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关于动量守恒定律论文范文资料

发布时间:

关于动量守恒定律论文范文资料

他对碰撞的研究我知道的就是之后被牛顿加以概括的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它是说物体在不受外力或受外力为零的情况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伽就用一个斜坡把一个小球从上边自由滚下,他发现如果接触面足够光滑,小球会一直运动下去,斜坡坡度越来越小,直至水平,则小球在这种理想的状态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一直运动下去。

短篇通栏怎么写 - 百度知道1个回答回答时间:2022年12月20日最佳回答:短篇论文格式1 适应高职特色,精选教学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课堂,教师要加强对教学要点和教学内容的理解...百度知道短篇通讯稿(范本) - 豆丁网2017年4月11日(‎如果有涉及参 ‎与活动的嘉宾的‎话,可以介绍一‎下)例子: 如写一个开‎学典礼,可以这‎样写:‎某年某月,在何‎地、...豆丁网短篇通栏怎么写 -

世界上有确定的东西吗?正如大家所知,1927年3月,海森堡在《量子论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的知觉内容》论文中,提出了量子力学的另一种测不准关系,海森堡认为,科学研究工作宏观领域进入微观领域时,会遇到测量仪器是宏观的,而研究对象是微观的矛盾,在微观世界里,对于质量极小的粒子来说,宏观仪器对微观粒子的干扰是不可忽视的,也是无法控制点额,测量的结果也就同粒子的原来状态不完全相同。所以在微观系统中,不能使用实验手段同时准确的测出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时间和能量。由数学推导,海森堡给出了一个测不准关系式: 。对于微观粒子一些成对的物理量,在这里指位置和动量,时间和能量,不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愈确定,则另一个就愈不确定。所谓测不准关系,主要是普朗克常量h使量子结果与经典结果有所不同。如果h为零,则对测量没有任何根本的限制,这是经典的观点;如果h很小,在宏观情况下,仍然能以很大的精确性同时测定动量与位置或能量与时间的关系,但是在微观的场合就不能同时测定。实验表明,决定微观系统的未来行为,只能是观察结果所出现的概率,测不准关系已经被认为是微观粒子的客观特性。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关系后,立即在哥本哈根学派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泡利欢呼“现在是量子力学的黎明”,玻尔试图从哲学上进行概括。1927年9月,玻尔在与意大利科摩召开的国际物理学会议上提出了著名的“互补原理”,用以解释量子现象基本特征的波粒二象性,它认为量子现象的空间和时间坐标和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不能同时在同一个实验中表现出来,而只能在互相排斥的实验条件下出来不能统一与统一图景中,只能用波和粒子这些互相排斥的经典概念来反映。波和粒子这两个概念虽然是互相排斥的,但两者在描写量子现象是却又是缺一不可的。因此玻尔认为他们二者是互相补充的,量子力学就是量子现象的终极理论。“互补原理”实质上是一种哲学原理,称为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30年代后成为量子力学的“正统”解释,波恩称此为“现代科学哲学的顶峰。”1927年10月在布鲁塞尔第五届索尔卡物理学会议上,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为许多物理学家所接受,同时也受到爱因斯坦等一些人的强烈反对。爱因斯坦为此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理想实验,企图超越不确定关系的限制来揭露量子力学理论的逻辑矛盾。玻尔和海森堡等人则把量子理论同相对论作比较,有利地驳斥了爱因斯坦。1930年10月第六届索尔卡物理学会议上,爱因斯坦又绞尽脑汁提出了一个“光子箱”的理想实验,向量子力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光子箱的结构很简单,一个匣子挂在弹簧称上,一个相机快门一样的装置控制匣子内光子的射出。每次射出光子的时间由快门控制,弹簧称上可以读出整个盒子因光子出射而减少的质量,根据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质能关系: 得出光子的能量,这样原则上时间和能量不存在不能同时确定的问题。 据说玻尔看到这个装置登时口吐白沫,经过紧急抢救时的输氧加上彻夜的苦思之后,玻尔终于搬来了救星,呵呵,那竟然是爱因斯坦本人的广义相对论。发射出光子后,光子箱的质量减少纵然可以精确测出,然而弹簧秤收缩,引力势能减小,根据广义相对论的引力理论,箱子中的时钟会走慢,归根到底时间又是不确定了。 这次轮到爱因斯坦吐血三天了,他费尽心思找来的实验居然成了量子力学测不准关系的绝妙证明,还被玻尔等人堂而皇之的载入他们的论文之中。 既然在微观状态下,存在测不准关系,那么在宏观状态下,还存在测不准关系吗?这个我们应该能得出结论:当然存在测不准关系。我们做实验的时候,一旦到了处理实验数据就要同时算出相应的不确定度。这是为什么呢?测量结果都具有误差,误差自始至终存在于一切科学实验和测量的过程之中。任何测量仪器、测量环境、测量方法、测量者的观察力都不可能做到绝对严密,这就使测量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有误差产生。因此,分析测量可能产生的各种误差,尽可能可消除其影响,并对测量结果中未能消除的误差做出估计,就是物理实验和许多科学实验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是,我们只能尽力减小误差,却不能消除它。从上面可以看得出,世界上是不存在测得准的东西的,正所谓世界是辩证统一的,事物是相互影响的,既存在相对性,又存在绝对性。事物的测不准关系,就因为它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某某物重多少,高多少,等等看似绝对的数据其实是相对的。在某一个时段里,物体趋向于某个值的概率最大,因而我们就把这个值称作在这个时段里的相对准确值,它本是使不可能测准的。事物之间又存在着相互作用,因而又由于相互作用是具体的,因而是有限的,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而本体则是抽象的,因而是无限的,并不具有任何确定的认识意义。所以,世界上并不存在确定的东西。参考文献:张三慧,《大学物理学<量子物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二版34页35页李士本,张力学,王晓峰《自然科学简明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68页.72页 资料来源:

问题不太清楚

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论文

最终极的能源是核能,包括太阳和地球上的核电站。其它各种能源例如化学能、机械能等等都是直接或间接由上述两种能源转化而来。所有能源最终都向热能(即内能)转化,也就是墒增原理。

能量虽然是守衡的,但能量的转变却是有方向的,比如说能量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能量不能完全转变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我们需要的是对人类有意的能量!

(1)热力学第一定律产生的历史背景 1.蒸汽机的早期发展 瓦特蒸汽机示意图 1—锅炉 2—汽缸 3—活塞 4—双向进、排气管 5—废气冷凝器 6—排汽抽气泵 7—冰水池 8—摇杆 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它的诞生是以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为前提的 。蒸汽机的诞生与改进以及广泛地应用,对蒸汽机中能量转换问题的探讨,是人们能向量守 恒原理的重要桥梁之一。 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了热和蒸汽能产生动力,在我国古代和古希腊曾出现过把热能转化为 机械能的小型装置。我国流传至今的“走马灯”也是古代的创造发明。 到了16、17世纪,已是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煤作为廉价、高效的热粒被广泛地应用、促进了煤矿业的发展,为了解决矿业中的排水问题,提出了蒸气动力要求。 到1690年,法国人丹尼斯•巴本(1647—1712)在德国制成了第一个有活塞和汽缸的实验性蒸 汽机。这部机器是在莱布尼兹思想的启发下设计出来的,可以说它是近代蒸汽机的雏形。 1696年英国的工程师托马斯•萨弗里(1650—1715)提出一种被称为“矿工之友”的蒸汽水泵,用于矿井抽水。 1705年,英国的纽可门(1663—1729),综合了巴本和萨弗里发明的优点,创造了大气压力式蒸汽机,并于1712年开始在全国的煤矿和金属矿中得到应用。 对蒸汽机改进做出量大贡献的是英国的詹姆斯•瓦特(1736—1819)。瓦特在他父亲的熏陶下 逐步具备了机器制造的才能。后来瓦特在格拉斯哥大学开设的一间修理店当了一名修理技工 。他修理了许多纽可门蒸汽机,由此对蒸汽动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于1759年开始进行一 系列有关蒸汽力量的实验。1763年他在布莱克教授的帮助下,发现纽可门蒸汽机有相当大的 热量浪费,原因是活塞每次冲击后被冷却时,汽缸和活塞也同时被冷却了,然后为了下一次 的冲击,它们还必须重新被加热。他根据布莱克教授的“比热”和潜热理论计算了各个引擎 的耗热量。在布莱克的启发下,瓦特开始寻找一个克服这个缺陷的办法。瓦特经历多次失败 后,终于在1769年制成了一台“单动式”蒸汽机。它比功率相同的纽可门机省煤四分之三左 右。1872年,瓦特又制成了双向作用的蒸汽机。后来瓦特利用一种特殊形式的齿轮传动机构,把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使这种动力机有了广泛的用途。 1784年蒸汽机进入大规模的生产时代。蒸汽技术的成就,为热能转化为机械运动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证明,从古代发现的摩擦生热开始到蒸汽机的出现,热与机械运动的转化完成了一个循环。因此,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能量守恒原理的确立提供了一个重要前提。 2.永动机的失败 各种机械装置的成功设计吸引了一大批人,许多人花费大量的心血去研究永动机。而永动机之不可能实现,是认识能量守恒原理的另一条途径。 亨内考“永动机” 所谓“永动机”是一种理想的机器,即不断自动做功,而不需任何动力或燃料及其他供给品 。在这种幻想指导下,曾经有许多人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所谓永动机的设计,如早期最著名的 一个永动机方案,是十三世纪一个名叫亨内考的法国人提出的,后来意大利的列奥纳多•达 •芬奇也创造了一个类似的装置。到16世纪70年代意大利的一位机械师斯托利达•斯特尔 又 提出了一个永动机设计方案。 此外人们还提出过用轮子的惯性、水的浮力、细管子的毛细作用等,获得有效动力的种种永动 机方案,但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在1775年法国科学院不得不作出决议,声明“本科学院以 后不再审查有关永动机的一切方案”。这说明当时的科学界已经认识到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的。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装置 造永动机的失败,从反面显示出自然界存在着某种制约着人们的普遍规律想不付出代价而从 自然界中取出可供利用的有效动力是不可能的,人们只能根据各种自然力相互转化的具体条件,付出一定代价而有效地利用自然界提供的各种能源。德国的著名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赫尔姆霍兹,就是从永动机不可能实现的事实入手,研究并发现了能量守恒原理的。3.有关知识的准备 热力学第一定律得需要的基本概念,在很早以前就逐步形成。1686年莱布尼兹根据落体定律 ,在机械运动范围内引 斯特尔“永动机” 1—水槽 2—水轮 3—蓄水池 4—螺旋汲水器 5—带动工具机进了“活力”概念,把mv2看作是运动的量度,即现在所 说的动能。能量的概念是托马斯•杨在1807年发表的著作《自然哲学讲义》中第一次提出的。伽利略所用“力矩”的概念,常含有力和路程乘积的意义。1829年彭塞利(1788—1867)在《技术力学引言》一书中,坚决支持“功”这一术语;瓦特进行了马的能力和机器的比较而定出了功率的单位。1834年—1835年间,英国的哈密顿在《论动力学的一般方法》一文中,提出了哈密顿原理,引了新的“力函数”,以表示只与相互作用着的粒子的位置有关的力 ,在保守力场中的哈密顿函数正是系统的总机械能。1828年格林建立了“位函数”的数学关系线,并应用于静电学和静磁学问题。到了19世纪40年代,高斯的工作使位函数得到了普遍应用,这样热力学第一定律所需要的基本概念在19世纪40年代以前已经齐备了。 关于能量守恒的思想还能追溯到很早以前。1633年出版的伽利略的《关于力学和局部运动的两门新科学的讨论和数学证明》的论文中,通过萨尔蒂等三人的谈话,对匀加速运动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其中包括自由落体和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记载有“物体在人落过程中所达到的速度,能使它跳回到原来的高度,但不会更高。” 惠更斯1673年发表的题为《摆式时钟或关于用在时钟上摆的运动的几何证明》一书中讨论了摆的运动规律,写道:“在重力作用下物体不能上升到高于它自由落下的高度,这已包含了重力场中机械能守恒的思想。”1669年惠更斯通过完全弹性碰撞的研究,认识到各个物体的质量与速度平方乘积的总和,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这实际上是发现了完全弹性碰撞中的动能守恒定律。 莱布尼兹在1695年,作出了能量守恒原理的表述:力和路程的乘积等于“活力”的增加。 约翰•伯努利(1667—1748)也一再谈到“活力守恒”。他说“活力消失时做功的本领并不消失,只是转变为其他形式”。而丹尼尔•伯努利(1770—1782)实际上把“活力守恒”原理应 用于流体的运动,得到著名的“伯努利”方程。 欧拉也已经知道,如果一个质点在有心力作用下运动,当质点和吸引中心达到个确定的距离时,其活力都是相同的。到了1800年人们已有下述命题:在一个彼此以有心力作用的系统内,活力仅仅取决于系统的位形和取决于位形的力函数。 1829年,彭塞利也提出了在力学过程中的能量守恒原理:“功的代数和的两倍等于活力的和,在任何时候不能从无中产生功和活力,功或活力也不能转化为无,而只能组成为无。” 当然,上述这些论断还不能算作是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明确表述,但从中包含能量守恒的意义,也为“定律的最后建立奠定了基础。 4.联系和转化的新发现 在18世纪,对各种物理现象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促进了各分支的发展,但没有注意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自然科学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日益揭示出各自然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已成为这一时期的明显特点。这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说明。 (1)机械运动和热运动之间的联系 18世纪最后两年伦福德和戴维所做的摩擦生热实验,热功当量的粗略测定,表明了机械运动向热的转化。热力机的发明和改进又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使这一转化过程完成了循环 。卡诺关于热机效率的研究也触及到了“热功当量”的问题。 (2)热和电之间的转化 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托马斯•塞贝克(1770—1831)发现,在两种不同金属的一个接点处加热,就会产生电动热;如果电路是闭合的,就会有电流通过,这就是温差电现象。焦耳和楞次分别在1840和1842年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这就是今天所说的焦耳—楞次定律。 (3)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1831年法拉第找到了它的逆效应即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与磁的内在关系,完成了二者之间相互转化的循环。 (4)化学和生物方面的研究 拉瓦锡和拉普拉斯早已了解到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重要性。他们证明了反应过程放出的热量等于它的逆反应所吸收的热量。在18世纪末伏打发明了电池,又用它去电解水和硫酸铜,了解了电和化学的关系。德国的化学家李比希(1803—1873)则设想运动的体热和它的机械活动能量,可能来自食物的化学能。1840年彼得堡科学院的黑斯得到化学反应中释放的热量的黑斯定律,已接触到了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守恒原理。 此外,在1801年,德国的李特尔发现了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之后,研究了紫外线的化学作用;1839年法国的E•A•贝克勒尔发现光照射稀酸液中的金属极,能够改变由电池的电动势;1845年法拉第发现强磁场使光的偏振面发生偏转。这些现象从各个侧面表现出不同运动形式 之间的联系和转化。 由于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所以这一时期的科学家是从“自然力之统一”这一观点出发来看待各种能量相互转化的整个网络的。正是在这种自然科学观影响 下,西欧的四五个国家,从事七八种专业的多位科学家分别用不同的实验和方法各自独立地 计算和测定了热功当量,发现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2)几个科学家的工作 在物理学史上,正式发表论文,提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是从1842年开始的,主要是由迈尔 、焦耳和赫尔姆霍兹等人提出的。 1.迈尔的工作 伯特•迈尔(1814—1878)是德国医生,他出生在一个药剂师的家庭,中学毕业后,进图比亨 大学主攻化学。结识了数学家、物理学家巴乌尔,由他介绍,了解到拉瓦锡的燃烧理论。1840年,迈尔在一艘从荷兰驶往东印度的船上当医生。在船驶到爪哇附近时,他在给生病的欧 洲船员放血时发现静脉血不像生活在温带人的血那样颜色发暗,而像动脉血那样鲜红。别的医生告诉他这是热带的普遍现象。他还听船员说,在下大暴雨时海水比较热,这些现象引起了迈尔的思考。在拉尔锡燃烧理论的启示下,他想到人体的体热是由于人所吃进的食物和血液中的氧化合而释放出来的。在热带高温情况下,肌体只需吸收食物中较少的热量,所以肌体中含食物的氧化过程减弱了,因此流回心脏的静脉血留下了较多的氧,这使静脉血呈鲜红的颜色。雨滴在降落中获得活力,也产生热,所以暴风雨降落时,海面上反而燥热一些。这些现象都表现出各种自然力之间的相互转化。 在1841年航行结束后,他写出了论文《论力的量和质的测定》,但由于缺少精确的实验根据,以及在数学和物理知识上的缺陷,论文有严重不足之处而未能发表。这激励迈尔发奋自学了数学和物理,并重新撰写了论文《论无机界的力》,在1842年寄了德国的生物化学家李比希主编的《化学和药物》杂志,因李对自然力的统一十分注意,故发表了迈尔的文章,因此 迈尔成为第一个发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人。在此文中迈尔从“无不生有,有不变无”和“原因等于结果”的哲学观点出发得出了“力就是不灭的,能够转化的,无重量的客体”的结论。他所说的“力”就是“能量”的意思,他把这个思想运用到“落体力”(势能)、运动的“力”(动能)和热的转化与守恒,并根据当时气体的比热的测定数据,第一个得出了热的机械当量,即物体从365米高处下落,相当于把同等重量的水从0℃加热到1℃。 1845年,迈尔自费出版了《论有机运动和新陈代谢》一书,他首先说明“力”的守恒与转化定律,认为它是支配宇宙的普遍规律。接着提出几种形式的“力”,即“运动的力”、降落 力、热、电、磁和化学力,并揭示了各种力之间的相互转化。例如,下落的力转化为运动的力,运动的力通过碰撞变成热,在热机中热又变成运动的力,通过伽伐尼电池化学力变为电等。迈尔把他所考察的全部力画成一个表,描绘了运动转化的25种情况,并作出了否定热质 和其他无重量的流质存在的结论。文章还讨论了动植物机体中的能量问题,认为机体中机械 的和热的效应来源,是由吸收食物和氧时所进行的化学过程,这样就指出了有机界和无机界“力”的统一性。 1848年,迈尔在出版的《天体动力学》一文中讨论了宇宙中的能量循环,解释了陨石的发光是由于它们在大气中损失了动能。 1851年他又写了《论热的机械当量》一文,详细阐述了热功当量的计算。从而回答了对他的攻击,保护了自己的优先权,但是就在这一年秋天迈尔得了脑炎,直到1862年才恢复科学工作。 2.焦耳的工作 詹姆斯•普雷斯特科•焦耳(1818—1889)是曼彻斯特一个酿酒师的儿子,他是个业余科学家 ,很早就关心物理学,对电、磁的研究很有兴趣。他做了大量有关电流热效应和热功当量方面的实验,并把它总结成几篇文章发表。例如,1840—1841年间写成的《论伏打电所产生的 热》和《电解时在金属导体和电池组中放出的热》两篇文章,1843年写了《论磁电的热效应及热的机械作用》,1845年发表《论空气的扩散和压缩所引起的温度变化》,1849年通过法 拉第送交皇家学会的文章《论热的机械当量》,以及1867年发表的《由电流的热效应测定热功当时》和1878年发表的《热功当量的新测定》两篇文章。 从上述文章中可以看出焦耳对热当量的思想发展过程:他首先研究了电流通过导体所生成的热,得到电流热的定量关系,即导体中一定时间所生成的热量,与导体的电阻和电流平方的乘积成正比——这就是焦耳定律。焦耳认为这个实验还不能对热本质做出判断。1843年焦耳 又提出了一个想法,磁电机所形成感生电流与来自其他电源的电流一样地产生热效应。他使一个线圈在电磁体的两极间转动,线圈放在量热器内,实验证明产生的热和用来产生它的机械动力之间存在恒定的比例。由于电路是完全封闭的,水温的升高完全是由于机械能转化为电,电又转化为热的结果。这就排除了热质是从外界输入的可能。焦耳之所以能想出这样的实验,是因为他认为:“当我们不把热看作一种实物,而是看做是一种振动状态时,没有理由认为,为什么它不能由一种单纯的机械性质的作用所引起,例如像一个线圈在一个永磁体极间转动的那种作用。”这个实验得出了如下的结果:使一磅水增加1oF的热量等于把838磅 物提高1英尺的机械功。用工程单位制,这个值约为460千克•米/千卡。后来焦耳又重复扩展了这些实验,以证实自然界的“力”是不能毁灭的,凡是消耗了机械力的地方,总能得到相当的热。这样,热就被证实是能量变化的一种形式。但是,一些大物理学家对焦耳的结论表示怀疑和不信任,焦耳的论文被皇家学会婉言谢绝了。 焦耳没有灰心,决心以更多的实验证明他的结论。后来他用新的测量方法得到的热的机械当量数值分别为426/千克•米/千卡和438千克•米/千卡。1847年焦耳申请在英国学术协会上宣读论文,协会只让他简要介绍一下实验(即大家所熟悉的那个搅拌实验),在他介绍之后,原来不准备讨论,只是由于学术权威W•汤姆孙感兴趣地提出质询,才引起人们对焦耳的实验的重视,但许多人仍持怀疑态度。 1849年,焦耳在皇家学会宣谈论文《论热的机械当量》,并宣布了他著名的实验结果:要产生使一磅水在真空中(测量温度在55~60oF)之间升高1oF的热量,需要花费相当于722磅重 物下降1英尺所做的机械功。(此数值为424.3千克•米/千卡)这个实验结果同 (1879年)由 美国物理学家罗兰的测量结果相比,误差仅为6。由此看出焦耳实验的精确性。此后焦耳还 继续进行他的实验测量,一直到1878年。 他前后用了近40年时间,做了400多次实验,确定了热功当量的精确值,为能量守恒原理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根据。焦耳最后得到的热功当量的值为423.85千克•米/千卡。 1850年焦耳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他的研究成果终于得到科学界的承认。 值得注意的是焦耳的工作不只限于实验,他还阐明了对热本质和能量守恒与转化问题的看法。焦耳与迈尔从不同的方面探索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因此他们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3.赫尔姆霍兹等人的工作 赫尔姆霍兹(1821—1894)是德国的医生、生理学家,出生于中学教师家庭,1838年进入医学 院外科学院,对生物学很感兴趣,他对生命力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探讨。1845年参加物理学会,并参与了学会办的《物理学成就》刊物的编辑工作。前后发表的主要文章有:《论力的守 恒》(1847)、《论在肌肉的作用中对于物理的需要》(1845)、《生理的热现象》(1846)、《 生理的热现象理论方面的小结》(1847)。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赫尔姆霍兹是从研究生命力的本质入手,对当时生命力的本质的看法提出疑问而开始考虑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他在70寿辰的庆祝会上回忆道:“在那时的大多数生理学家承认斯塔尔的观点,即认为在活的有机体中有机物质的物理力和化学力发生作用 ,但同时又有生命的灵魂,或者说活力存在着;活力在物体活着比在死后更自由地调节着物理力和化学力的表现,在死后不为任何东西所调节的物理力和化学力的表现引起产生腐烂。 ……我怀疑这种解释中有某种反自然的东西,但是这得把我把大量的劳动用于使这种疑惑形 成为准确的问题这种形式。” 当时赫尔姆霍兹已知道永动机的不可能性,于是他问道:“如果承认根本不可能有永动机存 在,地么自然界各种力之间应当有什么样的相互关系?所有这些关系存在吗?”他还问道:“ 活的机体如果除了从饮食取得的能以外,还能从一种特殊的活力获得能的话,那么它们就会是永动机。” 赫尔姆霍兹在《论力的守恒》一书中,论证了能量守恒定律,并建立了这个定律的数学公式,即 mgh= mv2然而该论文的命运开始并不好,大多数科学并不接受他的观点。这篇论文遭到拒绝以后,赫尔姆霍兹以小册子的形式在柏林单独出版。 赫尔姆霍兹还研究了能量守恒在其他物理过程中的应用,把它扩大到光、热、电磁现象、化学运动以及生物体内进行的过程中。赫尔姆霍兹所确定的纲领,事实上成为以后物理学发展 的基本内容,而他自己的科学活动,也是把这个纲领现实化,他的研究和论著,给了那个时代整个物理学界以强有力的影响,他创立了物理学和生物学的一个国际学派。 通过以上3人工作的介绍,读者一定会问为什么发现能量守恒定律的不是正宗的物理学家、而是医生、业余科学家和生物学家呢?这中间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与热 的转化问题打交道较多,二是他们受到“正统的”物理学的热质学说的影响较少,由于这些原因,使他们先得出了能量守恒及转化定律。 (3)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确立及其意义 1.能量守恒定律的确认 我们看到,迈尔、赫尔姆霍兹、焦耳等人的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和排斥。但是,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发展,总要推动科学认识的进步。1851年,威廉•汤姆孙在《论热的动力学当量》中,开始接受焦耳的学说,把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在热运动和机械运动方面的具体表现,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大约到1860年左右,能量原理才得到普遍的承认,而且很快成为全部物理学和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石。正如劳厄 所说:“从此以后,特别是物理学中,每一种新的理论首先要检查它是否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 任何真理向前多走一步就会变为谬误。在19世纪末,以著名化学家、物理学家奥斯瓦尔德(1 853—1932)为代表的“唯能论”,试图把一切都归之于能量,从能量原理推导出所有其他物理规律,这显然是错误的。 2.能量守恒原理的确切描述 “能量”这个概念,是托马斯•杨提出来的,但是当时它并没有被科学界所采用。事实上,在那些对于建立能量守恒原理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中,没有一个人直接使用能量这个概念,而常用的还是有多重意义的“力”这个模糊的述语表述他们的重要发现。只是到了1853年,威廉•汤姆孙才给予能量概念一个确切的定义,即“我们把给定状态中的物质系统的能量表示为:当它从这个给定的状态无论以什么方式过渡到任意一个固定的零状态时,在系统外所产 生的用机械功的单位来量度的各种作用的总和。”这样人们才逐渐把“力的守恒”改述为“ 能量的守恒”。 但是这一原理的发现者们,虽然都是从能量形式的转化中看到能量在量上是不变的,而在表 述这一定律时,大都是从量的角度强调能量的“守恒”,全面准确地称为“能量转化与守恒 ”定律则是恩格斯。恩格斯首先指出了如前所表述的不完善性,他在《自然辩证法》旧序中说:“运动的不变不能仅仅从量上把握,而且必须从质上去理解。”1885年他指出:“如果 说新发现的伟大运动基本定律,十年前还仅仅概括为能量守恒定律,仅仅概括为运动不生不 灭这种表述,就是说仅仅从量的方面概括它,那么,这种狭隘的消极的表述日益被那种关于能的转化的积极表述所代替。这里过程质的内容第一次获得了自己权利……”这样就使此原理有了全面的普遍性质,这也是恩格斯以科学的重大贡献。 3.功、热量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做功这个词在物理学中有明确的意义,它表示在物质上作用一个力使物体沿着力的方向移动 。做功过程的重要特征是:它必然伴随着运动形式的转化,即伴随着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所以说功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一般是作为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数量的量度而被使用的。各种能量的转化都因为可以选择功作为共同量度而作出统一的定量的表述。 “热量”这个词表示系统之间不发生客观位移,而只是由于温度差的存在而发生的能量的传 递。 大量实验表明,要使一个系统的热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既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加 热的方式。这就是说自然界有着两类基本热力学过程,即做功和热量传递这两个不同的过程 ,虽然它们产生的条件和机制是不同的,但是这两种过程都可以使系统的热力学状态发生变化。如果要使系统的状态分别在这两种不同的过程中发和相同的变化,则所作的功相传递的 热量之间总是存在着确定当量关系。这表明作为能量转换和传递的两种形式的功和热量,是具有等效性的。所谓“热功当量”就是表征这种等效性的数量关系。 一般说来,实际发生的热力学过程是上述两种过程的综合,即系统发生宏观位移而做功,又由于存在温度差而与外界交换热量。 若以A表示外界对系统做功,以Q表示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系统的内能由量E1变为量E2,则实验表明系统内能的改变可由下式决定,即 E2-E1=A+Q 该式即为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它表明,当热力学系统由某一状态经过任意过程到达另一状态时,系统内能的改变等于在这个过程中所做功和所传递热量的总和。这个定律也说明,在任何热力学过程中,热运动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发生转化或转移。 4.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意义 实际上热力学第一定律中的E不仅仅表示系统的内能,如果用它表示系统所含的一切形式的能量,功A表示的是各种运动形式的功,那么就可以将第一定律理解为普遍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的确立,一方面找到了各种自然现象的公共量度——能量,说明了不同运动形式在相互转化中有量的共同性,从而把各种自然现象用定量的规律联系了起来;另一方面这个定律的确立,同时也说明了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能力也是不灭的,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性质。这样,这个定律就第一次在极其广阔的领域里把自然界各种联系了起来。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确立,在实践上对创造第一类永动机的不可能实现从科学上作了最后判决,彻底地否定了永动机的幻想,使经典物理学发展成一系列完整的理论科学。 当然,应该指出,任何一个重要的科学原理的具体形式,都有它的相对性,对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来说,能量及其转化也有各种具体形式。随着社会实践,特别是科学实验的发展,人们对能量形式的认识也是不断丰富的。因此,我们不能说已经认识了所有的能量形式的转化过程。随着科学实验的发展,人们完全可能发现一些新的能量形式,认识一些新的转化机理 ,甚至探索到一些难以想象的效应。那时,这原理也会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类面前。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说课稿(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人教版高中新教材必修2第七章第8节,本节内容从理论推导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动能定理的进一步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属物理规律教学,是对功能关系的进一步认识,是学生理解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铺垫,为今后学习动量守恒、电荷守恒打下基础。它结合动量守恒定律是解决力学综合题的核心,而这类问题又常伴随着较为复杂的运动过程和受力特点是充分考查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的关键点。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依据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

2、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3、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利用已有知识探索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2、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建立过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难点: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二、说教法

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一起探索得出物理规律及适用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情景→问题→分析与活动→总结的教学设计模式,以老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为主。

三、说学法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种运用归纳法的思想,从一个个典型的物理情景中总结出科学的结论,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形变,巧用引导性提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氛围中总结出本节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用多媒体展示下述物理情景:A.运动员投出铅球;B.弹簧的一端接在气垫导轨的一端,另一端和滑块相连,让滑块在水平的轨道上做往复运动。

1.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依次演示自由落体、竖直上抛、滚摆、单摆和弹簧振子,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物体运动中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让学生思考上述演示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有什么变化。

2.探究规律找出机械能不变的条件

只受重力做功作用分析

只有弹力做功分析

结论: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这就叫机械能守恒定律。

3、 能力训练

例1、在距离地面20m高处以15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小球落地速度大小。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提出问题:

(1)前面学习过应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处理平抛运动,现在能否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这类问题?

(2)小球抛出后至落地之前的运动过程中,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如何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请考虑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与用运动合成解决问题的差异是什么?

4、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

5、总结归纳

本课学习,我们通过演示实验归纳总结了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了解了只有重力做功或只有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总量不变,通过简单的实例分析、加深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一、说教材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九节。本节主要内容为:学生利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纸带,通过计算来验证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本节课,可以升华学生对上节课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又可以为接下来学习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定律打下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意义重大。

基于该节课的内容和新课改的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掌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分组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协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以上教材地位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验数据的处理;难点是实验误差的分析。

二、说学情

该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以及条件,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打点计时器,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但是,对于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结果误差的分析还有所欠缺,所以我在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三、说教法

在教学活动中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实验法即通过实验学生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并结合讨论法,让学生在物理课上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

四、说学法

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仅要学到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自己学习。所以在课堂上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法来更好的掌握实验探究的内容。

五、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进行新课教学之前,复习导入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是什么,同时情景引入,播放田亮跳水视频。十米跳台跳水是种技术性极强的运动,如果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是否守恒?通过问题创设,一方面可以明确本节课的实验主题——机械能守恒,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很快被调动起来,有利于新课的教学。

环节二:新课讲授

我将以启发的方式提问学生让学生思考:如果让你来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你会怎么做?给出你的方案。再分组讨论实验方案,并让各个小组选出代表以汇报的方式跟全班学生分享实验方案。然后各小组对所有的实验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讨论。再次让各个小组选出代表以汇报的方式跟全班学生分享优缺点。在所有小组都汇报结束后,我做适当的总结。并引导学生确定最终的实验方案——利用重物的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这样设计课程,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里面来,更好地调动学习氛围。符合新课改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探究学习。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实验方案确定之后,我将提出第二个问题:实验得到什么结果,可以证明机械能守恒吗?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问得到结论:在任意点上,重物的势能和动能之和等于初始位置上重物的势能。在解答了这个问题后,接着提出第三个问题:如何计算在任意点上重物的动能。明确重物在任意位置的速度对与计算动能至关重要。分组实验、采集数据。

根据讨论结果,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实验,完成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得到方案:把纸带和重物固定在一起下落,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记录下重物下落的高度,计算出对应的瞬时速度。然后,带着学生一起通过公式的推导得到速度的测量公式:

即: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在分组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环节三:拓展巩固

在此环节,我会结合书上的习题,让学生通过做题的方式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环节四:课堂小结

高中物理注重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亲手操作,参与实践,是最直观获得知识的手段,也是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我会让学生总结本次实验课主要探究的内容。

环节五:布置作业

作业方面,形成实验报告(必做的作业)

重新制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方案。(机动性作业)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从前后联系来看,这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对功能关系的进一步认识;在理论推导的过程中,有利于强化学生对动能订立的理解;从思维方式上分析,有利于学生建立守恒的观念,为今后学习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守恒定律打下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这样的安排,较好的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学生明白,物理规律不仅可以直接由实验得到,也可以用已知规律从理论上导出。

2、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具体问题中能判断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在归纳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使用条件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以及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

通过严密的理论推导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理性认识,正确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以及定律是否成立的判定条件。

4、教学难点

学生抽象思维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功、能等物理量理解不够深刻,要从功能转化关系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有一定难度。

二、说教法

本节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一起探索得出物理规律及适用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三、说方法

1、为适应高一学生的认识和思维发展水平,根据新课内容要求,创设“自由落体、平抛、沿斜面下滑”三个物理情境作为铺垫,由易到难,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完成认识上的飞跃。

2、通过设疑,启发学生思考

在归纳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使用条件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加以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

四、教学程序

分为引入、新课、联系巩固、作业四个步骤。

以生活中常见情境为例,让学生分析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提出机械能如何变化的问题,顺势引入新课;

创设三个不同情境(同前),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在师生共同探讨下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以三个情境为例,让学生自由讨论定律成立的条件,教师进行适当引导,最后共同得到适用条件。

然后通过适当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对新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

五、研究性课题的提出

通过以下实例让学生课后去进行探讨

让A球拉到相同高度,分析A到达右侧所能到达的高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知道它的含义和适用条件;会利用守恒条件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过程与方法:学生会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会用归纳的方法提出守恒条件;加深对功能关系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事物发生的条件,学习和体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理解自然规律,应用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

学生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并掌握该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教学难点:

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并且判断是否守恒。

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归纳,实例分析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课

功和能关系如何?

动能定理的内容和表达式是什么?

重力所做的功与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新课教学

(一)机械能

1、概念:物体的动能、势能的总和。E=EK+EP

2、机械能是标量,具有相对性(需要设定势能参考平面)

3、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学生举例,教师补充)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

1、实例分析:(提前布置的作业,课上检查,讲评)

学生发现:只有重力做功时,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但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如果有阻力做功,则总量有变化。

(1)

2、理论推导过程

思考题一: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自由下落,经过高度

为h1的A点时速度为v1,下落到高度h2为的B点时速度为v2,

试写出物体在A点时的机械能和在B点时的机械能,并找到这二个

机械能之间的数量关系。

(2)

思考题二: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做平抛运动,经过高度

为h1的A点时速度为v1,经过高度为h2的B点时速度为v2,写出

物体在位置A、B时的机械能的表达式并找出这二个机械能之间的关系。

初状态:A点的机械能等于

末状态:B点的机械能等于

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据动能定理得: (1)

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得到: WG= mgh1-mgh2 (2)

由(1)(2)两式可得

移项得:

学生讨论:上述表达式说明了什么问题?

讨论后:学生代表回答

等号左边是物体在初位置时的机械能,等号右边是物体在末位置时的机械能,该式表示:动能和势能之和即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教师提问:如果有阻力做功呢?上面的两边还会相等吗?

学生回答:不相等。

结论:只有重力做功时,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但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1、内容:在只有重力做功时,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2、理解:

(1)条件:(由学生分析、讨论)

a:只受重力作用

b:不只受得力作用,但其它力不做功(学生举例)

(2)表达式

(机械能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动能的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3)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转化与守恒的特殊情况。守恒是指在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时时、处处"总量不变,而不仅仅是初状态和末状态总量相等。

(4)只有弹簧弹力做功时,弹性势能和动能间相互转化,但物体和弹簧系统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四)巩固练习

1、关于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竖直下落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C、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0时,机械能一定守恒;

D、物体若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一定守恒。

2、下列运动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不守恒的是:

A、起重机吊起物体匀速上升;

B、物体做平抛运动;

C、圆锥摆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3、从离地高为H的阳台上以速度v竖直向上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它上升 h后又返回下落,最后落在地面上,则一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以地面为参考面)

A、物体在最高点时机械能为mg(H+h);

B、物体落地时的机械能为mg(H+h)+1/2mv2;

C、物体落地时的机械能为mgH+1/2mv2;

D、物体在落回过程中,过阳台时的机械能为mgH+1/2mv2

4、将物体由地面竖直上抛,如果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当物体在上升过程中的某一位置,它的动能是重力势能的2倍,则这一位置的高度为

A.2H/3 B.H/2 C.H/3 D.H/4。

学习目标:

1. 学会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 进一步熟练掌握应用计时器打纸带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

学习重点:

1.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和步骤。

2.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注意事项。

学习难点: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注意事项。

主要内容:

一、实验原理

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如果忽略空气阻力,只有重力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动能的增加。设物体的质量为m,借助打点计时器打下纸带,由纸带测算出至某时刻下落的高度h及该时刻的瞬时速度v;进而求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mgh和动能的增加量△EK=1/2mv2;比较│△Ep│和△EK,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

测定第n点的瞬时速度vn:依据"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用公式vn=(hn+1-hn-1)/2T计算(T为打下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

二、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纸带(复写纸片),重物(带纸带夹子),导线,刻度尺,铁架台(带夹子)。

三、实验步骤

(1)按图装置固定好计时器,并用导线将计时器接到电压合适的交流电源上(电火花计时器要接到220 V交流电源上,电磁打点计时器要接到4 V~6 V的交流低压电源上)。

(2)将纸带的一端用小夹子固定在重物上,使另一端穿过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竖直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计时器的地方。

(3)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4)换几条纸带,重做上面的实验。

(5)从几条打上了点的纸带上挑选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 mm且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

(6)在挑选出的纸带上,先记下打第一个点的位置0(或A),再任意选取几个点1、2、3(或B、C、D)等,用刻度尺量出各点到0的距离h1、h2、h3等,如图所示。

(7)用公式vn=(hn+1-hn-1)/2T计算出各点对应的瞬时速度v1、v2、v3等。

(8)计算出各点对应的势能减少量mghn和动能的增加量1/2mvn2的值,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四、实验记录

五、实验结论

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六、实验注意事项

(1)计时器要竖直地架稳、放正。架稳就是要牢固、稳定。重物下落时它不振动;放正就是使上下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一条竖直线上与纸带运动方向相同,以减小纸带运动时与限位孔的摩擦(可用手提住固定好重物的纸带上端,上下拉动纸带,寻找一个手感阻力最小的位置)。

(2)打点前的纸带必须平直,不要卷曲,否则纸带在下落时会卷到计时器的上边缘上,从而增大了阻力,导致实验误差过大。

(3)接通电源前,提纸带的手必须拿稳纸带,并使纸带保持竖直,然后接通电源,待计时器正常工作后,再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以保证第一个点迹是一个清晰的小点。

(4)对重物的要求:选用密度大、质量大些的物体,以减小运动中阻力的影响(使重力远大于阻力)。

(5)纸带的挑选:应挑选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 mm且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这是因为:本实验的前提是在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情况下,通过研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与动能的增加量是否相等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故应保证纸带(重物)是在打第一个点的瞬间开始下落。计时器每隔O.02 s打一次点,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最初0.02 s内下落的距离h1=1/2gt2=1/2×9.8×0.022m=0.002 m=2 mm,所以若纸带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 mm,就意味着重物是在打第一个点时的瞬间开始下落的,从而满足本次实验的前提条件(打第一个点物体的初速度为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

(6)测量下落高度时,必须从起点o量起。为了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选取的计数点要离O点适当远些(纸带也不宜过长,其有效长度可在60 cm~80 cm以内)。

(7)本实验并不需要知道重力势能减少量和动能增加量的具体数值,只要对mgh与1/2mv2进行比较(实际上只要验证1/2v2=gh即可)以达到验证机械能守恒的目的,所以不必测出重物的质量。

七、误差分析

(1)做好本实验的关键是尽量减小重物下落过程中的阻力,但阻力不可能完全消除。本实验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是纸带摩擦和空气阻力。由于重物及纸带在下落中要不断地克服阻力做功,因此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必稍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这是系统误差。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有选用密度大的实心重物,重物下落前纸带应保持竖直,选用电火花计时器等。

(2)由于测量长度会造成误差,属偶然误差,减少办法一是测距离都应从起点0量起,下落高度h适当大些(过小,h不易测准确;过大,阻力影响造成的误差大),二是多测几次取平均值。

【例一】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某同学选择了一条理想的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时计数点对应刻度尺上的读数如图所示。图中O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A、B、C、D分别是每打两个点取出的计数点。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时:

(1)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多少?

(2)动能的增加量是多少?

(3)根据计算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关于守夜论文范文资料

人死后守夜也称为守灵。古人认为人死后三天内要回家探望,因此子女守候在灵堂内,等他的灵魂归来。每夜都有亲友伴守,直到遗体大殓入棺为止。演变到现在,守灵便是亲人们聚在一起,悼念死者,抒发缅怀之情。守夜也称作守灵。是我国的一种民俗,真要追溯起来,有着很长的历史渊源,但具体的守灵习惯又不尽相同。那么这个守灵的灵是指什么呢?“灵魂”——要解释起来更难,科学和玄学、宗教都有自己的独特解释,我们暂且打个比方:我们的肉体好比一台计算机,而我们的灵魂就是驱动计算机运行的软件或者说操作系统。《初刻拍案惊奇》中的出处:人死后,遗体要在家中稍事停留,谓“停灵”。入夜,则由家属守护在旁,以尽孝道。《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儿媳两个也不守灵。”沈从文《边城》二十:“剩下几个人还得照规矩在棺木前守灵过夜。”《礼记问丧》中的出处:

守灵基本上以三天为限,有在住宅内的灵棚、灵堂内守灵的,也有在殡仪馆内租礼厅守夜的。在郊县现在还有“搁三朝”之举。《礼记问丧》中有“三日而后殓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孝之心亦益已衰亦。家室之计,衣服之具亦已成矣。亲戚之远者亦可以至矣。是故圣人为之决断,以三日为之礼制也”。所以守灵三夜,并不完全出于迷信,而是三天的时间,准备工作都全了,远方的亲戚、朋友也能赶到,足以尽人情。有人认为可以理解为“三魂七魄”中的魂。单就指这魂与魄,就有着区别。“魂为云鬼”附着着阴性能量,我们夜间做梦和偶然间出现的“似曾相识”、“故地重游”等等所谓的既视感,大多都与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魄为白鬼”附着着阳性能量,负责指挥我们日常中的呼吸心跳、一举一动,举手投足、嬉笑怒骂、惊恐惧怕都是魄在主导。因为活着的人认为,他的亲人虽然死了,但是灵魂还留在人间,没有去阴间(阴间就是我们中国的天堂,人死了以后都会去那里。)灵魂也很留恋他那些活着的亲人哪,它也不愿意一个人孤零零地去阴间那么远的地方,所以它会在去阴间之前,回到原来的家里看一看。

活着的人害怕灵魂在回家的路上迷路,所以会点一盏灯,放在去世的人的遗体旁边(接下来解释古代的人会把去世的亲人的尸体放在家里的客厅里,而不是殡仪馆的停尸房;还有古代人点油灯,而不是电灯的问题)。活着的人害怕灯熄灭了,而使去世的亲人找不到家,于是他们就彻夜坐在停放尸体的房间,保证那盏指路灯是一直燃烧的。守夜七天。人死后守夜也称为守灵。古人认为人死后三天内要回家探望,因此子女守候在灵堂内,等他的灵魂归来。每夜都有亲友伴守,直到遗体大殓入棺为止。演变到现在,守灵便是亲人们聚在一起,悼念死者,抒发缅怀之情。还有一种解释恰恰相反。《云笈七签》载:"魂为阳,魄为阴。""魂欲人生,魄欲人死。魂悲魄笑。"以上关于魂与魄的真正功能不再讨论,毕竟没有定论,倘若讨论起来会没完没了。能看懂的或者认可的读者可以继续往下看,反之可以跳过,以节省时间。有别于西方用呼吸、心跳、脉搏和瞳孔是否扩散来认证是否死亡,我们更喜欢用“魂飞魄散”来形容人真正的死亡。而此时“魂飞”、“魄散”是不同的。“魄散”,指我们的身体已经死亡,附着其上的魄也没有了用处,自然跟着消散。“魂飞”,指我们的灵魂离开了死亡的身体,回归到宇宙之中。(这点,现代物理学的研究正在逐渐揭示,世间万物的最根本都是一样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并不会真正的死亡。

而这即将飞走的“魂”,就是我们守灵的对象。回到正题。古人认为人死后三天内要回家探望,因此子女守候在灵堂内,等他的灵魂归来。《礼记问丧》中有"三日而后殓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孝之心亦益已衰亦。家室之计,衣服之具亦已成矣。亲戚之远者亦可以至矣。是故圣人为之决断,以三日为之礼制也。"所以守灵三夜,并不完全出于迷信,而是三天的时间,准备工作都全了,远方的亲戚、朋友也能赶到,足以尽人情。每夜都有亲友伴守,直到遗体大殓入棺为止。演变到现在,守灵便是亲人们聚在一起,悼念死者,抒发缅怀之情。我们当地的守灵就是在家中腾出房间,按灵堂的要求布置,亲友和子女日夜守候在灵堂,接待前来吊丧的亲朋好友。来人吊唁,守灵的子女需要谢礼,需要陪着来人哭吊。另外还有专人负责安排记录,准备一应物品和应急药品(以防止有人情绪激动出现问题)。此外,还会指派专人注意用电,用火安全。

守灵基本上以三天为限,有在住宅内的灵棚、灵堂内守灵的,也有在殡仪馆内租礼厅守夜的。在郊县现在还有“搁三朝”之举。《礼记问丧》中有“三日而后殓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孝之心亦益已衰亦。家室之计,衣服之具亦已成矣。亲戚之远者亦可以至矣。是故圣人为之决断,以三日为之礼制也”。所以守灵三夜,并不完全出于迷信,而是三天的时间,准备工作都全了,远方的亲戚、朋友也能赶到,足以尽人情。人类生存的空间,称其为阳间,人类死亡后,其灵魂所在的空间,称为阴间。在中国,大量的古代神话和道教典籍中都有阴曹地府的记载,中国文化千年几千年的研究指出,万物都有阴阳两性,万物负阴而抱阳,意思是说,在生成的万物中,形有阴阳,灵也有阴阳之分,非常详细和博大精深,这里的只是阴阳学说中的一点。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还有草木成精的说法“藤精树怪”等说法,万物皆有灵,有灵者皆有可能进化成如人类这般高智商的感情物种,虽然这个现象是由人类这个物种进化出来了,但如同低微到石头,树木都有一丝可能,有可能就会有成为事实的机会,而且也并不拘泥于我们能看到摸到的事物,以及六道,皆始终包含在阴阳的理论中。

其实守灵这个习俗延续到现在,更多的是为了死者的亲朋好友都能够见死者最后一次。甚至借着恸哭减轻心中的遗憾。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来这世上走一遭或多或少都会留下羁绊。死者为大,守灵这种习俗更适合重情重义的中国人。诚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糟粕也有精华,但作为后世子孙仍需要持敬畏的态度。具体人死后到底还有没有什么,活着的人给出的答案都不靠谱。最后,个人提倡“厚养薄葬”,珍惜身边活着的每一位亲人才能最大的减少心中的遗憾。

花和我都不属于周庄,“我”和“花”这两个女人都爱上了“周庄“这个男人,然而周庄却没有变,他还是喜欢与他青梅竹马的女人,那女人名叫”民族味“,这里的民宗味如果是江南为,会更好一些

守夜,故曰“守灵”,它是一种民间的习俗,就像古代新娘子要坐花轿,过年要分压岁钱一样。古人认为人死后三天内要回家探望,因此子女守候在灵堂内,等他的灵魂归来。每夜都有亲友伴守,直到遗体大殓入棺为止。演变到现在,守灵便是亲人们聚在一起,悼念死者,抒发缅怀之情。

扩展资料:

人去世穿寿衣的习俗:

1、首先老人临终时一定要在老人去世之前为老人穿上寿衣,很多人认为穿寿衣的时间应该是在老人去世之后,如果老人还活着就给老人穿上寿衣是大大的不孝,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一般有经验的老人得知自己的大限将到时,都会嘱咐身边的儿孙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寿衣拿出来给自己穿上,其实古代的老人过了六十岁之后就开始为自己准备寿衣了,为的就是避免临终仓促,来不及换衣服。

因为很多老人认为在自己去世之前穿上寿衣代表自己能够将这件衣服带走,如果在自己去世后再换上寿衣,则证明自己只能穿着生前的衣服离世,再穿寿衣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2、其次临终时给老人穿的衣服一定要是单数的,不能穿双数,因为古人认为人在世时都认为好事成双,也就是在人世间大家都认为双数是吉利的象征。

而人去世后,阴间则正与阳间相反,以单数为吉利的象征,所以穿寿衣一定要穿单数。而寿衣穿的件数也有规定,不到五十岁而死的人只能穿三件,表示夭寿,而年龄大的人则可以多穿,表示有福有寿。

3、最后寿衣的袖子一定要遮住死者的手,也就是俗称的衣不露手,因为古人认为如果衣服袖子遮不住双手,那么后代就要衣不蔽体,讨饭生活,所以才要将手遮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守夜(丧葬习俗)

古人认为人死后三天内要回家探望,因此子女守候在灵堂内,等他的灵魂归来。每夜都有亲友伴守,直到遗体大殓入棺为止。演变到现在,守灵便是亲人们聚在一起,悼念死者,抒发缅怀之情。 守夜中有一个环节,叫停尸。停尸就是就是棺材不封钉,并且棺材盖不盖严,在死者的头部会留有与头部等长的一段空隙。 停尸的原因是,因为古代的医疗技术不发达,很难判定人是真死还是假死。很多种情况很可能是假死,古代战争频繁,有人流血过多休克,也有人是因为某种疾病的原因,心跳脉搏频率减少、呼吸微弱无法感觉出来、手脚僵直冰冷等。停尸,就是亲属们等待故人复苏的一个机会。 停尸中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死者亲属都会把头低着,这表面上是一种表达悲伤的方式,而另一种原因就是,观察棺材底下有没有东西滴出来,要是死者小便失禁那说明死者还在新陈代谢,那就是假死;另一种就是滴出来的是血,家属就观察血的颜色,判断出死者是否是假死,这之中又自有它的一套标准。 部分外国人一直到了近现代葬礼中才有类似的仪式。中国人的大道隐于无形!

关于向守志论文范文资料

十大元帅十大将名单(略)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将萧 克 李 达 张宗逊 李克农 王 震许世友 邓 华 彭绍辉 张爱萍 杨成武韩先楚 李 涛 傅秋涛 王 平 吕正*傅 钟 萧 华 甘泗淇 宋任穷 赖传珠洪学智 周士第 郭天民 周纯全 杨至诚陈再道 陈奇涵 王宏坤 苏振华 刘亚楼刘 震 陈锡联 韦国清 陈士榘 陈伯钧锺期光 宋时轮 朱良才 董其武 唐 亮叶 飞 杨得志 王新亭 黄永胜 李天佑陈明仁 贺炳炎 阎红彦 谢富治 陶峙岳乌兰夫 周 桓 杨 勇 李志民 赵尔陆王建安 李聚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将徐立清 肖向荣 张经武 张 震 刘志坚 阎揆要 钟赤兵 唐天际谭希林 莫文骅 刘道生 陶 勇 吴法宪 成 钧 程世才 李天焕廖汉生 郭化若 唐延杰 张南生 杜义德 王必成 王近山 万 毅王 诤 孙 毅 朱 明 王宗槐 蔡顺礼 邱会作 张令彬 饶正锡倪志亮 梁必业 李作鹏 赵启民 方 强 罗舜初 王秉璋 罗元发聂风智 曹里怀 周赤萍 邱创成 匡裕民 向仲华 谭家述 李寿轩崔田民 欧阳毅 冼恒汉 王恩茂 张国华 肖望东 丁秋生 赖 毅旷任农 林维先 周贯五 刘先胜 刘培善 彭嘉庆 黄火星 刘兴元文年生 詹才芳 梁兴初 吴克华 毕占云 陈正湘 彭明治 姚 哲杜 平 甘渭汉 曾思玉 郑维山 聂鹤亭 王尚荣 苏 静 刘少文刘西元 孔石泉 袁子钦 傅连璋 韩振纪 李 耀 邓逸凡 汤 平余秋里 陈庆先 刘 忠 孙继先 张 藩 徐斌洲 韦 杰 滕海清庄 田 刘浩天 杨秀山 周希汉 顿星云 周仁杰 康志强 方正平饶守坤 王辉球 常乾坤 曾国华 朱辉照 余立金 吴富善 黄志勇胡奇才 周 彪 彭 林 刘昌毅 韩练成 张贤约 郭 鹏 刘金轩张达志 赛福鼎 钟汉华 秦基伟 孔从周 范朝利 谭冠三 李成芳陈 康 张才千 张翼翔 覃 健 鲍先志 皮定钧 周志坚 张祖谅廖容标 刘 飞 梁从学 钱 钧 张仁初 饶子健 陈仁麒 杨国夫晏福生 吴瑞林 杨梅生 田维扬 欧阳文 张池明 刘转连 孔庆德谭甫仁 何德全 徐深吉 韩 伟 袁升平 王道邦 王紫峰 赵 榕肖新槐 吴信泉 周玉成 曾泽生 温玉成 曾绍山 陈先瑞 旷伏兆李雪三 谢有法 张天云 卢 胜 黄新庭 吴先恩阿沛*阿旺晋美 朵噶*彭饶错杰中国人民解放军 少将解 方 陈 沂 童陆生 詹化雨 刘其人 张 瑞 彭富九 李 信 曹广化魏传统 孙仪之 傅家选 喻缦云 姜齐贤 钱信忠 贾若喻 王光华 王永浚曹丹辉 李钟奇 叶楚屏 王文轩 叶运高 李兆炳 黄 远 吴 涛 马文波陈外欧 刘显宜 张松平 范子瑜 严 俊 戴正华 官乃泉 黄曹龙 阎捷三殷希彭 曾育生 陈远波 黄新友 张平凯 吉 合 胡备文 钱 江 陈福初陈铁君 王兰麟 洪 水 刘少卿 周 维 刘绍文 安 东 黄有凤 李 基况玉纯 游胜华 王兆相 贺盛桂 王兴纲 车敏瞧 张逊之 何济林 潘世徵罗亦经 徐光华 黎东汉 幸元林 汪东兴 周子祯 张文舟 何克希 徐文烈戴润生 陶汉章 谢振华 谢立全 林 浩 刘居英 刘有龙 谢 良 雷绍康罗若遐 方升普 刘永源 王绍南 袁 渊 谭知耕 余克勤 仲曦东 谭佑铭张驾伍 周志刚 刘子云 沈启贤 吴嘉民 李汛山 吴华夺 李开湘 李 治张书祥 高存信 周世忠 陈海涵 刘清明 方 正 刘 昂 李光辉 钟明彪唐 凯 唐 铎 胡正平 陈金钰 郑大林 张崇文 胡定千 曹光琳 李 真李 毅 郭 奇 张日清 李良汉 钟发宗 徐其孝 林 遵 胡华居 金忠藩贺振新 段苏权 谷文善 薛少卿 漆远渥 王集成 李中权 张廷发 何廷一石忠汉 朱虚之 沙 克 黄炜华 杨焕民 吴林焕 何振亚 傅传作 王德贵杨尚儒 刘锦平 李世安 粟在山 韦祖珍 裴志耕 刘 放 王平水 李 平梁达三 陈 钦 谢 斌 高厚良 关盛志 李 丰 邓东哲 蔡 永 肖 前方子翼 李长日韦 朱云谦 吴宗先 刘懋功 王云霖 周 彬 李庆柳 余 非赵正洪 黄连秋 黄玉昆 张百春 李 勃 陈 浩 罗维道 刘福胜 余 明李振声 罗野岗 陈 熙 安志敏 朱火华 刘鹤孔 王学清 曾 征 黄仁庭黄玉庭 袁学凯 兴 中 方 槐 张雍耿 乔信明 谢锡玉 曾克林 易耀彩郑国仲 张学思 王政柱 袁也烈 彭德清 赵一萍 张汉丞 马 龙 曾 生段德彰 卢仁灿 桂绍彬 雷永通 张 雄 高志荣 马忠全 蔡长风 肖学林黄忠诚 刘华清 苏启胜 朱 军 刘中华 梅嘉生 何 辉 谢甫生 吴 西魏天录 刘 义 黄忠学 丁世芳 王效明 傅继泽 张元培 齐 勇 邓龙翔邱子明 宋景华 江勇为 胥治中 阙中一 邓兆祥 罗 斌 苏 进 陈锐霆贾 陶 封永顺 张贻祥 涂锡道 管松涛 廖成美 王文介 朱 光 廖运周颜东山 王振祥 罗 通 程世清 林 彬 邓家泰 宋庆生 王 胜 孙 三李迎希 徐德* 赵东寰 唐哲明 唐健伯 廖述云 陈华堂 王智涛 谷景生张西三 孙超群 林接彪 李赤然 潘寿才 刘秉彦 樊哲祥 蔡爱卿 黄径琛张希才 曹传赞 李 贞 龙福才 刘 鹏 黎化南 孔令甫 何辉燕 闵学胜张吉厚 朱绍田 袁 光 郭维城 徐 斌 陈 力 邓少东 查国桢 罗华生吴 烈 李逸民 熊伯涛 方国华 邹国厚 盛治华 罗文坊 王明贵 杜国平陈 波 梁玉振 刘辉山 张廷桢 蔡炳臣 陈伯禄 白寿康 郭炳坤 张希钦曾 涤 苏 鳌 杨嘉瑞 程悦长 夏耀堂 王再兴 左 齐 李 铨 郭宝珊史可全 闵鸿友 孙 光 马尔果甫.伊斯卡果夫 买买提伊敏.伊敏诺夫吴习智 徐国珍 朱声达 高朗亭 甘祖昌 罗 章 侯世奎 颜金生 张开基祖农.太也甫夫 曹达诺夫.扎依尔 高维嵩 李建良 牛书申钟生溢孙润华李书茂 熊 晃 李书全 曾光明 黄正清 慕生忠 李夫克 黄立清 鲁瑞林金如柏 李文清 王启明 陈明义 查玉升 何维忠 郭林祥 杨尚高 胡荣贵王贵德 石新安 范 明 王其梅 陈鹤桥 黎锡福 汪乃贵 熊 奎 何光宇胥光义 张 和 吴荣正 肖新春 余述生 刘振国 卢南樵 孔骏彪 周长庚周学义 涂则生 金绍山 张 忠 何德庆 崔建功 吴 忠 汪家道 李 觉张培荣 金世柏 丁荣昌 鲁加汉 马琮璜 何以祥 段焕竞 邱 蔚 朱绍清廖海光 刘 涌 曾如清 廖政国 黎有章 刘永生 李继开 陈美藻 张震东常玉清 胡大荣 赵 俊 肖永银 张秀龙 熊应堂 张钅至 秀 詹大南 陈 宏姚运良 李水清 周纯麟 谢胜坤 龙 潜 欧阳平 李世炎 刘文学 李耀文汤光恢 谢云晖 王六生 何志远 张闯初 符确坚 何柱成 刘毓标 李景瑞万振西 刘健挺 程业棠 谢 锐 宋 文 曾旭清 李 元 郭金林 王文模李辉高 宋献章 严 光 童炎生 唐健如 贺光华 熊兆仁 周文在 李德生黄朝天 王健青 陈士法 孙端夫 徐体山 邓仕俊 王诚汉 马 辉 陈 奇傅绍甫 李 发 阮贤榜 匡 斌 尤太忠 王 直 秦化龙 杨汉林 资 凤罗湘涛 喻新华 张文碧 李曼村 陈德先 汪少川 彭胜标 罗应怀 熊 飞彭显伦 张潮夫 王若杰 王义勋 郭卓辛 邱相田 龙飞虎 朱耀华 陈忠梅李国厚 余光茂 谭友夫 张新华 张宗胜 熊 挺 张春森 曹思明 周明国何敬之 姚醒吾 刘贤权 龙书金 韩东山 袁克服 潘振武 贺东生 张广才钟 伟 吴自立 肖元礼 邓克明 卢绍武 叶长庚 刘子奇 李福泽 雷 震马白山 黄一平 余成斌 覃士冕 张国传 周发田 江燮元 李化民 欧致富魏 镇 刘新权 方国安 王全国 叶 明 谢镗忠 廖冠贤 李丙令 陈 德陈发洪 王振乾 李俭珠 孙克骥 胡继成 杨树根 郭成柱 吴诚忠 王远芬田厚仪 罗仁全 祝世凤 叶健民 李道之 姜茂生 向守志 覃国翰 赵兰田王东保 陈文彪 彭龙飞 刘玉堂 张汝光 陈挽澜 黄荣海 李士才 胡登高谭文帮 林忠照 钟文法 陈志彬 张太生 宋维轼 彭清云 方国南 兰 桥魏洪亮 董洪国 傅春早 肖远久 何能彬 任昌辉 颜德明 杨大易 余品轩陈宗坤 邱国光 汤 池 高体乾 齐丁根 曾敬烦 丁武选 程儒珍 郑效峰邹善芳 汪洪清 刘兴隆 倪南山 卜万科 罗 云 黄胜明 江腾蛟 黄德魁甘思河 潘 峰 傅崇碧 肖思明 叶青山 王奇才 龙道权 帅 荣 裴周玉黄振棠 李人林 曾 美 石志东 孟庆山 杜文达 索立波 张世珍 成少甫康健民 张正光 黄作珍 王之平 徐绍华 王耀南 于权伸 钟元辉 白志文刘华香 赵文进 彭寿生 刘德海 林 伟 曾 威 刘 彬 方之中 马卫华曾保堂 黄光霞 杨植亭 廷 懋 陈宜贵 钟炳昌 廖鼎琳 刘 昌 翁祥初肖永正 王英高 范忠祥 蔡长元 钟辉琨 张英辉 郑三生 杨根生 曹玉清曾宪池 卢 克 马泽迎 杨永松 苏 鲁 陶国清 韩卫民 杨世明 王才贵孔 飞 李佐玉 王 谦 贺晋年 罗成德 唐子安 江拥辉 张开荆 贺 健贺庆积 谭友林 吴 岱 邱先通 钟人仿 刘 何 邹 衍 张竭诚 邓 岳谢正荣 徐国夫 江 文 刘亨云 宋承志 赵 杰 王良太 王力生 赵承金伍瑞卿 龙开富 李资平 张济民 曾祥煌 袁佩爵 李伯秋 曹文彬 李少元陈美福 张海棠 陈信忠 罗坤山 孙文采 苏焕清 黄思沛 叶荫庭 邱会魁唐青山 罗桂华 王 屏 姚国民 黄惠良 李荆璞 王蕴瑞 黄文明 张明远胡炳云 肖应棠 肖文玖 潘 焱 丁 盛 钟国楚 陈仿仁 陈云开 谢 明李呈瑞 梁仁芥 赵冠英 赵章成 谭善和 徐国贤 杨俊生 吴泳湘 周长胜肖全福 曾雍雅 宋玉琳 贺大增 李 震 吴保山 何运洪 李致远 谢福林丁莱夫 丁先国 董永清 况开田 刘禄长 汪克明 王明坤 张树芝 张云龙陈仁洪 李家益 赵国泰 吴瑞山 欧阳家祥 张万春 熊作坊 赖春风蒋克诚舒 行 廖鼎祥 范阳春 谢家祥 杨中行 张梓桢 彭 盛 严庆堤 吴融峰李彬山 刘 春 余积德 官宗礼 严 政 陈茂辉 张秀川 任 荣 唐金龙吴子杰 游好扬 赖光勋 李木生 徐其海 黎 光 贺吉祥 张步峰 樊学文汪 易 李布德

最后一场战争的结束时间是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进入北平。北平宣告和平解放。1948年12月上旬至1949年1月31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共一百万人,联合发动了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第三个战略性进攻战役,也是战略决战的最后一个大战役。

扩展资料: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28日,日首相铃木表示对公告不予理会,期望通过苏联的斡旋,谋求在对日本有利的条件下结束战争。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分别各投下了1颗原子弹,引起日本国内巨大恐慌。

8日,苏联对日宣战,并在《波茨坦公告》上签字。苏百万大军迅速攻入中国东北。中国军队亦向日军发起全面反攻。8月14日上午,日本最高首脑在日本皇宫防空室举行御前会议,讨论无条件投降的诏书问题。

日本天皇裕仁考虑国内外形势和“彼我双方的国力战力”,表示如果继续战争,“无论国体或是国家的将来都会消失,就是母子都会丢掉”。决定发出停战诏书。同日,日本天皇发布了由国务大臣副署的《停战诏书》。

15日晨7时,中、苏、美、英4国在各首都同时宣布日本投降。蒋介石并为此发表告全国军民及世界人士书,指出“正义必然战胜强权”的真理又一次得到证明;并主张人民“不念旧恶”,不要对日本人民进行报复。

中国抗战8年,军队、平民伤亡2100万人,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1000亿美元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解放战争 (中国现代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1、洪学智(1913.02.02-2006.11.20),时任中央军委委员。

2、刘华清(1916.10-2011.01.14),时任中央军委委员。

3、秦基伟(1914.11-1997.02.02),时任中央军委委员。

4、赵南起(1927.04-2018.06.17),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

5、徐信(1921.03-2005.11.18),时任副总参谋长。

6、郭林祥(1914.09.18-2010.4.25),时任中央军委纪委书记、总政治部副主任。

7、尤太忠(1918.12-1998.07.24),时任中央军委纪委第二书记。

8、王诚汉(1917.12-2009.11.20),时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

9、张震(1914.10.5-2015.09.03),时任国防大学校长。

10、李德生(1916-2011.05.08),时任国防大学政治委员。

11、刘振华(1921.07-2018.07.11),时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

12、向守志(1917.11-2017.09.02),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

扩展资料:

截止到2015年7月31日,中国现役上将的人数达到38名。其中包括29位陆军上将、4位空军上将、3位海军上将和2位武警上将。

解放军的军衔制度,于1988年10月1日再度正式实行。从1988年9月14日举行第1批上将军衔的授予仪式开始,到2014年7月11日新一批4位上将军衔的晋升仪式为止,经历27个年头。其间,先后有152名高级将领分21批荣获了上将军衔称号,其中山东籍居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上将

渡江战争是1949年5月结束,在北平之后。

关于守规矩论文范文资料

“校有校规,家有家规”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一问道“家风是什么?你家有什么家风?”很多人就傻了。我以为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子的风气。其实呢?我们家并没有什么明文规定的家风、家训。父母只是从一些细节去引导我。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老规矩优秀 范文 ,供大家学习。

老规矩优秀范文1

老北京的确有许多老规矩,比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见生人打招呼用“请”“您”“对不起”“稍候”等谦词敬语。随着时代的前进,这些规矩年龄越来越大,越来越老。他们会不会死,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我认为,他们不会死,有存在的必要,而且在新时代具有特殊意义。

首先,北京老规矩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的 文化 传统之一。北京老规矩多为谦词敬语,也有一些是行为约束。无论是说话,还是行为,都是中国人 言行举止 的形态,也是人类文明的外在形态之一,怎么能不要呢?其次,北京老规矩并非如有些人所说是对人性的压抑,对人自由的束缚。从我们知道的一些老规矩来看,绝大部分老规矩仅仅是对人社交场合言行的约束,不包括对某些特定场合,比如男女私密空间或兄弟姐妹之间的要求。总的说,老规矩属于社交礼仪范畴,并不太多涉及私人空间。难道人与人之间的来往不应该有必要的礼仪吗?第三,老规矩经过千百年来无数人的锤炼,经过几十代人传承而未被淘汰,足以说明其生命力,为什么要消失在我们这一代呢?

老规矩所以有被淡忘之势,所以今天又被重新提起,不说历史原因,就看我们周边的现实吧,足以说明老规矩有多么宝贵,足以说明人们多希望它回来。以我自己近年来的经历看,我就经常遇到陌生人愣突突的发问和冷冰冰的咨询,甚至连起码的 问候语 、抱歉话以及谦恭之态都没有。最近在参加语言大会期间,被不礼貌的语言对待,还不要紧;善意的提醒后竟被更不礼貌的语言,包括一些大人而包围,这可怎么得了啊!我并不是让这些孩子们用北京老规矩待我,而是用起码的谦词敬语。比如,你好(当然说您好更好),对不起、请稍候和谢谢等等。更可怕的是,对这样一件本来无关紧要、提个醒儿而已的事情却招来一所大学个别老师和学生们的莫名奇妙的攻击,有说我们如何辛苦,有说南方人不懂北京话里的“您”,有说无录像无真相,甚至有人冷嘲热讽的说还是请你回北京讲老规矩去吧,更有甚者,伴以各种人身攻击和谩骂侮辱之言,太可怕了。

老规矩始自老北京,但其内涵和骨髓是文明修养礼貌待人,这一点应当是作为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的中国以及每一个中国人的必备。换言之,老规矩应当发扬光大,应当是更多人的规矩。俗话说,无规矩何以成方圆?十三亿人生活在一块土地上,怎么能没有一点规矩呢?如若无规矩,岂不乱成一片,回到原始社会了吗?!

老规矩不老,也不会老。在新的时代,老规矩还会被注入新的血液,焕发出新的青春光彩。

老规矩优秀范文2

怀念北京的老规矩,就像怀念曾经的四九城。

古都总是美妙么?未必。课本里有郁达夫先生令人怀念的秋天,扫把经过留下淡淡印记,也有老舍先生并不太令人怀念的酷夏,祥子在泥泞中挣扎谋生。但在今天,不管是否经历,怀念这座城市,往往会是将其幻化为前者,选择性地遗忘后者——这其实不是因为过去更美,只是因为现实悲催。悲催的一点在于,无论好坏,老北京城从视线中消失了。

老规矩总是有道理的么?同样未必。牵涉封建迷信的自不用说,男尊女卑那套礼法也早就被淘汰。今天人们怀念起老规矩的时候,这些负面内容被下意识地排除在外,他们强调的甚至不是规矩内容,而是规矩所带来和体现的规规矩矩的社会生活方式——这其实不是因为老规矩更合情理,只是因为现实悲催。更悲催的一点在于,在这座快速变化的城市中,一些旧有美德的确正在被淡忘,包括有规矩和守规矩本身。

没有规矩,才是最可怕的沦丧,它比城市建筑风格消失更不可逆。事实上,变迁难定对错,人们破坏一些,他们创造另一些,城市在变,审美标准也在变。譬如,曾经被骂得一钱不值的,楼宇顶上的中国古代风格“帽子”,现在看来,并不比形似内裤的所谓现代派建筑更丑陋。但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不会变,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一旦失去,再难回来。不难想象,没人指望卑鄙人性会留下高尚者的通行证。

破坏规矩,首先是对秩序和现实的不尊重,有些属于反社会心理问题,有些纯粹出于其他目的的反科学。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当城市走上一条快速发展道路之时,当偌大一座现代化都市里存在很多不文明的、甚至违法乱纪的行止时,如何寻回那些老规矩,如何让老规矩带给人们规规矩矩的生活方式。事实上,恰恰是怀念老规矩的那些人,未必有心思琢磨得那么远,这是他们的家,他们只是本能地感到忧虑和愤怒,一种不学而知的良知。

怀念北京的老规矩,就像怀念曾经的四九城。

无关老规矩,有关没规矩。

老规矩优秀范文3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题记

尝有人不解《周易》何意而问易玄。易玄概而括之曰:“周者,圆周也,无规矩不成方圆也,乃规律之要义;易者,变易也,变化也,上日下月,日月交替,阴阳之道也。周易周易,斯乃规律变化之谓也。

规矩者,方圆之器也,矩以制方,规以制圆,依规矩而方圆乃成。譬犹巧锤之为规矩准绳以遗后工也”,这是古人的一句 名言 ,意思是说比如就象巧锤自己制作画圆和方形的工具留给后人才使后来的工匠们知道圆应该怎么画,方形该怎么做。古人也把它叫做规矩绳墨,国不可一日无法,家不可一日无规,校不可一日无纪。

青少年时期,有大家都追求个性的发展,追求自由,的同学认为:“多了约束便没了个性,一味地遵规守纪,一味地听老师的话,就像条条可怜虫一样作茧自缚,最终只会抑郁而死。我们需要展现自我的风采,展现自我的才华,展现自我的见解。我们不是蒸笼里的包子,更加不是饭碗里的米粒,我们形如空气中漂浮着的微小颗粒,在有限的空间里追求无限的发展。

我们现在身为一名高中生,就算再叛逆,再另类,再想打破学校制定的校规校纪,也不过只是一种幻想,因为没有人能给予我们改变的权利。

我们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创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倘若一个人安于平庸,甘于落后,画地为牢而不自知,那么他将失去向上的动力,失去开创美好明天的创造力,等待他的结果只有淘汰。如果一味循规蹈矩而不敢创新,怎么会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牛顿的经典力学。

从学校角度来讲,纪律是为了维护学校利益并保证学校 教育 教学工作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学生遵守的规章、条文。早上去学校,如果迟到了,进教室前要喊: 报告 。征得老师同意后才进去。上课期间,口渴了想喝水,最好等到下课。课间休息十分钟,这样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让学生舒活舒活筋骨,清醒清醒头脑这些合理的行为规范,学生有遵守的必要。有的同学穿奇装异服,留怪异发型,乱丢垃圾,,自习课说话,迟到、旷课、遛出校外上网吧、校外群殴,未经允许,擅自出入校园。这些违规乱纪的现象轻则会使同学们成绩下降,重则会使人误入歧途。如果学校没有校规,时间长了,学生会形成自由散漫的怀习惯,自己肩负的责任感也会逐渐减弱。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纪律能够创造集体的美。”只有按照规定来做,才拥有和谐的集体。

老规矩优秀范文4

北京的这些老规矩,也是中国人的老规矩。重新审视这些老规矩,感到很亲切。这些朴素的话语,犹如一位长辈在耳边谆谆教导。它要求做人律己正派,谦恭有礼,忠厚传世,勤俭持家,为他人着想……这是一个民族风尚在道德领域的精炼概括,是百姓自我教育的人生信条。

老规矩历史悠久,传承了几千年,是儒家思想在百姓当中的另一种体现。读书人读《论语》《孟子》《弟子规》等,老百姓读书少,但受教育的内容是一样的。老规矩说“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弟子规》说“路遇长,疾趋揖”;老规矩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弟子规》说“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老规矩说“忠厚传世”,《论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规矩说“勤俭持家”,《训俭示康》说“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老规矩是儒家思想在老百姓心中烙下的印记,处处影响到他们的为人处事。

老规矩是日常百姓安身立命的总则,是一种自我教育的经典语录,规定具体而细致。百姓读书不多或者没有读过书,但是这些老规矩口耳相传,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老百姓用它教育自己,也用它教育子女,规范后代的思想道德行为。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规矩,才形成了中国老百姓勤俭、忠厚、礼让、仁义的优秀品格,才出现了诸多的忠臣孝子、良将勇士。

老规矩不老,它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不是历史垃圾,而是和《论语》等儒家经典著作一样, 高考满分 作文 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拿来主义”的 方法 继承弘扬其中的优良传统。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有些人自私卑劣,有些人,有些人妄自尊大,有些人浑浑噩噩,有些人一掷千金……现代社会,生活条件极大改善,而道德水平却不断下滑。老规矩在这些人眼里是陈旧的、过时的,殊不知这些老规矩是拯救他们心灵疾病的良方。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家风是什么”栏目,许多人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尊老爱幼,勤俭持家”,“诚实做人,诚信待人”,“做人要朴实一点,厚道一点,要实在一些”。这些对家风的解释,其实就是对老规矩的最好注解。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老规矩也堪当大任。

老规矩不朽!

老规矩优秀范文5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其实,不仅北京有,全国各地都有。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变化,有些老规矩已经不合时宜,但是,从整体层面上看,老规矩不能丢。

首先,所谓的老规矩,其实都是人们千百年来 总结 下来的一些优良行为习惯的结晶。人类的生活,不管社会怎样变化,其吃、喝、拉、撒、睡、接人、待物等等生活的基本行为习惯是不变的。前辈总结下来的那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老规矩“,正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和睦相处的做事、做人准则。试想,一个没有规矩的家庭,那境况将会怎样!你作为一个子女,如果不孝顺老人,出门不但不和长辈打招呼,而且回来就跟父母大吵大闹,甚至摔盆子摔锅摔碗……那家庭岂不成了“战争”和“灾难”的场所!再则,即便不在自己家里,到了别人家里没规没矩,随便动人家的东西,人家说两句还不高兴,甚至恶言相向……那也只能给对方的家庭带来骚扰和厌恶。

规矩,是家庭和谐发展的基石,更是一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一个文明的社会更讲究“规矩”,尤其是“老规矩”。我们现在讲建设法治社会,其“法”不就是“规矩”么!?君不见美国宪法二百年基本不变,这“法”不就是“老规矩”么?!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宪法和各个领域的法规制度。有法,才有章可循;有规矩,才成方圆。我们国家也不例外。我们也在建设法治社会。我们教育有教育法,教师有教师法,工商有工商法,税务有税务法,旅游有旅游法,畜牧有畜牧法,公司有 公司法 ,婚姻有婚姻法,企业有企业法,诉讼有诉讼法,交通有交通法……这些“法”都是“规矩”。这些“规矩“绝大部分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都是互相借鉴、传承、因地制宜再“总结继承”出来的。老规矩不能丢!

“红灯停绿灯行”这个交规,我想在有汽车行驶的那一时候起就应该有了,我想以后还会一直实行下去。难道在以后因为这个交规“老”了就不用了么?如果每一个人将来都因为交规“老”了而不遵守交规,那整个交通路况将不堪设想,“事故”和“死亡”将随处可见!“规矩”不因为“老”就要废弃,只要是合理的就应该继承和发扬!不只交规是这样,所有的“规矩”都是这样!我们要学会区分和辨别,要学会批判,更要学会继承!

老规矩不能丢!合理的老规矩更不应该丢!北京合理的老规矩不能丢,其他地方合理的老规矩也不能丢!

老规矩优秀范文5篇精选相关 文章 :

★ 老规矩高考满分作文4篇

★ 北京老规矩满分作文4篇

★ 怀念优秀范文5篇精选

★ 北京老规矩议论文作文4篇

★ 我的拿手好戏优秀范文5篇精选

★ 以老规矩为作文600字精选

★ 共享优秀范文5篇精选

★ 最新北京高考满分作文老规矩范文

★ 惊喜优秀范文5篇精选

★ 北京老规矩高中议论文作文4篇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处处需要规则。人们遵守规则,生活才会有秩序,下面是我整理的有关规则的议论文作文素材,一起来看看吧!

1、包公铡包勉:

包公自幼父母双亡,全靠兄嫂抚养成人,供养读书,科举中第,步入仕途。兄嫂惟一的独子包冕作为地方官,利用职务便利,贪污用来赈灾的粮钱,后被人举报。作为监察官的包拯,亲自审理此案,查明事实真相后,下令处死自己的亲侄子包冕。临行刑时,面对嫂子的责骂,包拯表明自己不是“忘恩负义”的小人,而是因为职责所在,要严格执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为了解脱自己的道德煎熬,包拯跪地直呼“嫂娘”,愿代替侄子为她“养老送终“。

2、祁黄羊任人唯贤:

春秋列国时,一天晋国国君晋平公问大夫祁黄羊说:“南阳缺一县令,你看谁可以去担任呢?”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晋平公很惊奇地问:“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回答说:“国君你问谁可以当南阳县令,并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呀.”于是任命解狐为南阳县令.晋人都很称赞.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对祁黄羊说:“现在国家缺一尉官,你看谁可以去担当这一官职呢?”祁黄羊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晋平公大为惊讶地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从容回答说:“国君问我谁可以当国尉,可你没有问我谁是我的儿子呀.”晋平公连连点头,说:“好!”于是任命祁午为中军尉.又推举羊舌赤辅佐他.晋人又都称赞不已.后来,孔子听到这件事时说:“祁黄羊讲得太好了!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以说是个公正无私的人啊!”

3、列宁理发: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虽然工作繁忙,但十分注意遵守公共秩序。有一次,列宁忙碌了一个上午,处理了很多日常事务,批阅了很多文件。休息的时候,他用手摸了一下头发,发觉头发实在太长了,决定抽时间去克里姆林宫理发室理发。当时,这个理发室只有两个理发师,忙不过来,很多人都坐着排队,等候理发。他问哪位同志是最后一位,准备排队等候。排队理发的同志们都知道列宁日理万机,时间极其宝贵,于是争着请列宁先理发。可是列宁却微笑着对大家说:“谢谢同志们的好意。不过这样做是不对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发。”他说完后,就排到最后一位同志的后面,耐心等候理发了。

西方有哲人言:再微弱的光,也是刺向黑暗的剑。每个人的力量都是那微弱的光,我们遵规守矩散发出的光一经汇集,就会形成巨大无比的力量。

溪流遵循了大海"有容乃大"的规则,才拥入碧波蔚蓝的沧海;山峰浸润了“无欲则刚”的规则,才有了壁立千仞的雄奇;雄鹰知晓“天高任鸟飞”的规则,才成就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翱翔。遵守良好的规则,方可彰显力量。

纵观历史,秦统一六国,怎能离开严厉的规则;唐的昌盛,又何曾不是依靠完善的规则。唐太宗任人唯贤,虚心纳谏,严于律己,遵守规则,知错就改。才有了李世民携百官开辟了”贞观盛世“,把唐朝带入了一个开明繁荣的时代!足见守规则力量之大。

孟子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若世上没有规则,便会成为一盘散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正是因为有了规则,国家才能强大,家庭才能和睦,学校才能安然有序。周恩来总理有一次派人去图书馆借书,因按其规定没有借来,他只得淋着大雨跑去读,管理员见到后连声道歉,周总理却说:“你做得对,每个人都应该守规则,不然怎么管理图书馆?怎么管理社会?怎么管理国家?”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自由,但总有一些规则束缚着我们。事实上,这不是对我们的束缚,而是对我们的一种保护。试想一下,若没有交通规则,道路便会瘫痪,没有法律,好多人便会为所欲为……后果将不堪设想。在社会生活中,不守规则的事屡见不鲜,行人闯红灯,垃圾不分类,上公交车不分前后门,上车后抢占老弱病残座位等等;在学校里,上下楼打闹,考试抄袭等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凡此种种,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守规则的一些小事。但我们细想一想,小事并不小,长此以往,就将影响到我们的行为习惯,进而影响到我们的未来。因此我们勿要善小而不为,勿要恶小而为之。

“规者,正圆之器;矩者,正方之器。”无规不成圆,无矩不成方。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告诫人们立身处世乃至安邦治国,都必须遵守一定的准则和法度。无非也就是一句话: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以小纪而不遵”。因为只有遵守规则,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安定有序,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严守规则,让规则发挥出巨大的力量!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