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育
虎扑
现在最火的是《加油中国》体育杂志 www.加油.中国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是C刊。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期刊级别为国家级期刊,也就是C刊。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是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体育科技》杂志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网络媒体收录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应该是一般刊物。现在的期刊评级基本不用省级、国家级来评。多用一般期刊、核心期刊和权威期刊来定级,定级的依据一般是看该期刊的文献检索率。《体育世界》(学术版)不在核心期刊目录,应该是一般期刊。
好投。经查阅辽宁体育科技资料,所投稿件只要具有科学性、创新性、真实性、逻辑性,数据处理要合理即可,所以好投。《辽宁体育科技》杂志是由辽宁省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办的省级期刊。
全体育
虎扑
现在最火的是《加油中国》体育杂志 www.加油.中国
沈阳体育学院相关内容
沈阳体育学院简称“沈体”,是辽宁省属的体育类本科院校,由国家体育总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下面为大家带来沈阳体育学院相关内容,快来看看吧。
校名:沈阳体育学院
曾用名:东北体育学院
英文名称:SHENYANGSPORTUNIVERSITY
建校时间:1954年
学校隶属:实行国家体育总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
校址:沈阳市苏家屯区金钱松东路36号
邮政编码:110102
学校网址:
地理位置:地处中国东北部的辽宁省省会城市沈阳,学院占地总面积112万平方米,主校园位于横穿市区的浑河南岸,占地约62.1万平方米;在城郊东南部山区建有白清寨校区(雪上运动中心),占地约50.5万平方米。
党委负责人:姚守齐党委书记
行政负责人:刘征院长
学校沿革
1954年东北体育学院成立,由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和东北人民政府举办;校址确定在沈阳北陵原东北大学体育场旧址周围区域。
1955年竞技指导科(原东北体训班)划出学院建制。
1956年更名沈阳体育学院。
1958年划转辽宁省政府领导,由辽宁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管。
1960年设立体育系和运动系;不久运动系划出学院建制,但保留运动系(或沈阳体育学院分院)名义至1984年,成为辽宁省运动技术学院的前身。
1963年由辽宁省高教局直接管理,省体委业务指导。同年省属沈阳市体育学校中专并入。
1969年迁往辽宁省北镇县青堆子农场,次年陆续迁回沈阳原址。
1980年1月隶属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设立附属竞技体校。
2001年3月实行国家体育总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省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采用省体育局与教育厅共管,以省体育局为主的'管理方式。
2004年9月学院白清寨校区(雪上运动中心)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2006年12月学院迁入新校区。
4月,省政府决定以教育厅为主、体育局为辅统筹地方对学校的管理。
教学单位及专业设置
体育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
运动训练学院:运动训练专业
武术与舞蹈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舞蹈表演专业、舞蹈编导专业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运动康复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
社会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休闲体育专业
管理与新闻传播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新闻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英语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
研究生部(学科建设办公室)
国际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沈体体育俱乐部)
竞技体校(含中专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学生和教师(截至2016年9月)
全日制本科生7599人,研究生803人。
专任教师487人,其中教授69人、副教授186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142人。
校园和设施
●新校区
校园面积:62.1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29.2万平方米
主要设施:
图书馆:14878平方米
教学楼:19292平方米
科技楼:15712平方米
办公楼:9827平方米
田径馆:15910平方米
篮排球馆:19429平方米
武术体操馆:17208平方米
羽乒馆:11755平方米
网球馆:12150平方米
体育场:9421平方米(看台等附属设施,容纳观众2.5万人)
游泳馆:7421平方米
大学生会堂:8766平方米
竞技体校综合楼:8287平方米
学生食堂:14453平方米
大学生公寓:76550平方米(共12栋)
留学生公寓:4959平方米
交流中心:9971平方米
室外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轮滑场、素质拓展训练场等21个。
●白清寨校区(雪上运动中心)
占地面积:50.5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4835平方米
主要设施:综合楼(运动员公寓和雪具大厅)、招待公寓(2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U型槽单板雪上技巧训练竞赛场地;初、中、高级雪道;素质拓展培训场地。
●北陵校区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夏训水池跳台、南小区综合服务楼等。
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培养专业技能突出、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体育人才和优秀竞技人才,在冰雪等优势项目上勇攀世界体育高峰,打造了核心竞争力,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科学研究
学校的科研工作围绕四大领域进行组织: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
运动人体科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
学术刊物《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双月刊)是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探索教育国际化,与美国、法国、丹麦、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院校和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持续推进国际合作办学,与法国里尔第二大学合作开展本硕两段式教学。
校园文化
●办学理念:以体立校、育人为本、体教结合、服务社会
●价值追求:为国争光,勇攀世界体育高峰
●校训:厚德博学,弘毅致强
●“同船”精神:风雨同舟、利益与共、风险共担、成果共享
●校歌:《我们集合在沈阳体育学院》
沈阳体育学院的教学质量报告
沈阳体育学院原名东北体育学院,创立于1954年,隶属国家体委(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由国家体育总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是我国体育行业骨干院校之一。
学校占地面积1688亩,建筑面积29.2万平方米,其中雪上运动中心占地757亩。现设有14个二级办学单位(系、部)和2所附属学校,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所属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体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本科专业涵盖教、管、文、理、艺5个学科门类。主要围绕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四大领域组织科研工作。现有教工734人,专任教师487人,全日制本科生7599人,硕士研究生803人。《沈阳体育学院学报》是CSSCI来源核心期刊,中文体育类和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图书馆藏书78万册。学校与美、英、法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57所大学和体育组织建立了交流关系。
学校坚持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共培养各级各类体育人才5万余人。历届学生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赛三大顶级赛事中获得金牌103枚,奖牌248枚。学生运动员代表中国队参加6届冬奥会,包揽我国冬奥史上雪上项目1金4银3铜共8枚奖牌。韩晓鹏在第20届冬奥会上夺得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军,实现了我国冬奥史上男子项目和雪上项目金牌两个“零”的突破。郑姝音在第31届夏奥会上夺得女子跆拳道67公斤以上级冠军。
目前,学校正在坚持育人为本,强化质量特色,全力推进内涵建设跨越式发展,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体育大学而努力奋斗。 多年来,我校始终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质量作为我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全面落实“一把手”工程。20xx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学校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不断开拓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提高毕业生创新创业、自主择业和就业能力,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力争使20xx届毕业生满意。
我国现有的体育杂志搏 Sports Events 安徽体育科技 Journal of Anhui Sports Science 搏击 TECHNIQUE OF PRACTICAL FIGHTING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冰雪运动 China Winter Sports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engdu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池州师专学报 Journal of Chizhou Teachers College 当代体育(足球) Modern Sports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福建体育科技 Fujian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annan Teachers College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Gansu Lianhe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College(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zhou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atural Science Journal of Hainan University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uai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 湖北体育科技 JOURNAL OF HUBEI SPORTS SCIENCE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b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河南年鉴 Henan Yearbook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ainan Vocational & Jednical College 健康之友 Healthful friend 今日中国 CHINA TODAY 今日中国(阿文版) China Today(Arabic) 今日中国(北美版) China Today 今日中国(德文版) China Today(German) 今日中国(英文版) China Today 今日中国(法文版) China Today(French) 今日中国(西班牙文版) China Today(Spain) 辽宁体育科技 Liaoning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Kunming Teachers College 看世界 Worldview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ashgar Teachers College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anities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ingbo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Natural Science)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Social Sciences)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s)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Qufu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乒乓世界 Table Tennis 气功与体育 Qigong and Physical Training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Shangdong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少女 Girl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ghai Teachers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上海调味品 Shanghai Seasoning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GHAI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ihez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Joru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of Shanxi Teachers University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enya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体育科技 田径 Track and Field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ianj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体育博览 SPORT VISION 体育大观 Sports world magazine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Journal of Sports Adult Education 体育科学研究 Sports Scrences Resarches 体育科研 Sports Science Research 体育世界 Sports world 体育师友 Tiyu Shiyou 体育文化导刊 Sports Culture Guide 体育学刊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体育与科学 Journal of Sports & Science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网球天地 TENNIS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i'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新体育 NEW SPORTS 小学教学研究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Reseaech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Yanbi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阴山学刊 Yinshan Academic Journal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Yantai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游泳 Swimming 英语画刊(高中版) English Pictorial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unan Institi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扬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Yangzhou Teachers College (Natural Sciences ed) 中国国际象棋 International chess in China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中国排球 China Volleyball 中国少年儿童 China Juvenile and Children 中国体育教练员 China Sports Coaches 中国体育年鉴 中国学校体育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hinan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浙江体育科学 Zhejiang Sport Science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Zhangzhou Teachers College(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科技导报 [1000-7857]期刊详细信息期刊名称:缩略题名:缩略题名:拼音题名:翻译题名:期刊名称:科技导报缩略题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缩略题名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拼音题名No Pinyin Available翻译题名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ISSN:1000-7857同行评议:否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9-2010)CSCD扩展库(E)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库(2013-2014)CSCD扩展库(E)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0.334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4年版)《引证报告》2014年版影响因子:0.322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5年版)《引证报告》2015年版影响因子:0.415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排序:科学、科学研究 (除情报学) - 第10位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排序:自然科学总论类 - 第7位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排序:自然科学总论 - 第 13 位 主题分类:Information Technology: Database Design & Management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SystemsN:自然科学总论: N:自然科学总论
没听说过,肯定不是核心期刊啊。
核心《科技通报》《科技导报》,科技类的都可以。审稿2-3周。 需要发表请看本人名称
是双核心《科技导报》1980年由杨振宁、李政道等美籍华裔科学家倡议在美国创办,1984年转至中国办刊并正式建社,1986年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会刊。钱宁教授、孟昭英院士、朱光亚院士先后任主编,现任主编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冯长根。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综合性学术会刊,《科技导报》立足于科学发展前沿,以面向世界报道中国最优秀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成果为己任,将刊物办成中国的Science和Nature为奋斗目标,积极反映国内外科学技术领域的新理论、新发现、新创造、新方法,广泛地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力图展示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和水平。《科技导报》以发表国内外科学技术各学科专业原创性学术论文为主,同时刊登阶段性最新科研成果报告,以及国内外重大科技新闻,快速、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地提供科技信息,力争办成一份有影响、有特色、有品位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学术期刊。《科技导报》以“刊登原创学术论文,报道前沿科技成果;涵盖科技各个领域,关注重大科技问题;重视理论研究创新,鼓励学术观点争鸣;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探索强国兴邦道路”为办刊宗旨,以“处理来稿周期短,报道成果时效强,探究问题起点高,研讨思路视野宽,提出对策着眼远,争鸣学术气氛浓”为办刊特色,在全国众多的科技类学术期刊中独树一帜。《科技导报》曾获全国科技期刊(综合类)一等奖、国家期刊奖、全国百强期刊奖。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并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英国SA/INSPE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数据库(CABI),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入选 “国家期刊方阵”、全国“百刊工程”和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科技导报》为旬刊,每月8日、18日和28日出版, 96页/期,全刊轻涂纸彩色印刷,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有: 卷首语、本刊专稿、研究论文、学术争鸣、综述文章、科技风云、科技事件、科技工作者大家谈、书评、图书推介、科技纵横捭阖、主编心语、走向职场、学术动态等。
按照学术水平高低和投稿难易程度,体育类核心期刊基本可分四个等级一、《体育科学》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科学》是公认的体育类最高等级学术刊物,上面的文章基本可分为四类:一类体育界学术权威的研究报告,如训练学的田麦久、奥林匹克运动的任海、人体科学的田野、王清、李国平,心理学的张力为,体质测试的江崇民等,二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以及国家体育总局课题的研究报告;三是部分优秀博士论文,四是观点较新、研究方法较先进的科研成果。《体育科学》发表难度极大,是中国体育界的science,能够在《体育科学》上发表文章,对于许多体育工作者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该刊物现在好象只接受纸质的搞稿,不接受电子投稿。二、《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中国体育科技》 主办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研究所&
体育期刊是可以对国内体育产生影响的,因为可以从一些知识层面,让很多人对体育有更深层的了解。也能够让人们对于体育的认知更进一步。所以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突出和保持期刊特点的同时适当扩展刊载论文的研究方向。同时,还应结合我国不同阶段政策动向、体育学科发展具体实际情况以及期刊的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发展战略,有针对性地侧重某一领域的研究。同时,具有学术批判的理论文章在刊发选录时也应适当加以关注。
中国期刊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入20世纪以来,其发展速度超常。中国期刊的许多发展趋势是与西方期刊的发展趋势暗合的。当然,由于中国期刊市场的独特性,也孕育出不少中国期刊独特的发展特征。在国内外整个期刊市场的影响和市场细分大潮的推动下,体育期刊也从综合体育期刊走向细分体育期刊,例如早期的《当代体育》已改版为《篮球》和《足球》两刊,但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促使国际传媒的发展态势呈日益加剧的全球化趋势,我国期刊虽已处于全球期刊市场化浪潮之中,但尚未真正溶人市场经济大潮,无论是期刊全球化趋势所使,还是我国期刊可持续发展所迫,期刊市场化已成为必然趋势。走向市场是体育学术期刊业改革发展的大方向。期刊市场化不等于完全市场化,学术期刊出版的完全市场化又会阻碍其可持续发展。应当正确的认识和充分发挥期刊市场化的正面效应,用市场化手段推进期刊的健康发展,保持学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体育期刊的发展离不开具备职业理想、专业素质和完美激情的优秀团队,为了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发挥从业者潜力,在经营管理中应引入有效地激励机制,注重奖惩并用、优胜劣汰。还要对团队成员定期进行职业素质培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合作精神培育,使他们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良好的思想、文化、职业素质和体育期刊的策划与创新理念、市场经营管理理念、特色与品牌意识,使他们成为推动体育期刊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请参考:邯郸学院中文学术期刊分类认定意见(自然科学部分)一类期刊: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国科学院)二类期刊:1. 综合类:自然科学进展2. 数学类:数学学报、数学进展、数学年刊、应用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3. 物理学类:物理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天文学报、半导体学报、金属学报4. 化学类: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化工学报5. 生物类: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动物学报、遗传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6. 地理类: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7. 计算机技术类: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8. 电子、电工、自动化类: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电工技术学报9. 材料科学类:无机材料学报、中国稀土学报、材料研究学报10. 体育类: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三类期刊:1. 综合类: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 数学类:数学物理学报、应用概率统计、应用数学和力学、工程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系统科学与数学、计算数学3. 物理学类:中国激光、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天文学进展、光学学报、计算物理、物理4. 化学类:分析化学、化学通报、应用化学、物理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有机化学、高分子学报、分析试验室、色谱、硅酸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5. 生物类:昆虫学报、微生物学报、实验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生态学报、水生生物学报6. 地理类: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资源科学、人文地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自然灾害学报、地球学报7. 计算机技术类: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8. 电子、电工、信息、自动化:电子与信息学报、信息与控制、电视技术、通信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9.材料科学类: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人工晶体学报四类期刊:1.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技术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上发表的学术论文;2. 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五类期刊:1.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六类期刊:1.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社会科学部分)一类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二类期刊:1. 综合类:社会科学战线、文献(国家图书馆)、国外社会科学2. 哲学类:哲学研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科院马列主义所)、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科学院)3. 社会学类:社会学研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统计研究、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科院宗教所)、民族研究4. 管理学类:中国行政管理、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管理(中国企业管理学会、国家经贸委)5. 政治学类:政治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求是、世界经济与政治6. 法学类:法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7. 经济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中国工业经济8.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记者(新华社)、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电部政策研究室)、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会)9.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会)、大学图书馆学报(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档案学通讯10. 科学研究类:科学学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1. 教育学、心理学类: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研所)、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课程·教材·教法12. 体育类: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技(国家体委体育科研所)13. 语言学类:中国语文(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语言文字应用14. 文学类: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15. 外国语类: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所)、中国翻译(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16. 艺术(含作品)类:中国音乐、音乐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栏)、美术研究、装饰17. 历史、考古类: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杂志社)、中国史研究(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考古(中国社科院考古所)18. 党政管理类:中国行政管理、求是(中共中央)三类期刊:1. 综合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交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月刊、文史哲2. 哲学类: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毛泽东思想研究3. 社会学类:中国统计、中国人才、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计划生育、世界民族4. 管理学类: 领导科学、中外管理、管理科学学报5. 政治学类:社会主义研究(教育部委托华中师大)、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中共编译局)、现代国际关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所)、青年研究6. 法学类: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中外法学(北京大学)、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7. 经济学类: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科院经济所)、国际贸易问题、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金融研究(金融研究杂志社)、宏观经济管理(国家计委)8.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出版(国家新闻出版署)、编辑学刊(上海编辑学会)、现代传播、中国电化教育(中央电教馆)、电化教育研究9.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图书馆杂志、情报学报(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学会)10. 科学研究类:中国软科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11. 教育学、心理学类:高等教育研究(武汉,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华中理工大学)、中国高教研究(教育部中国高教学会)、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科所)、中国教育学刊(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评论(福建教科所)、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学科教育、学前教育研究、中国特殊教育12. 体育类: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13. 语言学类:语言研究、语文研究、古汉语研究、汉语学习14. 文学类: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北京语言大学)15. 外国语类: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语大学)、现代外语16. 艺术(含作品)类: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舞蹈(中国舞蹈家协会)、美术观察、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理论栏)、中国摄影17. 历史、考古类: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文物、旅游学刊(中国旅游学院、中国旅游局)、中共党史研究、史学月刊、考古与文物18. 党政管理类:高校理论战线(教育部)、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科技进步与对策四类期刊:1.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上发表的学术论文;2. 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五类期刊:1.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六类期刊:1.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教基二〔2014〕11号)有关要求,结合辽宁省的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真实反映和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推进普通高中人才培养方式和高校人才选拔模式的转变,构建科学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 1.全面发展,突出特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体现普通高中的办学特色。 2.关注过程,着眼成长。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按照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优势,加强学生学习和生涯规划指导,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健康成长。 3.客观记录,真实反映。以事实为依据,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真实反映和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做到有据可依、有证可举、简明可用。 4.强化监督,公平公正。严格规范评价程序,强化监督管理,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确保评价结果真实可信。 三、评价内容 1.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学生在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重点是学生参与党团活动、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持续时间。如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无偿帮助,到福利院、医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公共场所、社会组织做无偿服务,为赛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活动做志愿者等。 2.学业水平。主要考察学生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重点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国家课程(必修和选修)的修习情况、校本课程内容和学习成绩、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等,特别是具有优势的学科学习情况。如在科技创新活动、学科竞赛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等。 3.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重点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主要结果、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等。如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在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等运动项目中有一定特长,在体育竞赛、体育社团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等。 4.艺术素养。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重点是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如参加艺术社团活动、艺术展演、公益演出、艺术创作等的经历与成果。 5.社会实践。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创新思维、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情况。重点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科技活动、创造发明等。如与技术课程等有关的实习,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参观学习与社会调查等。 四、评价程序 1.写实记录。从高一新生入学起,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个人成长记录。教师要指导学生客观记录在成长过程中集中反映综合素质主要内容的具体活动,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一般性的活动不必记录。活动记录、事实材料要真实、有据可查。 2.整理遴选。每学期末,教师指导学生整理、遴选能反映其综合素质情况的重要活动记录、典型事实材料以及标志性成果等相关材料,由学生向高中学校提出入档申请。 3.公示审核。每学期末,高中学校要对遴选出来、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在教室、公示栏、校园网等显著位置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对于公示后无异议的学生材料,班主任及有关组织要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签字。 4.录入平台。学校要在规定时间内,将公示后确认无误的学生入档材料、学生的简要自我陈述报告和班主任对学生的简要评语上传至“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录入期限结束后,学生、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可以查看相关内容,但不得进行修改。 5.形成档案。电子平台对录入的相关材料进行汇总,自动生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档案主要内容包括:①学生基本信息;②学生成长记录,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突出表现;③学生毕业时的简要自我陈述报告和教师在学生毕业时撰写的简要评语;④佐证材料,包括获奖证书等级证书、专利证书、发表文章报刊和相关组织或个人出具的证明材料等。档案由高中学校盖章后存入学生个人档案,提供给高等学校招生参考使用。 五、评价要求 1.学生是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学生要客观地记录高中三年参与校内外活动的情况,进行自我描述,每学期要遴选个人典型材料,展示交流个人成果。平时要准确记录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或内容、承担任务、活动过程、活动结果、体验收获、评价意见等关键信息。同时,要收集活动中制作或创作的作品、相关的图片、音像资料、服务对象或实践单位的证明、报告以及获奖证书等作为佐证材料。在高三毕业前,每个学生要完成一份自我陈述报告。 2.教师是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具体操作方法的全面指导。在日常活动结束时,要针对学生表现做出即时评价;每学期末,写出期末评语;在学生毕业前,写出毕业评语。 3.普通高中学校是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实施单位。普通高中学校要基于学生发展年龄特征,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科学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制定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实施细则,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基本操作的培训,做好综合素质评价的组织实施、材料审核、公示和数据录入、纸质档案的存档等工作。 六、结果使用 普通高中要运用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通过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引导学生在记录成长事实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提升自我,建立自信,体验成长的快乐。通过定期展示、公示集中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的科学分析,针对每个学生的主要特征和突出表现,指导学生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明确发展方向,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高等学校要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高等学校在招生时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办法,组织教师等专业人员对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材料进行研究分析,采取集体评议等方式做出客观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依据,具体办法由高校自主决定,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监测的参考依据。通过综合素质评价的全面实施,引导普通高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普通高中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七、组织保障 1.明确工作职责。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由省教育厅组织领导,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管理,各普通高中负责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具体实施,要确保评价记录真实有效。 省招考办、省教育研究院、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省教育信息中心、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参与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研究指导、相关政策制定、省级管理平台的建设和日常维护、数据评估分析等工作。 2.建立信息平台。全省统一开发与高中学籍管理系统相衔接的“辽宁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为普通高中记录评价信息、为高等院校招生录取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使用提供服务。 3.坚持常态实施。普通高中要成立专门的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要充分发挥学校党团、学生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明确本校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要求,制定具体评价方案及实施细则,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布,并纳入高中一年级学生入校教育内容。要结合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及时收集整理有关材料,严禁搞集中突击。 4.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公示制度,畅通举报渠道,加强监督;建立审核制度,对进入电子平台的信息和档案材料真实性进行审核;建立申诉与复议制度,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内容有异议的,须逐级向学校、县区教育局、市教育局及省教育厅申诉;建立抽查通报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进行抽查。省教育厅每年抽查学校比例不少于5%,市级教育局抽查学校比例不少于20%,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对所辖学校至少检查一次,抽查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建立健全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对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弄虚作假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并保留无限期时效的审查和追责。 5.完善保障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普通高中要整合社会各种资源,为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条件保障;要加大经费投入,配备必要设施设备和工作人员,确保评价工作顺利开展;要定期组织培训、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校长和教师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能力;要通过多种形式,向家长、学生、社会宣传课程改革及招生考试改革的有关政策,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纳入对各地教育督导评估内容。 ;
《辽宁体育科技》其宗旨:以科技为先导,宣传我省体育科研成果、提供国内外最新体育科技信息。同时,也是广大体育工作者广泛进行体育交流的园地。它是体育系统各级领导、体育专业工作者、教练员、运动员、体育教师、科研人员及关心支持体育科技事业的各界人士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