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中华医学杂志副主编

发布时间:

中华医学杂志副主编

中南大学二○一○年四月二十六日首届中南大学杰出校友名单及简介(按姓氏笔画排序)王传福,男,汉族,1966年2月15日出生于安徽无为。1987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获得物理化学学士学位;1990年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硕士毕业,并留在该院工作,历任副主任、主任、高级工程师、副教授。1995年2月,王传福毅然下海经商,在深圳注册了比亚迪实业。 现任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淀佐,男,汉族,1934年出生,辽宁省锦县人,中共党员,两院院士。现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名誉院长、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9年东北大学肄业,次年任东北有色金属局选矿科、冶金部有色金属管理局技术员。1961年中南矿冶学学院矿物加工与冶金专业毕业。历任中南工业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导师、中南工大副校长、校长, 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院长,是党的十三大代表和全国第八、第九届政协委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选矿学术委员会主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总经理高级学术顾问、美国矿冶学会会员。1990年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俄罗斯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2006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名誉院长、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邓起东,男,汉族,1938年2月生,湖南省双峰县人,中共党员。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61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历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现任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荣誉教授。左铁镛,男,汉族,1936年9月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左铁镛教授1958至1991年在中南工业大学任教,曾任中南工业大学副校长。1996年起任中国科协副主席;1996-2004年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兼任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合作教育协会理事等国内外重要社会职务。曾任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司司长,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等。刘德培,男,汉族, 1950年5月生, 安徽阜南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医学分子生物学家。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5年毕业于安徽蚌埠医学院医疗系,1981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生物化学专业,并获硕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化和分子生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87—199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院校长助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院校长,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刘德培院士现还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杂志副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委员,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协科技辅导员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研究生杂志副主编,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主编,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主编等职。孙永福,男,汉族, 1941年2月生于陕西省长安县,1962年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桥隧专业。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郑州铁路局技术员、铁道部第二工程局技术员、工程师、副科长、副处长、代处长、副局长、党委副书记、局长,铁道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共十四大、十五大代表,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余永富,男,汉族,1932年生,南召县人,中共党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选矿专业,1956年分配到长沙矿冶研究院工作,历任冶金部长沙矿冶研究院选矿室助理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长沙矿冶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教授,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兼职教授;中国稀土学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选矿学会理事、中国矿业联合会高级顾问、中国钢铁协会矿山技术委员会顾问。 张文海,男,汉族,1939年2月生,福建省长乐县人。196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冶金专业。有色金属冶金专家, 国家工程设计大师,全国劳动模范,2008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历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历任江西贵溪冶炼厂、安徽金隆铜业公司等国家重点工程总设计师。现任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李长进,男,汉族, 1958年8月生,广西贵港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77年至1982年初,就读于长沙铁道学院铁道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1982年至1994年,在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历任见习生,助工,工程师,设计室主任,处副总工程师,副处长,处长。1995年,在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任副院长。1996年至2002年8月在中铁二局历任副局长,代理局长,总经理,党委书记、董事长。2000年曾在中央党校第16期中青班学习一年。2002年9月至2006年9月,在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任副总经理、党委常委。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任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07年9月至今,任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执行董事、党委副书记,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杨毅,男,1965年10月生,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1984至1988年就读于中南工业大学金属材料专业。1988年11月至1995年就职于中国有色金属进出口总公司,1996年至1998年任中国有色新金属公司贸易部经理,1999年至今任北京鑫恒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现任北京鑫恒集团董事长。全国工商联直属会员、工商联冶金业商会副会长,清华大学EMBA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现就读于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梁稳根,男,汉族,1956年出生,湖南连源人。198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高级工程师。 三一重工主要创始人之一,现任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共十七大代表,全国工商联执委。是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全国杰出青年企业家、荣获全国百名星火带头人标兵、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中国杰出湘商、福布斯“中国上市公司最佳老板”、“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湖南省优秀企业家、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南省十大新闻人物之首等称号。 熊维平,男,汉族,1956年生于江西南昌。中共党员。1973年在江西冶金学院学习,后任冶金部南昌有色冶金设计院团总支副书记。1980年后在中南矿冶学院攻读矿物工程硕士学位和任教,1984年后在中南工业大学矿物工程系矿物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曾在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在职从事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问题研究。历任共青团湖南省委副书记、湖南省青年联合主席、中南工业大学校长助理、国际经贸学院院长、常务副校长兼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历任中国铜铅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铝业公司筹备组成员、副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等职,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总经理。现任中国铝业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戴永年,男,汉族,1929年生,云南通海人,中共党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1年云南大学矿冶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系研究生班毕业。现任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昆明理工大学真空冶金及材料研究所所长,云南省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有色金属冶金”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云南省“真空冶金”重点学科带头人鞠躬,男,汉族, 1929年11月生于上海,原籍安徽绩溪。1952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教授、主任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973”15人专家组成员“何梁何利基金”专业评审组成员, 陈嘉庚科学奖医学组评奖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专家咨询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中国解剖学会终生名誉理事,国际脑研究组织刊物编辑。

周殿元(1925.12.06~2012.08.26),男,1925年12月6日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家境清贫,父亲因失业,贫病交加50岁逝世,家庭生计多靠母亲做零工维持。他从小跟父亲熟读诗书古文。1937年秋在其姐姐的关怀资助下插班入大南关两极小学三年级,他很珍惜学习机会,加之天资聪慧、记忆力强,只用三年时间就学完了六年的课程,他用废瓶盖制成的擦鞋板,获市小学生发明奖。1940年12月以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并考入奉天省立第二国民高等学校(原第二工科学校,开英语课)机械专业。1944年12月又以全专业第一的成绩毕业并考取两所大学(放弃建国大学),1945年2月就读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部预科。八一五光复后转入本科学习。1946年3月当了青年军207师独立营的二等兵,1个月后同学们被调往野战医院、卫生大队及团卫生队当军医或看护。他利用3个月的看护期在苏家屯铁路医院跟随富永一郎院长等学习内外科和常规化验。但1946年7月在任职军医独立诊疗工作后才体会到,未系统学习临床课是当不了合格医生的。于是,他下定决心自修学校规定的必修基础课和临床课。他从旧书摊和旧货市场上收集了参考书;还幸运的买了一台日本军用折叠显微镜,一直带在身边用它作常规化验和微生物检查。1947 年夏至1948年,他利用午休、午夜和闲暇时间,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基本上自学完了所有的基础和临床理论。这期间,曾毕业于国防医学院的和世壁(大队长)院长,成为他的良师益友。不仅为他答疑解惑,而且还指导他掌握正规的物理诊断技术和诊断治疗性技术操作。此时,他已成为和世壁的得力助手,主持内科和化验室。周殿元虽整天陶醉在医疗、学习的氛围中,但他却身关国事、家事和天下事。在耳闻目睹了国民党政府、官员和军队的贪赃枉法、腐败堕落,走私贩毒,苛捐杂税等导致民不聊生的情景以及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人人平等的幸福生活、人民子弟兵官兵平等的光荣传统和八年抗战的丰功伟绩后,1948年11月辽沈战役一结束他便响应号召参加了解放军,任东北军区第五后方病院内科军医。当即带领1名护士接收82名内科病员,他为了尽快地熟悉病情,写好病历,做好诊疗工作,前一个月他吃睡在病房,日以继夜地工作。两周内完成了82份合格的病历,受到军区卫生部检查组的表扬。他连续4个月独立承担100余名内科病员的诊疗工作,显著提高了常见内科疾病的理论水平和诊疗技术的动手能力。1949年3月被调往绥化第六后方病院,诊治了50余例黑热病,积累了丰富资料。此间他撰写出第一篇论文—《以休克为主要表现的大叶性肺炎一例报告》,在全院大会上受到院领导表扬。1949年8月他被调至齐齐哈尔第一后方病院,由于当时所有科室主任都是留用的日本医生,所以他除诊疗病人外还为中日医护人员间沟通信息、翻译讲稿及外文资料。从那时起50多年来他一直不睡午觉,经常工作学习到深夜,忙时就通宵达旦。1950年春他为一位椎管阻滞病人成功地作了“小脑延髓池穿刺造影”,震动了全院日本专家,时年仅24岁。1950年夏日本医护人员回国后,他被任命为代理主治军医,负责90多张病床的病区诊疗工作。1951年春上海医疗队进驻医院,周殿元先后师从著名内科学及热带病学家钱惪教授、著名内科学消化系病学家林兆耆教授学习他们查房、会诊时的诊疗思维方法。又跟随著名内科学血液病学家(后任上一医病理生理教研室主任)朱益栋教授学习血液病;听完专为医院医生讲授的物理诊断学、实验诊断学及放射线诊断学课程。上海医疗队进驻的两年多时间里造就了一大批南方医院的技术骨干;周殿元是其中佼佼者之一。由于接受了上海第一医学院老专家教授的医风、学风和积极进取、赶超先进的学术思想,1951年他借助绥化六院黑热病的资料和诊治疟疾、血吸虫病的经验,在东北军医杂志发表了第一篇论文—《疟疾、黑热病、日本血吸虫病的鉴别诊断》。1951年,齐齐哈尔市流行性感冒流行,波及医院,他受命负责组织隔离诊治任务并于1952年在人民军医发表了第二篇论文—《流行性感冒之临床观察》。1957年校党委推荐他参加协和医学院举办的为期三个月的血液病研修班学习,此间接受到了正规、严格的临床与科研训练。为尽快培养这方面的相关人才,他回院后立即组建了消化、血液实验室及胃肠内镜检查室,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Schindler半可曲软式胃镜。1959年8月校党委批准他到上海第二医学院广慈医院进修。在上海的13个月期间,他除以主治医师身份负责20 张病床诊疗带教工作外,还在唐振铎讲师的指导下做了50 多例胃镜,跟随龚兰生讲师学习动静脉导管技术,又跟随孙桐年教授阅读X线胸片及胃肠片。1961年被任命为齐齐哈尔医学院内科教研组副主任兼附属医院内科副主任。1962年全军消化内科专业组成立。作为成员之一的他在会上做了《阿米巴肝脓肿60例临床分析及分型探讨》的专题报告,受到老专家们的瞩目,同时也解除了为什么在寒冷的北方地区有如此多的阿米巴肝脓肿的疑念。1969年10月迁校长沙,1970年春再迁至广州。当时他属“牛鬼蛇神”类,被隔离审查。7月解除隔离,他深感共产党的伟大,决心跟党走,以报答党和人民培养之恩。工作不久全国掀起开门办学的洪流。当时他患肺结核还在注射链霉素;又是重症黄疸型肝炎恢复期,肝功时有反复,经常发生低血糖。他不顾同志、家人劝阻,带领4名教员1名技术员日以继夜的工作,在一个多月时间,圆满完成了六个教学连队近千名学员的实验诊断讲课实习任务。1971~1972年他被委任第八学员队教学副组长,在队领导支持下进行了多种教学改革,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还帮助柳州市三所医院提高了诊疗水平,缓解了医生短缺的困难。柳州的医护同仁到现在还怀念着八队的领导和老师们。1973年为了重建规章制度和弥补闹革命期间漏学的新知识,他主持制订了《第二内科常见病诊疗常规》、《军医工作须知》;编写了45个消化、血液、内分泌、中毒疾病及最新诊疗仪器、药物的新进展专题。三年间每周三个下午或晚间开展讲座。并于1972年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前建立的“三室”(消化血液实验室、胃肠内窥镜室、超声波检查室)业务,其中结肠内镜在当时已处在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1979年独立设科的消化内科被总后批准为“全军消化专科中心”,他也实现了30年的夙愿,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同年,中心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又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第一军医大学第一个博士点,并成为第一位博士生导师。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他率领全科在内窥镜、大肠癌、幽门螺杆菌与海尔曼螺杆菌、胃肠道疾病诊治、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1995年“中心”升格为“全军消化内科研究所”;1998年被评为“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重点专科”;2000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02年第一军医大学内科学(消化系病)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周殿元曾担任总后第三~六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及荣誉委员兼第三、四届消化内科专业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系病学会第一~三届委员、第一届消化内镜学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会第一~三届常委兼临床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兼消化系病学会副主委、主委。曾任中华医学杂志第三~五届编委;中华消化杂志、内镜杂志及解放军医学杂志副主编。1985~1997年他被聘为国务院第二、三届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94~2002年被聘为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委员。现任广东省医学会名誉会长;现代消化病及介入诊疗杂志主编。1998年军委批准晋升为技术1级教授并暂缓离退。2012年8月26日,周殿元同志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7岁。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官网副主编

胡必杰,男,任复旦大学呼吸病研究所肺部感染研究室主任、呼吸科主任医师,兼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感染学组委员、卫生部全国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咨询专家、卫生部临检中心微生物咨询专家、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暨感染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联合会(INICC)理事,以及中华临床感染学杂志副主编、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国感染控制杂志、微生物与感染杂志常务编委或编委等职。

山东省检验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微免学会山东省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检验学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学会检验分会常务委员,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检验学会肿瘤标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成员,中国实验室认可委员会医学分会委员,《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临床检验杂志》编委《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编委,《中国实验诊断学》编委,《齐鲁检验医学》杂志副主编,《实用检验医师杂志》顾问。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主编

1996年,侯凡凡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在这医学科学园地里跋涉探索。她十分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起早贪黑,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在实验室里度过;实验需要人的血细胞,为了加速研究进程,她记不清有多少次将50毫升的针筒,扎向自己的手臂。常常是饿了啃几口面包,渴了喝几口冷水,困了饮一杯咖啡提神。迷人的异国风光、五光十色的他乡风情,她没有时间去欣赏,唯一的心愿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的先进仪器和实验条件,多出成果,快出成果,早日学成,报效祖国。她的时间几乎全部给了实验室、图书馆,全部用在听课、作报告、进行学术交流上。有时为了一个难题的破解,她反复试验,核对数据,不厌其烦。每次回到住处,人常常累得像散了架似的不想动弹。耕耘必有所获。留美3年多,她先后在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4篇,3次在美国肾脏病年会、国际肾脏病年会上作大会学术报告。

1996年,获欧洲透析、移植学会"杰出科学报告奖"。

1997年,获美国肾脏病学会"蓝绥带奖",同年又获国际肾脏病学会"研究员奖"。她由博士后研究人员晋升为首席研究员,为中国人争了光。侯凡凡的卓尔超群,赢得了国际专家的关注。

1998年,哈佛医学院和新加坡国家肾脏基金会同时给她发了聘书,任命她为高级研究员,年薪10万美金。在优厚的待遇面前,她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和追求,就是医治好更多的中国患者,毅然谢绝国外的高薪聘请,带着自己平时节俭购买的大量实验用品和资料,回到了祖国。回国后,她担任了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肾脏病中心主任,迅速展开了新的工作。

1999年,任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现为南方医科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

2003年,获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金星"称号。

2009年12月,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1年2月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2011年9月20日,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1年入选全国医患和谐典型人物。

2012年当选中国 *** 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012年当选开发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

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首次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低晚期慢性肾脏病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危险性,结果被一些国际上经典教科书引用,推动了临床医学界对此类患者治疗策略的改进,为提高肾脏保护疗效和治疗心血管并发症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为防治透析主要致死、致残并发症建立了新方法。她还通过系统的基础研究,发现了蛋白质氧化产物等促进肾脏病变进展和心血管并发症的新致病分子,阐明了透析相关淀粉样变的发病机制,为防治慢性肾脏病及其并发症提供了新靶标。

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5项,省部级重点基金3项。发表论著292篇,多次在国际肾脏病学会、美国肾脏病学会等国际学会获奖。获省部级以上科技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1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四项等荣誉。曾多次在国际主要学会获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

发表论著292篇,多次在国际肾脏病学会、美国肾脏病学会等国际学会获奖,获省部级以上科技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

曾获2003年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部级)、2004年和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奖项。

2003年获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金星"称号。

荣获"何梁何利奖"(2006年)、第二届"中国医师奖"(2005年)、第七届"丁颖科技奖"(2004年)和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金星"称号(2002年)。第六届"南粤巾帼十杰"

走上科主任岗位后,侯凡凡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始终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带动身边的每个人,每天在科室工作14个小时。她反复告诫全科人员,我们当医生的心里时刻要装着病人,能为病人节省一分钱的事我们都要去做,哪怕病人不理解,甚至我们受委屈也要去做。1999年5月的一天,清远的一位病人来到肾内科,请侯凡凡帮他造一个血管瘘,以便他继续透析。侯凡凡没有贸然答应他的要求,而是详细询问了他的病史,并为病人做了全面检查,结果发现引起病人肾功能衰退的病因是肾内有结核,若对症治疗,病人完全可以不用透析。当她把这一诊断结果告诉病人时,病人一脸疑惑,甚至怪她不负责任。侯凡凡恳切地对病人说:"透析我可以给你做。可是你想想,我们为什么看着到手的钱不赚而要你选择保守治疗?如果你还想不通,就让事实和疗效来说话!"一个月后,这位病人健步走出肾内科,甩掉了透析的包袱,重返工作岗位。实践使她认识到,作为学科带头人,必须头脑清醒,善抓机遇,等靠要不行,只有勇于创新,才能有所作为。

为此,她与全科人员对已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开发,尿毒清颗粒被全国广泛使用,并销往东南亚及美国,获国家新药批准证书,实现成果转化,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效地改善了学科建设的支撑条件。投入1000多万元,先后建起了全军一流的血液净化中心和实验室。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名,毕业的学生人人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论文,有的成为学科、学术带头人。同时,侯凡凡也带出了一支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中青年骨干队伍,科室有医护人员近60人。她本人当选为全军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透析杂志副主编;肾内科实验室成为全军重点实验室。2000年,经总后勤部批准,肾内科升格为全军肾脏病研究所。

作为一名在临床摸爬滚打20多年的医生,侯凡凡深切体会到,临床科研一定要为病人服务,紧靠患者的需求,要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医疗费用为努力的方向。那种为科研而科研,只会"杀老鼠",却不能为患者解决诊治难题的医生不足取。几年前,一位慢性肾衰的患者急需肾移植,移植前查体发现病人肺里有一个钙化灶,X线检查及结核常规检查(如皮试)结果都显示阴性,就放心做了移植。可是,病人术后不久病情突变--因抗排异处理引发结核全身性播散而导致死亡。患者的死,给侯凡凡深深的 *** 。她和导师张训教授决心解开这个迷。经研究发现,慢性肾衰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结核感染率是正常人的6倍,而且70%的结核发生在肺部以外,难以捕捉和控制,延误诊治是这类病人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为了找到一种简便快捷的检测方法,侯凡凡展开了大量临床病例的收集,足迹遍布粤、闽等地。她从自己做抗原干起,对慢性肾衰及肾移植后结核感染的治疗、活动性评价、预防治疗特征及方法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在国内首先采用检测血清抗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来早期诊断慢性肾衰伴发的结核,解决了这一特殊人群结核感染的诊断难题。作为肾病专家,目睹了慢性肾衰病人因感染反复住院,往往由于承受不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而含泪放弃治疗时,侯凡凡就暗下决心找原因,为此她不惜花费十年的时间去寻求答案。经过一系列体内、外实验,她从整体、细胞到分子等不同层面对慢性肾衰时单核、淋巴、红细胞等免疫缺陷发生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一些重要的创新性发现,如慢性肾衰时,单核细胞调理素受体功能有缺陷,因此通过为病人补充该调理素(纤维连线蛋白)就可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由于这类发现,目前经治疗的慢性肾衰病人有多达20%得以恢复正常工作。国内10余家医疗单位初步套用该成果后,病人的免疫状况都得到了改善,感染率下降了26%-30%,每年为患者和社会节省医疗费用约1.7亿元。作为医学专家,侯凡凡就是这样时时刻刻把患者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运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为患者服务,为患者带来实惠。

一、为防止慢性肾脏病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提供新策略

侯凡凡通过循证医学研究,为延缓慢性肾脏病发展提供了新策略。慢性肾脏病一旦出现肾功能减退,将不可避免地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即尿毒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是目前被证实能延缓早、中期慢性肾脏病发展的主要药物。传统观念认为,该类药物对晚期慢性肾脏病不仅无效还可能增加不良反应,故当前80%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未接受有效治疗。侯凡凡领导的团队通过为期5年的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首次证实ACEI显著降低晚期慢性肾脏病发展至尿毒症的危险性,使肾脏病发展至尿毒症的时间延缓1倍以上。这项由中国大陆学者独立完成(作者和单位均在中国大陆,侯凡凡为第一及通讯作者)的成果以原创论著形式发表于医学界最权威的杂志N Engl J Med (影响因子50.017)。鉴于该文的重要价值,N Engl J Med配发社论,称该研究"改变了晚期慢性肾脏病禁用RASI的传统理念","是更改我们对慢性肾脏病治疗策略的时候了"。论文2006年发表至今被SCI收录期刊他人引用104次。内科学年报(Ann Intern Med,IF 17.457)在2007年发表的"内科学进展"和2008年发表的"肾脏病学进展"中分别将其列为 "对内科医师临床实践最重要的论著"和"对肾脏病临床实践最重要的论著" 之一。结论被载入内科学经典教科书 "西氏内科学(23版)" 和肾脏病学经典教科书"The Kidney(8版)"。被教育部评为2006年 "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被全国49家医院套用。

侯凡凡及其团队并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采用大剂量RASI以减少蛋白尿能较常规剂量用药更有效地延缓慢性肾脏病发展,首次用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抗蛋白尿治疗能改善慢性肾脏病的肾脏预后。结果发表于肾脏病专业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J Am Soc Nephrol(影响因子7.505),为临床干预慢性肾脏病进展提供了新策略。

她还通过基础研究,发现了促进CKD进展的新致病分子。首次证实CKD时体内潴留的氧化损伤蛋白能作为内源性毒素促进肾脏炎症和纤维化,是一类促使肾脏病发展的新的生物致病因子,结果发表于J Am Soc Nephrol (影响因子7.505)和Endocrinology(影响因子4.945)等国外著名期刊,为防治慢性肾脏病进展提供了新靶标。

上述成果不仅改善了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预后,减少了尿毒症的发生率,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卫生资源,并且推动了我国循证医学研究的进步。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为防治慢性肾脏病的心血管病变提供新策略

侯凡凡领导的团队为我国慢性肾脏病人群心血管病变的防治提供了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依据。心血管并发症是导致慢性肾脏病死亡的首位原因,防治心血管病变是降低慢性肾脏病死亡率的主要措施。侯凡凡组织、完成了我国5省、自治区慢性肾脏病人群心血管病变的流行病学调查。揭示了我国慢性肾脏病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特点和危险因素,建立了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资料库,为针对我国患者特点开展防治提供了依据。她并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为防治慢性肾脏病左心室肥厚等心血管病变提供了临床依据。

她还通过临床基础研究,对慢性肾脏病并发心血管病变的机制提出了新观点。首次提出慢性肾脏病时糖化终产物-受体轴上调和晚期氧化蛋白质产物潴留促进微炎症反应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结果发表于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影响因子6.858)和Antioxid Redox Signal(影响因子6.19)等国外著名期刊,为防治慢性肾脏病的心血管病变提供了新靶标。

三、为防治透析相关的致死、致残性并发症提供新策略

1.为防治透析相关淀粉样变提供了证据。透析相关淀粉样变是长期透析患者致残性骨关节并发症,发病机制不明。侯凡凡发现透析患者循环蓄积的β2微球蛋白(β2M)通过与组织中糖化Ⅰ型胶原的结合在关节部位沉积并在局部被糖基化,形成一种特殊的淀粉样蛋白,这种糖基化β2M与关节滑膜细胞表达的糖基化产物受体相互作用,促发关节炎症和损伤,从而阐明了"无毒"的循环β2M在关节选择性沉积并导致组织损伤的机制。该结论被之后国外大样本组织学研究证实并被载入6部国外教科书;她还根据国人关节袖数据建立了无创超声诊断方法,改变了该病依赖组织活检、无法早期诊断的现状,已在全国推广套用;她发现肼类化合物抑制β2M的糖基化,为之后开展的临床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上述研究结果发表于J Am Soc Nephrol、Kidney Int(影响因子6.418)等国外著名期刊。

2.为防治腹膜透析导致的腹膜硬化提供了依据。发现当前临床采用的腹膜透析液配方中作为渗透活性物质的高浓度葡萄糖增加腹膜间皮的细胞外基质合成,促使腹膜纤维化,为改进腹透液配方提供了依据,获1995年欧洲肾脏病透析移植会议"杰出科学报告奖"。根据该发现及之后其他学者的类似报告,目前已用其他渗透活性物质取代葡萄糖配制腹透液。

3.为防治透析感染并发症建立了新方法。1)建立了慢性肾脏病并发结核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解决了这一特殊人群结核病早期诊断的难题,经10年临床套用,证实该法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制定了慢性肾脏病患者结核病预防治疗指征,通过2382例为期4年随访,证实预防治疗使活动性结核发生率降低了57%。2)证实我国透析患者鼻腔金葡菌慢性携带状态是其菌血症高发的原因,据此对携菌者实施预防治疗,使透析菌血症发生率降低了67%。3)制定了肝炎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术前肝组织学筛选标准,使术后肝衰竭的发生率降低了86%。上述治疗方法在26个省、4个直辖市的104家医院套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围绕上述工作,侯凡凡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论著144篇,被SCI收录42篇,其中包括N Engl J Med、J Am Soc Nephrol、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等影响因子4.2~47.05的国际期刊20篇。论文被他人引用共1513次,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论著被8部国外教科书他人引用15次,包括1部内科学经典教科书(西氏内科学)和2部肾脏病学经典教科书 (The Kidney和Textbook of Nephrology)。

主编出版"危重症肾脏病学"1部。2001年以来19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作专题报告。论文4次在国际主要专业学会获奖(欧洲肾脏病学会"杰出科学报告奖";美国肾脏病学会"蓝绶带奖";国际肾脏病学会"最佳论文一等奖"和"优秀论文奖")。国际肾脏病学会曾以"A Voyage from China"为题在其机关刊物ISN NEWS 对她作专题报导,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973项目子课题等国家级课题7项。

担任Nephrology、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等SCI收录期刊的栏目主编或编委,兼任香港肾脏教育研究基金会等机构和院校的客座教授。曾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广东省第七届"丁颖科技奖"等科技奖励。获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金星" 和广东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侯凡凡具有良好科学道德。有关晚期肾脏病防治的临床研究存在一定风险,侯凡凡以"为病人承担风险"激励参研医生。临床研究需对大批病人进行多年跟踪随访,为获得可靠结论,她和她的团队顶住了当前某些浮躁风气,坚持"十年磨一剑"。为及时获得信息并保证受试患者安全,他们把家庭电话、手机号、QQ号都公布给患者,以保证24小时回应受试患者的问题和需求。侯凡凡具有严格的科学作风,她的团队完成的所有研究结果在发表前均要经过至少3位从事不同领域研究的专家审查,以确保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她领导的学科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和教育部、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获总后勤部"先进基层单位"和广东省"优秀研究团队"称号。

侯凡凡也是一位医术精良,医德高尚的优秀临床医生。为满足慕名求医的患者,她在门诊经常连续工作7小时以上。为抢救猝死患者,在没有器械的情况下她用口对口吸出病人呕吐物,挽救了患者生命。她连续2届担任中央保健局保健会诊专家,多次出色完成中央和省市组织的重要抢救任务,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她曾获中国医师学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奖、白云公德公益之星等表彰杰出临床医师的奖项。获解放军总后勤部优秀 *** 员等称号。

国际AGE协研会执行委员,香港肾脏教育基金会客座教授,中华肾脏病学会常委,全军肾脏病学会副主委,《J NEPHROL》、《中华肾脏病》、《中华内科杂志》等11家国内外期刊副主编或常务编委。

中华肾脏病学会常务理事

香港肾脏教育研究基金会客座教授等学术职务和14家国内外期刊的栏目主编、副主编或编委。

从养猪女兵,到工农兵学员,40岁读博士,45岁留学哈佛,59岁当选中科院院士,改变了广东8年没有女院士的局面。她的一项研究成果,被国际誉为"改变了慢性肾脏病治疗的策略"。侯凡凡也是一位医术精良、医德高尚、深受患者及家属爱戴的优秀临床医生。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主编是谁

1946年林则博士创办了《华大牙医学杂志》,中英文出版,林则博士任主编。1950年《华大牙医》杂志更名为《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文出版,总编辑是宋儒耀。1953年中华医学会出版《中华口腔科杂志》,为避免重复,华西口腔主办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53年在成都停刊,所有遗留稿件交移北京中华医学会审用,四川医学院《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撤消。1983年,为了满足大量国内口腔医学科研文章的发表需求,华西口腔医院又创办了《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男,1963年8月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87年毕业于湖北医学院口腔医学系,留校任教。1990和1999年分别获湖北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1995年作为国家教委访问学者在法国巴黎第五大学牙学院进行牙髓生物学研究。2000年10月-2001年1月在台湾私立中山医学大学牙医学院讲学和合作研究,2001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国国家医学卫生研究院第424研究所从事牙胚发育生物学研究。历任湖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讲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现任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 湖北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专委会委员、国际牙科研究协会(IADR)会员。担任《Oral Disease》杂志、《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北京口腔医学》杂志的编委。从事牙体牙髓病学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牙髓生物学,主要专注于牙髓损伤修复和牙胚发育的分子机制方面。主编《牙体修复》专著l部,参加编写《中华口腔科学》、《现代口腔医学》等7部专著,卫生部规划教材2部。在国内《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等和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曾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牙本质细胞分化阶段Shh信号路径的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修复性牙本质的研究”获2000年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3年获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基金。2004年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2005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目前指导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3名。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主编

SCI:Li J, Xu W, Xu L, Liang Z. Hip resurfac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Orthopedics, 2008 Dec;31(12):1199.(IF 0.594)Li J, Xu W, Xu L, Liang Z. Hip resurfacing arthroplasty for ankylosing spondylitis. J Arthroplasty. 2009 Dec;24(8):1285-91.(IF 1.787)Zhang X, Xu W, Li J, Fang Z, Chen K. Large-diameter metal-on-metal cementless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the elderly. Orthopedics. 2010 Dec 1;33(12):872.(IF 0.594)Chen R, Yao L, Meng T, Xu W.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ven ERAP1 polymorphisms and Ankylosing Spondylitis susceptibility: a meta-analysis involving 8,530 cases and 12,449 controls. Rheumatol Int. 2012 Apr; 32(4):909-14. (IF 1.493)Xu WD, Li J, Zhou ZH, Wu YS, Li M. Results of hip resurfacing for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of Crowe type I and II. Chin Med J (Engl).2008 Aug5;121(15):1379-83.(IF 0.952)Wang JG, Xu WD (Coordinate first author), Zhai WT, Li Y, Hu JW, Hu B, Li M, Zhang L, Guo W, Zhang JP,Wang LH, Jiao BH. Disorders in angiogenesis and redox pathways are main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progress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 comparative proteomic study. Arthritis Rheum. 2012 Apr;64(4):993-1004.(IF 7.477)Xu L, Sun Q, Jiang S, Li J, He C, Xu W.Changes in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of the hip joint ligament of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revealed by DNA chip.Clin Rheumatol. 2012 Oct; 31(10):1479-91. (IF 2.0)Chen B, Li D, Xu W.Association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with HLA-B27 and ERAP1: pathogenic role of antigenic peptide.Med Hypotheses. 2013 Jan; 80(1):36-8. (IF 1.15)Sun QW, Jiang SM, Yang K, Zheng JM, Zhang L, Xu WD. Apigenin enhances the cytotoxic effect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 in human rheumatoid arthritis 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 Mol Biol Rep, 39(5), 5529-5535, 2012 (IF 2.929)Wang C, Xu W (Coordinate first author), He S, Gu S, Zhao Y, Zhang J, et al. Differences in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scoliosis residing in urban and rural environments. Spine (Phila Pa 1976). 2010 Mar 15;35(6):652-6. (IF 2.159)Yuan HF, Xu WD, Hu HY. Young Chinese doctors and the pressure of publication. Lancet. 2013 Feb 2; 381(9864):e4 (IF 39.06)Zheng W, Li J, Zhao J, Liu D, Xu W. Development of a Valid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of the Oxford Hip Score in Patients With Hip Osteoarthritis. Clin Orthop Relat Res. 2014 May;472(5):1545-51. (IF 2.787)Li J, Zheng W, Zhao J, Liu D, Xu W. Total Hip Arthroplasty for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Neurological Conditions using Large-Diameter Metal-on-metal Prosthesis. Indian J Orthop. 2014 Nov;48(6):605-11. (IF 0.737)He C, Li J, Xu W. Mutations in the B30.2 domain of pyrin and the risk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in the Chinese Han population: a case-control study. Immunol Lett. 2014 Nov;162(1 Pt A):49-52. (IF 2.337)Zhao J, Zheng W, Zhang C, Li J, Liu D, Xu W. Radiographic Hip Involvement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evere Hip Diseases. J Rheumatol. 2014 Nov 1. (IF 3.173)Qin Y, He LD, Sheng ZJ, Yong MM, Sheng YS, Wei Dong X, Wen Wen T, Ming ZY. Increased CCL19 and CCL21 levels promote fibroblast ossification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hip ligament tissue.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 2014 Sep 26;15:316. (IF 1.898)Zhao J, Li J, Zheng W, Liu D, Sun X, Xu W. Low body mass index and blood loss in primary total hip arthroplasty: results from 236 consecutive ankylosing spondylitis patients. Biomed Res Int. 2014;2014:742393. (IF 2.706)Xu WD, Yang XY, Li DH, Zheng KD, Qiu PC, Zhang W, Li CY, Lei KF, Yan GQ, Jin SW, Wang JG. Up-regulation of fatty acid oxidation in the ligament as a contributing factor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 comparative proteomic study. J Proteomics. 2015 Jan 15;113:57-72. (IF 3.929)Yang MY, Yuan HF, Miao MY, Xu WD. The osteogenic potential of ligament fibroblasts is greater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than in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Z Rheumatol. (IF 0.456)中文核心期刊童文文, 李甲, 徐卫东. 蛋白聚糖诱导小鼠脊柱关节炎模型的研究进展.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5,已有校样稿何涛, 徐卫东. 强直性脊柱炎的分子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4高金巍, 李大河, 杨生生, 缪明永, 徐卫东. 铬离子对成骨细胞的毒性及对Tnfrsf17基因的影响. 毒理学杂志 2014; (3)杨木易, 徐卫东. 髋关节置换术后金属离子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 8(4): 527-531赵金柱, 李大河, 徐卫东. 强直性脊柱炎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及意义.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4; 18(7): 498-500杨峰, 徐卫东, 赵金柱, 李甲, 徐凌. 改进型Tri-lock骨保留假体的短期临床应用研究.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 8(1): 38-44杨钦, 徐卫东. 白细胞介素-17在强直性脊柱炎炎症形成中的作用.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3年第17卷1期: 55-57徐卫东, 梁志民, 袁恒锋. 强直性脊柱炎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对韧带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 6(5): 57-60陈彬, 徐卫东. 强直性脊柱炎的易感基因研究.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 6(5): 77-79李大河, 徐卫东.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问题及研究进展.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 6(4): 65-68李大河, 徐卫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强直性脊柱炎骨损伤.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2;16(9): 633-635陈彬, 徐卫东.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与内质网氨肽酶1的相关研究.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2;16(9): 636-638陈彬, 徐卫东. 强直性脊柱炎的遗传学研究.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2; 16(8): 567-570

这里的有很多!

收的是版面费,一般500-800/版。刊物的版面费标准和期刊级别有必然联系,通过查询,刊物目前被新科技核心、CSCD核心、北大中文核心数据库同时收录中,属于高级别的核心期刊,版面费标准一般都在500-800元/版左右,要是有彩图的话,会加收1000元以内彩图印刷费。《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月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承办的风湿病学专业学术期刊。据2020年8月官网显示,《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拥有编委68人,顾问2人,名誉总编辑1人,总编辑1人,副总编辑8人。据2020年8月28日中国知网官网显示,《中华风湿病学杂志》总下载次数为316289次,总被引次数为37454次,出版文献共5586篇,(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650,(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573 [3] 。据2020年8月2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华风湿病学杂志》期刊载文量为5417篇,基金论文为1825篇,被引量为40287次,下载量为806154次,2018年影响因子为0.93。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