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自然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自然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格式举例有4种:APA格式、MLA格式、CMS格式、哈佛文献格式(Harvard System)。

APA是一种标明参考来源的格式,主要使用在社会科学领域及其他学术准则中,国内很多期刊也是采用的APA格式。

MLA是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制定的论文指导格式,多用于人文学科。CMS格式源于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在1906年出版的Manual Style,主要用于人文学(humanities),它使用脚注、尾注和参考文献目录来注明文献来源。

哈佛文献格式是哈佛大学的论文参考文献标准,全名为:哈佛注释体系(Harvard System),起源于美国,但是在英国和澳洲等国家运用得比较多,尤其在物理和自然科学领域。

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

一、前言。

1、本标准规定了各类型出版物中的文后 参考 文献 的著录项目、著录顺序、著录用的符号、各个著录项目的著录 方法 以及参考文献标注法。

2、本标准专供著者与编者编纂文后参考文献使用,而不是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纂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二、名词、术语。

1、文后参考文献: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

2、识别题名: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 (ISDS) 认可的某种连续出版物唯一的名称。

三、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

本标准分别规定了专著、连续出版物、专利文献、专著中析出的文献以及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的著录格式。

在五种著录格式中,凡是标注“供选择”字样的著录项目系参考文献的选择项目,其余的著录项目系参考文献的主要项目。可以按本标准第 6 章的规定或根据文献自身的特征取舍选择项目。

”参考文献“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扩展资料:

书写格式:

(1)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并作上标。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

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2)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考文献格式:历年NSFC撰写时,均没有提及立项依据中参考文献的格式,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一般情况参考文献的格式只要全文统一,即可(这里的参考文献格式,是指立项依据中的参考文献,与个人简历中的个人成果格式不相同)。因此,这里整理了一个Endnote的style,供参考使用!

第一步,将下载的style文档,拷贝到Endnote目录styles下:

第二步,Endnote中选择styles:

第三步,Endnote中选择styles:

第四步,Word中选择EndNote:

第五步,Word中选择styles:

第六步,Word中插入文献:

第七步,下载style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20世纪80年代初,为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变革科研经费拨款方式,中国科学院89位院士(学部委员)致函党中央、国务院建议的。

随后,在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于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自然科学基金坚持支持基础研究,逐渐形成和发展了由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三大系列组成的资助格局。

三十多年来,自然科学基金在推动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促进基础学科建设,发现、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

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4.87万个项目。 [6]

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5.19万个项目。

我们写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根据我自己写论文的经历来看它的意思是指我们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借鉴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等等一些资料,然后把它标注在在毕业论文的末尾。

一、那论文的参考文献具体是指什么呢?

二、我们在引用参考文献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三、我给大家讲一下参考文献格式:

1、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2、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M]——专著,著作

[C]——论文集(一般指会议发表的论文续集,及一些专题论文集,如《xxx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集》

[N]—— 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尽管有时我们看到的是从网上下载的(如知网),但它也是发表在期刊上的,你看到的电子期刊仅是其电子版

[D]——学位论文 :不区分硕士还是博士论文

[R]——报告:一般在标题中会有"关于xxxx的报告"字样

[S]—— 标准

[P]——专利

[A]——文章:很少用,主要是不属于以上类型的文章

[Z]——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可用字 母"Z"标识,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DB/OL] ——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 ——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很显然,标识的就是该资源的英文缩写,/前面表示类型,/后面表示资源的载体,如OL表示在线资源。

四、经验总结

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尤其是我们的毕业论文,说多了都是泪呀,这都是根据我自己当年写毕业论文的血泪史,总结出来的结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

与黄灿然自选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⑴遥念史铁生。刚看到他去世的消息时,以为是误传,但很快就确认了。然后想多读读他的文章,因为相信理解才是最好的纪念,只有认真读作品,才能接近这位扶轮问路的思想者。对,是思想者,不仅用概念、推理和判断,更用生命、时间和空间。重新开始读的第一本是《史铁生诗选》,第一篇竟然是《今晚我想坐到天明》,人却最终选择在天明之前离开了。是已经探问到那最后的路程了吗,路的起点是不是在地坛,你的坚韧与迷惘会继续发出光芒,引领你走向所有想去的地方。生命果然是根动人的琴弦,可谁还会像你那样用心来拨动? ⑵鲁迅在《<且介亭杂文>序言》里有这样几句:“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编年有利于明白时势,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的,现在新作的古人年谱的流行,即证明着已经有许多人省悟了此中的消息”。近来读《梁启超年谱长编》,也觉得比读一般的历史书要详实、生动,从这样的地方或许更能看清历史的真相。 ⑶顾随曾这样评价孔子:“思想复杂是从生活得来。复杂是横面的,但他的思想深刻,我们浮浅;他的眼光高,我们眼光低;他是巨人,我们是小孩……我们在横的方面没有那样经验,在纵的方面,我们又没有天才眼光之高、思想之深。即以‘君子’而论,<论语>中所论每节不同。他是巨人,我们不成,跟不上。他的话都是诸峰一脉。而我们甭说追不上,连懂都懂不了。有的事我们干不了可是懂得了,想得到;而<论语>之说君子,甭说办,连想也不成……孔子我们跟不上,但曾子老实,与我们相近,你学尚易”。儒家思想如此博大精深,只有循序渐进,才有可能入得门径。 ⑷《白雨斋词话》卷五第九十一条:“无论作诗作词,不可有腐儒气,不可有俗人气,不可有才子气。人第知腐儒气、俗人气之不可有,而不知才子气亦不可有也。尖巧新颖,病在轻薄,发扬暴露,病在浅尽。腐儒气,俗人气,人犹望而厌之;若才子气,则无不望而悦之矣,故得病最深”,读到这里不禁想到,陈廷焯该如何看待东坡?继续读下去,终于有了答案,卷六第五十八条写道:“和婉中见忠厚易,超旷中见忠厚难,此坡仙所以独绝千古也”。 ⑸读仇兆鳌的《杜少陵集详注》,不禁想起现在许多学者的文章中那些密密麻麻的注释。总感觉现在的学者做学问有点密植了,这样不利于学术空间的形成与生长。做学问也要懂得疏密得当,否则真理的阳光、知识的空气和生活的肥料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的。 ⑹张荫麟的《中国史纲》不愧是大家手笔,无论是立论还是行文,均属一流。如论述春秋前后的“士”时,这样写道:“士字原初指执干(盾)、戈、佩弓、矢的武士,其后却渐渐变成专指读书、议论的文人。为什么同一个字其先后的意义恰恰对极地相反?懂得此中的原因,便懂得春秋以前和以后的社会一大差别。在前一个时代所谓教育就是武士的教育,而且唯有武士是最受教育的人;在后一个时代,所谓教育,就是文士的教育,而且唯有文士是最受教育的人。士字始终是指特别受教育的人,但因为教育的内容改变,它的涵义也就改变了”。所谓深入浅出,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⑺冯唐针对陈子善先生的那篇《你不能不读董桥》,写了《你一定不可多读董桥》,其中谈到:“董桥的好处,反反复复说,无非两点:文字和古意”。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即以文字论,能够达到董桥的水平的有几个,写出来看看,自然明白;至于古意,也并不是整天偎在秦砖汉瓦里——如果是这样,古董商人都成文字高手了。古意是对传统文化的那份珍惜和向往,是从对比的角度来探究古今的不同,而不是用对立的眼神来清除那些与自己的意愿不相符的。冯唐在文章里将董桥与艺妓、与不讲卫生的糙汉相比较,真是不可思议。董桥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人,你是七零后,对一个同行的前辈,应有起码的尊重吧。 黄灿然在《必要的角度》里曾对董桥的过分“古雅”的汉语翻译指出缺点,但黄灿然因此就说“相对于董桥的保守或考虑不周到的汉语观,他们的大陆同行就开放多了”,这话自信得有些过了,黄灿然接着将董桥与卞之琳对比,以证明其说法之正确。而这种对比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董桥是出版家、编辑、作家于一身,而卞之琳是诗人、学者、翻译家于一体,身份的不同会导致其翻译时的着眼点不同,且两人的年龄相隔不少,风格成熟的时间也不一样。当卞之琳能够成熟地进行翻译时,董桥可能还在摸索的过程中,就像写作一样。进入新世纪以来,董桥不是就开始对“故事”感兴趣了吗?而对原先着意刻画的意趣看淡了。 黄灿然谈到,思果和董桥的观点往往与他们的宽容的态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我发现,其原因在于他们都没有很好地领会到语言是经常处于变动中的,没有很好地理解作者的另一套心思和动机……最重要的是,没有把汉译与汉语纳入汉语的现实中去加以考虑”,可董桥的写作的“变动”,你注意到了吗?接着黄灿然举了董桥的几个翻译作为例证,其中有几个是董桥对官方的译文,董桥将本来正式场合的现代英语翻译得过于“古雅”,是有些过了,但黄灿然因此评论道:“原作者用的是公共语言,译者却要倾尽个人文学才能来为其粉饰。这里也许还存在着权力崇拜”,这样的揣测,就不必了吧。 冯唐自有冯唐的不可及处,记得在网上第一次看到其《中文小说:体会时间流逝中那些生命感动》时,顿感前所未有的舒畅,当得知其奇特的人生经历后,更觉其人不俗。董桥也有董桥的高明手段,他对传统文化如此沉醉,是因为识得个中滋味的,是有早年戒尺和冷板凳的功底作为支撑的,而且他对文化与文化人的那种同情和理解,值得欣赏和尊重。你有你的三里屯的历经风尘的老板娘的媚眼如丝,他有他的记忆中的榕须飘潇的旧台北的缠绵秋水,何必较劲,天涯一相逢,把酒共酌都还来不及,怎么会那样讽刺?让人想起上个世纪叶灵风对林语堂的讥评。叶灵风曾在《小谈林语堂》里谈到他对林的《生活的艺术》始终不敢兴趣,“实在不敢领教”。其实叶与林在读书方面均是那种既冲得进去又打得出来的好手,叶灵凤的作品,无论是三辑《读书随笔》,还是《霜红室随笔》,均可见一位真正爱书者的痴迷与认真,殊为难得;《生活的艺术》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写就的,其中的醇厚风趣是一般作家难以企及的。真羡慕傅雷和钱钟书之间的友谊,两人虽也有过矛盾,但彼此均明白对方的人品和功力,最后仍重归于好。读书人之间的尊重和理解,亦是人间的一片好风景! ⑻《读书》杂志何去何从?自从将《读书》杂志三十年的光盘买回来后,就没再买过纸质的了。回想以前在郑州古玩城的旧书摊上,在人声、书声鼎沸的摊子上和书老板讨价还价买以前的《读书》时,是何等的幸福!曾有一次,直接将1997和1999全年的《读书》搜罗齐全,顿觉人生清明。那典雅素朴的装帧、丰赡隽永的内容,都不忍心多读,想着要慢慢看,得像沙和尚吃人参果一样。但后来就不一样了,像催熟的桃儿,个大汁多,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味儿了。无论封面还是内容,都让人质疑。 心中的《读书》,想你时你在天边! ⑼读《西川的诗》,其中有一首《为骆一禾而作》,第四节:“我怀念你就是怀念一群人/我几乎相信他们是一个人的多重化身/往来于诸世纪的集市和码头/从白云获得授权,从钟声获得灵感/提高生命的质量,创造,挖掘/把风吹雨打的经验转化为崇高的预言/我几乎相信是死亡给了你众多的名字/谁怀念你谁就是怀念一群人/谁谈论他们谁就不是等闲之辈”。向高贵的诗和诗人们致敬! ⑽英国盛产书痴。我这里所说的书痴,既含有买书的痴,又含有读书的痴,当然,最好还有写书的痴。只买不看的,成了藏书阁;只看不买的,书店估计不愿意;既看又买,但不写,那就是只富了自己,还是不太仁义。查尔斯·兰姆与乔治·吉辛,都是骨灰级书痴了,又买又看又写,值得格外关注。兰姆的《读书漫谈》充满的是读书人的笑声和泪光,那种一厢情愿让人感受到了什么叫无功利地阅读,兰姆他姐同样也是如此。两人的经历既心酸又甘甜,亲情之中融入了读书的成分,是如此美好。 相比兰姆,吉辛就“理性”多了,这也可能与其学习哲学的经历有关,当然,他认可的哲学肯定不是尼采那一脉的。吉辛因为搬迁频繁,不得不卖掉一些书,也因此很懊悔:“如果能够再读一读那套精装的《罗马帝王衰亡史》,该是何等惬意的事啊!唯有那种装潢才能与其神圣的主题相称。人们只要瞥它一眼,就会觉得心旷神怡”,再重置一套新的,对于后来的作者来说,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不过新购的书“是不能与我卖掉的那一套书同日而语的。因为那套书能使我时时想起自己当年买书时的那种蓬头垢面、劳累奔波的艰难情景”。而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吉辛说到:“我可以回顾已走完的过程,那多么渺小啊!我不禁想要大笑一番,可我控制自己,只是微笑一下”。英国书痴的矜持与洒脱,在在可见。 ⑾雪与梅,均是冬天的好景致。查熊礼汇等人选注的《明清散文集萃》,看到沈周的《记雪月之观》,“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常。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晃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寒浃肌肤,清入肺腑,因凭栏楯上。仰而茫然,俯而恍然;呀而莫禁,眄而莫收;神与物融,人观两奇,盖天将致我于太素之乡,殆不可以笔画追状,文字敷说,以传信于不能从者”。沈周是“明四家”之一,诗写得沉郁顿挫,颇得论者好评,此段描写雪月的文字,既觉渺远又觉亲切,很厉害。中国近代引进西方文学的先驱,同时谙熟桐城派古文的林纾,也曾写有一篇《记超山梅花》,在“景物凄黯无可纪,余索然将返”时,容伯却领着作者走到唐玉潜祠下,此地“花乃大盛。纵横交纠,玉雪一色;步武高下,沿梅得径。远馥林麓,近偃陂陀;丛芬积缟,弥满山谷。几四里始出梅窝,阴松列队,下闻溪声,余来船已停濑上矣。”容伯又说,“冬雪霁后,花益奇丽,过于西溪。”但“西溪余两至,均失梅候”。 ⑿虽然梁实秋费时三十多年将莎士比亚全集译出,但最流行的——恐怕也是最耐读的还是朱生豪的译本吧。对这位译者,我有三个认识阶段,第一阶段仅仅停留在想象阶段,认为他是一个饱学诗书的老者,聚一生之力译出莎翁戏剧;第二阶段是看了他的照片后,原来这么年轻!那肯定是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译书上了;第三阶段是在看了《朱生豪情书》后,这时才感到,他的译本能如此精彩,与他的性情和学问息息相关。 在署名堂·吉诃德的一封信里,朱生豪写道:“总之我像一头受伤的狗,今天的薪水失了望,把剩余的三十几个铜板寄出了这封信,连买糖也买不成了。因此你想你这人好不好,昨天还要寄一封欠资信来,剥削去我财产的一半!”瞧这对儿情侣多么好玩儿。 朱生豪对文艺的见地同样非同一般,在一封信里他写道“在维多利亚三大家中,艾略特最长于性格描写,狄更斯描写主角,总不及描写配角的出色,后者的好处是温情和谐趣的融和,以天真的眼睛叙述世故,把一切人都卡通化起来,但却不是冷酷的讽刺。文章也许是萨克雷写得好。但小说在英国,无论如何赶不上法国同俄国,像福楼拜、屠格涅夫一类的天才,英国毕竟没有”,另有这样的认识:“如果欣赏诗需要天才,那么看电影岂不也要天才?对于艺术的理解力的深浅,完全资于个人的素养,依浸润的程度的深浅而定,与天才无关。正如吃冰淇淋一样,发明制冰淇淋者自然是一个天才,但晓得冰淇淋好吃的人却根本无需乎天才。”在署名兴登堡将军的一封信里,朱生豪不无痛感地谈到,“中国不会产生甚么大的文学家艺术家,从古以来多如此,事实上还是因为中国人太不浪漫,务实际到心理卑琐的地步的缘故,因此情感与想象,两俱缺乏。” 最奇异的大概是这封署名子路的信吧: “好人: 心烦得想死,可是不再见你一面而死,又有些不甘心。 昨夜梦见汉高祖,他要我把《史记》译为英文,费了整天工夫,我把《史记菁华录》上的《项羽本纪》译完,最后一段译不出,我便对他说可以不用译。我告诉了他两句诗句,他大为得意,连忙召集群臣,大开宴会,席上把这两句诗念了出来,说是自己做的(‘年年老我春光里,片片花飞是异乡’),大家一齐喝彩。我说:‘陛下,你忘了,这两句诗是我告诉你的。’他恼羞成怒,便把我的手指头都斫去了。他的女儿因为她父亲太残忍,和我商量把他杀死而一同逃走。未央宫前有一条黑水河,河里荡着一只不系之舟,我们预备乘黑夜坐这舟到上海租界里去…… 我希望我是个乌龟,不痛快的时候把首尾手脚一齐缩进壳里,一切都不管账。 你很可怜,因为你居然会爱我,其实我比蚂蚁还不如。让我忘记一切一切,只记得世上有一个你吧。我疼你,我爱你,我崇拜你”。 能翻译莎士比亚的人,理应如此! ⒀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朱自清和叶圣陶合作撰写了《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原意是给当时的老师当教参,或指导学生读书用的,现在读起来,其中的许多观点依然鲜明有力。在《<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里,朱自清写道:“诗里无我,实生活里有我。别的文学类型也都有这种情形,不过诗里更容易见出。读诗的人直接吟味那无我的情感,欣赏它的发而中节,自己也得到平静,而且也会渐渐知道节制自己的情感。一方面因为诗里的情感是无我的,欣赏起来得设身处地,替人着想。这也可以影响到性情上去。节制自己和替人着想这两种影响都可以说是人在模仿诗。诗可以陶冶性情,便是这个意思。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也只该是这个意思”,这和王国维的观点有些不同,但也值得思量。 ⒁读孙克强编著的《唐宋人词话》。其中对柳永的评点计有132条,我觉得其中有5条比较有意思。极力称赞柳永的是曹溶,其于《古今词话序》里谈及:“上不牵累唐诗,下不滥侵元曲者,词之正位也。豪旷不冒苏、辛,秽亵不落周、柳者,词之大家也”。陈振孙也对柳屯田宽容有加,《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尝谓:“柳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语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尤工于羁旅行役”。徐渭就有点不客气了,《南词叙录》中谈到:“晚唐、五代,填词最高,宋人不及,何也?词须浅近,晚唐诗文最浅,邻于词调,故臻上品。宋人开口便学杜诗,格高气粗,出语便自生破。其间若淮海、耆卿、叔原辈,一二语入唐者有之,通篇则无有”。王士祯更“较真”,《分甘余话》卷二:“凡为诗文,贵有节制,即词曲亦然。正调至秦少游、李易安为极致,若柳耆卿则靡矣。变调至东坡为极致,辛稼轩豪于东坡而不免稍过,若刘改之则恶道矣。学者不可以不辨”。比较起来,还是觉得李慈铭到位,《越缦堂读书记》卷八评道:“余于词非当家,所作者真诗余耳。然于此中颇有微悟。盖必若远若近,忽去忽来,如蛱蝶穿花,深深款款;又须于无情无绪中,令人十步九回,如佛言食蜜,中边皆甜。古来得此旨者,南唐二主、六一、安陆、淮海、小山及李易安《漱玉词》耳。屯田近俗,稼轩近霸,而两家佳处,均契渊微”。 ⒂读王宏源编注、吕乃岩校注的《中国历代军旅诗赏析》,为之激动不已。其中有北宋抗金名将宗泽的一首《早发》:“伞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训练有素的行军队伍和从容自信的将军好像就在眼前。宗泽曾多次力谏宋高宗收复失地,临终时犹连呼三次“过河”,让人悲愤不已!南宋的张琰亦有一首《出塞曲》:“腰间插雄剑,中夜龙虎吼。平明登前途,万里不回首。男儿当野死,岂为印如斗!忠诚表壮节,灿烂千古后”。这本选集对张琰的生平介绍不多,只有“曾在李庭芝部下补州牙兵。在一次突围战斗中,因寡不敌众,被元兵所杀”的几句,真想了解得多一些,这也是一位铁血男儿! ⒃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里认为,阎百诗之所以被公认为是三百年来第一流的学者,原因全在一部《古文尚书疏证》。从学术精神上讲,这部书带来的启示是,“学问之最大障碍物,莫过于盲目的信仰。凡信仰的对象,照例是不许人研究的”,既如此,新学问又如何发生?须知,“新学问发生之第一步,是要将信仰的对象一变为研究的对象。既成为研究的对象,则因问题引起问题,自然有无限的生发”。 从治学方法上来讲,阎百诗也有其不凡之处,其子曾言:“府君读书,每于无字句处精思独得,而辩才锋颖,证据出入无方,当之者辄失据。常曰‘读书不寻源头,虽得之,殊可危!’手一书至检数十书相证,侍侧者头目为眩,而府君精神涌溢,眼烂如电,一义未析,反复穷思,饥不食,渴不饮,寒不衣,热不扇,必得其解而后止”。 用心治学者,概当如此! ⒄我有时读书先读后记,在读潜明兹的《中国神话学》时,在后记中读到了作者的丈夫写的一篇短文,是《学者之夫——觉非赠妻》: “妻,学者也。每作必洗耳恭听,令评点之。初闻,坦荡荡,面春风,继而,语渐入肤肌,不安于席矣;再后,议切要处,瞠目,霜气降焉;终,骤发,势如怒虎,声如炸雷,连连斥责,如数子侄。避之,声渐息,趋窥之,纸笔瑟瑟,伏案修改矣。毕,唤曰:‘来!’请入座,琅琅诵之。首肯。复春风荡漾,情意绵绵矣。唉!难已哉——学者之夫! 但,也不尽然。每得一题,必枕边切磋之。你言我辅,尝深夜不止。同甘共苦,其乐何凡夫有之?幸福也——学者之夫! 夫!天下之夫妻者亿万,绝甘苦者无。绝甘者假,绝苦者裂。甘苦兼半者多。实苦而形甘者苦,实甘而形苦者乐。甘苦之基者志。求志同,夫妻康乐之道也!” 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又令人感慨不已。在《中国神话学》的后记中,潜明兹回忆起自己的丈夫,谈到“他好几次向我无限感慨地说:‘我这一辈子总觉得没有摔开膀子痛痛快快地干过’,这种时候,我心里也为他难受”。潜明兹的丈夫李觉非,是一名高级编辑,整天闲不住,因为有严重的心脏病,“出去又担心发生意外,他便在口袋里装好药片,以及他和儿子的姓名、单位地址、电话等等”。 “他不只一次提醒我,写论文不要走学院派的路,不要追求曲高和寡,好似谁都看不懂就有学问。要融会贯通,深入浅出,要让不搞同一专业的专家,都能从中获益,这样才能打入其它领域……他以记者的敏锐和编辑的细心,从思想倾向的把关、文稿的逻辑性,到遣字用句、标点符号,无所不提。”而今天人永隔,“还会有谁像他那么耐心地听我念文稿,跟我讨论问题,有谁会像他那样理解我……永远永远不会有了”。 ⒅沈祖棻的唐诗评论,真是妙绝!在评析张祜的《咏内人》:“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燕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时,作者联想到了雍陶的《和孙明府怀旧山》:“五柳先生本在山,偶然为客落人间。秋来见月多归思,自起开笼放白鹇”,真是好眼光!这篇文章的最后,沈祖棻引用了《红楼梦》中的一个情节,是第三十六回中的一件事:贾蔷买了一个会串戏的雀儿给龄官解闷,并问她:“好不好?”不料龄官反而生气道:“你们家把好好儿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干这个浪事!你分明弄了来打趣形容我们,还问‘好不好’!”沈祖棻认为“从这支极小的插曲中可以看出,曹雪芹对于人,阶级的人的心理理解得多么透彻。”确实如此! 将人的心理做了透彻的了解的还有第十九回里袭人“折磨”宝玉的那些话。话里处处有文章的袭人,遇到傻得冒烟的宝玉,真是得心应手,但也总显得生分。待将着凉的袭人安顿好后,宝玉来到黛玉房里,见正睡着,就想腻在她身边。黛玉笑着令他坐在一边说话,宝玉没脸道:“我也歪着。”黛玉回道:“你就歪着。”宝玉又道:“没有枕头,咱们在一个枕头上。”黛玉道:“放屁!外头不是枕头?拿一个来枕着。” 如此才称得上知己! ⒆有次看到网上有人对《读书偶识》的评价:“为作者在二十多岁时阅读书札所作的识记”,“作者是一位才子,在四十九岁时为抵御太平天国进攻卢州时被杀,惜哉。其年轻时所作读书偶识,均超越当代之任何所谓的国学大师,其著作值得一阅”,“扎实、短小,适合用作调节读书节奏来读”。读了这样的评价,怎能不动心?立刻购回了一本。说实话,看不太懂,但隐约觉得,真正的国学,应该从这样的地方着手。 ⒇茶与墨,是以前的读书人不可须臾离开的。《说郛》卷第三十九有:“东坡与司马温公论茶墨。温公曰:‘茶与墨正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予曰:‘二物之质诚然,然亦有同者’。公曰‘谓何’,予曰:‘奇茶妙墨皆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性同也。譬如贤士君子妍丑黔皙之不同,其德操韫藏实无以异’公笑,以为是。”东坡之言果然高妙。 对那些和自己相伴的物什,古时的读书人总会为之倾心。《菜根谭》的闲适篇里有“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的说法,就很值得体会:好书良友,可交流学习,遇到了,说不尽的缘分;碗茗炉烟,这大概还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才能体会的吧,清福最好自己消受。这闲适篇里还有一句可做对应:“逸态闲情,惟期自尚,何事外修边幅?清标傲骨,不愿人怜,无劳多费胭脂”,前半句真是境界不俗,后半句却显得造作了。 茶与墨,现在的读书人,渐渐远离了,倒不是抽不出时间,是根本就没有理解时间是怎么回事儿。不会安排时间的人,荒乱可笑地过日子,看似辛勤,其实苦了所有人。只有能把握时间的内在的律动、掌控自身的张弛节奏的人,才会有机会享用空闲,从而让生命更加充实有力,身边的世界也会更加精彩。《菜根谭》的闲适篇里亦有“天地尚无停息,日月且有盈亏,况区区人世,能事事圆满,而时时暇逸乎?只是向忙里偷闲,遇缺处知足,则操纵在我,作息自如,即造物不得与之论劳逸,较盈亏矣”的话,前半句说的对,但后面的“遇缺处知足”,不能,也不必。 还是《菜根谭》的闲适篇,其中有句“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便居然有万里山川之势;片言只语内,便宛然见千古圣贤之心,才是高士的眼界,达人的胸襟。”其实如果有机会,还是应该去万里山川多逛逛的,有时间的话,多写多说,更有可能接近未知的真理。从一粒沙里能看出世界的人,一定是历经世事的,否则和坐在竹子旁边格物的王阳明没什么本质区别。 看来要想真正地做到闲适,还是得有一定的实力,得狠下一番功夫的。闲适与忙碌之间的辩证,其中的相辅相成,或许就是这样体现出来的吧。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幸福的理解。从整篇来看,你还是一个新手吧!你所掌握的词汇好像也不是很丰富,在修辞上过于注重排比句。排比句作为一种修辞,适当的运用可以增加诗歌的感染力,能够起到使诗歌更生动的作用,但用的太多了,就显得华而不实了!作为讨论,试着把你的做一修改,互相交流一下! 幸福 幸福的是永恒的像宇宙的深邃,太阳耀眼, 天空辽阔,星星的璀璨,更似夜寂静,云的寂寞,没有烦恼,忧愁和悲苦~~· 幸福的是短暂的像风悠悠飘过,如云转眼消散,像花草调零,如露珠的脆弱,转瞬就消逝,转眼就凋冷,来不及烦恼、忧愁和悲苦~ 幸福的是你们啊,在永恒寂寞的天地间,在虚空无情的大千世界相拥烦恼、忧愁、悲苦更品尝着爱的愉悦~~~~~~~个人只是从语句上作了修改,而内容保持原貌!因为时间的关系,也没有在韵脚上进行调整!抛砖引玉吧

王家新的话他的译笔很生动,更能体现出文章深意。

我觉得他们的译笔的话都挺好,能够更好的把原文带出来。

论文参考文献选择技巧

论文参考文献你还在手动输入吗?利用知网直接生成期刊类参考文献,让你轻松应对各种参考文献格式带来的烦恼!

找文献有以下几点技巧,你可以看下。直接参考:研究学习的过程,不管是自己的原创过程,还是对他人工作的总结,总是需要阅读的吧,否则哪里来的想法和知识?你读的那些东西,不管是书籍,论文,报纸,网页,甚至老师上课有案可循的讲义,都是你的参考文献。衍生参考:也许你会说读是读了,但是读的不多。对数学来说不是问题,如果全是自己算的,参考资料就是很少,完全正常。不过我目前参考资料做不到一页以内,因为读一篇文章,读不懂的地方,就去找他引用的文章。这样读一篇引出许多篇,最后一般都会接触到许多文章,当然大多只是粗读,知道大概意思。最后不会全部引用,主要是帮自己理解,但不巧就可能支持了你论文中的一段话。礼节参考:就算你原创的内容,也要查一下别人是什么看法,在论文中提一下,和自己的想法比较一下。这部分如果查不到就不用了,查到了也引一下。所以从开题开始,所读的东西,不管有用没用,都应该做个记录。礼节性的参考可以在最后的阶段查找,找不到也没关系。通过文章的互相引用,一般很容易追到某个方向的重要文章,一般就会成为你的直接参考。其他找到的旁枝末节的研究成果,也了解一下拓宽思路,可能成为衍生参考。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选择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可以从图书馆或者中国知网上找。

毕业论文指的是你在大学期间对你所学专业的现实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探索且是有一定意义的论文,一般大学生在大三下半学期就可以为毕业论文做准备了,因为大四的上半学期要准备实习,下半学期要准备毕业答辩,等大四再去慢慢准备毕业论文时间是很仓促的。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要求是相当高的,学生要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选定要写的课题才行,这也是从总体上考察一名大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果。

毕业论文一般都包含以下部分:题目、署名、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其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要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相对应)、引言(前言)、正文、参考文献、致谢辞和附录。其中对参考文献的要求和格式都特别严格,查找参考文献的过程也特别浪费时间,下面我将讲讲一些找参考文献的方法。

1.确定方向

不管你要找什么类型的参考,首先都要确定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方向,然后根据根据你的毕业论文主题去寻找你所需要的参考文献。所以,定方向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2.找信息

找信息这一步是最耗费心血也是工作量最大的一步了,因为就算你明确了你要找的参考文献目标,但是这一类的参考文献实在太多了,所以找起来也不方便。这些都是你要面临的挑战。找参考文献的话主要有两种方法:①图书馆。不过这个图书馆的范围就有点大了,你可以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毕竟每一所高校的图书馆都提供了很多的资源供大家使用。同时要是学校图书馆的还是不能找到你所需的参考文献,你也可以去当地的图书馆,每一个县级以上的地区都设有它们专门的图书馆,你可以去看看。

②网站信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我们查找资料也越来越方便了,只用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网上查找到你所需要的资料。现在网上也有专门的网站为大家提供寻找参考文献的便利。比如中国知网和全国学术快报等。

3.信息来源

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不仅仅是局限于一些专著,它还可以包括论文集、辞书、研究报告、期刊文章和报纸文章等。

所以其实找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其实有多种途径,能找的文献也很多,只是在找的过程中比较麻烦,还有就是一定不要抄袭,要是在毕业论文出现抄袭现象后果是很严重的。

关于毕业论文参考文献,首先,文献类型不同,其著录方式不同;其次尽管不同的文献类型,著录方式不同 ,但基本上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1)参考文献的作者;( 2 )参考文献的名称和文献类型;(3)参考文献的出版信息。第一类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等文献类型的著录方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9].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a (任选) 。第二类是期刊文章,其著录格式如下:[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 :起止页码。期刊文章是使用最多的文献类型,它的著录也包括着作者、文献名称及类型、出版信息三部分内容。第三类是会议论文集,其著录格式如下:[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可以按以下方式引用:

1参考文献的借鉴是做学术的第一步骤,引用参考文献是必然的。任何思想结论成果,都离不开前人的知识经验积累,不引用参考文献那就是典型的天马行空了,不具有可研究性和学术价值,所以参考文献是必要的,没有参考文献成不了论文。参考文献引用要注意格式。

2、引用参考文献,不是抄袭别人的成果。引用是说明你的思想或者你的论文启发,出处在哪里。一般情况下,引用他人的观点,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进行提炼总结,论点论据方面都可以,但是数字和数据推理方面尽量保持原来的模样,这个总结不了,注明原出处就好。引用文献,照抄是最不好的,一是查重过不了,二是不尊重学术的严肃性。

3、引用参考文献,可以在作者的立意上继续深挖,但是不要偏离作者的中心意思。引用还是要尊重原创作者,以事实为主体,可以有深入发展,也可以弥补原作者的不足和缺陷,但是不能扭曲事实,学术是一直在突破发展,不要曲解作者的意思。参考文献自己要熟读,才能能体会一二,要把能用到的文献和自己的上下文联系起来,真正为自己所用,才是引用的目的。

4、参考文献引用源一般是百度学术查和知网查,可以直接找到相关文献,选择引用就可以。重点是找到最初的文献来源,也就是最早的最权威的出处,引用专业来源,一般找最有权威的学术期刊、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专著,尽量不要找教材,教材的来源基本不是第一手资料了。一级出处是最开始观点出现的地方,是最原始的信息,后续其他人的引用或者变化都有后续作者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除非你是要后续作者的新观点,才会找后续的二级论文,不然尽量挖到原始论文,这个研究才算是找到了根源,才会有系统地、深入地了解。

5、引用参考文献,不是为了文章格式必须要这个而去完成任务,找文献凑上,而是根据自己的论点找文献辅助。确定一个方向,有目的地去读文献,这是我们当初写论文的时候,老师教的方法,起步是读100篇,每一篇概论出作者的意思,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50篇,然后在里面寻找自己需要的论点和数据方法,论证方法,最后学习引到自己的论文里,最终为自己的论文补充营养,论文不是凭空创造,引用的文献可以是你的论据。

自然教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小学教师论文的选题题目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师论文的选题题目,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亲历、探究、感悟——指导学生西瓜栽培的实验案例

2、学生喜欢语文书,却不喜欢语文课——一次发书后的反思与实践

3、让语文作业与“大头贴”同具魅力

4、“蝴蝶”飞起来了——浅议一堂新课标下的自然课

5、培养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浅谈写“数学日记”的意义

6、沉默是金,此时无声胜有声——浅谈静思默想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7、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特殊的葬礼》教学随想

8、感悟评优课《神秘的地下宫殿》

9、让学生变成“读书郎”——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初步尝试

10、“课改热”后的“冷思考”

11、德育,需要教师“共同遭遇”

12、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冷思考

13、自编教材,其乐无穷——记一次数学活动的实践与反思

14、大拇指教育的智慧——浅析赏识教育

15、掀起你的盖头来——是是非非话“奥数”

16、沟通,预约语文教学的和谐有效——一次特殊的语文回家作业引起的思考

17、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18、数学课堂的生命——走进学生生活——低年级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19、不急着演——苏教版第八期《推敲》教学片断反思

20、诗意地栖居,幸福地享受——浅谈语文课堂诗意地追求

21、让考试的感觉象春天——小学体育学科考核评价的探索

22、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运动场——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

23、情感元素,让德育课堂洋溢生命的气息——从执教《有多少人为了我……》谈起

24、让你不再“听”数学——浅谈提高探究有效性的三点做法

25、小组合作,你准备好了吗?

26、论小学教育中的“赏”与“罚”

27、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艺术课《猜猜我是谁》教学案例与反思

28、书山有路“疑”为径

29、不同的设计,不同的收获

30、课堂:因朴实而精彩!

31、关注学生:从现象走向本质

32、透视课堂教学中的不公平现象

33、用爱心营造阳光——刍议“新时期孤离学生”与教育的急功近利

34、当数学课遇上网络——从一堂数学网络课说开去

35、让“作业”和“自由”共舞

36、错误,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

37、教育随笔——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38、羽化课堂生命

3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文化解读

40、感悟快乐的课堂情绪——谈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营造

41、给孩子一个金话筒——浅谈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42、收放·适度·并重·反思——三年级乘除法竖法计算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43、寻回教学目标在教师心中的位置

44、爱可以这样表达——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探讨

45、“做数学”,让智慧出在指尖上

46、让童心在校本课程学习中浸润和飞扬——浅谈校本课程的开放和使用

47、在缘情会文中还“语文味”于课堂

48、老调需重弹,钻研是真经

49、活起来的“精彩”——作文课教案从“有”到“无”的思考

50、数学离生活究竟有多远?——有效使用生活素材,创设高效合理的数学课堂

51、太仓市小学体育教师教科研工作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52、构建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脚手架

53、让爱“导航”,请严“护航”——试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爱”与“严”

54、在文本中成长——《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

55、优化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谈《角》的教学

56、绿色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57、语文教育呼唤人文性

58、让批评充满人情味

59、让阅读课“写”起来

60、“协商”——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61、亲近“白纸黑字”:谨防阅读教学平面化

62、爱的吐蕊

63、从错别字现象反思小学识字教学

64、校本课程“识字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的生成和实施

65、融入生活,超越文本,碰撞情感——我对《品德与生活》学科的初浅认识

66、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

67、一颗被丢弃的红五星

68、儿童心理问题的个案研究和反思

69、多渠道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70、感悟——语文教学活的灵魂!

71、构建绿色音乐课堂,把音乐课上到孩子们的心里

72、让作文充满生命的绿色——浅谈小学生个性写作的培养

73、让语文教学走向智慧

74、从新的视角探究儿童画教学的指导方法

75、低年级语文课引导学生“倾吐”的`做法和体会

76、用语文细节创设书香四溢的班级文化点滴谈

77、读书——永远的情怀

78、小学教师课堂困境成因的社会性探析

79、晨会,一道可口的精神早餐——通过晨会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

80、我们怎样开始上课——关于“上课开始方式”的调查与思考

81、体验:让阅读教学课堂绽放生命之花

82、对“生活英语”打假

83、丑小鸭在这里变成天鹅——浅谈一年级新生任务意识及规则意识的培养

84、浅议教学难点与难点教学

85、“温柔”是一剂良药——对学生错误行为的人性化教育例谈

86、给学生一对能遨游书海的翅膀——浅谈小学快速阅读教学

87、课堂,让语言与能力同构共生——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88、我和秋天有个约会——小学语文《秋游》教学例谈

89、课堂:师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小学语文学科个性化教学的研究

90、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塑音乐新课堂——浅谈师生角色互融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91、给予什么

92、别让精彩与课堂擦肩而过——例谈语文教学中生成资源的利用

93、论师生交往中理解关系的缺失与重建

94、理解:语文课堂生活的诗意状态

95、三思“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

96、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97、有效教学,源于“适度精彩”——对新课程下数学课堂教学若干过度现象的反思

98、基于理解的朗读才有生命力——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三引领”

99、回归生活,紧贴教学,触及心灵——“构建生活课堂,实施生活德育”研究初探

100、让每一片花瓣都散发芬芳-案例研究四则

101、还学生言语的权力

102、短信,让心灵“零距离”

103、数学学习中的“听、说、读、写”

104、打造校本教研文化,提升课程实施品质

105、一个都不能少——浅谈教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106、成就真而美的课堂——美术公开课教学本质的突围与坚守

107、真实,在过程中凸显——堰桥中心小学校本教研阶段性回顾总结

108、增强生活体验,让学生享受“绿色作文”

109、生成:课堂教学的本质与诗意所在

110、谈谈小学生的数学阅读

111、智慧在这里徜徉

112、智慧课堂:让课改向理性深处漫溯——关注课堂教学的实践智慧之文化书写

113、从纠缠到和谐——与品德学科的两组课程对话

114、生命之花在文化严霜的摧残下凋谢——应试教育对生命的摧残及其文化归因

115、终极关怀:现代教育应有的视界

116、从课本、课堂、课程的基本含义看教育的三种境界

117、数学教学应突出学生的数学思考——兼对课改实践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118、新课改,让数学课本默默地离开?

119、音乐,让美术课堂更多彩——浅谈美术教学的情趣教育

120、善待错误,点“石”成“金”

121、作文,要说爱你也容易

122、我的一堂标点教学课

123、赢在起点——一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目标及实施策略探究

124、数学游戏是儿童获取数学礼物的最佳方式

125、煎、炸、烹、妙——美味英语课

126、小学生社会交往心理问题及心理辅导对策的浅析

127、关注生成,保留课堂真实本色

128、直面心理惩罚

129、让“流行”的课堂多一点理性的思考

130、抓契机,重渗透——谈小学低段作文意识的培养

131、让学生在日记中获得精神的成长——新课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132、让计算教学“活”起来

133、让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

134、若想取之,必先予之——谈班主任与学生的交往

135、教师成长:滴水穿石的守望

136、口语交际教学的再思考——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症结及对策

137、学名师上课

138、学海泛舟心有舵——课堂生成问题处理的导向

139、真诚对话,让阅读充满人性关怀

140、作业“变脸”,价值提升

141、教学资源:从“被动使用”到“有效开发”

142、听的精彩,听的收获——培养学生听力阅读的心路历程

143、我们在对话中成长——校本教研案例一则

144、悟出语文学习的灵性和情趣,练出学习语文的能力和价值

145、让课间活动成为孩子生命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

146、换一种评价——小议“即时性学生评语”

147、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相关政策分析

148、从“文本”到“人本”——谈新课程指导下的教学设计

149、痛着,并成长着——我对挫折教育的一点认识

150、打造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底气

151、当前小学骨干教师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152、课改不需要作秀——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形式主义问题

153、学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谈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

154、让智慧奔涌在笔端——学生撰写“流动日记”随笔

155、让学生的“自主”不浮于表面

156、花开有声——关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早恋”情结

157、倡导有生活意义的语文对话

158、语文,再语文些

159、课改,盲目跟风要不得

160、慎防“泡沫改革”

161、用文化的力量引领教师的发展

162、课堂,激情的旅程——浅谈语文课堂中有关动态生成的几个问题

163、开启思维之窗,让风自然流动——语文学科思维训练之我见

164、过程——数学课堂因你而精彩

165、授“语”以“渔”——谈如何拓展中年段学生言语实践的空间

166、自己摘的果实最有味儿

167、反思,魅力无穷——记《观察物体》一课某一片断的改进过程

168、课改,更应演绎常态课的精彩

169、谁为我们的成长负责——教师成长的困惑与反思

170、让孩子真正拥有“权”

171、二次讨论,打开语文课堂一扇窗

172、守住文本价值的底线

173、低年级学生也能成为数学问题的解决者

174、“得寸进尺效应”给我们的思考——我对转化“差生”的一点想法

175、期待的美丽——利用“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

176、合作时机选择:从“随手拈来”到“恰到好处”

177、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五大突破

178、警惕评价中的负面效应——对低年级语文教学评价现状的思考

179、小学生职业志向的调查研究

180、用对话式教学重构语文课堂

181、别忘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对私拿他人物品行为的个案干预

182、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反思——执教《摆的研究》一课后心得体会

183、我爱我的读书卡——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组织形式的思考与实践

184、切合实际的才是最好的——从一个案例谈课堂活动

185、在文本价值与独特体验之间寻求平衡

186、面对“麻烦学生”的教育反思

187、沉浸在发现的喜悦中——从一堂识字课看探究学习

188、教学的成功从“课前预设”开始

189、感悟不能,让训练走开

190、“读”占鳌头

191、赏出“水”来,品到“渠”成

192、梅花香自苦寒来——抓校本教研,促教师成长

193、少讲新奇典型,但求平常真实——谈学生习作的取材

194、浅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的人文关怀

195、小学作文教学中“档案袋”使用的研究

196、领悟语文教学的春天——浅谈构建语文新课堂

197、在课改中重建我们的校本科研文化

198、如何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199、“学生插嘴现象”的理性思考与应对策略

200、从视觉文化角度看课文插图的现代教育价值

201、几经风雨,初见彩虹——开发校本课程《小公民》的实践与思考

202、“教学机智”的养成与实践

203、于细微处解读学校团队精神

204、数学课中“挑战性问题”设计之初探

205、“预设”诚可贵,“生成”价更高

206、数学学习别“冷落”了课本

207、在“传统”与“现代”间寻求平衡——谈新课程下的课堂常规

208、让孩子拥有阅读的三大礼物:兴趣,方法,习惯

209、数学阅读:引领学生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

210、让课堂流程在动态生成中“变奏”——谈《长方体的体积》的两种不同教学方法

211、网络教学热的冷思考

212、让“别样的声音”变得精彩

213、“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实施有效教学,关注预设与生成

214、情感,还朗读美丽的容颜——从学生的朗读谈朗读教学

215、莫让“人文”虚化了语文——教《印度洋上生死夜》一文有感

216、什么样的数学吸引学生?——《角的认识》教学片断及反思

217、追求真实的课堂教学——对公开课的一些思考

218、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

219、让语文走向生活

220、“孩子,别趴下!”——防止“差生”向“接受失败者”转化的策略

221、小学语文教学的文化追求

222、将新闻引入语文课堂的尝试

223、校长追求什么?——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

224、以意逆志,活化对话——新课程视野下阅读对话的价值审视

225、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浅谈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设计

226、对话——生命因你而精彩

227、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三“心”二“意”

228、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权的回归

229、渗透数学文化,丰富教学内涵

230、让孩子过有道德的网络生活

231、自主参与,探索创新,享受学习,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

232、让学生插上“积累”的翅膀——浅谈新课程下小学生语言积累的实践

233、建立记录袋,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234、给小草开花的时间——谈课堂教学中“皮格马利翁”效应

235、生命化教育:对“流行的激励”的理性思考与追问

236、农村小学生数学课堂语言表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37、引领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

238、思维——课堂教学的不竭动力——几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对比思考

239、数学课堂,我们迷失了什么?

240、通过对话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天游峰的扫路人》反思与评析

241、要给孩子的学习补充心理营养

242、再现生活,享受快乐——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43、班级特色文化——学校德育的新天地

244、以“境”促“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情感——在低年级实施“创设情境,主动参与,体验成功”模式

245、沟通与交往从容,谈吐与智慧齐飞——谈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46、让数学和文学联姻

247、《小班探究性阅读教学片断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结题报告

248、给我一个“支架”,我将……——浅谈“支架式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249、“亲近母语,快乐阅读”——低年段“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阶段性研究报告

250、让音乐课堂在“人文评价”中前行

251、在数学教学细节中体味多元评价的魅力

252、表扬或批评,我们应该持怎样一种态度?

253、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补白艺术的价值

254、浅谈小学校本人力资源的管理

255、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果分析

256、浅谈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策略

257、陶行知的经验论及其现代启示

258、一切从“心”开始——创设小学低年级数学的生命课堂

259、小学思品课旧大纲与新标准之比较研究

26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关于农村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261、心灵相约——做一位教育的艺术家

262、不可低估的动漫魅力——将动漫引进美术课堂中

263、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孩子?——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思考

264、实践“对话”课堂

265、从对话的理想到理想的对话——由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对话想开去

266、一次交换试卷的风波

267、童真,童趣,童心——童谣与儿童美术教学的研究

268、《小学语文生活化导学片段的设计与实施》结题报告

269、巧妙运用“相似论”提高教学有效性

270、让“问题教学”彰显新课程理念

271、新课程下,寻找数学教育的平衡点

272、心与心相连,情与情相牵——打造“心心相印”的班集体过程中心理学知识的应用策略

273、追寻最美的阳光仙——由心理辅导访谈带来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思考

274、音乐始于人自身内——有感于柯达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275、语文创造力构成的心理因素及培养

276、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把低年级数学教学童趣化的几点做法

277、“诺亚方舟”是否有我们的风吹过——体育教学中弱势群体的研究与对策

278、当心,别让表扬变为美丽的“谎言”——论表扬孩子的误区

279、精彩源于学生的“错”

280、基础教育场域中教师对学生的“新”评价

281、理性思考,诗意创作——从创作《月光启蒙》看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

282、课前调查——你开始了吗?

283、蓄情·体情·抒情——浅谈阅读教学的情感流程

284、别“伤”着孩子——当今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隐性伤害”的一点思考

285、用“延时评价”点击学生心灵的鼠标

286、让课外阅读成为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餐后甜点”

287、今夜没有暴风雨

288、让课堂变“水平如镜”为“波澜起伏”

289、创设自主探究空间,让学生“亲”数学

290、自觉进行“知识教学的革命”

291、以生活为本,过有道德的课堂生活

292、我会和一年级小朋友说话了——浅谈教师口语的艺术表达

293、创设“听”的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294、《小学“学习地图”》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295、晨会,您有效利用了吗?——晨会活动开展现状剖析及整改策略

296、在学生眼前悬一把“青草”——让“草香”飘逸在课堂始终

297、让儿童的道德生命“诗意的栖居”

298、沟通往来于文字之间——谈谈数学作业的批阅方式

299、别让文本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300、不该小视的——课堂“小结”——浅谈《品德与生活》课堂小结环节的设计

301、让作文评语成为学生爱上写作的理由——从作文评语入手指导学生写作

302、让课外阅读成为孩子诗意的栖居

303、“亲情、和谐、创新”的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304、对新理念下阅读教学的几种误区的诊断及治疗

305、演绎数学文化,倾注人文关怀,构建生态课堂——为数学课堂画上文化的坐标轴

306、潜心开发课程资源,优化动态生成过程

307、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308、论学校形象的审美设计

309、数学“生态课堂”建构刍议

310、演绎数学文化,倾注人文关怀——为数学课堂画上文化的坐标轴

311、议教学中学生的从众行为

312、“数”山有路巧激趣,学海无涯“乐”作舟

313、小学语文课上渗透人格教育——浅谈学生自信培养

314、关注课堂生态,构筑生态和谐课堂——由教室中出现的“中间地带”说开去

315、金玉当作外,败絮勿为中——浅谈合作学习之“橘”

316、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初探

317、从“必然”中求得“自为”——班主任工作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的深入研讨

318、让儿童的“梦”在语文课堂中得到回归

319、《小学班级特殊学生心理监护系统的构建与运作》研究报告

一、最新地理论文选题参考1、产业地理集中、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测量与辨识2、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3、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聚与形成机制4、论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地位5、能源地理学——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定量评价及其地理分布6、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术贡献7、地理学: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8、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 …9、地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10、产业地理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以北京市制造业为例11、关于地理学的区域性和地域分异研究12、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13、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与新国际分工14、集成GIS和细胞自动机模型进行地理时空过程模拟与预测的新方法15、地理和贸易16、绿洲地理特征及其气候效应17、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18、中国21世纪议程与地理学19、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20、我国古地理学的形成、发展、问题和共识二、地理论文题目大全1、GIS环境下面向地理特征的制图概括的理论和方法2、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3、地理科学的信息化与现代化4、中国地理学发展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5、华北植物区系地理6、地理数据尺度转换方法研究进展7、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研究进展8、我国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研究进展9、河南农区经济发展差异地理影响的小尺度分析10、西方地理学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作用研究述评11、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的mtDNA COI基因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12、新疆黄山东铜陵硫化物矿床Re—Os同位素测定及其地理动力学意义13、地理空间的尺度-结构分析模式探讨14、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15、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16、中国青年大肠癌的发病特点及地理分布17、关于综合地理区划若干问题的探讨18、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制度选择19、金融地理学:国外地理学科研究新动向20、WebGIS中的地理关系数据库模型研究三、热门地理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北京市地理编码数据库的研究2、小熊猫种群遗传结构和地理分化3、计算机网络信息空间(Cyberspace)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4、产业地理集中研究进展5、地理标志的性质和保护模式选择6、伊犁野果林的生态地理特征和群落学问题7、祁连山区降水的地理分布特征8、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鄂尔多斯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地理环境演变的研究9、地理生态学的干燥度指数及其应用评述10、从地图到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地理环境--试论地理学语言的演变11、我国SO_2和NO_X排放强度地理分布和历史趋势12、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13、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生产力的影响 Ⅰ.中国森林现实生产力的特征及地理分布格局14、中国城市地理15、三江源地区植被指数下降趋势的空间特征及其地理背景16、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心—******模式”:地理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17、中国城市地理18、湖南省森林植被的碳贮量及其地理分布规律19、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地理分布的影响及对策20、地理和贸易四、关于地理毕业论文题目1、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2、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3、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4、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省区专业化5、我国湿地研究进展——献给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成立40周年6、地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7、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多样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8、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理界定及其生态问题9、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持续更新问题10、景观生态战略点识别方法与理论地理学的表面模型11、植物区系地理12、地理位置与优惠政策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贡献13、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14、关于地理学的“人-地系统”理论研究15、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持续更新问题16、城市地理分形研究的回顾与前瞻17、植物区系地理18、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19、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20、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五、比较好写的地理论文题目1、从地理空间到地理网络空间的变化趋势--兼论西方学者关于电信对地区影响的研究2、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的演进3、中国氨的排放强度地理分布4、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区划5、谈地理科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在1991年4月6日中国地理学会...6、生态地理区域界线划分的指标体系7、栓皮栎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地理分布研究8、经验地理解法官的思维和行为——波斯纳《法官如何思考》译后9、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10、西南区野生狗牙根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与地理来源分析11、四川省农作物生产力的地理分布12、论地理空间形象思维——空间意象的发展13、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中国大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空间分布及环境因素分析14、产业地理集中度测度方法研究15、产业集聚:地理学与经济学主流观点的对比16、人文主义与后现代化主义之兴起及西方新区域地理学之发展17、我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祝贺中国地理学会创立90周年18、马氏珠母贝不同地理种群内自繁和种群间杂交子一代形态性状参数及相关性分析19、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黄、渤海3个野生地理群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DNA分析20、家蚕不同地理品种分子系统学研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