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有关峨山彝族的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

有关峨山彝族的论文文献

彝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创造了本民族古老的文字,同时创造了浩如烟海,独具特色的彝族传统文化,彝文古籍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文古籍卷帙浩繁,内容博大精深,涉及彝族历史、原始宗教、民风民俗、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哲学、伦理道德、谱牒、医药、历算等等。峨山县彝文古籍工作开始于1984年,是玉溪市乃至云南省开展彝文古籍工作较早的县之一,先后在全县范围内收集彝文古籍70多册,字数75万多字。峨山彝文古籍在成书年代上,大多数成书于明清时期,清末、民国年间经过传抄保存至今。彝文古籍以五言诗歌体裁为主,也有七言诗歌和散文格式。书写格式多为从右到左竖排式。彝文古籍书写的纸张大多数为古老的绵帛纸,也有少数用其他纸张书写的。在内容分类上,有历史类、祭祀类、文学类、历算类、谱牒类等。历史类:代表作有《洪水泛滥》、《指路经》、《吾查》、《咩查》等。《吾查》、《咩查》又名《公书》和《母书》,是彝族最古老的文献典籍,内容记述天地万物形成、人类的起源。《洪水泛滥》记述了彝族共同尊奉的始祖阿普笃慕历经洪水泛滥,仅剩其一人,后与天仙三女结合,繁衍生息的故事。《指路经》记述了各地彝族祖先的发祥地、迁徙路线,在彝族丧葬祭祀活动场合念诵,目的在于给老者亡魂指引返回祖先发祥地的路径。祭祀类:彝族祭祀类经典又可分为丧葬祭祀经典和其他祭祀活动经典。丧葬祭祀经典是彝族丧葬祭祀活动所念诵的经书,贯穿于丧葬祭礼活动的全过程,主要经卷有《献牲经》、《作祭经》、《献斋经》、《阿梭黑》、《献夜饭经》、《吉咒书》、《白衣白夺书》、《踩尖刀草经》等。其他祭祀活动经典是除丧葬祭祀活动外举行的祭祀活动所念诵的经书,如招五谷六畜和人的灵魂归家的《招魂经》,祭祀天地四方神祗的《请神送神经》,祭祀鬼神的《驱鬼除邪经》,祭祀山神的《祭山神经》等。文学类:有讲述天仙女张四姐故事的《天仙张四姐》,讲述彝族古代人物尼杰阿纪和欧银阿卓故事的《阿纪与阿卓的故事》,有歌唱男女爱情的《阿哩情歌》等。历算类:有占算命运的《三十六签书》、《七十二签书》,有占算儿女生相,占算娶儿媳嫁女儿吉日吉辰的《占儿女生相经书》和《娶媳嫁女测日经书》,有占算疾病起因的《占病经书》和观星相的《星相占卜经书》等。谱牒类:谱牒为忠实记录宗族繁衍、发展历史的经典,峨山县已发现和收集的彝族彝文宗谱书有岔河乡玉壶村《施氏宗谱》,富良棚乡美党村《施氏宗谱》、大寨村《李氏宗谱》,塔甸镇大寨村《鲁氏宗谱》和双江镇厂上村《龙氏宗谱》等。彝文宗谱书一般分序言、概述和正文三个部分,序言记录立家族宗谱书的年代;概述记述史前矣得衣到查衣笃彝族三十五世先祖姓名,正文部分记录彝族宗族历代先祖姓氏。彝族宗谱书对考查彝族不同姓氏的历史源流、繁衍发展和分布地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峨山县在开展彝文古籍普查收集同时,积极进行彝文古籍的翻译、整理工作,由李春富、赵光汉2人翻译整理的古彝文典籍《洪水泛滥》、《指路经》,被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收入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丛书《洪水泛滥史》和《指路丛书》,分别于1987年和1988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1989年玉溪地区民委编辑出版第一部古彝文、国际音标、直译、意译四行体彝文古籍丛书《尼租谱系》,由李春富、赵光汉翻译整理的《白衣白夺书》,李春富、李增华翻译整理的《阿梭黑》被收入《尼祖谱系》丛书公开出版。我帮你介绍一个彝族人的网,里面有许多你可以近去看看啊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在云南红河州就是彝族的聚居地,红河州即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在云南南部,以蒙自为州府。在红河州有一个地方叫石屏,石屏有一个异龙湖,湖上种满了荷花,当夏季来临,荷花盛开,人们会到那去赏荷,品尝石屏荷花宴,在船上做此生意的农家就会唱歌,以欢迎人们的到来,渐渐形成风俗,当地一些作曲家就把农家唱的歌编制,就形成了海菜腔。它里面夹杂了当地的地方语言。

摘  要:为能找到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彝族文化的亲缘关系,本文从另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新的观点用古彝文对刻划陶文进行比较,解读出大地湾彩绘陶文、陶器图案与彝文化具有同源性,提出大地湾考古发现的刻划不是符号是文字的结论,并认为这些刻划陶文或许就是古籍文献记载的伏羲“造书契”的真实再现,有力地证实了彝文化与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是一脉相承,一母所生的同根同源文化。关键词:彝族文化;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刻划陶文;解读;关系 夏商周断代工程确立了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这遭到西方学者和国内一些学者的反对,反对的理由是文明社会标准的“文字”条件不足,他们认为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甲骨文,距今仅有3600多年的历史,与5000年文明史还相差1400年,这与文明构成要素“文字”的时间长度是不对称的。由于考古发现大地湾、西安半坡、甘肃马家窑、陕西临潼、青海乐都、浙江良诸、江西清江吴城、威宁中水等遗址的刻划陶文,引起了考古学、文字学、民族学、历史学及相关学科的关注,众多专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形式去破译这些神秘的刻划陶文,想找到这些刻划陶文就是文字的答案,但最终也未找到打开这道神秘之门的钥匙,只是肯定这些刻划陶文就是初创文字的观点。本文从大地湾刻划陶文是伏羲“造书契”的真实再现,古彝文解读考古遗址陶文,大地湾遗址刻划陶文的外延发展和传承,彝文化解析大地湾刻划陶文文化内涵等方面入手,提出这些刻划不是符号而是文字的结论,且认为这些刻划陶文就是古籍文献记载中伏羲“造书契”的再现,从而得到彝文化与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同源异流文化,这对探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一、大地湾刻划陶文或许是伏羲“造书契”的真实再现根据大地湾博物馆陈列图片资料及马振栋老师的介绍,结合张津梁主编的《伏羲文化研究论文选编》,宋进喜著的《大地湾文化概说》,周宜兴著的《中华文明8000年》和周子博 周宜兴合著的《中国上古时代的文字‘二进制计数与六十四卦’》等著作,笔者认为,大地湾文化与伏羲文化在空间和时间上是重叠的,这与周宜兴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2017年6月,贵州省彝学研究代表团在甘肃天水参加“中华伏羲、女娲龙根文化精英论坛暨新中国第一部易学教材编撰工作会议”时考察了大地湾遗址,王子国、王继超两位彝学泰斗现场用古彝文解读了大地湾博物馆36个刻划陶文,直接破解了被学术界称为天书的刻划陶文是文字的事实。2019年6月22日,笔者在大地湾博物馆看到彩绘陶片实物上的陶文,其结构、形态与古彝文没有差别,馆内陈列的彩陶图案与考察组随行人员身着服饰图案元素基本相同,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大地湾彩陶图案符号与彝族图腾、彝族服饰、彝族建筑文化元素符号具有相同性、相似性。笔者认为把大地湾考古发现的刻划陶文、彩绘陶器、炭化种子、兽骨骨骼等与彝族文化、伏羲文化结合起来研究,或许能得出这些刻划陶文是不是最早的文字,彩绘陶器是不是中国最早的彩陶,炭化种子是不是中国农业的起源,兽骨骨骼是不是原始畜牧业兴起等问题的答案。史书记载,伏羲诞生于古成纪,东治陈(春秋、战国时因秦人在陈地建有粮仓,后世称陈醋地为陈仓,今陕西宝鸡),最后袭“陈”于河南淮阳。[0]《尚书·序》曰:“伏羲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这说明了伏羲所“造书契”一直引领着先民们进入文明时代。根据伏羲文化研究相关文献表明,一是伏羲大概生活在7000—8000年左右,这与大地湾考古一期测定时限7800—7300年基本相符;二是伏羲生活地域与大地湾考古发现地域相同。这说明大地湾文化与伏羲文化在地域上位于同一区域,时间上处于同一时期,两者在空间上、时间上具有双双的重叠性。据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伏羲“造书契”就在大地湾呢?不然古籍文献记载的伏羲“造书契”究竟在什么地方?所造的“书契”又是什么样子?显然,大地湾遗址发现的彩绘陶文极有可能就是当年伏羲“造书契”的再现,只是研究者们把这些彩绘陶文看作是初始文字,用甲骨文去无法解读后认定为初始文字,更没有把这些彩绘陶文与伏羲“造书契”联系起来思考,也忽略从民族学的视野去寻求答案,导致研究者们尚不知道如何破译这些有字的“天书”。令人无法想象的是,西南地区彝族一直使用的古彝文字,不但解读了大地湾考古发现的刻划陶文,同样能解读西安半坡、马家窑、马厂等地刻划陶文,这说明彝文化、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三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马名驹认为:“原始语言文字,如出土的陶器图案符号、岩画符号等,是先民们最早的原始文字,伏羲造书契,就是指伏羲时代的原始文字;美术图案及饰品文化,在伏羲时代出土的彩陶器物上发现了大量的美术图案,鱼纹、三角平行纹、半圆纹、鱼鸟花纹、蛙纹、连续旋纹等图案,示意着当时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1]笔者认为,伏羲“造书契”绝不是说伏羲创造了文字,而是伏羲把已经使用了很久的文字进行了一次收集、整理、提升的过程,他对文字的创新发展作出了贡献。可以肯定的是,大地湾考古发现刻划陶文已经是成熟的刻划文字,在伏羲“造书契”之前,刻划文字至少历经了3000—4000年的发展历程。关于文字产生万年以上的发展源头信息,可以从彝族文献当中找到一些答案,本文在此不作赘述。如果大地湾文化与伏羲文化在空间上、时间上的重叠性成立,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大地湾就是古籍文献记载的伏羲“造书契”的地方,我们所看到的刻划陶文就是伏羲“造书契”的真实再现。二、古彝文解读考古遗址刻划陶文据了解,到目前为止,笔者尚未看到有研究者把大地湾、西安半坡、马家窑、马厂等地考古发现的刻划陶文进行完整地、系统地比较解读,除彝文化研究者用古彝文解读考古发现的刻划陶文外,也未看到其它现有文字对考古发现的刻划陶文进行比较。早在80年代,彝学专家们就用古彝文对这些刻划陶文进行过解读,如中国社科院冯时先生用古彝文破译了山东丁公村出土的陶符,湖南省株洲工学院刘志一先生考证了从湖南彭头山遗址出土的“饰符图片,认为这个古彝文距今已有九千年以上的历史,加上其初创时期已有万年以上的历史”,于是他大胆立论:“古彝文是世界文字始祖”,这一结论比大地湾刻划陶文要早2000年左右。王子尧(已故)在《古夷人史迹遗物与三星堆始源文化理论研究》一文中说:“在彝族世居的云南呈贡金宝山彝区距今12000年—10000年前的古人遗址,也出土了三个陶符,用彝文破译为“么夺织”,是彝族古代对竹崇拜社会的遗物。”[2]也就是说,金宝山出土的12000年—10000年前的刻划彝文不但记录历法,还服务于宗教祭祀活动。据悉,这三个陶符经考古专家测定有10000—12000年的历史,比具有9000多年的贾湖遗址还早3000年,比大地湾彩绘陶文早4000年。我国历史学家、文字学家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古文字之辩证发展》中说:“这些刻划符号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杆或族徽之类”。在谈到西安半坡刻划符号时说:“彩陶上的这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说就是中国文字(汉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中国秘书史》第一章说:“最早的文字产生于约6000年前的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遗址中。”李孝定《从几种史前及有史早期陶文的观察蠡测中国文字的起源》中提出:“半坡文是已知的最早的中国文字,与甲骨文同一系统。”[3]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在《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中提出:“这种陶器上的简单文字,考古工作者以为是符号,我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的文字。”[4]但是,这些刻划陶文还是无法用“甲骨文”解读。笔者撰写了几篇拙文《试析彝文字产生的源头》《彝文揭开8000年前甘肃大地湾刻划符号的神秘面纱》《彝族文化与大地湾刻划符号的同源关系》,特别是《彝族文化与大地湾刻划符号的同源关系》一文,引起各界不同的反响,得到著名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鲁迅文学院原副院长王彬先生的重视,并通过微信将文章转发给《天水晚报》总编辑王若冰先生,认为此文对中国文字源流进行比较研究,很有新意,对大地湾文化研究也很有价值,推荐该文在《天水晚报》用四个整版进行全文登载。为能直观、简洁地向读者展示古彝文解读各地刻划陶文,笔者将古彝文解读大地湾、西安半坡、马家窑、马厂刻划符号图片进行展示,旨在说明古彝文的发展至少与最久远的刻划文字是同源文字,进一步证实了这些刻划不是符号是文字的结论,也证明了中国古老方块字即彝汉文字是同宗同源的文化体系,只是这个源头还在更久远的年代。(一)古彝文释读大地湾刻划陶文上述图1—1至1—8是古彝文解读大地湾刻划陶文,2—1至2—5释读西安半坡刻划陶文,3—1至3—6释读马家窑陶文,4—1至4—5释读马厂刻划陶文。通过比较解读,在大地湾、西安半坡刻划陶文比较中,两地至少有13个刻划陶文是相同的,这说明了两地刻划陶文之间具有同源性、传承性,是一脉相承的文字体系;再往后比较研究中发现,西半坡刻划陶文中有3个传承发展到马家“图片图片图片”刻划陶文中,在马家窑与马厂刻划陶文中,至少有10个刻划陶文相同。特别是刻划陶文“图片”,在大地湾、西安半坡遗址、马家窑、马厂等四地都出现,这表明这些刻划陶文之间存在传承发展的轨迹。为什么这些刻划陶文会在不同的地点出现呢?这说明了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的迁移发展而发展,从而使同源文化在不同空间和时间里出现,进一步说明了彝族文化、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之间具有同根性、同源性。 为进一步证实刻划文字、古彝文之间的关系,笔者从考古遗址、遗址距今年代、遗址刻划陶文比较等三个方面研究发现,这些刻划陶文之间如锁链一样环环相扣,形成大地湾→西安半坡→马家窑→马厂刻划陶文的文字发展传承轨迹,从而得出西安半坡、马家窑、马厂等刻划陶文是大地湾刻划陶文的延续发展结论。此外,这些刻划陶文还与浙江良诸、江西清江吴城、青海乐都、河南偃师二里头等遗址刻划陶文有着紧密的传承发展痕迹。让人难于理解的是,一直在西南彝区使用的古彝文却破解了被学界称为难解的“天书”,解答了考古发现的刻划不是符号,是文字的结论。图片图5—1大地湾、西安半坡、马家窑、马厂刻划陶文比较三、大地湾刻划陶文的外延发展和传承轨迹笔者研究发现,大地湾一期刻划陶文“图片”在西安半坡、浙江良诸、河南偃师二里头、江西清江吴城出土的刻划陶文中都出现“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在彝文中“图片”读作“SƐ33 、tɑ21”,有两个义项,即树(从偏旁);一(单)。该符号根据各地考古发现测定时间为,大地湾“7800—7300年”,西安半坡“7000—6000年”,浙江良诸“5800—4400年”,河南偃师二里头“4000—3400年”,江西清江吴城“3800年”;五地刻划陶文时间相差依次为“800年、2000年、3800年、4000年”,这说明刻划陶文“图片”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中出现,说明了人类迁移发展把文化基因带到不同区域传承,故五地方的刻划陶文才形成延续发展的轨迹。图片图6—1刻划陶文外延发展轨迹大地湾“图片”在西安半坡、陕西临潼姜寨、浙江良诸、青海乐都、河南偃师二里头中都出现“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相互之间时间相差“800年、1800年、2000年、3400年、3800年”,且这五个地方出现的刻划陶文,在彝文里写作“图片”,读作“SƐ33”,意为“木、神(五行木)”,图7—2是大地湾二期彩绘陶文与彝文比较解读的图片。图片图7—1  各地考古遗址刻划陶文发展轨迹图片图7—2 大地湾二期彩陶刻划陶文与彝文比较图8—2中“图片”陶文,是大地湾彩绘陶器、彩陶残片上不同方向的相同陶文,该陶文在西安半坡、陕西临潼姜寨、浙江良诸、河南偃师二里头中都同时出现“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在古彝文中,这个彝文字图片读作“ʣɿ33 、dƲ21、 dƲ21”,其意为“畜,钱财;(产)生、孔、癸(天干数);翅膀等”。根据考古发现,四地相互间时间跨度为“1000年、1200年、3000年”。图片图8—1 各地考古遗址刻划陶文外延轨迹图片图8—2  大地湾二期刻划陶文与彝文比较再如西安半坡考古发现的“图片”刻划陶文作字例,该陶文在浙江良诸、马家窑、马厂、青海乐都、河南偃师、江西清江吴城都有,其形态为“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同样,在甲骨文、古彝文中也有这个文字,甲骨文中图片释为“又”;在古彝文中与“图片”相近的有四个,可读作“zu21、tʂo13、 go21、gu21”,其意为“由(来);转;回、归;处所等。这说明了“甲骨文”、“古彝文”与上述六地刻划陶文是同一文化体系,一脉相承,他们在文化上具有同源性、同一性。图片图9—1各地考古遗址刻划陶文发展轨迹图10—2是大地湾考古出土彩绘陶器上的刻划陶文,特别是大地湾刻划陶文“图片”,在西安半坡、陕西临潼姜寨、浙江良诸、马家窑、马厂、青海乐都、河南偃师等地方都出现“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从未间断,该字符在考古遗址刻划陶文中的发现率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当然,这个刻划陶文“图片”在甲骨文和古彝文中同样存在,在甲骨文中“图片”释为“甲、十”,在彝文中“图片”可读作“sэ21、kƐ55 、kЩ21 ”,其意为“鱼鳞壳;贵;交配、生育魂等。”图片图10—1各地考古遗址刻划陶文发展轨迹图片图10—2  大地湾二期刻划陶文与彝文比较四、彝文化解析大地湾刻划陶文文化内涵为更多地挖掘大地湾遗址考古发现彩绘陶文信息,笔者从36个大地湾刻划陶文列表中,选取部分字符进行分析推测,探索彝族文化、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之间的更多文化信息。曾有人问我,能否解读出一句完整的句子或是词语之意,其产生的意义重大深远,但因获得的刻划陶文样本都是单个的彩陶残片和一些不算完善的考古信息,很难从单个的刻划陶文中解答出完整的句义,更何况尚未找到完整的彩陶上刻有连贯的刻划陶文,这肯定是难上加难。就从解读甲骨文来看,自1899年发现甲骨文以来,从发现的15万片甲骨上整理出甲骨文单字约4500个,经过100多年的解读,到目前为止,甲骨文也只解读出1500个左右单字,所以才有了“认出一个字,奖励10万元?”的破解文明密码的“攻坚战”,试想难度之大,不言而喻。下面是笔者根据彝文古籍文献中常出现的句例,结合考古资料,尝试从刻划陶文中解读出更多的文化内涵。(一)对大地湾彩绘陶文“图片”的分析推测一是从彝文古籍文献中常出现的句例分析“图片”的文化内涵。上图1-1是大地湾彩绘陶文总表,表中第31个陶文来源于下图6—1陶片样本F709:p15,这个彩绘陶文图片,在彝文中有三个字形与之相近,即图片、图片、图片,彝语依次读作mƲ21、bⅰ13 、bu33,其义分别为“母、阴、大,(偶蹄动物的)蹄子,始”。根据伏羲文化研究表明,伏羲氏是一位远古时代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会,由渔猎畜牧向农耕文明进化,由野蛮向文明过渡的历史阶段的创世英雄。伏羲时代虽然是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但人们还普遍存在对母性的崇拜。根据彝文献记载,彝族同样也从漫长的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父为阳,母为阴,故彩陶残片上的陶文“图片”与古彝文“图片”对应,其义可选择“母、阴、大”之义。图片图11—1  大地湾出土彩陶刻划陶文如果将“图片”与图1—1中第12个符号“图片”结合起来,就能得到一个完成的意思。古彝文中与大地湾考古发现的刻划陶文“图片”相近的有三个字符。一是“图片”与大地湾“图片”相近,在古彝文中“图片”读作za13 ,意为“下、降 ”;二是“图片”在古彝文中读作ndo13,意为“居住”;三是“图片”在古彝文中读作 ʈɿ55,义为解,放。笔者认为,大地湾遗址中的“图片”选取“下、降”之意最为恰当。因为在彝文古籍《西南彝志》《彝族源流》等文献中,常常出现“图片”与“图片”在一起结合出现“图片图片”,在彝语翻译中直译为“母降”,意译为“阴降”。另在古籍文献中也常看到“图片图片图片图片”,意为“阴阳升降”或“阳升阴降”。二是从大地湾考古发现动物骨骼分析彩绘陶文“图片”的文化内涵。正如所述“图片”在彝文中有相近字三个“图片”“图片”“图片”,分别读作mƲ21 、bⅰ13 、pi33,释义分别为“母、阴、大,(偶蹄动物的)蹄子,始。”之义。再结合大地湾一期发掘出土的灰坑、房址、墓葬中发现的猪、狗、鹿、羊和其他动物骨骼分析,三个形近的古彝文中“图片”读作bⅰ13 ,意为(偶蹄动物的)蹄子,这与大地湾考古发现的猪、狗、鹿、羊的骨骼来分析是吻合的。通过分析推测,大地湾彩绘陶文“图片”得到两个结论,一个是根据彝文古籍文献中常出现的句例,义为“母、阴、大”之义,另一个根据大地湾考古动物骨骼考古分析推测为(偶蹄动物的)蹄子,至于选择那个结果更为恰当,这需要更多学者结合大地湾8000年前的地理环境及生活轨迹进行判断探索,选择出符合当时社会环境的文字内涵。图片图11—2 大地湾博物馆家畜训养图片(二)大地湾第一期彩绘陶文“图片”的文化内涵图1—1中第4个陶文,是第一期A类彩绘符号H3114“图片”,如下图12—1为大地湾第一期彩绘陶片图片,根据大地湾遗址中植物木炭的出土分析,表明当时大地湾以针叶和阔叶混交林为主,其植物树种以冷杉、榆树、榛木、白蜡树、铁木、槲栎(青冈)、花楸、槭木(枫)等,分别属于落叶乔木和常绿灌木,其中亚热带树种有槲栎和铁木两种。结合这些遗址中的植物木炭分析,“图片”所表达的是一种人们常用的植物树种,而在古彝文中,“图片”、“图片”“图片”与“图片”在结构上相似或相近,在古彝文中“图片”,读作Po33 ,纬(线)之意;图片读作Po33,义为钻、捅;“图片”读作“so13 ”,义为“松、杉或小麦”。结合大地湾遗址植物木炭考古分析,“图片”彩绘陶文所表达的意思应是下图12-2植物树种中的第一种冷杉,笔者认为他就是古彝文中“图片”读作“so13 ”,义为“松、杉或小麦”。图片图12—1 大地湾第一期彩绘陶文图片图片图12—2大地湾考古植物木炭图片当然,以大地湾为代表的仰韶文化刻划陶文能用古彝文释读外,大地湾、马家窑等地发现的彩陶图案在彝族图腾、彝族服饰、彝族建筑、雕刻、绘画中常常出现,如火镰纹、如意纹、图腾纹、螺旋纹、几何纹、动物纹、八卦纹、植物纹、犬齿纹等,这种高密度的文化信息重合,说明古彝文解读大地湾等地刻划陶文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也更加有力的证明了古彝文化与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的同源性、同根性关系。结  语:通过多角度分析探索,惊人地发现越古老的文化越往上追溯,其文化的同源性、同根性、同一性特征更为明显,在核心价值观上更是一脉相承。从古彝文解读大地湾等地彩绘陶文,明确得出大地湾彩绘刻划不是符号而是文字,进一步阐释了彝文化、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是一脉相承,一母所生的同根同源文化,用彝文化解读考古发现的刻划陶文,无疑是一把打开文明源头的金钥匙,是破解文明要素“文字”难关的突破口,这对探寻中华文明源头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参考文献:①宋进喜著《大地湾文化概说》甘肃人民出版社 2018年9月第1版。②张津梁主编《伏羲文化研究论文选编》2019年6月印。③王子国编著《彝文字释》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9年11月第1次印刷。④毕节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编《藏羌彝走廊·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四川党建期刊集团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17年9月第1版。⑤丁诗建 王继超 李玉平编《明清彝文书法汇辑》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8年11月第1版。⑥贵州省彝学研究会 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语文办公室 贵州民族学院彝文文献研究所 贵州省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编《简明彝汉字典》贵州民族出版社 1991年9月。⑦滇川黔桂彝文协作组编《彝文字集》贵州民族出版社 四川民族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团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4年6月第1版。 ⑧周宜兴著《中华文明8000年》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5年11月第1版。⑨周子博 周宜兴著《中国上古时代的文字‘二进制计数与六十四卦’》甘肃人民出版社 2018年6月第1版。【附: 1、荣氏《开山图注》曰:“伏羲生成纪(今甘肃天水市),徙治陈仓(今陕西宝鸡,与天水为邻”。郑椎《通志》也有:“伏羲,生于成纪,作都于陈”的记载。《绎史》卷三亦云:“伏牺生成纪,徙治陈仓”。《帝王世纪》云:“庖牺氏(伏羲)称太昊,都陈”。 [1] .张津梁编《伏羲文化研究论文选编》第60页《关于伏羲文化内涵和外延的思考》。 [2] .毕节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编《藏羌彝走廊·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四川党建期刊集团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17年9月第1版,第95页。[3] .李孝定《从几种史前及有史早期陶文的观察蠡测中国文字的起源》。[4] .《文物》1973年02期。】

有关峨眉山发展的毕业论文

峨眉山历史文化久远,魏晋时佛教传入,改观为寺,成为佛教的普贤道场。

唐宋以后,佛教兴旺、寺庙增多、规模逐渐扩大。

明清鼎盛时期,全山上下先后有大小寺庙170余座,峰峰有寺、岗岗有庵。

解放初期,全山寺庙仅存43座。

1982年中发19号文件下发后,认真落实宗教政策。

寺庙得到逐渐恢复和发展,现有寺庙26座,其中:被国务院批准确定为全国重点寺庙的有5座,即报国寺、万年寺、华藏寺、洗象池、洪椿坪寺庙。

列为乐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伏虎寺等到12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不断贯彻落实。

全山僧尼和广大信教群众,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出家僧尼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峨眉山佛教徒过着正常的宗教生活。

峨眉山佛教与海外宗教界有着历史的广泛联系。

相传东汉时,西域宝掌和尚来峨眉山建寺修庙。

明代,缅甸和阿富汗友人送来玉雕佛像和贝叶经,斯里兰卡友人送来佛牙。

清代,日本友人松涛、朝鲜宝光和尚等来峨眉山题咏作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间佛教”的提倡,峨眉山僧尼更加发扬了农禅并重、佛学研究、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优良传统。

近期前来峨眉山朝圣、考察和进行佛教文化交流的海外来客,更是络绎不绝。

每年峨眉山寺庙接待来自国内外的香客游人多达100万人次。

寺庙通过同国内和海外以及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增进了相互了解,加深了友谊,扩大了对外影响,赢得了中外香客游人的好评,弘扬了峨眉山佛教文化。

扩展资料: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

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

对于峨眉山名来历,众说纷纭。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峨眉山就闻名于世。

而峨眉山名,早见于西周,据晋代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杜宇以褒斜(今陕西汉中)为前门。

熊耳(今四川青神县境内)、灵关(今四川雅安芦山县西北)为后户,玉垒(今四川都江堰市境内)、峨眉(今四川峨眉山市境内)为城廓。”

晋左思的《蜀都赋》写道:“引二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

”但为什么称之为“峨眉”。

其说不一。

一说峨眉山是因“山高水秀”得名,另一说是因“两山相峙。

”而得名。

还有一种说法是峨眉山屹立在大渡河边上,大渡河古称“涐水”山爱水而得名,故称“涐眉山”。

峨湄山只是因为是山,才离开了水,由“涐湄”变成了“峨眉”。

这种说法系近代文人赵熙之论,“是山当涐水之眉。

眉者,湄也,以水得名。

”峨眉山自春秋战国以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一.前沿1.1交通位置图峨眉山属邛崃山脉最南支,雄踞于四川盆地西南隅的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主峰万佛顶位于北纬29.59,东经103.48。峨眉山地区交通较为发达,公路密如蛛网。北可抵成都,南至西昌,东到乐山,西达洪雅县高庙;成昆铁路在山麓南北穿越,往来十分便利。1.2地质发展简史1.21峨眉山地质发展简史在早震旦系时(距今约8.5亿年以前)峨眉山还是一片汪洋,早震旦系后期,晋宁运动使峨眉山从地槽区转化为地台区,形成一座低平的山。同时,在地壳深部引发了大量的花岗岩岩浆侵入,形成峨眉山基底岩系,为以后沉积岩盖层的发展演化,起到“地基”作用。震旦系中后期到奥陶系初期(距今7—5亿年左右),海水向我国西部、南部淹没而来,峨眉山区第二次沦为沧海,峨眉山区地壳缓慢沉降。初期,地壳下降甚微,在1亿年的时间里,沉积形成了近1000米厚的以碳酸盐为主的白云岩,即目前一线天、大坪、洪椿坪等地出露的地层。后期,地壳继续下降,并沉积形成了约1000米厚的砂岩、页岩和白云岩。由于在总的下降过程中,其速度快慢不均,时降时停,甚至间有微小的上升。到奥陶系后期(距今4.5亿年左右),峨眉山区又开始上升出水面,形成汪洋中一座孤岛。峨眉山区处于长期的剥蚀之中,故而其地层剖面中缺失了中奥陶世至石炭系的历史记录,二叠系地层直接覆盖在早奥陶系的地层之上。早二叠系时期(距今约2.7亿年),我国南方发生了地质史上最广泛的海浸,峨眉山区第三次沦为海底,沉积形成了厚度为400—500米的碳酸盐岩层,为峨眉山悬岩、灵洞等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延至晚二叠系初期,峨眉山区又一次露出海面,成为攀西古裂谷带的一部分。强烈的华力西运动致使它又进入了火海,即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地幔基性岩浆喷溢而出,铺盖了约50余万平方公里,冷却后形成为厚达400多米的玄武岩,即著名的峨眉山玄武岩。二叠系后期,海水又再度浸漫,并且过渡到地质史的中生代三叠系初期,峨眉山区第四次变为沧海,沉积形成了约1500米厚的含砾砂石、岩屑砂岩、泥岩等。直至晚三叠系(距今约1.8亿年左右),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地势上升,海盆逐渐缩小,直至最终关闭,海水永远退出了峨眉山区。距今约1.8—1亿年左右,峨眉山还是一个大陆湖泊,沼泽环境。经多次转换,沉积形成一套以砂岩、泥岩、粉沙岩为主的含煤地层。到第四系中更新世,峨眉山气候寒冷,进入冰期,晚更新世,气候渐暖,在断陷盆地中沉积山前洪冲层构造。 峨眉山雄姿的真正崛起和秀影的真正形成,是从白垩系(距今约7000万年)末开始的,是大自然内外营力长期作用的结果。白垩系后期,受四川运动的影响,峨眉山原始水平状的沉积岩层变形、移位,出现了程度不均的褶皱,规模不一的断层。其中峨眉山大断层,峨眉山大背斜又开始发育,峨眉山主体已开始崛起,但当时海拔高度仅1000米左右,成为四川盆地边缘的一座低山,还貌不惊人。始新世末期(距今约3000万年左右),印度板块与我国的扬子板块相碰撞,导致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褶皱升起。峨眉山不断遭受东西向主压应力的挤压,出现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山体沿着峨眉山大断层的断裂面迅速地抬升,高度已达海拔2000米左右,形成峨眉山背斜,即峨眉山主体。峨眉山背斜开初还是一个呈南北向隆起的整体,但是其边缘又发生了一系列的断层,将背斜分割成若干大断块,特别是主压应力在北西、北东方向的“X”分压应力所造成的呈北西向断层,更进一步分割了峨眉山背斜。这为以后峨眉山的进一步迅速崛起和地形地貌的进一步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格局。当发展到喜马拉雅运动后期(距今约300万年左右)时,不可阻挡的震撼,又使峨眉山出现了频繁的新构造,真可谓“大地颤抖,山崩地裂”,其挤压应力以北西——南东方向的分压应力为主,不仅使峨眉山断层规模增大,而且切割到基底的花岗岩体,使峨眉山主体沿断层强烈抬升,最终形成今朝之雄姿,与峨眉平原相对高差达2600余米。近数十万年以来,包括金顶的峨眉山主体,即峨眉大断层和观心坡断层之间的三角地带,上升了近1000米,平均每年上升2毫米。纯阳殿凤凰坪一带,即观心坡断层北侧,上升了约500米,平均每年上升1毫米。而山麓外侧,即黄湾、二峨山等地,只上升了约100米,平均每年上升0.2毫米。也正由于山体抬升具有间隙性和各断层抬升速度不同,决定了峨眉山的整个地貌是西南方向高山峻岭,东北方向则为低缓的浅丘平原,以及人们常称的峨眉山是“三大层七小层”,即接引殿为第三层之麓,洗象池为第二层之麓,报国寺为第一层之麓。 根据峨眉山沉积的岩层,以及下面的花岗岩计算,两者的厚度相加,峨眉山的应有高度为海拔7000多米,而现在峨眉山的最高峰也不过海拔3099米,那么还有3000多米的岩层怎么不见了呢?一方面是因为峨眉山山体本身,断层纵横,岩层破碎,易于风化侵蚀;另一方面,冰川、流水、大气等因素的剥蚀,致使其高度在增长的同时被减少。尤其是第四系(距今约200万年左右)冰期的出现(据蕨坪坝冰积物的堆积情况考查,峨眉山至少出现过3次),强大的冰川活动,极大程度地剥蚀着岩层。加之峨眉山区雨量充沛,丰富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也严重地浸蚀、冲刷岩层。各种岩层中,只玄武岩岩层质地坚硬,破碎程度极小,风化作用十分缓慢,所以在峨眉山抬升过程中,被剥蚀掉的是玄武岩以上的3000米岩层,从而被玄武岩覆盖的峨眉山金顶、万佛顶、千佛顶,得以矗立在海拔3099米处。1.22峨眉山地质研究简史峨眉山地质,早就为中外学者所瞩目。虽然1917年日本东京地学协会曾派小林一郎来华绘制过峨眉山地质图,但地形地质率多错讹,参考价值不大。而对峨眉山地质有开创性研究者首推中国著名地质学家赵亚增。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赵先生步履峨眉山,绘制峨眉山地质图、地质剖面图和所建立的地层层序,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命名的“峨眉山玄武岩”一词沿用至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先后有瑞士地质学家汉漠、中国学者李春昱、谭锡畴、袁见齐等对峨眉山地质进行了研究。其后杨登华、盛莘夫、赵家骧、王嘉荫等对峨眉山花岗岩、地层、地貌、地质构造等作了多学科研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四川省地质矿产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省石油管理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四川省化工局地质队、四川省冶金地勘局、成都理工大学等科研、教学、生产部门、先后对峨眉山底层、古生物、岩石、沉积相、构造、地貌及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卓有生效。尤其是我校建立的两条著名的地址剖面;一是麦地坪剖面,已被国际地科联列为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限层型参考之一;二是龙门硐三叠系沉积剖面图,国内外学者考察后一致认为该剖面地层初露完整、沉积标志极其丰富,已有四川省人民政府于1984年列为省级地址剖面保护点。1.3实习实情况1.31实习目的地质认识实习是在《普通地质学》课程修业完成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常见地质现象的认识和观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融合理论学习的内容,初步掌握观察、描述一般地质现象的基本方法,初步建立地质分析的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工作的性质和内容的初步了解,促进学生热爱地质科学,树立和逐步巩固专业思想。通过剖面实习,学会实测地层剖面的测制、资料整理与手机和图件绘制的方法。1.32实习任务根据实习内容与层次,在峨眉山众多的地质现象中选择一部分常见的、比较直观典型的、易于初学者接受和掌握的地质内容进行实习。线路Ⅰ:交大镜泊山——后坪南侧;线路Ⅱ:庙儿岗——柏香坪;线路Ⅲ:龙门硐——清音电站——龙门硐口;线路Ⅳ:川主庙——两河口——凉水井。实习过程中必须初步掌握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的内容、方法与技能是教学重点,需按计划完成,达到规定要求。学习使用地质三宝(罗盘、地质锤、放大镜),能分辨岩石的种类以及断层、褶皱的分类,并对其做出描述,学会使用地质图,掌握定点方法,学习野外记录本的记录方法,掌握实测底层剖面的方法,学习地层剖面测制、资料收集及整理、图件绘制等基本方法。 二.地层2.1地层概述峨眉山地区地层出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完全缺失外,从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地层主要为震旦系上统—奥陶系下统,二叠系中统的梁山组、栖霞组、茅口组,二叠系上统的峨眉山玄武岩组、宣威组,三叠系下统的东川组、飞仙关组、嘉陵江组,三叠系中统的雷口坡组,三叠系上统的须家河组,侏罗系下统1自流井组,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侏罗系上统的遂宁组、蓬莱镇组,白垩系下统的夹关组,白垩系上统的灌口组,古近系名山组,新近系的凉水井组,以及第四系地层。2.2岩石地层2.21二叠系中统茅口组深灰色。灰色中一块状灰岩为主,夹薄层泥灰岩,含燧石条带或结核,灰岩中普遍含沥青质;产珊瑚、腕足、蜓及苔藓虫化石;海相2.22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深灰色微晶、隐晶、斑状、杏仁状等玄武岩旋回层,具柱状节理,底部有厚约1m的铝土质粘土层、泥岩炭质页岩夹煤线等,产植物及腕足类化石;陆相喷发-滨海沼泽相2.23二叠系上统宣威组紫红、灰绿、黄绿等色的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线的旋回层,底部为玄武岩的古风化壳,含有少量铜、铁、铝土矿等,具斜层理、冲刷面等构造;产植物化石;沼泽-河流沼泽相2.24三叠系下统东川组主要为紫红色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的旋回层,具大型板状、槽形、平行层理,冲刷面、波痕、泥裂等;未见化石;河流相2.25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灰白色灰岩与紫红色砂岩、粉砂岩、泥岩的旋回层,顶部为含玉髓砾石的砂岩、粉砂岩、泥岩的旋回层,具潮汐、包卷层理,重荷模、泥裂、波痕及缝合线构造等;产双壳类、腕足类及遗迹化石;河口湾相2.26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下部黄灰色白云岩夹云泥岩,中部为灰紫色灰岩及泥灰岩,上部以黄灰色白云岩为主夹紫红色膏溶角砾岩,具潮汐层理、渠迹、鸟眼及格子状构造等;产双壳类、腕足类及遗迹化石等;海相2.27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紫红色泥岩为主,夹粉砂岩及少量细砂岩,偶夹灰岩团块或薄层,发育微波状层理;产双壳类、介形虫为主的化石;湖泊相2.28白垩系下统夹关组砖红色厚一块状砂岩夹粉砂岩及薄层泥岩,底部具底砾岩,具大型交错、平行、槽形层理,波痕、泥裂及冲刷面构造;产介形虫、鱼、恐龙足迹化石等;河流相2.29白垩系上统灌口组砖红色、紫红色中-厚层粉砂岩、泥岩,岩石中含大量的石膏晶粒、膏岩晶洞,具水平层理、小型斜层理和微波状层理;产介形类化石;上部夹少量灰岩、白云岩及薄层石膏;咸化湖泊相三.岩石3.1岩石概况峨眉山地区除二叠统下部为岩浆岩外,其余均为碳酸盐岩。陆源碎屑岩组成。3.2岩石类型分述1.峨眉山地区的岩浆岩可分为侵入岩与喷出岩两大类。侵入岩主要为峨眉山花岗岩,喷出岩为峨眉山玄武岩。峨眉山花岗岩位于峨眉山背斜核部,因遭受剥蚀出露张沟、洪椿坪、石笋沟等处,不整合伏于上震旦统观音崖组之下。在张沟出露面积最大。峨眉山花岗岩属正长花岗岩,呈灰白色、肉红色,似斑状和不等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中以钾长石居多,含量在50%左右;其次为酸性斜长石和石英,有少量白云母。峨眉山玄武岩形成于万二叠世早期,是大陆裂谷环境下的喷溢产物。峨眉山地区的该套玄武岩,南至大为,东抵沙湾三峨山,西达若篙坪。清音电站剖面实测厚度为258m。以万佛顶为主峰的峨眉山就是玄武岩构成,并形成单面山的构造坡。峨眉山玄武岩根据其结构、构造可分为斑状玄武岩、微晶玄武岩及杏仁状玄武岩等。斑状玄武岩是本区玄武岩的主要类型,呈青灰、灰绿、暗绿色,常具五-六边形粗大柱状层理;斑晶成分为斜长石,基质为斜长石、辉石、绿泥石、玄武玻璃等。微晶玄武岩一般为青灰、浅绿色、绿墨等色;主要矿物成分与斑状玄武岩相似,只是粒度较小而已,常形成细长柱状节理。杏仁状玄武岩中杏仁体含量一般为12%左右,最高达30%-35%,形式多样、大小不一,成分以石英、方解石、绿泥石、蛋白石居多。2.峨眉山地区出露沉积岩有粉砂岩、砂岩、泥岩、白云岩等;此外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即变质岩。四.构造4.1概述峨眉山位于扬子地台西部边缘峨眉山断块内,由一系列复背斜和复向斜组成,断裂纵横交错。教学区内褶皱构造主要有峨眉山背斜、二峨山背斜、牛背山背斜和桂花场向斜。断裂构造主要有峨眉山断层、观心庵断层、大峨寺断层、回龙山断层和挖断山断层等。4.2褶皱4.21峨眉山背斜峨眉山背斜是峨眉山地区规模最大的主干构造,轴向近南北。核部位于张沟、洪椿坪一线,出露新元古界峨眉山花岗岩,两翼依次出露地层为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和三叠系。两翼岩层产状正常、倾角较平缓。东翼岩层倾角较陡,在新开寺及其以东,二叠系及三叠系渐变为倒转。枢纽近水平,为一规模较大的斜歪倒转水平背斜。4.22二峨山背斜位于二峨山主脉东南侧,轴向北东,向北东倾伏,两翼大体对称,倾角较陡。核部为寒武系,两翼依次为奥陶系、二叠系、三叠系。背斜在北西翼发育次级褶皱和断层。4.23牛背山背斜牛背山背斜为峨眉山地区次级褶皱构造,风化严重;南起慧灯寺,北到尖尖石,中南段轴向北西,北段逐渐转为北东。核部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两翼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背斜轴向南倾。该背斜为斜歪、倒转、倾伏。北东翼受到地层破坏受到向下的牵引力导致产状凌乱,两翼是不对称背斜。4.24桂花场向斜桂花场向斜是与牛背山伴生的向斜构造,南起纯阳殿,北达砚台山,轴向北西。向斜北西段较宽,南东段较窄。木鱼山一线核部出露地层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两翼分别为下三叠统东川组、上二叠统宣威组、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中二叠统茅口组。南西翼倾角较缓,北东翼较陡。枢纽分别向北西和南东倾伏,为一开阔的斜歪倾伏向斜。4.3断层4.31峨眉山断层峨眉山断层是峨眉山地区的主要的逆断层,对峨眉山区构造单元的划分和地貌现状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断层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南段斜切峨嵋山背斜,致使张沟一带的新元古界峨眉山花岗岩逆冲到二叠系、三叠系之上,最大地层断距达3500m;下层地层局部倒转。断层向北东方向延伸至鞠槽附近淹没于第四系之下。4.32观心庵断层观心庵断层南起新开寺,往北西延至喻田子附近消失。断层走向北西-南东,长约15km。断面倾向南西。南西盘相对上升,为一逆断层。该断层被晚期北东向、东西向断层切为数段。4.33回龙山断层回龙山断层发育在牛背山背斜南西翼近核部,走向为北西-南东,断层面倾向南西。此断层上盘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下盘为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在回龙山南坡及龙门硐河谷底可清楚的看到断层面、断层破碎带、劈理、小型构造透镜体、地层不对称重复以及地层出露不全都断层证据。其性质为逆断层。4.34挖断山断层挖断山断层发育在牛背山背斜核部,走向北西-南东。南起麻柳湾,北至石店,全长9km。断面倾向南西,倾角较陡。在挖断山垭口,二叠系中统茅口组灰岩覆盖于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之上,且玄武岩下部断失近百米。至北西两河口一带,茅口组灰岩被错段,岩石碎裂,节理、劈理、构造透镜体等现象明显,为逆断层。

优点:1、养老产业是我国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人口老龄化渐渐成了全球性问题,并且已成为中国在未来 100 年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目前我国正处在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预测显示,2025 年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 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而与已拥有成熟养老市场的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养老市场还处于婴儿期,未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由此可见,探索一种统一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养老模式迫在眉睫,康养产业的市场需求量巨大。发展康养产业在我国不仅拥有几亿的市场,而且能使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压力转变成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2、峨眉山市中医药康养。峨眉山市一直积极探索县级旅游城市的康养产业发展路径,试图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走出一条转型升级之路。发挥水、茶、中药材等资源优势,与企业携手并进,做好包装、营销等工作,提高产品附加值,走“旅游加文化”“旅游加康养”的高端发展之路。实现管理思想、发展理念升级换代,打造康养核心竞争力,积极探索旅游城市绿色发展路径。并且主动作为,引进“外脑”问诊把脉,找准发展方向,并以“药博会”等活动为抓手,把发展思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力。3、峨眉山市旅居康养。峨眉山市旅居康养“分时分权旅居”度假养老理念指导了当下诸多项目,该理念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健康生活方式,让中老年人在异地观光、度假旅游的同时,享受消费购物乐趣和康疗养生服务,最终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的目的。峨眉山市委、市政府顺势而为,在未来规划中明确了依靠丰富的自然和人文底蕴,通过发展康疗养老产业打造避暑圣地,以满足省内外更多老年“候鸟”人群的需要。不足:1、康养产业的支撑配套不完善。大部分企业和相关机构只停留在推出了康养产业的概念,但是并没有从产品或服务内容上加以研究和开发,导致很多城市在开展康养项目运行过程当中困难重重,发展不可持续。2、资源合作协调融合机制还没有形成。康养产业运行模式尚未形成跨学科、跨行业、区域性的协调合作机制,而是各个领域松散布局,不能有效形成联动,无法发挥资源效益的最大化。3、发展思路不相契合。发展战略上不相符合,合力不够。合作的实质是要实现区域内旅游、医疗、文化、运动等各方面资源最佳的整合,但是各个板块仍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谈合作,未能在一体化的角度开展资源互补、优势互补。

毕业论文凉山彝族舞蹈

(忽悠..忽悠..)彝族概述 彝族的禁忌 凉山彝区禁忌十七岁以上的女子上楼,如违反,家中要举行“晓补”咒仪,驱除秽气和不吉;禁忌外人、哥哥、爸爸、叔叔、叔伯兄弟、媳妇到以右上侧锅庄石为界的主人位“尼木得”处。过去如有违反,媳妇退回娘家,娘家要退聘金并赔偿失礼金;父、兄、叔等则要打酒给主人赔礼。新房落成后迁入时,忌男主人走在前,否则不利家中人丁发展。云南巍山彝区则禁在家中吹口哨,唱山歌、说粗话;禁带棍棒、绳索、刀枪等器机械进堂屋和厨房。 宅址选择彝族宅址选择依山傍水、土肥草美处。择址后需卜宅,凉山彝族卜宅方法有滚蛋、立米和烧羊胛骨等。滚蛋,是取一蛋放在宅基地上滚动,然后立三石支一锅煮蛋,煮熟后剥去蛋壳看蛋窝是正或偏,正为吉,可建房,偏为凶,另择址。立米,用手握住五颗大米,然后把米逐粒按东南西北中方向竖立于土中,拿碗扣住,次日如发现米粒丢失、倾倒等现象为不吉,另择址。烧羊胛骨,需请巫师行此术,即把火草放在羊胛骨上燃烧毕,看胛骨上烧出的裂纹定吉凶,四方开纹为上吉,一字纹为中平,交叉纹为不吉。这些都带迷信色彩逐渐被淘汰。选址后门的朝向一般门朝东,朝坡下。忌门朝秃山开;禁房后有水,否则易发山洪,危及房屋。� 村寨特点凉山彝族生产是农牧兼营型,历史上由于彝族常受其他民族的侵扰和内部频繁的冤家械斗,于是居住村落大多选择在地势险要的高山或斜坡上,或接近河谷的向阳山坡,这样,有险可守,有路可走,并能高瞻远瞩,居前有梯田,居后有牧地,这是彝族理想的居住地。一般高山地区多散居,平坝河谷地区多聚居。 彝族的婚恋 1949年以前,由于彝族分布地区和支系不同,各地社会和经济形态的差异,反映在婚姻制度上的地域性也突出。具体有如下表现: (一)一夫一妻制。 在彝族社会中,和父权制小家庭相适应的一夫一妻制是占主导地位的婚姻形态。过去凉山,除呷西和部分阿加子女外,一般男女在童年或幼年之时,就由父亲代为择配,求媒说合,卜算合婚,纳聘订婚。一定时间以后即行婚礼。婚后除幼子外,都与父母分居,另立门户,组成一夫一妻制小家庭。若婚后男方尚幼,新娘则返回娘家居住,待其丈夫成年后再行建立家庭。至于阿加与呷西,经主子配婚,或征得主子同意结婚,仍然采取一夫一妻制的形式。过去部分贵族统治者和富有者中也有一夫多妻的,一般所娶各妻都分居不同地点,诸妻中第一妻虽在家中有较高的地位,但无管理和支配其他各妻的权力。但再娶时,事先必须取得第一妻的同意,并泡酒打牛宴请娘家亲友,赔礼后始得行,否则有可能招致非难,引起冤家械斗。� 川、滇大小凉山彝族实行“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转房制”、“姨表不婚”、“姑舅表优先婚”。“同族内婚”,是指配偶双方都必须是彝族,禁止与其他民族婚媾,如有违背,按习惯法规定要处死或开除家门。“等级内婚”,“即是黑彝必须和黑彝婚配,严禁黑彝男女和其他等级的男女发生婚媾,如黑彝女子和其他等级男子发生关系,双方都要处死;如黑彝男子和其他等级女子发生关系,男子则要开除家支或被处死,女子一律处死。“家支外婚”,即规定同一家支内部严格禁止通婚,配偶必须在外家支选择,同一家支内部若发生两性关系被视为乱伦,按习惯法双方都将被处死。“转房制”,即已婚妇女丈夫死后,尚在生育年龄,须转给夫家近亲中的另一男子。转房的顺序是,先尽平辈,如平辈中无适当人选,依次及于晚辈或长辈。除不能转给亲生儿子和姑表婚不转给公公外,其余均无限制。“姨表不婚”,即严禁姨表兄妹相婚,姨表兄妹似同亲兄妹,既不能联姻,也不能发生婚外性关系,否则将被视为乱伦,按习惯法予以处死。“姑舅表优先婚”,即姑舅表兄弟姐妹有优先婚配的权利,习惯法规定,姑母的女儿生来就是舅舅的儿媳,姑母的女儿先要征求舅家纳聘,舅家不要才能别嫁,且所得聘礼要送一份与舅家,反之,舅家方面的女儿对姑家也有上述义务。 滇、黔、桂彝族封建式婚制,婚姻由父母包办,父母同意后再取八字,男家要向女家送聘礼,婚期要择吉日。� (二)云南永胜县他鲁彝族对偶婚和群婚制这一婚姻制的结婚与离婚很自由,有的女子甚至终生不婚不嫁,靠不时上门的男伴侣夜晚同居,与其所生子女为家。特别是女子婚前性生活自由,通常成年后都要到被俗称为“棚子”的公房去居住,而且往往在其中一住数年,因此,新娘带着孩子结婚者也为习惯法所允许。� (三)云南弥勒“阿细”彝族自由恋爱该支系彝族有供未婚青年男女社交的“闲房”或“公房”,婚姻无父母包办,不用聘礼,当女儿将男子领回家后才知道女婿是谁。 1949年以后,彝族地区普遍推行社会主义婚姻法,废除了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婚姻制度。 彝族的语言文字 彝族工艺主要有彩漆绘、刺绣、贴花和铸造等。漆绘主要多施于碗、盘、壶、杯、盔甲、护腕、盾牌、箭筒、马鞍、马笼头、月琴、口弦等之上,颜色以黑、红、黄三种彩为主。刺绣和贴花,为彝族妇女所善长,常绣(或贴)在擦尔瓦、头帕、衣袖、衣领、衣大襟、裤脚、挂带、烟荷包、腰带等上。多以黑色为底配刺(贴)红、黄、绿、蓝等纯度极高的花线。彩漆绘、刺绣、贴花花边的图案有以日、月、彩虹、云等天象为图的;有以水波纹、山形等山河自然地理为图的;有以鸡冠、牛眼、牛羊角、猪齿等动物的某一部分为图的;有以花、叶、树枝等植物的某一部分为图和以绳纹、发辫纹、方块形等为图的。各种图案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丰富多彩,富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 彝族的舞蹈 彝族的民间歌舞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种: 《打歌》:包括“打跳”、“跳脚”、“左脚舞”、“跳歌”、“跌腿”、“跳月”(即“跳乐”)等圆圈舞,流行于云南省西部与四川省凉山交界地区、云南省西南部的彝族和相邻的其他少数民族之中。自娱性舞蹈《打歌》与汉族 古代的《踏歌》极为近似。现存于云南省巍山县巍宝山文昌阁,绘制于清代乾隆时的《踏歌图》便记录了当地的舞态。每当节日和喜庆之时,人们挽手围圈,载歌载舞或随乐而舞,舞蹈始终以下肢动作为主。 《跳弦》:因舞者双手持“烟盒”边敲边舞,故也被称为《烟盒舞》。《烟盒舞》流行于云南省中部和南部红河、石屏、建水等地彝族支系尼苏人居住地区。舞蹈分为“正弦”和“杂弦”两类。“正弦”融双人自娱性舞蹈与表演性舞蹈为一体,主要传统段子有《哑巴砍柴》、《鸽子度食》等,舞姿优美轻盈、活泼风趣。而“杂弦”则是在“正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是一种表现人物、具有故事情节的歌舞小品。其中《哑巴摸鱼》、《童子拜观音》等具代表性的节目达百余种。当地所流传的“是人不跳弦,白活几十年”的口头禅,可说明《跳弦》在人们生活和心目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罗作》:也称《罗索》,是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南岸彝族支系尼苏人中的另一种圆圈舞。曲调欢愉跳跃,节奏鲜明而强烈,伴之以快速摆手、错步、踏脚等舞蹈动作,特别受到青年们的喜爱。 《跳三弦》:也称《大三弦》、《跳月》,是云南省中部地区彝族支系阿细人、撒尼人喜爱的自娱性舞蹈。在大、中、小三弦和高、中、低不同音色的竹笛伴奏下的《跳三弦》,是“火把节”不可缺少的舞蹈。 《披毡舞》:是四川省凉山地区彝族所特有的舞蹈形式。舞者以披毡为道具,通过双臂的伸展、收拢、摆动与身体旋转,来模仿鹰、熊的姿态。该舞现已成为彝族的代表性表演舞蹈。 以上五种类型的彝族民间舞蹈,如剔除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传统民间舞蹈所作的修饰,还原到它的本来面目,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彝族远古时代模拟动物的情态,看到反映人们劳动生活的原始而古拙的舞姿。前四类舞蹈源于彝族古代生活,第五类模仿鹰、熊的舞蹈,可能与彝族古代的多神和图腾 祟拜有密切关系。这类动物模拟舞蹈,动作优美、高雅,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步从祭祀仪式中分离出来,并不断添加着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使之成为今天专供人们欣赏的表演舞蹈。 在彝族人民欢庆年节期间,我们还可以看到来源于中原文化的舞蹈形式《竹马》、《高跷》。现代彝族的《高跷》保留和发展了它的杂技特色,在高度上远远超过了汉族《高跷》,但却未能接受汉族《高跷》的舞蹈技艺。 在彝族人举行祭祀祖先、祈求丰收的仪式时,我们还可以看到《木鼓舞》、《铜鼓舞》、《羊皮鼓舞》等。这些舞蹈均由巫师“毕摩”和“苏叶”表演,在击鼓的同时,他们以迅速摆动双肩、胸、胯为主要舞蹈语汇。此外,在“跳宫节”表演的《跳宫》、《跳麒甲》等舞蹈中,仍保留着古代狩猎、部落间战争的痕迹,以及战士出征、作战、胜利凯旋的祭祀仪式和舞蹈场面,以此来表示对古代英雄的怀念和歌颂。这种人们手持器械的舞蹈,与羌族的《铠甲舞》在表现形式上大致相同。 现经加工并搬上舞台的著名舞蹈《红披毡》、《阿细跳月》、《快乐的诺苏》等。以跳跃欢腾的旋律表现了彝族人民生气蓬勃的生活而蜚声艺坛。 彝族的饮食 彝族分布地域广,因不同地区的地质、气候、雨量等都有差别,农作物种类和产量互有差别。因此也形成了各地彝族饮食多样化的特点。 1.主食。以玉米、洋芋、苦荞为主,此外还有燕麦、大麦、小麦、豆类,部分坝区主要食用大米。食法一般为做成各种馍馍之类的食品,有时也煮食或炒食。凉山彝族把荞麦揉成饼,放入沸水中煮食;洋芋喜煮食或烧食;燕麦炒后磨成面粉调食;大米用甑子蒸食。 2.副食。蔬菜类有萝卜、元根、白菜、青菜、洋花菜、芥蓝、韭菜、蕨菜、葱、姜等。有煮、炒、炖、腌等不同食法。肉食类主要食用牛、羊、猪、鸡肉。食法以水煮和腌制较普遍。饶有风味的要数凉山彝族的砣砣肉和撒梅彝族的生肉生肝。砣砣肉的作法是选用30斤左右的山地小猪,去毛和内脏,洗净后切成拳头大小块状,下锅煮熟即捞出,拌以盐、花椒等佐料食之。生肉生肝的作法是将猪脚皮烧后切丝,把猪肝切碎,加酱油、醋、葱花、辣子拌食。 3.酒类。彝族爱喝白酒,一般以高粱、玉米、荞子等杂粮酿制而成,以不同的制作方法或饮用方式而称之为“坛坛酒”、“转转酒”、泡水酒、包谷酒、水酒、稀饭酒等。坛坛酒是在坛中酿制而成,饮用时剥去坛口封泥,加入冷开水,待数小时后插入弓形竹管或木管吸饮,亦可供数人同时饮用。转转酒是凉山彝族的一种饮酒方式。成群男女席地而坐,一碗碗白酒自右至左以次传递而饮,每呷一口以左手姆指横擦碗沿为礼。泡水酒是在木桶中酿制而成,饮时从桶中冲水,酒从桶底小孔流出,边饮边搀水,可痛饮数日. 4.茶类。云南、贵州彝族习惯喝茶,自己也种茶。云南无量山、哀牢山、澜沧江、黑惠江沿岸土壤偏酸,湿润多雾,有利于茶叶生长,所产青毛茶,挺秀显毫,条索紧结,清香醇厚,回味无穷。青毛茶早在唐代就有种植,《蛮书》记载:“茶出银生界诸山,蒙舍蛮以椒姜桂煎之。” 5.烟类。凉山彝族喜吸兰花烟,一般利用屋旁较为肥活的小块土地种植,2月下种,5月分秧,7月收获,然后把烟叶晒干叠齐,用山草扎成小把备用。吸时将烟叶放在掌心,搓成细末,装入烟斗。云南、贵州彝族喜吸叶子烟。 6.食具。凉山彝族的食具大多为林制和皮制漆器,造型独特,美观耐用,以黑色作底色,用红、黄等颜色描绘上各种花纹。常用的有木盘、木钵、木勺、木盔、木碗、皮碗、肉盘、饭盒等。木盘有高脚和低脚两种,木钵为敛口,有盖、鼓腹,由盖和器身成子母扣合,木盘和木钵为盛饭菜用。木勺为舀汤、饭用,匙部呈椭圆形,勺把细长,俗称“马匙子”,食时稍动把,匙不粘唇,汤饭即入口中,既卫生又实用。皮碗轻便耐用,搅拌荞面、粑粑等冷食用。 7.酒具。酒杯有鹰爪杯、牛角杯、羊角杯、雁爪杯、猪蹄杯、木酒杯、皮酒杯等;酒壶有圆形壶、扁圆形壶、鸽形壶等。壶分头、腹、足三部分组成,足底中心有小竹管为进酒口,酒灌满后把壶放正,酒却流不出来。腹部上端旁斜插一细竹管为吸酒口。造型美观别致,独具一格。酒具用材有木制髹漆、银质、角质、皮制等。� 彝族的节日 彝族的传统节日很丰富,根据节日的性质可分为生产性节日、社交游乐性节日、纪念性节日、庆祝性节日和祭祀性节日等五类。而每一类又包括5—10个节日。如以发展、促进生产为目的生产性节日有剪羊毛节(流行大凉山,一般为农历六月中旬)、采药节(流行云南小凉山,每年农历五月初日,主要是采、卖药材)、黑井灯会(流行于云南牟定县黑井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主要是祈求多生产盐)、羊年(云南牟定每年农历除夕晚上和初一给羊吃年饭,贴对联)、巴乌节(流行于云南鹤庆县东西山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主要是欢庆和祈望狩猎丰收)、颂牛节(云南西北山区彝族每年立冬举行)、拉麻节(拉麻彝语意为贺牛神,彝族支系黑话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日举行)和护山节(流行于广西隆林彝族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初四日举行);又如以歌舞、游艺、集会形式进行交往娱乐为目的的社交游乐性节日有赛歌会(云南九江县彝族支系腊鲁人每年农历二月举行)、情人节(广西那坡县彝族支系白彝人每年农历三月举行,情人互送礼物)、姑娘节(云南金平彝族姑娘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赶场日,到街场上展示自己的青春和美貌)、赛马节(贵州威宁,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赛装节(云南永仁等县,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彝族姑娘都着盛装,比试谁的服饰漂亮)、赶花街(云南峨山、新平、双柏三县交界处的彝族支系勒苏人每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和七月十五日举行二次,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好机会)、串会节(云南漾濞彝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人们聚集篝火旁跳舞对歌)、搭清节(云南曲靖市白水区彝族妇女节日。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一个马日。妇女们打扮后带上食品聚集于当地的密集山上,一边唱歌,一边品尝食品,直到明月当空才各自离去)、开新节(云南峨山彝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后的第一个赶集日,过完节日就要春耕了)、拜姑爷节(云南峨山一带彝族每年正月初二,以村寨为单位,邀请3—5年内嫁出去的姑娘连同姑爷接回本村进行团拜)和斗牛节(每年农历六月一日各地彝族都要举行);再如以追念民族英雄、纪念某个历史事件为主要内容的纪念性节日有插花节(云南楚雄彝族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以纪念传说中为妇女除暴安良的女英雄咪依鲁)、服装节(云南大姚县三台山彝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举行,以纪念心灵手巧的女服装师阿米尼、二月八(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节期三天,以纪念智斗强敌英雄密枯)和牟定三月会(云南楚雄彝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日举行,节期3—5天,以纪念传说制服蛟龙的胜利);以喜庆丰收、祝贺人畜兴旺、平安幸福为内容的庆贺性节日有彝年、老年节、尝新节、新米节、沙户比节等;最后就是以祭祀神灵、祈禳凶邪的祭祀性节日有火把节、密枝节、祭公节和跳公节等。其中以彝年和火把节为彝族最普遍最隆重的节日。� (一)彝年 彝语称“库史”,是大小凉山彝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内择吉日举行。彝年前,人们打过年柴,准备过年的食物,精心地催养年猪。过年三天,第一天:“点烟火”,清晨用袅袅的青烟通知祖灵回家与后代共渡佳节;“逐户杀年猪”,全村男女老少(除女主人留家外)喜气洋洋簇拥着杀猪能手“翁色尔古”逐户宰杀年猪,杀猪的顺序以村中辈份的高低长幼而定;“松母”即献祭,取部分猪肝、猪肉烧煮,由男主人端至火塘上方祭祖,此后,大家吃年饭,太阳落山时,以煮熟的砣砣肉和荞粑粑再次祭祖,以祈来年丰收、平安。第二天:孩子们做“翁西那姑革”游戏,青年男女身着盛装聚在一起,伴着口弦、月琴、胡琴欢歌舞蹈,进行赛马、荡秋、蹲斗、角力等娱乐活动。中年男子成群成队到各家互贺新年,妇女留在家中招待客人。第三天:“送祖”,人们早早起来,热饭菜以送祖灵归祖界,并为祖灵备好路途中需要的盘缠、干粮,还把燕麦倒在畜槽中象征喂祖灵的灵马。送祖灵时,男主人向祖灵祈求保佑来年家庭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发展。� (二)火把节 四川、云南彝族一般在农历六日二十四日前后几天举行,贵州彝族则在农历六月初六左右进行。祭神祭田、祈年丰收、送崇除邪是火把节的重要民俗内容。节日期间,有的彝区要合村杀猪宰牛祭神,有的地方每一彝户要抱鸡到田里祭田公地母。而凉山彝族火把节那天,所有在外的人都得赶回家吃团圆饭,饭前杀鸡祭祖,饭后举行点火把仪式。由一家之主点燃用干苦蒿杆扎成的火把,从屋里的上方照亮每一个角落,口中念:烧掉一切不吉之源,全家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词,然后经过牛圈、羊圈,最后加入村寨的火把节行列,到村头寨边、田野山坡耍火把。有说火把能灭虫害,有说可驱灾去邪。如今,火把节的内容更加丰富,有斗牛、摔跤、跑马、选美、对歌、舞蹈、射箭、磨儿秋等各种娱乐性活动,有的地方还进行商业贸易活动。� 彝族的服饰 彝族服饰因地而异,大体上和方言的分布基本相同,不同方言区有不同特色的服饰。为此有如下六种类型:� (一)凉山型服饰主要流行于四川、云南大小凉山一带。男子头顶蓄一绺发,称为“兹尔”,汉称“天菩萨”,并以长数尺的黑色或深蓝色布帕包头,额前右方或左方裹成一细长锥形状突出帕外,称为“兹贴”,汉称“英雄结”,身穿黑色或蓝色紧身衣,大襟右衽,窄袖。袖口、襟上嵌不同颜色的布数圈,或用五色棉布细条镶嵌其间,长于腰际。裤子用海蓝色棉布缝制,裤脚以地区不同,有大有小,宽大的可达170厘米,走路时常把裤角吊在腰际。窄小的脚板伸直才能穿入。成年男子左耳戴银丝镶嵌耳环或珊瑚和琥珀大耳珠,珠下缀红丝线穗。女子身穿镶边或绣花大襟右衽上衣,领口、袖口、襟边、下摆边缘镶有蓝、红、白待布条,或用彩色丝线织成各种图案花边。衣领中部纽扣处钉有方形银牌花,或用银质小钉镶满衣领。裙子用红、黄、蓝、白等色彩鲜艳的棉布或羊毛布缝合成三节,上节为裙腰,中节成筒状,下节成皱折,俗称“百褶裙”。未婚女子穿两节小裙,成年后举行换裙仪式,称“沙拉勒”,换成三节裙,此后就进入婚恋期。青年女子或已出嫁而未生育者用青色或黑色布折叠成瓦式头帕,压以发辫。中、老年妇女用黑色头帕裹头或戴荷叶状的盘帽。手戴银镯、银戒;耳戴莲花形、圆星形银耳环;腰佩三角荷包,下缀五色飘带;胸佩口弦、针筒、獐牙等。彝族男女一年四季都披着用羊毛绒编织成的披氅,称“擦耳瓦”,冷时可御寒,睛时可遮日,雨天作雨衣,睡觉当被盖。服装的纹饰工艺称为“做花”,大致有:挑花、贴花、穿花、锁花、盘花、滚花、补花、刺绣等。纹样有波浪纹、鸡冠纹、牛眼纹、星纹等。� (二)滇东南型服饰以撒尼、阿细彝族服饰为代表。撒尼彝族老年男子喜戴青布包头,穿宽裆裤。青年男子喜穿用麻布缝成的对襟式无袖短褂,绣上图案式花纹,用蓝色或其他色布镶边。女子喜戴花包头,老年妇女多用红黑两色,青年妇女用多种颜色。包头边沿镶嵌银制“卡士玛”,顶端的双耳部位缀一对“彩蝶”,后面吊一束串珠,下垂至前胸,光耀夺目,走动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外衣长略过膝,多数是蓝白色,袖子、领口和边角绣有花饰,背披一块黑布衬底的雪白细羊毛皮,布带经胸前直贴衣襟,腰间系一块黑底绣着五彩图案的围腰,下穿蓝黑色长裤,脚穿绣花布鞋,肩挎花布包。阿细彝族男子服饰与撒尼彝族男子类似。女子两股发辫缠头,头戴花布扎制的“鲁都”彩色包头,“鲁都”是生长在高山岩头上的一种草。身穿蓝白色或青色布紧袖衣,袖子上半节多用青布,下半节用另色布相衬,袖边绣有花纹图案。背披五光十色布,下穿紧身裤。佩带手镯、耳环。背上自编草篼。� (三)滇南型服饰男子身着对襟短衣,有的衣襟密钉长襻或饰银币扣,在领上绣一排犬牙花纹;有的喜披一件羊皮领褂。下穿宽裆裤。女子头戴银泡镶嵌鸡冠帽,身着右衽大襟衫,有衽边摆和尾摆。衽边摆后绕打结,尾摆平时掖于腰带间,形如褡袋,能盛针线包等什物,跳舞时放下尾摆,以助舞姿。下着大管裤,腰系丈余花围腰。脚穿翘尖绣花鞋。喜戴银耳环、银手镯,襟前、腰间、臀后挂有银铃、银泡。� (四)滇西型服饰男子身着黑色或蓝色无领对襟衣,有的外加麂皮领褂。下着宽裆裤,头缠青布帕,或戴一瓜皮小帽。女子头戴缀有小红缨,嵌有小银珠的绣花“鱼尾帽”,脑后留一小发辫。身着前短后长的圆领大襟衣,外套深色坎肩,腰系青布围腰。下着绿色或蓝色大管裤,脚穿翘首船形绣花鞋。喜戴银制大花、簪子、别针、耳环、戒指、手镯、三须等饰物。男女老少都披无扣对襟羊皮褂。� (五)滇中型服饰男子一般短衣长裤。女子身着浅色短上衣,外套黑色坎肩。下穿长裤。佩胸围腰。头缠青巾,有的地区戴绣花帽,如鹦嘴帽、蝴蝶帽、樱花帽等。� (六)黔西北型服饰中、老年男子头包青、白帕,身着长衫,系青腰带,下穿宽裤管灯笼裤,俗称“八幅裤子”。青年男子身穿对襟短衫,系大白腰带。女子头缠黑、白头帕,身着青、蓝色上衣,领口、袖口、襟边、下摆均绣花纹,下着青、蓝、乳、白色相间的三节中长裙,扎白布腰带,脚穿绣花高钉“鹞子鞋”。 人口及分布� 彝族人口,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共计6572133人,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仅次于壮、满、回、维吾尔族,居第五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他们以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形式,居住在北起大渡河流域,南到云南国境线,东自乌江、西抵澜沧江的广阔地区。主要聚居区有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贵州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地区。� 地理环境� 彝族主要聚居在北纬22—29、东经98—106之间约5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于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东南部边缘地带。 这一地区,群峰林立、峡谷纵深、地势雄伟、气势磅礴,大雪山、大凉山、乌蒙山、哀牢山、无量山横卧境内;金沙江、元江、南盘江、雅砻江、普渡河、西溪河、美姑河、安宁河、会通河盘旋于幽谷之中;滇池、洱海、草海、邛海、马湖等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散布在高原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常年气温在10℃至20℃之间,年降雨量为700至1000毫米。无数的丘陵、山地、坝子、河谷、湖泊,蕴藏着铁、铜、锌、铝、金、银、锡、锑、锰、镍、铅、汞等金属矿和煤、磷、云母、石膏、石棉、水晶、硼砂、雄黄、泥炭、矽土、耐火沙石等非金属矿;盛产玉米、稻、麦、荞子、燕麦、马铃薯等农作物;出产大麻、油菜、烟草、花生、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有云南松、华山松、冷杉、云杉、铁杉、桦木、樟木、楠木等木材;有桐油、漆树、油茶、苎麻、板栗、柑桔、桃、梨等经济林木;有虫草、贝母、三七、天麻、木香、党参、茯苓、雪莲等药材;有牛、马、羊、猪等畜产;还有飞狐、金丝猴、熊猫、灰竹鼠、白马鸡、白腹锦鸡等奇珍异兽。彝族人民世代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创造了绚丽灿烂的彝族文化。

是达体舞。

中国彝族达体舞是彝族人民在劳动中自创的舞蹈,动作优美。达体舞凉山彝族达体舞属民间舞蹈之一。彝语“达体”为“跺地”之意。达体舞在凉山具有悠久的历史,有极其广泛的群众性以及较高的娱乐性。达体舞种类繁多,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名称,如“锅庄舞”、“蹢脚舞”、“对脚舞”。

达体的意思

“达体”意为“踏地而舞”:其音乐融彝族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为一体,悠扬流畅,优美动听,飘逸潇洒;其舞蹈程式简练明快,热情奔放,深沉优美;其形式集参与性、自娱性、互动性为一体,易学易跳,男女老幼都宜,适合不同的场地和空间,少则数人,多则上万人同舞、同乐。

“达体舞”是彝家心底的情、灵魂的歌,是彝民族古老文化的具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生,从中我们不难领略到民间艺术的永恒魅力,从而激发我们在人类表达文化的纵深光谱中认识并感受优秀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民间艺术的美学观念。

彝族的火7把节关于v火3把节的来历z,路南一b带彝族传说,古时有个f魔玉2残酷迫害百姓,群众忍无u可忍,便群起而攻之s。但魔王p堡垒久m攻不e克,于m是改为7用羊群火8攻,就是在每只羊的双4角和后腿绑上k火4把,驱羊进攻,结果获胜,人f们为0了s纪念这次斗7争胜利,乃o于h每年夏历k六1月4二e十i四日8耍火1把相庆,由此形成了h火2把节。在一p次火8把节之p前的采访上p,一j个w00岁的彝族人i潘木x乃e像孩子g般陶醉其中5。 “每家每户4都要喝杆杆酒,穷的村杀两三j只鸡,富的村杀头牛4。”他说,“最开n心3的还是跳达体舞,看赛马s和摔跤,多有味道的哟!” 火3把的亮度可不m比7烟花差多少6,可以4将整个r地方7照亮的如同白昼。这就是火6把节的特色,几n千w甚至几h万t人r在一g起点燃火0把这才k是壮观的一b幕。早在火2把节的第一s天h,彝族村寨里家家户3户1都要在门s前竖立若干e火0把,准备活动使用。同时在村寨附近选择一h块开e阔地,在地中5央竖立一w根长050~30米的青松,青松顶端横放一p根挂满红色纸花的木i棒,缘青松四周用易燃柴草堆砌成一r个e类似于c宝塔形大k火6炬,作为5活动场所。第一x天o是祭火8,家家户3户1举着火4把游走于c田边地角、并且杀牛5宰羊。第二o天r是传火6,这一m天a男男女y女j聚集在一n起选择配偶,展示7才m艺m。所以4有人q称为7“中4国第二s个y七a夕b节”。最后一f天l是彝族传统火1把节的第三x天p,也h是最后一r天v。彝语称之r为5“都沙”,意为7“送火7神”。在中6国最大g的彝族聚居区z——凉山l彝族自治州,火4把节这一c延续千z年的传统,在一e年一j度的火0把狂欢、彝族选美、摔跤、“朵洛荷”等彝族特色活动中7,在现代社会的不a断撞击下w得以3传承。傍晚,节日7活动的主持人d率领锣鼓队2敲锣打鼓,寨中4各家闻听锣鼓声即出门x点燃火3把,男女b老少7举着火2把向活动场所汇集。人l们到齐之a后,主持人c一w声号令,大h家举火6把向宝塔形火0炬奔去,将其点燃。一t时火6光冲天b,欢声四起,大p家各举小y火1把围着大b火6炬,跳起“丰i收舞”,唱起丰a收歌,载歌载舞,热情奔放。在狂欢夜观赏了w盛大h焰火6晚会的美国游客詹姆斯?艾普说:“这些灿烂的烟火7是我出生以2来看过的最美的!”为4了u过中0国的火2把节,他和朋友h专k程从3家乡v远道而来。 “农村里不l管是老人h小d娃,庆祝火0把节的兴致还是不p变,到了h过节,四面八y方4的人t都必须回来。”潘木h乃v说。 去年,凉山s彝族火4把节成为6中1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3化2遗产之m一z,这一v古老文2化2传统的保护与b传承已s引4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火8把节的传统有慢慢被年轻人p淡忘的危险。”凉山t州彝学会会长1巴6莫尔哈认8为7,将它列为5国家级非物质文8化3遗产,对彝族人n民及x其后代、地方2领导都是个e教育,也u可以4让外界来关注和保护它。 火3把节是中2国彝族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6,一u般在每年的农历r六1月4二v十f四至二o十f六5日2举行。传统火0把节里,彝族人h民点燃火0把,绕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巡游,以3消灾避难,祈求幸福。 l皮浮l皮浮q堙铅

是达体舞,因为彝族人会跳

关于彝族文献综述论文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一年一度最隆重最欢乐的节目。“火把节”在凉山彝族地区流传的历史悠久,传说较多,因地区的不同而内容多异。相传天上的恩梯古兹(彝族神话故事中的天神)派喽罗到凡间收苛捐杂税被杀后,为了报复,放出害虫到凡间祸害人们,而凡间的人们毫不妥协,在农历6月24日这天相邀用火把焚烧害虫,战胜了天神,于是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今天的凉山彝族“火把节”,随着凉山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除保留了节日的传统形式和内容外,已和凉山对外开放、加强横向联系、促进物资交流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火把节”这一传统节日增添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意。 凉山彝族“火把节”的活动绚丽多彩,反映出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在节日里,人们将从方圆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地方赶来,云集在一片绿茸茸的草坪上举行斗牛、赛马、斗鸡、斗羊、赛歌、选美、摔跤、达体舞比赛等庆祝活动。“火 节”的夜晚要进行火把游行和篝火晚会。节日期间,在西昌等地还要举办大型的物资交流活动。 斗牛,是节日的第一大赛事。斗牛方法是胜者斗胜者,败者被淘汰。有的公牛不愿进场子,人们便会牵进一头正值发情期的母牛引诱,于是两头将要对陈的公牛就会因“争风吃醋”而引起博斗。大的“火把节”活动斗牛多达几百头,可以斗几天,使人大饱眼福。火把节的赛马独具特色。赛马方法是在草坪上修一个圆圆的大跑圈,让参赛的骑手翻上各自的马背,同时策马直追,最后以追上对手者为胜。火把节的摔跤手只限于男性,且不同方言区的摔跤方法也有所不同,有的地方以被对手摔倒在地者为败,有的地方则以肩背首先触地者为胜。 火把节的歌被统称为“朵洛荷”,而“朵洛荷”又是“火把节”歌其中的一首,因为它富有感召力,姑娘们常把“朵洛荷”作为要唱一天的歌中序曲。“火把节”的歌,只能由青春女性唱。自“火把节”庆祝活动一开始,就会有几位年过6旬的老人交头接耳,评评点点穿梭在唱歌的姑娘们中间,他们是自发组织的美女评选小组。由于老人们的公正合理,德高望重,深受年轻人尊敬。那么,老人们的选美标准是什么呢? 与全国各兄弟民族一样,爱美多情的彝家自有他的审美观,这种美,悄悄藏在痴情小伙子的深深蛑子里,隐隐响在黄伞下面的甜甜情语中……。火把节的夜晚是迷人的夜晚,绚丽的空中焰火和大地上的火把交相辉映,构成一幅以红色为主的缤纷画图。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水乳交融的欢乐场面,正如柳亚子先后的诗句:“火树银花不夜天,兄弟姊妹舞蹁跹,歌声唱彻月儿圆”。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在云南红河州就是彝族的聚居地,红河州即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在云南南部,以蒙自为州府。在红河州有一个地方叫石屏,石屏有一个异龙湖,湖上种满了荷花,当夏季来临,荷花盛开,人们会到那去赏荷,品尝石屏荷花宴,在船上做此生意的农家就会唱歌,以欢迎人们的到来,渐渐形成风俗,当地一些作曲家就把农家唱的歌编制,就形成了海菜腔。它里面夹杂了当地的地方语言。

胡小平: 《火的圣典:凉山彝族火把节》,载《文化交流》2003年第6期。 徐文仲: 《彝族火把节》,载《贵州档案》2002年第2期。

火把节古代传说火把节在古代被称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民族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火把节”也是白族的一个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会举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当晚,每家门前都竖有火把一柱,村口全村公立的大火把上插红绿纸旗,书写一些吉祥语句,村民们则高举火把在田间游行一周,捕灭虫害。此外还有"绕三灵"、"耍海会"、划船、放生等一系列的文艺活动。每年的农历6月24日,在著名的航天城、“月城”西昌,聚居在那里的彝族同胞要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势浩大的选美活动和服饰、赛马、摔交、射箭的比赛,并在夜晚点燃火把在旷野中游行,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佳节,自汉唐起,已沿袭一千多年。火把节一般于每年农历二十四日举行,历时三天。有关火把节起源的记载和传说有数十种,内容丰富,优美动人。其中较为普遍的几种说法是:一、相传天上的恩梯古兹(彝族神话中的天神)派喽罗到凡间危害众生和庄稼,人们在支格阿鲁(彝族神话中的英雄)率领下毫不畏惧,在农历6月24日这天用火把焚烧了害虫,战胜了天神,于是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代代相传。二、书伦撰修《西昌县志》载:……唐开元间,有邓耿诏者,六诏之一也。南诏欲并五诏,因星回节召五诏令饮于松明楼。邓耿妻慈善,惧难止夫勿行,不听,乃以铁钏约夫,背而别。比至南诏,火其楼,诸诏寻夫骸不可识,独慈善以钏故将其骸以归。南诏异其惠,以币聘之,善以夫未葬为辞,既葬乃于樱城自守。南诏以兵围之,三月食尽,善盛服端坐饿以死,南诏寻悔,旌其城曰德源。今滇俗6月24日,比户所松焉。燎长丈余,入夜争先燃之,用以照田祈年,以炬之明暗卜之丰歉。戚友会聚,剁牲饮酒,夷汉同之……。正如《西昌县志.文艺志》(建昌竹枝词)所载:赴宴先知去不回,柴楼烟冷尚余哀,而今火树沿成俗,忍使冰心化作灰;慧心早卜去难回,赠到金杯隐自哀。千古人犹照亮节,吞来六诏已成灰。三、远古的时候,天上的一个大力士和地上的一个大力士摔跤,天上的大力士被地上的大力士战胜,狼狈地逃到天上,在天神面前拔开弄是非,于是天神不分青红皂白,迁怒于人间,遣派大量的害虫到地上糟踏庄稼,危害人民,人们点燃火把到田间驱除虫害,战胜了天神,这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届时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火把节探源山寨里的火把节之夜一年一度的民族节日火把节又到了。关于这一节日的来源,千百年来众说纷纭。有一种新的观点:这个节日来自于古老的历法,与炎帝有关———扑朔迷离的传说云南省的彝、白、僳僳、纳西、普米、哈尼等少数民族,有一个共同的节日—火把节。关于火把节的来历,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彝族火把节来源的传说是:天上的大力士与地上的大力士相约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摔跤,结果天上的大力士摔死了,天神大怒之下,派蝗虫到人间讨回命债。蝗虫吃光了地上的植物,人们用火把烧死蝗虫,但蝗虫越来越多,只好与天神达成协议,人间每年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给天神赔偿犏牛、羯羊、鸡、鸡蛋、蘸水等物,白天用阳光照着赔,夜间用火把照着赔。从此,火把节流传下来(《新编丽江风物志》)。丽江纳西族火把节来源的传说是:玉皇大帝不满人间比天上好,派火神去烧毁人间,火神来到人间,看到一个白发老人背着一个大孩子,牵着一个小孩子,天神问为什么不背小的背大的,老人说大孩子是哥哥家的,哥嫂都死了,我应该更疼爱哥哥的独生子。火神被感动了,回去玉皇大帝说已经烧掉了。后来,玉皇大帝想看看烧掉的人间,才发现人间更美了,他杀死了火神,但火神拯救人间的心没有死,一滴心血跳出天门,落到雪山脚下一座庙里,被和尚用红布包好,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傍晚,血滴变成小娃娃对大家说,玉皇大帝要来放火,只有家家门前点起火把,一连点三个晚上,才能过玉皇大帝,免除灾难。于是人们都点起火把,过了玉皇大帝。人们为了纪念火神,同时防备玉皇大帝,年年到这时都点火把。(《新编丽江风物志》)。大理一带,则有阿南公主的传说:“汉元封间,叶榆(今大理)妇阿南者,为酋长曼阿娜之妻。娜为汉将郭世忠所杀,欲妻南,南曰,能从三事当许汝:一做幕以祭故夫;一焚故夫衣,易新衣;一令国人皆知我以礼嫁。忠如其言。明日,聚国人,张松幕祭其夫,下置火。南藏刀出,俟炽,焚夫衣,即引刀自断其颈,仆火中。时六月二十五日也,国人哀之,每岁以是日燃炬吊之,名为星回节。”昆明、大理还有唐代慈善夫人及火烧松明楼的传说。各民族火把节的节日名称相同,过节的时间也大致相同,这些不同的传说后面,火把节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或相近的源头。火把节:古老历法的“活化石”火把节还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叫星回节。五代时蜀国佚名氏所作的《玉溪编事·震旦》记载:唐时南诏(指南诏国统治者)以十二月十六日为星回节,是日游于避风台,命清平官赋诗。“星回”一词,《礼记·月令·季冬之月》上有记载:“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孔颖达解释说:“谓二十八宿随天而行,每日虽周天一匝,早晚不同,至于此月,复其故处,与去年季冬早晚相似,故云星回于天。”《禄劝县志》载:“六月二十四日为火把节,亦谓星回节,夷人以此为度岁之日,犹汉人之星回于天除夕也。会饮至旬余不息,犹汉人之春宴相聚也。”陆次云在《峒溪县志》中也说“六月二十四日为年”。纳西族也说“冬季春节为大,夏季火把节为大”。这些记载,表明火把节不仅与中国古代的星回节有关,而且与古代云南少数民族过年有关,是远古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上述火把节和星回节的资料中,《礼记》和《玉溪编事》中所讲的星回节都在冬季,不在夏季。而《禄劝县志》和《峒溪县志》讲到星回节和火把节都是过年的节日,时间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前后一两天。怎么会有两个时间和时令完全相反的星回节?火把节是不是过年的节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也就找到了火把节的真正源头。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有一首著名的长诗《豳风·七月》,讲农人一年四季的生产生活。其中的月、日两个字,使许多读《诗经》的人伤透脑筋,———诗中讲了一年共十个月(而不是十二个月)的农事。又反复讲到“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这四天,却又不讲其他的日子,后人读起来很吃力。原因是诗中涉及一个古代历法的问题,与古代的星回节(火把节)密切相关。中国远古时代使用的历法,与现在所用的罗马历法(公历)和阴历历法(农历)并不相同。《七月》讲一年之内的农事活动,只涉及十个月,原因是当时以“一年十个月,一月36天,5天为过年日”的古历法“火历”记年记时。所以诗中的农夫既讲一年十个月之中所作的全部农事,也讲过年那几天的事情。“七月流火”之“火”,古人又称之为“大火”、“商星”、“鹑火”、“大辰”,指的是苍龙七宿的第五宿,有三颗星(心宿),并认为“心宿三星,天之正位也(《宋史·天文志·三》)”,因而设专人“火正”,把它作为天象观测的主要对象和编制历法的依据,制定出“大火南中”之月(六月)为正月的“火历”(庞朴《火历初探》)。在以“火历”纪年记时的远古时代,“大火南中”的六月,正是旧年到头新年开始的“岁末年首”。一年十个月,一个月36天,剩下的5天为过年日,时间正是火把节期间。正因为是“火”星回到一年起始的正中天,所以叫做星回节。“火历”的历史痕迹,还保留在“天上有十个太阳”的神话传说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常识之中。这种历法一直使用到后羿时代。《淮南子·本经训》记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我们可以这样去解读这个神话:它实际上讲的是废止“火历”的历法变革,射下九个太阳,而留下一个太阳的传说,是对废除“火历”,采用太阳历的模糊记忆。而与后羿有关的“嫦羲(嫦娥,神话中是后羿之妻)生下十二个月亮”的传说,则标志着太阴历的诞生。天干地支相配的纪年法,其实也是阴历对火历批判与吸收的结果———十是火历的月数,十二是阴历的月数,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的结果,形成六十年一甲子(周期)的纪年法。火把节:对炎帝及火崇拜的永恒记忆火历或者叫做十月历,是中国西部、北部和西北部的许多远古先民都使用过的古老历法。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炎黄”时代的炎帝。《管子·轻重篇》说:“炎帝作钻燧生火”。《左传·昭公十九年》说:“炎帝氏以火纪(记年),故为火师而火名”。《左传·哀公九年》说:“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淮南子·汜论训》说:“炎帝死而为灶”。《尸子》说:“燧人上观辰星,下察五木,以为火”。《史记·三皇本纪》说:“炎帝,神农氏。姜姓也……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姓焉。”这些记载不仅说明炎帝发明了用火(钻燧生火),发明了火历(火师而火名),他是所有以羊(姜姓)、牛(人身牛首)、火(火师)为图腾和姓氏的部落先民的共同的祖先(姜姓其后),而且他还是崇拜火神(死而为灶)的远古部落的共同祖先,观测星辰———发明用火———教民耕种———死为灶神都统一在炎帝身上,应该不是偶然的。因此,古代有了两个星回节,即“大火”最正和最偏的时节,一个在夏季,一个在冬季;其中夏季的星回节,是所有古羌(古代羌姜同义)部落后裔和与古羌部落有密切关系的远古部落后裔共同的“年节”,是他们过年的节日。这个节日的活动,与牛、羊、火等图腾崇拜和祖先神崇拜有关。实际上,现在过火把节的许多民族,都与远古的羌人有关,他们或者是古羌人的直系后裔,或者是与古羌人有密切关系的古代先民的后代,或者是古羌人与其他远古部落融合后形成的新的民族,他们都因为与古羌人的关系,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是炎帝,也拥有共同的图腾,那就是牛、羊、火。同时有了共同的节日,那就是火把节———古代的星回节。也有了共同的节日内容———斗牛、杀羊、点火把、放天灯等等,实质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纪念自己的古代祖先———炎帝,崇拜自己远古的图腾———牛、羊、火,回忆自己的远古历史———刀耕火种。十月为一年,一月36天,另有5天过年日的古老历法,至今还留存在属于古羌人后裔的某些民族(比如彝族)中。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彝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实际上是以游牧为主转为以农耕为主之后,新的文化形态对原有文化形态的扬弃。这个传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火把节来源的原始信息,也是最接近火把节源头的一个传说。纳西族关于火把节传说的谚语中保留了火把节来历的重大信息,与《玉溪编事》、《禄劝县志》、《峒溪县志》中的记载共同对探究火把节的来历提供了重要线索。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来源,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活水及深厚文化。火把节四说据传,农历6月24日,是人类使用火的纪念日,生活在云南的白、彝、普米、纳西等民族,把6月24日定为传统的火把节,届时,举办各种活动欢度。种“太阳”鹤庆西山片的白、彝族群众,每到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种“太阳”活动。是日,人们在“打歌”场中心竖棵大火把,火把四周,堆放着堆堆干柴。火把正前方栽着一截经认真挑选、干燥易燃的树桩作为太阳的象征。太阳冒山之际,早已汇聚在场子中的人们,各拿一根精选的小木棒,依次到“太阳”上“钻”木取火。不管谁“钻”出了火星,众人便蜂拥而上,用早已准备好的草绒、干树枝叶“接”点火种。并想法把火种移到柴堆上,把柴堆点燃。随即,各人用一把小火把从火堆上点燃火种,带回家中把各家的火塘点燃,称之种“太阳”。太阳落山后,人们全汇聚到“打歌”场,在白日燃烧的篝火上再次点燃大火把。随之,环火把、火堆“打歌”,歌颂火给人的幸福,通宵达旦。耍火居住在鹤庆、丽江毗连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要举办耍火活动。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祭颂火神居住在宁蒗县的普米族,到了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祭颂火神活动。据传,普米人崇拜的火神叫昂姑咪,本是摩梭人的女始祖。她为了子孙和与本民族簇居的普米族的幸福,潜入天宫盗来了火种,并以自己的身体当火炬把火种引到了人间,让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时获得了火。为了世世代代不忘昂姑咪的恩德,普米族便把昂姑咪带来火种这天定作祭颂火神节。节日一大早,人们便在各自的村寨口,栽埋一棵大松树,象征昂姑咪的化身。树上挂满小火把,村中有多少人口,就要在树上挂系与人口数相符的小火把。下午用牲礼祭过“化身”后,由村中年岁最高的一老妇人将“化身”点燃。参加活动者,各从“化身”上取下一把小火把,也在“化身”上将其点燃。尔后,众人在老妇人的带领下,环“化身”跳起锅庄舞,歌颂昂姑咪献身传火的功绩。礼赞过“化身”后,各人相约成组,手舞火把,穿舞于村寨、田野、山林间放声高歌。祈求火神昂姑咪赐福,庇佑全村人人畜兴旺、五谷丰盛、村寨平安、事事如意……舞火唱种黄坪乡是鹤庆县的一个热区,物产富庶。据传,这里的居民是当年孔明和孟获在此屯军留下的后代。这块沃土是当年孔明与孟获结盟时共同开垦出来的。并在6月24日晚点火夜战,首次播下了五谷之种,荒甸从此变成了良田。为了纪念这一日子,每到这一天,后人就要点火把夜战播种小春作物。是时,老人和孩子们手舞火把,环田地歌舞助兴,青年人在田间播种。劳动生产与民俗活动融为一体,另有一番风味。

彝族白族相关论文题目

平面设计是沟通传播、风格化和通过文字和图像解决问题的艺术。关于平面设计类的论文题目有哪些?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平面设计专业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平面设计类 毕业 论文题目

1、《与秋》平面设计系列作品

2、探讨图像处理软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3、浅谈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4、探析色彩语言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5、平面设计中的二维动态图形教学与实践

6、分析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

7、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8、印染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评《中国传统印染 文化 研究》

9、基于人工智能AlphaGd视角下的平面设计发展思考

10、建筑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构建 方法 探究

11、 传统文化 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12、浅谈绘画性语言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13、互联网时代下平面设计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评《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

14、基于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多维表现研究

15、当代平面设计中的女性身份建构与视觉表述

16、分析平面设计中元素视觉多维化表现方式

17、工作室制模式在高职平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研究

18、计算机平面设计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19、论色彩搭配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20、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元素的研究

21、点、线、面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意象表达

22、平面设计教学的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究

23、数字化时代平面设计的生存与发展

24、浅谈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领域中的表现

25、浅析中 国画 基本元素与平面设计的融合

26、浅析符号学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27、平面设计中视觉元素构建意义及策略

28、平面设计中视觉美学的构建研究

29、创新平面设计理念--浅谈极简主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30、论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31、李能建平面设计、插画设计作品

32、柳芳、陈佳莹平面设计、插画设计作品

33、以"玉环文旦"为例谈中职平面设计社团的实践创新

34、包豪斯的平面设计艺术成就探讨

35、民间染织 刺绣 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36、平面设计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

37、浅议平面设计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借鉴

38、平面设计中两极原理应用研究

39、油画风景和平面设计的关系与应用

40、电子商务冲击下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策略

41、网站建设中的平面设计方式研究

42、 广告 学专业平面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43、火力发电厂总平面设计要点分析

44、平面设计在外卖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45、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创意思维培养策略

46、传统纹样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47、设计思维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48、地域文化符号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49、建筑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研究

50、设计思维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51、Photoshop在平面设计中的技术技巧

52、浅谈平面设计中色彩的运用

53、建筑平面设计构思要素分析

54、建筑平面设计构思要素分析[J/OL]

55、平面设计与绘画艺术视觉构成的形式美研究

56、计算机应用专业平面设计方向建设初探

57、摄影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使用价值

58、平面设计元素在空间中的运用分析

59、水墨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60、传统剪纸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2021平面设计毕业论文题目

1 浅析计算机平面设计中设计软件的相互结合与应用

2 计算机平面设计创新教学 措施 探讨

3 试论动画中平面设计元素的视觉语言

4 计算机平面设计应用及创意研究

5 多媒体网络环境中的平面设计教学

6 谈电脑软件给现代平面设计带来的影响

7 简约主义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8 论平面设计在中职 教育 中的重要作用

9 探究极简主义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应用

10 论技工院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措施

11 平面设计中的传统美术色彩研究

12 简析20世纪初期未来主义运动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13 大理喜州白族图形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探究

14 基于文字、图形、色彩语言艺术的平面设计运用

15 平面设计中字体设计的重要性初探

16 平面设计中元素视觉的多维化表现

17 平面设计软件与DICOM图像数据处理技术

18 平面设计中色彩的搭配方法分析

19 高职《Photoshop平面设计》微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

20 刍议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21 多维视野下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的构建

22 平面设计中的插画艺术

23 摇滚乐产品平面设计应用研究

24 关于涂鸦艺术风格的平面设计研究

25 互联网时代的平面设计与新媒体融合研究

26 图形创意在平面设计中核心价值的研究

27 平面设计中汉字符号演绎的创意思维研究

28 平面设计中商业海报的表现形式

29 摄影术的传入如何影响中国近现代平面设计手法与观念

30 平面设计语言在动态设计中的维度互联研究

31 动态化平面设计在移动终端上的应用与创新

32 平面设计元素在跨媒体平台动态设计中的视觉形态研究

33 平面设计立体视觉表现探索

34 儿童 画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35 女性参与:女性主义视角下中国近代平面设计探究

36 展陈中的平面设计视角与平面设计中的展览意识

37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平面设计的指导

38 中原民间美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与应用

39 平面设计的多维性研究及思考

40 平面设计在影视广告中的视听应用研究

包装设计论文题目

1、交互式包装设计中情感体验的融合与设计优化探讨

2、论人性化包装设计在商业环境下的体现

3、绿色设计理念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4、基于芒编与纸盒相结合的包装设计研究

5、彝族刺绣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6、探究包装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7、浅析地域文化在秦皇岛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8、国潮文化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9、植物纤维制可分解包装袋的营销策略

10、艺术品包装设计理念分析——以书画类艺术品为例

11、折叠结构在快餐包装设计中应用所思

12、浅析插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13、文化旅游创意视角下的信阳毛尖包装设计

14、蔚县土特产品包装设计现状及对策探究

15、情感化设计在食品包装中的运用

16、基于淘宝SEO的度尾文旦柚包装设计

17、基于情感化设计的儿童产品包装研究

18、情感视角下插画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19、贺岁生肖纪念瓷包装策略研究

20、网红思维角度下的包装设计营销策略研究

21、中老年降压药品的交互式包装设计

22、中国风视觉语言在国产化妆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23、基于Ansys Workbench的电炖锅包装设计与仿真分析

24、塑壳式低压断路器纸质运输包装设计

25、民国时期“三星”牌膏类化妆品包装设计解读

26、洛阳地域文化在葡萄酒包装设计研究中的应用——以洛阳宝石酒庄包装设计为例

27、木版 年画 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28、电饭煲运输包装设计及跌落仿真分析

29、糕点包装设计中的视觉元素研究——以四喜岷县点心系列包装设计为例

30、蜂蜜包装中的视觉元素研究——以Miel(蜜尒)蜂蜜系列包装设计为例

31、东阳竹编文化元素在高职院校包装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32、浅谈视觉阅览顺序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宋玉洁

33、以茶产业为例谈中小型食品企业包装设计的推广研析

34、论茶包装的设计维度

35、湖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包装设计

36、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包装设计研究——以吉林人参为例

37、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38、民族手工艺在包装设计中的转型应用研究

39、网购产品包装设计研究

40、浅析趣味性包装设计与受众消费心理

41、探究物联网发展视角下的包装设计

42、电子商务模式下山西农特产品包装创新性设计研究

43、插画艺术在中国农副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44、包装的色彩运用与广告效果探究

45、动漫元素在农特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设计专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平面设计类的学术论文(2)

★ 平面设计类的学术论文

★ 平面设计相关论文范文

★ 平面设计的学术论文

★ 平面设计研究论文范文

★ 平面设计学术论文(2)

★ 艺术毕业毕业论文选题题目大全

★ 平面设计的学术论文(2)

★ 平面设计论文2000字范文

★ 平面设计教学毕业论文范文

白族是最喜欢热闹的民族之一,一年中各种节日不断,数量之多,不亚于中西节并重的香港。著名的节日有三白街、绕三灵、石宝山歌会、蝴蝶会、浴佛节等。这些节日代代相传,历史远久、民族风情浓郁,热闹异常。除此以外,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祭祖节。逢年过节白族有许多礼仪禁忌。 元江县的白族每年的三月会或天子庙会期间,禁止杀生。大理的白族大年初一不准动刀、挑水、泼水、扫地。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饭前祭祖时,忌讳外人在常大年三十,要把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回 来,否则来年找钱不顺,粮信不丰。因而借了别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大年三十之前还给别人。大年初七为女人节,妇女不做饭,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劳动,而是尽情地玩耍;大年初九为男人节 ,男人休息。云龙县的白族,七月半这一天不准人们到处乱走。历史上白族崇拜本主,如今作为一种习俗保留下来,表现为: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一个本主庙,庙内 供奉泥塑或木雕本主神像。进入白族的本主庙,必须虔诚、肃穆,禁止大声喧哗,禁止触摸本主神像。白族也崇拜各种神灵。怒江州一带的白族,如果有人生病,必须以牛、猪等做牺牲,进行祭天活动 。活动一般在村子附近山顶上的一棵大树下进行,全寨人参加。这棵大树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禁止砍伐。白族大理三月街白族大理三月街是云南省遐迩闻名的物资交流大会和白族人民的传统盛大节日,每年农历三目十日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古城举行。从佛教讲经庙会演变而来,已 有1000多年历史,届时除商贸盛会外还伴有赛马和歌舞等活动,每年参加者数以十万计。1991年起,被定为“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民族节”。徐霞客在他的记述中赞道:“俱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千骑交集,男女杂沓,交臂不辨,十三省物无不至。”白族,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人口一百五十九万人。善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白族服饰非常好看,因为是“白”族,所以衣服是白色的,有几朵粉色的小花绣在白衣服上,显得格外漂亮;头饰也很有特色,头冠以风、花、雪、月为题,冠左边有一缕穗,代表“雪”,他的长短就是代表人的大小(年龄)。白族人称女士为“金花”,称男士为“阿鹏哥”(不包括小孩)。白族人待客用“三道茶”来代表对客人的尊敬、热情。三道茶是白族

(忽悠..忽悠..)彝族概述 彝族的禁忌 凉山彝区禁忌十七岁以上的女子上楼,如违反,家中要举行“晓补”咒仪,驱除秽气和不吉;禁忌外人、哥哥、爸爸、叔叔、叔伯兄弟、媳妇到以右上侧锅庄石为界的主人位“尼木得”处。过去如有违反,媳妇退回娘家,娘家要退聘金并赔偿失礼金;父、兄、叔等则要打酒给主人赔礼。新房落成后迁入时,忌男主人走在前,否则不利家中人丁发展。云南巍山彝区则禁在家中吹口哨,唱山歌、说粗话;禁带棍棒、绳索、刀枪等器机械进堂屋和厨房。 宅址选择彝族宅址选择依山傍水、土肥草美处。择址后需卜宅,凉山彝族卜宅方法有滚蛋、立米和烧羊胛骨等。滚蛋,是取一蛋放在宅基地上滚动,然后立三石支一锅煮蛋,煮熟后剥去蛋壳看蛋窝是正或偏,正为吉,可建房,偏为凶,另择址。立米,用手握住五颗大米,然后把米逐粒按东南西北中方向竖立于土中,拿碗扣住,次日如发现米粒丢失、倾倒等现象为不吉,另择址。烧羊胛骨,需请巫师行此术,即把火草放在羊胛骨上燃烧毕,看胛骨上烧出的裂纹定吉凶,四方开纹为上吉,一字纹为中平,交叉纹为不吉。这些都带迷信色彩逐渐被淘汰。选址后门的朝向一般门朝东,朝坡下。忌门朝秃山开;禁房后有水,否则易发山洪,危及房屋。� 村寨特点凉山彝族生产是农牧兼营型,历史上由于彝族常受其他民族的侵扰和内部频繁的冤家械斗,于是居住村落大多选择在地势险要的高山或斜坡上,或接近河谷的向阳山坡,这样,有险可守,有路可走,并能高瞻远瞩,居前有梯田,居后有牧地,这是彝族理想的居住地。一般高山地区多散居,平坝河谷地区多聚居。 彝族的婚恋 1949年以前,由于彝族分布地区和支系不同,各地社会和经济形态的差异,反映在婚姻制度上的地域性也突出。具体有如下表现: (一)一夫一妻制。 在彝族社会中,和父权制小家庭相适应的一夫一妻制是占主导地位的婚姻形态。过去凉山,除呷西和部分阿加子女外,一般男女在童年或幼年之时,就由父亲代为择配,求媒说合,卜算合婚,纳聘订婚。一定时间以后即行婚礼。婚后除幼子外,都与父母分居,另立门户,组成一夫一妻制小家庭。若婚后男方尚幼,新娘则返回娘家居住,待其丈夫成年后再行建立家庭。至于阿加与呷西,经主子配婚,或征得主子同意结婚,仍然采取一夫一妻制的形式。过去部分贵族统治者和富有者中也有一夫多妻的,一般所娶各妻都分居不同地点,诸妻中第一妻虽在家中有较高的地位,但无管理和支配其他各妻的权力。但再娶时,事先必须取得第一妻的同意,并泡酒打牛宴请娘家亲友,赔礼后始得行,否则有可能招致非难,引起冤家械斗。� 川、滇大小凉山彝族实行“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转房制”、“姨表不婚”、“姑舅表优先婚”。“同族内婚”,是指配偶双方都必须是彝族,禁止与其他民族婚媾,如有违背,按习惯法规定要处死或开除家门。“等级内婚”,“即是黑彝必须和黑彝婚配,严禁黑彝男女和其他等级的男女发生婚媾,如黑彝女子和其他等级男子发生关系,双方都要处死;如黑彝男子和其他等级女子发生关系,男子则要开除家支或被处死,女子一律处死。“家支外婚”,即规定同一家支内部严格禁止通婚,配偶必须在外家支选择,同一家支内部若发生两性关系被视为乱伦,按习惯法双方都将被处死。“转房制”,即已婚妇女丈夫死后,尚在生育年龄,须转给夫家近亲中的另一男子。转房的顺序是,先尽平辈,如平辈中无适当人选,依次及于晚辈或长辈。除不能转给亲生儿子和姑表婚不转给公公外,其余均无限制。“姨表不婚”,即严禁姨表兄妹相婚,姨表兄妹似同亲兄妹,既不能联姻,也不能发生婚外性关系,否则将被视为乱伦,按习惯法予以处死。“姑舅表优先婚”,即姑舅表兄弟姐妹有优先婚配的权利,习惯法规定,姑母的女儿生来就是舅舅的儿媳,姑母的女儿先要征求舅家纳聘,舅家不要才能别嫁,且所得聘礼要送一份与舅家,反之,舅家方面的女儿对姑家也有上述义务。 滇、黔、桂彝族封建式婚制,婚姻由父母包办,父母同意后再取八字,男家要向女家送聘礼,婚期要择吉日。� (二)云南永胜县他鲁彝族对偶婚和群婚制这一婚姻制的结婚与离婚很自由,有的女子甚至终生不婚不嫁,靠不时上门的男伴侣夜晚同居,与其所生子女为家。特别是女子婚前性生活自由,通常成年后都要到被俗称为“棚子”的公房去居住,而且往往在其中一住数年,因此,新娘带着孩子结婚者也为习惯法所允许。� (三)云南弥勒“阿细”彝族自由恋爱该支系彝族有供未婚青年男女社交的“闲房”或“公房”,婚姻无父母包办,不用聘礼,当女儿将男子领回家后才知道女婿是谁。 1949年以后,彝族地区普遍推行社会主义婚姻法,废除了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婚姻制度。 彝族的语言文字 彝族工艺主要有彩漆绘、刺绣、贴花和铸造等。漆绘主要多施于碗、盘、壶、杯、盔甲、护腕、盾牌、箭筒、马鞍、马笼头、月琴、口弦等之上,颜色以黑、红、黄三种彩为主。刺绣和贴花,为彝族妇女所善长,常绣(或贴)在擦尔瓦、头帕、衣袖、衣领、衣大襟、裤脚、挂带、烟荷包、腰带等上。多以黑色为底配刺(贴)红、黄、绿、蓝等纯度极高的花线。彩漆绘、刺绣、贴花花边的图案有以日、月、彩虹、云等天象为图的;有以水波纹、山形等山河自然地理为图的;有以鸡冠、牛眼、牛羊角、猪齿等动物的某一部分为图的;有以花、叶、树枝等植物的某一部分为图和以绳纹、发辫纹、方块形等为图的。各种图案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丰富多彩,富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 彝族的舞蹈 彝族的民间歌舞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种: 《打歌》:包括“打跳”、“跳脚”、“左脚舞”、“跳歌”、“跌腿”、“跳月”(即“跳乐”)等圆圈舞,流行于云南省西部与四川省凉山交界地区、云南省西南部的彝族和相邻的其他少数民族之中。自娱性舞蹈《打歌》与汉族 古代的《踏歌》极为近似。现存于云南省巍山县巍宝山文昌阁,绘制于清代乾隆时的《踏歌图》便记录了当地的舞态。每当节日和喜庆之时,人们挽手围圈,载歌载舞或随乐而舞,舞蹈始终以下肢动作为主。 《跳弦》:因舞者双手持“烟盒”边敲边舞,故也被称为《烟盒舞》。《烟盒舞》流行于云南省中部和南部红河、石屏、建水等地彝族支系尼苏人居住地区。舞蹈分为“正弦”和“杂弦”两类。“正弦”融双人自娱性舞蹈与表演性舞蹈为一体,主要传统段子有《哑巴砍柴》、《鸽子度食》等,舞姿优美轻盈、活泼风趣。而“杂弦”则是在“正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是一种表现人物、具有故事情节的歌舞小品。其中《哑巴摸鱼》、《童子拜观音》等具代表性的节目达百余种。当地所流传的“是人不跳弦,白活几十年”的口头禅,可说明《跳弦》在人们生活和心目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罗作》:也称《罗索》,是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南岸彝族支系尼苏人中的另一种圆圈舞。曲调欢愉跳跃,节奏鲜明而强烈,伴之以快速摆手、错步、踏脚等舞蹈动作,特别受到青年们的喜爱。 《跳三弦》:也称《大三弦》、《跳月》,是云南省中部地区彝族支系阿细人、撒尼人喜爱的自娱性舞蹈。在大、中、小三弦和高、中、低不同音色的竹笛伴奏下的《跳三弦》,是“火把节”不可缺少的舞蹈。 《披毡舞》:是四川省凉山地区彝族所特有的舞蹈形式。舞者以披毡为道具,通过双臂的伸展、收拢、摆动与身体旋转,来模仿鹰、熊的姿态。该舞现已成为彝族的代表性表演舞蹈。 以上五种类型的彝族民间舞蹈,如剔除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传统民间舞蹈所作的修饰,还原到它的本来面目,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彝族远古时代模拟动物的情态,看到反映人们劳动生活的原始而古拙的舞姿。前四类舞蹈源于彝族古代生活,第五类模仿鹰、熊的舞蹈,可能与彝族古代的多神和图腾 祟拜有密切关系。这类动物模拟舞蹈,动作优美、高雅,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步从祭祀仪式中分离出来,并不断添加着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使之成为今天专供人们欣赏的表演舞蹈。 在彝族人民欢庆年节期间,我们还可以看到来源于中原文化的舞蹈形式《竹马》、《高跷》。现代彝族的《高跷》保留和发展了它的杂技特色,在高度上远远超过了汉族《高跷》,但却未能接受汉族《高跷》的舞蹈技艺。 在彝族人举行祭祀祖先、祈求丰收的仪式时,我们还可以看到《木鼓舞》、《铜鼓舞》、《羊皮鼓舞》等。这些舞蹈均由巫师“毕摩”和“苏叶”表演,在击鼓的同时,他们以迅速摆动双肩、胸、胯为主要舞蹈语汇。此外,在“跳宫节”表演的《跳宫》、《跳麒甲》等舞蹈中,仍保留着古代狩猎、部落间战争的痕迹,以及战士出征、作战、胜利凯旋的祭祀仪式和舞蹈场面,以此来表示对古代英雄的怀念和歌颂。这种人们手持器械的舞蹈,与羌族的《铠甲舞》在表现形式上大致相同。 现经加工并搬上舞台的著名舞蹈《红披毡》、《阿细跳月》、《快乐的诺苏》等。以跳跃欢腾的旋律表现了彝族人民生气蓬勃的生活而蜚声艺坛。 彝族的饮食 彝族分布地域广,因不同地区的地质、气候、雨量等都有差别,农作物种类和产量互有差别。因此也形成了各地彝族饮食多样化的特点。 1.主食。以玉米、洋芋、苦荞为主,此外还有燕麦、大麦、小麦、豆类,部分坝区主要食用大米。食法一般为做成各种馍馍之类的食品,有时也煮食或炒食。凉山彝族把荞麦揉成饼,放入沸水中煮食;洋芋喜煮食或烧食;燕麦炒后磨成面粉调食;大米用甑子蒸食。 2.副食。蔬菜类有萝卜、元根、白菜、青菜、洋花菜、芥蓝、韭菜、蕨菜、葱、姜等。有煮、炒、炖、腌等不同食法。肉食类主要食用牛、羊、猪、鸡肉。食法以水煮和腌制较普遍。饶有风味的要数凉山彝族的砣砣肉和撒梅彝族的生肉生肝。砣砣肉的作法是选用30斤左右的山地小猪,去毛和内脏,洗净后切成拳头大小块状,下锅煮熟即捞出,拌以盐、花椒等佐料食之。生肉生肝的作法是将猪脚皮烧后切丝,把猪肝切碎,加酱油、醋、葱花、辣子拌食。 3.酒类。彝族爱喝白酒,一般以高粱、玉米、荞子等杂粮酿制而成,以不同的制作方法或饮用方式而称之为“坛坛酒”、“转转酒”、泡水酒、包谷酒、水酒、稀饭酒等。坛坛酒是在坛中酿制而成,饮用时剥去坛口封泥,加入冷开水,待数小时后插入弓形竹管或木管吸饮,亦可供数人同时饮用。转转酒是凉山彝族的一种饮酒方式。成群男女席地而坐,一碗碗白酒自右至左以次传递而饮,每呷一口以左手姆指横擦碗沿为礼。泡水酒是在木桶中酿制而成,饮时从桶中冲水,酒从桶底小孔流出,边饮边搀水,可痛饮数日. 4.茶类。云南、贵州彝族习惯喝茶,自己也种茶。云南无量山、哀牢山、澜沧江、黑惠江沿岸土壤偏酸,湿润多雾,有利于茶叶生长,所产青毛茶,挺秀显毫,条索紧结,清香醇厚,回味无穷。青毛茶早在唐代就有种植,《蛮书》记载:“茶出银生界诸山,蒙舍蛮以椒姜桂煎之。” 5.烟类。凉山彝族喜吸兰花烟,一般利用屋旁较为肥活的小块土地种植,2月下种,5月分秧,7月收获,然后把烟叶晒干叠齐,用山草扎成小把备用。吸时将烟叶放在掌心,搓成细末,装入烟斗。云南、贵州彝族喜吸叶子烟。 6.食具。凉山彝族的食具大多为林制和皮制漆器,造型独特,美观耐用,以黑色作底色,用红、黄等颜色描绘上各种花纹。常用的有木盘、木钵、木勺、木盔、木碗、皮碗、肉盘、饭盒等。木盘有高脚和低脚两种,木钵为敛口,有盖、鼓腹,由盖和器身成子母扣合,木盘和木钵为盛饭菜用。木勺为舀汤、饭用,匙部呈椭圆形,勺把细长,俗称“马匙子”,食时稍动把,匙不粘唇,汤饭即入口中,既卫生又实用。皮碗轻便耐用,搅拌荞面、粑粑等冷食用。 7.酒具。酒杯有鹰爪杯、牛角杯、羊角杯、雁爪杯、猪蹄杯、木酒杯、皮酒杯等;酒壶有圆形壶、扁圆形壶、鸽形壶等。壶分头、腹、足三部分组成,足底中心有小竹管为进酒口,酒灌满后把壶放正,酒却流不出来。腹部上端旁斜插一细竹管为吸酒口。造型美观别致,独具一格。酒具用材有木制髹漆、银质、角质、皮制等。� 彝族的节日 彝族的传统节日很丰富,根据节日的性质可分为生产性节日、社交游乐性节日、纪念性节日、庆祝性节日和祭祀性节日等五类。而每一类又包括5—10个节日。如以发展、促进生产为目的生产性节日有剪羊毛节(流行大凉山,一般为农历六月中旬)、采药节(流行云南小凉山,每年农历五月初日,主要是采、卖药材)、黑井灯会(流行于云南牟定县黑井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主要是祈求多生产盐)、羊年(云南牟定每年农历除夕晚上和初一给羊吃年饭,贴对联)、巴乌节(流行于云南鹤庆县东西山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主要是欢庆和祈望狩猎丰收)、颂牛节(云南西北山区彝族每年立冬举行)、拉麻节(拉麻彝语意为贺牛神,彝族支系黑话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日举行)和护山节(流行于广西隆林彝族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初四日举行);又如以歌舞、游艺、集会形式进行交往娱乐为目的的社交游乐性节日有赛歌会(云南九江县彝族支系腊鲁人每年农历二月举行)、情人节(广西那坡县彝族支系白彝人每年农历三月举行,情人互送礼物)、姑娘节(云南金平彝族姑娘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赶场日,到街场上展示自己的青春和美貌)、赛马节(贵州威宁,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赛装节(云南永仁等县,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彝族姑娘都着盛装,比试谁的服饰漂亮)、赶花街(云南峨山、新平、双柏三县交界处的彝族支系勒苏人每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和七月十五日举行二次,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好机会)、串会节(云南漾濞彝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人们聚集篝火旁跳舞对歌)、搭清节(云南曲靖市白水区彝族妇女节日。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一个马日。妇女们打扮后带上食品聚集于当地的密集山上,一边唱歌,一边品尝食品,直到明月当空才各自离去)、开新节(云南峨山彝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后的第一个赶集日,过完节日就要春耕了)、拜姑爷节(云南峨山一带彝族每年正月初二,以村寨为单位,邀请3—5年内嫁出去的姑娘连同姑爷接回本村进行团拜)和斗牛节(每年农历六月一日各地彝族都要举行);再如以追念民族英雄、纪念某个历史事件为主要内容的纪念性节日有插花节(云南楚雄彝族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以纪念传说中为妇女除暴安良的女英雄咪依鲁)、服装节(云南大姚县三台山彝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举行,以纪念心灵手巧的女服装师阿米尼、二月八(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节期三天,以纪念智斗强敌英雄密枯)和牟定三月会(云南楚雄彝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日举行,节期3—5天,以纪念传说制服蛟龙的胜利);以喜庆丰收、祝贺人畜兴旺、平安幸福为内容的庆贺性节日有彝年、老年节、尝新节、新米节、沙户比节等;最后就是以祭祀神灵、祈禳凶邪的祭祀性节日有火把节、密枝节、祭公节和跳公节等。其中以彝年和火把节为彝族最普遍最隆重的节日。� (一)彝年 彝语称“库史”,是大小凉山彝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内择吉日举行。彝年前,人们打过年柴,准备过年的食物,精心地催养年猪。过年三天,第一天:“点烟火”,清晨用袅袅的青烟通知祖灵回家与后代共渡佳节;“逐户杀年猪”,全村男女老少(除女主人留家外)喜气洋洋簇拥着杀猪能手“翁色尔古”逐户宰杀年猪,杀猪的顺序以村中辈份的高低长幼而定;“松母”即献祭,取部分猪肝、猪肉烧煮,由男主人端至火塘上方祭祖,此后,大家吃年饭,太阳落山时,以煮熟的砣砣肉和荞粑粑再次祭祖,以祈来年丰收、平安。第二天:孩子们做“翁西那姑革”游戏,青年男女身着盛装聚在一起,伴着口弦、月琴、胡琴欢歌舞蹈,进行赛马、荡秋、蹲斗、角力等娱乐活动。中年男子成群成队到各家互贺新年,妇女留在家中招待客人。第三天:“送祖”,人们早早起来,热饭菜以送祖灵归祖界,并为祖灵备好路途中需要的盘缠、干粮,还把燕麦倒在畜槽中象征喂祖灵的灵马。送祖灵时,男主人向祖灵祈求保佑来年家庭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发展。� (二)火把节 四川、云南彝族一般在农历六日二十四日前后几天举行,贵州彝族则在农历六月初六左右进行。祭神祭田、祈年丰收、送崇除邪是火把节的重要民俗内容。节日期间,有的彝区要合村杀猪宰牛祭神,有的地方每一彝户要抱鸡到田里祭田公地母。而凉山彝族火把节那天,所有在外的人都得赶回家吃团圆饭,饭前杀鸡祭祖,饭后举行点火把仪式。由一家之主点燃用干苦蒿杆扎成的火把,从屋里的上方照亮每一个角落,口中念:烧掉一切不吉之源,全家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词,然后经过牛圈、羊圈,最后加入村寨的火把节行列,到村头寨边、田野山坡耍火把。有说火把能灭虫害,有说可驱灾去邪。如今,火把节的内容更加丰富,有斗牛、摔跤、跑马、选美、对歌、舞蹈、射箭、磨儿秋等各种娱乐性活动,有的地方还进行商业贸易活动。� 彝族的服饰 彝族服饰因地而异,大体上和方言的分布基本相同,不同方言区有不同特色的服饰。为此有如下六种类型:� (一)凉山型服饰主要流行于四川、云南大小凉山一带。男子头顶蓄一绺发,称为“兹尔”,汉称“天菩萨”,并以长数尺的黑色或深蓝色布帕包头,额前右方或左方裹成一细长锥形状突出帕外,称为“兹贴”,汉称“英雄结”,身穿黑色或蓝色紧身衣,大襟右衽,窄袖。袖口、襟上嵌不同颜色的布数圈,或用五色棉布细条镶嵌其间,长于腰际。裤子用海蓝色棉布缝制,裤脚以地区不同,有大有小,宽大的可达170厘米,走路时常把裤角吊在腰际。窄小的脚板伸直才能穿入。成年男子左耳戴银丝镶嵌耳环或珊瑚和琥珀大耳珠,珠下缀红丝线穗。女子身穿镶边或绣花大襟右衽上衣,领口、袖口、襟边、下摆边缘镶有蓝、红、白待布条,或用彩色丝线织成各种图案花边。衣领中部纽扣处钉有方形银牌花,或用银质小钉镶满衣领。裙子用红、黄、蓝、白等色彩鲜艳的棉布或羊毛布缝合成三节,上节为裙腰,中节成筒状,下节成皱折,俗称“百褶裙”。未婚女子穿两节小裙,成年后举行换裙仪式,称“沙拉勒”,换成三节裙,此后就进入婚恋期。青年女子或已出嫁而未生育者用青色或黑色布折叠成瓦式头帕,压以发辫。中、老年妇女用黑色头帕裹头或戴荷叶状的盘帽。手戴银镯、银戒;耳戴莲花形、圆星形银耳环;腰佩三角荷包,下缀五色飘带;胸佩口弦、针筒、獐牙等。彝族男女一年四季都披着用羊毛绒编织成的披氅,称“擦耳瓦”,冷时可御寒,睛时可遮日,雨天作雨衣,睡觉当被盖。服装的纹饰工艺称为“做花”,大致有:挑花、贴花、穿花、锁花、盘花、滚花、补花、刺绣等。纹样有波浪纹、鸡冠纹、牛眼纹、星纹等。� (二)滇东南型服饰以撒尼、阿细彝族服饰为代表。撒尼彝族老年男子喜戴青布包头,穿宽裆裤。青年男子喜穿用麻布缝成的对襟式无袖短褂,绣上图案式花纹,用蓝色或其他色布镶边。女子喜戴花包头,老年妇女多用红黑两色,青年妇女用多种颜色。包头边沿镶嵌银制“卡士玛”,顶端的双耳部位缀一对“彩蝶”,后面吊一束串珠,下垂至前胸,光耀夺目,走动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外衣长略过膝,多数是蓝白色,袖子、领口和边角绣有花饰,背披一块黑布衬底的雪白细羊毛皮,布带经胸前直贴衣襟,腰间系一块黑底绣着五彩图案的围腰,下穿蓝黑色长裤,脚穿绣花布鞋,肩挎花布包。阿细彝族男子服饰与撒尼彝族男子类似。女子两股发辫缠头,头戴花布扎制的“鲁都”彩色包头,“鲁都”是生长在高山岩头上的一种草。身穿蓝白色或青色布紧袖衣,袖子上半节多用青布,下半节用另色布相衬,袖边绣有花纹图案。背披五光十色布,下穿紧身裤。佩带手镯、耳环。背上自编草篼。� (三)滇南型服饰男子身着对襟短衣,有的衣襟密钉长襻或饰银币扣,在领上绣一排犬牙花纹;有的喜披一件羊皮领褂。下穿宽裆裤。女子头戴银泡镶嵌鸡冠帽,身着右衽大襟衫,有衽边摆和尾摆。衽边摆后绕打结,尾摆平时掖于腰带间,形如褡袋,能盛针线包等什物,跳舞时放下尾摆,以助舞姿。下着大管裤,腰系丈余花围腰。脚穿翘尖绣花鞋。喜戴银耳环、银手镯,襟前、腰间、臀后挂有银铃、银泡。� (四)滇西型服饰男子身着黑色或蓝色无领对襟衣,有的外加麂皮领褂。下着宽裆裤,头缠青布帕,或戴一瓜皮小帽。女子头戴缀有小红缨,嵌有小银珠的绣花“鱼尾帽”,脑后留一小发辫。身着前短后长的圆领大襟衣,外套深色坎肩,腰系青布围腰。下着绿色或蓝色大管裤,脚穿翘首船形绣花鞋。喜戴银制大花、簪子、别针、耳环、戒指、手镯、三须等饰物。男女老少都披无扣对襟羊皮褂。� (五)滇中型服饰男子一般短衣长裤。女子身着浅色短上衣,外套黑色坎肩。下穿长裤。佩胸围腰。头缠青巾,有的地区戴绣花帽,如鹦嘴帽、蝴蝶帽、樱花帽等。� (六)黔西北型服饰中、老年男子头包青、白帕,身着长衫,系青腰带,下穿宽裤管灯笼裤,俗称“八幅裤子”。青年男子身穿对襟短衫,系大白腰带。女子头缠黑、白头帕,身着青、蓝色上衣,领口、袖口、襟边、下摆均绣花纹,下着青、蓝、乳、白色相间的三节中长裙,扎白布腰带,脚穿绣花高钉“鹞子鞋”。 人口及分布� 彝族人口,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共计6572133人,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仅次于壮、满、回、维吾尔族,居第五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他们以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形式,居住在北起大渡河流域,南到云南国境线,东自乌江、西抵澜沧江的广阔地区。主要聚居区有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贵州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地区。� 地理环境� 彝族主要聚居在北纬22—29、东经98—106之间约5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于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东南部边缘地带。 这一地区,群峰林立、峡谷纵深、地势雄伟、气势磅礴,大雪山、大凉山、乌蒙山、哀牢山、无量山横卧境内;金沙江、元江、南盘江、雅砻江、普渡河、西溪河、美姑河、安宁河、会通河盘旋于幽谷之中;滇池、洱海、草海、邛海、马湖等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散布在高原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常年气温在10℃至20℃之间,年降雨量为700至1000毫米。无数的丘陵、山地、坝子、河谷、湖泊,蕴藏着铁、铜、锌、铝、金、银、锡、锑、锰、镍、铅、汞等金属矿和煤、磷、云母、石膏、石棉、水晶、硼砂、雄黄、泥炭、矽土、耐火沙石等非金属矿;盛产玉米、稻、麦、荞子、燕麦、马铃薯等农作物;出产大麻、油菜、烟草、花生、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有云南松、华山松、冷杉、云杉、铁杉、桦木、樟木、楠木等木材;有桐油、漆树、油茶、苎麻、板栗、柑桔、桃、梨等经济林木;有虫草、贝母、三七、天麻、木香、党参、茯苓、雪莲等药材;有牛、马、羊、猪等畜产;还有飞狐、金丝猴、熊猫、灰竹鼠、白马鸡、白腹锦鸡等奇珍异兽。彝族人民世代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创造了绚丽灿烂的彝族文化。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