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及作用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新时代,知识经济将成为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进程将大大加快,各国间科学技术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民族文化凝聚力的竞争日益加剧。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各国国民素质的竞争,开发人力资源,发展人力优势,是各国提高国际竞争的关键。 信息技术在迅速改变社会的同时,也给教育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它们为教育和学习突破时空的限制,为教育大众化的同时更加个别化和个性化提供了日益先进的技术支撑。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尤其是教育手段的变化使得传统教育正在面临着根本性变革。实现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和全民族的继续教育,构建开放灵活的终身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社会,是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教育部发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将发展远程教育,构建终生学习体系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倡导终生教育,建立学习化社会涉及众多因素,诸如:经济发展的程度、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文化价值的取向,法律保障体系的建立等等。终生教育被普遍认同是社会发展的综合结果,而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对终生教育的实践所起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 一、远程教育为终身教育搭建了平台 1、以学习者为主体 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于是在教育理论中不断探索,提出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然而在传统教育的实践中,受其形式和方法的束缚,却无法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和观念。在远程教育中师生处于分离或准分离状态,教师角色出现了明显的转换,由传统教育中的主导者变为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成了音像教材中的一个组合因素;学习者也从教育的对象变为教育资源的选择者,利用者。教育技术的界入,使得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确立。当今世界信息量激增,信息传输更为便捷,远程教育可以使全球的学习资源共享,学习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在人们多种多样的学习中,学习更是学习者主动的选择。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把人推到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上,人必须学会学习,在社会生活中主动地选择学习,否则就无法生存。 2、学习材料的个性化的设计 既然远程教育是以学习者为主体,那么远程学习材料的设计就应充分利用教育技术手段之所能,从人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征出发,考虑下述因素:学习主体的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化需求;不同学习主体对学习时空的特殊要求,人的生理发展、老化程度和认知特点对学习材料演示的方法、演示时间的要求;学习内容对虚拟学习环境的要求;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对学习媒体的选择与综合应用;人的认知、能力、情感的发展特征与远程学习形式、过程的相适应,以及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等等。这种强调个性化、个别化的学习材料设计要达到的目标是,任何人只要有学习需求,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学习材料,选择适合个人学习习惯的方式,进行最有效的学习,从而使个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注重对学习者的学习支助 远程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更具学习个别化的特征,学习由学习者控制,学习过程的设计特别要注重对学习者学习支助的设计。对学习者的学习支助要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中。学习支助,不仅仅是狭义的学习支助,只是答疑和批改作业,还要努力含对学习全过程多方面的的指导。一是要有比较详细的对个别详细进行指导的详细指南。突出学习目标,学习的重点的难点,指导如何控制学习过程,有效地分配学习资源的时间。二是要有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习不同的内容宜采用的不同学习技巧,如何有效地进行自我学习、小组学习和以教师为资源的学习。这要求学习过程有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多种途径和形式的交互设计。三是要帮助学习者学会自我调节。学习者要学会自我评价,并根据反馈,及时调整目标、内容、方法和进度,以使学习更符合个体的特征。。这样,以使每个学习者学会学习,对学习过程的选择都能达到整体的最优化
主体间性视角下现代远程教育师生关系的建构
[论文摘要]师生关系是远程实践活动中的主要人际关系,影响着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文章从人格关系、教学关系、关系三方面分析了基于主体间性的现代远程教育师生关系的特征,并提出了建构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原则,即平等原则、主体身份确认原则、学习共同体建构原则和情感关怀原则。
[论文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 主体间性 师生关系 现代远程教育是依托网络、卫星网络、网络、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通过多种媒体和多种交互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新型教育形态。师生关系是远程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要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发展与教学质量,对提升现代远程教育内涵,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基于主体间性的现代远程教育师生关系的提出 纵观教育史上关于师生关系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单主体说、复合主体说和主体间性说。单主体说又可分为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这两种理论各执一端,或者片面强调教师权威,或者过分重视基于学生兴趣、经验的自我发展,两者都是以主客二元论为认识论基础,要么把学生当做客体,要么把教师当做客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失败的惨痛。现代远程教育产生于20世纪后期,以建构主义理论、现代认知心等为理论基础,自诞生之日起,现代远程教育的师生关系就定位于复合主体论(也称双主体说),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师生双方都是认识者和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教师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教”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学”中。复合主体说是调和单主体说极端化的结果。但这一理论仍然没有脱离主客二元论的窠臼,在传统的师生主客体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师生“双主体”关系其实也是师生“双客体”关系。 复合主体师生关系的弊端制约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在后现代范式下,家们通过对以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的对立为人在世界中的统治、占有权提供内在根据的二元论进行解构,使主体失去了藏身之处,瓦解了主体,催生了“主体间性”哲学观。师生主体间关系理论消解了传统哲学的各种矛盾,把现代远程教育师生关系看做是主体间关系,把学生既当做认识者、学习者和实践者的主体,又当做被教育者认识和教育的对象主体。在师生主体间关系中,学生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是主体,学生在认识教师及其教育教学内容时是主体,在被教师认识和教育时也是主体。教师在认识和学生时是主体,在被学生认识和影响时也是主体。基于主体间性的现代远程教育师生关系是师生全方位的交往与互动过程,是师生知识交流、思想碰撞、智慧体悟、精神建构、能力相长、心灵沟通、情感共鸣、生命体验的过程。 二、基于主体间性的现代远程教育师生关系的特征 (一)在人格关系上,师生之间相互平等与尊重 现代远程教育主体间性师生关系倡导师生之间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即“我—你”“我们—你们”的关系,而非“我—他”“我们—他们”的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无论何时、何种场合都是具有平等地位的主体,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本质的、内在的平等,根本上提升了人作为人的地位与尊严。在这种交往结构中的教师和学生,各自都是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教学应该是自由民主、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形成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交往关系。 现代远程教育特殊性促成了师生间的平等与尊重。首先,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的特殊性有助于形成师生间平等与尊重的关系。远程教育学生都是在职成人,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技能、社会地位等,他们具有更强的自主意识、问题意识、自我发展追求。成人学生观念中并不存在教师权威的意识,远程教育中的师生只是在身份、责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的知识、经验常常超出老师,反 哺 现象很普遍,学生需要向教师学习,教师也同样需要向学生学习。学生尊重教师,教师同样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弗莱雷指出,只有建立在尊重、爱护、谦恭、相信他人的基础上,师生双方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彼此才会产生信任。如果没有尊重也就失去了平等对话的条件。其次,网络交流有利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网络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载体。在网络下,学生通过搜索可以获得自身所需的丰富资源,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减少。远程教师从导学者、助学者、督学者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独立性与个性发展,为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学习提供服务。网络具有的情境虚拟性和信息传递快捷性使得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师生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对学生来说非直接面对面的师生交流,感觉更方便、随意、无拘无束,师生之间畅所欲言,民主平等的氛围更浓厚。 (二)在教学关系上,师生之间达成对话与交往 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教学是一种交往和沟通活动,其本质上是师生的一种生存方式。叶澜提到:“如果从形态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师生真正意义上的交往,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相互来往,而是关涉到教育意义的`双向理解与生成,关涉到师生的本体性存在状态,关涉到师生主体间性的造就。交往是师生在没有内在与外在压力与制约的情况下,彼此真诚敞亮、交互共生的存在状态。现代远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等,以多媒体信息内容为中介的双向理解的对话与交往关系。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提供者,根据学生的特点、需求、知识的特性等将教学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传输至网络课程平台,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学习时间、学习条件等自主登录上网学习,师生之间不是主体与客体的人机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的交互,是借助多媒体资源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是教与学双边的共识、共享与共进。 远程教学的交往与对话,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与共享,而且也是师生之间人格、精神、情感的相互交流,教师从学生留言、作业等信息中捕捉灵感,获得启发、激励、人格的完善和学术的提高;学生也通过教师的讲解、指导,获得知识的增长,同时也受到教师的精神世界的影响,从而促进师生的情谊及学生精神世界的改造。可见,对话不仅是主体间的思想、认知共享融合的过程,也是主体间意义和情感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双方精神的变革过程,是双方意义建构和实现生命价值的过程。 (三)在关系上,师生之间相互沟通与理解 现代远程教学过程以对话与交往为基本途径,目的是实现师生间的理解与沟通,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远程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在彼此认可与规范性背景下存在着某种协调,双方都能使自己的意向为对方所理解。远程教师的使命就是帮助学生理解和、理解他人、理解自己,如果学生对教师的使命无法理解,那么连单纯的知识传授都难以成功。现代远程的意义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对自我探究、自我实现的追求,在于对学生进行整体的精神建构,如果没有理解,教育的目的也就无法实现。远程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都把对方看做是正在与“我”言谈的人,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他的情感与理性、直觉与感觉、思想与行动都参加到“我”与“你”的对话中。通过相互的倾诉和倾听的对话,进入对方主体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充分解对方。这也意味着自我主体向对象主体敞开了心灵世界,让对方理解了自己。远程教学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更能加深师生之间的理解、宽容和博爱,对话与交往本身就是学生思想品德、个性、合作精神培养与形成的土壤。 师生心灵的交互,情感的相通与育人功效是密切相关的。远程教育师生在饱含热情、真诚的互动中,教师以自己精湛的教学技能、高尚的人格魅力、崇高的情操教育学生、激励学生、感染学生;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帮助、尊重和信任中学会倾听、表达,合作与独立,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促进自身知识的增长、精神的充实和人格的提升。 三、建构现代远程教育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原则 (一)平等原则 民主平等原则是构建主体间性的现代远程教育师生关系的首要原则、基本原则。真正的教学交往是以民主平等为基础的主体间关系,一切等级压制、思想强迫、话语霸权、人格歧视等都让位于平等的对话、投入的理解和真诚的合作。 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必须是民主性的教师,包括民主平等的思想、民主平等的作风、民主平等的教风,能与学生进行平等、坦诚的交流。远程教育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塑造成民主对话的典范,要尽力让等级和权力在教学过程中降到最小,要让师生双方在对话与交往过程中都享有平等的地位,要真情地关注每个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且始终和学生保持这种沟通和交流。现代远程教育教师要树立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要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处理教育教学,创造一种相互理解的交流氛围,以自己发自内心的热情去了解、容忍、接受学生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感情源源不断地注入学生的心里,让师生之间发生强烈共鸣。 (二)主体身份确认原则 交往主体客体化是传统师生关系的实践过程的最大缺陷。交往主体客体化是指交往的一方不把另一方看做是与自己相同的、自由自主的主体,而视为客观对象物和实现主体目的的手段,这种交往使一方失去了自由平等的地位,而为另一方所统治和支配,实际上,也就陷入了学生是理论上主体、实践中客体的现实悖论。教育者把学生当做客体来认识,就不可能把学生当做主体来形成,即使把他当成主体来形成,由于把他当做客体来认识,认识到的是学生客体发展规律而不是学生主体发展规律,因此也不可能以形成主体的方式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现代远程教育师生在人际交往中,双方能否意识到自己和对方都是主体是能否形成主体间性关系的关键。因此,要建构主体间性的现代远程教育师生关系,必须消除主体客体化的倾向,真正在思想上、行为上确立教师、学生各自的主体身份。 从古至今师生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不管是教师、学生还是都把教师当成主体,教师主体身份的确认是顺其自然的。而学生主体身份的确认则是实现现代远程教育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关键。“学生中心论”在历史上第一次将学生的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它忽略了教师的作用,而使学生成了放任自流的主体,实践中导致了教学的失败,无法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复合主体说把学生当成学的主体、教的客体,理论上的主体、实践中的客体,同样无法形成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现实中,长期以来远程教育教师思想中固守着学生是知之较少者,需要被指导、被教育的观念,自然而然地以长者的身份、教育者的身份包揽一切。成人学生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也习惯了教师的安排与指挥,尽管学生内在具有自由自主的本性,但也被这种思维定式所压抑,以至于教师和学生都理所当然地把学生当成客体。因此,打破惯性思维,真正使师生及整个社会都树立学生是主体的观念,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行为是构建现代远程教育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重要环节。 (三)学习共同体建构原则 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师生之间的交往通过网络虚拟情境实现实时与非实时的交流与互动。这一情境包括物质的、制度和氛围,三者共同作用形成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理论体系和意识形态进行自由、理性的讨论的“空间”。在这个领域中,远程教师和学生作为平等的谈话主体,可以自由地公开表达他们的意见,理性地进行对话和协商,民主地讨论各种感兴趣的话题;每个人都拥有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参与对话和讨论的资格,但谁都不能成为“话语的霸权者”,交往主体之间以一种自由平等方式,通过谈话的双向交流,形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自由的“思想场域”。 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要求远程教师以平等中的首席身份参与教学,创造更多平等交流的机会和场景,学生也真正担当起合作者的角色。教学活动中,远程教师不再是教学的控制者,而是以信任、尊重为基础和学生交往,站在学生的角度全面理解学生。远程教师与学生相互协作,不同学习者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形成的不同假设和推论,通过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游戏等产生互动效应。远程学习者一方面要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要学会了解、理解别人的想法,并不断地分析、反思和判断,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思考和洞察。在这一场域中,学生开放心态、凸现主体性、张扬个性、释放创造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是生命运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四)情感关怀原则 远程教育时空分离、师生分离的教育形式,一方面要求学生主动提出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升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师生间客观距离的存在也易造成真实教育情景作用的遗落,人格影响的丧失和人际关系的冷漠。 主体间性师生关系渗透着教育情感关怀。情感是制约品德和人格形成的最直接因素,具有对行为的直接导向性。情感来自于人对待事物的态度体验,网络式的教育情感可以来自环境的气氛,更主要来自他人的影响。交往教学中,教师要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学生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远程教师应以参与者的角色融入教学活动,以丰富的情感与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影响学生,把对学生的热爱、体谅、关怀、同情、帮助等情感体现在对待学生的言行和态度上,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同时,远程教师也从学生在这种影响下呈现出来的多样化情感表现中获得理解、体谅,在相互沟通和融合中产生情感体验。这种交流与沟通渗透着情感的关怀、人文的关照,真正确立了学生人的价值与尊严。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远程教育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及作用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新时代,知识经济将成为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进程将大大加快,各国间科学技术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民族文化凝聚力的竞争日益加剧。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各国国民素质的竞争,开发人力资源,发展人力优势,是各国提高国际竞争的关键。 信息技术在迅速改变社会的同时,也给教育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它们为教育和学习突破时空的限制,为教育大众化的同时更加个别化和个性化提供了日益先进的技术支撑。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尤其是教育手段的变化使得传统教育正在面临着根本性变革。实现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和全民族的继续教育,构建开放灵活的终身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社会,是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教育部发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将发展远程教育,构建终生学习体系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倡导终生教育,建立学习化社会涉及众多因素,诸如:经济发展的程度、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文化价值的取向,法律保障体系的建立等等。终生教育被普遍认同是社会发展的综合结果,而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对终生教育的实践所起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 一、远程教育为终身教育搭建了平台 1、以学习者为主体 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于是在教育理论中不断探索,提出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然而在传统教育的实践中,受其形式和方法的束缚,却无法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和观念。在远程教育中师生处于分离或准分离状态,教师角色出现了明显的转换,由传统教育中的主导者变为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成了音像教材中的一个组合因素;学习者也从教育的对象变为教育资源的选择者,利用者。教育技术的界入,使得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确立。当今世界信息量激增,信息传输更为便捷,远程教育可以使全球的学习资源共享,学习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在人们多种多样的学习中,学习更是学习者主动的选择。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把人推到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上,人必须学会学习,在社会生活中主动地选择学习,否则就无法生存。 2、学习材料的个性化的设计 既然远程教育是以学习者为主体,那么远程学习材料的设计就应充分利用教育技术手段之所能,从人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征出发,考虑下述因素:学习主体的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化需求;不同学习主体对学习时空的特殊要求,人的生理发展、老化程度和认知特点对学习材料演示的方法、演示时间的要求;学习内容对虚拟学习环境的要求;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对学习媒体的选择与综合应用;人的认知、能力、情感的发展特征与远程学习形式、过程的相适应,以及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等等。这种强调个性化、个别化的学习材料设计要达到的目标是,任何人只要有学习需求,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学习材料,选择适合个人学习习惯的方式,进行最有效的学习,从而使个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注重对学习者的学习支助 远程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更具学习个别化的特征,学习由学习者控制,学习过程的设计特别要注重对学习者学习支助的设计。对学习者的学习支助要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中。学习支助,不仅仅是狭义的学习支助,只是答疑和批改作业,还要努力含对学习全过程多方面的的指导。一是要有比较详细的对个别详细进行指导的详细指南。突出学习目标,学习的重点的难点,指导如何控制学习过程,有效地分配学习资源的时间。二是要有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习不同的内容宜采用的不同学习技巧,如何有效地进行自我学习、小组学习和以教师为资源的学习。这要求学习过程有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多种途径和形式的交互设计。三是要帮助学习者学会自我调节。学习者要学会自我评价,并根据反馈,及时调整目标、内容、方法和进度,以使学习更符合个体的特征。。这样,以使每个学习者学会学习,对学习过程的选择都能达到整体的最优化
2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也是20年前,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关于加速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指示,我国电化教育重新起步,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序幕由此拉开。21世纪在即,处在这两个值得纪念的20年,展望未来,我们对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开创中国教育技术事业生机勃勃的新局面充满信心。一、邓小平教育理论指明了教育技术改革的正确方向,改革开放创造了教育技术发展的良好机遇1、发展教育技术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制定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他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示“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20年来,这些指示一直指引着我国教育技术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外落后了”,就“必须下定决心,急起直追”,“力戒空谈”的思想。2、教育技术发展是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少说空话,多办实事”的结果在小平同志的倡导下,党和政府积极支持教育技术的发展,几任政府领导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指引下,创造性地推动这项工作。由于我国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一直强调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要坚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具体实际,分类指导的原则,在“七·五”和“八·五”期间都提出了“中等学校和中小学校电化教育设备配备标准”,指导并推动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从目前的情况看,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中小学的应用,仍然基于视听媒体技术的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形式为主;基于电子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的远程教育形式已经在一部分学校中开始应用,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优化了教育过程,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效率,减轻了学生负担,促进了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改革。我国高校已经由视听技术向多媒体、网络化发展,进入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或地区提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启动或建设现代化教育工程”。据1995年底对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缺贵州省)的统计,“八五”期间我国教育技术总投资为115亿多元,其中财政预算内投入占80%,预算外投入占20%,平均每年投入23亿元。由于国家和地方对发展教育技术的重视,我国用于现代化教育的设备、设施在20年间有了突飞猛进发展,为教育现代化建设打下较好的物质基础,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2、音像电子教材建设不断满足需要音像电子教材建设作为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保证,多年来,一直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过去,我国教材建设形式单一,基本是文字教材“一统天下”。随着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教材的表现形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视盘、计算机软件等音像电子教材已成为我国教材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中小学的音像电子教材建设经历了从投影、幻灯(80年代初期)到录音、录像(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初期),以及到现在以多媒体组合教学形式为主的几个发展阶段。由于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以投影、幻灯、录音、广播、电视、录像、计算机等媒体优化组合的多媒体教学形式不仅是现在,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媒体形式。中小学使用的音像电子教材,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规划和组织建设。中央电化教育馆及地方各级电化教育馆为中小学组织编制了大量的投影、幻灯、录音、录像等音像电子教材。随着教育软件市场的发育和逐步规范,涌现了一批教育软件公司,生产制作符合学校需要的音像电子教材。一些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还自己开发制作了适合教学需要的音像电子教材作为教学的补充。截止到1995年底的统计,用于教育过程的音像电子教材,幻灯、投影片为8.3亿张,录音教材1716万小时,录像教材1708万小时,计算机教学软件28万个,光盘3.9万张。新媒体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有利于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引起了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有更多教师的应用和参与开发新的教育教学软件。我国广播电视大学的教材建设也发生很大变化,由借用普通高校的文字教材,配套录制“课堂搬家”式的音像教材,变为自行编制适于远距离教育要求的、相互配套的文字与音像电子教材。全国电大现有录像带167.9万盘,录音带198.7万盒。我国卫星电视教育开通了综合教育、电视大学教育、中小学教育等三个卫星电视频道,在北京地区通过35频道还播出一套综合教育电视节目,每天共播出5.1小时。使一些学校通过接收,选播,扩大了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软件供需之间的矛盾,逐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3、现代教育技术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随着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广泛开展,研究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受到了各级领导和从事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重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科研已经从早期的媒体对比型研究、学科专题型研究向以整体、综合为主的实验研究过渡。各级电教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了一支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队伍,开展了一批对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课题。如: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研究、中小学音像电子教材建设的研究、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研究、我国基础教育实施现代化教育工程的策略研究、中小学校及职业技术学校电化教育设备配置标准的研究、中小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现状及其资源共享的实验研究、小学语文“四结合”的实验研究、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教学优化的实验研究、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等,取得了一批丰硕的成果。我国高校中的教育技术专家、学者在研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开展教育技术理论、方法,远程教育,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教学设计,资源共享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教育技术的发展发挥了前导和推动作用。我国远距离教育的研究,特别是在远距离教育的开放性和教学现代化方面的研究,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推动了全国广播电视教育改革和发展。“八五”开始,为推动农科教结合、燎原计划实施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国家教委组织开展了现代教育技术综合实验县的研究。全国有一批综合实验县,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宝贵的实验研究经验和成果,丰富和发展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4、建立了学科专业体系,形成了一支队伍在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教育技术学学科专业体系,形成了具有较强专业技术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育技术专门人才队伍。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已经在我国绝大多数师范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建立起来。非师范专业的高等院校,也有部分设立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技术学学科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等层次齐全人才培养能力。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呈现出勃勃生机。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支有理想、懂专业的专门人才队伍。这部分人才除了从从事教育技术相关专业工作的同志和教师中选拔出来,进行培养和任用者外,大部分是从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据1995年的调查,我国已有教育技术机构74849个,专职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人员达20万人,还有数十万兼职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教师,他们中的多数已经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在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这支具有较强专业技术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育技术队伍必将在实践、研究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5、探索了全面提高学生以及劳动者的素质的途径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先进媒体手段,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教师和教育技术人员充分利用录像、电影等媒体,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节目给学生们播放,使孩子们在形象生动的画面里和感人的情节中接受爱国家、爱集体、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一些中小学还建立了卫星电视接收站和校园有线电视网,收集了许多优秀教育电视节目、教育影片、VCD光盘、录像片定期为学生播放,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高等学校为加强思想政治课建设,编制了大量生动形象的音像教材,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开展中国的国情教育。由于改变了传统单一说教的方式,多种媒体教学,为学生所喜闻乐见。一些高校充分利用校园“有线电视台”,每周编制校内新闻和反映本校教师学生生活的专题节目,使大家了解学校工作,表扬先进,指出存在问题,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深受师生欢迎。中国教育电视台以及各省级教育电视台在播放教学节目的同时,积极开办教育新闻、教育信息和综合性教育节目,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介绍教育战线工作情况,宣传优秀教师、著名专家的业绩,使社会对教育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理解。中国教育电视台举办的百部爱国主义影片展播,受到社会好评。电化教育的开展为广大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并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组成部分。许多县电教部门以支农为己任,把当地农民急需的农业技术知识、商品经济知识、医疗卫生知识的录像节目送下乡,宣传了致富门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深受农民欢迎,直接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的地方把如《稻田养鱼》、《毛竹种植》、《烤烟技术》等录像片反复为乡村农民播放,使农民迅速掌握了致富技术。还有的县电教部门将扫盲识字与推广一、二项致富技术结合在一起,利用电教手段培训农民,也收到很好效果。1991年原国家教委表彰了天津市静海县等31个综合开展电化教育,在学校电教、教育电视收转站建设、农村实用技术推广等方面作出突出成绩的县为全国电化教育先进县。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势,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服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中电教手段得到广泛应用。职业高等专科学校、职业高中、大型厂矿培训中心都不同程度地开展教育技术工作。电力系统、人民银行系统利用专业培训录像带直接为基层岗位培训继续教育提供了形象教材,受到社会广泛欢迎。三、认真总结20年的基本经验,积极规划面向21世纪的发展蓝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我国重新起步的教育技术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历程,为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加快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思想,是我国教育技术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南,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教育技术重新起步与迅速发展,源自改革开放后国情的实际需要,来自经济振兴、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技术的发展要自觉服从、服务于“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适应与满足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积极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服务。教育技术实践领域涉及面宽,覆盖面广,必须在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依靠中央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与协作,才能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既要依靠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和必要的投入;又要坚持改革开放,引入市场机制,取得社会支持;还要发扬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科学,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为教育服务,为教育教学整体改革服务。在信息化过程中,要重视网络化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同时要注重各种现代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不能偏废。只有注意把“常规媒体手段”与“先进媒体手段”恰当结合,才能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教育技术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的组成要素。教育技术要深入学科、深入教学、深入课堂。要调动广大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始终围绕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开展工作,并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益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技术学科和事业的发展,要高度重视教育技术工作者和广大教师的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技术队伍,通过他们观念上的转变和实践上的努力,促进并支持教育技术的发展。电子媒体教材建设始终是教育技术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统筹规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持久地抓好这项工作。软硬件建设必须协调发展,政策和资金要向软件倾斜,使软件建设从数量上、质量上进一步缓解目前仍很突出的供需矛盾,逐步满足目前我国的迫切需求。20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两个层面上还显落后。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准确把握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进一步从战略高度规划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技术设备与信息资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整体改革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提出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的战略目标,也对教育战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带入21世纪,我们必须在深刻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定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战略。随着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的飞跃发展,即将来临的21世纪,许多新的技术将应用到教育领域之中,从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的情况看,数字化音像技术,广播与卫星通讯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都已应用到了教育与教学中。教育技术的内容和形式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发展趋势可归纳为:音像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卫星广播技术应用于远距离教学;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个别化交互学习;交互网络技术应用于通讯教学;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仿真教学。与此同时,当前的教学媒体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是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以及教学过程的智能化。从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看,国外教育技术正在学校教育、培训和作业技术三个方面向纵深发展。这些发展趋势和特点对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为跟上世界发展潮流,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策略应是:巩固发展以音像技术为基础的课堂多媒体组合教学;逐步推行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首先,要发展学校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实现教学现代化面对即将来临的21世纪,我国学校教育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于观念上的转变和随之而来的教学环境的改变。教育技术工作应高度重视对现代化教学环境的建设,重视教育技术对促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的研究。在基础教育领域,要进一步巩固发展以音像技术为基础的课堂多媒体组合教学,根据不同地区,加强分类指导,使大部分学校在不同层面上的教育技术水平有明显的提高,推动“普九”工作的巩固、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通过《全国电化教育“九五”计划》的实施,到本世纪末,全国城市中小学和县城中小学达到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一类电化教育设备配备标准的学校总数增长8%,有条件的乡镇中学、中心校和少数民族寄宿制学校达到二类电化教育设备配备标准;常规技术媒体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应用;现有卫星资源被充分用于教学活动,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和实验,少数学校和发达地区建立起校园网并与社会联网。通过全国中小学1000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工作,带动和加强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总结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开展教育技术的典型经验,指导并促进学校教育技术的全面开展。统筹规划,加强审定,引导教材制作企业的发展,使一体化设计的教材初步满足多层次、多规格的教学需要。在高等教育领域,根据高校的不同情况,建设不同层次的教学环境,把教育内容、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在教育技术的平台上。到2010年,使我国若干所高校的教育技术水平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各校都有应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多媒体教室,使其在数量上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建设校园网络,实现教学信息、图文资料和管理信息收集、存储、检索、调用的现代化,并与“教育科研网”联网,及时获取国内外信息资源。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实施的基础上,一体化设计教材。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意见》,初步完成高校教育技术机构的有机合并,使学校教育技术力量得到综合利用,运用教育技术的学科和教师范围有明显扩大。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建设远程教育设施,以自己的优势学科参与远程教育,使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在现代远程教育领域,面对世纪之交,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态势,要把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面向21世纪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逐步推行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必将进一步使教育领域产生深刻变革,促进教育现代化。它也将进一步突破传统教育时空的限制,扩展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大众化和终身化。同时,它将会推动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进一步扩大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需求,促进优秀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带动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成为国家信息产业发展以及整个经济发展的新的生长点,推动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将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不断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到2010年,基本形成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现阶段,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的公众和专业信息传输网络,形成以卫星视频传输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多元化现代远程教育专业传输网。充分发挥实力雄厚的研究性大学的优势,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通过各类高校的远程教育,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逐步提高公民的学历层次和科学文化素质,积极探讨经济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发展多种行业和专业的继续教育,为在职专业人员提供各种进修机会,满足各方面学习者多层次和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在少数有条件的地区和中小学开展中小学远程教育试点,扩展教育资源。提高师资水平;建设学习资源中心,开展家庭教育,提供学生主动学习的条件,推进素质教育。以中心城市为依托,逐步形成以省(直辖市)为主,统筹管理的现代远程教育区域网络。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解决老、少、边、穷地区教育问题,推动“普九”和“扫盲”工作,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到2010年前后,将使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不断扩展地区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在更多的地区、学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实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现代远程教育。在党和国家关怀下,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我国的教育技术事业,正以开创生机勃勃的工作新局面,迎接新世纪的曙光。我们将把握时代的脉搏,关注世纪教育技术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研究及实际应用,为社会、经济、教育的整体改革服务,为我国早日实现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执笔:刘雍潜、陈庆贵、张敬涛版权所有 Copyright 宜城中学 -黑夜舞 最佳浏览环境 IE5.0 800*600 分辨率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其影响波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促使了知识经济的崛起,世界文化的交汇,各国政治的公开和进一步的民主化。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有了根本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定,人在一生中不断学习,发展自己的潜能和不断选择未来被认为是人的基本权利。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已被普遍认同。 信息技术在迅速改变社会的同时,也给教育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它们为教育和学习突破时空的限制,为教育大众化的同时更加个别化和个性化提供了日益先进的技术支撑。 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尤其是教育手段的变化使得传统教育正在面临着根本性变革。在教育部发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将发展远程教育,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继续、终身学习有许许多多的途径和方法,现代远程教育是利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所进行的十分人性化、个性化的教育。因现代远程教育能打破时空的局限,教育学习资源的丰富,个性化的学习材料设计,有效的学习支助系统,费用相对比较低廉,使终生学习成为可能;现代远程教育还因其与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步,人们选择远程的方式进行学习,能极大地提高人们的学习能力,学会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学习,从而利于人们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等优势成为人们终生学习的最佳选择。终身教育体系要求各级各类教育打破隔离、分割状态,互相衔接沟通、扩展延伸适应人们终身学习的需要。远程教育的发展正在使得各级各类教育的功能不断扩大,有了互相衔接沟通。扩展延伸的途径,打破了各类教育相互隔离的状况,以逐步做到相互沟通,使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能够成为现实。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不同于传统课堂教育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其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必然会与自身产生的必要性相关联。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爆炸”时代,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新学科、新专业、新领域的不断涌现,迫使人们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终身学习,而快节奏的生活又不得不使人们将远程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第一选择。在新时代,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是他社会生存能力的重要表现。上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著名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中对现代劳动者的素质描述为: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许多发达国家也在人才素质结构内涵的总结中提出,要培养人的继续发展能力、学习能力、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的迅速反应能力、新知识的及时吸取能力、以及知识的更新和创造能力。 参与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人构成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入学资格的群体,他们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①以成年人为主体,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大;②在职学习者居多,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突出;③大多具有鲜明的行业、职业背景,报名入学时专业选择取向要求高;④学习动机呈多样性,学习压力因素各异;⑤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强;⑥有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不迷信教师,能批判性地接受学习;⑦在校学习期间,对社会动态反映敏感而又快速;⑧学分制管理、按课程注册学习,学生学习过程呈个别化趋势;⑨学习手段、方式、时间出现明显的变化;⑩学生与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处于准分离状态,校园氛围影响甚小。在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中又应该如何来培养人们掌握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培养呢?著名国际远程教育学者德斯蒙德·基更认为,面向21世纪终身教育的远程教育有两种模式:即以群体为基础的远程教育模式和以个别为基础的远程教育模式。并分析了远程教育的主要特征:远程教育有潜力开设全球性课程;教育和培训的个别化;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个人化;远程教育极好地适合了个人随处移动和到英特网上学习的需求;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快速地反馈;比其他的办学形式更便宜;技术使得远程面对面的教学成为可能等。他从远程教育对教育技术的使用和远程教育具有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来分析远程教育的特征。现代远程教育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运用多种媒体和多种交互手段帮助学习者更方便更有效学习的一种教育形态。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于是在教育理论中不断探索,提出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然而在传统教育的实践中,受其形式和方法的束缚,却无法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和观念。在远程教育中师生处于分离或准分离状态,教师角色出现了明显的转换,由传统教育中的主导者变为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成了音像教材中的一个组合因素;学习者也从教育的对象变为教育资源的选择者,利用者。
大学生毕业论文提纲范文模板
导语:论文提纲体现我们的总体思路,有助于把握论文的全局,从而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下面是我分享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提纲的范文模板,欢迎阅读!
提纲撰写范例一(列写简单提纲)
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一、绪论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二)2012年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三、结论
提纲撰写范例二(列详细提纲)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一、绪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
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具体市场分类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
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
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
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三、结论
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呼应开头的序言。
论文目录
致谢 第1-8页
摘要 第8-9页
ABSTRACT 第9-12页
插图清单 第12-13页
插表清单 第13-14页
第1章 绪论 第14-19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14-17页
·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17页
·研究技术路线 第17-19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第19-35页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第19-21页
·区域概况 第19-20页
·地形地貌 第20页
·水文气象 第20-21页
·社会经济 第21页
·区域地质条件 第21-23页
·地层 第21-22页
·地质构造 第22-23页
·岩浆岩 第23页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第23-24页
·矿区概况 第24-35页
·矿区地质条件 第24-27页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第27-32页
·矿体赋存特征 第32-33页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第33-35页
第3章 F1断层特征分析及开采方案 第35-49页
·地球物理勘探 第35页
·水文地质钻探 第35-37页
·断层空间特征分析 第37-38页
·断层带内填充物分析 第38页
·抽水试验 第38-40页
·断层带水文地质特征 第40-41页
·围岩稳定性分析 第41-48页
·上层矿体围岩岩石质量评述 第41-45页
·下层矿体顶板围岩岩石质量评述 第45-48页
·开采方案分析 第48-49页
第4章 矿坑涌水量预测 第49-65页
·充水条件 第49-50页
·地质模型 第50-51页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第51-52页
·模拟区范围及边界条件 第51-52页
·水文地质结构 第52页
·地下水初始流场及动态特征 第52页
·矿坑涌水量预测——数值法 第52-61页
·数值法简介及模拟软件选择 第52-53页
·数学模型 第53-54页
·数值模型 第54-59页
·模型识别结果 第59-61页
·矿坑涌水量预测 第61页
·矿坑涌水量预测——解析法 第61-63页
·水文地质参数确定 第62页
·涌水量计算 第62-63页
·预测结果分析 第63页
·矿坑排水系统分析 第63-65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第65-67页
·结论 第65-66页
·不足与展望 第66-67页
·存在的不足 第66页
·展望 第66-67页
参考文献 第67-70页
应用水滑石实时合成分离固化模拟核素铕钍
论文目录
致谢 第1-8页
摘要 第8-9页
ABSTRACT 第9-14页
插图清单 第14-16页
表格清单 第16-17页
第一章 绪论 第17-25页
·研究背景 第17页
·高放废液的来源、组成及安全处理处置 第17-19页
·高放废液的来源及组成 第17页
·高放废液的安全处理处置现状 第17-19页
·人造岩石固化研究现状 第19-20页
·水滑石简介 第20-22页
·尖晶石简介 第22-23页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3-25页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3-24页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4-25页
第二章 实验原理 第25-28页
·实时合成水滑石分离核素原理 第25-26页
·煅烧制备尖晶石固化核素的原理 第26-28页
第三章 实验部分 第28-34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第28-29页
·实验材料 第28页
·实验仪器及设备 第28-29页
·模拟核素分离固化实验方法 第29-31页
·模拟核素分离实验方法 第29-30页
·模拟核素固化实验方法 第30页
·模拟核素的分析方法 第30-31页
·模拟核素铕的分析方法 第30-31页
·模拟核素钍的分析方法 第31页
·模拟核素铕和钍共存的分析方法 第31页
·样品的表征与性能分析 第31-34页
·XRD 分析 第31-32页
·FT-IR 分析 第32页
·SEM/EDS 分析 第32页
·TG 分析 第32页
·尖晶石固化体化学稳定性测定 第32-34页
·PCT 粉末浸出法 第32-33页
·MCC-1 片样浸出法 第33-34页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第34-66页
·模拟核素铕的分离固化 第34-46页
·模拟核素铕的分离 第34-41页
·镁铝铕混合盐溶液以及硝酸铕溶液的滴定曲线 第34-35页
·pH 值对模拟核素铕去除效果的影响 第35-36页
·R 对模拟核素铕去除效果的影响 第36-37页
·铕初始浓度对模拟核素铕去除效果的影响 第37-39页
·含铕类水滑石的表征 第39-41页
·模拟核素铕的固化 第41-46页
·煅烧温度对包容铕尖晶石固化体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 第41-42页
·铕包容量对尖晶石固化体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 第42-44页
·浸出环境对包容铕尖晶石固化体稳定性的影响 第44-45页
·包容铕尖晶石固化体 MCC-1 法浸出结果 第45页
·包容铕尖晶石固化体的表征 第45-46页
·模拟核素钍的分离固化 第46-58页
·模拟核素钍的分离 第46-53页
·镁铝钍混合盐溶液以及硝酸钍溶液的滴定曲线 第46-47页
·更换沉淀剂原因分析 第47-48页
·pH 值对模拟核素钍分离效果的影响 第48-50页
·R 对模拟核素钍分离效果的影响 第50-51页
·钍初始浓度对模拟核素钍分离效果的影响 第51-53页
·模拟核素钍的固化 第53-58页
·煅烧温度对包容钍尖晶石固化体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 第53-54页
·钍包容量对尖晶石固化体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 第54-55页
·浸出环境对包容钍尖晶石固化体稳定性的影响 第55-56页
·包容钍尖晶石固化体 MCC-1 法浸出结果 第56-57页
·包容钍尖晶石固化体的表征 第57-58页
·模拟核素铕钍的同时分离固化 第58-66页
·模拟核素铕钍的同时分离 第58-62页
·pH 值对模拟核素铕和钍同时分离效果的影响 第58-59页
·R 对模拟核素钍铕同时分离效果的影响 第59-60页
·铕钍初始浓度对模拟核素铕钍同时分离效果的影响 第60-62页
·模拟核素铕和钍的同时固化 第62-66页
·包容铕钍尖晶石固化体 PCT 法浸出结果 第62-63页
·包容铕钍尖晶石固化体 MCC-1 法浸出结果 第63-64页
·包容铕钍尖晶石固化体的表征 第64-66页
结论与展望 第66-68页
参考文献
论文提纲怎么写如下:
1.内容要求:
论文提纲是对整个课题研究内容的综合设计与阐述,也是对于课题相关研究内容与研究走向的一个框架性的阐述与设计,所以研究者列出论文提纲,可以总体把控论文的思路。
2.书写技巧:
论文提纲的设计需要按照论文原有的设计思路与逻辑顺序进行整体的设计与书写,其中提纲的逻辑调理与内容设计较为重要,.提纲的书写顺序如下:
(1)先拟标题;
(2)写出总论点;
(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
(4)大的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再逐个考虑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直到段一级,写出段的论点句(即段旨);
(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
(6)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
二、论文写作范文模板样本(参考)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二)系统开发环境介绍
二、系统分析
(一)可行性研究 ---------------------------------------------------必须有
(二)需求分析 ---------------------------------------------------必须有
三、系统总体设计
(一)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功能模块图-----------------------------------------------------必须有
(二)数据库设计
概念模型设计(ER图)-----------------------------------------必须有
逻辑模型设计(二维表)---------------------------------------必须有
毕业论文提纲模板范文
论文提纲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便于作者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毕业论文提纲模板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题目:主标题 数据结构课程建设
副标题 ---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网络教学 asp 网络课程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关于网络教学的意义,以及我国网络教学的模式现状,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目录:
摘要-------------------------------------(300字)
引言-------------------------------------(500字)
一、网络教学(xx字)
1.1.网络教学现状-----------------------------
1.2.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分析-------------
1.3.网络教学的优势---------------------------
二、网络课程(xx字)
2.1.教育建设资源规范-------------------------
2.2.我国网络课程模式现状与问题的思考---------
三、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的理论基础(xx字)---------
四、网络教学平台功能描述(1000字)---------------
公告板--课堂学习--答疑教室--概念检索-------
作业部分--试题部分--算法演示--技术文章-----
--课件推荐--课件下载--资源站点--管理部分
五、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xx字)
5.1.课堂学习-------------------------------
5.2.公告板---------------------------------
5.3.概念检索-------------------------------
5.4.技术文章-------------------------------
六、数据库部分的设计与实现(1000字)-------------
七、用户管理权限部分的设计与实现(1000字)-------
八、结论(500字)
1.课题名称:
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
2.项目研究背景:
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xx,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3.项目研究意义:
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
4.文献研究概况
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计算机也是如此的。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
结构,以及组成结构的构件和基础;适用于结构的使用阶段,以及结构构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等施工阶段。本标准引进了现代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即将各种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都视为随机变量,使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统计数学的基础上,并以主要根据统计分析确定的失效概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属于“概率设计法”,这是设计思想上的重要演进。这也是当代国际上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发展的总趋势,而我国在设计规范(或标准)中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迄今为止采用最广泛的国家。
1. Xianmin Yang, Shenqguan Yu,& Zhong Sun. The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annotation on Chinese readinglevel in primary school of China [J]. British Journal of EdcuationalTechnology, 2013, 44(1):95-111.【SSCI, Impact Factor:2.139(Year 2012)】2. 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使用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刘禹; 陈玲; 余胜泉 中国电化教育 2012-08-103. 课堂网络教学环境对学生视力的影响研究 余胜泉; 张洪锐电化教育研究 2012-07-014. 《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2-05-10;5. 《网络教学平台的选择和分析模型研究》,王志军;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12-05-01;6. 《从游离到消融:技术进入教学的质性研究》,曹培杰; 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2-04-10;7. 《泛在学习资源在移动终端上的自适应呈现模型设计》,高辉; 程罡; 余胜泉; 杨现民,中国电化教育,2012-04-10;8. 《数字原住民的提出、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曹培杰; 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12-04-01;9. 《分布式认知研究述评》,刘俊生;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 2012-02-01;10.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研究的领域与趋势》,刘俊生; 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2012-01-15;11. 《无缝学习空间的技术、资源与学习创新——2011年第十届mLearn世界会议述评》,刘军、邱勤、余胜泉、希建华,开放教育研究,2011-12-05;12. 《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的研究,马宁、陈庚、刘俊生、丁杰、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2011-12-01;13. 《泛在学习资源建设的特征与趋势——以学习元资源模型为例》,余胜泉; 陈敏,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11-25;14.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进化模型构建》,杨现民; 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1-09-10;15. 《技术何以革新教育——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的革命”论坛上的演讲》,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第七期,P1-6。16. 《技术推动的学习模式——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2010)及其启示》,余胜泉; 陶丹,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1-06-15;17. 《泛在学习的内容个性化推荐模型设计——以“学习元”平台为例》,陈敏; 余胜泉; 杨现民; 黄昆仑,现代教育技术 2011-06-15;18. 《网络课程的内容进化机制设计与技术实现》,谭霓; 余胜泉; 吕啸,远程教育杂志 2011-02-01;19. 《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评价系统设计》,吕啸; 余胜泉; 谭霓,电化教育研究,2011-02-01;20. 《学习元与学习对象的多维比较研究——学习资源聚合模型发展新趋势》,杨现民; 余胜泉; 王志军,开放教育研究 2010-12-05;21.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信息模型构建》,杨现民; 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0-09-10;22. 《小学移动英语学习资源设计》,冉敏; 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 2010-09-06;23. 《网络环境下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研究》,袁华丽、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第7期,P13~22;24. 《面向职业教育的行动导向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彭飞、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P173~180;25. 《基于EduTools的网络教学平台测评》,王志军、余胜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P73~78;26. 《从Sloodle看三维虚拟学习环境的发展趋势》,蔡苏、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10-04-05;27. 《面向过程的学校信息化建设评价及成熟度模型建构》,马宁、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2010-02-01;28. 《交际性教学法在英语移动学习中的研究与实践》,杨丽娜、余胜泉,《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年第4期,P46~51;29. 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大幅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何克抗; 余胜泉; 吴娟; 马宁; 赵兴龙; 袁磊; 齐媛,电化教育研究,2009-02-0130. 《学习资源标准的新发展与学习资源的发展趋势》,程罡、徐谨、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第4期,P6~12;31. 《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余胜泉、赵兴龙,《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第8期,P33~40;32. 《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余胜泉、程罡、董京峰,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第3期,P3~15;33. 《“学习元”运行环境的设计与实现》,程罡、余胜泉、杨现民,《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P27~36;34. 《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余胜泉、杨现民、程罡,《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P47~53;35. 《开放视野:让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走向专业发展》,孙众、余胜泉,发表于《开放教育研究》,2008/第14卷6期.P84-88;36. 《数字教材的立体化出版》,余胜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8/0337. 《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的新发展》,马宁、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8-05-1038.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描述与促进策略研究》,梁文鑫; 余胜泉; 吴一鸣,教师教育研究 , 2008年 01期39. 《面向教育行业的信息化知识库系统的框架研究》,谢晓林; 程罡; 刘琦; 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 , 2008年 04期40. 《手持式设备让我们与古诗走得更近》,冉敏; 余胜泉; 刘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2008年第1期41.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One-to-One Learning inChinese Classical Poem Education》,MinRan,ShengQuanYu,JunLiu,The 5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Wireless, Mobile and Ubiquitous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WMUTE2008国际会议,EI检索) :123-12742. 《Research on the Communicative Mobile English LearningMode》,JunLiu ShengQuanYu, MinRan,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Mobile andUbiquitous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WMUTE2008国际会议,EI检索) : 60-6443.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改善措施分析》,陈杰、陈玲、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7/0544. 《课外移动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张晋梅、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 2007/06 ;45. 《技术进入到教育中的最高境界是技术的“消融”》,余胜泉,信息技术教育,2007/0446. 《中学混合式学习的教学实施模式》,谢非、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 2007/11,P79~8347. 《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的研究》,张晋梅、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 2007/1048. 《移动学习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应用》,余胜泉信息技术教育 2007/0849. 《辨析“积件”“学习对象”与“学习活动”——教育资源共享的新方向》,余胜泉,杨现民, 《中国电化教育》 2007年第12期,P60~65;50. 《“一对一”课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变革》,余胜泉 陈玲, 《中国电化教育》 2007年第6期,P25~29;51. 《网络教学平台的新发展》, 谢晓林、余胜泉、程罡、黄烨敏,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P12-25;52. 《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7年第6期;53. 《基于手持式移动技术的教与学》,余胜泉 刘 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第3期,P9-10;54. 《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余胜泉、刘军,《中国远程教育》, 2007年第5期,P64-69;55.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误区分析》,吴娟、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10期P70~72+7756. 《教育信息化生态观与新技术教育应用的科学发展》,余胜泉,《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第9期特邀稿,P4~857. 《建设优质资源,保障信息化教学常规化》,陈杰、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9-10;58. 《区域性教育技术课题的管理与支持》,陈莉、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7-8;59. 《教育技术服务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4-6;60. 《城域网环境下多级分布式信息技术测评系统》,曹晓明、余胜泉,《教育信息化》2006年第8期P57~59+P6461. 《基于设计的研究的过程与特征》,梁文鑫、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P19~2162.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Project for the Rural Schools(MDEPRS) of China: Recent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Shengquan Yu,Minjuan Wang,Journal of 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 Vol. 22, issue 4, page 273~283.2006;63. 《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余胜泉陈莉,《中国远程教育》, 2006年第5期,P19~24;64. 《当代网校的困境与求存之道》,余胜泉、孙众,《中国远程教育》, 2006年第1期,P59-63;65. 《教育信息系统的进化与互联》,余胜泉、程罡,《中国电化教育》 2006年第5期,P88~92;66. 《区域性教育资源建设与整合》,马宁、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6年第2期,P66 ~71 ;67. 《E-learning时代高校教材的立体化出版》,余胜泉、张泽,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第2期,P56-59;68.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项目”实施理念与策略》,余胜泉 张文兰 何克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1期,P5-10;69. 《系统结构模式突破》,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2005年第11期,P 19~20,70. 《教育信息化进入深水区》,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第11期下,P 60~62,71. 《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余胜泉,毛芳,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P 18~23,二级学科最优期刊& CSSCI 172. 《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推进》,余胜泉,马宁,《中国电化教育》 2005年第11期,P14~19;73. 《在线测试分析与数据挖掘系统的设计》,开放教育研究,余胜泉、李世亮、谢小林,2005年第11卷5期,P72~7774. 《农村远程教育深化发展的几个方向》,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八期,P9-12;75. An exposition of the crucial issues in China’seducationalinformatization.Yu, S. Q., Wang, M. J., & Che, H. Y. (2005,Octobe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53 (4), 88-101。 (A leadingjournal indexed by 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76. 《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10期,P50-56;77. 《生态观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 2005年第6期,P26-29;78. 《校校通“应用为本”四方略》,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5年第3期,P52-65;79.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需重新定位》,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5年第2期,P58-61;80.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余胜泉、陈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四期,P27-31;81. 《论教学结构的实践意义——再答邱崇光先生》,余胜泉、陈玲,《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P21~26+P41。82. 《信息技术改进教学》,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一期,P7-8;83. 《面向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路秋丽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5年第一期,P75~79;84. 《建构基于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模板》,开放教育研究,孙迪、余胜泉,2005年第2期:71-77 2 CSSCI85. 《从网络互连到应用互连——校校通的通途》,余胜泉、程罡,《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86. 《教育资源管理新发展》,余胜泉、朱凌云《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9期。87. 《论论教学结构——答邱崇光先生》,余胜泉、马宁,《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88. 《教育信息化(2002)回顾与展望》,余胜泉、林君芬,《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2期。89.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余胜泉、朱凌云,《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3期。90.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先锋——“四结合”教改试验研究项目的回顾与展望》,余胜泉、吴娟、李文光,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三期;91.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余胜泉、杨晓娟,《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12期。92. 《基于Internet的教学模式》,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第四期,该文获多次转载和多本教科书(《现代教育技术》,何克抗主编,中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何克抗主编,全国高等院校理科类公共计算机课教材)的引用;93. 《网络教学平台的体系结构与功能》,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8期。94. 《基于Internet的教学系统》,余胜泉,发表于《中国远距离教育》(现为《中国远程教育》)1999年第六期。95. 《典型教学支撑平台的介绍》,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2001.296. 《网络教学的非量化评价》,张京彬、余胜泉、何克抗,《中国远程教育》,2000.1097. 《学习对象开发工具设计》,陈天、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四期;98. 《中小学信息技术环境下常见误区分析》,孙众、余胜泉,徐凤君,《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第三期。9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马 宁、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一期。100.《适应性学习——远距离教育发展的趋势》,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101.《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的现状与问题的思考》,林君芬、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2001年第二期。102.《Internet与我国教育的整合》,余胜泉,发表于《教育现代化》1999年第九期;103.《网络教学的评价模型》,余胜泉、刘宝艳、《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第一期。104.《城域教育网的设计与实施》,王耀武、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第五期;105.《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1年第六期;106.《网络课程评价》,朱凌云、罗庭锦、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第一期;10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余胜泉,《人民教育》2002年第二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心G36《中学物理教与学》2003年第4期收录。108.《浅谈教育资源库建设》,罗庭锦、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2002年第二期;109.《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余胜泉、马宁、何克抗,《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11期。110.《大型企业如何导入E-learning培训系统》,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2年第8期。111.《企业E-hr、KM与E-learning应如何结合》,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2年第10期。112.《如何应对加入WTO挑战》,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2年第12期。113.《国际国内网络教学质量认证》,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2期;114.《SCORM:E-Learning的国际技术标准》,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4期;115.《发挥特色推动国内外合作办学》,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6期;116.《国外网络教育的评价标准》,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8期;117.《解读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余胜泉、谢巍峰,《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10、12期;118.《从网络互联到应用互联》,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20期;119.《移动学习——当代E-Learning的新领域》,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22期;120.《寻找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 2004年第10期下P39~41;121.《网校临危如何应变》,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 2004年第10期下P56~59;122.《可共享对象参考模型研究》,余胜泉,俞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123.《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余胜泉,《中小学计算机教育》,2001年第6期;124.《信息技术与理科学科教学的整合》,余胜泉、林君芬,《福建教育》,2003年第9、10期。125.《反思信息化教学课堂》,赵美琪、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第11期。126.《探求可持续发展之路》,余胜泉,《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第12期。127.《通用试题库的组卷策略》发表于第三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1999年6月7日至9日,中国澳门)。128.《基于静态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余胜泉、古素梅,《现代教育技术》,2000年第8期129.《Adaptive LearningSystem Based on WEB》,ShengQuan Yu, KeKang He,发表于国际会议ICCE99(The 7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in Japan, November,1999)130.《中国“网校”的现状与未来》,余胜泉、何克抗,发表于《中国教育报》1999年9月6日第二版,《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题征文。131.《教育中的虚拟现实》,余胜泉,《教育技术研究》,2000年第2期。132.《网络教学平台技术专题》(《在WEB平台上交流》《构建个性化网络课程》《网上协作学习马宁》《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基于WEB的智能答疑系统》共5篇文章),余胜泉、何克抗、陈天、马宁等,《计算机世界报》,2000年6月12日C版。133.《信息技术与课程发展》,余胜泉,《教育技术研究》,2000年第3期。134.《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余胜泉,《教育技术》2001年第一期135.《基于Internet网络的适应性学习系统的研究》,余胜泉,发表于第三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1999年6月7日至9日,中国澳门)。136.《教育港依网而建——佛山教育信息网络系统工程分析》,何克抗、余胜泉、孙波,计算机世界2000年11月27日C4版137.《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林君芬、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第三册P67-73,被评为大会10篇优秀论文之一。138.《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第一册P167-172。139.《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框架的设想》,杨琰华、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第一册P786-793,被评为大会10篇优秀论文之一。140.《论中小学校的信息化空间》,李士亮、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1.《构建网络化学习的视音频服务和管理系统》,曹晓明、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2.《简述教学自动化研究》,马宁、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3.《网络测评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张京彬、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4.《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模式》,张京彬、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5.《教育资源库建设的观念与方法》,朱凌云、余胜泉,发表于高校教育技术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2001年12月,中国重庆)。146.《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研究》,杨琰华余胜泉,发表于高校教育技术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2001年12月,中国重庆)。其它发表在各种普及型报纸和刊物的文章在20篇以上。
论著 《基于协同理论的数字校园建设的协同机制研究》,王运武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首部将协同理论引入教育信息化领域的著作,首部倡导利用协同理论指导数字校园建设的著作。 《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王运武 陈琳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37.7万字,2008年6月第1版。 《现代教育技术》,陈琳 主编,王运武参编第二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9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解读》,顾明远 石中英 主编,刘臻 刘冬雪 王运武撰写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期刊论文 《近十年中国远程教育学习者辍学问题研究综述》,周静 王运武,《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研究综述》,杨曼 王运武,《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年第4期。 《让学习更开放和灵活:新兴模式和方法——首届开放及灵活教育国际会议(ICOFE2014)综述》(1万字),王运武,《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智慧校园的智慧性设计研究》,于长虹 王运武 马武,《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4年第9期。 《新兴技术如何变革高等教育——<2014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深层次解读》(1.1万字),王运武 周静 杨曼,《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年第4期。 《中新教育技术发展比较研究》(1万字),王运武,《电化教育研究》(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4年第5期。 《中国台湾地区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及其启示》(1.2万字),王运武,《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4年第4期。 《关联主义知识观要义阐释——网络时代知识变革的视角》(1.3万字),刘菊 王运武,《电化教育研究》(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4年第2期。 《大数据背景下数字校园建设的目标、内容与策略》,于长虹 王运武,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3年第10期。 《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概览及其启示》,魏先龙 王运武,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3年第9期。 《微型学习视野下的微课程设计及教学应用研究》,李小刚 王运武 马德俊 靳素丽,发表于《现代教育技术》(CSSCI)2013年第10期。 《教学视频支持下的网络时代个性化学习研究》,李小刚 靳素丽 王运武,发表于《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第13期。 《“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型发展研究——基于系统思维的分析思辩视角》(1.5万字),王运武,发表于《远程教育杂志》(CSSCI)2013年第2期。 《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的构建研究》(1.2万字),方兵 杨成 王运武,发表于《远程教育杂志》(CSSCI)2012年第6期。 《协同学视野下的数字校园建设——数字校园建设中的战略协同与团队协同》(2万字),王运武,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2年第7期。 《实现数字校园协同效应的八种作用机制》(1.8万字),王运武,发表于《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SSCI),2012年第3期。 《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研究的现状与未来》,王运武 陈琳,发表于《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年第1期。 《数字校园协同效应的产生及其提升策略》(1.5万字),王运武,发表于《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SSCI),2012年第1期。 《科研新手到专家的必备技能——学会学习隐性知识》,王运武,发表于《科技导报》(核心期刊),2011年第28期。 《协同学视野下的数字校园建设——数字校园系统的协同进化与协同发展》(1.1万字),王运武,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1年第10期。 《协同提升数字校园价值——基于数字校园建设案例的分析》(1.2万字),王运武,发表于《中国远程教育》(核心期刊),2011年第9期。 《毕业论文指导平台与普通网络方式实现指导的差异》,梁德深 王运武 詹斌 黄剑文,发表于《现代计算机》,2011年8月中旬刊(核心版,总第371期)。 《我国数字校园建设研究综述》(2万字),王运武,发表于《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SSCI扩展源)2011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11年第11期“教育技术”栏目索引) 《基层远程教育机构网络教学支持模式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广东省韶关市三种远教机构为例》(1万字),梁德深 陈胜兵 王运武,发表于《中国远程教育》(核心期刊)2011年第2期。 《自然辩证法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学的形成与发展》,王运武,发表于《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第3期。 《基于网络的学科信息传播平台——学科网构建研究》,陈琳 王运武 徐华平,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0年第12期。 《论信息化学习方式及其数字资源形态》(1.1万字),黄荣怀 陈庚 张进宝 王运武,发表于《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SSCI扩展源)2010年第6期。 《课堂话语分析初探》,孙杰 王运武 赵兴龙,发表于《现代教育技术》(CSSCI)2010年第9期。 《国外中小学数字校园:进展与启示》,王运武,发表于《中国远程教育》(核心期刊)2010年第5期,转载于《教育情报参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2010年第11期、《普陀教育技术应用研究》2010年第4期、《教育文化论坛》2011年第2期(文摘)。 《中小学数字校园优化发展的思考》,王运武,发表于《中国远程教育》(核心期刊)2010年第4期,转载于《普陀教育技术应用研究》2010年第3期。 《教育技术工作者角色的历史变迁——兼论新时期的历史使命》,王运武,发表于《现代教育技术》(CSSCI)2009年第5期。 《基于实践的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思考》,陈琳 周惠颖 徐华平 王运武,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09年第3期。 《教育信息化发展亟需转型》,王运武,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09年第2期,转载于《教育情报参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2009年第5期。 《中国教育技术改革发展三十年》(1.2万字),陈琳 王运武,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09年第2期,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 2009-07全文复印。 《多视角下的教育信息化透视》(2.36万字),王运武 陈琳,发表于《开放教育研究》(核心期刊、RCCSE权威期刊、CSSCI)2008年第3期,P37-46。 《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思考》,王运武 陈琳,发表于《现代教育技术》(CSSCI)2008年第8期。 《对国外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王运武,发表于《现代教育技术》(CSSCI)2008年4期。 《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王运武,发表于《中国教育信息化》(CSSCI扩展源)2008年1期。 《我国香港和台湾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及其启示》,王运武,发表于《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12期。 《思辨中演进的教育技术学》(1万字),王运武,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07年11期。 《功能情境主义与教学设计》,王运武,发表于《教育技术研究》2007年5期。 《论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王运武 王太昌,发表于《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年3月第120期。 《关于美国教育技术概念演化的分析与思考》,王运武,发表于《教育技术导刊》2006年第6期(总第018期)。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解决》,王运武,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增刊,收录于《全国基础教育论文集》,获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教学论文入选荣誉证书”。 会议论文 Information Literacy Status Investigation of Foreign Students in China and Its Training Strategy. Wang Yunwu, Inaugur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en and Flexible Education, 16-17 January 2014, Hong Kong. Analyses on Hierarchical Model of Teaching Skills Based on Multimedia Technology. Jie Sun, Cui Kang, YunWu Wang.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1, Volume 216, 516-521.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Environment, Ecoinformatics and Education (CSEE2011), August 21-22, Wuhan, China. (EI, ISTP) Exploration on Application of Simulation in Education. Yunwu WANG, Lin CHEN. 2011 Chinese Conference on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 Application (CCSSTA’2011), August 4-7, Huangshan, China.(ISTP)(2011年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 《立足学科建设,创建教育技术学人的数字化学术家园——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网建设回顾与展望》,陈琳 王运武 徐华平 刘连启,发表于2010年教育技术国际研讨会(ETIF2010)论文集《深化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韩锡斌 徐福荫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0。 《转型期教育技术学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王运武,发表于第八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2009)论文集《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陈琳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8。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问题探析》,王运武,录用于第四届全国教育技术博士论坛(The 4th Doctoral Forum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TDF2008),2008年10月。 《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王运武,发表于《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上册),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2006)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 报纸1. 《重构教育信息化产业生态链》,王运武,发表于《人民政协报》,第5645期(2010-05-26)第11版。2. 《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王运武,发表于《北京师范大学校报》,第217期(2009-06-10)第02版。3. 《治学经验介绍》,王运武,发表于《徐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报》(XZNU Postgraduate)第2期(2008年11月22日)。4. 《为国储才建奇功 敬文精神永流传》,王运武,发表于《徐州师范大学校报》-第401期(2008-10-20)-第03版:第3版。5. 《教育技术学及其对教育的影响》,王运武,发表于《聊城师范学院报》(2002年更名为《聊城大学报》),第9期 总第340期(2001年4月14日)。获奖 《中国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世纪变迁》,王运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编号:JSSKL2014JS003。 《从专科到博士——有梦想总会成真》,王运武,徐州市委教育工会“我的青春故事汇”征文荣获三等奖。 《教育信息化人才立体、多元创新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陈琳、蔡国春、李子运、黄如民、王帆、王运武,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 “教育技术学科网”,王运武 席春荣 徐华平 刘连启 王健,荣获第十六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高等教育组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一等奖,2012.12。 《基层远程教育机构网络教学支持模式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广东省韶关市三种远程教育机构为例》,梁德深 陈胜兵 王运武,第八届全国成人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二等奖。 “教育技术学科及专业发展的创新探索实践”系列论文,陈琳 王运武 张琪 徐华平 黄如民,江苏省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10。 《基于实践的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思考》,陈琳 周惠颖 徐华平 王运武, 江苏省高校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0。 《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王运武,北京师范大学“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征文二等奖,2009.9。 《转型期教育技术学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王运武,第八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2009)征文一等奖,2009.8。 《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王运武,江苏省2009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9.7。 《多视角下的教育信息化透视——价值哲学、社会学、生态学视角》,王运武,2007年中国教育技术年会征文二等奖,2007.11。 《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思考》,王运武 陈琳,第六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2007)征文二等奖,2007.10。 《功能情境主义与教学设计》,王运武,江苏省高校教育技术研究会技术委员会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工科专委会(华东北)2007年会征文三等奖,2007年8月7日。 《移动无线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王运武,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师范院校专业委员会教育技术征文二等奖,2006.11,证书编号:063030。 2008年4月,获得研究生朱敬文特别奖学金。(徐州师范大学朱敬文特别奖学金每年评定2名) 2001年,获聊城大学教育技术系(已更名为传媒技术学院)学术科研奖;象棋大赛三等奖;聊城大学网页大赛三等奖,摄影大赛鼓励奖。 研究报告1. 《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评估规范研究报告》(撰写约9.2万字),被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采用,完成时间:2010年3月。2. 《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规划研究报告》(共14万字,其中撰写约7万字),被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采用,完成时间:2010年3月。3. 《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发展规划(2011-2015年)评审稿》(1.4万字,主要执笔人之一),被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采用,完成时间:2010年3月。4. 《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规划及数字校园评估规范研究项目调研及专家咨询会纪要》(撰写约9万字),完成时间:2010年3月。5.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免费师范生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实施方案》(共3.7万字,其中撰写约2万字),被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采用,完成时间:2010年1月。6. 《总干事关于建立由教科文组织赞助的多语言学习网络空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草案)》(约1万字,参与撰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 UNESCO)采用,完成时间:2009年4月。
大数据面面观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4-10-01 期刊 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4-07-01 期刊 混合式教师专业发展学校(B-PDS)的思考与实践 赵可云; 陈武成;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4-05-01 期刊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何克抗 课程.教材.教法 2014-02-01 期刊 让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革命性影响——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何克抗 教育信息技术 2014-01-05 期刊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发展历程回顾与评述 何克抗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12-10 期刊 对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的学习与思考之六——对本《手册》存在的主要缺陷与不足的分析 何克抗; 赵文涛 电化教育研究 2013-12-01 期刊 对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的学习与思考之五——由“技术研究取向变化”所引发的关于“教育技术本质及未来发展”的争论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3-11-01 期刊 对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的学习与思考之四——关于“首要教学原则”与“四成分教学设计模型(4C/ID)”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3-10-01 期刊 对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的学习与思考之三——关于“情境理论”与“九种情境化教学策略”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3-09-01 期刊 教育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在哪里——如何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何克抗 中国教育科学 2013-08-31 期刊 对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的学习与思考之二——关于“复杂性理论”与“技术支持的复杂学习”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3-08-01 期刊 新课改 新课堂 新跨越——教育系统如何实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重大结构性变革 何克抗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07-25 期刊 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何克抗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3-07-10 期刊 对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的学习与思考之一——对“建构主义学习原则”和“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认识的深化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3-07-01 期刊 多媒体资源的词汇识别支持对于小学生英语听说学习的影响研究 梁文鑫; 何克抗; 赵美琪 电化教育研究 2013-05-01 期刊 概念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曹培杰; 王济军; 李敏;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3-05-01 期刊 显著提升对外汉语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探索——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深层理论思考 何克抗; 王冰洁 电化教育研究 2013-02-01 期刊 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读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12-12-10 期刊 写作文本中的意义逻辑及其计算 赵兴龙;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12-12-10 期刊 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写作文本分析 赵兴龙; 周序; 何克抗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2-11-25 期刊 国际上教学观念存在的弊端及原因剖析 何克抗 教育研究 2012-10-15 期刊 对语文、英语学科新旧课标的学习与思考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12-10-10 期刊 促进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思考 徐世东; 姚远; 袁磊;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12-09-10 期刊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深层理论思考——显著提升对外汉语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探索 何克抗 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理论研究 2012-07-20 国际会议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培养语文思维能力的实证研究——以儿童诗类选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 刘丽丽; 姚远; 何克抗 中小学电教 2012-07-05 期刊 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2-06-01 期刊 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上)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2-05-01 期刊 “设计研究”视角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 赵可云;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12-01-10 期刊 基于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的语文教学创新 何克抗; 马宁 语文建设 2011-12-01 期刊 多媒体资源的语音辨析支持对于小学生英语听说学习的影响研究 梁文鑫;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1-10-01 期刊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 何克抗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1-07-25 期刊 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界的一场重大争议 何克抗 现代教育技术 2011-05-15 期刊 海原教育新跨越——“跨越式”课题促进宁夏海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曹培杰; 何克抗; 王宗龙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05-08 期刊 关于《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的学习与思考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1-04-01 期刊 关于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自主创新 何克抗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1-02-15 期刊 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11-01-10 期刊 基于课堂视频分析对信息技术深层整合教学结构的研究 张海; 王以宁;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10-11-10 期刊 对美国“建构主义教学:成功还是失败”大辩论的述评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0-10-01 期刊 向我国电教界的光辉榜样南国农先生学习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0-09-01 期刊 提升区域内农村教师专业技能的六维途径 吴娟; 何克抗; 余胜泉 中国教师 2010-08-01 期刊 关于发展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深层思考(下)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0-06-01 期刊 关于发展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深层思考(上)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0-05-01 期刊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思路 何克抗 基础教育参考 2010-04-01 期刊 美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何克抗; 赵兴龙 基础教育参考 2010-04-01 期刊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选择 赵兴龙; 余胜泉; 何克抗 基础教育参考 2010-04-01 期刊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国际前沿研究述评 王永锋;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10-03-10 期刊 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如何创新?——2009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上的讲话 何克抗 现代教育技术 2010-03-01 期刊 基于学科教育整体视角的OAG设计原则——以PSMS系统为例 冀付军;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10-02-10 期刊 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对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启示 赵可云; 何克抗; 王以宁 开放教育研究 2010-02-05 期刊 运用“新三论”的系统方法 促进教学设计理论与应用的深入发展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10-01-10 期刊 由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谈教育技术学研究 赵可云; 何克抗 现代教育技术 2010-01-01 期刊 e-Learning时代教育公平观的新发展 赵兴龙;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0-01-01 期刊 教学设计自动化语义模型及其实现方法 魏顺平; 路秋丽; 何克抗; 李宇翔 开放教育研究 2009-12-05 期刊 基于区域协作的课题实施模式研究 贾建荣; 梁文鑫; 何克抗 现代教育技术 2009-12-01 期刊 21世纪以来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何克抗 现代教育技术 2009-10-01 期刊 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09-10-01 期刊 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较分析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09-09-10 期刊 基础教育信息化路在何方——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何克抗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9-07-20 期刊 作文教学的五“重”五“轻”现象 何克抗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09-07-15 期刊 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王光生; 何克抗 开放教育研究 2009-04-05 期刊 促进知识分享的教师合作机制探究 齐媛; 何克抗; 刘志波; 张生 现代教育技术 2009-04-01 期刊 教学设计电子绩效支持系统设计研究 魏顺平;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09-03-10 期刊 农远工程教学应用症结的调查研究 赵兴龙; 张雯; 何克抗 现代教育技术 2009-03-01 期刊 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大幅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何克抗; 余胜泉; 吴娟; 马宁; 赵兴龙; 袁磊; 齐媛 电化教育研究 2009-02-01 期刊 21世纪以来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何克抗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9-01-01 期刊 信息技术环境下问题解决教学实证研究 王光生; 何克抗 当代教师教育 2008-12-15 期刊 网络环境下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三效识字教学法研究 马宁;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08-12-01 期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六——“适时教学(JiTT)”模式 何克抗; 刘春萱 现代教育技术 2008-12-01 期刊 JiTT——Blending Learning理念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马萌; 何克抗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8-11-10 期刊 数学问题解决学习的人际交互环境设计 王光生; 赵兴龙;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08-11-01 期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五——“WebQuest”教学模式 何克抗; 曹晓明 现代教育技术 2008-11-01 期刊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公平创新试验研究 何克抗; 吴娟; 赵兴龙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8-11-01 期刊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之旅——阐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 魏顺平; 何克抗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8-11-01 期刊 基于文本挖掘的领域本体半自动构建方法研究——以教学设计学科领域本体建设为例 魏顺平; 何克抗 开放教育研究 2008-10-05 期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四——“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何克抗; 吴娟 现代教育技术 2008-10-01 期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三——“探究性”教学模式 何克抗; 吴娟 现代教育技术 2008-09-01 期刊 低年级小学生用字情况调查与分析——以广东、北京两地6所小学为例 魏顺平; 傅骞; 何克抗 语言文字应用 2008-08-15 期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二——“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何克抗; 吴娟 现代教育技术 2008-08-01 期刊 对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分析思考和新整合理论的建构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08-07-10 期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一——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分类 何克抗; 吴娟 现代教育技术 2008-07-01 期刊 论学习与创新——2007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上的讲话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08-04-01 期刊 用实际行动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何克抗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04-01 期刊 新版学生教育技术标准与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王永锋; 马萌; 王以宁;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08-03-10 期刊 数学教学支撑软件的研究设计与模型建构——以小学数学相遇问题探究工具的开发为例 冀付军;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08-03-10 期刊 新版ISTE美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及启示 王永锋; 马萌; 何克抗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8-03-01 期刊 聚焦跨越式 何克抗 信息技术教育 2008-01-01 期刊 从“学习使用技术”到“使用技术学习”——解读新版美国“国家学生教育技术标准” 王永锋; 王以宁;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07-12-01 期刊 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结构及课程体系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07-11-10 期刊 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何克抗 现代教育技术 2007-11-01 期刊 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学深化改革 何克抗 中国大学教学 2007-10-15 期刊 教育反思视界的技术努力与时代拓展——以网络教育形态为例分析 王永锋; 王以宁; 何克抗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7-10-15 期刊 网络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个案研究 张生; 何克抗; 齐媛; 丁楠 现代教育技术 2007-10-01 期刊 关于教育技术公共课精品课程的共建与共享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07-08-10 期刊 文本智能处理技术在远程教育元研究中的应用 魏顺平; 何克抗 中国远程教育 2007-08-06 期刊 从“建构性学习”到“学生有效参与”——论课堂教育技术之正业 王永锋; 何克抗; 王以宁 开放教育研究 2007-08-05 期刊 教学结构理论与教学深化改革(下)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07-08-01 期刊 教学结构理论与教学深化改革(上)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07-07-01 期刊 推进教学结构的变革 何克抗 中小学校长 2007-06-15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语料库的设计与开发 魏顺平;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07-06-10 期刊 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运用 何克抗 中国大学教学 2007-05-15 期刊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张生; 何克抗; 韩骏 中国电化教育 2007-05-10 期刊 以行动研究法探索英语教学——信息技术环境下交际式英语会话材料的应用 乔爱玲; 何克抗 现代教育技术 2007-02-01 期刊 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何克抗 软件导刊 2007-01-30 期刊 Microsoft Student Graphing Calculator支持下的函数学习 王光生;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07-01-10 期刊 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型研究及效果分析 张文兰; 何克抗 教育信息化 2006-12-20 期刊 当代教育改革路在何方(三)——孔子教育思想给我们的警示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06-12-01 期刊 孔子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何克抗 中国大学教学 2006-11-30 期刊 正确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及内涵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06-11-10 期刊 当代教育改革路在何方(二)——孔子教育思想给我们的警示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06-11-01 期刊 认知负载理论及其在E-Learning中的应用 袁磊; 何克抗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6-10-15 期刊 当代教育改革路在何方(一)——孔子教育思想给我们的警示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06-10-01 期刊 迎接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挑战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06-08-10 期刊 发达地区的教育信息化问题及其战略对策——以首都教育大战略促进首都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冀付军; 安宝生; 何克抗 开放教育研究 2006-08-05 期刊 教育技术能力等同信息技术能力吗?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中国教育报 2006-06-19 报纸 支持新课改的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研究 区建峰; 何克抗 课程.教材.教法 2006-04-30 期刊 学习设计和学习管理系统的新发展 曹晓明; 何克抗 现代教育技术 2006-04-01 期刊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 何克抗 中国信息界 2006-02-28 期刊 非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跨越式教学的策略研究 赵兴龙; 王光生; 郑良栋;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06-02-01 期刊 构建数字化教学环境——何克抗教授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内涵 王晓波; 魏宁; 何克抗 信息技术教育 2006-02-01 期刊 从绩效的角度出发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 任秀华; 何克抗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01-21 期刊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实施理念与策略 余胜泉; 张文兰; 何克抗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6-01-01 期刊 基于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的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 何克抗; 马宁 中国电化教育 2005-12-10 期刊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二) 何克抗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5-12-10 期刊 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05-11-30 期刊 建设三维立体化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材 刘志波; 何克抗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5-11-10 期刊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一) 何克抗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5-11-10 期刊 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和语文教学改革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05-10-10 期刊 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定位与实施 乔爱玲; 何克抗 开放教育研究 2005-10-05 期刊 基于绩效技术的企业培训 任秀华; 何克抗; 马宁 继续教育 2005-10-01 期刊 培训中学习与绩效的整合 任秀华 ; 何克抗 现代企业教育 2005-09-30 期刊 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 何克抗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09-20 期刊 基于绩效的企业培训教学设计 任秀华 ; 何克抗 中国培训 2005-09-18 期刊 语觉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何克抗 中国大学教学 2005-09-10 期刊 人类绩效技术与教学系统设计的比较分析 吴娟; 马宁;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05-08-30 期刊 面向应用的区域资源建设支撑环境探析 曹晓明;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05-08-10 期刊 以绩效为核心的企业培训教学设计 任秀华; 何克抗 职业技术教育 2005-07-01 期刊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何克抗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5-06-10 期刊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 何克抗 中国大学教学 2005-05-10 期刊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05-04-30 期刊 绩效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林君芬; 马宁; 林涛; 何克抗 中国电化教育 2005-04-10 期刊 计算机辅助测评(CAA)研究新进展——技能性非客观题的自动测评 何克抗; 许骏 开放教育研究 2005-04-05 期刊 基于计算机仿真的实验技能测评自动化研究 傅骞; 何克抗; 马晓强 中国远程教育 2005-03-10 期刊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下) 何克抗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5-03-10 期刊 《标准》制定的思路与意义 李克东; 邱玉辉; 王珠珠; 何克抗 中国教师 2005-03-05 期刊 《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 何克抗 中国教师 2005-03-05 期刊 协同工作支持在虚拟实验室中的研究与实现 傅骞; 何克抗; 曲朝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2-28 期刊 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何克抗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05-02-10 期刊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上) 何克抗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5-02-10 期刊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05-01-30 期刊 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何克抗 中国大学教学 2005-01-10 期刊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其影响波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促使了知识经济的崛起,世界文化的交汇,各国政治的公开和进一步的民主化。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有了根本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定,人在一生中不断学习,发展自己的潜能和不断选择未来被认为是人的基本权利。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已被普遍认同。 信息技术在迅速改变社会的同时,也给教育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它们为教育和学习突破时空的限制,为教育大众化的同时更加个别化和个性化提供了日益先进的技术支撑。 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尤其是教育手段的变化使得传统教育正在面临着根本性变革。在教育部发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将发展远程教育,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继续、终身学习有许许多多的途径和方法,现代远程教育是利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所进行的十分人性化、个性化的教育。因现代远程教育能打破时空的局限,教育学习资源的丰富,个性化的学习材料设计,有效的学习支助系统,费用相对比较低廉,使终生学习成为可能;现代远程教育还因其与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步,人们选择远程的方式进行学习,能极大地提高人们的学习能力,学会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学习,从而利于人们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等优势成为人们终生学习的最佳选择。终身教育体系要求各级各类教育打破隔离、分割状态,互相衔接沟通、扩展延伸适应人们终身学习的需要。远程教育的发展正在使得各级各类教育的功能不断扩大,有了互相衔接沟通。扩展延伸的途径,打破了各类教育相互隔离的状况,以逐步做到相互沟通,使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能够成为现实。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不同于传统课堂教育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其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必然会与自身产生的必要性相关联。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爆炸”时代,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新学科、新专业、新领域的不断涌现,迫使人们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终身学习,而快节奏的生活又不得不使人们将远程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第一选择。在新时代,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是他社会生存能力的重要表现。上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著名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中对现代劳动者的素质描述为: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许多发达国家也在人才素质结构内涵的总结中提出,要培养人的继续发展能力、学习能力、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的迅速反应能力、新知识的及时吸取能力、以及知识的更新和创造能力。 参与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人构成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入学资格的群体,他们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①以成年人为主体,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大;②在职学习者居多,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突出;③大多具有鲜明的行业、职业背景,报名入学时专业选择取向要求高;④学习动机呈多样性,学习压力因素各异;⑤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强;⑥有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不迷信教师,能批判性地接受学习;⑦在校学习期间,对社会动态反映敏感而又快速;⑧学分制管理、按课程注册学习,学生学习过程呈个别化趋势;⑨学习手段、方式、时间出现明显的变化;⑩学生与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处于准分离状态,校园氛围影响甚小。在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中又应该如何来培养人们掌握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培养呢?著名国际远程教育学者德斯蒙德·基更认为,面向21世纪终身教育的远程教育有两种模式:即以群体为基础的远程教育模式和以个别为基础的远程教育模式。并分析了远程教育的主要特征:远程教育有潜力开设全球性课程;教育和培训的个别化;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个人化;远程教育极好地适合了个人随处移动和到英特网上学习的需求;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快速地反馈;比其他的办学形式更便宜;技术使得远程面对面的教学成为可能等。他从远程教育对教育技术的使用和远程教育具有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来分析远程教育的特征。现代远程教育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运用多种媒体和多种交互手段帮助学习者更方便更有效学习的一种教育形态。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于是在教育理论中不断探索,提出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然而在传统教育的实践中,受其形式和方法的束缚,却无法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和观念。在远程教育中师生处于分离或准分离状态,教师角色出现了明显的转换,由传统教育中的主导者变为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成了音像教材中的一个组合因素;学习者也从教育的对象变为教育资源的选择者,利用者。
它可以把所有的课程在一个平台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