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哈佛学生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哈佛学生毕业论文

一份哈佛大学毕业条件要求学生修满专业学分,完成毕业论文和答辩,学校的教学方式比起中国来说更灵活,不是照本宣科那样的学习,在教学中主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老师有时候会让学生自己去做个调查,然后写报告汇总演讲,这类型的作业通常也会被纳入成绩考核。

1、掌桥科研(一站式服务平台)

该网站拥有51258309篇外文文献,包含外文期刊、外文会议、外文OA文献、美国政府科技报告、外军科技报告等各领域文献,并在不断更加中,值得一提的是,该网站机译外文论文。

2、剑桥大学机构知识库

该网站提供剑桥大学相关的期刊、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等电子资源。

3、LolMy Thesis 哈佛毕业论文分享网站

该网站是由哈佛学院学生创办的论文分享网站,所有的论文都支持在线阅读,免费使用。

4、HighWire斯坦福学术文献电子期刊

home.highwire.org/

该网站号称是提供免费全文的、全球最大的学术文献出版商之一。该网站收录了电子期刊882种,文章总数已达282万篇,其中超过103万篇文章可免费获得全文,重点是这些数据仍在不断增加。

5、发展中国家联合期刊库

该网站提供来自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古巴、印度、印尼、肯尼亚、南非、乌干达、 津巴布韦等)的开放获取的多种期刊的全文。

在哈佛或者其他大学,都是需要一份毕业论文就可以毕业。哈佛大学毕业条件:要求学生修满专业学分,完成毕业论文和答辩,学校的教学方式比起中国来说更灵活,不是照本宣科那样的学习,在教学中主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老师有时候会让学生自己去做个调查,然后写报告汇总演讲,这类型的作业通常也会被纳入成绩考核。

哈佛大学的毕业条件不是要求你要写多少篇论文;而是要求学生修满专业学分,完成毕业论文和答辩。更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时候老师会要求学生自己去做调查,写报告汇报演讲。这类型作业也会纳入成绩考核。

哈佛毕业论文格式

如下:

1、标题:标题应该简洁、清晰、概括。这个词不应该超过20个词(不同的机构可能需要不同)。本文不需要单独的主题页面。一般来说,一个单独的主题页面需要显示有关机构、教员和答辩时间的信息。

2、版权声明:一般情况下,硕士、博士研究生应在毕业论文主体前附上版权声明,并应单独成页。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这个。

3、摘要:要有高度的通用性,语言简洁,清晰,中文摘要在100-200字左右(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选择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不同的大学可能要求不同的词)。关键字应该用分号或逗号分隔。

5、目录:写出目录并将其翻页。正文的第一级和第二级标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标注较低的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

6、正文:专科毕业论文的主体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本科文理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士论文可能要求30000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7、致谢:简要描述您撰写毕业论文的经历,并对协助完成论文的指导老师和相关人员表示感谢。

8、参考文献:在论文末尾,根据参考文献或引用的时间顺序列出的参考文献,也可以符合所有专著、论文和论文的其他材料的顺序(哈佛文本引用的无编号对应注释)。

9、备注: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外进行讲解和解释。

10、附录:对于一些不适合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纳入附录。有时会在文本后面附加一个个人简介。

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

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这里将参考文献格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文内注(In-text Citation),另一种是文章结尾的参考文献目录,一般称为Reference List,也有不同叫法的,下面会说到。

一般来说,许多参考文献格式都是基于两种格式:APA格式和MLA格式,另外还有CMS格式和哈佛文献格式(Harvard System)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参考文献格式。下面就分别对这四种格式做一个简要的说明。

1.APA 格式

APA是美国心理协会的缩写,全称是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格式指的是该协会出版的《美国心理协会刊物准则》,目前已出版至第7版。主要用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Social and Natural Sciences)的文章。国内很多期刊也是采用的APA格式。

APA格式的细节十分复杂,这里就不赘述了,如果想深入了解,普渡大学官网有一个版块:里面对前面提到的前三种格式都有详细的介绍。APA文内注的基本格式是“(作者姓氏,发表年份)”。文末的参考文献目录是Reference List,必须以姓(Family name)的字母顺序来排列,基本结构为:

期刊类:

【作者】【发表年份】【文章名】【期刊名】【卷号/期数:起止页码】

Smith, J. (2006). The title of the article. The title of Journal, 1, 101-105.

非期刊类:

【作者】【发表年份】【书籍名】【出版地:出版社】

Sussan.G.(2002).What computers can’t do. New York: Harp& Row.

2.MLA格式

MLA 是美国现代语言协会(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制定的论文指导格式,多用于人文学科(Liberal Arts)。MLA文内注的基本格式是“(作者姓氏,文献页码)”。文末的参考文献目录在MLA格式中称为Works Cited,同样是以姓(Family name)的字母顺序来排列,基本结构为:

期刊类:

【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卷号或期数】【发表年份】起止页码】

Nwezeh, C.E. “The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Modern African Literature.” Year book of General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28 (1979): 22.

非期刊类:

【作者】【书籍名】【出版地:出版社】【发表年份】

Winfield, Richard Dien. Law in Civil Society. Madison: U of Wisconsin P, 1995.

3.CMS格式

CMS格式,又叫芝加哥论文格式,全称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源于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在1906年出版的Manual Style,目前已出至第十七版,主要用于人文学科(humanities),它使用脚注、尾注和参考文献目录来注明文献来源。

芝加哥格式的文内注和APA格式一样,采取作者姓氏加上年份,如果需要,还可以加上页码,比如:(Goman 1989, 59)。脚注和尾注(Footnote or endnote)的结构为:

期刊类:

【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卷号或期数】【发表年份】【起止页码】

Susan Peck MacDonald, “The Erasure of Language,”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58,no. 4 (2007): 619.

非期刊类:

【作者】【书籍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First name Lastname, Title of Book (Place of publication: Publisher, Year of publication), page number.

文末参考文献称为bibliography或者References,其结构为:

期刊类:

【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卷号或期数】【发表年份】【起止页码】

MacDonald, SusanPeck. “The Erasure of Language.”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58, no. 4 (2007): 585-625.

非期刊类:

【作者】【书籍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Last name, Firstname. Title of Book. Place of publication: Publisher, Year of publication.

4.哈佛文献格式

顾名思义,是哈佛大学的论文参考文献标准,全名为:哈佛注释体系(Harvard System),起源于美国,但是在英国和澳洲等国家运用得比较多,尤其在物理和自然科学领域。

哈佛格式的文内注也和APA格式一样,采取作者姓氏加上年份的方式。文末的参考文献目录的基本结构为:

期刊类:

【作者】【发表年份】【文章名】【期刊名】【卷号或期数】【起止页码】

Ross, N. (2015). On Truth Content and False Consciousness in Adorno’s Aesthetic Theory. Philosophy Today, 59(2), pp. 269-290.

非期刊类:

【作者】【出版年份】【书籍名】【出版地:出版社】

以上就是四种参考文献格式的一个最简要介绍,每一种格式的规定中还有非常多的细节,比如相同姓氏的作者、多个作者、电子出版物、会议论文等等情况,另外还有排版、字号、缩进、空格等等,具体在写作中采用哪一种再去查找相关细则。

哈佛大学研究生论文答辩

什么是DBA?根据国际工商管理博士委员会(Executive DBA Council)的权威解释,DBA中文翻译成工商管理博士,是面向有经验的高层管理人才的博士学位项目,一般是在职项目。DBA也叫DPA,DPS是Doctor of Professional Studies in Business的简称,译成中文为工商管理博士。 DPS在美国有的州也称之为DBA,Doctor of Business and Administration。 DBA是专业博士学位项目,较早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一个世纪前的一项联合研究者与实践者的项目,目前全球范围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人员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工商管理博士DBA是具有硕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的人员,通过博士学位的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规定的学术水平而被授予的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是专门为工商界高层管理人员、董事长、CEO等高层设计的全面系统的管理课程,体现工商管理最高学术水平,如波兰热舒夫信息技术与管理大学免试dba博士。

工商管理博士,英文为Doctorat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英文缩写为DBA,也有译作Doctor of Professional Studies in Business,英文简称DPS ,是专门为工商界高层管理人员设计的全面系统的管理课程。当今的DBA致力于培养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具有卓越能力的高级商业管理人才。与传统博士教育模式不同,DBA教育着重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效果,学生一般都以在职学习替代“全日制学习”。比如,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DBA、 中欧国际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瑞士欧洲大学 、比利时联合商学院、英国诺丁汉商学院、法国马赛商学院、法国尼斯大学、美国福坦莫大学 、法国诺欧商学院的工商管理博士(DBA)学位课程的设置。

来这里问这种问题的人 恐怕是没希望上哈佛了该怎么申请都写在官方网站上 如果连去官方网站找资料都做不到 你怎么做研究...

哈佛大学博士申请条件本科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GPA 3.5+(特别是专业GPA成绩)TOEFL 100+GRE 1300-1350+GMAT 700+本科生一般要有足够的研究经验和背景并在专业领域内有出色表现。研究经历和论文,专业相关的实习,最好是带有研究性质的,能体现科研能力的实践。学校对国际会议论文这一项看得很重。申请人的学习背景,研究经验,还有申请人发表的论文什么,参加的研究项目什么的。

哈佛大学毕业论文就几页

毕业论文(设计)有撰写要求的,封面扉页中英文摘要,目录索引绪论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其中比重最大的绪论和正文分别要求绪论15000字以上,正文不少于12000字,绪论和正文都必须用小4号宋体,一般整个论文合计40页以上,但不超过60页,做设计的还要附上5张以上的CAD图

(1) 认真读书 第一件事当然是要好好读书了。基辛格是个特别爱读书的学生。他的同学回忆,基辛格非常严肃,坐在一张又厚又软的椅子上,从早学到晚,一边学一边咬指甲,指甲咬掉了就咬下面的肉,后来都咬出血了。你可以自己脑补一下这个画面。到写本科论文的时候,基辛格来劲了,他的本科论文题目叫:《历史的真义》。 要说这篇论文写得有多好,那倒也真不一定,但这是有史以来哈佛大学本科生写的最长的论文,全文有388页,这还是删除了一大段讲黑格尔等哲学家的章节之后的篇幅。基辛格在这篇论文中把他读过的书如数家珍,都抖搂了一遍,搞得哈佛大学不得不专门出台了一个规定,也就是所谓的“基辛格规则”。“基辛格规则”规定,以后哈佛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不能超过35000字,或是140页。  (2) 尽早认清自己的兴趣 弗格森讲到,人们感到很困惑的是,为什么基辛格对历史感兴趣,但却没有去读历史,而是去读了行政学。行政学听起来可没有历史学更高贵。这说明基辛格是个非常实用主义的人,他并不想一辈子枯坐书斋,他还是想干点实际的事情。他博士毕业之后,明明拿到了芝加哥大学的聘书,但死活不肯过去,也是因为自己考虑得很清楚,虽然芝加哥大学的学术地位很高,但通向华盛顿的道路是要经过哈佛的,到了芝加哥大学,再想进入政界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3) 找到适合自己的导师 这也是人们感到很好奇的一点。基辛格是德国人,对德国问题感兴趣,但他却没有选卡尔·弗里德里希做自己的导师。弗里德里希是研究现代德国的首席权威,而基辛格的导师威廉·扬德尔·艾略特却是个典型的美国南方人。他在一战的时候当过炮兵部队的中尉,在巴黎大学、范德堡大学和牛津大学都读过书。吸引基辛格的可能不仅仅是艾略特的思想观念,而是他从政的热情。艾略特参与过罗斯福的新政,也给艾森豪威尔当过顾问,他很早就主张美国要做好准备,抵抗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这一观点让当时主张不干涉主义的哈佛学生非常生气。事后却证明,艾略特教授说的还是对的。 基辛格第一次去拜访艾略特的时候,艾略特对他并没有兴趣,只是说自己太忙,他跟基辛格说,你先回去把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看完再回去找他。基辛格从来没有受过哲学训练,他花了半个学期才完成一篇论文,但是当艾略特读到这篇论文,一下子发现了基辛格的才华,他指导基辛格读了各种各样的经典著作。基辛格到大学四年级的时候,艾略特教授就已经让他给自己的手稿提意见了。 (4) 尽快适应学术圈的生存法则 基辛格一直跟着艾略特教授,很早就开始混学术圈。学术也是一个江湖,有很多生存法则。基辛格对有些规则掌握得很好,而另一些就没有太关注,所以他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基辛格本科毕业之后就帮助艾略特教授主办暑期国际问题研讨会,每个假期邀请世界各地的三四十名青年领袖到哈佛进修。这些学生里后来出了很多政要。基辛格还办过一份杂志,叫《合流》,邀请了很多名流写稿。事实证明,这些实践不仅锻炼了他的才干,而且帮助他很快建立了自己的社交网络。 (5) 对时代的变化保持敏感 基辛格本科毕业那一年,朝鲜战争爆发了。之后,虽然基辛格忙着在学校里读博士,但始终没有忘记关注时事。他曾经为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做过一个关于核武器的专题研究,后来出了一本书,叫《核武器与对外政策》。这本书反响很好,年轻的基辛格博士很快成了美国最重要的核战略专家,就连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都盛赞这本书。为什么这本书如此流行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选题选得好。(1) 没有必要在大学里广交朋友 很多人觉得到了大学里就要广交朋友,尤其是到了像哈佛、北大这样的名校,以后就靠校友资源了。 这是一种误解。很多年轻人确实是在大学期间交到他们最好的朋友,但基辛格没有。新闻记者曾经找到他的哈佛同窗采访,发现他大学期间并没有特别要好的朋友,还有人说他一点儿也不招人喜欢。这可能是因为基辛格是一位年纪较大的退伍军人,而且是寒门子弟,跟哈佛的贵族气质格格不入,他更喜欢去找自己在部队里的战友。但这也告诉我们,没有必要在学校里花费过多的精力交朋友。 (2) 没有必要在大学里考第一名 虽然基辛格很用功,成绩也很优秀,但并不是最拔尖的,他在哈佛大学绝对不是万众瞩目的明星。虽然有导师推荐,但基辛格直到大学四年级才被选进学术精英团体,即美国大学优等生荣誉学会哈佛分会。这说明,最容易成功的人不是每次考试都考第一的,而是那些比较轻松地考到班上前十名左右的学生。 (3) 没有必要太在意自己的论文选题 基辛格的本科论文是写历史哲学的,尤其是想讨论著名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和汤因比为什么不对,康德为什么是对的。他想讨论的主题是:如何看待人类社会中历史决定论和我们作为具有自由意志的个人的意志之间的矛盾。基辛格的博士论文主要写德国首相梅特涅。很多人说这是因为基辛格很推崇梅特涅,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如果不是基辛格以后成了名人,他写梅特涅的这本书根本就没有人看。 (4) 没有必要紧跟潮流 我接着基辛格的论文选题来讲,从这两篇论文选题,我们能够学到,写论文最重要的是对自己思维能力的锻炼,没有必要在写论文的时候紧跟潮流,因为潮流是会涨潮,也会落潮的,但你磨练出来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却能在未来应对各种问题的时候无往不胜。 (5) 没有必要一条学术道路走到黑 从基辛格的经历来看,我们没有必要早早地把自己一生的道路都规划好。如果真是要做学问,基辛格要做得很简单,无非是发论文、评职称,一步步升迁。但就算是他顺利地升到哈佛大学教授职务,又怎么样呢?假如基辛格选择学术道路,一条路走到黑,那他绝对不会有以后那些激动人心的经历的。肯尼迪总统一上台,就网罗了一批精英,其中大部分都来自哈佛大学。基辛格在哈佛大学时的院长、哈佛文理学院院长麦乔治·邦迪是肯尼迪的亲信,他是肯尼迪的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的好朋友和哈佛同事小施莱辛格也收到了白宫的聘书,他不免心生妒意,忽然,有一天,当基辛格正下榻在洛克菲勒的一栋豪华别墅的时候,收到了邦迪的一封信。邦迪邀请他来做顾问,负责跟核武器和德国问题有关的外交政策。 如果你是基辛格,你会怎么答复这封信呢?基辛格当然很开心,但他也很谨慎。他婉言谢绝了全职,提出兼职干这份差事。基辛格的借口是还要在哈佛教书,但他真正担心的是怕洛克菲勒不高兴。没想到洛克菲勒反倒说他太婆婆妈妈。洛克菲勒劝他,只要能真正出力,什么职务都可以接,这让基辛格又是钦佩又是震惊。 如果你是邦迪,你会怎么答复基辛格呢?邦迪的一个任务就是尽可能地把各路英雄都请过来,帮肯尼迪出谋划策。肯尼迪解散了艾森豪威尔总统时期复杂的官僚体系,他主要依靠自己的小圈子,这些顾问大多是来自哈佛的精英,媒体把这些人称为“神童”。 基辛格也是邦迪在哈佛的时候一手提拔的亲信。但是,肯尼迪建议全职聘请基辛格,反倒是邦迪力主只给基辛格一个兼职的工作。那么,为什么邦迪不重用基辛格呢?基辛格的才华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基辛格曾以顾问的身份到欧洲见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阿登纳是欧洲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但他就是不相信美国政府。陪同基辛格去见阿登纳的美国大使馆官员惊奇地发现,全职外交官做不到的事情,基辛格轻轻松松就做到了。他一席话就打消了阿登纳的顾虑,阿登纳说,他在华盛顿听到的太空洞,而基辛格说的要具体得多,给人的安慰也大得多。 奇怪的是,基辛格在肯尼迪总统那里就是得不到重用。他大部分时间并不待在华盛顿,而是待在波士顿。偶尔有中情局通讯员送来绝密资料,就放在他办公室的一个专门购置的保险箱里。肯尼迪总统一上台就遇到很多外交危机,先是柏林危机,美国的坦克和苏联的坦克面对面对峙,双方部队均荷枪实弹,相距仅约146米,随时可能擦枪走火。后是古巴危机,苏联把一批中程和中远程导弹部署在古巴,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总统特别助理戴夫·鲍尔斯和总统一道吃饭,他以为这是自己最后的晚餐。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还记得自己走出白宫,欣赏苍茫夕照,他觉得这是自己一生中最后一个星期六。 苏联一位克里姆林宫的资深顾问和妻子通电话,告诉她“什么都别带,赶紧离开莫斯科”。基辛格对此一无所知。当他以前的同事正在焦头烂额地应付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威胁时,基辛格却在跟洛克菲勒研究团队的一群“娘子军”谈判工资待遇。 这可能是基辛格学到的最早的一堂政治课。他总是抱怨邦迪不信任他,从不让他参与真正的决策,两人的矛盾甚至闹到肯尼迪总统那里。他到最后才明白,这不是邦迪和他个人之间的恩怨,而是由政治的游戏规则决定的。 从政就是开上了一条高速路。这条高速路可以开到时速150公里,甚至更高。突然,在你的面前出现了两条分岔路。一条叫洛克菲勒大道,一条叫肯尼迪大道,请问你会怎么办?你能停下车,查查地图,用GPS找到定位,然后再选择一条更好的路吗?不行的,政治高速路上的交通规则是,遇到岔路不能踩刹车,只能踩油门,在一霎那间作出自己的选择,而且没有掉头的机会。如果你开到最后,发现开上的是一条断头路呢?那也没有办法,因为高速路上没有下去的出口。这就是基辛格一入政坛,学到的现实政治的第一课。 可是,话又说过来。福祸相依。如果基辛格真的受到肯尼迪的重用,对他未必是一件好事。基辛格当时还是一个充满了理想主义的青年知识分子,他对政治的复杂和凶险并无深刻的洞察。在柏林问题上,如果听基辛格的,说不定就会爆发一场美苏之间的大战,但听肯尼迪的,就能用妥协的办法、幕后交易的办法,用看似不光彩、不地道的做法维护了和平。对基辛格来说,尼克松获胜他心里很难受,他仍然是洛克菲勒的忠实支持者。 基辛格还是没有失去从政的信心。他的想法是,尼克松可能会任用洛克菲勒,但事与愿违,尼克松并没有向洛克菲勒发出邀请,而是向基辛格发出了邀请,致电邀请他到纽约讨论 “他在新政府的职位”。当基辛格回到纽约,白宫代表米切尔问他,你愿不愿意当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整个人都傻了。 尼克松怎么会看上基辛格呢? 一种可能性是基辛格在越南问题上到处奔波,寻找和平谈判的渠道,如果尼克松请来基辛格,就能尽快解决越南问题。 另一种说法是基辛格把和越南和谈的情报泄露给了尼克松,让尼克松在竞选的时候能够占得先机,这种说法也是靠不住的。基辛格能够掌握的情报并不多,他也不是唯一一个美国和越南沟通的秘密渠道。再说了,以尼克松狡猾多疑的性格,即使基辛格给他通风报信,尼克松也不一定会听。 真正让尼克松看上基辛格的原因是基辛格写的一份给新总统的报告。这份报告是由基辛格和他的哈佛同事一起起草的,其中主要谈的是如何改进政府的决策效率。基辛格和尼克松都认为,约翰逊政府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是因为外交政策制定机器出了故障。 有意思的是,在基辛格和他的同事写给新总统的这份报告里,特别提到要优先考虑三个职位:事务秘书、新闻秘书和“国家安全联络与顾问”。在讲到第三个岗位,也就是基辛格担任的国家安全顾问时,这份报告特别提到,尼克松应该留意这个岗位上的人和国务院之间可能出现摩擦。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的国务院缺乏信心、交流和团队精神,这导致了决策中的官僚主义和本位主义,最终铸成大错。弗格森的点评是:基辛格或许没有完全意识到,他和同事共同执笔了美国外交政策史上最高明的一份求职信。尼克松任命基辛格时明确表示,基辛格的职责和以前的国家安全顾问,比如罗斯托和邦迪都不一样。他的首要任务是“彻底重整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工作”,让国家安全委员会做好更多应急规划,“不要等到事发之后再采取行动”。 尼克松自己并没有想到,任命基辛格算他捡到了一个宝贝。虽然我们不能高估基辛格在解决越南问题上发挥的作用,但正是基辛格和尼克松联手,实现了美国和中国的“破冰”,这才是现代外交史上少有的大手笔。 说来有趣,这个联华抗苏的主意,其实是基辛格从一位捷克外交官那里得到的灵感。这位捷克外交官试探性地问基辛格,他是否觉得美国和中国会达成某种交易?基辛格不知道他葫芦里卖什么药,就不动声色地说,每个国家都想和尽可能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那个捷克外交官更担忧了。他害怕的是,一旦美国和中国和解,苏联就会担心被孤立,如果苏联担心被孤立,那么势必会变本加厉地压制东欧国家。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捷克外交官的这席话,点亮了基辛格的思路。虽然基辛格号称战略大师,但他看世界大势其实还没有这位捷克外交官深刻。小国天天担心来自四面八方的风险,把各种可能性都琢磨个遍。这是个规律:真正的外交大师其实是小国的大人物,比如新加坡的李光耀。尼尔·弗格森,《基辛格:理想主义者》 我们刚刚读完的书是英国著名作家弗格森的《基辛格:理想主义者》。他从基辛格出生,写到1969年基辛格担任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弗格森把基辛格的成长经历分成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辛格年轻时经历德国暴政,领略美国民主,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阶段是他在哈佛大学初步接触哲学上的理想主义和历史知识,并开始涉足核战略这个新领域,很快成为一个学术新星。 第三阶段是在肯尼迪执政时期,基辛格成了兼职的“幕僚”,他从华盛顿特区的政治现实中吸取了惨痛教训。 第四个阶段是基辛格认识到美国遇到的最大的国际事务挑战就是越南问题,他全身心投入在越南进行的新型战争,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政策决策的真实内幕和混乱、悲观的越南战争状况。 第五个阶段,基辛格出乎意料地被尼克松任命为国家安全顾问。想要的时候就是没有,没有想要的时候,他梦寐以求的权力突然降临了。 我们读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基辛格的成功经验。我还想让你学会去体察历史。基辛格最大的天赋不是哲学思辨,也不是跟人打交道,而是他对历史有特殊的洞察力。基辛格说:“你必须懂得什么样的历史是有关联的。你必须懂得什么样的历史可以汲取经验。”在他看来,约翰逊总统的越南政策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上至总统本人,中至总统的顾问,下至到越南打仗的“小兵”,都对历史毫无所知。整个指挥链似乎没有一个人意识到可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当基辛格看历史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照搬历史,他的窍门是:“两个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的任何关联依靠的不是精确对应,而是面临问题的相似性”,因为“历史教训要通过类比得出,而非寻求一致”。研究外交事务,对历史背景的认识不可或缺。尤其是因为一个民族要“通过对共同历史的认知”来识别身份,历史可以被理解为“国家记忆”。因此,历史研究是认识其他国家的指南。辅助书籍 如果读完这“半本”基辛格传,你还觉得不过瘾,你还可以读读艾萨克森的《基辛格:大国博弈的背后》。基辛格本人也有很多书,比如最近出版的《论中国》、《世界秩序》,还有以前他写的《大外交》,都是大部头,但都值得一读。

哈佛毕业论文分享网

有以下几款nice的论文网站,方便大家在撰写论文时能更快地获得相关资料,用于借鉴参考:1、全国图书馆论文搜索网2、OALib 免费论文搜索引擎3、万方数据库4、LolMyThesis 哈佛毕业论文分享网站5、Intechopen 免费科技文献6、FindaRticles 文献论文站点7、Intute 学术资源搜索工具8、HighWire 斯坦福学术文献电子期刊。

常用的有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爱学术,爱学术的文献类型比较广,主要有中文的期刊,会议,专利,标准,图书,论文,英文的期刊,会议,专利,图书等,我比较喜欢。

学生无忧范文网 ,第一课件网 ,第一范文网 ,知网,G4教育专刊,哈佛毕业论文分享网 ,这些平台就非常的好,也非常的有影响力。

学术文献下载器(wxdown.org)是个大型文献馆,提供:知网、万方、维普、Elsevier(sciencedirect)、Wiley 、Web of Science、SpringerLink、PubMed、EI、EBSCO……等海量文献数据库资源查阅下载。,涵盖各种类型文献,涉及全科。在家即可下载各个权威数据库文献。

知网、万方、维普国内三大知识库,适合中文文献查找下载。

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 适合电子书查找,部分电子书免费传递。

sci-hub 免费下载外文学术文献,只是网站不太稳定经常换域名,不能下载新文献。

Web of Science是获取全球学术信息的重要数据库,包括著名的三大引文索引数据库(SCI、SSCI、A&HCI)。Web of Science在作为文献检索工具的同时,也成为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最重要基本评价工具之一。

PubMed 是一个免费的搜寻引擎,提供生物医学方面的论文搜寻以及摘要的数据库。它的数据库来源为MEDLINE。提供指向全文提供者(付费或免费)的链接。

Elsevier(sciencedirect)是荷兰一家全球著名的学术期刊出版商,每年出版大量的学术图书和期刊,大部分期刊被SCI、SSCI、EI收录,是世界上公认的高品位学术期刊。

Wiley 经同行评审的科学、技术、医学和学术研究的在线多学科资源平台之一,“Wiley Online Library”覆盖了生命科学、健康科学、自然科学、社会与人文科学等全面的学科领域。

EI(工程索引)在全球的学术界、工程界、信息界中享有盛誉,是科技界共同认可的重要检索工具。每年摘录世界工程技术期刊约3000种,还有会议文献、图书、技术报告和学位论文等,涉及领域:机械工程、机电工程、船舶工程、制造技术、矿业、冶金、材料工程、金属材料、有色金属、陶瓷、塑料及聚合物工程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