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旅行社经营策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旅行社经营策略研究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是考评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掌握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但 毕业 论文的撰写与指导环节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一个好的题目更是难上加难。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挑选的,希望大家喜欢! 旅游管理论文题目篇1 1.我国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思考 2.我国XX地区特色旅游发展的意义及建议 3.我国旅游饭店发展战略思考 4.旅游交通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及完善 措施 分析 5.我国新兴旅游形式的发展研究 6.自助旅游发展研究 7.提高我国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的途径分析 8.提高我国导游服务质量的思考 9.旅游景区发展与保护问题思考 10.有关我国旅游消费问题的研究 11.有关我国旅游价格问题的研究 ★12.自助旅游发展与管理 13.中国自助旅游的特点 ★14.农家乐旅游发展研究 15.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探讨 16.论导游回扣的治理 17.旅行社管理中导游工资机制改革研究 18.旅行社管理中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19.饭店企业员工流失现象剖析及对策研究(以某某饭店为例) 20.提高现代饭店服务质量的探讨(以某某饭店为例) ★21.饭店如何实施个性化服务(以某某饭店为例) 22.饭店 人力资源管理 与开发创新(以某某饭店为例) ★23.饭店节假日营销对策思考 24.饭店如何进行商务旅客客源开发 ★25.饭店迎宾审美研究 26.导游职业道德缺失的防范与控制 27.旅游服务人员的挫折与心理保健 28.某某县旅游发展思路 29.对提高员工忠诚感,提升酒店价值的探讨(以某某饭店为例) ★30.浅谈“细微服务意识的培养” (以某某饭店为例) 31.论加强饭店客房特色经营(以某某饭店为例) 32.论某某饭店的待客之道 ★33.饭店菜单设计(以某某饭店为例) 34.新的放假制度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 35.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更快适应酒店(旅行社)工作的研究 36.旅行社旅游线路设计研究 饭店经营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浅谈现代酒店营销 培训工作是饭店服务质量的基础 如何处理饭店非正式组织问题 试论饭店企业的客源市场定位 试论客人投诉的处理和饭店形象的树立 谈人力资源管理在饭店中的作用 ★酒店要不要提供一次性消耗用品 现代营销理念在酒店中的应 酒店经理人的新要求 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和新趋势 浅谈饭店促销目标的选择 关于“酒店禁带酒水”的几点思考 关于酒店管理者 ★人本管理在酒店中的运用 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论星级服务 ★怎样根据客人的个性特征做好服务工作 心理调控与自我激励 浅论旅游者与饭店员工的审美关系 “假日经济”剖析 服务的标准化与个性化问题探析 ★创建绿色饭店的意义 论当今酒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得”与“失” 店经营状况的调查 报告 对当今酒店从业人员培训的几点看法 浅论酒店成为人才培训基地的原因 试论酒店人才流失的原因 试论酒店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试论餐饮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试论酒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试论酒店管理集团生存和发展 ★旅游专业(或酒店专业)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旅游饭店人力资源流动状况分析 连锁经营模式研究(案例分析) 大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酒店业治理层问题与对策 中外星级酒店管理模式比较 中国民营酒店人才流失分析 我国经济型酒店生存发展状况分析 浅析我国中、高档酒店的客房布局 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在饭店经营中的运用 论酒店的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论酒店的品牌策略 ★中国饭店业 文化 竞争评析 ★浅析饭店婚宴产品的组合开发 如何有效防止优秀员工“跳槽” 提高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的途径分析 提高酒店服务质量的思考 我国酒店发展的法律缺陷及完善办法 市场营销 观念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有关我国旅游消费问题的研究 试谈贫困地区发展酒店应该具备的条件 浅谈奥运对主办国旅游酒店业的影响 谈如何提高饭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浅谈饭店个性化服务 ★饭店的信息化管理研 理论在饭店管理中的应用(如6sigma理论、平衡记分卡理论等) 对饭店餐饮成本的控制研究 ★主题酒店的发展研究 分时度假的现状与发展 浅析饭店无干扰服务 体验式思维在饭店管理中的应用 ★饭店业的体验式营销 产权式酒店的发展研究 国内饭店如何对抗国际酒店集团的对策研究 ★饭店顾客关系管理 酒店式服务在***行业的应用 浅析汽车旅馆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策略 浅析青年旅馆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策略 有效执行饭店战略 饭店 企业文化 问题研究 试论饭店企业的客源市场定位 试论客人投诉的处理和饭店形象的树立 谈人力资源管理在饭店中的作用 我国旅游饭店发展战略思考 旅游饭店营销与管理系统研究 我国旅游饭店集团化问题分析 浅析中外饭店管理集团比较 试析我国饭店业员工流动原因 谈人力资源管理在饭店中的作用 ★试论客人投诉的处理和饭店形象的树立 论饭店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 谈员工服务意识与企业竞争力提高之间的关系 抓好饭店产品质量,提高竞争能力 有关我国旅游餐饮管理问题研究 谈培训工作在饭店管理中的重要性 我国XX菜系发展的对策研究 我国旅游饭店(或部门)完善管理思考 浅谈收益管理(Yield Management)在中国饭店中的应用 饭店如何解决饭店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流失问题 中国饭店业特许经营发展现状及对策 试谈跨国酒店如何进行跨文化管理 我国旅游饭店业竞争力分析 我国经济型酒店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 中国饭店发展趋势——集团化 我国旅游饭店供求非均衡分析 饭店行业竞争格局及其对策思考 浅析饭店服务质量制约因素 谈我国经济型饭店连锁化扩张路径 谈中国旅游饭店业可持续发展 如何构建中国饭店品牌的战略管理模式 ★试析员工满意度与酒店服务质量的关系 试论我国饭店实施绿色营销的现状、任务和发展趋势 浅谈绿色饭店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饭店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饭店节假日营销对策思考 饭店如何进行商务旅客客源开发 3、浅析销价竞争对饭店业的影响及策略; 4、关于旅游饭店实施名牌战略的初步探讨; 5、浅谈现代饭店服务业中内部营销管理; ★6、旅游度假饭店如何解决旺季与淡季的矛盾; 7、谈谈《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及评定》标准; ★8、关于对饭店员工进行礼仪素质培养的思考; 旅游管理论文题目篇2 1、论旅行社对散客的服务方式 2、浅谈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 3、导游服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4、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5、旅游网络预定系统的战略研究 6、文化旅游与文化市场建设 7、谈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8、主题公园高效益的成因探究 9、浅谈旅游信息在经济决策中的地位及其开发利用 10、论城市在旅游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11、关于旅游对环境影响问题的思考 12、浅析影响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13、整体产品观念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14、旅游业的经济功能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15、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 16、创造性思维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17、论旅游服务的国际标准及我国的接轨方式 18、论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及其对景点开发与经营管理的意义 19、关于商用旅游信息系统的总体构想 20、论风景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视觉影响问题 21、旅游与社会互动关系初论 22、旅游动机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23、论导游的品质对服务的影响 24、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 25、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26、旅游发展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27、需要层次论在旅游饭店餐饮管理中的应用 28、旅行社经营机制转换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9、旅游 广告 媒体对旅游的影响研究 30、旅行社服务质量与游客满意感影响因素分析 31、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 32、浅谈形体语言在旅游服务中的运用 33、论旅游饭店集团的成长方向 34、旅游饭店顾客导向定价模式浅析 35、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的产品策略分析 36、浅论我国商务旅游开发 37、浅论导游人员的基本素质 38、知识经济下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39、发展旅游观光农业问题初探 40、旅游企业品牌战略探讨 41、中国旅游 教育 与培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42、论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其保护 43、旅游购物的投诉心理及服务对策 44、饭店服务人员个人能力培养途径 45、饭店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探讨 46、旅游 保险 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47、浅析我国国有饭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48、旅游业的网络营销发展态势及对策 49、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播策略初探 50、旅游开发中人文景观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51、如何树立优秀旅游区域形象探讨 52、生态旅游在我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53、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54、浅论星级服务 55、试析旅游品牌效应 56、导游的语言魅力 57、湖南旅游商品的开发思路 58、如何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 59、旅游服务质量之我见 60、试论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影响 61、试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62、浅论旅游促销 63、浅论发展旅游业与扶贫 64、浅论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65、浅论旅游的名牌效应 66、论导游的语言艺术 67、试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68、试论湖南旅游业的现状与对策 69、论旅游品牌与旅游形象 70、论佛教文化与旅游 71、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72、论旅游市场的开拓途径 73、论湖南旅游资源的特点 74、试分析旅游过程中游客的心理反应与对策 75、导游过程中导游人员的素质与心理品质分析 76、试分析导游技巧与 方法 中的心理因素的应用 77、怎样根据客人的个性特征做好服务工作 78、心理调控与自我激励 79、拳头旅游产品的经济影响估析 80、试论旅游者与导游工作者的审美关系 81、浅论旅游者与饭店员工的审美关系 82、“假日经济”剖析 83、如何处理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84、“入世”??中国旅游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85、“人造景观”之我见 86、浅谈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以湖南省为例 87、浅析湖南导游队伍现状及改进措施 88、旅行社如何应对“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89、奥运效益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 90、服务的标准化与个性化问题探析 91、西部大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 92、生态旅游概念之我见 93、创建绿色饭店的意义 94、探析旅游品牌的重要性 95、论旅游策划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 96、试论当今酒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得”与“失” 97、××××××酒店经营状况的调查报告 98、××××××旅行社经营状况的调查报告 99、对×××××景区经营状况的 反思 100、××××××省(或市、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101、对景区门票涨价的冷思考 102、浅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以“ 中秋节 ”申遗为例 103、浅论导游职业道德在从业中的重要作用 104、对当今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的几点看法 105、对当今酒店从业人员培训的几点看法 106、浅论酒店成为人才培训基地的原因 107、试论酒店人才流失的原因 108、试论××××酒店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09、试论长沙(或×××市)餐饮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0、试论长沙(或×××市)酒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1、试论酒店管理集团生存和发展 112、试论旅游策划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 以××××××景区为例 113、对开发女性旅游市场的思考 114、开发学生旅游市场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15、韩国旅游市场的开发现状与对策 116、旅游专业(或酒店专业)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117、如何正确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以××××××景区为例 118、旅游服务质量控制的方略 119、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20、入世后旅游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121、旅游企业经营效益评估方法的创新 122、旅游业风险的控制与回避 123、更新我国国民旅游观念的举措 124、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辨证性分析 125、旅游产品的科学评价 126、游游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 127、旅游企业成本控制途径 128、计算机技术在旅游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129、旅游行为激励机制的建立 130、我国旅游商品市场失灵的原因分析与科学规划 131、对导游员从业行为规范的设想 132、旅游企业形象塑造的必要性与对策 133、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饿意义与策划 134、旅游景区品牌化经营策略研究 135、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国外旅游市场开发的思考 136、节假日旅游的动员与组织 137、人文旅游资源的审美性阐释 论某个旅游景点的人文内涵 138、旅游从业人员的语用失误探究 139、在节日中升华 论某个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旅游资源 140、关于旅游淡季开发的偏至论 以某个省级旅游区域为例 141、工艺品在旅游市场中腾飞 论工艺品在旅游市场中的潜在优势 142、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143、湖南省导游员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144、对湖南女子大学毕业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 145、旅游者旅游动机浅析 146、论旅游服务心理与旅游服务技能 147、浅论导游员的个性要求 148、对湖南省导游员(生存、健康或其他)现状的调查 149、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包装 150、国内旅行社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151、互联网与旅游业发展 152、创造性思维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153、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 154、论自助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前景 155、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处理 156、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157、亚太地区旅游业发展评析 158、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控制和调查 159、旅游饭店人力资源流动状况分析 160、浅析湖南的“旅游扶贫” 162、长株潭一体化对湖南旅游经济的影响 163、浅析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形象地位 164、以××(地)为例探讨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165、来长沙的日、韩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分析 166、旅游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比较方法研究 167、连锁经营模式研究(案例分析) 168、大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 169、中国酒店业治理层问题与对策 170、中外星级酒店管理模式比较 171、旅游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172、“把风景变成资本”:以长沙为例的实证分析 173、我国旅游扶贫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74、乡村旅游开发的旅游效应分析 175、大众旅游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176、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 177、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其经济学分析 178、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包装 179、国内旅行社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180、创造性思维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181、旅游品的营销策略 182、论自助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前景 183、农村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的构建 184、旅游广告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185、农村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186、会展旅游的开发策略 187、城乡旅游互动开发模式研究 188、城镇旅游产业的开发与管理探索 189、旅游开发中文气氛围的营造 190、老年(或学生)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 191、旅游开发中的名人效应 192、旅游扶贫的可行性研究 193、农村居民的旅游现状调查及对策

自驾游做为一种新兴的专项旅游在我国正迅速的发展,但与自驾游发展的良好势头极不相称的是旅行社自驾游产品发展的滞后。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旅行社的经营策略,希望能帮到你。

旅行社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世界上最早的旅行社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而我国最早的旅行社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虽然世界各国及我国旅行社行业得到了巨大的改变和更新,但是为人们提供旅行服务的专门职能并没有改变,旅行社为外出旅游的人们提供了吃、住、行、游、购、娱等多项服务,从人们的身体上,心理上都能够得到启迪、启发、更新。让人们增加了见识、增加了生活的实践性、实用性,它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学习、生活享受、人生情趣的主要追求,但是,就旅行社的发展而言,它还具有相当的经营策略,有如世界大战之爆发,而需要人们去抚平战争的创伤,重现世界的青春活力之重要。我个人认为:从经营策略上讲,应注重旅行社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应确立好旅行社即旅行社行业所生存的市场,把握好市场的细分和定向原则;设计组合好相应的旅行社机构;应根据旅行社的机构设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只有这样,旅行社及旅行社行业才能在世界范围内的各行业中,战后而独占鳌头,立于不败之地,再现旅行社及旅行社行业的美好明天。

旅行社除了人的因素以外,它的生产力没有别的因素了。人才是旅行社当中运行、调整、更新的开拓者,它不仅可以开发市场,动作市场,而且还可以占领市场,旅行社作为企业,管理者应通过充分,有效的开发利用人、财、物三项资源,使之共同创造出产品、服务、收入和利润,旅行社是人才、智力密集性行业,人力资源是最活跃,最有创造性的资源,任何组织要实现其战略目标没有有效的人力资源,都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力量,员工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素质和市场竞争力的强弱。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具有不同的特性:(1)人具有协调、综合、判断和想象能力,人不仅对其它资源有绝对的控制力,而且也能控制其自身。对工作的过程,工作数量、质量都有相当的影响,所以,人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最关键的,并占有支配、地位的要素。(2)人自身才能的有效利用。物质资源和财力资源只能被人所利用,而人力资源却不能被其它资源所利用,唯有人自己才能有效利用和开发,这就是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不能容和的基本因素。(3)必须保持个人与集体的协调,每个人的性格、能力、兴趣和追求是不同的,作为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使每个人在组织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积极性;(4)人才潜力的开发,必须通过激励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人的潜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中,体力、智力、情趣、心理状况等对人的潜力发挥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对人性的压抑,甚至威胁,打击是不利于充分挖掘人的潜力的,只有通过有效的激励、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才是唯一的出路,因此,从旅行社经营的策略上讲,作为旅行社,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旅行社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人才的有效利用总是需要一定的市场,环境来得以发挥,在旅游者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今天,旅行社要为旅游的客源市场上所有的游客提供产品与服务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通过市场细分进行目标的选择,以及市场定位是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又一重大课题。旅行社市场细分它是将属于某一整体客流市场的旅游者。按一种或几种因素进行分类并形成不同特点的各个子市场,它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而是由旅游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引起的。由于人们的需求存在差异性和类似性,所以我们必须按类似性进行聚和,按差异性进行细分。第一,有利于旅行社确定经营的总方针,是旅行社经营战略与策略决策的集中体现,它显示了旅行社当前与未来经营行为的基

本特征。旅行社经营的核心问题,是向哪些旅游者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只有通过科学的市场细分,旅行社才能从纵多的细分市场中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服务对象和经营对象。为此,而确定旅行社经营的总方针。第二,有利于寻找最佳的市场机会,不同旅游形式之间的市场需求量,以及对旅游者的满足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任何一家旅行社在市场的优势都只是某一方面的相对优势。旅游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市场机会,但这些机会能否成为旅行社最佳的市场机会,取决于旅行社资源的潜力,市场的适应性和市场的选择性,通过市场细化,可以选择适应旅行社资源潜力的最佳市场机会。第三,有利于旅行社制定市场竞争的策略,旅行社的经营效益取决于客源量,各家旅行社为了争夺客源,市场竞争十分激励,那么旅行社只有通过市场细分,才能发现目标群体的需求特点,从而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来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设计自己的产品,形成自己的特色,立足于市场,发挥经营优势,应付市场竞争,提高经营效益。第四,有利于在旅行社内部制定专门的专线负责特色化服务制度,在众多旅行社产品同一化、普遍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同一车、同一房、同一景点、同一口号、同一标准,已不再是人们选择旅行社的标准。而满足个性化消费,特色化消费已经成为了人们选择的聚集,我们只有通过市场的细分,把客源逐一分类(性别、年龄、文化层次、习惯、爱好等进行化分),才能够有的放矢增加我们的经营策略和经营效益。为此,旅行社市场的细分已经成为旅行社经营策略中的重中之重。

有了相当竞争实力的人才,合理的人力资源,完美的旅游市场,旅行社的内部机构设置又成为了旅行社经营策略的又一特色,任何一个组织的管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一旦该组织成立,目标确立,就要通过设计任务结构和权力关系来协调各方面人员的行动,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这就是旅行社组织机构的设置:一般来讲,就是把总任务分成具体任务,然后把它们组织起来分配给各单位或各部门,同时把权力授予每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只有这样,旅行社的经营方向、目标才可能一一实现。目前,我国较为流行的组织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岗位责任制、目标责任制、承包责任制三种,第一,岗位责任制,是我国旅行社传统经营管理“大锅饭”的组织管理模式,它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根据科学的方法确定各部门和每个员工的工作数量与质量,它主要取决于任务量化的科学程度,尽管岗位责任制的实施,在不同程序上增强了旅行社内部各个岗位责任感,但总体效益并不理想。特别明显的弊端是管理只是管理者的管理,人为的增强了管理者与多数管理者的矛盾;还有岗位责任制的中心是岗位责任,分配制度和相对脱节使其难以真正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形成“你不管,我也懒得管”的局面。第二,目标责任制,两者相比具有明显的进步,这主要表现在部门已成为利润中心,而不在是单纯的责任中心,利润指标被分解到各个部门,而且与分配之间联系更为密切,企业部分经营管理权,相应下放到部门,内部的失衡率大大降低。当然,它也有一定的弊端,特别是:

(1)部门间关系紧张;(2)部门间条件的差异(包括人才、环境、管理方式等)掩盖了部门间分配的不平等;(3)对部门放权与控制,成为了旅行社企业管理的又一矛盾。第三,承包责任制,它是在目标责任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一组织管理模式,旅行社将业务经营特许权或牌子全部或部份租赁给一个人或多个人员,承包者拥相当大的经营管理权,财务管理权,这样同一旅行社不同承包者之间在相互竞争的关系。使承包者短期行为严重,财务问题严重,助长了行业的不正之风,这些问题都难以避免。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旅行社的组织管理、机构设置极其复杂。我个人认为,在目前的激烈市场竞争的情况下,旅行社的机构设置除常规的管理模式外,还应有自己独特的机构设置。比如,我们可以把业务市场进行专线目标负责制,导游形成导游组,计调由旅行社设置成为控制指挥中心,财务单线核算、累总、结算。就拿专线目标负责制来讲,它避免了岗位责任制吃大锅饭的现象,目标责任制部门之间矛盾、承包责任制短期行为等问题,它能够让旅行社内部员工各自精通各自的专线,精确了解、洞察各自专线的人文景观、自然风景等特色,对外让旅游者感觉职业人员的素质高度化、专业化,同时,从业人员都会有自己的空间钻研自己的独特业务,形成旅行社业务的道道风景线,又加强了旅行社人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协作关系。形成旅行社内部鱼

水一体化的格局,既保证了旅行社的服务质量,又保证了职业人员的素质提高,从而进一步增强旅行社经营效益。为此看来,旅行社内部机构的合理设置管理模式已经成为旅行社之间竞争的又一追求。

要发挥良好的组织机构的最大效益,旅行社产品的营销又成为了旅行社经营策略的又一课题,比如,假日营销如何把握,假日市场如何占领?等等,就拿假日营销来讲,不能仅给出一个具体的界定,而应偏重于它的操作价值和实践价值,不要把假日营销的经济当作短期的活动去操作。而应纳入整体及长期的营销规划,目前我国工休假日已达114天,几乎占全年总天数的三分之一,假日经济市场空前活跃,作为旅行社应怎样抓住假日经济的契机,搞好旅游营销运作,我个人认为不妨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先进行市场调查,再决定做什么,拍脑袋、拍胸脯凭感觉去行事,十之有七,当时认为是正确的,后来证明都是错误的。营销管理的实质是需求管理,研究需求不是研究自己的需求而是研究消费者的需求,也就是说,要找的答案不是自己认为,而是顾客认为的,比如假期外出游客,作为旅行社来讲,可以这样认为,游客想到著名的旅游景点和区域领略风光,而实际上游客的想法是摆脱尘器,寻找意想不到的收获,两者的想法不同,对旅游线路的选择就会不同,调查结果出来后,能否升到科学的决策,关键在于分析,比如,游客都想远离尘器,已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但不同层次的游客,采取实现目的的方式又不同,有就近的,有到远处的,有在本国的,还有想到国外的,用一种方式满足所有的游客不行,用某种方式去迎合自己意想的游客,有时恐怕也不行。第二,了解消费习惯,找准切入点。从文化层次来看,农村市场的消费者,品牌意识不浓,他们更倾向于价位较低的产品,城市消费者虽然也关注价位,但更关心价格与质量,品牌和自己需求的关系。学生放假,首先想到的是解放,出去看看景致;平日业务繁忙者想到的是解脱,换个环境来休息,经常在外者首先想到的是团聚,合家欢乐。不同的群体,假日市场的营销策略,应有所不同。消费习惯是制约人们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旅行社在进行假日营销时,一定要考虑到顾客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收入状况等。第三,要把握假日营销技巧,(1)新,即新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在礼上,凡礼以新为贵,只有新颖才能满足顾客节日送礼时的求异心理。二是异地营销,此处的平销品、滞销品到了别处,可能就成了畅销品。(2)奇,即新奇、奇特。主要是指儿童玩具。成年人凭习惯购物,儿童往往凭新奇感消费。儿童心理中潜在的攀比意识、炫耀意识、求新意识比成年人强烈得多。只要玩具易于操作而摆弄、花样多,往往不需要宣传,一投放市场并附带进行一些现场表演示范,即可得到儿童青睐。(3)转,即转移,有四个方面,一是组织农村土特产到城市;二是组织城市大众用品到农村;三是商场的商品陈列,货位交换;四是商场内的商品拉到居民区、广场销售,对这四种营销手段加以组合,定能使商家赚钱,顾客满意。(4)送,即赠送。节假日期间产品处于淡季的厂家怎么办呢?应该“送”,如送厂家挂历、日历、对联、灯笼、感谢信、小礼品,也可搞一些新老客户团拜会,通过这些软广告的形式加强与顾客沟通,提升企业形象。(5)齐,即备齐。主要是节假日期间的畅销品。在商场的整个商品结构中,畅销品占15%——20%,平销品占70%,滞销品约有10%左右。20%的畅销品的销售额却占所有商品销售额的80%。(6)协,即协调。不论组织旅游或是在商店卖商品,都要安排、协调好顾客的集中与分流。过分的宣传炒作往往很难长期赢得顾客,人满为患的地方,除非别无选择,消费者很少有意光顾。由此看来假日营销、假日经济绝不是字眼上的花招,而真正是智力密集性、竞争性的营销策略,它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主题。

纵观全局,旅游行业不愧为朝阳产业,无烟工业,它的美好明天将继续辉煌灿烂。它需要我们旅行社从业人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合理布局好内部机构、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市场、设计好适合市场的独特的营销方案,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会更加兴旺发达,我们行业的辉煌才会按既有的方向、目标如期而至。

旅馆是为旅客服务的,要使旅客感到舒适、方便、安全。旅客从进入大门,办手续,通过走道、电梯到居住的房间,以及休息、用餐等的交通路线,都必须简明流畅。设计中需要认真考虑、仔细推敲方便旅客的一切细节。例如,使旅客很容易地找到服务台、结账处、酒吧、餐厅和电梯。为创造舒适优美的室内外环境,对室内温湿度、通风换气、人工照明、自然采光、家具和陈设、建筑装修和色彩等,都要统筹安排。因此,旅馆的设计基本原则就是解决好旅客的活动需要和提供服务方便两方面的问题。

客房设计

客房是旅馆的主体。客房设计原则是做到安静、舒适、安全、设施齐全,有利于清洁卫生。家具的尺度和式样要同客房大小和形状协调。客房大小取决于旅馆等级和家具陈设标准,按床位设置分为单床间、双床间、套房间、高级套间等,最常用的是双床间。汽车旅馆每单元大多设两个双人床间,供全家外出旅游三、四人居住。客房的大小与床的尺寸有关,客房的净居室面积(除去卫生间和通道)一般为20平方米左右,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卫生间的设计应考虑便于清洁和维护。客房走廊应便捷地通向楼梯、电梯,并按规定指明安全疏散方向和疏散口。

餐厅设计

大型旅馆为了满足来自各地旅客的不同口味,设置多种餐厅,并以中、小餐厅为主,注意就餐环境。餐厅距客房不宜过远,旅客从客房去餐厅最好不穿行门厅。厨房位置应同餐厅紧密相连,但本身要隐蔽些,厨房设计要注意卫生,备餐室应与餐厅隔开,防止气味、噪声渗入餐厅,并要考虑供应在客房进餐旅客的需要,供应路线不应与客人接触。饮料是旅馆营业重要收入来源,酒吧分散设置比集中设置更便于旅客。

洗衣房设计

大型旅馆洗衣量很大,洗衣房一般均单独设置,应考虑联系方便,可设在地下室。

汽车库设计

汽车库的建造要求,由市政管理部门提出。汽车库除供本旅馆业务用汽车外,还要为旅客准备停车位或为出租汽车准备停车位。在缺乏汽车库的旧城市中兴建新旅馆,汽车库可划出一部分停车位出租,以增加收入。

自行车停放场地设计

一座大型旅馆服务人员往往上千,目前中国旅馆内的工作人员和来访客者很多以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因此大中型旅馆都要在总体布置中设计自行车存车棚或留有足够的存车场地。

动力和机械设施设计

现代化旅馆需要提供完善的人为环境。为此,必须拥有庞大的动力和机械设施,以及控制系统,包括给水、排水,输电、变电,空气调节,供暖,电话总机,各类电视,防火、防盗自动化监控系统和电脑控制的群控电梯等。这些设施必须精心安排。

携程旅行营销策略研究论文

旅游网站经营模式案例剖析 携程旅游网是一家吸纳海外风险投资组建的高科技旅游服务公司,1999年初正式开通携程旅游网站,现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因而,研究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策略对携程旅游网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加强携程品牌的影响力 以携程领导地位的品牌吸引更多的供应商和更多的合作机会。加深目前的合作关系,并发展更多的合作伙伴,以获得更多客户。加强与各地知名旅行社、运输企业、各大酒店之间的合作关系,在可以获得更多客户的同时,又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服务。 针对市场活动与广告,加强客户基础。作为一个企业只有确定了服务对象和服务的区域范围,企业才能决定要生产销售何种产品,以何种手段进行促销及网页设计要突出那些特点等。网络销售和单向营销的传统模式不同,它是双向的营销方式,所以定位目标市场必须了解自己的产品是否适应上网用户的各种情况,这样才能更好的针对客户进行市场与广告活动,加强企业的客户基础。 维持更吸引人的积分兑换活动,并加强对客户的服务力度,以保持客户的忠诚度。现代顾客需要的是个性化服务,网络服务系统为顾客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全天候、即时、互动、了解信息、释疑解难等。这些性质迎合了现代顾客个性化的需求特征。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电子商务整合到的营销计划中,使顾客服务成为电子商务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扩大酒店供应商网络 在继续针对中高档酒店市场,巩固该消费市场,为该消费层次的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的同时,开发中低档消费市场,适度的的选取一些资质较好、服务理念较新、卫生条件较好的中低档酒店与之签约。为广大的网络客户提供中、高、低档各种选择。 在主要城市加强与酒店的关系与供应商网络。主要城市的旅游消费量极大,携程公司的绝大多数业务都发生于此。与主要城市的酒店、供应商加强联系,有助于形成一致的利益群体。在市场面前荣辱与共,降低成本,共担风险。 发展有潜力的区域性市场与二线城市。有潜力的区域性市场与二线城市虽然在携程公司的盈利系统中处于相当次要的地位,但是市场是可以开发的,消费是可以引导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城市居民用于旅游方面的开支将越来越多,紧紧抓住这个市场,发展有潜力的区域性市场与二线城市将有利于携程公司盈利突破现有的规模,产生新的增长点。 增加保留房(携程与酒店签订协议每天提供给携程一定量的房间,保证在房源紧张时,客人在别的地方无法定到房间时,也能从携程处获得房间)。 扩大机票与其他产品的供应 国内航空市场的利润空间较小,携程公司作为其代理,在极小的利润空间中难以有所作为,而国际市场相对于国际市场利润空间较大,顾客多以相对富有为主力,在这样的利润空间中,随着销售量的增加,代理费用和利润都将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推广航空公司推出的机票加酒店package或与航空公司合作,通过与航空公司的合作,借助航空公司原有的客户网络、酒店网络、供应商网络,在低成本中进一步发展为旅客提供更为廉价、优质的旅游成品。同时,通过旅游组合,发展当前流行的自助旅游,给予旅游者更多的选择;提供给目前强大的酒店预订客户机票与度假产品。 加强交易与服务平台 在网络方面,继续升级软件与网上信息以吸引更多的网友、客户,并通过各种渠道提高携程网的使用。在客户服务方面,招收高素质的客户服务人员,发展人性化服务理念,推行大客户服务客户经理制,建立携程客户VIP俱乐部,在服务上突出特色,区别于其他的旅游网络。交易操作方面,加强客户基础信息功能,如记住客户的旅游习惯和交易方式。尽量提倡客户在网上预定。目前约30%客户在网上交易。给予更多积分或其他形式的奖励。 利用港澳市场开发国际市场 2002年大陆旅客到香港旅游的人次比往年增加53%。2002年,赴香港旅游旅客41%为大陆旅客。面对如此巨大的港澳市场,企业要在其中分得一块蛋糕,除了要改正自身不足以外,企业还必须运用好相应的策略。携程旅游网通过港澳市场作为窗口,充分发挥其身处信息行业前沿而特有的敏感性和高效性,为各地旅游企业提供最具时效的国内外动态信息,帮助决策者及时调整规划方向和营销策略,充分开发国外市场。

网络营销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下面是我整理的网络营销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览。

[1]蒋一清,陶丽。“互联网+”背景下江苏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策略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2017,(12):51+54。

[2]张娟。试析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及策略[J] 商业经济,2017,(04):86—88。

[3]蒋一清,陶丽。“互联网+”背景下江苏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策略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2017,(12):51+54。

[4]李剑赟。药品网络营销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08):14—15。

[5]李瑶,周仕洵。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营销对策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08):254—255。

[6]白珺。苏宁易购网络营销策略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7,(11):233。

[7]张翊。移动互联网模式的小米公司网络营销探析[J] 经营管理者,2017,(11):237。

[8]李思璇。国内农产品网络营销现状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17,(07):35—37。

[9]李瑶,周仕洵。网络营销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评述[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07):115—116。

[10]陈晓娜。TEA排名前25的中国主题公园网站营销分析[J] 当代经济,2017,(09):156—157。

[11]于晓冰。浅析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 商业经济,2017,(03):112—114。

[12]徐幸。浅析SWOT战略分析方法在阿里巴巴中的应用[J] 当代经济,2017,(08):74—75。

[13]李瑞新。浅析企业网络营销效果评估与经营风险管理[J] 现代商业,2017,(08):12—13。

[14]祁丹萌。苏州中小外贸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调研分析[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7,(01):29—35。

[15]陈佳佳。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网络营销渠道建设[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03):135—136。

[16]杜光友,陈红莲。恒大集团创意传播管理策略研究——从恒大足球创意营销说起[J] 新闻知识,2017,(03):25—28。

[17]李新霞。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营销案例分析[J] 经贸实践,2017,(05):50—51。

[18]薛蕾。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网络营销策略探讨[J] 科技经济导刊,2017,(07):203。

[19]陈怡。论网络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策略的转变[J]中国集体经济,2017,(06):52—53。

[20]江欣。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茶叶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J] 福建茶叶,2017,(02):58—59。

[21]陈雨轩。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浅析[J] 当代经济,2017,(05):46—47。

[22]肖妮,庞如春。吉林省旅游网络营销策略研究[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01):30—33。

[23]张义。浅谈新媒体发展对出版企业网络营销的影响[J] 出版发行研究,2017,(02):50—52。

[24]冯彩云。浅析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现状及对策[J] 低碳世界,2017,(05):273—274。

[25]戴昕哲。网络营销对传统营销管理的修正与挑战[J] 经营管理者,2017,(05):259。

[26]吴振立。煤炭企业网络营销战略分析与实践[J]中国煤炭工业,2017,(02):63—65。

[27]尚平泉,黄毅,夏志英。网络营销对服装销售的影响[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7,(01):33—36。

[28]陈雨荷,邱灿华。中小旅游企业社交网络使用影响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04):58—60。

[29]杜晓,王灵。基于微信的企业网络营销模式探讨[J] 经营管理者,2017,(04):233。

[30]陈丽花。网络营销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和评价方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3):79。

[31]杨金会。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乌龙茶营销策略分析[J] 福建茶叶,2017,(01):53—54。

[32]杨庆。我国中小型企业网络营销的分析及建议[J] 当代经济,2017,(02):52—53。

[33]于菊珍,王卫东。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7,(02):126+130。

[34]陈宇航。电子商务对我国未来市场营销方式的影响[J] 商场现代化,2017,(01):50—51。

[35]郭小玉。小微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7,(01):74—75。

[36]高新。论新时期下企业网络营销的现状及问题[J] 科技视界,2017,(02):184。

[37]高凤荣。网络营销渠道与传统营销渠道整合策略[J] 现代商业,2017,(01):52—53。

[38]蔡葵。我国小微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 全国商情,2016,(35):11—12。

[39]刘畅。试论企业网络营销运作策略与效益评价[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2):477。

[40]冯巧慧。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7。

[41]王猛。探索烟草商业企业发挥网络营销水平的途径与方法[A] 。中国烟草学会2016年度优秀论文汇编——电子商务与物流主题[C]:,2016:6。

[42]张琰。许昌市小微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的优化路径[J] 许昌学院学报,2016,(06):121—125。

[43]蒋云龙,朱彩霞。网络营销在烟草商业企业的实施[J] 现代经济信息,2016,(22):310。

[44]林琢人。电子商务环境中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分析[J] 现代国企研究,2016,(22):5。

[45]唐滢。福建省中小企业网络营销问题研究[J] 北方经贸,2016,(11):59—60。

[46]王良。携程旅行网旅游产品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7。

[47]冯维。绍兴K企业的服装网络营销策略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

[48]王捷。企业网络营销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58—61。

[49]欧阳芳。福建小微企业运用长尾理论开展网络营销的策略[J] 科学经济社会,2016,(03):40—44。

[50]洪顺。网络营销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建议[J] 企业导报,2016,(18):1—2。

[51]李洪运。“网络营销”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运用分析[J] 财会学习,2016,(17):45+47。

[52]李明华。电商企业网络营销的现状及成功因素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6,(17):355。

[53]万敏慧。新羽通公司环保材料网络营销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2016。

[54]吴心怡。百度搜索在E公司产品推广中的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6。

[55]韩宝军。我国企业网络营销创新改革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6):12—13。

[56]李瑶。浅析新网络营销模式下中小型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现代经济信息,2016,(15):148+155。

[57]张庆稳。郑州市小微企业网络营销问题分析[J] 新经济,2016,(20):15。

[58]郁宇。社会资本视角下微型企业网络营销策略探讨[J] 商业经济研究,2016,(13):60—62。

[59]张娜娜,马蕾,张忠秋。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策略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6,(13):309。

[60]胡志权。基于顾客信任的`企业网络营销模式构建[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6,(03):28—33。

[61]曾海亮,张金飞。我国服装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6):90—91。

[62]陈姝。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品牌企业网络营销策略[J] 新西部(理论版),2016,(11):75—76。

[63]李翔宇。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发展问题研究[J] 商业经济,2016,(06):79—80。

[64]刘柯志。基于微信的企业网络营销模式探讨[J] 商场现代化,2016,(17):69—70。

[1] Michael Morris,Minet Schinde hutte,Jeffrey Allen。The en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 toward aunified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3(6)

[2] Thomas W.Malone,Peter Weill.Do some business models perform better than others[J]MIT SloanWorking Paper, 2006(5)

[3] 3.A.Ostenwalder,Y.Pigneur,and C.L.Tucci .Clarifying business of the modles:origins,present,andfuture of the concept[J]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2005(15)

[4] 张兵。传统零售企业的战略转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0

[5] 毕红毅,孙明岳。我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9

[6] 李嶙屹。电子商务环境下苏宁电器战略转型的。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1

[7] 张向阳。我国传统零售企业转型网上零售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2012

[8] 汪孔文。互联网环境下零售商业模式创新[D]福建:华伦大学,2011

[9] Martin V.Deise.电子商务管理者指南从战术到战略[M]黄京华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0]Ravi Kalakota,Andrew B Whinston。电子商务管理指南[M]陈雪美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1]宋倩,王能。互联网条件下国内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J]电子商务,2013

[12]Zhang Shanshan。A Comparative Study on Online Retailing of U.S.A and P.R.C[D]Liaoning:LiaoNing,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11

[13]姚远。我国大型网上零售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D]辽宁:东北财经大学,2001

[14]沈瑞山。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市场营销的影响[J]华东经济管理,2004,18(3)

[15]陈捷。传统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模式初探[J]电子商务,2010,(6)

[16]刘苗。电子商务模式及其发展策略分析[J]我国商贸,2010,(20)

[17]张秋蓉。试论企业电子商务的风险控制[J]云南则一贸学院学报,2001,(S2)

[18]Amit R,Zott C.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J]Strategic Man Journa1,2001,(22)

[19]张喜征,傅荣,胡湘云,胡南相。网络营销中的信任传递模式与策略分析[J]商业研究,2006,(9)

[20]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我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1]高世宁。典型零售企业盈利模式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7(03)

[22]戚安邦。项目评估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23]Viktor Mayer—SchSnberger,Kenneth Cukier。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4]2013 年度我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R]杭州:我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4

[25]李雨妇。家电连锁产业的行业集中度发展研究[J]现代商业,2012(20)

[26]袁峰,宿恺。电子商务企业风险防范体系研究[J]物流科技,2004(6)

[27]黄敏学。电子商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8]章佳元。传统零售企业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商业模式研究:以苏宁为例[D]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2013

[29]程光。我国大型百货业电子商务发展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2012

[30]Efraim Turban,David King.电子商务:管理视角(原书第 5 版)[M]严建援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旅游景区经营策略研究论文

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越来越多的旅游城市提出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旅游的学术论文,仅供参考!

对做好旅游管理的探讨

摘要: 如何做好旅游管理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旅游人文资源开发以及应对旅游危机管理两方面阐述了旅游管理的思想。

1旅游管理要加强在人文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建议

1.1 促进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统一自然资源不管多么美丽,没有人的参与就失去意义,没有人文的氛围就失去了颜色。以杭州西湖为例,是我国独有兼具美丽的湖光山色和悠久历史文化韵味的景区,这里孕育的文化非常丰富。既有家喻户晓的白蛇娘子传奇,又有文人墨客留下的象“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佳句。这些资源都可以在西湖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西湖旅游区的各个景点,可以充分利用名人故居这一旅游资源。游客在游山玩水之间,也可以充分了解到西湖文化的历史和典故,同样也可以利用杭州的民俗艺术团体在西湖景区表演西湖文化的传统民俗节目,巧妙的将文化资源和自然景物结合起来,使得游客更容易理解杭州,实现西湖景区的人文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保护西湖资源,对西湖的生态、水质、卫生状况加强保护和监督。

1.2 努力发掘人文历史旅游资源我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众多的文化资源,像龙舟赛、元宵灯会、清明踏青、五月花会、八月观潮、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十月庙会等民俗活动,开发利用条件极其优越。要充分利用这些民俗文化,重点打民俗旅游,这样不仅可以为当地的旅游产业带来巨大的收入,也会对当地的城市发展和定位等具有很好的作用。

1.3 提高人文素质,完善旅游设施文化旅游具有文化传播和交融的作用,具有很强宣传作用,旅游就像一张名片,在带给游客旅游资源享受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形象进行了宣传。从事旅游资源服务的人员素质对旅游形象具有重要影响,在旅游景点的一些人性化的配套设施对旅游地形象也有重要影响。好的人文素质、礼貌切近的服务态度会对旅游者带来很大正面的影响,会提高游客对旅游满意度,进而对整个城市的形象具有更好的印象。旅游设施的完善程度也会对游客带来不同的感觉,游客在旅游时一般比较放松,一些人性化的设施会让他们感觉很亲切,一些带有游客可认知的语言无疑会增加亲近感。

1.4 优化资源配置,改进旅游经营策略和其他产业一样,人文旅游产业的开发、经营等需要进行细化研究,所不同的是一般其他企业开发的是有形产品,而人文旅游产业开发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产品,产品的质量通过旅游群体的满意程度体现。开发怎样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市场前景如何、如何合理规划使得资源配置优化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旅游产品经营策略都需要因地制宜、通过对人文旅游产业的科学研究实现。目前,我国很多旅游景点在人文旅游开发方面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①通过加强在人文旅游产业方面的研究,使得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更加成功,则可以大大减小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风险;②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值得关注,不同的旅游资源如何配置更加合理,如何配置才能更加吸引旅游者,使得运行成本降低,产业收益增加,这些方面也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③人文旅游产业的经营策略非常值得研究,并非景点门票价格定得越高,旅游产业的收入就越多,不同的旅游景点采用联合消费还是单项消费更好也需要根据消费者的旅游消费心理和旅游景点的具体情况确定。

2加强旅游危机管理的措施

旅游业是一个相对脆弱的行业,由其自身所具有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决定了她的触角极大地延伸到其他各个行业领域,使得外界瞬息的变故都牵动着整个旅游行业敏感的神经。旅游危机已成为世界许多地区的旅游业上空的阴云,良好的危机管理成为旅游业——这个应优先考虑快乐和关照产业的急迫需要。

2.1 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一种竞争意识、超前意识、鞭策意识,也是一种凝聚剂。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在感觉危机、认识危机的前提下,经常地、系统地讲形势、讲问题,使员工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和与企业共同承担危机与风险的主人翁责任感。居民与旅游者要强化安全意识,强调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确保平安健康也是一种增收途径。

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应是政府危机管理的核心和重点,作为旅游地区政府应首先树立危机意识,加强旅游危机战略性研究,从根本上防止危机的形成和爆发或将其及早制止于萌芽状态。

2.2 建立预警机制,实施预防管理在建立旅游灾害预警机制方面已经达成普遍共识。所谓"旅游预警制度",主要是有关部门在国内外发生疫情、战争、社会问题、自然灾害等影响旅游的事件,予以发布并警示,从而有利于旅行社和游人预见问题,并主动采取积极的安全措施。

2.3 建立应付旅游危机的应急机制旅游危机爆发后,最紧要的是建立起一套快速反应机制,尽量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灾害、事故发生后,在第一时间实施有效抢救,减少人员伤亡;在疫情发生时,防止疫情扩散;在治安事件发生后,尽快侦破案件,惩治违法分子,保护受害人,处理善后事宜。因为自然灾害导致旅游地暂时不能接待旅游者,及时告知旅游者,减少旅游者的期待成本和预期心理,有利当地旅游市场的恢复。

2.4 旅游危机过后尽快采取措施复苏旅游业首先,旅游危机过后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活动。其次,要利用媒体重树区域旅游形象。旅游危机之后,要尽快挖掘正面报道的价值,予以针对性的促销。第三,做好事件旅游营销,加大市场对旅游地的关注。

总之,当组织或个人面对危机时,应当把社会公共利益放在核心地位,及时反应、控制、补救、总结,并有意识地将危机转化为契机,因势利导,借题发挥,将损失减小到最少。旅游行业是很脆弱,但不经磨练、不经危机,这个行业永远都是脆弱的。作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努力构建比较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动本部门以及整个行业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如东.政府在旅游管理中的作用及制度创新[D].同济大学,2006,(08).

[2]牛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利益相关者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7,(03).

[3]王咏.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的初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05).

[4]张志娟.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D].厦门大学,2001.

[5]乌杰.浅谈旅游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策略[J].科技资讯,2008,(01).

[6]陈景翊,姜春红.中国旅游业危机管理对策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三亚市旅游房地产发展驱动因素量化分析

[摘要]三亚市是我国旅游房地产发展的代表城市,总体发展水平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本文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三亚市旅游房地产发展的主要驱动因子,对我国城市旅游房地产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三亚市地处海南省的最南端,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拥有土地面积1919.6平方千米。三亚市是中国热带滨海旅游资源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在境内长达209千米,每岸线上,密布亚龙湾、大东海、鹿回头公园、天涯海角、南山文化旅游区等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不仅具备现代国际旅游五大要素——阳光、海水、沙滩、绿色植被、洁净空气,而且还拥有河流、港口、温泉、岩洞、田园、热带动植物、民族风情等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作为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相互渗透融合产生的新兴产业,旅游房地产目前在中国越来越得到重视,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而三亚市的旅游房地产发展不仅走在全国前列,也最具有代表性。胡浩(2005)以上海为例研究了大都市旅游房地产发展与布局,徐翠蓉(2005)以青岛市、苏琼琼(2006)以杭州市、程叙(2008)以重庆市、谢志林(2008)以南宁市和任宜煊(2009)以山东省海滨城市为例对旅游房地产项目开发及市场发展状况等进行了研究。而有关旅游房地产发展驱动方面,刘艳红(2004)认为经济增长(内因)和经济全球化(外因)共同促进了旅游房地产发展。胡浩(2005)认为休闲时间增加、政府大力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居住职能变化、商业服务业发展等条件促进了旅游房地产项目开发。从文献综述看,并没有学者对三亚市的旅游房地产发展状况做过研究,也没有专门对城市旅游房地产发展驱动因素进行研究,方法也局限于简单的定性分析。本文利用多元统计学当中的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研究影响三亚市旅游房地产发展的驱动因子,建立三亚市旅游房地产发展驱动因子逐步回归方程,并分析各驱动因子间的关系及其作用,为该市旅游房地产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寻求城市旅游房地产发展的共性。

1三亚市旅游房地产发展现状特征

自从1996年三亚市在亚龙湾成功举行中国度假休闲游开幕式,凯莱度假酒店正式起航,后来几十个大型旅游项目相继投建,三亚市的旅游房地产业开始蓬勃发展,至今已有十多年。

现阶段三亚市的房地产销售主要为旅游房地产,其发展呈现以下特征:

(1)产品特征:旅游房地产产品主要以公寓、住宅、别墅和产权式酒店为主,作为岛外客户的“第二居所”、“第三居所”等,其中公寓、住宅所占比例较高。

(2)产品分布:主要分布具有一定景观的区域,充分利用海景、河景、山景资源。目前正在开发海景沿线的基础上向纵深发展。

(3)置业人群:有调查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的购房者来自于岛外,这一群体占到了三亚市总体楼盘客户的90%以上.并且大多为二次甚至多次置业者,集中来源于“两区都”,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东北高寒地区和首都北京。

2三亚市旅游房地产发展驱动因素的量化分析

2.1指标选取和数据标准化

本文通过对《三亚年鉴》中社会经济、城市发展、旅游业以及房地产业等方面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选取了第三产业主导性X1、对外贸易商品进出口总值X2、全社会贷款余额X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4、旅游总收入X5、接待过夜旅游者人数X6、社会旅客周转量X7、实有客房数X8、文教卫科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例X9、城市居民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X10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Y等11个指标变量进行分析,其中指标Y代表三亚市旅游房地产的发展。由于不同的自变量Xi,它们的取值范围和单位都不相同,为了在无量纲影响下进行计算,利用SPSS.18统计软件对三亚市2000—2006年X1~X10和Y进行标准化处理,结果见上页表1。

2.2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因子分析

通过SPSS.18统计软件对标准化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相关系数矩阵,见表2。可见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都在0.5以上,所选取的10个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可以提取综合指标。而从公因子方差中可以看到X1-X8的共同度都在90%以上,最低的X10也有62.2%的共同度,即这些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都能被因子解释,因此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从因子分析的总方差解释中可知第一个因子的特征根为6.918,解释10个变量总方差的69.181%;第二个因子的特征根为1.198,解释10个变量总方差的11.981%;第三个因子的特征根为1024,解释10个变量总方差的10.244%。前三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1.406%,能够包含大部分变量的信息,故选取三个主要因子,见表3。

表3显示的是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知,第一因子F1基本反映了X2~X8变量的信息,包含对外贸易、金融、物价、旅游业等方面,因此可命名为“城市经济和旅游发展水平”因子。第二因子F2主要反映了X9、X10变量的信息,可命名为“城市公共事业发展水平”因子。第三因子F3反映了X1变了的信息,可命名为“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因子。根据因子得分的系数矩阵,可以写出以下的各因子的得分函数:

F1=-0.088X1+0.135X2+0.160X3+0.167X4+0.158X5+0.133X6+0.158X7+0.123X8-0.044X9+0.033X10

F2=-0.028X1+0.029X2-0.089X3-0.061X4-0.144X5+0.041X6+0.002X7+0.128X8+0.682X9-0.565X10

F3=0.909X1+0.058X2-0.076X3-0.130X4-0.025X5+0.063X6-0.107X7+0.069X8-0.206X9-0.216X10

2.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因子分析只是对多个指标变量的降维处理,并不能解释各因子的影响作用,因此还需要对各因子和因变量Y之间的关系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根据表4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A+0.991F1+0.130F3

方程式中的常数项为A,值为4.109E-18,偏回归系数B1为70.991,B3为0.130,经T检验,B1和B3的概率P值均小于0.001,按给定的显著性水平0.10的情形下,均具有显著意义。

从表达式可以看出:F1对因变量Y的影响远远大于F3,就是说三亚市旅游房地产的发展主要是受F1(城市经济和旅游发展水平)直接驱动影响。而F3涵盖了城市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其他产业的发展水平信息,对旅游房地产的发展起到支持作用,驱动力明显不如F1大。具体到城市科教文卫、交通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水平因子F2,由于主要服务于三亚本地居民而对旅游房地产发展的驱动不明显,被剔除在驱动力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之外,这也与三亚旅游房地产的主要消费群体来自市外的情况是吻合的。

以上分析只是对三亚市旅游房地产发展驱动因素的量化分析,还有看到一些不能量化的方面:第一,地方政府为增加财政收益,对旅游房地产业大力扶持,出台一系列相关利好政策,促进旅游房地产的发展。第二,居住理念与消费文化的转变也促进了旅游房地产的发展。第三,大量闲余资本的炒房投机行为已经成为影响三亚市旅游房地产发展的驱动因素之一。

3结论

依托于独特旅游环境和较大的国际知名度,)三亚市旅游房地产的发展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其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具有城市旅游房地产的典型意义。综合上述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三亚市旅游房地产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三亚市旅游业发展水平以及城市综合经济水平,旅游业和综合经济水平越高,对旅游房地产发展的驱动力作用越大。城市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旅游房地产的发展业起到一定的辅助驱动作用。

——城市旅游房地产的发展除了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与民间资本的投资推动之外,最根本的驱动因素是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提高城市旅游素质,发展城市旅游经济,发挥旅游产业关联带动作用是城市旅游房地产良好发展的先决条件。

毕业论文选题是开展论文写作的前提,直接影响论文质量。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 旅游产品的科学评价

2. 游游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

3. 旅游企业成本控制途径

4. 计算机技术在旅游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5. 旅游行为激励机制的建立

6. 我国旅游商品市场失灵的原因分析与科学规划

7. 对导游员从业行为规范的设想

8. 旅游企业形象塑造的必要性与对策

9.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饿意义与策划

10. 旅游景区品牌化经营策略研究

11.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国外旅游市场开发的思考

12. 节假日旅游的动员与组织

13. 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14. 湖南省导游员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15. 对湖南女子大学毕业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

16. 旅游者旅游动机浅析

1. 论旅游服务心理与旅游服务技能

2. 浅论导游员的个性要求

3. 对湖南省导游员(生存、健康或其他)现状的调查

4. 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包装

5. 国内旅行社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6. 互联网与旅游业发展

7. 创造性思维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8. 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

9. 论自助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前景

10. 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处理

11.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12. 亚太地区旅游业发展评析

13.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控制和调查

14. 旅游饭店人力资源流动状况分析

15. 浅析湖南的“旅游扶贫”

16. 长株潭一体化对湖南旅游经济的影响

17. 浅析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形象地位

18. 以××(地)为例探讨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19. 来长沙的日、韩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分析

1. 中外星级酒店管理模式比较

2. 旅游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3. “把风景变成资本”:以长沙为例的实证分析

4. 我国旅游扶贫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5. 乡村旅游开发的旅游效应分析

6. 大众旅游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7.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

8. 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其经济学分析

9. 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包装

10. 国内旅行社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11. 创造性思维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12. 旅游品的营销策略

13. 论自助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前景

14. 农村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的构建

15. 旅游广告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16. 农村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17. 会展旅游的开发策略

18. 城乡旅游互动开发模式研究

19. 城镇旅游产业的开发与管理探索

20. 旅游开发中文气氛围的营造

农行信贷业务经营策略研究论文

没有现成的,这要靠自己的工作经验整理了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业务经营策略探析论文

【摘要】 随着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将经营重点转向中小企业业务,中小企业对银行价值创造的贡献度日益提升,中小企业业务不再仅仅是一项战略性业务,逐渐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竞争的主战场。本文对当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业务经营现状及策略做了大量调研和思考,从明确定位、突出重点、加强激励、渠道建设、团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快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的对策,以此推动本行中小企业业务持续快速发展,同时为国内商业银行经营好中小企业业务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中小企业业务 经营对策

近年来,曾经长期受到冷落的中小企业业务转眼间成为商业银行的“香饽饽”,成为了各家银行的战略重点和市场竞争焦点。笔者所服务的建设银行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至上而下的中小企业客户专门服务机构,2008年开始又与淡马锡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加速中小企业“信贷工厂”建设,通过流程优化和产品创新优势,建设银行中小企业业务服务效率和品牌形象大幅提升,在同业市场上也形成了一定的领先优势。如何持续保持竞争优势,提升中小企业业务的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度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

一、商业银行加快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只有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业务,才能抓住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从而推进各项业务快速发展

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发展壮大,已经占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经超过50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近10年间,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增加值的58%,上缴税收占50.2%,提供就业机会占75%,出口额占全国出口的68%。

二是中小企业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岗位,有效解决了城镇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三是中小企业正成为我国创新的主力军。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完成了我国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我国创新不可忽视的力量。

因此,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是我国商业银行扩大客户基础、分散经营风险、实现战略转型、履行社会责任,密切银政关系、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必然要求。

2、只有持续关注、挖潜中小企业业务,才能保持银行资产、负债及中间业务的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在银行领域的广泛运用,传统的“二八定律”理论受到了“长尾理论”的挑战。长尾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众多小客户可以汇聚成与大客户相匹敌的市场能量。在大客户利润空间逐渐缩小之时,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通过电子技术抓住广大中小客户获得巨大利润。

从目前中小企业客户对银行的贡献来看,中小企业客户数量在各家银行客户群体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公私业务关联度高,中小企业业务潜力大。以笔者所在银行为例,2010年末,中小企业负债客户占对公负债客户总数比重超过95%,资产客户占对公资产客户总数比重超过73%,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及利润的贡献度分别达到了13%、17%和8%,而且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其他各项业务的增长速度。

3、大中型客户竞争激烈,中小企业业务正在成为各家银行未来竞争的关键性业务

近年来,大企业、大项目的服务需求出现阶段性不足已成为普遍现象,客户基础薄弱、业务增长乏力已成为制约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针对大中型客户所面临的高投入、低回报的激烈同业竞争,2008年以来,工、农、中、建、交等大型银行相继单独设立至上而下的中小企业客户部,各家银行为保持业务稳定增长,都纷纷将中小企业业务作为发展重点,中小企业业务市场竞争已日趋激烈。

二、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业务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各级经营人员对中小企业客户重视不足,众多中小企业无贷客户的营销挖潜缺乏组织管理,营销挖潜工作处于无序状态。其次,中小企业客户营销力量薄弱,近年各家商业银行都纷纷设立了中小企业客户部,但是客户经理业务素质亟待提升,经营重心未能有效贴近市场。再次,针对中小企业客户营销、管理的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奖惩机制,考核激励不到位。最后,对中小企业业务风险偏好尚待进一步协调统一。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时效性强,客户对额度较为敏感,尤其在目前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如果客户认为业务办理时间过长、审批条件过高,就可能转移他行。

三、商业银行加快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基于中小企业业务的战略地位,以及当前中小企业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业务要从经营模式、组织架构、激励机制、风控体系、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变革,加大财务、人力资源投入,全力提升中小企业客户的综合贡献度。

在经营策略上,要逐步实施“三个转变”: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要由“批零结合型”向“批量主导型”转变;金融产品销售方面,要由“信贷产品主导”向“全面产品销售”转变;总体经营策略方面,要由“产品销售”逐步向“客户经营”转变。

1、理顺经营模式,打造专业化、富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客户经营团队

一是进一步明确银行中小企业客户部职责定位,充实岗位配置。实现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营销、管理职责到中小客户经营、管理职责的转变,建立中小客户的统筹运营机制。

二是进一步明确基层网点定位,强化网点经理作为本网点中小企业客户营销、维护的首席客户经理定位。银行的基层网点是营销、管理中小企业的最前沿阵地,网点负责人(网点经理)对于中小企业经营成果至关重要。要逐步将存量中小企业客户账户按照重点、潜在、清理三级分类进行梳理,将重点中小企业账户、潜在中小企业账户挂钩到网点经理,明确各类中小企业客户营销、维护目标,建立中小企业客户常态化走访维护制度。

2、明确经营重点,着眼“三率”,提升中小企业客户营销服务能力

“三率”是指中小企业客户的市场占有率、产品覆盖率、综合收益率,“三率”指标涵盖了客户、产品和收益的有机整合,提升“三率”是提升中小企业业务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是提升重点中小企业客户的市场占有率。基层行要筛选好本区域内经济总量占比较大的主体区域以及这些热点区域的主要特色行业予以倾斜,重点支持区域内优势行业销售前100强中小企业;外贸行业年进出口总量2000万美元以上中小企业;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国家驰名商标、省市著名商标称号等中小企业。

二是提升存量中小企业客户的产品覆盖率。对存量中小企业无贷客户要加大资产业务、结算业务以及公私联动产品交叉销售;对存量贷款客户,要按照“唯一合作银行”标准,全面推进负债业务和战略业务产品的交叉销售,提高覆盖率。还有要推进小企业传统产品和创新产品的覆盖营销,大力推动小额无抵押、联保联贷、专利权质押、国内保理、网络联保联贷等特色创新产品营销,从而形成传统产品和创新产品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组合配置、打包服务的产品覆盖体系。

山西旅行社品牌化经营研究论文

天我们探讨的焦点是如何在旅游产品同质化泥潭中突围,如何为旅游企业找到产品创新的“柳暗花明又一村”。下面我们就从产品现状的分析开始。n???????? 旅游产品现状剖析?? ?我们从各个城市的平面媒体旅游广告中不难看出时下中国旅游行业旅游产品同质化(product homogeneity)的严俊程度。例如北京平面媒体中比比皆是的“海南豪华双飞五日游? xxxx元”,这样的产品广告已经持续了近8年之久,文字表述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其间的阿拉伯数字(价格)却从4000变成今日的1580,甚至仍在下滑。诸如此类产品的超长生命周期不得不让人赞叹,但价格竞争之白热化也不得不让人心寒。马克思“商品价格趋等于零”的论点并不能成为我们以产品质量为代价搏杀于价格大战的借口。价格战是一个企业不可避免的竞争手段,但价格战是需要战略指引的,如海尔以强大售后服务体系为支持的价格战,格兰仕以生产规模效应为基础的价格站,企业的价格竞争策略绝不能以产品的“偷梁换柱”“偷工减料”压低品质为代价,如此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最终必然是“自毁长城”。??? 从旅行社行业来看,以零成本甚至负成本核算接待成本从而形成市场销售价格的比较竞争优势是非常危险的,是不可持续的。这不仅让企业承担巨大的风险同时也造成那些不可再生旅游资源的低成本消耗,极大的浪费资源。??? 当然,作为旅游企业,旅行社企业,特别是目的地接待旅行社企业对走出产品价格战泥潭的渴望十分强烈,更有甚者进行着履败履战的尝试。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奇怪现象,组团社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十分努力的在寻求新产品创新和营销变革,但同时又在矜持的拒绝着地接社对于新产品研发成果的提供。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地接社为了摆脱自身利润空间被组团社和竞争对手双重挤压“拧干毛巾”的窘境,开始下意识的承担起了地接社旁无责贷的“本职工作”——研发产品,将“过好日子”的希望寄托在颇有创新的新产品上,然而,当地接社跑到客源市场将苦心研发的新产品捧袂时,组团社宛拒了。此时组团社斟酌的是推广一个新品上市所蕴藏的巨大风险,与其斥资推广新品,还不如销售成熟线路,即使没有什么突破,至少没有太大风险。因此,由于地接社对终端市场的无能为力和与之对应的掌控终端市场的组团社对目的地产品研发的冷眼旁观,我们将这种阻碍旅游新产品发展的现象总结为“(地接社)有心无力,(组团社)有力无心”。一个新产品在市场上市阶段非常需要一批精诚合作的代理商来协助推广,代理商的合作是新产品上市成功的保障也是降低运营成本及风险的有效手段。当然,阻碍旅游企业产品研发的因素远不只这些,对于单个企业而言可能还有很多研发产品的瓶颈,但归纳起来无非以下五大原因:一是资源有限性;二是资金短缺性;三是通路封闭性;四是技术滞后性;五是观念麻木性。鉴于篇幅有限,不在此一一说明赘述。综上所述,皆为外因,外因阻碍并不能成为放弃开发差异化新产品的借口和理由。成功的案例我们身边并不鲜见,有些研发出成功产品的企业其资金不可谓雄厚,通路不可谓庞大,人才不可谓精英,但其观念不可不谓前瞻,方法不可不谓创新,运营不可不谓科学。“成功的法则总是相似的,失败的原因总是各有不同”,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相似的成功法则吧。?n???????? 产品创新之道什么是新产品?新产品不仅指新发明产品、改进的产品、改型的产品、新的品牌,还包括购买品牌及加盟特许经营。除此,各位看官要特别留意的一个观点是“原产品+创新+改良=新产品”,可是很多旅游企业正因为没有对自己或他人的原产品进行创新改良,只是进行了简单的COPY上市,自然就“轻松”的步入了价格恶战的漩涡,难以自拔。有些老板笑称“五分钟复制产品”,岂不知这正所谓“五十步笑一百步”。下面我们对产品的结构进行剖析,这将有助于我们找到产品的无竞争区域,一个完整的产品应该包含三个层面,即核心利益,实际产品和外延产品(见下图)。当然也可以根据营销理论将产品切割成五个层面来进行分析,即核心利益,基础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如果说前四个层面向消费者销售的是“今天”,那么潜在产品给消费者提供的将是“明天”。同时,我们从深度营销的视角来剖析产品消费过程,从中找寻产品创新之道,一次产品的销售过程可以分为售前、售中、售后三个环节,也正是这三个环节构成了一个消费者购买到的完整产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消费者在购买前,即在咨询该产品时就已经开始享受产品的价值了(如专业的咨询回答,精美的广告手册等),另外,消费者购买产品体验完毕,半年或一年后能否感受到的售后服务、增值服务也是该产品价值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有理由得到这些。因此我们在研发推广新产品时不能只将提供给客户的价值锁定在售中阶段,即客户消费阶段,而应该把价值链向两端延伸,并最大限度的延伸,这是制造产品差异化的高效途径,也是产品竞争中时常被遗忘的领域。??? 如上图所示,180度产品创新设计理念对当下的旅行社企业尤为重要,纵观目前旅行社产品的研发,很少将前期的电话咨询标准应答、宣传广告创意设计及递进投放计划作为一个产品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进行研发,至于售后层面的增值服务更是鲜有涉猎。大多旅行社认为的旅游产品研发以从消费者交费甚至以消费者登上启程的交通工具为起点,以消费者返回客源地下飞机或下火车那一刻为终点,这就是我们旅行社所认知的产品过程。其实不然,一个极具独特价值的产品,一个投入巨资推广的产品,如果忽略了前台销售人员的咨询流程控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也是无法估量的(据统计,70%的广告收益取决于咨询人员的专业程度)。如果一个备受青睐的产品,一项备受好评的服务,正逢进行售后服务跟进的最佳时机却嘎然而止,这给企业品牌提升和忠诚客户培养将造成多大的资源浪费呢??? 尊敬的各位经营者,企业对于寻求创新之道的需求从来没有比现在更迫切。竞争对手会迅速地觉察到新构想,并加以仿效。没有公司可以停下脚步,只有那些不断致力于创造和革新的公司才有机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全面发展一、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转变。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为1.25亿人次,其中过夜旅游人数达499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339亿美元, 入境旅游接待位居世界第四位;国内旅游13.9亿人次,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出境旅游3452万人次,居亚洲第一位。旅游业总收入达8935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16.3%%。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000多万人,间接从业人员4900万人。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届时,入境旅游人数将超过2亿人次。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旅游局编制的旅游卫星账户测算,2004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当年全国GDP的4.05%%。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大的特点,在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战略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把它列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加以培育。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旅游是人们离开家门,求新、求知、求乐的一种社会活动,而文化则伴随着旅游的全过程。通过旅游,既能满足人们精神与物质的享受需求,又能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旅游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作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旅游业因其巨大的市场需求、良好的发展前景,被称作“朝阳产业”,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高度重视。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密不可分。自有旅游活动以来,旅游与文化就从未分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的文化则缺少活力。旅游的优势体现在市场,文化的优势体现在内涵。站在旅游的角度看,抓住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站在文化的角度看,抓住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市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繁荣。 随着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和不断发展,产生了旅游文化演出这一新的业态。近年来,我国旅游文化演出市场欣欣向荣,演出规模稳步扩大,演出水平不断提升,资本和优秀人才不断聚集,形成了百花竞放的崭新局面,展示了十分美好的发展前景。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在全国各重点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定时定点上演的、投资在百万元以上的旅游文化演出有153台,资金投入达17.9亿元,参加的专业和业余演职人员1.76万人,观众达1.67亿人次,实现演出收入26.8亿元。涌现了一批场面宏大、制作精美、演艺精湛、格调高雅的优秀作品,吸引了海内外广大旅游者,并得到广泛好评。三、旅游文化演出的成功经验给予我们的启示 旅游文化演出取得的成功,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的结晶,对我们进一步促进旅游与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诸多启示: 第一,打造成功的旅游文化产品,市场是关键。从地域分布看,旅游经济越发达的地方,旅游与文化结合得越紧密,旅游文化演出市场相对就越繁荣,如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郑州、西安、成都、昆明、桂林等城市。从产品特征看,对文化和艺术内涵阐释得越有特色、越通俗,受众面就越大,越容易取得成功。这是因为,相对于城市常住居民来说,大多数旅游者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文化产品的需求往往表现为民族性、多样性、特色化、大众化。抓住这一潜在的观众流,就抓住了一个大市场。 第二,打造成功的旅游文化产品,培育精品是方向。所谓精品,是指精良、上乘的作品。旅游文化精品就是制作精良、演艺精湛、能够代表当地文化艺术水平、深受广大旅游者欢迎的优秀文化产品。旅游文化精品不仅能提升旅游城市和企业的品质,其本身也构成新的旅游吸引力。河南推出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从策划之初就致力于要把这台节目打造成艺术精品和河南的知名文化品牌,经过前后二年的精心设计、制作和市场营销,已经打开市场,取得了成功。上海的“时空之旅”,集中了三方投资者的优势资源,精心策划、精心编排,至今已连续演出700多场,有的观众甚至专程去看这场演出。这一系列的精品,包括在会议上介绍经验的云南的“丽水金沙”、广西的“印象·刘三姐”、杭州的“宋城千古情”等,不但本地观众爱看,各地来的游客也爱看;不但国内游客爱看,外国游客看了也赞不绝口。因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经济效益。 第三,打造成功的旅游文化产品,独具特色是重点。因为旅游者具有“求新、求知、求乐”的愿望和需求,如果没有特色,就难以对他们产生吸引力,也就无法形成市场竞争力。这次会上六家单位的典型经验就各具特色,除此之外,还有陕西西安的“大唐乐舞”、深圳华侨城的“龙凤舞中华”、山东曲阜的“杏坛圣梦”、山西太原的“晋商歌谣”、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婚礼”、河北吴桥的“杂技大世界”、三峡大坝的“盛世峡江”、湖北的“夷水丽川”、贵州的“多彩贵州风”、安徽的“绿水青山”、西藏的“雅龚盛情”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许多作品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从这一意义上讲,这些作品拿到世界上去,也一定能以鲜明的特色占有市场。 第四,打造成功的旅游文化产品,体制机制是保障。旅游文化产品要进入市场,必须有一套适应市场经济特点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市场运作机制。有了与市场接轨的体制和机制,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实现文化演出资源、资本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旅游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比如,有些剧目的初次投资高达上亿元,有些剧目每天动用演员四五百人,有些剧目当年就能收回数千万的成本,还有一些剧目已经连续演出了十多年仍然在市场上大受欢迎。 第五,打造成功的旅游文化产品,改革创新是动力。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从旅游业来看,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同样在于创新。我国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马戏、武术等文化艺术,通过设计理念上的创新、编排组合上的创新、高科技演艺手段的采用以及经营管理体制机制的变革等,便焕发出蓬勃生机,引起市场的热烈反响。广东番禺的“森林密码”,这个节目综合投资3亿元,仅灯光一项就投入2000多万。舞台宽度达100米,布景层次达11层,中外演职人员300多人,参加表演的动物400多只。虽然演出内容也是常见的歌舞、杂技、马戏等,但由于大量地采用创新手段,使人感到耳目一新,自2006年1月开演以来,平均每场观众超过3000人,最多时达到8000人。

我转贴来一个论文吧.................................................我国旅行社品牌经营体系的构建作者:刘颍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文法学院[摘 要] 我国旅行社品牌经营的现状相对于旅游业强劲发展势头和发展前景很不相称,本文从旅行社产品的无形性、旅游需求、旅行社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等角度分析了旅行社进行品牌经营必要性。并指出,旅行社品牌体系的构建应从树立品牌意识、企业品牌主导、品牌扩展和品牌巩固等几个方面开展.[关键词] 旅行社 品牌 品牌经营体系著名营销学大师菲利浦•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销售群体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无论是当今世界500强,还是中国本土的100强,几乎所有的优秀企业都在特定的领域内拥有独立的著名品牌。这些品牌不仅标志着企业的品质、形象、产品和竞争力,而且在长期的运营下,品牌本身沉淀了巨大的无形资产,大量节省了营销广告费用,并保障了企业的持续繁荣。一、 我国旅行社品牌经营的现状中国旅游业从1978年起步,发展到今天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这些成绩大多只是数量上的,中国旅游业的基础比较薄弱,要实现集约型增长还有待时日。以旅行社业为例,在中国还没有像日本交通公社、美国运通、英国托马斯•库克这样在业界有很大号召力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实力最强大的国、中、青三大旅行社因为早期成立时的非市场化运作,仅有的优势品牌经后来者的剽窃,几乎已经公益化了。中国旅行社业的品牌经营现概括如下:1. 品牌意识淡漠多数旅行社在营销方面对品牌关注不够,埋头对旅游线路进行广告宣传,耗财耗力,却事倍功半。然而,每个旅行社的线路大致相同,可模仿性强,报纸上整个版面的旅游线路广告,却找不到一家有特点、给人印象深刻的。2. 品牌混乱,缺乏个性国、中、青三大旅行社在发展初分别在各自的市场进行独家垄断,在企业品牌名称上有些泛,不能体现自身的特色。旅行社市场开放后,因为受水平分工体系的影响,一些新的旅行社出于搭便车的考虑,在名称中也加入了“中国”、“国际”等字眼,造成了消费者在识别上的混乱。3. 品牌定位不当品牌定位的目的是为企业树立鲜明的形象,强化顾客认知度,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我国旅游企业的品牌定位往往是长官意志的体现,而市场调研不足。脱离了消费者的品牌定位必定难以持续经营,最终遭受市场的淘汰。4. 品牌同质化,缺乏创意旅游产品的易模仿性使旅行社行业中同质化比较易行,只要有足够的资金人力,有几个可供模仿的案例,类似的旅游产品就会铺天盖地。这在国内报纸的广告版是常见的现象:先是一家旅行社推出一条新线路,在受到市场认可后,整版的广告各家旅行社的产品都成了孪生姐妹,——相似的线路,相似的日程安排,相似的报价。旅行社业对新产品保护的不力使得模仿可以节约研发费用,比创新更加的有利可图。从另一方面看,旅游线路的同质化使旅行社对客源的争夺更加激烈,且以恶性价格竞争为表现形式,拖垮了旅行社的行业利润。旅游业在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但作为旅游行业的核心企业,我国的旅行社在品牌经营、品牌意识和品牌建设的操作方面可以说已经大大落后于其他产业,旅游业的驰名商标几乎没有。按这种现状,能否支撑起中国旅游业光明的前景,令人担忧。二、 旅行社实施品牌经营的必要性旅游者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差异性,对旅游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能使旅行社以同样低廉的价格为旅游者提供同样的旅游线路和服务,却不能提供相同的品牌和顾客满意度。品牌的价值不仅在于与同质产品的区别功能,还在于为消费者带来的无形利益。旅行社实施品牌经营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从旅行社产品的特殊性角度看旅行社的产品主要是旅游线路,它不是物质产品,具有不可转移性、不可贮存性、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等特征,不是像物质产品一样具有搜查型属性,旅游线路的体验型属性导致了旅行社对它的产品不能进行实体展示;旅游线路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性的,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消费前无法分辨旅游产品的差异,无法体验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这使得旅行社的品牌在传递旅游产品的信息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2. 从旅游需求角度看在全球旅游业发展趋势中,旅游消费正体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化的特点,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开始追求自我存在价值,参与特色旅游活动,并倾向于选择实力雄厚、声誉较好的旅行社,对饭店星级、交通的舒适等项目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品牌不仅满足了旅游者自我实现的需求,而且可以提高旅行社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其竞争力。3. 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看创立产品品牌可以在消费之前就先入为主,给旅游者以鲜明的印象,增强产品魅力。个性化的品牌标识给人以亲和力,并在团队旅游过程中通过帽子、导游旗、车辆等载体宣传旅行社形象,扩大了旅行社的影响力。旅行社的品牌通过顾客忠诚度、产品溢价和对成功品牌的资本运作,可以具备其他企业无法模仿的竞争优势,并在持续的品牌经营中使这种优势得到强化,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4. 从行业结构调整的角度看就我国目前旅行社的发展状况来看,基本上是“宏观报喜,微观报忧”,——行业年年增长喜人,具体到每个旅行社的经济效益却持续走低。这与我国观光型旅游产品无法有力吸引回头客不无关系,旅行社的短期经营行为不能维持旅游者的品牌忠诚度。2002年我国公民参与国内旅游8.78亿人次,其中旅行社组团接待的国内旅游者只有0.38亿人次,占全国国内旅游人次的0.49%。旅行社可以通过品牌建设,以品牌感召力培养消费者忠诚度,增加重复消费次数,从而扩大客源市场。如美国夏威夷群岛每年接待游客上千万,其中回头客占一半以上,不少游客去过七八次之多,除了特有的阳光、沙滩以外,更多应归功于“夏威夷”这一深入人心的品牌。5. 从应对国际竞争的角度看入世后,旅游市场面临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广泛开放,国外大型跨国旅游运营商将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它们凭借资金、网络、品牌、管理等优势会对中国的旅行社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威胁。中国旅行社如果仍然拘泥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将无力应对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为此,我国旅行社寻找有潜力、有能力支撑的细分市场,迅速构造自己的品牌体系已经刻不容缓。近几年,许多大型旅行社已经开始创立自己的品牌,例如广州的“广之旅”、浙江中山国旅的“游遍天下”、深圳国旅的“新景界”、国旅总社的“环球行”、青旅联盟的“东方学子”等,对旅行社的品牌经营开始了初步的尝试.三、 旅行社品牌经营体系的构建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称,中国未来10年旅游及旅行业前景十分乐观,预计到2013年旅游及旅行业年增长率为10.9%,2013年中国旅游业对GDP的贡献为8400余亿元人民币。据国家旅游局预测,2020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33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总产值的8%,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要使中国旅游业取得如预测所言的发展,并且在入世后能对国际旅游跨国集团的竞争做出积极的应对,旅行社业理应在品牌经营上做出突破。1. 树立品牌意识品牌体系的构建应先从意识上着手。旅游消费品市场是一个高度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对旅游者来说,由于旅行社产品的无形性,旅游者无法实现预测消费对象;旅行社产品的综合性又决定了旅游者的搜寻成本较高。因此,旅行社相对于旅游者而言,处于信息优势。如果没有品牌给旅游者发出优质品的信号,旅游者就会以消费经验制订“平均价格”,最终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2. 以企业品牌为主导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对于无形产品来说,产品品牌最重要;而对于无形服务来说,企业品牌才是首要的。参照这一结论,旅行社提供的旅游线路具有无形性的特征,顾客在购买之前对将要享受的服务缺乏直观的感受和客观的评价。所以,企业的实力、声誉、口碑理应成为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评价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旅游者取得回报以弥补时间和货币成本的质量保证。企业品牌主导的品牌经营战略在旅游线路的命名中可以采用“旅行社名称+目的地”的形式,这样,可以通过注册旅行社而自然注册了旅游产品,解决旅游线路的产权问题。旅游线路品牌化的意义还在于在“旅行社名称+目的地”的模式中分别找到了企业与政府的定位,前者与后者对应相加,在新的发展台阶上确立了各自肩负的职责。3. 实现品牌扩展旅行社的核心品牌建立以后应着眼于品牌的扩展战略,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实现.“散、小、弱、差”是中国旅行社的弱点,中小旅行社可以回避这些弱点,走联合经营的道路,若干家旅行社联合起来共同经营一个品牌,例如扬州不同的旅行社相互联合组成“天天游”、“轻松假期”、“走四方”联盟,多家社共推一个品牌,多家报名,联合发团,利益共享,形成多赢局面。其次,大旅行社可以借助资金、机制、人才和品牌优势,启动品牌整合推广策略,建立统一的CIS形象识别系统,创建具有统一标识,统一形象,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业务操作流程,统一经营理念和统一市场推广方式的连锁营业部,建立品牌旗舰店,走品牌连锁道路,扩大品牌销售网络,巩固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中青旅于2000年8月率先将连锁经营的概念引入旅行社,第一批中青旅连锁营业部在北京开业。目前,中青旅在北京城区拥有17家连锁营业部,连锁经营获得初步成效。最后,特许加盟是品牌经营发展战略很好的方式,也可以有效地实现旅行社的网络发展。特许加盟不仅是品牌问题,也是管理输出的过程,旅行社可以在特许的过程中增强在业内的话语权。另外,旅行社作为非资本密集型企业,特许经营可以实现最低成本的扩张。4. 巩固品牌品质旅行社还必须注意在品牌扩张中保护自己的品牌,珍惜品牌。我国许多品牌因盲目发展联营厂生产而倒牌。山东青岛啤酒在一统鲁啤中,尽管其对产品实行统一的技术监制和质量标准检测,但为了保证青岛啤酒的纯度,坚持不把青岛啤酒的牌子用在其他啤酒上。日本索尼公司的品牌为世界许多企业所推崇,许多企业愿出巨资借用商标或与之联营加工。出于保护品牌考虑,均被索尼公司拒绝。这些都是出于防范万一品牌被砸的风险。参考文献:[1] 菲利浦•科特勒. 市场营销管理[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2月第二版.[2] 杜江.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3] 戴斌,杜江. 旅行社管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4] 肖海,何仲建. 品牌经营体系之构建[J]. 企业经济,2004年第一期.[5] 李小峰. 旅行社产品的品牌化[N]. 华东旅游报, 2003年5月1日第3版.[6] 林洪岱.中国旅游业的品牌化诉求[N]. 中国旅游报, 2000年6月26日.[7] 2003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