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20世纪世界史论文格式及范文

发布时间:

20世纪世界史论文格式及范文

历史论文格式及历史论文的写法(一)历史论文写作的基本立足点和论文取向在历史科学工作者的宏大队伍中,中学历史教师是一支重要方面军,在历史科学的广阔领域里,中学历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重要分支。中学历史老师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在撰写历史论文时除具有一般史学论文的共性外,也必然还带有自己的特性,这就是首先要紧紧围绕如何教好历史这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到科学的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历史老师除教学外,安排适当的时间精力撰写历史教学论文,也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在职称评定工作中,在主要考评教学实绩之同时,也看有没有论文、论文写的怎样,就更表明了中学历史教师写历史论文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历史论文的内容取向与主要类型,是应很好考虑的。首先应该肯定,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能够并且已经撰写出不少各种题材和内容的历史学论文,跟专业研究工作者、大专院校教师同样为历史科学做出了贡献。同时还应看到,通过长期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学历史教师积累下了极为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这样,把教学经验加以总结提高,形成围绕历史教学的各种类型的历史教学论文,更是优势所在,最为擅长的,而这却很可能是其它史学研究者较为生疏或不谙其道的。我们在虚心向大学教师、专业研究人员学习,并研读他们的撰著的同时,也应看到在撰写历史教育论文时,我们特有的优势,在历史科学的总体建设中,在这方面,我们担负着的是一种“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劳作。(二)教学总结是历史教师撰写历史论文的主要内容围绕历史教育、历史教学这条主线来写历史论文,我们中学历史教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主要的着眼点。同时也要看到某些现实条件,也使得我们侧重写这类历史教学论文,才更符合实际,事半功倍,易出成果。写这类历史教学论文,具体说可以“教学总结”为基础、为雏型,这能更有效地服务于提高教学,历史教学论文的针对性也更为明确,避免“教课”、“论文”两张皮,在繁忙的教学及班主任等工作中,因写论文而分夺过大精力。这样,写论文就不是额外负担,而是广义的历史教学的组成部分,与教学紧密相连,互相推动,较易引起撰写者的兴趣,增强写好历史论文的信心。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县、乡以下中学,有的老师是非历史专业毕业,有的老师以大局为重,服从工作需要,克服困难,不辞辛劳,身兼数科;有的老师迫于师资、课程情况而“改行”任课,教非所学。再加上参考资料相对缺乏,借阅、交流并不容易,等等。在清醒地看到这些实际情况之后,我们感到,若空泛地鼓励老师们大写一般性历史论文,“争取达到发表水平”,是不太现实的。更为现实的是:立足于教学总结,写出植根于这块沃土上的教学总结型短小精干有力的历史论文来,它们能言之有物,用之有效,然后汇总上交,审评提高,汇订成册。既是广大教师的历史教学论文成绩,又是县(区)文教成果。可供教学参考,可供评职依据。以教学总结为基础写历史论文,不等于教学总结就是论文。教学总结与论文的区别及联系是应予研讨的。历史论文类型有多少?很难机械地界定;各类历史论文怎样分工?也没法生硬地划分,实际上必然纵横交错,互有联系。为立题、下笔方便,主题思路有所遵循,可粗分为如下几种:(1)思想教育的贯彻;(2)历史知识的讲授;(3)教学质量的提高,(4)教学经验的总结,(5)教学艺术的研讨,(6)学生学习的考察;(7)教师业务的进修,(8)历史专题的论述。当然,此外还有其它各类,例如:对教材、教学指导书的评析,观摩教学的总结评议等等。我们的历史教学论文的旨趣及重点,很明显是向历史教学倾斜,而且各型历史论文,写起来不可避免是互有交叉、互为融通的。如(3)即带有(1)、(2)的综合性质,(5)(6)则多构成(4)的主要成分;(8)是指对某一历史专题作学术性或知识性的专题研究或论述,这类历史论文虽非大宗或主体,但并非排除在写作之外,也是完全应该写 ,能够写的。如果需要更全的资料,请登陆 。这里只是截取了一部分。字数是在有限

历史论文的标准格式⑴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语词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应避免使用的不常见的省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题名用语. ⑵ 作者姓名和单位,两人以上,一般按贡献大小排列名次. ① 文责自负;②记录成果;③便于检索 ⑶ 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中文摘要一般不会超过300字,不阅读全文,即可从中获得重要信息.外文250实词. 包括:①本研究重要性;②主要研究内容,使用方法;③总研究成果,突出的新见解,阐明最终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⑷ 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3-7个,有专用《主题词表》. ⑸ 引言.回来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布局,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 ⑹ 正文 ⑺ 结论:是指全文最终的,总体的结论,而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要求准确,完整,明晰,精练. ⑻ 致谢:是对论文写作有过帮助的人表示谢意,要求态度诚恳,文字简洁. ⑼ 参考文献表(注释),文中直接引用过的各种参考文献,均应开列,格式包括作者,题目和出版事项(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页码)连续出版物依次注明出版物名称,出版日期和期数,起止页码. ⑽ 附录:在论文中注明附后的文字图表等.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一 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文化热”中,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这些说法是否确切,是值得推敲的。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话虽不多,却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前几年曾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应。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国际冲突不是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冲突。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就现实国际社会而言,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尽管他在书中仍然力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也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次资源战争”。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1]这里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都说到了实质所在。同是伊斯兰文化的国家,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间可以打起仗来,也可以支持、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拉克的战争。这正说明,海湾战争的根本因素不是由于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两种“文明间”的战争,而是经济、政治利益的冲突。 贬抑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个缘由,是有些研究者认为以往中国近代史写的政治史,是阶级斗争史,有的人甚至指责为“阶级斗争为纲”。恩格斯在1888年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是“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2]。列宁也说:“阶级关系——这是一种根本的和主要的东西,没有它,就没有马克思主义[3]。如果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指导,那就离不开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学说。至于将阶级斗争等同于“以阶级斗争为纲”,那是对不同性质问题的混淆。 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弱化,还因为以往史学界着重于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这些重大事件的研究,成果颇多,再做研究起点较高,向前推进难度较大,要下更大的功夫。然而这些大事件也不是没有可以继续研究的,还有不少问题没有完全弄清楚,有些问题也有待深入。即如孙中山,近些年又陆续发现一批有关的资料,还没有很好地加以运用研究;关于他的思想等方面的评论,研究者的见解也颇有分歧;何况迄今尚未有一部学术价值高的、有份量的传记。 重大事件自是中国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内容,但不等于中国近代政治史,不是它的全部内容,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不应当忽视。中国近代文化史、社会史的研究,扩展了中国近代史的领域,无疑是有意义的。但不宜扬此抑彼,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外交等都同样需要研究,都有研究的必要和价值。 二 注重微观研究,也要重视综合研究 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趋向细化,具体问题的研究受到重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的、微观的研究很有必要,这是综合研究的基础,但是过分细化就会流于“碎化”。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时间不短,人、事繁多,对全部细节或微小问题逐一加以研究,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即使研究了,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细化的研究需要斟酌所择取的题目有没有研究价值,而有研究价值的题目也不应只是就事论事,叙事清楚,还要将它置于大背景中来考察,以小见大,说明问题。 在具体的微观研究的基础上,要注意开展综合的研究。长期以来,中国近代史分门别类的研究,专题的研究,已经做了不少,有条件做综合的研究。 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中,分科、分专业,文学、史学、哲学等等各自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在历史学中,又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以及各种专门史之分。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人,又有专攻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之别。这种分工过于狭窄,过于专门,不利于历史学科的发展,不利于人才培养,不利于出精品,也难以做综合的研究。中国历史上的人物不少都是通晓经、史、子、文学、佛学等,对他们的研究不能仅限于一个方面,应当是全面的。例如魏源,在中国近代史、思想史学著作中,主要是写他的经世思想,尤注重于《海国图志》及其名言“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的经世思想,他的具有代表性的名著《海国图志》,无疑要着重论析。然而魏源博学多闻,年轻时究心阳明心学,好读史书,后随父至京师,从胡承珙问汉儒家法,问宋学于姚学shuǎng@①,学《公羊》于刘逢禄,晚年又修禅礼佛。他一生著述甚多,除《海国图志》外,如《曾子章句》、《大学古本》、《庸易通义》、《说文拟雅》、《小学古经》、《两汉经师今古文家法考》、《老子本义》、《孙子集注》、《董子春秋发微》、《诗古微》、《书古微》、《圣武纪》、《元史新编》、《古微堂内外集》等,涉及经、史、子、佛学、诗文,仅经学又及今古文、汉宋学。要对魏源有精深的研究,不能只谈论某些方面,需要综合的研究。这关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问题,应“通识”的要求。一个学科也有上下通、左右通的问题,力求改变过于专门、相互割裂的状态。 三 现实与历史不能混同 今天的中国由历史的中国发展而来,现象和历史不能割断。历史的研究者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的,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无疑会引发研究者去思考历史。但是,现实和历史不能等同,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是无须赘述的常识,似乎是很明白的。然而在实际研究中,二者的界限却时常被混淆。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等等,于是有的研究者就以此去反思历史,阐释历史,认为近代中国一百多年里,西方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投资建厂、开矿筑路、掠取原料农业品……,是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应当欢迎他们进来,不应该反抗,当年如果不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现在可能就现代化了。 出现这种说法,原因不止一端,但其中有一点,就是将历史与现实混淆起来,将现实中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的外国入侵混为一谈。近代史上的所谓“开放”,外国人在中国的投资设厂等等,与现在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不能混为一谈,必须历史地去看待它。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许多特权,把持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而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其历史背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数十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是独立自主的,不允许外国附加任何条件,外国人在中国从事经商投资等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相比,其社会性质根本不同,不能以现在的情况和观念硬往历史上套,将历史与现实同等看待。 又如我们现在说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稳定、安定团结,于是有些研究者就以之去阐释历史,认定中国古代社会为什么发展缓慢,不能走向现代化,就是因为农民战争破坏了稳定,破坏了经济;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现代化,是革命的结果,革命革糟了,只有改良才能使中国现代化。历史上为什么会发生农民起义、革命,它们是否只是破坏,这些问题不用多说,如果不存偏见,并不难公正地回答。拿现实去规范历史,用现代人的思想去要求历史人物,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研究历史需要用历史观点来观察问题,“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4]。 四 要重视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包括学校的历史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的教育,它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是不可缺少的。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5]。 历史学要在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质上发挥作用,就不能局限于专门学术研究方面。历史研究对于提高学科学术水平、发展历史科学当然很重要,但只做提高方面的工作是不够的,还要重视历史教育,做普及方面的工作。史学工作既要提高又要普及,是两手问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现在的问题是提高方面比较硬,史学工作者注重撰写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而这与评职称、提高自身地位等等都有关系。普及工作得不到重视,认为是小儿科,不算学问,评职称也不算数,这种思想观念和实际问题影响了史学工作者对普及的重视,削弱了历史教育。 在知识普及方面,科技工作者做得比较好,出版了许多科普书籍和影视片,实际效果也很好。相形之下,历史工作者就做得不够。从学科要求上说,历史工作者对历史普及、历史教育也要重视,学问不能只停留在专家圈子里。我们的历史著作不用说一般青少年不看,就连干部也没有多少接触。因为这些书籍、论文太专门,难懂,人们读不下去,引不起兴趣。一个学科、一门学问如果离开群众,离开社会,恐怕是很难生存的。 事实上,广大群众和干部并不是不喜欢历史,不需要历史,而是缺少适合他们喜欢的读物或影视片。史学工作者忽视的历史普及工作,影视工作者都很重视。他们编了许多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有正剧,有“戏说”,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但是,这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存在着随意编造历史的严重问题,不仅给观众以歪曲了的历史知识,而更重要的是给予观众错误的历史观、价值观,危害很大,应当受到史学工作者的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青年中历史知识薄弱。据2001年2月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四个城市对14~28岁1065名青少年的调查中,历史试题25道,每道4分,以百分计算,平均分为27.69,及格率只有1.5%。其中有一道题是“谁在1860年烧毁中国的圆明园”,只有31.8%的人答是英法联军,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八国联军。而在中学的历史教学中,有的教学大纲存在着明显的科学性问题,如不写太平天国,却将太平军打洋枪队归之于反侵略斗争;近代化的开端有洋务运动,但没有民族资本企业,等等。历史教育的薄弱,甚至误导,其后果堪忧,史学工作者有责任加强历史普和教育的工作。 中国近代是一个世界多种政治体制的实验田,现在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正在进行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还没开始呢。文化上已经90%的西化了,看看我们的衣食住行,几乎都是西方的,数理化,都是西方的。现在试图振兴国学,但我认为没必要。

就写黄帝到清朝末年

20世纪西方音乐史论文

结合19世纪的浪漫主义乐派及其名族乐派论述 浪漫主义创新音乐体裁有哪些?有何特征?要求举例说明(1000字左右)

西方音乐发展史及其代表人物- ---------流行音乐-------:爵士乐一、爵士乐的起源 爵士乐(Jazz)以其极具动感的切分节奏、个性十足的爵士音阶和不失章法的即兴演奏(或演唱)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同时也得到了音乐领域各界人士的认可。它以布鲁斯和拉格泰姆为源头,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如今已是异彩纷呈、百花齐放。自从1917年第一张爵士唱片诞生以来,它便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20世纪初的新奥尔良爵士乐 、30 年代大乐队演奏的摇摆乐、40年代的比博普爵士、40 年代末的冷爵士、50年代的硬博普、60 年代的自由爵士、70 年代以后的摇滚爵士,而后拉丁爵士、融合爵士、爵士放克...... 一张张不同风格的爵士唱片汇成了一部爵士乐发展史。1、爵士乐的来源 --布鲁斯和拉格泰姆布鲁斯(Blues)布鲁斯是南北战争后,黑人民间产生的一种演唱形式......拉格泰姆(Ragtime)拉格泰姆是美国流行音乐中第一次出现真正有全国影响的音乐形式。它最初是一种钢琴音乐,盛行于19世纪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 爵士乐的发源地新奥尔良(New Orleans)爵士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的南部城市新奥尔良......二 、早期爵士乐(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中期)1、新奥尔良爵士乐一般认为,新奥尔良爵士乐出现在19世纪90年代。但是历史上的第一张爵士唱片问世于1917年,是由"正宗迪克西兰爵士乐队"(Original DixielandJazz Band)在新奥尔良录制的......2、芝加哥爵士乐三、摇摆乐20世纪30年代,一种由大乐队(Big Band)演奏的带有黑人风格,并极具舞蹈性的爵士乐--摇摆乐(Swing,例7)开始在纽约发展起来......四、 比博普......比博普的旋律很不连贯,有时却又连续不断地往外迸射;节奏是支离破碎的;拍子是含蓄的;和声变化频繁,而且十分复杂(例8)。推动这种风格的爵士音乐家主要是查理·帕克和迪齐·吉列期匹......五、冷爵士和硬博普1、冷爵士(Cool Jazz)20世纪40年代末,作为对比博普的反应,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柔美的、更温馨、更舒缓放松的爵士乐风格,这就是所谓的"冷爵士"......2、硬博普(Hard Bop)......硬博普于50年代末在纽约黑人乐师中兴起,以同冷爵士相对抗。他们不满于冷爵士那种深受古典音乐影响的风格,力图复兴比博普......六、自由爵士20世纪60年代,爵士乐创作飞速发展,创作者想尽一切办法来进行创新。他们打破了一切传统的创作规律......七、现代爵士乐从爵士乐经历的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和演变中,不管是音乐家还是听众,在艺术趣味和知识水准上都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层次。单纯的爵士乐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口味了,因此,他们开始将爵士乐进行新的组合,以致出现了一种爵士乐杂交文化......摇滚爵士(Jazz-Rock)拉丁爵士(Latin Jazz)波萨诺瓦(Bossa Nova)融合爵士(Fusion Jazz)酸爵士(Acid Jazz)乡村音乐一、乡村音乐的诞生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它来源于美国南方农业地区的民间音乐......二、西部摇摆......来自德克萨斯的鲍勃·韦尔斯(Bob Wills)在乡村音乐中融入了大量的西部牛仔歌曲(一种来自乡间的浪漫情歌)和摇摆乐的成分,创造了一种类似"大乐队"阵容的西部摇摆(Westen Swing)风格。三、 蓝草音乐20世纪40年代,在肯塔基州的山区还出现了乡村音乐的另一个分支,叫蓝草音乐(Bluegrass Music)......四 、纳什维尔之声20世纪50年代,纳什维尔成了乡村音乐的集中营,著名的乡村音乐家大部分都来自这里。因此?quot;纳什维尔之声"(Nashville Sound)也成了乡村音乐的代名词...五、乡村音乐的叛逆时代......到了70年代,乡村音乐已经显得老态龙钟了,因此一场"叛逆运动"改变了乡村音乐的传统模式......六 、乡村歌手约翰·丹佛(John Denver)肯尼·罗杰斯(Kenny Rogers)乔治·斯雀特(George strait)文斯·基尔(Vince Gill)加思·布鲁克斯(Garth Brooks)仙妮亚·唐恩(Shania Twain)摇滚乐一 、摇滚乐的产生1、背景2、摇滚乐的出现3、摇滚乐的来源节奏布鲁斯(Rhythm&Blues)叮砰巷歌曲(Tin Pan Alley)乡村音乐二、早期摇滚乐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摇滚乐从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幼儿迅速的成长起来,在这期间,摇滚乐舞台显现出了一片繁荣盛景。首先是两位先行者为摇滚乐的概念作出了更加完整的定位,接着又在众位摇滚明星的拥护下使其呈现出了三种不同的风格倾向。1、比尔·哈利(Bill Haley ,1925 ~1981)2、埃尔维斯·普莱斯利(Elvis Presley,1935~1977)3、三种风格倾向主流摇滚(Main Stream Rock)温和摇滚(Soft Rock)山区摇滚(Rockabilly)4、冲浪音乐(Surfing Music)三、"披头士"与英国摇滚乐1、"披头士"的发展历程就像50年代的摇滚乐以普莱斯利为代表一样,60年代推动和支配摇滚乐坛的主要代表是"披头士"。不仅如此,"披头士"也是至今为止世界上最成功的摇滚乐队......2."披头士"的创作手法3、"滚石"和其他乐队四、民谣摇滚1、 背景2、 鲍勃·迪伦(Bob Dylan)3、 其他民谣摇滚五、迷幻摇滚1、"旧金山声音"2、旧金山乐队3、旧金山以外地区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和"门"(the Doors)乐队吉米·享德里克斯(Jimi Hendrix)六、艺术摇滚艺术摇滚(Art Rock)于60年代末兴起于英国。其特征为:结构庞大,和声语言较为复杂,常借用古典音乐中的主题作为素材,并注重音乐的逻辑性和音乐素材的简炼、统一 ......"平克·弗洛依德"(Pink Floyd)七、温和摇滚和乡村摇滚1、温和摇滚(Soft Rock)2、乡村摇滚(Country Rock)"老鹰"(The Eagles)乐队八、重金属1、 重金属(Heavy Metal)"莱德·泽普林"(Led Zeppelin)乐队"黑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乐队"枪炮与玫瑰"(Guns N' Roses)乐队"范·海伦"(Van Halen)乐队"邦·乔维"(Bon Jovi)乐队"戴夫·莱帕德"(Def Leppard)乐队"AC/DC"乐队"金属"(Metallica)乐队2、华丽摇滚(glitter rock或glam rock)与重金属有关的还有硬摇滚的另一个分支"华丽摇滚"。它的特点主要不是在音乐上,而是在演员的化装、服饰和舞台上的戏剧行为。这方面的领头人是戴维·鲍伊(David Bowie)。他经常被人比作"变色龙"......九、朋克运动1、朋克(Punk)朋克运动的兴起和影响主要在英国,它与西方,特别是英国社会日益蓑落有着直接的联系......2、新浪潮(New Wave)3、垃圾乐(Grunge,又译"格伦吉" )垃圾乐,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西雅图,也称"西雅图之声"(SeattleSound)......"涅盘"(Nirvana)乐队十、另类摇滚......在这里,我们所要介绍的另类摇滚(Alternative Rock)主要是指从1983至1984年,新浪潮音乐开始逐渐衰退后出现的各种后朋克摇滚,这种潮流一直持续到1995年,直到另类摇滚成为摇滚乐的主流。1、 美国另类摇滚2、英国另类摇滚3、其他另类摇滚90年代以后,女性摇滚歌手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像辛妮·欧康娜、比约克、"酸草莓"乐队等一些非英美国家的歌手及乐队也在欧美乐坛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索尔音乐一、概 述什么是索尔(Soul,又译"灵魂乐")音乐?一些著名的索尔音乐家是这样认识的......二、福音歌19世纪末,伴随着五旬节派教会(基督教派别之一,主要由社会低层人士组成)的兴起,福音歌(Gospel)也随之诞生了。它与拉格泰姆、爵士乐差不多同时出现,不同的是它来自黑人教堂礼拜仪式,是礼拜仪式的组成部分,但也通过音乐会、广播和唱片等途径传播。......三、索尔歌手1948年起,在大西洋唱片公司(Atlantic)的推动下,逐渐出现了很多索尔歌曲和歌手,到60年代末,索尔已成为流行音乐中的一个重要品种......阿撒·富兰克林(Aretha Franklin)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四、摩城音乐五、其他索尔音乐70年代,索尔音乐继续得到发展,它像70年代整个流行音乐一样,也呈现出了复杂多样的局面。除了前面已提到的歌手、团体以及后面将会提到的迈尔克·杰克逊之外,还?quot;斯莱和斯通一家"的"迷幻索尔";"大地、风和火"继续摩城风格但变得更复杂些的索尔音乐以及英国逐渐兴起的"蓝眼睛索尔"(Blue-Eyed soul)。......世界音乐世界音乐(World music)有时又称民族流行音乐(Ethno pop)。广义的世界音乐可以泛指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音乐。但是在这里我们所要介绍的世界音乐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以美国流行音乐为主体的,同时融合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民族音乐元素的一种新音乐形式。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流行音乐占据了整个世界。布鲁斯、爵士乐、摇滚乐、索尔音乐和其他更多的形式充斥全球的每个角落,对各国流行乐坛带来巨大的冲击。其实,所有的这?quot;美国"形式,实际上都是非洲血统的基因转移,是贩奴时代流传到北美的节拍。当这些节奏稍略加工以后以新的形式回到他们的故乡时,又影响了曾经孕育他们的文化并诞生了令人兴奋的混血品种--世界音乐。80年代世界音乐对西方流行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有趣的是这种影响却是一种循环关系:非洲的黑人文化作为流行音乐的源泉使其迅速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当这种美国形式的流行音乐回到非洲时又促使了世界音乐的诞生。80年代,当世界音乐的影响逐渐扩大,世界各地(特别是亚非地区)的音乐家便通过各种先进手段充分体现了更加前卫的当代意识,从而又返回来促进了流行音乐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世界音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一种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甚至传统音乐相结晶的混合体。一、雷盖音乐1、概述雷盖音乐(Reggae,港台地区又译"雷鬼音乐"),60年代中期起源于牙买加,速度中等,强调反拍的重音是它的明显特征。......2、鲍勃·马利(Bob Marley,1945-1981)3、其他雷盖乐队70年代后期,当雷盖音乐在欧美找到了广阔的市场后,众多音乐家开始纷纷效仿。其中以英国的"UB40"乐队和"警?quot;乐队最为知名。......二、拉丁音乐本节所谓的拉丁音乐(Latin music)指的是从美国与墨西哥交界的格兰德河到最南端的合恩角之间的拉丁美洲地区的流行音乐。拉丁美洲是一个多民族的组合,因此拉丁音乐是以多种音乐的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多元化的混合型音乐。无论是欧洲的白人音乐、非洲的黑人音乐还是美洲的印第安音乐,甚至是东方的亚洲音乐,都对拉丁音乐作出过不同的贡献。它们经过长期的沉淀,在以欧洲文化为主体的基础上,同时又大量的吸取了印第安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的各种因素,逐渐形成了一种多姿多彩的、充满活力的、充满动感的拉丁文化。那么,在拉丁美洲的众喙�抑校�园臀骱凸虐臀�椎睦�∫衾郑��亲咴谑澜缌餍幸衾值那傲小?1、 拉丁音乐的来源及发展(1)印第安文化(2)欧洲(伊比利亚)文化(3)非洲黑人文化2、 拉丁节奏从拉丁音乐的来源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拉丁音乐是一种以节奏为中心的流行音乐。它的节奏所具有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强弱规律,而是作为一种音乐的灵魂使其上升到主导地位。因此,在了解拉丁音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它的节奏。下面着重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拉丁节奏及风格。(1) 桑巴(Samba)(2)伦巴(Rumba;Ruhmba)(3)曼波(Mambo)(4)萨尔萨(Salsa)(5)恰恰 (Cha Cha)(6)探戈(Tango)以上介绍的六种风格,加上在爵士乐中介绍过的波萨诺瓦,作为拉丁音乐的代表,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一股拉丁狂潮,但是除了这七种大众性的类别之外,还有以下几种风格也都是极具个性的拉丁音乐,如波莱罗(Bolero)、瓜拉喳(Guaracha)、哈巴涅拉、崧(Son)、瓜希拉(Guajira)、坦桑(Danzon)等。这几种风格都来自于古巴,再加上前面的曼波、伦巴,因此古巴具有"拉丁节奏的宝库"之称。下面提供几种拉丁风格的乐队模式以供参考(例44)。3、桑塔纳(Santana)在60、70年代,有一位音乐家对拉丁音乐的传播及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就是卡罗斯·桑塔纳(Carlos Santana)。......三、新时代音乐1、概 述80年代,当流行音乐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局面时:爵士乐各种流派重返舞台;摇滚乐各种风格丰富多采;索尔音乐更是冲破了各条防线不断扩散。这时出现了一种安静、温和的情绪音乐--新时代(New Age,又译"新世纪")音乐。......2、"英格玛"(Enigma)"英格玛"(又译"谜"),一种通过西方流行音乐节奏表现出来的美国式圣歌。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遥远而神秘的非洲部落,和神圣而庄严的宗教回声。很多人只是听到了神秘的声音,却极少了解"英格玛"背后的故事。那么,它到底是一种什么形式呢?......3、其他新时代音乐......恩雅(Enya)喜多郎(Kitaro)雅尼(Yani)其它流行音乐一、舞曲浪潮1、 迪斯科舞曲(disco)2、耗斯舞曲(House)3、流行舞曲(Dance Pop)二、说唱乐和嬉蹦乐1、说唱乐(Rap)说唱乐一词(有时又译"雷普"或"莱普"),原意为黑人俚语中相当于说话(talking)或交谈(chatting)的意思。作为一种流行音乐形式,它起源于70年代末纽约的贫困黑人住宅区,主要特点是以机械的节奏声为背景,快速地念诵一连串押韵的词句......2、 嬉蹦乐(Hip-Hop)嬉蹦乐,20世纪70年代末产生于美国纽约的一种街头文化,它涵盖了说唱乐、DJ的"刮擦"(Scratching)、"霹雳舞"(Break Dance)等各种活跃于街头的文化形式。......三、流行音乐明星这一节我们要介绍的这些歌手及乐队都是当今流行乐坛亨有盛名的国际大腕,每位歌手放在哪一章节都不尽合适。如埃里克·克莱普顿的布鲁斯血统,又在流行音乐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埃尔顿·约翰的多元风格,"U2"的"新浪潮"、电子味以及各种元素的融合;迈克尔·杰克逊、玛丽亚·凯丽、惠特尼·休斯顿的索尔根基在流行音乐中的展现,等等。所有的一切说明的只是一个问题,流行音乐始终在不断地发展并且将源源不断。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埃尔顿·约翰(Elton John)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迈克尔·波顿(Michael Bolton)"U2" 乐队芭芭拉·史翠珊(Babra Streisand)惠特尼·休斯顿(Whitney Houston)麦当娜(Madonna)席琳·迪翁(Celine Dion)玛丽亚·凯丽(Mariah Carey)----------古典音乐--------:一. 早期 (1000-1600)二. 巴洛克时期(1600-1750)维瓦尔弟 (1678-1757) Italy亨德尔 (1685-1759) Germany/England巴赫 (1685-1750) Germany三. 古典时期 (1750-1830)巴赫 (1714-1788) Germany海顿 (1732-1809) Austria莫扎特 (1756-1791) Austria贝多芬 (1770-1827) Austria罗西尼 (1792-1868) Italy舒伯特 (1797-1828) Austria四. 早/中期浪漫派 (1830-1850)格林卡 (1804-1857) Russia柏辽兹 (1803-1869) France门德尔松 (1809-1847) Germany肖邦 (1810-1849) Polish舒曼 (1810-1856) Germany李斯特 (1811-1886) Hungary奥芬巴赫 (1819-1880) Germany/France五. 后期浪漫派 (1850-1930)威尔弟 (1813-1901) Italy斯美塔那 (1824-1884) Czech Republic小约翰.施特劳斯 (1825-1899) Austria勃拉姆斯 (1833-1897) Germany鲍罗丁 (1833-1887) Russia穆索尔斯基 (1839-1881) Russia里姆斯基-柯萨可夫 (1844-1908) Russia柴可夫斯基 (1840-1893) Russia格里格 (1843-1907) Norway埃尔加 (1857-1934) England普契尼 (1858-1924) Italy马勒 (1860-1911) Germany德彪西 (1862-1918) France理查施特劳斯 (1864-1949) Germany西贝柳斯 (1865-1957) Finland拉赫马尼诺夫 (1873-1943) Russia拉威尔 (1875-1937) France斯特拉文斯基 (1882-1971) Russia/France普罗柯菲耶夫 (1891-1953) Russia格什温 (1897-1937) USA柯普兰 (1900-1990) USA肖斯塔柯维奇 (1906-1975) Russia斯托克豪森 (1928) Germany

鉴赏《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拉赫玛尼诺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假如拉赫玛尼诺夫所有的音乐都被世界遗忘了,最后剩下的也会是《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很多音乐爱好者通过这部作品认识拉赫玛尼诺夫,后来才接触他的其它作品,如《第二钢琴协奏曲》、《交响舞曲》等等。《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写于1934年,此时世界乐坛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调性体系、曲式、节奏等惯用的音乐法则被抛弃,代之而起的是流派纷呈的“新音乐”,无调性音乐、表现主义、后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十二音列等等相继出现,“求异响于新声”是欧美音乐的时代潮流,而拉赫玛尼诺夫不为所动,仍然在十九世纪的风格和形式里寻求个性的表现。《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取材于一百多年前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利用其中第24首随想曲的音乐主题,写成单乐章的钢琴与乐队曲,技巧复杂精深、气势辉煌,成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炫技一派的绝响。帕格尼尼这位小提琴魔鬼被许多人描绘成炫技能手,看不到他的辉煌技巧给浪漫派带来的风格上的影响,这不但低估了帕格尼尼的艺术价值,也是对浪漫主义艺术本质的忽略。浪漫主义是一种不受拘束和无穷无尽的美,浪漫音乐最突出的特点是狂热的主观表现。音乐家表现狂放无羁的感情世界,必须有炉火纯青的技巧为依托,才能进入横无际涯的艺术境界。有一件趣闻说明的正是这个问题,有一次,一位提琴手拿着乐谱去找贝多芬,提出某些小提琴部分的音乐太难,不好演奏,请作曲家修改一下,贝多芬却说:“当上帝唤醒我的时候,你以为我还会去考虑你那倒霉的提琴吗?”帕格尼尼精妙绝伦的演奏技巧和火热的演奏风格正是浪漫派作曲家渴求的境界,激发了许多音乐家的热情,追随效法者甚众。他们一方面在技巧和演奏风格上提高精进,另一方面直接从帕格尼尼的音乐里获取灵感,把他的作品改编成其它乐器的独奏曲,或者是以他的音乐主题为素材创作出自己的音乐。在大量的改编曲里,最著名的当然还是几位大作曲家的手笔,其中包括舒曼、勃拉姆斯、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作为音乐会曲目至今还频繁演出的当推拉赫玛尼诺夫的这首《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狂想曲是这样一种曲式:它以烈焰般的激情歌颂狂傲不羁的英雄气概,用饱满的热情表现民族精神。狂想曲不是从古典时期继承来的形式,它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家的激情锻造出的曲式,音乐内容一气贯通的单乐章作品。拉赫玛尼诺夫写的这部《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也可以称之“帕格尼尼主题变奏”,音乐取材于帕格尼尼的第24首小提琴随想曲,在一个音乐主题上展开24个变奏,铺衍成一部气势辉煌的大型作品。这24个变奏前后分成三组,很像是不间断连续演奏的协奏曲的三个乐章,而且独奏钢琴与乐队展开炫技性的竞奏,又很符合协奏曲。但是从音乐狂热的激情和艰深的技巧看,还是应该按照作曲家自己的标题理解为狂想曲。作为一位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首先是一位钢琴演奏家,而且技巧精湛,风格健朗,他的名字被列入伟大钢琴家的行列,他在当时唱片录制技术已经很完善,所以我们今天还能听到他的演奏艺术。如此说来,拉赫玛尼诺夫要比他的老师柴科夫斯基幸运得多,他不必像柴科夫斯基那样拿着新完成的协奏曲去征求钢琴家的意见,结果触了霉头,一部不朽之作被说了个一无是处。拉赫玛尼诺夫写钢琴音乐从不担心技术问题,有些技巧艰深的部分,音乐甚至是在跟着飞舞的手指奔跑,听凭它把音乐带到哪里,浪漫派音乐里充满的热情往往就是这样表现出来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以辉煌的技巧表现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然而作品里最令人难忘的却不是眼花缭乱的技巧,而是慢速的第18个变奏,整部狂想曲到这里速度突然放慢,奏出一支纯朴抒情的曲调,这个旋律开朗优美,动人心魄,其中当然也隐含着永不褪色的“俄罗斯忧郁”,这个旋律先在钢琴上唱出,质朴而平和,然后让位给弦乐,热情在逐步增长,随后发展成浪漫激情的颂歌。这段音乐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尤其富于浪漫气息,它虽然只是一个音乐片段,不是一个乐章,也被抽出来编入一些浪漫曲集的唱片,在芭蕾舞台上也可以见到这段音乐的芭蕾小品。拉赫玛尼诺夫当初写《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时有意表现帕格尼尼传说中的舞台形象,瘦骨嶙峋、苍白、狂热、鬼魅般的躯壳包裹着热情的灵魂,被艺术之神唤醒时,便光芒四射地疯狂演奏,辉煌的音乐照亮整个大厅。拉赫玛尼诺夫甚至在写这部狂想曲的同时就在考虑把它搬上芭蕾舞台,他提供了芭蕾剧情构思,编舞导演当然又是芭蕾大师福金。

世界文明简史论文格式

人是有文化的动物,这是众所周知的。可是“文化”的定义是什么?就众说纷纭了,有的说:“文化是复杂的现象,包括人类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创造人类社会的能力和习惯”。也有人简括地说:“文化是人类由生活经验所获得的智慧”。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在地面上表现出来的现象,人类的文化活动千头万绪,五花八门,而其在地面上表现出来的现象,也就错综复杂,头绪纷乱了。简单地说起来,人类的文化活动,大致可分为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物质文明、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以上的各种文化活动,性质不同,演进的方式也不一样。语言文字的传播和学习,并不十分困难,欧洲不少国家的人民,会说几种话,也会用二、三种文字,宗教信仰,也可更改变换,物质文明的衣食住行,更是日新月异。其中最不易改变的,要算是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了,这也是地球表面上最显著的地域差异性,也是人文地理学上最应着力的研究课题。世界可分为十一个文化区。 人文地理学的范围,十分广泛,凡是人类文化活动,表现在地面上的现象,都是它的研究题目,为了方便起见,人文地理学也可依照人类文化活动的分类,加以论述。本章的内容,先叙述人种的类别,次及语言的种类和分布,然后论宗教的派别和传播,最后讲到人类的生活方式。总而言之,都以人类的本身为对象。 人类的文明史,开始于文字的发明,在时间上最早不过七八千年,这几千年只占人类史的百分之一而已。人类文化的发展,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面讲,可有以下三种共识。第一,人类文化的发展,不是突然的,而是人类在生存竞争中学到许多经验,逐渐积累而流传下来的。换句话说,有史时代的许多文化,都渊源于史前时代的人类活动,举例来说,中国的历史有五千年,可是我们知道中国史前时代,就有许多不同的民族,散居各地,如北京人、蓝田人,他们的年代距今约有四五十万年,中国有史时代的文化,与史前人类活动是分不开的。第二,各种人类的文化,因为环境的变迁,时代的更换,进退不一。史前有许多强盛的民族,早已灭亡,人类史上,也就没有独霸一方的民族。人文学家公认人类的身体、智力和道德,根本是相同的,如果有理想的环境,任何民族都可逐步推进,创造高尚的文化。第三,人类有共同进取的合作力量,可是也有互相残杀的卑劣天性。据人类学家的研究,一切生物,除了蚂蚁和老鼠以外,都没有自相残杀的现象,而人类却残酷成性,个人之间杀戮不够,还会结合亲族,进行械斗,甚至国族之间,建立攻守同盟,造成大规模的战争。人类文化应该是相互提携,合作进展,为何会互相残杀呢?有位学者曾加以分析:人类是柔弱动物,从小要父母保护,成年后也无自卫力量,体力不够,指甲不硬,牙齿又受口小的限制,不会爬树,也不会飞,可是从经验中,他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只有成群结队,才有生存希望,人类对家族、乡团、国家有热烈的忠心,就是这个原因。可是集团防卫,还不保险,更要利用脑力,制造武器,因此养成残酷杀戮的本领,有了杀人的武器,个人可以放胆劫杀,集团可以横行天下。人类历史的演进,体力越来越弱,而杀人武器却愈来愈凶,人弱器利,互为因果。更加上种族、语言、宗教的分歧,以及民族主义和交通的发展,使人类的战争,越来越残酷。不过有识之士和开明的人都相信,人类要和平共处,互相合作,才有光明的前途。 人们对人类来源的真正答案,只是100多年的事。因为化石提供了事实根据,化石是古代生物遗留下来的部分遗体或活动的痕迹。找到人类骨骼化石和石器,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体质、智力和用具的发展水平。由化石发现的地点,可以知道古人类的地理分布及其所处的地质时代和生活环境。在各种化石中,头骨化石是最重要的。一般动物的面颅比脑颅大得多;人类则相反,脑颅要比面颅大得多。原始人和现代人比较,差别可以说主要就集中在头骨上。如原始人的头盖骨比现代人厚得多。正因为研究人类的头骨化石最能了解古人类的形态特点和体质发展水平,因而人类学工作者,对于寻找完整的人头骨化石特别重视。完整人头骨化石的发现,被认为是人类学研究中的一项重大成就。100多年以前,科学家已经注意到用人类化石为证据,来探讨人类进化的历史。 第四纪时代出现了人类的祖先。最初亚非大陆温暖湿润,古猿在这种环境中演变成能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的人类。劳动使肢骨发达,双手更能创造万物,口腔发展了语言,也就推动了脑的发达。人类始祖直立猿人的出现,与别的哺乳动物尚用四肢爬行不能用手更无语言迥然不同,而变成支配世界的主人翁。 按人类的体质和其文化发展的顺序,可分为“猿人”、“古人”和“新人”阶段。近数十年来,世界上屡屡发现人类化石,使人类科学家从而了解人类体质特征和文化发展。可是仍有不少疑问,如猿人变古人的过程如何?古人变成新人的过程又如何?目前的发现尚没有足够的资料可作完满的解说,这需要更多发现的事实继续补充。 世界上常发现的人类化石,几乎都是“古人”或是“新人”(也称“真人”),其中最著名并为科学界所公认的是1865年在德国发现的尼安得特尔人属于“古人”,1868年在法国发现的克罗马尼翁人属于“新人”。因此一般人就认为人类的祖先只有十几万年的历史,直到1929年,中国在周口店发现了北京猿人的第一个头盖骨,从而使人们相信人类的祖先40万年以前就有了。 地球的地壳,无时不在变动。从山地侵蚀下来的泥土和砂砾,最后沉积到大洋湖海里,形成深厚广大的岩层。大海上升为陆地,高山侵蚀成平原,大地上有生命的动植物,随时可被埋没在沉积层中,经过若干万年,变成化石。地质学家,根据这些动植物的遗骸,可以辨认地球各区域各时代生物演变的情形。 地质时代,可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个时期。太古代所知的地质史实最少,不象有生命存在。到古生代开始,才发现有生物遗迹,不过完全是下等动物和初级植物。下等动物最多的是三叶虫,珊瑚、海绵、水母也不少。中生代是爬虫最主要的时期,体形高大,且有铠甲作为保护。新生代是近代地质史上生物进化的重要时期;大爬虫已一去不返,留下来的只有鳄鱼、龟、蛇和蜥蜴等,此时是哺乳类大为活跃的时代。 第四纪大约在二三百万年内的地球史上,出现了直立猿人。因此有人称第四纪为“灵生代”,因为这是人类的时代。同时第四纪也大大改变了自然环境,尤其明显地改变了动植物界。其次,第四纪有强大的冰川作用,并在地球表面,留下了很多痕迹。冰川的进退也影响了动植物的分布。 地面上突然冰期来临,靠采取果实生活的猿人,在冰天雪地中无处觅食,常为饥饿所迫,不得不剥兽皮,以作衣服;寻觅洞穴,找栖息之地;钻木取火,可煮食也可驱逐野兽。人类经过数度冰期的淘汰,智力益见进步。 远古人类的文化遗物,主要是一些自制的工具,这些工具基本上是石制的。古老时期的原始人类没有生产经验,所以石制工具简单而粗陋。但在实践过程中他们制作工具的技能不断改进,所以说劳动是创造文化的原动力。石器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人们大都是猎人和采集者。他们使用的工具多是河床圆砾,初用打制法,后用磨制法。到了冰期终结时,就开始了新石器时代。这时期完全用磨制的方法来制造石器,多凿有孔眼及环形的石器,种类繁多,有大斧、石刀、石凿等。这时期的陶器已很发达,农业工具也已开始,并有了原始的畜牧业。 新石器时代结束后,大约公元前4000~1000年,人类进入金属文化。先是铜器时代,到了公元前2000年就进入铁器时代,已开始用铁作犁了。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是交替而不是截然分开的。 古代的人类,究竟发源于何处?这是争议多年的问题。有的说是起源于亚洲中部,象著名的考古学家安德鲁斯(R.C.Andrews)和地理学家泰勒(Griffit Taglei),就认为人类起源于亚洲中部,然后移向各洲。其理由是,中亚是人类牧养的家畜,如骆驼、犬、牛、羊、马等的起源地。既然适于高等动物的生存,依动植物为生的人类,也必发源于此。同时,中亚位置为各大洲之中,地势也最高。世界其他各洲平均海拔高度均在700米以下,独亚洲大陆海拔平均在1000米以上,居高临下,可与各洲相连。故谓人类起源于中亚,分散在各洲,其势最顺,其理至当。可是也有人认为人类的起源应在副热带潮湿之区,对农业起源研究卓著的索尔教授(Carl Sauer)就认为东南亚沿海地区,可能是人类最先发迹的地方。象泰国的考古发现及最近中国杭州湾河姆渡遗迹的发现可以佐证。这类讨论,尚需更多的地下发现,才能有完满的解释。 我们所了解的原始祖先,人数不多,疏落分散在一片土地上,以后人口增加,就向四周迁移发展。就地理学和考古学的知识,地球表面有许多海峡,阻断大陆间的交通。可是假如海平面降低90米,许多海峡就可变成陆桥,便利人类的交往。最著名的陆桥,包括沟通北美和亚洲的白令海峡,沟通英国和欧洲的多佛海峡,沟通亚洲和欧洲的达达尼尔海峡和沟通马来西亚与苏门答腊的马六甲海峡。其他的还有沟通欧洲和非洲的西西里海峡,沟通朝鲜和日本的对马海峡,沟通苏门答腊和爪哇的巽他海峡,沟通新几内亚和澳洲的托雷斯海峡以及沟通南部澳洲和塔斯马尼亚的巴斯海峡。假如在第四纪,此类海峡在冰期后退,海平面降低而成为陆桥,使陆地相连,则有利于人类祖先的四方迁移。这是无可置疑的。 人类祖先经过陆桥向各方移动而扩大了分布范围。由于地面上各处自然环境不同,在温度、雨量、阳光等的差异,又随着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体型的发展,就分化出来了现在世界上各色各样的人种。如黑色素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可以保护皮下的血管、神经和肌肉免受紫外线的直接侵袭。长期居住在非洲赤道的人种变成黑种人,他们头发鬈曲、覆盖头部,是有隔热作用。而长期居住在高纬寒冷地区的人群,鼻子高而狭窄,使冷空气较慢进入气管和肺部。他们的体型比热带居民要粗壮,肤色也较热带的人为浅白。古代人类,交通不易,受到自然环境的束缚,各个人群长期生活在各个隔离的地理区域内,在体质上形成了各不相同的适应性的特征。这些特征,代代遗传,以致人类在地面上分衍成各种有明显体质差异的种族从百度上找到的,不知道你看过没有。不管怎么说希望对你有帮助!

看不清,太模糊了

世界科技文化史论文格式范文

搜搜分析与综合

从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发展影响看社会未来趋向 科学技术,一般而言,就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自己所用,为大家所用的知识;简单点说,就是抽象的科学理论知识在社会领域的具体运用。从希腊人经典的自然哲学开始,从玛雅人古老神秘的天文学开始,从古中国影响深远的四大发明开始,几千年来,科学技术一直在前进,并对整个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形成了巨大无匹的推动力,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科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历经波折磨难。历史上科学往往被诬为巫术或邪术,科学家们备受压迫和折磨,诸如布鲁诺伽利略等,数不胜数。但是,在这样的波折磨难中,科技却并没有倒退消亡,而是获得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科技成果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已经是遍地开花——科技,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融入社会,影响社会。下面,我们将以唯物辩证的思维,分以下几个部分来探讨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继而展望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向。一.科技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点 至今为止,世界科技发展分期大致可分为古代科学技术,近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三个阶段。受历史发展特点的影响限制,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和代表性的事物各具历史特色,但都在当时的历史进程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古代科学技术。就世界范围内而言,古代科技指的是从人类有史可考起到中世纪这一段时间内科学技术。古代科技的起源是一种自发现象和行为,它源于人们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自发思考并提出加以解决的方法,进而形成了原始的科学技术。正如J.凯因斯所说,“这些社会反映了我们数千代以前的祖先的精神面貌。我们在肉体上和心灵上已经度过了与此相同的一些发展阶段……而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今天这个样子,正是由于曾经有过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劳动和他们的奋斗。”古代科技作为近现代科技的滥觞,在整个人类摆脱蒙昧走向文明的这个历史阶段内至关重要。这个阶段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发展较为缓慢,理论上尚未完备,更多是一种对自然的自发思考;而在对社会的影响上,影响较小,不成熟科技理论并未真正也无法充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只是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的发展。2.近代科学技术。近代科技指中世纪后到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大致时间段的科技。近代科技的产生和起源是近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引致的产物。一方面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创造了促进科技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则是经济发展的需求拉动了科技的进步。进入十八、九世纪,随着启蒙运动和一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科学技术第一次达到系统完备理论成熟的地步,在社会生活上科技的参与度空前上升,几乎涉及到社会领域的每个方面。经典力学和蒸汽电气的运用是这阶段的最重要的体现。本阶段科技发展特点是:发展迅速,理论系统成熟完备,对社会和自然的思考从自发过渡到自觉阶段;科技与社会第一次实现了完美结合,科技极大的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并在生产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3.现代科学技术。从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至今是为现代科技阶段。相比前两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是最短的,但所取得的成就远非前两次可比。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新的发明创造不断涌现,人们的生活与科技已经密不可分,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可以看到科技的影子,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可以感受到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社会生活的节奏和步伐也越发快速,每一个人都必须加快脚步以紧跟时代潮流。新时期现代科技特点:迅猛,日新月异,科技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技应用于生活中随处可见。本阶段科技发展最典型的代表是电气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原子能技术等的运用。二.科技发展对社会生活影响的实例从以上科技发展三个阶段的过程来看,科技对社会影响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加深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加速的过程,因此,相关的例子自然也是层出不穷。下面为让大家清楚科技发展对社会生活影响情况,我们将主要以跟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的或许大家也曾经历过的一些实例来进行相关阐述。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的吃穿住行,没有一样离得开科技。从简单的吃米饭说起,我们用的是电饭煲蒸饭,如果现在家里没有电饭煲的话,你很难在短时间内把香喷喷的米饭端上桌,没有液化气,你很难学习原始人在家里烧柴火弄菜。 在住的地方如果没有电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科技,你就无法再黑夜里生存。你无法刷牙洗脸,你无法洗个安眠澡,你无法再黑夜里做事,甚至行走。如果没有电,你不可能看你最喜欢的电视剧或者球赛。 在穿的方面,好像看起来和科技联系不是很紧密,但是在现在社会服饰都是靠机器生产出来的,手工做的的确很少,这价钱也相当昂贵。 行是和科技联系最紧密的方面了。交通工具的不断创新和优化,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从以前的马拉车到现在的高级轿车,无不体现科技的发展,汽车、火车、高铁等交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是人们生活所离不开的。而有些科学家,例如科学史家萨顿说,“就建设性而论.科学的精神是最强的气力。就破坏性而论,它也是最强的力量。”汤因比说:“技术每进步一步,力气就增大一分。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三.科技发展对社会生活影响的特点科技发展在整个历史中是一个不断延续的过程,因此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除了一些阶段的特点之外,也有一些贯穿始终的特点,这些是当我们观照整个发展过程时会得到的一些启发。 1.首先是两面性。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给社会创造着巨大价值的同时,科技发展不时也给社会带来一些头痛的问题甚至是极其负面的影响。例如,互联网为人们的资源共享,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然而过分依赖性却削弱了人们的创造意识,也为一部分人提供了投机取巧的机会;一开始塑料袋和DDT等杀虫剂等的使用的确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但后来也成为了污染环境的元凶。2.再是加速化。人类社会伴随科技进步呈加速度规律发展。联结上文三个科技阶段的特点来看,科技发展是越来越快速,科技在社会生活的运用上周期越来越短。而在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各种科技知识量急剧增长,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进入真正的知识爆炸时代。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知识每3年就增加一倍。在这种大背景下,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无疑将也是不断加速的。3.再是社会对科技的依存度不断上升。纵观整个历史过程可以明显看出,随着历史发展,科技对社会的影响不断加深,社会对科技的依存度不断上升,这个可以从几个阶段中科技在社会生产中的贡献率和转化为实际社会生产力的数据比较中可以得知。四.社会未来的趋向 基于对科技对社会发展影响特点和实例的思考,面对当前形势下科技发展加速化、产业化、综合化、全球化、社会化、系统化等特点,再综合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社会未来将会出现多元化趋向,更多科技运用将会出现如下情况:1.信息网络科技将依然成为引领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导力量。以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微电子技术、宽带网络及移动通信等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将是当代发展最快的技术,自身也在发生结构性变革,并可能与其他技术交叉融合产生新的技术,催生新的产业门类,改变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甚至可能催生并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2.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将发挥带头作用并可能实现重大突破。克隆技术和干细胞研究的突破将使人们利用自己或者他人的干细胞和干细胞衍生的新器官,代替病变或衰老的组织器官,从而推动了一门新兴学科——再生医学的发展。而以生物为材料的工业生物技术将异军突起,预计2020年后,工业生物制造有可能成为重要的核心产业,从而带动食品和化学工业等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带动绿色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 3.新材料继续成为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石。高性能、低成本、复合化、环保好的材料将成为新材料研究开发的重点,其中信息功能材料、纳米技术、高性能陶瓷、生物材料等将大有前途。此外,智能材料和超导材料因具有奇特的功能,将成为21世纪初的新宠,并将可能得到广泛应用;使用超导材料的电缆、磁悬浮列车将日益普及,用纳米做成的隐身材料也将日益应用到各国国防军事中。4.空间科学与航天技术的竞争将如火如荼。空间高科技将是21世纪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尖端技术之一,并成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开发空间平台、探索宇宙起源、寻找地球外生命将成为21世纪科学家和公众的追求和期望,赋予人类生存观以新的哲学意义。航空航天技术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后,将加快实用化和商品化步伐,私人太空旅游前景诱人。5.环境科学和能源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将取得突破。环境健康与全球气候变化已引起全球普遍关注,各国都在强调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业和绿色消费等观念日益被人们接受,各种环保技术和生态技术将会有新的发展和突破。与此同时,由于目前能源价格不断上升,能源技术日益受到各国重视,各种可开发洁净能源和新的替代能源将不断产生。氢能将在21世纪的世界能源舞台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分量,燃料电池则被认为大有用途。

你老师说一定要按照研究生学术论文的格式来弄吗?那也太麻烦了。给你个地址自己看看吧。

小学生科技论文格式(精选8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生科技论文格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会荡秋千吗?相信你想都不想就会说:“当然会,我还能荡的很高呢!”可秋千究竟怎么会荡高,你又知道多少呢?

荡秋千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一项运动。在社区,在公园,在游乐园,到处都有它大大小小的身影。秋千的玩法很简单,无非就是荡来荡去罢了。我观察了一下,大致有3种玩法。

一、秋千上的人不动,由别人把秋千拉到一定的高度然后松手,让秋千像摆一样自由摆动。秋千下降时,它的势能逐渐转化成动力。上升时又由动力逐渐转化成势能。就这样周而复始,一下又一下地荡来荡去。直到空气阻力让秋千停下来为止。

二、秋千上的人依旧不动。由别人一下一下有节奏地推动秋千,使秋千越荡越高。这个过程看起来很简单,推秋千的人不断的给秋千施加推力。使得秋千的动力不断增加,也就越荡越高了。可实际上却要复杂些了,因为推秋千的人并不是胡乱在推,而是要看准时机,掌握好节奏。如果和荡秋千的人配合得好,不需要费多少力气,就能荡的很高,这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共振现象。

三、不需要别人推,荡秋千的人通过自身的运动把秋千荡起来。很显然,这种情况与前面的截然相反,完全无法用前面的原理来解释。秋千越荡越高说明它的总重量增加了,可是它又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那么这些能量来自哪里呢?

毫无疑问,秋千增加的重量只能来自于荡秋千的人。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力气,都不能把自己举起来。可荡秋千时,又是怎么把自己推起来的呢?

我们来观察一下荡秋千的人是怎么运动的呢?首先,他要把秋千拉开一段距离,然后快速的登上秋千。让秋千能在小幅度内自由振荡,动能、势能不断转化。接下来,随着秋千的升降做起立和下蹲的动作。随着秋千的下降,他会迅速下蹲,当秋千到最低时,他已经是下蹲了。秋千上升时,他又慢慢站起来,并在最高点恢复直立。这样周而复始,荡得越来越高了。

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移的呢?问了哥哥后,我才恍然大悟:简单地说,秘密全在重心上。在蹲下到升高的过程中,重心升高了,就化为了势能。在升高到蹲下的过程中,重心降低了,储存的势能就要释放出来,这份能量转移到了秋千上,使秋千的摆动加快。这样循环往复,秋千的总能量越积越多,秋千也就越荡越高了。

哇,简单的荡秋千,竟藏着这么多学问!

月食是由月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也就是说,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地球在太阳与月球之间,因此从太阳照射到月球的光线,会被地球所掩盖。以地球而言,当月食发生的时候,太阳和月球的方向会相差180度。古代月食记录有时可用来推定历史事件的年代。中国古代迷信的说法又叫做天狗吃月亮。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当月球整个都进入本影时,就会发生月全食;但如果只是一部分进入本影时,则只会发生月偏食。月全食和月偏食都是本影月食。

地球的大气情况,光度在不同的月全食会有所不同。

有时月球并不会进入本影而只进入半影,这就称为半影月食。在半影月食发生期间,月亮将略为转暗,但它的边缘并不会被地球的影子所阻挡。不过看月全食必须在晚上看,而且观看月食的机率比日食的机率少的多。

关于月食,还有一个故事:16世纪初,哥伦布航海到了南美洲的牙买加,与当地的土着人发生了冲突。哥伦布和他的水手被困在一个墙角,断粮断水,情况十分危急。懂点天文知识的哥伦布知道这天晚上要发生月全食,就向土着人大喊,“再不拿食物来,就不给你们月光!”到了晚上,哥伦布的话应验了,果然没有了月光。土着人见状诚惶诚恐,赶快和哥伦布化干戈为玉帛。

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了蟹肥菊黄的金秋时节啦!这天,妈妈又买来了肥美的大闸蟹。我别提有多高兴了!心里还美滋滋地想:今天又可以“大开杀戒”了!妈妈手脚麻利地将一只只张牙舞爪的大闸蟹洗干净,并用麻绳将它们一一捆扎好。我在一边不时地催促着妈妈:“快点,快点嘛!”“小馋猫,马上就好啦!”妈妈一边应道,一边将蟹放入锅里。透过透明的锅身,我看见那些蟹正在拼命挣扎,但它们不一会儿就平静了下来。可令我惊奇的是,蟹壳却由原来的青黑色转换为了橘红色。这是怎么回事我为此产生了疑惑:为什么蟹煮熟了壳就变红了?

我连忙问一旁的妈妈:“妈妈,你知道蟹煮熟了壳为什么就变红了吗”妈妈苦笑着说道:“对不起,我不知道。你去问爸爸吧,他可是我们家的”智多星”呀,也许会知道吧。”于是,我便跑到书房,将同样的问题告诉了正在埋头研究脉冲电路的爸爸。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连平时号称“万事通”的爸爸也被这个问题哽住了。他摆摆手,对我说:“你长大了,自己去寻找答案吧!”我听了爸爸的一番话,心里一凉,可又想: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爸爸说的没错,我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答案!于是,我便翻开《十万个为什么》仔细地寻找起答案来。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上找到了答案。

蟹煮熟后为什么会变红?这与化学有关。原来,这种煮熟了的蟹外壳中,有一种颜色鲜红的色素。如果把蟹的红色外壳浸到一种叫做丙酮的化学药品中,这种色素会把丙酮染成美丽的桔红色,壳体也就褪色变浅了。后来有人从龙虾卵中把这种色素分离出来,名叫虾青素。

含虾青素的动物不只是虾、蟹,许多甲壳类动物也用虾青素来装扮自己。有些小壳动物,主要含有虫青素,有一些蟹类体内含有蝶红素。这些色素,包括虾青素在内,都和胡萝卜素有类似的结构,它们大量而广泛地分布在自然界中。化学名称叫酮类胡萝卜素,它们是“虾兵蟹将”这类动物所含色素的主要成分。

活着的甲壳类动物的体色,由于种类不同,环境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是不论活着的“虾兵蟹将”是什么体色,只要把它用甲醛浸泡或者加热,都同样会变成红色。这是因为生物体内的色素蛋白质,在受热的时候发生变性,原来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色素“逃”了出来,才显露出红色。另外,死后的虾蟹,由于体内的蛋白质变性,色素逃离,也会使外壳变成红色。

上星期,我做了一个新奇的实验——孵豆芽。

外婆给了我一些黄豆种,我嫌少,还要从妈妈扎紧的塑料袋里去拿,妈妈说袋里的豆是不能孵出豆芽的,我不信,偏偏要做实验。于是,我将两种黄豆分开了,孵起来。

根据书上的介绍和老师的指导,我把浸胀了的两种黄豆分开放进两层湿稻草中间,每天早、中、晚各淋一次水。我想,一样的孵法,怎么可能不长出一样的豆芽来呢?

第二天,我轻轻地翻开豆芽上面的稻草,外婆的黄豆种已膨胀到它原来的两倍大了,许多豆粒的腰部长出了短短的、粗壮的芽。可是妈妈的黄豆,只发胖,不发芽,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四天,外婆的豆芽又长高了许多,可妈妈的那些黄豆,却变颜色了,由淡黄色变成深黄色了,还有几粒变成淡黑色了。看来,真要被妈妈“不幸言中”了。

第五天,第六天,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用外婆的黄豆孵的豆芽,越长越高,越长越嫩,玉柱金顶,漂亮极了!而妈妈的那些黄豆却腐烂了。我这才相信,妈妈讲的是真的了,可这是为什么呢?我只好去向妈妈请教了,妈妈笑眯眯地说:“豆种尽管已经干了,可还是要呼吸的,你外婆的豆种挂在屋檐下,空气新鲜,呼吸当然不成问题。而那塑料袋里的黄豆,因为袋口紧扎着,不通气,它们没法呼吸,早就憋死了。”“哦,原来是这样啊!”我若有所思地说。

真没想到,晒干了的黄豆也会憋死。生活中真是处处有科学啊!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把冰放在水里,冰都会浮在水面上。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对了,同样的物质,为什么冰显得比水“轻”?我疑惑不解。

带着这个问题,喜欢好奇的决定要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我拿出冰块,放在水里,冰块有大有小,可无论冰块大小怎么样,它们都调皮地浮在水面。于是,我试着把冰块按下去,手一松,冰块又浮上来了。

于是,我想探寻其中的原因。对了,实验是最好的办法。说干就干。于是我把容量相等的两杯水,一杯放进冰箱,一杯放在桌上,等冰箱里的水结成冰后,我测了测它们的重量,结果分毫不差,可放进冰箱的那杯明显变多了,要高于另一杯的十分之一。“哦”,我恍然大悟,“是结成冰的水体积变大,但是它们的重量还是一样,当然冰在水里就显得“轻”,所以就浮在水面了!

接下来,为了证实我的实验,我查了一下资料,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原来,当水到了零摄氏度结成冰的时候,它的体积约要膨胀十分之一。一样质量的东西体积越大,比重就越小;体积越小,比重就越大。因为水变冰后体积胀大十分之一,所以冰的比重小于水的比重,它就自然而然地就浮在水面了。

通过这次有趣的.实验,我不但发现冰的比重比水小因此冰就会浮在水面上的道理,还知道了当遇到问题,要勇于大胆地假设,亲自动手做实验,并且还要多方求证,才能知道问题的答案。

记得小时侯,我们常常都去河边抓蚯蚓,然后去河边钓鱼。记得那时蚯蚓被我们截成四五截后,竟然还在动。而且过了几天后,再去钓鱼时,蚯蚓有的已经死了,有的却钻进了泥土里。蚯蚓的再生使我们感到十分疑惑,但是我们请教了许多同学,他们也和我们一样不清楚这是什么原因。因此,我们边决定研究蚯蚓的奥秘。

我在一本生物书中得到了许多答案:蚯蚓和壁虎一样,身体中包含着生物器官——再生器官,这一种器官能使蚯蚓在被分解后,分泌出一种黄色的带有黏性的物质把伤口包裹起来,所以蚯蚓又能再活下去。如果没有发现到蚯蚓的再生器官,蚯蚓的生存,死亡到现在也还是一个迷,于是我们带着工具兴奋地来到一条小沟里抓起了蚯蚓。我们首先来到一块比较肥沃的土地抓了两只蚯蚓把它放在木板上,然后从家里拿了一把锋利的手术刀找蚯蚓的中间切割下去,蚯蚓被我们切成了两截,蚯蚓在木板上翻滚着,有时还会流出一些黏液,这些黏液对蚯蚓的伤口做了止血、回生的作用。蚯蚓在放出黏液的同时身体还会不断地收缩,最后包成一层壳。接着我们又把第二只蚯蚓放到木板上,用手术刀截成四段,也是想刚才那样有的会动,有的不会动,也放出了黏液修复了破坏的身体。

根据这些,我得出了结论:

1、蚯蚓具有很强的伤口愈合能力。

2、蚯蚓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结构为简单的器官切掉后就可以再长出来。而结构较为复杂的器官切掉后,就很难再长出来了。

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去了动物园,我们去看了很多动物,比如:孔雀、老虎、猴子、长颈鹿等等。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大猩猩,因为我搞不明白为什么它总是要捶胸脯。特别是有个调皮的小孩子用树枝伸进笼子里去戳大猩猩的时候,大猩猩大吼一声,用两支爪子使劲地捶打自己的胸脯,吓得我心惊胆战。我问妈妈,妈妈也不知道为什么,但她建议我回家到网上查查。

我回到家里,给爸爸说了今天去动物园的事情,还特意讲了大猩猩有多凶。但是爸爸说,大猩猩应该是一种很温顺的动物啊。我更加好奇了,就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脑,在百度里搜索起来。

啊!找到答案了!网上说大猩猩捶击自己的胸脯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当有人或者其他动物妨碍它们行进时,常常会以拳击胸脯作为一种警告恫吓的手段赶走对方。二是当它们被激怒时,便会猛地站立起来,伸出前肢不断捶击胸脯,并且发出大声吼叫,以此来威胁对方。三是在度过了某种危险后,也往往会以捶击胸脯来表示欣慰和庆幸。四是在情绪极为兴奋或激动时,它们也常会情不自禁地用双手捶击胸脯,以宣泄自己的情感。在同一群体之间相互接触时,它们也常以捶击胸脯作为彼此打招呼的方式。总之,大猩猩捶击自己的胸脯是它的生活行为之一。在大多数时候,大猩猩还是比较安静的。

哦,原来是这样的,大猩猩也是为了保护自己才装出那么凶恶的呀。多亏有了网上的知识,我才没有误会可爱的大猩猩呢。我越来越喜欢巨大而又温顺的大猩猩了。

大家都知道,北京2008奥运会体育中心是一个很大很漂亮的鸟巢样式,国家游泳中心则是一个很漂亮的充满着气泡的水立方,但是庞然大物下面究竟隐藏着哪些方面的技术呢?今天科技小论文将带领您解开这些什么的建筑物。

首先我们来说“鸟巢”,鸟巢建筑是基于国际建筑领先地位的,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在空间技术的应用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首次将空间技术应用到建筑物结构框架上的一个重大创举。它是由我国多为建筑方面的专家通过进行可行性验证和安全构架验证而决定实施的一个重大工程,于是 鸟巢成了 我国2008奥运会的一大标志之一。他将向全世界展示一个全新的中国。

首先在设计结构上,采用空间技术的鸟巢,在最大程度上介绍了对原材料的需求,节约了成本,并且形象完美纯净,是奥林匹克的一大亮点。

“水立方”以方型的建筑形态体现与“鸟巢”和谐共生的中国文化理念。“水立方”钢结构采用了新型的基于气泡理论的多面体空间钢架体系,属于国内外首创,是一个具有很高科技含量的建筑,结构设计面临着许多国内外前所未有的课题 题将通过对新型空间结构几何构成与优化、结构整体分析与设计、结构风雪冰试验、各类节点和杆件计算方法与实验、室内环境声光电热研究、ETFE立面装配系统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完成将最终的成果直接应用于国家游泳中心的设计与施工,确保工程安全、经济、合理,同时纳入国家新版网格结构技术规程等课题立项目标。

大家知道了吧 原来水立方和鸟巢是这么回事,希望大家能够在生活中多思考,多长一双发现创新的眼睛,相信将来你也可以创造出一些有价值的想法。

世界史简论论文格式图片

格式为作品的“出版年份”或期刊的“年、卷(期)”+“:页码(或页数范围),”对于多个引用文件,每一引用文件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些出版物也将表示引用文件位置的信息作为页码)应分别列在每个引用文件的序号中,放在方括号后(仅列出编号,前面和后面的单词和字符,如“p”或“page”没有添加)和标记。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如下:

1、所列参考文献应为便于读者考证的官方出版物。

2、所列参考文献应当标明编号、书名、作者和出版信息。

论文格式的注意事项:

1、打印要求

所有毕业论文均采用A4纸打印,上下边距2.5cm,左边距3cm,右边距2.5cm。行距为行距的倍数(设定值为1.25);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封面为教务处统一规定的封面。

2、字体要求

纸上使用的字体要求是宋体。

一般如果是论文的参考文献,我们那会儿是这样的格式:作者参考文献名参考文献出处哪一年第几期多少页例子:彭文波,骆伯巍,周丽华,等.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对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3):48~52

历史论文的标准格式⑴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语词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应避免使用的不常见的省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题名用语.⑵作者姓名和单位,两人以上,一般按贡献大小排列名次.①文责自负;②记录成果;③便于检索⑶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中文摘要一般不会超过300字,不阅读全文,即可从中获得重要信息.外文250实词.包括:①本研究重要性;②主要研究内容,使用方法;③总研究成果,突出的新见解,阐明最终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⑷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3-7个,有专用《主题词表》.⑸引言.回来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布局,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⑹正文⑺结论:是指全文最终的,总体的结论,而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要求准确,完整,明晰,精练.⑻致谢:是对论文写作有过帮助的人表示谢意,要求态度诚恳,文字简洁.⑼参考文献表(注释),文中直接引用过的各种参考文献,均应开列,格式包括作者,题目和出版事项(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页码)连续出版物依次注明出版物名称,出版日期和期数,起止页码.⑽附录:在论文中注明附后的文字图表等.

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怎么写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