平凡、琐碎的单调劳动,而是成了我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
教师工作的教学工作纯熟性源于特的积极进取和勤奋敬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观而深深吸引。我越是勤奋工作,越是能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无穷魅力。
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的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育人先育己。
三尺讲台,粉墨耕耘;春蚕烛光,润物无声。在“教育崛起,教师为基”的今天,一位位平凡而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风雨中守护,在信念中坚守,用自己的爱心演绎了一曲曲动人的奉献之歌。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陈会芬老师,她用自己崇高的师德和对教育执着的爱为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无悔的青春。
一、爱是理解
爱是教育的源泉,因为有了爱这个支点,教育就不仅仅是一种手段、一项工作、一件事情,而是一种力量、一种智慧、一份快乐、一份幸福。“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平等,民主,理解,尊重,信任会使我们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更好的帮助他们进步。而陈老师就因为有了这份爱,有了这份理解,奏出了美的乐章。
我不会忘记那是20xx年时在她所教的班里有一名叫莫涛的学生,他父母离异后,跟父亲一同生活。因为缺少双亲的关爱,莫涛行为离群,经常迟到、旷课,常因一点小事就向同学大打出手。看到这一切,陈老师并没有因他违犯纪律而训斥、挖苦他,而是像母亲一样地关心他、爱护他。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早晨,陈老师在教室里见到莫涛,却见他只穿了一件薄薄的衬衣,小脸冻得煞白,不停地哆嗦,急忙脱下自己的绒衣给莫涛穿上。这个倔强的孩子轻轻说了声:“我不冷。”了解到因为爸爸昨晚没回家,他没能进去家门,在邻居家借宿一夜时,陈老师又领他去吃饭。父母的漠视、老师的关爱,使得这个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泪水夺眶而出。
面对这个可怜的孩子,陈老师感觉到仅仅给他洗衣、买饭、谈心、补课还是不够的,最关键的是要让他有一个温暖的家。陈老师把莫涛领回自己家,同时想方设法联系他的爸爸、妈妈,要求他们关心这个孩子,给孩子应有的爱。在陈老师的劝说下,莫涛住进了疼爱他的姨妈家。得到了温暖的莫涛从此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性格开朗活泼起来,能严格要求自己了,学习也努力了。看到莫涛的进步和快乐,陈老师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就是这样用真诚去感化学生,用情感去开导,用信心来支撑,用恒心来坚持,把更多的爱心倾注在这些学生的身上;她就是这样理解学生的内心,以教师一颗平等的心唤起一颗冷漠的心,以一个师长和朋友友善的心走入另一颗孤寂的心。
二、爱是责任
有人说,人的内心有两根琴弦,一根是魔鬼的琴弦,一根是天使的琴弦,而教师的责任就是拨动学生心中那根天使的琴弦,而只有天使般的爱心才能拨动学生心中那根天使的弦。陈老师认为,挽救一个问题学生比培养一名优秀学生对社会的影响更大。2002年在陈老师带的五(3)班有一个淘气的闻名全校的学生,打架、旷课、迟到、撒谎、闹堂、顶撞老师,坏学生能做的他都做了,真想像不出一个瘦小的男孩竟有如此的能量。陈老师感到非常棘手,决定从了解学生的过去开始。她花了一周时间,走访了大量有关他的低年级同学、老师、街坊邻居,终于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原来,赵强一二年级时一直聪明好学,但四年级时,家庭发生变故,父母都外出打工,他一下成了无人管的“孤儿”,成绩一落千丈。针对这种情况陈老师对赵强更加关注了,通过班会,生日赠言,让赵强感受到了班集体的温暖;与优秀学生的交往让他感受到同学们的真诚;不声张地为他办理减免学费让他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保护……每次发生冲突,总是耐心倾听他的申诉,每一次申诉之后,总是耐心的帮他分析对与错。逐渐的,打架闹事少了,闹堂的现象不见了,慢慢的赵强将陈老师视作最亲的人,有什么想法都找老师谈心。升入中学后第一年的教师节,赵强居然买了一张贺卡送给陈老师,并在上面写着:“感谢您三年的辛苦照顾,我会永远记着您!”
陈老师深深懂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和荣誉感,即使后进生也不例外,要用耐心和信心给孩子一份期待,一份宽容,因为自尊、荣誉往往是孩子向上进取的力量。她常说:“我们当教师的既要有一张严父的嘴,又要有一颗慈母般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尽到做一个教师的责任。”然而就是她这样默默的付出拨动了无数根天使般的琴弦,因为在她的眼里再小的花也能开得很美。
三、爱是尊重
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学生也不例外,我们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获得学生对我们的尊重、理解和关爱,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就是本着这条宗旨,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找他们谈心,鼓励他们敢于讲真话,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心声来弥补教学方法上的不足。她的班里曾有一个学生因脚部受伤不能到校上课,她便和数学老师一起到家中探望,还坚持两个周放学后到他家里给他补课。有的学生因家庭的变故,学习受到了影响,她便和家长促膝谈心,共同制订对策,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过一阶段,针对班级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她还给学生买铅笔、橡皮、作业本……
四、爱是付出
多少次,陈老师在面对个人利益与学生的利益的时候,总是毫不犹豫地把利益的天平倾斜给了学生。
那是20xx年7月30日下午,陈老师的丈夫突然去世,这个消息就如同一个睛天霹雳,打在陈老师的头上,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使正在外出培训学习的陈老师深受打击。可又有谁能想到陈老师在处理完丈夫的后事后,自己孤身一人又将两个孩子送入大学的大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我们实验小学的三尺讲台上又看到了陈老师那熟悉的身影,同事们都劝她在家多休息一段时间,可她微笑着说:“我离不开孩子,如果我走了,就看不到他们小学毕业了,我要亲自把这批孩子送进中学的大门……”一句句朴实的话语,让我们无不为之感动和敬佩。
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去年暑假,刚开学一个星期陈老师忽然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到郑州检查医生让住院做牵引治疗,然而陈老师怕耽误孩子们上课一周后就匆匆赶回来坚持到学校上课,尽管还没有完全恢复,陈老师还是笑容可掬的面对这一群群可爱的孩子们。陈老师就是这样把爱和责任心都付出在了这平凡的教育事业中,在她的眼中这样的投入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甚至是一种美丽人生,她用爱播洒着理想和希望,收获着情感和微笑。
近四十年的教育生涯,陈老师与孩子们一起经历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她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与超凡的工作业绩证实了一个中年教师的人生价值。在这一个个平凡的故事中陈老师浇灌的是心血,绽放的是鲜花,开启的是希望,留下的是鲜花。在这平凡的教育事业中演绎着她的美丽人生!
5年前,带着创造一份激情生活的梦想,带着想成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豪情,我义无反顾地加入到红色的幼教大军中,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幼儿教师。
真正成为了幼儿教师我才知道,这份工作中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更没有此起彼伏的喝彩,所拥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付出。也许我是渺小的,茫茫人海中我只是普通的一个;但同时我又是伟大的,因为我是无私奉献的幼儿教师。既然选择了幼儿教师,就等于选择了不一样的生活,选择成为一名守巢人。
也许你会问我:做这样一个不被别人记起的幼儿教师你后悔吗?我会告诉你:不,我永不后悔!因为我看到了一粒粒种子,在爱的呵护下,成长为一株株健康的幼苗,去迎接灿烂的朝阳;因为我看到了一只只小鹰,在我的鼓励下,从嗷嗷待哺到学会飞翔,翱翔在广阔的蓝天;因为我看到了一双双清澈的眼睛,在我们的关爱里,从噙满懵懂泪水到闪动着知识的光芒,用充满自信的微笑,迎接美好的明天。纵然我们的喜悦带着心酸,纵然我们的微笑带着泪水,但是,我们依旧坚定地做一个守巢人,因为这里留下了太多的温暖和感动。
我是个怕冷的人。去年的冬天特别地冷。一次户外活动前,我特别嘱咐孩子们穿好衣服系好扣子,外边很冷。早操结束了,才发现一直惦记着要给孩子们穿暖和的我,竟然只穿着毛衣就站到了刺骨的寒风中。手脚冰凉的我下意识地呵着气暖手。阳阳突然跑到我的身边握住我的手:“老师,你不穿棉袄冷不冷啊?我的手可热了,给你暖暖手吧!”“不用了……”话还没说完,一双双暖融融的小手伸向了我,给了我一股暖流,流向全身的各个部位。多么可爱的孩子啊!这应该是为师者最值得骄傲的时候了,这是你用满腔的爱换取的一份厚礼――一份世俗的天平无法衡量的感情,一份别人无法得到的幸福。
我爱这些朝夕相伴的孩子们,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熟悉,他们的一颦一笑都让我为之牵挂。
那是一个下雨的傍晚,孩子们都被父母亲接走了,只有宁宁默默地坐在角落里。我轻轻走过去安慰他妈妈一会就来了,他却瞪着那双噙满泪水的大眼睛,哽咽地说:“妈妈再也不会来了。”在孩子的哭诉中我得知,原来宁宁的妈妈在几天前出车祸中离世。我的心紧紧地揪在了一起,泪水划过了脸庞,一把搂过宁宁在她耳旁说:“还有老师,还有老师妈妈啊。”从那以后,在宁宁的口中,我又多了一个称呼,那就是妈妈。每天我都会关注宁宁的一举一动,饭吃得怎么样,衣穿得暖不暖,情绪好不好,日子就在关注这些细小的事情中一天天过去了。我清楚地记得宁宁在毕业的那一天,哭着不肯离开,她说了一句让我这辈子听过最心酸的的话:“老师,我不走,我不想离开你。离开你,我又没有妈妈了。”我紧紧地抱着孩子,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她:“无论在哪里,无论什么时候,老师,永远是你的妈妈!”
当我看到在毕业典礼上孩子们深情地演唱“再见了,老师”时,我总会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因为我知道:又是雏鸟羽翼丰满,飞向更高的天空;又是轮船即将启航,驶向更深的海洋……虽然离开他们我会有诸多的不舍,但更多的是还是祝福。我要说:飞吧!孩子们!老师愿在这里做你们永远的守巢人!
教师,是播撒知识的种子,是传递文明火炬的使者。有人说,教师就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也有人说,教师捧着一颗真心来,不带半根杂草去,如同学生的保姆,每日为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操劳。两年前的九月,当自己真正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后,才切身体会到了其中的味道。学生们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一个个求知的眼神,都让我深深地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感受到了教师行业的幸福感。
场景一:伴随着课堂预备铃的响起,我走进了教室。
“上课!”
“起立!”班长照例大声喊到。
“祝老师教师节快乐!”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感恩的笑。
忙碌的生活已经让我忘记了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但懂事的娃娃们却记得真切。一声祝福除去了一年来工作的疲惫,瞬时感觉为孩子们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进入教师岗位后,在从“学生”到“教师”这种身份转换过程中,在从“学习”到“教学”这种任务转换过程中,我才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不易和崇高责任和使命。对部分学生,特别是一些调皮学生,纵使给他们讲许多道理,他们依然“不懂不接受”,依然我行我素;当我们对他们进行表扬使,他们认为是哄;对他们进行批评,他们认为是整治。可是,学生生病了,你去看看他,他就会责备自己曾经让你操心了;学生家里有困难,你给他以帮助,他就会怀着感激之情下决心改掉自己的毛病;学生有了困惑,你去找他谈心、关心他,他就会下决心听你的话……这许许多多关心和爱护学生的行为和举止,会叩响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会使学生懂得和接受你的教诲,所以,只有让爱扎根于育人土壤,教育才是有效的。
场景二:周一晚上19:30,高三理综组的老师们仍然在办公室埋头做题,认真备课。
为第二天的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下课铃一响,学生们纷纷进入办公室问题,老师们为学生细心讲解,答疑解惑。也有班主任们主动找学生谈心,帮助学生们解决近期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
教师的工作对象非常特殊,他们都是天使一般的人,是活生生的生命,是家庭背景和个性迥异的个体,是身体不断成长和灵魂有待塑造的芽苗,也是家庭及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作为教师,如果我们师德有失,有违师道,必然伤害学生,辜负学生、家长及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殷切期待,并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和社会问题。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党和国家把无限的厚望寄托在了教师身上。教师,代表了希望与未来,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维系的基础,是社会进步的保障,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薪火传递者。中学教师不但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任,而且对国家道德建设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作为教育者,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精深的学识,而且应有崇高的品行。
场景三:艳阳高照的操场上,是学生列队跑操的身影。
细看发现,每一个方队的最后,都有班主任跟操。学生们挥汗如雨,班主任也是大汗淋漓。“团结奋进,逐梦扬帆!1,2,3,4,1!2!3!4!”气势磅礴的口号是班主任和学生的呐喊。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辛苦操劳的班主任们将班里的每一名学生看做自己的孩子,细心地教育、呵护。师的职业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清贫而艰辛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们脸上却永远挂着晨曦般的笑容,正是因为老师们都愿自己像一片绿叶,默默地去成就果实的辉煌,才有今天的桃李满天。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合格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学生。
一位师德高尚的教师,就是一个富有强烈的人格魅力的人。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倍受学生的喜爱。他们的一言一行,他们的品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件事,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老师的言传身教,雕刻着孩子们的心灵,甚至影响人的一生。正如一位西方教育学家所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教育的本质意义,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智慧的启迪,更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互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特点,决定了道德在教育中的力量和作用。
学校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不但要在学校和教学活动中抵制各种丧失道德的行为,还要身体力行并向学生灌输正确的德才关系。要用自己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向品德高尚的行为学习,以丧失品德的行为为耻,不单单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言传身教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向“德才兼备”的目标进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广大教师队伍牢固树立高尚的师德,自觉践行为师之道,才能守住教育事业的底线,积极解决当下存在的诸多教育问题,更快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让教育发展成果惠及个人家庭和国家社会。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征文吧,征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征文的出现。那么一般征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师德主题征文范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
于程和王茂宇同学是两个听力有严重障碍的聋童,他们戴上助听器后的听力也不及正常儿童的十分之一。这给他们的学习和交往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也给老师传授知识带来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面对着聪明可爱,渴求新知的孩子,我的心灵感到了强烈的震憾。做为一名人民教师有责任让他们接受正常的教育,让他享受到其他孩子能够享受到的一切权利。课堂上,为了让他听懂我说的一句话,我经常口对口地为他单独说上五、六遍。下课了,为了使他读准一个字母,我几十遍地和他们一起重复那些单调的发音;为了和他扫除交流障碍,课下我刻苦学习聋童心理学,仔细揣摩他们的独特个性;为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我更是抓住一切机会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和其他正常同学一样参加唱歌、跳舞等集体活动;面对他们的调皮和恶作剧,我一次次苦口婆心地与他们进行谈心交流,帮助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孙浩同学在听、说、读、写、算、唱、跳、动手实践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正常儿童的水平。
二、尊重家长,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教育潜力的队伍,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素质并不低于教师,教师只有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三、乐教勤业,是师德规范的最高境界。
通过师德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的关于老师劳动有“三重收获”的观念非常正确。他认为老师的劳动一是收获各类人才,二是收获学生真挚的感情,三是收获科研成果。正是这“三重收获”的观念,指引我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步伐,潜心钻研学与教的规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细细地体会着教书育人带给我的乐趣。
为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今天的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岗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对我来说不再是平凡、琐碎的单调劳动,而是成了我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
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积极进取和勤奋精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我越是勤奋工作,越是能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无穷魅力。
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
当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这样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我想,同样可推而广之,那就是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优秀的教师。
因此,优秀的教师必须懂得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教师的责任;懂得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是严与爱的有机体现,是理智与热情的巧妙结合。
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同时陶先生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诠释了“爱”的涵义。有一天,陶先生看到一位男学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先生了解了一下情况回到办公室,见到那个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拿出了第三块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应该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掏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咱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通过这个小故事,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道理:有些老师从个别差学生身上找不到可赞扬可夸奖的。理由,除了不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缺少爱心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
所以我认为:教育的爱,能温暖人的心灵;教育的爱,能鼓励人一直朝前迈进。有人说:有爱才有追求,有对爱的追求,才有对爱的奉献。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
作为一名教师,所面临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渴求知识,有着五彩斑斓般梦想的孩子们,对他们更应该给予无私的爱。唯有爱的雨露才能催开最美的花朵;唯有爱的交流,才能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的彩桥。我们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像春风那样慢慢吹开学生的心扉,就应该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爱学生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
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严是有标准的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不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严。严格要求不等于惩罚学生,应该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畏之。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于真诚的爱。严以爱为基础,爱以严为前提,严爱结合,爱而不纵,严而不凶。严格之水只有渗透情爱之蜜,才能成为爱的甘露。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拥有独立的思维,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多一份肯定,少一份否定;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对学生要真诚,真诚地与学生交往,给学生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的良师益友。
三、爱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问题生”也不例外,相反,对他们要给予更多的爱。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闪光点真正闪光,使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激起其学习的斗志。转化“问题生”除了多观察外,还应多了解多关心、多谈心少发火、不体罚、不放弃。实践证明,从爱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问题生”是可以转化的。
我在想: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那么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所以教师要真正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只有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同时教师的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增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然而,对学生除了所给予的爱以外,我们还应有一份责任感。如果说一切教育都是源于爱的话,那么更确切地说是基于一份深深的责任。我们说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其实责任也是一种爱,正如歌德所说的那样:“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我们都知道坏学生是家庭的溺爱和社会不良环境塑造出来的,所以教师的工作就是一种“以人为善,以人为本”的工作,是心灵塑造、价值观与人生观塑造的人性工作。就是要以“人性向善”为价值理念引导学生去营造明丽的内心生活;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去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去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总而言之,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学生的责任感是每个教师所必备的,热爱学生又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搞好教育工作的原动力。对孩子多一份爱吧,因为在给予的同时会多一份收获;对孩子多一份责任感吧,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愧对教师的这个称号。
我的学校,我的身边,有许多最可爱的人。虽然,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气吞山河的气魄,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荣誉,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但是,他们工作认真, 思想进步,勤劳爱生,桃李满天下。他们是谁呢?他们就是我亲爱的同事们!每天、每时、每刻,我耳边、眼前、心里都被他们聪明的行为充斥着、感动着!年轻教师精力充沛,积极向上,她们的青春让我感动。年长教师 精神矍铄,阅历丰富,教学功底深厚,让我充满敬意。这就是我们教师的生活写照。就在这平淡、琐碎中,就在我的身边,涌现出许多感人的师德故事。
我身边的优秀教师很多,而我最想说的就是生活在我身边,朝夕相处的,有四十年教龄的老教师——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第二十一中学的语文老师,他身材魁梧,格外 精神,睿智的目光显得尤为宽厚。在教育管理中一如他的为人,数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地工作,孜孜不倦地育人,做得踏踏实实,卓有成效。时间、精力的奉献和牺牲在他身上体现的尤为突出,学校对于他的概念如同自己的家,他的许多准备性事务几乎都是在晚上、周末或节假日进行的,还会经常把工作带到家中,工作到深夜。尽管他有疲劳,但只要他站在大家面前的时候就总是表现出 精神振奋的感觉、充满力量的感觉,让大家从他的身上看到一种积极向上的 精神、一种克服困难的态度和为了大家而奉献牺牲的行动……这种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让我深深感动。
年过六十的他,在教育这片土地上摸爬滚打已经历了四十个春秋。由于是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不仅需要辅导晨读,还需检查学生纪律,因此每天披星戴月的上班。每天清晨,他戴着眼镜,在办公室里认真的备课,对于课程中琐碎的知识,他达到了夸张的细致。教参书一遍遍的翻,知识点一丝丝的写,整个课本写的批注,如同群蚁排衙,密密麻麻,但清晰明了。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创造出学案与 教案整合式教学,着眼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帮助学生及时 总结当堂所学知识,及时批改反馈,发现问题随时解决。他用教师无私的爱照亮了孩子的心灵。每学期末在全年级政治期末考试中总是排在前列。上课时,对学生给予了春天般的关怀。工作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如一地认真负责。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校园中,他总是会心的一笑,拉近了与老师间的距离,工作之余,细心的他主动和同年级同学科老师探讨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他常不耻下问,和我讨论一些问题,并且会幽默的说,现在你是我的老师喽!疲惫的他不顾劳累,每次放学的铃声敲响之后,在办公室里,仍然能够看到他为学生辅导的忙碌而快乐的身影。就是这样全身心地投入学校工作,无怨无悔。用牺牲般的敬业 精神来形容杜老师丝毫不过分。他就像一支燃烧的蜡烛,给他人以光亮,给他人以温暖。真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气、大气、雅气”在他身上彰显得淋漓尽致,他在竭尽全力做最好的自己,用行动诠释着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他经常说,踏踏实实的工作,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他身上没有丝毫暮气,有的是充满朝气的进取 精神,有的是毫不懈怠的敬业 精神,他们的 精神正是我们学校全体老师敬业进取 精神的一个缩影。
曾经以为,高尚的师德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现在我想说高尚是朴素的,它不仅没有闪闪的金光,而且素的不着痕迹,就像春天的小雨,无声无息的飘落下来,滋润着学生的心,
浸润着同事的心。正如父亲所喜欢的那句话,他是绿叶,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自己。我要说,你是春雨,育人无声;你是园丁,无私坦诚;他是寒梅,暗放幽香;你是阳光,传播光明。你用平凡书写伟大,用普通孕育崇高。你是我的启蒙老师,我的中学教师,更是祖国教育的栋梁!
5年前,带着创造一份激情生活的梦想,带着想成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豪情,我义无反顾地加入到红色的幼教大军中,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幼儿教师。
真正成为了幼儿教师我才知道,这份工作中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更没有此起彼伏的喝彩,所拥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付出。也许我是渺小的,茫茫人海中我只是普通的一个;但同时我又是伟大的,因为我是无私奉献的幼儿教师。既然选择了幼儿教师,就等于选择了不一样的生活,选择成为一名守巢人。
也许你会问我:做这样一个不被别人记起的幼儿教师你后悔吗?我会告诉你:不,我永不后悔!因为我看到了一粒粒种子,在爱的呵护下,成长为一株株健康的幼苗,去迎接灿烂的朝阳;因为我看到了一只只小鹰,在我的鼓励下,从嗷嗷待哺到学会飞翔,翱翔在广阔的蓝天;因为我看到了一双双清澈的眼睛,在我们的关爱里,从噙满懵懂泪水到闪动着知识的光芒,用充满自信的微笑,迎接美好的明天。纵然我们的喜悦带着心酸,纵然我们的微笑带着泪水,但是,我们依旧坚定地做一个守巢人,因为这里留下了太多的温暖和感动。
我是个怕冷的人。去年的冬天特别地冷。一次户外活动前,我特别嘱咐孩子们穿好衣服系好扣子,外边很冷。早操结束了,才发现一直惦记着要给孩子们穿暖和的我,竟然只穿着毛衣就站到了刺骨的寒风中。手脚冰凉的我下意识地呵着气暖手。阳阳突然跑到我的身边握住我的手:“老师,你不穿棉袄冷不冷啊?我的手可热了,给你暖暖手吧!”“不用了……”话还没说完,一双双暖融融的小手伸向了我,给了我一股暖流,流向全身的各个部位。多么可爱的孩子啊!这应该是为师者最值得骄傲的时候了,这是你用满腔的爱换取的一份厚礼——一份世俗的天平无法衡量的感情,一份别人无法得到的幸福。
我爱这些朝夕相伴的孩子们,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熟悉,他们的一颦一笑都让我为之牵挂。
那是一个下雨的傍晚,孩子们都被父母亲接走了,只有宁宁默默地坐在角落里。我轻轻走过去安慰他妈妈一会就来了,他却瞪着那双噙满泪水的大眼睛,哽咽地说:“妈妈再也不会来了。”在孩子的哭诉中我得知,原来宁宁的妈妈在几天前出车祸中离世。我的心紧紧地揪在了一起,泪水划过了脸庞,一把搂过宁宁在她耳旁说:“还有老师,还有老师妈妈啊。”从那以后,在宁宁的口中,我又多了一个称呼,那就是妈妈。每天我都会关注宁宁的一举一动,饭吃得怎么样,衣穿得暖不暖,情绪好不好,日子就在关注这些细小的事情中一天天过去了。我清楚地记得宁宁在毕业的那一天,哭着不肯离开,她说了一句让我这辈子听过最心酸的的话:“老师,我不走,我不想离开你。离开你,我又没有妈妈了。”我紧紧地抱着孩子,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她:“无论在哪里,无论什么时候,老师,永远是你的妈妈!”
当我看到在毕业典礼上孩子们深情地演唱“再见了,老师”时,我总会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因为我知道:又是雏鸟羽翼丰满,飞向更高的天空;又是轮船即将启航,驶向更深的海洋……虽然离开他们我会有诸多的不舍,但更多的是还是祝福。我要说:飞吧!孩子们!老师愿在这里做你们永远的守巢人!
三尺讲台,粉墨耕耘;春蚕烛光,润物无声。在“教育崛起,教师为基”的今天,一位位平凡而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风雨中守护,在信念中坚守,用自己的爱心演绎了一曲曲动人的奉献之歌。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陈会芬老师,她用自己崇高的师德和对教育执着的爱为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无悔的青春。
一、爱是理解
爱是教育的源泉,因为有了爱这个支点,教育就不仅仅是一种手段、一项工作、一件事情,而是一种力量、一种智慧、一份快乐、一份幸福。“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平等,民主,理解,尊重,信任会使我们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更好的帮助他们进步。而陈老师就因为有了这份爱,有了这份理解,奏出了美的乐章。
我不会忘记那是2003年时在她所教的班里有一名叫莫涛的学生,他父母离异后,跟父亲一同生活。因为缺少双亲的关爱,莫涛行为离群,经常迟到、旷课,常因一点小事就向同学大打出手。看到这一切,陈老师并没有因他违犯纪律而训斥、挖苦他,而是像母亲一样地关心他、爱护他。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早晨,陈老师在教室里见到莫涛,却见他只穿了一件薄薄的衬衣,小脸冻得煞白,不停地哆嗦,急忙脱下自己的绒衣给莫涛穿上。这个倔强的孩子轻轻说了声:“我不冷。”了解到因为爸爸昨晚没回家,他没能进去家门,在邻居家借宿一夜时,陈老师又领他去吃饭。父母的漠视、老师的关爱,使得这个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泪水夺眶而出。
面对这个可怜的孩子,陈老师感觉到仅仅给他洗衣、买饭、谈心、补课还是不够的,最关键的是要让他有一个温暖的家。陈老师把莫涛领回自己家,同时想方设法联系他的爸爸、妈妈,要求他们关心这个孩子,给孩子应有的爱。在陈老师的劝说下,莫涛住进了疼爱他的姨妈家。得到了温暖的莫涛从此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性格开朗活泼起来,能严格要求自己了,学习也努力了。看到莫涛的进步和快乐,陈老师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就是这样用真诚去感化学生,用情感去开导,用信心来支撑,用恒心来坚持,把更多的爱心倾注在这些学生的身上;她就是这样理解学生的内心,以教师一颗平等的心唤起一颗冷漠的心,以一个师长和朋友友善的心走入另一颗孤寂的心。
二、爱是责任
有人说,人的内心有两根琴弦,一根是魔鬼的琴弦,一根是天使的琴弦,而教师的责任就是拨动学生心中那根天使的琴弦,而只有天使般的爱心才能拨动学生心中那根天使的弦。陈老师认为,挽救一个问题学生比培养一名优秀学生对社会的影响更大。2002年在陈老师带的五(3)班有一个淘气的闻名全校的学生,打架、旷课、迟到、撒谎、闹堂、顶撞老师,坏学生能做的他都做了,真想像不出一个瘦小的男孩竟有如此的能量。陈老师感到非常棘手,决定从了解学生的过去开始。她花了一周时间,走访了大量有关他的低年级同学、老师、街坊邻居,终于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原来,赵强一二年级时一直聪明好学,但四年级时,家庭发生变故,父母都外出打工,他一下成了无人管的“孤儿”,成绩一落千丈。针对这种情况陈老师对赵强更加关注了,通过班会,生日赠言,让赵强感受到了班集体的温暖;与优秀学生的交往让他感受到同学们的真诚;不声张地为他办理减免学费让他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保护……每次发生冲突,总是耐心倾听他的申诉,每一次申诉之后,总是耐心的帮他分析对与错。逐渐的,打架闹事少了,闹堂的现象不见了,慢慢的赵强将陈老师视作最亲的人,有什么想法都找老师谈心。升入中学后第一年的教师节,赵强居然买了一张贺卡送给陈老师,并在上面写着:“感谢您三年的辛苦照顾,我会永远记着您!”
陈老师深深懂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和荣誉感,即使后进生也不例外,要用耐心和信心给孩子一份期待,一份宽容,因为自尊、荣誉往往是孩子向上进取的力量。她常说:“我们当教师的既要有一张严父的嘴,又要有一颗慈母般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尽到做一个教师的责任。”然而就是她这样默默的付出拨动了无数根天使般的琴弦,因为在她的眼里再小的花也能开得很美。
三、爱是尊重
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学生也不例外,我们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获得学生对我们的尊重、理解和关爱,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就是本着这条宗旨,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找他们谈心,鼓励他们敢于讲真话,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心声来弥补教学方法上的不足。她的班里曾有一个学生因脚部受伤不能到校上课,她便和数学老师一起到家中探望,还坚持两个周放学后到他家里给他补课。有的学生因家庭的变故,学习受到了影响,她便和家长促膝谈心,共同制订对策,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过一阶段,针对班级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她还给学生买铅笔、橡皮、作业本……
四、爱是付出
多少次,陈老师在面对个人利益与学生的利益的时候,总是毫不犹豫地把利益的天平倾斜给了学生。
那是2006年7月30日下午,陈老师的丈夫突然去世,这个消息就如同一个睛天霹雳,打在陈老师的头上,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使正在外出培训学习的陈老师深受打击。可又有谁能想到陈老师在处理完丈夫的后事后,自己孤身一人又将两个孩子送入大学的大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我们实验小学的三尺讲台上又看到了陈老师那熟悉的身影,同事们都劝她在家多休息一段时间,可她微笑着说:“我离不开孩子,如果我走了,就看不到他们小学毕业了,我要亲自把这批孩子送进中学的大门……”一句句朴实的话语,让我们无不为之感动和敬佩。
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去年暑假,刚开学一个星期陈老师忽然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到郑州检查医生让住院做牵引治疗,然而陈老师怕耽误孩子们上课一周后就匆匆赶回来坚持到学校上课,尽管还没有完全恢复,陈老师还是笑容可掬的面对这一群群可爱的孩子们。陈老师就是这样把爱和责任心都付出在了这平凡的教育事业中,在她的眼中这样的投入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甚至是一种美丽人生,她用爱播洒着理想和希望,收获着情感和微笑。
近四十年的教育生涯,陈老师与孩子们一起经历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她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与超凡的工作业绩证实了一个中年教师的人生价值。在这一个个平凡的故事中陈老师浇灌的是心血,绽放的是鲜花,开启的是希望,留下的是鲜花。在这平凡的教育事业中演绎着她的美丽人生!
更优秀的人才,今天的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岗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对我来说不再是平凡、琐碎的单调劳动,而是成了我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积极进取和勤奋精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我越是勤奋工作,越是能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无穷魅力,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育人先育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校应该是一片圣洁的土壤。我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为了使教师们深刻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知道什么样的教师才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教师,并且时刻用教师的道德职业规范来约束自我,从自我修养、道德品质、教学教风上处处以身作则。如今,老师们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乐于奉献,用他们过硬的自身修养展示了新时代教师的师德风尚。篇二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理想是崇高的,有了理想就不会为钱财和其他私利去奋斗。“获得”的是高尚的精神(或奋斗的幸福感生,必须是爱与严相结合。爱与严相辅相成,都是教育的条件、手段和动力。公正原则要求:爱,不是出于个人的狭隘感情或“自然好恶”,而是出于教师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出于一种高尚的道德感,责任感;严,也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理,严中有方、严中有度。教育不是知识的发售、更不是单纯的灌输,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潜心研究教育的自身规律,选择公正合理态度、方法教育学生。 第三,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 如何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和长进程度给予恰当评价,历来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根据教育劳动的特点,教育公正不仅仅限于在“分数”面前“一律平等”的“外表公正”,而是更注重以追求最大限度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的“实质公正”。恰当地处理好“外表公正”与“实质公正”的相互关系,是一个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尤其在当前“高分=重点学校=名牌大学=好工作=高收入”的背景一时难以改变的情的情况下,教师坚持做到在试卷,规则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不抱成见,不循私情,规范准确,也是体现教育公正要求的重要方面。 第四,对学生“赏罚”要公平合理。 “信赏必罚”,原本是政治家们的用人之术。如今“赏罚”的运用已成为教师教育、激励和规范学生行为的经常性措施。教育公正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赏罚”,必须以教育为前提,必须在实施中做到“赏罚”有据、“赏罚”有度、“赏罚”公平。 所谓“赏罚”有据,是指“赏罚”必须有事实和规章的依据。 “赏”,一定要给予有立功表现的学生;“罚”,一定要给予主观上有过错的学生。并且要依据(符合教育行政法规的)规定行事,不能“政出多门”,更不能随心所欲。 所谓“赏罚”有度,一是指“赏”的面不宜太宽,搞平均主义;也不能太狭,而被少数“冒尖”的学生“垄断”;二是 “赏”不宜太厚。现在有的教师也崇尚社会上那套作法,动辄对 “好”学生予以重奖,其后患无穷。一方面,学校的财力有限,即便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一个阶段奖励过高,会给后阶段奖励形成压力,甚至无奖可赏;另一方面,也给得奖者造成赏一定要厚,不厚就刺激不起积极性的心态,滋长他们一味追求物质利益的不健康思想。再一方面,因为奖赏过高,引起其他学生的不满,反而使多数人的积极性受到抑制。三是“赏”一定要以精神奖励为主。因为靠物质刺激是很难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觉悟的“四有”新人的。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曾发过这样的议论:“子之能孝者,必其不以亲之田庐为恩者也;臣之能忠者,必其不以君之爵禄为恩者也;友之能信者,必其不以友之车裘为恩者也”。旨望以物质利益来刺激积极性,连“孝子”、“忠臣”、“挚友”都培养不出,何谈培养大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孔子曾说:“不教而诛,非也,”说明“教”是教育的最高原则。“罚”,一定要有足够的惩戒性质,否则是不可取的。 所谓赏罚公平,是指教师在赏罚学生的问题上,决不能为个人的爱憎亲疏所干扰,要做到“有功虽仇亦赏,有过虽亲必罚”;不管是赏是罚都要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不能个人说了算,同时要让学生明了因故,这样才称得上赏罚公平。 第五,公平公正地处理涉及学生的各类矛盾。 公正原则要求教师在处理涉及学生的矛盾的时候,必须主持公道。必须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寻求相称的解决办法,妥善处理。要做到“公平如秤”,不偏袒一方,责难一方。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和社会公正向理想境界的逼近,教育公正的内容和要求将不断得到充实。 三、教育公正与学生人格的培养 公正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社会愈是进步,人们对公正的内在需求愈是强烈。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决不会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物质财富绝对量的增加。人们会越来越强烈地渴求社会关系中的公平公正,公正是人格尊严,人的价值的不可或缺的前提。 实践教育公正,是教师从教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是教师高尚人格和美好品质的生动体现,也是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重要内容。教师的公正、无私、善良、正直,能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体验到公正的合理性,从而成为他们成长的健康心理的基础。 第二,学校并不都重视教育公正。 由于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第三者要对教师的偏私与不公正作出准确评判往往有一定难度,教育公正或许也因此而成为人人皆知的“模糊问题”。有的学校从不重视对教师进行公正观念的教育;有的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实际存在的不公行为不加约束,甚至不闻不问,以致在一些地方,教师侮辱、体罚学生,随意罚没学生钱物,或考试送分、试卷泄秘、集体作弊等从教不公、从教不廉的严重事件时有发生。而遭遇此类不公的学生,多数不愿张扬,但却积怨于心。据笔者了解,学生或学生家长对教师的品质缺陷,最不能原谅或结怨最多的是教师的偏私与不公正。 第三,社会不良风气干扰教育公正。 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这是由教师肩负的神圣职责决定的。但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个职业群体,其实际的道德水准离不开现实的社会存在,并始终受到整个社会职业道德环境的影响或制约。当前社会出现的多元的价值导向,人们公正观念的淡薄,特别是干扰社会公正的社风、行风,是影响教师公正从教的外因。 直面现实,笔者以为,应果断采取以下对策: 1. 重视把教育公正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要让所有教师了解教育公正,重视教育公正,确立教育公正的价值信念,增强履行教育公正的道德责任感,正义感、使命感,坚定道德意志,全面实践教育公正。 2. 鼓励教师潜心研究和掌握教育和教学规律,选择公正合理的态度、方法教育学生。要力求做到内心公正与外在行为公正的统一、动机公正与效果公正的统一。 3. 大力纠正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尤其是关系风,人情风和“一切向钱看”的腐败风。要建立制度制止从教不廉和不公的行为。如从最常见的亲友托情“帮忙”、学生家长平白馈赠,到公开以考分、名额、文凭、学位换取或变相换取金钱等等。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和教育,对个别品行恶劣,严重违背公正原则并造成不良后果的,要公开揭露,予以重罚,直至开除公职,以纯洁教师队伍。 最后,综合治理教育环境,尤其是教师职业环境。要加大对《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提高全社会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和依法从教的意识和水平。教育行政部门,要经通过完善教育立法,倡导社会教育关系的公平公正,要规范教育“市场”,消除教育行业的“假冒伪劣”和无序“竞争”。类学校,要集中精力抓好教育,少一点“在教言商”,要通过依法治校,强化管理,保证公平公正原则在学校招生、收费、教育、毕业生推荐就业等各个环节都得到具体落实。 笔者设想,如果全社会能向重视国家司法机关司法公正和干部廉洁从政那样,关注教育公正和廉洁从教问题,教育公正的实现便有了切实的保证。师德论文 在开展师德学习的基础上,我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组成了一个教育教学的有机整体,其中教师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只有教师寓德于教,为人师表,才能使这个有机整体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一、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于程和王茂宇同学是两个听力有严重障碍的聋童,他们戴上助听器后的听力也不及正常儿童的十分之一。这给他们的学习和交往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也给老师传授知识带来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面对着两个聪明可爱,渴求新知的孩子,我的心灵感到了强烈的震憾。做为一名人民教师有责任让他们接受正常的教育,让他们享受到其他孩子能够享受到的一切权利。课堂上,为了让他们听懂我说的一句话,我经常口对口地为他们俩单独说上五、六遍。下课了,为了使他们读准一个字母,我几十遍地和他们一起重复那些单调的发音;为了和他们扫除交流障碍,课下我刻苦学习聋童心理学,仔细揣摩他们的独特个性;为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我更是抓住一切机会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和其他正常同学一样参加唱歌、跳舞等集体活动;面对他们的调皮和恶作剧,我一次次苦口婆心地与他们进行谈心交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的不懈努力,于程和王茂宇同学在听、说、读、写、算、唱、跳、动手实践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正常儿童的水平。在第一学年的期末考试中,他俩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于程同学还被评上了三好学生。二、 尊重家长,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我定期把学校各个阶段的学习、活动等情况以《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发给家长,然后,请家长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反馈意见。每次的《致家长一封信》都是我利用双休日的休息时间完成的。信中要对全班的各项工作做全面总结,并要对每位同学的表现进行具体分析,列出在最近时期各个方面表现较好同学的名单。 这一做法,使家长对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都很关心。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给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在实际工作中,我把学生在校的表现以《学校行为录》的行式及时反馈给家长,使家长能够详细地了解到孩子在校的纪律、学习、劳动等各方面的表现,再请家长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以《家庭品德表》的行式及时反馈给我。这一做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我通过《家庭品德表》,及时地了解到学生在家的各种表现,为我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我长期坚持这种信息交换,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优化育人环境。我将自己这一做法,撰写成德育论文《小公民自我教育行为录》获得了中央教科所举办的德育论文评比一等奖。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教育潜力的队伍,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素质并不低于教师,教师只有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三、 乐教勤业,是师德规范的最高境界。通过师德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的关于老师劳动有“三重收获”的观念非常正确。他认为老师的劳动一是收获各类人才,二是收获学生真挚的感情,三是收获科研成果。正是这“三重收获”的观念,指引我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步伐,潜心钻研学与教的规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细细地体会着教书育人带给我的乐趣网络小班教学是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新型教学形式。为了制作出一个适合网络小班学生使用的识字课件,我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半夜,不会的就翻书,感觉不理想再重做。一遍又一遍的尝试,终于成功了。第二天,在课堂上展示这个课件,同学们欢欣鼓舞,非常喜欢,为激励他们多识字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指导同学们写好起步作文,我利用课余时间,从全班同学的暑假日记中选取了三十多篇优秀日记加以修改,又在每一篇日记后面加上了详细的批语,在自家的电脑上打印了25页。接着,我又自己花钱到外面的复印店给每个同学复印了一本。当同学们看到自己幼稚的日记被打印成铅字时,每一张小脸上都充满了喜悦和自豪。他练习写日记的劲头更足了。不断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寻找科学的育人规律,是勤业乐教的重要体现。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积极进取和勤奋精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我越是勤奋工作,越是能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无穷魅力。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尊重�6�1宽容�6�1平等据说,从全国中小学生问卷调查得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的突出品质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信任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注重对学生个体生命的理解,尊重和关爱,培养适应社会进步的具有主体人格的人,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新的课程体系的目标取向。因此,在学生成长历程中担任重要角色的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一、尊重学生首先要对学生有爱心爱心,是燃烧的火,会让绝望的心灵重新点燃。作为教师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热爱学生。在日常工作中,深入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应事事注意,时时留心,缌观察每一个学生。当学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难,学习中失去信心时,教师应给予慈母般的温暖和帮助,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当学生体验到你的爱心,他们就会直视困难,努力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扬起理想的风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二、尊重学生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要宽容著名作家雨果说过:"世界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俗话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权叶,当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只要有人类存在,人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就存在。所以作为教师对学生要宽容,豁达,教师要同情那些缺少天赋,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的或者成绩差,或者犯了错误的学生,用同情心去唤醒儿童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他们清除自卑感,排除他们的烦恼和悲伤,用热情和温暖鼓励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当遇到学生"顶牛""越轨"时,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三思而后行,尤其需要有自我批评的勇气和精神,也许学生的"顶牛""越轨"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萌发,作为教师要小心呵护,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三、尊重学生最根本的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就应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不能硬性地按照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评价要求每个学生。这种差异要求教师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分层施教,帮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取发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歧视学生的现象,也才能让优生"吃饱",培养出更多有创新能力的尖子生,让"优、中、差"都取得更大的进步。现代教育的民主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只有尊重才有平等,只有平等才有信任,有了信任,教师才可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最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们放下你的架子,弯下你的腰,学生就会向你微笑。让美丽的人生从感动中走来 教育是门艺术,我认为掌握这门艺术并不在教龄的长短,与各位相比,我多的只是教龄,而对这艺术我只是个叩门者,倒是这七八年来品尝了一些教育的苦乐酸甜,我感谢大家给我这个诉说的机会,为了使说话不至于漫无目的还是确定一个话题吧:让美丽的人生从感动中走来。老师们聚在一起常感叹:现在的学生不好教,打不得,骂不得,批不得不用说,还冷漠挑剔。上届我班有一位性情孤傲、同学关系紧张,认为所有老师都不够优秀的女生。我想,以诚心与人便没有攻不破的堡垒,更何况以之待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呢,相信自己会用真诚赢得她的信赖,于是时不时就找她谈心。但没料到她在班里向同学扬言:“哼,她没什么可怕的,欺软怕硬,根本不敢把我怎么样!”还有一个男生不但学习习惯不好,迟到、上课说话更是屡教不改,一次我请来家长交流情况,最后我让他当着家长的面对今后的行为表个态,他说:“以后好好做”我又追问了一句,他却说:“我敢不好好做吗,我怕你报复我。”自己的诚心付出得到的是学生的冷漠的拒绝,着实很痛心。我思考,学生的冷漠从家庭的角度来看,父母对子女的有求必应,过多的安全教育,让孩子不能正常的与人相处,甚至怀疑一切;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上对个性的张扬使得稚嫩的心把标新立异与叛逆当成了个性来追求,这就难免使教学在一部分学生中成为了老师的一相情愿。然而,我认为冷漠是一种人性的缺失,是学业、事业路上的绊脚石。身为教师,育人为本,我们有责任让学生走出冷漠,在阳光下绽放花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要创造出让自己感动的人。遵循这一理念,我尝试了一些做法,收获还是颇丰的。首先,给学生创造一个温暖的环境。冷漠也是缺乏对生活的感动,这并非是身边缺少感动的人和事,只是常常视而不见。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我曾给学生布置了一份作业:每人用一周时间去发现身边同学的优点或发生在同学间感人的事,然后我开了一次“可爱的同学”的主题班会,让同学在班会上交流发现,在第一位同学羞涩的讲述后,发言的同学此起彼伏,一个个可爱动人的形象被描画了出来,再看那发言的听讲的一个个漾开了笑脸。之后的周记本上就有了“名人某某”、“淘气大王”、“同桌的她”,更有了“可爱的校园我的家”等生动鲜活的精彩纷呈的文章了。不仅如此,同学间互帮互助的场景也时时感动着我。同学间能互帮互助,互关互爱是形成良好班风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班风除了同学间互帮互助,还应亲师信道,班主任是搭建学生与任课老师间的桥梁,为了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自己的老师,使任课老师不会因与学生课下交流少而给学生的印象只限于课堂上讲授知识时蹙额锁眉的那一面,我又开了一次“我们的老师”的主题班会。在学生谈了自己眼中的老师后,我把不为学生所知的各位老师的为人做了补充介绍。例如,英语老师的勤奋好学,不苟言笑;物理老师文理兼通,办公室里常常妙语连珠,睿智非凡等等。我从学生脸上读到了“感动”“景仰”,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依然要求我再讲些老师们的佳话。这使我感到只有学生觉得老师可爱可敬,我们的教育才不会是赶鸭子上架。身边有可爱的同学,有可亲的师长,怎能不使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呢,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必定会拥有一个美丽的人生的。再者,用诚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生活的美丽不是用几句话或一堂课就能催生出来的,老师往讲台上一站,在学生中间一走都具有指示性,你到底是不是可亲,时间会证明一切。庄子有言曰:“真者精诚所至,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要创造让自己感动的人,首先老师自身就不该是一个冷漠的人,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该拿出百分之百的诚心。一次课上,体育生刘斌不停的在滚脚下的球,我边讲课边有眼神制止他的行为,但毫无效果。我觉得他漠视了我的存在,于是让学生自己看书时,我就走到他面前,发现他连语文课本都没带,我厉声道:“没带书就不知道跟同桌合看吗?”他说:“我不知道是语文课。”这叫什么话,我冷问道:“哦!你要知道是语文课就会带书啦?”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说:“我要知道是语文课就不来了!”当时气愤的以为这孩子无可救药,也觉得自己颜面扫地,便向他的班主任告了状。过后我又思考:你想教育学生就别给学生来阴的,否则你收获的只有伤心。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这样,我们便把自己尊严的丰碑建在了学生的心中!前面我提到的那个学生吴淑萍,虽然她在班里的扬言传到了我耳朵里,但我一直装不知道,从未改变对她的关心爱护,我的真诚终于收获了感动:临毕业前她亲自交给我一封信,信上说:“三年,您教给我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做人的本分----真诚,请相信我不会让你失望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要的只是时间和耐心。另外,不漠视学生的细微举动。我们与学生相处的时间只有三年,而这三年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又是至关重要的,懂得感动是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情感态度。让人感动并不需要什么惊心动魄的大事,美丽人生是由无数个感人细节构成的。我们老师应善于捕捉住学生细微的情感表现,孩子的成长更多的是须要感性的呵护,而不是理性的说教。我班王晓谕课下跟我说话总是用乡音,我问她:“怎么,还没学会普通话?”她说:“老师,我觉得跟你亲才说老家话哩!”于是课上我时不时的模仿一两句同学们的乡音,并告诉学生课堂上咱们说普通话,课下可以用家乡话交流,我爱听。上届我班有位叫芦苇的女生,有一次我上完课,她追我到楼道说:“老师,你头上有根白头发,我不想看见你长白头发,让我给你拔了吧。”我便揽着她的肩一起来到了办公室,我坐下让她给我拔。我没有说谢谢,但我想我的配合举动是远远超出谢谢的分量的。自从有了电话电脑,我几乎遗忘了写信收信的那份快乐了,但那一年元旦我却得到了一份久违的欣喜,学生路路给我寄来了一封信。信还没展开就有两行娟秀的字映入眼帘:“每当我接到好友来信,我都欣喜不已,我想您也有过同感,所以近在咫尺,我要让您再度欣喜,就算学生给您的新年贺礼吧。”我如获至宝,迫不及待的展开信品读,信的结尾写道:“我也许不是您最喜爱的学生,但您却是我最敬爱的老师。”我不能缄默这份感动,元旦联欢会给予了我这个表达的机会。主持人宣布“最后一个节目是传蜡烛表心声,蜡烛传到谁的手上谁就说一句此时最想说的话。”最后蜡烛传到我的手上,我说:“同学们,和你们在一起我倍感充实和快乐,是你们让我觉得没有比老师这个职业更叫我心动的了,是你们诠释了我人生的意义,谢谢大家!在此我还想对一位同学说,不要怀疑我对你的爱,就象你认为我是你最敬爱的老师一样,你也是我最喜欢的学生之一,你们都是我的好学生。”我觉得对于学生可爱的小举动我们必须给予回应,粗心大意对稚嫩的心灵的漠视,其后果怕是导致他们对人世的冷漠。教师的爱,就像火种,它能点燃学生的爱。学生得到教师的爱,才会把这种爱“反射”给老师、同学,以至上升对生活、对学习、对祖国的爱上去。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话说:“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巨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有爱心的人必定是一个懂得感动的人,感动是与人相处的润滑剂,感动于他人的帮助,感动于他人的忏悔,感动于他人的真诚,感动于他人的美丽;感动是与生命的对白,感动于小草破土而出,感动于夏日的一缕清风,感动于落叶魂归大地的壮烈,感动于第一片雪花消融在脸颊……懂得感动才是健康的人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我们的美誉,同时也是在告之我们的责任。那就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健康的人性创造让我们感动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