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论文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思考论文

摘要: 就业工作是民生工作的主要内容,就业服务也是最重要的基本公共服务,对公共就业服务进行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就业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有效举措。文章指出了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内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公共就业;人力资源;服务;信息化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为公共就业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有利于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地区公共就业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的需要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为整个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提供支撑,还整合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基础信息资源,为其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提供了依据,是整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信息化的重要支柱。

(二)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水平的需要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使公共就业机构管理日渐高效、规范、科学、透明,可以有效支持落实就业政策,提高就业服务质量。信息化网络系统可以打破信息孤岛,将数据有效集中,并对公共就业数据进行自动化汇总、提炼分析,提供精准的就业信息监测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便于掌控就业形势,是提高就业管理成效的基础手段。

(三)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是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需要

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提出要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推进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各类就业信息统一发布。”只有积极顺应新形势,应用“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模式,才能实现公共就业信息网络、服务对象、业务功能的全覆盖,为服务对象提供均等、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从而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将公共就业服务和管理职能进行优化和整合。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涉及公共就业服务的各个部门,包括计算机系统平台、数据库、网络硬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等,其目标是为服务对象提供及时满意的就业服务,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整体社会价值。

(一)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

建立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数据中心,涵盖登记失业人员和就业人员的基本信息,涵盖用人单位和各类中介、创业服务、职业培训、就业援助、职业技能鉴定等相关机构的基本信息,在此基础集中各项就业服务数据,包括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创业服务、职业技能鉴定、劳动保障事务代理、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就业援助、就业资金管理等信息,实现全市范围内就业信息的统一管理。

(二)建设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

依托现代信息化技术,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网站,在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的人力资源市场配备综合业务应用软件,实现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信息化。在市本级及具备条件的县(区)建设标准化人力资源市场,根据市场面积等条件设置信息化招聘摊位,乡镇(街道)、村(社区)建设人力资源市场示范站点,配备就业服务自助终端一体机、信息发布屏,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实现网络互通,信息共享。

(三)建设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平台包括就业网站、招聘会业务管理系统、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手机APP应用系统、多媒体信息管控系统、智能决策系统、就业援助信息系统、培训服务系统、就业资金监管系统等内容。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将辖区范围内的就业服务网站进行资源整合,精简业务流程,运用软件系统对就业服务工作进行全程管理,并且整个系统向村(社区)延伸,及时有效地将公共就业服务覆盖各个区域。

三、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十几年来,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高效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需求的增长,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显现出诸多不足之处。

(一)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

一是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运行的设备不足或老化,缺乏信息化必须的'硬件基础设备,收集与共享公共就业信息的物资资源不够。二是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网络没有形成,网络普遍没有覆盖到乡镇、村等,信息数据不能及时共享。三是信息系统建设分散,缺乏统一标准的规划。很多地区公共就业服务部门根据各自需要开发应用软件,指标口径不一致,相互不兼容,公共就业服务系统数据不能共享,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影响公共就业服务整体功能作用的发挥。

(二)信息化建设认知度低

一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信息化的认知度低。公共就业服务信息查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局域网自助查询和液晶显示屏发布,很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仍采取简单的坐等登记和设摊招聘的服务形式,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畅通信息共享渠道。二是劳动者对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的认知度低。大部分劳动者对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缺乏了解,对公共就业服务的认识还局限在“市场”这个有形场所,尤其是对文化程度偏低的劳动者而言,大量信息在网络上不能被充分利用,网络无形市场还不能发挥有效作用。

(三)信息化建设保障不足

一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人员不仅要有较强的业务处理能力,还需要有较强的信息技术水平,但是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缺乏专业的计算机维护操作人员,制约了信息系统的推广使用。二是信息化服务机构不健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所属的信息中心是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机构,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但是基层信息中心缺失,制约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的建设与维护。三是缺乏资金保障。在乡、县财政预算中,公共就业信息化建设经费很少被列入财政预算,资金投入不足。

四、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一)坚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原则

统一规范公共就业服务的业务经办流程、数据统计口径、制度规则等基础内容,以适应计算机批量的信息处理、传递和共享。遵循统一建设,省级集中,业务协同,资源共享的原则,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建立集中式数据库,并将信息网络延伸到社区和行政村,实现就业信息横向集成、上下贯通,不断提高信息化的整体质量与效益,使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形成统一的整体。

(二)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宣传建设的力度

加大宣传力度,加深企业、中介和求职者等各类群体对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的认识,全面推广公共就业服务网络的应用,充分发挥网络无形市场海量就业信息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意识,使其明确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提供透明、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的工程,重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从而重视和参与建设工作。

(三)加大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要列为“一把手”工程,真正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全力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要注重信息化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加大对各类相关人员的业务和技术培训,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信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要落实信息化建设资金和运行维护费用,将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费用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同时,发挥就业资金的作用,并鼓励多渠道筹措资金。

(四)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长效机制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涉及面广,能有效拓宽就业信息的传播渠道,要确保各种数据录入准确、真实、及时,要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转变工作作风的高度出发,规范工作程序,强化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在建设、应用、管理等方面的各项工作机制,将信息化工作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的持续推进。

参考文献:

[1]陈淑敏,史慧武,郭献崇.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商贸,2012(04)

[2]陈淑敏.张家口市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研究[D].燕山大学,2012

[3]廖添德.浅谈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J].信息系统工程,2014(06)

[4]李青.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之我见[J].改革与开放,2014(15)

[5]唐丕胜.关于省级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开发建设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5)

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创新策略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创新策略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为了创新图书馆管理形式和内容,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分析了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缺乏信息化建设意识,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提出信息化背景下图书馆管理的创新策略:应创新管理机制,分类管理资料,以人为本,提高服务质量,优化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率,完善服务模式,合理运用手机App与微媒体,强化数据管理能力,解决文献资源服务的突出问题,合理利用云计算技术,打破传统的文献管理模式。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策略;

1、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概述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是为了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更好地满足客户基本需求,通过信息技术来更好地让图书馆管理工作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发展。图书馆信息化的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管理图书馆工作中,整体上利用信息技术。图书馆管理工作是一类信息以及文化服务。所以,对图书馆服务的手段及管理模式要求比较多,需要和时代发展步伐相适应,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第二,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优化配置图书馆信息化管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也需要进行深入创新和改革。因此,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让图书馆信息管理实现更好的资源优化配置,使图书馆管理手段更加丰富,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第三,不断更新图书馆信息。互联网时代下实现了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进一步推动了管理模式的现代化、个性化发展,对图书馆进行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意义重大。

2、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信息化建设的意识

很多人认为图书馆管理工作比较轻闲,而信息化建设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虽然一些图书馆已经在向着数字化的方向迈进,但因为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在具体的应用方面并没有获得大的.成效,更没有实现信息共享等目标。再加上信息化建设及管理缺乏规范性,使得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发展缓慢。

2.2、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

要想使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管理落到实处,必须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管理队伍,只有专业的人才作为支撑,才能达到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效性。当前的图书馆管理人员结构比较单一,在管理水平及综合素质方面也参差不齐,信息化建设难以与时代接轨。

2.3、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图书馆管理工作要想改变传统管理的现状,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就必须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进行现代化、网络化建设,比如数据库建设及各项硬件、软件设施的建设,都需要资金的支持,但从当前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来看,这些基本要求并没有达到,并且距离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差距较大,需要各地政府部门的扶持与关注。

3、信息化背景下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策略

3.1、创新管理机制,分类管理资料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管理机制也要有相应的变化,管理者应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创新图书馆的采购方式,合理规划采购数量和类型。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清楚地了解不同种类书籍的需求,按照读者需要的种类、数量采购书籍,这样既能满足读者的图书需求,也简化了管理者的工作内容,提高了图书采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信息化管理系统还能为读者提供书籍搜索功能,管理者可以根据读者的搜索记录分析图书情况,完善图书馆书籍。图书的管理和放置都有一定的规则,管理者需要了解采购书籍的类型和内容,找到书籍间的联系,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书籍分类,才能方便读者查找。利用信息技术管理图书时,管理者可以将书籍名称输入到系统中,系统能够自行对书籍分配和定位,读者在查找书籍时可以看到相关的资料,还能了解相似的书籍。这样既节省了管理者的排列时间,也整合了图书馆的资源,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3.2、以人为本,提高服务质量

图书馆管理者需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服务和满足读者的需求,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开放度,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共享。管理者要运用人性化的方式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例如,管理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了解读者关注和阅读较多的书籍,将它们放置到明显的区域,使读者能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合理规划图书馆区域,将影响力或关注度较大的书籍单独放置在一个区域,这样能够为读者提供选择。还可以根据信息系统对书籍的分析,为每本书制作简介,这样读者就能清楚了解书籍的基本内容、相关信息和作者简介。图书馆管理需要管理者关注读者不同的需求,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3.3、优化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率

读者不仅通过纸质书籍获取信息,还可以利用视频、网络、音频等获取想要的信息。图书馆应针对这一现象创新信息管理形式,及时更新书籍信息,了解网络动态,使读者能够在网络上下载电子书或电子文献。管理者还要创新借阅方式,如网络预约借书、代借书籍等。如果读者想要借阅图书馆的书籍,可以先登录官网查看书籍的借阅情况。可以在官网上开辟读者建议模块,让读者对图书馆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或服务反馈,根据读者的意见适当调整管理内容,这样能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实现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3.4、完善服务模式,合理运用手机App与微媒体

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而言,在“互联网+”环境下应充分认识到手机App与微媒体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媒介寻找新的服务模式。例如,可以直接在微信公众号上以本图书馆为ID注册平台,并提供文献资料服务,这样读者能够直接在关注公众号之后,通过检索关键词来获得自己想要的文献资料,有助于提高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而图书馆的相关文献管理政策,也能够通过公众号直接发送到读者手机上,实现了图书馆与读者双方的有效交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直接推出图书馆文献的手机App,该App应该根据图书馆文献资源管理服务的对象开设不同的版块,包括学生版块、教师版块、权威文献资料版块等,使读者可以直接通过App查阅文献资料。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记录读者的文献查阅信息与浏览时间,对于多次检索并且长时间阅读的文献资料,可以利用App的信息推送功能随时推送给读者,减少读者不必要的查阅步骤,有助于提高服务满意度。

3.5、强化数据管理能力,解决文献资源服务的突出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需要进一步强化文献资料管理能力,针对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图书馆可以建立互联网平台,该平台的主要职能是统计读者的阅读需求信息,若读者对某些文献资料产生需求之后,可以直接在平台上阐述,该平台则通过大数据技术,快速抓取用户需求的关键词,了解读者想要阅读的文献资料,并统一反馈给工作人员;图书馆可以与本地的上门服务单位达成合作,将相关资料通过快递方式邮寄到家中,保证用户足不出户就能阅读文献,扩大图书馆的用户群体。

3.6、合理利用云计算技术,打破传统的文献管理模式

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云计算技术进一步完善服务模式。通过大数据统计不同读者的阅读兴趣爱好,并根据兴趣爱好进行分类,如历史资料、政策资料、文学资料等;在分类之后,分别建立云计算平台,通过技术成熟的百度云盘等手机App,上传资料,工作人员可定期对网盘信息进行更新。当读者对某些文献产生需求之后,将需求反馈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快速在网盘中查阅资料,并通过网盘的好友分享功能,直接将文献分享给读者,方便快捷。

参考文献

[1]戴伟.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路径研究[J].才智,2019,(01):55-56.

[2]杜栎荣.信息化背景下图书馆管理模式发展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6):77-78.

信息化建设的论文范文

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创新策略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创新策略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为了创新图书馆管理形式和内容,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分析了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缺乏信息化建设意识,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提出信息化背景下图书馆管理的创新策略:应创新管理机制,分类管理资料,以人为本,提高服务质量,优化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率,完善服务模式,合理运用手机App与微媒体,强化数据管理能力,解决文献资源服务的突出问题,合理利用云计算技术,打破传统的文献管理模式。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策略;

1、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概述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是为了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更好地满足客户基本需求,通过信息技术来更好地让图书馆管理工作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发展。图书馆信息化的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管理图书馆工作中,整体上利用信息技术。图书馆管理工作是一类信息以及文化服务。所以,对图书馆服务的手段及管理模式要求比较多,需要和时代发展步伐相适应,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第二,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优化配置图书馆信息化管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也需要进行深入创新和改革。因此,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让图书馆信息管理实现更好的资源优化配置,使图书馆管理手段更加丰富,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第三,不断更新图书馆信息。互联网时代下实现了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进一步推动了管理模式的现代化、个性化发展,对图书馆进行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意义重大。

2、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信息化建设的意识

很多人认为图书馆管理工作比较轻闲,而信息化建设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虽然一些图书馆已经在向着数字化的方向迈进,但因为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在具体的应用方面并没有获得大的.成效,更没有实现信息共享等目标。再加上信息化建设及管理缺乏规范性,使得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发展缓慢。

2.2、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

要想使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管理落到实处,必须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管理队伍,只有专业的人才作为支撑,才能达到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效性。当前的图书馆管理人员结构比较单一,在管理水平及综合素质方面也参差不齐,信息化建设难以与时代接轨。

2.3、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图书馆管理工作要想改变传统管理的现状,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就必须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进行现代化、网络化建设,比如数据库建设及各项硬件、软件设施的建设,都需要资金的支持,但从当前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来看,这些基本要求并没有达到,并且距离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差距较大,需要各地政府部门的扶持与关注。

3、信息化背景下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策略

3.1、创新管理机制,分类管理资料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管理机制也要有相应的变化,管理者应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创新图书馆的采购方式,合理规划采购数量和类型。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清楚地了解不同种类书籍的需求,按照读者需要的种类、数量采购书籍,这样既能满足读者的图书需求,也简化了管理者的工作内容,提高了图书采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信息化管理系统还能为读者提供书籍搜索功能,管理者可以根据读者的搜索记录分析图书情况,完善图书馆书籍。图书的管理和放置都有一定的规则,管理者需要了解采购书籍的类型和内容,找到书籍间的联系,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书籍分类,才能方便读者查找。利用信息技术管理图书时,管理者可以将书籍名称输入到系统中,系统能够自行对书籍分配和定位,读者在查找书籍时可以看到相关的资料,还能了解相似的书籍。这样既节省了管理者的排列时间,也整合了图书馆的资源,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3.2、以人为本,提高服务质量

图书馆管理者需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服务和满足读者的需求,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开放度,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共享。管理者要运用人性化的方式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例如,管理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了解读者关注和阅读较多的书籍,将它们放置到明显的区域,使读者能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合理规划图书馆区域,将影响力或关注度较大的书籍单独放置在一个区域,这样能够为读者提供选择。还可以根据信息系统对书籍的分析,为每本书制作简介,这样读者就能清楚了解书籍的基本内容、相关信息和作者简介。图书馆管理需要管理者关注读者不同的需求,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3.3、优化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率

读者不仅通过纸质书籍获取信息,还可以利用视频、网络、音频等获取想要的信息。图书馆应针对这一现象创新信息管理形式,及时更新书籍信息,了解网络动态,使读者能够在网络上下载电子书或电子文献。管理者还要创新借阅方式,如网络预约借书、代借书籍等。如果读者想要借阅图书馆的书籍,可以先登录官网查看书籍的借阅情况。可以在官网上开辟读者建议模块,让读者对图书馆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或服务反馈,根据读者的意见适当调整管理内容,这样能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实现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3.4、完善服务模式,合理运用手机App与微媒体

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而言,在“互联网+”环境下应充分认识到手机App与微媒体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媒介寻找新的服务模式。例如,可以直接在微信公众号上以本图书馆为ID注册平台,并提供文献资料服务,这样读者能够直接在关注公众号之后,通过检索关键词来获得自己想要的文献资料,有助于提高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而图书馆的相关文献管理政策,也能够通过公众号直接发送到读者手机上,实现了图书馆与读者双方的有效交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直接推出图书馆文献的手机App,该App应该根据图书馆文献资源管理服务的对象开设不同的版块,包括学生版块、教师版块、权威文献资料版块等,使读者可以直接通过App查阅文献资料。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记录读者的文献查阅信息与浏览时间,对于多次检索并且长时间阅读的文献资料,可以利用App的信息推送功能随时推送给读者,减少读者不必要的查阅步骤,有助于提高服务满意度。

3.5、强化数据管理能力,解决文献资源服务的突出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需要进一步强化文献资料管理能力,针对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图书馆可以建立互联网平台,该平台的主要职能是统计读者的阅读需求信息,若读者对某些文献资料产生需求之后,可以直接在平台上阐述,该平台则通过大数据技术,快速抓取用户需求的关键词,了解读者想要阅读的文献资料,并统一反馈给工作人员;图书馆可以与本地的上门服务单位达成合作,将相关资料通过快递方式邮寄到家中,保证用户足不出户就能阅读文献,扩大图书馆的用户群体。

3.6、合理利用云计算技术,打破传统的文献管理模式

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云计算技术进一步完善服务模式。通过大数据统计不同读者的阅读兴趣爱好,并根据兴趣爱好进行分类,如历史资料、政策资料、文学资料等;在分类之后,分别建立云计算平台,通过技术成熟的百度云盘等手机App,上传资料,工作人员可定期对网盘信息进行更新。当读者对某些文献产生需求之后,将需求反馈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快速在网盘中查阅资料,并通过网盘的好友分享功能,直接将文献分享给读者,方便快捷。

参考文献

[1]戴伟.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路径研究[J].才智,2019,(01):55-56.

[2]杜栎荣.信息化背景下图书馆管理模式发展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6):77-78.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我国东部与西部教育平衡发展的桥梁,实现东部与西部的教育信息化均衡是我国教育的关键。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育信息化优秀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与科学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达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科学教育;信息技术;创新实践能力

一、利用信息技术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探究欲望

兴趣对智力起着促进作用,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它使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起来,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是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多媒体信息提供了多种外部刺激,如声音、图片、动画、文字等,他们具有直观形象、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量大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和学习内容以及教学需要,恰当好处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走进情境,更好地体验学习。优美直观的情境,不但能有利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存储和建构,更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发现、研究解决问题;既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又感受到学习综合实践的乐趣。

二、营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双边活动,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气氛,使学生敢于创新。而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极易扼杀学生的创新行为,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对教学很重要,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教学中必须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爱好和人格,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提出质疑,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和机会;尊重学生的观点,不强求统一,确保学生创新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才会通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产生归属感,表现出创新的意识。

2.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任何人只有在不断地思考、设计、创作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探究再交流中,获得知识、获得自信、取得进步、培养能力,才能逐步的良性循环向更高更强的方面发展。所以我们在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给学生一个大胆展示的机会,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虚拟实验给学生展示自己设计实验展示探究结果的机会,让学生在展示中发现问题,这一举措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更肯定了他们辛勤创作的成果,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创新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就要随时随地地激发学生的灵感,不拘泥一种表现成果。在八年级教材《网页制作》一课中,我们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大胆实践,不要求使用固定的模式和内容镜来完成作品主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制作出多种多样的网页图片。

4.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全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只有让学生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才能达到学习知识的最佳效果。所以,教师应注重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氛围,通过分层教学的策略,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共同交流,使学生在个体思维的冲突中开拓自身的思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活力。最终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对不同层次问题的探究和学习,获得各自的成功,产生更强的创新热情和欲望。

5.给学生多留些想像的空间。如在开展“失重现象”的教学中,教师设计在存在重力而产生的现象中逆向思维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有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假设若干情况,不限定学生的发散思维。这一教学方法的实践既巩固了他们重力的理解,又提高他们对知识的运用变通,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敢于创新的精神,受益终生。

三、激发思维兴趣,培育创新精神

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源泉,只要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强烈的兴趣,那么他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应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为培养创新精神奠定基础。

1.开展竞赛。好胜是人的天性,孩子尤为突出。在教学总创造机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可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分层知识抢答、主题活动设计等活动,发挥学生不同的特长,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示自我,找到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共通之处,培养创新的乐趣。

2.目标驱动。合理的任务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围绕既定任务展开活动,激励学生为完成任务努力。我们在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实践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原则,在教和学方面富有探索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过程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如在讲幻灯片制作时,可以将带有时尚动画的文档向学生进行展示,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想动手尝试。

3.创设情境。创设真实的情境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将学生带入其中,引导他们在情境中产生兴趣和想法,激发创新思维。如在学习《人体的应激反应》时,教师设计学习蜈蚣爬行和模仿秀让学生体验,这样学生便会将自己融入情境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信息技术既是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和特殊领域,又是有效实施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手段。在科学教育活动实施的过程中,积极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媒体技术手段,拓展科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时空范围,提高科学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思维创新意识的强化作用,从而实现信息化教育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助推作用。

摘要:当前我国的国际化进程正处于历史的关键时期,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推进成人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是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必经途径,是保障当前成人教育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推进经济全面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指出,大力推动成人教育信息化能够有效、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使成人教育受众能够获得全面、完备、均衡和完善的教育资源,为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优质的教育网络信息资源,促进现代远程成人教育和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成人教育;信息化;策略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全国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人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建设却一直未能得到重视,关于成人教育的信息化方式和途径一直存在较为模糊的认知,在制定成人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方案时,也未能与国家的整体规划或地方的统筹规划相调配,在政策层面上没有凸显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不同,在服务和政策支持上缺乏一定的力度。

1.1高校对成人教育重视不够

各级地方高校在响应信息化的同时积极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指导机构,职业院校也将信息化进程搬上日程,然而很大一部分高校却缺失成人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成人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异常不顺,相对于其他同类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成人教育信息化存在师资力量缺乏、教育经费不足、中高端人才短缺和规划方案缺失等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另一方面,也与当前的软硬件环境相关,在注重网络资源、计算机设备等硬件设备的前提下,又会忽视信息化教程、多媒体信息化软资源的配套跟进,未能形成有效的保障体制和机制,难以满足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的要求。由于政府经费投入不足、各级教育部门对成人教育重视不够等原因,成人教育的信息建设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信息社会和网络环境下成人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成人高校信息化设施建设不平衡,信息资源匮乏,使用率低下,导致成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效能不高,工作进度相对缓慢。

1.2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有限

教师队伍是推动成人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原动力,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不高,严重制约成人课程教学信息化的发展。首先是教师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协调性等方面认识还不够。很多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对先进的教学理论认识不足,不敢大胆尝试。这种缺乏全面科学的认识导致了思想和行动上的偏差。认识的不足、信息化概念的不清晰造成了成人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利用仍然处于初级层次,有些信息化设施设备成为摆设,给信息技术的推动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其次是教师整体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偏低。多数教师应用的主要软件是Word,Excel和IE的操作,像数据库、网页制作、图象处理、课件制作等更深层次的软件使用能力更欠一筹。这就直接导致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平台的操作等方面的欠缺。造成成人教育教学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不高的原因一个是大多数教师均来自非计算机专业而对信息化设备驾驭不够好。另一个就是成人高校对教师在信息化培训方面不系统。只有解决教师自身驾驭信息化设备的能力,才能推动成人教育课程教学的信息化,从而推动整个成人教育信息化建设。

1.3成人院校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

教学、科研和实验等多个环境的契合度不高,整体而言,当前很多院校的教育信息化仍然停留在将课本中内容照搬到多媒体平台上,传统的课本宣读方式仍是成人教育信息化的主流方式,将大量的优质资源排斥在外,优质的信息化课程资源未能与学生的实际操作平台和实验平台相结合。

2研究策略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将信息化技术与当前实际的成人教育课程相结合,以课程教育来驱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将信息化的建设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在教学中使成人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教材学习方式转换为信息化的学习方式,提升成人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全面提升成人教育的学生质量和教学质量。为此,应着重以下几点信息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2.1加大力度建设成人教育教学资源库及其平台,实现成人教育教学平台信息资源共享

成人院校的教育教学网站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构建教育资源教学库时,要时刻保持以《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为蓝本,以实际教学、媒体化方法、实验仿真教学和在线学习为重心,推进课程资源的优质优化,在优化教育资源库统筹建设的同时,推动信息资源的平滑转化,从当前结构化的离散型数据资源向结构化的主题丰富性资源进行平滑过渡,在知识形态上从单一不变的技术性资源向动态智慧型资源迁移,整体的管理方式由集中性资源收缩方式转而向开发性资源共享方式进行平稳过渡,力求课程资源的多样性、丰富性、生动性、灵活性和共享性。构建多门类多元素的课程学习资源,保证成人学生能够获得丰富、有效的学习资源,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2.2努力建设一支具备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成人教育师资队伍,提升成人教育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因此,当务之急是做好师资的信息化培养和培训。从根本上讲,教师队伍的素质深刻影响成人教育质量的高低乃至整个成人教育事业的成败。无论教学方法如何改革,无论教育政策如何要求加快成人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成人教育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课程教学的能力都是成人教育信息化的最直接、最原始的动力。拥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的师资力量是一所成人院校成功和进步的标志,在保障当前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努力培养和发展一支具备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的师资力量,加快推动成人教学信息化的进程是当前成人院校建设和发展的重点。成人教育应当更加贴近实际,深入调查和分析,在教学中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按照专业教师的学科不同、年龄不同,分层次、有步骤地开展信息化技术培训工作。培训的要义首先要对教师的认知理念进行培训,使得教师认可当前的成人教育信息化方式是一种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方式,是更加适合成人学生的方式,能够推动成人教育的整体事业全新的发展,打消他们对计算机的偏见。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的信息化教育理念、认知、能力能否跟上设施设备更新的步伐,适应操作软件升级的节奏,是开展成人教育信息化的第一步。在成人教育教师有了信息化服务教学的意识以后,逐步进行专职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训,这时就要以计算机的普及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重点,着力于培养成人教育教师应用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的能力,并逐步更新培训内容,组织部分基础好、专业对口的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与学习,强调学以致用,加强学习过程的监督和学习成果的展现,加强技术交流与研讨。最后,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道德行为规范、网络安全和病毒防护、学校管理系统应用等培训,不断提高成人教育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2.3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成人教育信息化办公平台

信息化建设最依赖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支持。硬件资源是指信息化中需要的一些必须的硬件设备,软件资源是指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师资力量。因此,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兼顾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以可靠的硬件资源作为支持,同时吸纳更新鲜的互联网资源和信息化资源作为成人学生的实践资源,构建以多媒体设备、教学实践设备和互联网在线学习为主流的信息化硬件平台。在推动信息化软实力的同时,一方面要加强原有师资力量的稳定提升,一方面要吸收外来新鲜的资源作为提升,为当前的环境带来一些不一样的血液,在进步中前进,在前进中进步。成人教育的信息化不仅包括硬件设施的信息化,还包括所有的用户界面。在加强硬件管理和资源库建设的同时应着力建设用户平台。最终应以成人院校的网络平台主页为轴心逐步建成对外宣传界面、对内教学资源库、在线教学系统、在线测试系统、行政办公系统等子系统群。逐步开展各教研组、各学科的课程教学网站建设,大力提倡成人教育教师建设个人课程教学网站,链接到网络学习的平台,随时可以浏览课程相关学习内容和信息。部分成人院校已经在使用教务管理系统对学生成绩等信息进行科学管理,而学生学籍管理几乎是各个学校的缺口,成人学生都要登录到学信网查询学籍、学历,而成人院校也没有对学信网的使用规则和流程给出相应的指导性和说明性文件,校园网和学信网没有达到有效链接,严重阻碍了学生对学籍、学历查询的需求。因此,成人院校还要逐步实现和完善成人院校的教务教学管理、学生成绩管理、招生信息管理、学籍学历管理、政教管理、教研管理、后勤总务管理等综合性信息化应用,达到成人教育工作业务的综合性、共享性信息化管理,各部门实时共享信息数据,消除“信息孤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化办公,极大地提高成人院校日常管理与教学工作的效率。

3问题与展望

3.1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成人院校往往独立于总校的自动化办公系统而自成体系地单独管理。具体体现在,大多数高等院校已经投入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但总校下属的成人教育部门往往没有参与其中,而是有自己的管理方法,这可能是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与其他教育形式不同导致的。其次是在教学平台上,师生互动模块使用率较低,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更喜欢使用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交流,分析其原因应该是平台上的互动模块不具备即时性,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不能及时看到并回复,不如微信等通讯工具直接、便捷。第三是成人教育专业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有差距。这个问题是无法避免的,总体情况是青年教师比中老年教师有优势,接受新事物快,信息化掌控能力强。计算机专业教师比其他专业教师更容易掌握专业的应用软件和工具,对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设计更得心应手。虽然在成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可以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发展,把影响减到最小,不仅不会影响成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局,更有利于激发新课题的研究和探索,使成人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向更高要求迈进。

3.2未来展望

成人教育信息化可以说是一场革命,它改变了学习者的认知方式,改变了教育者的思维定势,改变了师生间的关系和教学形态。这场革命将成人教育引领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新的高度,积极参与其中是教师的历史使命,更是一种教育行为的自觉,以深化信息技术与成人教育课程的整合,加强信息化建设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指导,建立信息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推动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的终身学习。成人教育工作者应全力以赴,以提升办学质量为己任,倾力打造一个装备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思想现

[参考文献]

[1]罗佰绥.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服务于现代教学[J].农业网络信息,2009(3):69-71.

[2]王诚,李璐,唐治中.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23):24-25.

[3]陈光海,韩晋川,黄华.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实践[J].软件工程师,2015(1):21-22.

信息化项目建设论文

试析医院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问题思考论文

财务管理工作是医疗机构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其管理水平与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医院的发展情况以及领导的决策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是医院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加强医院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是适应当前形势下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医院要通过信息化的技术进一步来规范医院财务的管理状况,从而建立一套高效、科学以及准确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这将有助于医院的进一步发展。

一、分析医院财务会计工作信息化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

(一)管理软件比较落后

在进行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中,信息化的软件与硬件系统需要保持高度的统一性,因此对于会计工作所运用的软件而言,在开发水平方面要与会计核算以及管理需求相一致,但是现在仍然有一部分的医院在这方面出现比较落后的情况,尤其是会计运用软件的版本出现明显的滞后性,从而使得会计工作难以保证医院的各种财务报表的正常使用,尤其是在会计核算与财务科学性预测方面,难以为医院提供准确的预警,从而严重地制约医院健康的发展。

(二)会计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多数医院已经开展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但是基本处于初级阶段,而医院在不断地提高医疗水平的过程中,会增加接待病人看病的数量,随着带来的是会计工作量的增加,但是由于会计信息化的水平与管理中都处于待提高的状态,所以当前的会计核算工作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这就严重地影响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对核算的工作效率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进而阻碍医院其他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信息化方面的技术人才比较缺乏

在医院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中,需要一批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而对于应用信息化处理医院的财务工作,则需要更高水平的人才,因此在这方面的人才引进没有达到信息化水平的要求。由于在进入信息化的建设中,其开展工作主要是依靠计算机的实际操作,通过互联网的媒介进行传输各种数据,从而便于会计工作人员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然后提交给有关的工作人员,但是实际的情况中,医院的会计人员基本只是具备从业资格证书或是初级的会计证,再加上他们大多严重的依赖自己的经验,没有对更加科学的应用技术进行学习和,从而导致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缺乏相关的人才,这严重地影响医院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二、解决会计信息化建设问题的对策

(一)医院需要加强完善信息化的系统建设

首先需要对比会计核算与管理模式之间的差异性,从而能够有效地升级会计管理的系统;其次是需要加大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开发工作,使得信息化的技术能够得到较好地支持会计操作;最后需要对医院的各种收费、财务的预算、出单以及物资的出入库等进行科学的录入系统中,从而能够为医院及时地掌握财务的收入与支付情况,进而为医院地发展提供较好地指导。

(二)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医院财务会计的管理工作中,进行信息化地建设工作离不开专门的人才,这是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之处,因此医院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个方面是提高当前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医院可以定期地开展职业技能交流活动,聘请有关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他们进行实践技能的指导,同时也可以解决会计工作人员在所实际的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医院要大力地引进人才,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重要而又系统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涉及关于计算机的操作、会计职能的运用以及软件、系统等方面的管理与维护,都需要专业的人才,因此在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中,医院对于人才的引进是一项关键的工作;第三个方面是在信息化的.建设中,医院需要加强人员的交流,在不同地区、级别甚至是不同国别之间需要建立良好地沟通、交流桥梁,可以积极地吸收其他医院中较好的经验,从而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开展信息化的建设工作。

(三)医院需要对信息化的系统进行科学维护

医院会计进入信息化中管理体系中,要重视对系统的维护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工作:第一个方面是医院要在系统维护中选择专业的软件对系统进行定期杀毒与修复;第二个方面是在财务的记账与核算中需要加快信息化系统的维护,由于医院账目流动性较大,所以在操作系统时需要重视系统的安全性;第三个方面是在财管细化处理中要实现统一的操作软件,对于同个信息系统要保持同一台电脑进行操作,从而提高系统信息的安全度,可以有效地防止信息出现错误或者被恶意的泄露。

三、结束语

在医院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中,就目前的进程来分析,仍然有许多的问题,这是处于信息化的建设中不可避免的阶段,因此医院要大力的促进信息化的建设,从而能够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实现过程的科学化、管理账目信息的透明,从而能够在财务中实现可检查与可跟踪,有效地防止财务管理工作出现漏洞,因此信息化是医院会计工作一项科学化的建设重要项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医院的领导需要重视这项工作,在当今的时代中,只有强化财务会计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才能在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功能中,完善医院的管理系统,从而才能规范医院财务的管理工作,从而推进医院财务会计工作科学化的方向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

浅析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_企业战略论文[摘要]目前,国内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普遍低下,依然是传统的增长模式,技术装备、信息化水平、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虽然众多中小企业意识到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仍困难重重。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会计信息化;管理;信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信息化是带动企业工作创新和升级,提升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有力武器。我国企业的信息化是以ERP为主展开的,利用ERP系统,能把先进的管理思想落实到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能带来1个企业的组织创新、流程优化和管理变革。据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有几千家企业系统运用ERP,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型国有股份企业和合资公司,很多企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单项计算机的应用,应用水平和应用效率不高。虽然ERP实施成功率已提高到20%,但却都以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居多,中小企业的数量占我国企业的99%,却只有10%左右实施了信息化,而且由于资金、技术力量、管理水平等原因,实施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中小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1、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1.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企业信息化是1个企业提高运作效率、改善服务水平和降低运营成本的手段,是运用信息化技术对企业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进行全面、系统和科学的管理。信息化管理冲破了人们原有的观念,更新传统的管理方法。按照信息化的要求,目前企业无论从观念上还是内部组织结构和运作程序上,都有许多不适应信息化的地方,管理的不规范,成为企业推进信息化的瓶颈。因此,企业信息化必须对传统管理进行变革,否则,信息化管理难以推进。目前,信息化建设在互联网推动下,已成为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潮流。企业信息化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如何去搞,怎样搞好,并如何加快进程的问题。但现在有许多中小企业对此认识不足,企业领导思想犹豫,认为信息化是1个很遥远的事情,态度不很积极。有的企业认为企业当前效益好,不急于信息化;有的企业认为自己基础差,人才缺乏,无法信息化。有了这些认识,推进信息化就缺乏力度,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缺乏深度。因此,改变企业管理者的观念,是企业信息化的前提。企业管理者要把实施信息化当作1个非常紧迫的事情,是关系到企业生死攸关的事情,只有实现管理信息化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企业信息化目标不明确信息化通过规范企业管理,加速信息的传递,参与企业决策,进行协同合作,以达到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和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目标。很多中小企业认为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替代手工劳动,提高信息输出的速度,而这些只是信息化的初级阶段的目标。如果按照这样的初级目标进行信息化,势必会造成企业资金和人力的严重浪费,而且会影响信息化的升级和发展。每个企业都要按照企业的经营战略需求确定信息化的目标。企业的信息化要有长远经营战略。另外在具体实施时,企业还缺乏明确量化的信息化应用目标,大多数企业做得不到位,都是1些宏观定性的目标,微观量化的可操作的目标比较少,比如企业管理基础问题、管理模式问题、企业库存问题、企业生产问题、企业市场问题、企业战略问题等,还有同指标反映企业管理状况的目标,都没有去作深度研究和分析,从而失去信息化管理实施的可操作性的目标。3.企业信息化仅限于会计信息化现在有1些中小企业已认识到信息化的价值,纷纷购置电脑,购买1些电算化软件,就认为实施了企业信息化,其实这是非常片面的观点。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都有这样错误的观点,把办公自动化管理和会计信息化看作企业的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信息化要求企业的信息系统的覆盖面遍及整个企业和与企业有往来的各个单位。4.企业管理落后,创新力度不够中小企业长期处于粗放的管理状态,无法适应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应用,比如ERP、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没有好的管理环境,无法在企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时企业创新力度不够,无法通过创新来提高企业落后的管理水平,来适应和满足ERP等先进管理方法的应用。企业即使目前暂时不进行信息化管理,也要通过创新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创新力度不够,还表现在企业领导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整个中国的大环境的问题,还没有形成足以使企业的领导下决心去改变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以适应新经济环境下的发展的大环境。2、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企业信息化是指在企业业务流程和生产经营活动重组和优化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对企业进行集成化管理,实现企业内部、外部信息共享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信息化是1个过程,信息化的广度和深度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经营活动实际需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对于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1.从会计信息化逐步升级到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据IT168的调查结果,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比率分别是:财务管理75%,办公自动化12%,协同管理12%,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到,高端应用普及程度较低。企业实施信息化需要有个认识的过程,逐步深入。我国企业信息化走在前头的是会计电算化,所以许多企业都在会计领域率先实现电算化,企业可以在此基础上,以会计电算化为切入点,然后逐渐增加其他模块,不断进行信息化的扩展和升级,使会计电算化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1个部分,和其他系统相互配合,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达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目的,不断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2.选择适合企业的ERP软件面对全球化竞争,应用ERP提升竞争力成为我国许多企业的共识。正处在发展阶段的大量中小企业,需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来支持企业的快速发展。从我国企业发展的历史来看,现在面临的是以ERP为代表的企业信息化应用阶段。ERP作为当代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先进技术、系统,在我国企业的整体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历史性角色。企业要选择适用的ERP软件,分析自己企业的特点和需求,不是越先进就越好,先进的东西不1定适合所有企业。对于规模不是很大的中小企业最好选择中等规模的国际化软件产品,这样不但从成本上有1个合理的投入,关键是实施难度相对小很多,软件对于企业人员的要求也不是很高,产品的功能相对比较全面,可以满足企业管理标准化和国际化的需求。另外企业选择的系统要有较好的扩展性,有友好的开放的技术平台,而且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要与软件企业密切合作,有好的技术支持。3.加强数据的准备工作很多企业认为信息化就是和软件公司谈,购买软件就可以,而忽视基础数据的准备工作。有人用“3分技术、7分管理、102分数据”来形容数据的重要性。有许多企业在最初实施时不以为然,但在实施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因为数据不全,数据不准确,只要有1个数据出问题,就会影响全局。企业要做好标准化和物料编码工作,这是实施信息化的1个基础工作,要结合国家标准和企业习惯进行编写,做到数出1家,数据共享。4.企业信息化可以由专家引路信息化建设和实施,是1个风险很高的项目,是1个系统工程,企业不能“闭门造车”,要借助外脑来帮助企业做好这个项目。因此企业要引入管理咨询。企业在没有实施信息化系统之前,企业领导1般都心里没有底,没有实施过信息系统,不可能对整个信息系统有深刻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领导可以提出要求,至于如何做,怎样做,可以交给有经验专家或咨询顾问帮助考虑。在准备阶段,由专家协助企业做需求分析、信息化的管理方案、软件选型、计算机的配置、编码的指导、人力资金的投入计划等项工作。在实施阶段,要处理的问题更多,信息化系统是1个企业行为,要和企业文化相结合,软件系统不是买来就能够使用的,从基础数据的建立开始,逐步推进系统的实施,处理异常情况,都有实际应用的问题,这时都需要有经验的专家指导,这样能够缩短实施的周期,少走弯路,以便系统的成功实施。5.做好培训工作要求企业对所有员工进行ERP等先进管理思想的培训,使所有员工都能接受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新理论,进而转化为生产力。针对不同系统的不同项目、不同人员组织培训是极其必要的。由于培训不足导致系统实施项目受阻、项目拖期、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经验教训比比皆是。培训要贯穿整个系统实施过程,每实施1步都要进行相应内容的培训。同时要解决在实施过程中的“夹生饭”的问题,因为随着系统的实施,对系统的认识不断加深,结合业务提出的新问题,都要通过培训来解决。培训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除了上课培训,开会讨论、分发学习资料组织阅读、带领企业有关人员到用户走访,了解其他企业的实施情况进行学习,都可以作为培训的形式,应根据企业的实际灵活进行。同时可以把培训纳入到部门考核当中,对于关键内容组织答卷考试、评分,人事部门记录在案,利用以上手段可以加强培训的效果。6.实施信息化建设要量力而行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和管理水平较低等原因,在信息化建设中,应结合实际,量力而行。有条件的,可以直接上ERP等管理信息系统,如有困难,也可以从解决财务管理、物资管理、销售管理的突出问题入手,分步实施。企业信息化并不是高不可攀、神秘高深的事情,关键是因企制宜,对症下药。总之,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中小企业应适应新经济时代的挑战,及时走上信息化之路,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主要参考文献[1]彭运芳.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7):58-61.[2]刘谦.对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的进1步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5):14-18.[3]王钊.ERP在我国企业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3):33-35.[4]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ERP应用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50-156.

教育信息化建设论文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我国东部与西部教育平衡发展的桥梁,实现东部与西部的教育信息化均衡是我国教育的关键。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育信息化优秀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与科学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达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科学教育;信息技术;创新实践能力

一、利用信息技术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探究欲望

兴趣对智力起着促进作用,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它使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起来,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是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多媒体信息提供了多种外部刺激,如声音、图片、动画、文字等,他们具有直观形象、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量大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和学习内容以及教学需要,恰当好处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走进情境,更好地体验学习。优美直观的情境,不但能有利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存储和建构,更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发现、研究解决问题;既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又感受到学习综合实践的乐趣。

二、营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双边活动,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气氛,使学生敢于创新。而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极易扼杀学生的创新行为,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对教学很重要,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教学中必须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爱好和人格,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提出质疑,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和机会;尊重学生的观点,不强求统一,确保学生创新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才会通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产生归属感,表现出创新的意识。

2.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任何人只有在不断地思考、设计、创作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探究再交流中,获得知识、获得自信、取得进步、培养能力,才能逐步的良性循环向更高更强的方面发展。所以我们在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给学生一个大胆展示的机会,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虚拟实验给学生展示自己设计实验展示探究结果的机会,让学生在展示中发现问题,这一举措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更肯定了他们辛勤创作的成果,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创新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就要随时随地地激发学生的灵感,不拘泥一种表现成果。在八年级教材《网页制作》一课中,我们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大胆实践,不要求使用固定的模式和内容镜来完成作品主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制作出多种多样的网页图片。

4.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全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只有让学生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才能达到学习知识的最佳效果。所以,教师应注重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氛围,通过分层教学的策略,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共同交流,使学生在个体思维的冲突中开拓自身的思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活力。最终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对不同层次问题的探究和学习,获得各自的成功,产生更强的创新热情和欲望。

5.给学生多留些想像的空间。如在开展“失重现象”的教学中,教师设计在存在重力而产生的现象中逆向思维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有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假设若干情况,不限定学生的发散思维。这一教学方法的实践既巩固了他们重力的理解,又提高他们对知识的运用变通,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敢于创新的精神,受益终生。

三、激发思维兴趣,培育创新精神

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源泉,只要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强烈的兴趣,那么他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应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为培养创新精神奠定基础。

1.开展竞赛。好胜是人的天性,孩子尤为突出。在教学总创造机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可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分层知识抢答、主题活动设计等活动,发挥学生不同的特长,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示自我,找到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共通之处,培养创新的乐趣。

2.目标驱动。合理的任务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围绕既定任务展开活动,激励学生为完成任务努力。我们在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实践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原则,在教和学方面富有探索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过程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如在讲幻灯片制作时,可以将带有时尚动画的文档向学生进行展示,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想动手尝试。

3.创设情境。创设真实的情境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将学生带入其中,引导他们在情境中产生兴趣和想法,激发创新思维。如在学习《人体的应激反应》时,教师设计学习蜈蚣爬行和模仿秀让学生体验,这样学生便会将自己融入情境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信息技术既是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和特殊领域,又是有效实施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手段。在科学教育活动实施的过程中,积极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媒体技术手段,拓展科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时空范围,提高科学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思维创新意识的强化作用,从而实现信息化教育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助推作用。

摘要:当前我国的国际化进程正处于历史的关键时期,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推进成人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是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必经途径,是保障当前成人教育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推进经济全面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指出,大力推动成人教育信息化能够有效、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使成人教育受众能够获得全面、完备、均衡和完善的教育资源,为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优质的教育网络信息资源,促进现代远程成人教育和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成人教育;信息化;策略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全国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人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建设却一直未能得到重视,关于成人教育的信息化方式和途径一直存在较为模糊的认知,在制定成人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方案时,也未能与国家的整体规划或地方的统筹规划相调配,在政策层面上没有凸显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不同,在服务和政策支持上缺乏一定的力度。

1.1高校对成人教育重视不够

各级地方高校在响应信息化的同时积极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指导机构,职业院校也将信息化进程搬上日程,然而很大一部分高校却缺失成人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成人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异常不顺,相对于其他同类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成人教育信息化存在师资力量缺乏、教育经费不足、中高端人才短缺和规划方案缺失等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另一方面,也与当前的软硬件环境相关,在注重网络资源、计算机设备等硬件设备的前提下,又会忽视信息化教程、多媒体信息化软资源的配套跟进,未能形成有效的保障体制和机制,难以满足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的要求。由于政府经费投入不足、各级教育部门对成人教育重视不够等原因,成人教育的信息建设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信息社会和网络环境下成人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成人高校信息化设施建设不平衡,信息资源匮乏,使用率低下,导致成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效能不高,工作进度相对缓慢。

1.2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有限

教师队伍是推动成人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原动力,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不高,严重制约成人课程教学信息化的发展。首先是教师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协调性等方面认识还不够。很多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对先进的教学理论认识不足,不敢大胆尝试。这种缺乏全面科学的认识导致了思想和行动上的偏差。认识的不足、信息化概念的不清晰造成了成人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利用仍然处于初级层次,有些信息化设施设备成为摆设,给信息技术的推动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其次是教师整体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偏低。多数教师应用的主要软件是Word,Excel和IE的操作,像数据库、网页制作、图象处理、课件制作等更深层次的软件使用能力更欠一筹。这就直接导致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平台的操作等方面的欠缺。造成成人教育教学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不高的原因一个是大多数教师均来自非计算机专业而对信息化设备驾驭不够好。另一个就是成人高校对教师在信息化培训方面不系统。只有解决教师自身驾驭信息化设备的能力,才能推动成人教育课程教学的信息化,从而推动整个成人教育信息化建设。

1.3成人院校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

教学、科研和实验等多个环境的契合度不高,整体而言,当前很多院校的教育信息化仍然停留在将课本中内容照搬到多媒体平台上,传统的课本宣读方式仍是成人教育信息化的主流方式,将大量的优质资源排斥在外,优质的信息化课程资源未能与学生的实际操作平台和实验平台相结合。

2研究策略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将信息化技术与当前实际的成人教育课程相结合,以课程教育来驱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将信息化的建设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在教学中使成人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教材学习方式转换为信息化的学习方式,提升成人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全面提升成人教育的学生质量和教学质量。为此,应着重以下几点信息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2.1加大力度建设成人教育教学资源库及其平台,实现成人教育教学平台信息资源共享

成人院校的教育教学网站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构建教育资源教学库时,要时刻保持以《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为蓝本,以实际教学、媒体化方法、实验仿真教学和在线学习为重心,推进课程资源的优质优化,在优化教育资源库统筹建设的同时,推动信息资源的平滑转化,从当前结构化的离散型数据资源向结构化的主题丰富性资源进行平滑过渡,在知识形态上从单一不变的技术性资源向动态智慧型资源迁移,整体的管理方式由集中性资源收缩方式转而向开发性资源共享方式进行平稳过渡,力求课程资源的多样性、丰富性、生动性、灵活性和共享性。构建多门类多元素的课程学习资源,保证成人学生能够获得丰富、有效的学习资源,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2.2努力建设一支具备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成人教育师资队伍,提升成人教育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因此,当务之急是做好师资的信息化培养和培训。从根本上讲,教师队伍的素质深刻影响成人教育质量的高低乃至整个成人教育事业的成败。无论教学方法如何改革,无论教育政策如何要求加快成人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成人教育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课程教学的能力都是成人教育信息化的最直接、最原始的动力。拥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的师资力量是一所成人院校成功和进步的标志,在保障当前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努力培养和发展一支具备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的师资力量,加快推动成人教学信息化的进程是当前成人院校建设和发展的重点。成人教育应当更加贴近实际,深入调查和分析,在教学中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按照专业教师的学科不同、年龄不同,分层次、有步骤地开展信息化技术培训工作。培训的要义首先要对教师的认知理念进行培训,使得教师认可当前的成人教育信息化方式是一种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方式,是更加适合成人学生的方式,能够推动成人教育的整体事业全新的发展,打消他们对计算机的偏见。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的信息化教育理念、认知、能力能否跟上设施设备更新的步伐,适应操作软件升级的节奏,是开展成人教育信息化的第一步。在成人教育教师有了信息化服务教学的意识以后,逐步进行专职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训,这时就要以计算机的普及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重点,着力于培养成人教育教师应用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的能力,并逐步更新培训内容,组织部分基础好、专业对口的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与学习,强调学以致用,加强学习过程的监督和学习成果的展现,加强技术交流与研讨。最后,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道德行为规范、网络安全和病毒防护、学校管理系统应用等培训,不断提高成人教育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2.3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成人教育信息化办公平台

信息化建设最依赖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支持。硬件资源是指信息化中需要的一些必须的硬件设备,软件资源是指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师资力量。因此,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兼顾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以可靠的硬件资源作为支持,同时吸纳更新鲜的互联网资源和信息化资源作为成人学生的实践资源,构建以多媒体设备、教学实践设备和互联网在线学习为主流的信息化硬件平台。在推动信息化软实力的同时,一方面要加强原有师资力量的稳定提升,一方面要吸收外来新鲜的资源作为提升,为当前的环境带来一些不一样的血液,在进步中前进,在前进中进步。成人教育的信息化不仅包括硬件设施的信息化,还包括所有的用户界面。在加强硬件管理和资源库建设的同时应着力建设用户平台。最终应以成人院校的网络平台主页为轴心逐步建成对外宣传界面、对内教学资源库、在线教学系统、在线测试系统、行政办公系统等子系统群。逐步开展各教研组、各学科的课程教学网站建设,大力提倡成人教育教师建设个人课程教学网站,链接到网络学习的平台,随时可以浏览课程相关学习内容和信息。部分成人院校已经在使用教务管理系统对学生成绩等信息进行科学管理,而学生学籍管理几乎是各个学校的缺口,成人学生都要登录到学信网查询学籍、学历,而成人院校也没有对学信网的使用规则和流程给出相应的指导性和说明性文件,校园网和学信网没有达到有效链接,严重阻碍了学生对学籍、学历查询的需求。因此,成人院校还要逐步实现和完善成人院校的教务教学管理、学生成绩管理、招生信息管理、学籍学历管理、政教管理、教研管理、后勤总务管理等综合性信息化应用,达到成人教育工作业务的综合性、共享性信息化管理,各部门实时共享信息数据,消除“信息孤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化办公,极大地提高成人院校日常管理与教学工作的效率。

3问题与展望

3.1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成人院校往往独立于总校的自动化办公系统而自成体系地单独管理。具体体现在,大多数高等院校已经投入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但总校下属的成人教育部门往往没有参与其中,而是有自己的管理方法,这可能是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与其他教育形式不同导致的。其次是在教学平台上,师生互动模块使用率较低,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更喜欢使用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交流,分析其原因应该是平台上的互动模块不具备即时性,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不能及时看到并回复,不如微信等通讯工具直接、便捷。第三是成人教育专业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有差距。这个问题是无法避免的,总体情况是青年教师比中老年教师有优势,接受新事物快,信息化掌控能力强。计算机专业教师比其他专业教师更容易掌握专业的应用软件和工具,对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设计更得心应手。虽然在成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可以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发展,把影响减到最小,不仅不会影响成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局,更有利于激发新课题的研究和探索,使成人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向更高要求迈进。

3.2未来展望

成人教育信息化可以说是一场革命,它改变了学习者的认知方式,改变了教育者的思维定势,改变了师生间的关系和教学形态。这场革命将成人教育引领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新的高度,积极参与其中是教师的历史使命,更是一种教育行为的自觉,以深化信息技术与成人教育课程的整合,加强信息化建设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指导,建立信息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推动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的终身学习。成人教育工作者应全力以赴,以提升办学质量为己任,倾力打造一个装备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思想现

[参考文献]

[1]罗佰绥.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服务于现代教学[J].农业网络信息,2009(3):69-71.

[2]王诚,李璐,唐治中.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23):24-25.

[3]陈光海,韩晋川,黄华.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实践[J].软件工程师,2015(1):21-22.

物流信息信息化建设探究毕业论文

4、 仓储物流人员主要职责仓储物流人员主要职责类别:仓储管理 大小:80 KB 日期:2008-02-165、 2007年仓储物流部年度工作总结2007年仓储物流部年度工作总结类别:工作总结 大小:5 KB 日期:2008-02-1611、 中国物流配送研究报告第一部分 相关概念与行业特征分析第一章 物流配送相关概念及行业特征第二部分 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第二章 世界物流业发展状况 第三章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宏观状况第四章 物流市场需求分析第五章 物流...类别:物流管理 大小:397 KB 日期:2007-12-2512、 第三方物流发展趋势第三方物流发展趋势不断变革中的顾客价值和前景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启示服务提供商的情况和战略物流的发展趋势类别:物流管理 大小:486 KB 日期:2007-12-2014、 仓储物流无线局域网方案建议书目 录1 前 言 31.1 NETGEAR公司简介 31.2 NETGEAR公司在国内主要企业级无线局域网案例 52 仓储物流无线局域网网络结构 72.1 仓储物流信息化的特点...类别:企业MIS 大小:1.42 MB 日期:2007-11-252、 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摘要] 我国从改革开放后引入物流的概念,经过20多年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我国物流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我国物流发展比较迟,物流的总体运作效率不高,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物流技术及信息化、...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50 KB 日期:2007-09-3023、 化妆品销售物流项目可行性报告1.1项目名称及主办单位 1.11名称: 化妆品销售物流项目 1.12主办单位:XX化妆品有限公司1.2拟建合资企业计划 1.21企业名称:待定 1.22 企业总部地点:待定 1.23总投资额:RMB...类别:可研报告 大小:24 KB 日期:2007-09-1524、 电子商务对物流及其管理的影响摘 要新世纪,因特网的应用所爆发出的能量以几何级的速度影响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全球的经济将以全新的模式飞速发展,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经营理念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经营模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电子商...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98 KB 日期:2007-08-2326、 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政府行为分析摘要:物流已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点和新的增长点。在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物流业面临着国外先进物流企业的巨大竞争压力,我国物流业要想能应对国外的竞争压力以及健康有序地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参与支持。本文将从我...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31 KB 日期:2007-08-1527、 物流中心仓库管理软件设计书目 录范围 4A系统目标 4B主要软件需求 4C设计约束、限制 4数据设计 6A:数据结构 6单据描述 6数据结构 6B:数据存放约束 8体系结构设计 9A:数据和控制流 9基础数据设置 9仓库、库...类别:详细设计 大小:695 KB 日期:2007-08-1428、 某物流公司战略优化方案目 录基本框架及说明第一篇 环境分析一、 行业背景分析二、 SWOT及组合分析第二篇 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一、成本管理1.1运输管理1.2仓储管理1.3配送管理1.4财务控制二、增值服务2.1信息系统2...类别:物流管理 大小:698 KB 日期:2007-07-2929、 现代物流手段和物流技术第一章 物流概述 第一节 物流的含义与性质 第二节 商流与物流的关系 第三节 物流的职能与作用 第二章 物流系统化 第一节 物流系统化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物流系统化管理 第三节 物流...类别:物流管理 大小:165 KB 日期:2007-07-2633、 物流管理系统用户登陆与数据录入管理【摘要】本论文以基于WEB的物流管理系统下的5个子模块的开发为背景进行书写的。这五个子模块为:1、用户登录;2、估算用装卸作业录入;3、请求运输费用录入;4、请求运输费用-上传;5、特别城市设定录入。...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03 KB 日期:2007-07-1442、 物流类企业互联方案物流类企业互联方案类别:网站建设 大小:63 KB 日期:2007-03-2444、 物流设施设备分类体系初探前言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特点:一、 信息化 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44 KB 日期:2007-02-2645、 物流信息系统业务流程用户自定义平台第一章 绪论 21.1课题背景 31.2 课题研究内容 4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5第二章 动态企业建模思想 62.1企业建模的原因 72.2动态企业建模概念 82.3动态企业建模体系结构框架 92....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242 KB 日期:2007-01-2351、 电子商务与物流论述了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形式和优点,深入分析了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密切关系,并提出了加快电子商务物流建设的几点思考摘要1介绍了电子商务与物流系统的关系,指出物流系统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障,提出了我国发展电...类别:电子商务 大小:427 KB 日期:2006-11-1552、 物流管理系统一、业务管理............................................................ 71.订单受理.............................类别:课题课程 大小:197 KB 日期:2006-10-1456、 物流仓储项目策划书一、公司简介---3二、公司服务内容31、仓储服务 --- 32、配送服务 ---43、信息服务 ---44、物流加工服务 ---45、代收款服务 -46、综合解决方案服务 ---47、国际物流服务 ...类别:项目管理 大小:78 KB 日期:2006-08-3057、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实现…………………………………………………………………….4 ABSTRACT………………………………………………………………….5 第一章 绪 论…………………………………………………………...6 第...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457 KB 日期:2006-08-2558、 高校后勤物流管理系统目录引 言 1第1章 绪论 21.1 系统设计目标 21.2 开发设计思想 21.3 系统设计原则 3第2章 系统分析 42.1可行性分析 42.1.1 经济可行性 42.1.2 技术可行性 42.2...类别:学术论文 大小:385 KB 日期:2006-08-2359、 某企业erp系统物流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目录1 引言 61.1 编写目的 61.2 项目背景 61.3 定义 61.4 参考资料 72 任务概述 82.1 总体目标 82.2 使用者特点 82.3 项目特殊说明 92.4 假设与约束 93 ...类别:需求分析 大小:312 KB 日期:2006-08-1260、 物流中心生产力评估指标100诀物流中心生产力评估指标100诀目录前言壹.生产力评估的意义与目的1生产力的意义2评估的意义3生产力评估的目的贰.生产力评估的运用原理1生产力评估的基本原理 2生产力评估的指标考量3选择生产力指标的原则...类别:企业诊断 大小:37 KB 日期:2006-08-1161、 无线仓库条码物流跟踪管理项目建议书无线仓库条码物流跟踪管理项目建议书1. 系统简介 42. 目前环境 43. 解决方案 43.1. 系统目标 53.2. 系统主结构 53.3. 系统主流程图 73.4. 系统工作流程图 83.5. 数...类别:企业MIS 大小:329 KB 日期:2006-08-1162、 综合物流管理系统前 言 2第一章 综合物流管理系统的开发环境 31.1 设计软件 31.1.1 Delphi简介 31.1.2 面向对象编程的概念 41.1.3 Delphi的可视化编程环境 51.2 数据库系统 9...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683 KB 日期:2006-08-0963、 物流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1.引言1.1 编写目的1.2背景1.3参考资料2.3 存在的问题2.2.业务概况2.现行组织系统概况2.1组织目标和战略3. 拟建立的信息系统3.1 简要说明3.2 对组织的意义与影响4. 经济可行...类别:可研报告 大小:9 KB 日期:2006-08-0964、 连锁超市物流管理系统1 需求分析 11.1系统背景分析 11.2超市商品流通业务流程图 61.3数据流程图 91.4数据字典 131.4.1 数据项描述 131.4.2 数据结构 161.4.3 数据流的描述 161.4...类别:概要设计 大小:668 KB 日期:2006-08-0865、 物流有限公司质量记录手册1目的对记录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以保证提供的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客观证据,为验证和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2适用范围本程序对记录的填写、传递、保管、归档、借阅、保存期...类别:质量管理 大小:16 KB 日期:2006-08-0866、 物流管理系统出库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摘 要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作业环节中的应用,是物流现代化极为重要的领域之一。物流管理系统是企业信息系统的基础,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物流系统中进行物流信息处理的管理子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335 KB 日期:2006-08-0667、 开题报告——以KPI为核心的物流企业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开题报告——以KPI为核心的物流企业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32 KB 日期:2006-08-0468、 资物流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第一部分 公司简介………………………………………………4第二部分 WYT全息智能化农资物流服务体系的基本含义……7第三部分 市场背景分析与发展机遇……………………………8第四部分 基本优势与...类别:商业计划 大小:35 KB 日期:2006-08-0369、 物流配送系统——需求分析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科技特别发达的当代,每个行业都与其他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各大联锁超市的开设,缺什么只要电话通知,都可以送货上门。我们设计的系统正是针对个大型连锁...类别:需求分析 大小:14 KB 日期:2006-08-0370、 电子商务模式下的港口物流信息平台信息共享平台是连接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政府部门(如交通、海关、外经贸、检验检疫等)、社会服务机构(如银行、保险、运输、仓储、港口、机场等)和各类贸易、生产、运输企业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并集成它们的数据,开展...类别:电子商务 大小:347 KB 日期:2006-08-0371、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物流及仓储项目解决方案一、公司简介--3二、公司服务内容--31、仓储服务 - 32、配送服务 -43、信息服务 -44、物流加工服务 -45、代收款服务 ---46、综合解决方案服务 -47、国际物流服务 -5三、公司服...类别:物流管理 大小:77 KB 日期:2006-07-3072、 现代物流发展的国际趋势美国经济高度发达,也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业的国家之一。美国政府推行自由经济政策,其物流业务数量巨大,且异常频繁,因而就决定了美国多渠道、多形式的物流结构特征。�(一)美国物流业发展概况和结构特点 美国...类别:物流管理 大小:63 KB 日期:2006-07-2873、 助理物流师试题助理物流师考证总复习类别:职称考试 大小:19 KB 日期:2006-07-2874、 物流管理部仓库标准操作程序(SOP)1 仓库建筑与设施的管理、维修和更新2 货物入库操作3 装卸作业4 货物在库保养及管理5 每日自我检查6 清洁卫生工作7 仓库温湿度的控制8 害虫防治9 仓库盘点标准操作程序 10 中转仓批次号管理1...类别:仓储管理 大小:59 KB 日期:2006-07-2675、 海尔整体物流方案海尔整体物流系统企业整体物流系统是应用整体系统的方法对实体供给和实体分配,包括市场预测、物料需求、采购、原料供应、货物运输、存货控制、仓储、搬运、包装、顾客服务及物流信息在内的活动予以综合管理,以适当...类别:物流管理 大小:18 KB 日期:2006-07-2376、 物流中心的订单处理1、整体流通环境的演变趋势,探讨物流中心所面临的课题,以及那些是订单处理所需克服的。 2、订单处理的范围、订单处理与整体物流作业和信息系统的相关性以及订单处理的作业流程。 3、探讨每个订单处理流程,...类别:物流管理 大小:423 KB 日期:2006-07-2277、 开通江苏省货运班车的可行性方案(物流)某快递公司,根据实际的发展状况,由于货量的迅速上升,对开通货运班车进行了研究。此方案对开通货运班车,进行了研究,在实际中具有实用意义!类别:可研报告 大小:28 KB 日期:2006-07-2178、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介绍介绍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组成及作业流程目 录1.前 言 32.系统流程图 53.仓库信息管理系统 54.仓库控制与监控系统 55.采购管理系统 55.1 请购单 55.2 请购审核 55.3 采购单 55...类别:企业MIS 大小:80 KB 日期:2006-07-2179、 物流配送第一章 物流配送相关概念及行业特征………… 1第一节 物流配送的相关概念 ……………………………… 1什么是物流?什么是配送?物流配送提供一些什么样的服务?在当今市场条件下它如何影响着企业的竞...类别:物流管理 大小:414 KB 日期:2006-07-2080、 物流配送系统1.1 编写背景和目的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两大趋势。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信息革命,将世界带入前所未有的全球化的时代。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于一身的物流配送中心,在这全球化和市场化的...类别:其他 大小:589 KB 日期:2006-07-2081、 物流业务平台需求分析报告目录1 引言 61.1 编写目的 61.2 项目背景 61.3 定义 61.4 参考资料 72 任务概述 82.1 总体目标 82.2 使用者特点 82.3 项目特殊说明 92.4 假设与约束 93 ...类别:需求分析 大小:315 KB 日期:2006-07-2082、 浅析客户关系管理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的应用摘要:客户关系管理(CRM)是一种新型的企业战略和管理手段,本文主要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的特点,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必要性,重点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如何进行客户关系管理进行了研究探...类别:学术论文 大小:15 KB 日期:2006-07-1786、 中国物流运输业的现在与未来中国物流运输业的现在与未来 中国的物流运输市场仍处于草创阶段,效率不彰;补强其不足之处,可能正是获利商机之所在

物流管理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经济管理目标,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和整合而制定的长远性的、全面的物流发展策略。 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3000字物流管理论文 范文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物流战略管理研究

摘要: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物流产业搭上我国十大振兴产业的末班车,这是国家从战略高度做出的决策,体现了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物流战略管理是从企业的整体出发,制定发展战略,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进而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物流战略管理 SWOT 战略控制

一、物流战略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物流战略管理的含义

物流战略管理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经济管理目标,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和整合而制定的长远性的、全面的物流发展策略。

(二)物流战略管理的特征

1.目的性 企业物流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服务于一个明确的目的,即现代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能够生存和发展。

2.长期性 物流战略管理的长期性就是在环境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发展未来,为现代企业谋求长期发展的目标和对策。

3.竞争性 企业物流战略必须面对未来进行全局性的设计和规划,以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活力,使 企业战略 具有对抗性和战斗性。

4.系统性 任何战略都有一个系统的模式,既要有一定的战略目标,也要有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针,还要制定政策和规划,并构建一个战略网络体系。

5.风险性 物流战略考虑的是企业的未来,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进而就存在风险。要求决策者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以应对风险。

(三)物流战略管理的目标

1.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是指战略实施的目标是使与运输和存储相关的可变成本降到最低,通过寻找和评估备选方案,实现利润最大化。

2.减少资本 减少资本是指战略实施的目标是使物流系统的投资回报最大化。可以通过利用第三方物流,将辅助业务外包出去,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提高服务 企业的收入取决于所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平,尽管提高服务水平会增加企业成本,但是也可以使收入大于成本的增长。改进服务,制定差异化服务是必然选择。

二、物流战略的制定

(一)物流战略制定流程

物流战略的制定主要涉及三个战略层面:战略层面、战术层面、操作层面。这三个层面的时间跨度分别是长期,中期和短期的。(二)物流战略环境SWOT分析

战略的制定要受到内外环境的综合影响,所以物流战略的制定必须对内外环境进行观察与评价,在制定物流战略时经常考虑的内外环境因素有:行业之间的竞争性、科学技术条件、市场需求结构、社会经济的状况与发展趋势、 企业 文化 、国家政策和法规等。

(注:通常用SWOT分析法对环境进行分析。SW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strengths and weaknesses),OT指企业外部的机会和威胁(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SWOT分析就是企业在选择战略之前先对企业内部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进行综合分析。)

(三)物流战略选择SWOT分析

根据上面物流战略环境SWOT分析表制定出企业的物流发展战略。可以分为四类战略类型:发展型战略、稳定型向发展型战略、多种经营型战略、紧缩型战略。

1.发展型战略:外部有众多机会,又有强大的内部优势。

2.稳定型向发展型战略:外部有机会,但是内部条件不好。

3.多种经营型战略:拥有内部优势,而外部存在威胁。

4.紧缩型战略:外部有威胁,内部状况又不好,应设法避开威胁,消除内部劣势。

三、战略的实施

(一) 物流战略实施的内容

1.对总体物流战略的说明

即说明什么是企业的总体物流战略,为什么做这些战略选择,实现此战略将会给企业带来什么重大发展机遇,以及总体的物流战略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

2.企业分阶段物流目标

分阶段物流目标是企业向总目标前进时,欲达到的有时间限制的里程碑。分阶段的目标的计划和手段是和企业的总目标相联系的,是实现总目标的具体工具。

3.企业物流战略的行动计划和项目

行动计划是组织为实施战略而进行的一系列资源重组活动的总汇。各种行动计划往往通过具体的来实施。

4.企业物流的资源配置

企业物流资源的实施要配备相应的人员、资金、设备等。因此,对各种行动计划的物流配置的优先程度应该在战略计划系统中得到明确的规定。

5.企业组织结构的物流战略调整及物流战略子系统的接口衔接协调企业物流战略需要适应动态发展的环境,组织结构必须具备相当的动态弹性。所以物流战略的制定还要包含相应的子系统。

6.应变计划

有效的物流战略计划系统要求企业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要获得这种能力,就需要有相应的应变计划做保障。

(二)物流战略资源的配置

1.人力资源的分配

(1)为各个物流战略岗位配备管理和技术人才。

(2)为物流战略实施建立人才及技能储备。

(3)在实施的过程中注意整体队伍综合力量的搭配与权衡。

2.物流资金的分配

(1)零基预算。即一切从零开始,将一切的经营活动都从彻底的成本---效益分析开始,防止预算无效。

(2)规划预算。它是规划项目而非职能来分配物流资源。

(3)灵活预算。它允许费用随产出指标而变动,有较好的弹性。

四、物流战略控制与绩效评价

(一)物流战略的控制的概念

物流战略控制是指对战略规划、物流计划实施的实际成效经过信息反馈与预定的战略目标进行对比的评价,检验二者的差别,偏差并及时采取补救 措施 进行纠正以达到完成战略目标的过程。这个控制过程包含四个体系:确定评价标准、评价战略绩效、反馈、纠偏。

(二)物流战略控制过程

1.确定评价标准

(1)物流战略内部绩效评价标准。有成本、客户服务、生产率、资产管理、质量五类评价标准。成本,即完成特定目标所发生的真实成本;客户服务,公司满足客户需要的能力;生产率,是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如总成本运费等;资产管理,是对资产使用率的衡量,如投资报酬率等;质量,这是整个评估最重要的指标,用来确定物流战略活动的综合效率。

(2)物流战略外部绩效评价标准。外部绩效评价主要通过客户认知度和制定最佳标准分析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来评价物流战略实施绩效。客户认知度又称为顾客满意度,是企业通过调查,了解客户对系统绩效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并比较企业与竞争对手的服务水平。制定最佳标准是通过对企业自身和竞争对手有关的成本、客户服务、质量、生产率等绩效水平进行分析来确定企业的优势与不足,以进行调整或改进。

一般物流战略控制过程图如下

(3)物流综合绩效评价标准。用于总体上对物流系统和绩效进行评价。包括质量、时间、成本和资产四个体系。质量体系衡量的是企业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时间体系衡量的是企业对客户需求的反应能力,装运的时间,运输时间和客户接受时间;成本体系衡量的是物流战略实施的总费用,如仓储和库存成本等;资产体系衡量的是资产的利用率,如投资收益率,存货跌价等。

2.评价战略绩效

评价战略绩效是将实际绩效与确定的评价标准相比较,找出二者的差距及产生的原因的一系列活动。这是发现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和存在什么问题,以及为什么存在这样问题的关键阶段。绩效评价时也应当同竞争对手进行对比来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确定合理的评价频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是将通过衡量和评价得到的信息及时传达给有关决策者。对战略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必须针对其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使偏差在允许的可控范围内。

4.纠偏

物流战略实施过程中完全没有偏差是不大可能的。当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可以不采取纠正措施,但是如果偏差不在可以控制的误差范围内,就会给物流战略的实施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阻碍物流略的实施,这时就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纠正措施进行补救,以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兰洪杰 .物流战略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7

[2]邓海涛.现代物流管理基础.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9

[3]刘明菲.王槐林 .物流管理. 科学出版社.2008、1

[4]王利 .许国银.黄颖.现代物流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12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

如今,网络通信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各个企业开始逐步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特别是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管理的作用更大。物流是现代企业作用比较突出的部分,如果企业实行物流管理信息化,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大大提高效率。这对企业而言无疑是理想化的选择。

一、企业物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物流管理信息化较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虽然发展较快,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现在的企业也越来越意识到了物流管理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物流管理信息化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却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方面,国家针对这些问题为各个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与支持;另一方面,企业也要不断发现问题,优化结构,不断发展。以下是企业在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中主要面临的问题:

1.信息化意识淡薄,管理观念落后

就目前社会的发展状况而言,传统的物流观念已经不能够全面应对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管理观念的转变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一些企业的信息化意识非常淡薄,并对信息化管理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信息化管理仅仅是运用电脑数据库对物流信息进行管理,但这仅仅是形式上的“信息化”管理,并没有从根本上对物流管理实行信息化,所以这带来的效益也是微小的。这些企业只是国内众多企业的一个缩影。由此可知,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意识在企业中如此淡薄,这对企业的发展显然也是不利的。信息化意识淡薄,企业建设就会收到影响,然后人才引进也会发生变化,信息化管理发挥的作用很小,最后收到冲击的就是企业的利益与发展前景。因此,企业应当摒弃落后的管理观念,增强信息化意识,努力学习,将物流管理信息化真正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2.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技术落后

对各行各业来说,技术问题都是尤为重要的。技术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就我国目前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而言,信息化技术发展慢,水平低成为发展的瓶颈。第一,企业不能够将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在平时的管理中仍采用传统的管理 方法 ,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上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治标不治本”。第二,企业在资源配备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无论是设备的配备,还是流程的制定,只追求表面的利益,而未真正实行。其实,信息化的长期执行,节约的就是长期的成本,是利益的长久化,而不是去贪图眼前短暂的利益,却浪费了长久的人工资源,这时的成本则要远远高于信息化的成本了。

3.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短缺

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中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而人才的短缺严重影响着中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企业内部人员对于信息化相关领域的了解很浅显,外部的专业人才又少,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制约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物流管理信息化的体系建设迫切地需要信息化管理的专业人才,然而目前这种专业人才却相当缺乏,导致很多信息化管理流程无法正常实施,就算实行了也不能将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这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消极作用。

二、企业物流信息化问题解决方法

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就要尽快、有效地解决问题。以下是针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1.增强信息化意识,转变陈旧的观念

转变传统的观念,并不是摒弃传统观念,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泊”。一方面,传统的管理观念也有着积极的一面,比如,顺“道”、人和、守信,求实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传承的。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接受更多先进的管理观念。而物流管理和信息化作为先进的管理观念也应该受到现代企业的重视。因此,企业应该多对外交流或组织培训,在企业内部树立新理念,并实践于管理中,让企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科学并客观地管理企业,不仅能使企业可持续化发展,也能让企业向更高的水平前进。

2.建立和完善信息化体系,加强新技术的开发利用

一方面, 企业管理 者应有长远的目光,不能因为眼前进行信息化而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就放弃实行信息化。实行物流管理信息化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健全的信息化体系。这是实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拥有完善的信息化体系,物流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全面提高。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也是影响实行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过硬的技术。以前的那种大而全的物流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顺应现在物流管理的形势了,只靠着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在以前可能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但现在还是被淘汰掉了。现代的物流管理信息化需要加强开发新技术,尽快将新技术利用到管理实践中。所以,革新技术,攻破技术难关,大力整合信息是企业向前发展必须要面临的挑战。

3.以人为本,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人才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资源,而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每一步实行中,无论是系统开发,调试还是最后使用,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我国的物流管理信息化在不断发展,现代社会信息也在飞速更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首先,国内各大高校应设置相关课程,注重物流管理和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其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要重视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设置相关培训会。最后,政府也应当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更多企业实行物流管理现代化,紧跟国际潮流,加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交流。

三、 总结

总而言之,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下的中国要不断努力不断创新,将物流管理信息化做的更好,真正实现物流管理的资源最优化和利益最大化。中国的各个企业要不惧挑战,积极改革,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变观念,革新技术,吸纳人才,攻克难关,提高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