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传记文学杂志官网

发布时间:

传记文学杂志官网

闻一多(1899-1946), 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诗歌颂自然、歌颂青春,感情热烈,形式精美,突出地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诗论以提倡“三美”的新诗格律化理论为代表:散文抨击社会时弊、批判传统文化,其中尤以《最后一次演讲》最为惊心动魄。 闻一多简介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1921年 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1922年7月赶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的格律》。1927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著有: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 《红烛》(诗集)1923,泰东;1981。 《死水》(诗集)1928,新月;1980。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开明;1982。 《楚辞补校》(古典文学研究)1942。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 闻一多,原名亦多,族名家骅,湖北浠水人,1899年11月24日出生。1910年到武昌两湖师范附属高级小学读书。1912年冬,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 22年7月,赴美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科罗拉多学院美术系和纽约美术学生联合会接受西洋美术教育。其间对新文学特别是新诗产生浓厚的兴趣,1923年9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红烛》。 1925年5月,闻一多忍受不了“金元帝国”对黄种人的歧视,提前一年结束“流囚 ”生活,先后在北京、南京、武汉、青岛等地任教。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国立临时大学从长沙迁往昆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闻一多一面教书,一面关注时局的发展。1944年初夏 ,向共产党人周新民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周新民请求党组织后告诉闻一多,认为他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更有利于在民主运动中发挥作用。 1945年10月,蒋介石集团在昆明发动军事政变,从此,在昆明国民党反动派与爱国民主力量之间的斗争更为激烈。 1945年11月25日,昆明大中学校学生6000余人在西南联大举行反内战时事讲演晚会。国民党反动当局动用武力包围校园,。次日,国民党中央通渡缇谷槐嘣旒傩挛牛�苤刚獯渭�崾峭练松�摇?6日,经民青、民盟和学联商定,发动昆明市3万学生举行总罢课,抗议国民党当局破坏群众集会的罪行。 12月1日,国民党云南地方当局调动武装特务军警,冲入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校园,残酷镇压爱国学生,死4人,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惨案。 闻一多得知惨案消息后,悲愤已极。带领家属子女赴烈士灵堂祭奠,并亲书“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挽联。他同罢联、民青负责人密切合作,全力支持罢联工作,对举行烈士入殓仪式、灵堂布置、成立治丧委员会、法律申诉等问题提出具体意见。 为扩大这次斗争的影响,根据中共南方局的指示,1946年3月17日举行“一二.一”四烈士出殡游行和公葬仪式。闻一多参加了主要筹备工作,并对殡仪路祭等问题提出了寓意深刻而又便于操作的意见。他撰写的《“一二.一”始末记凤钥淘谒牧沂磕乖暗氖�谏稀?万人参加的游行队伍所经之处,闻一多始终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1946年6月,蒋介石彻底撕毁政协决议。发动了全面内战。国民党反动当局利用西南联合大学师生复员北上,进步力量减弱的空隙机会,企图一举摧毁昆明的爱国民主力量,特授予云南省警宪特务部门以“于必要时得便宜处置”之权。 7月11日夜,李公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当闻一多于次日清晨五时赶往云大医院时,李公朴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天快亮了吧!” 闻一多流着热泪,不停地反复的说着:“公朴没有死!公朴没有死!”随后,闻一多与民盟其他同志一起组成李公朴治丧委员会。 这时昆明的气氛异常紧张,盛传下一个暗杀对象就是闻一多。许多朋友劝他应该避一避。还不时有一个“疯女人”闯入西仓坡宿舍院内,进行蛊惑宣传和恶意恫吓。 7月15日上午,在云南大学至公堂召开李公朴先生遇难经过报告会。闻一多毅然前往参加。开始报告会没有安排他发言。当李夫人在报告李先生被害经过泣不成声时,混入会场的国民党特务乘机捣乱。此时,闻一多忍无可忍,拍案而起,发表了《最后一次的演讲》。强烈谴责国民党特务杀害李公朴的罪恶行径。 当天下午,闻一多又赶赴《民主周刊》社,参加民盟为李公朴暗杀事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五时许,在返回西仓坡宿舍途中,惨遭国民党特务多人狙击身亡,同行的长子闻立鹤为保护父亲也身负重伤。

闻一多生平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huá),号友三,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家传渊源,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上海)。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青岛大学、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政治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青岛大学文学院长。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西南联大时期,特别是1943年以后,闻一多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的洪流。 1944年,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随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从此,他以民主教授和民盟云南省支部领导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 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 在“一二.一”学生爱国运动中,闻一多始终站在广大爱国学生一边,指导和鼓舞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一二.一”运动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闻一多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21日,西南联大校友会召开一多先生追悼会,朱自清出席并讲了话。他一开头便愤激地说: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惨遭暗杀,激起全国的悲愤。这是民主主义运动的大损失,又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接着,他详细地叙说了闻一多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首先告诉人们,闻一多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又详尽地介绍闻一多对神话、《楚辞》、《周易》、《诗经》等各方面研究的成就。他突出强调闻一多在学术上的伟大功绩,目的就在告诉人们国民党反动派残杀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学者,摧残了中国学术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激起了人们对敌人更大的愤恨。最后他悲愤地说: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常跟我们说要活到80岁,现在还不满48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枪下!有个学生曾瞻仰他的遗体,见他“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唉!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闻一多的全部遗著整理出版,这是对敌斗争的一种方法。他在给学生王瑶写信说:一多先生之死,令人悲愤。其遗稿拟由研究所同人合力编成,设法付印。后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闻一多的两次转向: 1.由狂放归于沉静 1912年,年仅13岁的闻一多从湖北乡间一户富裕人家来到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到西方文化。1922年他赴美留学专攻美术。从考入清华到1925年留美归来这十余年间,闻一多基本是沉浸在艺术与文学之间,对政治只是偶有所涉。 在回国近两年的时间里,闻一多耳闻目睹的都是阴谋、战争、屠杀,面对民族的巨大灾难,他再也难抑悲愤,发表了《贡献》、《罪过》、《收回》、《你指着太阳 起誓》、《心跳》、《一句话》等充满爱国激情和痛挞社会现实的诗歌。但火山喷发之后,他又备感无奈,最终走了一条文人的传统老路,躲进书斋,钻入故纸堆, 成了对世事过问无多仅求独善其身的冷静学者。 2.由“自由学者”转为斗士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闻一多等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从北京到昆明的大转移中,闻一多参加了历时两个多月、横跨湘黔滇三省共三千余华里的 步行团。对社会下层生活的真切了解,埋下了他思想变化的契机。同时他本人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迅速贫困化,使他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化。 闻一多的变化,是从1943年春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在昆明发售开始的。蒋介石在这本书中公开宣扬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专制主义。他不仅反 对共产主义,连自由主义也不能容忍,认为二者都是“文化侵略最大的危机和民族精神最大的隐患”。这是一向信仰民主自由的人们所难以接受的。闻一多这样写 道:“《中国之命运》一书的出版,在我个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我简直被那里面的义和团精神吓一跳,我们的英明的领袖原来是这样想法的吗?五四给我的影响 太深,《中国之命运》公开向五四挑战,我是无论如何受不了的。” 不久,闻一多偶然读到了延安诗人田间的几首诗,深为其中的战斗精神所震惊,立即写了《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一文公开发表,在大后方引起了一阵波动。 随后他又写了一系列针对现实的杂文,开始呐喊。同时他急切地阅读各种左倾书籍,详细了解共产党的各种情况。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中关于全延安只有“四个警 察”的记述使他印象极为深刻,认为“只有在那样的新社会秩序下,青年人才可以毫无阻碍地接受民主的教育。” 具有诗人浪漫气质的闻一多的转变是迅猛彻底的。他于1944年夏在罗隆基、吴晗的介绍下秘密加入民盟,并表示“将来一定请求加入共产党”。从此,他在共产 党的秘密领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争民主的运动中去。当然在内心深处他对学术并不能完全忘怀,曾多次对人说自己感到有些空虚,希望实现政治民主之后便回到书房 好好读十年、二十年书。但这已无法实现了,1946年7月15日,他在勇敢地作了《最后一次演讲》后,便被暗杀于昆明街头。

舟山国军胜利回师台湾,没有消息泄漏、没有兵员损失,有计划、有组织、人数多、时间短而成功撤退,是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堪比1940年二战时期法国北部敦克尔克盟军大撤退,值得今天的台湾军方和大陆军方总结经验.

万墨林有多少家产不太清楚,万墨林有的钱也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分一分的赚出来的

网络传播杂志官网

国家级媒体:就是由政府直接管辖,直接服务于国际及政府的官方媒体。我们常说的国家级媒体与中央媒体一般是重合的。可以认为,国家级别媒体就是中央媒体。

常见的中央新闻媒体有: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日报网、央视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新闻网、央广网、国际在线、中工网、环球网、今日头条等。

18家中央媒体名单及排序如下:人民日报、新华社、求是、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央国际广播电台、科技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 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法制日报、中新社。

其中正部级单位有2家:人民日报与新华社;副部级单位有9家:求是、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央国际广播电台、科技日报;正局级单位有7家:中国纪检监察报、 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法制日报、中新社。

这其中目前影响力最大的分别是人民日报、新华社与中央电视台,被称为中央三大喉舌。中央电视台在央媒之中排序虽然不高,那是历史的原因,最初时电视普及率不高,所以中央电视台影响力没有广播电台影响大。到现在随着电视的普及,中央电视台已经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

什么是电子杂志?? 电子杂志,则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由于计算机跨入多媒体世界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出版物。这种新型出版物就其内容而言,也具有上述纸读杂志的属性,是有固定栏目、按顺序连续出版的刊物。但是,由于它藉以存在的载体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不再是普通的凸版纸、胶版纸,而变成了磁盘或光盘,这就使得电子杂志与一般的纸读杂志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电子杂志的优势 1.首先,电子杂志是机读杂志,它可以借助计算机惊人的运算速度和海量存储,极大地提高信息量; 2.其次,在计算机特有的查询功能的帮助下,它使人们在信息的海洋中快速找寻所需内容成为可能;3.再者,电子杂志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是声、图、像并茂,人们不仅可以看到文字、图片,还可以听到各种音效,看到活动的图像。 4.总之,可以使人们受到多种感官的感受。加上电子杂志中极其方便的电子索引、随订注释,更使得电子杂志具有信息时代的特征。但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电子杂志目前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大约于1993年在深圳由海天电子图书公司首次开发成功。 电子期刊是什么? 电子期刊(Electronic Journal),有的称为电子出版物、网上出版物。【百科】 我上次读的一本有实体书,但是不知道在报刊亭能不能买到。 电子期刊从投稿、编辑出版、发行订购、阅读乃至读者意见反馈的全过程都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任何阶段都不需要用纸,它与传统的印刷型期刊有着本质的区别。【百科】 价格好像是按书来收的,我买过一本5块,也可以包月。 希望对你有帮助。 电子杂志是什么 是电子版的只能用电子产品看,比如:手机,MP4,电脑 网络期刊和电子杂志的区别? 10分 网络期刊即网络型的电子期刊,可分为纯网络电子期刊和一般网络电子期刊。一般网络期刊是指与印刷型期刊同时出版并提供网上服务的数字化期刊。 纯网络电子期刊从投稿、审稿、编辑、出版、发行、订购和阅读乃至读者意见反馈的全过程都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由一部或多部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构成的中心站通过网络与用户终端或计算机连接构成一个投稿、审稿、编辑、出版及发行的通信网络,任何阶段都不需要用纸。纯网络期刊充分利用网络条件和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改变了期刊出版的流程与方式。 电子杂志,则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由于计算机跨入多媒体世界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出版物。现在在互联网发展这么快的今天,产品的宣传推广,都在上面进行,而传统的宣传营销方式已经慢慢被淘汰,纸质的印刷成本较高,宣传方式单一,而电子杂志可以把传统的宣传方式搬到互联网上来,你宣传统的产品画册,宣传画册,通过电子杂志来实现,并且通过互联网来大力传播。 弱弱的问一下电子期刊是什么? 电子期刊就是平时你看的那些期刊(每周每月每季定期出的杂志)的电子化。 所谓电子化就是发到你的手机看的那种电子文档, 而不是寄到你家的那种纸质印刷的我们平时称为书一样的东西。在这里来说, 电子化就是无纸化。 做漂亮的电子杂志用什么软件好? 电子杂志制作软件目前主要有名编辑电子杂志大师、zmaker、zinemaker、poaker、iebook。他们有些会打出什么“基于xx技术,保证XX”、“全球第一XXX”等等这些嘘头,其实对于用的人来说都是没什么实际意义的,谁知道它是还是不是,对吗?并且电子杂志制作软件都会采用那样的“技术”,只是它一这么说你就觉得很牛。 对于用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有些什么功能,能不能做到你想要的效果,效果精美不精美,仅此而已。 简而言之,企业用户无论是做电子杂志还是电子期刊、电子画册、电子内刊,都适合用名编辑,这也是操作最简单功能最完善效果也是最好的。(-软件一直在更新,随着版本的升级功能越来越强) 个人不想花钱的用户适合用IEBOOK,做相册适合用poco。zmaker和zinemaker都不是很推荐你用。(-这几个都停止更新好几年了) 至于做出来的模样,zmaker、zinemaker、poaker、iebook基本都差不多,看起来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外形不太精美,不过poco好看一点。名编辑是比较独特、大气的,看起来精致很多,几乎完美。 以下我都介绍一下他们吧: 名编辑电子杂志大师(有官网mingbianji)。 (1)最权威的企业级的电子杂志制作软件,好多 *** 、媒体、公司企业都用它,所以如果用于工作建议用它,这是唯一一款到目前为止还在经常更新的软件,每次更新总会有新功能,功能也越来越强,效果是所有软件中最精美的,具体你去官网看看就明白,好多案例; (2)唯一一个能支持导入PDF、图片转换成电子杂志的软件(其实也可以导入之后,以导入的东西为基础内容,继续进行编辑的,或者没有PDF/图片,也能直接进行制作,跟做PPT一样); (3)生成的格式也是以上一开始提到的软件中最多的:*.EXE、*.APP(苹果电脑离线浏览格式)、HTML(上传到空间服务器在线浏览)、手机版在线浏览格式、*.ZIP; (4)制作的时候,模板有仿真翻页的,也有左右滑动翻页,这里说的是电脑浏览的翻页方式,如果需要手机也仿真翻页或者左右滑动翻页,就需要在生成的时候设置一下就OK了; (5)还有一些基础功能:添加形状、文本、链接、图片、视频、flash、音频、动态文字、密码、书签、目录、url链接等等; (6)免费版以前不能输出,现在可以输出了,只是免费版会带有水印以及只能输出12页,这个软件既然是专门给单位用的,那么免费版就只是针对企业用户在购买前试用一下效果,而不是给不想购买的人免费用。还有在官网了解到,不购买软件也能花少量钱做电子杂志。没有破解版。 2.iebook(有官网iebook)。 (1)2012年网站更新了最后一个版本2011版本,到现在都没有再更新过了,可能是吃老本吧。首先要提醒下它是没有撤销功能的,比较奇葩,所以要小心记得保存文件。还有个人用用还是可以的,毕竟有破解版,免费版也能用,如果是企业用的就别用这个了,还是建议你买名编辑的来用,因为IEBOOK的bug很多,要是出现问题生成不了文件或者其他崩溃可能连他们官方也没法给你解决的。 (2)这软件有很多模......>> 电子期刊是什么 5分 百度百钉 baike.baidu/view/206133 电子期刊讲的比较详细你可以看看 电子杂志有什么优点与缺点呢? 跟纸质杂志相比,电子杂志更加精致,图文并茂。 而且如果附带的音乐动听额话,也会给读者更加享受的感觉。 具体的你可以看下徐静蕾的【开啦】。 电子杂志上面的“VOL”是什么意思? 就是期刊的意思.. 后面数字是几就是第几期.. 电子杂志和实物杂志有什么区别啊? 电子杂志通过网络传播;实物杂志通过纸媒传播电子杂志是精准互动的传播模式;实物杂志是大众化的传播模式电子杂志可以通过读者与企业互动或网站及时进行沟通;实物杂志则无法即时交流,互动性差电子杂志可以通过网站、电脑、光盘、其他存储介质长期保存;实物杂志是纸媒易损坏,不易长期保存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新闻网 光明网 央广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西藏网 中工网 党建网 中青在线 环球网 中国军网 法制网 海外网 中国搜索 参考消息网 中国警察网 消费日报网 中国侨网 未来网 中国发展网 正义网 中国消费网 中国安全生产网 中国煤炭网 中国海洋在线 求是网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理论网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理论中国网 人民论坛网;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新华社 新华每日电讯 瞭望 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周刊 解放军报 求是 光明日报 经济日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国日报 北京周报 半月谈 经济参考报 中国证券报 环球时报 科技日报 工人日报 中国青年报 中国妇女报 农民日报 法制日报 人民政协报 人民中国 人民画报 今日中国 健康报 中国劳动保障报 中国教育报 中国工商报 中国电力报 中国民航报 人民铁道报 人民邮电报 中国交通报 中国医药报 中国质量报 中国税务报 中国体育报 中国财经报 检察日报 人民法院报 中国建设报 中国环境报 中国文化报 人民公安报 中国水利报 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纪检监察报 中国审计报 金融时报 国际商报 中国商报 中国经济周刊 中华儿女 中国青年 中国妇女 瞭望东方周刊 《网络传播》杂志 《党建》杂志 中国经济时报 《紫光阁》杂志 中国组织人事报 中国气象报 中国绿色时报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消费者报 中国安全生产报 中国煤炭报 当代世界 中国海洋报 环球人物 《人民论坛》杂志 中国报道杂志 三联生活周刊。

销售人员无礼,会不停的打电话、发邮件,并且无礼的挂电话。投诉无门。

记者观察杂志官网

1、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字精炼。 2、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3、论文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使用外文字母与符号时,一定要分清斜体、大小写、上下角字母、数码的符合位置高低及使用规则。4、来稿文末应附带详细的作者简介(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学历、工作单位、职称、职位、研究方向)和作者联系方式(手机、联系地址、邮编、邮箱、QQ等)。5、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方便以后联系作者。6、来稿应该保证原创,严禁抄袭,来稿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作者切勿一稿多投。7、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8、稿件投到本刊之日期,三个月后不见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因人力有限,恕不另行通知。9、论文发表后,赠当期杂志1-2册,以供作者使用。10、本站并非记者观察杂志社,作者若向该刊投稿,请直接与记者观察杂志社编辑部联系。

《记者观察》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新闻观察杂志,创刊于1991年1月。创刊近20年来,以敏锐和深刻的观察,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以朴实真挚的人文情怀,深切关注社会民生和普通百姓。

科技传播杂志官网

1.记叙文一般都具备六要素,但有的记叙文,如果其中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响表达效果,是可以省略的。2.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来叙述的是第一人称,如《小桔灯》《孔乙己》等。采用第一人称来写,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如《皇帝的新装》。其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3.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为线索(3)以一事为线索(4)以一物为线索。(5)以作者的情感转变为线索

《科技传播》为国家级科技类学术期刊,《科技传播》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是一本面向科技界、学术界、传播界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科技类学术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820/N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6708)。《科技传播》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权威性和实用性,是值得信赖的优秀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文章在各单位均可用作调职、职称评定、升学、就业、以及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本刊的发行对象主要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以及各大专院校的师生等。

您可以到中国知网 上查找您要发表杂志的相关信息上面有杂志的官方网站和官方邮箱及官方联系方式《科技传播》杂志

会刊要看有没有合法正规的刊号应该属于国家级刊物(民间评级,新闻出版署从未有过评级)《科技传播》杂志 国家级科技学术期刊 详见百度空间

传记类杂志

《消失的地平线》,小说。有关文化和人生思考。三联书社出版的一版译本相当不错。《汉字王国》。深入浅出,讲了汉字发展,散文,图文并茂。《汪曾祺散文集》,例如人间草木,人间滋味。味淡意暖,凡俗闲事,一样高雅,《丰子恺散文集》,言浅意深,人生小悟,眼界通达。

是一种名人传记和当代高端人物报道为主的期刊,也是国内创办最早的人物传记类刊物,被读者、研究者及业界同行誉为“当代史记”,一度成为很多传记爱好者的案头必备杂志。。

我爷爷他们单位订的《老年之家》,关于老年人的生活,他还比较关心时政,平常也爱看《读报参考》。我姥爷呢对文革感触良多,会看些这方面的杂志,还有战争中比较厉害的“十大元帅”的传记,《今古讲坛》、《文史天地》。也会订本地的生活报,我是山东的啦我们家就订《齐鲁晚报》,有些新鲜事什么的。

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散文集,莫言的作品等,都是有种生活的智慧在里面(当然我阅历尚浅,不能看懂大概,但是经过书中所记录的人生观念,相信父母对世界会有更多的认识。然后在书的世界出远门,了解各地风情的书籍,感悟不同地域的生活方式,相信无论是父母还是我们都需要精神上环游世界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