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排球运动的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排球运动的论文题目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研究中文摘要:本文采用实验法、实地调查法和观察法等调查方法以某中学排球队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的作用,希望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研究结果表明: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活性素质、柔韧性素质是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素质,需要对这几个方面展开相应的身体素质训练。在开展身体素质训练时,需要注意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展开训练、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全面发展、合理安排运动量,切勿超负荷训练、平衡发展,因材施教、预防不良影响,提高训练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开展素质训练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改善,为提高运动员的排球专项技术提供条件。关键词: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方法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ethods of Young Volleyball Players' Physical Fitness 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s experimental methods, field survey methods and observation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volleyball team members of Shenzhen Guanlan Second Middle School as a research object, and analyzes the role of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methods for young volleyball players. physical fitnes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strength, speed, endurance, flexibility, and flexibility are the necessary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of young volleyball players, and corresponding physical quality training needs to be carried out in these aspects. When carrying out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young people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train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step by step,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exercise volum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he quality training, the athletes 'physical fitness indicators have been improved, providing conditions for improving athletes' special volleyball techniques.Key Word: Young People; Volleyball Players;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Methods目 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I前 言 11 研究对象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2.1 文献研究法 11.2.2 访谈法 11.2.3 实地观察法 21.2.4 实验法 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32.1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主要方法 32.1.1 力量训练 32.1.2 速度训练 32.1.3 耐力训练 32.2.4 灵活性训练 42.1.5 柔韧性训练 42.2 青少年身体素质训练的实验结果分析 42.2.1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一分钟仰卧起坐数据变化 42.2.2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50m跑数据变化 42.3.3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坐位体前屈数据变化 52.3.4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1000米跑数据变化 52.3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注意事项 62.3.1 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展开训练 62.3.2 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全面发展 62.3.3 合理安排运动量,切勿超负荷训练 62.3.4 平衡发展,因材施教 72.3.5 预防不良影响,提高训练效率 73 结论与建议 73.1 结论 73.2 建议 7致谢 9前 言身体素质是排球运动员提高排球专项技术的关键,只有通过科学的训练,保证排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才能让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排球作为一项对抗性持球运动,需要在运动中实现快速接球的动作,这对于运动员的手臂力量、奔跑速度、耐力、身体协调能力和弹跳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如果排球运动员想要提高自己的专项技术水平,除了要有身高、臂长等基本身体条件之外,还需要通过身体素质来维持自己的排球技术,只有提高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才能让运动员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任何一项运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技术要领和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运动专项技术动作的基本保障,可以说,排球运动技术和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过硬的身体素质才能让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运动员获得好成绩的保障。青少年正处于发育时期,其身体素质有较大的可塑性。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展开科学的身体素质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让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运动员能够高质量完成动作的保障,也是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基础。开展有关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素质训练方法,旨在找出最有成效的训练方法,才能够更好地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因此本文展开了有关青少年排球运动知识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的相关研究。好的训练方法能够保证训练效果,通过了解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主要方法、训练原则、注意事项,能够为今后科学规划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体系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方法1.1 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研究法本文使用中国知网、学校的图书馆、互联网搜索引擎、报纸、杂志等工具检索有关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相关文献和资料,仔细阅读这些文章,对学者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为本文提供研究依据。。1.2.2 访谈法本文通过访谈某中学的体育老师,了解他们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态度和看法,为本文提供定性资料。1.2.3 实地观察法笔者深入某中学的排球训练现场,在现场观察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基本情况,包括训练的方法、训练的内容、训练注意事项和训练成效等方面。1.2.4 实验法通过设计有关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相关实验,比较实验前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了解当前的训练方法所取得的效果。表1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实验设计项目 内容教师 笔者教学地点 某中学排球场实验对象 20名排球队员,其中10名队员为实验组,另外10名队员为对照组前测 实验前对队员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并且记录实验内容 对实验组的排球运动员展开力量训练、耐力训练、灵活性训练、速度训练、柔韧性训练,对对照组的运动员实施普通的训练模式实验时间 16周后测 实验后对队员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并且记录,并且与前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实验效果在展开本次实验前,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考核标准,对某中学20名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测量,将所测数据进行记录,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的前提下展开实验研究,成绩取男女生平均值。表2 实验前中学生身体素质表测试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P身高(m) 170±0.32 169±0.21 0.84体重(kg) 58±0.14 56±0.22 0.062肺活量(ml) 4000±37 3900±45 0.05650米跑(s) 8±0.12 8.1±0.11 0.754坐位体前屈(cm) 17.5±0.08 17.1±0.14 0.0521000米跑(s) 225±14 227±21 0.067一分钟仰卧起坐(min/个) 51±4 50±4 0.125通过表1得知,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各项测试项目中的得分相当,平均数差距较小,P>0.05,差异不显著,可以展开实验研究。 2 调查结果与分析2.1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主要方法2.1.1 力量训练有效的力量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肌肉的收缩性。在排球运动中,常见的力量训练有腰腹核心力量训练、上肢力量训练和下肢力量训练,通过力量训练能够与提高运动鞋身体的平衡性和柔韧性,运动过程中,排球运动员需要借助力量去完成弹跳动作。常见的力量训练有举哑铃、手指俯卧撑等,举哑铃锻炼的是运动员的上肢和手臂力量,手指俯卧撑锻炼的是运动员的腹部核心力量。下肢力量训练则可以通过仰卧起坐、仰卧体后屈的方式完成,除此之外,单脚跳和立定跳远也是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下肢力量的重要方法。腰腹力量是核心力量的保障,在排球运动员空中击球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腰腹来发动,腰腹力量主要是通过仰卧起坐、仰卧举腿等方式,同时还可以辅助腹卧体后屈、双手持实心球做仰卧起坐的方法来锻炼核心力量。2.1.2 速度训练排球的速度训练主要是通过提高运动员的移动步伐来完成的快速反应训练。在排球的速度训练中,需要通过听信号完成动作、看手势变化方向的方法来锻炼反应速度。同时,移动训练也能很好地锻炼运动员的反应能力,比如交叉步、滑步、后退步和前跨步都是比较科学的移动训练方法。在排球运动中,提高移动步伐的速度,需要从准备姿势开始,根据球的方向和性质以及落点做出正确的动作判断,迅速完成传、垫、扣球和拦网一些列动作。在排球的速度训练中,以不同方向不同路线和不同姿势启动。移动训练,或者小跑步和小碎步训练;反弹接球训练等都是比较好的训练方法。2.1.3 耐力训练耐力训练一般就是通过长跑实现,在有氧运动中锻炼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提高青少年的肺活量和耐力。同时,还可以结合其他有氧运动,比如杠铃操、力量耐力训练等,都可以有效地锻炼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耐力。耐力训练主要是通过有氧训练实现,可以丰富游泳运动的形式,比如借助辅助工具展开,结合开合跳、交叉跑等强度较大的动作激活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达到耐力训练的目的。2.2.4 灵活性训练在排球运动当中,灵活性会对整场比赛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学生在运动时缺乏灵活性,则必然会使得反应时间增长,从而导致在实际的运动过程当中,无法跟得上正常比赛的节奏,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就需要加强学生的灵活性训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在进行相关战术的讲解时,可以向学生传输在不同情况下如何控制自己的的动作, 同时采用实际模拟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对不同情况的反应灵活性。2.1.5 柔韧性训练排球运动的柔韧性训练主要是以拉伸为主,通过拉伸腿部、手臂、肩部的肌肉,让排球运动员在运动中更好地展开身体。从训练方法来看,拉伸可以借助辅助道具,如栏杆等,提高拉伸的程度,也可以队员之间相互拉伸,让拉伸动作更加深入。2.2 青少年身体素质训练的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为期16周的身体素质训练,笔者对实验后20名青少年排球队员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并且将实验前后队员身体素质各项指标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本次身体素质训练的效果。2.2.1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一分钟仰卧起坐数据变化力量素质主要是指排球运动员肌肉的收缩能力。在排球运动中,肌肉力量决定了动作是否能够有效有力的完成,肌肉收缩的力量保证了运动员的肌肉收缩能力,所以肌肉力量也是排球运动的原动力。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能够保证其肌肉在最快的速度持续收缩,通过肌肉的爆发了和耐久力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完成动作。肌肉的耐久力能够让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持续收缩,帮助运动员完成力量动作。表3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一分钟仰卧起坐数据变化测试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P值一分钟仰卧起坐(个/min) 62±2 55±4 0.035仰卧起坐从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来看,一分钟仰卧起坐从实验前的51±4个/分钟变成了实验后的62±2个/分钟,比对照组实验后的平均成绩55±4个/分钟要好,且P小于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一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差异显著。因此,身体素质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2.2.2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50m跑数据变化速度素质是指排球运动员的持球跑动速度和反应速度。速度素质反映的是排球运动员从看到球到接到球的传递时间,这个时间越短表示运动员的速度越快,速度素质能够让运动员快速完成各个技术动作的操作。速度素质是排球运动员在赛场上能够掌握主动权的保障,只要敏捷的反应速度和跑动速度才能够提高运动员的控球率,掌握比赛的主动权。表4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50m短跑数据变化测试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P值50米跑(s) 7.5±0.14 7.9±0.21 0.036从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来看,50米跑平均成绩从实验前的8±0.12s变成了实验后的7.5±0.14s,比对照组实验后的平均成绩7.9±0.21s要好,且P小于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50m短跑成绩差异显著。因此,身体素质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速度素质。2.3.3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坐位体前屈数据变化柔韧素质代表的是运动员身体的柔韧程度,而柔韧性关联的是身体的关节韧带、肌肉的弹性和肌腱能够获得的范围。对运动员的身体结构来说。各个关节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身体的活动范围和连接关节的肌肉以及韧带的伸展度相关。在排球运动中,运动员的柔韧性能够帮助其更好地发挥肌肉的力量,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并且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提高动作质量。表5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坐位体前屈数据变化测试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P值坐位体前屈(cm) 19.6±0.08 17.9±0.12 0.042从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来看,平均坐位体前屈成绩从实验前的17.5±0.08cm变成了实验后的19.6±0.08cm。比对照组实验后的平均成绩17.9±0.12要好cm,且P小于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坐位体前屈成绩差异显著。因此,身体素质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柔韧性素质。2.3.4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1000米跑数据变化耐力素质是指排球运动员能够让肌肉长时间运动的能力。对于排球运动来说,运动员需要的是全身的耐力,这个耐力能够保障运动员在长时间的比赛中有较好的体力去完成连续的比赛,耐力素质与运动员的呼吸和训练系统紧密联系。通过提高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让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保持较好的体力,在长时间的比赛中保障运动员的体力不被消耗,让运动员维持体力完成整场比赛。表6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1000米跑数据变化测试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P值1000米跑(s) 213±11 220±15 0.0251000米耐力跑可以有效地测试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从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来看,平均1000米跑成绩从实验前的225±14s变成了实验后的213±11s,比对照组实验后的平均成绩220±15s要好,且P小于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1000米跑成绩差异显著。因此,身体素质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表7 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肺活量数据变化测试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P值肺活量(ml) 4400±12 4100±34 0.024从实验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来看,平均肺活量从实验前的4000±37ml变成了实验后的4400±12ml。比对照组实验后的平均成绩4100±34ml要好,且P小于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肺活量成绩差异显著。整体来看,实验后实验组的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均比对照组的要好,说明开展相关的身体素质训练对于实验组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各项指标有影响,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展开科学的身体素质训练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2.3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注意事项2.3.1 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展开训练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还处于发育期,其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发展时期,有自身的特点,且青少年的主观意识比较强,在运动时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进行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时需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展开训练,重视训练方法和内容的多样化,切勿使用单一的训练方法,否则会不适合青少年的个性发展。2.3.2 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全面发展对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必须要以全面发展为原则,循序渐进,对于训练内容和训练量应当是一个递增的过程,因为所有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避免因为过度训练造成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在训练中不适应影响训练效果。所以,身体素质训练必须要符合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规律。2.3.3 合理安排运动量,切勿超负荷训练在设计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案时,应该合理安排训练量,一次性训练的时间不宜太长,把握好训练的强度和密度,通过间歇次数让运动员能够在训练时及时调整呼吸,保证训练的节奏感。2.3.4 平衡发展,因材施教对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来说,每个运动员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基础条件。在设计身体素质训练方案时,应该注重内容的平衡感,因材施教,设计与运动员自身相关的训练方案和方法,保证训练的内容和强度能够与运动员自身的条件相适应。2.3.5 预防不良影响,提高训练效率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要防止产生不良影响的积累, 如做完速度较慢的练习后要安排速度较快的练习, 形成训练的良性转移。注重养成少年运动员在身体训练结束后进行放松与调整的习惯。3 结论与建议3.1 结论3.1.1 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活性素质、柔韧性素质是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素质,需要对这几个方面展开相应的身体素质训练。3.1.2 实验结果表明,开展素质训练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包括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均得到了改善,为提高运动员的排球专项技术提供条件。3.1.3 在开展身体素质训练时,需要注意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展开训练、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全面发展、合理安排运动量,切勿超负荷训练、平衡发展,因材施教、预防不良影响,提高训练效率。3.2 建议3.2.1 针对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活性素质、柔韧性素质设计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相关训练,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质量。3.2.2 坚持科学规划,科学安排训练时间和运动量,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时运动员在比赛中得到更好的发挥。3.2.3 针对不同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条件的特点展开身体素质训练,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和训练内容,提高训练效果。参考文献[1]钟胜.我国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专项身体素质现状与训练模式开发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2]吴军霞.我国优秀少年甲组男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3]邵建伟.北京市高校男子高水平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情况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6.[4]周静我国优秀青年女排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现状的分析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5]安洁.河北省青少年甲组女排运动队身体素质现状和技术运用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6]严明.高校高水平女子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及其效果研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女排运动员为例[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4.[7]李谦;阿力木江·依米提·塔尔肯.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研究[J].西部体育研究,2011(3):11-14.[8]冷靖高校排球课如何做好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4):35-37.[9]朱爱君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56-61.[10]张兴林.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比赛负荷及专项身体素质的位置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9):15-17.

你可以论述一些关于排球的发展史,列举出排球的发愿同现在的不同,可以阐述出自己认为的二者之间的关联以及对于现在排球的看法。还有可以写一下“排球精神”,论述排球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参见“女排精神”,就是说打排球可以增进队友 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集体的荣誉感等等,还有,打排球的技巧也可以谈一下,再就是适当写一些打排球应注意的事情,怎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等等。

5月7日下午,惠若琪通过微博报喜,她的硕士论文通过省外盲审,答辩也顺利通过。这意味着她将正式攻读南京师范大学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此外,这位拥有高颜值以及“两米”大长腿的女排名将,在奥运会之后频繁亮相各大综艺节目,人气高涨的她,也成为中国体坛头号女神。

惠若琪硕士毕业论文题目是《中国女子排球联赛发展现状分析》,她还秀出了几张答辩时的图片。去年12月中旬,南京师范大学公布2017年招生计划,其中,惠若琪成为2017年体育科学学院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新生,外界大赞这位中国女排队长是“高颜值+高学历”的完美结合。

惠若琪从小就是学霸,她在读重点初中的时候一度因为打排球而学习成绩班内沦为倒数,但是她并不服输,外出比赛随身携带课本,一有空就自学,结果她的成绩逆袭为班内前列。

在奥运会之后,惠若琪参加了不少公益活动,也成为综艺节目的常客。

关于排球运动的论文题目

“生命在于运动”,生命之美在于它时时刻刻都处于运动之中,而体育,恰好集中了这种美。它将力量与技巧,速度与优美同时体现到了极至,赋予人无限的启示与动力。人们会有性别差异、年龄差异、职业差异、经历差异、兴趣差异、观点差异,或者政见差异。但对待体育明星,人们会破除地界、国界的局限,宽容大度地为他们的胜利欢呼,从他们的精彩表演中得到满足。运动场上的竞争是激烈无情的,但无论胜利者还是失败者,他们所追求的目标都是全世界的团结、进步、和平和友谊。据统计,通过各种手段观看1992年巴塞罗纳奥运会开幕式的人多达35亿,占全世界总人口的68%!体育的魅力是无穷的,是任何其他力量所无法代替的。大力发展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而且能够培养人们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构建和谐中原具有重要意义。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体育健儿取得的优异成绩,将极大地鼓舞民心,增强民族认同感。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乒乓球队、80年代的中国女排、90年代的“马家军”,都曾在不同时期对我们国家的各个方面,发生过极大的鼓舞作用。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都从中品尝了世界民族之林中平等一员的自豪感,昂首挺胸,吐气扬眉,精神焕发。其中又以排球的“战果”最为辉煌,加上它简单易学,深受大家的喜爱,目前正在全国范围推广。排球运动是由两支人数相等的球队,在被球网隔离开的两个均等场区内,根据规则,以身体任何部位将球从网上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其在本方场区内落地的、集体的、攻防对抗的体育项目。大学生通过排球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学习,要了解排球运动的文化,懂得排球运动的特点与锻炼价值,掌握简单的技术原理,逐步提高基本技术的动作质量和综合运用所学各项基本技术的能力。能够参加排球比赛,并在比赛中运用最基本的排球战术,了解最基本的排球竞赛规则,懂得如何欣赏排球比赛。在运用排球技战术的比赛时,锻炼身体,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排球运动的特点,是要求运动员对场上各种变化情况具有精细的感受能力,如运动员在场上完成许多复杂的运动时,动作要十分准确,而这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人体运动分析器对肌肉感觉作精确分析才能做到。而且排球运动对于身心健康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一、 增进健康、强健体魄。排球运动具有竞技与娱乐并存的特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技术水平的人都能参与,或活动,或比赛。经常参加排球运动,不仅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功能状况,同时又能提高人的力量、速度、弹跳、灵敏、耐力等专项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总之,经常参加排球运动会使人们在兴奋与愉快中增进健康,强健体魄。二、培养与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经常参加排球运动的训练或比赛,会学到很多控制自己情绪和调节自身心理的手段和方法,如连续失误时,如何使自己尽快冷静下来而且不灰心;比分落后时的沉着和不气馁;关键比分时进攻不手软的自信心等,都是对自己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和锻炼。三、培养勤奋、助人、拼搏的优秀品质排球比赛中,有球不能落地而且击球至多3次必须过网的特有规定,使参加排球比赛的人总要随时准备弥补同伴因判断错误而无法接,或因其他原因没接到位的球, 为了发挥本方的进攻力量而不惜奔跑扑救,给下一次击球人创造方便条件。因此经常参加排球运动,可以培养人的优良体育道德作风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四、培养人的信息意识、提高配合及应变能力排球运动在某种意义上是一项依靠判断的运动,尤其在现代的排球比赛中,准确的判断已成为制胜因素之一。判断的基础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通过观察对方和同伴的动作、击球的声音、场上的布局等,预测将要发生的情况而迅速做出决策。排球比赛也是一项靠集体配合取胜的球类竞赛,个人特长的发挥往往是在同伴发挥特长的前提下取得的。因此,运动员在场上要相互协调,并不断观察同伴的意图,才能默契地与之合作。可以看出,体育运动的意义非常重大。而其中又以排球在我国历史较久,而且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技术水平的人都能参与其中,因此排球运动较其他体育运动更易于在我国普及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排球发球论文开题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选题依据

1、研究的目的意义

目的:现代排球正朝着速度快、技术娴熟、战术多变、对抗激烈的方向发展。一个排球队要想达到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话,必须拥有优秀的二传队员。由此可见,二传队员的作用在整个排球队伍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

意义:对后备二传队员的选材以及培养又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任务。一个成熟的排球二传队员,必须经过数年的磨练,在技术上、生理上、心理上都要得到质的提升,才能带领全队取得更好的成绩。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从中国排球的发展历程来看,二传手的重要性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国女排先后6次出战世界杯赛,孙晋芳、杨锡兰和马芳先后3次获得了最佳二传奖。中国男排的每一次大的胜利也都与二传手的超常发挥分不开。同样近年来中国男女排球队在各种大赛中取得的.良好成绩,都与二传手的良好发挥是分不开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二传手的个人技术要求非常全面,除了娴熟的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各种基本技术之外,还应掌握相当多的特殊技术和技巧,因为对二传手的技术训练,是一个科学性很强的特殊工作。另一方面是要求二传手在场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沉着果断,心道手到,每个球都要形成攻击力。这需要二传手在身高、速度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更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传手的先天因素,也是后天训练能够取得较大成效的重要基础。毋庸置疑,“选材是成功的.一半”。

在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体育发达国家在训练手段、训练条件方面的差别日益缩小。只有把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从事某项运动的人才选拔出来,进行系统的、有目的的培养,在同等条件下,才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只有加紧对排球二传手的选材和培养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才能使我国排球运动真正改变面貌。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

明确排球二传队员的选材原则、选材标准,以及对选材后如何对这些后备二传队员进行科学的训练与培养进行深入研究。

2、研究内容

2.1排球二传队员的选材定义

2.2排球二传队员的选材原则

2.3排球二传队员的选材标准

2.4二传队员基本技术的训练

2.5二传队员基本技术的训练

2.6观察能力的培养

2.7二传队员战术意识培养

3、研究方法

3.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排球的相关信息,证明所要研究的内容。

3.2专家访谈法:通过与北华大学体育学院齐国杰、张勋、侯成俊等专家就排球二传队员选材的方法以及培养的手段进行了访谈,得出了一些对二传队员的选材及其培养的相关结论。

4、可行性分析

通过在图书馆查询大量的相关资料外,本人还是北华大学体育学院08级排球专选班队员,有了这样的关系基础,在论文研究方法的途径上比较方便。

5、论文研究计划

20xx.11-20xx.1,查阅资料,选题,开题阶段。

20xx.1-20xx.3,数据统计。

20xx.3-20xx.4,完成论文初稿。

20xx.4-20xx.5,修改论文并定稿。

20xx.5-20xx.6,论文答辩

三、研究基础

1、已具备的研究条件

本人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四年的学习与排球训练中,充分了解排球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一些必要条件,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我对排球二传队员的选材及其培养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并有了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图书管的大量文献资料充实了我的大脑,是我研究的更加方便。

2、尚缺少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本人由于能力有限,对大众排球现状还有待更深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学习,更多的排球活动和竞赛还待有我去亲身经历。

四、参考文献

[1]唐奎.排球竞赛裁判手册[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01.

[2]李宗浩.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08.

[3]葛春林.最新排球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01.

5月7日下午,惠若琪通过微博报喜,她的硕士论文通过省外盲审,答辩也顺利通过。这意味着她将正式攻读南京师范大学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此外,这位拥有高颜值以及“两米”大长腿的女排名将,在奥运会之后频繁亮相各大综艺节目,人气高涨的她,也成为中国体坛头号女神。

惠若琪硕士毕业论文题目是《中国女子排球联赛发展现状分析》,她还秀出了几张答辩时的图片。去年12月中旬,南京师范大学公布2017年招生计划,其中,惠若琪成为2017年体育科学学院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新生,外界大赞这位中国女排队长是“高颜值+高学历”的完美结合。

惠若琪从小就是学霸,她在读重点初中的时候一度因为打排球而学习成绩班内沦为倒数,但是她并不服输,外出比赛随身携带课本,一有空就自学,结果她的成绩逆袭为班内前列。

在奥运会之后,惠若琪参加了不少公益活动,也成为综艺节目的常客。

排球运动损伤论文题目

排球参考文献1、虞重干主编 《排球运动》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2、施达生等主编 《排球教学训练指导》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年3、张然主编 《排球纵谈》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4、中国排球协会审定 《排球竞赛规则2005-2008》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5、杨再淮主编 《排球》体育院校成人教育教材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年6、王红英 《男子排球高姿防守准备姿势的运动学分析》 中国体育科技2003(4)7、孟范生 《中国排球发展出路探析》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4)8、吴平 《我国沙滩排球运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4)9、王村 《坐式排球的拦发球技术及其运用》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6)

题 名: 排球纵谈 题名拼音: pai qiu zong tan I S B N: 7-214-03073-X 责 任 者: 张然著 其他责任者: 出 版 者: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点: 南京 题 名: 最新排球训练理论与实践 题名拼音: zui xin pai qiu xun lian li lun yu shi jian I S B N: 7-81051-856-9 责 任 者: 葛春林主编 其他责任者: 出 版 者: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地点: 北京 出版时间: 2003 载体形态: 255页 从 编 项: 高水平运动训练新思维新方法丛书 主 题 词: 排球运动 运动训练 题 名: 球类运动 题名拼音: qiu lei yun dong I S B N: 7-04-009743-5 责 任 者: 黄汉升主编 其他责任者: 出 版 者: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点: 北京 出版时间: 2001 载体形态: 338页 从 编 项: 主 题 词: 球类运动 排球运动 希望你能有个成绩优秀的毕业论文!!!

您好,体育专业也有很多侧重点的,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一点的方面写,如球类、体操类等,也可以写自己对体育专业的一些看法和观点等等。

为您提供部分体育论文选题:

1、体育课结构的研究

2、体操教材、教法的研究

3、大、中学生体质的研究4、体育课和运动训练中损伤的调研

5、大、中学校课外活动的改革

6、对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探讨

7、做一名“合格体育教师”的成材之路

8、体育器材的研制

9、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10、各单项运动训练的研究

浅析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体质的影响长跑对减肥的作用研究浅谈陈氏太极推手的战术运用对中国武术套路发展的思考对中学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的研究武术套路规则变化对武术训练及比赛的影响研究残疾人排球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排球运动的无氧功能能力训练及营养补充间歇性训练在排球教学和训练中的应用论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排球比赛中后排球防守位置的选择对策研究提高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及营养补充现代信息技术对排球运动的影响不同运动强度对大鼠主动脉NOS与细胞凋亡的影响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对海马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其生物学机制运动疲劳的现代生物学若干问题的分析研究西安地区软式排球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排球运动大众化的症结与对策研究上海少年儿童足球兴趣的调查研究运动对血管内皮的影响如何尽快提高运动员的110米跨栏跑成绩篮球后卫的核心作用和能力的分析浅谈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及措施游泳活动对幼儿心理素质的影响体育运动对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的研究分析论足球比赛中的传球技巧《体育舞蹈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初探》足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研究浅析高校体育与专业高水平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足球比赛中的越位战术的研究论足球裁判员的跑位足球运动员身体训练论身体柔韧性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对我省篮球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的建议提高我国体育消费水平的几条建议关于篮球训练中常用练习手段合理安排的初讨中国男篮发展身材高大的三分远投手的必要性上海市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罚球的心理训练篮球运动员的篮板球意识及其培养试论篮球运动中的团队凝聚力的培养试论健美操在农村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少儿跳水运动员基本技术训练方法的研究少儿业余足球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方法的研究从规则的变化看竞技体操运动的方展趋势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责任探析体育教学中的示范法问题研究网球多球训练探讨体育教学过程中直观教学法的研究教学过程中语言类方法的分类论民间足球联赛中本科生裁判能力的培养对体育教学中讲解与示范有机结合问题的研究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观察与模仿的问题研究增强身体素质的模式与方法减肥与健康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初探田径运动中发展柔韧素质训练的方法探索浅谈中学生短跑专项力量训练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建设的作用普通高校学生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篮球跳投技术的分析及基础训练方法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管理方法研究体育院系学生篮球裁判能力的培养浅析篮球运动中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体育院系学生篮球战术意识的研究2005CUBA八强技战术分析陕南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影响陕西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发展的因素分析陕西省中学足球运动员身体训练方法研究陕西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行为决策过程的理论研究业余三级跳运动员起跳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中学生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探析街头文化对体育时尚化的催化作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太极拳再认识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探讨及对策研究篮球运动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机理研究跳远踏板的准确性研究羽毛球运动训练中的多球训练研究我国女子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技术动作研究跳远运动员准确踏板因素研究体育游戏中在中学(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中学业余运动员400米技术的训练方法比赛心理准备对三级跳运动员成绩的影响体育专业学生跨栏教学方法研究运动对红细胞功能变化的影响篮球运动中产生疲劳原因探析影响中学生篮球队员弹跳力的因素及对策探析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急停跳投初探快走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提高青少年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方法初探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影响有氧运动与骨骼肌胰岛素的敏感性篮球战术训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肥胖诱发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一氧化碳在运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中的作用

排球运动动机研究论文

排球运动员的特点,你可以参照中国女排来写。

排球运动内容摘要:排球运动是一项起源于美国,现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体育运动。排球运动是由两支人数相等的球队,在被球网隔离开的两个均等场区内,根据规则,以身体任何部位将球从网上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其在本方场区内落地的、集体的、攻防对抗的体育项目。作为学习排球专项的大学生,必须通过排球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学习,懂得如何欣赏排球比赛并能够参加简单的排球比赛。排球运动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不仅能够锻炼人的身体,并且培养人们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关键词:排球起源、特点、排球与健康一、排球的起源排球运动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旧称麻省)霍利约克市,一位叫威廉斯•盖•摩尔根的体育工作人员发明的。当时,网球、篮球很盛行。摩根先生认为篮球运动太激烈,而网球运动量又太小,他想寻求一种运动量适中,又富于趣味性,男女老少都能参加的室内娱乐性项目,就想把当时已广为流行的网球搬到室内,在篮球场上用手来打。这种游戏开始时,他将网球网挂在篮球场上,用篮球隔网像打网球一样打来打去进行游戏。但室内篮球场面积较小,网球容易出界,于是他作了某些改进:一是把网球允许球落地后再回击的规则改为不许落地;二是把网球的体积扩大;三,篮球太大、太重,不能按预想的方式进行游戏,便改试用篮球胆。而篮球胆又太轻,在空中飘忽不定。玩起来不方便,难于控制。于是,该市的“司堡尔丁体育用品公司”试做出了圆周为25—27公分(约255—346克)规格的球。这种新上市的球类项目,最初没有固定的名字,也没有一定的场地和规则。参加比赛的双方人数不限,只要不使球落地,从网上回击到对方场地便行。这个新的运动项目最初起名叫mintonette(小网子),第二年(1896年),斯普林菲尔德市立学院的艾•特•哈尔斯戴特博士将此球命名为“华利波”(VolleyBall),意为“空中飞球”,这个名字沿用至今。但因经过试用效果很好,就决定采用这种球。现在国际标准用球虽历经百年,进行了千百次的改进,但球的规格和第一代的球几乎差不多。二、排球运动的规则排球比赛场地为18米×9米的长方形 ,四周至少有2米空地,场地上空至少高7米内不得有障碍物。场中间横划一条线把球场分为相等的两个场区 。所有线宽均为5厘米。场地中线上空架有球网 。网宽1米 ,长9.50米,挂在场外两根圆柱上。女子网高2.24米,男子网高2.43米。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和中线的交界处各有5厘米宽的标志带 ,在其外侧各连接一根长1.80米的标志杆。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气压为0.40~0.45千克/厘米2。排球比赛是由一队后排 右边(1 号位)队员发球开始算起,然后每队可触球3次(拦网触球不计在内)。如果球落地、触及障碍物或某一队员犯规,则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判为失球。只有发球的队胜1球时,才得1分。如发球队犯规、失误或接发球队胜1球时,则接发球队取得发球权,其队员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的轮转。前4局比赛采用25分制,每个队只有赢得至少2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时,才胜1局。正式比赛采用5局3胜制,决胜局的比赛采用15分制,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决胜局没有最高分限,比赛进行至某队先得2分为止。三、排球运动的特点1、广泛的群众性:排球场地设备简单,比赛规则容易掌握。既可在球场上比赛和训练,亦可以在一般空地上活动,运动量可大可小,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训练程度的人。2、技术的全面性:规则规定,每个队员都要进行位置轮转,既要到前排扣球与拦网,又要轮到后排防守与接应。要求每个队员都要进行队员必须全面地掌握各项技术,能在各个位置上比赛。3、高度的技巧性:规则规定,比赛中球不能落地,不得持球、连击。击球时间的短暂,击球空间的多变,决定了排球的高度技巧性。4、激烈的对抗性:排球比赛中,双方的攻防转换始终是在激烈的对抗中进行。高水平比赛中,对抗的焦点在网上的扣拦上。在一场比赛中,夺取一分往往需要经过六、七个回合的交锋。水平超高的比赛,对抗争夺也越激烈。5、攻防技术的两重性:排球是多种技术都可以得分,也能失分的项目,这种情况在决胜局比赛中更加突出,所以说每项技术都具有攻防的两重性,因此,要求技术既要有攻击性,又要有准确性。6、严密的集体性:排球比赛是集体比赛项目,除发球外,都是在集体配合中进行的。没有严密的集体配合,再好的个人技术也难以发挥,更无法发挥战术的作用。水平越高的队,集体配合就越严密。四、排球与健康排球运动是深受广大大学生喜爱的体青项目,对促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价值。经常参加排球运动与比赛,不仅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系统的功能,还能发展力量、弹跳、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增强身体体质。(一)大学生通过有目的系统的排球运动技能学习,能促进大学生学生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机能、体能良好的发展,可有效地实现身体健康学习领域水平目标。(二)体育对心理健康有良好影响,心理健康学习领域水平目标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凋节情绪状态,增加自尊自信;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尤其排球运动具有攻防对抗性、技巧性、变化性、集体性、合作性等特点,对大学生学生心理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排球运动是一项通过集体配合取胜的竞赛项目,在双方水平相当对抗越激烈时,其默契配合越要紧密,更能体现出集体性,需要场上六名队员相互支持、相互理解、默契配合、机智灵活、顽强拼搏,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经常参加排球运动的训练或比赛,会学到很多控制自己情绪和调节自身心理的手段和方法,如连续失误时,如何使自己尽快冷静下来而且不灰心;比分落后时的沉着和不气馁;关键比分时进攻不手软的自信心等,都是对自己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和锻炼。经常参与排球运动的练习和比赛,还可以培养学生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良好品质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三)有助于社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从现代社会中获得体育与健康信息的能力。首先,排球运动就是一个集体性项目,大学生在参与排球学习或比赛活动的过程,即是一个人际交往的过程,这都有助于大学生的交际能力的提高,具备了交往能力,待将来走向杜会时,能应对社会中的各种复杂的关系和交往。第二,排球学习和比赛时,运动技能运用以及场上的各种变化,可以培养学生瞬时的应变能力,应变能力是社会适应的重要能力。第三,在排球练习和比赛中,通过技术动作组织,变化组合内容结构,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是社会适应和发展的关键能力,还有通过比赛场上技战术的运用和变化,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和应对能力。这些都有助于社会适应学习领域水平目标的实观。(四)有利于培养人的信息意识、提高配合及应变能力排球运动在某种意义上是一项依靠判断的运动,尤其在现代的排球比赛中,准确的判断已成为制胜因素之一。判断的基础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通过观察对方和同伴的动作、击球的声音、场上的布局等,预测将要发生的情况而迅速做出决策。排球比赛也是一项靠集体配合取胜的球类竞赛,个人特长的发挥往往是在同伴发挥特长的前提下取得的。因此,运动员在场上要相互协调,并不断观察同伴的意图,才能默契地与之合作。人与人之间可能有数不清的差别,但对于体育运动人们却有着高度的相似,每个人都会为运动员的胜利而喝彩。大力发展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而且能够培养人们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极大地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排球运动具有竞技与娱乐并存的特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技术水平的人都能参与,或活动,或比赛。因此,排球运动对于体育运动的普及、提高国民素质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因为觉得排球不是用来拍的,而是用来踢的。所以看排球飞过来就有极强的抬脚欲望,无奈体育老师在。我们自认为不是文明人,却想不到我们体育老师更不文明。在和我们班的排球主力2战败北后说的最多的就是:“我说了你们不能骄傲。”却还是一副老撇子相,不过看的出大家都很喜欢他。这是与那些素质教育的蜡烛是不一样的,最起码的是我们在背后是没人会说这体育老师坏话的。这就说明天天喊素质的其本身是不见得有教育别人资格的。要想教育他人,必先要让他人认可。我特看不起那些伪的跟什么似的所谓君子说什么:“我不在乎其他人怎么看,我只是为他们好。”这什么?这就好像一个人被揍的特惨还要说:“我是在教他怎样挥拳”。又要回头说排球,听说中国女排的教练换了,报刊戏称其为“小鬼当家”。总之中国的排球是有看头的。从排球的构造上讲,其很适合用来踢的,踢排球让我感觉甚爽。当你排球踢到比红旗秆子还高的时候,周围又有一帮子女孩与非女孩在“啊”叫的时候与踢足球却把鞋子踢飞球还是好模好样躺那的时候,周围又有人呐喊:“这是历史上绝无仅有吉尼斯之臭脚啊!”的时候。你就明白了。现实告诉我们搞排球确实比搞足球来的爽,最好的证明就是排球可踢可拍,足球可踢但不可拍的,尤其是踢一脚过去还极有可能让别人知道你有香港脚,所以有人会在旁边说:“看啊!又是一臭脚。”

对学习排球技,战术的心得,体会目前,随着人们对体育活动的重视,排球在体育课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在许多学校,排球已成为体育课中的主要内容。而且广大学生都比较喜欢该项运动,许多学校体育课中都把排球作为教学内容,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也把排球作为学校业余训练的主要项目。各省、市、自治区教委也陆续修订了体育竞赛制度,排球被列为竞赛项目之一,定期举办中学生排球赛。除了加强开展一般的排球活动外,有选择地在条件较好、排球活动开展的较好的学校重点建立排球传统项目学校。所有的这些,都为排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创造了契机。这学期,我们也重点学习了排球的双手垫球,对此,也有了略微的体会。垫球是排球运动的基本动作之一,是比赛中运用较多的关键性技术,也是排球运动得以开展的基础,没有垫球就没有进攻和防守,它是组织进攻的基础,接好发球,有利于打好接发球进攻战术,否则就会陷入被动和失分,接好扣球,有利于防守反击的组织。因此,垫球是由被动转为主动的重要技术,是稳定队员情绪,鼓舞队员士气的重要手段。正面双手垫球是排球教学基础中的基础。用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锻炼人的应变能力,提高其灵敏度,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在竞技比赛中也能以它为基础,提高一传到位率,从而为各种进攻战术的组织起保障作用,甚至可以直接组织起有效的进攻战术。因此,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既是排球训练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术,也是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同时,由于中学排球运动水平较低的现状又决定了正面双手垫球成为他们最常用的技术。因而,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基本技术和要领对提高排球教学和实战均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学习排球,我们需注意:1.使练习者明确垫球一瞬间时身体,双臂双手腕的动作正确做法,了解手臂垫球的正确部位。2.明确垫球动作,掌握正确的垫球手臂部位,培养球感。3.养成垫球后必须放开手的正确动作的确的习惯。4.让练习者上下肢配合用力击球,培养掌握其垫轻重不一的球的能力。5.培养双脚移动能力,避免双脚一直站立不动进行垫球的错误动作。6.使练习者掌握左右移动垫球时,身体要保持含胸提肩收腹屈膝下蹲的正确姿势和双手臂和臂面垫球时调整角度的动作。7.培养练习者快速反应能力和进行低姿位的下蹲脚跟提起离地的身体动作来垫球。8.培养判断能力,及时快速移动能力,双人配合协调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出现屈肘,抬、掀臂和用腕垫球等动作。正面双手垫球要求两臂夹紧,前臂肌肉适度紧张,用两臂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的部位所形成的平面垫球。这个部位较大,较平,肌肉敏感,控制球比较有利。但多数同学由于初学垫球,常出现用腕部垫球和抬、掀臂、屈肘等动作,导致垫球不稳,难以控制球路。两前臂间隙过大,全身动作不够协调。正确垫球要求两臂夹紧,提肩含胸,挺肘压腕,前臂肌肉适度紧张,使两前臂尽量靠拢,成为整体,形成有力的控制面,并靠下肢蹬身发力接球。 初学阶段对于能否较快地正确掌握垫球技术动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提供以下的方法来多做练习:意念练习法,是以身体动作为基础,通过想象或回忆某种运动动作反复进行思维想象,借以引起神经、肌肉系统和运动器官的相应变化,从而起到训练的效果。③其具体方法是:学习时,教师首先将排球技术动作介绍并演示一遍,使学生对将所要学习的技术动作在脑海里留下直观的技术动作的形象印迹。在教正面双手垫球时,先做徒手的动作示范,但并不讲解,请学生对技术动作进行仔细观察。之后再请学生谈对动作要点的理解,教师进行正确引导,在大部分学生对动作要领有所领悟后,再让学生观看1~2次的教师徒手示范,然后要求所有的学生闭上双眼,静下心来想动作要领,大约1分钟左右。休息半分钟,然后让学生再闭上双眼,边想边做徒手的模仿练习,大体做对动作即可。时间1~2分钟。此时教师应进行辅导、纠正动作。请模仿的相对较好的学生出来示范,并交流心得。在学生明确了练习要求和方法后,进行分组练习。此种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只是由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直接练习的教学方法,它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先对动作的概念等有了具体的认识后才让其模仿。由于身体是靠大脑控制的,脑子中先有了对动作的直观认识后,再做动作就标准多了;而且,可以让做的好的同学介绍经验,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资源共享,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就明显提高了,进而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另外,运用意念训练法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认真观察,仔细体会动作,并在适当时候用语言提示进行辅导,并对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给予个别纠正。而且每次课都要把意念训练和身体训练相结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采用不同教学手段。臂下夹球练习法:方法是:练习者作好垫球动作之后,同伴将一排球置于其臂下,然后做正面双手垫球的相关徒手练习动作。可以结合垫固定球让学生找到正确的垫球部位和击球点,并体会肢蹬伸发力的感觉;还可以结合一些小竞赛来提高学生做此练习的积极性。臂下夹球练习法适合在学生初步掌握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时运用,可以有效的固定练习者的垫球动作,避免抬、掀臂、屈肘和两臂间隙过大等常见的错误动作的出现。因为做臂下夹球练习时,手臂必须紧张才能夹住球并做其他动作。如果两臂间隙过大,很容易就变成是两臂抱球而不是臂下夹球。而且在夹球做其他动作时,由于身体起伏的变化,学生为避免球下滑,前臂必须适度紧张并向靠近身体一侧用力,因为仅靠上臂的长度和力量是不可能把一个标准排球夹住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下肢蹬伸发力和全身协调用力的顺序,从而提高正面双手垫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相信,在老师的指导,学生的认真学习下,我们一定可以学好排球。

关于羽毛球运动的论文题目

呵呵!小学生的题目可以是《我最喜欢的运动》,可以写最喜欢打羽毛球,怎么打,和谁打,最后怎么样。初中生的题目可以是《记一节体育课》,内容可以写上课怎么打羽毛球!可以加细节描写。高中生的题目可以类似《我的青春》,内容可以写通过羽毛球比赛等活动展现青春,展现学生的风采!

羽毛球身体素质是羽毛球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素质是提高技术战术的基础,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运动员承担大负荷训练和激烈比赛的基础,身体训练的过程还是培养运动员坚韧意志品质的过程,科学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法对延长运动员寿命,防止受伤,增强身体机能,建立全面地的羽毛球身体素质有重要意义。 在讨论中,同学们畅所欲言,各自阐述不同观点、依据,并在戴老师的分析点评中辩真去伪,进一步加深了对羽毛球身体素质训练的认识,从而还提高了我们分析问题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为今后的教育实践工作打好基础。 在讨论中,大家都肯定这样一种的观点,认为羽毛球身体训练应围绕羽毛球专项特点来进行。力量是身体素质的基础,羽毛球运动员虽不是强调发展绝对的力量,但应在具备一定绝对力量基础上发展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使之保证比赛所需要的较强动作发力和长时间的奔跑、蹬、跳、跨以及上肢的连续击球动作。发展速度素质是羽毛球运动训练的核心,它应着重加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动作频率)和急停、变向、变速的移动速度。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拍数增多,比赛时间增长,运动员需要承受在50—90分钟激烈活动的体力要求,速度耐力对羽毛球项目的意义越显重要,其供能形式主要为无氧供能,其中非乳酸型无氧供能占主要地位,并有适当的乳酸性无氧供能。 有同学认为羽毛球运动中,有时几个来回拍数就能击败对方,因此运用的有氧耐力很少,所以不太赞同像4000米、5000米,甚至10000米这样的耐力训练,而是倾向于变速跑等专项素质练习。但是在实践中,一些高水平或实力相当的比赛中,常有多拍回合的长时间对抗,不仅要保证速度,更要有这种持续对抗的能力。而平时训练中,耐力跑其实是提供了完成一般动作的能力,是提高专项耐力的前提条件,改善了身体内部器官机能,为更高的进行专项练习打好基础。 还有同学提出羽毛球身体素质训练方法和内容“创新”的问题,认为,现代羽毛球素质训练方法手段中应该更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应在学习和掌握传统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但创新并非丢弃传统,不能错误地认为,“传统的”就是不好的,而忽略了对原本正确,行之有效的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如果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谈何创新。所以羽毛球身体素质训练中,既要把握已形成的优良传统,也要用科学的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实践真正“创新”。 最后,戴老师对于我们的讨论,给出以下几点启示,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训练中更好的理解本专项,运用到羽毛球身体素质训练实际当中,值得我们去思考: 1 如何看待羽毛球运动中体能消耗不均的问题? 同一场羽毛球比赛中,可能会出现双方耗能不均的现象,原因在于很多方面,有可能是身体素质的欠缺,限制技术水平发挥;但也有可能是技术不如对方而比对手更多的消耗体能,最终导致比赛失利。由此看出,体能和技能同样可以影响到比赛结果,要合理分析比赛中出现体能不够到底是哪一方面是主要原因,不可一味的认定就是身体素质的问题,而盲目的进行素质训练,如此,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适得其反。 2 如何调节训练中各种素质比例的关系? 在实际训练中,队员的条件、身体机能,素质水平都各不相同,每个人具备的身体素质特长也不一样,那么应该如何合理的安排训练,有效提高每个人的水平?一般来说,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长期观察,形成一套合理的训练体系。 3 羽毛球身体训练中,怎样运用多球练习? 我们说多球练习是身体素质训练有效的方法之一,除了在形式上灵活可控,与实际最相似外,它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羽毛球多球练习要求“神清,气匀,形不散”,是指在练习中有明确的要求和控制,使运动员思想高度集中,击球动作规范,带有目的性的去进行练习,尽量接近比赛动作,这样的练习才可以达到预订的效果,真正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 4.“木桶原理”在羽毛球运动中的运用 一个木桶,即使其他木块都很长,但只要有一块短或有漏洞,它还是盛不了更多水的。这个原理是要让大家明白,要全面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不能有一处短缺,同时我们还要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去思考:一个运动员哪怕在其他方面都表现平平,但只要有一个方面突出,那么,这很可能就会带动影响其他各方面,从而成为制胜的关键。这个启示给我们的印象很深,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常可以得出不同结果。 讨论结束,大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一定收获,羽毛球身体素质训练还有许许多多方法手段,也存在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前人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自身实践,继续发现,深入研究,不断促进我国羽毛球事业的发展。

羽毛上的露珠,永恒飞舞的羽毛球,永远至爱的羽毛球,梦想的羽毛,希冀,“我的羽毛球,我的翅膀”抱歉,一看到楼上牛人提出的,一下子无了灵感。怕是抛玉吓砖诶~~无妨,抛砖引玉吧!希望楼下多多好贴!

你还是自己想想看先吧?不是吗,网上的要不是 就 不是 论文要不是就 要钱的OK?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